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

ID:83094179

大小:379.3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1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2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3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4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5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6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7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8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9页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1∕T 2284-2022 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8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284—2022地理标志产品禹白芷2022-07-12发布2022-10-10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1/T2284—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5要求...............................................................................16试验方法...........................................................................37检验规则...........................................................................3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4附录A(规范性)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5附录B(规范性)禹白芷种植与管理.....................................................6I

3DB41/T2284—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文件由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政府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禹州市市场监督服务中心、河南润弘本草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晓刚、顾占勋、陈卫哲、黄勇、李娟、王智宾、李中平。II

4DB41/T2284—2022地理标志产品禹白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禹白芷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范围的禹白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的干燥根。3.2禹白芷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生产的,符合本文件要求的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的干燥根。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地域范围,即附录A中禹州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内。5要求5.1自然环境5.1.1立地条件1

5DB41/T2284—2022保护范围内海拔150m~400m,土质为褐土类、潮褐土亚类、潮垆土属的潮垆土、浅位黑煤土和深位黑煤土潮垆土,潮黄土属的黄土和沙黄土。pH7~8,有机质含量≥1.2%。5.1.2气候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降水量674.8mm,无霜期218d,光照充足,四季分明。5.2种植与管理按附录B的规定。5.3质量要求5.3.1感官植根呈长圆锥形,棒槌状,长10cm~25cm,直径1.5cm~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纵皱纹,可见支根痕及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根顶端有凹陷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质坚实,粉性足,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棕色,呈圆形,菊花心明显,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3。气芳香,味辛、微苦。5.3.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14.0总灰分%≤6.0浸出物%≥15.0欧前胡素(以干燥品计)%≥0.0805.3.3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安全指标项目指标铅/(㎎/㎏)≤5镉/(㎎/㎏)≤1砷/(㎎/㎏)≤2汞/(㎎/㎏)≤0.2铜/(㎎/㎏)≤20二氧化硫/(㎎/㎏)≤150农药残留(禁用农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212规定5.3.4产品分级2

6DB41/T2284—2022产品分级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产品分级性状等级共同点区别点一级呈圆锥形,棒槌状,根顶端略凹。根表皮灰棕每千克≤36支,无破碎,无异形根,断条≤5%选货二级色或黄棕色。断面灰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每千克≤60支,无破碎,无异形根,断条≤10%三级呈圆形,香气浓郁,味辛,微苦。无油条,无黑每千克≥60支以上,破碎、断条总数≤20%统货心,无虫蛀,无霉变,杂质≤3%大小不等注: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将禹白芷分为“选货”和“统货”。6试验方法6.1感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212规定执行。6.2理化指标6.2.1水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832规定执行。6.2.2总灰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302规定执行。6.2.3浸出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201规定执行。6.2.4欧前胡素(以干燥品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512规定执行。6.2.5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321规定执行。6.2.6二氧化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331规定执行。6.2.7农药残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212规定执行。7检验规则7.1组批3

7DB41/T2284—2022同一等级、同一采收时间、同一包装日期的产品为一个组批。7.2抽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0211规定执行。7.3交收检验7.3.1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交收。7.3.2交收检验项目为5.3.1~5.3.4。7.4判定规则7.4.1检验项目全部符合5.3.1~5.3.4,判该批产品合格。7.4.2感官和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的,应在同一批次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仍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4.3安全指标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并不应复检。7.4.4供需双方如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标签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等级、数量、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按本文件生产并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可在其包装上使用专用标志,应符合GB/T17924的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8.2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1182的规定。8.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8.4贮存产品应贮存于阴凉、清洁、干燥、无异味的仓库中,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或其它杂物混放。库房中应有排风设施。堆垛时应垫地台板,保持底距和墙距20cm以上,保持垛距10cm以上。贮存时应防虫蛀,防高温。4

8DB41/T2284—2022AA附录A(规范性)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A.1规定了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注:绿色标记区域为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A.1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5

9DB41/T2284—2022B附录B(规范性)禹白芷种植与管理B.1选地整地B.1.1选地禹白芷宜选择保护范围内海拔150m~400m,阳光充足、耕层深厚、排水良好、前茬未种植白芷的褐土类、潮褐土亚类、潮垆土属的潮垆土、浅位黑煤土和深位黑煤土潮垆土,潮黄土属的黄土和沙黄土种植。B.1.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m²施入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30kg~50kg作基肥,肥沃地可少施。耕深28cm以上,耕后晒土使之充分风化,整平耙实耙细后作高25cm以上,宽1m~1.5m的畦,畦面要平,表土要碎。B.2种子繁殖B.2.1种子要求选择成熟、饱满、形态完整、无霉变、无病虫害的禹白芷种子,准确记录种子的来源。B.2.2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2h或用沙土与种子混匀常温下湿堆闷1d~2d后,晾干表面水分播种。B.3播种B.3.1播期禹白芷种子播期为10月中下旬,宜在霜降前后播种。B.3.2条播按行距15cm~20cm,沟深3cm~5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中,覆土1cm,略加镇压。每667m²播种量为0.5kg~1kg。B.4田间管理B.4.1间苗、定苗次年,苗高5cm~7cm时进行间苗。苗高约15cm时,按株距13cm~15cm定苗。B.4.2中耕、除草结合间定苗进行。B.4.3追肥B.4.3.1追肥次数禹白芷耐肥,早春少施或不施,以防苗期长势过旺,提前抽苔开花。植株封行前追肥1~2次。施肥宜选择晴天进行,见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当天不宜施肥。6

10DB41/T2284—2022B.4.3.2施肥量春季每667m²施氮肥5kg~10kg,4~5月,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667m²可追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5kg~10kg。B.4.4灌排水禹白芷全生育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如遇雨季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B.4.5摘心当禹白芷茎尖形成明显的生长点时,选晴天将茎顶端心芽摘去1cm长,以去掉顶芽为好。摘心后3d~5d浇水、追肥。B.4.6拔除抽苔苗第二年4~5月及时拔除抽苔开花植株。B.5病虫害防治B.5.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得使用禁限用农药。B.5.2主要病虫害禹白芷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斑枯病、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黄凤蝶、胡萝卜微管蚜等。B.5.3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应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有虫枝叶并带出田外销毁。B.5.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有益生物和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B.5.5物理防治淘汰有病虫的种子,人工捕杀幼虫和蛹,色板控虫,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杀虫,采用防虫网隔离害虫。B.5.6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B.6采收与加工B.6.1采收B.6.1.1采收期播种后次年7~9月,禹白芷地上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收。7

11DB41/T2284—2022B.6.1.2采收方法采收宜选晴天进行,割去地上茎叶,将根挖出,抖去泥土,去除须根和根头残留的茎叶。采收时,宜在畦面挖33cm深的沟,由侧面取根,避免损伤根部。B.6.2加工B.6.2.1晾晒新采收的新鲜禹白芷根摊平置于阳光下晾晒3d~4d。晒至禹白芷根残留的泥土脱落,外皮缩水出现纵皱纹时,切去残茎。晾晒时应勤翻,通风,防止腐烂。B.6.2.2烘炕作业前应确保烘房设备正常,并做好烘炕操作记录。将经过晾晒的禹白芷根按粗细分成大中小三类,分别装炕。按4kg/㎡平铺于烘盘上,将烘盘分层置于搁架上。启动烘房,调节烘房温度为65℃~75℃,待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将搁架推入烘房,保持1.5h~2.5h,进行除湿排潮。再调节烘房温度为50℃~60℃,保持1h~2h,进行除湿排潮。之后再将烘房温度调节到35℃~45℃,保持6h~8h,期间勤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翻动时应同时检查烘干程度,烘至禹白芷根表面变硬时取出。禹白芷根出炕后应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散去余热,当水分≤14%时,分级包装入库。B.7生产档案建立禹白芷种植记录档案,主要包括种子来源、产地环境、种植、采收与加工等信息,档案保存3年。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