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

ID:83030713

大小:11.8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3-06-20

上传者:152****4171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1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2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3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4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5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6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7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8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9页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_第10页
资源描述:

《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关于鲁迅与现代文学课文教学的若干探讨

1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最基础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特别是语体文书面语的阅读写作能力。语体文是相对文言文而言,指现代汉语写的文章。语文课也要学习文言文,除了文化传承,还为了接通源流,更好地使用现代汉语。

2这些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题,大都比平时学的课文要难,体式也很多变化,什么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史、比较文学,等等,不同专业领域的论文都作为阅读材料了,文学类的阅读考题也有现代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轻视甚至放弃现代文,阅读量上不去,视野狭窄,那怎么应对考试?从长远看,语文学习主要还是让学生日后具有基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这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要认识到现代文的教学和古诗文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课时,不能“放羊”减量。

3·古诗文的教学有比较集中而明确的目标,教学的程式与方法相对现代文来说,比较好把握。而现代文的体式以及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复杂,教学的程式与方法也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文更不容易教好。

4·备课第一步就是“赤手空拳”研读课文,即使是熟悉的课文,也还要重新仔细研读,获得新鲜的感受。有自己的研读感受,有心得,再参照相关的资料和别人的教案,并设想自己的学生可能的兴趣点或难点,几方面结合起来,再进行教案设计。这样的语文课,才有个性,有温度,有创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任务群的教学是多种教学方式的其中一种,不一定全部教学都采用任务群。即使是任务群教学,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精读也还是必要的前提。教材中的确有些时文比较容易读,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但许多现代文的经典,难度较大,老师还是要讲解,精读。

5就是围绕教材,比较系统地重新学习大学期间下功夫不够的课程,要适当跟踪和了解学术研究界的新的成果,将一些比较新的有共识的学术观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老师要让自己“在状态中”

6一、朱自清《春》

7一、朱自清《春》教学中往往把《春》说成记叙文,其实这是一篇散文诗。应当往诗性的想象与诗性的表达上引导,如果当作记叙文,重点讨论围绕“春”描写了哪些“画面”,字斟句酌讨论什么比喻呀、拟人呀等修辞手法,就不能很好地领略作品的魅力。

8《春》所诉说的许多感觉是模糊的,比喻也只能抵达其附近,而要真正领略这篇作品语言表达的艺术,还得调动感悟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这应当是教学的重点。

9《匆匆》

10《匆匆》朱自清写《匆匆》,跟他当时的心绪有关,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与伤感,以及让生命过程每一刹那都有价值的所谓“刹那主义”。教学中不一定要讲这些,但老师必须心中有数。无论理解的深浅,让学生对于“时间”与“生命价值”有了第一次自觉的感悟,那么这篇文章的教学也就比较到位了。

11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实写的是成年人的感伤,是初中生难于了解的,也不一定作为教学的内容。他们长大以后再回想这篇作品,慢慢就了解了。读《朝花夕拾》,不必要求象成年人那般去体味里边复杂的感情,也不要老是追求什么“意义”,应当放松一点。有的教学中要求理解小鲁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有点搭不上,还不如去体味儿童的好奇心。

13鲁迅这篇文章最感人的是写出了自己小时候的好奇心,以及亲近大自然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该往“天性”这方面引导。天性的保护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就是素质教育。教学中与其花很多时间去分析“鲁迅为何这样写”与“这样写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那些童年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14有一种说法认为百草园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儿童乐园,而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囚牢,禁锢儿童身心,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在“思考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写观点并不符合作品实际。为什么蟋蟀、覆盆子要加上“们”呢?那是孩子的口气,在孩子眼中,世上万物都有灵性,加上“们”,是亲切的意味。教学中不要动辄强调“儿童心理”,那是成年视角。初中生刚刚步入少年,让他们分析儿童心理,还不如回顾与感受幼年的生活。

15三、《阿长与〈山海经〉》

16三、《阿长与〈山海经〉》写的都是一些琐事,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终生难忘的“大事”。鲁迅写下的就是这样一些有“童心”的回忆,在这位极平凡的保姆身上,重新感觉到伟大的母爱和人性的光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孩子心目中长妈妈的不同印象,认识孩子的那种幼稚中的可爱,联想一下自己童年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17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语感。这有难度,可以主要抓诙谐幽默。

18四、《藤野先生》

19四、《藤野先生》鲁迅写此文的本意除了忆念“师生情谊”,更加重要的是记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这篇回忆性散文所记述事情很平凡,但可读性很强,也因为常用调侃、幽默的语言和富于张力的“鲁迅句式”。这也是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

20五、《背影》

21五、《背影》《背影》的感人,不是“父慈子孝”所能完全解释的,还因为触及了很多人都亲历过的“父子冲突”,这是人类学与心理学要碰到的基本问题。朱自清是经历了与父亲的冲突与和解后产生懊悔,才写下《背影》的。他以这篇文章向父亲表达忏悔。

22《背影》不是写一般的父子之爱,也不只是表明“孩子应当体谅父母”,而是写常见的亲人之间(尤其是父子)“爱”与“被爱”的隔膜。这正是这篇文章特别感人之处。如果教学停留于“父慈子孝”的表层解释,就不能抓住《背影》最触动人的深层原因,也难于向学生讲清楚为何不宜简单套用现实去理解文学作品。

23这篇散文没有采用朱自清通常喜欢的那种渲染和抒情,语言一洗铅华,回归朴素,干净细腻。语文教学应当重点讲析这种变化。

24六、《社戏》

25六、《社戏》鲁迅回忆中“过滤”了的自由自在的童年,带有梦幻的味道。这种童年记忆中往往都有的童话般的梦幻感,是阅读中最感人的,它会引起读者联想各自的童年。教学中应当引导往这方面体味,而不只是如何写,什么修辞技巧。

26中学语文中的《社戏》只是截取了原作的后半部分。前一部分写的也是回忆,是回忆中在北京两次观看京剧。鲁迅特别把北京观剧的回忆和童年的回忆放到一起,以前者的恶俗来衬托后者的清新,前者是都市的、现实的、成年的,后者是乡土的、梦幻的、童年的。若先读北京观剧,接着读故乡的社戏,那感觉也如同“我”冲出戏园子的那种“沁人心肺”。当人们沉浸于童年纯真和美好的回忆时,大概现实人生已经陷于平凡与无奈,这是人之常情吧。

27阅读时能发现倔强的战士鲁迅内心也有那么柔弱的部分,并且多少能引发对于人生“逝者如斯”的体味,那就很好了。

28七、《故乡》

29七、《故乡》文中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故乡,是童年生活,另一个是现实的故乡,是成年的生活。记忆和现实两者分裂,却又彼此叠合,所引起的心绪是忧伤的,是永远失去了童年生活的成年人的悲哀。这篇小说的教学,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体味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抒情,而不满足于简单归纳什么主题意义。

30让学生明白,一篇作品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和感觉,即使没有附加什么“意义”,也有一种难得的审美。

31八、《孔乙己》

32八、《孔乙己》这个短篇写“孔乙己”的遭遇,我们很自然会肯定主人公就是孔乙己。其实不然。小说写得最多、也最“关注”的,是鲁镇酒店的“空气”:那些“短衣帮”顾客、掌柜,甚至围住孔乙己要吃茴香豆的孩子,等等,他们都在议论、起哄,嘲笑唯一穿长衫的孔乙己,这些“旁观”构成了孔乙己的生存环境。他们才是“主角”。不能只从对科举文化毒害或者社会等级不公的角度去看待这篇小说的批判意义,更深刻的还有对于人性与国民性的观察。

33小说结尾那句话很有意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很鲁迅”的句式。让学生接触和感受“鲁迅式语言”,可以知道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知道何谓文学性表达。

34九、《红烛》

35九、《红烛》重视从中发掘思想意义,是我们常见的读诗解诗的方式,不过有些狭窄,有些死板。这些解读不一定符合诗作的涵义。闻一多写过很多很“唯美”、没有什么明确的“思想意义”的诗。因为闻一多为正义而牺牲,我们历来都比较重视他那些表达爱国情怀的诗作,而“淹没”了他许多“唯美”的诗。《红烛》能选进教材,实属不易,只是解读和阐释不要偏了。

36闻一多要给这个古老的意象灌以新的内涵,新的想象与感受。他把“蜡炬成灰”这个意象原来所暗示的涵义拓展了,可以理解为是为美好事物与理想的追求而献身的精神,那种牺牲自我的痴情与执着。

37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38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1哟!

39这不只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有从敬畏与惊叹中引发一种特别的感觉,那就是“力”!整个诗歌的体验主要集中到“力”。诗人就借想象中观察地球万物的特别角度,表达了对于不断地破坏与创造的“力”的仰慕与向往,其实也是对“五四”批判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渴望。

40注意想象进入“五四”那个革故鼎新时代特有的“暴躁凌厉”氛围,要体会那种“舍我其谁”的阔大胸怀,要理解当年那些年轻人创造光明的“狂劲”。那种长短句式穿插、多用排比,似乎毫无节制的呐喊(比如一连出现7个“力”)。这绝不是“乱写”,而是“五四”那个时代青春的呐喊,是先驱者的“摇滚”。这首诗是有难度的,难就难在对于特定时代审美形式的理解。

41十一、《荷塘月色》

42十一、《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让人感触最深的,并非“荷塘月色”之妙,而是那种暂时离开现实的“独处”之美。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其实主要是转移这种精神烦扰。写《荷塘月色》,设想自己能独自夜游荷塘,也是暂时的“放飞”自己。文学的想象具有这种转移和寄托的功能。

43如果太介意它的主题意义,把什么篇章手法弄得支离破碎,反而可能远离了这篇美文的本义。中学语文教文学作品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原意”和作品的思想意义,而不注意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只能说是“半截子”的审美。象《荷塘月色》这样的作品,不一定非得寻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原意”。不用管它什么写作背景,就让自己沉浸到作品之中,通过精神的“游历”,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也是一种收获。

44文中写月夜荷塘的种种景致,其实并非典型的写景,而带有梦幻性质,只有用冥想去体会,发挥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才是学习《荷塘月色》的正道。

45十二、《故都的秋》

46十二、《故都的秋》北国的秋,是郁达夫的秋,那欣赏和颂赞中带有浓浓的颓废色彩。让学生了解,颓废这个词从人生道德层面论是负面的,但由孤独、凄婉、伤感等情绪的艺术表达中所体现的颓废,却带有特别的美感。

47若不能理解所谓颓废的色彩,若不能体味这种民族审美积淀中常有的特殊感觉,不能算是读懂了《故都的秋》。语文是要培养思维的,包括直觉思维,这篇课文的教学应当往这里引导。

48十三、《祝福》

49十三、《祝福》《祝福》的故事不是直接叙述,而是“包裹”在作品叙述者“我”的遭遇和感受之中的。“我”大约是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对祥林嫂之死是感到无力,而且有道德自审的。小说的涵义很复杂深厚,并不只是“反封建”。实际上也包含有对当时“启蒙主义”的质疑与反思,所谓“启蒙”和祥林嫂们史隔膜的,而被启蒙的祥林嫂们仍然是无助的。

50祥林嫂最后就是被死后有无灵魂这个“悖论”折磨死的。可是她死前还是希望“我”能给她一个回答,这是绝望的求助吧。而“我”在这个“悖论”面前的“悚然”,也表示了在弱者悲剧面前的无力,所谓启蒙与被启蒙的尴尬。所针砭的是包裹着冷漠人性的那种麻木的国民性。

51十四、《阿Q正传》

52十四、《阿Q正传》高中语文只选取了《阿Q正传》其中一节,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完整阅读。有个关键细节也不能忽视,就是阿Q与“假洋鬼子”的关系。

53阿Q特别厌恶“假洋鬼子”,似乎站在“爱国”和“维护正统”的立场上了,所以才那样理直气壮,有一种维护道德秩序的“优越感”。读《阿Q正传》,应当从一些情节和人物言行去看背后隐含的寓意,格外关注“精神胜利法”背后的国民性批判和思考,把握到这部经典的思想内核。

54十五、《再别康桥》

55十五、《再别康桥》徐志摩不是直接去描写或者直接去抒情,而是把内心微妙复杂的感情,通过某些想象,幻化与升华为氛围表达出来。“套用”所谓“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找些诗句去印证,也能成说,终究不太贴切。不能太过注重诗歌手法与技巧的分析,不要老是讲什么“诗中有画”、“比喻的技巧”之类,也不要什么全都往“意境”之类“套”。还不如就在反复的诵读与沉思中获取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细细体味徐志摩那种自然、潇洒而又唯美的诗风,以及他那独有的纯真与才华。

56即将出版两书:《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商务印书馆)《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