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罗欢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宣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罗欢
1目录一、概念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三、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四、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五、临床表现六、颅内压增高的辅助检查七、处理原则八、护理措施
2
3
4一、概念1.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颅内容物对颅腔璧所产生的压力。2.正常成人ICP:0.7-2.0kPa儿童ICP:0.5-1.0kPa3.颅内压增高: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ICP持续高于2.0kPa,并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三大病征。4.轻度ICP增高2.0-2.6kPa中度ICP增高2.7-5.3kPa重度ICP增高5.3kPa以上
5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脊液的调节:(1)颅内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被推入椎管;(2)脑脊液的吸收加快;(3)脉络丛血管收缩,脑脊液分泌减少;
6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血流量的调节脑血流量=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脑血流量↓→脑缺氧
7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血管自动调节ICP<35mmHg脑灌注压>40~50mmHgPaCO230~50mmHg全身血管加压反应(Cushing):当ICP>35mmmHg,脑灌注压<40mmHgPaCO2>50mmHg→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自主神经反射→BP↑R↓P↓
8三、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1.年龄:小儿颅缝未闭\老年人脑萎缩;2.全身内环境的失调;3.病变部位;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9
10四、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颅内占位病变:血肿、肿瘤、脓肿、肉芽肿脑体积的增加: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引起的脑水肿CSF的增加:分泌和吸收失调,循环受阻颅腔狭小:狭颅症、颅底陷入症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动静脉畸形
11五、临床表现1.头痛原因:因硬脑膜上的血管、神经受到刺激、牵拉。特点: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头痛的性质:胀痛或昏胀痛。部位:一前一后,额部及颞部,也有枕部。时间:一早一晚可诱发:任何使胸内压、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12五、临床表现2.呕吐原因:缺血导致下丘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特点:喷射性,无先兆。与饮食无关;常发生于头痛剧烈时,呕吐后头痛可缓解。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呕吐不明显
13五、临床表现3.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原因:①颅内压增高时,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视神经鞘膜下腔,使视乳头隆起;②颅内压增高,眼睛脉回流障碍。急性ICP增高较少出现,脑瘤病70%有视乳头水肿表现:视乳头颜色加深,边缘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静脉增粗,晚期视乳头颜色变苍白,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4
15颅内高压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6其他表现1.Cushing反应血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常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但临床上常常只出现血压或脉搏一种变化。原因:全身血管加压反射,保证脑血流量。2.意识障碍:慢性颅内压增高病人表现为神志淡漠,反映迟钝。3.复视4.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隆起,头皮静脉怒张5.癫痫发作
17六、颅内压增高的辅助检查1.颅内压检测:颅内压检测仪、腰椎穿刺2.头颅X线摄片3.脑血管造影4.CT、MRI:是目前常用的高科技检查技术,具有安全、准确、无创伤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颅内压增高的检出率。检查方法选择:只行平扫,急性脑内出血、急性颅脑外伤、脑积水等;平扫+增强,脑瘤、脓肿、脑梗塞等
18七、处理原则1.去除病因:颅内占位病变:血肿、肿瘤、脓肿、肉芽肿、异物等。手术清除。脑水肿:下述降颅内压措施无效时,手术内外减压。脑积水: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分泌;手术分流。
19七、处理原则2.对症治疗(1)脱水治疗20%甘露醇,2-4g/Kg/24h,静脉快速。常用、首选速尿:与甘露醇联合运用,效果更好。20-40mg/次,静脉或肌肉。
20七、处理原则(2)激素治疗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加强血脑屏障;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对肿瘤引起的脑水肿效果很好。地塞米松:10mg/次(成人),每日2-3次。
21七、处理原则(3)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及全身代谢率,减少氧耗,增强脑对缺氧的耐受,减轻脑组织对创伤的反应;降低脑血管壁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22七、处理原则(4)辅助过度换气用呼吸机等机械方法增加病人的肺通气量,目的是使体内CO2排除。动脉血CO2分压每下0.13kpa,可使脑血流量递减2%,从而使颅内压相应下降。
23八、护理措施1.一般处理体位:抬高床头15-30度密切观察病情饮食与补液吸氧生活护理慎用镇静止痛药,禁用杜冷丁、吗啡
24八、护理措施2.防止ICP骤然升高的护理休息,情绪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防治便秘:禁高压灌肠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防治躁动对抗高热: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疗效最佳
25谢谢大家!再见
26
27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