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列出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期我市启动干旱预警、要求市民限时用水。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水参与细胞中某些代谢反应C.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与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无关D.水是极性分子,凡是有极性的分子或离子都易溶于水中【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详解】A、细胞的含水量一般为60%~90%,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A正确;B、水是细胞中某些代谢的反应物和产物,B正确;C、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C错误;D、水是良好的溶剂,属于极性分子,凡是有极性的分子或离子都易溶于水中,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活动“探究影响酶催化功能的因素——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滤纸片浸泡后要将尽可能多的匀浆带入反应小室,以免酶量不足B.每组实验结束后要用水充分冲洗反应小室,再用上一组的pH缓冲液润洗一遍C.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低可能会使不同pH组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非常接近D.本实验结果也可用相应时间内产生的水的体积来表示【答案】C【解析】【分析】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空间结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高温、强酸、强碱等都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酶的活性。探究影响酶催化功能的实验,是相互对照实验,也即是对比实验。【详解】A、滤纸片浸泡后要贴靠在培养皿壁上,使多余的匀浆流尽,以保证每片滤纸片所含的酶量接近,A错误;B、不同组的pH缓冲液不同,为避免相互干扰,每组结束后要用水充分冲洗反应小室;又因水会稀释缓冲液,改变预设的pH值,因此要用下一组的缓冲液润洗反应小室,以减小误差,B错误;
1C、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应保证相同且适宜,若浓度过低,则各组收集到的气体量都会很少,无法区分pH对酶活性造成的影响,C正确;D、本实验结果是用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量表示;水本身就存在于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中,不能直接测量,D错误。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以下问题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可通过其包膜表面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随后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它可引发肺泡上皮细胞的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下降,从而导致肺泡积液。加热、紫外线、75%乙醇处理一定的时间都可使它失活。3.关于新冠病毒的蛋白质与核酸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其蛋白质由C、H、O、N、S等元素组成B.加热等处理使新冠病毒失活可能与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C.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有8种D.其核酸具有携带、传递、表达遗传信息的作用4.细胞内所有的膜称为生物膜,下图显示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各字母代表具膜的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d上有嵴,则e上有ATP生成B.a表示细胞器膜,只包含图中线粒体、b、c的膜C.核膜可直接与b相连,其上有大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D.该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过程可能与“b→囊泡→c→囊泡→细胞膜”有关5.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也会受病毒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葡萄糖为自身繁殖供能B.以上入侵过程依赖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流动性C.新冠病毒入侵后,水分子进出肺泡上皮细胞只有一种方式D.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遗传物质的降解来提供原料【答案】3.C4.D5.B【解析】
2【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与核酸构成,它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完成的,营寄生生活。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膜结构分别为:a为细胞器膜、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e为线粒体膜。【3题详解】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S,A正确;B、病毒失活可能与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B正确;C、新冠病毒的核酸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为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新冠病毒是自我复制型的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RNA能自我复制,故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其RNA为正链RNA,能直接用于翻译,故也能表达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C。【4题详解】A、d/e为线粒体膜,d上有嵴,则为线粒体内膜;e代表外膜,上面不进行需氧呼吸,没有ATP合成,A错误;B、动物细胞的细胞器膜除了以上提到的,还包含溶酶体膜,B错误;C、核膜的外层常与粗面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控制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的通道,并非自由进出,C错误;D、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质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与其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形成肺泡表面的粘液层有关,D正确。故选D。【5题详解】A、新冠病毒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而是利用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供能,A错误;B、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需要先识别后结合,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建立在膜的流动性的基础上,B正确;C、水分子可通过扩散进出细胞;题干指出“水通道蛋白”,说明还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出,虽然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下降,但不是完全没有。因此仍有两种方式,C错误;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合成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与宿主细胞遗传物质降解后的脱氧核苷酸不同,D错误。故选B。6.下列杂交组合(基因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出现隐性性状概率最大的是( )A.EE×eeB.EE×EeC.Ee×eeD.Ee×Ee【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
3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EE×ee子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A错误;B、EE×Ee子代也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B错误;CD、Ee×ee子代一半表现为显性性状,一半表现为隐性性状;Ee×Ee子代有表现为显性性状,表现为隐性性状。出现隐性性状概率最大的是C。故选C。7.下列图示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B.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不同的肽链C.图丙表示转录,该过程所需原料是A、U、C、G4种碱基D.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进行多起点复制,表示DNA复制;图乙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图丙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表示转录过程。【详解】A、图甲表示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复制得到2个DNA,通过增加复制起点,细胞可以缩短复制的时间,A错误;B、图乙表示翻译,若干个核糖体串联在一个RNA分子上,可以同时翻译多条肽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B错误;C、图丙表示转录,以DNA为模板、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转录得到RNA,C错误;D、DNA的复制过程要先解旋,以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形成子代DNA;转录过程同样先解旋,以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形成RNA,脱氧核苷酸链重新螺旋回DNA;翻译过程中MRNA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正确。故选D。8.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如图所示,其中甲~丁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A.该细胞中染色体甲上的a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中均会发生A和a的分离C.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1个子细胞不会同时含有B与bD.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均为该细胞的一半【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乙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丙丁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A、a位于同源染色体甲、乙上,乙是2条染色单体上是2个a,那甲的2条染色单体上应该是2个A.现甲染色体上出现Aa,则a基因是A基因突变产生的,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发生A和a的分离,B正确;C、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分离,所以该细胞产生的1个子细胞中不会同时含有B与b,C正确;D、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核DNA是加倍的。分裂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为该细胞的一半,核DNA数为该细胞的1/4,D错误。故选D。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D.若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会分泌增多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下实现的,指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相对稳定,不是固定不变的,且有一定的限度。【详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正确;
5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C正确;D.若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正确。故选A。10.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1、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C.甲中二氧化碳浓度一定比丁低D.人体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乙和丙【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细胞内液,B错误;C、丁液和血浆相互进行物质交换,丁是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中的O2浓度可能比血浆中高,CO2浓度可能比血浆中低,C错误;D、人体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D正确。故选D。1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e、g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免疫: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②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⑤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⑥产生了物质即抗体是体液免疫,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有b、c、d、e、g,B错误;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C正确;D、④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结合抗原,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致病基因的人不一定患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通过遗传咨询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计算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C.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的发生率D.经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羊水经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可用于染色体分析【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7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A.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携带致病基因但不患病,染色体病患者是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并不携带致病基因,A正确;B.通过遗传咨询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完整的家系调查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帮助病人推算遗传风险率,并提示对策和方法,B错误;C.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C错误;D.经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羊水经离心获得的沉淀物可用于染色体分析,D错误。故选A。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从1864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试验》开始,摩尔根、艾弗里、赫尔希、沃森等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投身于生物遗传机制的研究。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不仅需要有不懈探索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还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13.下列有关科学家研究的成果描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萨顿通过比较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复制式的假说14.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依次经过培养→离心→搅拌→检测等步骤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C.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答案】13.D14.B【解析】
8【分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3题详解】A、孟德尔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研究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控制果蝇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错误;C、萨顿通过比较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复制式的假说,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依次经过培养→搅拌→离心→检测等步骤,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对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用带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B正确;C、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因只有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利用的是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所以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D错误。故选B。15.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鲟灭绝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B.白鲟和长江鲟之间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种群进化D.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迁地保护
9【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详解】A、白鲟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A错误;B、白鲟和长江鲟是2个不同的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B错误;C、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C。16.取若干生理状况相似的枪乌贼神经纤维,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给予同等强度刺激,测得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三组实验中,50%生理盐水组和33%生理盐水组为实验组B.若增大电刺激强度,100%生理盐水组形成的动作电位将会大于40mVC.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静息电位基本不变D.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50%生理盐水组和33%生理盐水组为实验组,A正确;B、动作电位的峰值与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有关,若增大电刺激强度,形成的动作电位的强度不会改变,B错误;C、神经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引起,与Na+的浓度无关,所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静息电位基本不变,C正确;D、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动作电位减小,对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刺激减弱,形成局部电流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D正确。
10故选B。17.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相同B.切断d、刺激b,效应器还是会收缩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C【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快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A正确;B、d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切断传入神经纤维,刺激传出神经纤维会引起效应器收缩,B正确;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由于存在突触结构,其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错误;D、Ⅱ是突触后膜,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正确。故选C。18.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NaC1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生质体表面积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B.甲组细胞中NaC1浓度≥0.3mol/L
11C.乙组在0~6h内一直有水分子进入细胞D.丙组各时段NaC1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解除后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体,会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详解】A、原生质体表面积可增大或减小,说明细胞膜可以伸缩,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正确;B、由图可知,甲组NaCl处理后,原生质体表面积不断增大,说明细胞不断吸水,因此细胞内液浓度>0.3mol/L,但细胞内NaC1浓度不一定大于0.3mo1/L,B错误;C、乙组虽然原生质体表面积有增大或基本不变,但因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一直有无规则运动,一直有进、出细胞,只是进出有时不平衡、有时平衡,C正确;D、丙组在NaC1溶液中的各时段中,原生质体表面积都有下降,会出现质壁分离,每当重新放入葡萄糖基本培养基时表面积都会重新增大,说明细胞保持活性,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正确。故选B。19.在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图1)。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下(图2)。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12A.DNP与4℃都会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与25℃时相比,4℃时需氧呼吸放能减少C.与25℃时相比,4℃时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积累,生成的ATP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本题的文字与图示可知,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电子最初供体是还原型辅酶NADH,经电子传递链,传给最终受体氧气,该过程释放的能量使H由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这就是电子传递过程。内外膜间隙中的H+浓度大于基质中的H+浓度,当H+从内外膜间隙进入基质时,顺浓度梯度会释放能量,此时若通过ATP合酶,则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合成ATP,转移到其中;若不通过ATP合酶,则直接以热能形式释放。【详解】A、由图2可知,4℃与25℃下用DNP处理的结果十分相似,推测两者可能有相似的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但DNP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对前面的电子传递过程并无直接影响。且图2显示4℃与25℃下用DNP处理的耗氧量均增加。A错误;BC、由图2可知,都进行需氧呼吸,4℃下耗氧量高于25℃,因此消耗葡萄糖的量多,总的放能增加,4℃下ATP生成减少,说明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C正确;D、DNP使H+不经ATP合酶返回基质中,会使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导致ATP合成减少,D错误。故选C。20.多细胞动物体内的各细胞处于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如图所示。已知化疗药物通过抑制DNA的合成来抑制癌细胞增殖;胎盘素可激活面部休眠的成体细胞,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加速死皮脱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3A.图示细胞经历的过程都是受基因控制的自然生命历程B.图中上皮细胞的DNA、RNA、蛋白质的含量一直相对稳定C.化疗药物会缩短a时期以使癌细胞尽快离开细胞周期D.胎盘素能使某些细胞从G0期进入d时期,并缩短a+b+c+d的总时长【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详解】A、图示细胞经历了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但癌变并非受本身正常基因控制的自然的生命历程,A错误;B、图中上皮细胞处于持续分裂的活跃状态,在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呈周期性变化,RNA、蛋白质也周期性地合成、降解、分配,B错误;C、化疗药物会抑制DNA的合成,从而使细胞阻滞在S期,不能进入下一个时期,a时期被延长,C错误;D、胎盘素能激活休眠细胞,从G0期进入d(G)时期,促进新生角质细胞的增殖,缩短细胞周期的时长,D正确。故选D。21.北京科兴新冠灭活疫苗是目前国内接种率较高的疫苗,需要注射两次,注射后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保护作用达到91.25%,目前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对未感染者进行预防和对感染新冠病毒患者进行治疗B.注射灭活疫苗属于被动免疫C.接种第二针疫苗能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D.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只涉及了细胞免疫
14【答案】C【解析】【分析】主动免疫:通过疫苗引发机体产生效应细胞、抗体以及记忆细胞,提供相对疾病的保护。被动免疫: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如对破伤风杆菌感染者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进行医治。免疫接种:是以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方法。疫苗进入人体内,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则引发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多次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详解】A、注射疫苗是引发未感染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但不可通过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对感染新冠病毒患者进行治疗,A错误;B、注射灭活疫苗,引发机体产生效应细胞、抗体以及记忆细胞,提供相对疾病的保护,属于主动免疫,B错误;C、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可促使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所以接种第二针疫苗能提高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含量,C正确;D、灭活疫苗是灭活病毒,进入人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涉及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B.生长素在太空中不能极性运输,所以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点C.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叶片扩大,促进果实生长,打破休眠,抑制衰老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一般在萌发的种子和凋谢的花朵中释放的乙烯较多【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叶片扩大,促进果实生长,打破休眠。【详解】A、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A正确;B、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由于不受重力影响,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叶片扩大,促进果实生长,打破休眠,抑制衰老,C正确;D、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组织中,其中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成熟的果实中释放的乙烯较多,能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故选B。23.
15成人长期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而患病,这一情况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有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们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发育,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C.病人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还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D.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病人同时也患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的作用。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详解】A、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们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A正确;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发育,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生长激素正常发挥作用,导生长缓慢,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病人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还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C正确;D、呆小症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的,是婴幼儿时期缺碘引起的,成人缺碘不会引起呆小病,D错误。故选D。24.人工促进鲤鱼产卵常采用的方法是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理由可能是( )A.垂体提取物中就含有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等,能更快地促进性腺发育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饲喂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从而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鲤鱼提前进入繁殖期,更快产卵【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即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详解】A、垂体分泌的是促性腺激素,没有性激素,A错误;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B错误;C、如果直接注射性激素,过多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使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生长发育),最终使性腺退化,C正确;D、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但生长激素是促进生长的,不会使鲤鱼提前进入繁殖期的,D错误。故选C。25.甲、乙两病分别由A、a基因和B、b基因控制,下图是甲、乙两病分别在两个不同家庭中的遗传系谱图,家庭一中3号和4号为双胞胎,家庭二中Ⅱ4
16无致病基因,两个家庭间互不携带对方的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家庭一的Ⅱ3、Ⅱ4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B.若家庭一的Ⅱ5与一未知家庭的正常男性结婚,他们所生的子女正常的概率是9/10C.若家庭一的Ⅱ4与家庭二的Ⅲ8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发生的原因为Ⅱ3产生的卵细胞异常引起的【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家庭一父母正常而女儿患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家庭二中Ⅱ3和Ⅱ4所生儿子患病,且Ⅱ4无致病基因,故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详解】A、家庭一父母正常而女儿患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家庭一的成员I1和I2的基因型均为Aa,Ⅱ3和Ⅱ4基因型为AA或Aa,Ⅱ5基因型为aa。Ⅱ3和Ⅱ4异卵双生,二者基因型相同是均为AA或均为Aa,所以相同的概率为2/3×2/3+1/3×1/3=5/9,A正确;B、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即aa=1%,故a=1/10,A=9/10.人群中正常个体中携带者的概率=Aa/AA+Aa=2/11.未知家庭的正常男性基因型为AA或Aa,AA的概率9/11,Aa的概率2/11,与Ⅱ5基因型为aa结婚,他们所生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是2/11×1/2=1/11,则正常概率为10/11,B错误;C、家庭二中Ⅱ3和Ⅱ4所生儿子患病,且Ⅱ4无致病基因,故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Ⅱ3的基因型为XBXb,Ⅱ4的基因型为XBY,Ⅲ8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概率均为1/2。因两个家庭间互不携带对方的致病基因,所以I4基因型为AAXBY(1/3)或AaXBY(2/3),家庭二Ⅲ8的基因型为AAXBXB(1/2)或AAXBXb(1/2)。因Ⅲ8的基因型为AA,故子代甲病的患病概率为0。因Ⅲ8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概率均为1/2,故子代男孩患病概率是1/4,C正确;D、Ⅲ7患乙病,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基因型为XbXbY。因Ⅱ3的基因型为XBXb,Ⅱ4的基因型为XBY,故Ⅲ7的2条X染色体均来自于Ⅱ3,是Ⅱ3产生的卵细胞异常引起的,D正确。故选B。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26.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指标
17处理光饱和点(klx)光补偿点(lx)低于5klx光合曲线的斜率(mgC02·dm-2·hr-1·klx-1)叶绿素含量(mg·dm-2)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叶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果实光合产量(g干重)不遮阴405501.222.0918.923.258.25遮阴2小时355151.232.6618.843.058.21遮阴4小时305001.463.0316.643.056.13注: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度。光合曲线指光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的曲线。(1)叶绿素分布于花生叶片细胞中_____,主要吸收_______光。(2)遮阴影响光合产量的原因是:光强度影响光反应产物中_____的产生,它们为碳反应提供______,直接影响了三碳糖的生成。遮阴从开始到坚持一段时间后,三碳酸的含量变化为______。(3)由表可知,花生植株有多种策略适应弱光环境:通过提高_____来增强吸收光的能力;通过减弱______来降低光补偿点,以利于在较弱光下就可以______。表中“低于5klx光合曲线的斜率”反映出在该实验范围内,遮阴时间越长,植株利用弱光的效率_______。(4)由实验结果可知,想要获得较高的花生果实产量,间种的高秆作物对其的遮阴时间应______小时/天(可用“<”、“>”多少时间表示)。【答案】(1)①.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②.红、蓝紫。(2)①.ATP和NADPH②.能量、氢(还原剂)和磷酸基团③.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3)①.叶绿素含量②.呼吸作用③.积累有机物④.越高(4)<2【解析】
18【分析】植物的净积累量代表产量,农业生产上应合理适当提高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呼吸速率。通过表格分析,适当的遮阴能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呼吸速率而应对弱光。【小问1详解】叶绿素分布于类囊体膜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小问2详解】遮阴影响光合产量的原因是:光强度影响光反应产物中ATP和NADPH的产生,ATP和NADPH为碳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和磷酸集团。开始遮阴ATP和NADPH减少,三碳酸还原减弱而上升,一段时间后,五碳糖减少,导致三碳酸来源减少而下降,最后二者达到新的平衡而趋于稳定。【小问3详解】通过分析表格,遮阴条件下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提高。遮阴条件下,光补偿点降低,说明降低了呼吸作用,较低的光照就可以积累有机物。斜率反应的是速率,说明在该实验范围内,遮阴时间越长,植株利用弱光的效率越高。【小问4详解】由实验结果可知,遮阴两小时单株果实光和产量高于遮阴4小时,想要获得较高的花生果实产量,间种的高秆作物对其的遮阴时间应小于2小时/天。27.大多数的学校在正式上课之前都会组织一次新生军训,这个时候天气往往还比较炎热,很多学生会出现中暑的现象,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中,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0℃,皮肤干热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小幅度升高会刺激热感受器产生兴奋,位于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接受兴奋并发出信号,引起血管_______和汗腺分泌汗液_______,导致机体散热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从而维持体温稳定。(2)中暑前,机体大量出汗会引起体内的水和______等离子大量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进而改变内环境的渗透压。发热时,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患者出现烦躁可能与_______激素的作用有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作业或剧烈运动容易引发热射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3)热射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迅速降低核心体温,已知患者不能通过饮水来降温,则可采取的物理措施是______。(4)在早上军训的时候,如果不吃早餐有很多学生会出现头晕的现象,这是因为体内的血糖浓度较低,这时候为了维持血糖的平衡,_______分泌增加,促进_______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答案】(1)①.下丘脑②.舒张③.增多④.增多(2)①.Na+、C1-②.甲状腺③.产热量明显多于散热量(或产热急剧增多或产热增多、散热受限制)(3)在患者的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冒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4)①.胰高血糖素②.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解析】
19【分析】人在低温环境中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高温中暑会导致散热功能紊乱,进步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同时大量排汗盐,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改变内环境的渗透压。【小问1详解】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小幅度升高会刺激热感受器产生兴奋,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接受兴奋并发出信号,引起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导致机体散热增多,从而维持体温稳定。【小问2详解】中暑前,机体大量出汗会引起体内的水和Na+、Cl-等离子大量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进而改变内环境的渗透压。发热时,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患者出现烦躁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关,因为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作业或剧烈运动容易引发热射病,其主要原因是产热量明显多于散热量,导致体温上升。【小问3详解】热射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迅速降低核心体温,已知患者不能通过饮水来降温,则可采取的物理措施是在患者的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冒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小问4详解】在早上军训的时候,如果不吃早餐有很多学生会出现头晕的现象,这是因为体内的血糖浓度较低,这时候为了维持血糖的平衡,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28.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______类植物激素类似物。(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1所示,图甲、图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20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应设置在_______之间,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乙烯的合成从而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伸长生长。(4)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方式________(“是”、“不是”)极性运输,极性运输属于______(填“主动转运”或“被动转运”)。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答案】(1)细胞分裂素(2)①.发育的种子②.B和D③.不能(3)①.促进②.抑制(4)①.①②.不是③.主动转运④.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或破坏IAA载体【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延缓细胞的衰老。
212、分析图1可知,图甲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图乙是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伸长和增粗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增粗生长作用加强。3、分析图2可知:琼脂块①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②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③块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由于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所以其作用机理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小问1详解】该物质能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应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小问2详解】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的种子,若图甲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实验一所示结果知识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小问3详解】实验一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实验二是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伸长和增粗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则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细胞伸长生长。【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琼脂块①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②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③块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处理茎尖切段,且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说明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29.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某研究小组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开红花,再让F1自交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表示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2)该二倍体植物开白花的有_______种基因型,而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F1自交得到的
22F2中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的比值为_______。(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有四种花色,则这两株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4)研究人员发现该植物某矮茎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某基因突变产生,且高茎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通过一次杂交探究控制高茎和矮茎的这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实验方案:选择表型为_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①.3②.aaBB③.4:3:6:3(3)aaBb和AaBb(4)①.矮茎雌性植株和高茎雄性植株②.雄株全为矮茎,雌株全为高茎③.雌雄植株都为高茎或雌雄中都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图分析,白色花的基因型为aa__,粉红色花基因型为A_BB,红色花基因型为A_Bb,紫色花基因型为A_bb;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则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小问1详解】上图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表现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调控了色素的形成实现了对性状(花色)的控制,该控制方式为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表示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可知,该二倍体植物开白花的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由于白花植株(aa__)和紫花植株(A_bb)杂交,得到的F1全部开红花(AaBb),因此,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1aabb、1aaBB、2aaBb)∶紫花(1AAbb、2Aabb)∶红花(4AaBb、2AaBb)∶粉红花(1AABB、2AaBB)的比值为4∶3∶6∶3。【小问3详解】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aa__、A_BB、A_Bb、A_bb),可见亲本基因型中的第一对杂交的结果中一定有aa,保证白色的出现,为保证其他花色也能出现,则第二对杂交的结果一定需要出现BB、Bb、bb,则第二对的基因型可以为亲本一定是Bb×Bb,并且两亲本的花色不同,因此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白色(aaBb)和红色(AaBb)。【小问4详解】
23要确定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并且高茎为显性性状,因此可选择隐性个体做母本与显性个体做父本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即可,因此实验方案为:可将多对矮茎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①若突变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XdXd、XDY,则杂交后代雄株(XdY)全为矮茎,雌株全为高茎(XDXd);②若突变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Dd(或DD),杂交后代雌雄植株都为高茎或雌、雄中都既有高茎也有矮茎。30.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一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1)图1中,下丘脑CRH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会与脾神经元的______相接触,两个神经元相接触部分的细胞膜,以及它们之间微小的缝隙,共同形成了______,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就是需要通过此结构。紧接着去甲肾上腺素会和T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然后发挥自己的作用。(2)在体液免疫中,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作用于致敏的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①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______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②分别给两组小鼠_________;③一段时间后,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答案】(1)①.树突或细胞体或轴突##树突或细胞体②.突触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特异性受体(2)①.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②.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
24(4)①.脾神经切断②.注射相同剂量的同种抗原③.检测两组小鼠抗体的产生量④.实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解析】【分析】1、两个神经元相接近形成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神经元的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机理是Na+内流形成的。2、激素之所以能作用于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3、体液免疫的过程:4、实验目的是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脑——脾神经通路是否被破坏,因变量是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最终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可通过产生抗体的量来进行检测。本题为验证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应该符合题目要求,即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可以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小问1详解】下丘脑CRH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分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即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脾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树突或细胞体或轴突)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由图1可知,T细胞是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激素之所以能作用于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是因为T细胞膜上有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或特异性受体。【小问2详解】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小问3详解】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有关,分析图2可知,光敏蛋白受到光刺激后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从而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小问4详解】实验目的是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脑——脾神经通路是否被破坏,本实验应设计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小鼠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25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那就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同种抗原;最终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可通过两组小鼠抗体的产生量来进行检测;本题为验证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应该符合题目要求,即破坏脑一脾神经通路可以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小鼠抗体的产生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