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1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水(91%~93%)O2、CO2、电解质、小分子物质(溶于水中)血浆蛋白——血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蛋白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5-85g/L白蛋白(A):约40~48g/L球蛋白(G):约15~30g/L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L
3血细胞比容: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变化: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血量:约占体重的7~8%
4正常值临床意义血液比重全血比重1.050~1.060血浆比重1.025~1.030红细胞比重1.090~1.092血液中红细胞越多,全血比重越大血浆蛋白越多,血浆比重越大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越多,红细胞比重越大血液的粘度全血的粘度4.0~4.5血浆的比重1.6~2.4全血粘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流切率血浆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血浆pH7.35~7.45血浆pH主要取决于血浆中NaHCO3/H2CO3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5
6第二节血细胞生理CFU-S:脾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粒红巨核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MK:巨核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CFU-MK: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o:嗜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Ba:嗜碱系集落形成单位;CFU-L:淋巴系集落形成单位;CFU-B:B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0:G0期;G1/M:G1期/M期血细胞生存模式图
7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1.数量:成年男性:红细胞(RBC)4.0-5.5×1012/L;血红蛋白(Hb)120-160g/L成年女性:红细胞(RBC)3.5-5.0×1012/L;血红蛋白(Hb)110-150g/LRBC或Hb低于正常值为贫血2.形态:正常红细胞无核,呈双凹圆碟形,直径约7-8μm
8(二)红细胞的生理学特性和功能1、红细胞的生理学特性:(1)可塑变形性: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2)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概念:血沉指红细胞下沉的快慢率。正常值: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魏氏法检测血沉男:0~15mm/h;女:0~20mm/h。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大鼠)(引自GregerR.1996,p.1655)
9影响血沉因素分析:血沉大小取决于血浆成分变化,而与红细胞本身无关。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疾病血沉加快。(3)红细胞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2、红细胞的功能(1)运输O2和CO2(2)缓冲作用。
10(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⑴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⑵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①铁:Hb合成必须原料。Fe3+需还原成Fe2+才能被利用。②蛋白质: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itB12的参与。
11●叶酸:体内过程: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叶酸→多谷氨酸→参入DNA合成。临床: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在2~7个月内导致贫血)●VitB12:体内过程: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促进其吸收:内因子+B12=复合物:Ⅰ.防B12被蛋白酶水解;Ⅱ.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B12吸收入血→部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参入DNA合成。临床: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时→B12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2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B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3血管外破坏血管内破坏所占比例90%10%破坏部位血管外(脾、骨髓)血管内破坏机制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坏主要产物铁、氨基酸---重新利用血红蛋白胆红素--肝脏-胆汁--体外血红蛋白—与触珠蛋白结合—被肝摄取红细胞寿命与破坏平均寿命120天。破坏在血管内、外进行。
14三、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量(4.0~10.0)×109/L。1、中性粒细胞:占50%-70%2、单核细胞:占3%-8%3、嗜酸性粒细胞:占0.5%-5%4、嗜碱性粒细胞:占0%-1%5、淋巴细胞:占20%-40%
15(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1、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抗感染;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2、单核细胞: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和颗粒;合成、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其它细胞生长;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3、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4、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的症状。5、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16(三)白细胞生成的调节干细胞↓白系祖细胞↓定向白系祖细胞↓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成熟白细胞骨髓IL-1、内毒素、Ca坏死因子↓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生成、释放)-集落刺激因子(CFS)乳铁蛋白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直接抑制或抑制CFS释放)
17四、血小板㈠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㈡变异: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㈢功能特性:☆粘附☆聚集☆释放☆收缩
18㈣血小板生理功能:①凝血和止血作用: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松软血栓聚集: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②纤溶作用
19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前列腺素(PG)的代谢TXA2:血栓烷A2;PGI2:前列环素;cAMP:环一磷酸腺苷;+: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二)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1.血小板与血栓:①粘附+聚集→松软血栓;②释放血小板因子等→加固血栓;③收缩→坚实血栓。2.血小板的促凝活性:①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和凝血酶原的激活;②结合多种凝血因子,从而加速凝血过程。3.血小板与血管收缩:血小板释放的TXA2、5-HT→收缩血管。
20生理止血概念: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称生理性止血。衡量指标:出血时间——1-3分钟。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1、血管收缩(暂时止血)2、血小板血栓形成(初步止血)3、血液凝固(有效止血)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过程示意图5-HT:5-羟色胺;TXA2:血栓烷A2
2122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二、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1.概念: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2.种类:14种,即凝血因子FI~FXⅢ(无FVI)。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见PP64表3-23.特点:(1)本质:除因子Ⅳ为Ca2+,其余均为蛋白质。
2223(2)存在形式:因子Ⅱ、Ⅶ、Ⅸ、Ⅹ、Ⅺ、Ⅻ及前激肽释放酶均为丝氨酸蛋白酶,但正常情况下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后才有活性。(3)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肝中合成,有些因子(Ⅱ、Ⅶ、Ⅸ、Ⅹ)合成还需要VitK存在,故严重肝病或缺乏Vitk均能导致出血倾向。
23
24(二)凝血过程: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凝血酶原酶形成第二步:凝血酶原的激活第三步:纤维蛋白的生成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这两条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和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完全相同。
25内源性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都来自于血液内。其始动因子是因子Ⅻ。例如:损伤血管内膜或抽血至玻璃管内时发生的血液凝固。外源性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外源性凝血途径,又称组织因子途径。其始动因子是组织因子FIII。
26凝血因子分布全在血中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多少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凝血小结(形成凝血块)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激活因子Ⅺ→↓因子X↓激活因子Ⅻ结合因子Ⅶ分类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27一、ABO血型系统(一)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注:①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②A1型RBC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③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
28OABAB
29(二)发生与分布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基因型表现型OOOAA,AOABB,BOBABAB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
30(三)血型的鉴定
31二、Rh血型系统(一)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六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Rh-:无D抗原为Rh阴性(二)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32
33(三)临床意义: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2.妊娠:Rh-的母亲①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②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34
35三、输血原则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
36
37谢谢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