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

ID:83487535

大小:119.3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较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例如《诗经·鲁颂》的《嗣》这一首诗里提到马的名称就有16种,全部《诗经》里的马的名称还有好些,这些字绝大多数后来都不用了。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用“倚”字,后来才写做“椅”。凳子最初借用“橙”字,后来才写作“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比如有了桌子之后,“几”就只用于“茶几”,连炕上摆的跟古代的“几”十分相似的东西也叫做“炕桌儿”,不叫做“几”了。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比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这是词义扩大的例子。“肉”原来指禽兽的肉,现在在大多数地区如果不加限制词就专指猪肉,这是词义缩小的例子。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事物怎样改变了名称,那么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如:“耳”成了“耳朵”,“眉”成了“眉毛”,“鼻”成了“鼻子”,“发”成了“头发”。有的是一个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音词,例如“首”变成“头”(原来同义),“口”变成“嘴”(原来指鸟类的嘴)。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由于忌讳: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管老虎叫“大虫”,管蛇叫“长虫”,管老鼠叫“老虫”或“耗子”,是前者的例子。后者的例子如“大便”“小便”“解手”“出恭”。——摘编自吕叔湘《语言的演变》材料二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后来历代都有共同语,称为“通语”“官话”。古代的共同语不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的共同语源于古代,但是不同于古代,它有严格的语音标准。……

1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离鲜活的口语越来越远,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时代,佛教用接近口语的“变文”和“语录”传播教义,因为口语能够深入群众。清末维新运动者提出“我手写我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由此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和教科书的正式文体。小说和论说文章都写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白话文运动不仅是文体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增加了新的时代任务。“多媒体”把传递书信的电信技术(电传)、传递语言的传声技术(电话)、传递形象的视听技术(电视)合而为一,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各个地区之间的词汇差别,译名和术语的分歧混乱,不再是“有趣的”现象,而是“有害的”现象了。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话文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适用文体,还要做大量的语文规范化工作。——摘编自周有光的《中国语言的发展与流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的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而显著的原因是它与人们生活联系较紧密。B.“江”“肉”等语汇意义的演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的联系。C.孔子意识到共同语推行的重要性,因此用当时的“雅言”来开展教学。D.用白话文写作小说和论说文章,是“五四”时白话文运动的表现之一。2.下列语汇变化属于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一项是()A.“坐”在古代类似“跪”,两膝着席,后发展为现在的“坐”。B.随着“几”“案”的高度变化,“卓”字出现,后写作“桌”。C.“涕”在古代指的是“眼泪”,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鼻涕”。D.古文中常常用“东司”代指“厕所”,用“百岁”代指“死”。3.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必须推进“言文一致”文体改革的原因。【答案】1.C2.B3.①历史上语言一直在发展变化(一直演变)。②我国书面语和口语存在着矛盾,口语发展快于书面语。③信息化时代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规范化、文字口语化、词汇共同化)。【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C.“孔子意识到共同语推行的重要性”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二“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孔子用“雅言”教学,并不是有意识地推行共同语。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桌”是顺应了新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新名称,原本的“几”“案”都比较矮,没有高的“桌”;A.属于随社会发展,生活改变,使原本的意义发生改变;C.属于词义转移;D.属于忌讳或者恐惧、厌恶、难听而变换字眼。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材料一“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较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可知,历史上语言一直在发展变化(一直演变)。②结合材料二“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离鲜活的口语越来越远,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我国书面语和口语存在着矛盾,口语发展快于书面语。③结合材料二“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可知,信息化时代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规范化、文字口语化、词汇共同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3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4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是啊,北国的秋”一句通过感叹,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作者认为江南的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以此对比凸显了北国之秋味如名花美酒的特点。C.作者以落蕊铺满地的视觉形象和脚踏上去的触觉感受来写秋槐落蕊,透露出欣喜、闲适而又落寞的心境。D.把秋蝉视作老百姓“养在家里的家虫”,既形象生动,又与上文的“特产”“处处”等构成了巧妙呼应。5.关于选文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否定了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说法,因为外国的诗文里也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B.作者认为有感觉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他的个性化理解。C.作者从“秋士”《秋声》等方面来谈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但他对北国之秋的感情与悲秋传统有所不同。D.作者在细腻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之后,转入议论,看似闲笔,实则在于强调“中国的秋的深味”在北方。6.赏析第三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7.“故都”即为“北平”,郁达夫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为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4.B5.A6.(1)善用修饰语,如“浓茶”“破壁腰”“尖细且长”等,准确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2)多用色彩词,如“碧绿”“青天”“蓝色”“白色”等,且善于将色彩描绘隐含在其他词语里,如“浓茶”“日光”。

5(3)妙用叠词,如“疏疏落落”“一丝一丝”,有节奏感,俏皮可爱,表达喜爱之情。(4)善用炼字,如“漏”下来的日光中“漏”字化静为动,细腻传神;如“细数”“静对”给人以悠闲惬意、眷恋之感。(5)比喻贴切,“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的形态特点。(6)长短句结合,整散句错落而有节奏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7.(1)本文创作于1934年,正值国事危急之时。用“故都”二字,在情感上比直呼为“北平”更能表达作者对故都的深切眷恋,并由此更强烈表达作者的家国之爱。(2)本文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意在刻画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故都”二字较之于“北平”,在语义上包含着更为悠长的历史感、更浓厚丰富的文化意味,更贴合创作意图。【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以此对比凸显了北国之秋味如名花美酒的特点”错误。原文为“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可见“秋并不是名花美酒”。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A.“作者否定了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说法”错误,曲解文意。原文为“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可见,作者赞同“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观点;选项中这个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也是强加因果。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浓茶”“很高很高的碧绿”“青天下驯鸽”“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破壁腰”“像喇叭似的”“自然而然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等为修饰语,修饰秋天天空下的特色景物,准确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文中“碧绿”“青天”“蓝色”“白色”“淡红色”等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并且作者善于把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做成定语,隐藏在名词短语之中,自然的表现所写景物的特点,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等。“疏疏落落”“一丝一丝”运用叠词,形象描写秋草

6稀疏、日光的清晰可见的特点,并且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俏皮可爱,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色的喜爱之情。从用字和炼字角度看,“漏”下来的日光中“漏”字化静为动,细腻传神,描写出日光从槐树叶中穿过的样子;如“细数”“静对”描写作者闲坐小院之中,细数日光,静静地看着喇叭花的状态,给人以悠闲惬意、眷恋之感。文中句子善用比喻修辞,“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把牵牛花比喻成喇叭,形象的描写出牵牛花的形状,让人读来生动形象,如在眼前。“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为短句、整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相对来讲为长句,“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为散句,整个划线句长短句结合,整散句错落而有节奏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故”有旧的意思,作者曾经在北平待过一段时间,此文写于1934年,正值国事危急之时,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作者再次来到北平,写下本文,因此用“故都”二字,在情感上比直呼为“北平”更能表达作者对故都的深切眷恋,并由此更强烈表达作者的家国之爱。在语义上,“故”有旧的意思,作者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意在刻画自己心中对北平秋色的印象,写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故都”二字较之于“北平”含着更为悠长的历史感、更浓厚丰富的文化意味,更贴合创作意图。二、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8.结合下面吴兴钱氏家谱图,运用《乡土中国》的知识,说说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族”的特点。

7【答案】①体现血缘社会特征,家族是由一个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构成的;②男尊女卑,家族是按照父系不断扩大延续的;③长幼有序,按照辈分排序,人名中常常使用辈分用字,表明同宗亲属、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等;长辈的字前用“讳”字表尊重;④注重功名,家族是事业社群,除了生育功能外,还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乡土中国》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具有血缘社会特征,家族是由一个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构成的。吴兴钱氏家谱中,从十八世祖“心渔”开始,以血缘关系,衍生出三个家族分支,即“二绪”“绪山”“三绪”,其中“绪山”“三绪”再以血缘衍生出自己的家族后代,由此可见,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族”体现血缘社会特征,家族是由一个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构成的;《乡土中国》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男尊女卑,家族是按照父系不断扩大延续的。吴兴钱氏家谱中以男人为主体延续族谱,女人不上族谱,可见此家族中男尊女卑,家族是按照父系不断扩大延续的;《乡土中国》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长幼有序。吴兴钱氏家谱中按照辈分排序,人名中常常使用辈分用字,如吴氏第二代人名字中都有“绪”,第三代人的名字中都带有“应”字,第三代人名字中都带有“人”,第四代人名字中都带有“公”,以此表明辈分,表明同宗亲属、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等;长辈的字前用“讳”字表尊重,如“心渔”名“蒙”,“蒙”字之前用“讳”;

8《乡土中国》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注重功名,家族是事业社群,除了生育功能外,还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如有功名的男人名字右下角注明功名,以此标明他们的社会地位。9.结合《乡土中国》所学,选择适合的核心概念填入下面文字中。《乡土中国》从一个具体的社区——村落归纳出中国社会结构的全貌,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得出了人类学本土化的研究结论。与当今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城市社会不同,中国乡土社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不同,中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习惯于称西方社会是法治社会,与之对应,历史上中国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人治社会,依照遵循的原则,可以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熟人社会②.差序格局③.礼治社会(或“礼治秩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概念、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语段指出《乡土中国》进行比较社会学的宏观研究,所以文段中的重要概念之间具有相对性。第一空,前面说“与当今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城市社会不同”,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由熟人组成的,应填“熟人社会”。第二空,“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不同”,说的是中国社会结构。中国社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这样形成差序格局,应填“差序格局”。第三空,前面提到“人们仍然习惯于称西方社会是法治社会”,“依照遵循的原则”指的是“礼”,与之对应,中国社会可以称之为“礼治社会(或“礼治秩序”)”。三、古诗文阅读(35分)(一)(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

9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苇,喻指小船,与《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中的“一苇”的用法一样。B.斗牛,斗宿和牛宿,星宿名,古人把某些星的组合称作宿,用来说明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C.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屈原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恐美人之迟暮”。D.曹孟德,指曹操,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有意义关联,曹操和苏轼的名和字之间都是意义相近。11.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凌万顷之茫然蚓无爪牙之利B.月出于东山之上师不必贤于弟子C.侣鱼虾而友麋鹿则群聚而笑之D.知不可乎骤得生乎吾前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描写作者与友人夜游情景,描绘了赤壁的清风明月与天光水色,极写泛舟畅游之乐。B.选文以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直接描写箫声的凄婉哀怨,由此使文气跌宕,感情由乐入悲。C.针对客生发的感慨,作者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辩证阐释,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选文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结,再写游赏之乐,与开头形成了呼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答案】10.D11.A12.B13.(1)(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枭雄,如今在哪里呢?(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解析】【10题详解】

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曹操和苏轼的名和字之间都是意义相近”错误,“苏轼字子瞻”,名与字是意义相关。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越过茫茫的万顷江面/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B.介词,从;介词,比。句意:月亮从东山上升起/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句意: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耻笑他们。D.助词,无义;介词,在。句意:知道不可能一下子获得/出生在我前边。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直接描写箫声凄婉哀怨”错,不是直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侧面描写箫声的凄婉哀怨。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酾酒”,斟酒;“横槊”,横执长矛;“固”,本来;“安在”,宾语前置,在哪里。(2)“是”,这;“造物者”,自然界;“适”,享受。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11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一下子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我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那么田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和我能够共同享受。”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二)文言断句(3分)14.给下面这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时曹操遣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A.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B.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C.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D.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2句意: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像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水军八十万众”是“治”的宾语,应在“水军八十万众”后断开,“方”是下一句的状语,排除AB;“于吴”是“会猎”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权”是“以示群下”的主语,“权”后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5.下列对杜甫《登高》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用凝练的语言从形、声、色等方面描绘眼前的景物,动静、虚实结合,呈现了夔州一带浓郁的秋景图。B.颈联诗人从时空两面着笔,高度概括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把羁旅之愁、孤病之苦等多种沉痛情感融进了诗句。C.杜甫是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家国之忧。D.本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跌宕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突破了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雕琢的痕迹。16.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来人称道,请简要赏析。【答案】15.A16.写景手法角度:(1)巧用叠字。“萧萧”这一拟声叠词修饰“下”,更使读者如亲历其境,听到了风卷无边落叶的声音;“滚滚”渲染出长江波涛汹涌、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2)视角多变。诗人在登高之处,仰望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激流而来。仰视与俯视结合的景象描写,颇有疏宕之气。创设意境角度:

13(3)意境壮阔、雄浑,诗人借助“落木”与“长江”两个意象,通过“萧萧下”与“滚滚来”的形象化描写,创造出极为壮阔悲壮、雄浑的意境。(4)化用诗句。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诗人继之以“滚滚长江”,使其境界旷远,意象宏阔。内容结构角度:(5)颔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联既是首联写景的延续,又为“颈联”抒写悲秋做了充分的铺垫。【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虚实结合”错,首联描绘景物,远近高低,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势的峡江秋景图,都是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没有虚写。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巧用叠字。“萧萧”为拟声叠词,使读者如亲历其境,听到了风卷无边落叶的声音;“滚滚”渲染出长江波涛汹涌、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气势。叠词的使用增强语言的音韵美。“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视角多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寄寓了诗人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悲苦。意境壮阔、雄浑。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化用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与下句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组合成境界旷远,意象宏阔的画面。颔联为千古名句,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写景的同时,为“颈联”抒写悲秋做了充分的铺垫,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4(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短歌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此处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3)“雨”是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锲而不舍②.金石可镂③.青青子衿④.悠悠我心⑤.云青青兮欲雨⑥.水澹澹兮生烟【示例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示例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示例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示例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示例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示例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锲,镂,衿,悠,澹,嘈。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类喜欢逐水而居。大的城邑、聚落往往产生在水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可印证这个道理。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孕育出中华文明。即使小到嘉兴,文明的源头依然与水有关,其源头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河网密布,水草茂盛。水跟人们的生产、生活①,我们的祖先选择在马家浜繁衍发展,当然不是偶然的。嘉兴的文化传统跟水有关,自然也少不了船。最早见于文献的是《越绝书》对吴国战船的记载,如:战船分为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数种;大翼船长12丈,宽1丈6尺,仅操作手就有50名之多。其类型之多,规模之大,令人②。隋唐以后,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船在士大夫阶层社交、娱乐、旅游等活动中不可或缺。船上不能没有饮食,这就有了船菜。“船菜”之历史,当可追溯到明、清时文人士大夫的宴游之风。为使游客尽一日之欢,从原料到烹调的全套程序都须就地取材,在船上完成。《鸳鸯湖小志》中有“八小碗”《虾仁、蟹粉、蹄筋、麻姑、五香鸽、虾圆、白木耳、莲子)和“六大碗”

15(蟹黄鱼翅、八宝鸭、鱼肚、冷拌鳖裙、火腿踵、粉蒸肉)的记载。徐珂《民国八年嘉兴南湖船宴菜单》有云:“价格昂贵、船寓大者,每席银洋12元或10元。”船菜之精、船菜之贵,③。日日与船为伴,诗言志、歌咏言,这就有了棹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息息相关(息息相通)②叹为观止(叹观止矣)③不言而喻(显而易见)19.参考答案:随着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工具。或:随着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乘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使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工具。京杭运河的不断开发,使乘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20.参考答案:(1)“孕育”将河流人格化(或赋予河流以人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河流、水域给予文明以生命。(2)四个“孕育出……”的语句构成排比句式,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使句子富有气势。(3)综合使用拟人和排比修辞,突出强调了河流、水域是文明起源地,并引出下文“嘉兴的文化传统跟水有关”的观点。【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是说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可用“息息相关(息息相通)”。息息相关(息息相通):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②语境形容文献对战船的记载丰富令人赞叹,可用“叹为观止(叹观止矣)”。叹为观止(叹观止矣):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③语境指通过徐珂《民国八年嘉兴南湖船宴菜单》的介绍,“船菜之精、船菜之贵”不说也明白,可用“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缺失介词,导致中途易辙,应在“京杭运河”前加“随着”;或在后句前加上“使”一类词。

16第二处搭配不当,“船”与“方式”主宾不搭配,应改为“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工具”或“乘船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孕育”指怀胎生育。此处把河流人格化,赋予河流以母性的特征,河流孕育出文明,就是给予文明生命,语言生动形象。“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孕育出中华文明”,四个“孕育出……”构成排比句式,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内容上,拟人和排比修辞的使用,不断强化“河流孕育出文明之意”,也就是河流是文明的起源;结构上,下文“小到嘉兴,文明的源头依然与水有关”引出嘉兴与水的关系。(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孙犁赞赏《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诗与小说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①,小说则被视为叙事的文学。为什么说小说如诗便是好小说呢?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达到了如诗一样的美感效应。事实上,也可以说,所有小说,都无不是抒情之作。文学,无论通过哪一种文体表达,全是思想与感情融会的结晶。如十九世纪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所说:“感情是诗人天性的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了诗。”“每一篇艺术的作品,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②,作家就不能拿起笔来……”正是这样,引起创作冲动的,往往是作家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他要运用语言形式所组成的形象体系传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够获得同样的体验,产生相近的感情,这便是文学的活动。若在这个意义上说,③。然而,具体到每一次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写小说,促使作家拿起笔来的主要契机,却又各有不同。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B.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D.倘若以“起跑线”定输赢,《山海情》中的年轻人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C22.①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②如果没有热情③所有创作都是抒情

17【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表引用。A.表特定称谓;B表反语讽刺;C.表引用;D.表特殊含义。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诗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后句说“小说则被视为叙事的文学”“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可见诗的特点是抒情性,应填: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②前文“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强调艺术作品要有热情,下句是假设作家没有热情的结果,此处应填:如果没有热情。③“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意义”指的是作品的抒情性,应填:所有创作都是抒情。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一生中少不了比较。有人主动与别人比较,有人被比较。孩提时代比玩具,比身高;学生时代比成绩,比努力;成年以后还会比工作,比奉献……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18材料围绕“比较”这个话题而展开,首先指出比较贯穿人的一生,而且将“比较”分为主动比较和被动比较。从例举的现象可见,比较有好有坏,有人因为“比较”而提升自我,有人因为“比较”而急功近利,甚至心理扭曲。有时我们说“人比人,气死人”;有时我们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学习中,为了鼓舞斗志,常常要求“比学赶帮超”;生活中,我们常常“货比三家”,进而挑选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比较”并不见得是件坏事,主要是看“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心态和“比较”的目的各是什么。题目要求围绕“比较”写一篇记叙文,写作时当结合自身经历过的、关于比较的事件,从中得出对比较的思考和收获。行文构思上,确定写作主题,如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良性的“比较”。接下来记叙自己在年少无知时,喜欢与同学进行物质上的比较,甚至到无视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讲吃讲穿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来获得同学的羡慕。后来,班上转来一位同学,朴朴素素,大大方方,学习勤奋刻苦,我嘲笑他穿着寒酸,但他却毫不在意,他说,靠父母得来的物质上的优越,远不如靠自己实力赢得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触动,原来一直以来我都是物质上的强装胜者,实际却是精神上的贫瘠者。立意:1.善与人比,见贤思齐。2.与其与人比,不如与己比。3.在比较中勇毅前行。4.正视比较,自我提高。

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