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摸底联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摸底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将其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请保持答题卡字迹工整,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己保留,便于后续讲评使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材料二: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就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里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耕种活动中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许多人住在一起的必要了。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为影响,后者会随着前者的改变而改变,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观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是对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的贡献也有根本性的不同。D.乡土性中国体现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这两个特点都是相对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过去的工业下乡到现在的文化下乡,农村经历了一个极大的质的转变,这也成为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新维度。B.材料一认为工业下乡前乡土中国生活方式的模式类似于“牛郎织女”模式,这种模式较少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C.在乡土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但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D.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是指老根不常动,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住在一处的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是有隔膜的。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4.费孝通将乡村发展喻为“三级两跳”,请简要说明“两跳”及其转变特征。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答案】1.A2.C3.D4.①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②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5.①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②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活样式。③要借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④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互为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一“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可知,社会结构不会基于文化样态而做出改变。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却很常见”表述绝对化。根据材料二“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而大多的农民是聚村居”可知,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在四川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中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强调的是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A.该项是纯粹的“桃花源”生活情形,据原文“……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可知,“桃花源模式”并不等于真实的“桃花源”,故该项不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B.该项描写香雪拿着换得的铅笔盒夜晚回家的地方,显然不是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C.说的是外国人的精神追求,更不能反映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D .民宿中的人们先月色下享受生活,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农村人们精神意义上追求,所以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根据“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可知:乡村发展的“第一跳”,指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劳作被机器大生产代替;“第二跳”指从工业化到信息化。(2)根据“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可知:第一跳属于物质上的转变,是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跳侧重思想观念与精神意识等文化上的转变,更多触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根据“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可知,新农村建设应以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注重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文化意义上的追求。(2)根据“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可知,新农村建设中,留存在村里的人应以精神性意义上的追求为指引,尝试改变生活样式。(3 )根据“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可知,要借鉴外来文化观念,积极构造新式乡村发展模式,使乡村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4)根据“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可知,要吸引更多的艺术家介入农村建设,提升乡村艺术和审美情趣,打造乡村休闲旅游胜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死亡之约戴希贞观七年腊月初八,迎着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大雪,唐太宗李世民忽然驾临朝廷大狱。大狱里关押着已判死刑、只等批准执行的390名囚犯。此时,他们有人直勾勾地盯着唐太宗,有人眉头紧锁,有人不停地眨巴着眼睛……都不知道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唐太宗,酒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我是李世民,今天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要如实回答!”唐太宗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囚犯,“第一,对朝廷大狱给你们所定的罪行和罪责,你们可有异议?”“皇上,我们一点不冤,我们认罪伏法!”囚犯们应声跪下。“那好!第二,”唐太宗声如洪钟,“说说临死前,你们最后的心愿是什么?”跪在最前面、家住京畿扶风的囚犯徐福林,赶紧连磕三个响头,抬起头哽咽着说:“皇上,我想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妻儿,与他们做最后的话别!”“这个,”唐太宗仔细打量他一番,把目光转向其他囚犯,“你们呢?都不要顾忌,但说无妨!”“皇上,我们也一样!”囚犯们迫不及待地叩头、高喊。“既然这样,我和你们订个‘死亡之约’,可都愿意?”“我们愿意!皇上。”“好!”唐太宗点头,“第一,准许你们不受任何约束地回家,看望你们的父母妻儿!”囚犯们颤抖了,他们的眼里都有泪光闪烁。 唐太宗威严地审视他们,又说,“第二,你们必须保证:来年九月初四晌午之前,一个不少,自行、准时地返回朝廷大狱,伏法受罪,主动送死!”囚犯们一愣。他们相互看看,点头示意,高喊:“皇上,我们保证!”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皇上,这些囚犯可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之徒!他们丧尽天良、毫无人性。您放他们出狱,万一他们凶相毕露,或者逃之夭夭,怎么办?”唐太宗轻轻拍拍戴冑的肩膀:“爱卿,诚心才能换忠心!我肯定他们不会辜负我对他们的信任!”“这……”戴冑不由自主地摇头。“别说了!”唐太宗对他摆了摆手,然后毅然转向囚犯们:“此事已定!你们,都起来吧!”霎时,囚犯们泪如泉涌,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牢门一开,囚犯们就像挣脱了牢笼的野兽,撒开双腿,没命地向家中奔跑。他们担心唐太宗变卦。可他们错了。秋高气爽,惠风和畅。都城长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潮水般地涌向朝廷大狱所在的朱雀大街。一时间,150米宽的朱雀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们踮起脚尖,好奇地张望,耐心地等待。这是贞观八年九月初四,一个史无前例的死亡之约!没人相信囚犯们守信用!他们来是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想亲眼看见唐太宗怎样应对突然的变故。然而出人意料:那些个囚犯很快就接踵而至,返回朝廷大狱。他们个个昂首挺胸,人人精神抖擞。人们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晌午到了。清点人数,已返狱389名!还差1名?戴胄急了。“怎么办呢?皇上!”他小心翼翼地问。唐太宗浓眉一皱:“再清点一次,查查有谁未到?”又清点人数,依然是389名,未到者正是徐福林!消息传开,不仅看热闹的民众七嘴八舌,已返狱的囚犯们也开始咆哮了:狗日的徐福林,他怎么能出尔反尔?狗日的徐福林,他胆敢欺骗皇上?狗日的徐福林,他是混蛋、孬种……“怎么办呢?皇上?”戴胄诚惶诚恐地靠近唐太宗。人们也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这边。“等等吧!”唐太宗把右手一挥。半个时辰过去,不见徐福林的踪影。人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囚犯们则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怎么办呢?皇上!”戴胄又小心谨慎,问唐太宗。“再等等吧!”唐太宗拍了拍戴胄的肩膀。又半个时辰过去,依然不闻徐福林的声息。人们忧心如焚。囚犯们暴跳如雷。“怎么办呢?皇上!”戴胄怯问。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高喊:“来了、来了!”“来啦!”人们循着吱嘎吱嘎的车轮声望出,还真有一辆牛车由远及近,匆匆赶来。很快,从牛车的车篷里探出一张男人的脸。这张脸消瘦、蜡黄、病恹恹的。狱吏定睛细看,不错,此人正是徐福林!人们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囚犯们的怒容也渐渐消弭。“说说吧,怎么来晚啦?”唐太宗端详着徐福林的脸。“返回长安的路上,我突然病倒了。幸亏中途拦住了一辆牛车,就雇了它继续赶路。”福林喘着粗气,“我起了个大早,本想早点返狱伏法,哪料事与愿违。唉,我有罪,罪孽深重啊。皇上!”“不,你能抱病返狱,精神可嘉!”唐太宗向徐福林投出赞许的目光。徐福林挣扎了一下,要奔出牛车给唐太宗下跪。唐太宗走过去扶住他:“徐福林,你别动,就在车上待着。”“现在怎么办?皇上!”戴胄毕恭毕敬地问。囚犯们无可奈何地低下头。他们明白,真正的死期就要到了。“怎么办?”唐太宗把囚犯们一一打量过,突然朗声宣布:“大赦所有囚犯,让他们自由回家!”人们惊讶得把嘴张成了大大的“O”形。囚犯们也半晌回不过神来。等终于回过神来,就见他们五体投地地跪在唐太宗面前,热泪盈眶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风云突变,西域叛乱。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任命唐朝名将侯君集为西域远征军统帅,统领15万铁骑远征西域。闻讯,390名囚犯慷慨激昂、自愿请战。他们在侯君集的带领下,—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最后全部血洒疆场、壮烈殉国……西域转眼收复,大唐开始书写拓土开疆的壮丽史诗!(原载《小说选刊》2015年第9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囚犯们应声跪下,说明他们完全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震住了,不由自主。B.囚犯们撒开双腿,没命地向家中奔跑,说明他们渴望回家团聚,早点见到家人。C.人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是因为其他犯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徐福林的踪影。D.390个死囚最终被特赦,并勇赴战场、以死报国的结局,突出皇恩浩荡的主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故事内核是唐太宗放死囚回家与亲人相聚,约定来年返回朝廷大狱伏法,结果这些死囚如期回来后被唐太宗特赦。而核心细节则贯穿在朝廷签约、朱雀大街围观等几个场面里的人物言语、动作、对话的细致描写中。B.小说在高潮细节里,清点回归的囚犯时,恰恰缺的就是强烈要求回家的徐福林。这个细致渲染的3 号人物的故事将微型小说的悬念渲染到了极致,也将2号人物戴胄及众多民众对唐太宗决策的怀疑态度以及我们读者的期待心理放大到了极限。C.小说写唐太宗敢在“返期”时来见徐福林时仍然相信他——这个“重复斜升”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唐太宗的一颗包容、宽厚的仁爱之心,从唐太宗的这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性内涵中,我们领略到了唐太宗的施仁爱、求道义的治国大略。D.小说既涉及平民百姓的普遍人性,也涉及帝王将相的深层人性,更涉及一些罪犯、恶人等的隐藏在人性深处的良知和善根,表达了作家希望他们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微小说+大历史+深立意”的艺术风貌。8.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请结合有关文字简要说明。9.唐太宗赦免囚犯,《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贞观六年十二月,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乃赦天下死因,皆纵归,使至期来诣京师。”据此,请谈谈创作历史小说需要注意的地方。【答案】6.C7.B8.①外貌描写。如写唐太宗“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外表。②神态描写。如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③动作描写。如唐太宗把右手一挥;徐福林挣扎了一下,要奔出牛车给唐太宗下跪。④语言描写。文中随处可见,如唐太宗和囚犯、戴冑及徐福林的对话等。⑤侧面烘托。如用人们的目瞪口呆烘托囚犯们的精神抖擞,用戴胄的诚惶诚恐烘托唐太宗的镇定自如。9.①创作历史小说应该以历史事实为基础。②历史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得虚构,可以虚构次要人物。③历史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要合情合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说明他们完全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震住了,不由自主”错误,结合“‘皇上,我们一点不冤,我们认罪伏法!’囚犯们应声跪下”分析,说明了囚犯们真心认罪伏法。B.“说明他们渴望回家团聚,早点见到家人”错误。结合“牢门一开,囚犯们就像挣脱了牢笼的野兽,撒开双腿,没命地向家中奔跑。他们担心唐太宗变卦”分析,囚犯们担心唐太宗变卦。D.“突出皇恩浩荡的主题”错误,主题是用诚心换忠心。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这个细致渲染的3号人物的故事将微型小说的悬念渲染到了极致,也将2号人物戴胄”错误,从全文看,徐福林是2号人物,戴胄是3号人物。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结合“都不知道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唐太宗,酒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分析,此处用“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修饰唐太宗,属于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的外在形象特点。结合“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囚犯们则怒目圆睁、咬牙切齿”等分析,运用神态描写,写戴胄的小心翼翼神态,囚犯的怒态等。结合“唐太宗把右手一挥”“徐福林挣扎了一下,要奔出牛车给唐太宗下跪。唐太宗走过去扶住他”等分析,抓住动词“挥”“挣扎”“走”“扶”等动词分析,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唐太宗的大度及善解人意,以及徐福林内心的感动等。结合“我是李世民,今天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要如实回答”“皇上,我们一点不冤,我们认罪伏法”“说说临死前,你们最后的心愿是什么”“既然这样,我和你们订个‘死亡之约’,可都愿意”“我们愿意!皇上”“再等等吧”“说说吧,怎么来晚啦”等分析,文中多处出现人物的对话,有唐太宗和囚犯的对话,有唐太宗和戴胄的对话,有唐太宗和徐福林的对话等,运用语言描写。结合“然而出人意料:那些个囚犯很快就接踵而至,返回朝廷大狱。他们个个昂首挺胸,人人精神抖擞”“人们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分析,人们的目瞪口呆烘托囚犯们的精神抖擞。如“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唐太宗轻轻拍拍戴冑的肩膀:‘爱卿,诚心才能换忠心!我肯定他们不会辜负我对他们的信任’”“戴冑不由自主地摇头”“唐太宗对他摆了摆手,然后毅然转向囚犯们”等分析,写戴胄的诚惶诚恐,来烘托唐太宗的镇定自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死亡之约》主要写唐太宗李世民放死囚回家与亲人相聚,约定来年返回朝廷大狱伏法,结果这些死囚如期回来后被唐太宗特赦。那么题干提示《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也就是说创作历史小说需要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不能随意篡改历史,或者有失历史史实等。小说《死亡之约》的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君王,这个不得虚构。但是文中出现的“徐福林”“戴胄”等次要人物是可以虚构的,历史小说的可以作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结合“跪在最前面、家住京畿扶风的囚犯徐福林,赶紧连磕三个响头,抬起头哽咽着说”“高喊:‘皇上,我们保证’”“很快,从牛车的车篷里探出一张男人的脸。这张脸消瘦、蜡黄、病恹恹的。狱吏定睛细看,不错,此人正是徐福林”“返回长安的路上,我突然病倒了。幸亏中途拦住了一辆牛车,就雇了它继续赶路”等分析,先写徐福林的请求,然后设置了迟到晚归的徐福林,后来解释了迟到的原因等,这样的情节安排合理合情。还有如唐太宗突然“朗声宣布:‘大赦所有囚犯,让他们自由回家’”,后来写“闻讯,390名囚犯慷慨激昂、自愿请战。他们在侯君集的带领下,—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最后全部血洒疆场、壮烈殉国……”,大赦囚犯,囚犯心怀感恩,自愿请战,誓死保家卫国等,这样的情节描写合情合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乙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选自《三国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B.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C.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D.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官职名,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B.建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称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或指即帝位。文中指后者。D.表:文中指“奏章”;“表”作为古代的一种公文,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李密的《陈情表》。1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仪颇有才干。当年刘备在世时,和他谈论军国大事,议论政治得失,就很赏识他并加以提拔。B.杨仪很自负。诸葛亮死后,他领军回来,又征讨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很大,想代替诸葛亮执政。C.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窄,难当大任,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后来杨仪未得重用,非常不满。D.乙文段分析了几个人的优缺点。例如彭羕、李严、魏延等人有才干,而刘封思虑不足,杨仪当官爱显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2)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14.杨仪最后为什么招致大祸?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答案】10.B11.D12.D13.(1)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2)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14.①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②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③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仪每从行”,“从行”,词组,随行,之间不断开,排除AC;“年宦先琬”中,“琬”为人名,句子为“年宦先(于)琬”省略句,“年宦先琬”与“才能逾之”两句强调了杨仪认为自己在两方面都强于蒋琬,因此在“才能逾之”后断开,排除D。 句意为: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表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说法错误,表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杨仪当官爱显摆”错误,原文“杨仪以当官显”的意思是杨仪因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规画”,规划;“筹度”,筹措;“了”,处理完毕。(2)“徙所”,流放地;“诽谤”,批评指责过失;“激切”,激烈;“收”,捉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分析文章内容可得,“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思是“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可看出其心胸狭窄,从“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中也看出其心胸狭窄。因此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这是招致大祸的大原因之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表现其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二。“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意思是“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即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三。参考译文:甲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年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奉命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任杨仪为尚书。刘备称帝后,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便被降职,名义上担任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准备南行。建兴五年(227),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建兴八年(230),杨仪被升为长史,同时兼任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做事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调度指挥,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爱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遗憾二人不和睦,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建兴十二年(234),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在谷口。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已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尉赵正用《周易》卜卦,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不过是闲职而已。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建兴十三年(235),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孩子回到蜀地。乙评论说:刘封处于招致嫌疑的地方,而他的思虑不足以自卫。彭羡、廖立凭借才干而被拔擢进用。李严凭借办事的才干器局而发达。魏延凭借勇敢智略被任用。杨仪凭借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刘琰凭借故旧同宗而任职,都能位尊任重于一时,看他们的举止措施,寻求他们做事的准则,招来灾祸,没有不是始于自身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谪岭南道中作①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①这首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被贬岭南时所作。②潮鸡:《舆地志》说,“移风县有鸡……每潮至则鸣,故称之‘潮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诗人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的山水林木,生动呈现了浓郁的南国风光。B.一个“争”字既将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诗句倍添情致。C.颈联写五月岭南已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三更时分鸡就会叫,表现出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D.尾联皆是情语,直抒胸臆,全诗写景抒情相互交替,景中寓情,情中有景,灵活多变。16.《唐诗成法》中评价这首诗:“三、四有惧心,结亦有意味”请结合作品,赏析这一特点。【答案】15.D16.①三、四两句用毒雾、蛇草、沙虫、燕泥等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或用“毒雾”“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表达诗人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写出诗人在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凸显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②结句写诗人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土,何况有情之人!其中深含被排挤打击、非罪贬谪的愤懑。以景作结,感情深挚动人,极富韵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D.“皆是情语,直抒胸臆”错误,“不堪肠断思乡处”是直抒胸臆,是情语,“红槿花中越鸟啼”是景语。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意为: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三、四句用毒雾、蛇草、沙虫、燕泥等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诗人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表达诗人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写出诗人在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凸显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尾联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句意: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以景作结,写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令人肠断。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就是守住民心。《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对秦王朝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3)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箫鼓追随春社近⑥.衣冠简朴古风存(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锱铢、箫、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开饭菜,挑选视频,开吃。有网友调侃,吃饭时没有刷到一部称心如意的剧,这顿饭等同白费。网友给这些“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电子榨菜”。视频无论长短,文章不限题材,①____________,就是好“榨菜”。互联网上的“电子榨菜”品类丰富,任君挑选。个人口味不同,选择“电子榨菜”的品类也不同,就会带来②____________。有人吃饭喜欢看男女主谈甜甜的恋爱,比自己约会吃饭更香;有人爱跟着美食博主一饱眼福,看看烧烤串串里的人间烟火气;有人喜欢带来“5分钟快乐”的脱口秀,跟着感慨当前的生活状态有“中悲、大悲、超大悲”。“电子榨菜”在三餐中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以影像、文字、声音为陪伴,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但是,“电子榨菜”终究只是“榨菜”。2012年开播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名叫“五郎”的大叔在屏幕里独自探访小店,专心而安静地吃饭。那种在喧嚣世界中安然享受美食的状态,仿佛在告诫年轻人:③____________。当然,这需要强大而富足的内心力量。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分析“电子榨菜”得名的合理性。【答案】18.①只要是能“下饭”②不一样的就餐体验③我们需要用心(安静)享受美食19.①多是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形式陪伴人进餐。②食物榨菜能使人吃更多的饭,而“电子榨菜”短暂逃离现实世界,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视频无论长短,文章不限题材”中的“无论”“不限”和后文中的“就是”,可知此处应以“只要”衔接,再结合前文“网友给这些‘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可知,此处应描述“下饭”状态,故可填:只要是能“下饭”。第二空,根据前文“个人口味不同,选择‘电子榨菜’的品类也不同,就会带来……”可知,此处强调的应是“不同”的结果,故可填:不一样的就餐体验。根据前文“那种在喧嚣世界中安然享受美食的状态”可知,此处说明的是安静吃饭的状态,再结合后文“当然,这需要强大而富足的内心力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内心”,故可填:我们需要用心(安静)享受美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吃饭时没有刷到一部称心如意的剧,这顿饭等同白费”“‘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可知,“电子榨菜”之名中的“电子”体现了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形式陪人进餐的设备特点。根据原文“‘电子榨菜’在三餐中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以影像、文字、声音为陪伴,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可知,“电子榨菜”的特点主要在于能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获得口腹和情感上的双重满足,体现了如食物“榨菜”般的部分特性。(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 月初,一场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宋朝为生活背景的大型沉浸式“宋潮国风体验活动”在古镇启动。从融合古今的文创产品、宋式街头游艺,到小食香饮子、当垆卖酒,再到风雅四艺、占卜游乐,宋朝市井百态一一展现。打卡宋潮市集,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甲】“宋人的生活情趣令人向往,我在网上看到这项活动,特意跟朋友一起来体验。”游客陈先生说。“千年古县城文化底蕴深厚,我们通过创新宋韵消费新场景,把握青春脉动,对宋韵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造文旅消费新标杆。比如,宋潮市集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消费。投壶、占卜等很受年轻人喜爱。”古镇所在区负责人说。古镇注重在文旅产品中植入宋韵文化元素。古镇所在区积极谋划高能级文化项目和品牌活动,培育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通文化软实力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通道。目前,该区正着力培育“古镇国潮文创历史街区”“乡村休闲达人村街区”“不夜老外滩”等夜间文化坐标,以宋韵文化为创新驱动力,开发古镇夜游、主题公园夜游、文化场馆夜游等夜间文旅业态,实现夜间经济迭代升级。古镇附近的村落,也在深入挖掘宋韵遗存,加快农旅融合,对文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鞍山村这几年发展较快,但【乙】‘网红村’要实现【丙】‘长红’,须不断更迭产品,宋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该街道将加强宋韵文化保护、挖掘、提升工作,打造宋韵文化乡村体验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文韵味,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既能【丁】“活化”宋韵,再现宋韵包涵的历史文化;又能拉动消费,使得更多富有烟火气的宋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美与共”。20.语段多次使用引号,下列对引号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表示直接引用B.【乙】表示特殊称谓C.【丙】表示突出强调D.【丁】表示特殊含义21.仿照示例,解释文中加点的网络新词。示例:真香,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某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的行为却截然相反。打卡: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在如今的“快生活”的节奏中,一些传统的东西却在慢慢“消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在新时代如何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和继承下去,怎样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两条创新性建议。【答案】20.C21.“打卡”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员工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后来被戏谑地用作到某地一游或拥有某样事物。22.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②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C.“突出强调”错,应是“特殊含义”。“长红”本指娱乐圈某位明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受欢迎度和受关注度,文中转指鞍山村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因此是引号之特殊含义这一用法。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例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说明词的来源,二是解释该词在网络表达使用中的具体内涵。“打卡”原是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的意思。后衍生网络流行词,成为人们养成习惯的一种工具。到了某个地方或拥有某个事物,向他人展示的意思,如网红打卡,旅游打卡、健身打卡等。工作上打卡的目的是让公司知道工作人员正常上下班,而在新生代背景下,“打卡”更像是一种圈层文化理解与获取认同的记录行为。由此可先解释“打卡”的来源:“打卡”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员工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再解释在网络表达使用中的具体内涵:后来被戏谑地用作到某地一游或拥有某样事物。【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由“8月初,一场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宋朝为生活背景的大型沉浸式‘宋潮国风体验活动’在古镇启动。从融合古今的文创产品、宋式街头游艺,到小食香饮子、当垆卖酒,再到风雅四艺、占卜游乐,宋朝市井百态一一展现。打卡宋潮市集,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可概括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由“该区正着力培育‘古镇国潮文创历史街区’‘乡村休闲达人村街区’‘不夜老外滩’等夜间文化坐标,以宋韵文化为创新驱动力,开发古镇夜游、主题公园夜游、文化场馆夜游等夜间文旅业态,实现夜间经济迭代升级”“既能‘活化’宋韵,再现宋韵包涵的历史文化;又能拉动消费,使得更多富有烟火气的宋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美与共’”可概括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另外,“宋潮国风体验活动”的成功,还源于对宋朝文化理解的到位,故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坚信名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综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强体魄,铸国魂《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言得之,天地万象因运动而生生不息,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国民强健的体魄。恰如百余年前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的振臂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就像图片里的主人公一样,有许多人认为:国家强盛有文化、科技即可,体育无足轻重。对此,我不敢苟同。诚然,科学文化乃为国家强盛的利器,但体育更是强健国民体魄的基石。若国民没有强健的体魄,任何宏伟的蓝图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从小处而言,体育建设关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放眼九州天下,泱泱十四亿国民不能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健身者。从校园里的学生,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因病告假的情况屡见不鲜。若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那么校园里的学习效率、社会上的工作效率都将得到普遍的提升。唯有身强体健,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我常常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51岁便病逝而叹惋,为史铁生自嘲“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而遗憾,为体弱多病的诗鬼李贺27岁便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多少国家的栋梁之才,都因身体原因而过早离开,只给后人留下“千金无复换新诗”的无限怅恨。北宋名士苏东坡非常注重养生,即便身遭贬黜,他依然坚持通过瑜伽术、叩齿术、茶水漱口等方式强身健体。在那个人口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代,苏东坡虽被贬黜到惠州、儋州等医疗水平极其有限的蛮荒之地,还能寿至64岁,这离不开他对养身健身的重视。从大处而言,体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各个领域。从农业领域,至工业领域,至商业领域,至科学技术等每一个国家的命脉行业,都需要有身体强健的人从事其中。而体育也成为了一项独立的领域,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那么国家的未来也将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强体魄,方能铸国魂。“生命在于运动”不该只是一句虚无的口号,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个人,至国家,体育的重要性彰显于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体育无用论”可休矣!我们需要为了学习焚膏继晷,不妨也为了体育“兀兀穷年”。愿华夏儿女皆能身体强健,在成就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将成就家国天下的时和岁丰、河清海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主人公身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左右两臂的巨大差别。他的左臂非常的粗壮有力,而与此相对的,则是瘦弱的右臂。而右臂下面的文字“国民体质”,显然就是说明这个人可能有着非常丰富的学识、高尚的精神,但其体质却非常孱弱,无法与其学识、精神等相符。但对此情况,主人公不以为意,甚至笑脸盈盈,颇为自豪。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的。而这一现象,并不只出现在漫画主人公身上。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面对此情此景,体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因此,写作时,考生需要先从材料中解读出国民身体素质欠佳、体育素养不高现实情况。由此指出体育的重要性。而论证时可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对于个人而言,体育不仅是教给孩子运动技能,更是培养孩子的耐力,以体验的方式教孩子如何体面地对待输赢,尤其面对失败,是逃避还是客观面对,这对孩子的未来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发展而言,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可适当反思,思考为什么大家都明白体育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行动上的不多。最后则可总结,加强体育锻炼由上到下,由国家到个人该怎么做等等。立意: 1.梦想,从强健体魄开始。2.当“智育”遇上“体育”,需做好平衡。3.爱国,请从强健体魄开始。4.有健康,才有未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