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射阳高级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①夫子其人,大概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记载最丰富、细节最生动、面目最清晰、气象最宜人的伟大圣哲,也是华夏文明之学统和道统的重要奠基者,他不唯是“千古一圣”的不二之选,更是中国文化的最大恩人!②《论语》其书,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私家著述,其取法之高、化人之深、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绝非一般经典之可比,即便称其为“中国人的圣经”,亦毫不为过。窃以为,凡有血气、通文墨、思进取、求良知、明善道的中国人,皆应在有生之年阅读此一“圣经”,而且,起始年龄越早越好,阅读次数多多益善!③其实,只要是读书人,都应该寻找这个缘,把握这个缘,扩充这个缘。我素所敬仰的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诚哉是言也!④我因读《论语》而受益,久而久之,不免技痒心动,必欲加入“劝人读《论语》”的行列而后快。本书之撰写,盖缘于此。⑤前辈学者徐梵澄先生在《孔学古微·序》中说:“过往的历史显示出中国人非常保守,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战胜所有内乱和外侵,主要是因为在2500年的历史中我们一直坚守着儒家的道路。公元6世纪上半叶,曾经有人试图用佛教统治一个大帝国,但是失败了。除此之外,道家是这个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但从未显著地浮上过表面。”又说:“流行的观念认为儒学在本质上是世俗的,或以为儒学仅为一堆严格的道德训诫或枯燥的哲学原则。事实却恰恰相反,儒学在本质上是极具精神性的,亦有难以逾越的高度和不可测量的深度,有极微妙精细处乃至无限的宽广性和灵活性,甚或遍在之整全性。”(摘编自刘强《每个中国人都是儒家——<论语新识>自序》)材料二:①同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个体,尊重个性发展相反,中国伦理传统却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层层统属,各有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而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则是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而达到“群体和谐”、“四海一家”的儒家理想社会状态。这里反复强调的是群体意识和稳定状态,至于个人的权利和意志则显得无足轻重。这种伦理道德标准的形成,同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不无关系。农业社会一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地域生活中,彼此互相交往、互相帮助的机会较多,所以比较容易形成集体活动的群体或有某种血缘关系的较大的家族。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也正是在这种静态、稳定的社会中形成的。“群体和谐”的伦理追求,既有其优长,也有其不足。从优长的一面看,在这种伦理观念制约下,社会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民族乃至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在该共同体内所有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往往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能够比较团结、和谐一致。②同时,在群体生活中,一般而言,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能同舟共济,比较具有人情味。但过分强调群体观念和一致性,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必然会压抑个性的发展,限制个人的创造力,也会使集体缺乏必要的生机与活力,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钱穆批评儒家伦理道德的缺陷时,指出:“他们太看重现实政治,容易使他们偏向社会上层而忽略了社会下层;常偏向于大群体制而忽略了小我自由。”这是很有见地的见解。的确,如何维持在群体与个体之间,大我与小我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适当平衡,不因强调集体意识而忽略个体自由,最终阻碍民族创造力的发展,是今天中国文化建设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材料三:①这些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使我对孟子的“四端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②作为“礼”的起始点,这种“辞让之心”就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善意,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乐群”的一面。而在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以及基督教等宗教里,都倡导“谦逊”的价值观。这个“谦逊”,“谦”即谦卑、谦和、谦虚;加“逊”,即逊让、辞让、忍让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克制自己,以礼待人”,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③对人有礼貌,本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善意,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友爱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部分四个词,其一是“友善”。提倡并践行“友善”太重要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友善”是对周围熟悉人的。如今工业化、城市化了,我们每天要接触很多陌生人,可是我们并没有与时俱进,还只是对亲友才“友善”。同一个社区同一栋大楼的人,如果不是熟悉的,就舍不得给一个笑脸。这就是一些有海外旅行经验的人感叹的,出境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才知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对待。现在这样子,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声称自己来自“礼义(仪)之邦”! ④“礼”是形式,是手段,它的基础和旨归是“仁爱”。孔子又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可见,在孔子的学说中“仁爱”才是目的。⑤请看,那些在机舱里为座椅打群架的人们,那个争执中拿开水泼向空姐的女子,最要害的不是懂不懂礼,而是心中对别人有无仁爱之心——但凡有点爱心,都不会那么横那么狠吧。⑥孔子尊敬的政治家管子,是个务实主义者。《管子》“国颂”篇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牧民”篇解释“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为什么必须“礼不逾节”?因为“不逾节则上位安”。在社会伦理层面,关于“礼”的学说,不论儒释道,“三家”或者说“三教”,都有可取之处;而且,即便在今天看来,可取之处仍然是主要的。⑦总而言之,我认为“礼”的核心是“仁爱”与“谦逊”。道理其实很简单。试以乘公交车为例:等车、上车要有“逊让”之心,不要挤,不要抢。如果要好人一味逊让,可能他就不能按时上班了,这不公平。所以,要按先来后到排队,不许插队,这就是“秩序”,也就是“礼制”。上车之后,让老弱病残孕先落座;见后来者有更需要座位的,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这便是“仁爱”;受用了人家的让座,对人家的善意应该表达感谢,这是最起码的“知恩图报”……大家都为别人着想,都守秩序,都与人为善,整个社会就显得彬彬有礼,文明和谐了,这就是“礼义之邦”。(摘编自鄢烈山《也来说一说“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在本质上是极具精神性的,亦有难以逾越的高度和不可测量的深度,道家是这个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B.中国伦理传统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群体和谐”、“四海一家”,所以它的社会是静态、稳定的。C.材料二能够解释材料一的“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战胜所有内乱和外侵,主要是因为在2500年的历史中我们一直坚守着儒家的道路”这一观点。D.材料三认为在如今工业化、城市化的陌生人社会里,要与时俱进,对陌生人也应该“友善”,这和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2.根据这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华夏文明之学统和道统的重要奠基者,是“千古一圣”,《论语》一书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B.我们在强调群体观念和一致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在群体与个体之间,大我与小我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维持适当平衡。C. 在社会伦理层面,儒道释关于“礼”的学说,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对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示。D.“礼”的核心是“仁爱”与“谦逊”,但不能因“仁爱”与“谦逊”而破坏了“秩序”,社会是需要守秩序的,是需要“礼制”的。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乡土中国》的长老统治。B.《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抗疫中中国民众表现出强烈的责任自觉。4.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简述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材料三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C2.A3.B4.首先指出中中国伦理传统的特点,接着阐述这种传统在宗法社会中的表现,然后论述了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最后指出这种伦理追求的优长和不足。5.材料三中的我正是在读了《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后,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才感到“礼”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善意,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友爱之心,才能理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仁爱思想。所以自己要读《论语》。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有人舍不得给同一个社区同一栋大楼的陌生人一个笑脸,不知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对待,有人毫无仁爱之心,能在机舱里为座椅打群架,为一点争执拿开水泼向空姐。面对此,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读书人,应该要劝人读《论语》。在晚自习的时候保持安静,不随意讨论而影响其他同学,寝室生活也是如此,熄灯后大家就要自觉保持安静。只有这样事事为别人着想,都守秩序,都与人为善,整个社会才会显得彬彬有礼,才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这才是孔孟文化熏陶下的“礼义之邦”。【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道家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理解错误,材料一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是说“道家是这个民族思想中的巨大暗流,但从未显著地浮上过表面”,而没有说道家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B.因果倒置。“中国伦理传统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群体和谐’、‘四海一家’,所以它的社会是静态、稳定的”因果关系颠倒了。从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也正是在这种静态、稳定的社会中形成的”可知,这种静态、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形成的原因。 D.太绝对化。“这和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表述过于绝对。从材料三第二自然段“这种‘辞让之心’就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善意,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乐群’的一面……这个‘谦逊’,‘谦’即谦卑、谦和、谦虚;加‘逊’,即逊让、辞让、忍让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克制自己,以礼待人’,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可知,“克己复礼”的内涵不仅包括对陌生人也应该“友善”,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辞让”和“谦逊”等。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论语》一书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理解有误。从材料一第二自然段“《论语》其书……绝非一般经典之可比,即便称其为‘中国人的圣经’,亦毫不为过”可知,只是假设《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也毫不为过,而非《论语》真的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乡土中国》的长老统治”可以论证材料二中的“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层层统属,各有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的观点。B.“《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在歌颂爱情的美好,批判封建制度的罪恶和腐朽。这个论据跟材料二的观点毫无关系。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可以论证材料二中的“在这种伦理观念制约下,社会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民族乃至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在该共同体内所有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往往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能够比较团结、和谐一致”的观点。D.“抗疫中中国民众表现出强烈的责任自觉”可以论证材料二中的“中国伦理传统却重群体轻个体……社会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民族乃至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在该共同体内所有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往往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能够比较团结、和谐一致”的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首先提出“同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个体,尊重个性发展相反,中国伦理传统却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指出中中国伦理传统的特点是重家族、重群体。 其次指出“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反复强调的是群体意识和稳定状态,至于个人的权利和意志则显得无足轻重”,阐述了这种传统在宗法社会中的表现是“群体和谐”、“四海一家”。接着分析“这种伦理道德标准的形成,同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不无关系”,“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也正是在这种静态、稳定的社会中形成的”,论述了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最后总结“群体和谐”的伦理追求,既有其“能同舟共济,比较具有人情味”的优长,但过分强调群体观念和一致性,也有其“压抑个性的发展,限制个人的创造力,也会使集体缺乏必要的生机与活力,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的不足,并引用钱穆的话批评儒家伦理道德的缺陷。【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运用文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三第一自然段提到的“这些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使我对孟子的‘四端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内容可知,我从《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明白了“礼”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善意,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友爱之心,也理解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仁爱思想。所以要想明白圣贤的道理,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知书达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有人舍不得给同一个社区同一栋大楼的陌生人一个笑脸,不知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对待,有人毫无仁爱之心,能在机舱里为座椅打群架,为一点争执拿开水泼向空姐……当今社会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最要害的不是懂不懂礼,而是心中对别人有无仁爱之心”。在孔子的学说中‘仁爱’才是目的,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人有礼貌,本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善意,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友爱之心。在社会伦理层面,关于“礼”的学说,即便在今天看来,可取之处仍然是主要的。“劝人读《论语》”在当今社会也可以看成是在劝导人们弃恶扬善,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晚自习的时候保持安静,不随意讨论而影响其他同学,寝室生活也是如此,熄灯后大家就要自觉保持安静。等车、上车要有“逊让”之心,不要挤,不要抢。如果要好人一味逊让,可能他就不能按时上班了,这不公平。所以,要按先来后到排队,不许插队,这就是“秩序”,也就是“礼制”。大家都为别人着想,都守秩序,都与人为善,整个社会就显得彬彬有礼,文明和谐了,这才是孔孟文化熏陶下的“礼义之邦”。(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飞翔的故事(三)李浩[注]她没有父亲,她的父亲早早地在战争中死去。在她四岁那年她的母亲也殒命于狼群。这个年幼的孩子,竟然提着一根折断的树枝追打一只受伤的老狼,“打死它!打死它!”当她满身血污、气息奄奄地被炎帝从地上抱起的时候,手还在努力地伸着,眼睛里满是愤怒。 她成为了部族之王炎的女儿,住进王庭,同时获得了一个新名字,精卫。多年以后的一天早晨,用过餐后,精卫决定去海边。喝鱼羹汤的时候她记起梦里的情景:巨浪和波涛翻滚着向她压下来,雪白的浪花骤然地变成了狼牙。“我倒要看看,海浪里面是不是真的藏着可恨的狼!”女仆试图阻拦,毕竟,到海边要走三天,而且炎帝曾反复嘱咐过他们一定要看护好精卫,别让她磕着碰着……精卫拉下脸:“我又不是笼子里的鸟!你们谁也不用告诉!我们现在上路,马上!”精卫的脾气不好,想想吧,从那么小就经历那么多的变故……没有谁敢忤逆她,她要是发起火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忙乱之后,他们出发了。他们来到了海上。海风吹拂,海浪汹涌,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翻涌,如同被打成了碎片的布。“走,我们靠近些!”女仆阻拦:小公主啊,可不能啊,你看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浪……“让开!”精卫脱下靴子,径直朝海边走去,海风忽然变小,海浪也安静了许多。精卫踩在沙子上。翻滚的乌云在她头上聚集。精卫朝着远处的一大团海浪跑过去。“小公主,别,不要!”女仆在岸边呼喊。“你们不用管!”奇怪的是,不安的海浪再次变小变得平静,只有海鸥和海燕的叫声尖锐,它们跳着奇怪的舞蹈。“小公主,不要再往里面走啦!太危险啦!”侍卫长冲着精卫的背影大喊。“不用你们管!”海浪又一次退后,远处,它们汹涌翻滚,几乎要和压低的乌云粘在一起了。海鸥们、海燕们像离弦的箭,它们插入到云层然后急速地坠落,即使离得那么远,女仆和侍卫们也能听得见这些水鸟骨头碎裂的声音。“求求你啦,小公主,千万不要向里面再走啦!海龙王已经退了三次,他绝不可能再退啦!”“我偏要他退,我偏要他再退!看他能把我怎样!他一定知道,我是炎帝最娇惯最纵容的女儿!哼,在梦里,我看到在海浪的里面竟然藏着狼牙!你们说,他是不是觉得我软弱可欺?难道,他不知道我最最痛恨的就是狼吗?”精卫昂着头,一步一步,朝着迎面的巨浪走过去。……得到消息的炎帝急忙赶往海边。他见到的是女儿精卫的靴子、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以及冲至沙滩上的狼牙项链。傍晚时分。炎帝命人向龙王献祭。深夜,炎帝的营帐里多了一个赤发赤须的人,那个人自称是龙王,此处的海神。他告诉炎帝,他可以归还炎帝这个女儿。他说,当海水淹没了精卫,他赶在死神到来之前取了她的魂魄留在了水中,保护了她。“但我怕把她还给你之后她依然不依不饶,那样我的龙宫就会永无宁日。”炎帝向龙王致歉,说自己平日里实在繁忙而很少关心和关注这个孩子,让她有些娇惯任性,不合群。无论她做了什么做错了多少,他这个名义上的父亲都应当有更多的承担。“您放心,我来劝她不许与您为敌。”“好吧”,龙王点头,“如果你能劝得住她,我会在明天把她完整地还给你。如果你劝不住,我只能……”龙王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朝着炎帝挥了挥手。 “父亲!”红着眼珠的精卫出现在炎帝面前,“马上去调您的兵马!龙王实在欺人,我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孩子,你不能这样……”“父亲,难道连你也不肯帮我吗?就任凭他这样欺侮你的女儿?”“孩子,不是,你先听我说……”“父亲!如果你不肯帮我,我为什么要听?难道,你宁可相信他也不肯体谅我?我知道,我不是你的亲生女儿……”炎帝和精卫不断地争执,越争执,炎帝就越感到愧疚。“孩子啊,这些年,我收养了你却没把你带在身边,没能好好地教你,我……”“父亲,我感激你,一直都是。如果你真的想多为我做点什么的话,那就发兵,我一定要报仇,要掀掉他的龙鳞!你知道,这些天他把我关在了什么地方!”“孩子,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你……”“我不需要这样的保护!”精卫的眼睛变得赤红,“我不会放过水里面的任何一种活着的生物!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复仇,哪怕,哪怕……”精卫忽然扭过头去,“哪怕我重新成为孤儿!”——你都看见了吧。赤发赤须的那个人重新出现在营帐里。我想,我们都没有办法让她改变秉性,她的固执远比石头更为坚硬。第二日早晨,炎帝从悠长悲伤的梦中醒来,他发现,营帐的烛台上多了一颗亮晶晶的、樱桃大小的珠子。它有些软,拿在手上不得不小心翼翼。炎帝叫来侍卫,把他带到存放精卫尸体的营帐中。精卫的脸上依然是那副怒容,只是比平日里苍白得多。炎帝按照昨夜梦见的那样,掰开精卫紧紧闭着的嘴、生硬咬着的牙,将那枚珠子放进她口中。只见,刚才还在的精卫不见了。在她的衣服里面,钻出一只鲜血一样颜色的鸟。它一从里面钻出来,就尖叫着从营帐的门帘处急速地飞了出去……(选自李浩《飞翔的故事集》,有删改)[注]李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在传统故事和技法之外常以想象力赋予生命的更大空间,在奇诡的转折中,诠释了超越固有印象的写作可能性。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卫从小无父无母,特别是四岁时母亲葬身狼群,这一悲剧使她对狼充满仇恨,从而引发了这个复仇的故事。B.炎帝十分爱护精卫这个养女,平时极尽呵护,即便精卫不听劝阻,他也自责内疚,认为自己对女儿照顾不周。C.文中多用对比,如精卫的弱小与对老狼的愤怒、精卫的进逼和海浪的退让、精卫的坚持己见和炎帝的耐心劝说。 D.“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复仇,哪怕,哪怕……”“哪怕我重新成为孤儿!”从这里可见精卫的义无反顾。7.关于文中精卫逼退海浪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海浪一再后退,乌云、海鸥与海燕的反复出现暗示潜在危险在不断地积聚增大。B.面对女仆、侍卫们的呼喊,精卫说“我不是笼中的鸟”,张扬了本文追求自由的主题。C.精卫三次逼退海浪,实际是海龙王在一再退让,这为后文海龙王保护精卫埋下了伏笔。D.“海浪里的狼牙”这个意象在文中一再出现,既串联了文章,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8.小说以精卫化鸟作为结尾,删除了《山海经》中精卫鸟衔石填海部分。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9.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本文是如何处理虚构和真实的关系的?试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加以分析。【答案】6.D7.B8.①主题更加集中。精卫化鸟的细节突出了精卫娇纵任性、蛮横偏执的个性,给人成长的思考,而“衔石填海”部分表现了精卫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执着精神。②形象更加鲜明。结尾展现“鲜血一样颜色”,“尖叫着”“急速地飞了出去”等细节,突出了她的一心复仇的执拗心理,更增加其悲剧性色彩。③增强艺术感染力。从艺术效果上来说,故事定格在精卫化鸟急速飞出的画面,用省略号替代确定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9.①这篇小说改编自神话,情节超越现实生活,如炎帝和龙王的形象,退海、化鸟等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虚构的特点。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展现有艺术真实性。小说细节真实,情节合理;精卫自我膨胀的成长悲剧,也是溺爱、迁就的教育悲剧,悲剧具有必然性。③现实生活中有精卫这样的年轻人,也存在养成他们的品性弱点的社会土壤。小说对神话故事的“再虚构”隐射了现代社会青年教育成长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D.“从这里可见精卫的义无反顾”错误,这句话表现了精卫不通情理、自以为是、蛮横固执的性格。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B.“张扬了本文追求自由的主题”错误,精卫说的“我不是笼中的鸟”表现了她的个性,但这句话不能展现文章的主题。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结尾段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结尾段的作用需要从主旨、人物、读者效果等方面考虑。由前文和“只见,刚才还在的精卫不见了。在她的衣服里面,钻出一只鲜血一样颜色的鸟。它一从里面钻出来,就尖叫着从营帐的门帘处急速地飞了出去……”可知,炎帝劝告精卫不要再去找龙王麻烦,龙王也想化干戈为玉帛,但是精卫“固执远比石头更为坚硬”,结尾段描写精卫尖叫着冲出去,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给人成长的思考,可见小说结尾更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上,前文写“我偏要他退,我偏要他再退!看他能把我怎样!他一定知道,我是炎帝最娇惯最纵容的女儿”“钻出一只鲜血一样颜色的鸟”等可以看出精卫的任性蛮横,结尾段写死后变为精卫鸟的精卫依然如此,突出了她的一心复仇的执拗心理,更增加其悲剧性色彩。读者效果上,“它一从里面钻出来,就尖叫着从营帐的门帘处急速地飞了出去……”用省略号替代确定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想象精卫鸟将去做什么,结果如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小说特色的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如何处理虚构和真实的关系”,需要分析小说哪里是虚构,哪里是真实,然后再分析文本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虚构,由小说内容可知,小说改编自《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这一神话传说,小说中炎帝、龙王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小说中“精卫脱下靴子,径直朝海边走去,海风忽然变小,海浪也安静了许多”“奇怪的是,不安的海浪再次变小变得平静,只有海鸥和海燕的叫声尖锐,它们跳着奇怪的舞蹈”“海浪又一次退后,远处,它们汹涌翻滚,几乎要和压低的乌云粘在一起了”“在她的衣服里面,钻出一只鲜血一样颜色的鸟”等情节同样超越了现实生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虚构的特点。真实,就细节而言,小说记叙描写精卫因为受到炎帝的疼爱而娇纵任性、蛮横偏执,以至于想要让海浪后退,固执复仇,这些情节和细节与现实生活中的溺爱教育相吻合,体现了情节和主旨的真实。结合生活分析,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父母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无法无天,刁蛮固执。由此可见小说来源于真是的现实生活,又通过虚构的情节、故事、人物等映射现实生活,指出现实社会存在的教育成长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正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③,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注】①葛:远古时期部落名。②旄倪(máoní):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③放于利而行:依据利己的原则办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万乘之国,文中指大国,春秋战国时期周制“天子地才千里,出兵车万乘”。“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四马一车为一乘。B. 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古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之说,后来可用“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C.吊,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文中“吊其民”中的“吊”与成语“形影相吊”中的“吊”意思不同。D.《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一起著作而成,有对孔子学说的传承。《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儒家“四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商汤征伐天下,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是因为商汤能够怜惜当地百姓,实施的政策能够让百姓开心。B.孟子认为齐宣王如果能够尊重燕国人民的意愿,实施“仁政”,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对齐国动兵。C.孟子认为谋利是一切祸乱的开始,为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他很少谈及利。后世史学家司马迁对此极为赞叹。D.孟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当时诸侯各国国君的采用,国君们把能攻善伐之人看作贤能,认为孟子的“德政”不合时宜。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四章)14.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请从所给材料中列举两个例子分析论证这个观点。【答案】10.D11.C12.C13.(1)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2)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不牢;迈起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14.①周武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②周文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③商汤征伐他国,实施百姓满意的措施,百姓欢迎他的征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游事”是动词,其宾语是“齐宣王”,故“游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梁惠王”作主语,“不果所言”动宾结构,不能分开;“迂远而阔于事情”是“以为”的宾语,故应在“则”前停顿,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C.“意思不同”错,两个“吊”意思相同,都是慰问的意思。句意:慰问那里的百姓。/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C.“孟子认为谋利是一切祸乱的开始,为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他很少谈及利”说法错误。根据文中“太史公曰……利诚乱之始也”可知,认为谋利是一切祸乱开始的是司马迁;根据“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很少谈及利防备祸乱根源的是孔子。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速”,赶快;“反”,同“返”,使……返回、遣送回去;“谋于燕众”,同燕国百姓商量;“置”,选立;“去”,撤离、离开。(2)“企”,翘起足,用脚尖站立;“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不行”,走不太远;“彰”,明显,显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先王实施政令都是以百姓的好恶为依据的。①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可知,周武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②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知,周文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③由“(汤)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可知,商汤征伐他国,实施百姓满意的措施,百姓欢迎他的征伐。参考译文: 齐国攻打燕园,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齐国人要兼并燕国,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尚书》,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半死桐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①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梧桐半死:晋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则所谓“合欢树”似即连理梧桐。古诗文中例以“梧桐半死”比喻丧偶。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处话凄凉”既有诗人自己因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而无法向亡妻诉说的沉痛,又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的凄凉。B.“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刻画了诗人的外部形象,表现出其内在的复杂的思想感情。C.“原上草,露初晞”,纯粹是为了状眼前之景,以荒郊常见的“草”“露”为主要意象,运用起兴手法引出后文的“新垅”,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离世的伤悲。D.“谁复挑灯夜补衣”,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平实的细节表现了妻子的贤慧、勤劳以及夫妇之间的患难与共、甘苦共尝。16.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半死桐》堪称古代悼亡篇章中的双璧,同以真挚、沉痛见称。试分析这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相同之处。【答案】15.C16.①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苏词的上片是写实,写尽了词人的相思之苦;下片一开始由现实进入梦境,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表达了词人无法与亡妻相见的彻底的绝望。贺词由“重过阊门”的眼前之景到最后一句想象“挑灯夜补衣”昔日之景,由实入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②都运用了细节描写。如苏词中“小轩窗,正梳妆”,再现了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了二人的夫妻情长。如贺词“空床卧听南窗雨”,细致入微地表现词人独守空床,卧听窗雨的孤独和凄凉。③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苏词的“明月夜,短松冈”,用明月照在长满松树的山冈的凄冷之景,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绵长的怀念。如贺词的“原上草,露初晞”,原野之上的鲜草、露水以及后文的“新垅”相互映衬,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追怀之痛。 ④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苏词的“鬓如霜”,把鬓发比作寒霜,把自己的辛苦遭逢与对亡妻的思念交融在一起。贺词上片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喻自己的丧偶,刻画出作者的孤寂、伤悲。【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纯粹是为了状眼前之景”错误。“原上草,露初晞”,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亦比亦兴,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使用了比兴的手法,不是为了状眼前之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虚实结合。苏词上片写实。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为虚写。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融于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感情深沉悲痛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贺词上片开头两句用赋,直抒胸臆,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这是写实。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夜间辗转难眠中,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由实入虚。运用细节描写,如苏轼的“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贺词“空床卧听南窗雨”,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夜间辗转难眠中,表现词人的孤独和凄凉。都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如苏词中的“明月夜,短松冈”,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作者借景抒发自己的悼念之情。贺词“原上草,露初晞”,原野里绿草嫩叶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既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又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的短暂。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抒发了追怀之痛。都运用比喻修辞。如苏词的“尘满面,鬓如霜”,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写出词人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贺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借用典故,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知天命之年却成为鳏夫,孑身独存的苦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的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陈王昔时宴平乐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斜月沉沉藏海雾⑥.碣石潇湘无限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谑”“碣”“潇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记载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历经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凝聚民族文化的陶瓷器皿,彰显传统艺术的敦煌壁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与文物“对话”,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触摸①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各大文博机构推出的文创产品让人②,“把文物带回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那些或精美可爱或“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制造着一个个消费热点。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到故宫文创产品的走红,再到云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一个个文化现象启示我们,文物活化利用,有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③。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群众的期待。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答案】18.①博大精深②目不暇接③发扬光大 19.运用排比,形式整齐,语言表达富有气势与韵味,更加丰富饱满地突出文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将文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突出其对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20.与文物“对话”,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①空,语境修饰“文明”,与文物“对话”,是触摸文明,据前文“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历经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凝聚民族文化的陶瓷器皿,彰显传统艺术的敦煌壁画……”等可知,文明广博丰富,故可选用“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第②空,语境指各大文博机构推出的文创产品很多,让人来不及看,可选用“目不暇接”。目不暇接:眼睛来不及看。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第③空,语境修饰优秀传统文化,可选用“发扬光大”。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记载……的竹简木牍”“历经……的秦砖汉瓦”“凝聚……的陶瓷器皿”“彰显……的敦煌壁画”,采用四个动宾结构,构成排比,形式整齐,使语言表达富有气势与韵味,更加丰富饱满地突出文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见证”“滋养”,将文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突出其对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搭配不当,改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语序不当。先“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代茶饮以药代茶,选用一两味药或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补水又兼有治疗作用,强身健体。但代茶饮不能随意喝,______,才能收到疗效。首先,要因证饮用。比如,同样是咽痛,有的人属于实热证,有的人属于虚热证, 实热者可以用寒凉药物代茶饮,虚热者如果单纯用寒凉药物清热,就会导致脾胃受寒,所以需配伍健脾祛湿化痰的药物。其次,______。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同一个代茶饮,身体上火要去火,但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需要加些甘草、大枣、生姜、干姜等健脾和胃的药物中和,以免去火药伤了脾胃。同时,还要视症状严重程度选不同搭配。“是药三分毒”,______。喝代茶饮讲究中病即止,也就是取得效果后,就可停止使用。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答案】只有正确饮用;要因人而异;代茶饮也不例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首先交代代茶饮的疗效,然后明确“代茶饮不能随意喝”,后面说“才能收到疗效”,此处应该补写的是如何喝代茶饮,也就是需要正确饮用,或者结合具体情况饮用。第二处,根据后面“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同一个代茶饮”分析可知,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代茶饮,即代茶饮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第三处,前面明确“是药三分毒”,后面说“喝代茶饮”的正确做法,“代茶饮”也有毒性,不能无限制喝,也就是说代茶饮也不例外。22.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人的命运既源于性格,也源于所处的环境。走进世界文学名著的殿堂,我们会发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因循守旧,极力维护沙俄的专制统治,成为“保守派”的别称;《红楼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老人与海》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示例:薛宝钗为人世故,尽力迎合腐朽的封建家庭,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②.桑提亚哥勇于拼搏,努力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硬汉”的象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分析画线句子的形式和内容,选取前面举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然后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人物做法,再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人物的代表性。那么,可以选取《红楼梦》中的人物,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及所处环境等。如林黛玉的敏感多愁,生活的环境是寄人篱下;贾宝玉的叛逆,不走仕途,与他生活的封建腐朽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还可以选取《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老人身上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时候,勇于向人类生命的极限挑战。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斗志,最后呈现给世人“硬汉”的形象。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仇璋问:“君子有争乎?”子曰:“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文中子·魏相篇》材料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争与不争,总是最上春“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此为君子之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为圣人之境。争与不争,人心所向,心向美好,总是最上春。争,当有君子之风,方能彰显自身魅力。近年来,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主张互利共赢,受到世界各国欢迎;顾诵芬,航空报国70年,为国争光,让中国在世界上挺直了脊梁;晚年曹禺先生,每当客人来访总会大声地朗读黄永玉写给他的那封批评信,在反思中提升了自我形象。然而,如果缺少了君子之风,争就会没入阴影。2022年“3·15”,从泥坑中走来的老坛酸菜冲击了观众的视线。不正当的争利,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企业自身陷入泥潭。不争,是内心丰盈的表现,是在谦逊低调之中实现的自我提升。庄子,有机会“居于庙堂之上”,却选择了“曳尾于涂中”,守住了心中的那轮明月;林逋,本可凭才华享受荣华富贵,却选择了“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实现了精神的超脱。不争,是对自我的完善与提升。2021年,那位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者让人感动,23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1363万元,怀向善之心,点亮和温暖受助者的内心世界,以低调风格,感动了一座城市。不争之楷模,让人心向往之。争或不争,只要建立在健康丰盈的内心之上,只要守住了美德的底线,都会绽放出生命的华彩。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力,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于敏隐姓埋名三十载,始终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在不争中实现了“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理想。“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数十年,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不计得失,不慕虚名,无私奉献,始终不改英雄本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最美的生命色彩。 没有人希望成为“争”途中碌碌无为生命过客,也没有人甘愿在“不争”的逆境中沉沦自我,精彩的人生,需要不断调整,需要努力完善。争与不争,皆在内心。春天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在这大好时光到来的时候,我们对待健康的美德,不能有丝毫的退让;我们对待耀眼的荣光,可以选择隐没在背后。在心中植下一颗向往阳光的种子,默默地生长,开出绚丽的花朵,做最上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仇璋与孔子的对话,意思是,仇璋问:“君子有所争吗?”孔子说:“见到有私利的事争着辞让,听到符合正义的事争着去做,有缺点错误争着改正。”材料二是《道德经》上的话,意思是: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从两段材料来看,话题应该是“争与不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争的进步意义。争不可避免、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争对个人的意义: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再懈怠;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争使人更勇敢;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争激发个人潜力。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争,直面争,在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其次,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最的,辩证看待“争与不争”。争什么,不争什么;该争则争,该不争则不争;把握争与不争的度;争与不争是一种智慧。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任何一种角度来写作。立意:1.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2.不争是一种超脱和自信的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