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2607
大小:50.4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5-01-0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终于与观众见面了。我们再次被地球的命运存亡深深牵动,与影片中的人物跌宕起伏,一同经历了一次次险情、一次次困境,地球终于脱险远行,带着人类的希望踏上漫漫长旅,飘浮于茫茫太空中,寻找新的栖息之地。虽然未来充满了未知,但人类依然满怀希望,只要地球有了新的安身之所,人类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正如影片中李雪健所扮演的联合政府中方发言人周喆直所说:“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科幻电影的魅力在于假定性和可能性。观众知道电影描绘的并非真实世界,但它又因是基于科学知识的预见与延伸,充满对未来的猜测与期盼。在高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人工智能、数字化世界、量子科技、生命基因、外太空探索等等,无不激发人们对未来产生科学性的预见想象。这种“已知”的未来想象也是科幻类型最大的“悬念”设定——谁不想知道世界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观众对于未知未来的求知欲,经由电影人的艺术呈现,转化为在假定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科幻审美,赋予科幻影片无限的魅力。《流浪地球2》带给人们一种透视宇宙的宏大视野与家园意识。宇宙、恒星、行星、卫星,以及我们人类,究竞处在怎样的位置?这看似永恒,但又并非永恒。太阳会老化,太阳系会毁灭,地球会被太阳吞没……影片讲述了面对突发的一切,人类如何依靠自己的能力,带地球逃离太阳系的过程。在科学家的团结与努力下,人类有了能够改变星球运行轨道的力量,在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了“移山计划”的可行性验证。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定与勇气,全然是中国人骨子里所流淌的。 《流浪地球2》具有硬科幻影片所必须具备的质感,也呈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高度。从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流浪地球2》历时1400余天。制作团队共为影片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共制作了95000件道具、服装,总共搭建了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0000平方米。通过恢弘的画面,影片呈现了宏阔而精密的未来科技设施,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太空电梯、月球基地、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建筑等场景,充分显示了科技的力量。月球解体后,破碎天体向地球袭来,将要跨越地月洛希极限时,万台行星发动机终于同时启动、推动地球摆脱险境的情节,更显宏大壮阔。与此同时,影片透过剧情和画面,释放出关于人类未来的启示,引领观众去关注、思考现实中的未来。片中的地球灾难虽然是由太阳老化引起,但是,它也在时刻提醒观众,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具有了毁坏地球的能力——敲响警钟,思考未来,是科幻电影的另一重魅力。《流浪地球2》通过叙事的推进,较好地展现了这一类型属性。科幻故事看起来是一种幻想,实际脱不开文明基因的烙印。同样是科幻,不同的是文明的境界。影片中,刘培强问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MOSS回答:“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是的,面对灾难,人类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路径不同、方向不同,结果则不同。而任何一种选择的背后,都是文明的价值选择。影片中有包括数字生命方案在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各种方案的竞争。最终,“移山计划”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并得以真正实施。“移山计划”的内核是同舟共济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境界。《流浪地球2》是一个大题材、多方位叙事的故事。故事中有国家层面的决策,有科学技术的实施,有科技人员和航天员的命运故事等,在科幻电影创作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的出世,标示着中国科幻电影制作技术和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显现出区别于西方科幻电影的人文精神,呈现中国科幻电影的中国气派。(摘编自张德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流浪地球2》中地球的命运存亡充满了未知,但人类和周喆直一样坚信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B.电影人将观众对未知未来的求知欲转化为假定性或可能性的科幻审美,赋予科幻影片无限的魅力。C.影片通过恢弘画面呈现未来科技设施,太空电梯、月球基地宏大壮阔,万台行星发动机彰显科技。D.“移山计划”战胜数字生命等方案,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也体现了人类对同舟共济精神的认可。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作者自己的电影观感切入文章,显得自然亲切,同时引用影片中的人物语言,更增加了共鸣性和感染力。B.本篇文章主要采用总分格式,主体部分分别从五个不同方面评价《流浪地球2》的意义,横向展开,互不关联。 C.文中引用大量数据,不仅说明《流浪地球2》呈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新高度,也让我们感受到电影制作的艰辛。D.电影评论有着重评论影片题材、主题、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影片艺术风格、造型手段的,本文属于前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众认为科幻电影是基于科学知识的预见与延伸,充满对未来的猜测与期盼,所以相信电影里描绘的并非真实的世界。B.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关照宇宙、恒星、行星、卫星、地球间的相互位置和关系,这是一种透视宇宙的宏大视野和家园意识。C.对于《流浪地球2》而言,科学带来的假定性和可能性是其魅力,由叙事所带来的思考现实中的未来也是其魅力之一。D.在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了“移山计划”的验证,这种坚定与勇气有别于西方科幻电影的人文精神,呈现中国气派。【答案】1.D2.B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错误。由原文“虽然未来充满了未知,但人类依然满怀希望,只要地球有了新的安身之所,人类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可知,选项丢掉了“地球有了新的安身之所”这一条件。B.“假定性或可能性的科幻审美”错误。由原文“观众对于未知未来的求知欲,经由电影人的艺术呈现,转化为在假定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科幻审美,赋予科幻影片无限的魅力”可知,应是“在假定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科幻审美”。C.“太空电梯、月球基地宏大壮阔,万台行星发动机彰显科技”错误。由原文“太空电梯、月球基地、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建筑等场景,充分显示了科技的力量”“万台行星发动机终于同时启动、推动地球摆脱险境的情节,更显宏大壮阔”可知,应是“太空电梯、月球基地彰显科技,万台行星发动机宏大壮阔”。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采用总分格式”错误。采用的应是“分总格式”。“互不关联”也有些绝对。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所以相信电影里描绘的并非真实的世界”错误。由原文“观众知道电影描绘的并非真实世界,但它又因是基于科学知识的预见与延伸,充满对未来的猜测与期盼”可知,选项强加因果。故选A。(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是指通过学习民法典,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树立尊崇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运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坚持做好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青少年民事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依照民法典进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公民的民事权利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把限制公权力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民法典则把保护公民私权利展现得尽善尽美。公民的一切民事活动,大到签订合同、设立公司,小到缴纳物业费、办理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需要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切身利益,切实遵循民法典设立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的法律规范,并依照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诉求和民法典的内在逻辑性,科学设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层层递进、有效衔接的知识体系。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价值追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从立法目的、原则到具体规则,都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民法典第一条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提出民事主体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等,增加了见义勇为免责制度、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及业主居住权制度、保护胎儿利益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保护个人信息制度等,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事法律制度,积极将这些法律制度转换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自觉的法律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社会行为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更加注重大中小学校一体化与校内校外协同化建设。民法典汇集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民事法律实践,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博大精深。因此,需要进行持续、长久的浸润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扎实做好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一方面要强化大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即根据民法典的内容和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特征进一步营造法律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在依托法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法治教育专职力量的同时,辅之以加强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合作,更加有效地促进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摘编自张振芝、张莹惠《推进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思路》)材料二:新学期第一周,兼任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走上北京二中讲台,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讲课中,张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题,聚焦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从中学生熟知的人和事讲起,从“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护身宝典,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约定,凝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三个方面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讲解。“民法典引导人们坚守公平正义。老人倒地扶不扶?民法典告诉你,要扶!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新规定,跟谁姓也有了更大的空间。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除随父母的姓外,还可以选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比如奶奶或姥姥的姓。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长大的,也可以选扶养人的姓氏。另外,还规定起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生活中,同学们用手机上网时,是不是下载了很多APP?同学们想过没有,这些APP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很大隐患和挑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后果难以想象。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我们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课后,一位高一学生感触颇深,法治课上的一个个小案例,让其知道民法典与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共拥护。一位高三学生说,能切实感受到法治发展与时俱进。(摘编自李澈《民法典怎样保护“少年的你”》)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宣示和保障了公民的民事权利,为公民的一切民事活动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B.民法典提出的公平等原则及增加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C.民法典集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的民事法律实践、中华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成果之大成。D.有了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民众可以大胆帮扶倒地的老人,而不必担心被“讹”的情况发生了。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民法典的实际内容,也要适应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要。B.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保护公民私权利,两者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支撑,宪法是民法典制定的依据。C.某李姓男子为避免重名,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为“李尚往来”,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出生登记手续,工作人员可拒绝为其办理。D.如果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手机APP泄露,公民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6.要顺利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针对青少年的民法典教育活动就至关重要。请依据材料简要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开展这一活动。【答案】4.C5.C6.①合理构建适合青少年的民事法律知识体系。②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具体法律实践。③注重不同学段一体化和校内校外协同化。④聘请法律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集……之大成”错误,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一第4段“民法典汇集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民事法律实践,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博大精深”可知,原文说的是“民法典汇集了……吸收了……有益成果”,“集……之大成”夸大其词。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工作人员可拒绝为其办理”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起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工作人员不应拒绝办理。故选C。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关于如何面向青少年有效开展民法典教育活动,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有所涉及。由材料一第2段中的“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需要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切身利益……科学设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层层递进、有效衔接的知识体系”可以概括出:要合理构建适合青少年的民事法律知识体系。由材料一第3段中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事法律制度,积极将这些法律制度转换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自觉的法律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社会行为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可以概括出: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具体法律实践。由材料一第4段中的“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更加注重大中小学校一体化与校内校外协同化建设”可以概括出:注重不同学段一体化和校内校外协同化。由材料二中北京二中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出:可聘请法律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星星维修师阿英快跑,你又要迟到了。小禾把书塞给我,冲我使劲儿挥挥手。小禾瘦得像一把柴,头发又黄又稀。她的身后,是几只吃草的羊。从家到学校,有好几里路。每天我都会起晚,胡乱啃几口饼,书包拍打着屁股,奔出院门。跑完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到了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小禾每天等在那里,把我的课本还给我。我放学回来,再把书借给她。我曾问小禾,你咋不上学?小禾答,我爹说了,让我好好放羊,等羊长肥,卖了钱,就供我念书。小禾的娘有些痴傻,整日瘫在炕上。小禾除了放羊,还要做饭、哄弟弟。弟弟不到一岁,一醒来就哭。小禾把一小碗粥热好,放勺白糖,搅匀,尝尝温度,喂弟弟吃。弟弟尿了拉了,给他换被子,哼儿歌哄他睡。弟弟睡着了,她又要忙着洗洗涮涮。小禾上不了学,就借我的课本看。被我揉烂的书,她总能变得平平整整,还有一股香味。小禾一钻进书里,她爹就吼,一个女娃,学那没用的作甚?能变出饭来? 小禾抽噎起来。我安慰她说,要不是怕老师拿教鞭抽我,就送给你了。小禾抹掉眼泪,翻开一页,说,这些星星画得不好看,我改了改。我低头细看,也发觉,书里的星星确实呆气,蹲在纸上,像笨笨的甲虫。小禾只用铅笔在边缘轻扫几下,星星就不一样了,似乎在拖曳着光芒飞行。小禾的这根铅笔,是用蝉蜕换来的。放羊时,她爬上树,寻找一种金色的蝉蜕。村东有个老中医专收这个。你们教室里,有星星吗?我想起屋顶黑褐色的椽檩,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常有蜘蛛吊下来。我梦见教室里长满了星星,小禾幽幽地说。我望着小禾,星星好像在她眼底闪耀。我忍不住撒谎说,嗯,星星有时会飞进来。升五年级后,学校担心我们考不上初中,就安排了晚自习。那时候没通电,大伙儿点蜡烛背书。我跟同桌说好,俩人合买一根蜡烛。天一黑,教室真有星星了。每天下了晚自习,我才能把书给小禾。她只能夜里看书了。我想切下一截蜡烛送给小禾,同桌舍不得。小禾求爹买蜡烛,她爹骂她,不务正业。小禾哭了,说,村里的姐姐们都是小时候放羊,干杂活儿,哄弟弟;大点儿了就去外面打工,月月寄回钱;再过几年,回老家,嫁人,收笔彩礼,给弟弟盖房娶媳妇用……我不想这样。哪家女娃不是这样?小禾爹踢翻一只凳子。小禾的这些话,让我想起我姐。她只有过年时,才能回来几天。她在厂里,每天要踩十二小时缝纫机。我不由得难过起来,对小禾说,放心,我有办法。我跑去教室。每张课桌上,都凝固着前一晚淌下的蜡油,扁扁的一小块。我拿铅笔刀小心刮下来,包在纸里,连米粒大的碎屑也没放过。有同学忽然说,你爷爷不是木匠吗?你会雕刻吗?给我的蜡烛刻条龙吧。他可能想起了评书里的盘龙柱。我心中一喜,这样的话,就又能刮一些蜡下来了。我用尽平素所学,刻了一条胖龙,又把残渣细细收集起来。下了自习,我去找小禾,小禾爹呼噜打得山响。我小声说,快,把你爹的酒盅找出来。我把蜡块压到酒盅里,埋进一根棉线,露个小头。火柴一擦,急吼吼地把一簇小火苗喷出来。那根棉线却懒懒的,不理它。火苗委屈了,缩成一粒小圆球。我向前捅捅火柴,火苗朝棉线拱过去。棉线先是害羞地瑟缩起身子,而后舒展开,尝了尝味道似的,舔了火苗一口。随即它有了精神头,把脑袋伸进火焰中心,几缕纤维变得透亮。火柴棍枯萎打卷了,棉线的脑袋上顶了一颗亮亮的豆子。随着我们的呼吸,那粒小火豆前滚一滚,后滚一滚,像小羊羔在玩耍。棉线身下的蜡块越来越软,彼此抱在一起。小禾展开书,兴奋地看起来。 我用烫疼的手指,从她额头拽下几根燎焦的头发。从此,班里的蜡烛被我雕成各种造型。但我并没有刮得太狠,我还给蜡烛们整容,将多出来的部分削下去补到凹陷处。同学给我取了个绰号:星星维修师。不久后,父母带上我,去外地做生意,我再也没见过小禾。听说,她爹卖掉了羊却没真的供她念书,小禾哭得撕心裂肺,绝食好几天。参加工作后,我又听说,小禾后来真的上了学,考到师范学院,毕业后回乡支教了。我回去过一次。校园里的操场像开满了花朵,女孩男孩一样多。推开教室的门,我不禁惊呆了——屋顶染成天空的样子,是梦幻般的宝石蓝,饱满的云朵像胖乎乎的绵羊。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朵间的星星,每一颗都不一样,但每一颗都那么亮。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禾告诉“我”她爹承诺卖了羊供她念书,后文小禾爹食言的情节与之相承,凸显小禾求学的艰难。B.还“我”课本时,小禾总能把揉烂的书变得平整,书上还有一股“香味”,旨在刻画小禾爱干净的形象。C.小禾每日面临着繁重的家务劳作,既要放羊,又要做饭、哄弟弟,还要洗洗涮涮,但她仍坚持借书学习。D.棉线“舔了火苗一口”“有了精神头”“操场像开满了花朵”等语言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画面感。8.本文塑造了小禾爹怎样的形象?有何作用?9.“星星维修师”有哪几层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B8.形象:小禾爹是个简单粗暴、重男轻女、思想落后的家长。作用:①凸显主要人物小禾的形象。营造了小禾求学艰难的处境,烘托了小禾顽强求学的形象。②推动情节发展。小禾爹多次阻挠小禾求学,才有了小禾借书、“我”为小禾凑蜡烛的情节。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反映了特定时代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突出了小说主题的现实针对性。9.①“星星”指“我”课本里画的星星,小禾用铅笔修改后,“星星就不一样了,似乎在拖曳着光芒飞行”,象征着小禾用坚持、努力、刻苦追逐着改写命运的梦想,她是自己梦想的“维修师”。②“星星”是指点燃的烛光,“我”因为雕刻蜡烛,被同学们称为“星星维修师”。③“星星”象征了小禾的“梦想”,“我”通过借书给小禾、用蜡油和蜡屑为其做蜡烛等事,帮助小禾追逐求学之梦,“我”是小禾梦想的“维修师”。④“星星”也象征了众多乡村孩子的“梦想”,小禾选择当一名支教教师,帮助更多孩子实现读书的梦想,小禾也成为众多孩子梦想的“维修师”。【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旨在刻画小禾爱干净的形象”说法错误。根据文意,应该是旨在刻画小禾珍视课本、尊重知识的形象。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作用的能力。人物形象:从文本“小禾一钻进书里,她爹就吼,一个女娃,学那没用的作甚?能变出饭来?”“小禾求爹买蜡烛,她爹骂她,不务正业”可以看出,小禾爹说话时经常是“吼”“骂”,是个简单粗暴的家长。从文本“一个女娃,学那没用的作甚?能变出饭来?”“哪家女娃不是这样?小禾爹踢翻一只凳子”“她爹卖掉了羊却没真的供她念书”可以看出,小禾爹认为女孩子上学没用,就应该小时候放羊,干杂活儿,哄弟弟;大点儿了就去外面打工,月月寄回钱;再过几年,回老家,嫁人,收笔彩礼,给弟弟盖房娶媳妇用,所以说他重男轻女、思想落后。作用: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禾,小禾爹在文中是次要人物,其主要作用是塑造和衬托主人公的形象,通过文中“小禾一钻进书里,她爹就吼,一个女娃,学那没用的作甚?能变出饭来?”“她爹卖掉了羊却没真的供她念书,小禾哭得撕心裂肺,绝食好几天”等情节可知,他不支持小禾读书,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营造了小禾求学艰难的处境;小禾在这种情形之下依然没有放弃读书,最后学业有成,烘托了小禾顽强求学的形象。情节作用:根据文中“我爹说了,让我好好放羊,等羊长肥,卖了钱,就供我念书”“小禾求爹买蜡烛,她爹骂她,不务正业”等情节可知,小禾爹多次阻挠小禾求学,才有了后文中“小禾上不了学,就借我的课本看”和“我”为小禾凑蜡烛等情节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合理,更有张力。主题作用:小禾爹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子根本不需要读书,这种思想落后的家长在过去的时代、在一些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这就使小说的主题更具现实意义,突出了小说的现实针对性,深化了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 表层含义:根据文中“小禾抹掉眼泪,翻开一页,说,这些星星画得不好看,我改了改。我低头细看,也发觉,书里的星星确实呆气,蹲在纸上,像笨笨的甲虫。小禾只用铅笔在边缘轻扫几下,星星就不一样了,似乎在拖曳着光芒飞行”可知,“星星”指“我”课本里画的星星;“星星维修师”指的是小禾,因为小禾用铅笔修改后,“星星就不一样了,似乎在拖曳着光芒飞行”。比喻含义:根据文中“那时候没通电,大伙儿点蜡烛背书。我跟同桌说好,俩人合买一根蜡烛。天一黑,教室真有星星了”可知,“星星”指点燃的烛光;“星星维修师”指“我”,因为“我”雕刻蜡烛,被同学们称为“星星维修师”。象征义:文中“小禾只用铅笔在边缘轻扫几下,星星就不一样了,似乎在拖曳着光芒飞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拖曳着光芒飞行”的星星是经过小禾用铅笔修改过的,象征着小禾是自己梦想的“维修师”,她用坚持、努力、刻苦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改写着命运;由文中“我梦见教室里长满了星星,小禾幽幽地说”可知,“星星”也象征了小禾的“梦想”,而“我”是小禾梦想的“维修师”,通过借书给小禾、用蜡油和蜡屑为其做蜡烛等事,帮助小禾追逐求学之梦。主题义:从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看,“星星”也象征了众多像小禾一样的乡村孩子的“梦想”,小禾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名支教教师,帮助更多孩子实现读书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禾也成为众多孩子梦想的“维修师”。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柳敬亭传黄宗羲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勾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哈唱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 ,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节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B.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C.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D.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国家曾在这里建都。B.缙绅,指把笏板插在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引申指士大夫。C.南面在文中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等理政时皆南向坐,因此泛指尊位。D.文中“亡何,国变”“亡国之恨顿生”的“亡”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未着一言一语刻画传主言行举止,却以考信的笔法,确切的事实,突出了柳敬亭在古代说书艺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B.柳敬亭能成为颇具盛名的说书艺术家,不仅在于他具有“机变”的天赋资质,更在于他虚心接受名师教诲,悉心研求说书艺术。C.宁南对幕府儒生“设意修词”的文檄与柳敬亭“耳剽口熟”的言辞的不同态度对比从正面说明柳敬亭有着经邦济世的军事才能。D.“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两句,既是对柳敬亭说书艺术所作的高度赞誉,也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2)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答案】10.A11.D12.C13.(1)你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艺术已经超过技艺的范围了。(2)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得来的,没有不合宁南心意的。【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之扬”“之杭”“之金陵”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扬”“杭”“金陵”后断开,排除BD;“闲亭”是“独坐”的状语,不宜断开,排除BC;“无不当于心”是“称善”的状语,不宜断开,排除C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C.正确。D.“‘亡’字意思相同”错。亡,通“无”/灭亡。句意:不久,南明朝廷覆灭/使人立即产生灭亡国家的仇恨。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从正面说明柳敬亭有着经邦济世的军事才能”错误,“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左良玉对部下文人的文章都不满意,而对柳敬亭另眼相待。这一对比是从侧面说明了柳敬亭的军事才能,更能凸显柳敬亭的说书艺人的当行本色。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哀乐具乎其前”,介宾短语后置句;“具”,全、都;“进”,超过。(2)“耳剽口熟”,耳中经常听到的,嘴里经常说的;“委”,僻陋;“活套”,俗语常谈。参考译文: 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两部宋人笔记,知道当时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时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在近几年人们才共同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使他凭他的演技出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像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达到神形毕肖至于乱真的地步,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推求。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后光(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既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艺术已经超过技艺的范围了。”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社宏城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与柳敬亭相见大晚,让柳敬亭参与决定重要秘密军务。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满意。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得来的,倒没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当时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上下没有谁不以恭敬之礼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称呼他柳将军,柳敬亭也没有什么不安的表现。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不久,南明朝廷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像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既然在军队里的时间很长,那些蛮横较诈、不守法纪的人,杀人犯法、改名换姓、选亡在外的人,流离失所、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像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像狂风怒号,苦雨注诉;有的像鸟鹤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他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岁夜咏怀 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敌,幽居亦见过。【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念之作,《岁月咏怀》即是其一。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一年比一年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又会如何呢?B.颔联将“昔”与“今”,“同游者”与“有几多”进行对比,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伤感。C.颈联说自己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当作补偿岁月的蹉跎,因为一心只想长命百岁。D.尾联运用拟人手法借景抒情,只有春色不在乎人情世故,在我闲居时候,还来探望我。1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之情。首联写自己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度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由此体现了对命运坎坷的愤慨与无奈。②对众友早逝的哀痛之情。尤其是对挚友柳宗元的哀悼,诗中说“而今有几多”,用反问写出了朋友只剩下几个人了,以此表达对逝世朋友的哀悼。③对国家颓败的伤感之情。尾联写年年春色如故,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表面上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但字里行间隐透出诗人的伤感和自己不得志的极端苦闷。【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因为一心只想长命百岁”错误,强加因果。颈联说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用多活出来的这些寿命来填补以往荒废掉的时光,并不是“因为一心只想长命百岁。”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之情。首联“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终年累月我都不顺心,这新的一年来临又会怎么样呢?新年来临原本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常年的不得志压抑在诗人心中,再加上多年的足疾困扰,真是无法让人感到丝毫的喜悦。一个“又”字,把诗人的牢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体现了对命运坎坷的愤慨与无奈。对众友早逝的哀痛之情。这里应特别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条件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恶处”播州。柳宗元考虑刘禹锡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而今柳宗元却在“恶处”困病而亡,这不能不使诗人倍加伤怀。因此,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用反问写出了朋友只剩下几个人了,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对国家颓败的伤感之情。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即便“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内忧外患、外境艰难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4)《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解牛过程之中发出的响声合乎舞乐的节拍,也合乎乐曲的节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可使有勇②.且知方也③.加之以师旅④.因之以饥馑⑤.莫春者⑥.春服既成⑦.谨庠序之教⑧.申之以孝悌之义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⑩.敢以烦执事⑪.合于《桑林》之舞⑫.乃中《经首》之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饥馑”“莫”“庠序”“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中国茶文化______,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依次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计2000多种茶品。制茶师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都有______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在社交、拜师、婚庆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______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合作伙伴以茶敬礼,以茶会友,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崇敬中升华情感。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______,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博大精深引以为乐传播酣畅淋漓B.浩如烟海引以荣传播淋漓尽致C.博大精深引以为荣传承淋漓尽致D.浩如烟海引以为乐传承酣畅淋漓1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合作伙伴以茶敬礼,以茶会友,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和睦中见证幸福。B.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上,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礼,在和睦中见证幸福。C.婚庆大典以茶敬上,以茶祝福,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敬师,以茶见证,在和睦中见证幸福。D.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谦和中达成双赢。【答案】17.C18.A【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浩如烟海: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此处修饰中国茶文化,应选用“博大精深”。引以为乐:把任何活动都视为一种快乐。引以为荣:意思是以此事为光荣。此处指以有自己特色的茶叶为荣,应选用“引以为荣”。传承:传递继承。传播:广泛散布。此处说喝茶的礼仪一直延续到现在,应选用“传承”。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非常畅快,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此处说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表达得很充分,应选用“淋漓尽致”。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由前文“在社交、拜师、婚庆等重要场所”一句,再根据对应原则,应该先说合作伙伴,再说师徒结对,最后说婚庆大典,排除BC;再根据对合作伙伴、师徒结对、婚庆大典的理解与表述,合作伙伴为“友”应谦和相处;师徒之间要有崇敬之意;新人之间要祝愿幸福,排除D。A项语序最恰当。故选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过去,连接汕头湾两岸的通道,主要是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随着城市扩容提质,①;加之汕头地处沿海,台风、暴雨季节的封桥禁行更让交通不便。海湾隧道的开通,不仅解决了恶劣天气下的过海交通问题,更打破了之前需绕行礐石大桥、海湾大桥的局面,将两岸通行时间从40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以内,为城市发展提速。2022年9月28日,汕头海湾隧道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②:上层是排烟通道,中间层是行车层,下层是为综合管廊和应急救援通道。隧道路面采用降噪沥青,隧道两侧采用蓝白相间的装饰板,营造清爽愉快的视觉感受。海湾隧道在南北两岸分别建有64米高的风塔,作为隧道的“呼吸系统”,③,而且外形设计别致,灯光美轮美奂,成为汕头新地标。筑世界工程,圆潮人百年梦想,交通设施的完善,对汕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具有重大意义。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一带一路”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B.“希望工程”是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C.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D.红军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9.B20.①主城区过海交通已成发展瓶颈②隧道采用三层结构的独特设计③为隧道输送新鲜空气【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一带一路”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否定。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突出强调。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依据“过去,连接汕头湾两岸的通道,主要是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随着城市扩容提质”“加之汕头地处沿海,台风、暴雨季节的封桥禁行更让交通不便”可知汕头湾两岸交通不便,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可填写:主城区过海交通已成发展瓶颈。②依据“上层是排烟通道,中间层是行车层,下层是为综合管廊和应急救援通道”可知后文是在介绍汕头海湾隧道不同于一般隧道的结构设计,因此可填写:隧道采用三层结构的独特设计。③依据“海湾隧道在南北两岸分别建有64米高的风塔,作为隧道的‘呼吸系统’”可知风塔主要是要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并将隧道内汽车废气排出隧道,因此可填写:为隧道输送新鲜空气。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曾说:“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杨靖宇将军的这段话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信念之火,必将燎原杨靖宇将军曾言:“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这火种,就是我们勇敢挣扎的决心,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突破与胜利的信念!星星之火,秉烛以往,必将成燎原之势。信念之火,可以汇成指引迷航的灯光,给予人们生的希望。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支沙漠考古队在回程中路遇一场意外而至的沙尘暴,卷走了他们大部分行李,更让他们迷失了方向。终于,年老体弱的老教授最先倒在了这茫茫无边的沙海中。临终之前,他拿出一个水壶交给了大弟子,嘱咐他带着这最后一壶“水”带领队伍继续前进,并且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打开。于是,考古队葬了老教授后,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队员们都觉得自己支撑不住了,可想到老教授的嘱托,想到他们还剩最后一壶水,省一省总能坚持到走出沙漠。于是,每一个人望着大师兄腰间的那壶水,仿佛又充满了力量。终于,夕阳烂漫中,他们看到了绿洲中的人家。其实,人生在世,就如大雪满山,或沙漠跋涉,我们常常会遭遇挫折失败,也常常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在何方。可是,只要我们怀揣着这信念之火一直坚持下去,就总能走出人生的迷航,找到胜利的方向。信念之火,初如星萤之光,点滴汇聚,终成为国为民之燎原大火。新政失败,遭遇贬谪,范仲淹却放下了一己荣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信念,将一生奉献给君与民。战乱不息,命如飘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却忘记了个人的性命与荣华,将一生都奉献于“恢复中华”这一信念中。为国为民的信念,让他们奋斗一生,也吸引了无数的“同志”,最终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烧毁了旧世界,创建了祖国的新世界! 而我们,正生活在这个新世界中,我辈又当以何为信念?今日之新中国、新世界给了我们无比广阔的舞台,今日新世界的未来更需由我们新青年去谱写。爱因斯坦曾言:“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我们需要树立崇高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找到直面未来挑战最有力的武器。然而,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信念亦如是。空有一腔热血还不够,唯有将满身信念付诸行动,小则学好一字一词,大则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才能让信念之火绽放最璀璨之光芒!大雪满天山,苍茫云海间。唯有紧握信念之火,坚持前行,方能看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杨靖宇等革命英雄的“火种”,是为革命事业不惜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无我信念,是坚信抗日必将胜利,必将还我河山的必胜信念。正是因为他心中坚定着这样的革命信念,杨靖宇当初奋战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时,虽然条件异常艰苦,挑战无处不在,但他却一直坚如磐石,从未动摇。那段惨痛历史虽已过去,但他们虽处绝境却仍怀有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却像火种一样生生不息,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些后辈心中。所以,材料的重点就在于对“火种”的理解:火种代表着向往光明、执着追求、无私付出等的信念。写作时,当以“火种”为关键词,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如执着、追求、向往等。然后可针对其中某一点,阐述一个人拥有追求和理想等信念的重要性,如它能激发我们摆脱眼前困境,力求到达远方的挑战欲;或拥有理想追求的人,在前行路上必定更加坚定等。厘清概念后,还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经验,指出我们这些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应该拥有怎样的信念,如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以科技强国、如保留中华文脉等等。立意:1.理想是火,照亮前行之路。2.艰难坎坷中,更需信念之火。3.怀一捧奉献的热火,照亮他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