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ID:82480254

大小:2.6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2-10-25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1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2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3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4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5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6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7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8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9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_第10页
资源描述: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节能量代谢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1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2

3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体内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其余不到50%的能量转移储存在ATP。机体利用ATP的能量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41.直接测热法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

52.间接测热法(indirectcalorimetry)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定比定律C6H1206+602→6CO2+6H20+热量

6间接测热法

7(1)食物的热价每克营养物质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价(caloricvalue)。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物理热价;在体内氧化分解到最终产物CO2和H2O时产生的热称生物热价。V糖(物理)=V糖(生物)V脂肪(物理)=V脂肪(生物)V蛋白质(物理)>V蛋白质(生物)3.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8

9(2)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氧热价。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测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定比关系,测知了氧热价,即根据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就可以推算出能量消耗率。

10(3)呼吸商生理学上把机体在单位时间内CO2排出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简称RQ)。CO2排出量(L)呼吸商RQ=───────耗O2量(L)

11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0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1,则体内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糖。如果呼吸商接近0.71,则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脂肪。

12价

131.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动物在采食后,虽处在安静状态,而其产热量却比采食前有明显增加,这种由于摄食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若吃的全是蛋白质食物,则额外产生的热量可达30%;以糖和脂肪为主,生热可增加4%~6%,一般混合食物可增加10%左右。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因素

142.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劳动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产热量(KJ/m2.min)───────────────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50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

153.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温度升高能量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能量代谢率增加。

161.基础代谢人在基础状况下的代谢,称为基础代谢。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KJ/m2/h)来表示。受试者至少12小时未吃食物,在室温20℃,静卧休息半小时,保持清醒状态,不进行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条件下测定的代谢率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维持清醒状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消耗。四、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172.静止能量代谢条件是要求动物安静休息(伏卧);早饲前在普通畜舍或实验室内进行测定;环境温度适中。静止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差异并不大。在家畜,用静止能量代谢来代替基础代谢。

183.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个体大小(袖狗)性别年龄营养状况

19

203.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诊断某些疾病甲低:-40%--20%甲亢:+25%-+80%基础代谢率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呼吸困难的心脏病基础代谢率

21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的维持有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体表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机体表层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比较稳定。体核温度: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等机体深部的温度,又称深部温度。

221.体温体温调节正常的体温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新陈代谢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哺乳动物的体温超过42℃或低于25℃,将引起代谢严重障碍甚至死亡。一、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232.动物体温的生理波动家禽的体温比家畜高幼畜的体温比成年家畜略高母畜较公畜略高发情期、妊娠期体温较高,排卵时体温降低肌肉活动时体温升高采食后体温升高0.2~1℃,持续2~5h之久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体温调节

24动物平均温度℃范围℃黄牛、肉牛38.336.7~39.7猪39.238.7~39.8绵羊39.138.3~39.9山羊39.138.5~39.7狗38.938.5~39.7兔39.538.6~40.1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肛温)(二)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

25组织器官占体重百分比(%)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脑2.5161内脏34.0568骨骼肌56.01890其他7.5101体温调节安静时:内脏器官,特别是肝脏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占90%1.主要产热器官:内脏器官、骨骼肌、脑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262.机体产热的其它形式又称代谢产热,指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非战栗产热总量的70%。战栗产热(shiveringthermogenesis)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代谢率可增加4-5倍。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thermogenesis)体温调节

27其他的散热途径还有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和排尿等。3.主要散热途径动物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75~85%)

28散热方式辐射(radiation)散热传导(conduction)散热对流(convection)散热蒸发(evaporation)散热体表水分蒸发。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体。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与体表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来交换和散发热量。在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时,蒸发散热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29汗液的成分(Compositionofsweat)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液物质血浆(mmol/L)汗液(mmol/L)钠14280钾4.34.3钙2.51氯10486.5尿素5.55.5葡萄糖5.60.1乳酸1.53.5血浆和汗液的成分比较

304.环境温度对散热方式的影响体温环境温度:辐、传、对(70%)+蒸发(30%)体温环境温度:100%通过蒸发散热高温、高湿、高劳动强度散热障碍中暑、热痉挛奶牛热应激条件下的反应

31动物机体体温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自主调节——行为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调节而使体温维持恒定。指动物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以控制散热和产热的程度,维持体温的恒定。四、体温恒定的调节

32马属动物:能大量出汗;出汗对调节散热有明显的畜种差异:牛:有中等程度的出汗能力;绵羊:可发汗,但热喘呼吸是主要散热方式;啮齿动物:即不热喘呼吸也不发汗,它们向毛上吐抹唾液或水来蒸发散热。

33热喘呼吸是炎热条件下增加蒸发散热的一种形式,即呼吸频率升高到200~400次的张口呼吸,呼吸深度减小,因而潮气量减少,气体在无效腔中快速流动,唾液分泌有明显增加,所以热喘呼吸时,不会发生通气过度和呼吸性碱中毒。

34①外周温度感受器1、温度感受器②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冷感受器热感受器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neuron)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neuron)

35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体温调节2、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36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体温调节3、信号传出途径与效应器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对血管、呼吸、皮肤、汗腺和代谢的影响。躯体神经系统主要控制骨骼肌的紧张性和运动。内分泌系统

37产热活动的调节⑴寒冷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NE、E↑↓产热量↑特点: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⑵长期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T3、T4↑↓代谢率↑(增加4~5倍)↓产热量↑特点: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

38

39在PO/AH区中有一个控制体温的调定点,而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可能起调定点的结构基础。体温调节4.体温调定点学说当体温处于调定点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体温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水平。

40

41

42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家畜的耐热与抗寒家畜对高温与低温的适应五、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43体温调节1.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环境温度低高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热产生正常体温化学性调节物理性调节等热范围适当的环境温度,就可以使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这种温度称为动物的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

44体温调节2.家畜的耐热与抗寒各种动物对炎热和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骆驼(体表的蒸发散热和体温升高)绵羊(喘息)马(出汗散热)猪的耐热能力较弱,尤其是仔猪更弱。牛(水浴)家畜的抗寒能力一般较强。

45体温调节3.家畜对高温与低温的适应习服(acclimation)动物短期(通常数月)生活在超常环境温度(寒冷或炎热)中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风土驯化(accilimatization)随着季节性变化机体发生的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表现为被毛厚度和血管收缩性发生变化等,以增强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46体温调节经过几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动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不仅本身对当地的温度环境表现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能传给后代。气候适应(climaticadaptation)

47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某些疾病引起发热时,由于细菌生长和组织破坏所产生的致热原,可以使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与调定点有关的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升高,使调定点上移,而机体的温度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调定点水平,在此之间体温低于调定点温度。由于调定点上移,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兴奋加强,骨骼肌出现不随意收缩,并伴有寒冷感觉称为寒战。寒战开始后,产热过程明显加强,加上散热减弱,体温逐渐上升,直到体温升高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后,产热和散热出现新的平衡,寒战终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