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劝学——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劝学《荀子》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一书及荀子的思想,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背诵全文。2.理解本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3.理解本文关于学习意义的论述,思考作者的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本课编写说明:本文档特色为文学常识、文言翻译、文章主旨、内容探究,其中翻译部分对照书本注解,坚持以本为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文言字词仅作参考,建议结合书本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整理等内容。本资料适合学生复习和教师备课参考。【文学常识】选自《荀子集解》。《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张“性恶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文言翻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兰草的颜色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是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直了,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
1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的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马车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到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获得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骏马跨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刻一下就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除了蛇和鳝的洞穴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文章主旨】《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1.本文设喻有何特点?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如“青”“蓝”“冰”“水”“骐骥”“驽马”“蚓”“蟹”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借助这些事物设喻可以化深奥为浅显,使道理通俗易懂。-4-
2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车柔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通过正反对比,将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晰。③运用博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从不同方面连续设喻,加深读者对同一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中,作者先连用数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中,作者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2.写作特色:(1)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例如,第二段连用比喻说理,结尾收束上文。第三段承接上文,先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观点,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于物”的重要性,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结,条理十分清晰。第四段论述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首先讲积累,然后讲坚持,最后讲专一,层次分明。(2)比喻说理,深入浅出: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透彻,使读者容易理解、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从正面设喻,连用比喻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有时正反对比设喻,通过对比将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晰。(3)对比鲜明: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时,作者先后将“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进行对比,突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将“蚓”和“蟹”进行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原因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而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知识梳理】1.通假释义以为轮,其曲中规(“”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2.古今异义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制的刀斧等。今义:专指黄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含贬义。)下饮黄泉(古义:地下的泉水。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蟹腿。今义:动词,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托身,安身。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3.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2)动词的活用-4-
3本资料归21jy_52455450621世纪教育网ID:10618672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3)形容词的活用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4)数词的活用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4.文言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引进处所,即“于蓝取之”;第二个“于”表示比较,即“于蓝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于水”作“寒”的状语,后置,即“于水寒”)(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均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5.理解性默写(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 ,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