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

ID:82843876

大小:2.58 MB

页数:189页

时间:2022-11-0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1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2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3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4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5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6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7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8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9页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体液平衡及围手术期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围手术期处理pre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management1

12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FluidsandElectrolytesDisorder2

2第一节概述3

3体液的分布细胞内液40%男性功能性细胞外液13%60%组织间液成人体液量细胞外液15%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关(占体重%)20%血浆节液、脑脊液、消化及分布5%液、结缔组织液等)1-2%女性50%细胞内液35%4

4组织间液=功能性细胞外液+无功能性细胞外液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结缔组织液和所谓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液和消化液等。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成分的明显改变。占组织间液10%,体重的1~2%5

5

6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肾素-醛固酮系统渗透压的维持血容量的维持7

7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素-醛固酮肾细胞外液容量↓血容量↓血压↓血管收缩肽Ⅱ↑肾血流↓肾小球过滤↓Na+重吸收↑肾排Na+↓细胞外液容量↑血压↑醛固酮↑交感神经兴奋↑心排出量↑外周阻力↑8

8动脉pH:7.40±0.05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主要酸碱平衡的维持9

9酸碱平衡维持PH体液缓冲肾脏排泄呼吸HCO3-/H2CO3CO2排出Na+-H+交换尿的酸化NH4排出HCO3-重吸收10

10成人每日水份出入量11

11学习方法整体观念动态思维、静态分析临床为主、检测参考平衡:摄入——排出疾病诊断:病史、查体、检测、影像、确诊治疗:原发病、纠正代谢紊乱或并发症12

12第二节体液代谢失调13

13容量失调—等渗性体液↓或↑,主要致细胞外液容量变化;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水↑或↓,致渗透微粒(Na+占90%)浓度(渗透压)改变;成分失调—其它离子改变,对细胞外液渗透压无明显影响,造成成分失调。如K+↑或↓,Ca2+↑或↓等。14

14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15

151.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外科最易发生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16

16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最初细胞内液不向细胞外间隙转移,量不发生变化。若体液丧失持续久后,细胞内液也会外移,引起细胞缺水。病理生理17

17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等渗性缺水细胞内外液变化示意图18

18病因消化液急性丢失肠外瘘大量呕吐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区腹腔感染肠梗阻烧伤19

19脱水表现舌、皮肤干燥等尿少不口渴低血容量表现丧失体重的5%休克表现丧失体重的6~7%临床表现20

20诊断病史症状实验室:血液浓缩尿比重增高21

21治疗原发病治疗补充等渗液按丧失体重百分比补给用:平衡盐22

22常用的平衡盐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其比为1:2;1.25%碳酸氢钠溶液和等渗盐水,其比为1:2。23

232.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脱水或继发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呈低渗透状态24

24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低渗性缺水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水分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从而使得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使得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内,组织间液减少更明显。低渗性缺水细胞内外液变化示意图25

25病因钠丢失过多或补充过少者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大创面慢性渗液应用排钠利尿剂而未补钠等渗性脱水时补水过多26

26临床表现神志不清、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昏迷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神志淡漠、站立性晕倒症状<120休克重度<130中度<135-疲乏、头晕、手足麻木轻度尿钠血清钠(mmol/L)血压一般无口渴27

27诊断血清钠检测:<135mmol/L尿液检测:尿比重:<1.010尿钠、尿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等28

28治疗原则积极处理原发病分次补充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随时检测、及时调整29

29低渗性缺水补钠公式需补钠量(mmol)=[142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静脉输液的原则:输注速度先快后慢,总输液量分次完成。30

30基本知识17mmolNa+=1g钠盐日需量:水量:2000ml氯化钠量:4.5g氯化钾量:3~6g尿量≥40ml/h高渗盐水滴速<100~150ml/h晶胶比:3~2:131

313.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呈高渗透状态32

32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高渗性缺水细胞内外液变化示意图高渗性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外转移。33

33病因水摄入不足: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鼻饲大量的高浓度营养液等水丢失过多:大量出汗、大面积深度烧伤暴露疗法等34

34临床表现35

35诊断血清钠浓度:>150mmol/L尿比重:红细胞计数等36

36治疗原则积极处理原发病分次补充低渗盐水或等渗糖液随时检测、及时调整37

37补液量计算依据临床表现,估计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丧失1%体重,补液400~500ml依据血钠浓度: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日补液量=1/2丢失量+日生理需要量38

38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丢失成分失水>Na+失Na+>水水和钠等比例丧失典型病症食管癌梗阻慢性肠梗阻肠瘘临床表现口渴神志差、不口渴舌干、不口渴血清钠150以上135以下135~150治疗补充水分为主补充生理盐水或补充平衡盐溶液3%氯化钠溶液三型脱水的比较39

39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是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4.水中毒40

40病因1.肾脏排水能力下降①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损害2.补水过多41

41临床表现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多而渗透压降低脑水肿: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肺水肿以及球结膜下的水肿RBC、Hb、HCT、血浆蛋白均下降42

42诊断: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排出体内多余水以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如降低颅内压等,渗透性利尿剂3.预防更为重要43

43二、钾代谢异常44

44正常钾代谢的特点钾的含量及体内分布钾总量:50~55mmol/kg细胞内90%(140~160)骨骼7.6%跨细胞液1%细胞外液1.4%(3.5~5.5)45

45钾的代谢钾的来源:摄入50~200mmol/L/天所有动、植物细胞富含钾,90%由小肠吸收钾的排泄:肾脏90%(受醛固酮调节)肠道10%汗液多吃多排,少吃少排,30~50mmol/d不吃也排,5~10mmol/d46

46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hypokalemia47

47病因和机制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竭的多尿期,以及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过多等,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补液的病人长期接受不含钾盐的液体,或静脉营养液中钾盐补充不足;④呕吐、持续胃肠减压、肠瘘等,钾从肾外途径丧失;⑤钾向组织内转移,见于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若存在持续性低血钾症,常表示体内明显缺钾。48

48最早的临床表现是肌肉无力,先是四肢软弱无力,以后可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以有软瘫、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病人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肠麻痹表现。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临床表现49

49一方面K+由细胞内移出,与Na+、H+的交换增加(每移出3个K+,即有2个Na+和1个H+移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肾小管Na+、K+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这两方面的作用即可使病人发生低钾性碱中毒。此时,尿却呈酸性(反常酸性尿)。代谢性碱中毒和反常酸性尿50

50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CG只是辅助诊断手段。诊断51

51治疗1.防治原发疾病。2.补钾最好口服量:每天补钾40~80mmol不等。约每天补氯化钾3~6g浓度和速度:每1000ml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速度控制在20mmol/h(相当于氯化钾1.5g/h)以下见尿补钾:尿量>40ml/h才能补钾3.纠正水和其它电解质代谢紊乱:碱中毒和低氯52

52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高钾血症hyperkalemia53

53病因和机制1.钾摄入过多2.钾排出减少:肾功能衰竭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等54

543.细胞内钾释出过多⑴酸中毒⑵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破坏a.血管内溶血b.严重创伤特别是在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病因和机制55

55无特异性,可有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软弱无力等,严重高血钾者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常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最危险的是可致心搏骤停。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临床表现56

56停用一切含钾药物;降低血清钾浓度:促使钾转入细胞内: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透析疗法。对抗心律失常。葡萄糖酸钙治疗57

57三、钙、镁和磷代谢异常58

58(一)体内钙的异常机体内钙的绝大部分(99%)贮存于骨骼中,细胞外液钙仅是总钙量的0.1%。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相当恒定。其中50%为蛋白结合钙,5%为有机酸结合钙,这两者合称非离子化钙,剩余45%为离子化钙,它有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的作用。不少外科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钙代谢紊乱,特别是发生低钙血症。59

59低钙血症病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肾衰竭、消化道瘘和甲状旁腺功能受损(甲状腺切除手术失误、颈部放疗)等。临床表现与血清钙浓度降低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有关,有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以及Chvostek征(轻扣外耳道前面神经引起面肌非随意收缩)阳性。血钙浓度低于2mmol/L有诊断价值。60

60低钙血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为缓解症状,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5%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必要时8~12小时后再重复注射。长期治疗的病人,可逐渐以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替代。61

61高钙血症病因: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如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形成者。其次是骨转移性癌,特别是在接受雌激素治疗的骨转移性乳癌。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血钙浓度进一步增高时可出现严重头痛、背和四肢疼痛等。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程后期,可致全身性骨质脱钙,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62

62高钙血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应接受手术治疗,切除腺瘤或增生的腺组织之后,可彻底治愈。骨转移性癌病人,可给予低钙饮食,补充水分以利于钙的排泄。静脉注射硫酸钠可能使钙经尿排出增加,但其作用不显著。63

63(二)体内镁的异常60%镁存在于骨骼内,其余几乎都在细胞内,其中38%在软组织细胞,20%存在骨骼肌中,1~2%在细胞外液中。镁对神经活动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及心脏激动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正常血镁浓度为0.70~1.10mmol/L。64

64镁缺乏病因:饥饿、吸收障碍综合征、长时期的胃肠道消化液丧失(如肠瘘),以及长期静脉输液中不含镁等。临床表现:与钙缺乏很相似,有肌震颤、手足抽搐及Chvostek征阳性等。血清镁浓度与机体镁缺乏不一定相平行,即镁缺乏时血清镁浓度不一定降低,镁负荷试验具有诊断价值。正常人在静脉输注氯化镁或硫酸镁0.25mmol/kg后,注入量的90%很快从尿中排出。而镁缺乏者则不同,注入量的40%~80%被保留在体内,尿镁很少。65

65镁缺乏治疗:可按0.25mmol/(kg•d)的剂量静脉补充镁盐(氯化镁或硫酸镁),60kg体重者可补25%硫酸镁15ml。重症者可按1mmol/(kg•d)补充镁盐。完全纠正镁缺乏需较长时间,因此在解除症状后仍应每天补硫酸镁5~10ml,持续1~3周。66

66镁过多病因:主要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时,偶可见于应用硫酸镁治疗子痫的过程中。烧伤早期、广泛性外伤或外科应激反应、严重细胞外液量不足和严重酸中毒等也可引起血清镁增高。临床表现:有乏力、疲倦、腱反射消失和血压下降等。血镁浓度明显增高时可发生心传导障碍,心电图改变与高钾血症相似,可显示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和T波增高。晚期可出现呼吸抑制、嗜睡和昏迷,甚至心搏骤停。67

67镁过多治疗:应经静脉缓慢输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10~20ml,以对抗镁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积极纠正酸中毒和缺水。若疗效不佳,可能需用透析治疗。68

68(三)体内磷的异常体内的磷约85%存在于骨骼中,细胞外液中含磷仅2g。正常血清无机磷浓度为0.96~1.62mmol/L。磷是核酸及磷脂的基本成分、高能磷酸键(ATP)的成分之一,磷还参与蛋白质的磷酸化、细胞膜的组成,以及参与酸碱平衡等。69

69低磷血症病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烧伤或感染;大量葡萄糖及胰岛素输入使磷进人细胞内;以及长期肠外营养未补充磷制剂等。临床表现:血清无机磷浓度<0.96mmol/L。可有神经肌肉症状,如头晕、厌食、肌无力等。重症者可有抽搐、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可因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70

70低磷血症治疗:采取预防措施很重要。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在溶液中常规添加磷10mmol/d,可补充甘油磷酸钠10ml。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针对病因的手术治疗可使低磷血症得到纠正。71

71高磷血症病因:临床上很少见,可发生在急性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临床表现:血清无机磷浓度>1.62mmol/L。由于高磷血症常继发于低钙血症,病人出现的是低钙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还可因异位钙化而出现肾功能受损表现。72

72高磷血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针对低钙血症进行治疗。急性肾衰竭伴明显高磷血症者,必要时可作透析治疗。73

73第三节酸碱平衡的失调74

74代谢性酸中毒(HCO3-↓,pH↓)代谢性碱中毒(HCO3-↑,pH↑)呼吸性酸中毒(PCO2↑、HCO3-↑、pH↓)呼吸性碱中毒(PCO2↓、HCO3-↓、pH↑)HCO3-H2CO3增多减少增多减少75

75一、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体内HCO3-减少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76

76病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消化道瘘、呕吐、腹泻酸性物质产生过多—腹膜炎、休克、高热、长期未进食者肾功能不全—排H+和再吸收HCO3-障碍77

771.呼吸深快、通气量增加。2.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血压降低。3.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4.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退。5.化验结果改变。临床表现78

78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79

79病因治疗应放在首位。由于机体可加快肺部通气以排出更多CO2,又能通过肾排出H+、保留Na+及HCO3¯,即具有一定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因此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充液体、纠正缺水,则较轻的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为16~18mmol/L)常可自行纠正,不必应用碱性药物。低血容量休克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经补液、输血以纠正休克之后,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也随之可被纠正。对这类病人不宜过早使用碱剂,否则反而可能造成代谢性碱中毒。治疗80

802.对血浆HCO3-低于15mmol/L的酸中毒病人,应在输液的同时酌量给予碱剂进行治疗。常用的碱性药物是碳酸氢钠溶液。该溶液进入体液后即离解为Na+和HCO-3。HCO-3与体液中的H+化合成H2CO3,再离解为H2O及CO2,CO2则自肺部排出,从而减少体内H+,使酸中毒得以改善。Na+留在体内则可提高细胞外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5%碳酸氢钠每100ml含有Na+和HCO-3各60mmol,为高渗性。过快输入可致高钠血症,使血渗透压升高,应注意避免。81

813.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是治疗的原则。临床上是根椐酸中毒严重程度,补给5%NaHCO3溶液的首次剂量可100~250ml不等。在用后2-4小时复查动脉血血气分析及血浆浓度,根椐测定结果再决定是否需继续输给及输给用量。82

824.注意纠正其它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应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低钾血症:过快地纠正酸中毒引起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钾血症,也要注意防治。83

83二、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84

84病因胃液丧失过多:大量呕吐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入库血缺钾:长期进食不足或者消化液大量丢失利尿剂使用:速尿85

851.呼吸浅漫2.精神症状3.常有低钾和脱水的临床表现4.化验和血气分析临床表现86

861.关键是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2.必要时补充盐酸精氨酸计算公式:需补给的酸量(mmol)=(测得的SB或CO2CP—正常的SB或CO2CP)×体重(kg)×0.23.注意低钾的纠正治疗87

87三、呼吸性酸中毒以原发的PaCO2增高及pH降低为特征的高碳酸血症。88

88通气障碍1.呼吸中枢抑制: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2.呼吸道梗阻3.肺部疾患4.胸部创伤病因89

891.呼吸困难症状2.神志变化3.心血管系统改变4.化验和血气分析临床表现90

90治疗去除病因改善通气功能91

91四、呼吸性碱中毒是以原发的PaCO2减少及pH升高为特征的低碳酸血症。92

92肺泡过度通气1.休克、高热、昏迷2.应用人工呼吸机或麻醉时辅助呼吸3.颅脑损伤或病变病因93

93临床表现1.呼吸由深快转为快浅和短促2.叹息样呼吸3.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4.化验和血气分析94

94治疗1.处理原发病2.增加呼吸道死腔:纸袋3.吸入5%CO295

95常用溶液的电解质含量(mmol/L)96

96第四节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97

971.充分掌握病史,详细检查病人体征。(1)了解是否存在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原发病;(2)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和体征。98

982即刻的实验室检查(1)血、尿常规,血细胞比容,肝肾功能,血糖;(2)血电解质;(3)动脉血气分析;(4)必要时作血、尿渗透压与24h尿电解质测定。3综合病史与上述实验室资料,确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与程度。99

994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制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方案。如果多种失调并存,应分轻重缓急,依次予以调整纠正。首先要处理的应该是:(1)积极恢复病人的血容量,保证循环状态良好;(2)缺氧状态应予以积极纠正;(3)严重的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纠正;(4)重度高钾血症的治疗。100

100围手术期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应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治疗开始术前要查清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术后,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101

101第一节术前准备102

102手术前准备与疾病轻重缓急、手术范围大小密切相关。通常将手术分三类:★①择期手术:施行手术的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切除术。②限期手术:手术选择在限期内完成,如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③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103

103一、一般准备1.心理准备医务人员须进行术前讨论,就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充分研究。对病人应讲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和效果,向患者或委托家属交待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并在手术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上签字。同时,应交待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确保手术成功。104

1042.生理准备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较大手术前教会病人在床上大小便和咯痰的方法。吸烟者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输血和补液:输血与补液施行大手术前,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血制品。凡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者,均应予以纠正。105

10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肠道手术;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污染的创伤,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癌肿手术大血管手术,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脏器移植术。106

106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术前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107

107胃肠道准备手术前8~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止饮水,必要时胃肠减压。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天始进流质饮食,有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需洗胃。对一般性手术术前1日应做肥皂水灌肠。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2~3天应口服肠道制菌药,以减少手术后感染,术前1日和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108

108其他准备手术前夜可给予镇静剂,以保证充分睡眠。病人有与疾病无关的体温升高或妇女月经来潮等情况,即应延迟手术进手术室前应排尽尿液,估计手术时间长或盆腔手术,应留置尿管。根据需要,可以放置胃管取下可活动的义齿。109

109二、特殊准备1.营养不良白蛋白低于30g/L,或转铁蛋白低于0.15g/L,需营养支持。110

1102.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脑卒中不常见,80%都发生在术后,与低血压、房颤的心源性栓塞有关。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手术推迟2周,最好6周111

111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者,继续服用降压药,避免戒断综合征;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者,不必作特殊准备;血压高于180/100mmHg,可适当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但并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才做手术。112

112Goldman指数113

1134.肺功能障碍①肺功能评估;如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2L,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50%时提示重度呼吸功能不全。②胸部X线检查;③禁烟2周,练习深呼吸和咳嗽;④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到治愈后1~2W。⑤COPD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药。114

1145.肾脏疾病麻醉、手术创伤都会加重肾的负担。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术中低血压、夹闭腹主动脉、脓毒症、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放射性造影剂)等。115

115肾功能损害程度116

116术前准备应最大限度地改善肾功能,如果需要透析,应在计划手术24小时以内进行。若合并有其他肾衰竭的危险因素,选择对肾有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麻醉剂时,都应特别慎重。117

1176.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在整个围手术期都处于应激状态,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无糖尿病者上升50%。糖尿病影响伤口愈合,感染并发症增多,常伴发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患。对糖尿病人的术前评估包括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肾疾病)和血糖控制情况。118

118仅以饮食控制病情者,术前不需特殊准备。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继续服用至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如果服长效降糖药如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应在术前2~3日停服。静脉使用胰岛素时,术前维持血糖应于轻度升高状态(5.6~11.2mmol/L)较为合宜。119

119平时用胰岛素者,术前应以葡萄糖和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在手术日晨停用胰岛素。伴有酮酸中毒的病人,需要接受急症手术,应当尽可能纠正酸中毒、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失衡(特别是低血钾)。120

1207.凝血障碍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及血小板计数,识别严重凝血异常的也仅占0.2%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显得尤为重要。121

121如果临床确定有凝血障碍,择期手术前应查找病因并作相应的治疗处理。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d停用非甾醇类抗炎药,术前10d停用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122

122血小板<5×109/L,建议输血小板大手术或涉及血管部位的手术,应保持血小板在7.5×109/L以上;神经系统手术,血小板临界点不小于10×109/L;脾肿大和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输血小板难以奏效,不建议预防性输入血小板;紧急情况下,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可给弥凝,输血小板123

123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年龄>40岁,肥胖有血栓形成病史,静脉曲张,吸烟大手术(特别是盆腔、泌尿外科、下肢和癌肿手术)长时间全身麻醉和血液学异常,如抗凝血酶Ⅲ缺乏、血纤维蛋白原异常、C蛋白缺乏、血小板增多症和超高粘度综合征(hyperviscositysyndrome)124

124血栓形成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一旦血栓脱落可发生致命的肺动脉栓塞。1)周围型 (2)中央型 (3)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类型125

125大隐静脉和股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腔内充满弱回声126

126静脉造影127

127有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应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间断气袋加压下肢和口服华法令(近期曾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或有胃肠道出血的病人慎用)。高危病人(如曾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者),可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如抗凝,使用间断加压气袋等预防静脉血栓。128

128第二节术后处理129

129一、常规处理术后医嘱这一医疗文件的书写包括诊断、施行的手术、监测方法和治疗措施,例如止痛、抗生素应用、伤口护理及静脉输液,各种管道、插管、引流物、吸氧等处理。130

130病人卧床期间:保持床铺和被褥的整洁。加强口腔护理,协助病人勤翻身,咳嗽和活动四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进食和饮水,协助并及时处理病人的大小便。131

131监测(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重危病人和主要脏器手术后,应保持病室的安静,按时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接好各种管道,并保证其通畅,准确记录排出量及其性质。132

132无创监测和有创监测133

133术后输液的用量、成分和输注速度,取决于手术的大小、病人器官功能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禁食期间,每日应由外周静脉补入一定数量的葡萄糖,盐水和电解质。成年人每日补液总量为2500-35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其余液体由5%和10%的葡萄糖液补充。输液与输血134

134三日后仍不能进食者,每日可静脉补钾3-4克,如有大量的额外丢失(如胃肠减压,胆瘘或胰瘘),应如数补入。术后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间断补入复方氨基酸,人体白蛋白和血浆,有利于手术创的愈合。慢性失血伴贫血的病人,术后应继续给予输血,以保证手术的成功。135

135观察和记录,防止脱落。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式引流大都在72小时内拔除。管道及引流136

136胃肠减压管上腹部手术前常规经鼻腔向胃内放置一减压用的橡胶管或硅胶管,术后接在胃肠减压器上,并需保留管道一段时间。留管期间应保持该管的通畅,确实起到减压作用,同时每日准确记录引流物的总量,并观察其性质有无异常。胃肠减压的目的是防止术后胃肠道过渡澎胀,减少对呼吸的影响和有利于胃肠道吻合口愈合。留管时间在非胃肠道的手术为24-48小时,胃肠道手术则3-7天不等,待病人能自行排气或已大便时即可拔出。137

137导尿管留置肛门和盆腔的手术后,常留有导尿管,留管时间长短不等,少数可长达1-2周。留管期间应记录每日尿量,定时更换外接管和引流瓶,应防止尿管过早脱出。留置时间较长的导尿管,应用呋喃哂林溶液冲洗膀胱,拔管前数日可先试夹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138

138营养性造瘘不能切除的晚期食管癌或胃癌伴有梗阻时,有时需行胃或空肠造瘘,留置一较粗的软橡胶管。通过永久性造瘘灌注营养物质(如混合奶或要素饮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应防止造瘘管的脱出,灌注营养液后,要适当冲洗管腔,保持造瘘管的通畅和清洁。139

139体腔与内脏的引流管手术后的胸腔引流管、膈下引流管和总胆管内的“T”型引流管等,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术后应仔细观察引流物数量和性质方面的变化,定时更换外接管及引流瓶,保持清洁,防止脱出。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差异较大,确实达到治疗目的后,才能考虑拔管。140

140深静脉营养管严防硅胶管的脱出和阻塞,及时更换营养液,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每天更换输液附件,导管和输液针头连接处要用无菌纱布包好,减少污染。导管的皮肤入口处定期消毒,涂以抗菌素软膏。如穿刺部位出现明显的炎症迹象,或是导管已完全阻塞,应提前拔出导管。141

141二、体位手术后病人的卧床姿势取决于麻醉方法、手术部位和方式,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全麻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的误吸。142

142蛛网膜下腔麻醉病人,应平卧或头低位12小时,以防头痛。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143

143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便于呼吸和引流。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144

144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腹腔有污染时,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一旦在盆腔形成残余脓肿,手术引流也较为方便。145

145休克病人采用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肥胖病人采用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146

146三、各种不适的处理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开始感觉切口疼痛,24小时内最剧烈,2~3日后疼痛逐渐减轻,在安静休息下即不感到疼痛。小手术后可口服止痛片或可待因,大手术后1~2日内常需用派替啶或吗啡,作肌肉或皮下注射(婴儿禁用),必要时可4~6小时后重复使用。硬膜外麻醉可留管连接镇痛泵,适合下肢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疼痛147

147恶心、呕吐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停止。其他原因有颅内压增高、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低钾、低钠等。如腹部手术后反复呕吐,有可能是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148

148腹胀术后早期腹胀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不能排出所致。手术后肛门排气前可有不同程度腹胀,一般腹部大手术后48一72小时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自行缓解。如手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兼有腹胀、肠鸣音弱或无,可能是腹膜炎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麻痹。149

149如腹胀伴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迸可能为机械性肠梗阻。无论是肠麻痹还是机械性肠梗阻都需及时处理。可应用持续胃肠减压,放置肛管,低压灌肠(结肠手术后禁用)等。有时尚须再次手术。非胃肠道手术出现腹胀可用新斯的明等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150

150呃逆手术后出现呃逆,多为暂时性,极少数可为顽固性。原因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引起。可压迫眶上缘、短时间吸人二氧化碳,抽吸胃内积气、积液、给予安眠镇静药或解痉药。151

151顽固性呃逆可行颈部膈神经封闭。腹部手术后顽固性呃逆常提示感染,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后,更应警惕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漏而导致的膈下感染。152

152四、活动手术后病人原则上应早期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有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竭等情况,以及施行特殊固定、制动要求的手术病人,不应该强调早期活动。早期活动有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因下肢静脉淤血而发生血栓形成的优点。此外,尚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153

153早期起床活动,应据病情而定,逐渐增加活动量。手术后开始在床上做一定的活动,如深呼吸、关节肌肉活动、间歇翻身等。手术后第2一3天始试行离床活动。先坐在床沿上,作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稍走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154

154五、饮食(一)非腹部手术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来决定开始饮食的时间。局部麻醉,肢体或体表小手术后即可进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麻醉在手术后3~6小时可以少量进食。全麻者应待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时方可进食。不能进食时给予输液。155

155(二)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一般在24~48小时禁食水;第3~4日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迸少量流质饮食,逐步增加;第5~6日开始进半流食,一般在第7~9日可以恢复普通饮食。禁食期间应经静脉输液,以供应水、电解质和营养。开始进食时,水分和热量往往不够,仍需经静脉途径做适当补充。156

156六、拆线☆☆☆☆☆头面部和颈部4~5天下腹部和会阴6~7天胸、上腹部、背部和臀部切口7~9天四肢切口10~12天减张缝线14天电刀切口延迟1~2天157

157手术切口的分类☆☆☆☆☆158

158切口的愈合分级☆☆☆☆☆159

159记录方法☆☆☆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愈合优良,记录为“Ⅰ/甲”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红肿记录为“Ⅱ/乙”160

160第三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161

161一、术后出血原因: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障碍等。部位:手术切口、空腔器官及体腔内162

162覆盖切口的敷料被血渗湿时,就应疑有手术切口出血。此时,应打开敷料检查伤口,如有血液持续涌出,或在拆除部分缝线后看到出血点,诊断即已明确。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早期由于出血量尚不大,临床表现可不明显,特别是未放置引流物者。只有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及腹腔穿刺,才能明确诊断。163

163胸腔手术后从胸腔引流管内每小时引流出血液量持续超过100ml时,就提示有内出血。拍胸部X线片,可显示胸腔积液。当术后早期出现休克的各种临床表现,应警惕有内出血之可能。病人可出现烦躁,无高热、心脏疾患等原因的心率持续增快,往往先于血压下降之前出现;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在输给足够的血液和液体后,休克征象和监测指标均无好转,或继续加重,或一度好转后又恶化等,都提示有术后出血164

164防治:手术时严格止血,缝合切口前,手术野应无任何出血点,均是预防术后出血的要点。一旦确诊为手术后出血,都须再次手术探查,彻底止血。165

165二、术后发热与低体温发热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变化幅度在0.5~1.0℃,属正常范围。超过1℃者可能为感染、致热原、脱水等,应注意寻找原因。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日和2.7日)。发热166

166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病人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素有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167

167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被忽视也是因素之一。感染性发热除伤口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脓性或非化脓性静脉炎等治疗:对症处理168

168轻度低体温也是一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因麻醉药阻断了机体的调节过程,开腹或开胸手术热量散失,输注冷的液体和库存血液。低体温169

169病人对轻度低体温耐受良好,除使周围血管阻力轻微增加和全身耗氧减少之外,对机体无大妨碍。明显的低体温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神经系统受抑制,由于凝血系统酶功能失常可致凝血障碍。深度低体温通常与大手术,特别是多处创伤的手术,输注大量冷的液体和库存血液有关。170

170防治:①术中应监测体温②大量输注冷的液体和库存血液时,应通过加温装置,必要时用温盐水反复灌洗体腔③术后注意保暖,可以预防术后低体温171

171三、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占第二位。172

1721.肺膨胀不全上腹部手术的患者,肺膨胀不全发生率为25%,老年、肥胖,长期吸烟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常见,最常发生在术后48小时之内(90%的发热可能与该并发症有关)。如果超过72小时,肺炎则不可避免。但多数患者都能自愈,且无大碍。173

173预防和治疗:叩击胸、背部,鼓励咳嗽和深呼吸,经鼻气管吸引分泌物。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溶粘蛋白药物有效。有气道阻塞时,应行支气管镜吸引。174

174可以使用使痰液稀化的药物,如沐舒坦175

1752.术后肺炎易患因素有肺膨胀不全,异物吸入和大量的分泌物。腹腔感染需要长期辅助呼吸者,酿成术后肺炎的危险性最高。气管插管损害粘膜纤毛转运功能,给氧,肺水肿,吸入异物和应用皮质激素,都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活性。在术后死亡的患者中,约一半直接或间接与术后肺炎有关50%以上的术后肺炎,系革兰阴性杆菌引起。176

1763.肺脂肪栓塞90%的长骨骨折和关节置换术者,肺血管床发现脂肪颗粒。肺脂肪栓塞常见,但很少引起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生在创伤或术后12~72小时。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呼吸功能不全,腋窝、胸部和上臂出现瘀斑,痰和尿中可见脂肪微滴,血细胞比容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参数改变等。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行PEEP通气和利尿治疗。预后与呼吸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相关。177

177四、术后感染1.腹腔脓肿和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腹部触痛及白细胞增加。如为弥漫性腹膜炎,应急诊剖腹探查。如感染局限,行腹部和盆腔B超或CT扫描常能明确诊断。腹腔脓肿定位后可在B超引导下作穿刺置管引流,必要时需开腹引流。选用抗生素应针对肠道菌丛和厌氧菌丛。178

1782.真菌感染临床上多为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所致,常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若有持续发热,又未找出确凿的病原菌,此时应想到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应行一系列的真菌检查,包括血培养,拔除全部静脉插管,检查视网膜是否有假丝酵母菌眼内炎。治疗可选用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等。179

179五、切口并发症1.血肿、积血和血凝块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几乎都归咎于止血技术的缺陷。促成因素有服用阿司匹林,小剂量肝素,原已存在的凝血障碍,术后剧烈咳嗽,以及血压升高等。表现为切口部位不适感,肿胀和边缘隆起、变色,血液有时经皮肤缝线外渗。甲状腺、甲状旁腺或颈动脉术后引起的颈部血肿特别危险,因为血肿可迅速扩展,压迫呼吸道。小血肿能再吸收,但伤口感染几率增加。治疗方法:在无菌条件下排空凝血块,结扎出血血管,再次缝合伤口。180

1802.血清肿(Seroma)系伤口的液体积聚而非血或脓液,与手术切断较多的淋巴管(如乳房切除术、腹股沟区域手术等)有关。血清肿使伤口愈合延迟,增加感染的危险。皮下的血清肿可用空针抽吸,敷料压迫,以阻止淋巴液渗漏和再积聚。腹股沟区域的血清肿多在血管手术之后,空针抽吸有损伤血管和增加感染的危险,可让其自行吸收。如果血清肿继续存在,或通过伤口外渗,在手术室探查切口,结扎淋巴管。181

1813.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系指手术切口的任何一层或全层裂开。切口裂开多见于腹部及肢体邻近关节的部位。主要原因有: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②切口缝合技术有缺陷,如缝线打结不紧,组织对合不全等;③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的动作,如剧烈咳嗽,或严重腹胀。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术后1周之内。182

182往往在病人一次腹部突然用力时,自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有淡红色液体自切口溢出。除皮肤缝线完整而未裂开外,深层组织全部裂开,称部分裂开;切口全层裂开,有肠或网膜脱出者,为完全裂开。183

183预防缝线距伤口缘2~3cm,针距1cm,消灭死腔,引流物勿通过切口。除根据其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外,对估计发生此并发症可能性很大的病人,可使用以下预防方法:①在依层缝合腹壁切口的基础上,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线;②应在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条件下缝合切口,避免强行缝合造成腹膜等组织撕裂;③及时处理腹胀;④病人咳嗽时,最好平卧,以减轻咳嗽时横膈突然大幅度下降,骤然增加的腹内压力;⑤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84

184治疗切口完全裂开时,要立刻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在良好的麻醉条件下重予缝合,同时加用减张缝线。切口完全裂开再缝合后常有肠麻痹,术后应放置胃肠减压。切口部分裂开的处理,按具体情况而定185

1854.切口感染表现为切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触痛,有分泌物(浅表切口感染),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加。处理原则:在切口红肿处拆除伤口缝线,使脓液流出,同时行细菌培养。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会阴部或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肠道菌丛或厌氧菌丛,应选用相应的抗菌药治疗。累及筋膜和肌的严重感染,需要急诊切开清创、防治休克和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含抗厌氧菌)。186

186六、泌尿系统并发症1.尿潴留手术后尿潴留较为多见,老年病人、盆腔手术、会阴部手术或蛛网膜下隙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胧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都是常见原因。先可安定病人情绪,如无禁忌,可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立起排尿。如无效,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尿潴留时间过长,导尿时尿液量超过500ml者,应留置导尿管1~2日,有利于膀胧壁逼尿肌收缩力的恢复。有器质性病变,如骸前神经损伤、前列腺肥大等,也需要留置导尿管4~5天。187

1872.泌尿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医院内感染。泌尿道原已存在的污染,尿潴留和各种泌尿道的操作是主要原因。短时间(<48小时)膀胱插管的患者,约5%出现细菌尿,然而有临床症状的仅为1%。急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有轻度发热;急性肾盂肾炎则有高热、腰部疼痛与触痛。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细菌培养得以确诊。188

188预防和治疗:⑴术前处理泌尿系统污染,预防和迅速处理尿潴留,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泌尿系统的操作。⑵治疗包括给足量的液体,膀胱彻底引流和针对性应用抗生素。1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