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

ID:83019575

大小:108.87 KB

页数:127页

时间:2023-09-19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1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2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3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4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5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6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7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8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9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表部药麻黄开郁散结,解表发汗(也能利尿)。主治因津血、水分瘀滞郁结于体表、肌表所致的身疼痛、无汗(包括汗极少、粘稠之类的情况)、身体水肿浮肿(以全身性和腰以上的水肿为主)、鼻塞不通(若鼻涕自流、通利则不宜使用,或宜与固表药如黄黄、防风之类一起使用。这里的鼻塞不通类似于无汗,鼻涕自流、通利则类似于自汗出)之类的情形,常有脉浮紧、脉紧(脉有力、拒按)之类的表现。性疏散,适用于实证而不适用于虚证;一般认为其性温,但也有认为其性寒的(陈土铎),其实无论寒热,只要有表实证、麻黄证,均可对证选用。生麻黄常用量3-10克,大剂量可用到15克;炙麻黄常用量5〜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但随着用量的增大,其毒副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加,使用药的安全性大幅降低,所以还是应该以常规的用量为主,尽量避免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用药)。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个人体会:1、麻黄煎煮时,古经方常有先煎、去上沫的说法,但我在药店买到的麻黄,没有一次是能煎出“沫”来的。对此,我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不“先煎、去上沫”,直接煎煮;或在方中加味生甘草(用量应与麻黄用量相等或略多)以消除麻黄的毒副作用(诸如心悸心慌、兴奋失眠、头痛眼痛、尿

1精(在尿尽的时候常会有清水样的精液渗出)之类的表现)。二是先煎3(3克麻黄)〜15(15克麻黄)分钟(按1克麻黄煎一分钟去累计),然后倒掉药汁不用,以药渣入药,这样既不会影响麻黄的药效,也能有效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再加味生甘草(这时生甘草的用量可以少些,一般与麻黄等量就可以了,还可以用炙甘草而不用生甘草)。2、用炙(蜜炙)麻黄,直接入煎就行,不用再另作处理,麻黄作用既能得到保存,毒副作用也比较少;也可以同时加味甘草(生、炙均可),用量一般以小于(最多是等于而不宜大于)炙麻黄的用量为好。但必须注意的是,炙麻黄的作用与生麻黄是一样的,而并不是现在一些药书上所说的变成了只是平喘止咳而不能发汗解表的那种说法的。我现在在临床应用麻黄时,就是以用炙麻黄为主的,只有在没有炙麻黄的情况下才去使用生麻黄。3、现在普遍认为麻黄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据实践证明,麻黄无论生用或炙用,都有降血压的效果;另外,对于桂枝,也有相同的错误的“定论”;因此,这类普遍的“定论”、认识是不可从、不可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用麻黄降压,常会出现在服药期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甚至居高不下(但血压高引致的不适症状却是在明显减轻甚至是消退的),而在停药后血压反而能明显、迅速地下降的情形,这也可能是人们将麻黄误认为是升压药的原因(另一原因则与麻黄的误用、过量使用之类有关,属麻黄的中毒反应)。4、关于服用麻黄后出汗的问题,历来均认为麻黄是个发汗的猛药、服后会出大汗,但实践证明,麻黄的发汗作用并不

2强烈,其发汗的效果往往与天气(热天容易出汗、冷天则不容易出汗)、体质、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之类的因素有关,有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是没有很明显的汗出的表现的,反而是利尿的作用往往会更为明显。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仅是会有拉两泡大尿、头皮有点发凉或有虫爬的感觉然后会导致打几个寒颤之类的反应,完了病情就得到了缓解和好转,而没有明显的汗出的过程,即使是出汗也往往只是一过性的细汗微汗或祭兼微似有汗,甚至是完全无汗,而不是大汗淋漓、大汗不止之类的情形。有实验证明,大剂量的麻黄同样是会收缩皮肤和粘膜血管,造成充血或水肿的(导致头痛、眼痛等的副作用产生,也能导致不汗出);而且大量地使用麻黄,会引起心动过速、胸闷心悸气促、烦躁不安、头痛眼痛、亢奋失眠、血压升高、大汗出、发热(发烧)之类的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地使用麻黄,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态嗜好,等同于吸服毒品;可见大量或长期大量地服用麻黄,其害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现在一些说法认为服用麻黄后不汗出,应该不断加大麻黄的用药量,直到汗出甚至是大汗出为止,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服用麻黄后是否起效,应该以病情有没有得到预期的、有效的缓解为准则,而不应该以有无汗出、汗出多少去做衡量。况且综观仲景所有的发汗的方剂,其发汗的要求都是“祭祭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的,可见大汗出、出大汗之类也是并不符合仲景发汗的要求的。5、另外,麻黄配合生姜、桂枝之类的能加速血液循环的药物一起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麻黄发汗的效果,所以,如果

3想在服用麻黄后汗出的表现更为明显,可以配合桂枝、生姜之类的药物一起使用,或适当加大桂枝、生姜之类药物的用药量,而不是一味单纯地去加大麻黄的用量。所以现在一些人对麻黄汤的解释认为桂枝是用以监制麻黄的发汗力量,使其不致发汗太过的说法,实践证明纯粹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无稽、幼稚、可笑的,不可从、不可信;麻黄汤中用桂枝,不仅不是为了使麻黄发汗的作用受到控制、有所减弱,反而是要利用桂枝能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来加强麻黄的发汗、解表的作用,麻黄汤中用桂枝,与麻黄醇酒汤(由麻黄和酒组成)中用酒的作用和目的是一样的。6、麻黄与薄荷同用,是现在从实践中所发现的诸多减少麻黄的毒副作用的方法中最好的一种,详细情况可参考薄荷的解说。桂枝治气上冲(或外突)的感觉以及由此所致的心动悸、胸满气喘、头颈痛、身体酸痛疼痛,小便不利、头晕、脱腹动悸、脐腹动悸(此时常须与茯苓、白术或苍术、泽泻之类的药物同用)之类的表现。常有脉浮、脉促(寸比关浮显、关又再比尺浮显)、脉聚寸(寸部最浮显、关尺部偏于沉隐)、尺部独隐(寸与关浮显,尺部不浮显)之类的脉象表现。还有一定的温通经络血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此点类似于酒,而作用则比酒更为平和,因此用量上可以略大一些。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这类治疗风湿痹痛的方剂,就主要是利用了桂枝的这一作用,而且还配以有起沉衰致兴奋、

4温通袪寒作用的附子来加强其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且用量都是四两,比一般的三两的用量要略多一些(由此可见,风湿痹痛如非寒证沉衰者,是不宜用附子的,单用桂枝就已经足够了,而且桂枝的用量也可以少些,比如治瘀血瘀热证的桃核承气汤,就只用桂枝、不用附子,而且桂枝的用量也只是用二两,比通常的用量三两、四两都要少。另外,术附汤(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虽曰去桂,但方后亦有“法当加桂四两”的说法,而实际应用时,即使“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不去桂,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可见该方去桂枝也不是必须的,该方用桂枝,同样是取其温通经络的作用,去桂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没有气上冲证反而有气下行证说的,这里的主要指标是小便自利,说明气没上冲、没有导致水气上逆而不下行,但这里用桂枝的主要目的是温通经络而不是治气上冲,所以这里去桂并不是必须的、甚至还是多余的)。根据桂枝的这一作用,用于活血化瘀,还可以与桃仁、红花(以上主要用于活血祛瘀,主要针对大的血管)、王不留行子(来自对当归四逆汤方的运用体会。主要用于疏通经络,主要针对毛细血管)这些药物配伍使用,以加强活血、通经络的作用。根据这种用法,我将红蓝花酒方以桂枝代酒,并对证加味王不留行子、桃仁之类的药物以治疗各种因血瘀、经络不通之类所致的痛证(如风湿痹痛,心脏病、高血压之类所引致的疼痛证之类),都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功用也可能正是现在常将其误认为是发汗解表药的原因之一,因为机体血液循环加快加速,常会导致汗出(另一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仲景的桂枝汤方作为一个治

5太阳病的主要方剂,方后的说明显示其有发汗的作用所致。但细观桂枝汤方证中“自汗出”的说明及方后服药后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若不汗”、“又不汗”之类的说法,可见服药后反有汗出不如服药前畅利的表现,可见桂枝汤方的发汗作用不如说是止汗作用更贴切些,详细的分析可参考《〈辅行诀〉中的方药研究》中对小阳旦汤方的解说),但实际上,桂枝并不是一个发汗解表药,其发汗作用甚至不及姜、葱,只是其有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加上温覆取暖、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在血液加速循环、新陈代谢旺盛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定的能够导致汗出的效果而已,但根本的、本质的作用却绝对不是发汗解表的那种用法的,就好象吃热食喝热饮、穿衣覆被、跑步运动都能使人汗出,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冲着发汗解表去的的道理是一样的。桂枝药性温通,一般认为不适宜用于热证,但实际上无论寒证、热证,只要有桂枝证均可据证选用,药性相当平和,治寒、治热的不同结果关键还要看与什么药物配合使用,并不是由桂枝单方面去决定的。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必须注意的是,古经方中所用的桂是指桂枝而不是现在一些解释所说的肉桂,所以通常都会有桂枝、去皮、桂心(去皮后的木心)之类的说明或说法,摆明就是说不是用桂皮(肉桂)的了。黄黄

6治表部(肌表)津血虚衰、营养不足所致的恶寒怕冷怕风、肌肉萎缩痿软无力、肌体麻木麻痹不仁之类的证情,并常有肌表疮痈塌陷色淡不发、肌表溃疡面创面久不收口、自汗多汗而恶寒、身体(肌表)水肿浮肿(此时常须与发汗药(如麻黄之类)或袪湿利尿药(如苍术、茯苓、防己之类)同用)、特别容易感冒打喷嚏且不停地流清鼻涕(类似于汗出)而且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之类的表现。药性温闭,只适用于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热证,且只适用于表部的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半表半里部、里部的虚寒证。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黄黄与炙麻黄同用(黄黄用量须大于或等于炙麻黄的用量),对治疗流鼻涕而喷嚏不止的病证有良效。黄黄的药证机理是:由于表部汗出多、耗损严重,导致肌表营养不良、缺养失养,因而产生出恶寒怕冷怕风严重一肌体、肌肤、肌表麻木麻痹不仁一肌肉萎缩痿软无力之类的一系列的衰退、虚弱的表现;表部的虚衰不足,也容易导致病邪停滞于表部不祛而出现水肿、疮疡久不收口、疮痈发不起来也消退不掉之类的表现;因此,自汗、多汗与肌表的虚衰不足的表现是属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链当中的,如果病人根本不出汗、没有汗出,即使有表部虚衰不足的表现,也是不一定适合用黄黄的,此点必须注意。而不是现在习惯上所认为的“补气”那么简单和肤浅的,所以也不能象现在不少医家的习惯那样,一说气虚要补气就用黄黄,甚至大剂量地去用黄黄,既不顾有没有黄黄证,更不顾虚寒证所处的部位,甚至

7连胃虚寒的消化不良、下利之类也说用黄黄去补气(还说有什么“升提”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绝非仲景对证用药、药证对应的辨证用药的路数,只能说是对黄黄的滥用、乱用,切不可盲目跟风。防风作用与黄黄相似而力量极轻微,故黄黄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重证而防风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极轻证。常用量10〜15克。与炙麻黄同用时,用量常须是炙麻黄用量的两倍。另外,防风还对碑中毒(砒霜类中毒)有一定的排毒解毒的作用。葛根有缓解表部肌肉紧张、痉挛抽搐的作用,常有肌肉紧张、强直、僵硬以致头痛、头晕眼花、面部肌肉失控抽搐之类的表现,以头颈、肩颈、项背、腰背的强直、僵硬(即所谓的“强几几(几,音‘酥强酥酥既有强直、僵硬的意思,也有疼痛、麻痹、酥麻之类的意思)”)的表现为主要的使用指征,无论是落枕、闪腰、颈椎病、腰椎病,只要有上述的强直、僵硬的肌肉紧张、抽搐的表现的,都可以对证使用而获效。而并非现在一般所认为的是解表药、清胃热药之类的那些作用。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只要符合落枕、闪腰之类的僵硬而疼痛的状态的,即可对证选用。常用量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8葱白有杀菌、发汗、开郁散结(通利官窍、血脉经络甚至大小二便,但作用甚微)的作用。常有面热如醉而又恶寒而不发热(或恶寒较重但发热却极少)的表现。葱白的开郁散结、发汗解表的作用和原理与麻黄相似,但力量之微,则与麻黄不可同日而语,是望尘莫及的。因此麻黄更适用于实证的治疗,葱白则更适用于虚证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不宜煎煮过熟,否则有效成分将消失,因此宜取汁服或取汁兑药服。煎汤时可将葱白捣烂,待药成时后下,搅匀即可取服。羌活、独活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风湿表证(少阴病、表阴证)兼有头身疼痛者和风寒湿痹疼痛者,尤适于风寒夹湿的感冒(少阴病、表阴证)和风寒湿痹见于上半身的疼痛。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破伤风、尊麻疹、皮肤瘙痒等,尚用于洁肤美颜、祛斑,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独活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腰膝疼痛,风寒而经络不通之头痛、牙痛,对风寒湿邪着于肌肉、关节之痹痛无论新久,皆可应用,对腰痛及腰腿痛尤宜。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脊椎炎、腰肌劳损、颈椎炎、坐骨神经痛,尚可用治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白瘢风、银屑病等皮肤病,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常用量5〜15克。

9独活、羌活作用相似,均为袪除凝寒痼冷的药物,药性与细辛相似,但更偏重于袪除肌表的凝寒痼冷以疏通经络、气血的瘀滞以止疼痛,属于表部药、温表药,而细辛则属于温里药、半表半里部药。一般习惯认为羌活偏向于治疗上半身的头、身、肩、臂、手部冷痛,而独活则更偏向于治疗下半身的腰、腿、足部冷痛。

10卷二祛痰瘀药苏子(苏叶)祛痰瘀、利咽喉,对咽部有痰涎堵塞的感觉而总想咯痰的表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此证的疗效寒证会更好些,热证则差些或须与清热的药物配合一起使用)。一般认为,苏叶有解表发汗的作用,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体会,苏叶作用与苏子基本相同,并无发汗解表的作用,因此我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基本上都是只用苏子、不用苏叶的。《别录》论述这类药物的功用时,也只说苏而不分子、叶,只在最后加了个“其子尤良”的说法,说明苏无论是叶、梗、子,其作用是基本相同的,其中又以苏子的效果最好。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对治疗寒证的效果会更好些。常用量10〜15克。另外,苏子、苏叶之类还有一定的解鱼蟹毒(过敏反应)的作用。射干祛痰、热的瘀滞、郁结,常有咽痛、痰多、烦闷烦躁、咳喘痰黄之类的表现。适用于热证而不适用于寒证。常用量10〜15克。半夏

11祛痰瘀,常有痰多、头晕作呕(类似于晕车、晕船之类的情形)之类的表现。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本品有毒,宜经过炮制后使用,不宜生用,否则容易中毒,常见的轻度中毒的表现是咽喉部的灼烧样的红肿疼痛。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仲景用半夏,主要是以生半夏清洗(洗去其滑腻的感觉)后直接入煎剂使用。有学者经临床实践证明,生半夏入煎剂(煎煮20〜30分钟),并无丝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适反应,说明生半夏入汤剂常规煎服是安全无毒的。生半夏的毒性主要出现在作丸、散服用之时。因此入煎剂生半夏、制半夏均可(但还是应该以用制半夏更为安全),而作丸、散服用则宜用制半夏。现在常用的制半夏有姜半夏(以姜水、白矶共制)、清半夏(以白矶制)、法半夏(以甘草水、石灰液共制)三种。半夏中毒,常有咽喉肿痛、失音之类的表现,可以生姜煎汤或生姜汁解毒,还可以与生甘草、蜂蜜之类一起使用;我的经验是单用生甘草亦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另外,我认为如果以生半夏入煎剂,更安全的方法应该是仿照我煎制生麻黄的方法,先将生半夏煎煮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按1克生半夏1分钟地累加,如15克半夏就要煎煮15分钟、9克半夏就要煎煮9分钟之类),然后弃汁不用,取半夏的药渣入煎剂。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用生半夏还是制半夏,都应该以旱半夏(圆球形或扁圆形,类似于柿子、西红柿(番茄)的那种

12圆形,中央(上端)有个凹陷的茎痕)为正品,而不是用水半夏(圆锥形或椭圆形,类似于鸡蛋、橙核、橘核之类的那种圆形,上端有凸起的茎痕)。水半夏是半夏的主要的混乱品、伪品,但现在很多地区反而是将水半夏当成了正宗的半夏来广泛应用着。另外,古经方中所说的“半夏半升”的用量,实际上是古经方中二两半的用量,则一升=五两,此点可以通过小柴胡汤与柴胡加芒硝汤方中半夏用量的比较去分析出来。皂荚祛痰瘀,常有胸满疼痛、咳嗽气喘、但坐而不能卧、痰涎浑浊胶粘难以吐出之类的表现。本品药性温燥、祛痰作用较为暴烈,所以只适用于治疗寒实证的痰瘀,热证、虚证均不宜用。宜炙焦用。作丸散用量1克;入汤剂3〜5克。外用吹鼻取嚏还可以救治昏迷不醒以及鱼骨、鸡骨、猪骨鲤喉之类的病症。括篓实主要是用瓜篓皮。祛痰瘀以开郁散结通痹,常有胸脱痞痛、痹痛甚至心痛彻背的表现,常与建白同用以加强开郁散结、通利止痛的作用,或与半夏之类同用以加强荡涤痰涎的作用。药性偏寒,较适用于偏热偏实的证情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偏寒偏虚的证情的治疗。常用量15〜30克。

13竹茹常用淡竹茹,也称竹皮。祛痰瘀、清虚热,常有心烦烦躁、咳嗽痰多而偏黄、胸闷作呕之类的表现。与半夏均能治疗痰瘀所致的呕吐证,但半夏常有头晕、痰清白之类的表现,而竹茹常有心烦烦躁、痰黄之类的表现。竹茹清退虚热的作用与竹叶相似,但作用更弱。常用量5〜15克。白前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胸满肺胀、咳嗽痰多、喘急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款冬花止咳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紫荒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款冬花和紫苑常配伍使用,款冬花平喘止咳作用明显而化痰作用不明显,而紫苑则正好相反,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平喘止咳作用则较小。两者配合使用,可互补长短,既能化痰,又能镇咳平喘。拿茄子

14祛痰瘀,常有咳嗽气喘而但坐不能卧、胸满胀痛、痰多涕多、面目浮肿之类的表现。药性偏寒,更适用于热证的治疗,其功用类似于括篓皮。与括篓皮相比,孽茄子祛痰瘀的力量更强,而括篓皮则宽胸利气以止痹痛、痞闷的作用更胜。常用量10〜15克。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祛痰、水的瘀滞郁结以治疗胸满肺胀、喘逆不得卧甚至小便不利、水肿之类的证情,还有杀虫以治疗蛔虫病的作用。其作用与拿茂子、杏仁之类药物相似。对哮喘病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常用量5〜10克。文蛤文蛤,一般是指海蛤壳粉,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收敛疮口、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袪除痰热瘀结的药物,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痰热瘀结不能化生津液有关,使用指征当有胸闷喘咳、咳痰黄稠的表现。作用类似于括篓皮。常用量15〜30克。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文蛤是指五倍子,有收敛止血、收敛止汗、清热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治疗血热瘀结的药物,

15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血热瘀结、机体失润有关,使用指征有出血、溃疡之类的表现。作用类似于天花粉。常用量10〜15克。一般来说,如果证属痰热咳喘、胃酸、胃溃疡的口渴,以用海蛤壳粉为好。如果是出血证、疮痈溃疡溃烂的口渴,则以使用五倍子为好;一般的糖尿病,常有如肌肉感染、化脓、溃疡溃烂、出血、疮口久不收口的表现,此时以加味五倍子治疗最为适合,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时,仲景文蛤散方的文蛤以用五倍子为好。海藻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的瘀结凝滞的作用,为解凝(祛痰水瘀结)性的利尿药。常有瘦瘤、痈肿、颈下核之类的表现,故通常也认为其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量10克。海藻,后世医家多取其软坚破结之功,用治壤疡结核、瘦瘤及疝肿。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发现其有抗凝物质,因此用于血栓形成之证。扩大了海藻的应用范围(《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由此可见,本品主要用于实证的治疗。蜀漆、常山蜀漆即常山的嫩枝叶(一说为常山的幼苗),现在主要以常山代替。排痰(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瘀结凝滞以治疗因痰瘀郁结所致的惊狂、惊痫、疟疾之类的作用,还兼有杀虫

16杀菌的作用,常有痰瘀痰多、胸满胸痛、胶痰瘀结壅塞不易咯出、惊悸、烦惊、心律不齐之类的表现。常用量3〜10克。蜀漆的毒副作用是对胃部有刺激性,服后常有恶心、呕吐的表现,也可伴有腹泻(桔梗也有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副作用)、胃痛,甚至便血、精神困倦、四肢冰凉、血压下降等,故使用时不宜用量过大;常山的毒副作用较蜀漆则相对会少些。本品只适用于瘀热(实热)证。常山中毒可用半夏、生姜煎水服,也可用黄连、苏叶煎水服,前者解毒作用强于后者。但不宜用甘草解毒,反可加剧呕吐。(《中药处方手册》)瓜蒂瓜蒂有极强的夺取水分(袪湿、排痰)的作用,而且对黏膜的刺激并不大,以其刺激黏膜之力弱而夺取水分之性强,为催吐药之上乘,催吐时以胃肠有上逆性的蠕动或有这种机转为应用的指征,还有祛湿热瘀结以治疗黄疸的功效。作用主要是袪除痰、水、食在胃、食道、胸部区域的瘀滞郁结,常有胸膈满闷痞硬、愠愠欲吐、脉实硬有力之类的使用指征,可用于谷疸、酒疸之类瘀热(实热)、湿热证(实证)的黄疸发黄症的治疗。本品属于苦寒的催吐、祛痰瘀药,只适用于郁结有热的实证、热证、湿证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寒证、虚证、干燥证的治疗。

17常用量3〜10克(煎汤)。瓜蒂有毒,用之量大或不当容易导致毒性及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据报道,口服瓜蒂30克以上,可引起中毒和死亡。实验表明,醋酸钠、葡萄糖、维生素C对瓜蒂中毒有一定的解救作用),因此,临床对瓜蒂要慎用并要掌握、控制好使用的分量,不宜大剂量使用,以防中毒。藜芦有涌吐痰涎以袪痰瘀的作用,是一味寒性的袪痰瘀药,只适用于对实热证、瘀热证的治疗,其作用与蜀漆(常山)、瓜蒂之类的药物相似,但毒性更强烈。《中药处方手册》说其“涌吐风(指热证、实证)痰、杀虫毒。用于痰热壅塞所致的中风(指现在的脑卒中、突然昏迷昏厥之类不省人事的病证)、喉痹不通、癫痫(也包括惊风、昏痴健忘之类的病症)、黄疸、久疟、泻痢、头痛(以上主要是内服),牙痛、鼻息肉、疥癣、恶疮及毒蛇咬伤(以上主要是外用)等;临床偶作应急之用;有报道治疗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原发性高血压、骨折及丝虫、钩虫和血吸虫病二常用量1〜3克(入汤剂),研粉内服0.3〜0.6克。本品有剧毒,其治疗量与中毒量距离很小,故使用不当或过量易发生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临床上建议以蜀漆(常山)、瓜蒂之类的药物代替会更为安全,而且治疗的效果也相似。

18卷三清热药菊花以用胎菊为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眼干涩痛之类的表现。菊花对虚热证的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头晕头眩、眼花眼蒙之类的症状。常用量5〜10克。大剂量应用常会导致食欲减退、腹痛泄泻等不良反应。石膏有清热作用,对实热、瘀热、结热郁热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有烦热烦躁、发热恶热、口舌干燥燥渴、红肿热痛、心跳脉数而有力之类的表现。常用量30〜50克,小剂量可用10〜15克;打碎使用,研成粉末则更佳。古人所说的“如鸡子(鸡蛋)大”的用量,即古人所说的一斤,对照《辅行诀》中的小白虎汤、大白虎汤与《伤寒杂病论》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的用量即知。寒水石作用与石膏相似。现代多用于夏季急性热性传染病见有高热、烦渴、苔黄等症状者,外用可治口疮、烫火伤。

19常用量15克。打碎使用,研成粉末则更佳。另外,据考证,《本经》所载之寒水石,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则即芒硝之类。知母清热补津液,既能清泻实热又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发热、舌苔干燥粗糙、烦热烦躁心烦、口燥渴、恶热汗多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括篓根(天花粉)即天花粉。清热以生津止渴,通利经络以消除痈肿、解痉、袪瘀排脓、利尿,常有口干少津、烦渴喜饮之类的表现,主要用于虚热证及由虚热证所致的瘀热证的治疗。其中清退虚热的作用优于补津润燥的作用,这是其与生地黄、麦冬、天冬之类药物的区别;其消痈排脓的作用主要与清热消炎有关,而与牡丹皮之类的以活血祛瘀为主不同,也与生意或仁之类的通过祛湿来排脓的方式不同。常用量10〜15克。竹叶(淡竹叶)清泻虚热,常有心烦、恶热、自汗出之类的表现。常用量5〜10克。古来竹叶主要有芹竹叶、淡竹叶、苦竹叶三种,作用大体相似,今多以淡竹叶入药。

20桅子清泻湿热;常有胃脱、食道、胸咽部火痛(反酸烧心、灼烧样疼痛)以致烦躁不安,黄疸、小便不利、小便黄赤灼热疼痛涩痛之类的表现;外用可治疗汤(烫)、火灼伤、烧伤。常用量10〜15克。本品可用于羊跳躅中毒的救治(桅子40〜60克,煎汤顿服)。地黄主要是指生地黄。补津液、润燥涸以清泻虚热、祛除瘀血。常有烦热烦躁、情绪失控、精神失常(偏于躁狂、易怒、带攻击性之类)、口舌干燥少津、舌瘦质红、脉细数而偏于缓软之类的表现。仲景用地黄,主要是用生地黄,取其清虚热、润燥涸的作用,并以此起到止血、祛瘀血的作用。现在常用的熟地黄,作用主要以补养津血、润燥止血为主,已经完全没有了清退虚热的作用,作用更接近于阿胶。另外,现在还有地黄炭(生地炭和熟地炭)的用法,作用主要在于止血,而没有了补养津血之类的作用。临证时宜根据证情的需要去选用,但应用古经方的原方时,则应该用生地黄为是。常用量15〜30克。黄琴清泻上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眼睛红肿涩痛热痛、耳肿热痛、腮肿热痛(以上常与石膏同用)、鼻中干热燥热疼痛(常与麦冬同用)、口苦、咽部干涩疼痛(常与生甘草同

21用)肿痛(常与桔梗汤同用)、心烦易怒、面红耳赤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黄连清泻中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心悸不安(心动过速,心中跳动不安、心中怔忡不安而且胸膺痞满疼痛(常与梧篓皮、半夏、杏仁这类药物同用))且心烦易怒、胃中(包括胸中)痞塞疼痛发热甚至背热恶热、牙龈红肿热痛而烦躁不安(常与芒硝同用)、胃部烦热反酸、脉数而有力(如浮滑、浮紧(以上主要表现为脉实硬有力、按之难绝,但不一定会数)、滑数、紧数之类)之类的表现。常用量5〜10克。用量往往不需要太大反而见效快速、明显,而用量太大反而容易苦寒伤胃、使药效大打折扣,这是黄连在使用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我对黄连的使用经验是,单纯大量地去用黄连,效果反而不如小量地用黄连而且与黄苓同用为好,常用的组合是“黄苔10克+黄连5克”,其作用相当于、甚至是优于单纯使用黄连10克或15克的效果。大黄清泻下焦(主要是胃肠消化道)的郁热、瘀热、实热,常有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的表现,也有一定的祛瘀血的作用,但使用指征应该以“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为主,若大便澹泻下利者,即使是祛瘀血剂亦宜慎用大黄,至少用量不能大甚至是不宜使用。

22常用量10〜15克;少量可用3〜5克;大剂量可用到20克甚至是30克。一般认为,生大黄泻下作用较强而熟大黄泻下作用较弱,所以现在用于泻下,常将大黄后下或泡服。但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用药是否对证、用药量是否对证、药物的配伍使用之类的因素有关,即使是将大黄久煎,如果是误用、配伍得宜、病轻药重之类,也能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如果是病重药轻、配伍不得宜之类,即使是后下或浸泡服用甚至是作丸散服用(生吞大黄),其泻下作用也不会理想。而且相对来说,大黄久煎后服用,其泻下作用更为沉稳,闹肚子的情况更少,用药对证、配伍得宜,往往有一急就能拉的表现而没有只闹肚子不拉屎的表现。而且从仲景泡服大黄的方剂的方证来看,也有病情较轻、不欲攻下太急的用意而不是欲其泻下更剧的用意,很显然,仲景(古人)对大黄的用法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所理解、认为的用法是不相同的。建议还是以古法为主,不宜盲从现在的生用泻下、熟用不泻下的说法。另外,还有习惯认为大黄经酒洗后活血祛瘀的作用会更强、泻下的作用则减弱。但实践证明,大黄用于祛瘀血剂中,只要方药对证,大黄不经酒洗,同样能一剂见效;如果药不对证(如上述,大便澹利、不该用大黄而用了大黄的),即使大黄经过酒洗甚至用酒浸泡过,疗效也不会好、副作用(闹肚子疼和拉肚子)也照样厉害。可见大黄并无用酒洗的必然性,这种酒洗的说法主要是古人使用上的一种习惯或不确切的认识而已,不必盲从。

23黄柏清泻下焦(主要是泌尿系统)的郁热、瘀热、实热、湿热,常有小便黄赤发热涩痛而不利、黄疸(以上类似于桅子证)、妇人白带黄臭、热痢下重且肛口伴有难以忍受的灼烧样疼痛(此点桅子证也会有)的感觉之类的表现。黄柏的作用与桅子极为相似,但黄柏能治疗湿热证的下利不止,而桅子则不能,桅子反而能致下利泄泻,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处。常用量10〜15克。苦参有清泻郁热、瘀热、实热,杀菌消炎、杀虫、利尿、通便的作用,无论是湿热还是燥热,都有对证选用的机会。常有心悸、烦躁、失眠、神昏嗜睡、咳喘、皮肤病(包括性病、疮痈溃疡、皮疹瘙痒之类)之类的表现,一物而兼有黄苓、黄连、黄柏、大黄之类的多种功能(各取其一部分的功效),还有自己独有的广谱杀菌抗菌(包括清热消炎、性病、皮肤病之类)、杀虫(包括寄生虫病)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秦皮清热燥湿以治菌痢(热利、湿热下利),对湿热带下(白带黄臭)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作用与黄柏相似而更偏于治下利。常用量10〜15克。

24白头翁清热、袪瘀(凉血)以治热痢,对赤痢(下利便脓血)功效尤著。常用量10〜15克。芒硝清退瘀热、实热、郁热,有润燥泻下、软坚散结的作用,对结石症还有化石、排石的作用,外用可治疗牙痛(患处嗡化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口疮(开水冲化,漱口或含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咽喉肿痛(含化服)、耳疮、鼻疮、眼部红肿热痛(以上用开水冲化或煮化后外洗(滴眼、滴耳、滴鼻之类))之类的实热证的证情,常有烦热烦躁、澹语发狂之类的表现。常用量5〜15克。味咸如盐(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o临床上常用的朴硝、芒硝、玄明粉三者来源相同、功效基本相同,主要是加工的精度不同、纯度不同而已,其中朴硝为粗制品,含杂质较多;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玄明粉最纯净且已脱水,除内服外,更便于制成丸、散剂使用,常作为咽喉病、口疮的外用药。硝石为天然硝酸(矿物硝石)经过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体。有攻毒消肿、利水泻下、破坚散积的作用,现代常用于肝炎、肝硬化所致的黄疸、腹水以及疮疳肿毒、癌肿等病症,有报道

25用治食管癌、皮肤癌及泌尿系结石等。常用量3〜5克,多入丸、散用。硝石(主含硝酸钾、硝酸钠)与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硫酸钠),其外观及功效大体相似,唐宋以前多不能分别,所以《纲目》云“古方有相代之说”。仲景方中使用硝石者,亦混有芒硝。关于硝石的性味功效,多数医家认为与朴硝(即芒硝)相近,功能破坚散结泻火(《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但二者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硝石以攻毒消肿、破坚散结为主,而芒硝则以清热、润燥、泻下为主,所以在应用时还是有必要加以区分清楚的。戎盐即青盐,又名大青盐、石盐,为卤化物类矿物石盐族石盐的结晶。石盐与海盐(食盐)来源虽不同,但主要的成分都是氯化钠,故其主治其实相去不远。都有清热杀菌消炎的作用,还有催吐、泻下的功用(吃盐后须大量地饮水)。常用量3〜5克。实践证明,用于上述的清热、杀菌消炎、催吐、泻下等的目的时,用芒硝的效果比用盐要确切、有效、可靠得多,甚至还有利尿的作用。芒硝与盐一样,同样是味咸、溶于水的。因此,除非是用于补充盐分的流失时以用盐为好外,用于治病时,建议还是考虑以芒硝(用量与盐相同,不需要用很大的剂量)取代盐为好。

26另外,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盐吃多了会上火(所谓的肾火,因为传统的五行脏腑理论认为咸味是归肾的),因为盐是咸的,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还会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其实这只是个误解。盐味咸,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这其实是咸味浓度太高对人体的刺激和影响过大,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卫、保护的反映,希望通过多喝水,把过高的浓度稀释掉,同时也有促使钠的排出的作用,纯粹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而已,根本不是什么上火的表现;其实不只是过咸,吃的东西过甜,也同样是会想喝水的;还比如你吃块大蛋糕、吃个大饼,吃多了、吃急了,口水不足、噎着了,也要喝水,诸如此类,能因为想喝水、要喝水就叫上火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盐吃多了,能导致体内尿钠的潴留,影响小便的排泄,也就会影响到体内的代谢废物的正常排出而导致这些废物沉积、瘀积体内,阻碍经络血脉的运行,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机体出现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的病症;这种情况,其实跟木头长期浸泡在水里会腐烂、长期水肿的病人皮肤会溃烂之类是同一个道理,与其说是热证、上火了,还不如称之为水瘀、痰瘀、血瘀之类会更贴切些,根本就不是什么上火的问题(如果硬要把它说成是肾的问题倒还可以,因为它确实影响了尿的正常排泄),治疗这类病症,也是不一定能用清热药去治疗的,还必须要具体辨证、对证用药才行。所以这种把现象当成本质,一看见长口疮、溃疡就认为是热证、上火了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对病症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辨证的表现,不可从、不可信。

27滑石清热利尿,常有小便不利、黄赤、涩痛,小便灼热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冬葵子有利水通淋、下乳(可见有一定的袪瘀血、排脓之类的作用)、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泌尿系感染、结石之类的治疗,是一味寒凉清热的利尿药。常用量10克。土瓜根即王瓜根,古时王瓜用其根,通名土瓜根,后世其子与果实皆入药。王瓜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消瘀通乳)之功,“用于热盛津亏之消渴、噎嗝反胃,以及瘀阻经络之闭经、乳汁滞少。现代常用于糖尿病、产后乳汁不通等”(《中药处方手册》),由此观之,其功用类似于天花粉,可以用天花粉代替。另外,据胡希恕的说法,鲜土瓜根富含胶粘、滑腻的汁液,故仲景亦用之灌肠、导大便。常用量10〜15克。龙胆

28即龙胆草、胆草。清泻郁热实火、泻下湿热。现代常用于湿热郁火之目赤、头晕头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湿热黄疸、惊痫抽搐、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热带下、阴肿阴痒、下部湿疹湿疮、肠痈下血等;还常用于急性肝炎、胆囊炎、中耳炎、流脑、乙脑、泌尿系感染、急性眼结膜炎等病症。(《中药处方手册》)其药证既有似于黄苓证的头面部和五官部的热痛、心烦易怒之类上热的证情,也有似于黄连证的胃中痞满胀热、烦闷烦热之类的证情,但以胃肩部的热痛、急痛刺痛为主要的使用指征,还有似于黄柏证的小便不利、黄赤涩痛、湿热黄疸之类的表现,一物而如同三黄(黄苓、黄连、黄柏)并用。其胁痛证类似于柴胡药证的胸胁苦满,但与柴胡证的偏在于两胁部、两侧的满痛而牵引中央不同,龙胆的满痛更主要是集中在胃部、中央部而牵引至两侧;而且柴胡证更多的是一种胀满痞闷的感觉,而龙胆证更多的是一种热痛、急痛、刺痛的感觉。常用量10克。苇茎即芦根,又称苇根,清热生津、消炎除烦止呕、清肺排脓,尤其以清除胸肺部的郁热、燥热为主,以此而收止咳、除烦躁不安、排脓的作用,常有胸肺部热痛而致燥热咳嗽、气喘、干咳无痰之类的表现。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

29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热咳嗽、肺痈等。常用量10〜30克,据热痛的程度而定。

30卷四温里药细辛祛除机体内的凝寒痼冷积冷,常在胸咽部、脱胸部、皖腹部甚至是腹部、下腹部以及肌体、骨骼等部有种胶冻停积样的冷冻、怕冷的感觉(注意:上述的表部一肌体、骨骼等部一的冷凝感往往选用羌活、独活之类去治疗会比用细辛的效果更好)。常用量3〜15克。现在一般有“细辛不过钱(用量不能超过3克)”的说法,认为过量使用会导致中毒而致命。但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单味细辛作为丸、散剂服用的情况说的,其原话是“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如果是入汤剂煎煮(经煎煮30分钟后)服用的,则其有毒成分(黄樟酸)将在煎煮过程中被大量地挥发掉,已不足以引起毒害,所以煎出的药汁基本上是安全的,用量不必受“不过钱”的限制。生姜主治胃寒所致的口淡作呕、呕吐啰逆、恶寒怕冷之类的证情,有一定的扩张毛孔和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发汗解表、杀菌消炎之类的作用。对胆囊炎所致的胸胁隐痛、时痛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仲景主要以之治疗呕吐证,无论寒热(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

31证)的呕吐,都有用生姜去治疗的,并且常与半夏同用。实践证明,生姜服后(辣味消失后),常常会出现口偏淡或偏不干渴的表现,可见其性虽温,但绝非燥热之品,难怪仲景对热证(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证)的呕吐也常有用生姜去治疗的,如大柴胡汤,用生姜就达五两之多,比小柴胡汤三两的用量更大。不过,如果是较严重的热证(真正的、纯粹的热证)如实热瘀热证(如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之类)、干涸燥热证(包括虚热证)之类所致的呕吐,则是不能一概而论地就去用生姜止呕吐的,还是应该根据病人的脉、证表现,综合分析其寒热虚实的情况而后再对证用药为宜。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也可以取汁使用。现在还常单用或与蜂蜜、甘草之类同用以救治半夏、天南星之类药物的中毒。干姜作用与生姜大致相同,但以温里袪寒的作用为主而发汗解表的作用较轻,尤其适用于里虚寒(胃肠虚寒)所致的恶寒怕冷、手足逆冷、肠鸣腹痛(冷痛)下利、小便清长清冷之类证情的治疗,有扩张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袪瘀止血(但只适用于寒证而不适用于热证)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炮姜炭

32即炮姜。有温里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部)出血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干姜与炮姜均有温里、祛寒以止血的作用,但干姜不适用于胃部出血的治疗,对于胃部的出血,以用炮姜为好;而对于除胃部出血以外的其他部位的里寒出血证(包括肠道出血下血、妇人崩漏、肺病咳血咯血之类),用干姜的效果却往往要比用炮姜好得多。附子起沉衰致兴奋、温里袪寒,治机体的冷痛冷痹(往往因寒冷、怕冷而发作或加剧,或在疼痛的同时伴有寒冷、怕冷、机体不温(包括肤冷、不发烧、体温不足之类)、四肢逆冷厥逆之类的表现)、机能沉衰不振,还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类似于酒)、强心起搏的作用。常有烦躁不安、躁扰不宁(以上主要是一种茫然失措、六神无主、魂不守舍、怕冷、畏缩、无可奈何之类的沉衰不振的表现,而不是烦热恶热、烦躁易怒、澹语发狂、带攻击性的那类暴躁、狂躁的表现)、下利不止甚至下利囿谷、四肢逆冷厥逆、机体不温而怕冷、小便频数且清冷清长、脉细微虚软无力之类的表现。主要用制附子,常用量3〜15克。注意事项:1、古经方中用附子,有生用、制用两种情况,但生附子的毒性较强,使用起来危险系数较高,而熟附子的毒性较弱,

33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建议主要用制附子而不用生附子,如果古经方中用生附子的,改用制附子后担心药力不够的话,可以据证适当加大制附子的使用剂量即可,没必要冒风险去用生附子。2、附子有毒,即使经过炮制后也不是绝对就没有中毒的风险的,但一般制附子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出现中毒的风险并不高,主要的中毒来源于不对证地滥用药物和超常规、超大剂量的用药当中,所以除必须对证用药外,用量还是应该适当控制的。据证地选用适当的用药剂量也是对证用药的一个重要环节,且更难把握;因此我们既不能过分保守地只敢应用小剂量,也不能盲目无知地乱用大剂量,一切当据证情而定;用大剂量也不宜一下子就用到一个很大的量,宜先从常规用量用起,渐次递加为好。3、现在一般认为附子要先煎(先煎一小时以上)以祛除其毒性;有的甚至认为附子剂在煎煮过程中不能加水,尤其不能加冷水,否则必须把药全部放凉后才能重新开始煎煮,否则就容易中毒;以上说法,实践证明都是不可信的。仲景煎煮附子,就从来没有先煎的,甚至是用大量生附子的通脉四逆汤、四逆汤之类,也不先煎附子,而且总的煎煮时间还很短(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用的是煎干一升八合水的时间),比煎煮桂枝汤(七升煮取三升,用的是煎干四升水的时间)、麻黄汤(九升水,先煎麻黄减二升(余七升),去上沫(余六升半以上),内诸药,煮取二升半,用的是大约煎干四升至四升半水的时间)的用时还要少;另外,我在实践中还亲身尝试过中途加冷水(稍放多些,让重新煮沸后约有5-10

34分钟的煎煮时间),也不会有中毒的反应。总的来说,中毒反应主要来源于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证、病轻药重),而不在于煎煮的过程,尤其是在用制附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先煎的必要性。4、现在有些医家根据仲景原文提到的服用附子出现“其人身如痹”、“其人如冒状”可以“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174及二・23条“去桂加白术汤”的方后说明),以及《尚书》“药弗瞑眩,厥疾(指沉痛痼疾,既有病久体虚的含义,也有体弱不胜药力的含义)弗廖”的说法,认为用附子必须用到有了瞑眩反应时才会有真正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可盲从迷信。所谓的瞑眩反应,其实质是病人体质虚弱不胜药力的表现,仲景虽说“勿怪”,然亦有“未得除”的说法,也反映出这种异常反应是袪邪不畅顺、有阻滞的表现,假若人体机能强健、袪邪顺畅,是不会有这种瞑眩的反应的,可见这种反应已经有弱不胜病、弱不胜药的趋势,已经有中毒的风险。仲景说“勿怪”也不代表仲景就赞成要去“追求”这种反应,所以仲景在该条后面才有“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的补充说明,正正是怕人们因为“勿怪”而去盲目追求这种瞑眩的反应。因此我们今天在应用附子时,用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即服药后病情是否得到控制、是否有所好转、是否有正面或负面的反应、病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后再据这些证据来作决定,而不应该因为没有出现瞑眩反应就盲目加大用量,或见到瞑眩反应还盲目以为是好事而不考虑中毒、不耐受的可能性而不据证减少用药量,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355、现在一般都认为附子与半夏不能并用,否则会中毒,但在附子粳米汤方中,仲景正正是附子与半夏同用的,可见后世的这类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所谓经验并不可信,其真正出现中毒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应该是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证)所造成的,而不是什么相反相畏的问题。乌头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祛除凝寒痼冷以治疗沉寒凝冷所致的冷痛冷痹,作用、药证药征类似于“附子+细辛(包括羌活、独活)”的组合。常用量3〜10克。现在的乌头主要有草乌、川乌两种,作用基本相同,但草乌头的毒性更大,临床一般以用川乌为主、为好。乌头须经炮制后才能使用,不能生用。古人炮制乌头的方法一是用火炮;二是水煎取汁弃滓,再往药汁中加入蜂蜜后再煎煮,煎干水气后服用;三是直接以蜂蜜煎煮乌头,然后去滓取汁服用。现在我们在正规的大药房中所买到的乌头都是经过炮制后的饮片,直接煎汤服用就可以了,当然,在煎汤时也可以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煎煮(当然了,不加也行,没问题的)。与附子一样,仲景并不是通过久煎、先煎的方法来减少乌头的毒性的,此点必须注意。天雄

36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温里袪寒,类似于“干姜+附子”的组合。常用量3〜5克。无论古今,对天雄的应用都较少,可能与其毒性过大、使用风险过高有关,目前已无天雄专品出售。附子、乌头、天雄之类药物中毒的救治:一、中毒表现:慢性中毒仅见口唇及舌部发麻,手足微麻,胃部有烧灼感,伴头晕、乏力、小便不利等;急性中毒多发生在服药后1〜2小时(通常是30分钟〜1小时30分钟这个时间段内),最快者10分钟即发作(发作越快、越早,则危险性越高),表现为全身麻木、畏寒、体温下降、眼睛昏花、视物不清、恶心呕吐、流涎、口眼唱|斜、胸闷心慌心悸,继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昏迷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房性、室性期外收缩,心动过速,乃至心房颤动。二、解救方法:1、传统的中药疗法:⑴、生白蜜(蜂蜜)200克即刻服。⑵、用生姜、甘草各30克,绿豆120克,水煎服。用以上的一种或两种均可,且以第一种最为便捷,也可以为第二种方法争取煎药的时间。2、西医疗法:⑴、催吐、洗胃(用1〜2%糅酸液;或1:5000之高锦酸钾;

37或浓茶水),这主要是对服药时间不长者,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⑵、补液,主要对象是呕吐,病情较重者;⑶、皮下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中毒轻重采用不同的注射用量及次数,以病情缓解为度。此外,还应针对呼吸、循环(血压)、神经等系统的危重病情对症抢救。(吕志杰《61》1995;4:35)3、李可的方法:1965年余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克,均在40分钟内救活。吴茱萸温胃袪寒,常有胃部寒冷而口淡作呕、吐涎沫、头部眩晕冷痛的感觉。常用量5〜15克。蜀椒即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成熟果皮。温胃袪寒以除湿、杀虫以治虫积虫动的腹痛、杀菌(从仲景的升麻鳖甲汤方来看,花椒、雄黄这类药物似乎有杀灭鼠疫、黑死病之类的病菌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解毒防止伤口感染及止痛之类的作用。

38常用量3〜5克。卷五开解郁结药柴胡开郁散结,治疗因津血、正邪纠结、郁滞所致的胸胁满、痛证,其表现主要是两胁部胀闷疼痛并牵引得胸腕部、脱腹部甚至是脖颈、两腮、太阳穴、眼部、耳部等处也有疼痛、牵引跳痛(神经痛)的感觉(这一系列部位往往在互相牵引、影响当中,故柴胡、柴胡汤也常用于腮腺炎(粤语称“生昨腮")、甲状腺肿、咽痛、牙痛之类的治疗;当然,这些病症也有用桔梗汤、桔梗汤+黄苓之类治疗的机会,不一定都适用柴胡或柴胡汤治疗),这才是柴胡的主要的使用指征。而并不是现在一般所认为的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常为小半夏汤证)、口苦咽干目眩(常为黄尊证。目眩也有半夏证的可能)、默默不欲饮食(常为人参证)之类的证情。常有脉聚关(关部浮显而寸尺二部不浮显)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主要根据胸胁满痛的轻重程度来确定用药的分量。如兼有发烧的,还须根据发热的轻重来定,临床常用量以15〜30克(一般需要用到20克或20克以上)较为合适,用量过少,退热效果差,或者没有退热作用,而胸胁满痛是使用柴胡的前提指标、先决条件,是不能在没有胸胁满痛证这个柴胡证的情况下乱用柴胡去退热的,此点必须注意。现在的柴胡主要有北柴胡(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

39较粗大且多含疙瘩扭曲,灰褐色或灰棕色,质坚韧粗糙、质较重,气微香)、南柴胡(又名软柴胡、香柴胡,为植物狭叶柴胡的根,外形虽类似北柴胡,但根较细而光滑、无疙瘩扭曲,红棕色,质脆易折断、稍轻,具败油味一粤语为“臭油益味”)、竹叶柴胡(带灰绿至淡绿茎叶的南柴胡)、春柴胡(南柴胡的细嫩全株,又称芽胡,形如劈开的草管,质极轻、极脆、极易折断)几种,虽然均开入药、作用相似,但以北柴胡功效最好但价钱最贵,南柴胡次之,春柴胡最差但价钱最便宜,价钱常常相差好几倍。升麻开郁散结解毒。一般认为升麻有发表的作用,但其实其作用在于开解郁结,而没有解表的作用;一般认为升麻有升阳举陷的作用,但我在实践中常将升麻加入白虎汤、泻心汤中治疗实热证的高血压,能收到降压并稳定血压的作用,比不用升麻的效果要更好些,而这类证情本身的“阳”已经是过升的了,如果升麻真是什么升阳举陷药,那么加升麻其效果应该是不会好、只会差才对,因此,很显然,升阳举陷一说是值得怀疑的,开解郁结的作用才是真的。另外,从仲景用升麻的方剂(升麻汤一原为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及其减味方)都不约而同地有“喉咽不利,唾脓血”、“咽喉痛,唾脓血”、“咽喉痛”的证情表现来看,升麻对咽喉、食道、气管之类的损伤、疼痛、溃疡、出血之类应该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这应该就

40是其解毒作用的真正含意。仲景用升麻的地方不多,因此对于古人用升麻的依据还不是十分好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现在的“一般认为”所说的那样的。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淡豆豉开郁散结除烦,现代常用于胃炎、急性胆囊炎等的治疗。古人常以之与桅子配合治疗反酸烧心、呕吐酸苦水的湿热证的胃病的治疗,这点可以从《辅行诀》的小泻心汤证中体会出来,也因此而可以将桅子豉汤证的“心中懊恨”证理解为胃反酸烧心时的那种烦闷难受、坐卧不安的感觉。古人通常认为本药有涌吐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淡豆豉并没有涌吐的效果,或为古人认识上的错误、或为医书传写中的错讹,不宜盲从迷信。但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闻到淡豆豉煎煮时的药味,是有“味道难闻、作呕”的感觉的,这也可能是古人认为淡豆豉可催吐的原因,但这些人服药后也没有呕吐的表现,可见催吐的实际作用是值得怀疑的。常用量10-15克。旋覆花开郁散结,主治因痰郁气(津液、水分)结所致的呃逆噫气、胸脱痞痛的证情。常用量10克。

41枳实祛痰、水、积食的瘀滞郁结,常有胃腕部、腹部实硬(内中有物)疼痛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现在的枳实有枳实、枳壳之分。枳实其实是枳实的小者、偏生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更强,常用于祛除积食,以腹部的实硬满痛证为主;枳壳其实是枳实的大者、偏成熟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稍弱而健胃理气的作用更强,常用于祛除痰、水的瘀结,以胃腕部、胸脱部的实硬满痛证为主;但实际上二物是同一种东西,临床实践表明,在作用上并无特别明显的或特别大的区别,因此在选用上并无严格区分的必要性。厚朴消除气(气体)胀、气(气体)结,常有胸、肺、脱、腹部有充气式的膨大胀满(内里虽空豁无物但有弹性而拒按,类似于吹胀了的气球或充胀了气的自行车内胎)而疼痛,胸满肺胀而咳嗽、气喘,胀闷胀气而暧气、矢气之类的表现和感觉。常用量10〜15克。橘皮即陈皮。健胃消食、理气化痰,常有消化不良(如胃中饱胀不欲饮食、胃口差、口中有腐臭或酸臭味之类)、胃反酸、暧气、

42呕吐之类的表现,有解酒毒、鱼毒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短白藏,音“械工开郁散结、通利滞气,治痰郁气(津液、水分)结所致的胸脱、心脏部位的痹痛、疼痛、绞痛。常有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胸腔部拘挛麻痹、闷痛以致呼吸困难、烦闷不安、牵连到两腮部及两太阳穴部也痹痛疼痛之类的表现和感觉。须长时间佝偻着背部工作的人最容易出现此种病证。作用、药征等与括篓皮相似。常用量10〜15克。本品对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导致胃反酸的出现,故胃部有反酸烧心表现的病人不宜使用,胃容易反酸的病人也要慎用,否则会加重胃反酸的证情;此类病人可只用括篓皮而不用雍白(仲景总是将瓜篓皮与建白同用)。甘李根白皮、川楝子即李根白皮,是一味清热除烦、治疗瘀热郁结冲逆的开郁散结药。但现在的药房里通常都没有这味药出售。临床上,据刘子云老中医的经验,“常以大剂量川楝子代之,能取椁鼓之效”。川楝子是一味苦寒药,能治疗脱腹胁肋部的疼痛和腹痛,其作用部位与柴胡、白芍、乌梅相似,主要是起到清热袪瘀(痰、水的瘀结)、开郁散结以止痛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可

43以取代李根白皮的原因,就是两者都有以清热袪瘀以治疗肝区郁结疼痛的功用,主要是袪痰(水)的瘀滞郁结。如果是血瘀证,还可以用丹参这类药物代替甘李根白皮,尤其对于肝脾肿大的病人,丹参更是一味非常好的对证药物(刘绍武的经验)。川楝子常用量10〜15克。丹参常用量30〜50克。曲原指酒曲,即造酒的曲,其气味甘温,功能消食导滞、行脾胃滞气冷气。现在主要用神曲(又名六神曲、六曲)代替,其气味甘、辛、温,消食导滞力量比酒曲要强,但无温胃袪寒的作用;还可以用湘曲(又名力曲。实际是神曲的加味方)代替,其气味苦、温,无论是消食导滞还是温胃袪寒的效力俱佳。常有食积不化、脱腹胀满、腹痛泻痢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5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而助消化,尤善消谷食积滞。(薄荷)疏散郁热、清利头目、利咽消疮、透疹止痒、解郁发汗、宽中理气、辟秽解暑,能治疗郁结瘀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尚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胸闷、胁肋胀痛及痛胀腹痛吐泻、中暑(包括中风)昏晕、疮疡、皮肤病、小儿夜

44啼、惊风等。为郁热表证、头风头痛、眼科、鼻科、口齿与咽喉疾病的常用药。现代多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腮腺炎、急性咽喉炎、肺炎、肝炎、神经衰弱、甲状腺肿、视神经炎等病症。外用治疮疡肿痛、牙痛、口腔糜烂、口臭等。(录自《中药处方手册》、《现代临床中药学》)常用量3〜15克。使用体会:1、本品一般均认为入汤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但我在临床使用时,感觉其久煎的实际作用似乎反而会更好,只是清凉的口感有所减弱而已,所以我在使用本品时,常与其他药物起同时而不后下O2、本品味清凉而辛辣,令人有苦涩的感觉,久煎后则味偏甘甜、清爽,口感更好。3、本品长于开郁散结,主要适用于实证的治疗,其脉证类似于麻黄,但与麻黄相比,薄荷更偏于治郁热瘀热,不仅可用于表证,还可以用于里证和半表半里证的治疗。4、麻黄与薄荷同用(我主要是等量同用。也可以根据寒热的不同而对证调整麻黄与薄荷的用药比例:热证偏多时,薄荷用量可大于麻黄;寒证偏多时,麻黄用量可多于薄荷),既能有效地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如头痛眼痛、心悸气短、烦躁亢奋之类),并且还能加强麻黄(或说彼此)的开郁散结的作用,使用药的效果明显加强(但并不会使汗出的表现更明显)。

45麻黄单独用于降压时,常有症状消退而血压居高不下的表现,但如果是麻黄与薄荷同用以用于降压时,则会有症状消退的同时血压也在明显地下降的表现。实践证明,麻黄与薄荷同用,是现时所知的既能增强麻黄的药效、又能减少麻黄的毒副作用的一种最佳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使得麻黄(还包括薄荷)的适用范围更广、更全面。古经方中凡可以用麻黄的地方,都可以麻黄与薄荷同用。5、薄荷用治咽喉肿痛,常须与桔梗、桔梗汤、桔梗汤+黄苔之类同用而不宜单用,否则效果并不好。也常可以与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同用以治疗阳明外证、中暑等温热病,或与柴胡、柴胡剂同用以治疗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之类的证情。总的来说,薄荷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甚好,但与其他方药配合一起使用时,却有着非常出色的开郁散结的作用。

46卷六祛瘀血药牡丹皮活血祛瘀以清退虚热、瘀热郁热(实热),通过祛瘀去清热排脓,常有烦热烦躁、痈肿疮疡的红肿热痛、发斑发疹的烦闷疼痛之类的表现。作用与生地黄相似,但以祛瘀血、除郁滞的作用为主,而没有补养津血的作用,既可用于虚证的治疗,也可用于实证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杏仁祛痰、水的瘀滞郁结,并有祛瘀血、排脓血的作用,主要作用区域在上焦(头、胸部位,主要是上半身)与肌表(表部)。其祛瘀血的作用与桃仁相同,只是在作用区域上有所不同而已。常用量10〜15克。桃仁祛瘀血、排脓血,并有祛除痰、水的瘀滞郁结的作用,功用与杏仁相同,但作用的部位不同,主要作用于下焦(腹部、下半身),对上焦和表部的作用不如杏仁好。常用量10〜15克。在桃仁、杏仁之类药物的应用上,古经方通常都会有个“去

47皮、尖”的习惯,认为这样做能使其毒性减少。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杏仁、桃仁的皮、尖内所含的有毒成分同时也是药用的有效成分的确要比其他部分的含量要高一些,但去掉了皮、尖,毒性是减弱了,但药效减弱也同样严重;实际上,即使是不去皮、尖,只要控制好用药量,是不会有中毒的危险的,相反地,如果不能控制好用药量,即使去掉了皮、尖,也同样会有中毒的危险;另外,杏仁、桃仁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们所含的苦杏仁甘(苦杏仁昔经酶解后能产生氢氟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外用对局部皮肤有麻醉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剧毒(氟化物);苦杏仁甘还有抗突变、抗癌作用),但经煎煮后的汤剂的毒性会稍微弱些,这可能与苦杏仁甘的析出及破坏有关;所以控制好用药量和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根本,而不是简单的去皮、尖。因此,临床应用桃仁、杏仁之类时,没有去皮、尖的必要性,我在应用杏仁和桃仁时,就是从来都不去皮、尖的,并没有出现过中毒的现象,关键是注意不要超大剂量地用药,尤其是在使用丸、散之类的剂型时,尤须注意量的控制。另外,杏仁和桃仁既可以合用,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我就常在药物充足时杏仁、桃仁并用,在药物不充足时以桃仁代替杏仁或以杏仁代替桃仁来使用,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根据它们作用部位不同的特性去对证选用,效果会更好、更明显。通草(木通)

48古经方中所用的通草实际上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木通,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草。有通利血脉、疏通经络的作用。常用量3〜10克。现代一般将本品作为清热利尿通淋以利小便的药物,实际上也是用其祛瘀血和苦寒清热的作用,但在药性的认识和理解上与古人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了。另外,本品大量使用或连续使用会出现肾脏损害的中毒表现:有报道1次使用60克川木通(毛葭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关木通(马免铃科植物东北马免铃的干燥藤茎)在连续用药后甚至在一次服用后2〜15日内出现颜面及全身水肿、尿少或无尿,少数患者表现为夜尿频多,但尿量少,双肾区有叩击痛,检查可见血中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高血钾,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每因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引起死亡(《中药处方手册》)。由此可见,这类药物的使用风险是比较大的,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马免铃类的药物,现在已经被列为禁药。因此,临床上不宜再使用木通这类药物,宜选用其他的药物来代替。我主要用王不留行子来代替木通,在应用当归四逆汤时,我就是不用木通而改用王不留行子的,效果相当令人满意,此经验供大家参考。瞿麦利尿通淋、袪瘀血,最适宜于治热淋而有血尿者,对治疗泌尿系发炎、感染、结石之类都有良好的效果,常有小便短小、黄赤涩痛甚至尿血的表现。

49常用量10克。新绛主要是用茜草。袪瘀止痛,常有肝区、脱腹部、胸脱部疼痛痞闷而欲得按压以减轻疼痛的表现。常用量10克。苜蔚即川茸。活血祛瘀,兼有补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虚寒的瘀血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热证的证情。常用量5〜10克。当归补血养血、活血袪瘀,主要用于虚寒的瘀血、贫血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热证的证情。常用量5〜15克。当归与川茸功用相似,但当归补血养血以润泽枯燥的作用更强,而川茸则活血祛瘀祛寒的作用更强。二药常同用。红蓝花即红花,性偏温。活血祛瘀,常有刺痛、绞痛之类的较为强

50烈、刺激性的疼痛的表现。常用量5〜10克。现代研究表明,红花煎剂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并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有佳效。可单方应用泡酒(我常以桂枝代酒,可参考桂枝的解说)治疗高血压病,或加入复方(如括萎瘫白白酒汤、括篓短白半夏汤、桅子豉汤、桂枝甘草汤之类)治冠心病;亦可单方应用外敷疗乳癖、褥疮;还善治产后诸疾瘀血内停者。此外,亦常用治急、慢性肌肉劳损,跌打损伤。(《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另外,还有一种番红花,又名藏红花,性偏寒,作用与红花基本相同,但祛瘀血的作用较红花更为猛暴,不如红花平和。古经方中所用的红蓝花,主要是指红花而不是藏红花。王不留行活血袪瘀、疏通经络。王不留行与红花均有活血、袪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但红花主要针对的是较大的血管的瘀滞、积聚,即所谓的祛瘀血,其疼痛以阵发性的强烈刺痛、绞痛之类为主;而王不留行更偏向于针对毛细血管的瘀滞、积聚,即所谓的通经络,其疼痛以持久但相对和缓的胀痛、痹痛、痒痛、灼痛之类为主;二药可合用。后世据其流行通利之性,用其通乳、通淋(类似于木通的作用,可见在应用当归四逆汤时用王不留行取代木通是合理的,所以实践起来才会确实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亦有效验。古俗语有“穿山甲、王

51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之说。可见其疗效非同一般。此外,王不留行尚可治疗乳房疾病、带状疱疹、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此类作用同样类似于木通),以及预防和控制感染等。(《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常用量10〜15克。在王不留行的应用上,主要用的应该是王不留行子,其形状、大小、质地等均与苏子极其相似,只是苏子的外壳是黄褐色的,而王不留行子的外壳则是乌黑色的,极易区别。但现在有些地方用王不留行并不是以其成熟的种子入药,而是以其整个的果实(果壳)入药,虽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力量远不如王不留行子好,因此宜以王不留行子入药为佳。水蛭溶血化瘀,主要针对比较严重(如干结成块、瘀积成胶粘团之类)的瘀血证,常有能触摸到结实的硬块并疼痛、舌下静脉严重曲(扭曲、弯曲)张(同一条血管粗细不一,并且常有疙瘩状的肿大)之类的表现。常用量3〜10克。王为兰(北京市名老中医,行医5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用水蛭治多种瘀血证,如中风半身不遂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强调以生用晒干研粉为佳,不可油炙亦勿焙干,因水蛭为虫类,富含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有效成分被破坏,则效力降低。在临床上王老发现,当水蛭入煎剂时,其破血通行

52之力不大,而改用水蛭粉冲服,或改用丸剂时,则其破血之力明显增强。在用量方面,王老有个人的经验,临证时因人而异,从小剂量开始,如每次1.5克、3克、5克、10克、12克、20克,直至增到30克,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因此他认为,水蛭破血祛瘀之力平和,可根据病情需要,在1.5〜30克之间选择运用。历代本草皆载水蛭堕胎,孕妇忌用、禁用,而王老则认为水蛭无堕胎之弊。他曾治孕妇数人,妊娠6〜9周不等,要求服药堕胎,王老用水蛭粉30克,让患者一次冲服,连服3日不见胎下,只有少许血水流出,之后又无动静,最终还是做了人工流产手术。故王老认为,如孕妇确有瘀血者,亦可酌情使用水蛭。王老应用水蛭的指征有四点:一是久病舌质暗,或无身热而舌绛(深红色、紫红色),或舌有瘀斑、瘀点者;二是疼痛日久,为阵发性刺痛(类似于红花)或拒按,或触之有硬块,或昼轻夜重(此为瘀血证的一个重要特征)者;三是妇女经闭,或经血不断、色紫黑有血块者;四是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结节性红斑,此起彼伏不绝者。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水蛭对胃癌、肝癌、食道癌的近期治疗能改善症状,但癌肿难以消失(主要因为还应该要对证地清除水瘀、痰瘀,而不能只清除血瘀)。(《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虻虫作用及药证与水蛭相似而力量更为峻烈。常用量3〜5克。按前辈经验,抵当汤(或丸)服后,在妇女可以从前阴而下

53血,但绝大多数则从大便而下血。如用小量丸剂(每天服1.5〜2克)连续服用,往往能使瘤块由硬变软而逐渐消失,并不一定下血。(《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另外,古人也有用虻虫治疗蛇毒所致的出血症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虻虫能扩张血管、强心、抗心肌缺血缺氧等。嫌虫即土鳖虫,以金边土鳖虫的效果更好些。作用及药证与水蛭相似而力量更为和缓。常用量10克。近人常用下瘀血汤(运用时方中常加黄酒或制成丸剂以黄酒送服。如不用酒,当可考虑加味桂枝以取代黄酒的作用,此用法可参考桂枝的解说)治疗狂犬病而获效。虻虫、水蛭、土鳖虫的作用及药证类似,皆具有破血攻瘀的作用,其中以虻虫力量最强,一般服后大多会引起腹泻,尤其是在大量服用的时候;水蛭相对缓和而作用较为持久稳定;土鳖虫更加和缓,常需与黄酒(或桂枝)之类配合使用以增强其效力;三药均只适用于实证而不适用于虚证。蟒螭化瘀血、消瘤块,常有两目黯黑且有干血(类似于水蛭的药证)的表现。力量较峻,更类似于虻虫。

54一般不入煎剂,多入丸散,常用量1〜2克。《本经疏证》说:“仲景所用通瘀药不下一、二十味,独于两目黯黑之干血证用蟒蟾,后人循此而识之,蟒靖可无误用矣。”可供选用时之参考。(《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蜕螂活血祛瘀、消^散结。常用量3〜5克。功善破瘤结,通二便,定惊痫,拔毒生肌,散肿止血,为活血峻烈之品。古今用其推陈致新之功而治疗小儿疳积、顽固性大便不通、术后肠粘连及梗阻有殊功;外用可治疹管、阴疽、骨疽等,常以油炙研末与其它活血化瘀之品相合并治。(《仲景方药古今应用》)鼠妇活血祛瘀、消瘤散结,“凡疟疾反复发作、脾脏(包括肝脏)肿大而舌有瘀斑或衬紫者,均可以本品为主制丸治之”(《虫类药的应用》)。鼠妇含蚁酸,具有止疼和镇静作用,可用于癌症的止疼、缓解手术后疼痛、治疗疮痈溃疡之类所致的疼痛之类。常用量3〜5克。朱良春:鼠妇功擅破瘀血,消^痕,通经闭,利水道,解热毒,截疟疾,定惊痫,止疼痛。凡瘀血、瘤痼、口疮、咽肿、

55经闭、耀闭、疼痛之属于热证、实证者,均可选用。白鱼即衣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类的作用。常用量3〜5克。现在一般不容易买到白鱼,在临床使用时,可以王不留行子、鼠妇之类的药物来代替。白鱼俗名灌鱼,喜蚀书籍,窜伏破书中,不见阳光,虽性味不可知,大约与土鳖子、鼠妇相等,善于攻瘀而行血者。(《金匮发微》)仲景仅滑石白鱼散(滑石、血余炭、白鱼等量为散)一方用及白鱼,以之治疗淋症的小便不利,当有小便涩痛、甚至阴部肿痛尿血之类的证情。所用白鱼,应该不是日本经方家所说的是鲤科鱼类的白鱼(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白鱼)、可以鲤鱼(作用是利水袪湿)(应该也包括鲫鱼在内。鲫鱼也属鲤科,我们广州人有用茵陈、鲫鱼来煲汤喝的经验,作用就是袪湿利尿以清除湿热)代替的那种情况。从用量上看,白鱼与滑石、血余炭等量,若滑石之类用常用的分量,白鱼能有多少?药量肯定不够;如白鱼用得多、药量足够,滑石、血余炭得用多大的分量才行?显然也不合理。另外,从剂型上看,如果用的是鱼类,应该以汤剂更为容易制作,而散剂的制作就相对地麻烦了。相反地,如果用的是衣鱼这种虫类药,无论从用量和剂型的制作上看都是合理的、易制作的。

56所以,虽然用鱼类与用虫类在功用上都可以说得通,但以用虫类药比用鱼类药的说法更为合情合理也方便制作。所以我个人认为,仲景用的白鱼应该是虫类药的白鱼而不是鱼类药的白鱼。“本品除利水通淋之外,尚能行血化瘀。可见白鱼在滑石白鱼散中,一可助滑石利水通淋,一可助乱发活血化瘀,所以本方对血淋效果较好。”(《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萌饕细叶即萌鳌。有袪瘀活血、利尿消肿(水肿、血肿之类)以止痛的作用。古人有“熊黑(音皮,即熊。这里泛指各种野兽)伤人。萌饕一大把,以水一升渍,须臾,取汁饮,以滓封之。(《纲目》第十六卷“萌霍”引张文仲《备急方》)”的用法,“该药据报导有消肿、镇痛等作用。现代临床除常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外,也用于治疗多种急性感染性炎症。有人用八棱麻(菊鳌又名接骨草、落得打、八棱麻等)全草粉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痛时服2粒。用于各种手术后切口痛、牙痛、腹痛等100例,92例用药后15〜30分钟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达92%o此外,用100%葫饕注射液2ml,每日2次肌肉注射,对多发性疝肿有较好疗效。”(《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常用量10-15克。干漆祛瘀破瘤、消积杀虫。现代多用于肝硬化、肝癌、肝脾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57常用量3〜5克,不入汤剂,多炒至烟散尽后研粉入丸散用,外用烧烟熏。紫蕨即凌霄花。活血化瘀而消瘤痼。有报道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泌尿系结石、肝脾大、巅顶头痛、酒渣鼻等。常用量10克。燃灶下灰即燃灶灰,含铁的成分,粤语称为“锤捞”(普通话象音读作“what漏”)。破瘤坚积聚。陶弘景云:本品“即今之锻铁灶中灰尔(实际是铁链底部外壁的黑色烟灰),兼得铁力(指含有铁的成分),以疗暴瘤大(指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常用量15克。芍药活血解痉、缓下大便;常有手足拘挛、抽搐(包括抽筋)疼痛痹痛,阴部抽搐、拘挛(抽筋状)痹痛疼痛,腹满时痛、欲大便未得,腹部拘急挛痛,下肢静脉曲张、疼痛痹痛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现在的芍药分为白芍、赤芍两种,一般认为白芍偏于补血、和血,而赤芍则偏于活血、凉血。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体会来看,二者作用极其相似,区别并没有习惯认为的那么大;

58对于以上的述证,感觉使用白芍的效果均要比赤芍更为显著,在缓下大便方面尤为突出(但攻下作用也并不强烈),而且药味的口感也比赤芍要好些、易喝一些;赤芍则有小许类似于丹皮的清退虚热、瘀热的作用,但总体的效果感觉不如白芍那么明显,而且味道较苦、较难喝;所以,我现在用芍药,基本上都是只用白芍而不用赤芍。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上述的挛痛挛痹、抽搐疼痛痹痛证是由下利不止、汗出不止之类的病症引起、导致的,是不适宜用芍药的,宜对证选用山萸肉、黄黄、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之类的救治虚脱的方药才更对证。鳖甲软坚散结以消除瘤痼积聚。现代研究证实:本品能软缩肝脾,常用于肝脾肿大(包括肝硬化、肝纤维化之类)。常用量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醋炙用。本品比较昂贵,临床上也可以用大剂量的丹参代替(至少也须用到30〜50克每服,还可以再加味郁金10〜15克每服以作配合)。紫参即石见穿。为一味活血袪瘀,消瘤瘤积聚、痈肿的药物。现代常用于癌症的治疗。多有包块的实硬满痛的表现,其实硬

59满痛的瘤痕结块主要是一种囊肿、包块、肉瘤状的表现,而不是干结的血块之类。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在治疗肿瘤、癌症方面,夏枯草的作用与紫参有些相似,只是夏枯草更偏于清热以散结,紫参则更偏于祛瘀血以消瘤痼积聚。狼牙即鹤草芽或仙鹤草。鹤草芽,有杀虫、杀菌、消炎、泻下的作用。本品善杀绦虫,是目前治疗绦虫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亦用于阴道毛滴虫病。仙鹤草,有活血袪瘀消肿、收敛止血、杀虫解毒、止痢的作用,是一味袪瘀血的止血药。常用量10〜15克。鹤草芽和仙鹤草都能杀灭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性病之一。主要的症状有外阴瘙痒、白带量多秽臭、宫颈糜烂及阴道黏膜充血糜烂之类(赵云芳)。)。若单就杀虫作用而言,鹤草芽效果最好,但仙鹤草也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临床时虽可根据需要来选用,但一般来说,以选用仙鹤草为主,药效会更全面些。卷七祛瘀排脓药连貂(连翘)连辂即连翘的根,连翘则是连翘的果实,现在常用连翘(连

60翘的果壳)入药。有清热以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上焦的热毒证,有类黄苓证的表现,但黄苓没有连辂的排脓的作用。常用量10克。败酱草有祛瘀排脓、开郁散结、消痈止痛的作用。其特点为善治内痈,为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还常用于治疗肺痈,但更适用于有偏于虚寒证的倾向的证情。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白薇祛瘀排脓散结以清退虚热、瘀热,有通乳的作用,可用于胸疼、乳疼、乳痈之类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贝母祛痰瘀以治咳喘,还有祛瘀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上焦痰热瘀结、瘀热痈脓之类的治疗。常用量10克。现在的贝母主要有川贝母与浙贝母两种。川贝母与浙贝母作用相同,而浙贝母祛瘀排脓、祛除痰热瘀滞郁结的作用均更强。

61桔梗开郁散结、祛瘀排脓。常有病灶肿胀实硬而疼痛的表现。常须配合祛瘀血药(如牡丹皮、芍药、杏仁、桃仁之类)、清热药(如生甘草、黄苔之类)、排脓血药(如浙贝母之类)一起使用。常用量3〜10克。本品对胃部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用量过大能引致胃部的不适甚至呕吐,故用量不宜过大。生梓白皮治痰、热瘀结所致的咳喘、面目肌肤浮肿、小便不利等证,有一定的祛瘀排脓、消炎的作用。现代常用桑白皮代替,梓白皮已较少使用。常用量10〜15克。桑根白皮(桑白皮)祛痰、水的瘀滞郁结,有一定的祛瘀排脓、消炎的作用,有报道可用于小儿鼻蚂、食管癌、胃癌、治疗娱蚣毒。作用、药征与梓白皮相似。常用量10〜15克。意位仁生用。袪瘀排脓、消除脓血型积液(故后世常常认为其有祛湿的作

62用),常有机体疼痛、隐隐作痛、按压疼痛并因疼痛而烦闷不安之类的酿脓、成脓的表现,其症状常于下午、傍晚、夜间这些时间段发作或加剧。还有良好的治疗赘疣的作用,对女性白带异常的病证有良好的治疗及辅助治疗的效果。常用量15〜30克。现在一般认为本品是一味袪湿利尿的药物,甚至还有“炒用能健脾”的说法,实与古经方中的用法格格不入、大相径庭,尤其是炒用后,其应有的袪瘀排脓的作用尽失,等同废物,故此类“现代”的认识不可信、不可从。用古经方、用古经方中的药物,还是应该以古人的原始认识和经验的用法为依据为是。赤小豆作用与意菽仁相似,但袪瘀排脓的作用稍弱而兼有滋补营养的作用,因此本品与意菽仁相比,更适用于虚证而不适用于实证。常用量15〜30克。白薮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排脓消痈以止痛的作用,常有患处灼热疼痛、火热灼痛之类的症状表现。常用量10〜15克。瓜子

63即冬瓜子,又称瓜瓣,有清热利尿、消痈排脓、袪痰瘀血瘀的作用。其作用与生意菽仁基本相同,但冬瓜子更偏向于清热,而生意直:仁则更偏向于祛湿(清除脓血型积液)。常用量10-15克。豆黄卷即大豆黄卷,为黑大豆芽晒干而成。有袪湿、清热的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说“大豆黄卷在经方中入为丸剂,现代一般多入汤剂,用以治疗暑湿、湿温、湿热内蕴而致的发热汗少,胸闷不舒,骨节烦痛等症,也可用治湿痹筋挛,膝痛,水肿胀满等症”,可见其亦有一定的类似于生意菽仁之类的袪瘀排脓的作用。常用量15克。卷八润泽枯燥药麻子仁即火麻仁。含有丰富的油分,有润肠通便、润泽枯燥的作用。常有肠燥便秘、大便干结实硬而难通且容易造成肛裂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酸枣仁补养津血、润泽枯燥,有镇静、镇痛(主要针对虚证的疼痛,无论头痛、胁痛、胃痛、四肢痛、腰痛都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64且以夜晚痛剧者效果更好,但用量在15克以上才有镇痛效果,且用20克以上效果明显(《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由此可见,本品还有一定的祛除瘀滞郁结的作用,即祛瘀血的作用,作用类似于生地黄。但生地黄以补虚清热为主,本品则以补虚润燥为主)、催眠、安神、生津止渴的作用,常有心烦烦躁、失眠、或嗜睡多梦、夜晚疼痛加剧或发作疼痛,脉细软无力、迟、涩(轻按似有力,稍加力重按则内里空虚、一按即绝)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5〜30克。历代医家多有“酸枣仁生用治好眠,熟用治不得眠”之说,但从临床的实践却表明,生(指既不炒熟、又不煎煮)、熟(指既要炒熟、又要煎汤)枣仁皆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二者并无区别,故这种说法不可迷信、不可盲从。根据陶弘景:“酸枣,今出东山间,云即是山枣树,子(指果实)似武昌枣,而味极酸,东人啖之以醒睡,与此疗不得眠正反矣。”和《开宝本草》:“酸枣,陶云醒睡,而《经》云疗不得眠,盖其子(指果实)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实际是指果实中的果核,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酸枣仁)服之疗不得眠,正如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也”的说法分析,醒睡、治好眠的实际上是酸枣肉而非酸枣仁,而酸枣仁则无论生、熟,均能治不得眠,这才是这个历代的谜团的真正真相。我只用生的酸枣仁而不用炒(熟)的酸枣仁。

65猪肤即猪皮,刮净皮下的脂肪、肥肉,用净皮肤部分。甘凉濡润、润燥清热,常有咽喉干涩燥痛、皮肤干燥脱水破裂之类的表现。猪皮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中主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猪皮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主要针对的是干涸燥裂所致的出血证。常用量30〜50克。猪皮的主要作用是润燥,其作用类似于阿胶(驴皮),但阿胶主要润血分的枯燥,猪皮主要润气分(津液)的枯燥,这是这两味药最主要的区别。猪膏指肥猪肉、猪的肥肉,即猪的脂肪,而不是指猪油。油腻润燥,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常有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通、大便带血、肛裂出血、腹部胀满实硬(燥屎积聚)之类的表现,类似于小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之类,但没有明显的因腹胀满、大便不通而致疼痛的表现,也没有明显的烦热、烦躁的内热的证情。临床上猪膏还可以用火麻仁代替。常用量30〜50克。刘文汉:鲜猪脂肪(肥肉)切成1cm厚的大片贴患处,日换4次,治疗蟋蛀疮(头部毛囊周围炎,症见头部肿痛流脓,头部有多枚脓肿,并且脓肿之间有隧道串通),两日好转,10日愈。鲜猪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再则脂肪中水份相对偏少,渗透吸附作用强,能将坏

66死组织和脓液等粘附在脂肪上,起到清洁疮面的作用。猪脂即猪油,为猪膏的提取(提炼)物(油)。仲景仅小儿疳虫蚀齿方一方用及猪脂(“取腊月猪脂(指凝结了的猪油),溶(加热令熔解)"),用以沾湿裹在槐枝上的绵去粘染雄黄、拿茄子的药末,因此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即刘文汉所说的“鲜猪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再则脂肪中水份相对偏少,渗透吸附作用强,能将坏死组织和脓液等粘附在脂肪上(这里还用之粘附药末),起到清洁疮面的作用。”的作用。

67卷九峻下逐水药甘遂泻下积水,主要用于实证的胸腹积水(腹水、胸水(胸腔积液)之类)的治疗。丸、散剂常用量1〜2克(宜先从1克开始),汤剂常用量3〜5克。世传甘遂不宜与甘草同用(十八反说甘遂反甘草),但仲景在甘遂半夏汤中却正正是将甘遂、甘草二物同用的;也有说甘遂甘草虽可同用,但甘遂用量大于甘草时则无妨,而在甘草用量大于甘遂时则有所谓相反的毒副作用,然而日本古方派医家在应用仲景甘遂半夏汤时,却是甘草用量(2克)大于甘遂用量(0.8克)的;可见世传的这种说法并不可从、并不可信。《现代临床中药学》:对于小鼠,两者配伍时,甘遂的毒性大大增加,而且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对于大鼠,甘遂与甘草配伍时,如甘草的用量与甘遂相等或小于甘遂时无相反作用,有时可能解除甘遂的副作用,如甘草用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对于家兔,无异常反应,未能证明两者不能配伍应用;实验资料表明,甘遂与甘草以不同的比例配伍,经常规提取后,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其结果是不论比例如何,其成分为两种单味成分总和(未发生任何的化学反应或变化);研究提示甘遂、甘草等配伍剂对细菌无诱变作用,也未引起DNA损伤。总而言之,虽然甘遂与甘草相反的实质问题仍在研究和探讨之中,但目前至少可以肯定,两药配伍

68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产生毒性反应。大戟功类甘遂而力更强,毒性也更大。用量与甘遂相似,但一般应比甘遂少些。丸、散剂常用量不宜大于1克,汤剂常用量不宜大于3克。芫花作用与甘遂、大戟相似,且兼有祛痰瘀以治咳喘、胸胁引痛、心下(胸腕部、胃腕部)痞硬的作用。用量与甘遂、大戟相似。泽漆逐积水、除痰瘀,治疗痰结、水瘀所致的胸水、腹水、胸满咳喘、腹满胀痛、四肢面目浮肿之类的证情。为大戟科植物,但功用却更类似于芫花,而且作用、毒性均较芫花更为缓和、安全。本品还有杀虫杀菌、抗结核、抗癌、治疟疾的作用。高志良的经验是“用大剂量泽漆鲜品治疗原发性(不明原因的)弥漫性(似乎有扩散的表现)肝癌(实际并不局限于肝癌。如仲景的泽漆汤,金寿山经研究认为“很可能是古代治肺部癌肿之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其利水散结力峻,易耗伤正气,体弱者(实际是指属于虚证的病人)慎用(可见本品主要用于实证的治疗)

69常用量3〜10克。商陆逐水消肿、解毒散结消痈,有利尿作用,并且能刺激肠黏膜而引起水泻,主要用于腹水证的腹部胀满疼痛的治疗。另外,本品还有治疗毒蛇咬伤的作用。常用量3〜10克。巴豆临床使用主要是用巴豆霜。峻下冷积以祛除痰、水(主要是指胸水、腹水)、积食的瘀积,有导致上吐下泻的能力;用于寒邪(即寒证的痰、水)、积食瘀滞郁结所致的胸腹胀满疼痛、病起急骤剧烈、气血未衰者(指寒证中的实证,即寒实证),有报道可治血吸虫病腹水、肝硬化腹水、喉梗阻、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病症。必须注意的是,本品性热,只适用于寒证且是实证(即寒实证)的治疗,热证及虚证的证情均不能使用。主要入丸、散使用,常用量1克以下。另外,巴豆还有遇热饮则作用增强、遇冷饮则作用减轻的特点,因此,在服用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热开水,以免加剧吐下的反应。但据此特性,也可以引申出如未能顺利吐下,可以食热粥、饮热开水的方法促之;如吐下太过,可以食冷

70粥、饮冷开水的方法止之的处理方法。

71卷十镇静安定药代赭石镇痉(主要是缓解膈肌痉挛)以治胃逆,常有噎膈、顽固性的呃逆不止噫气不止甚至呕吐的表现。常用量15〜30克。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古人也认为本品有活血止血的作用,由此可见,此类病证可能与缺铁性的贫血有关。牡蛎治胸、腹、小腹(包括阴部)部的动脉的异常搏动跳动所致的一种血脉贲张、膨胀冲击的兴奋、紧张的感觉和表现。现代常用牡蛎、龙骨这些药物来治疗男性遗精的病症而获效,正是因为遗精时有这种兴奋、紧张的感觉和表现的原因,否则往往难有理想的效果。常用量15〜30克。龙目作用与牡蛎相似而镇静安定的力量更强,常与牡蛎作为药对一起使用。常用量15〜30克。紫石英

72镇惊安神,常有心悸、易惊易恐而不能安眠的神经过敏症的表现,现代常用于神经症所见失眠多梦、心悸易惊、惊风、癫痫等。作用类似于龙骨、牡蛎。常用量10-15克。紫石英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龙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磷酸钙,牡蛎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由此可见,这类病证应该与缺钙有关。真朱(朱砂)张锡纯经实践验证认为:“朱砂善化霍乱之毒菌”,常“单重用朱砂钱许(3〜5克)”;仲景仅赤丸一方用及此药,其证为“寒气厥逆”,见于“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篇,以方测证,除“四肢厥冷之外,还可见腹痛、吐泻、烦躁、心悸等症”(吕志杰),也有类似于霍乱病的表现,可见朱砂有杀灭霍乱病菌的特能,常用量当在3〜5克之间。由此观之,仲景用朱砂,似乎与张锡纯的经验一致,是针对霍乱病的急危重证而用的,而并不是现在一般所认为的宁心安神定惊之类的那类作用。本品主含硫化汞,常混有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碎)、磷灰石、沥青等杂质,毒性反应表明水飞(取按规定处理后的药材,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

73研散。为药物的炮制方法之一)朱砂毒性较小。内服不宜过量和持续服用。过量服用,易致汞中毒。急性汞中毒表现为腹痛、呕吐血性黏液、排脓血便等急性腐蚀性胃肠炎症状,以及尿少、水肿、血压下降、震颤抽搐甚则昏迷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外周循环衰竭表现。口服朱砂制剂多表现为慢性汞中毒,症见心神不安,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震颤、性功能减退等。肾功能损伤还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急性中毒时可给予牛奶、蛋清等,使之与汞结合成汞蛋白化合物,减少汞的吸收,并有保护消化道黏膜的作用;投以解毒剂二筑基丙磺酸钠,或中药五倍子粉12〜15克,水调服,或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方》卷一方。组成:黄连三两,黄苓、黄柏各二两,桅子十四枚(擘)。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二次服)加金银花、土茯苓等,水煎服。慢性中毒可用二筑基丙磺酸钠等解毒剂;或用复方金钱草合剂(金钱草、忍冬藤、夏枯草、蒲公英各15克,谷精草、乳香、花椒、猪苓、贯众、甘草各9克,黄连4.5克)口服,每次50mL,一日一次。(《中药处方手册》)忌用火制,见火易析出汞,更易中毒。朱砂在铝器中研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灰色的铝汞齐;若加水在铝器中研磨,还会产生氢氧化铝和硫化氢气体,从而失去其特性和治疗作用,降低药效;故在细研朱砂时严禁使用铝匙、铝碗等铝器。同时,不能与昆布等含碘药物配伍使用。(《中药处方手册》)

74铅丹包括铅粉。有收涩敛疮、拔毒生肌、镇静、镇痉、止惊悸、杀虫、杀菌的作用,但有毒,不宜内服,故临床上一般不用铅丹而改用生铁落或磁石代替,效果既佳,也更安全稳妥。生铁落、磁石均能治疗惊悸,能降气疾冲逆,有镇静、镇痉、安定心神的作用,对缺铁性贫血病人现此证者尤其适宜,但无杀虫、杀菌作用。常用量15〜30克。铅丹、铅粉不建议内服,外用适量。云母即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矿石),有收敛(止血、止痢)、降逆(治眩晕、咳喘)、镇静的作用。其实际功用类似于龙骨、牡蛎这类药物,所以亦常有心悸、恐惧、烦惊等症状表现。云母一般小药店不备,因此临床上如无云母,可考虑以龙骨、牡蛎这类药物代替。常用量10〜15克。祛水瘀药茯苓袪湿利尿,常有水肿(以腰以下及四肢为主,也有头面部水肿者)、小便不利、肌肉振颤跳动悸动(诸如眼肿、眼跳,

75心下(即胃脱部)、脐下(即小腹部,也包括腹部)、四肢等部的肌肉振颤跳动、水肿之类)之类的表现,以及胃肠道内有水饮停积不消化、胃肠漉漉有水晃动之类的感觉。常用量15〜30克。苍术、白术袪湿利尿、健胃以消化水饮、袪湿以止痛,常有胃中水饮停积不消化而导致口淡、作呕、眩晕,小便不利、口中津唾多、舌湿润如被水浸、水肿(尤其以腰以下、四肢、关节的水肿更为显著,并因此而导致肌表、肢体疼痛难忍、屈伸不利)或身体疲倦困重甚至疼痛(黄底部分的证情是祛水瘀药的共同指征)之类的表现。性偏温燥,不适用于热证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也可用到30克。古人无苍术、白术之分,一律统称为术而混用。现在一般认为,白术主治胃肠道(里部)的水瘀,苍术主治肌表(表部)的水瘀,但实践证明,二药作用基本相同,对表、里的水瘀均能治疗,并无太大的区别。白术服用后常有腻滞如胃肩部翳滞痞满痞闷、舌糙燥之类的感觉,与胡希恕“白术好象有点燥似的”的论述相符,而苍术服后则不会有此类的感觉;另外,从现代药理的研究来看,苍术的治疗范围和作用比白术更为广泛,有待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应用;因此我更赞同胡老的观点,建议以苍术作为术的主要的选用对象。另外,苍术、白术还有促进肠道兴奋、蠕动的作用,对肠道蠕动不足导致的大便不畅、不大便之类的证情有促使矢气、

76排便的作用,而对肠道兴奋性不足所致的下利也有止利的作用,由此可见,苍术、白术对肠道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但一般来说,用苍术的效果会感觉干脆利落一些,而白术总有点反应迟滞、迟钝的感觉。还有就是,苍术对寒、湿引起的胃部嘈杂反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苍术有燥湿健胃的作用有关(白术也有这种功效,但不如苍术好)。泽泻袪湿利尿,常有腰以下水肿、头冒重胀坠而眩晕并常兼有“眼对对”(粤语,意指眼部有重坠肿胀如眼部水肿样的感觉)的感觉、小便不利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5〜30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泽泻还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肪肝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的作用。猪苓袪湿利尿,并有清热的作用,常有烦躁心烦、咽干、口渴燥渴、饮水后水停胃中不得消化、小便不利之类的表现,是一种消渴引饮,但饮水不能消化故不能解渴,反倒导致胃中水饮停积的证情。常用量10〜15克。石韦清热利尿,常有小便窿闭不通、淋沥涩痛、乳糜尿(可见也有一定的祛瘀排脓的作用)之类的表现。

77常用量10克。防己、木防己袪湿利尿,常有肌体(主要表现在下半身、腰以下)、四肢水肿浮肿而导致身体有重坠的感觉,小便不利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防己现在主要有汉防己(又名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广防己(又名木防己,为马免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两种,习惯认为汉防己偏于袪湿消肿(更类似于茯苓、泽泻),广防己偏于袪风湿、止痹痛(更类似于苍术),但实际上两种防己的作用及毒副作用均基本相同、均偏于苦寒(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感觉其寒性并不明显,与茯苓、泽泻之类相似,均偏于中性和平和)。本品长期服用及大剂量使用均能造成对肾脏的损害,故使用时应注意控制剂量,不宜大剂量地应用。如需长期用药的,可考虑改用其他的药物代替,不宜长期服用防己;防己的作用,大可以用茯苓、泽泻、苍术这类药物来代替。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常有小便不利、小便黄赤短小、黄疸的表现,是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有良好的退黄作用,无论证情的寒热虚实,均有应用的机会。常用量15〜30克。张锡纯认为茵陈是青蒿的嫩苗,实际上茵陈(菊科植物茵陈

78蒿或滨蒿(北茵陈)的地上部分)和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是不同的两种药物,作用上,茵陈以利湿退黄为主,而青蒿则以清热(主要针对虚热证、瘀热证)截疟(治寒热往来,常有夜热早凉的表现)为主,不可混为一淡。(车前子、车前草)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通过利尿来止下利),用于水肿胀满(指小腹一膀胱部位一胀满,由小便不通、小便不利所致)、热淋涩痛、湿热泄泻或湿热黄疸。现代常用于急性和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疱疹性角膜炎、阴道毛滴虫病、菌痢(可见本品还有一定的杀菌、杀虫的作用)等。常有小便黄赤涩痛、小便不利、膀胱胀大之类的表现,为一味寒性的利尿药。常用量10-15克。车前草作用与车前子相同,但更长于清热解毒,可治疗热毒疮疡(有祛瘀排脓或清热排脓的作用,历代本草尚记载本品有止血作用)、急性泻痢(湿热证),尚有报道用于肥胖症、痛风性关节炎、小儿惊风(以上当为湿热证方宜应用)。常用量10〜30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过大剂量可致心肌麻痹、血压降低,应予注意。(金钱草)清利湿热、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即袪瘀排脓的作用)、排结石。

79用于热淋、石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结石等病症,为治疗泌尿系结石、肝胆结石的要药,尚可扩大用于非细菌性胆道感染、痔疮、湿疹、带状疱疹、丹毒、乳糜尿、急慢性气管炎、疟疾(以上病证须为湿热证且有小便不利、黄赤涩痛之类的表现时方宜选用)及解雷公藤毒。常用量15〜30克。用本品治结石,时间较长,一般需1个月以上。另外,还有一种广金钱草,作用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用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等,常用量10〜30克。本品原为广东、广西一带习用,近年来应用地区有所扩大,其作用、药征与金钱草基本相同。金钱草、广金钱草的作用与车前子、车前草极其相似,只是金钱草、广金钱草还具有排治结石的作用,此功能则是车前子、车前草所没有的。(主要内容录自《中药处方手册》)

80卷十二止血药艾叶温通血脉以止血,常有虚寒(包括寒热错杂)证的表现而兼有吐血、蚂血、下血、崩漏之类的出血的表现。现代药理学试验证明,艾叶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尤为显著。常用量3〜10克。艾叶有小毒,一般在1次服用艾叶20〜30克,即可引起中毒,可引起皮肤黏膜灼热潮红,对胃肠可产生刺激性,可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发生中毒性黄疸型肝炎,可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惊厥。(《中药处方手册》)所以使用时要控制好用量,不宜过大剂量地应用。柏叶即侧柏叶。凉血止血,还有祛痰止咳、生发乌发的作用。性味苦涩、微寒,只适用于热证及寒热错杂证的证情及由此所致的上焦、中焦的出血证如蚓血、咳血、吐血呕血、胃出血之类,而不适用于纯粹的寒证的证情及下焦的出血证如尿血、便血之类。常用量5〜15克。蒲灰即蒲黄。活血袪瘀、止血,还有一定的祛瘀以利尿的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常用量5〜15克。

81乱发即血余炭。润燥、收敛、止血。常用量5〜10克。阿胶补血养血、滋腻润燥、止血。只适用于虚证的热证(燥热枯涸证)和寒热错杂证,而不适用于虚证的寒证以及实证(无论寒热,皆不适宜)。常用量5〜10克,打粉烂服或后下。灶中黄土即伏龙肝。主要用于胃肠道的出血症的治疗,常有便血、呕血的表现,并伴有脱腹胀满、下利(久泻不止)、呕吐、精神疲惫委顿之类的证情。常用量15〜30克。(三七)又名田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蚓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瘢(皮下出血)及外伤等各种出血证,亦可用于胸腹刺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以上功能类似于红花)及中风头痛、半身不遂等多种病证。本品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于各种出血而兼有瘀滞者,为疗伤止血的

82名药,除用于各种出血证外,尚可用于颅脑外伤、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肺结核、高血压、肝炎、肾炎、肺心病、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子宫脱垂、前列腺肥大、颈椎病、急性咽喉炎、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等病证(必须为瘀血证、出血证方可选用)。入汤剂3〜10克,亦可入丸散,但一般多研粉吞服或冲服,1次1〜1.5克,1日1〜3次。若失血重症,每次吞服剂量可用3〜6克,1日2〜3次。(录自《中药处方手册》)我曾用三七+田鸡(青蛙)煲汤,隔1〜3天服一次,治疗我外婆(80多岁)不小心滑倒跌伤导致腰椎骨裂(闭合性),配合住院卧床理疗,前后共服了这个方六次,约一月而痊愈。可见三七对骨伤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据说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就有三七。另外,一般认为三七性温,但我在使用中的感觉是药性还算中性、平和,没有很明显的温燥的感觉。卷十三补益药人参健胃以生津血,常有心下(胃院部)痞闷翳滞、胃口差、食欲不振、不感觉饥饿而不想吃东西、背(与胃部相对应的部位)冷如掌大或背恶寒、不大便多日亦全无所苦、神疲乏力精神不振以致心慌气短气促之类的证情表现。常用量5〜15克,处方主要用红参(包括高丽参、新开河参

83之类,由人参蒸制后干燥而成)、生晒参(包括野山参之类,由鲜人参直接晒干或适度烘干而成)两种。现在有人认为,仲景所用的人参即今天的党参,于是在用经方时,常将党参作为人参来使用。但据实践证明,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成分大部分是糖类,其中有果糖、菊糖、多糖和杂多糖CPI、CP2、CP3、CP4,还含挥发油、甘类成分、微量生物碱、固醇、三葩成分、17种氨基酸、树脂以及铁、铜、钻、镒、锌等无机元素)确有一定的补益营养的作用,但真正针对从古经方中所透露出来的上述药证指征去治疗的话,通常都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相反地,如果使用的是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成分含多种人参皂昔和人参多糖,以及挥发油,多种活性肽),对上述的证情,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古经方中所用的人参应该是指人参而不是党参,因此,用经方时,要想收到经方所应有的预期疗效,应以正式的人参入药为是。此外,还有东参、西洋参、太子参等几个品种:东参是指日本出产的人参,亦可作为经方所说的人参来使用;而至于将西洋参(又名花旗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成分含多种人参皂昔,其中以Rbl含量最高,占总皂昔的30%〜40%,还含西洋参皂昔Rbl、绞股蓝昔XI、X、XH等,又含多快类成分镰叶芹醇、人参快三醇、人参环氧快醇等,所含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B―金合欢烯,含量可达26.5%,另有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树脂、淀粉及糖类。虽有人参之名且有一些人参的成分,但主要是作为一味清热药

84使用,而没有治疗上述证情的效果)、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成分含脂类成分棕桐酸、亚油酸、1—亚油酸甘油脂、毗咯-2一陵酸、3'一吠喃一甲醇脂,2一毗咯甲酸、B一谷固醇,另含糖、氨基酸、微量元素镒等,还有太子参环肽A、Bo可作为一味滋养润燥药使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子参古今品种有变迁,古代指人参之小者,而今之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与人参并非一物)之类的所谓人参作为经方中所说的人参来应用,更是后人的无知妄作,与仲景用人参的思想毫不沾边,不足为法,不何信、不可从。另外,现在一般认为参芦(人参的芦头)有催吐的作用,因此习惯上在用人参时都要求要将参芦去掉不用。但《现代临床中药学》中却说:“药农经验、临床观察和现代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人参芦没有催吐作用。且其中人参皂音等有效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参根,亦有与参根类似的治疗作用。故使用人参时不必去芦头”。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我曾经做过试验:把买到的红参的芦头收集起来,当有人参证需要用人参时,就专门只用人参的芦头而不用人参,看疗效如何,先由自己亲身试起,再推广到用于他人。结果表明,参芦确实没有催吐的作用,疗效与用人参的预期一样地理想。由此可见,《现代临床中药学》的说法是正确的,而习惯上所认为的参芦催吐的说法反而是不可从、不可信的。另外,有些医家根据《别录》“生上党”及陶弘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的说法,认为人参应为党参。但观《别录》原文“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如人形者有神”的

85描述与民间关于人参娃娃的传说是相吻合的,“生辽东”也与今天人参的产地相吻合,即使“生上党”的是党参,也只能说是人参与党参皆有,不能一概认为经方的人参就是党参;而且,据一些专门研究人参历史和产地的专家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上党地区是曾经出产过人参的,而并不只是出产党参的,所以这种“生上党”的也极有可能也是人参而不是党参。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考证上还是从实践上看,认为经方所用的人参是党参的观点都是缺乏理据的,根据实际的实践经验,我更偏向于认为经方中的人参是今天的人参而不是党参。薯薪即山药,又名淮山、怀山。滋补津液、营养,常有形体消瘦、口燥干渴(如糖尿病、消渴证之类的烦渴、消瘦之类的证情)之类的表现,更适用于虚热证的治疗。饮片常用量10〜30克,鲜品可用至数两、半斤、一斤之类,可用来煲汤、煮粥、煎药,药、食均可。一般认为,铁棍(棒)山药的效用要比普通山药的效用更好些,但实际上,两者作用相似,在药效上的区别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大,大家可以根据其性价比去选用。甘草润燥以清热、养胃护胃、缓解急迫(包括病情的急迫和药物

86药性的猛暴两种情况,因此也有一定的缓解药物中毒的作用)。常用量5〜15克。临床处方有炙(蜜炙)甘草、生甘草两种用法,炙甘草养胃护胃的作用更强,生甘草清热的效果更好。一般来说,对于虚寒的重证,宜用炙甘草而不宜用生甘草;对于实热、燥热的重证,用生甘草会更为合适;至于其他的证情,则用生甘草与用炙甘草的区别并不很大,一般的习惯,都喜欢用炙甘草,但如果没有炙甘草,用生甘草效果同样很好。蜂蜜滋补营养、润泽枯燥、缓解急迫以止痛、解毒(此作用与甘草类似),可用于解乌头毒、酒精毒、半夏毒等;此外,还常作为丸药的粘合剂使用。较适用于虚热证。常用量15〜30克或一汤匙。大枣即红枣。滋养脾胃、补养津血,故有补虚(虚弱)劳(耗损)的作用,但用于虚寒证比用于虚热证更为适合。常有面色萎黄或苍白、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神气不足、心慌心跳、脱发白发、汗多疲倦之类虚弱的表现。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枣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防癌、抗癌、抗过敏;镇静、催眠、降压;保

87护肝脏;增强肌力等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常用量四大个或10〜30克。经方中所说的大枣,实际是指大个的(大)红枣(枣),而不是现在人们习惯认为的黑枣(由鲜枣在棉子油、松烟水中煮熟,再用烟火熏烤而成,是鲜枣的干制品。另外,有一种君迁子,别名也叫黑枣,但它不是枣,是柿,属柿树科、柿属),也不是蜜枣(属于干果类,用割枣机,把大青枣周身割一次,使得容易吸糖,然后放入锅中用白糖煮,晒干,就成了平时吃的蜜枣。另外,有一种原产中东的椰枣树的果实也叫蜜枣)、蓝枣(即君迁子)、南枣(采用优质青枣精制而成,也称蓝枣、响铃枣)之类。现在一些中医习惯认为,枣核偏于燥热,都会建议人们在使用红枣时去核。但据我的使用经验,红枣连核用并无燥热的表现,所谓燥热的表现往往来自于误用,这时即使只用枣肉,也会有燥热的反应,实际上与枣核无关;仲景经方中亦无去核的说法,只有擘开的用法。所以,大枣在汤剂使用时宜擘开或切开切碎使用,以便成分容易煮出,但没有去核的需要,也不需要去皮;在制丸药时,可以去皮、核,只用枣肉,以便于丸药的制作;至于在日常当水果、干果食用时,当然不能连核也吃了,可以只吃皮、肉,也可以只吃肉,连皮也不吃。大枣入药宜以重量计,以免个体大小差异导致用量不准。

88胶饴即麦芽糖,又名饴糖。滋补营养、润泽枯燥、缓急止痛(多为腹部的干涩、摩擦性疼痛),作用与红枣相似,但滋润的力量远胜于红枣,较适用于虚寒的枯燥证使用。常用量15〜30克或一汤匙。饴糖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竭色浓稠液体,粘性很大;硬者由软饴糖经搅拌、牵拉,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的黄白色糖饼。药用以软饴糖为佳,但硬饴糖使用起来会更方便些。临床上,如没有麦芽糖,可以用红糖代替,而且糖色越黑、杂质越多的会越好,所含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之类会更多些。还有些人主张用葡萄糖、白糖、冰糖之类来代替,理论上亦无不可,但糖的纯度越高,所含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之类会越少,所能补充的将更趋向于仅是单一的糖。羊肉补充营养、热量。常用量二〜三两(100〜150克)。粳米养胃护胃、补充营养。常用量10〜15克。古经方中用粳米,一是取其养胃护胃的作用,以减少药物对

89胃肠黏膜的刺激和损害;二是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其作用与吃饭、吃粥相同;三是利用其粘滑润泽的特性,通过粳米粥来补充水分,达到滋液润燥的作用;四是利用其粥水胶粘浓稠的特点,使石膏之类的药物颗粒、粉末悬浮起来,更多且更容易地被摄入体内;五是利用其胶粘的特点,作为药丸的粘合剂使用,如蛇床子散之类。如果没有粳米,也可以用大米、糯米之类代替。粟米即小米。养胃护胃、滋补营养。常用量10〜15克。古经方中并无直接使用小米的说明,但多处用到热粥,“热粥历代医家不注,其成分可能是粟米或粳米,也可能是大麦或小麦。但从中国人的传统来看,北方人以粟米为多,南方人以粳米(应该是大米)为多。不管是何种谷物,都具有补益脾胃,健立中气的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可见古经方中是有机会用到小米的。小麦、浮小麦小麦养胃护胃、滋补营养及膳食纤维。常用量10〜15克。古经方中用小麦,一是入汤剂或用小麦所煮出来的汤液,其所起作用与米汤、米粥之类相似;二是食用由小麦所制成的

90面食之类,其作用与吃饭、吃粥相似。另外,浮小麦(小麦未成熟的颖果)还有一定的清退虚热的作用。大麦、麦芽大麦养胃护胃、滋补营养及膳食纤维。常用量10〜15克。米、麦之类,都是古人主要的粮食、主食,是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营养成分大同小异,只是口味、风味、食用习惯之类有所不同而已。米饭、面食之类主要属于细粮,而大麦、小麦之类主要属于粗粮,相对来说,细粮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而粗粮的膳食纤维更丰富。另外,麦芽(由大麦经发芽而得)还有治疗肝病的良好效果,对黄疸、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大之类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陈同源经验),并有消食、回乳(由此观之,麦芽应该还有一定的祛瘀排脓的作用,这可能也是麦芽能治疗肝病的原因之一)的作用。天门冬简称天冬。滋养津液,并有袪瘀排脓、消除痈肿的作用。常用量10〜30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门冬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

91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而具有抗肿瘤作用。故而用于治疗痈肿、带状疱疹(内服、外敷均可)、乳房肿瘤等均获取佳效,亦有催乳的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由此可见,天冬对白血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麦门冬简称麦冬。滋养津液、清退虚热烦燥(咽干、口燥口渴、心烦之类)。可对证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外敷可以治疗乳头较裂。常用量10〜30克。古人一般认为使用麦冬、天冬时必须去心(一说认为麦冬去心则补心,若连心用则伤心(对心脏不好);一说认为麦冬去心可治心烦,如不去心则可令人心烦),而后世也有不少医家认为不必或不宜去心,《现代临床中药学》也认为“现代研究证明,麦门冬肉与心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且麦门冬心仅占全麦门冬的3%,故对临床疗效影响不大。长期连心使用或大剂量带心煎服(每日15〜30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故临床使用可以不去心。入煎剂切碎或砸扁,可使煎出物量较高”,可见麦冬在使用时,是没有去心的必要性或必然性的,大可以放心地连心使用,既不会有什么特别的、额外的坏处,也不会有什么额外的好处。天冬的情况与麦冬相同,同样没有去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百合

92清热除烦、镇静安神。常有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神经衰弱之类的且属于虚热证的表现。常用量10〜30克。百合有鲜百合与药百合(饮片百合)两种。服用鲜百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仲景在使用时也是经过“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的处理的,所以现在在临床应用上,应该以药百合为主,效用更为可靠。萎蕤即玉竹。滋养津液、润泽枯燥以清虚热,作用近似于麦冬、蜂蜜之类。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以上是其治疗虚热证的作用)、胃溃疡及胃黏膜脱垂(可见其有保护和修复黏膜的类似于甘草、蜂蜜的作用)、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有报道可配伍用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通过润泽枯燥来消除干结燥结,以此起到祛除瘀滞、积结的作用)。常用量15〜30克。鸡子黄、鸡子白鸡子指鸡蛋,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的、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如蛋白质、卵磷脂、磷脂(能改善皮肤营养,促进皮肤生长与再生,减少老年斑和皮肤色素沉着,对皮肤有明显保护作用)、维生素、钙、磷、铁之类,是人体最常用的、较好的营养品之一。鸡子

93黄即鸡蛋黄,习惯上认为有添精补血的作用;鸡子白即鸡蛋清,习惯上认为有润燥清热的作用,能保护和修复黏膜及溃疡创面,有止痛、消炎、防止化脓的作用,对已开始化脓的也有控制炎症扩展、促进炎症局限化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敷、涂沫);实际上二者的功能相去不远,均有滋补营养、润泽枯燥、消炎敛疮的作用。常用量一枚,冲调药汁服,勿令过熟,以收到胶粘润泽的作用。

94卷十四收敛固涩药乌梅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现代研究表明,乌梅对多种致病杆菌及真菌皆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解除胆汁排泄过程中的瘀积现象,减少胆石的生成,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具有抗蛋白过敏及组织胺作用,故临床又以乌梅治疗过敏性疾病、皮肤科病症(如外敷涂沫以治小儿头疮、恶疮看肉之类,“据现代研究,本品浓度较高时,具腐蚀之力,临床可用于治疗溃疡创面不易脱落之坏死组织,或过度增生之肉芽组织以及腐蚀窦道屡管之管壁”)而取椁鼓之效(《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常有“右胁(包括上腹部)胀满,时有隐痛,暧气呃逆,食欲不振,心情抑郁不舒展等症状(《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以上表现类似于柴胡证、芍药证,但乌梅证常有消渴、大便澹泻下利之类的表现,这是其有别于柴胡、芍药证的重要特征。常用量10克〜30克,胃酸过多、容易反酸烧心者宜慎用。五味子收敛固摄以安定心神,以治惊悸、恐疑忧疑、恶梦等的失眠健忘、疲劳乏力懒动、体困酸楚等症;补益津血、收敛固涩,以治咳嗽、气喘不可抑止,以及虚汗、盗汗不止、乳泣(妇人怀孕未产而乳汁自出者,谓乳泣)等症。还有报导可用于

95外伤性瞳孔散大视物不清、不明原因的流泪不止(泪清冷)之类的治疗。主要用于虚证的治疗,无论寒热均有选用的机会,但以治疗虚寒证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常用量3-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胃酸过多、容易反酸烧心者宜慎用。山茱萸即山萸肉。收敛固涩以治虚汗、盗汗、自汗、大汗虚脱以及阳萎、早泄、遗精、遗尿、小便失禁、崩漏、月经过多之类;补养津血、收摄心神以治消渴、惊慌心悸之类;开郁散结、缓急止痛、解痉以治少腹(指脐下的小腹底部的区域,也包括与之前后对应的腰底部的区域)、阴部的抽搐、拘挛(抽筋状)所致的痹痛、疼痛之类。常用量10〜30克,胃酸过多、容易反酸烧心者宜慎用。五味子、乌梅、山萸肉作用相似,主要是作用的部位有所不同:五味子主要作用于上焦、头面部,因此以治疗眼花、耳聋、失眠多梦、咳嗽、气喘、自汗、盗汗之类为主;乌梅主要作用于中焦、胃肠道,因此以治疗下利不止、胃脱部及脱腹部的满痛胀痛挛痛为主;山萸肉主要作用于下焦,因此以治疗少腹部、阴部、腰肾部位的挛痛痹痛疼痛,且以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为主。三药均适用于虚证、脱证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实证、瘀结证的治疗。张锡纯认为山萸肉“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从用药部位讲,张锡纯力辨治疗‘险证’以‘固脱'

96应当去核用肉。有谓其核善通而肉善补(即张氏所言的“其核与肉之性相反"),故核肉并用则通补并行,而弃核用肉,则侧重于补涩之功,仅供进一步研究”(《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但张锡纯又说“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山茱萸之核原不可入药,以其能令人小便不利也”,而据现代的药理成分来看,山茱萸核与肉之性其实并不相反,甚至核的固涩之性更优于肉,可见其核实际亦是以固涩的作用为主,同样是“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即所谓的“其核善通”)”的,而并不是“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的。所以“核与肉之性相反”、“核善通而肉善补”之类的说法不可盲从迷信,确实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现在习惯上都只是以肉入药而不用核,故处方常用山萸肉这个名称,这样做也无不可,但也不必过分避忌其核,如张锡纯所说的“务须将核去净”、“而僻处药坊所卖山茱萸,往往核与肉参半,甚或核多于肉。即方中注明去净核,亦多不为去,误人甚矣……凡用时愚必自加检点,或说给病家检点,务要将核去净,而其分量还足(指纯粹是足量的肉而不可参杂有核),然后不至误事”这种视核如洪水猛兽的说法和做法,或有所过,不可盲从、迷信。同样的肉、核作用不同的说法,在张锡纯对五味子的论述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凡入煎剂,宜捣碎。以其仁之味辛,与其皮之酸味相济,自不至酸敛过甚,服之作胀满也”),但实践证明,五味子肉核同用(现在通常都是肉核同用的而没有

97只用肉而不用核的)时捣碎或不捣碎其核,并没有明显的不同的药效表现,可见这类说法大多来源于“又山萸肉之功用,长于救脱,而所以能固脱者,因其味之甚酸,然间有尝之微有酸味者,此等萸肉实不堪用。用以治险证者,必须尝其味极酸者然后用之,方能立建奇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类的臆测、臆想,不宜盲从、迷信,真正的有效无效,主要建基于用药的是否对证,而不在于酸味的强弱,此点必须注意、清楚,不可本末倒置。诃黎勒即诃子。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可治疗咽痛音哑)的作用,是一味收敛、固涩的药物,类似于赤石脂、禹余粮之类,但更偏于热利(热证)的治疗。常有一种里急后重、大便不尽不净但大便的量并不多、常会利出一些透明、胶粘的液体,腹胀腹满而总想放屁、放屁时大便或那种透明胶粘的液体容易随之而出,尿频且不能忍尿、一尿急就会遗尿甚至放屁、打喷嚏都会导致遗尿、遗屎,涕泪频来、口水自流不收之类的表现,适用于虚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的治疗,虽性平而寒、热均可使用,但以治热证更为合适。现代常用于便血脱肛、白喉带菌者、小便失禁等症。常用量5〜10克。习惯认为,诃子生用敛肺止咳、下气利咽以治疗虚热喘咳、久咳失音;煨用涩肠止泻以治久泻久痢、气陷脱肛。而《本草汇言》用治“老人气虚不能收摄,小水频行,缓放即自遗下,或涕泪频来,或口涎不收”则建议诃子“不用煨制,取肉,时时干嚼化,徐徐含咽”。

98现代研究表明,诃子所含鞍质有收涩、止泻作用,但尚含致泻成分,故先致泻而后收敛(这可能是古人用其止利时常需以火煨制的原因,目的是破坏其致泻的成分,所以在不治泻利时则通常“不用煨制”),诃子素有解痉之力而止咳、止泻以疗支气管及肠管平滑肌之痉挛;外用及煎煮内服,诃子抑制多种杆菌、病毒效果显著,治疗白喉及疥癣疮疡效验,尤其是乙醇提取液(酒浸剂、酒煎剂、水+酒煎剂之类)有更高的抗菌及抑真菌效果(由此可见,诃子入煎剂时,加小许酒可能会更好)。(《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赤石脂、白石脂赤石脂收敛固涩,主要作用于胃、肠道,主要针对习惯性的下利不止的滑脱证,有止利、止血的作用,常用于虚寒证的下利便脓血(一种肠道机能滑脱不收,使津液耗尽,继之以耗血的表现)的治疗,能增强、恢复胃、肠道的括约机能的兴奋性和紧张性,故对肛门脱出(脱肛)亦有良效。常用量10〜20克。石脂,古分青、黄、赤、白、黑五种,故又名五色脂。五种石脂性味、功效大体相近,所以《纲目》说:“五种主疗,大抵相同……虽分五种,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远,但以五味配五色为异,亦是强分尔”。经方主要用的是赤石脂和白石脂两种,但以赤石脂用得较多。

99太一■禹余粮即禹余粮。作用与赤石脂基本相同,仲景常将二药同用或只用赤石脂而不用禹余粮。二药相比,赤石脂更偏于温性而禹余粮则略偏于寒性,但两者都是偏于治虚寒证的药物。常用量10〜15克。《本经》、《别录》均载太一余粮及禹余粮两种,至陶弘景时二药已不细分,陶氏云”今人惟总呼太一禹余粮”。《唐本草》明确指出:“太一余粮及禹余粮,一物而以精粗为名耳。”可见太一余粮与禹余粮二者性味功效并无大异。(《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赤石脂、禹余粮、诃子三药功用相似,但赤石脂、禹余粮更适用于虚寒性的滑脱证,而诃子则更适用于虚热性的滑脱证。另外,在《伤寒论》的88条里,有提到用禹余粮丸(应当含有禹余粮)治疗“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汗出亡阳,机体陷入沉衰的表现之一,为一种心神恍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的恐惧、迷惘的表现,是虚寒证的反映,有用四逆汤救里的机会。而四逆汤证又常会发展成或具有下利不止、下利囿谷之类的表现,那么后面的'小便已阴疼’就可能与这种大汗后兼下利的大量亡失津血的情况有关,禹余粮是固涩止利之品,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还是合适的),小便已阴疼(但如果这种情况只是由大汗亡阳、亡失津血而致虚寒所造成的而没有下利不止的表现,则这里用禹余粮就是不合适、不对证的了,对于这种情况,用山萸肉将会更为合适、对证,可参考山茱萸的解说)”一证,历代医家均认为本方亡失(《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则伪造出一个“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

100茯苓三两,干姜三两;上六味,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的方子来,实际是茯苓四逆汤一甘草十五味子、禹余粮,参考《伤寒论》61、69条,看似合理,但仔细分析,这里的“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是一种津液枯竭、心失血养、机体失养失润的表现,是没有再用茯苓去祛湿利尿、进一步损伤津液、水分的依据和理由的,这种用法是由于对69条的误解造成的(主要是将该条的简文当成详文、金科玉律地去强凑、强解),明显地带有后世五行脏腑理论的白术、茯苓之类能健脾胃生津液的味道,而完全不是仲景对证用药、药证相应的理路;另外,五味子也是后世五行脏腑理论的收摄以补心的用法;全方及五味子、禹余粮之类均不能体现出针对“小便已阴疼”的对证用药的治法。更详细的分析可参考我在《增广补正〈伤寒杂病论〉》中对相关条文的解说),并认为禹余粮在这里是治疗“小便已阴痛”一证的,实际是对禹余粮的药证的一种误解;而胡老则认为禹余粮丸方当属衍文,相比之下,我认为胡老的观点更为可信。

101卷十五杂疗药雄黄解毒疗疮、杀虫杀菌。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0.5〜1.5克;煎汤3〜6克。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碑,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碎,毒如砒霜,故切忌火燃,不入汤剂(不入汤剂这一点值得商榷或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仲景在升麻鳖甲汤中的雄黄,就是入汤剂的,岭南经方家黎庇留等人就用过这个方来治疗鼠疫;《中药大辞典》中也有水煮的使用经验)。(《中药处方手册》)药理研究表明,雄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皮肤真菌等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从一些医家的经验来看,对梅毒、鼠疫之类的病菌也有杀灭作用;“用娱蚣与雄黄治疗带状疱疹有特效,外用后疼痛迅速缓解,疱疹一般2〜3天结痂。(任纪林)”;可见本品杀虫杀菌的作用还是相当广谱和强烈的,这可能与其所含的剧毒物质有关。但本品毕竟含有剧毒,现在也是管制药,使用时也必须注意,不要随便乱用或大剂量使用,特别是用作内服时,能不用,还是尽量不用,改由其他药物代替为好。就象砒霜,虽然也能入药,但内服时更多的是一种致命的剧毒。

102蜂窝即蜂房,又名露蜂房。解毒散结、杀虫杀菌疗疮,作用类似于雄黄;并有消肿止痛、解痉的作用。据现代研究,蜂房有强心、利尿、止血、驱虫等作用。从仲景的使用经验来看,应该能够杀灭疟原虫。常用量5〜10克。本品历代本草均称有毒,故古今内服罕用之,多用外敷疮疡。但近年来一些医家经临床实践观察,虽服大量,亦并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及不良作用,故治用一般剂量效果不佳时,可适当加大用量。(《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另外,从一些医家的临床经验来看,蜂房对阳痿、遗尿、咳喘、关节肿痛及关节炎、骨结核及骨髓炎、寸白虫及蛔虫、乳痈及乳癌、疮痈及疽(化脓性感染)、牙龈脓肿、牙痛、走马牙疳、牙根腐烂之类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催眠、增加食欲及止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蜂房具有抗菌、抗炎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矶石即明矶、白矶。收敛固涩、袪湿排脓(此点与慧魂:仁相似,虽有袪瘀血的作用,但总体上还是以袪湿热的瘀结为主),有止血、止泻、杀虫杀菌消炎、敛疮、袪痰开闭、利湿退黄、燥湿止痒等作用;本品外用,尤宜于疮面湿烂瘙痒者。现代常用于高脂血症、急性尿潴留、鞘膜积液、肝硬化腹水(可

103见其祛痰、水瘀结之功)、习惯性流产、直肠脱垂(脱肛)、子宫脱垂(可见其收敛固涩之功)、尿道出血、内痔、癌症、牙龈与鼻粘膜及皮肤损伤出血(可见其祛瘀血、止血之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中耳炎、皮肤湿疹(可见其杀菌消炎、排脓敛疮之功)、钩虫病(与白矶含硫酸亚铁有关)等。常用量,入丸、散3〜5克,入汤剂10〜15克,外用适量。矶石在临床上分白矶、枯矶两种。枯矶是白矶经夕段制失水而成,以袪湿消炎、止血化腐、排脓敛疮的作用为主,一般只作外用。习惯上认为白矶、枯矶二者作用有效大的差异,但临床实践证明,在外用时,白帆同样能达到枯矶的治疗效果,差异并不大,所以,在外用时,也没有用枯矶的必然性,用白矶同样可以。胡希恕提到过一个民间治疗霍乱下利不止的验方,说的是当时这个病人“拉得什么样呢?不是一般的屎,屎是看不到的,就是红水汤啊!",胡老用“一大块”白矶“浓浓地给他弄了一大碗”,“喝完他就好了",可见白矶固涩止泻的功用。刘文汉的经验,“白矶是直接用于出血部位的收敛止血药,而且止血极快,数秒钟即可起效,又有抗菌作用,所以用于局部止血既能立即止血,又能防止感染,诚属止血特效药“白矶既能收敛,又有抗菌、制酸作用,所以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面广,疗效良好。”,“中医认为疥疮与潮湿有关,矶石功能燥湿杀虫。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矶石能杀疥虫。”故可用于疥疮的治疗。矶石主要含硫酸铝钾。本品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抑制作用;有明显抗阴道滴虫作用;能和蛋白化合成难溶于水的蛋白化

104合物而沉淀,用于局部创伤出血。内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反射性呕吐,故用之宜慎重。(《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另外,关于服用白矶时的反应的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是:用之对证,服之会感觉甘甜可口;用之不对证,服之会感觉苦涩难忍。可供参考。蛇床子温里袪寒,燥湿杀虫止痒。现代多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苔辞、女阴白色病变、疥疮、慢性盆腔炎、周围神经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主要适用于寒湿性病证的治疗。经方中仅蛇床子散一方用及蛇床子,而从该方的使用经验来看,本品外用(阴道纳药)能治疗阴道炎、白带、妇人交感阴痛、性冷感之类的病症。常用量5〜10克(内服),外用15〜30克。现代研究:蛇床子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抑制流感病毒。本品有类似性激素作用。外用治疗皮肤病有收敛、吸湿、抑制渗出等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杨普选应用家传之方蛇床子配苦参,煎汁温洗治疗小儿琲子56例,疗效甚佳,并能有效预防晶状白建过程中继发的擦烂、红斑、湿疹样皮炎、假性疝痈或浓疱病等。用法:蛇床子60〜90g,苦参15〜30g,加水1000ml,煎汁温洗患处,日3〜4次。一般2〜3天即愈。不仅小儿,成人搔痒症亦可应用。

105人尿一般认为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尤其是男童的小便,称为“童子尿”,甚至被认为有僻邪驱鬼的作用,但这些只是迷信的传说而已,丝毫也不可信);其实只要是健康人的尿液,即可入药使用。取健康人的新鲜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温饮1〜2杯,或和汤药内。古人认为人尿有清热消炎(即所谓的滋阴降火)、活血祛瘀、止血消瘀的作用,多作为跌打损伤、内伤出血等的急救之用;实验证明,人尿有预防麻疹(主要是尿泡蛋白的作用)、治疗肺结核病咯血、治疗溃疡病等内出血(但对肿瘤出血无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即“瘁腮”。取患者本人尿液10ml煮沸,待冷后每次肌肉注射1ml,每日2次,3天为1疗程。若症状未退,可继续1疗程。)等作用,妊娠尿(健康的怀孕妇女的尿液)对银屑病(牛皮癣)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人每次肌肉注射5〜10ml,每日1次,儿童5ml。经穴注射每穴每次0.5〜1mL儿童0.5ml。妊娠尿对带有过敏性质的急性期病变,效果快而显著。妊娠第2个月左右的尿液效果最强,可能是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较高之故(可见也并不是童便、童子尿之类才是最好的)。)(《中药大辞典》);现代医学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尿激酶也是从尿液中提取出来的(可见尿液确实含有一定的活血祛瘀的作用和成分)。尿液的这些作用,应该与其所含的一些已知或未知的成分和激素有关,疗效应该也是可信和确切的。就象从健康人的新

106鲜、正常的大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就是用于治疗某种下痢病的良药。不过,即便如此,我个人对这类屎屎尿尿的东西,心理上还是比较抗拒的,所以会尽量对证地选用别的药物去代替,一般不怎么会去应用到它们。马通即马粪、马屎,是马的粪便、大便。一般认为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此药历来少用,现代一般不再入药,其成分亦未见报道(《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实际应用中,也有以童便代替的。仲景只有柏叶汤1方用及马通,用法是以水五升与马通汁(即马粪的稀释液,为马屎溶解于水后,滤去渣滓、杂质后的滤液)一升合煮诸药。猪胆汁杀菌消炎、清热解毒、润燥(主要用于灌肠通便),与人尿一样,都含有一些生物激素的成分,能刺激人体的兴奋,但主要还是属于苦寒的药物。常用量10〜15克或15mlo猪胆汁在临床使用时,可用鲜猪胆汁,也可以将鲜猪胆或鲜猪胆汁烘干(放入烤箱内,以30℃低温烤干)研成细末用。在使用鲜猪胆汁时,无论内服外用,都应隔汤蒸透、炖透以消毒方可使用,而不宜生用,因为猪胆汁内可能会含有寄生虫,生用容易感染寄生虫病;用于灌

107肠通便时,加入适量的醋会更能加强消炎和刺激的作用,使效果更加快速和明显。羊、牛、鸡、蛇之胆汁,功效大体相似,故有的医家注云:“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二近年来对猪胆汁的研究较为深入,发现它具有镇咳、平喘以及消炎、抗过敏、抑菌等所谓的解毒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白喉、急性肠炎、菌痢、百日咳、慢性气管炎、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都取得一定疗效,外用可治疗痈肿疔疮,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味药物。(《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刘文汉经验:猪胆汁抗菌谱广,抗炎作用强,尤其对消化系统感染(如胃溃疡导致的胃肩痛之类)疗效更突出,无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都有较好的作用。据药理研究证明,猪胆汁含有与牛黄相同的胆酸、钙盐等成分,所以有似牛黄样作用。鸡屎白一般主要是指鸡屎中的灰白色的部分,但也可以用全鸡屎。据说有治痉病(破伤风)的作用,有抽筋的表现者。仲景仅鸡屎白散一方用及本品,从该方方证及一些医家对鸡屎的应用经验分析,本品似乎有袪痰水的瘀滞郁结、消积食之类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活血祛瘀的功效(现在在一些农村,对一些创伤、损伤,也有用鸡屎去涂沫伤口的习惯,这种方法在《华佗神医秘传》这本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述,可见这种民间的土方法可能就是这种所谓的经验的传承)。但个人感觉这类东西不能迷信、盲从,而且本人对这类屎屎尿尿的东西也是比较恶心和讨厌的。

108常用量5〜10克。蜘蛛据说有破瘀消肿(曹颖甫)、行气退疝的作用。常用量一枚或3〜5克,炙用(将蜘蛛置于瓦器或铜器上微火焙至干脆,以气香色黄为度。入汤剂或研为细末服)。蜘蛛种类甚多,一般以家见蜘蛛入药为好,野外蜘蛛有毒性过于剧烈者,捕捉、使用的风险均较大。但蜘蛛一般药房难以买到,自捕、自制也不容易,而且有些蜘蛛还有剧毒,所以本药的应用并不方便。从《金匮要略》十九・4条所讲述的证情表现来看,小腹部(尤其是腹股沟部)常有“腹满时痛”的表现、阴囊也有“时时胀满肿痛”的表现(“偏有小大”),是有用芍药、芍药甘草汤之类的机会的,主要适用于“时时上下”中的“下”证;而且芍药、芍药甘草汤之类都有袪瘀散结的功用;所以我个人认为蜘蛛这味药是可以用芍药、芍药甘草汤之类的方药来代替的。(可口可乐)有治疗胃部植物纤维性结石的特能。对于因空腹服食或过量服食柿子、柿饼之类所致的胃结石症,采取少予(每次服用量不宜过多)频服的形式口服可口可乐,可以在短时间(通常为1〜3天)内令结石消化清除,无需开刀动手术切除。实验证明,可口可乐中所含的

109磷酸,能有效地分解、溶化这种胃结石(但仅限于植物纤维性结石)。临床上,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只要是含有磷酸这一成分的,即可选用。卷十六溶媒、工具槐枝仲景仅小儿疳虫蚀齿方用及槐枝,做工具点药烙之,其用法是以绵裹槐枝头(相当于现代的棉签)蘸上热猪油去沾染雄黄、拿荡子的药末来烙灼牙洞(患处)。槐枝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与现代的棉签的竹枝或塑料棒的作用是一样的,对治疗该病根本没有任何的直接功效。但后世的医家却从中总结出一大堆槐枝能治疗该病的所谓性味、功效来,只能让人感到幼稚、无知、无聊、迂腐、可笑。浆水又称清浆水、醋浆水、白[以“酉”字替换“载"字中的''车"字]浆。为用粟米加工(包括淘米(洗米)水),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带酸馍的气味,有和胃止呕、清热消滞、利小便的作用。另外,用之洗头,有养护头发,保持头发柔软、乌黑、亮泽的作用。主要用于送服药物、煎煮汤药,还可用于外洗、浸泡等。水

110有泉水(即山泉水,含有多种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井花水(指水井中平旦(清晨日将出之时)第一汲的水)和井水(均属地下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潦水(即雨水,一般要尚在空中、未沾地面者,《西游记》中又称之为“无根水”)、长流水(又名流水,为终年流淌、移动不息的活动着的水,如溪水、河水之类)、东流水(流水的一种特殊类型,要求水的流动方向必须是要由西向东流动的)等多种的种类,另外还有甘澜水(又名劳水、扬泛水,以杓高扬盆中的水(一般要用流水)千万遍(实际是指极多次),有沸珠千万颗相逐,乃取煎药。实际上是让水中混入更多的、更大量的空气,同时也能让水中所含的一些有害的气体能充分地挥发掉)、麻沸汤(即沸水,为滚开的水、煮得沸腾的水,亦称沸汤)、冷水(未经煮沸的生水或放冷后的开水)等不同的加工形式。古人认为不同种类的水会有不同的药用效果,能治疗不同的疾病,这主要是古人的一种经验上的认识,其主要原因与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同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是泉水,不同地域的泉水,其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就可能完全不同,因而也就有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药用效果。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些水的种类也没有必要去过分拘泥、拘执,用一般的饮用水、自来水就可以了,而且在直接饮用时,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尽量不要直接饮生水,要先将水烧开、煮沸后再饮用。主要用于煎煮、送服、炮制(如水飞、浸泡、浸洗、清洗之类)药物。酒为米、麦、黍、高粱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酒的品种很多,有高粱酒、麦酒、葡萄酒、苹果酒、药酒、啤酒等等,不胜枚举。我国北方以高粱酒为多,南方以米酒为主,还有白酒、

111黄酒之分;英国以麦酒有名,如威士忌(Whisky),法国以葡萄酒为优,如白兰地(Brandy),至于风行世界的啤酒,则以啤酒花为主要原料。酒,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条件不同,其成分差别较大。但凡酒类都含乙醇,其含量多少各不相同,有高达70%者,有低于10%者。一般蒸储酒比非蒸储酒为高,其中以高粱酒最高,啤酒最低。《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中说“据《唐本草》云,古时酒类甚多,'惟米酒入药用烧酒(指高度酒)是元代发明的,故经方所用之酒为米酒(指低度酒),无疑。米酒色呈琥珀色(可见此酒即现在所说的黄酒),一般称为清酒(与日本的清酒不同)。”,又说''在经方中还有一种称作白酒者,这是米酒初熟,其色白,故称白酒(可见此酒即现在所见的有酒渣的那种白色或米黄色的糯米酒之类,也是低度酒)。”,可见经方所用的酒包括白酒、黄酒两种,但主要是低度数的酒而不是高度数的酒。现在用酒,虽然不论是什么酒、不论是什么度数的酒都是可以选用的,但一般来说,还是以选用低度数的酒为宜。酒有活血、通利经络血脉的作用,实际是加速或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有利于药效的快速发作、发散。用酒作为佐料,有增进菜式的香味和改变食菜腻滞的作用;由于饮酒有使人兴奋的作用,故在宴会及各种喜庆欢乐的场合中,适量饮酒能增加一些人的愉悦感从而增加欢乐的气氛。但本品蕴湿蕴热,长期或过量饮用,足以产生毒副作用(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影响自身(如损伤肝脏、神经系统之

112类)甚至下一代(如痴呆之类)的健康。酒中含乙醇(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局部组织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刺激作用,其毒副作用也在于乙醇,轻性中毒可出现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呕吐等;重者陷入昏睡状态,甚至可致死亡。近年来有因酗酒过度而至死亡者多例,这是值得注意和警惕的。酒量大小各人不同,很难定出一个限量数量。饮量多少,一方面要看酒的度数高低,一方面要根据各自身体的情况来掌握和控制(《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主要用于煎煮、送服、炮制药物,也可以用于制造丸药。另外,根据我的研究认识和实践经验,用酒的方剂,大多数都是出于“加速或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有利于药效的快速发作、发散”的目的而用的,在这一方面,桂枝也有类似的效果和作用,因此,如果对于不能饮酒的病人,可以考虑用大量的桂枝代替酒。苦酒即醋,又称酢。为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枣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有白色、黄色(琥珀色)、红色、陈醋、白醋(米醋)、浙醋、甜醋等多种类型,基本上都可作药用和食用。有杀菌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痈排脓、开胃消滞、驱虫的作用,可用于烧伤、烫伤、外科炎症等的外敷、涂抹,“凡将、痈、蜂窝组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痈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对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不适宜。(《中药大辞典》)”。

113此外,据说还可以用于蛇咬伤(内服),有减缓毒素扩散的作用。《仲景方药古今应用》说“《串雅内篇》毒蛇咬伤,'急饮好醋一、二碗,令毒气不随走;或饮香油一、二盏,然后用药。需要将绳扎定伤处两头,次用白芷为末,白水调下半两许服之,顷刻咬处黄水出尽,肿消,皮合而愈清•祁坤《外科大成》有此记载。醋性味酸收,能散瘀血,消痈肿,杀邪毒。芝麻油有解热毒,消肿痛之力,二药用于蛇咬伤,可以防止毒素的扩散。用白芷治疗蛇伤,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如洪迈《夷坚志》载有'服用白芷末,引用麦冬汤,并用白芷末擦伤口,可使腥气黄水从伤口流出'。此法目前试用不多,效果怎样,有待研究内服主要用于煎煮汤药、直接饮用、送服药物等,还可以佐餐食用或作为佐料使用来做菜;外用可以外敷、涂抹、浸洗、灌肠、烧热熏嗅、含漱等;还常用于炮制药物。

114附:古经方的“三部一六病”归类一、归类的基本原则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人体抗病的反应,将病证的表现部位分成三部,每部再分阴阳而成六病,用以研究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以及组织、归类古经方,以帮助辨证以及选方时的定位之用,如同现代书籍中的目录的作用。后世医家却将这个系统误解为与经络理论有关的六经,并发展出所谓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来,对此,胡希恕、汤本求真等古经方大家已有详细的论述和辩斥,我在《增广补正〈伤寒杂病论〉》中也有相关的说明,在此不再争辩、讨论这个问题,只专注于研究其分部、分类的思路和原则。1、三部三部是指表、半表半里、里这三部。⑴表部假设你把人的内脏器官(包括脑)全部掏空,剩下的整个躯壳部分,包括皮肤、肌肉、骨骼,以及包裹在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的东西,如毛发、眼的翳膜等等这些组织,就全部都归属于表。所以骨病、风湿痛、关节炎、骨髓病、皮肤病、翳障、疮疡、疹、痘、痫、痴之类,基本上都归属于表病,或者是与表病的合病、并病。⑵半表半里部在除去上述表部的部分后,剩下的全部人体脏器,包括脑、

115眼、耳、鼻、舌、心、肺、胆、脾、肾、膀胱、子宫、前列腺、卵巢、睾丸、胃肠消化道的器官组织等等,以及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发声系统、视听系统等等广大的人体组织和系统(以上实际就是在表部的讲述中假设被掏空了的那些内脏器官)就全部都归属于半表半里。所以这一部出现的病症最千奇百怪、最多、最复杂,涉及的脏器和系统也最多、最广,慢性病、奇难杂症、脏器衰竭或变异(如癌症)的病症也最多。所以眼病、耳病、鼻病等五观病,以半表半里、或是与半表半里的合病、并病的机会为多。⑶里部另外,仲景还将整个消化道内部的空腔部分,包括从口腔、食道、胃、肠道到肛门这一整个大通道从人的内脏器官中分离出来,单独划为一部,以专门研究其畅通、堵寒、干燥、湿润、寒冷、炎热等的问题,这个部分就属于里。所以胃肠中饮食、消化、排泄的问题,与消化道的摄入与排出相关的病症,基本上都可以归属于里。但必须注意的是,里病往往是直接受到内脏功能的影响的,尤其是受到胃肠道的器官组织本身的影响,所以里病往往并不是单纯的里部病,而更多的是与半表半里部的合病,又或者可以直接地说:里病是半表半里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半表半里病中的一个分枝而已。仲景这样划分,可能是经过观察,感觉这个通道是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交流最多的一个场所(日常的饮食),而且这

116部分的病症也很多(如呕吐、大便不通、下利、食后胀满或胀满不欲饮食之类)、还挺重要(人的后天营养都是经由日常的饮食摄取的,饮食、排泄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导致死亡),感觉值得单独、专门地去研究,因此才有了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和分枝的产生。2、阴阳与六病⑴阴阳阴阳是古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是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两个矛盾对立面。一般来说,具有兴奋、实性、热性、主动性、进攻性的反应和表现的,就归属于阳性病;而具有沉衰、虚性、寒性、被动性、挨打性的反应和表现的,就归属于阴性病。⑵六病三部各有阴阳,于是就形成了六病:在表,阳性病为表阳证,称为太阳病;阴性病为表阴证,称为少阴病。在半表半里,阳性病为中阳证或半表半里阳证,称为少阳病;阴性病为中阴证或半表半里阴证,称为厥阴病。在里,阳性病为里阳证,称为阳明病;阴性病为里阴证,称为太阴病。3、六病分类时的关键点在仲景的六病分类中,阳性病更多的是针对热证来定的,而阴性病则更多的是针对寒证来定的,而对虚、实之类情况的考虑则相对会看得轻些、考虑得少些(但也不是完全不予考

117虑的)。比如:少阳病方中的小柴胡汤就兼有虚证(人参、红枣),而少阴病方中的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就都兼有实证(麻黄证)。另外,既然主要是从寒热上去考虑归类,就必然会涉及到纯热证、纯寒证、寒热错杂证这三种基本情况的归属问题。纯热证属阳、纯寒证属阴这个比较好处理,那么寒热错杂应该怎么归类呢?归属于阳则又有寒证、归属于阴则又有热证,这就显得比较麻烦、不好处理了。而仲景的处理方法则主要是将这种寒热错杂证归为阳证的(除非是寒多热少到热证几乎可以不怎么在意、清热药可以用得极轻极少的情况下,归为阴证也未偿不可)。所以作为少阳病主要方剂的小柴胡汤就是一个寒(生姜)、热(柴胡、黄苓)、虚(人参、红枣)、实(半夏)错杂的方子;作为太阳病主要方剂的麻黄汤、桂枝汤更是以温热药为主来组成的(因为人体还有一种主动抗御外邪的发热、气上冲外突之类的阳性的、主动的反应(麻黄汤更兼有实证一表实证),所以把它们归为阳性病而不是归为阴性病。所以说,虚与实、主动与被动这些情况也并不是绝对地一概不予考虑的)。由此可见,仲景主要是将纯热证和寒热错杂证统一归为阳性病,而将纯寒证单独归为阴性病;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参考人体主动抗病与被动防御、虚证与实证这些内容,综合分析后才完成经方的六病归类的。另外,关于虚证与实证的判别,临床上我更多的是从脉的力度上去判别的,力量越强,对应的病证越实,说明瘀滞、郁结、积聚之类的情况越重,治疗时应多考虑攻泻而不是补养;反之,脉的力量越弱,对应的病证越虚,治疗时应多考虑补

118养而不是攻泻;若单纯从病人的证状表现上去分析,则往往容易出现误判,尤其是在虚实错杂的情况下,误判的机率会更大。至于寒证与热证的判别,则更多的是要从病人的证状表现、面色、精神气色之类去体察,还要适当地参考脉象的不同表现来综合分析,若单纯从脉数或脉迟这些方面去考虑,往往是并不准确的。4、关于合病、并病的问题⑴合病合为合作、组合、一加一等于二之类的意思,所以合病是指两种甚至三种病同时出现、同时发生发作的情形。从上述的分类的基本原则可以清楚地知道,太阳与少阴同在于表部,是寒热(阴阳)不同的两类证情,而且太阳病包括了纯热证和寒热错杂证两种证情,而少阴病则只有纯寒证一种证情。假设太阳与少阴合病、同部位的寒证与热证相加,也还是个同部位的寒热错杂的证情,按分类原则,仍然是个太阳病,与少阴病是毫不相干的;可见太阳病与少阴病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合病的情形的;同理,阳明与太阴之间、少阳与厥阴之间也绝对不可能会出现合病。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一部位阴阳不同的两种病证是不可能有合病的,只有不同部位之间的病证才有合病的可能性。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少阴与少阳合病、太阳与厥阴合病、少阴与厥阴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少阴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太阴合病、少阴与太阴合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厥阴与阳明合病、少阳与太阴合病、厥阴与太阴合病、太阳少阳阳明

119合病、太阳少阳太阴合病、太阳厥阴阳明合病、太阳厥阴太阴合病、少阴少阳阳明合病、少阴少阳太阴合病、少阴厥阴阳明合病、少阴厥阴太阴合病之类,在理论上才是可能出现的。但事实上,合病也不会合得这样复杂,根据寒热错杂证归属于阳证的原则,通常的合病也只会有太阳与少阳合病、少阴与厥阴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少阴与太阴合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厥阴与太阴合病、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少阴厥阴太阴合病这几种情况出现,也就是说,通常只会是阳证与阳证合病、阴证与阴证合病而不会有阳证与阴证的合病,因为阳证与阴证的合病属寒热错杂证,通常都会被最终归类为阳证的。综上所述,可见现在有些医家常说的“太阳少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少阳厥阴合病”之类的说法,是错误和荒谬的,不可从、不可信。就好象同一个的人,性别应该是非男即女的,而不应该是又男又女、不男不女的,即便是阴阳人,通常也只有一套工具是正常的、可用的,而另一套工具却是假的,只是一种摆设、累赘而已,是根本没有正常的、应有的功能的。⑵并病并是归并、合并、二合为一的意思,所以并病实际是指一种病经过传变、转化,最终转变成为另一种病的意思,是一种旧病消失、新病产生的情形。由此可见,无论是同部位的病之间还是不同部位的病之间,都是可以有并病的情况出现的。如太阳与少阴并病,就是指表部的纯热证或寒热错杂证最终转化成了表部的纯寒证,其结果就是少阴病一病而已;

120又如太阳少阳并病,就是指表部的热证或寒热错杂证最终传变、转化成了半表半里部的热证或寒热错杂证,其结果就是少阳病一病而已;其余各种并病的情况,仿此类推即可。但必须注意的是,上述的两种细分方法,都只是理论上的细分方法而已,而仲景在其实际的讲述中,有时也是会将“并病”作为“合病”的意思来用的,则此时的并病,其实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合病而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并病,此点必须注后、o根据上述原则,反观仲景所真正提到过的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32、33、36)”、“太阳与少阳合病(172病、“阳明少阳合病(256)”、“三阳合病(219、268)”]和并病[“太阳少阳并病(150—似为合病之意;171)”、“二阳并病(48-'太阳……因转属阳明'一指太阳病转变成了阳明病;220-'太阳证罢……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一指太阳病转变成了阳明病)”、“太阳与少阳并病(142)”]的说法,其实全部都是阳病与阳病的组合以及不同部位之间的组合,其中既有纯热的证情、也有寒热错杂的表现,而这些情况,无论是合病还是并病的组合,都是与我们上面所分析总结的分类原则是相吻合的,所以说,这种分类原则,应该是符合仲景的思想和意思的。由上面的分析总结,我们也可以得出另一种规律,就是三部一六病的名目虽然有六,但如果要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其实极限多也只能有三种,即表病(属阳则无阴、属阴则无阳)、半表半里病(属阳则无阴、属阴则无阳)、里病(属阳则无阴、属阴则无阳)

121三种而已,是绝对不可能有六病同时出现的情况的,对此点必须十分清楚。5、六病归类后方剂群的必然特点由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用这种分类方法分类出来的方剂群体,必然会呈现出以下的一些必然的特点:⑴半表半里病方必然多于表病方和里病方因为半表半里部的情况最复杂多样、最变化多端。⑵表病方必然多于里病方一方面是因为里病只是半表半里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半表半里病中的一个小分枝;另一方面,表病的区域、部位也比里病的区域、部位要多,所会出现的情况也会相应地比里病所会出现的情况要多一些。⑶阳病方必然多于阴病方因方阳病方包括了纯热证和寒热错杂证两大类,而阴病方则只有纯寒证一种。综上所述,可以基本上得出六病归类后,六组方剂群体中的方剂数量由多到少的大致排序情况应该是符合“少阳病>厥阴病,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或“少阳病》厥阴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的规律的,否则,这种归类就可能会是错的。另外,再补充说明一点,外用药(包括滴眼药),由于是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和最外层的,所以以归属于表部药为主。但阴道纳药、耳鼻滴药之类,则有直接送入内部、内层的表

122现,则主要归属于半表半里部。二、古经方的六病归类1、太阳病方桂枝汤(或少阳。包括小阳旦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汤(又名还魂汤。包括《辅行诀》的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连辂赤小豆汤、括篓桂枝汤(或少阳)、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慈四甘草汤、百合洗、苦参汤(或少阳)、雄黄熏、牡蛎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矶石汤、续命汤、三黄汤、越婢加术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汤、甘草麻黄汤、杏子汤(方未见。当为“甘草麻黄汤+杏仁”,此方又名还魂汤)、麻黄醇酒汤、半夏麻黄丸、文蛤汤、王不留行散(或少阳)、黄连粉(方未见,当为黄连一味打粉,外敷或内服。或少阳)、竹叶汤、小儿疳虫蚀齿方、点眼以通肝气方、熨耳以通肾气方。2、少阴病方桂枝加附子汤(或厥阴)、小青龙汤(包括《辅行诀》的大青龙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又名白术附子汤、术附汤)、甘草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防己黄黄汤、头风摩散、乌头汤、黄黄桂枝五物汤、黄黄建中汤(包括大阳旦汤一多了人参)、防己茯苓汤、黄黄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1233、少阳病方矶石丸、狼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或太阳)、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甘草汤、葛根黄苓黄连汤、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甘草汤、桅子豉汤、桅子甘草豉汤、桅子生姜豉汤、桅子厚朴汤、桅子干姜汤、小柴胡汤(包括大阴旦汤一多了芍药)、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又名桂枝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陷胸丸、大陷胸汤、小陷胸汤、文蛤散、三物白散(桔梗白散)、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又名柴胡桂姜汤)、半夏泻心汤(包括救误大泻心汤)、十枣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苓汤、黄苓加半夏生姜汤(包括小阴旦汤一少了半夏)、黄连汤、炙甘草汤(包括小调神补心汤)、猪苓汤、茵陈蒿汤、桅子柏皮汤、黄连阿胶汤(包括小朱鸟汤)、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四逆散、乌梅丸、升麻汤(原麻黄升麻汤,若有麻黄一即麻黄升麻汤,则当归属于太阳)、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枳实桅子豉汤、牡蛎泽泻散、一物瓜蒂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括篓牡蛎散、百合滑石散、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鳖甲煎丸、蜀漆散、柴胡去半夏加括篓根汤、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崔氏八味丸(又名八味肾气丸、肾气丸。包括小固元补肾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薯薪丸、

124酸枣仁汤、大黄蝶虫丸、泽漆汤、麦门冬汤、拿茄大枣泻肺汤、皂荚丸、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苇茎汤、奔豚汤、括篓藏白白酒汤、括篓瘫白半夏汤(包括小补心汤)、枳实瘫白桂枝汤(包括大补心汤)、桂枝生姜枳实汤、厚朴七物汤、大黄附子汤、走马汤、旋覆花汤、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己椒芮黄丸、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括篓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硝石矶石散、桅子大黄汤、柏叶汤、黄土汤、泻心汤(包括小泻心包汤)、紫参汤、《外台》黄苓汤、大黄牡丹汤、排脓散、排脓汤、藜芦甘草汤(方未见。应该是由藜芦、甘草二药组成)、鸡屎白散、蜘蛛散、甘草粉蜜汤、桂枝茯苓丸、胶艾汤(又名茸归胶艾汤)、当归贝母苦参丸、葵子茯苓散、当归散、枳实芍药散(包括救误小泻肝汤)、下瘀血汤、三物黄苓汤、温经汤、土瓜根散、大黄甘遂汤、小泻肝汤、大泻肝汤、小泻心汤、大泻心汤、大泻心包汤、小补心包汤、大补心包汤、大补脾汤、小泻肺汤、大泻肺汤、小补肺汤、大补肺汤、小泻肾汤、大泻肾汤、小补肾汤、大补肾汤、救误大泻肝汤、救误小泻心汤、救误小泻肺汤、救误大泻肺汤、大朱鸟汤、着舌以通心气方(或厥阴)、灌耳以通肾气方、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枳术汤、半夏厚朴汤、橘皮竹茹汤。4、厥阴病方蛇床子散、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或少阴)、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包括救误小泻脾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125真武汤、禹余粮丸(方佚)、小建中汤(包括小建中补脾汤)、旋覆代赭汤、桂枝人参汤、吴茱萸汤、附子汤、白通汤(或少阴)、白通加猪胆汁汤(或少阴)、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赤小豆当归散、天雄散、生姜甘草汤、意菽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九痛丸、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赤丸、大乌头煎、当归生姜羊肉汤、乌头桂枝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泽泻汤、小半夏汤(包括生姜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饮、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即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大半夏汤、茯苓泽泻汤、半夏干姜散、橘皮汤、意四附子败酱散、当归芍药散、干姜人参半夏丸、白术散、《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甘麦大枣汤、胶姜汤(方未见。当是“胶艾汤一生地黄+干姜或干姜、附子”;若是“胶艾汤+干姜或干姜、附子”,因有地黄治虚热证,则应该归入少阳)、红蓝花酒、小补肝汤、大补肝汤、大泻脾汤、救误大泻脾汤、救误小泻肾汤、救误大泻肾汤、小玄武汤、大玄武汤、吹鼻以通肺气方。5、阳明病方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或太阳)、五苓散(或少阳)、桃核承气汤(或少阳)、瓜蒂散(或少阳。包括启咽以通脾气方)、白虎汤(包括小白虎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包括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蜜煎导、土瓜根导(方佚)、猪胆汁导、麻子仁丸(包括小养生补肝汤)、桂枝加芍药汤(或少阳)、

126桂枝加大黄汤、白头翁汤(或少阳)、竹叶石膏汤(包括小凝息补肺汤、大白虎汤一少了人参)、百合知母汤(或少阳)、白虎加桂枝汤、猪膏发煎(又名膏发煎)、茵陈五苓散(或少阳)、大黄硝石汤、猪苓散、大黄甘草汤、竹皮大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诃梨勒散。6、太阴病方四逆汤(或厥阴。包括小泻脾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通脉四逆汤(或厥阴)、四逆加人参汤(或厥阴)、理中丸(又名人参汤。包括小实脾汤)(或厥阴)、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或厥阴)。(全书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