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83474659

大小:154.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7-11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株洲市五雅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量:7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黜国君。这说明西周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已经形成B.形成了完善的礼乐等级秩序C.保留了部分原始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地方监察体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黜国君”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原始的民主制对国君决策的制约,说明当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在秦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礼乐制,排除B项;材料与地方监察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2022年2月,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提出:“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3.下表为曹魏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表认识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低主要由战乱造成B.北方地区的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比较低

1C.九品中正制促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下降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度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表信息可知,从曹魏时期到宋朝,寒门子弟入仕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从隋朝开始上升比例明显,这主要是得益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此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寒门子弟可以凭借本身的才学进入统治集团,D项正确;寒门子弟的入仕比例主要与选官制度有关,排除A项;题意没有涉及北方地区的庶族地主入仕比例,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上升,排除C项。故选D项。4.《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B.改革了封建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的作用,即这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所以选C;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并未改变封建体制,排除B;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选项D排除。5.孙中山认为“立法、司法、行政固可弗论,其他二权,各国之所无者,我国昔已有之。其一为御史弹劾,即皇帝亦莫能干涉之者;其二为考试,即尽人之所崇拜者也。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吾人采取外国良法,对于本国优点亦殊不可抛弃。”为此,他主张()A.改科举为学堂选官,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B.融合传统的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C.甄别措施以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D.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取代传统的“官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吾人采取外国良法,对于本国优点亦殊不可抛弃”,可以看出孙中山主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西方的因素结合起来,B项正确;1905年清末新政改科举为学堂选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连续性和稳定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取消传统的“官吏”,排除D项。故选B项。6.1937

2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实行的原则是()A行政区B.三三制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答案】B【解析】【详解】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实行的原则是三三制原则,B项正确;行政区、民主集中制和政治协商不是这一时期政权建设的原则,排除A、C、D项。故选B项。7.董仲舒《决狱》中记载了一个案例“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配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对此,有人认“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却认为“父子至亲也,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这反映了A.“独尊儒术”得到认可B.汉初实行严刑峻法C.儒家思想渗透司法实践D.儒学已向基层普及【答案】C【解析】【详解】董仲舒认为“父子至亲也,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这一解释从伦理角度分析,认为子救父是符合伦理价值,可见当时儒家思想渗透司法实践,C项正确;材料与“独独尊儒术”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儒家思想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并非严刑峻法,排除;D项错在“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8.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订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在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都说明了()A.治国理念的改变B.道德教化的功能C.治理模式走向成熟D.削弱了中央政府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吕氏乡约》”和“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今社会中道德教化的作用,B项正确;不同时期教化的内涵发生变化,但都重视道德教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治理模式的成熟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削弱中央政府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9.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的宪法都是四章,1982年以前的宪法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结构这一变动()

3A.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B.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C.确立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82年宪法结构顺序中,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到了“国家机构”前面,体现了宪法更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权力的来源,排除A项;1999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主义原则的内涵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唐代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有856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同时,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由中央任命长史、司马等官员,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唐代的这些举措A.消除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B.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导致了地方官员职权的混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少数民族首领可担任官职并世袭,而且部分官员由中央派遣有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正确;文化的交流可以减少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消除差异’的说法过于夸大,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处理民族之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专制制度,B错误;材料中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职责,不能说导致地方官员职权混乱,D错误。故选C。11.元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到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除。“改土归流”的实质是在西南地区A.实行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俗因俗而治B.官员选用由贵族世袭制改为朝廷委派任期制C.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的因地制宜管理D.设置与六部地位相同的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答案】B【解析】【详解】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实际上是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选用贵族世袭制,改为朝廷委派制,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改土归流不属于因俗而治,排除A;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在改土归流中并未体现,排除C;理藩院和改土归流不是同一内容,排除D。12.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有一些共同特点: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之间保持严格中立;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西方文官制度()

4A.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为工业化提供了政治前提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方文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可知文官制度规范了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与管理,实现在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中国科举制的关系,排除A项;文官制度不能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排除B项;工业化进程是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是一幅描绘1215年英王约翰与贵族签订《大宪章》的漫画。画中贵族们用《大宪章》紧紧地裹挟着国王,国王的手脚被牢牢束缚。这幅漫画表现出()A.贵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15年英王约翰与贵族签订《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国王权力受到限制,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D项正确;贵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不符合英国史实,排除A项;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以1689年《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故选D项。14.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

5【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罗马法……重新出现可知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制定的基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故B错误;罗马法的主旨内容是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制定有作用,并没有讲到民主制度的的影响,故C错误;罗马法并没有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15.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教会尽管本身藏污纳垢,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由此可见,基督教的宗教伦理A.让人们忍耐顺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性的要求C.努力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要求服务D.具有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可知,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具有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教化功能,D项正确;让人们忍耐顺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不符合材料主旨,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性的要求,B项排除;材料只涉及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与政治无关,C项排除。故选D项。16.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直到20世纪早期的300多年中,一国对另一国使用武力的行为都被认为是行使国家主权的合法行为。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则禁止用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国际法上述发展的主要原因应是()A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灾难B.国家主权观念被普遍认可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D.人类文明程度的巨大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之深,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A项正确;“普遍”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类文明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第17至20小题,共52分)17.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民族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6材料二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魏和唐代的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答案】(1)内容: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2)方式: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3)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解析】【小问1详解】内容:根据材料“改姓为元”可知采用汉姓;根据材料“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可知改穿汉服 根据材料“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可知学说汉语 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可知提倡与汉族联姻。【小问2详解】方式: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藏”可知和亲;根据材料“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知会盟;根据材料“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知册封;根据材料“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置机构。【小问3详解】影响: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对国家统一、民族交流、国家发展和边疆开发的影响可知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18.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

7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答案】(1)背景: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2)基本特征: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解析】【详解】(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可得出,郑国子产“铸刑鼎”的社会背景是春秋时期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可知《十二铜表法》的社会背景是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2

8)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可得出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根据材料二“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可得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根据材料二“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可得出注意保护个人权利,根据材料二“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可得出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根据材料二“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可得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邦联政府在国内外缺乏威望,向各州摊派政府经费的政策难以执行,政府运作难以为继。由于邦联国会通过的任何法律须经至少9个州批准,一些必要的法律由于个别州的阻挠而无法通过。由于邦联政府缺乏权威,英国拒不履行《巴黎条约》,而且与西班牙联手对合众国进行经济封锁。各州没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自行印制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许多人陷入债务泥潭,民怨沸腾。而各州则各行其是,随意对其他州设置贸易壁垒,征收关税,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恶化。1786年,马萨诸塞州负债累累、陷入绝境的农民们在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凸显了邦联体制的脆弱和积弊。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授予两院制的国会、一个人构成的行政首脑(总统)以及司法部门,并且明确划定了三个部门之间的权力范围。三个政府部门各司其职,相互之间既独立又合作。1787年联邦宪法除明确划定各个部门的特定权力之外,还规定政府各个部门实行不同的选举方法,其官员任期长短各不相同。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举产生,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批准。而且,各政府部门的官员任期不等,众议员任期两年,总统任期四年,参议员任期六年,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终生任职。——钱乘旦总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北美卷(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邦联政府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宪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对美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意义。【答案】(1)困境:①邦联政府软弱无力;②英国不甘心失败,对美国进行经济封锁;③国内金融与市场秩序混乱;④地方发生叛乱,威胁国家安全。原因:①邦联体制的缺陷,导致州的权力明显高于邦联政府的权力;②各州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行其是,不顾国家利益;③英国为了夺回其在北美的殖民利益。(2)特点:①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②主权在民;③任期制意义: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有利于保障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解析】【详解】

9(1)困境:根据材料一“邦联政府在国内外缺乏威望,向各州摊派政府经费的政策难以执行,政府运作难以为继”,可知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根据材料一“英国拒不履行《巴黎条约》,而且与西班牙联手对合众国进行经济封锁。”,可知英国不甘心失败,对美国进行经济封锁;根据材料一“各州没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自行印制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可知国内金融与市场秩序混乱;根据材料一“陷入绝境的农民们在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可知地方发生叛乱,威胁国家安全。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邦联体制的缺陷,导致州的权力明显高于邦联政府的权力;各州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行其是,不顾国家利益;英国为了夺回其在北美的殖民利益。(2)特点: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授予两院制的国会、一个人构成的行政首脑(总统)以及司法部门”,可知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根据材料二中的“选举”、“任期”等相关叙述,可知主权在民与任期制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权分立与任期制,可以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主权在民可以保障民权。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统领百官汉朝初年汉承秦制,中央继续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中央行政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东汉尚书台成为中央最高决策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宋朝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参知政事掌行政,分割宰相权力。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直接统领六部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秘书班子,雍正帝设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上表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呈现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0理解: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汉承秦制,但是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加强了皇权;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宋朝实行而二府三司制度,进一步分割宰相的职权,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都意味着皇权的不断强化。综上可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中,为了实现权力的集中,不断削弱相相权,直至废止丞相制度。【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皇权和相权的演变,可以得出: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呈现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理解:结合材料史实,分析不同朝代是如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如: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汉承秦制,但是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加强了皇权;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宋朝实行而二府三司制度,进一步分割宰相的职权,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都意味着皇权的不断强化。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综上可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中,为了实现权力的集中,不断削弱相相权,直至废止丞相制度。

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