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初设说明

桥梁初设说明

ID:83022334

大小:32.9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3-06-28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桥梁初设说明_第1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2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3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4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5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6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7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8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9页
桥梁初设说明_第10页
资源描述:

《桥梁初设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桥梁初设说明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3.1.3.4桥涵结构物设计原则针对本项目桥梁特点,特提出以下几点桥涵总体设计原则:1)大桥在服从路线走向的前提下,作为路线的控制点,路桥综合考虑。中小桥、涵洞位置服从路线布设的要求。桥涵跨径选择综合考虑满足功能要求,处理好泄洪排水。特点,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1)中、小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2)桥型总体布置依据桥位处地形、地质、线形、水文和跨越沟谷的要求以及将来的规划发展,以合理的跨径和桥高组合与其适应,以安全、适用、经济、协调、美观为原则进行布设。3)桥长及跨径布置以满足水文计算确定桥长,尽量不压缩河床或冲沟断面,以保证满足泄洪、2)涉水桥梁不降低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压缩河道断面、不破坏原有水系,与自然相和谐。快速排出山洪等的需要。3)路线穿越良田、植被覆盖率高及水土易流失路段时,采用高架桥梁跨越,以保护环境,尽量少占基本农田等不可再生资源。4)桥型结构选择结合路线平纵指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兼顾

1景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般大、中桥桥型结构以中、小跨径为主,全线标准跨径种类不宜过多,以两到三种为宜,力求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5)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式U台、桩柱式或肋板式等桥台形式,台后填土高度尽可能控制在5〜12m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6)高墩桥梁设计应控制变位,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7)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其孔径主要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8)涵洞主要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桥梁结构型式选择充分考虑桥位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当地材料来源、施工方法及使用功能等因素,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养护的原则,同时结合桥梁规模、路线平纵线形特点,有条件时尽量采用标准跨径预制构件。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造价。5)桥型选择,本项目桥梁分布距离较大且多数桥梁位于小半径平面曲线内,为满足道路线形要求及方便施工,桥梁上部结构优先选择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6)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0m时,一般考虑设置桥梁,中心填土高度小于20m但地质条件差或横坡陡峻,无法放坡且挡墙设置困难路段,也考虑桥跨通过。7)本项目为二级公路,道路交叉时皆考虑平交。桥梁跨径为20m、30m,

2场镇段桥梁标准宽度为11.0m(1.5m人行道+8.0m行车道+1.5m人行道),其余桥梁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8.0m行车道+0.5m防撞墙)。桥梁位于变宽段内时,桥梁与道路加宽相适应。20m跨径现浇箱梁梁高采用1.4m,采用等高度截面,直腹式结构形式。8)在跨越深沟时,根据沟底纵坡、填土高度以及附近的工程地质等因素具体分析;填土高度较高,沟底工程地质较差或由于沟底纵坡较陡,路基放坡侵占沟下游构造物或主河道而路基挡墙又设置困难时,采用纵向高架桥跨越。9)桥跨分联根据桥梁跨径和桥墩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联长控制在120m以内。10)支座设置:支座类型根据桥梁受力特点及支反力大小等因素综合选定,连续箱梁均采用盆式橡胶支座。11)护栏:桥梁在两外侧采用钢筋碎防撞墙(人行道栏杆)。12)桥台搭板:桥台搭板长度设计为8m。13)桥台台后最大填土高度一般尽可能控制在10m以内,以减少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或桥头溜坡挡土墙设置困难。6、桥梁、涵洞6.1设计原则6.1.1桥梁设计原则桥型选择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美观与周围景观协调。桥孔布设结合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及水文计算成果等因素进行;在选择孔径时还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本项目的

3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14)当桥头有高路堤,占用农田较多,且需大量借方或远运填料时,可适当延长桥孔。6.1.2涵洞设计原则1)根据逢沟设涵原则,涵洞孔径设计依据规范推荐的小流域经验公式推算的设计流量来确定,并综合考虑地方的实际水文特点。涵洞主要功能为泄洪、排水、灌溉农田以及与其他构筑物的交叉。2)用于灌溉的沟渠,主要是根据规划要求,结合现状。由于本项目为三级公路,采用开放式,所有交叉道路采用平交,因此涵洞跨径未考虑通道功能。3)对于与水塘连接的排水涵以及溢洪道附近的沟渠时,主要是根据溢洪道及排水道的设计流量及校核流量,并结合小流域经验公式计算流量综合确定孔跨径。4)涵洞型式综合填土高度及涵位的实际地形特点选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5)涵洞洞口形式根据涵位的实际地形特点及排水功能,一般采用八字墙、一字墙结合开沟、进口跌水或集水井等;洞口侧墙及其基础采用浆砌片石。6)涵洞设置综合结合当地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线需要,凡有上述功能要求的孔跨径一般按需要设置,并尽可能满足灌溉要求。7)根据沿线冲沟深、宽的特点,在涵洞进出口一定范围内应考虑加强防护,保证涵洞、路基免受冲刷破坏。8)涵洞设计时考虑了与排水沟、通道形成整体排水系统,保证路基排水顺畅、路基安全。6.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621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

4范》(JTG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坛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D81-2006)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11)《公路勘测规范》(C01-2007);12)《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13)《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6.2.2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一11级。2)场镇段桥梁标准宽度:1.5m(人行道)+8.0m(车行道)+1.5m(人行道)=11.0m;非场镇段桥梁标准宽度:0.5m(防撞墙)+8.0m(车行道)+0.5m(防撞墙)=9.0m。3)设计速度:40km/h。4)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采用1/50;涵洞采用1/25o桥面铺装:预制装配式T梁桥采用8cm整体化混凝土现浇层+防水粘结层+10cm厚沥青混凝土;现浇连续结构采用防水层粘结层+10cm厚沥青混凝土。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6.3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5K、A线方案桥涵分布情况统计如下:桥梁数量汇总一览表6.4桥梁抗震设计情况6.4.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烈度桥梁是交通运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在地震时所遭受的震害,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因中断交通,影响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地震区的2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桥梁还必须能够抗御地震的袭击,以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0-2001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0-2001图B,路段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简易设防。6.4.2本次设计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在本次设计中,根据对已有地震震害资料的对比分析,充分考虑了桥梁震害的成因。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抗震设防:1)加强结构连续设计以及墩梁固结设计。2)加强防震挡块设计,挡块与梁之间应加设防震橡胶垫块。3)加强防止落梁的措施设计。4)适当加大桥墩、桥台盖梁宽度,保证梁端至墩、台盖梁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0+0.5L厘m(L为梁板计算跨径,以m为单位取值)。5)适当加大桥墩及其桩基的截面尺寸,加强桥墩及其桩基的钢筋构

6造,增强其刚度及抗弯惯性矩。6)适当加强墩、桩结合潜在塑性较区域处的钢筋构造,增强此处的抗震能力。7)适当加长轻型桥台台长,加大桥台桩基、盖梁、耳背墙截面尺寸,同时加强其钢筋构造。6.5桥梁耐久性设计及措施结构的防腐蚀耐久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设计方法、施工质量、监理控制及管理部门后期对结构的养护维修措施等各方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以及结构使用过程中例行检测与正确维修,因此,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及监理四方应紧密协作,共同解决结构耐久性各项措施的实施。6.5.1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本项目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交通运输部批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的标准、要求进行设计。652结构环境本项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按I类考虑。环境作用考虑到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为A级,即可忽略作用影响,这样环境作用等级为I-A级。6.5.3结构设计基准期本项目桥梁结构工程设计基准期为100年。6.5.4设计基本要求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各项指标除须满足现行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外,同时也须满足下列方面要求;(1)工作性能

7预制构件用混凝土坍落度:6±2c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4±2cm,同时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坍落度、均匀性、保水性能。(2)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有一定的富余。(3)常规耐久性能抗渗等级2W8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1)控制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各种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拟定参见下表。主要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2、泥下区指陆地地面线以下范围。(2)控制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增加配筋、增大截面尺寸等措施限制裂缝宽度。(3)采用真空吸浆预应力管道采用真空吸浆施工工艺,确保压浆密实。3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4)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材料抗氯离子渗透的根本方法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HPC)。对各种混凝土构件定期检查和维护,具体要求详见相关养护规范。6.5.5支座要满足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支座的耐久性也是很重要,设计从支座的结构、材料、防腐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墩顶留有足够的起顶位置和

8高度,定时检查,必要时应立即更换支座,确保结构安全。656结构使用运营阶段维修、养护对结构在使用年限内作出详细的养护、维修、检测规划及相应监控措施,必要时应委托有一定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结构的正常使用。657施工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采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和52.5级,最大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最小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选用低水化热、含碱量偏低、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铝酸三钙)含量的水泥。矿物掺和料是配制耐久混凝土的必需组分;应使用优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矿物掺和料。优先选用吸水率低、线胀系数小的骨料,尽量采用碎石;应特别重视混凝土骨料的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并保持洁净。外加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在正式施工前的混凝土试配中,应进行混凝土和胶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并择优选择抗裂性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比。为改善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水泥细度不宜超过350m7kg,水泥含碱量不宜超过0.6%,掺合料必须保证品质稳定。配制骨料应满足:骨料质地坚固、均匀,级配良好,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细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内,粗骨料粒径与保护层厚度比值不宜超过2/3o配制耐久性混凝土所用化学外加剂应注意配比、计量要求,要通过实

9验分析外加剂对混凝土品质的影响。3)混凝土施工注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构施工顺序、搅拌振捣要求、混凝土养生措施等。(1)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顺序应经仔细计划,如结构分段分块的施工缝位置与浇筑顺序和后浇带的设置等,以尽量减少新浇混凝土硬化收缩过程中的约束拉应力与开裂。(2)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3)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4)加强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控制。(5)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4)混凝土质量检测进行无破损检测,测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混凝土表面强度、抗渗性等。5)裂缝控制措施(1)当结构分层浇筑或分段浇筑时,层间应按照施工缝处理,加强混凝土结合;对新老混凝土连接部,应进行有效增强结合力的界面处理,除抹界面剂外还应在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防水处理。(2)应重视并加强结构表层钢筋网和预应力管道四周定位钢筋的设置。(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应力管道的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负允差对梁、柱构件不大于5mm,对钢筋混凝土板构件不大于3mm。6)其他防护预应力混凝土应注意对钢绞线防护和锚头的防护,分散预应力体系,提高结构的防水性能,提高结构的延性。6.6沿线水系及水文概况及特征

10路段区地表水系均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多呈树枝状,次有羽毛状,横剖面多呈深峡之“V”、"U”字形,坡降较大,水流湍急,阶地不发育的特点。路线区以金佛山风吹岭为界,岭西为乌江主要干流大溪河支流凤咀江水系,岭东为乌江主要干流芙蓉江支流梅河水系。乌江属长江一级支流,乌江为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大河为路段区主要地面水体,为常年性河流,河床宽度一般20〜60m,其最高洪水位低于拟建道路设计路面高程,对拟建道路无影响。金佛山电站位于线路K5+600大河段。大河已于2012年1月在K0+800处南侧河道修建金佛山水库,拟于2018年竣工,水库正常蓄水位836.00m,水库回水到柏枝溪的两河口一带,相应回水长度约9km,相应库容9614.6万m,总库容10345万m。桥位区位于水库上游,其设计标高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库大坝蓄水后拟建道路无影响。路段区内发育多条冲沟及河沟,但切割浅,其流量及水位受大气降水控制影响明显,水势通常334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约1〜3天)。6.7水文计算、孔径确定依据沿线所有桥梁桥位均进行了逐桥勘察,尤其对线路经过的主要河流(或季节性河道)进行了现场水文勘测及资料收集、包括河段类型、河床断面及地质情况、河岸堤防及通行要求;对旱桥(高架桥)桥位处的村庄

11密集程度、汛期汇水面积大小及地质条件、桥台处山坡的坡率及稳定性均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钻探。桥涵水文分析在1:5万地形图上勾绘汇水面积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象暴雨资料,并参考规范中相关的暴雨径流推理公式和地方经验公式,并结合调查洪痕分析比较后,确定其采用值,然后根据形态法求桥址处水位。桥涵孔径以不压缩河、渠断面,不降低排洪、排灌能力为原则;通过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根据设计水位和设计流量确定。6.8沿线工程地质、筑路材料与桥涵结构类型选择的关系681沿线工程地质路段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碎屑岩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分别赋存于各不同的含水岩组中。路线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部分通过地表渗入土层孔隙及基岩风化、构造裂隙中外,大部分直接沿斜坡冲沟排入斜坡下冲沟或者河沟中。拟建路线大部处于斜坡部分,地下水多贫乏。大河河床位置存在地下水。根据本次勘察,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崩坡积体。682筑路材料路线区桥涵填料丰富。外业勘察中对沿线筑路材料进行了全面调查,建设区域地表多砂岩出露,可作片块石、碎石和机制砂料场,项目区域内无天然砂、钢材、沥青等材料,需外运,可集中采购。拟建公路沿线均近邻县级公路,材料运输条件较好。在工程建设期间,桥涵填料应集中设置取土坑和利用路基开挖土石填筑路基。对取、弃土坑的设置,应本着节约用地,保护周围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原则,选择荒地或结合当地土地开发综合利用。6.821块、片石、碎石、机械砂路段沿线砂岩蕴藏丰富,其岩石坚硬致密,一般单轴抗压强度Rb在30MPa左右,可用于桥涵、防护、排水、路面工程,基岩裸露,易于人工开采,成材率在85%以上,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料场选择时,可充分利用路基弃方或在拟建公路两侧选择储量大、开采

12条件好的料场开采。6.8.2.2天然砂乌江边有储量较丰富的河沙,质量较好可采购使用。但运距长,最远运输距离约100kmo6.8.23水泥重庆嘉南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脚下,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可生产32.5(R)、42.5(R)、52.5(R)级标号硅酸盐、道路硅酸盐水泥,该厂水泥可用于防护、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及排水工程。材料可通过现有公路运输。6.824工程用水、用电沿线大河流水较丰富,沿线高压电网覆盖较广,用电可与用电部门协商就近解决,水源好,水质清洁,无污染,微腐蚀性。6.8.2.5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来源及供应本项目所需的沥青、木材、钢材、水泥、原木、锯材等材料主要由市场供应,为保证材料数量和品质,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和厂家,直接在重庆、南川城区大宗购买,也可采用招标方式购进。6.8.3沿线工程地质、筑路材料与桥涵结构类型选择的关系本路段根据沿线工程地质和工程材料的实际情况,桥梁设计时密切结合以上因素,桥梁材料尽量选取当地既有可用材料。桥梁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柱墩,桩基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桥台以重力式片石混凝土桥台为主,部分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肋板式的轻型桥台。桥梁桩基本次设计均按照嵌岩(端承)桩设计,桩基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桥台台后回填采用砂砾石回填,台身及基础采用片石混凝土。涵洞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洞涵台后回填采用砂砾石回填。路线沿线各桥位场地整体稳定,均适宜建桥。6.9桥型方案拟定及比选

136.9.1大、中桥桥型方案拟定原则桥型方案的选择是在桥位、净空标准和平面线形确定后,结合桥址区的地质、水文、桥梁功能、施工条件、景观协调和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选择方案的原则:1)选用设计施工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的桥型,确保桥梁品质。山区一般大中桥梁以跨越沟谷、河流或地方道路为主,且量广面大,设计的合理直接对工程的5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可靠性、运营养护的可实施性、结构的耐久性甚至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尽可能选取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养护要求低的混凝土梁式桥作为首选桥型。20m跨径板梁工程量、经济指标比较表2)小半径曲线桥梁优先采用现浇连续箱梁本项目为山区二级公路,部分路段适应地形变化道路平曲线指标较低,桥梁位于小半径曲线内。考虑桥梁结构复杂的受力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3)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本项目地处山区、路线平面以曲线为主,在桥梁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4)注重环保、景观要求,选用合理的墩台形式。本项目高架桥大部分沿山腰展布,横向地形变化大,墩、台、基础的

14设计对边坡开挖、山体稳定等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对工程的景观产生重大影响,一般采用双柱式墩。6)考虑建桥条件,以使上下部结构施工难度小、工期短,以争取早建成、早发挥效益。7)本阶段桥跨考虑施工时模板统一利用、方便施工、加快进度等因素,同一合同段的结构形式、跨径尽量统一。692桥梁桥型结构比选本项目为山区二级公路,桥梁除跨越沿线分布较广的U型和V型沟谷外,受地形限制陡坡路段及需跨越既冲沟河流等因素亦需设置一定数量的桥梁,大多数桥梁平均墩高一般介于10m至35m之间,桥址处基岩埋深较浅,墩、台桩长一般不超过30m,大部分介于10m〜20m,且下部桩长随上部跨径的不同变化不大。因此普通大桥上部跨径比选是控制桥梁施工工期、影响桥梁造价、体现最优桥型方案的控制因素。上部构造尽量采用标准化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以下分别对相同标准跨径不同上部构造、不同跨径桥型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取出最优方案。1)相同标准跨径上部构造经济指标的比较下面选取本项目20m标准跨径为例,进行上部结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20m跨径的上部构造形式中,T梁主要经济指标最低,其次是预应力碎空心板,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要经济指标略高;三种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均较成熟。考虑到本项目桥梁分布距离较大,预制梁模板利用率较低,且多数桥梁位于小半径平曲线内,为更好的适应路线超高加宽的需要,减少施工难度,本项目桥梁上部结构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不同标准跨径桥型方案的比选往往取决于桥梁高跨比、地形地质条件、

15设计施工经验、地区的习惯作法以及桥梁美学方面的要求,通过对大量桥型上、下部结构综合筛选分析,选择出最优桥型方案,从而避免在设计文件中同类桥型反复比选、简单重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以点代面、事半功倍的效果。(1)不同标准跨径上部构造经济指标的比较,就上部构造而言,材料指标总体随着跨径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桥梁不同跨径桥型方案的选取,还须结合桥梁功能及下部构造的材料指标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2)下部结构形式的选取桥梁结构的选型除应重视上部跨径和下部墩高的高跨比的协调,最经济的跨径是桥梁上、下结构总造价最低。桥梁下部结构的选型结合地形、地质、施工工艺、施工工期、造价、结构安全可靠等因素综合确定。桥址处地形起伏较大,以残坡积和基岩全风化为主的覆盖表层厚度较薄,其下的基岩埋深较浅。桥台的填土高度一般控制在12m以内,桥台选型根据地基承载力情况,并结合桥台处具体地形情况,考虑分别选用重力式U台(配扩大基础)、肋板式桥台(配承台桩基础)两种结构型式。6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在大桥桥墩的类型选择上,根据山区桥梁设计的经验和要求,结合桥墩墩高(H)确定采用原则如下:H<50m,卜部选用双圆柱式桥墩,配桩基础;H250m,下部选用空心薄壁桥墩,配承台桩基础;(3)结论本项目的小半径曲线桥梁优先采用现浇连续箱梁;下部构造桥墩主要

16推荐采用双圆柱墩或空心薄壁墩,桥台根据台高、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分别选用重力式U台(配扩大基础)、肋板式桥台(配承台桩基础)两种结构型式。6.9.3本路段初设大中桥情况初设大、中桥设置情况参见桥梁表。6.10大、中桥说明及桥型方案本线路对常规大、中桥简述不同墩高、不同跨径、不同桥型综合比选论证,选定合理的墩高、跨径及桥型组合,全线桥梁统一按此组合合理布置,桥型布置说明不再作多方案比较。6.10.1K线大中桥梁初步设计情况6.10.1.1K1+062响水沟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坡角40〜60°,中部分布一砂岩陡坎,陡坎高约30〜40m,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30〜40°。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25〜36°,局部达60°,宽约5〜12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13〜860m,相对同差47mo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冲沟底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el+dl)块碎石土,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K1+062,起点桩号K1+026,终点桩号K1+098,桥梁全长72.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上坡段内。

17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II)2.5盆式支座,1号桥墩设墩梁固结,2号桥墩设GPZ(II)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1.2K1+652宗树林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坡角20-40°,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10〜20°。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15〜25°,局部达40°,宽约10〜15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60〜895m,相对高差35m。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冲沟底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el+dl)块碎石土,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页岩、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K1+652,起点桩号K1+606,终点桩号K1+698,桥梁全长92.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4-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R=160.45m,Ls=70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上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II)2.5盆式支座,3号桥墩设墩梁固结,其余桥墩设GPZ(II)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1.3K2+350花英台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

18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坡角40〜60°,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20〜30°。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15〜25°,局部达40°,宽约10〜15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63〜925m,相对高差62m。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土层零星覆盖,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页岩、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K2+350,起点桩号K2+297,终点桩号K2+403,桥梁全长106.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应力混凝土桥面连续结构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7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本桥平面位于R=350m,Ls=60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上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各墩台顶设板式橡胶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1.4Kl+652K3+453沙沟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坡角20〜30°,

19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10〜15°。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15〜20°,局部达35°,宽约10〜30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905〜942m,相对高差37m。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土层零星覆盖,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页岩、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K3+453,起点桩号K3+415,终点桩号K3+491,桥梁全长76.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R=153.9m,Ls=75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下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H)2.5盆式支座,1号桥墩设墩梁固结,2号桥墩设GPZ(II)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1.5K3+943后头沟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为砂岩陡坎,坡角60~70°,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10~25°□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15〜20°,局部达40°,宽约10〜20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54〜934m,相对高差80m。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山沟底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el+dl)

20块碎石土,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页岩、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K3+943,起点桩号K3+909,终点桩号K3+977,桥梁全长68.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2-30m预应力混凝土桥面连续结构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下坡段内。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各墩台顶设板式橡胶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1.6K5+637头渡大桥桥位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沟谷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沟谷,两侧桥台位于两岸斜坡上。小里程岸斜坡地形相对平缓,坡角一般15〜25°,局部被开挖整平成台阶状;大里程岸斜坡地形相对较陡,坡角一般25〜45°。大河宽约30m,纵向坡角平缓,一般2〜5°。地形标高796〜871m,相对高差75mo桥址区地表第四系土层覆盖,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崩坡积层(Q4c+dl)和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大河两岸崩坡积体整体稳定。桥型方案拟定:本桥桥址处现状地面距离桥面较高,此类地形可考虑标准化预制结构

21方案或大跨径现浇结构方案,对应的桥型方案分别为预制T梁和连续刚构桥。从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工艺要求、技术难度等多方面比较,预制T梁方案均具备一定优势,同时兼顾本项目桥梁结构的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本桥采用30m预制T梁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5+637,起点桩号K5+528,终点桩号K5+746,桥梁全长218.0m,桥面标准宽度为11.0m(1.5m人行道+净8.0m+l.5m人行道)。本桥上部结构采用7-30m预应力混凝土桥面连续结构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肋板式轻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i=1.25%的上坡段内。全桥分两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4号桥墩设CD-160型伸缩缝,各墩台顶设板式橡胶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2A线大中桥梁初步设计情况8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6.10.2.1AK6+115三合头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为砂岩陡坎,坡角60~70°,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10~25°o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5〜15°,局部达25°,宽约4〜10m:横向地形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27〜955m,相对高差128m。桥址区地表基岩出露,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砂岩。

22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AK6+115,起点桩号AK6+089,终点桩号AK6+141,桥梁全长52.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2-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R=396.4m,Ls=50m和R=100m,Ls=50m的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1.2%的下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H)2.5盆式支座,1号桥墩设置GPZ(II)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2.2AK6+463.5耳子山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为砂岩陡坎,坡角60-65°,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5〜25°。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20〜35°,局部达40°,宽约20〜40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61〜935m,相对高差74m。桥址区地表基岩出露,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AK6+463.5,起点桩号AK6+443,终点桩号AK6+484,桥梁全长41.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

23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l-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R=350m,Ls=60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上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板式橡胶支座。6.10.2.3AK6+765平滩河中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地形较缓,为砂岩,坡角15~25°o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15〜25°,局部达40°,宽约10〜25m;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95〜930m,相对高差35m。桥址区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AK6+765,起点桩号AK6+737,终点桩号AK6+793,桥梁全长56.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2-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位于两条R=63.01m,Ls=45./0m的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下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II)2.5盆式支座,1号桥墩设置GPZ(II)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搭板。6.10.2.4AK7+020风岩坝大桥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总体呈北东高南西低。桥位区跨越

24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山沟,两侧桥台位于斜坡中的山脊上,山沟岸坡下部地形较陡,坡角40~60°,中部分布一砂岩陡坎,陡坎高约35〜50m,上部地形相对较缓,坡角25〜35°。沿山沟纵向坡角一般25〜40°,局部达60°;横向地形(即沿线路纵向)呈两端高,中部低。地形标高870〜930m,相对高差60m。桥址区地表基岩出露,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ix)砂岩。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型方案拟定:本桥桥址处现状地面距离桥面较高,此类地形可考虑标准化预制结构方案或大跨径现浇结构方案,对应的桥型方案分别为预制T梁和连续刚构桥。从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工艺要求、技术难度等多方面比较,预制T梁方案均具备一定优势,同时兼顾本项目桥梁结构的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本桥采用30m预制T梁桥。桥梁中心桩号为AK7+020,起点桩号AK6+960,终点桩号AK7+080,桥梁全长120.0m,桥面标准宽度为9.0m(0.5m防撞墙+净8.0m+0.5m防撞墙)。本桥上部结构采用5-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9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本桥平面位于R=700m的圆曲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下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一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和GPZ(11)2.5盆式支座,3号桥墩设置墩梁固结,其余桥墩设置GPZ(H)5.0盆式支座。全桥在两岸桥台处设8m

25搭板。6.10.2.5K7+627水止坝大桥桥位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沟谷地貌。桥位区跨越一宽缓不对称“V”字型沟谷,两侧桥台位于两岸斜坡上。小里程岸斜坡地形相对较陡,坡角一般30〜50°:大里程岸斜坡地形相对较缓,坡角一般15〜30°,局部呈台阶状。大河宽约25m,纵向坡角平缓,一般3〜6°。地形标高822〜907m,相对高差85mo桥址区河床及大里程岸斜坡第四系土层覆盖,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崩坡积层(Q4c+dl)、残坡积层(Q4el+dl)和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lx)o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桥位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大河两岸崩坡积体整体稳定。桥型方案拟定:桥梁中心桩号为AK7+627,起点桩号AK7+500,终点桩号AK7+754,桥梁全长254.0m,桥面标准宽度为11.0m(1.5m人行道+净8.0m+1.5m人行道)。本桥上部结构采用8-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及肋板式轻型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明挖扩大基础。本桥平面除最后一跨小部分位于R=100m,Ls=45m的缓和曲线上外,其余部分均位于直线上,纵面位于i=3%的下坡段内,墩台均按路线法向布置。全桥分两联,在桥台处设CD-80型伸缩缝,4号桥墩设CD-160型伸缩缝,各墩台顶设板式橡胶支座。6.11涵洞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农田排灌系统,道路、居民点分布以及将来规划发展等情况,结合路线纵面设计,设置涵洞。

26涵洞的布设,采用逢沟设涵的原则,只要路基在冲沟处有条件者均设置涵洞;为了减少涵洞淤积和水毁发生,涵洞进出口均准备设置多级消力槛和沉砂池等消能设施。涵洞依其使用性质、泄洪流量、路基填土高度、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等情况,选用钢筋混凝盖板涵型式。考虑清淤方便,涵洞孔径一般不小于1.0m。6.12桥涵与路基路面及沿线设施的衔接配合1)对路线上的桥梁和填方路段的涵洞,一般采用锥坡围墙或直斜八字墙与路堤两侧填方边坡衔接,并加强下坡桥台尾部衔接部位路基边坡的排水与防护,以避免桥头路基遭受冲刷。2)对位于斜坡路段半填半挖断面上的涵洞,则以护坡,跌水井、竖井、急流槽等型式与路基填挖边坡和边沟相衔接。3)为避免桥梁台背填土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现象,均设以钢筋佐搭板与填方路堤相连接,以达到使车辆安全平稳行驶的效果。6.13重要桥梁的景观设计本路段桥梁景观设计注重结构选型与地形的协调,桥位设置服从路线走向,部分桥梁墩台隐入路侧植被,桥梁与路基内侧做到视觉连续,采取适当增加桥梁跨径和孔数,提高通透性和视觉愉悦性,从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6.14重要桥梁的养护方案1)桥面应经常清扫,排出积水,清除泥土、杂物、冰凌和积雪,保持桥面平整、清洁。2)桥面的泄水管、排水槽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并经常保持畅通。3)护栏、防撞墙应牢固、可靠,若有损坏应及时修理和更换,钢护

27栏和钢筋混凝土护栏上的外露钢构件应定期涂漆防锈。4)应经常清除缝内积土、垃圾等杂物,使其发挥正常作用,若损坏应及时修理和更换。5)桥上的交通标志应齐全、醒目、牢固,标志板应保持整洁、无裂纹和残缺。若有损坏应及时修理和更换。6)应采取措施保持桥梁墩台基础附近河床的稳定。7)若基础冲刷过深或基底局部掏空,应立即抛填块石、片石、铅丝石笼等进行维护。8)对设置的防撞、导航、警示等附属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保持良好状态。6.15下阶段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本项目地形复杂,纵向地形变化大,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路线设计充分考虑桥梁的控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结合施工图测量以及详勘资料,合理确定基础形式以及基础持力层标高,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减低施工风险。2)在上部结构设计中,尽量根据同一合同段,对梁的类型归并、调整,适应路线平、纵线形,10CI-2S406彭丰路彭水段(高谷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方便预制施工。3)在跨越既有构筑物的路段,尽量预留充足的建筑限界和施工支架空间。并进一步加强对既有构筑物产权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对于既有构造物进行详细的实测。4)在初堪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一处结构物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勘

28探,确保工程措施合理有效得当。5)对全线大、中桥以及涵洞等构造物设计严格做到:“准确勘察,精心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后期施工变更。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