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89561
大小:518.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7-06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农作物最初种植区域开始种植时间小麦、大麦西亚九千年前粟、水稻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七千年前土豆、玉米美洲九千年前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表可知,不同地区配置了不同的农作物,可见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产生时间并不一致,粟和水稻是距今七千年,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文明都农业发达,排除C项;此时文明交流并不密切,排除D项。故选A项。2.位于两河流域下游的苏美尔地区盛产芦苇和黏土,正是黏土制成的泥板和芦苇笔的巧妙组合,造就了“楔形”的形体,成就了“楔形文字”的神韵。这表明()A.大河是文明出现的前提B.人类文明深受自然环境影响C.苏美尔人开创西亚文明D.西亚文明以楔形文字为标志【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利用其盛产的芦苇和黏土,发明了楔形文字。这表明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大河是文明出现的前提,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苏美尔人开创西亚文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类文明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不是强调西亚文明以楔形文字为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3.中古时期,日本模仿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天皇远非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首脑;日本借用了汉字,但发展出自己的文字;日本人接受了佛教,但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对之做了修改。这反映了日本()A.善于学习外来文明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1C.深受中华文化影响D.对外来文化进行模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古时期,日本一方面学习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又根据本国需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创新和修改,这反映了日本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日本文化的独立性,非善于学习外来文明,排除A项;C项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从材料可知,日本不是简单的对外来文化进行模仿,还进行了创新,如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4.14世纪末,英王理查德二世妄称立法权为国王所独有,议会上院便以“独裁、破坏自由和法律,不正当地利用议会,践踏议会法规”等罪名废黜了理查德二世。这表明英国当时()A.议会权威性的增强B.议会主权确立C.议会维护自由权利D.国王统而不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4世纪末,英国议会以“独裁、破坏自由和法律,不正当地利用议会,践踏议会法规”等罪名废黜了英王理查德二世,这表明当时英国议会权威性增强,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不是议会维护自由权利,排除C项;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度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5.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15~16世纪,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是A.非洲B.亚洲C.美洲D.欧洲【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之后,部分欧洲人迁往美洲,同时由于三角贸易,大量黑人被贩运至美洲,因此美洲是当时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C正确;15-16世纪非洲大量人口流失,因此其并不是移民集中地区,排除A;15至16世纪的亚洲,以中国为例,当时正处于明后期,实行海禁政策,移民数量较少,排除B;新航路开辟后,部分欧洲人去往其它大洲,尤其是美洲,因此欧洲并不是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排除D。6.《美国人殖民地历程》一书中写道,议会“并不是一个立法会议,也不是一个代议制议会,不过是一个外交大会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稳定的统治秩序得以确立B.联邦制中央政府尚未形成C.国家主权得到了有效维护D.分权制衡的体制已经建立
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不是一个立法会议,也不是一个代议制议会,不过是一个外交大会而已”可知,材料讲述的是独立之初美国政局情况,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邦联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政治上的松散状态也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B项正确;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严峻的形势,稳定的统治秩序还未确立,排除A项;中央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权力,不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排除C项;此时的美国还未建立分权制衡的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7.有学者指出,某一个历史事件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观念,上帝由万事万物永恒的统治者转变为第一推动者,把自然真理交由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某一个历史事件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观念,上帝由万事万物永恒的统治者转变为第一推动者,把自然真理交由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可得出这与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关,强调观察与实验,C项正确;AB项都与人文主义有关,D项与理性主义有关,不符合材料中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排除ABD项。故选C项。8.美国学者马汉鼓吹海权对国家兴衰的决定作用,其主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欧美发达国家。这一现象()A.适应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需求B.体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实现了美国对世界海权的绝对控制D.促成了美国对孤立主义政策的放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学者马汉的海权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盛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马汉的海权论适应了适应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马汉的海权论对美国的影响,而且“实现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D项说法夸大了马汉的海权论的作用,而且当时美国仍然坚持孤立主义政策,并没有放弃,排除。故选A。9.如表为1820年一1913年中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比情况的变化,单位(%)。其中丁是()
31820年1913年甲339乙58丙—9丁219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20年到1913年,甲生产总值占比下降较多,1840前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没能跟上时代潮流,1840后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甲应为中国,乙、丙、丁国三国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乙1820年在三者间最高,可见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国力较强,应为英国,丁1913年占比最高,应为发展迅速的美国,丙就是德国,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0.从图1到图2反映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图1英国宪章运动图2第一国际成立大会A.从自觉阶段到自发阶段B.由理想阶段到实践尝试C.建立了坚实的工农联盟D.具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工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D项正确;应是从自发到自觉阶段,排除A项;工人运动本身就是实践尝试,排除B项;并没有建立坚实的工农联盟,排除C项。故选D项。
411.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小组在一项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圣马丁、提拉克、阿拉比相关史料。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是()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圣马丁、提拉克、阿拉比的相关史料”,涉及的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1990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运动的高涨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排除C项;二战后,大部分新兴民族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12.“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新的领袖、新的制度、新的意识形态“它”指的是()A.十月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C.二月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可只是一战,它结束了德国、奥地利、沙俄等国的君主统治,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3.苏联的某项经济举措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被斯大林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这一举措()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满足战争的特殊需要C.损害苏联农民的利益D.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可知是农业集体化,该措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说法是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此时已没有战争,排除B项;该措施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排除D项。故选C项。14.1949年1月,杜鲁门总统发表继任总统的就职演说,提出“新的大胆的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该计划()A.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技术合作B.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工具C.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5D.给予了希腊和土耳其紧急援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依据材料“杜鲁门”、“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可知,美国将援助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实际上是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体现,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工具,B项正确;该计划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不是欧洲各国,排除A项;该计划与美国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该计划是援助和开发亚非拉等落后地区,不是给予希腊和土耳其的紧急援助,排除D项。故选B项。15.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99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已达208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4%,外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达56%。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使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B.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空前巨大的压力和冲击C.使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D.为缓解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提供有利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999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已达208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4%,外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达56%。”可得出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D项正确;发达国家最大受益,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压力与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资金,与转移产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时期西欧部分历史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罗马法律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61296年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无权干涉法国内政1348年曾就读于法国蒙特波利大学的彼特拉克,因思念死于黑死病的劳拉开始撰写《歌集》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几乎垄断了北欧的贸易1497年卡伯特受英王亨利七世的派遣和支持航行至加拿大——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提取材料中两项或两项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答案】示例信息:城市自治特许状、但丁成为百人会议的成员、博洛尼亚大学。论题:中古时期欧洲蕴含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阐述:中古时期,在封建经济发展基础上,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推动了西欧众多城市的兴起。城市通过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等方式,由国王或封建主颁发特许状,城市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且稳步地取得了一些政治权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市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为开始,一批世俗大学纷纷建立。自治城市的发展又促进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向君主们提供财力和人力上的支持,促进王权的加强;世俗大学追求科学理性,孕育近代科学,推动知识传承,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思想和人才条件。(任意两点)以上因素推动中古时期欧洲发生历史性转变。(若提取信息:城市自治特许状、但丁成为百人会议的成员、汉萨同盟;得出结论: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或提取信息:热衷罗马法律,汉萨同盟的成立;得出论题:中古时期西欧商业的发展;或提取信息:法王召开三级会议,英王支持远航;得出论题:中古时期王权的加强;或其他提取得出相应的结论,只要阐述充分,也可得分)【解析】【详解】信息:根据“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得出城市自治特许状、但丁成为百人会议的成员、博洛尼亚大学。并结合所学得出论题为中古时期欧洲蕴含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阐述:主要结合中古时期西欧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的影响等方面概括。17.如图是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60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呈多中心、零散分布。1600年—1780年,世界棉花产业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并越来越集中在欧洲。——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对材料中反映的变化趋势加以评析。【答案】变化原因:如从新航路开辟使人类初步建立全球性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进行大规模殖民掠夺;欧洲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等角度作答;(任答其中三点)阐释历史影响:如从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发展和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了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的确立等角度作答。(任答其中三点)【解析】【详解】变化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由多中心、零散分布到越来越集中在欧洲并出现全球性网络。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等角度作答。阐释历史影响:根据材料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对英国、欧洲、世界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可从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发展和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了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的确立等角度作答。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主日学校运动英国的“主日学校"又称“星期日学校”,因只在星期日上课而得名,主要由教会和慈善机构兴办,是一种通常为贫民儿童提供教育的慈善学校,收费低廉甚至免费,教学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等世俗教育为辅。1780
8年,英国报界商人罗伯特雷克斯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主日学校,在其大力宣传下,主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各宗教教派、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甚至政府都参与其中,主日学校很快由地方扩展到了全国。到十九世纪中期,其规模达到顶峰。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伴随义务教育逐渐普及,主日学校日渐衰落。由于主日学校兴起后发展迅速,其数量之大、注册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在英国教育史上都绝无仅有,所以这一现象也被称为主日学校运动。——摘编自陈翠翠《试论1780—1870年的英国主日学校》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主日学校运动”作出合理历史解释。【答案】概述发展状况:如从受教育主体为贫民儿童;参与阶层广泛;教学内容以宗教教育为主等角度作答。分析时代背景:如从工业革命后工厂大量雇佣童工、贫富分化的加剧造成贫困儿童的教育严重缺失;工业生产对工人文化素质要求的提高;宗教、慈善机构和有识之士对贫民教育的倡导等角度作答;阐释历史影响:如从为贫困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英国大众教育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学内容受限于宗教教义,不利于世俗教育的发展等角度作答;【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可从发展状况、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角度解释。概述发展状况:根据材料“是一种通常为贫民儿童提供教育的慈善学校”可知,受教育主体为贫民儿童;根据材料“在其大力宣传下,主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各宗教教派、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甚至政府都参与其中”可知,参与阶层广泛;根据材料“教学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等世俗教育为辅”可知,教学内容以宗教教育为主。分析时代背景:根据材料所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工厂大量雇佣童工、贫富分化的加剧造成贫困儿童的教育严重缺失;工业生产对工人文化素质要求的提高;根据材料“1780年,英国报界商人罗伯特雷克斯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主日学校,在其大力宣传下,主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各宗教教派、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甚至政府都参与其中”可知,宗教、慈善机构和有识之士对贫民教育的倡导。阐释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主要由教会和慈善机构兴办,是一种通常为贫民儿童提供教育的慈善学校,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贫困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1780年,英国报界商人罗伯特雷克斯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主日学校,在其大力宣传下,主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各宗教教派、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甚至政府都参与其中,主日学校很快由地方扩展到了全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根据材料“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伴随义务教育逐渐普及,主日学校日渐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英国大众教育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材料“教学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等世俗教育为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学内容受限于宗教教义,不利于世俗教育的发展。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材料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修正"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这个世纪前期,欧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政治民主化接近尾声,社会多元化已成定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两个方向上都需要对几百年的历史进行反思。20世纪结束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每一天都曾发生惊人的变化。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正面对巨大的问号,这就是:“现代化''把世界引向何方?——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o【答案】概述“修正”的核心举措。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建立“福利国家”方面修补资本主义;从构建超国家机器、推动西欧走向联合方面修补民族国家。(若答具体措施亦可酌情给分)分析“修正”的主要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严重弊端,资本主义的改造迫在眉睫;极端民族主义引发民族利益冲突与世界大战,这使得民族国家的修正十分必要。阐释“修正”的历史影响。积极方面,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变化使其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解;战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局限: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今天的世界也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仍面临各种挑战。【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举措、原因、影响等方面谈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修正”的核心举措:根据材料“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建立“福利国家”方面修补资本主义;构建超国家机器、推动西欧走向联合方面修补民族国家。“修正”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严重弊端,资本主义的改造迫在眉睫;极端民族主义引发民族利益冲突与世界大战,这使得民族国家的修正十分必要。“修正”的历史影响:积极方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解、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世界和平局面等方面分析。局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今天的世界也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仍面临各种挑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