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3489405

大小:467.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1.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均出现了一些“超级聚落”。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等级差别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由此可知,该时期()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B.贵族政治日趋发达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晚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等级差别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可知,此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能够组织大量劳动力从事宫殿建筑和大型工程修筑的情况,并且发现了等级分化的墓葬特征,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联系加强的信息,且受当时生产力的影响,南北联系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贵族政治日趋发达”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不符。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2.据出土汉简记载,汉代乡里居民如需外出,应先去乡开具无“官狱”的证明,方可办理通行手续。这反映出当时()A.基层管理制度严格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C.人口流动趋势加快D.文书传送系统完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汉代乡里居民如需外出,应先去乡开具无‘官狱’的证明,方可办理通行手续”并结合所学可知,县以下的乡、里等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乡里居民外出需要基层组织的证明,这体现了基层管理制度严格,A项正确;汉代法家思想不是主流,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限制人口流动,而不是人口流动加快,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文书“传达”,更不体现其系统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3.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并规定对这些旱地作物“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出现了“竞种春稼极目不减准北”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胡汉民族隔阂消除

1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颁布劝农种麦诏令,推广稻麦二熟制,提高了耕地利用率,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重农,并未涉及抑商,且宋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宽松,排除A项;“隔阂消除”表述过于绝对,当时仍然存在民族矛盾,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政府在南方推行种麦,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4.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B.推动雇佣关系产生C.加强小农与市场联系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将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农民需要把粮食换成钱,因此加强了小农与市场联系,C项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一条鞭法实施之前雇佣关系已经产生,排除B项;明朝对外贸易促进白银流入中国,而材料强调赋税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5.下表为1895年某州县基层教官日记(部分)。下表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中国()时间日记内容1月24日《津报》冬月初九:旅顺船坞有英兵船八只,倭不敢问,已退出。3月24日闻东省之将帅,有避敌者、纵敌者、通敌者,为之愤然!3月25日闻倭人有每日给渠四百万元始停战议和之信,为之愤然!7月27日少杰来,得悉台北失守,刘永福退至台南。时事不可矣,李鉴堂中丞腔忠愤,令人感佩。

2A.拒和抵抗成为共识B.与列强矛盾激化C.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9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叙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国人反抗日本侵略,维护领土主权的斗争事迹,这可以佐证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相关表现,D项正确;“拒和抵抗成为共识”不符合当时国人麻木的国情,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内容,未提及中国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故选D项。6.1903年,清政府商部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但“股总以华股占多数为限”,“洋商请办”亦“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照原价附股”。该政策体现出清廷()A.主张铁路国有B.关注国家经济主权C.沦为列强附庸D.倡导“实业救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3年(中国)。据材料“股总以华股占多数为限”,“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照原价附股”,可以看出清政府在鼓励发展铁路事业时,重视华股比重,侧重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B项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允许外商进行开办,并不是“铁路国有”,排除A项;仅从清政府的铁路政策,无法得出其沦为列强附庸,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并不是在倡导“实业救国”,排除D项。故选B项。7.1938年1月,《新华日报》在发刊词中庄严宣称:“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在抗战期间,该报始终将号召团结抗战,开展政治理论宣传,增强民主意识作为其宣传主要内容。《新华日报》的发行()A.消除了国共两党分歧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唤起了全民抗战意识D.使中共掌握抗战话语领导权【答案】C【解析】【详解】

3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3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在抗战期间,该报始终将号召团结抗战,开展政治理论宣传,增强民主意识作为其宣传主要内容。”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积极宣传、鼓动民众抗战,有利于唤起民众的抗战意识,C项正确;“消除了国共两党分歧”表述有误,国共两党受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分歧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中共掌握抗战话语领导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材料并未强调抗战话语领导权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提高文化》A.展现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B.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C.贯彻了“双百”方针的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发展的社会新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0年的中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年画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学习文化知识的相关信息,这有助于人民更好地进行国家建设,D项正确;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年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仍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排除B项;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泰勒斯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依照对自然的观察:物质在太阳作用下散发出水汽,水汽在空中凝聚成水珠而形成降雨,从而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生于水还于水。该认识()A摆脱了神创思想束缚B.源于民主政治蓬勃发展C.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D.开创实验科学研究方法【答案】A

4【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根据材料可知,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关注自然,强调自然的作用,说明其摆脱了神创思想的束缚,A项正确;古希腊自然哲学源于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泰勒斯强调自然的作用,还未认识到人的价值,并未体现人文精神,排除C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后,实验科学研究方法才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10.12世纪后流行于西欧的《列那狐传奇》擅长以“兽”喻人。在故事中,生病的狮子象征国王,凶横的熊比喻大封建主,掠夺成性的狼影射骑士,呆笨的驴暗指教士,鸡、兔等动物则代表下层民众。当主角列那狐与狮子、熊、狼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灵巧狡猾的列那狐,但它也会欺压小动物。“列那狐”的形象折射出()A.世俗王权走向衰落B.市民阶层力量壮大C.新旧教派冲突加剧D.骑士文学跌落神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当主角列那狐与狮子、熊、狼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灵巧狡猾的列那狐”可知,列那狐代表的是新兴市民阶级,一方面它蔑视国王权贵,另一方面它又欺压贫苦下层人民,列那狐的斗争折射出当时市民阶层的壮大,B项正确;中世纪后期世俗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强调市民阶层的斗争,与新旧教派冲突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涉及骑士文学的变化,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故选B项。11.对下图中信息解读合理是()部分城市工人工资收入与生活开销“体面比值”示意图A.殖民扩张引发价格革命B.生产方式影响生活水平C.全球市场细化国际分工D.工业革命提升幸福指数

5【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75-1875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675年-1875年伦敦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其工人工资收入与生活开销的“体面比值较高”,而其它城市工业化水平较低,因此“体面比值”较低,说明生产方式影响生活水平,B项正确;殖民扩张引发价格革命只能解释16、17世纪的“体面比值”,无法全面反映材料,排除A项;材料强调工人工资收入与生活开销,与全球市场细化国际分工关系不大,排除C项;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工人阶级生活相对日益贫困,幸福指数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12.1944年,美国开始向拉美一些较大城市中的美式学校提供大量经费,用于从美国本土雇佣教师开发神学、美国习俗、拉美历史、公民学等课程。此举旨在()A.摒弃门罗主义B.构建战时同盟C.促进拉美发展D.渗透美式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对拉美的美式学校投入大量经费,以开发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文化课程,说明其旨在渗透美式价值,D项正确;门罗主义强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而材料美国对拉丁美洲文化输出,说明其还未摒弃门罗主义,排除A项;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已经成立,因此并不是构建战时同盟,排除B项;促进拉美发展只是客观影响,不属于美国这一行为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书院,起源于唐,是民间兴办、官方扶助的文化教育机构。两宋时期,书院通过官民捐赠的学田征收地租,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来源。为专意治学,书院多避开喧嚣之所,并定期举行讲学、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探讨义理。这些学术活动通常会向社会大众完全开放,师生在活动中也可评议时政,并对国家政治施加影响。——摘编自王瑜卿、袁敏英《中国古代教育的办学类型及现代启示》材料二12世纪,西欧各国的大中城市先后建立起了大学。大学的师生实行自我管理,不受他人管辖。起初大学以培训教士为主,后发展出文、法、医、神四科。13世纪后,大学课程以规程或教皇敕令固定下来,课程体系也逐渐统一。教学方法多以讲授和练习为主,辩论仅是必要补充。完成课程后,学生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学位。——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等

6材料三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建立大学书院制度,以弥补现代大学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的缺陷,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摘编自范双利、彭远威《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建设》(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和中世纪大学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答案】(1)特点:书院:民办官助;教授儒家经典,注重探究义理;关注时政。中世纪大学:自治性质;课程多样,注重实用技能训练;培养制度层次化(任答五点)。(2)背景:宋代:以文治国、社会管控相对松弛;农耕经济发达;理学兴起、学术下移。西欧:教会神权统治;工商业繁荣、自治城市兴起;古典文明传承、东西文化交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宋代书院,根据材料“书院,起源于唐,是民间兴办、官方扶助的文化教育机构”得出民办官助;根据材料“并定期举行讲学、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探讨义理”得出教授儒家经典,注重探究义理;根据材料“师生在活动中也可评议时政,并对国家政治施加影响”得出关注时政。中世纪大学,根据材料“大学的师生实行自我管理,不受他人管辖”得出自治性质;根据材料“起初大学以培训教士为主,后发展出文、法、医、神四科”得出课程多样,注重实用技能训练;根据材料“完成课程后,学生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学位”得出培养制度层次化。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宋代,结合宋朝的社会特征,从政府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得出以文治国、社会管控相对松弛;农耕经济发达;理学兴起、学术下移。西欧,结合中世纪的文化特征,从基督教会、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得出教会神权统治;工商业繁荣、自治城市兴起;古典文明传承、东西文化交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欧亚商贸通道示意图——据【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而著称的欧亚商贸通道被冠以多种称呼:“信仰之路”、“和睦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白银之路”、“冷战之路”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这条商路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欧亚商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自拟一个称呼,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欧亚商路是一条“信仰之路”。论述:公元前4世纪后期,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逐渐传到东方,被征服的地区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信仰希腊诸神。大月氏人迁徙到印度北部后建立了贵霜帝国,他们推崇佛教,使佛教随着商人和旅者的足迹向北传播,并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发展。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向东扩张,伊斯兰教也流传至中亚和中国,并对突厥等少数民族产生重要影响。13世纪的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方商路,为欧洲的传教士和旅行家来华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欧亚商贸通道不仅促进东西方经济交流,也传播不同地区的文化与信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他称呼:“和睦之路”可从东西方的商业交流、技术传播、物种交换、文化交融等方面开展论述。如瓷器出口、四大发明、汗血马和“胡”椒、棉花等物种引进、阿拉伯吸收各地文化等。“帝国之路”可从民族迁徙与征服、军事战争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波斯帝国扩张,马其顿帝国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崛起、蒙古帝国的建立等。“危机之路”可从阻碍中西方商路发展史实进行论述。如唐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辽宋夏金并立、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等。

8“白银之路”可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近代葡萄牙建立“丝—银”贸易和香料贸易、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冷战之路”可从战后美苏在西亚地区以及中东地区的争夺方面开展论述。如美苏争夺伊朗,阿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等。(自拟称呼,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的欧洲和亚洲。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以“丝绸之路”而著称的欧亚商贸通道被冠以多种称呼:“信仰之路”、“和睦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白银之路”、“冷战之路”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这条商路历史的不同理解。可选择欧亚商路是一条“信仰之路”。其次,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亚历山大的东征的影响;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的影响;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蒙古西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题,欧亚商贸通道不仅促进东西方经济交流,也传播不同地区的文化与信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他称呼:“和睦之路”可从东西方的商业交流、技术传播、物种交换、文化交融等方面开展论述。如瓷器出口、四大发明、汗血马和“胡”椒、棉花等物种引进、阿拉伯吸收各地文化等。“帝国之路”可从民族迁徙与征服、军事战争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波斯帝国扩张,马其顿帝国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崛起、蒙古帝国的建立等。“危机之路”可从阻碍中西方商路发展的史实进行论述。如唐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辽宋夏金并立、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等。“白银之路”可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近代葡萄牙建立“丝—银”贸易和香料贸易、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冷战之路”可从战后美苏在西亚地区以及中东地区的争夺方面开展论述。如美苏争夺伊朗,阿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等。(自拟称呼,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追求“法国的伟大”是戴高乐当选总统后的执政目标。为改变法国是美国“小伙计”的屈辱地位,1959年起戴高乐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外交政策,如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拒绝美国的核保护伞;主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力主法德和解,推动建立欧共体。同时,法国以“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姿态,发展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并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戴高乐的这些政策,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中一直延续和发展,对法国、西欧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提出“法国的伟大”的背景及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追求“法国的伟大”目标的历史影响。【答案】(1)背景:二战后西欧的衰落;两极格局的形成;西欧走向联合。

9核心内容:追求独立自主,力争大国地位。(2)影响:提高法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冲击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促进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法国。背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成为当时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美苏两极对峙逐渐形成;据材料“力主法德和解,推动建立欧共体”可以得出随着欧共体的建立,西欧走向联合。内容:据材料“为改变法国是美国‘小伙计’的屈辱地位”“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核心内容是追求独立自主,力争大国地位。【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法国。据材料“对法国、西欧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戴高乐力图改变美国“小伙计”的地位的努力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声誉、国际地位以及冲击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发展以及法国推动下的欧共体的发展使西欧成为多极力量之一,促进了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