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8720

大小:4.3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三地理试卷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年12月26日,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卡塔尔拍摄了一幅日食照片(图1),照片中两个红色的犄角正从海面升起,被人们称为“恶魔之角”。图2为卡塔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照片拍摄当日()A.适值天文大潮B.适值天文小潮C.月相为上弦月D.月相为下弦月2.拍摄照片时,摄影爱好者可能位于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19年12月26日,卡塔尔出现了日食,出现在日出时分,说明该日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日月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形成天文大潮,A正确,B错误;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其月相为新月,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日食出现在日出时刻,而图示中两个红色的犄角正从海面升起,说明拍摄地位于日出西边,能够通视,甲乙丙三地东部为陆地,无法通视,A、B、C错误;丁处东部为海洋,符合题干要求,D正确。故选D。【点睛】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纳木错湖湖面海拔4718米,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风向变化明显,雨季多夜雨。图左示意纳木错的地理位置,图右示意某气象站测得风向分布频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测取图中风向频率统计的气象站最可能是()A.aB.bC.cD.d4.推测该气象站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3月B.5月C.8月D.11月【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结合风向分布频率图,可以看出当地湖陆风现象明显,白天湖泊温度低、气压高,吹湖风;夜晚反之,吹陆风。此地湖风为西北风,说明气象站在湖的东南岸,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该气象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其他季节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湖陆风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转为陆风。图示意北京西北部延庆县境内八达岭林场某研究区域5~10月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依据土壤深度将土壤剖面划分为表层、次表层和深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低密度林相比,高密度林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原因是其()A.截留少B.下渗多C.蒸发强D.降水少6.从6月份开始,低密度林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蒸腾减弱B.土壤蒸发减少C.大气降水增多D.地表下渗减弱【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与低密度林相比,高密度林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的原因是其植被多,滞留雨水多,促进下渗,B正确,A错误;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接受光照少,温度低,土壤水分蒸发弱,C错误;蒸腾作用强,大气湿度增加,可能使降水增加,D错误;故选B。【6题详解】从6月份开始,雨季慢慢到达,降水增多,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C正确;6月之前土壤含水量少,空隙多,6月降水后,地表下渗强,D错误;气温升高,且有一定含水量了,土壤蒸发增加,B错误;从6月份开始,高温多雨的季节,植被生长茂盛,蒸腾强,A错误;故选C。【点睛】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水分收支来分析,收入主要是降水下渗,支出有植物吸收、土壤蒸发、下渗和地下径流等。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巨大的增温效应,使最热月10℃等温线的分布高度从横断山区逐步向西向高原内部升高。一般情况下,林线(森林分布上限)与最热月10℃等温线吻合,但也会受到降水等其他因素影响。图示意青藏高原范围及林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青藏高原内部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稀薄逆辐射弱B.同高度大气距地面近C.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多D.同高度太阳辐射更强8.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成为林线分布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A.山体海拔高B.增温效应强C.降水量较多D.光照条件好【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青藏高原内部分布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多大河源头,说明青藏高原内部海拔较高,同高度大气距地面近,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多,因此温度高,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较高,B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不会导致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较高,A错误。内部水汽难以到达,C错误。同高度太阳辐射更强,但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错误。故选B。【8题详解】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多河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澜沧江、怒江等河谷,西南季风可以顺河谷进入,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且降水较多,东南部纬度较低,水热充足,因此成为林线分布高值区,C正确。山体海拔、增温效应并不明显;降水多,光照条件差,ABD错误。故选C。【点睛】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点-轴系统”是现实中社会经济客体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形态,“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图7示意区域“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发展阶段表明()A.a阶段空间结构以小城镇为主B.b阶段中心城镇辐射作用明显C.c阶段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d阶段区域社会要素趋于均衡10.点轴渐进扩散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城镇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交通通达度高B.接近原料地C.土地面积大D.劳动力丰富11.“点一轴系统”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县级城市应该()①大力发展科研产业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③推动县城增容扩建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9.D10.A11.B【解析】【9题详解】a阶段是城市的离散阶段,对应自给自足模式,是以农业为主的阶段,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A选项错误;b阶段对应的是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出现了城镇,建设的交通线,来满足经济和社会联系的需要,由于处在成长阶段,辐射作用并不明显,B选项错误;c阶段出现新的集聚点,交通网络开始形成,C选项错误;d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大的集聚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网络更加密集,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区域内部的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向新的均衡方向发展,D选项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点轴扩散过程中,都是通过交通路线及网络进行区域间的联系,以及资源的调配、要素的流动,A选项正确,排除BCD,故选A。【11题详解】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应着重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改善投资环境,②④正确,B选项正确;科研产业应建在科技发达,人才较多的城市,才能起到创新作用,推动县城增容扩建并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①③错误;故选B。【点睛】大城市的发展分为集聚和辐射两个阶段。点轴发展理论:在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增长,成为增长极,引导资金、信息、人才集聚,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边境城镇作为边境地区人口、经济的集聚地,产业发展及演化是全球、国家及地多尺度要素作用的结果。图示意我国某边境城镇制糖产业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与老挝进行合作,中方除提供资金,还提供()①土地②劳动力③市场④技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改革与调整阶段,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方资源B.全球市场C.科学技术D.国家政策【答案】12.D13.D【解析】【12题详解】中国经济较老挝发达,技术力量雄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与老挝进行合作,中方除提供资金,还提供技术和市场,③④正确;老挝劳动力、地价便宜,劳动力和土地有老挝提供,①②错误;排除ABC,故选D。【13题详解】根据我国某边境城镇制糖产业演化可知,在改革和调整阶段,关闭小糖厂,制糖业改制是国家政策引导下进行的,因此主要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D正确;受地方资源、全球市场和科学技术影响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原材料、劳动力、地价等优势。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该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其上中游的水量输送对下游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分配给黑河下游流域的最大水量阈值应不大于11×10⁸m³。图示意黑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推测黑河下游流域选取4月份作为调水时机的主要原因()①避免调水和灌溉用水相互干扰②此时上游来水量最大③此时为植被的生长发育关键期④此时调水损耗量较少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5.若分配给黑河下游流域的水量超过阈值,最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地区是()A.祁连山区B.黑河上游C.黑河中游D.黑河下游【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黑河流域种植区主要在中游,下游为草原和绿洲,下游选择4月进行调水,一方面可以与5、6月作物生长期错开;一方面4月是草原和绿洲上植被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治荒漠化,需要对当地植物进行补水,①③正确;由图可知黑河河流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4月两者补给量都较少,上游来水少,②错误;调水损耗季节差异不大,和调水方式相关,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若分配给黑河下游流域的水量超过阈值,中游种植业灌溉用水将会缺少,影响较大,C正确;调水主要从由中游调水,对祁连山区和黑河上游影响不大,对下游本身有利影响更多,ABD错误。故选C。【点睛】河 流补给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弥河发源于山东中部沂山,向北注入渤海。2018年8月中旬,受台风影响弥河水位迅速升高,下游发生多处漫堤和决堤险情,形成洪涝灾害。洪水过后,某科研小组对弥河下游洪水淹没区进行了钻孔考察。钻孔洪水沉积物粒度总体偏细,科研小组提取了洪水沉积层中细粉砂组分C1和粗粉砂组分C2,并绘制了含量变化曲线。图左示意弥河流域及钻孔位置,图右示意钻孔岩芯图及C1和C2的含量变化。(1)说明钻孔洪水沉积物粒度总体偏细的原因。(2)根据C1和C2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绘制Ⅳ期C2含量的变化趋势曲线,并分析该时期的洪水特点。【答案】(1)钻孔取自河流下游地区,流域内落差小,距物源区较远,粗粒组分难以到达;采样位置为宽河道区域,行洪道突然展宽,洪水过境此处时流速变慢,输砂能力进一步减弱;研究区位于滨海平原地区,靠近河口,受河道淤积、海水顶托、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洪水滞流现象严重,沉积物颗粒较细。(2)特点:该时期C1细粉砂先减少后快速增多,C2粗粉砂先增多后减少,说明此时在原有洪水的基础上迎来了第二次洪峰,流速先明显增强,沉积物颗粒明显变大,然后洪水滞留,流速减慢,大量细粉砂沉积物迅速沉积。【解析】 【分析】该题以弥河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搬运堆积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钻孔点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流域内落差小,且距离物源区较远,粗粒组分难以到达;而且采样点位置所在是宽河道区域,河道变宽,洪水过境时因为流速变慢,输砂能力进一步减弱;而且研究区位于滨海平原地区,靠近河口位置,受河道淤积与海水顶托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洪水滞流现象严重,沉积物颗粒整体较细。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C1细粉砂先减少后快速增多,而C2粗粉砂先增多后减少,因此可知说明此时在原有洪水的基础上迎来了第二次洪峰,故而可得流速先明显增强,搬运能力增强,沉积物颗粒明显变大,然后洪水滞留,流速逐渐减慢,大量细粉砂沉积物迅速沉积。其图示为: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1月,云南巨人稻新品种YJ-1号在云南省富民县(如图)试种成功,本次试种采取稻鸭共生模式,最终实现亩产稻谷600千克,每亩收获肉鸭35只。与传统水稻相比,巨人稻耐深水,穗粒多,稻秆粗壮,植株最高的达210厘米。云南巨人稻试种成功意味着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近了一步,最终让巨人稻变成真正的“富民”稻。表云南巨人稻与普通水稻特征的对比名称株间距稻杆直径(cm)株高(cm)穗粒数(粒)云南巨人稻大约1160-210285-617普通水稻小约0.5约105约200 (1)与普通水稻相比,说明种植巨人稻的优势。(2)稻鸭共生模式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有人反对在云南大面积推广种植巨人稻,请说明理由。【答案】(1)巨人稻株间距大,可满足“稻+禽”共生模式进行交互生产,增加农田的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稻杆直径大,秸秆粗壮,抗倒伏;植株高大,生物量大,秸秆产出饲料多;穗粒数多,增产潜力大。(2)稻田为鸭子提供食物,鸭粪还田,鸭子捕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收获稻谷与肉鸭,经济效益高;巨人稻株间距大,鸭子活动空间广,稻杆粗壮抗倒伏,鸭子的活动对稻苗的影响小,适合发展稻鸭共生生产模式。(3)云南地表崎岖,耕地少,大面积推广会影响粮食生产结构;巨人稻对肥力的要求高,需要大量施肥,而云南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无法满足大规模水稻种植需求;云南个别年份降水稀少,旱灾频繁,大面积推广巨人稻种植会加剧旱灾;巨人稻植株过高,收割成本高。【解析】【分析】该题以云南巨人稻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云南巨人稻在富民县采取稻鸭共生模式,间距较大,植株较高,能够满足“稻+禽”共生模式进行交互生产,可以增加农田的物质产出,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云南巨人稻植株稻杆直径粗大,抗风能力强,不易倒伏,云南巨人稻植株高大,生物量大,秸秆产出饲料多,同时穗粒数多,增产潜力巨大。【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巨人稻植株间距较大,鸭子由更多的活动空间,而稻杆粗壮能够抗倒伏,鸭子的活动对稻苗的影响小,稻田还能够为鸭子提供食物,鸭产生的粪便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而鸭子捕食,能够减少害虫,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还能够收获稻谷与肉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耕地较少,大面积推广会影响粮食生产结构;而巨人稻植株高大,对土壤肥力的要求高,需要大量施肥,地处云贵高原,土层较薄,土壤贫瘠,而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巨人稻蓄水量大,无法满足需求;云南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旱灾较为频繁,大面积推广巨人稻种植会加剧旱灾;而且巨人稻植株过高,收割成本较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表)。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为一体沟道治理新模式,是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的系统工程。(图)。黄土高原不同阶段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2000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主要措施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1)概括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2) 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人们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请分析这一措施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3)延安市治沟造地重视坝系修复和灌排工程,说明其作用【答案】(1)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主要原则;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解决问题;治理措施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度减少人为干预,强化自然恢复;恢复受工程建设扰动的自然环境。(2)耕地平坦,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耕作,减少农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道路修建,便于运输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提高生产效率。(3)该地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修建拦洪坝,可确保沟道有效拦水,减少因洪涝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农业减产;适当蓄水,保证旱季灌溉水源;灌渠促排,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保证粮食高产稳产。【解析】【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的治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土流失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表格内容可知,黄土高原治理的目的是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应该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主要原则;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淤地坝、植树种草等措施体现的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方面的治理措施,要;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解决问题,也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要及时恢复受工程建设扰动的自然环境,如土地复垦、塌陷地治理。【小问2详解】通过沟谷治理,耕地变得平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从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耕地平坦,方便田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修建道路,有利于运输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修建灌排工程,提高了灌溉和排水效率。【小问3详解】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加强坝系修复,可以有效拦截沟谷水流,减少因洪涝灾害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稳定;修建坝系有利于适量蓄水,为旱季灌溉提供水源;灌排工程既有利于输送灌溉水源,也有利于排泄洪水,还有利于排泄灌溉余水,防止土地盐碱化发生,对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保障。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海上新能源建设,2022年12月20日,中广核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图左示意广东省2017—2030年规划建设海上风电场场址。图右示意海上风机结构。(1)分析与近海浅水区相比,近海深水区建设风电场的优势。(2)论述该地区在海上风电场建设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答案】(1)深水区距离海岸更远,受陆地的影响更小,风力更大、更稳定;深水区海域面积更广,风电场的建设规模更大;对陆地的污染和影响更小。(2)答题角度:从能源安全、碳排放与环境安全、海洋生物与生态安全、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等方面作答。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层次要求:能提取材料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能结合区域特征进行辩证分析;能对不利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应对措施。例如: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安全;风电是清洁能源,风电场的建设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体现和行使了海洋权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上风电站在运营中会产生噪音污染和电磁辐射,影响周围生物的生长,此外叶片转动也会误伤鸟类,影响鸟类迁徙,因此要预留鸟类穿越通道,将叶片尖端涂成警示色,减少鸟类碰撞风电机组的概率。【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海上风力发电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 结合风的形成和材料中“广东省2017—2030年规划建设海上风电场场址”,近海深水区与近海浅水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距离陆地更远,受陆地的影响更小,风力更大、更稳定。同时,深水区海域面积更广,风电场的建设规模更大;对陆地的污染和影响更小。【小问2详解】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可以从能源安全、碳排放与环境安全、海洋生物与生态安全、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等方面作答。从能源安全角度,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安全;从碳中和、抑制全球变暖角度,风电是清洁能源,风电场的建设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从风电场结构角度,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从对海洋空间利用的角度,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体现和行使了海洋权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从对生态环境的角度,海上风电站在运营中会产生噪音污染和电磁辐射,影响周围生物的生长,此外叶片转动也会误伤鸟类,影响鸟类迁徙,因此要预留鸟类穿越通道,将叶片尖端涂成警示色,减少鸟类碰撞风电机组的概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