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沈阳市第120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可知,其大意为古代的王者(天子)选择天下(版图)之中央立国(作为国都);选择国都之中央建立(王或皇)宫;选择宫殿(群)之中央建立宗庙。这凸显了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权,排除A项;材料“中心城市的规划”,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而不是增强文化凝聚,排除B项;战国时期出现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陈胜、吴广首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关于起义的原因,《史记》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而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则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免除)。”由此可知()A.只有发现新史料才能科学剖析反秦起义的原因B.历史记录者的立场往往能影响历史解释的方向C.出土文献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D.“二重证据法”已经无法适合当代的史学研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传世文献《史记》和出土文献《徭律》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产生不同的说法,对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分析应该是不同资料互证来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因此出土文献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C项正确;“只有”说法绝对,利用传统史料也可以剖析历史现象,排除A项;材料与历史记录者的立场无关,排除B项;“二重证据法”仍然适合当代的史学研究,排除D项。故选C项。3.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C.中国与罗马有真接的贸易交往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罗马国家相互直接或间接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因此该材料主要说明了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与罗马是间接贸易交往,排除C项;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东西方文明,还有中国与非洲、中国与东南亚等地区文明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4.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人有意塑造了少数民族某些形象特征“高鼻”、“深目”、“多须”、“披发”、“髡刑”、“尖帽”,而汉人都不表现此类的特征,突出此类特征目的是区别汉族和少数民族,汉魏时期汉人对周边少数民族在文化意识上视为“非我族类”,是汉人文化意识中传统意识即华夷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无法判断民族交融“已成为社会主流”,排除C项;材料的侧重点是汉人塑造的少数民族某些独特的形象特征,而非艺术创作内容的丰富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5.《贞观政要集校》记载:“……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材料表明,三省制A.避免了政务决策失误B.减少了行政资源浪费C影响了政府行政效能D.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意见会出现不同,会出现彼此“相惜颜面”的情况,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故选C项;三省制并不能避免决策失误,排除A项;材料与行政资源浪费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三省长官,但与君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朝代制度后果秦郡县制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唐节度使藩镇割据宋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元行省(宣政院、巡检司)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风骨不断凸显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整体上呈现上升状态,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建设探索的前行,选项D正确;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排除A;文人治国、重文轻武政策是在宋朝出现的,排除B;材料中只有七国之乱、藩镇割据体现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上升,不能得出“不断发展”,排除C。7.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D.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结合所学,程朱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具有重要影响,故A正确;B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宋代文人士大夫“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排除B;材料反映的现象与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关系不大,排除C;D项中“普及”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联系程朱理学的影响分析解答。8.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被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解决。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旨在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D.与元朝民族征服的政策有关【答案】D【解析】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详解】根据材料“不被授予汉人”“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可知,元朝行省的机构设置是为了防范和控制一些地方的民族反抗,这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密切相关,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设置行省制的目的是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未强调行省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9.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神宗时期张居正要求改变入国子监读书的资格规定,严格考核生员,选拔有用人才。结合所学,明朝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张居正改革应运而生,力求匡扶统治。因此这一举措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B项正确;“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财政收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控制士人,排除D项。故选B项。10.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大量书籍传入朝鲜,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拓展了中华文化圈,故选A。明朝时期,朝鲜是大明的属国,没有平等外交,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主专制的强化态势,故排除C。材料无法判断朝鲜“开始”接受,故排除D。11.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答案】B【解析】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详解】由材料信息“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可知,密折制度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所以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机构办事效率问题,不选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不选C项。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是日常行政决策问题,与巩固国家统一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不选D项。12.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A.人口增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C.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D.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答案】A【解析】【详解】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流入人口众多,引发了客民和土著的械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对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人口增加,因此出现了客民和土著的械斗,这是人口增殖引发的社会问题,A正确;题干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排除B;题干中的乡村械斗现象不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排除C;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就已经完成,但是题干现象出现在雍正以后,因此D不能作为该现象的原因,排除。13.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①“鸦片之战”揭开了近代化第一篇章②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城下之盟”取得设厂权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即认为鸦片战争是西方殖民国家入侵中国的开始,鸦片战争让国家蒙羞、人民蒙难,可见该书总体上谴责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并没有论及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化,①论述不符合该书观点;《评注国史读本》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②论述符合该书观点;根据所学,咸丰出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可见“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同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合入侵中国,③论述符合该书观点;“城下之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等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而设厂权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取得的,④论述不符合该书观点。综上,②③论述符合该书观点,①④论述不符合该书观点,因此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14.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发达地带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地区、长江沿岸、大运河沿岸。1840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A.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突变B.我国城市重心转移到我国南方C.列强入侵中国腹地更便利D.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在这之前,城市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江浙一带以及大运河和长江沿岸,上述两个区域有高度重合的部分,这必然会使得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D项正确;A项错在“突变”,鸦片战争后。我国的交通体系并未发生突变,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我国城市重心转移的方向,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称耶和华天父,耶稣为天兄,把孔教、佛教、道教斥为妖术。曾国藩斥其:“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所过郡县)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这反映了()A.近代农民运动对社会转型的严重阻碍B.民族危机加深是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C.双方冲突根源是晚清自然经济的解体D.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得出,洪秀全反对儒家思想,而曾国藩维护儒家思想,这种思想的的冲突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变异,即晚清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所带来的思想异化,C项正确;严重阻碍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排除A项;民族危机不是根源,排除B项;文明的冲突只是表象,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16.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C.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D.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本身就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衰弱和财政的枯竭。而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表明地方督抚力量增强,削弱中央集权(清王朝统治根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国家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矛盾尖锐是指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与本题表明的“中央—地方”关系不相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材料中表明的是清政府财政的来源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17.《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载:“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意有不堪收拾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及至中秋前后,生意渐有起色,市面亦有转机。”这一场景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中日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武昌起义期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意有不堪收拾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结合苏州口华洋贸易,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开放了苏州为通商口岸,推断应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而“北方乱信传来”,可知是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所以这一场景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苏州还未成为通商口岸,排除AB项;武昌起义期间,北方未发生大的战乱,排除D项。故选C项。18.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1842年《南京条约》“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1860年《北京条约》“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1862年《续订招工章程条约》“华工出洋打工年限为五年;华工出国要与雇主订立契约,契约期满回国的船资由雇主支付”1893年清政府规定“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A.近代中国放弃闭关自守政策,主动融入世界B.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华工出国C.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不顾华工的基本权益D.晚清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一定的近代化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等信息可以得出,清政府被迫改变传统的宗藩体制下“夷”“夏”等称谓并形成近代使领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都是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签到的屈辱条约,无法得出“主动融入世界”,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信息可知,列强并不一定完全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华工出国,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华工出国要与雇主订立契约,契约期满回国的船资由雇主支付”、“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等信息可知,清政府并非“完全不顾华工的基本权益”,排除C项。故选D项。19.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新者主张国民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号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召“家庭革命”。一些读书人甚而设想“废婚毁家”,由公产、公育、公养、公恤等社会制度来履行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责任。上述思潮的产生表明()A.辛亥革命强化民主共和观念B.五四运动促进民族觉醒C.工业化增强了经济自立能力D.民族危机引发思想震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新者主张国民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可知,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思想界主张以爱国为先,说明民族危机引发思想震荡,D项正确;材料强调家庭革命,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强调反帝爱国,强调社会革命,不符合家庭革命,排除B项;材料强调20世纪初思想的变化,并未体现经济自立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20.1929年,红四军军部颁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的政策法规,宣布:“共产党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至于普通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的财物,一概不没收”。该法规A.促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利于打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C.保障了红色政区土地革命实施D.开辟了一条新的民主革命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共产党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至于普通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的财物,一概不没收”可得出土地革命时期采取保护商人和小资产阶级的政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根据地,打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B项正确;当时已经创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不是土地问题,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民国十年,谢觉哉曾在日记中记下这重要的时刻:“六月二十九日阴,午后六时,权角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其大人后来说:“对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由于湘江上空乌云翻滚,反动势力猖獗,谢老不能详细记载,只好在这天口记上,画了一大串圆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筹划国共合作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C.创建政党组织D.谋求联合共产国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民国十年……六月二十九日阴,午后六时,权角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是1921年毛泽东要参加上海的中共一大,C项正确;中共确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中共三大,排除A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二大,排除B项;谋求联合共产国际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一切祠堂庙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苏维埃政府必须无条件的交给农民。”“没收地主豪绅财产,同时消灭口头及书面的一切佃租契约。”苏区据此制定并实施了没收宗族祠堂、土地财产的细则。由此可见,当时苏区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A.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B.革新了农村风俗习惯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D.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区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严重打击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A项正确;材料不是革新农村风俗,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实行经济封锁信息,排除C项;中共七大,毛泽东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23.1928年,毛泽东指出:“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全国工农平民以至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之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这一论述意在()A.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B.纠正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论证工农武装割据的必然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核心思想是毛泽东论证中国进行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意在阐释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A项正确;“左”倾错误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24.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初期,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等人通过通信栏与青年交流互动,主要内容如表,这些交流互动政治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生活问题揭露帝国主义与军阃压迫民众情形探讨政治运动指导青年“到民间去”开展农村运动揭露反动教育界压迫学生的情形开展教育斗争研究社会科学关于家庭关于婚恋关于就业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提升了国民革命的社会氛围C.催生了家庭革命与教育革命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共产党员通过报刊来宣传自身主张,揭露“揭露帝国主义与军阀压迫民众情形”“揭露反动教育界压迫学生的情形”等,这有利于当时国民大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材料与扩大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家庭革命,排除C项;土地革命是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5.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保留在旧业主手中”的,“由工人监督生产”“尚不实行国有”;“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对商业贸易实行鼓励、保护政策。这一做法()A.加速了革命性质的转变B.调动了民众国民革命热情C.稳定了根据地经济秩序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苏维埃政权承认资本家对企业的所有权,鼓励商业贸易,这是根据当时根据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商业活动以稳定根据地的经济秩序,C项正确;苏维埃的决议没有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排除A项;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排除B项;1931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小题,总分25分26.文学革命与中华优秀文化。材料一胡适、陈独秀发动的文学革命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白话为工具建立“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各地文坛纷纷创办白话文刊物。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北京各区政府和社会团体还办有半日学校、识字班等教育机构。这场“阅读革命”把民间文化思想和词汇带进贵族文学里,使传统社会的权威基础得以动摇,把以文言文为工具的精英文化改造为白话文为工具的大众文化。从1920年初开始,“改造国民性”、“主体性和唤醒”成为文学革命的新口号。——摘编自逢增玉《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1世纪,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趋同化现象,它将模糊原有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本民族的文化越有活力,越是刚健、自信,就越能自由开放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员。——摘编自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学革命运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答案】(1)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的推动(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白话刊物等新传播媒介;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推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文学阵营和守旧派之间文学论战的推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任答3点可得6分)(2)意义: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文明交流;促进现代化与民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任答3点可得6分)【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在文学革命推动下,各地文坛纷纷创办白话文刊物”可得出白话刊物等新传播媒介;根据材料“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可得出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因此这时期新文化的开展推动了文学革命的进行,同时这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学革命的开展。【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均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不符,重视文言文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根据材料“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得出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根据材料“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趋同化现象”等信息可知,重视文言文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根据材料“它将模糊原有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可得出促进现代化与民族融为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重视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答案】(1)特点: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注重人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探究;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成因: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家国同构”政治文化的影响。(2)表现: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的影响。【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一“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得出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根据材料一“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探究;根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得出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关于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耕经济、儒家思想、宗法观念、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等方面分析作答。【小问2详解】关于表现,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可从传播马克思主义、宣扬民主和科学、推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促进民主革命转折等方面概括表现即可。关于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即可。【点睛】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