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12289
大小:11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18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三章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考点: 1.概述:概念 2.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 ●生物学性状 ●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查 常见的与临床有关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有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上述菌属的主要区别见表5-23-1。 表5-23-1 革兰阳性杆菌属的鉴别 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形态棒状杆菌有芽胞短杆、链或丝状细杆或线状杆菌、多形性触酶+++--动力-V+--对氧需氧、兼性厌氧需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G+Cmo
2、l%51~6532~6936~3836~4042~44 一、棒状杆菌属 (一)简述: 棒状杆菌属是①一群革兰阳性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②本菌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③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无特殊结构)④需氧,⑤营养要求较高,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本属细菌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棒状杆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二)白喉棒状杆菌 1.生物学特征 (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
3、大的革兰阳性杆菌,大小为(2~5)μm×(0.5~1.0)μm。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染色特点: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美蓝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呈现着色深浅相间的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 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 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pH为7.2~7.8。营养要求高,常用下列
4、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10~18h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在亚碲酸盐琼脂平板上能还原碲盐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可作为鉴别依据。 4)液体培养基:除重型白喉杆菌形成菌膜和沉淀外,其他为浑浊生长。 (3)生化反应:本菌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根据亚碲酸钾血琼脂
5、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在我国以轻型多见。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 致病物质:白喉杆菌的致病因素为白喉外毒素,抗原性强,毒性剧烈。K抗原(表面抗原)及索状因子亦与其致病力有关。 临床意义:白喉棒状杆菌可引起人类白喉,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白喉棒状杆菌可致气管、支气管假膜,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人血,引起毒血症。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
6、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免疫性:白喉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同时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能力也加强。 调查人群在感染或计划免疫后对白喉是否产生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或致敏红细胞凝集试验。 3.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未见伪膜的疑似患者或带菌者可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若为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
7、前采集双份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浸于无菌生理盐水或15%甘油盐水中保存。 (2)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镜检:将标本涂于2~3张载玻片上,分别作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奈瑟法或阿培特法)。镜检如见革兰阳性形态典型的棒状杆菌,并有明显的异染颗粒,可初步报告“检出形似白喉棒状杆菌”。 2)分离培养:将另一份标本接种下列培养基。①吕氏血清斜面:本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较标本中的杂菌迅速,于35℃培养8~12h后,即形成灰白色的菌落,而其他杂菌则尚未形成菌落。本菌在甘油吕氏血清斜面上形成的异染颗粒更为明显;②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经35℃培养2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