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

ID:8360544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05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_第1页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_第2页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_第3页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_第4页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螳螂捕蝉--教案及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螳螂捕蝉》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体会少年的聪明,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研究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确立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课后,对课堂教学过程做好合理

2、、有效的反思,从而有效改进自身的教学。【教学过程】一说成语导入学习1、学生比赛说成语2、齐读课题螳螂捕蝉二、讲故事,明道理1、听写几组词语(写好)一组一组的读,而且每组词语只读一遍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少年拿着弹弓瞄准教师:同学们听写的真认真,再奖励你们一组: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订正。3、师运用这些词语绘声绘色地讲“螳螂捕蝉”的故事。(细听)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真是舒服极了。蝉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

3、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那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藏着祸患呢!4、学生根据词组和画面提示讲故事。5、指明讲述故事:讲故事要做到说清楚,讲生动。(说清)6、我们所讲的故事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课文的9——11节,请同学们再细细的读一读。7、《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是根据一篇文言文改编而成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的片段:出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

4、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学生自由读。师:这段文言文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描述就是课文的9——11节,请同学们把文言文和和我们的白话文对照起来读一读。指名分别读。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文言文文字简短但是内容深奥,白话文生动明了,各有千秋呀!这就是中国语言的魅力。我们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吟诵文言文。8、不同的表达,一样的道理,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齐读寓意。板书:利益祸患过渡: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

5、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吧!三、品“劝”,悟人物。1、学生自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2——12自然段,相机指导读好。3、师:文章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板书:恍然大悟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生:就是忽然之间就明白了。师:他明白了什么?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自己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自己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师:是啊,有可能会家破人亡呀!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身后隐伏的祸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呀!师:吴王明白

6、事理、知错能改,还是个好大王嘛!4、品“劝”,悟人教师引导:大臣们劝说吴王是因为——,少年也劝说吴王是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国家,他们都有一颗——都是劝,可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静想)少年通过讲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

7、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足智多谋的人。生:有勇有谋的人。生:有胆有识的人。生:胆识过人的人。生:机智勇敢的人。5、表演故事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纷纷演练起来。)一组同学表演,其余学生做导演,策划一下在适当之处加入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四、总结提升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生:

8、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生:我从吴王身上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