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ID:83575530

大小:222.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4-08-31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标志性陶器,它“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下列关于该文化遗存及其分布区域对应正确的是A.龙山文化黄河下游B.龙山文化长江上游C.良渚文化黄河中游D.良渚文化长江下游2.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3.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戌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以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走向衰落B.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4.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奖励耕织5.如下表内容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这些主张反映了()主张 人物学派孙子兵家粮食是战争胜利重要保障墨子墨家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孟子儒家统治者要重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商鞅法家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A.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B.诸子都主张重农抑商政策C.关注民生成为诸子共识D.农业生产是为战争服务的6.有学者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A.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B.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C.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D.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7.《语书》是出土于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是南郡太守腾在秦始皇二十年对县、道官员发布的告示。其中有大量关于整顿和统一社会风俗的记载,如“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又如“贵贱分别,男女礼顺”;“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等。此告示的发布A.践行了“兼爱”“非攻”理念B.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C.摒弃了法家治国思想D.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8.《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是()A.“与民休息”政策B.“推恩令”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9.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乐府诗讲究铺陈排比,文采华丽B.《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C.班固的《汉书》首创了纪传体通史D.司马迁的《史记》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10.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11.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A.①——前秦B.②——西晋C.③——梁D.④——后汉12.经考古证实,含嘉仓是唐玄宗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的储粮主要来自于苏州、徐州、楚州(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等地。这表明当时A.北方经济水平落后B.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C.南方农业经济发达D.国家重视修建储粮仓13.隋文帝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却将他与秦始皇、成吉思汗一起编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A.正式确立科举制B.开通京杭大运河C缔造“开元盛世”D.实现国家大一统14.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这说明,武则天的统治A.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进行了科举制的改革15.在旧制,先规定田租定额,然后政府照额征收。唐代两税法规定:“先计州县每岁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这一变化反映了两税法旨在A.解决财政困难B.简化税收名目C.扩大收税对象D.减轻人身控制16.贞观年间,如果要在地方上开展一次大型赈灾工作,要顺利开展相关工作,按照当时的政治制度规定,其运作流程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17.在对待儒、佛、道态度上,唐代帝王多有不同。唐代由李姓开国,故立国初期推行尊崇道教的政策。武则天欲取代李姓王朝,又采取了兴佛抑道的政策。唐武宗为扩大财政收入,又推行了灭佛的政策。对此解读全面的是A.儒学的主流地位发生动摇B.道教更有助于稳定唐朝政治秩序C.统治者倡导三教并行政策D.为政者以维护政治统治为出发点18.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A.政治制度的创新B.经济的迅速发展C.文学艺术的繁荣D.中外文化的交流19.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的时候,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20.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21.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A.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22.《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说明辽朝A.建立因俗而治的体制B.实行民族等级政策C分割相权以加强君权D.强化南北分裂局面23.有学者在评述某一制度时说:“既不考虑地理条件,也不考虑民俗文化,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四等人制24.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转运使、话本、《梦溪笔谈》②政事堂、武举、《千金方》③宣政院、大运河、《授时历》④造纸术、推恩令、《九章算术》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25.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A.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南方C.丝织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6.饮茶在宋代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平民百姓日常也能享用。这反映出A.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C.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进步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27.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遗产见证了()①元朝南方财赋由此北运②大型海船满载丝瓷远销亚非③大量香料珠宝输入中国④指南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8.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西游记》的雏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A城市娱乐活动丰富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C.通俗文化成为主导D.工商业资产阶级兴起29.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多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这种风格A.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B.反映出专制体制的弱化C.弱化了社会等级观念D.推动了文人的自由解放30.历史学家黄仁字在(中国大历史》中说:“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家个人的努力B.经济文化的繁荣C.统治者的大力支持D.中外交流的推动31.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专擅朝政,权倾朝野,时人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然而,明武宗只是一道敕书,刘瑾便被捕入狱,党羽一哄而散。这反映出明朝()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B.皇权受到太监钳制C.内阁失去辅助功能D.中枢机构发生变化32.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一朝代疆域简图,下列关于该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先后设置都护府以统辖天山南北B.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C.开创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D.设立伊犁将军以总领新疆军政事务33.明朝中后期,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这表明当地() A.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种植B.农业经营模式日益单一C.丝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34.明末思想家李贽的代表作有《焚书》和《藏书》等,“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故曰《焚书》,“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故曰《藏书》。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李贽A.坚信自己的著作对后世会有深刻的影响B.思想中蕴含着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因素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D.强烈批判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5.清朝从设立台湾府到签订《尼布楚条约》,从平定噶尔丹叛乱到设置驻藏大臣的历史,反映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以下对这一主题提炼合理的是()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外交的冲突与危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2)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后,唐朝在“就申好睦,静乱息民”治边思想的指导下,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合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肉、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元朝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在这期间,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不仅改变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结构和狭隘观念,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创造了条件。——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边疆治理的具体措施并简析治理的意义。(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国家治理边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