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2035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9
《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路径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题目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路径初探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经济与法学学院专业班级法学1101班指导教师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5月20日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路径初探(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法学1101,陕西汉中)指导教师:[摘要]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并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不仅是培养良好法制生态的应有之意,也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杠杆。因此地方权力机关在行使至全部过程中,要勇于担负起保障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责任和义务。[1]探寻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新路径,如:聘请生态方面的专家开展生态普法活动,
2、送法下乡,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范围、开展地方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在非政府组织状态下参与地方生态立法行动、确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相关权利、建立较为完备的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制度等,有利于满足公众对于地方生态立法的利益诉求,也是地方生态立法自身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现状新路径一、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1.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概念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愈加强烈,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我国的立法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公众所需良法,实现立法
3、的目的,我国政府和人大在立法中引入了公众参与制度。什么是公众参与?我国法律对此并无明确的定义,一些法律工作者和学者对此也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认同曾文君教授的说法,认为“公众参与是指政府及其机构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而影响公共决策,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2]。而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来说,公众参与则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依法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执法和促进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等活动”[3]。鉴于此,笔者
4、认为所谓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即指社会各阶层公民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地方政府、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组织和指引下,以个体或团体的方式,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直接参与地方生态立法机构对地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的活动。2.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意义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导致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当然的存在分歧。立法无非就是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分配利益,实现“权利与权利”的相互尊重[4]。让公众介入到地方生态立法中来,是人民当家作主基本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地方法律法规自身发展的需要。(1)对公众的意义。我国是一
5、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由于人口的制约我国只能实行代议制民主,在这种民主形式下,我国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7页共8页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但这种方式往往由于所选代表考虑问题的角度、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以及对自身的发展要求等的不同,不能很好的反应人民的利益和追求,长此以往会导致公众的参政意识和参政的积极性减弱。对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新路径的探索,丰富了公众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方式,提高了公民参与地方生态立法的积极性和地方生态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程度以及对法律的认知,使得人民能够更加便利的参与地方生态立法,增强了公
6、民的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感,唤醒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2]提高其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保障公民能够有序参与地方生态立法和公民权利的实现,实现“以人为本”,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2)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做了新的规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7、健全了国土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我国十大届四中全会也提到,要拓宽公民参与立法的途径: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不断丰富和发展地方生态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使之与国家大政方针要求保持一致,保护生态
8、环境和治理生态破坏的同时,带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3)对法律自身的意义。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