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7508
大小:671.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5-01-03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一元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夏王朝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考古学界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包括宫殿遗址、作坊遗址等。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文献中有关夏文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且不少是可信的。据此可知()A.文献记载须由考古发现来印证B.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多源互证C.多方史料互证还原了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2.商周到春秋时期,臣下不但可以对君称“汝”,还能称君为“尔”“乃”等。但战国以后,臣下对国君的称呼发展为君、王或君王,并且不敢直斥其身份,更多的使用敬称。这一变化反映出()A.集权体制最终确立B.宗法制度得以巩固C.贵族政治持续发展D.等级观念不断强化3.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统治时期,学者的职能被限制在周朝的典籍上。到西汉末期,有超过三万名学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它成为一条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东汉时期,周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经典成为帝国大厦的皇冠。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B.官学教育的不断成熟C.官吏选拔制度的调整D.文化政策的兼收并蓄4.唐朝中后期,针对“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和“人户凋耗,版图空虚”的现象,唐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B.允许男子纳绢或布代役 C.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D.不干预土地的买卖典当5.据时人记载,泉州“蕃货、远物、珍宝、奇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所有印度船舶运载的香料及其他贵重货物咸集此港”。同一时期的广州比威尼斯大三倍,“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一个城的船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下表是忽必烈不同时期颁布诏令。这些诏令的颁布()时间内容1262年忽必烈两度下令“禁诸道戍兵及势家纵畜牧犯桑枣禾稼者。”1263年“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1270年“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1274年“亦乞里带强取民租产、桑园、庐舍、坟墓,分为探马赤军牧地,诏还其民”。1280年“敕擅据江南逃亡民田者,罪之”。A.奠定了元朝统一的坚实基础B.体现了立国之本的适时调整C.推动了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D.适应了游牧经济发展的需要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大概以橘、柚等果品为生,多至千树,贫家亦无不种。以蚕桑为务,地多植桑,生女未及笄,教以育蚕。……以商贾为生,土狭民稠,人生十七八,即挟赀出商”。由此可知,当时的太湖地区()A.自由雇佣劳动模式的推广B.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C.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生产生活与市场紧密关联8.1839年,林则徐主持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为数不多几个条文涉及三个主题:国际贸易中的“禁例”与“违禁”、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以及战争的发动与决定权。林则徐的国际法翻译活动()A.适应了反侵略斗争的需要B.树立了晚清政府的国际视野C.开启了法律近代化的进程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9.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曾指出,“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因此主张“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则“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据此可知,洋务派()A.重视诱导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开始引进西方机器生产技术C.尝试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D.积极主动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10.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部劝办商会谕》、《商会章程附议》等法律,推动了各地商会的建立。到1911年,全国共有商务总会53所,商务分会787所。这些举措的实行()A.构建起完整的经济法体系B.缓解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C.有效地抵制外国资本输出D.助推民主革命力量的壮大11.1914年创刊的《学生杂志》在出版之初主要以工艺技术知识的介绍为主;20世纪20年代前后,该杂志不定期增加了“科学新语”,并且与“科学”相关的文章更多侧重于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及其类别进行思索。这一转变体现了()A.社会思想启蒙的深入B.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C.北洋政府统治瓦解D.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12.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掀起了西北考察热潮。一些知识分子沿河西走廊深入边疆,沿途考察地方社会、地理资源、风土人文等,多元化地呈现了边疆社会的全貌,如吴蔼宸《边城蒙难记》、李烛尘《西北历程》等。这些活动()A.得益于测绘技术的发展B.体现了时人的忧患意识C.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建立13.1948年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区和各级党委“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大批的培养、训练和提拔产业工人和职员干部,已成为目前全党性的迫切的中心任务之一。”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调整B.工农联盟得到极大巩固C.党的作风建设受到重视D.解放战争赢得全国胜利14.下图是1950年的年画《女拖拉机手》。该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人民建设热情的高涨C.农业机械化全面推广D.国民经济飞速发展15.77国集团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不是其成员,但一贯支持其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77国集团和中国”这一机制,加强与77国集团的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商讨。这表明,当今中国注重()A.推进建立休戚与共的中非关系B.秉承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C.扩大同发展中国家利益交汇点D.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地方治理与权力分配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秦朝相比唐朝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政府地方权力分配的指导思想及影响。17.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与反贫困思想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由国家力量所主导的荒政体制长期占据主体地位。19 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清朝的国力进一步衰退,其救荒能力急剧下降。一方面,借助新兴事业和新生产力的支持,民间义赈活动的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大批绅商界人士积极参与,形成了以上海绅商社会为中心,针对全国范围内重灾地区开展“民捐民办”的赈济方式。另一方面,西方对华赈灾活动逐渐兴起与发展。1906年,江苏北部遭受水灾,中西人士创设华洋义赈会,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救济行动。——摘编自朱浒《从一尊到多元:晚清社会救济机制的结构性演变及其意义》材料二主张出处要求由雇主或者国家为受雇群体购买社会保险。《劳动法案大纲》(1922年)“没收土地后,凡无倚靠之老弱残废孤儿寡妇而不能从事劳动者,得由乡苏维埃维持其生活。”《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1928年)“老弱残废以及孤寡,不能自己劳动,而且没有家属可依靠的人,应由苏维埃政府实行社会救济,或分配土地后另行处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摘编自王昉、王晓博《多维认知与多元治理: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社会救济机制多元化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的认识。18.近现代中国体育演进与发展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其兴办的学堂中开设体操课程,引进西方体育,如兵操、体操等。20世纪初,在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呼吁下,一场深刻影响国民身体改造和学校体育的军国民运动开启,它提倡尚武,并将国家作为身体效忠的唯一对象。一战期间,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在于深化学校体育的战争准备功能,注重体操课、学校体育与“军事大要”的关系,并要求学校教育加强对粗衣淡食、忍寒耐暑习惯的养成和对历代武士功绩的宣传。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废弃“尚武”的教育宗旨,兵式体操也被排除在学校体育之外。1922年,教育部实施新的学制和课程标准,体操课正式改名为体育课,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的体育课对儿童的主体地位、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提出新的认识。中小学的体育以田径、球类、游戏等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完全剔除了兵式体操。——摘编自颜亮《身体素养导向下的我国学校体育身体观研究》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更好的建设和保卫祖国,需要体育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党和政府极力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强调体育运动要以人民为主体。按照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指示并结合对宪法规定的贯彻实施,中央政府和体育等部门为开展好各项体育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群众体育制度绩效十分明显,据统计1957—1966年,全国范围内有4200多万人达到了劳卫制和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标准,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摘编自杨山山《建党百年群众体育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9.重大改革与历史发展《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变革交相更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下表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几则典型的改革事例:相关史实相关言论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里也。”——《变法通议》改革开放1978年12“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文选》请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