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

ID:51999090

大小:81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27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_第1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_第2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_第3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_第4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9.1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来源:糖、脂肪、蛋白质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分解代谢(异化作用)机体的能量来源与去路二、呼吸商动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的CO2产量与O2的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RQ)将各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某种物质的呼吸商。1、糖:RQ=1.00糖一般分子式(CH2O)n2、脂肪:RQ<1氧既需用于与碳氧化也要用于与氢氧化。如:甘油三油酸酯RQ=0.713、蛋白质:RQ=0.802蛋白质在体内并非完全氧化成CO2与H2O,一部分氧和碳与氮结合成为含氮废物排出。三、食物的热价把1

2、克营养物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产热量(千卡/g)体外产热量(千卡/g)体内耗氧量(L/g)CO2产量(L/g)氧热价(千卡/L)呼吸商糖4.14.10.830.834.941.00蛋白质5.64.30.950.764.530.80脂肪9.39.32.031.434.580.719.2代谢率的测定代谢率(metabolicrate):单位时间内机体的全部能量消耗。间接测热法:根据一定时间内动物体的耗氧量、二氧化碳产量和尿氮排泄量来推算所耗用的代谢物质的成分和数量,再由此计算出总产热量。直接测热法(图)尿

3、氮测定:蛋白质的平均重量组成:碳53%,氧23%,氮16%,硫1%。其中16%的氮完全随尿排出。所以1g尿氮相当于氧化分解6.25g蛋白质。1、首先测定受试者24小时内的耗氧量、CO2产量和尿氮量;2、由尿氮量算出被氧化分解的蛋白质量,进而算出其产热量、耗氧量和CO2产量。3、从总耗氧量和总CO2产量中减去蛋白质耗氧量和CO2产量,计算出非蛋白呼吸商。进而计算出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表)4、24小时产热量为蛋白质代谢的产热量与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之和。步骤:非蛋白呼吸商氧化的糖%氧化的脂肪%氧热价(千卡/L)0.7070.00100.04.690.8033.466.64.800.

4、9067.532.54.921.00100.00.05.059.3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2、BMR即在单位时间内维持清醒状态的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单位: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千卡/m2·h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原因:被吸收的食物成分在肝内中间代谢的结果。(蛋白质分解产物在肝内脱氨基反应中消耗了能量)1、基础状态:人体处于空腹(禁食12h后)、清醒、仰卧、适宜气温(18-25℃)、安静时的状态。4、影响代谢率的因素肌肉活动、环境温度、情绪、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水平。5、测

5、定BMR的临床意义:甲低时,BMR比正常低20%-40%;甲亢时,BMR比正常高20%-80%9.4体温调节一、变温动物、异温动物和恒温动物1.变温动物:较低等的脊椎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而改变,不能保持相对恒定,这些动物叫做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到了寒季,其体温降低,各种生理活动也都降至极低的水平。2.恒温动物:进化至较高等的脊椎动物如鸟纲和哺乳纲动物,逐渐发展了体温调节功能,能够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些动物叫做恒温动物或温血动物。3.异温动物:还有少数哺乳动物和鸟如:刺猬、蜂鸟等,则介

6、乎上两类动物之间。在暖季,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到了寒季则体温降低,蛰伏而冬眠。二、体温表层温度和深部温度(图)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正常人体的直肠温度平均约为37.5℃,接近于深部的血液温度;口腔温平均约为37.0℃;腋窝温平均约为36.8℃。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有一定的波动。一昼夜中,清晨2~4时体温最低,午后4~6时最高,变动幅度不超过1℃三、恒温动物的产热机制机体的产热主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增加产热途径:①主要是肌肉运动。骨骼肌的产热量变化很大。●●寒战是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的表现,其节律为9~11次/分。其特点是伸肌

7、和屈肌同时收缩,基本不做功,但产热量很高。②分泌甲状腺激素;③脂肪分解:褐色脂肪(brownfat),分布在颈部、两肩之间以及胸腔内一些器官旁。(图)安静时:由内脏器官(50%)、肌肉(20%)、脑(10%)等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热量。物理途径:传导、辐射、对流、蒸发散热。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四、散热机制散热的调节反应①皮肤血管运动:外部温度变化作用于皮肤温度感受器所引起的皮肤血管收缩或舒张的反射活动。皮肤血管运动导致皮肤血流量的改变,从而改变皮肤温度,是调节体温的主要机制。②出汗:由于温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