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51928

大小:13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07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4小题,共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史记》体大思精,,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史记》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序,又兼顾传记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的原则,有分有合,前后呼应。这种巧妙而高超的编排,使得叙事脉络▲起伏、婉转多变,体现出史实记述和史家理念的统一。A.星罗棋布人以群分明灭B.包罗万象人以群分明晰C.星罗棋布以类相从明晰D.包罗万象以类相从明灭【答案】D【解析】试

2、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第一处,这是说《史记》中的内容很丰富,应使用“包罗万象”。“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以类相从”,指按其类别各相归属。第二处,这是说《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归属,从使用对象的角度来看,应使用“以类相从”。“明晰”,清楚,明确、不模糊,一

3、目了然;“明灭”,是指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第三处,此处是说叙事脉络的变化起伏,应使用“明灭”。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化。▲,▲,▲,▲。▲,▲,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①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②一般来说,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单纯的抒情写景③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④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

4、限制的古体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25-⑤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⑥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A.②①⑥④⑤③B.②⑤③①⑥④C.③⑥①④②⑤D.③①⑥④②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③“唐代社会”紧承上文“至唐代”,应排在首位;⑥“有较大的开拓”照应上文“新变化”和③的“复杂化”,据此可确定③⑥的顺序;④中“少受时空限制”对应着①中“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所以①④排在一起;②“较之汉魏六朝诗歌……”与⑤“唐人的古诗则……”

5、两句联系密切,可确定②⑤的顺序,再根据标点符号和下文“波澜起伏的……”可以判断②⑤应放最后,故选C项。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B.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C.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考修辞的特点,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再根据每种修辞

6、的特点来辨析。本题中,A项,“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嫩蕊商量”中的“商量”本是人的行为,此处用来形容“嫩蕊”,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项,“带得钟声到海幢”中的“带得”本是人的行为,此处说“老鹤”带来钟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项,“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把“桃花”比作锦,把“柳絮”比作“棉”,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D项,“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知春”中的“知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C项。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斋戒”,指古人

7、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B.“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25-C.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史记》人物如“项伯”“仲尼”“叔向”“刘季”的名字都体现了他们的排行。D.儒家六艺是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的文化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8、。【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D项,“儒家六艺是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的文化才能……”错误,“文化才能”一说错误,“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驶马车的技术,为六艺中要求儒生掌握的军事技术,不属于选项中的“文化才能”。故选D项。【点睛】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