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

ID:83109853

大小:347.3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4-08-30

上传者:133****2235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1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2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3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4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5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6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7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8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9页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GBT 26951-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ICS25.160.40J33鳕亘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Non—destructivetestingofwelds--Magneticparticletesting资料分享仅供学习(IS017638:2003,MOD)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011—09—29发布2012—03—01实施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宰瞀徽紫瓣警糌赞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倔19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目次前言⋯⋯⋯⋯⋯⋯⋯⋯⋯⋯⋯⋯⋯⋯⋯⋯⋯···⋯⋯··············资料分享仅供学习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安全警示⋯⋯⋯····⋯⋯⋯⋯⋯⋯⋯⋯⋯⋯⋯⋯⋯⋯⋯⋯⋯15总则⋯⋯···⋯·⋯···⋯·⋯⋯⋯⋯⋯⋯⋯⋯⋯⋯⋯⋯⋯⋯⋯·-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5.1检测前所需信息·····⋯⋯⋯⋯⋯⋯······⋯·⋯⋯····⋯⋯15.2附加的检测前信息⋯⋯⋯·⋯⋯⋯⋯⋯⋯⋯⋯⋯⋯⋯⋯25.3人员资格⋯⋯⋯⋯⋯⋯⋯⋯⋯⋯⋯⋯⋯⋯⋯⋯⋯⋯⋯一2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4表面状况和准备⋯⋯⋯⋯⋯⋯⋯⋯⋯⋯⋯⋯⋯⋯⋯⋯一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5.5磁化⋯⋯⋯⋯⋯·-·⋯⋯⋯·····-⋯⋯····⋯········⋯⋯···一25.6应用技术⋯⋯⋯⋯⋯⋯⋯⋯⋯⋯⋯⋯⋯········⋯·⋯···一35.7检测介质⋯⋯⋯⋯·⋯⋯⋯········⋯⋯⋯⋯⋯⋯⋯⋯⋯一85.8观察条件⋯⋯⋯⋯⋯⋯⋯⋯⋯⋯⋯⋯⋯⋯⋯⋯⋯⋯⋯·95.9检测介质的施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9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10综合性能测试⋯⋯·⋯⋯⋯⋯⋯⋯⋯⋯⋯⋯⋯⋯⋯⋯⋯95.11伪显示⋯⋯⋯·⋯⋯⋯⋯···⋯⋯·⋯⋯⋯·⋯⋯⋯⋯⋯⋯·95.12显示的记录⋯⋯⋯⋯⋯⋯⋯⋯⋯⋯⋯⋯⋯⋯⋯·⋯⋯..95.13退磁⋯⋯⋯⋯⋯⋯⋯⋯⋯⋯⋯⋯⋯⋯⋯⋯⋯⋯⋯⋯⋯·95.14检测报告⋯···⋯⋯⋯·⋯··⋯·····⋯⋯⋯··⋯⋯⋯⋯⋯·资料分享仅供学习M附录A(资料性附录)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因素⋯··⋯⋯·..附录B(规范性附录)交叉磁轭技术·····⋯·⋯⋯···⋯·⋯·⋯···附录C(规范性附录)用试片对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n地M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刖吾本标准按照GB/T1_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7638:2003((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本标准与ISO17638: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097代替了ISO3059(见5.8);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增加引用了GB/T5616(见5.1);·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9445代替了ISO9712(见5.3);·增加引用了GB/T12604.5(见第3章);·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822.2代替了ISO9934—2(见5.7.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822.3代替了IsO9934—3(见5.5.1和B.2);·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737代替了ISO17635(见第3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增加引用了GB/T23907(见C.1);·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6952代替了ISO23278(见第l章)。——增加了附录B(规范性附录)“交叉磁轭技术”,以明确该技术的应用条件;——增加了附录c(规范性附录)“用试片对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明确该技术的应用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条件。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泰司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诚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美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平、金宇飞、夏建国、杨贵、赵成、吴勤箴。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1范围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磁粉检测方法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包括热影响区)表面缺欠的技术。其中附录A描述了能提供较高或较低检测灵敏度的有关基本技术的因素。本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焊接工艺和接头结构。本标准不涉及显示的验收等级。有关显示的验收等级的信息可在GB/T26952或在产品或应用标准中查到。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B/T509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5097--2005,ISO3059:2001,IDT)GB/T5616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8,ISO9712:2005,IDT)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B/T15822.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15822.2—2005,ISO9934—2:2002,IDT)GB/T15822.3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15822.3—2005,ISO9934—3:2002,IDT)GB/T20737无损检测通用术语和定义(GB/T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0737--2006,ISO/TS18173:2005,IDT)GB/T23907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GB/T26952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验收等级(GB/T269522011,ISO23278:2006,MOD)资料分享仅供学习3术语和定义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B/T12604.5和GB/T2073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安全警示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始终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法规。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的材料、电气安全及未滤波的紫外辐射,均应注意防护。5总则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1检测前所需信息检测前,下列内容若有应用时应作规定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a)专用的检测工艺规程(觅GB/T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616)b)NDT人员的资格要求;c)覆盖范围;d)加工状态;e)采用的检测技术;f)综合性能测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g)退磁要求fh)验收等级;i)不可接受显示的处理。5.2附加的检测前信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检测前,也可能需要下列附加信息:a)母材和焊缝材料的类型和名称;b)焊接工艺;c)被检焊缝的部位和范围;资料分享仅供学习d)接头准备和尺寸;资料分享仅供学习e)已返修的部位和范围;f)焊后处理(若需时);g)表面状况。操作者还可寻求有助于确定显示性质的更多信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3人员资格焊缝的磁粉检测及最终验收结果的评定应由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业门类的适当等级的人员的资格鉴定,推荐按GB/T9445或等效标准、法规进行。5.4表面状况和准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被检区域应无氧化皮、机油、油脂、焊接飞溅、机加工刀痕、污物、厚实或松散的油漆和任何能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外来杂物。必要时,可用砂纸或局部打磨来改善表面状况,以便准确解释显示。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任何清理或表面准备都不应影响磁粉显示的形成。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5磁化5.5.1磁化设备除非应用标准另有规定,通常使用下列类型的交流磁化设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a)电磁轭;b)带触头的通电设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c)电磁感应设备(近体导体或穿过导体或线圈)。使用直流磁化或永久磁体的,应在检测前予以规定。磁化设备应符合GB/T15822.3。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使用触头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接触点的过热、烧伤或起弧。必要时应去除弧烧。有影响的区域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检测,以确保表面完好。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5.2磁化验证切向磁场强度的推荐值为2kA/m~6kA/m(有效值)。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来验证磁场强度:a)在最不利的部位带有细微的自然或人工缺欠的工件;b)使用霍尔效应探头尽可能接近表面来测量切向磁场强度。部件形状突变处或磁通离开表面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的部位所对应的切向磁场强度的测量会变得困难;c)为达到推荐的磁场强度进行近似电流值的计算;计算时可按图5和图6规定的电流值为基准;d)基于已知原理的其他方法。注:紧贴于被检表面的试片,只能提供一个切向场强大小和方向的指示;故不宜用于验证切向场强是否可接受。5.6应用技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6.1磁场方向和检测区域缺欠的可探测性取决于其主轴线相对于磁场方向的夹角。图1说明了一个磁化的方向。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巡一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一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蕊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图1可检测出的缺欠方向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为确保检测出所有方位上的缺欠,焊缝应在最大偏差角为30。的两个近似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磁化。使用一种或多种磁化能实现这一要求。除非应用标准上另有规定,不推荐检测时仅做一个磁场方向上的磁化。只要合适,可使用附录B所述的交叉磁轭技术。当使用磁轭或触头时,由于超强的磁场强度,在靠近每个极头或尖部的工件部位存在不可检测区。注意,应确保如图2和图3所示的检测区域的足够覆盖(和重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单位为毫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说明:d——磁轭或触头的间距。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图2磁轭和触头磁化的有效检测区域(阴影)示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4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说明:1——有效区域2——重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图3有效区域的重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6.2典型的磁粉检测技术常用焊接接头型式的磁粉检测技术如图4、图5、图6和图B.1所示。给出的数值仅起指导目的。检测其他焊缝结构时,宜使用相同的磁化方向及磁场覆盖。极间距d应大于或等于焊缝及热影响区再加上50mm的宽度,且在任何情况下,焊缝及热影响区应处于有效区域内。应规定相对于焊缝方位的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磁化方向。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单位为毫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Q/\藿—f卜_斗囊百叫资料分享仅供学习。lg冀蛸【l^《l占II燮Ud≥75:b≤∥2;卢≈90。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吐≥75ibl≤d,/2;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2≤吨一50;吨≥75淄a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j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膨e21霉歹正≥75:d2>75;6l≤以/2:bz≤吒一50。正≥75;畦≥75;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l≤曲/2;b2≤吒一50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说明:1——纵向裂纹;2——横向裂纹。图4磁轭的典型磁化技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6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单位为毫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lLU拳叫力l资料分享仅供学习J≥75;b≤d/2,卢≈90。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A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监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广Ad≥75:6≤d/2d>,75;b<吧d/2。说明: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选用的磁化电流值大于等于5倍触头间距(有效值)。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图5触头的典型磁化技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7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单位为毫米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20≤d≤50;N·1≥80。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说明:N——匝数;资料分享仅供学习I——电流(有效值);。——焊缝与线圈或电缆之间的距离。图6柔性电缆或线圈的典型磁化技术(适用于检测纵向裂纹)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7检测介质5.7.1概述检测介质既可以是干粉也可以是磁悬液,且符合GB/T15822.2。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7.2检测介质性能验证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对检测介质定期进行性能验证,以确保持续满意的性能。应在带有已知或人工表面缺欠的工件上、或在预先磁化的参考试件上进行验证。所需验证的介质所得到的显示,应与已知的且性能已认可的介质所得显示进行对比。此参考显示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可以是:a)实际缺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照片;c)复制件。8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8观察条件观察条件应按GB/T5097。5.9检测介质的施加工件做好检测准备后,在磁化前和磁化的同时立即通过喷、浇或洒施加检测介质。随之,磁化时间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使得显示在磁场移离前形成。用磁悬液时,应在工件上保持磁场直至大多数磁悬液从工件表面流走。这样可防止显示被冲走。视被检材料及其表面状态和磁导率,即使磁场移离,由于工件的剩磁,显示通常仍将保留在表面上。然而,不能擅自推测剩磁的存在,仅在保留显示的工件的综合性能测试已经被证实,才允许采用移离初始磁场源后的评定技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10综合性能测试有规定时,应在现场对每个工艺规程的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用于确保包括设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备、磁场强度和方向、表面特性、检测介质和照明等系列参数的特定功能。最可靠的测试是使用带有已知类型、部位、尺寸和尺寸分布的真实缺欠的具有代表性的试件。若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此试件,则可采用带有人工缺欠的试件,也可采用试片(见附录c)。试件上先前测试时曾有显示的部位应得到充分磁化。注:很有必要在现场对每个专用工艺规程的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5.11伪显示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可能掩盖相关显示的伪显示由多种原因造成,例如咬边、热影响区内的磁导率变化。凡怀疑存在掩盖时,宜修整检测表面或使用替代的检测方法。5.12显示的记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可用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记录显示:a)文字描述;b)草图}c)照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d)透明胶带;资料分享仅供学习e)透明漆“冻结”被检表面的显示;f)可剥离的反差增强剂;g)录像;h)环氧树脂或化学磁粉混合物;资料分享仅供学习i)磁带;资料分享仅供学习j)电子扫描。5.13退磁交流检测后焊缝的剩磁通常很低,一般不需要对被检工件做退磁处理。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要求退磁时,应按限定的方法和预先限定的等级实施。”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对于金属切削工艺,推荐的典型剩磁强度值H≤o.4kA/m。9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5.14检测报告应出具检测报告。报告宜至少包括:a)检测公司名称;b)被检工件;资料分享仅供学习c)检测El期;d)母材和焊材;e)焊后热处理;D接头形式;g)材料厚度;资料分享仅供学习h)焊接工艺;i)超出环境温度时的被检工件温度;j)检测工艺规程标识号和采用参数的描述,包括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磁化类型;·电流类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检测介质;·观察条件;k)综合性能测试的细节和结果(有应用时);I)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验收等级;m)所有记录显示的描述和部位;资料分享仅供学习n)根据验收等级的检测结果;o)检测人员的姓名、相应的资格和签名。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0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附录A(资料性附录)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因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A.1表面状况和准备任何磁粉检测方法能达到的最大检测灵敏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会受到工件表面粗糙度和不规则状态的严重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打磨咬边和表面不规则;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去除或减小焊缝余高。假如涂层表面是非破损的,且涂层厚度不超过50pm,则覆盖有非磁性薄涂层(如底漆)的表面也可检测。超过该厚度时灵敏度变低,进行检测前可能要证实其灵敏度。资料分享仅供学习A.2磁化设备特性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使用交流电检测表面缺欠时,具有最佳灵敏度。在简单的对接焊缝上,磁轭能产生足够的磁场,但对于T型接头,由于间隙或通过工件的磁路过长使得磁通减少,可能导致灵敏度降低。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对于复杂的接头结构,如带有倾角小于90。的分支连接,使用磁轭检测是不合适的。可采用电缆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绕或触头通电。A.3磁场强度和磁导率磁粉检测时,足以形成显示所需要的磁场强度主要取决于工件的磁导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通常,软磁材料(如低合金钢)具有高磁导率,而硬磁材料(如马氏体)具有低磁导率。由于磁导率与磁化电流有关,低磁导率材料施加的磁化值通常比软磁合金要高,以产生相同的磁通密度。因此,开始进行磁粉检测前确定磁通密度值是否合适是非常必要的。资料分享仅供学习A.4检测介质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检测表面缺欠,磁悬液通常比干粉给出较高的灵敏度。由于暗背景和荧光显示两者间的较高对比度,荧光磁粉检测介质通常比彩色介质给出较高的灵敏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度。然而,荧光法灵敏度会随着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所导致的磁粉附着并产生干扰的背景荧光而降低。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当背景亮度不能足够低,或背景荧光产生干扰时,彩色介质连同反差增强剂的调均效应通常给出更好的灵敏度。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附录B(规范性附录)交叉磁轭技术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1概述交叉磁轭技术,是利用两个交叉的磁轭,采用交流电移相技术,使之产生大小与方向随时间成圆形或椭圆形变化的磁场(旋转磁场),对工件实现一次性全方位的复合磁化。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2设备交叉磁轭,由两个交流电磁体(磁轭)在空间或平面以一定的夹角交叉组合而成,电源采用不同相位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的两相交流电。交叉磁轭应符合GB/T15822.3。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交叉磁轭提升力应至少为88N(即按GB/T15822.3所述的提升试验方法,可提起9kg的钢板)。交叉磁轭的四个磁级应在同一个平面内。为提高检测速度,交叉磁轭的四个极上可装有滚轮。资料分享仅供学习B.3检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按本标准和制造商推荐的使用说明书用交叉磁轭技术进行磁粉检测。普通焊接接头型式的交叉磁轭技术如图B.1所示。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说明: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工件;2——旋转磁场;3——缺欠;4、5——两相电流资料分享仅供学习6——焊缝;7——交叉磁轭。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图B.1交叉磁轭的典型磁化技术12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交叉磁轭技术可实现较高的检测速度,但过高的检测速度可能会降低检测灵敏度。因此选择合适资料分享仅供学习的检测速度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以及已使用了较长时间的设备,有效的检测速度可能都是不同的。达到规定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有效检测速度范围,宜通过综合性能测试来验证或确定。B.4综合性能测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在现场对每个专用工艺规程的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对于装有滚轮的交叉磁轭,检测速度、滚轮与被检工件的接触状态,都可能随时影响到检测灵敏度因此应经常进行综合性能测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3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GB/T26951—201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附录c(规范性附录)用试片对系统灵敏度进行综合性能测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C.1概述5.10所述的试片,即GB/T23907所规定的磁粉检测用试片,主要用于验证磁粉检测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A型试片适用于在较宽大或平整的被检表面上使用;c型和D型试片适用于在较窄小或弯蓝的被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检表面上使用。高灵敏度的试片用于验证要求有较高系统灵敏度的磁粉检测综合性能;低灵敏度的试片用于验证要求有较低系统灵敏度的磁粉检测综合性能。只有符合要求的磁粉检测综合性能,相应的磁粉检测结果才是有效和可靠的。资料分享仅供学习C.2试片的选用原则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根据工件被检表面的大小、形状和有效磁场强度,选取合适的试片。被检表面较大的可选用A型试片;被检表面较小或弯曲的可选用c型或D型试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对系统灵敏度要求较高(有效磁场相对要求较强)的可选用高、中灵敏度的试片;对系统灵敏度要求较低(有效磁场相对要求较弱)的可选用低、中灵敏度的试片。资料分享仅供学习注:同一类型和灵敏度等级的试片,未经退火处理的比经退火处理的试片的灵敏度约高1倍。C.3试片的使用方法用粘纸或相当的方法,将试片有人工槽的一面与工件被检表面相接触(间隙应小于o.1资料分享仅供学习ram),粘纸不可盖住试片上人工槽所对应的部位。注:c型试片可将原片直接使用,也可将原片沿分割线剪切成小片使用。对试片及其相接触的工件被检表面,按本标准进行磁粉检测。所采用的磁粉检测技术和工艺规程,资料分享仅供学习应与实际应用的一致。磁粉检测工艺规程应明确系统灵敏度要求,规定试片的型号和显示程度。对试片施加磁粉检测介质时,应采用连续法。资料分享仅供学习依据试片上人工槽的显示状况与程度,来评定所验证的磁粉检测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资料分享仅供学习C.4注意事项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试片使用前,应先将试片上的防锈溶剂擦净。应经常对试片的外观、形状、尺寸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表明试片的性能已发生变化,则该试片应报废。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14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资料分享仅供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