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ID:82321221

大小:1.39 MB

页数:229页

时间:2023-12-11

上传者:151****5869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4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5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6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7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8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9页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文博考研-《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1目录第1章概论51.1复习笔记51.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15第2章中国考古学简史202.1复习笔记202.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27第3章旧石器时代313.1复习笔记313.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57第4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604.1复习笔记604.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65第5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75.1复习笔记675.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99第6章夏商周考古1056.1复习笔记1056.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125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1337.1复习笔记1337.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156第8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1628.1复习笔记1628.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185第9章隋唐五代考古1889.1复习笔记1889.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206第10章宋元明考古21110.1复习笔记21110.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226

2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考古学的基本涵义1.考古学的定义(1)含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和“狭义历史学”一样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2)关于考古学概念的几个误区①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则是文献资料。②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获得的,用非考古学资料所进行的有关研究属于金石学或古器物学。③英国的“工业考古学”和美洲的“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又称“历史考古学”),只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欧美的近代史,不属于真正的考古学。④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史前时代向历史时代的过渡阶段)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分类①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它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②遗物a.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器物。b.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器、漆器和丝、棉、麻等器类。(2)研究对象的要求①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加工的。②自然物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农作物、家畜和渔猎、采集的动植物遗存,有的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都应该归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③史前时代人类自身的化石或骨骼,既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3)常见的考古对象①洞穴、聚落、贝丘和城堡。②人工开凿的矿坑、作坊和窖穴。③石灰岩山区的洞穴。④“贝丘”,俗称“贝丘遗址”,其中常有石器、陶器、骨器等文化遗物。⑤艺术品(雕塑品、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车马器、日用器皿和各种装饰品、货币、铭刻和文书。⑥古代车、船等交通工具、葬具、手和足的印痕、耕地、沟渠。3.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1)运用考古资料应注意事项①既要注意同一时期各地区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文化融合,也要注意物质文化的继承、演变和发展。②考古学研究不应该忽视文化的差异性,要注意邻近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文化传播。(2)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作用①考古学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的史前社会具有重要作用。②考古资料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③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④考古资料对边远地区和文字记载很少的少数民族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3二、考古学文化1.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1)涵义“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2)界定考古学涵义应注意事项①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需要“文化类型”来区分,亦即属于同一文化的不同“类型”。②有些考古学文化被发现的初期,人们对于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先后关系还不了解,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③某一类文化遗存在其发现初期很难确定是否属于一种独立的文化,有时也被命名为某一“文化类型”。2.考古学文化的命名(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庄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文化名称,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观音洞文化和山顶洞文化等。(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文化名称,如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文化名称,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印纹陶文化。(5)以族名来命名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3.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内容①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和波及地区。②文化面貌及其特征。③文化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与临近地区同时代文化的相互关系。④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形态。(2)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应注意事项①某一个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宗教观念有关。②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②一种文化的发展、变化,器物的演化,既跟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也跟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各部族宗教观念形态的变化有关。④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形成不同文化的根本原因。⑤每个文化系统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该文化的性质,相邻文化之间的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决定文化的性质。⑥过渡地区的文化除受到相邻地区的文化影响外,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应将过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于其相邻的文化系统。三、考古时代的划分1.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①分期a.两分法第一,埋藏于下更新统和中更新统地层上的石器遗存称为“下部旧石器时代”。第二,埋藏于“上更新统”地层中的石器遗存称为“上部旧石器时代”。b.三分法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②人类生存特征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品作为食物,被称为“掠夺性经济”或称“攫取性经济”。

4(2)中石器时代①分期界定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②人类生存特征人类的经济生活仍为采集和渔猎,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尚未出现。(3)新石器时代①主要标志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主要标志。②时间a.西亚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b.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③各地发展情况a.西亚第一,前陶新石器时代开始栽培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狗,但采集和渔猎仍占较大的比重,已形成不稳定的小规模聚落。第二,公元前7000年至前6000年,农业和畜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磨制石器普遍出现,开始制作圜底深腹陶钵,开始出现稳定的聚落。b.中国华北地区第一,公元前6500年至前5000年的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时期,已形成大规模的聚落和氏族墓地。第二,公元前6500年至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比较发达,以彩陶和红陶为特征的制陶业和磨制石器有了进一步发展。c.长江流域公元前6500年的彭头山文化、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普遍栽培水稻,饲养狗、水牛、猪,磨制石器和陶器都比较发达。(4)铜石并用时代①内涵铜石并用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代,属于新石器到青铜器时代过渡阶段。②特点人们开始使用红铜(纯铜)工具,已掌握铜的冶炼技术,用冷锻或铸造方法制作红铜器,红铜器由于质地软等缺陷,只能用来制作小型的工具和饰物。③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a.西亚第一,公元前6000多年西亚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红铜器,铜器的品种有铜锥、铜针、铜珠等。第二,公元前6000年后期,西亚地区普遍进入铜石并用时代。b.欧洲接近安那托利亚(土耳其半岛)的巴尔干东部,于公元前4000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c.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半岛约在公元前3000年中叶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比巴尔干晚了1000年。④没有经历铜石并用时代的区域a.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没有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b.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在公元前1000年末至公元1000年初,从北方引进制造铁器的技术,直接由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c.日本由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d.中国的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至齐家文化时期,既有红铜器,又有青铜器,中国是否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学术界尚无一致意见。2.青铜器时代(1)青铜的优点

5①熔点低。②硬度大。③青铜铸件不易出砂眼。(2)青铜的应用由于铜矿较少,开采和冶炼需要一定的技术,因而青铜器只能用来制兵器、礼器和日用品,生产工具仍然是磨制石器。(3)由石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的区域①日本列岛的弥生时代。②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③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4)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平衡状况①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一带最早制造和使用青铜器,在公元前4000年初产生青铜器。②欧洲在公元前4000年中期、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中叶、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中叶、美洲于11世纪以前,进入青铜时代。③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发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为青铜时代。3.早期铁器时代(1)内涵①铁器时代是指青铜器时代之后,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铁器为主的时代。②考古学研究中的铁器时代主要是指铁器使用的初期阶段和一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故称早期铁器时代。(2)各地进入早期铁器时代的时间①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地域在青铜文化高度发达以后进入铁器时代。②希腊和罗马在早期铁器时代进入文明时代。③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和非洲内陆地区的各民族在史前时代的最后阶段才跨入早期铁器时代。④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来到之前还不知使用铁器,故印第安文化无早期铁器时代。(3)铁器的作用①铁器的质地坚硬,矿藏分布广泛,价格低廉,普及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在人类历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②铁器的传入使原来比较后进的民族迅速跨入文明时代,并创造了自己的铁器时代文化。(4)铁器在中国的发展①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冶铸铁器。②战国中叶后,铁器普及到全国各地。③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四、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1.考古调查中应注重的问题(1)做好考查前准备查阅古文献和考古期刊,摘抄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找出要勘察的地点。(2)调查路线确定调查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后,要向当地居民了解附近有什么古迹和出土过什么古物,当地文化馆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古物都要查看,方可决定调查路线。(3)实地勘查时,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现象。(4)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测量等各种记录,并采集标本,以供在室内作进一步分析研究,采集标本的要求有:①一般小件器物(石器、骨器、玉器、铜钱等),要全部收集。②沉重的大型器物如石刻,不便运走的,应作好有关记录,交给当地的行政单位保管。③陶片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标本(标本要有标签)。2.考古发掘中应注意的问题

6(1)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址或墓葬选择遗址或墓葬的标准如下:①除了建设工程急需的地点外,要选择有利于解决考古学亟待了解问题的地点。②遗址中所包含的遗迹和遗物较丰富且有典型性、代表性。③有可能被自然力毁掉的遗址和墓葬。(2)考古发掘中的地层研究①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②天然堆积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3.遗址的发掘(1)发掘方法①探方发掘探方法适合于发掘整片遗址,是最常用的发掘遗址的方法。②探沟发掘探沟法适合于时间很短的试掘,以了解遗址的地层情况,也用于解剖城墙的结构和修筑情况。(2)考古发掘记录方式①文字包括发掘地点(一般为字母缩写),记录者姓名,记录时间(年、月、日),各层的遗迹和遗物,地名的划分,每层所显露的现象及出土物,各层的时代与断代的证据或说明,遗迹的尺寸和结构。②绘图居住遗址的绘图,包括各探方或探沟的1个侧壁的剖面图和每一个文化层的平面图;文化层中如果遗迹分布密集,还需绘制遗迹分布图(平面图)。③照相遗址发掘前的地貌情况,发掘的各过程,地层的剖面,遗迹的平面分布,遗物出土情况等,都要照相记录下来。4.墓葬的发掘(1)发掘古代墓葬的目的①研究种族的体质特征,创造某一文化遗存的人们属于哪一种族,可以通过墓葬中的人骨来鉴定。②了解古代的葬制和葬俗。③通过墓葬中的随葬器物以了解古代的工艺水平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2)挖掘填土时应注意事项①墓坑侧壁是否已挖到,是否经过盗掘及盗坑情况、范围,区分被扰部分和未扰部分的界限。②是否有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的情况。③合葬墓是否有二次葬入的迹象,收集填土中所包含的陶片及其他遗物。④近底部时区分随葬器物和弃置填土中的杂物。(3)清理墓室和墓底应注意事项①墓室的结构竖井墓要注意有无二层台,二层台是“熟土”还是生土;洞室墓要注意洞室的形状。②葬具及痕迹苇席、木棺和木椁,一般都已腐朽,但可根据它遗留的痕迹,弄清它们的大小和形状。③人骨架的葬式仰身、俯身、直肢、屈肢,以及头向和面向等。④随葬器物位置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4)发掘土冢应注意事项①墓冢高度大小和形状的变化。②土冢内埋藏各种祭祀仪式和纪念性遗迹和遗物,放置在哪个位置和如何安置。③清理填土时,要注意填土中的埋祭遗存,记清层位及迹象,分析其意义。(5)挖掘记录要求9

7①文字记录一般采用表格进行记录,文字记录内容要详细,但要简明扼要、准确可靠,必要时可绘草图来表现。②绘图记录主要有墓地地形和墓坑分布图,墓葬平面图、剖面图和随葬品,人骨的细部详图。③照相内容a.发掘前原古迹(墓葬或居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b.开工和发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c.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墓坑填土中发现殉葬物和人骨架,遗迹的打破关系和相关迹象)。d.主要研究对象的主体图像和特点,如墓葬和居址的形制、结构、图像和总体布局的图形,遗迹和遗物清理后的整体景观,包括墓葬的形制、人骨及随葬品的分布、房屋的布局及相互关系。e.特写细部(人骨姿势、装饰品的佩带组合、随葬品的叠压情况、屋内陈设物的保存状况)图像等。5.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1)确定年代的方法①依据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包括出土物中的文字纪年,一些史书或地方志也记载某古物或某一建筑物的年代,是确定文化遗存的依据。②进行地层研究先确定各地层的先后顺序,以已知年代的地层(含可确定绝对年代遗物的地层)来推断其他层次的年代。a.各墓或各层中年代最晚的一件器物,是该墓或该地层最早的年代。b.一墓或一地层的年代,可由其所压的或被压的上下层时代定其上下限。③利用地质结构或古生物学证据利用地质结构或古生物学(包括动物化石和花粉孢子)的证据断定文化层的年代。④型式学的研究根据器物的演化规律,将各类器物按照形式的差异程度的不同而排成“系列”,设法推断“系列”中最早或最晚的一环。⑤自然科学方法利用自然科学方法断代,如放射性碳素、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等。(2)报告或简报的编写①发掘报告的内容a.绪论包括遗址或墓葬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古今沿革、发掘历史和前人工作、发掘经过、发掘单位和参加发掘的人员、发掘方法等。b.正文包括文化堆积、遗迹或遗物的描述。c.结论包括文化遗存时代和性质、年代和分期、发掘收获和尚需解决的问题。②考古调查的内容a.遗址所在的位置和地理环境、调查经过、遗址现存面积和保存情况、遗址的地层堆积、采集的标本及其分类、文化性质及年代的推断、保护措施的建议。b.如果是地区性大面积调查,应将遗迹和遗物按时代加以描述,并利用图表归类,还要将遗址标注在地图上。五、考古学的分支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1)史前考古学①研究范围a.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b.研究石器时代(有的地区也包括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②史前考古的时间10

8a.中国的史前考古学,大致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b.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的内陆地区,史前时代延续到早期铁器时代。③缺陷史前时代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研究,史前时代的人类历史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亦即依靠史前考古学。④判断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地层学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⑤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第四纪地质学、古动物学、古植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必须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研究服务。(2)历史考古学①研究范围a.有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b.主要是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文化遗存。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等分支。③判断绝对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2.田野考古学(1)来源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家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田野考古的相对独立性其考古调查和发掘有一套完整的方法,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还要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这就使田野考古有其相对的独立性。3.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1)按研究对象划分①美术考古学a.内涵将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资料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b.所属范畴上起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讫各历史时代,既属于史前考古学的范围,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②宗教考古学a.内涵宗教考古学是以有关宗教的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b.研究对象岩画、壁画、神殿、寺庙、祭坛、祭具、造像、经卷、符篆及其他一些崇拜对象(遗迹和遗物)等。c.典型代表欧洲的基督教考古学、北非及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教考古学、南亚和东亚的佛教考古学。③古钱学a.内涵古钱学是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b.任务第一,判别古钱的铸造年代。第二,通过对古钱的形制、质料、重量、铭文、图文和铸造技术的考察,研究古钱的铸造者和发行地区,研究铭文、图文的意义和风格。第三,研究世界各地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情况。④古文字学和铭刻学a.研究对象11

9第一,文辞器物的主要内容,如墓志、碑碣、印章、甲骨、简牍、泥版、帛书和纸书等。第二,铭文处于附属地位,如纪念性建筑物、雕刻品、货币、度量衡器、镜鉴、工具和各种容器等。b.研究任务第一,辨认文字,解读文句,抽释文例,考证铭文的内容及判断时代。第二,判明遗迹和遗物的制造者、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制造目的等。(2)按研究方法和手段划分①航空考古学a.内涵航空考古学是指用飞机等航空工具在空中对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和分析,判断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其分布。b.利用航空考古学判断遗迹的分类第一,通过土质不同而产生的土色明暗判别出来的,如坑穴、壕沟和道路等遗迹。第二,由阳光斜射时产生的阴影显示出来的,如堤坝、坟丘和城墙等遗迹。第三,从农作物、野草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农田、道路、运河等遗址。②水底考古学a.内涵水底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是田野考古学的一个分支。b.主要任务第一,发现、打捞和研究水底的古代沉没物、沉船以及淹没于江河湖海中的都市、聚落和港口遗址等。第二,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水文变化、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提供重要资料。六、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1)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2)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所生存的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变化剧烈的时代。(3)由于早期人类的生存对于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很大,因此,早期人类的遗迹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4)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的时代确定,必须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对哺乳动物的分析研究。2.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1)考古动物学的内涵考古动物学,又称“骨骼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是一门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2)考古动物学与第四纪古动物学的关系①第四纪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身进化发展的研究,化石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作为研究对象。②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3)考古动物学在考古中的作用①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动物属种与现代属种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②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③通过对世界各地区遗址中出土的兽骨的对比研究,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骨骼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可以推断出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3.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1)考古植物学的内涵12

10考古植物学是对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物进行研究的学科,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2)考古植物学与古植物学的关系①古植物学侧重于植物的发生、发展和系统分类的研究,植物遗存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作为研究对象。②考古植物学是对古代遗址出土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栽培作物的起源,早期农业的出现等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3)考古植物学在考古中的作用①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②可以复原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发展。③利用“碳-13测定法”来研究古代农作物遗存,可以了解早期农作物的栽培区域,农作物的变更时代,以及农业的发展水平。④通过对木材的鉴定,可以了解各种木器的材质,进而推定它们的制法和用途。⑤通过对纤维的鉴定,可以了解纺织品的质料和农业及纺织业的发展状况。⑥通过对植物种子的鉴定和数量统计,可以了解农作物的品种和居民的生活条件。4.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1)体质人类学的内涵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①在英、美的传统体系中,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并列为人类学两大部分。②在欧洲大陆,如德国、法国和前苏联等国家,人类学特指对人类生物特性的研究,实际上相当于体质人类学。③中国学术界所称的人类学,是指体质人类学,主要包括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人种学三个基本部分。(3)体质人类学在考古中的作用①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②将随葬品和死者的性别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两性劳动分工。③大规模墓区的人骨的性别和年龄的调查,能够获得两性的年龄分配与平均寿命等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人口组成情况。④判断含有宗教巫术和图腾因素的随葬品归属,可以了解当时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氏族社会的性质。⑤分析居民的人种类型,可为探索族源提供线索。⑥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规律。⑦研究人骨人工畸形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可以探索古代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历史。⑧从骨骼上考察古病理,可追踪某些现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5.与民族学的关系(1)民族学的内涵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一门科学,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2)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①相同点考古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考古调查和发掘;民族学资料的获得也主要依靠到民族地区去调查。②不同点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3)民族学和考古学互相利用的研究成果①考古学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对民族学研究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有很大的作用。②民族学资料对考古学研究某一文化阶段的社会制度大有帮助。七、文化年代的确定1.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1)相对年代13

11①内涵“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②判定方法a.利用地层学断定,先要确定各文化层的先后次序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文化遗存来判断各层的绝对年代。b.利用层位关系断代,要依遗存性质的不同而作不同的判断。c.以遗物来判断地层(或墓葬)的年代,要按遗物的性质的区别作出具体分析。(2)绝对年代①内涵“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②判定方法a.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断代。b.利用碑碣、墓志、简牍以及其他器物的纪年铭文确定绝对年代。2.利用自然科学测定绝对年代(1)放射性碳素断代①内涵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1949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②依据原理通过测出标本中碳-14减少的程度,可以推断出生物死亡的年代。③常用标本木炭、炭化的种子或果实、骨头、毛发和未风化的贝壳等。(2)古地磁断代①内涵古地磁断代是根据一系列年代明确的考古样品,定出古地磁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从而定出未知年代的样品的考古年代。②地层沉积磁性断代岩石的剩余磁性反映了岩石生成时期的地磁场方向,湖相沉积层和深海沉积层含有磁性矿物微粒,在沉积过程中取地磁方向显示沉积磁性,从而反映出沉积时的地磁方向。(3)热释光断代热释光断代是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来进行断代的技术,适用于陶器及其他火烧黏土样品,测定年代的范围可达数十万年。(4)树木年轮断代树木年轮断代是利用树木的生长规律进行断代的技术,这是目前最精确的断代方法,可用于校正碳-14年代。(5)铀系法断代铀系法断代是利用铀系、钍系子体放射性在样品中的不平衡性测定年代的技术的总称,是建立第四纪年代学和对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断代的一种有效手段。八、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古文化面貌的影响(1)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分类①“查河一丁村系”,又称“大石片砍斫器一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基本特征是利用不规则的小石片制造细小石器,在石器成分中细小石器的比例大、类型多,加工痕迹细小。②“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又称“大石片砍斫器一雕刻器传统”。基本特征是利用大石片制造各种大型砍砸器,富有代表性的石器是三棱大尖状器,在石器成分中小石器的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2)中国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地貌的影响①长江以南地区

12气候都比较温暖湿润,自然资源,尤其是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使人们过着以采集为主的经济生活,反映狩猎经济生活的“典型细石器”在长江以南始终得不到发展。②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典型的细石器比较发达,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发达。③华南沿海地区河流入海口,螺、蚌之类的软体动物比较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常以这些软体动物为食,故贝丘遗址较多。2.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1)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①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牧业经济极不发达,采集和渔猎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业以种植根茎果树类等无性繁殖的作物为主,禾本科农作物(水稻)的栽培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禾本科的水稻由长江流域传入,农业经济才发展起来。③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制作都比较原始落后,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陶器制造业才得到发展。(2)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速度影响的表现适宜的自然环境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社会历史处于停滞状态。1.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放射性碳素断代[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1949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在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2.埋藏学[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埋藏条件及其产地的形成原因,即研究生物体从死亡到形成化石的全部历史过程。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研究古生物科学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无论是该类生物生活期间或者死亡以后形成化石的全部过程都和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密切有关。3.金石学[2014年吉林大学研]答: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它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金石学形成于北宋,至清代兴盛,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4.民族考古学[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民族考古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和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现代民族志与考古学材料进行类比,再现古代人类社会文化面貌。民族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实物,是从考古学的观点对“活着的社会”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存,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模式和社会其他方面建立起系统的关系。5.文化层[2012年四川大学研]答:文化层是指人类居住在一地,必然会在原来天然堆积的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往往夹杂着人类无遗留下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如果地层未经扰乱,则上文化层必然晚于下文化层的形成年代。6.环境考古[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环境考古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和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5

13它的任务是探求环境变迁的规律,从认识环境演变过程中,地质、地貌、气候、资源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生活场所的选择、变更、迁徙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与人类自身及其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7.文化景观[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8.窑系[2011年西北大学研]答:窑系是指以一个名窑为代表,各窑口生产相同品种或相近品种的瓷器的一些列窑口,形成于宋朝。该名窑代表了该瓷系瓷器的一般特征,每个窑口都有胎釉特征、装饰方法、烧制工序的不同,而与其他窑系有明显差异。二、简答题1.列举三项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并举出实例。[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1)穆斯堡尔谱技术穆斯堡尔效应是γ射线的共振荧光现象。由于该效应对γ射线能量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来探测由于共振原子核附近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共振γ射线能量的细微结构。不同的考古样品具有不同的穆斯堡尔谱线,该项技术对文物基本不破坏或很少破坏,可以用于包括古代颜料、书画、陶瓷在内的各类文物的分析。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分析陶瓷的原料来源、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以及年代等。我国学者曾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对二里头文化和河南禹县龙山文化的陶片的分析研究,发现二者的原料和烧成温度大体一致。(2)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的原理:用单色的X射线照射样品,样品中存在的晶体的不同,在不同角度上出现的X射线的衍射不同。通过研究最强衍射现象出现的角度,可以确定样品中晶体的结构。该技术所需的样品量很少,主要用于陶瓷器的分析研究,帮助区分陶瓷器的产地,推断烧制温度,借以了解当时的生产水平和工艺技术,探讨不同地区、文化和类型的器物的整体特征。我国学者用该项技术分析了绿漆古铜镜和西安城墙砖坯的结构成分,还对云冈石窟的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第一次发现了颜料中含有醋酸亚砷酸铜,是以前文献记载所未见的。(3)离子束分析离子束分析的原理:利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离子束来轰击样品,分析因此产生的电磁辐射或带点粒子,由于样品的化学成分不同,产生电磁辐射的能量、带电粒子的种类和能量均有所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陶器、金属器物的元素分析。我国学者曾利用该项技术分析了秦俑坑的青铜镞,认为当时已经知道用铬处理表层防止锈蚀。2.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浙江大学研]答:(1)定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2)内容其内容包括:①口头传统和表述;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3)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16

143.简述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陶器是古代人类相当长时间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具之一,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易保存等特点。陶器耐腐蚀、耐风化是最常见的古代遗物之一。陶器易碎,易更新,是古代诸文化生产量最大的产品之一。陶器易生产,广泛见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时期、各民族文化中。因此陶器对考古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陶器分布广、数量大、易保存,广泛见于古代各地区、各时期的遗址中,是田野调查中最易发现的古代遗物,因此是探索古代遗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陶器易损坏、易变化。在时间过程中,变化快是考古学判断古代遗迹、遗物相对年代和考古学文化分期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3)陶器的空间分布区域性特征也很明显,是考古学区分不同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区域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总之,陶器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陶器在反映考古学文化时空变化方面有着其他类别的遗物难以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史前和夏商周考古中,陶器是考古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类器物。4.试述考古动物学及其研究方法。[2011年厦门大学研]答:(1)考古动物学的内涵考古动物学,又称“骨骼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它是一门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2)考古动物学的研究方法①对于动物群的研究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全都属于野生动物。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动物属种与现代属种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②对于种类的分析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还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③对于动物骨骼的研究全新世早期,家畜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研究这一时期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通过对世界各地区遗址中出土的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骨骼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可以推断出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如果墓葬中发现的动物遗骨及骨制品所用骨料不属本地区所产的动物,则可以据此推断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换关系。三、论述1.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2015年吉林大学研]答:(1)分支学科按照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对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成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①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石器时代(有的地区也包括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文化遗存。两者所研究的文化遗存存在着性质上的较大差异,所以研究方法不同。从判断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地层学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②田野考古学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家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逐步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对象和范围,发掘方法逐步完善,技术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用来进行田野调查和发掘。③特殊门类的考古学除这三大分支外,还有许多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这些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有按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等;有按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来划分,如航空17

15考古学、水底考古学等。(2)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多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及人文社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与考古学有联系的自然学科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等。前四种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与自然资源,以复原当时自然环境。后两种学科,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人类的骨骼,并判断其年代。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与考古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等。上述有关学科中,考古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体质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的关系最为密切。①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隶属于新生代,包括更新世与全新世两个阶段,是地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第四纪是地史上时间极短的一个纪,至今尚未终止。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关系十分密切。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而早期人类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地层中。这说明,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应用第四纪地质学资料,如恢复更新世的地理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人类生存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地层等。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也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②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考古动物学与第四纪古动物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四纪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身进化发展的研究,化石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作为研究对象。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③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考古植物学是对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物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考古植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古代遗址中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④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⑤与民族学的关系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一门科学。民族学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很密切。两者在获得资料的方法及研究方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考古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考古调查和发掘,民族学资料的获得也主要依靠到民族地区去调查。所不同的是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而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民族学和考古学互相利用对方的研究成果。2.大遗址保护的意义、注意的问题,举例说明。[2012年四川大学研]答:“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在我国已公布的六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500余处是大遗址,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世界展示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文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文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

163.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及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聚落,一般是指村落和人们聚居的地方,他作为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产物,在不同石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聚落考古是指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田野考古操作和研究的一种方法。(1)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①单一聚落形态、布局及结构的个案研究;②同一考古学文化同时期聚落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③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或同一谱系不同时代的诸考古学文化的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聚落分布的分析;④不同谱系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聚落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类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它们的异同的探索;⑤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里指出的五个方面,是聚落考古的基本内涵。(2)聚落考古对考古学的研究意义①聚落考古是考古学引进社会学及人文地理学原理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的考古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居住于同一聚落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或曰聚落社会的结构)和聚落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以及聚落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②不同类别的考古学研究,均以以物论史及透物见人为目标。在不同类别的考古学研究中,聚落考古规模最大,能提供数量较多、质量更高的信息,从而能拓宽研究者的视野,提高研究人员的洞察力和能增进学者的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能力。因此,聚落考古在考古学研究中处于较高的层次或层面。4.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1)考古发现中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①确定遗址的年代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动物属种与现代属种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帮助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②环境与气候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还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③经济与文化全新世早期,家畜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研究这一时期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通过对世界各地区遗址中出土的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骨骼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可以推断出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如果墓葬中发现的动物遗骨及骨制品所用骨料不属本地区所产的动物,则可以据此推断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换关系。(2)考古发现中植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①确定遗址的年代通过对古代遗址中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②生活坏境与文化发展对上述植物遗存的研究,还可以复原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发展,例如根据文化层中农作物花粉的显著增加,可以说明当地居民栽培作物经济的增长。③农业利用“碳—13测定法”来研究古代农作物遗存,可以了解早期农作物的栽培区域,农作物的变更时代,以及农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植物种子的鉴定和数量统计,可以了解农作物的品种和居民的生活条件。④其他遗址和墓葬中常见的植物遗存有木材、纤维和种子(谷粒、果核和瓜菜种子)等。通过对木材的鉴定,可以了解各种木器的材质,进而推定它们的制法和用途。通过对纤维的鉴定,可以了解纺织品的质料和纺织业的发展状况。19

17第2章中国考古学简史2.1复习笔记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1.金石学的内涵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它是考古学的前身。2.传统金石学和近代考古学的关系(1)联系金石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其研究成果中的合理部分都已被考古学所继承。(2)区别金石学缺乏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3.金石学的分期(1)萌芽期①时间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②表现a.春秋战国时代,一些著名的富于实践精神的学者为了阐明古代文物资料或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注重研究实物资料。b.司马迁在旅途中注意采访文物古迹,如到箕访许由冢,到长沙观屈原沉渊,至开封访信陵君夷门故址,北登长城,南探禹穴,过淮阴韩信母墓等。c.汉宣帝时,“好古文字”的张敞曾考释过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发现的尸臣鼎。d.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意收录郡国山川所出鼎彝等青铜器之铭文。e.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盗掘魏国古冢,出土大批竹简,经束皙等人整理,编次为《纪年》、《周书》、《穆天子传》等十几种佚书。f.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对古代城址、陵墓、寺庙、碑碣及其他遗迹都有记载,至今对考古研究仍有重要参考价值。g.隋唐五代时期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诗文方面,影响了金石学的发展;唐初,有一些学者和书家对石鼓文进行研究。(2)形成期①背景a.唐宋五代的割据、混乱后,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已经结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b.宋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建立起严格的纲常伦理,大力奖励经学,试图恢复礼制,王室及士大夫们均热衷于古代礼乐器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c.历史学、书学和古文字学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新资料的探求。d.唐代以来墨拓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达,为金石文字的流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促进了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②表现a.宋代第一,宋仁宗时的刘敞对金石学有开创之功,是最早的考古专家。第二,出现了《先秦古器图碑》、《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厚之的《钟鼎款识》、王俅的《啸堂集古录》等考古书籍。b.元明第一,元代初期入仕中国的色目人葛逻禄遁贤的《河朔访古记》一书,是作者自浙江至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和陵墓等遗迹及搜求古碑刻的记载。第二,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20

18第三,元代潘昂霄的《金石例》开碑记义例之先河。第四,明代陶宗仪的《古刻丛抄》、都穆的《金薤琳琅》具录全文。(3)兴盛期①清代a.表现第一,乾隆以前金石学著述有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6卷)、《石经考》、《求古录》、《东京考古录》,朱彝尊的《日下旧闻》(42卷),万斯同的《石经考》、《石经文考》等。第二,乾隆年间“御纂”的《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和《乙编》四书,收录清官所藏青铜器总计达4000余件。b.特点第一,精于鉴别,详于考订,研究范围较广,并有一些集成性和综合性的著述。第二,铜器铭文、碑刻、钱币及玺印等铭刻资料十分丰富,考释文字的水平比较高。第三,清代金石学的著作除因袭宋代的存目、录文、摹写、纂字、分地区、鉴识、探求渊流等形式外,新开辟的形式有断代、通纂、概论、发展史和书目等。第四,玉器、镜鉴、泉币、兵符、玺印、砖瓦、封泥和陶器等,都开始作专门研究。c.研究著作第一,铜器和金文研究著作主要有钱站的《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程瑶田的《考古创物小记》、阮元及朱为弼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第二,清代的石刻著作有钱大昕的《潜金堂金石文字目录》及《跋尾》,武亿的《金石三跋》及《金石续跋》,严可均的《铁桥金石跋》。第三,综合性著作有冯云鹏、冯云鹅同辑的《金石索》,吴大激的《权衡度量实验考》。②清末民初a.表现第一,金石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新发现的甲骨、简牍,而且兼收明器和各种杂器,不再限于文字。第二,近代考古学已在中国诞生,金石学研究已逐渐演化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因而金石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已不复存在。b.金石学家罗振玉和王国维是当时集大成的金石学家。二、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1.19世纪欧洲近代考古学的主要成就(1)“三期论”的确立和“类型学”的开端①“三期论”的确立a.确立过程第一,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克里斯琴·朱尔金森·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其代表著作为《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第二,汤姆森的学生J.A.沃尔索将三期说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并以发掘工作中所见的地层关系作为证据,1843年发表了《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一书,使三期说作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b.汤姆森关于“三期论”的主张第一,必须按照器物的形制分类,并探讨器形学和装饰风格在史前器物断代上的重要性。第二,调查器物的形式和花纹装饰,仔细进行对比,找出各种类型的组合关系,依此断定连续变化过程的顺序。②类型学的开端a.时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b.划分器物类型的方法第一,按照形态的变化把器物排成“系列”。21

19第二,根据出土物的地层关系来确定系列中各器物类型的年代先后。c.代表人物瑞典的O.蒙特柳斯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考古研究,并将类型学的方法加以理论化。(2)旧石器的发现和史前考古时代的分期①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确立过程a.法国的J.布歇·德·彼尔特在索姆河畔首次发现旧石器,并确定是原始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b.1858年,英国地质学家福尔克纳到索姆河畔考察,看到了人工打制的燧石器,首次确认了布歇·德·彼尔特的观点。c.英国考古学家普雷斯特维奇和约翰·伊文思赴法国索姆河考察,在阿布维利砾石层表面以下12米处发现“燧石器和箭头与象、犀牛的骨骸共存”,进一步证实了布歇·德·彼尔特的观点。d.1865年,英国的J.卢伯克使用希腊的词根,创造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名词,以表示两个石器时代的存在。e.法国的考古学家在石器时代中划分出“打制石器时代”和“磨制石器时代”。②史前考古时代的分期a.1856年在德国迪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1864年经报道后被引用为进化论的物证。b.E.A.I.H.拉尔泰用古脊椎动物化石作标准,将旧石器时代分为三期;G.de莫尔蒂耶用首先发现的地点作为各期的名称。c.1892年,英国学者A.布朗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划了一个过渡期,称之为“中石器时代”,但这一术语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逐渐采用。d.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应增加铜石并用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e.瑞典的0.蒙特柳斯继沃尔索之后,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方法进行考古学研究,将北欧的新石器时代分为四期,青铜器时代分为五期。2.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1)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①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大阶段,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②章太炎在自己的著作中,论及远古时代考古资料对研究历史的意义。(2)帝国主义对中国文物的掠夺①背景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清王朝行将崩溃,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瓜分中国,纷纷派遣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以考古研究为名,掠夺中国文物。②掠夺表现a.在中国的国外考古学家有英国的A.斯坦因,瑞典的斯文赫定,德国的A.格林韦德尔、勒科克,日本的大谷光瑞、桔瑞超,法国的伯希和,俄国的科兹洛夫、奥尔登堡等。b.国外考古学家发掘的中国遗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罗布淖尔楼兰遗址,吐鲁番的高昌古城遗址、交河古城遗址和阿斯塔那墓群,吉木萨尔的北庭都护府城址,甘肃敦煌和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燧遗址,以及西夏到元代的黑城遗址。c.国外考古学家窃取的中国重要文物外国人不仅窃取上述遗址中采集的汉代简牍、高昌文书、汉唐丝织品和其他珍贵文物,而且劫取了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的精美壁画。斯坦因、伯希和、奥尔登堡还从石窟骗取学术价值很高的大量写本文书。③日俄对中国文物的掠夺a.中日甲午战争刚结束,鸟居龙藏到中国旅大地区调查古代遗址,不久又到台湾进行考古活动;20世纪初期,鸟居龙藏将其足迹从旅大和辽东半岛,逐渐扩大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b.日本滨田耕作发掘旅顺刁家屯汉墓。c.伊东忠太、关野贞等日本人在内地一些省份对古代建筑、陵墓和石窟寺等进行考察。d.俄国学士院的克列缅茨于1898年率领考察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挖掘。22

20④外国人根据中国的考古资料编写的论著a.伯希和的《敦煌洞窟》(1922~1926)。b.英籍考古学家斯坦因的《古代于阗》(1907)、《西域》(1921)、《亚洲腹地》(1926)。c.瑞典斯文赫定的《1899~1902年中亚考察科学成果》(1904~1908)、《横越喜马拉雅》(1909~1912)、《南西藏》(1917~1922)。d.日本鸟居龙藏的《蒙古旅行》(1911)。e.日本人发表的报告有《貔子窝》、《牧羊城》、《南满洲旧迹志》。(3)中国的文物研究工作①北洋政府与外国学术单位的考古工作a.1918年中国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负责人丁文江、翁文灏商定,共同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采集工作。b.1921年,安特生约请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房山县周口店考察,发现龙骨山遗址,发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c.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甫、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一位法国神甫、古生物和史前学家德日进在内蒙古河套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发现了有可靠地点和层位的人类化石,通常称为“河套人”。d.1923年,桑志华和德日进对河套地区进行广泛的调查,在水洞沟发现四处旧石器时代遗址,采集到大量的旧石器、用火遗迹和哺乳动物化石。e.1921年,安特生发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彩陶和磨制石器共存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与师丹斯基、袁复礼共同进行首次发掘,由此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f.1923~1924年,安特生经西安去甘肃、青海二省的洮河、湟水等地区,广泛进行史前遗址的调查发掘。g.1925年,安特生发表《甘肃考古记》一书,将甘肃、青海地区的远古文化分成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h.1926年,由美国弗里尔美术馆与清华学校研究院联合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②中国考古研究所的设置a.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考古研究室,中国学者马衡被聘为研究所主任兼导师。b.1924年,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设立考古学会。c.1927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由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人,约请北京大学考古学会马衡、沈兼士等,在东京联会组成“东亚考古学会”。d.1927年,以中国考古学团体协会的名义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联合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三、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1.1937年以前的中国考古学(1)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的调查和发掘①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所与美国主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正式发掘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②1928年,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在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中除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许多猿人化石,包括顶骨、额骨、肱骨、月骨各一件,下颌骨残片6件,牙齿12枚。③1929年新生代研究室成立后,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贾兰坡参与发掘工作,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同时发现大批石制品和用火遗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④1929年德日进和杨钟健到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南部进行新生代地层考察,在黄土层和黄土底部砾石层采集到几十件石器,采集地点共7个。⑤1931年春季,在周口店鸽子堂的石英Ⅱ层发现几千件石英石片和用火遗迹。⑥1933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发现3个完整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一部分躯干骨、少量石器和较多的装饰品,并首次在中国发现旧石器时代墓葬。⑦1934年,周口店的发掘开始实现正规化的探方发掘,每方边长为2×2米,每厚1米为一个水平层,每件标本上标明年份、探方号、层位号等。⑧1935~1936年,贾兰坡在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3具完整的中国猿人头盖骨,并发现大量石器。(2)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①1927年,李济将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资料编撰为《西阴村史前遗存》,以后,梁思永又撰写了《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陶器》(1932)。②1928年吴金鼎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附近的城子崖遗址发现了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23

21命名为“龙山文化”。③1930~1931年,由李济、梁思永相继主持发掘城子崖遗址,吴金鼎、郭宝钧也参加了发掘工作,发掘成果由梁思永主持编写为《城子崖》(1934)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④1931年,梁思永、吴金鼎、刘耀(尹达)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后岗第二期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依次自下而上堆积的“三叠层”的时代先后。⑤1936年,施昕更在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附近发现并发掘了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与龙山文化相似又有明显区别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后来被命名为“良渚文化”。⑥1937年,刘耀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论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中的错误》,最早指出仰韶村遗址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安特生所说的“仰韶文化”在内容上有所混淆,并对安特生划分的甘肃远古文化的六个分期提出了质疑。⑦1938~1939年,吴金鼎在云南大理附近,调查马龙、龙泉、下关、佛顶等史前遗址。⑧1939~1940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作,在云南大理附近发掘了新石器时代和南诏时期的几处遗址,发掘收获编撰为《云南苍洱区考古报告》(1942)。(3)商周至唐宋遗址的调查和发掘①1928年以前a.黄文弼在吐鲁番附近调查发掘高昌古城、交河古城遗址及鞠氏高昌墓地,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调查汉唐时代的城堡、寺庙、沟渠和屯戍遗址。b.袁复礼在吉木萨尔附近,勘察并实测唐北庭都护府遗址。c.瑞典学者F.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域,调查发掘分布很广的汉代烽燧遗址,获得汉代简牍1万余支。d.华西大学的美国学者在四川广汉和西康道孚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一些六朝陵墓和古代窑址。②1928~1937年间a.在河南安阳殷墟进行过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b.在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遗物;又在洹河北岸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10座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埋藏“人牲”的排葬坑(祭祀坑)。c.发掘河南浚县辛村西周魏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的墓葬。③1933~1935年间a.徐炳昶主持宝鸡斗鸡台附近的发掘,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周秦和汉代墓葬。b.苏秉琦将沟东区的周秦墓葬进行整理和分期研究,并提出探索周文化渊源的问题。c.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比较详细的勘察,并和北京大学考古学会等单位合作,对燕下都进行调查发掘。2.1937~1949年的中国考古学(1)田野考古工作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a.考古组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作,于1939~1940年在云南大理附近,发掘史前和南诏时期的几处遗址。b.与中国营造学社、四川省博物馆、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发掘四川彭山的汉代崖墓和成都的前蜀王建墓,并两次赴河西走廊等地进行考古调查。②1944年,夏鼐在甘肃宁定县阳洼湾发掘齐家文化墓葬,首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证据,纠正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1925年在甘肃远古文化分期上的错误。(2)室内研究工作①撰写报告、论文和专著a.旧石器时代考古方面的专著第一,《山顶洞人文化》(裴文中,1939)、《中国猿人肢骨的研究》(魏敦瑞,1941)和《中国早期人类》(德日进,1941)。第二,尹达在延安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了《中国原始社会》一书(1943)。b.历史时期的考古报告和专著第一,《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1948)、《罗布淖尔考古记》(黄文弼,1948)等。第二,中国考古机构发行了《安阳发掘报告》和《中国考古学报》等刊物。②古文字学a.主要成就24

22在前期金石学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甲骨、金文、简牍、墓志等铭刻资料进行研究,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b.代表性著作第一,旅居日本的郭沫若编著了《卜辞通纂》(1933)、《殷契粹编》(1937)、《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和《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935)。第二,董作宾写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2),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四、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1.考古队伍的壮大和发掘水平的提高(1)考古队伍的培养建设①1952~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为全国各地文物考古部门培训了300多名考古工作人员。②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创办考古专业,培养考古人才。③在许多高等学校建立考古专业。④各省、市、自治区成立考古学会。(2)建国后考古学发展的重点田野考古扩大到全国各地。(3)发展表现中国的田野考古,不论是发掘遗址,还是发掘墓葬,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田野中发现的各类文物的技术处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1)表现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将1929年成立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进行调整和扩充,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②在周口店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古人类遗址陈列馆和其他建筑设施,专门为周口店遗址修筑了从北京到周口店的京周公路。(2)建国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展阶段①1949~1959年间,恢复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和配合基本建设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察。②1960~1966年间,带有学术目的对新的区域进行调查和发掘。③1971年至今,开展全国性的调查和发掘,同时为各省、市、自治区培养旧石器考古人才。3.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1)分期①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大面积揭露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宝鸡北首岭遗址、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江苏南京北阴阳营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等。②60年代后期至今a.黄河流域作重点发掘的遗址有10多处。b.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掘面积较大的遗址有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和桐乡县罗家角遗址,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和常州圩墩村遗址,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广东省曲江县石峡遗址,福建省闽侯县昙石山遗址等。c.东北地区的史前考古第一,1979年发现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大型石砌祭祀遗迹。第二,1983~1985年在辽宁省建平县和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的一座“女神庙”和几十处积石冢群。(2)研究成果①对新发现的文化或类型进行分期和划分区系a.黄河流域新发现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与原仰韶文化的后岗类型、新发现的大河村文化及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有着承袭关系,解决了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后岗类型及大河村文化的起源问题。25

23b.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等,均为建国后新发现或重新命名的。c.东南沿海地区发现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盛行于商周时代,延续到战国汉初,从而“几何印纹陶文化”名称被摒弃不用。d.华南地区,在广东省封开县黄岩洞、阳春独石仔、广西柳州白莲洞(第二期文化)等遗址都发现了前陶新石器文化(或“无陶新石器文化”)遗存。②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重点a.探索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中包括对“中石器文化”的探索。b.在中原地区围绕着夏文化问题,开展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同时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索。③研究内容的拓展a.生态环境、气候等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b.体质人类学已成为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c.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法在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4.商周考古学的发展(1)学术课题①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②商文化渊源和夏文化的探索。③殷墟的布局和文化分期。④商周都城的形制和发展。⑤商周的经济生活和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2)研究成果①从50年代起,先后发现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两座商代早期城址,并在二里头发掘出2~4座较大的宫殿基址。②建国以来,各地发现的东周古城数以百计,列国都城大多已经找到。③各地发掘的东周墓葬达数千座,其中大部分是南方的楚墓,其次是秦墓和三晋墓葬。④发现商代遗址、遗迹和遗物。a.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吴城遗址、河北藁城台西遗址、江苏铜山丘湾社祀遗址、山东益都苏埠屯商墓。b.辽宁喀左、山西石楼、陕西城固、湖南宁乡等地出土的铜器。c.安阳小屯附近出土4000多片甲骨卜辞。(3)商周考古的过程①50年代通过对西安长安县丰镐遗址的发掘,初步确立了西周考古的断代标准。②70年代以来,在陕西岐山、扶风的周原遗址先后发掘了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并且出土一批西周初的甲骨文和窖藏铜器。(4)商周时期的考古文献①考古报告《辉县发掘报告》(1959)、《长沙发掘报告》(1957)、《郑州二里岗》(1959)、《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上村岭虢国墓地》(1959)、《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1962)、《殷墟妇好墓》(1980)、《曲阜鲁国故城》(1982)、《江陵雨台山楚墓》(1984)等。②甲骨文和青铜器和其他古文字方面的重要集录《小屯南地甲骨》(1980)、《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979)、《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1981)、《商周青铜器纹饰》(1984)、《侯马盟书》(1976)等。③集成性资料汇编《甲骨文合集》13册图版已于1978~1983年全部出齐,《殷周金文集成》也已出版。④个人专著邹衡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1980)、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1979)、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1956)、杨树达的《积微居金文说》(1959)、郭宝钧的《商周青铜器综合研究》(1981)等。5.秦汉至元明考古学的发展26

24(1)建国后的遗址发掘①城址发掘a.经过勘察发掘的历代都城有汉长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和元大都遗址等。b.经过实地考察的城址有三国时代的孙吴武昌城、六朝的建康城、北魏的平城及北宋汴梁城等。c.1959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还对咸阳秦宫殿遗址和阿房宫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d.对历代的地方城址,如汉河南县城遗址、汉西海郡城遗址等,进行了考察。②历代帝陵考查a.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马俑坑等的发掘。b.西汉诸陵和陪葬墓的调查和发掘。c.六朝陵墓的调查与发掘。d.北魏方山永固陵的发掘。e.唐代帝陵的调查和陪葬墓的发掘。f.北宋诸陵的调查。g.南唐二陵、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发掘。③王侯和贵族墓的发掘广州南越王墓、长沙马王堆汉墓、西安杨家湾汉墓、河北满城汉墓、北京大葆台汉墓等。(2)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考古发掘①对汉代及其后的冶铁遗址的发掘,并对出土的铁器作系统的考察。②对历代瓷窑遗址进行广泛调查和发掘,研究中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不同窑系的烧制技术和产品特点,并对各地出土的瓷器,进行瓷器形制和纹理演变的分期断代研究。③对历代的丝织品、漆器、度量衡器等,进行专项研究。(3)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①东北地区的东胡族文化遗存,高句丽、渤海的城址和墓葬。②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等族的文化遗存。③新疆的汉代西域诸国和高昌、突厥等族的文化遗存。④西南地区的西南夷系统青铜文化及南诏、大理遗迹。⑤西藏的吐蕃和古格王国遗迹。⑥额济纳河流域和敦煌附近的汉代烽燧遗址,北方的秦汉长城遗址、新疆吉木萨尔的唐北庭都护府城址等。(4)中外关系方面的考古发现①对和“丝绸之路”有关的考古发现,其中包括波斯萨珊银币、金银器、织绵和东罗马金币、玻璃器等文化遗物,都作过详细的考察和研究。②海上航路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有在宁波、泉州两地发掘宋代沉没的海船,开展古外销瓷问题的专门研究。(5)建国后出版的考古刊物①50年代创刊的有《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②70年代陆续创刊的有《文物资料丛刊》、《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华夏考古》、《江汉考古》、《湖南考古辑刊》、《文物研究》、《史前研究》、《东南文化》、《北方文物》、《人类学学报》、《新疆文物》以及其他一些省区的考古刊物。2.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主编的现代考古学著作,由文物出版社于1984年5月出版。该书以时代为序,综述了1949~1984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中详细的注释为进一步研究各专题的学者提供了线索。2.贾兰坡[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他因发现“北京人”27

25遗址的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尊称“北京人之父”。3.夏鼐《考古学报》[2014年吉林大学研]答:《考古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季刊。夏鼐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考古学主要学术刊物的创办者,他领导了《考古》杂志及其前身的创刊,长期担任《考古学报》的主编。《考古学报》季刊由考古杂志社编辑出版,1936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的中国考古学权威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是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考古学报》前身为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1947年至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1953年改现名。4.后冈三叠层[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后冈三叠层由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发掘中发现并创立,开创了考古层位学的先河。1931年,梁思永、吴金鼎、刘耀(尹达)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后岗第二期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依次自下而上堆积的“三叠层”的时代先后,第一次明确了中原地区两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与历史时期遗存的相对年代,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后岗一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与商代文化之间的承袭关系。5.石璋如[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6.曾昭燔[2011年南开大学研]答:曾昭燔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反对将大陆文物运往台湾。为了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她终身未嫁,对中国的考古事业以及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曾昭燔诞辰一百周年,考古学界及文物界纷纷开展纪念曾昭燔活动。7.李济[2011年厦门大学研]答:李济(1896~1979),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他从1924年开始从事田野考古,为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的学者。1929年,李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后被选为第一届院士,主持和组织了一些重要遗址的发掘,注意培养田野考古人才,使安阳殷墟等发掘方法科学化。1949年,他主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其考古学著作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集》、《中国文明的起源》、《安阳》等。二、简答题1.简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夏商周断代工程”是1996年启动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中国历史还没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确切纪年,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上就存在分歧,或是有王无年,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就是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集中相关学科的优势,力求作出能反映20世纪年代学研究最好水平的成果,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故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如下根据各历史阶段材料的不同情况,《夏商周年表》要达到的目标如下:(1)对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2)对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3)对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4)对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28

26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但该报告迟迟未能通过。2.中国金石学的发展步骤。[2012年复旦大学研]答: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中国金石学的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即:萌芽期、发展期、兴盛期和近代考古学期(1)萌芽期金石学的萌芽大约可以追溯到东周时代,但研究者甚少,无专著问世,没有形成一门学;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金石学逐渐产生。宋仁宗时的刘敞,刻《先秦古器图碑》,对研究金石有开创之功。吕大临撰《考古图》,在编古器物书的体例方面多有建树,该书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古器物图录。(2)发展期在宋代,金石学和考古学发展成独立研究的学科,宋代时期的金石学和考古学发端于宋真宗时期对古铜器的研究。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刘敞的《先秦古器记》,欧阳修《集古录》,吕大临《考古图》等等。(3)兴盛期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推动了金石研究的复兴。其后又出现了许多金石学著作。这一时期研究范围扩大,对铜镜、兵符、砖瓦、封泥等开始有专门研究,鉴别和考释水平也显著提高。清末民初,金石学研究范围又包括新发现的甲骨和简牍,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罗振玉和王国维是此时的集大成的学者。马衡著《中国金石学概要》,对金石学作了较全面的总结。(4)近代考古学期金石学保存下许多有价值的铭刻资料,考证出不少古器物的名称和用途。但未深入分析古器物的器形和花纹,未进行断代的研究,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仍有学者进行金石的整理和研究,但独立的金石学已不再存在,金石学变成考古学的组成部分。3.举出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2011年四川大学研]答:例如:《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内容简介:该报告报道了四川省博物馆1954年在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发掘的70多座墓葬,包括出土“巴蜀铜器”的船棺葬和一些汉代墓葬,第一次明确了所谓“巴蜀铜器”的出土情况及其年代问题。报道分为六张,第一张总叙,叙述了发现及发掘经过,墓葬区的地理概况,并讨论了船棺葬的名称。第二章为墓葬总说,根据墓葬的形制分为船棺葬墓,狭长坑墓,长方坑墓,方坑墓和砖室墓五种,分别叙述。第三至第五章,分别描述随葬品中的铜器、陶器和竹、木、漆器和杂物。第六章为推论,讨论墓葬的时代,船棺葬的族属及社会形制以及由墓葬所表现的物质文化演变等问题。三、论述1.试述安特生、梁思永、苏秉琦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2015年吉林大学研]答:安特生、梁思永、苏秉琦被称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三座丰碑。(1)安特生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序幕,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他改变了中国近代考古的面貌,曾被中国评价为“了不起的学者”,也被骂作“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但最终还是回归为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1914年,安特生作为中国政府的矿政司顾问应邀来到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不知道怎样利用这样一个地质学家,是丁文江发现了安特生,并给予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使他先是在地质学上,继而在史前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1921~1949年,周口店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的发现,均是中国史前史上极为重大的发现。安特生的贡献使得中国的传统史学家意识到考古是了解中国古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田野考古。(2)梁思永梁思永是中国考古学的先驱者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祖国的考古学事业。他的许多学术活动,赢得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赞誉。他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突出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地位,使我国的考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梁思永对中国的考古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可概括为三个方面:29

27①建立科学的考古方法。他发表的《远东考古学上若干问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篇指导性论著。他把亚洲东部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分成不同的文化群,对动物化石和文化面貌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各文化遗存之间的异同和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他把中国的考古资料纳入亚洲范围来研究,在考古理论方法上,对我国史前时期的文化类型和分期分布有着指导意义。②树立田野考古工作的光辉典范。梁思永先生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精细的工作,富有创造性的把地层学应用于昴昂溪五福遗址发掘工作中。这是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首次科学发掘,为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奠定了田野考古工作的基础。使我国田野考古工作开始跨入世界先进水平,先生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为后来田野考古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③培养了大批考古专业人才。为了培养考古方面的专业人才,梁思永先生积极举办考古工作人员的训练班,许多教学工作他都认真地建议和安排。他对中国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故的夏鼐、尹达、郭宏钧和尹焕章等人都在历次殷墟发掘中受到梁思永先生的熏陶和培育。(3)苏秉琦苏秉琦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从1934年开始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在他所著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84)报告中,就周秦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先周、先秦文化的问题。1950年,参加了河南辉县战国墓的发掘和《辉县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1954年主持了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沿线的发掘工作,对认识洛阳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商殷、西周、汉唐各时期的物质文化工作面貌及其发展的阶段性来说,是一项基础性的有意义的工作。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报告的结语中,他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仰韶文化和商、周、汉、唐几种不同文化遗存的分期和性质进行了理论性探索。其中对东周墓葬的分期研究,为建立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标尺奠定了基础。1957~1960年间,先后主持了河北省邯郸市涧沟和龟台龙山一商周遗址、山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和元君庙墓地以及洛阳王湾遗址的发掘,这些工作对揭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面貌及其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类型学的新课题》等学术论文,就一些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做了尝试性分析,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域分布的格局、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创见,并对此赋予研究方法的意义,在考古学界有广泛影响。2.如何理解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理论。[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古文化、古城、古国是考古学的新概念、新课题,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1)三阶段理论的含义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古城是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古国是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三者应从逻辑的、历史的、发展的关系理解,它们联系起来的新概念是:与社会分工、社会关系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村落的遗址、墓地,在原始社会后期距今四五千年间或5000年前的若干个地点已找到了线索。苏先生提出把“古文化、古城、古国”作为当前考古工作的重点与大课题,目的是把原始文化(或史前文化)和中国古城古国联系起来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将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2)三阶段理论的核心这个新课题的核心是文化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实质上是中国国家起源研究。在国家诞生的标准方面,苏秉琦先生提出用典型史前聚落群“都邑聚”金字塔形等级结构和原始城市的标准,探索我国国家的诞生,找到一批最早的国家,以确认我国文明史的开端。(3)三阶段理论的应用以山东史前聚落群为例,大汶口文化时期,莒县中南部已产生多达30余处聚落群,其中大的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伴随聚落群的产生,中心聚落出现,同时群内聚落也分化为大中小诸等级,至龙山文化时期,莒地已由一个大汶口古国发展成四个龙山古国。30

28第3章旧石器时代3.1复习笔记一、概述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开始阶段,也是在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阶段,那时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2.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旧石器、古人类和古生物是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二、人类的产生1.人类产生前生物的演化(1)地质年代分期①地史和古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演化,将地球分为五个“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并将“代”划分为若干个“纪”,再将“纪”分为若干个“世”。②地质年代的具体分期如表3-1所示。表3-1地质年代表代(界)纪(系)世(统)距今年代(百万年)开始繁育的生物植物动物新生代(Kz)第四纪(Q)全新世(Q,)人类哺乳类更新世(Qp)0.012·第三纪(R)晚第三纪(N)上新世(N2)2-3中新世(N)1225早第三纪(E)渐新世(E:)40始新世(E2)60古新世(Ei)70中生代(Mz)白垩纪(K)被子植物爬行类侏罗纪(J)135三迭纪(T)180225代(界)纪(系)世(统)距今年代(百万年)开始繁育的生物植物动物古生代(P)二迭纪(P)270裸子植物裸蕨植物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石炭纪(C)350泥盆纪(D)400志留纪(S)440奥陶纪(O)500寒武纪(G)600元古代(Pt)震旦纪(Z)1100菌藻类(?)1800太古代(Ar)4500(2)太古代①太古代早期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是个炽热的球体,既无水,又无空气,不能产生生命,地球上无生物。31

29②太古代中期地球上才有水和空气,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生物才开始出现,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菌藻类,早到距今32亿至36亿年前。(3)元古代元古代后期,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大型的肉眼可见的藻类。(4)古生代①时间“古老生命的时代”,起讫年代为距今六亿到二亿多年。②早期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三纪,是一个以无脊椎动物为主的时代,陆地上无生物,重要的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其中尤以无脊椎动物最重要;三叶虫和笔石是早期古生代较为重要的两类低等无脊椎动物,植物是一些低等的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未发现高等植物。③晚期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三纪,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许多地区的海洋隆起成为陆地,海生藻类也随之登陆向陆生植物发展,藻类演化成原始的陆生植物光蕨类。a.泥盆纪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演化为鱼类(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大量繁育,称为“鱼类时代”。b.石炭纪两栖类开始繁育,是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时期,是地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c.二迭纪两栖类继续发展,石炭、二迭纪,地史上称为“两栖类时代”。(5)中生代①包括三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②中生代延续2亿多年至7000万年,是爬行动物“恐龙”的兴盛时代,动物广布于水、陆、空,除此之外软体动物“菊石”也相当繁育,称霸于海洋,称为“菊石时代”。③中生代后期,爬行动物或向鸟类演化,或向哺乳动物演化。④中生代,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繁育。(6)新生代①概述从距今7000万年开始,直到现代,是地史上最近的一个时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裸子植物大量绝灭,为被子植物所取代;爬行动物大量绝灭,代之而兴盛的是哺乳动物,被子植物是植物进化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是高等的植物。②分期a.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一,早第三纪或老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第二,晚第三纪或新第三纪:中新世和上新世。b.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第一,特点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出现全球性的冰川作用,使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物都发生多次波动变化。第二,分期更新世,初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2000年人类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全新世,是地史上的现代,自然环境和现代相似,全新世开始即进入新石器时代。③生物界特点a.裸子植物大量绝灭,为被子植物所取代。b.爬行动物大量绝灭,哺乳动物兴盛,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第一,被子植物是植物进化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果实,种子是包裹在果皮内的。第二,哺乳动物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其特征是恒温、胎生、哺乳。(7)发展规律①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地球上的生物处于不断的演化中。a.植物的演化规律,由藻类演化到蕨类,由蕨类发展到裸子植物,再由裸子植物进入到高等的被子植物。32

30b.动物演化的规律,由微生物发展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再由无脊椎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第一,脊椎动物的演化规律,由鱼类演化为两栖类,由两栖类演化为爬行动物,再由爬行动物演化为鸟类和哺乳类,而人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第二,脊椎动物的演化是,由卵生到胎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只能受自然支配的低等脊椎动物到能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③生物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无脊椎到有脊椎的规律演化。②生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植物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动物变化之前,植物的变化促使动物的变化。2.进化论的产生和古猿演化为人的证据(1)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斗争①唯物主义古代社会,世界各民族中曾有过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或是自然发生的说法,或是人是神创造出来的,反映古代氏族图腾。②宗教文明时代,人类起源带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色彩,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宣扬一种“特创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是按照特殊的目的被神创造出来的,而且以后保持不变。③科学创世论和进化论的斗争在激烈中继续,社会各界不断用科学材料对其进行论证,法律、教育、政治选举不断受其影响,“等时间”原则等多种看法在社会中有深远影响。(2)进化论的产生和发展①180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书中包括生物由进化而来的学说和自然选择的学说。②1863年,托·亨·赫胥黎发表《关于人类在自然的位置的证据》(1894年再版时,改名为《人类在自然的位置及其他论文》),阐述了动物和人的关系,确定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提出了人、猿同祖论,但在人类历史领域的论据不足。(3)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证据①胚胎学的证据a.人类是由低等的脊椎动物逐步演化而来的,其演化序列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b.人类的胚胎在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脊椎动物的不同特征。第一,人类胚胎很像鱼、有尾巴、有长毛等特征。第二,人和猿的关系最近,胚胎相似的时间最长。②遗传返祖现象a.返祖”现象是指现代人中偶尔出现的某些远祖的身体形状和生理构造,如偶尔出现的长尾巴、长有多而长的毛和多乳头现象。b.返祖现象是人类由低等动物演化来的证据,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③化石的证据国内外一般认为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发展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化石成为古猿演化为人类的重要证据。a.腊玛古猿第一,概述腊玛古猿化石最早1932年发现于印度,可能是其早期的代表,大约生活在距今1400~1000万年以前。第二,特征下颌骨较小、较浅;牙齿咬合面的皱纹简单;没有齿带或卡氏尖的迹象;面部较短;门齿、犬齿和颊齿相比,相对地比森林古猿小,但又不如南方古猿明显;门齿向前的倾斜度中等。第三,推论能用手抓握树枝及石块等自然工具进行防御和取食;手由行动器官解放出来,两腿单独担负行走的功能,亦即能直立行走。b.南方古猿第一,概述33

31南方古猿生存的年代为距今400万年至100多万年前,发现的大量化石材料,主要集中于南非和东非的许多地点,生存的区域基本上是非森林的各种生态环境。第二,特征南方古猿的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的要长和高,但比现代人的要短和低;从顶面看,较小的颅骨呈卵圆形;有时颅顶前部正中有矢状嵴;脑量很小,但其结构与人更接近;从头骨、骨盆和腿骨等判,已能两足行走。3.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过程(1)第三纪的造山运动导致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古猿生活的地区比以前干寒,造成森林地区的缩减和森林稀疏,形成了草原间隔的树林,使古猿较多地下到地面生活。(2)下到地面生活的古猿,具备向人类发展的内在因素,其自身内在器官的变化,为后肢直立行走和前肢成为劳动器官创造了条件。(3)变化的环境,促使古猿改变生活习性,尝试新的生存技巧,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其上肢和下肢、手和足发生进一步分化,解放前肢,为学会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4)根据“生长相关律”(达尔文的学说),直立行走,手足分化改变了前、后肢的长度之比,使前肢相对地变短,后肢相对地变长,手等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是劳动的结果。(5)古猿从树居转到地面生活,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害和获取食物,必须加强各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抽象的思维活动促使语言表达成为必要,发音器官随之得以改变。(6)劳动、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等诸因素相互作用和发展,使得古猿在漫长的过渡阶段中,逐渐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使古猿(过渡期间的生物)最后变成了社会的人类。4.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1)人和猿的界限①从体质特征上来区分早期人类和古猿a.“界河说”第一,内涵用脑量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是猿还是人,把脑量是否达到750毫升作为区别人和猿的“界河”,即脑量达到750毫升的就为人,达不到750毫升的就是猿。第二,评价“界河说”是一种错误的理论,一般来说,动物的脑量是随着动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而逐步增加的,高等动物的脑量大,低等动物的脑量小;但是,不论是绝对脑量,还是相对脑量(脑量和体重的比例),个别差异还是有的,人的脑量也是如此。b.“直立说”第一,内涵把能否直立作为人和猿的区别,能直立的是人,不能直立的是猿。第二,评价这种学说也是不正确的,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的决定性的一步,但从化石材料来看,直立姿势的确立很早,能直立行走而不会制造工具的古猿应属猿的系统,而不应该归属人类的系统。②区别人类和猿类的根本标志能否制造工具,是否有社会、意识、语言及自觉能动性。(2)劳动的涵义①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a.依据现代某些动物,也会使用天然工具来获取食物,但任何动物都不会制造工具。b.动物的劳动和人类的劳动的本质区别人类的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通过人工制造工具进行的,而动物却不是。②初级劳动和真正劳动a.人类在学会制造工具之前,使用天然工具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性的劳动,是初级的劳动,使用人工制造的工具进行的生产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b.初级劳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有时使用工具,而不是经常使用工具,即使使用工具也只是限于某种简单的或特殊的用途,却不依34

32赖使用工具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人必须经常使用工具,而且只有依赖使用工具才能生存下来,也只有人类能从使用工具发展到能制造工具。(3)从猿到人的过渡①从猿到人的过渡a.制造工具、思想意识、语言及社会组织等要素,是在过渡阶段逐步形成的。b.反映人类特征的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同时发展的。②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和人类三者的区别和联系a.区别第一,古猿一般不使用工具,偶尔使用工具(天然工具);正在形成中的人必须使用工具才能维持生存;人类能制造工具。第二,古猿没有思想意识、语言和社会组织;正在形成中的人有低级的逐渐提高的思想意识、萌芽性的语言,动物群体逐渐向人类社会过渡;人类具有思想意识、语言及社会组织。b.联系腊玛古猿可能是过渡阶段生物的早期代表,南方古猿中的一种原始类型是过渡阶段生物的晚期代表;从猿到人的过渡,开始于距今1400万年或稍晚,结束于距今二三百万年。三、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概述1.旧石器时代的生态环境(1)更新世分期①依据地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所处的年代相当,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的特征和其他环境变化因素进行分期。②观点a.观点一第一,早更新世定在距今300万年至10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前一阶段。第二,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万年至1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第三,晚更新世定在距今10万年至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在中国又以距今4~5万年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起点。b.观点二第一,更新世大约从距今240多万年开始。第二,中更新世延续的时间为距今73万年至12.8万年。(2)更新世气候变化①气候变化的表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以及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区,在更新世出现过几次大规模冰川活动,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度的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②冰期的界定a.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和西北欧地区,一般认为有五个冰期和四个间冰期,还有一个冰后期,最后一个冰期又分为2~3个冰段。b.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根据中国庐山的冰碛物和冰蚀地貌,划分出鄱阳、大姑和庐山三个冰期。c.根据在云南的研究确定大理冰期(末次冰期)和龙川冰期。(3)更新世动物变化①华北地区a.泥河湾期(早更新世)第一,地层以砾石、砂、泥灰岩及黏土构成的河湖相地层堆积为代表。第二,动物群由长鼻三趾马、板齿犀、后裂爪兽等典型的第三纪末期的残余种属和象、马、骆驼、野牛、羊等近代哺乳动物组成。第三,地层分布在横亘于山西、河北省北部的泥河湾盆地和在黄河中游的汾渭地堑区。第四,现已发现的遗址有山西南部的芮城县西侯度和位于泥河湾盆地内的河北阳原县小长梁、东谷坨等。b.公王岭期(中更新世的早期)第一,地层以夹有古土壤的原生黄土为代表,标准地层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35

33第二,“公王岭动物群”由38种动物组成,其中包括第三纪残存的种属,以更新世种属为主,现生种属占整个动物群的13%,带有很浓的南方色彩。第三,华北地区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点。第四,据埋藏情况可知当时人们主要活动于河谷地区。c.周口店期(中更新世的晚期)第一,其标准地点是北京猿人遗址,属于洞穴堆积。第二,黄土状堆积在华北广泛形成,称为“红色土”或“离石黄土”。第三,动物群由泥河湾期残留的属种、中更新世的属种和最早出现的现代哺乳动物组成。第四,材料表明当时周口店一带的气候总体属温带,不过其间曾发生多次冷暖、干湿的波动,并向大陆性气候发展。d.马兰黄土期(晚更新世)第一,地层以分布很广的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和河湖相堆积为代表。第二,典型动物是产自鄂尔多斯高原东南角的河湖相堆积中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三,华北在马兰黄土期的气候要比前一时期寒冷、干燥。②东北地区a.更新世早、中期,华北和东北气候差别不大;从更新世晚期起,差别越来越明显。b.更新世晚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是“猛犸象一披毛犀动物群”,与西伯利亚动物群基本相同,有些属种在欧洲也存在。c.更新世晚期东北地区的气候比较潮湿和寒冷。③长江以南地区a.更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不如华北显著。b.“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从早更新世一直延续到晚更新世。c.华南河湖相堆积中也存在可以区分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群。(4)更新世植物变化(华北地区)①受冰期、间冰期气候交替变化的影响尤为强烈,从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至少可划分出五个冷期和四个暖期。②在冷期和暖期的交替中,暗针林、草原植被、针叶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交替发育。③公王玲的蓝田人生活在暖期里,许家窑人生活在冷期里,北京猿人延续达50万年,其间曾发生过几次冷暖期的交替变化。(5)更新世迁徙①晚更新世低海面时,由东亚大陆分别通过几条路线向美洲及东亚的沿海岛屿迁徙。②古人类在美洲迁徙的路线是由北美到中美洲。③海面回升,东亚及日本列岛等沿海岛屿与美洲人类之间的联系和文化交流受到阻隔。(6)第四纪地层、冰期、古人类、文化对应关系如表3-2所示。36

34表3-2第四纪地层、冰期、古人类、文化对应关系表世(统)气候地层人类考古时代距今年代(万年)全新世(统)冰后期大理冰期(维尔姆冰期)庐山冰期(里斯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大姑冰期(明德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鄱阳冰期(贡兹冰期)龙川-鄱阳间冰期龙川冰期(多瑙冰期)刘斌屯组丁家堡组尹各庄组裴李岗组札赉诺尔组现代人新石器时代1.2—1(统)更新世晚更新世(上更新统)山顶洞组下川组峙峪组(马兰黄土)萨拉乌苏组丁村组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晚期4早期智人中期12中更新世(中更新统)许家组大荔组周口店组(红色土C带或老黄土)公王岭组晚期直立人早期100早更新世(下更新统)阳郭组(红色土B带或午城黄土)灰峪组三门组(泥河湾组、上榆社组)元谋组西侯度组早期直立人300(注:第二栏“气候”括号中所注为对应的欧洲冰期。)2.化石的分类、形成和埋藏(1)化石的内涵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遗物和遗迹。(2)化石的作用①它是研究早期人类和古生物的根据。②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了解古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当时的生态环境。③依据生物发展的顺序和化石发现的层位,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关系。(3)化石的分类①遗体化石是生物的遗体形成的化石,它保存了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②遗物化石是人类和生物的遗物所形成的化石,粪便化石、蛋化石和古人类所制造的工具等,都属遗物化石。③遗迹化石是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保存下来的遗迹,虫迹、足印、生物皮肤及外壳所形成的印模等,都属遗迹化石。(4)化石的形成①首要条件是生物体得到埋藏,免受外界的风化和破坏。②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要发生石化作用。a.填充作用骨化石的形成,形成的化石一般比较坚硬和沉重。b.交替作用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的某些成分在地下遭到溶解和破坏而被另一种矿物质所代替,使原有的形状仍得到保存形成化石,如一般的木化石。c.蒸馏作用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其中的一些水分和挥发性的物质蒸发后,在地层中仍保存有碳质印痕形成化石,如植物的枝叶和种子化石的形成。(5)古脊椎动物的埋藏①埋藏的种类37

35a.原地埋藏第一,内涵是指某一个体死亡之后,由于各种自然力的搬运,在某一地点停积而被掩埋起来。第二,特点埋藏形式以单一的个体为多见,且往往能获得相对完整的化石,种类单一,地点分散。b.搬运埋藏第一,内涵是指生物体死亡之后,由于各种自然力的搬运,在某一地点停积而被掩埋起来。第二,特点生物体的遗骸被搬运时,尸体的软质部分逐渐破坏和散失,骨骼残体常与石块碰撞而遭损坏;搬动埋藏绝大部分被掩埋在水成岩里,最集中的地点是古湖滨区和河流缓流地段;搬运埋藏常能在一个地点发掘出各种各样的化石,多支离破碎,大都是残断的骨骼、单个牙床或牙齿等。c.遗址埋藏这种埋藏主要不是自然力形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如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中的动物化石,远古人类将所捕获的各类动物带回居所,在居所中或其周围取肉而食,剩骨弃于附近被埋在堆积中而成化石。②化石判定a.石化过程有赖于当地的条件,其速度在不同地点可以有很大的不同。b.化石年代的长短不能单凭石化程度来确定。(6)动物化石的寻找①古生代的鱼类、中生代的爬行类和鱼类多产于山区,鱼化石大多数埋藏在海相或河湖相的页岩、泥岩、砂质泥岩或砂岩中。②第三纪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常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红层中;在中国北方地区,多埋藏在岩层的钙质结核中;在华南多数保存在褐煤层中。③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中国北方,多见于河流两岸的阶地中或峭壁上;在华南,主要发现于石灰岩的溶洞、天坑中,或小型山间盆地之边缘。④大多数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分布在第二级河流和第三级河流的交汇处,有时也分布在第一级河流和第二级河流的交汇处或牛轭河旁。3.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1)旧石器的内涵旧石器时代,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考古学上称这种打制石器为“旧石器”。(2)石器的原料①石料的选择石料要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同时产量丰富。②石料的来源a.一般是采用河滩、河床和海滩上的“砾石”。旧石器时代,中国多采用砾石制作石器;西欧各国多采用含于石灰岩中的火石结核。b.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才学会从地下采掘优质燧石,或在白垩层打竖井开采燧石。③石器的原料a.打制石器最好的原料是燧石、火石等石料。第一,燧石常分布于石灰岩中,有呈层状,也有呈结核状;颜色有白、灰、黄等色,其性质坚硬而均匀,破裂后呈介壳状的断口。第二,火石是燧石的变种,颜色为灰、黑色。第三.有时燧石和火石被用来泛指质地与典型燧石相同的一切硅质石料。b.在缺乏好石料的地区,也常用石英、石英岩、砂岩和角页岩等石料制作石器。第一,石英分为结晶体和块体。第二,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其硬度较大,是制作石器的好原料。第三,玛瑙和硅化木,有时也被古代人们用来制作石器。(3)旧石器的类型①砾石工具:用砾石制作,比较粗糙,只是将砾石进行简单的打制即行使用。38

36②石核石器:用石核制作的石器,有时也泛指用巨厚石块制作的石器。③石片石器或石片工具:用石片制作的石器。④石叶工具:间接打击下来的石片薄而长,形似树叶,称“石叶”,用石叶制作的石器。(4)剥制石片和修理石器的方法①剥制石片a.打击石器第一,从石块上打下适用的石片,必须在石块的平面上进行打击,即在“打击台面”上进行,而修理台面的技术,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后一阶段。第二,“介形锥”,或“完整锥体”,在一个玻璃或燧石的表面,从垂直的方向用力猛击时,便可打下一个实心锥体,形似尖形介壳。第三,“打击点”,在石核台面的边缘上向下打击时,被打击的地方,即打击时的着力点。第四,“半锥体”或“投击泡”,被打下来的石片上围绕打击点也显示出介形锥,但只是锥体的一半。第五,“半锥体阴片”,石核上因剥片而遗留下来的半锥体凹面。第六,“锥体阳片”,石片上的半锥体。第七,“锥疤”,锥体阳片上半部分的中心处附近常有一个微小的疤痕。第八,“劈裂面”,石片从石核上劈裂下来的一面;“石片阴片”,又称“石片疤”,石核上剥落石片的一面称。第九,“背面”石片上同劈裂面相对的一面;“石片左缘”,背面的左侧边缘;“石片右缘”,右侧边缘。第十,“石片角”,台面和劈裂面所构成的夹角;“同心波”或“裂纹”,锥体上围绕打击点有许多同心波纹;“裂痕”或“裂缝”,打击点常放射出裂纹。b.打制石器的方法第一,直接打击法,是用石锤直接打击在石核上,在整个石器时代一直被使用,其方法有四种,如表3-3所示。表3-3直接打击法的四种方法方法操作手法锤击法一手拿石锤,另一手拿石核,用石锤直接打击石核。将台面较大的石核放在石砧上或地面上,用石锤沿着台面的边缘打击石片。碰砧法将手中的扁平石块在石砧的边缘上碰击而产生石片。摔击法用双手紧握带锐角的石核,向另一块较大的石块(石砧)上摔击。砸击法将石核(通常是脉石英)用手夹住,放在石砧上,用石锤沿着石核的边缘垂直地向下砸击。第二,间接打击法,是通过带尖的木棒或骨棒等中介物来打击石片,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被广泛使用。“胸压法”,近代美洲印第安人所使用,将石核插在地上,压制石片者或坐或立,用两足稳住石核,然后将一个“T”字形木架的横木压在胸部,直木的顶端装上角质或硬木的尖头,放在修理好的石核台面的边缘上,压制者用胸部推动横木,即可压下长而薄的石片来。②加工a.修制、修整用石锤在石片或石核的边缘上直接敲击修整,也可用木棒或骨棒进行修整。b.加工如果由一面向另一面打击,称作一面打击;轮流翻转石片或石核向两面打击,称为交互打击或两面打击。(5)自然力破碎的石块和石器的区别①酷寒作用而致的壶盖形的石片a.无台面、打击点和锥体阳片等特征。b.被火烧裂的石块常呈三棱形,地面上的岩石被烧成不规则的裂缝。②外力破碎产生的“锥体”石块石块较为平坦而散漫。③自然力破碎的石块和石器的区别a.自然力破碎的石块第一,没有规则的形状,石片上都是无用的疤痕。第二,边缘上有损伤的痕迹,石片表面常有擦痕。39

37第三,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和石锈等标志。b.人工打击的石片和石器形状有一定的规则,并具有人工打击的特征,如打击点、半锥体、裂纹和台面。4.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1)已发现的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①直立人a.早期直立人(早期猿人)化石元谋人的两枚牙齿。b.晚期直立人化石北京人,时代较早的蓝田人(公王岭)及湖北陨县的材料,时代较晚的有安徽和县人、南京人以及在安徽巢县、山东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陨西、贵州桐梓、辽宁庙后山等地发现的材料。c.晚期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化石辽宁的金牛山人。②早期智人的化石陕西大荔人、河北许家窑人、山西丁村人、广西马坝人、湖北长阳人以及辽宁喀左等地发现的材料。③晚期智人化石广西柳江人、宁夏河套人、北京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以及辽宁的建平、海城、丹乐,甘肃泾川,云南丽江和台湾地区左镇等地的材料。(2)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①早期前一阶段a.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位于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海拔500~520米,经古地磁断代为距今180万年。b.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遗址,位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海拔约1250米,古地磁断代为距今170万年。c.河北省北部的小长梁和东谷坨,位于华北平原到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约900多米,经古地磁断代为距今100万年左右。②早期中、后阶段的遗址a.蓝田文化b.查河文化c.北京人文化,延续的时间为距今70万至20万年左右。③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马兰黄土”的底砾层或与此相当的地层为晚更新世早期。山西襄汾丁村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更早的有大荔人文化和许家窑文化。④旧石器时代晚期a.华北地区石器地点几乎遍布黄土高原。b.东北地区石器地点向北延伸到黑龙江流域的漠河、呼玛十八站和嫩江流域的昂昂溪等地。c.西部地区扩展到青藏高原。d.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台湾地区。四、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述(1)直立人的体质特征①面部特征a.头骨扁平,骨壁厚,大部分厚度达10毫米(现代人平均为5毫米)。b.眶上脊粗状,形成眶上圆枕,可高15毫米。c.头骨后部的枕骨比颅顶骨几乎厚一倍,形成枕圆枕。d.直立人颅底枕骨大孔的位置比南方古猿更靠前,面部、颌骨和牙齿也发生了变化,面下部与南方古猿相40

38比减小,面上部扩大。e.直立人牙齿的变化表现为前部齿(门齿和犬齿)和后部齿(前臼齿和臼齿)明显不同。②大脑特征a.脑量明显增大,从早期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1200毫升左右。b.脑量的增大与身材的增高有关,直立人的身材比南方古猿高大。c.脑的增大使得结构变复杂,并重新改组,产生复杂的文化行为、语言能力有关。d.影响骨盆结构,使骨盆口变大,以便能生出脑部较大的婴儿。(2)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①分布区域a.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址和猿人化石地点云南元谋县的元谋猿人化石及文化遗存、湖北省陨县的猿人化石、河北阳原县的东谷坨和小长梁,以及近几年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几处比东谷坨和小长梁更早的地点、山西芮城县的西侯度和查河的石器地点等。b.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后阶段的人类化石和遗址陕西蓝田县的蓝田人化石及其文化、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及其文化、湖北陨西县的猿人化石、河南南召县的猿人化石、安徽和县和巢县的猿人化石、南京人化石、湖北大冶县石龙头遗址、贵州黔西县观音洞遗址、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等。②文化特征a.石器文化大体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的发展过程。b.早期前一阶段,石器制造比较原始,石器类型比较少,一器多用现象比较普遍。c.早期的中、后阶段,石器的打制方法和类型增多,一器多用现象日趋减少。d.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懂得用火,除为了熟食外,还以火御寒、照明。2.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存(1)元谋猿人及其文化①1965年元谋猿人文化发掘a.发现位置1965年5月1日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丘的褐色粘土层中发现。b.文化遗存第一,共存的脊椎动物化石计40种,其中包括第三纪残存的有9种,即剑齿虎、爪蹄兽、柱角鹿等。第二,典型的早更新世动物有13种,包括元谋狼、鸡骨山狐、桑氏鬣狗、剑齿象、云南马、中国犀等。第三,元谋动物群包含大量华北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的成员,缺少华南洞穴中常见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动物。c.年代断定元谋猿人的地质时代应为早更新世,根据古地磁断代其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d.遗存特征牙齿化石程度很深,颜色灰白,门齿呈铲形而硕大,较扁平。e.元谋人牙齿和北京猿人牙齿比较第一,相同之处大小较接近,齿冠基部肿厚;舌面齿冠基部的底结节强烈凸起,自凸起部分向前作坡形延伸,并分隔成数个独立的指状突;齿冠舌面中部为一凹面,沿凹面两侧有褶起的凸棱。第二,不同之处元谋人齿冠末端扩展,基部比较收缩,略呈三角形,而北京人的齿冠略作长方形;元谋人齿冠唇面较平坦,不像北京人具有强烈的凸起;元谋人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北京人则比较光滑;元谋人舌面的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而北京人则排列在舌面中部。②1973年发掘的文化遗存a.三件石器三件石器都是石英岩制造的,均为刮削器,其中一件是两刃刮削器,一件为复刃刮削器,再一件是端刃刮削器。b.三件脱层的石器一件是石核,呈梭形,是一件长90厘米的单面体石核;另一件是石片;再一件是尖状器,左侧单面加工,41

39右侧两面加工,属正尖尖状器。c.大量炭屑的发掘炭屑分布的上下界约3米左右,分3层,每层间隔30~50厘米,分布很不均匀。③1975年冬的发掘发现2件小烧骨,这些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有的化石的骨面上还有人工痕迹。(2)西侯度文化①发现位置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文化遗存埋藏在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地层中。②年代断定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③文化遗存a.西侯度动物群,绝灭动物占47%,绝种动物占100%。b.石器、烧骨和带切痕的鹿角。c.石制品。第一,共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第二,石器原料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少数为脉石英和火山岩,打片采用锤击、砸击和碰砧三种方法。第三,石器主要用石片加工,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等。d.动物化石。第一,发现两件带有人工切割痕迹或砍砸痕迹的鹿角。第二,西侯度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是草原动物,也有适合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动物。(3)小长梁和东谷坨文化遗存①发现位置197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四纪组,于河北阳原县大洼乡官亭村之北的小长梁,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②文化遗存a.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三趾马、披毛犀、三门马、羚羊等。b.石器第一,打片使用锤击和砸击两种方法,有些锤击石片又长又薄。第二,东谷坨的石器器形有单刃、复刃和端刃刮削器,钻具、尖状器、雕刻器、小砍砸器等,类型复杂多样。③年代断定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之末或中更新世之初,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00万年。3.蓝田猿人及其文化(1)文化来源“蓝田猿人”曾泛指中国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将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2)年代测定①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80万~70万年。②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3)地层堆积和当时的自然环境①地层堆积a.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一级阶地,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埋藏在30米厚的“红色土”又称“离石黄土”的底部,其下5米是风化程度较浅的33米厚的砾石层。b.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中。②文化遗存a.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的属种,有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更新世早期的典型种。42

40b.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大多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③公王岭动物群特征a.具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特色。b.大的哺乳动物以森林动物为主,唯缺少水边生活或两栖类的动物。(4)蓝田猿人的体质特征①眶上圆枕极为发达。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仲,眶上圆枕后方缩窄的程度也比北京猿人大。②头骨高度极小。蓝田猿人的头骨耳上颅高是87毫米(北京猿人为93.5~10.5毫米,爪哇直立猿人为92毫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中头骨高度最小的一个。③头骨壁极厚。蓝田猿人处于各部分厚度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的数值。(5)文化遗物①两次发掘中所出石器及周围地区所采集的石器,共有200多件,其中从公王岭含化石层和稍晚层位中发现的只有13件。②石器大部分是用石英岩和脉石英打制的,类型有“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和石球等。③石器的制作多用锤击法打片和修整,石核一般较大,多用砾石面作台面。从石核上剥落下的石片较少,以单面加工为主,修制技术简单粗糙。④蓝田猿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石球,在山西省查河、河南省三门峡和山西省丁村都有发现,表明蓝田猿人文化同查河、三门峡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文化之间都有联系。⑤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中,发现几处粉末状的黑色灰烬和炭粒。4.北京猿人及其文化(1)发现位置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周口店的龙骨山,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2)地层堆积和年代①北京猿人遗址的地层堆积厚达40米以上。a.上部的34米为含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13层,从第13层以上发现动物化石,第13层还出土几件石器。b.1983年又从第13层向下发掘,又挖掘了四个层次,即第14至17层,未发现化石和文化遗物。②化石和文化遗物地质分层a.第1层为上部堆积,属中更新世晚期;第1~2层为含化石的角砾岩层,厚约4米;第3层厚约3米,亦系含化石的角砾岩层,为洞穴顶部的下坍部分。b.第4~10层为中部堆积,是遗址堆积的主要部分,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大部出自这一组地层中;第8~9层为含丰富化石的角砾岩层,其中夹有厚薄不同的灰烬,含丰富的石器和猿人化石。c.第11~13层为下部堆积,发现的石器和化石很少,也无灰烬。③上中下三部分文化特征a.上部堆积中已出现赤鹿、最后鬣狗等华北晚更新世常见的种类。b.中部堆积中出现最多的是肿骨鹿、中国鬣狗等,都是华北中更新世中期的典型动物,故其地质时代应属中更新世中期。c.下部堆积中出现扁角肿骨鹿,这是中更新世初期的典型动物。④年代断定a.据铀系法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及古地磁断代,北京猿人的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b.北京猿人文化的年代,早期为距今70万年至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万年至30万年,晚期是30万午至20余万年。(3)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①大脑特征脑量较小,平均脑量为1043毫升(现代人平均脑量为1400毫升),比现代人脑量小得多,但超过猿类(猿类的最大脑量为600多毫升,平均脑量为450毫升)。43

41②头骨特征a.头骨高度远比现代人低矮,前额也较低平。b.头骨上窄下宽,最宽处在耳孔稍上方。c.头骨壁较厚,平均厚度为9.7毫米,约为现代人的两倍(现代人头骨平均厚度为5.2毫米)。d.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e.枕骨上有很发达的枕骨圆枕,它不仅横贯整个枕骨,并延伸至乳突部。f.头骨正中有一条由前向后的矢状嵴。③面部特征a.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b.有扁而宽的鼻骨。c.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d.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e.上门齿舌面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部,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表明北京猿人化石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征。④下肢特征a.下肢骨已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状,其股骨在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方面都和现代人相似。b.股骨向前弯曲的部分在骨干中部以下周径最小之处,股骨体前后方向上比较扁平,这些特征都与猿类接近。c.胫骨前缘和横断面较圆钝,这与猿类相似,而和现代人不同。d.北京猿人的下肢骨的原始性质,主要表现在内部结构上,特点是髓腔较小而管壁极厚,海绵骨质致密。e.北京猿人的股骨髓腔占骨体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一,而现代人则为二分之一,胫骨髓腔则更小。f.北京猿人的土肢骨除了髓腔较小管壁较厚外,和现代人接近的程度更甚手下肢骨,说明其上肢已能进行与现代人很相似的活动。⑤从体质形态看北京人进化过程a.北京猿人的肢骨与现代人的差别很小,头骨则带有较多的原始性质。b.国外有人认为周口店在当时同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以肢骨和物质文化为代表的进步人类,另一类是以头骨为代表的原始人类。c.中国的学者根据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首先是手足分化,两足直立行走姿势的确立,手从支撑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劳动,人的脑髓是在直立行走确立之后,在长期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4)文化遗物①石制品a.石器的原料以脉石英为最多,绿色砂岩次之,石灰石、燧石、水晶等石料则比较少。b.打制方法主要有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c.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石锤和石锥等。②骨角器③火遗迹火是北京猿人用来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一种工具,在北京猿人的堆积中发现许多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骼和朴树籽等,说明北京猿人已懂得用火。④北京猿人石器的发展a.在原料的选择上,由下层至上层,质软的绿色砂岩逐渐减少,优质的石料逐渐增加,至顶部燧石石器大量出现。b.在打片技术上,碰砧法逐渐被淘汰,砸击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锤击法被广泛应用而有所改进,到上层还出现修理台面的技术。c.修理技术逐渐提高,小型精致的石器多出自中上层,下层发现较少。d.尖状器和雕刻器自第6层开始出现,向上层逐渐增加。e.圆头刮削器和石锥等到第4层开始出现。f.大型粗糙的砍砸器多出在下部堆积,上部堆积中很少。五、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44

421.概述(1)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①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比直立人进步,但仍保留一些较原始的性质。②早期智人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扁宽,颌部前突。③脑容量较大,远比直立人的脑大而复杂,脑结构保留不少原始特征,如前脑部分较小,后脑部分发达。④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比较复杂,如华北的大荔人和许家窑人化石,头骨硕大,骨壁厚,其厚度达到北京猿人头骨壁厚度的上限,而华南马坝人的头骨壁要薄一些。(2)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①在中国境内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a.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和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地点有50多处。b.只发现丰富的文化遗存而无人类化石的地点有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和辽宁喀左鸽子堂遗址。c.只发现人类化石而无文化遗物的地点有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湖北省长阳县下钟家湾的龙洞等。d.贵州省桐梓县的岩灰洞和周口店第4地点,既发现人类化石,也发现少量石器。②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繁荣a.在石器制作的工艺方面,已出现的某些技术被广泛运用。b.在石器的加工方面,开始出现“指垫法”(“莫斯特技术”)。c.石器的类型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文化的地区性特征也愈来愈明显。③古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地点分布a.第1地点(北京猿人遗址)峙峪系,大荔、许家窑等遗址都属这个文化传统。b.“昼河一丁村系”的石器以大型石器为主,石器的基本类型有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手斧和石球等。c.“周口店第1地点一峙峪系”的石器以小型石器为主,砸击法是重要的打片方法,石器主要是采用单面加工,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砍砸器,其中刮削器的数量最多、形制多样,而砍砸器则很少。2.大荔人及其文化(1)发现位置大荔人化石是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级阶地砂砾中发现的,1978年和1980年两次进行发掘。(2)文化遗存①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②人体化石,形态特征包括:a.面部特征第一,头骨低矮,前额扁平,眉嵴粗壮,甚至超过北京猿人。第二,眉嵴上有一条横沟,沟两端的脑颅前部向内侧缩窄。第三,头骨壁很厚,与北京猿人相近。第四,吻部不甚前突,颧骨细弱,颅骨最宽处在颞骨鳞部后上部而不接近颅底,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b.大脑特征脑容量为1120毫升,比北京猿人的平均值大。③石片和石核a.原料以石英岩为主,燧石次之。b.石制品较小,长度不超过4厘米,重量小于20克。c.打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偶尔使用砸击法。d.石核厚度大,表明其利用率不高。e.石器大多为石片石器,有少量用石块、小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f.器形以各种形制的刮削器为主,其次是尖状器,有少量的雕刻器和石锥。④动物化石有大角鹿、古菱齿象、犀牛、鸵鸟等10余种。⑤植物孢粉种类有蒿、菊、藜等草本植物,松、柏、云杉等针叶树种,而没有发现阔叶树种。45

433.许家窑人及其文化(1)位置和年代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交界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之初,据铀系法断代距今约10万年。(2)文化遗存①石制品a.包括石器、石核、石片。b.石器的原料以石英、燧石和石英岩居多。c.类型有各种形制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砍砸器、石球等。d.除石球外,器形都比较小,加工精细。②骨器有铲形工具、三棱尖状工具、刮削器(可分为直刃、凹刃、凸刃三种)、尖状器,还有可供挖掘的用羚羊角制成的角器。③植物群主要有松、云杉、冷杉、麻黄、蒿、禾本科和藜科植物等。④动物群适应寒冷气候条件的草原性种类。(3)人体形态特征①头骨壁较厚,大于尼安德特人的最大值,达到北京猿人的平均值。②顶骨弯曲度在横向上没有北京猿人弯曲,但比现代人弯曲。③纵向上接近于北京猿人,而比现代人扁平。④脑面动脉沟后枝比前枝长,但比北京猿人细而分叉复杂,比马坝人的粗而分叉简单。⑤枕骨圆枕位置较高,没有北京猿人宽而突出。⑥枕骨曲度角比北京猿人大,在尼安德特人的范围之内。⑦枕外隆突点和枕内隆突点之间的距离比北京猿人小,也在尼安德特人的范围之内。⑧大脑窝比小脑窝大,但没有北京猿人明显。⑨上颌骨粗壮,外壁不平,前鼻棘清楚,上颌骨吻部前倾的程度中等,不像北京猿人向前突得那样明显,而和尼安德特人接近。⑩下颌枝低而宽,下颌角要比现代人小,后缘较直。4.丁村人及其文化(1)地层堆积和时代地处汾河中游的丁村遗址,第四纪地层出露较好,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存的动物化石埋藏在晚更新世黄土的“底砾层”之中。(2)丁村人的体质特征①丁村人的两枚门齿舌面呈铲形,有明显的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与北京猿人的门齿有相近的性质。②幼儿顶骨上部有带锯齿的缺刻,表现有顶枕间骨(印加骨),顶骨壁比北京猿人的幼儿头骨壁薄。(3)文化遗物①哺乳动物化石a.共28种,其中包括较多的华北黄土期的属种,如野驴、普氏野马、赤鹿(加拿大马鹿)、河套大角鹿和原始牛等。b.有几种中更新世北京猿人时代的动物,如梅氏犀、德永氏象和葛氏梅花鹿等。②石制品a.石制品近2000件,石器的表面有一层纯净的碳酸钙外壳,证明曾被河水浸泡过。b.石器的原料以角页岩为主,其他原料(燧石、石英、石灰岩、闪长岩)数量较少。c.石制品巾以石片和石核的数量最多,具有加工痕迹的石器只占6.6%。d.打击石片采用碰砧法、摔击法(投击法)和锤击法,以前两种为主。e.石器分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两类,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有砍砸器、手斧和石球等三种。f.石器地点有汾河上游的静乐风程山、中游的交城范家庄、太原的古交、霍县的哧峪和下乐平,下游的曲沃里村和侯马南梁等。46

44(4)生态环境①在丁村各地点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8种,大部分为生活在森林和山林之中的种类,代表温暖湿润的气候。②从砂砾层串采集到的鲤、青鱼、皖、鲇等鱼类化石,皆属于在能经常保持一定大流量的水中生活的种类。③在砂砾中发现的大型丽蚌壳(厚壳蚌外壳),现在只分布在温暖湿润的长江以南地区和汉水流域。(5)社会文化发展①丁村人所生活的地区,人口密度及原始家庭中人口的数量,都比前一阶段有了显著的增加。②原始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原始家庭的分裂,即一个原始家庭分裂为两个原始家庭。③丁村人在体质形态上比直立人进步,这与丁村人已排除近亲婚配而实行族外婚有关。④丁村人时期生产工具已有较大的进步,生产力已有较大的提高,男女分工已比较稳定,原始家庭已具有分裂的条件,而其体质上的进步则是实行族外婚(族外群婚)的结果。5.长阳人(1)发现位置长阳人的化石是1956年在湖北省长阳县西南45公里的下钟家湾村的一个名为“龙洞”的洞穴中发现的。(2)文化遗存①动物化石华南常见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员,如豪猪、竹鼠、古豺、大熊猫、最后斑鬣狗、东方剑齿象、巨摸、中国犀等。②长阳人的化石一件残损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上颌骨,以及一颗单个的左下第二前臼齿。(3)体质形态特征①牙齿较大,咬合面有许多皱纹。②齿冠较短,齿根较长,左下第二前臼齿的齿根有两个分枝。③犬齿隆突显著,鼻腔底较为平坦,梨状孔的下部较宽。④颌向前的倾斜度没有北京猿人显著,鼻棘较窄而向前,上颌窦前壁向前扩展超过第一前臼齿,腭面凹凸不平,门齿孔和上颌间缝下端的距离很近。(4)长阳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的意义①对古人类学与考古学具有重要价值,对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②在长阳人及其伴生的动物化石被发现以前,学术界曾将“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的时代限定在中更新世,同北京猿人的时代相当。③由于长阳人化石与该动物群共存,而长阳人又具有比北京猿人进步的体质特征,从而证明这一动物群的时代可延续到晚更新世。6.马坝人与桐梓人(1)马坝人化石①发现位置1958年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的一个洞穴中。②体制形态特征a.头骨眉嵴粗壮,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颧骨比顶骨长,表现出与猿人类似的性质。b.颅骨壁较薄,颅穹隆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超过北京猿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可归属于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③文化遗存a.有一颗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部分顶骨、额骨、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于一个中年男性个体。b.动物化石有华南更新世洞穴堆积中常见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员。(2)桐梓人化石①发现位置发现于1972年贵州省桐梓县岩灰洞。②文化遗存a.有一批动物化石。b.人类化石有两枚牙齿,一枚是老年个体的右上内侧门齿,另一枚是一个年轻个体的前臼齿。八

45c.石制品第一,原料以燧石为主,次为硅化岩、火成岩和石英岩。第二,器形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两种,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多。第三,石器的加工以单向加工为主,两面加工的只有1件,有1件修理把手的石器。d.在堆积中除常见炭屑外,还发现几件烧骨,烧骨租炭屑可能是人类用火的遗迹。③体质形态特征a.门齿的齿冠两侧缘显著增厚,舌面底部有底结节,使门齿呈铲形。b.有相当于指状突的结构。c.整个门齿很粗壮。d.前臼齿为右上第一臼齿,齿冠和齿根很粗壮,嚼面纹理复杂,接近于北京猿人的前臼齿,但“齿根颈”不如北京猿人那样明显,具有早期智人的特点。六、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概述(1)晚期智人①内涵和发现位置晚期智人又称现代智人,是指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亦曾称“新人”;晚期智人化石,不但在欧洲、非洲和亚洲有大量发现,而且在大洋洲和美洲也有发现。②晚期智人和早期智人在体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其前部牙齿(门齿和犬齿)和面部的减小,眉嵴减弱,颅高增大,发展到与现代人相似则愈为明显。(2)人种和种族的划分①人种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分为蒙古人种(又称黄种或亚美人种)、高加索人种(又称白种或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种黑种或赤道人种)。②人种四分法将澳大利亚人种即澳大利亚士著(又称棕种)从黑种中划分出来,与三大人种并列。a.白种主要分布手欧洲、西亚、北亚、北非等地。b.黄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和美洲(土著)。c.黑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d.棕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岛屿。(3)中国的发现①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特征a.头骨前部正中有矢状嵴,后部有缝间骨(印加骨)。b.宽阔的鼻骨,前突的颧骨,上颌骨的额蝶突,圆钝的眶下缘,铲形的上门齿,股骨的极度平扁和肱骨极发达的三角肌粗隆。②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a.上门齿都是铲形。b.鼻骨的化石都有较宽阔而垂直的鼻部。(4)旧石器晚期文化概貌①晚期智人阶段,文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②石器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打片中修理台面的技术和加工方面的“指垫法”,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都得到了普遍应用。③骨角器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骨器的制作中采用锯、切、割、磨、钻孔等技术。④装饰品的制作工艺技术进步。⑤人类除以天然洞穴或岩厦作为住所外,还会建造房屋作为住所。⑥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开始的埋葬死者的习俗,旧石器时代晚期普遍出现于世界各地。⑦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制作工具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工取火已普遍推广,已经用兽皮缝制衣服御寒,从而扩大了生活领域和活动范围。(5)文化遗存发现的区域①华北地区48

46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萨拉乌苏,山西省朔县的峙峪,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的水洞沟,河南省安阳市的小南海,山西省沁水县的下川,北京市周口店的山顶洞和河北省阳原县的虎头梁等。②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凌源县西八间房和海城县小孤山遗址、黑龙汪省哈尔滨市的阎家岗遗址和塔河十八站,其中塔河十八站是中国最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③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石器地点,四川省富林遗址和铜梁旧石器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白莲洞遗址和柳江人化石。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江苏省泗洪县下草湾、浙江省建德县乌龟洞、广东省封开县垌中岩、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马鞍山、台湾台东县长滨乡和江苏省东县大贤庄等。⑤中国的青藏高原青海省的霍霍西里,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和申扎等。2.峙峪文化(1)发现位置峙峪遗址位于桑干河上游黑驼山东麓的峙峪河第二级阶地上,北、西、南三面环山,东临平原,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2)年代测定文化遗存的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晚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年、28135±1330年(未经树轮校正)。(3)地层堆积①上部为上更新统,下部为二迭系含煤地层。②上更新统的地层由上至下为粉砂层、砂层、文化层、砂砾层。③文化层中含有大量石器、灰烬、烧过的砾石及动物化石。(4)文化遗物①石器a.原料有脉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燧石和火成岩等。b.石核有常见的两极石核和多面体石核。c.右片有锤击石片、两极石片和小长石叶,有的石片上有修理台面的痕迹,小石叶是用间接打击法剥片的。d.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很少,砍砸器罕见。e.石器的类型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扇形石核石器、斧形小石刀和石镞等。②骨器③装饰品④动物化石a.绝灭种有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4种,占整个动物化石的40%,现生种有6种,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性质相近,时代早于山顶洞而晚于丁村遗址。b.有蹄类所占的比例最大,是这一动物群的主要成分。(5)文化特征①峙峪人生活的时期,峙峪一带主要为靠近山区的辽阔草原地带,有的地方夹着灌木林。②当时的气温比现在低而且干旱。③在动物化石中,以普氏野马和野驴的数量最多,这两种动物是峙峪人狩猎的主要对象,表明当时人们已能根据动物的生活特征选择一、两种动物进行捕获,狩猎水平提高。3.下川文化(1)发现位置下川遗址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下川乡所在地的下川盆地,同类文化遗存见于山西东南部中条山主峰历山及其附近的山麓地带。(2)年代测定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下川文化的年代距今2.4万至1.6万年。49

47(3)文化遗存①细石器a.细石器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其中又以黑燧石占绝大多数。b.细石器的修整皆使用压制法。c.细小石器中的石核有锥状、半锥状、柱状、楔状和漏斗状等类型,具有代表性的细石器有各种形制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箭镞、锯、钻等。②粗大石器a.原料主要为砂岩和石英。b.石器的类型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砺石、磨盘等。4.山顶洞人及其文化(1)发现位置它是北京周口店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称山顶洞遗址。(2)遗址的堆积和年代①山顶洞遗址的堆积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个部分。a.上室的几个文化层中发现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b.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明下室是一处葬地。c.下窨在下室深处,未发现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但发现许多没有经过扰动的保存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尤以肉食类为多。②年代断定经“C测定共有两个数据,一个是兽骨年代,距今10770±360年(BC8820),另一个是鹿肢骨年代,距今18865±420年(BC16915)。(3)体质特征①前额高起,脑腔发达,脑量为1300~1500毫升。②头骨最宽的位置在顶结节处,矢状嵴消失,脑壳变薄,口缘后退门,颌突出。③牙齿细小,齿冠增高。④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和现代人一致。(4)文化遗物①石器a.有25件,主要原料是石英,次为绿色砂岩和燧石。b.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和两极石片(又称两端刃器)等,其中制作较好的是用燧石制作的刮削器和用砾石打制的砍砸器。②骨角器a.主要有1件骨针、磨光的赤鹿角、斑鹿的下颌骨和一些稍经加工的骨片。b.骨针是用兽骨刮制而成,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掼,针孔是用小而尖锐的尖状器挖成的。③装饰品a.一件钻孔石坠,7件穿孔石珠,3件穿孔海蚶壳,1件钻孔鱼骨,4件刻道骨管和100多颗穿孔兽牙。b.钻孔石坠用卵圆形小砾右制成,砾石扁平,一面经人工磨平,另一面是天然的水磨面。c.石坠的孔是对钻的。d.石珠的原料是白色的石灰岩,发现时表面染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e.石珠的式样不甚规则,形体不一,制作很精致。(5)山顶洞人的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①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发现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斑鹿个体的骨骼,这些动物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②在堆积中发现皖鱼、鲤科的大胸骨和尾椎化石,标志着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③山顶洞的下室是山顶洞人的公共墓地,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5.中国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50

48(1)西八间房遗址文化遗存出土石制品49件,器形有尖状器、刮削器和“琢背小刀”,其中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多,“琢背小刀”是华北地区下川文化中的典型器物。(2)小孤山遗址文化遗存①出土石制品1000余件,以及骨针、鱼叉和装饰品,还发现用火遗迹。②石制品的原料皆为脉石英,器形不大,加工痕迹清晰。③骨鱼叉上有倒刺。④几件骨针,针孔很小,制作精致。⑤装饰品用兽牙制成,在牙根部钻孔,制作方法、式样与山顶人的相似。(3)阎家岗遗址文化遗存①人类头骨化石1件,石制品9件,还有一些骨器、烧骨和炭屑,古营地2个,与文化遗址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共31种。②阎家岗发现的古营地遗址残存着半圆形围墙;叠砌住所的兽骨化石,多属未成年个体(人们猎获的动物),以野牛、野马、大角鹿、普氏羚羊等食草动物为多。③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属典型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成员。6.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遗址①文化遗存a.人类化石7件,骨、角器10件,石器1000多件,还发现大面积的用火遗迹。b.石片主要是用“锐棱砸击法”产生的。c.石器的器形都比较大。d.石器的类型稳定,修理精致,以向破裂面加工为主。②年代断定用鹿化石作铀子系法年代测定,文化遗存的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2)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遗址①在文化层中发现5000多件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少量的动物化石。②富林文化的石片使用锤击法和砸击法产生。③石器的形体都很小,长度很少超过30毫米,这是富林文化的一个特色。7.青藏高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霍霍西里①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霍霍西里西南曲水河的河岸上。②文化遗存a.石器类型有石核、刮削器和砍砸器,其中石核上遗留有打片痕迹,大部分保留砾石面。b.刮削器系利用一面保留有砾石面的石片制成,边缘加工成凸刃。c.砍砸器是在砾石的一端,由一面加工成刃,其余部分不加修理以便于手握。(2)定日①地理位置位于西藏自治区定日县东南10公里的苏热山南坡热久藏布河的阶地上。②文化遗存a.石器比较集中于河的东侧,共采集石制品40件。b.石料以片麻岩为主,石英砂岩次之。c.剥制石片使用锤击法。d.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多。(3)申扎①地理位置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雄梅区珠洛河畔和色林错东南。②文化遗存51

49a.珠洛河畔共采石片石器14件,质料全部为角页岩。b.石制品的特征是石片厚大。c.石片上保留有局部的砾石面,打片之前修理石核的台面,加工比较细致。d.器形有长边刮削器、圆头刮削器、双边刮削器和尖状器等。七、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化石综述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1.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1)郧县发现的直立人化石①文化遗存a.人类化石第一,有3枚牙齿,伴存有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件打击痕迹很清楚的石核。第二,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发现的人类化石为两具完整的颅骨化石。b.石器在人类化石地点及其邻近的地方采集到几十件石器。c.动物化石第一,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属“大熊猫一剑齿象”成员,其中有第三纪残存的种类(嵌齿象),又有更新世初期的桑氏鬣狗,还有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的小猪。第二,郧县人动物群中的哺乳动物有18个属种,其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有金丝猴、爪哇豺、武陵山大熊猫、桑氏鬣狗、云南马、中国骥、小猪等,这些动物具有南方动物群的性质。②颅骨的形态特征a.眉嵴粗壮,前额低平,眶后缩窄明显,枕骨发育,枕平面和项平面之间呈角状转折,颅骨最大宽位置较低。b.颞骨鳞部较高,上缘呈凸弧形。c.角圆枕不很弯曲,且较弱。③年代测定关于郧县的绝对年代,用与郧县人颅骨同层的9个哺乳动物牙釉质化石,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得的年龄平均值为58.1±9.3万年,这一年龄比古地磁年龄要晚。(2)沅江和澧水流域的数十处石器地点①石器地点均分布于沅江和澧水两岸的阶地上,分布于三、四级阶地的石器其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后段,代表性地点有湖南津市虎爪山。②澧水流域的旧石器主要分布于澧水中下游,虎爪山石器地点位于澧水下游,这一地区正是武陵山脉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③澧水流域的石器均以河床砾石作为原料,器体硕大浑厚,最大径通常在28厘米以上。④岩性主要为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少量为燧石、石英和其他硅质岩。⑤打制石片和修理石器均用锤击法,不见碰砧法和砸击法。⑥石器的修理以单面打击为主,个别为两面对向打击。⑦石器的类型有砍砸器、大尖状器(砾石尖状器)、石球、石锤、石砧等。(3)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人类化石、石器及其时代的争议①龙骨坡洞穴中部地层(第1~12水平层)a.哺乳动物化石有裴氏摸鼠、低冠竹鼠、剑齿虎、大灵猫、乳齿象、祖鹿、湖麂等。b.年代测定第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椿与原地矿部天津地质研究所吴佩珠分别用古地磁法和氨基酸法对产巫山人化石的第八水平层进行年代测定,其年代在磁性地层年代表上,处于奥杜威期留尼汪事件上,距今204万年。第二,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龙骨坡第2~5水平层的年代为距今130万190万年。第三,美国依阿华大学人类学系的石汉用龙骨坡堆积第5层的样品在美国进行测定,其距今年代大于100万年,第8层的年代会更早。第四,有的论文中引用的年代数据为距今196万178万年前。②龙骨坡堆积的第57层上部52

50a.1997年10月发掘出近20件石制品,其原材料是轻度变质的石灰岩,破裂面未呈现贝壳状断口。b.石器形状和大小不一,最大者重2650克,最小的重256克。c.多用石灰岩砾石打制,也有少量是用自然石块打制或直接使用。d.石制品外表附着一层淡黄色钙质附着物。(4)学术界对龙骨坡人类化石的评论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从事古人类研究的吴新智将巫山似人下颌及其牙齿与东非早更新世人属(直立人)以及元谋的禄丰古猿等作了比较。a.观点发现巫山标本的尺寸,如巫山下第二前臼齿和下第一臼齿,比东非早更新世人属及能人及匠人(OH4、OH7、OH13、OH16、ER992、WT15000等)的绝对值小得多,而与元谋的禄丰古猿相符合。b.结论论述说明,巫山龙骨坡出土的下颌化石属于古猿类,而非古人类。②王谦的观点a.观点第一,巫山龙骨坡出土的人类门齿,根据形态及数据分析,可能是晚期智人的右上外侧门齿,系后期混入了巫山龙骨坡洞穴沉积之中。第二,巫山人类门齿从形态上观察类似晚期智人牙齿。第三,门齿的齿冠指数(115.7)虽然在能人的变异范围之中,但同时也在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变异范围之中,只是不在直立人的范围内。第四,巫山门齿的齿冠指数与早期智人丁村人(116.7,吴汝康,1958)和现代人(平均值109.4,王惠云,1956)接近,概率分析也表明属于晚期智人的可能性较大。b.结论论证说明,巫山龙骨坡门齿应属晚期智人。(5)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出土的石、骨器及其争议①人字洞动物群的时代和性质a.人字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和年代第一,人字洞动物群的时代明显早于龙骨坡中部动物群,经古地磁测定中部动物群的年代为距今201万~204万年。第二,将人字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早期,年代大约为距今200万~240万年,较为适宜。b.人字洞动物群的性质和生态学意义第一,人字洞动物群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的特色,其中具有浓郁的北方色彩,北方动物的大规模南迁,表明气候环境的大波动。第二,人字洞动物群仍具有中国南方动物地理区系的基本面貌,横断山区山地型哺乳动物的大量渗透和草原动物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南方动物区系构成有所变化,气候趋向干凉。第三,人字洞动物群具有相当数量的适应能力很强的广布型动物,其种类有20种,占总数的29.9%,而且种群密度大于南方种类。第四,人字洞动物群中北方动物占优势,而且大量出现华北区常见的草原动物,这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第五,气候寒冷迫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证实了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限在早更新世比现今更靠南,南、北区过渡带大致在长江以南。②人字洞出土的石器、骨器及其争议a.文化遗存第一,1998年人字洞发掘出土的非石灰岩石质标本575件,其中打击点清楚,具有人工初级加工特点和连续修疤或细疤的计59件。第二,石质标本的材料有铁矿石、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燧石、石英砂岩、片麻岩、石英等;在所发现的非石灰岩石质标本中数量最多的是铁矿石,石制品中占52.5%,占性质待定者90.5%。第三,石质标本中约有三分之一表面没有磨蚀痕迹,岩面保存原貌,边缘锐利。第四,约有60%有轻度磨蚀痕迹,在鲫状铁矿石的凸出部位略变光滑,其他铁矿石和岩石边棱稍变钝,少数几件标本磨蚀程度严重。第五,石制品分石核、石片、石器三大类。53

51第六,发现2件有加工痕迹的骨制品,其中1件(PB0001号)无任何磨蚀痕迹,另一件(PB0002)的毛坯是犀牛残下颌骨,加工痕迹见于下颌体的唇面。b.学术界对人字洞出土石骨制品的争议第一,有些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学者认为,人字洞发现的似石、骨制品,均为人工打制而成。第二,曾对骨器有专门研究,并对大型食肉动物啃咬的和人工打击骨片的区别作过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学者,认为骨片上人工打击的痕迹不清楚,不像人的行为,而有两处是被大型食肉动物咬过留下的痕迹,和人工打击的疤痕有明显的区别。第三,对人字洞的石器,有的学者认为,人字洞的石制品却以铁矿石作石制品主要原料。第四,有的研究者认为,人字洞不是洞穴而是裂隙,对石制品原料的来源应当做细致的工作。第五,有的学者则从宏观上对人字洞200万~240万年的石、骨器提出质疑。2.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1)产生时期大约距今15万年,人类在体质形态上已由晚期直立人(晚期猿人)发展为早期智人(古人),其物质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早期进入到旧石器时代中期。(2)世界上最早发现早期智人化石的地点①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发现于1848年。②德国迪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于1856年。(3)旧石器时代中期划分的不同意见及存在的问题①生物地层学、地层关系等,难以作为分期标准。a.贾兰坡等曾将山西的旧石器地点依据地层关系归并为“红色土系统中的文化”、“黄土底部砾石层中的文化”和“黄土系统中的文化”。b.丁村遗址的文化时代,原先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因为其产石器的地层被定为|“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黄土’的堆积物”。c.后又被改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因为对其层位的认识改变为“大体相当于黄土层基底砾石中石器的时代”。②地质时代、文化发展与人类体质形态的发展不一致。根据人类体质形态的性质来确定文化时代会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发了一场有关其地层、时代和人类体质形态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而该遗址的文化时代却没有因此而改变。③关于三分法。采用“两分法”划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只适用于中国的北方地区,而不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仍有其局限性,因此仍采用传统的“三分法”来阐述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4)早期智人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分布①就世界范围而言,早期智人的分布范围比晚期直立人扩大。②在中国,早期智人和晚期直立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③中国境内现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地点和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或地点共有60余处。④既发现人类化石,又有丰富文化遗物的地点有陕西省大荔甜家沟、山西省襄汾丁村、阳高县许家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两个地点属一个遗址)等。⑤含有少量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地点有北京周口店第4地点(新洞)、辽宁喀左县鸽子洞、贵州省桐梓县岩灰洞、水城县硝灰洞等。⑥只发现人类化石的地点有广东曲江县马坝、湖北长阳县龙洞、安徽省巢县银山村等。⑦只有文化遗物的地点有北京周口店第3地点、第15地点、第22地点、平谷县马家坟,山西侯马市南梁、曲沃县里村西沟、交城范家庄、太原市古交、霍县哧峪,甘肃省镇原县姜家湾、寺沟,河北省阳原县板井子,贵州省毕节扁扁洞,福建省漳州莲花池山和竹林,重庆丰都县烟墩堡和高家镇等。(5)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特征①旧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境内的生态环境a.时间界定旧石器时代中期,大约开始于距今15万年,结束于距今4万~5万年,延续的时间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至中期。b.中国境内的生态环境第一,中国北方地区进入晚更新世以后,气候由温暖向干凉方向发展。54

52第二,随着气候的变化哺乳动物群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期的属种消失,中更新世的典型动物有少量保留。第三,晚更新世早、中期,华北常见的哺乳动物有鬣狗、中华盼鼠、普通狼、印度象、梅氏犀、野马、河套大角鹿、野驴、原始牛、赤鹿等。第四,从晚更新世起,东北与华北在气候上的差别愈来愈显著。②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a.石器制作技术进步。第一,到中期得到广泛运用。第二,出现用“指垫法”修理石器的技术。第三,旧石器时代中期可能出现用软锤打制石片和用击棒法(最原始的间接打击法)打片的方法。b.石器类型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第一,旧石器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二,旧石器时代早期后一阶段出现的骨器制造,到中期有所发展。c.人类已具有较丰富的用火经验,可能已懂得人工取火。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殖、再增殖促进了原始家庭的分裂,原始家庭的分裂、再分裂,使新分化出来的家庭越来越多。e.不同家族之间的通婚,开始改变过去“族内通婚”(血缘婚)的习俗,族外通婚能提高人类的体质,提高人类的智能,从而促使家族兴旺发达。(6)中国境内现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简述①中国南方地区现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有贵州省桐梓、水城和广东省马坝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福建省漳州莲花山和竹林两地点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②长江流域现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主要有湖南省新晃大桥溪和澧县鸡公垱遗址,湖北省荆州鸡公山遗址和长阳人化石,安徽省巢县人化石。③华北地区现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有甘肃镇原县姜家沟和寺沟口的石器地点,陕西省长武县的窑头沟和鸭儿沟、大荔县的大荔人化石和石器文化。④黄河中游的晋南和豫西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比较多,其中较重要者有山西襄汾县的丁村人及其文化遗存,永济尧王台、曲沃里村西沟、交城范家庄、太原古交等。⑤北京地区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或石器地点近20处,其中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点、第3地点、第4地点(新洞)、马家坟地点等。⑥东北地区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主要有辽宁省喀左县的鸽子洞遗址,黑龙江省阿城市交界镇石灰场洞穴遗址两处。3.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1)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法国多尔多涅区埃济附近的克罗马农洞(裂隙)中发现的克罗马农人,阿尔及利亚康斯坦丁省发现的阿尔法卢人,马里发现的阿塞拉人,南非发现的弗洛里斯巴人和博斯科普人,美国发现的明尼苏达人等。(2)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北京房山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广西柳江县发现的柳江人、来宾县发现的麒麟山人,四川省资阳县发现的资阳人等。(3)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特征①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层堆积的特征a.生态环境和地层堆积第一,华北地区,除一些洞穴堆积外,更新世各个时期都有发育良好的河流和河湖相堆积,并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连续时间长的“黄土”状堆积。第二,华南地区,以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的洞穴堆积为特色。第三,华北更新世可分为4个时期,依次称为“泥河湾期”、“公王岭期”、“周口店期”和“马兰黄土期”。第四,东北地区,气候和华北的差别不大;从晚更新世起,东北和华北在气候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晚更新世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是“猛犸象一披毛犀动物群”。第五,长江以南地区,更新世期间气候的变化不如华北地区显著。第六,华南地区,存在河湖相堆积中的动物群,如早更新世的云南元谋动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资阳动物群。55

53b.文化堆积的特征第一,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含旧石器时代文化晚期堆积的洞穴堆积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只含旧石器时代堆积,如广西桂林市宝积岩;另一种类型是含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相叠压的地层,如广西柳州市白莲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第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有旧石器时代末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相叠压的遗址,其中以泥河湾盆地内的河北阳原县于家沟遗址较为典型。②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a.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不断增殖,生活区域不断扩大。第一,中国除新疆外,都有晚期智人化石或文化遗物发现。第二,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几乎遍布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发现的石器地点也很多。第三,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向北延伸到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的昂昂溪、黑龙江流域的漠河和呼玛十八站等地。第四,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向西则扩展到青藏高原,在华南的分布则扩展到台湾。b.人们获得生活资料的来源比中期扩大,不仅在陆地狩猎和采集,还向水域索取生活资料。c.人们除以洞穴作为居所外,还在平地上建造房屋居住。d.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得到广泛运用。e.弓箭等先进工具广为使用。f.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能够向亚洲北部和南半球的高寒地区迁徙,进而由亚洲进入到美洲和大洋洲。g.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的埋葬死者的习俗,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普遍出现于世界各地。第一,地中海沿岸的法国、意大利和摩洛哥,属于这一时期的墓葬比较多。第二,中国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也有属于这一时期的墓葬。第三,这一时期的墓葬,一般都放置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随葬品,并在死者身上或墓坑底部,撒上赤铁矿一类的红色颜料,有的还在随葬品上染上红色颜料。③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特征a.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第一,修理台面技术开始于北京猿人文化的晚期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期继续使用这种技术,晚期阶段该得到广泛使用。第二,“指垫法”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则广泛使用。第三,打片技术方面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华北地区广泛使用包括“击棒法”在内的各种间接打击法来产生石叶,并使用压制法来修理工具和武器。第四,利用石球制作的“飞石索”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在一些文化中广泛使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则发明了更为进步的投矛器、弓箭和鱼镖等复合工具。b.骨、角、牙器的制作技术进入新的阶段。人们采用锯、切、削、磨、钻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制作出骨针、骨锥、骨铲、骨刀、角铲,角锤等新型工具。c.文化系统的区别和区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一,华北地区两个大的文化传统按不同方向发展。第二,船头状刮削器一雕刻器传统发展为两个支系:一支为水洞沟文化,其石器以中型为主;另一支发展为典型的“细石器文化”。d.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比前期更为显著。e.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由于气候和生态环境与华北地区较为接近,故其文化面貌也与华北地区接近。(4)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和社会形态①体质特征a.晚期智人的脑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水平。b.时代较早的晚期智人,头骨前囟点的位置较现代人靠后,具有一定的原姓性质;面部宽短,眼眶低扁。c.河套人的头骨壁较厚,骨缝较简单,下颌体粗壮,颏孔位置偏低;股骨壁很厚,髓腔很小。d.体质的内部结构上,大脑的沟回增多,致密程度高,人类智力、智慧发展。56

54②社会形态a.石器制作技术提高,压制法在内的各种间接打击法广泛运用,投矛器、弓箭(可远距离发射)和飞石索等复合工具的广为运用。b.在寒冷地区人们能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供长期居住。c.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取,已从陆地发展到水域,捕获鱼类和采集软体动物。d.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母系制,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到发展阶段。3.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下川文化[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为中国境内细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之一。下川文化最早在1970年于山西省中条山东部发现,主要遗址则在1973年被发掘,其石器大多以燧石为原料,包括有雕刻器、刮削器及尖状器等,主要是属于细石器。2.北京人[2014年吉林大学研]答: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距今约60万年前。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北京人的脑容量是现代人的75%,嘴巴突出,没有下颌,鼻子扁平,颧骨高突,眉骨相连。北京人已经会制造骨角器,生活以采集、狩猎为主,已经学会使用并能很好的管理火。3.中石器时代[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它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中石器时代在地质时代上属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围内约开始于距今1.2万年,结束的年代在各地区很不一致。此时,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已经消退,气候由严寒转为比较温暖。中国发现的中石器时代遗存,已知的有陕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许昌灵井(中石器时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等。4.元谋人[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元谋人又称元谋直立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在考古学上,元谋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经测定,年代约为距今170万年。还有164万年,不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50万年或更晚等数据。最近又有距今200多万年的报导,因之,对元谋人的绝对年代尚需进行进一步测定。元谋人化石及文化遗物的发现对探索早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5.水洞沟文化[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水洞沟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灵武水洞沟附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共发现石制品1万多件。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并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二、简答题1.列举三项华北旧石器文化并简述其特征。[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1)北京猿人及其特征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周口店的龙骨山,地层堆积厚达40米以上。其文化的年代,早期为距今70万年至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万年至30万年,晚期是30万午至20余万年。①体质特征脑量较小,平均脑量为1043毫升,头骨前额低平,上窄下宽,骨壁较厚,眉嵴粗壮,面部较短,吻部前伸,下肢骨已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状。57

55②文化遗物石器的原料以脉石英为最多,包括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石锤和石锥等,主要使用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出土有骨角器,已懂得用火。(2)许家窑人及其特征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交界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之初,据铀系法断代距今约10万年。①体质特征头骨壁较厚,枕骨圆枕位置较高,大脑窝比小脑窝大,上颌骨粗壮,下颌枝低而宽,总体上较北京人更为接近现代人的体质特征。②文化遗存石器的原料以石英、燧石和石英岩居多,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砍砸器、石球等,大多器形较小,加工精细。骨器有铲形工具、三棱尖状工具、刮削器、尖状器等。(3)山顶洞人及其特征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窖四个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①体质特征前额高起,脑腔发达,脑量为1300~1500毫升。头骨最宽的位置在顶结节处,矢状嵴消失,脑壳变薄,口缘后退门,颌突出,牙齿细小,齿冠增高。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和现代人一致。②文化遗物石器主要原料是石英,次为绿色砂岩和燧石,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和两极石片等,骨角器有骨针、赤鹿角及一些稍经加工的骨片等,并出土了装饰品。③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下室是山顶洞人的公共墓地,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2.简述北京猿人的发现及意义。[2013年四川大学研]答:(1)北京猿人的发现北京猿人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地点编号为周口店第1地点。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周口店发现一处含有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1921年,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等人在龙骨山北坡,找到一处更大、更丰富的化石地点,即周口店第一地点。1921年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并定为人属。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的独自主持下,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2)北京猿人发现的意义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特别是随后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使得直立人的存在得到了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北京人遗址的材料,是全世界发现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的材料中,最丰富、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3.简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并举例说明。[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华北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植被属于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更新世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之北草原化的过程。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的遗存主要分布于桑干河流域、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周口店附近。(1)主要特点①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时期的基本类型为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相对较少。②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主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期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类型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文化。(2)文化的分区及各自特点①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包括周口店等地区的华北北部文化区。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桑干河流域的阳原马圈沟、小长梁、东谷陀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周口店猿人文化、河北58

56阳原岑家湾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周口店第15地点、阳高许家窑遗址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朔县寺峪遗址和阳原虎头梁遗址等。打片以砸击法为显著特色,锤击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碰砧法少见;石片多形体较小,石片角也较小,大多在90°~100°之间;石器以小型者居多,类型较为复杂。主要的器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小型尖状器也居重要地位,有一定数量的雕刻器,砍砸器数量较少,缺乏三棱大尖状器。②以晋豫陕交界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南部文化区。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陕西蓝田王公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芮城查(ke)河遗址、河南三门峡水沟和兴会沟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文化。打片多用碰砧法,也有锤击法,石片多粗大,石片角也较大,在115°-120°之间;器型较为简单,形体相对较大。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石球等;砍砸器比例较高,三棱大尖状器器型特殊,基本不见雕刻器,较早阶段有少量砾石器。4.简述现代智人和人种起源的理论。[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1)现代智人现代智人一般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晚期智人体型非常接近现代人。依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一般可以将现代智人划分为不同的人种,即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大种族。或把棕种人从黑种人中划分出来,与其他三大人种并列。所有的人种,都属于同一生物种—智人种,人种间的差异相当于同一物种之下的亚种或更小的地方变种。(2)人种起源理论①单中心论单中心论认为人种形成于智人阶段,现代各人种由某一地区的更新世晚期的早期智人扩散而形成。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世界各地的所有的猿人都进化成智人,或者并非所有的早期智人都进化成晚期智人。仅在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人类首先演变为现代体质类型的智人,然后这一中心向亚、非、欧洲地区扩散,最终代替了各地原有的古人类,并适应当地环境形成了具有不同体质、形态的人种。②多中心论多中心论认为人种早在直立人阶段就已分化,,主张它们是当地不同类型的早期智人甚至更早的直立人的后代,现在各人种分别是在各地区的多个演化中心由不同类型的直立人,经早期智人系统发展而来的。59

57第4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4.1复习笔记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1.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1)“中石器时代”的过渡①发展过程a.“中石器时代”的概念在1866年由H.威斯特罗提出。b.20世纪30年代,“中石器时代”的概念在理论上得到阐明,确认在欧洲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石器时代”。②欧洲的“中石器时代”概念的四大内涵a.从时代上讲,始于末次冰期之后,即全新世初期,结束于农业出现前。b.绝大多数欧洲的“中石器时代”文化没有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有关联。c.石器方面的特征是,石斧制作技术的改进,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几何型细石器及复合工具的使用。d.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农牧业经济尚未出现。③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分类a.大石片砍斫器一大三棱尖状器传统。b.船底形刮削器一雕刻器传统,简称“小石器文化传统”。(2)细石器的过渡阶段①细石器作为过渡阶段的主要文化内涵,只能是指“小石器文化传统”而不能代表其他文化传统。②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在世界上不是所有地区和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经过细石器文化阶段。③东南亚和中国的华南地区,不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或是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都未经过细石器阶段。2.传统的观点在断代上所造成的错误(1)20世纪中叶前,由于把陶器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开端,往往把一部分前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视为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由于新石器时代最初阶段的农业生产工具大都沿袭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而非磨制石器,过去常将一部分磨制石器虽未出现或只是出现极少量刃部磨光的石器作为所谓中石器时代遗址。3.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分(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①旧石器时代是攫取性或称掠夺性经济,新石器时代是生产性经济。②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新石器时代除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外,较多地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生产劳动。(2)“火耕农业”①特点不翻土耕种。②种植程序先将野地里的树木杂草用砍伐器砍倒、晒干、烧光,以草木灰作肥料,然后用木棒挖穴播种或撒播;其后既不中耕,也不除草,待作物成熟后加以收割(只割取作物的穗子)。③评价a.这种“火耕农业”只需简单的砍伐器和挖掘棒就能满足耕种的需要。b.这种最原始的农业其生产工具往往沿袭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的砍伐器,极少量的磨制石器只是局部磨光。(3)判断一个石器时代遗址是否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准①有无磨制石器。②有无农业生产工具。③有无农作物或家畜的遗存。60

58二、新石器时代的分期1.早期阶段(1)时间界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绝对年代,大约为距今12000~8000年。(2)新石器时代早期分期前期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后期为陶器的萌芽时期。(3)早期的特点①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很少,磨制石器只是局部磨光,通体磨光的石器尚未出现。②早期的陶器,火候较低,质地粗疏,吸水性强。③早期阶段的农业是一种“砍倒烧光”的“火耕农业”。④家畜饲养业以饲养羊、牛一类的食草动物为主,猪需要以农谷物作为饲料。2.中期阶段(1)时间界定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年代,大约为距今8000~5000年。(2)中期阶段分期①前期阶段a.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b.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早期阶段、马家浜文化早期阶段。②后期阶段a.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b.长江流域的城背溪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晚期阶段等。(3)中期阶段的特点①前期a.陶器的制作虽比早期进步,但仍有许多原始性,如陶器的制作仍以手制为主,轮修尚未出现。b.陶器壁较厚,厚薄不均。c.器形不规整,常有歪扭现象。d.陶器陶系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数量很少。e.器形以圜底器和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和三足器。②后期a.陶器制作技术比前期进步,慢轮修整普遍出现。b.陶器的形制比较规整,胎壁厚薄均匀。c.夹砂陶的比例下降,泥质陶的比例增加。d.器形有圜底器、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e.长江中、下游地区,鼎已成为一种主要炊器。f.彩陶在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中普遍出现。g.石器已发展到以磨制为主,打制石器在各种文化中所占的比例很小。h.磨制石器已从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石器也已普遍出现。i.器形除石斧、石锛外,已出现数量较多的石铲、石耜、石锄等翻土工具。3.晚期阶段(1)时间界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2)中期阶段分期①前期阶段a.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马家窑文化晚期。b.长江流域有屈家岭文化、薛家岗文化晚期、崧泽文化等。②后期阶段a.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齐家文化。b.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61

59(3)晚期阶段的特点①陶器的制作,前期已出现轮制,但不普遍,后期各文化系统中普遍使用轮制。②陶器以灰、黑陶为主,只有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以红陶为主。③石器磨制精致、器形变小,穿孔石刀、石镰等收割工具普遍使用。④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各地区都进入到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进入到犁耕农业阶段。三、生态环境与史前考古1.人类的生产活动受生态环境的影响(1)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食物,不论是采集经济,还是渔猎经济,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生态环境。(2)新石器时代的农牧业经济,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其生产活动要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2.生态环境在生产力中的作用(1)生态环境过于严酷,人们难以获得食物资源,生产力中物的因素长期不足,使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为困难,而劳动者的智慧和认识能力还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时,生产力的发展会长期停滞。(2)生态条件过于优越,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对象极易获得,人们无需花费很多时间和努力即能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不必像在自然条件严酷地区生活的人那样花费那么多的劳动和时间就能够生存,抑制了劳动者的需要,影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发挥。3.生态环境对远古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显著特点①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牧业经济不发达,采集和渔猎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牧业经济才逐步发展起来;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农业经济以种植根茎、果树类等无性繁殖的作物为主,对水稻一类禾本科农作物的栽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制作都比较原始落后,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才得到发展。(2)新石器时代华南地区生产性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生态环境比我国其他地区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能常年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食物,使人将采集和渔猎作为主要的经济部门,抑制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四、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因素的关系1.农牧业产生的条件(1)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和人类的需求。(2)适宜的生态环境为人类从事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客观条件。2.农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的使用(1)磨制石器的产生①原始农业的早期阶段即“火耕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大都沿袭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少量的磨制石器只是局部即刃部磨光。②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火耕农业”,农业生产工具的主体是打制的石斧、砍斫器等,通体磨光的石器尚未产生。(2)磨制石器的发展和农业的关系①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其磨制石器都比较发达,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种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磨制石器都比较发达。②凡是农业经济不发达而狩猎或采集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其磨制石器都不发达。3.农业和制陶业的关系(1)常见的炊煮方法石煮法、石烤法、竹煮法、地灶法等,其中石煮法和石烤法是较重要的炊煮方法。①石煮法62

60石煮法炊煮食物是近代美洲大草原印第安人、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常用的熟食方法。②石烤法石烤法是澳大利亚土著人和居住在巴西境内的克林-阿卡洛列印第安人使用的炊煮方法。(2)陶器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原始农业的发展,谷物型食物的大量增加。(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分类炊器、食器和盛储器。(4)陶器与农业的关系①中国新石器时代,凡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比较发达。②凡是农业经济不发达而渔猎或采集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其制陶业都不发达,如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各种新石器文化。五、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1.中国新时期各地物质文化不同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人们的生产活动内容和生活习俗存在较大的差别。2.黄河流域(1)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含有半坡类型因素期一含有庙底沟类型因素期→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文家文化。(2)以渭河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序列老官台文化(又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关中地区)和三里桥二期文化(豫西北和晋西南地区)。(3)黄河中游以豫中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裴李岗文化→大河村一、二期文化→秦王寨类型→王湾三期。(4)以现今河北省南部为中心地区的发展序列磁山文化→后岗一期→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5)现今山东省的鲁中、南山地区和鲁东丘陵地区的发展序列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又称山东龙山文化。(6)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的特征①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气温比现在稍高。②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干旱而较温暖的气候适宜栽培耐干旱的农作物,而粟类正是这种耐干旱的农作物,粟类是当时黄河流域的一种主要农作物。③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其经济活动是农牧业并举的。2.长江流域(1)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属于城背溪、大溪文化系统;在大溪文化之后是一种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文化遗存;再后是“鄂西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①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属于屈家岭文化系统;屈家岭文化之后是石家河文化。②鄂西北地区含有仰韶文化因素的地层压在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地层之下;而鄂西地区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地层之下则为大溪文化层。(3)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①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②其新石器文化既受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但又有自身的文化特征。③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在鄂西北的郧县青龙泉遗址有较清楚的地层关系。(4)江苏和安徽的长江以北和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63

61这一过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受到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以南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5)宁镇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①第一期为北阴阳营下层文化期。②第二期为咎庙下层文化期。③第三期为咎庙二期文化期。(6)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7)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特征①长江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②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3.华南地区(1)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共同特征①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石器多打制,磨制石器很少。②打制石器多采集和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牧业经济很不发达。(2)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①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制陶业不发达。②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得到相应的发展。③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中出现了东南沿海颇具特征的有段石锛、有肩石锛、有肩石斧;陶器中产生了轮制的灰、黑陶,以及少量的袋足炊器;民俗方面出现拔牙习俗。(3)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①珠江上游的石峡文化,福建省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台湾的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牛骂头文化、麒麟文化等。②西樵山文化遗存被称为西樵山文化。(4)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①新石器文化的经济生活是以采集和捕捞为主,农业经济不发达。②具有有利的自然条件,常年适宜水稻生长。4.北方地区(1)区域界定北方地区包括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高原。(2)北方地区的特征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3)新石器时代遗址①阴山山脉以北的文化特征a.石器以打制的细石器为主,磨制石器极不发达;打制石器大多为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b.制陶业不发达,遗址中发现的陶器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质地粗疏,火候也不高。②阴山以南a.新石器文化受到渭河流域和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遗存中带有仰韶文化因素、马家窑文化因素、齐家文化因素、客省庄二期文化因素等。b.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诸文化遗存,有大量的磨制石器(石斧、石铲、石刀),这些均属农业生产工具,是农业经济的反映。③辽河流域a.区域界定辽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主要有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b.文化特征农业均已出现,但狩猎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的地位。④辽东半岛64

62a.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广鹿岛小珠山遗址的文化遗存比较有代表性,可称之为小珠山文化。b.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下层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些共同特征,如三者都有细石器、夹砂粗陶罐,陶罐上都有压印的“之”字形纹等。⑤嫩江流域a.昂昂溪类型的文化遗存,石器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制陶业不发达。b.昂昂溪类型的文化遗存有早、晚之分,在晚期遗存中已出现鬲足、陶范等陶器,其相对年代可能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代。5.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地域的关系(1)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形成不同系统的根本原因。(2)每个文化系统的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每个文化的性质,相邻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反映文化的性质。(3)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的交汇处和两个不同文化系统的边缘地区,是新石器的过渡地区;过渡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除受到相邻地区的文化影响之外,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应将过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与其相邻的文化系统,而应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定文化系统。4.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与小石器[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①细石器是指以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为限。它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但并非所有的小型石器均为细石器。严格来讲,细石核本身并不属于工具,细石器是有使用痕迹的石叶或采用石叶加工而成的石器,它们主要是作为装备复合工具的石刃而专门制作的;②小石器是指小型的石器,石器个体较小,用锤击和砸击两种方法剥片加工。2.石片长和石片宽[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①石片长:由顶部的打击点向尾部引直线,再由尾部端点向该直线引垂线,该垂线的垂足与顶部端点间的距离即为石片长;②石片宽:垂直于石片长的两侧所形成的最大距离即为石片宽。3.堆土墓和土墩墓[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堆土墓和土墩墓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的两种墓葬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承袭、演变关系。①堆土墓是指没有墓坑,尸体放置在地上,然后再用土掩埋。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地下水位浅,在新石器时期中期就出现了堆土墓。有些地区延续至两周时期,形成显著的地域性葬俗特征。在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马家浜文化中都有发现;②土墩墓是指先在地面上堆筑高达的土堆,然后在其上挖造的墓穴。此种形式的葬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如早期的张陵山、赵陵山,中期的瑶山、反山,尤以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二、论述1.论述新石器时代石器的分区和各区域特征。[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1)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①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或降水较少,草原广泛发育,农业难以产生和发展,人类主要从事采集狩猎,逐渐形成了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②陶器和磨制石器虽已产生,但没有充分发展,磨制石器相对较少,而开发草原环境所特有的工具——细石器是这一区域最具特色的主要工具,细石器占主要成分或重要地位。新石器时代这一广大的区域是细石器的主要分布地,细石器也是这一地区诸多文化的主要工具。(2)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①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半湿润,利于耕种的黄土分布在这片区域的大部分地区。以旱田粟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与这种黄土相适应逐渐产生,因此这一区域的石器与粟作农业文化的发生、发展有些密切的关系。②新石器时代这一区域的石器主要为农业生产工具,如石刀、石镰、石铲、石锛、石磨盘及磨棒等。(3)长江流域地区65

63①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较多,土壤中所含粘土较多且渗水性差,逐渐形成了以水田稻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②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水田稻作农业的农具主要是各种骨、木器,石器仅见石斧、石凿之类的木材加工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出现了石犁和耘田器等农具,标志着犁耕农业的开始。这一地区的磨制石器主要是用于木材加工的石斧、石锛、石楔及石凿等,多通体磨光,钻孔技术发达。(4)武夷山、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①武夷山、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南部,气候炎热多雨,水热资源极为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多为常绿阔叶林。磨制石器和陶器出现较早,但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食物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速度。采集和渔捞经济持续时间较长,谷物种植经济出现较晚。②新石器时代早期虽然出现了少量的磨制石器,但大部分的时期仍为砍砸器、刮削器,具有浓厚的旧石器时代遗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农业,随之磨制石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并居于主要地位。2.论述东南沿海地区(闽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内涵。[2011年厦门大学研]答:(1)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①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石器多打制,磨制石器很少;打制石器多采集和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牧业经济很不发达。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制陶业不发达。②新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才得到相应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中出现了东南沿海颇具特征的有段石锛、有肩石锛、有肩石斧;陶器中产生了轮制的灰、黑陶,以及少量的袋足炊器;民俗方面出现拔牙习俗。这些共同特征,是这一广大地域内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结果。(2)贝丘遗址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遗址,即“贝丘遗址”。台湾、福建等地区,有广阔的海滩,可供石器时代的人们采集软体动物。这些地区的内陆地带的河湖中也有可供采集的软体动物(螺、蚌)。当时的人们将采集来的螺、蚌等软体动物作为食物。人们将食剩的软体动物的介壳丢弃在住所附近,贝壳堆积成丘,故称“贝丘遗址”。贝丘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很少。石器多为打制的尖状器(俗称“蒙蛎啄”),这是一种采集软体动物的工具(挖掘软体动物)。这种工具的较多的发现,说明这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其经济生活是以采集和捕捞为主,农业经济不发达。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被命名为一种考古学文化的有:福建省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台湾的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牛骂头文化、麒麟文化等。66

64第5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5.1复习笔记一、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渭水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1)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①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②陕西省大荔县沙苑文化。(2)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分区主要有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豫中及周围地区和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其发展序列如表5-1所示。表5-1黄河中游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渭河流域豫西晋南豫中豫北冀南距今年代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王湾三期后岗二期文化4000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河村五期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庙底沟类型史家村类型半坡类型秦王寨类型大河村类型中山寨二期大司空一期后岗一期4500500060006500老官台文化北首岭一期大地湾一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7000(3)老冒台文化①分布区域渭水流域、陕西的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②发现的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陕西宝鸡北首岭、华县老官台、元君庙、渭南市北刘、临潼县白家、商县紫荆等。③文化特征a.房屋中灰坑的形制不规整,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灰坑的容积一般较小。b.墓葬的葬式大多为仰身直肢葬。c.生产工具比较原始,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种类。d.遗址的分布比较稀疏,文化层比较薄,内涵也比较贫乏,这反映在锄耕农业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种物品的数量还比较少。④老官台文化分期可分为早、晚期,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属老官台文化早期,北首岭下层属老官台文化晚期。⑤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关系二者在器物上有一定的承袭关系,在北首岭遗址,老官台文化层被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下,半坡类型晚于老官台文化,是老官台文化的发展。(4)仰韶文化①半坡类型a.分布区域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三门峡地区)。b.发现的遗址西安市半坡(早期)、宝鸡市北首岭(中期)、华县元君庙(墓地)、华阴横阵村、临潼县姜寨(一期)等。c.文化特征第一,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磨制为主;打制石器的制造均采用直接打击法,制作比较粗糙;磨制石器的器身上常保留石料皮层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第二,关中东部地区,半坡类型的彩陶多而复杂,尖底瓶皆为尖底,两侧有缺口的石刀很多;鱼纹陶片、鱼镖、网坠也比较多。第三,关中西部地区,半坡类型的彩陶比较少;尖底瓶名不符实,都是底径很小的平底瓶;鱼纹陶片、鱼镖67

65和网坠很少;两侧有缺口的石刀较少,而多骨镞等狩猎工具。d.聚落布局第一,居住区大多为半地穴式,只有少数是平地建起的;房屋的形制有圆形和方型两种,大型房屋都是方形的,小型房屋多为圆形。第二,墓葬区墓葬分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盛行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第三,制陶区半坡类型的陶器上常发现刻划符号。②史家类型a.分布区域只是在关中地区的南北两侧有所扩大。b.发现的遗址陕西省渭南史家、临潼县姜寨(二期)、河南陕县三里桥、山西省芮城东庄村等;半坡、北首岭、郐县下孟村及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也有零星遗物出土。c.文化特征第一,磨制石器通体磨光者增多,出现了少量的穿孔石器;有少量的打制石器。第二,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有少量泥质灰陶。第三,房屋遗址均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坑穴较浅、面积较大,居住面平坦光滑。第四,墓葬大多为多人二次合葬。d.史家类型和半坡类型在陶器方面的主要区别第一,经颈壶的颈部变粗短,器身变矮,有的已明器化。第二,尖底瓶的数量减少而被葫芦瓶所代替。第三,尖底瓶的腹部变粗,器身变短。第四,钵的口沿由半坡类型的直口变为敛口。第五,带盖直沿敛口鼓腹平底矮罐和高直领罐。③庙底沟类型a.分布区域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但它传播的范围很广,西到甘肃的洮河流域和青海东部,东达黄河下游地区,北抵内蒙古南部,南到汉水上游和西汉水流域。b.发现的遗址除河南陕县庙底沟外,主要有陕西华县泉护村(下层)、邻县下孟村(上层)、河南省洛阳市王湾等。c.文化特征第一,庙底沟类型的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的极少;通体磨光的石器数量增加,钻孔技术比较普遍;陶质工具有数量较多的陶刀和纺轮。第二,陶器以细泥红陶的数量最多,夹砂红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质灰陶。第三,房屋除半地穴式外,已有一定数量的地面建筑;房屋的平面形式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第四,墓葬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绝大多数无随葬品。④西王村类型a.分布区域分布在渭河中、下游,河南、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及豫西三门峡地区。b.发现的遗址西安半坡(晚期)、临潼姜寨(四期)、山西省芮城西王村等。c.文化特征第一,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以石器为主;磨制石器大多通体磨光;钻孔技术较为进步,已出现单面穿孔的器形。第二,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次之,泥质黑陶最少。第三,房屋营造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地面木构建筑较多,房屋面积较大,分间房屋已经出现。第四,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瓮棺葬两种,土坑竖穴墓大多为成人墓,葬式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也有头向东北的,大多无随葬品,幼儿夭折大都用瓮棺葬。68

66⑤仰韶文化的年代、经济及社会形态仰韶文化的年代大约为距今6100~4400年,大约延续1700年。a.仰韶文化早期第一,婚姻形态以对偶婚为主,仍旧保存着群婚的残余。第二,社会形态处在母系制的繁荣阶段。b.仰韶文化中晚期第一,房屋建筑发生了变化,半地穴式的房屋减少,地面建筑增多,开始出现分间和套问房屋。第二,葬制方面,早期的同性合葬、多人二次合葬,到仰韶文化晚期已经绝迹。第三,氏族的血缘纽带已开始松弛,男子的社会地位已开始发生变化,母系制开始向父系制过渡。(5)庙底沟二期文化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关中、豫西和晋南地区。②发现的遗址关中东部的华县泉护村、华阴横阵村,晋南的芮城西王村、平陆盘南村等。③文化特征a.房屋建筑仍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居住面上常铺白灰面(石灰);房屋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单室或双室。b.窖穴大都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c.墓葬大多数排列整齐,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绝大多数墓无随葬品。d.在意识形态方面,华县泉护村曾发现一件对男性祖先崇拜的陶祖。e.父系制早已确立,并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6)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及陶寺类型①客省庄二期文化a.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陕西的渭水中下游。b.发掘的遗址长安客省庄、长安县斗门镇、西安米家崖、临潼县姜寨、武功县赵家来等。c.文化特征第一,房屋建筑都是半地穴式的,平面呈方形或圆形。第二,陶器以灰陶为主,有少量黑陶和红陶。第三,墓葬分布不集中,头向和葬式也不一致。②三里桥二期文化a.分布区域分布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区,包括渑池以西的豫西地区,汾水以南的晋西南地区和关中华山以东地区。b.发掘的遗址有豫西陕县三里桥,晋西南平陆盘南村、芮城西王村、夏县东下冯等。c.文化特征第一,陶器以夹砂粗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粗红陶和细泥黑陶次之,泥质红陶极少。第二,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蚌器,石器皆磨制,器形有斧、锛、刀、镞等。第三,墓葬一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大都无随葬品。第四,发现“丛葬坑”,即将死者甚至活人埋于废弃的窖穴中,这些死者,有的身首分离,有的砍手断足,均作挣扎状,可能是被杀害的战俘或家奴。③陶寺类型a.分布区域陶寺类型主要分布于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b.早期文化特征第一,石器多为磨制,器形有铲、斧、锛、长方形石刀、曲尺形有柄石刀等。第二,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黄陶次之,有很少量的泥质磨光黑陶和褐陶。c.晚期文化特征第一,晚期的生产工具和早期有所不同,出现了蚌刀和有肩石铲。69

67第二,晚期的陶器仍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磨光黑陶比早期增多。第三,遗址大致可分为居住区、城址和墓葬区。第四,晚期遗存还有卜骨,系用猪的肩胛骨制作,骨臼、骨脊均未加工,只灼不钻。c.城址第一,陶寺遗址内的城址分早期小城、中期大城,早期小城位于中期大城内的东北部。第二,从陶寺类型的年代、古史地望、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遗址规模及蟠龙陶盘所提供的族属来看,陶寺类型应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2.豫中及其周围地区(1)裴李岗文化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部与华北平原的接壤地带,遗址最密集的地区在郑州以南的豫中地区。②文化特征a.陶器以泥质红陶的数量最多,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少。b.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房屋为主,方形房屋较少,门朝南,有阶梯式门道。c.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头向南,莪沟北岗的墓葬头向西南;莪沟北岗的墓葬有的有壁龛;男性墓和女性墓的随葬品有明显的区别,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男女之间有明显的劳动分工。(2)大河村文化①概述大河村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六期,前四期文化遗存大致和仰韶文化时期相当,陶器的主要器形(鼎、钵、盆、罐)有明显的承袭关系。②文化特征a.一期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有极少量的白陶;二期文化的陶器仍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陶器的制作仍以手制为主,口沿轮修比第一期普遍。b.一期生产工具有两面对钻的扁平穿孔石斧,各种形制的石、骨、蚌镞;二期的生产工具和一期相比变化不大,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凿、石球等,骨、蚌器有镞。③文化所属中山寨遗址大河村类型早期地层叠压在裴李岗文化晚期地层之上,这就在地层关系上证实了大河村类型是裴李岗文化的发展。(3)秦王寨类型①分布区域秦王寨类型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洛阳以东的豫中地区。②发掘的遗址郑州大河村(三、四期)、林山砦、临汝大张、鲁山邱公城、南召二郎岗等。③文化特征a.房屋多为地面建筑,半地穴式很少;形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分间房屋已普遍发现。b.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锛、石犁、石镰和蚌镰等,其中石犁、石镰和蚌镰是新出现的器形。c.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d.墓葬分为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土坑墓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一般无随葬品,瓮棺葬多为幼儿葬,少数为成人二次葬。④文化分期根据大河村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可将秦王寨类型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晚期文化的主要区别是:早期以红陶为主,手制轮修比较普遍;晚期则以灰陶为主,制法有轮制和手、轮兼制。(4)王湾类型①大河村第五期文化遗存a.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b.墓葬的头向和葬式都不一致。②王湾类型(王湾三期)a.分布区域王湾类型主要分布在伊洛水流域至郑州一带。70

68b.发掘的遗址有洛阳王湾、挫李、孟津小潘沟、偃师灰嘴、临汝煤山、郑州大河村、畋旮王等。c.文化特征第一,陶器以灰陶为主,有少量的黑陶。第二,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蚌器。第三,在地层关系上,王湾类型直接叠压在二里头文化之下。3.豫北、冀南和冀中地区(1)南庄头类型①分布区域南庄头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南庄头遗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西缘。②文化遗存a.遗址的地层堆积为湖相沉积。b.遗址中的陶器类型单一,主要是罐,形制为圆方唇,微折沿,颈部常有附加堆坟,平底,底部有烟熏烧烤痕迹。c.遗址发现许多动物骨骼,有一些骨骼上有烧烤的痕迹。③意义a.南庄头遗址是迄今在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b.这一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的起源、家畜的起源、陶器的产生及全新世早期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2)磁山文化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区,遗址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武安县境内的沼河流域。②磁山一期文化a.陶器以夹砂褐陶的数量最多,夹砂红陶次之,细泥红陶最少。b.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的次之,打磨兼制的最少。c.房屋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数房屋无门道,一部分房屋内有台阶或坡道以供进出。d.窖穴大多为长方形,坑壁较直,四壁规整。③磁山二期文化a.陶器以盂和支架的数量最多,罐和三足钵次之。b.房屋比一期文化时进步,开始出现阶梯式门道的圆形房屋。④磁山文化遗址的文明显现a.磁山文化出土数量较多的石铲、石锛、石镰等农业工具,说明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到“翻土耕种”的“锄耕农业”阶段。b.磁山遗址的许多窖穴中有堆积较厚的炭化粟,说明当时人们过着以种植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经济生活。c.磁山和花窝遗址都出土猪和狗的骨骼,反映当时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也获得了发展。d.磁山文化的各个遗址中都普遍出土骨镞、鱼镖等渔猎工具及各种兽骨,这说明渔猎生产仍是一项辅助性的经济部门。⑤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关系a.两者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第一,石器都有斧、铲、镰、磨盘和磨棒。第二,陶器的制作都比较原始,即手制,火候低,陶质粗疏。b.二者的区别第一,石器方面磁山的石铲是一端刃,裴李岗的石铲是两端刃。第二,陶器方面磁山遗址只有一种小口长颈平底壶,而裴李岗的小口双耳壶有圜底、平底和三足等几种;裴李岗几种形制的陶鼎在磁山遗址则不见;磁山遗址陶器所盛行的细绳纹,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则很少见。第三,文化面貌方面71

69从两者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来看,裴李岗文化比较接近磁山二期文化;两者分布的中心地域不相同,裴李岗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是豫中地区,而磁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域是豫北和冀南地区。(3)后岗一期文化①分布区域分布在豫北和冀南,冀西也有这类文化遗存发现。②发掘的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高井台子、同乐寨、浚县大赍店,河北武安赵窑、西万年村,磁县下潘汪、界段营,正定南杨庄,平山田兴村等。③文化特征a.石器以磨制为主,有少量打制和琢制石器;一部分器形只在刃部磨光;主要器形有铲、斧、锛、刀、镞、磨盘和磨棒、砍斫器等。b.房屋遗存是半地穴式的;房屋的形制有圆角长方形,南北各有一个斜坡式的门道;居住面用草拌泥抹平,中央有一个柱洞;另一种为椭圆形,门道朝南;还发现过类似地穴式的房屋;灰坑多为椭圆形,少数为圆角长方形。c.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次为夹砂粗红陶,有少量的细泥黑陶和夹砂粗灰陶。④文化分期a.后岗一期文化早期赵窑的下层、西万年二区的第4层、正定南杨庄、平山田兴村、安阳后岗。b.后岗一期文化晚期赵窑的上层、西万年二区第三层、下潘汪二期文化、界段营二期文化、永年辛庄、芋县四十里坡、涿鹿下水磨等。c.早、晚期的主要区别第一,早期有少量的彩陶,晚期几乎不见彩陶。第二,早期的炊器以鼎为主,晚期鼎的数量减少,而出现灶和甑。第三,早期不见豆,晚期出现圈足镂孔豆。第四,早期的器形中出现支架、盂、三足钵形器等,含有磁山文化因素;晚期还出现一种小口高颈双耳壶。⑤磁山文化和后岗一期文化之间的关系a.西万年遗址的第一发掘区为磁山文化,第二发掘区是为后岗一期文化,该遗址的后岗一期文化分为早、晚期,其早期遗存含有许多磁山文化因素。b.西万年遗址磁山文化和后岗一期文化共存于同一个遗址,含磁山文化晚期因素的后岗一期文化的早期地层叠压在后岗一期文化晚期的地层之下,这为后岗一期文化由磁山文化发展而来提供了地层依据。(4)大司空一期文化①发掘的遗址有豫北安阳大司空村、大正集老磨冈、大寒南冈和鲍家堂,在河北有邢台柴庄、邯郸百家村、磁县下潘汪和界段营等。②文化特征a.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的骨器和蚌器。b.有少量彩陶,彩绘大多为红色或赭色,黑色很少。③后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一期文化先后关系后岗一期文化比较接近该地区的磁山文化,而大司空一期文化则和时代较晚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比较接近,说明后岗一期文化早于大司空一期文化。(5)后岗二期文化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北和冀南地区,山东的西部也发现类似的文化遗存。②发掘的遗址主要有豫北的安阳市后岗、大寒南岗、八里庄、汤阴县白营,冀南的邯郸涧沟和龟台、磁县下潘汪、永年县台口等。③文化特征a.石器有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镞、环状器等,有的遗址还出土少量的细石器。b.后岗二期文化的房屋大都是圆形的“白灰面”建筑,房屋附近、居住面的填土中、墙基下、散水下、甚72

70至柱洞下都发现婴儿墓,有的有瓮棺。c.居民已掌握了比较高超的凿井技术。d.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黑陶和红陶的数量很少。e.墓葬大都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无随葬品。4.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经济形态(1)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文化状况①农业生产在当时已进入到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有的地区已进入到犁耕农业阶段。②陶寺遗址出土的石钺、犁形器,涧沟遗址出土的扁平长方形石铲、蚌铲以及其他一些遗址出土的石锄、骨锄等,都是较好的开垦工具。③家畜饲养业发展,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羊等,以猪的数量最多。④制陶业有较大的发展,轮制技术已得到广泛使用。⑤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地区已普遍使用铜器。(2)黄河中游地区在龙山文化时代发现的遗址①王城岗城址城址位于王城岗上,由并列的东西两域构成,东城的西墙即西城的东墙。②平粮台城址平面呈方形,南城垣和北城垣的中部都有城门,南城门有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③郾城郝家台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垣用土夯筑而成,城内有房基、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器、骨器和陶器等遗物。④安阳后岗遗址第二期文化层中发现夯土墙,它围在该遗址的西、南两面,长约70余米,宽约2~4米。(3)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进步特征①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②制陶业及其他手工业有较大的发展。③劳动分工产生,出现了比前一阶段更多的剩余产品,私有制获得发展。④男子在各个生产部门中起主导作用,导致母系制的覆灭和父权制的确立。⑤私有财富的增多,氏族内出现了贫富分化,导致了阶级的产生。⑥黄河中游地区各种新石器晚期文化中都发现卜骨,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上已出现享有特殊权益的专职巫师。二、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马家窑文化(1)石岭下类型①类型概述石岭下类型是介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既具有庙底沟类型的文化因素,又具有马家窑类型的文化因素,是马家窑文化的早期阶段。②分布区域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流域,以及西汉水与洮河流域,但中心区域在甘肃东部的天水至武山一带。③发现的遗址天水杨家坪、西山坪、关子镇、罗家沟,秦安县山王家,静宁县威戎镇,通渭县李家坡,甘谷县王家坪、渭水峪,武山县石岭下、灰地儿、傅家门,临洮马家窑。④文化特征陶系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次之。⑤石岭下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类型的区别a.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无内彩,石岭下类型有少量内彩,马家窑类型有较多的内彩。b.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彩纹都绘在陶器的上腹;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有少量遍体满饰花纹,大多数在下腹的近底部留一段空白不施彩绘;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有一部分遍体饰花纹。c.陶器的形制,庙底沟类型的陶器以平底器为主,其次是圜底器和三足器;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则无鼎之类的三足器,尖底器也很少;石岭下类型的陶器大多数与马家窑类型的同类器雷同。(2)马家窑类型73

71①分布区域甘肃省东部的泾、渭水上游和西汉水及白龙江流域,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以及宁夏的清水河流域,青海东部的贵德盆地和河西走廊的武威以东地区,也有少量分布。②发现的遗址有甘肃兰州市曹家嘴、王保保城、西玻呱,永登蒋家坪,永靖范家村,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甘谷灰地儿,天水罗家沟,青海省民和阳洼铺(坡)、核桃庄,大通上孙家,贵南承马台等。③文化特征a.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磨制石器为主。b.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泥质灰陶。c.墓葬葬式有二次葬、仰身直肢葬和瓮棺葬等。(3)半山类型①分布区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和庄浪河流域,胃河上游的天水、武山一带和宁夏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分布仅限于永昌市以东地区。②发现的遗址有甘肃省兰州市青岗岔、花寨子、广河地巴坪,景泰张家台,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宁夏固原陈家湾等。③文化特征a.生产工具有石斧、锛、刀、凿等,石刀有一部分有双孔,长方形弧刃。b.房屋都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房屋附近有储存物品的窖穴和陶窑。c.陶器以红陶数量最多,有少量的灰陶和黄白陶。d.墓葬已包括土坑墓、石棺墓和木棺墓三种;葬式早期多仰身葬,晚期多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一般很少,少数墓有较多随葬品,开始出现贫富分化。(4)马厂类型①分布区域惟河西走廊地区延伸范围较广,直达玉门一带。②发掘的遗址甘肃省永靖县马家湾,永昌鸳鸯池,永登县蒋家坪,兰州市白道沟坪、土谷台,皋兰糜地岘,酒泉市下河清,青海省乐都县柳湾等。③文化特征a.居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在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和骨制农具。b.房屋遗存中房屋内部普遍有袋状窖穴,标志私有财富的出现。c.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d.墓葬的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墓葬的规模大小和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比较突出;晚期出现人殉和人祭的墓葬。2.齐冢文化(1)分布区域甘肃东部泾、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甘肃中部地区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流域,甘肃西部和青海东部地区的庄浪河、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等地区。(2)发现的遗址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秦魏家、张家嘴,武威市皇娘娘台,广河县齐家坪、阳洼湾,兰州市青岗岔,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海家湾,青海省贵南泵马台,大通县上孙家,乐都县柳湾等。(3)文化特征①房屋遗存大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内大多有白灰面铺设的居住面,房屋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灶,门道一般朝南。②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铜器,以石器为主。③陶器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④墓葬墓坑大多为长方形竖穴,头向西或西北;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等;普遍发现成年男女合葬墓和殉人墓,随葬品多寡悬殊和由其表现出的贫富分化及阶级对立十分显著。⑤齐家文化时期的农牧业、制陶业及其他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尤其冶铜业的发展,反映生产力水平有了74

72显著的提高。⑥齐家文化时期,氏族制已趋瓦解,文明时代到来。三、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后李文化(1)分布区域泰沂山脉北侧、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2)发现的遗址山东省临淄后李官庄,章丘县龙山镇西河、小景山,长清县张官,邹平县孙家等,以章丘县境内发现的遗址最多。(3)文化特征①出土的石器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支脚、垫石、石斧和石凿等。②陶器都用含细砂沉积土直接烧制,陶土不经淘洗,有很少的砂粒,较粗,可能孱砂。③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屋内地面平整,有的地面和墙壁有烧烤痕迹;房屋的形制为圆角长方形,门道多朝南。④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竖穴侧室墓两种,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极少。2.北辛文化(1)分布区域泰沂山区的南侧及西侧的湖东山前平原地带,泰沂山区的北缘也发现一些北辛文化遗址,多数遗址位于山区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区。(2)发现的遗址山东滕县北辛、泰安大汶口(1974年发掘的第一期文化遗存)、兖州王因的下文化层、西桑园、小孟、邹平苑城西南村、章丘王官、董东和阜村、淄博周村浮山驿、青州桃园、长清张官,江苏邳县大墩子第一期文化遗存、连云港二涧村下层以及大村等。(3)文化特征①生产工具有石器,骨、角、牙器;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②墓葬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随葬品很少。③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种,以夹砂陶的数量最多。3.大汶口文化(1)分布区域鲁中、南和苏北、皖北,以鲁中、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2)文化特征人们过着农业定居生活,农作物以粟为主;有比较发达的家畜饲养业,家畜种类有猪、狗、牛、羊等。(3)文化分期如表5-2所示。75

73表5-2大汶口文化分期表龙山文化第二文化层上中层第二文化层下层晚晚期墓上层墓第一文化层期中期墓下层墓大汶中期晚期墓早期墓第一文化层口文晚期墓化晚期墓早期墓墓葬早中期墓(1974年期早期墓早期墓发掘)下文化层下文化层下文化层北辛文化王因刘林大墩子大汶口西夏侯呈子东海峪三里河(注:此表依《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①早期阶段a.分布区域鲁中、鲁南、胶东半岛和苏北的淮北地区。b.发现的遗址山东兖州王因、滕县岗上村,曲阜尼山、大果庄,蓬莱紫荆山(下层),泰安大汶口(下层),苏北邳县刘林、大墩子(中层墓)等。c.文化特征第一,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及少量陶质工具。第二,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和黑陶的数量较少,但较北辛文化增多。第三,早期的墓葬,头向一般朝东,也有头向朝北的;葬制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合葬。②中期阶段a.发现的遗址山东邹县野店、滕县岗上村、泰安大汶口(第五、六期),江苏省新沂县花厅村、邳县大墩子(晚期墓)等。b.文化特征第一,中期的生产工具,不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都比较精致。第二,陶器以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次为泥质黑陶和灰陶,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的数量最少。第三,墓葬的头向大多数朝东或东北;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合葬墓,合葬墓中有同性合葬、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合葬、大人和小孩合葬三种。③晚期阶段a.分布区域除鲁中、南和苏北的淮北地区外,鲁北、皖北、豫东、豫中等地区,都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b.发现的遗址山东省泰安大汶口(第七至第九期文化遗存)、曲阜西夏侯、东位庄、胶县三里河、日照东海峪(下层),安徽省萧县花家寺,河南省偃师滑城、禹县谷水河、平顶山寺岗等。c.文化特征第一,生产力水平比中期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二,制陶业有较大的发展,轮制技术已用来生产大件陶器。第三,作为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开始出现,城址有山东滕州市官桥镇西康留、阳谷县阿城镇王家庄等。第四,出现比较复杂的意符刻文或称刻划符号。第五,墓葬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合葬墓;合葬墓多为一对成人男女合葬墓,个别一对成年男女和小孩合葬。76

744.龙山文化(1)龙山文化的分布、文化特征和类型①分布区域黄河下游,其中包括山东的全境、江苏和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②发掘的遗址山东历城城子崖,日照两城镇、东海峪,潍坊姚官庄、鲁家口,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荏平尚庄,泗水尹家城,江苏省徐州高皇庙,连云港二涧村等,三里河、东海峪等。③文化特征a.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为主,平底器次之,器身上常带盖、流、耳、鼻、錾等附件。b.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打制的罕见,穿孔技术比较发达。c.制玉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也反映玉质礼器制作的专业化。d.冶铜业已开始出现。e.墓葬很少发现分布集中和排列有序的墓葬群,表明群族纽带逐渐松散。④类型划分a.城子崖类型第一,分布在鲁中丘陵、鲁西平原以东地区。第二,灰陶数量较多,黑陶数量较少。b.两城类型第一,分布于鲁东山地和滨海地区。第二,陶器以黑陶为主,其中龙以陶质细腻、表面磨光而呈黝黑光亮者尤为突出。c.青昌堆类型第一,分布在鲁西平原、豫东和苏北的黄淮平原。第二,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数量较少。(2)龙山文化的分期和社会性质①分期a.早期第一,以东海峪的中文化层墓葬、大范庄的部分墓葬和呈子的上文化层为代表。第二,陶器以夹砂黑陶和褐陶为主,泥质黑陶的数量较少。b.中期第一,以东海峪的上文化层、呈子文化层和三里河部分墓葬为代表。第二,陶器中泥质黑陶的数量增加,制作以轮制占多数,龙山文化的典型器形均已出现。c.晚期第一,以姚官庄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为代表。第二,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的黑陶为主,细泥黑陶和灰陶次之,有少量的橙红陶和黄白陶。第三,作为防御性设施的城堡逐渐增多,主要遗址有山东省寿光县孙家集边线王,邹平县苑城乡丁公,临淄田旺(桐林),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鲁西的阳谷县景阳岗、皇姑冢、王庄,荏平县教场铺、大尉、乐平铺(三十里镇)、尚庄,东阿县王集等。②龙山文化的社会形态a.龙山文化时代,农牧业和手工业的水平比大汶口文化时期有了显著的提高。b.轮制陶器技术普遍推广,蛋壳黑陶和大型磨光陶大量生产,反映制陶业的水平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文化。c.制石、制玉手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d.社会上财富的增加和掠夺战争的繁多,设防城堡的普遍出现。e.礼器以及体现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问世。四、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仙人洞和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仙人洞和吊桶环文化遗存①仙人洞文化a.在地层上将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区分开来。b.仙人洞遗址的分层特征77

75第一,第2层、第3层为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堆积。第二,第2层(西区为2层和3层)为上层文化堆积,第三,第3层和第4层为下层文化堆积。c.上层和下层出土的文化遗物区别第一,上层出土夹砂粗陶片,而下层则不见。第二,上层有磨制石器,而下层只有打制石器,无磨制石器。第三,上层有较多的人们食剩抛弃的螺蚌壳,而下层少见或不见。第四,上层出土的陶器均为碎片,夹砂红陶,质地粗疏粒。②吊桶环系文化a.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大层。b.上层出土夹砂粗陶片、局部磨制的石器、骨器、穿孔蚌器和大量兽骨。c.下文化层出土文化遗物与仙人洞下层一致。(2)玉蟾岩文化遗存①分布区域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遗址所在地为南岭北麓。②出土文化遗物石器、陶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以及水稻遗存。③文化特征a.石器全部打制,无磨制石器。b.陶片呈黑褐色,火候很低,质地很疏松,陶片内外均饰编织纹。c.稻作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d.狩猎技术和狩猎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彭头山文化(1)分布区域湘西北的澧水下游,即武陵山至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区,遗址都分布在岗地和低丘上。(2)发现的遗址彭头山、八十垱、李家岗等三处。(3)文化特征①房屋分大型地面建筑与小型半地穴式房屋两种。②墓葬墓坑小而浅,有方形、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③陶器多红色或褐色,有红色陶衣。④石器分为细小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类。⑤水稻遗存的出土,说明距今水稻的栽培已越过了选育、驯化阶段,进入到稻作农业的诞生阶段。3.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1)皂市下层文化①分布区域湘西北的澧水中下游和沅水下游。②发掘的遗址湖南石门县皂市、临澧县胡家屋场、岳阳市钱粮湖坟山堡等。③文化特征a.人们对居址位置的选择多着眼于发展农业。b.石器共分三类,即大型打制石器、燧石小石器和磨制石器,以大型打制石器和燧石小石器的数量最多。c.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的比例远大于夹炭陶,而泥质红陶和泥质红褐陶的数量比彭头山文化增多。(2)城背溪文化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两岸,即湖北秭归、宜昌、宜都(枝城市)、枝江县的长江两岸。②文化遗址分类78

76a.以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为代表。遗址分布在长江边的一级台地上,洪水季节可能被淹没,在遗址之下的河漫滩上,能看到文化遗物。b.以金子山、青龙山为代表。遗址位于临近长江的低山顶上,在山坡上可见文化遗物,文化层往往暴露于地表。③发现的遗址湖北秭归县柳林溪、朝天嘴、宜都城背溪等。④文化特征陶器主要用泥片贴筑法成型。4.大溪文化(1)分布区域西达川东的三峡地区(巫峡),东抵汉水,南至湖北的洞庭湖北岸,北界达湖北荆州地区。(2)发现的遗址①四川巫山大溪、巫山县城。②湖北秭归县朝天嘴,宜昌杨家湾、中堡岛、渡河口、青水滩、白庙子,宜都县红花套,枝江县关庙山,当阳县,松滋县桂花树,江陵毛家山、蔡家台、朱家台,公安县王家岗。③湖南省澧县三元宫,安乡汤家岗、划城岗,临澧县沙堤,华容县车轱山,岳阳县君山等。(3)文化特征①长江中游的先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猪、牛、羊)。②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骨器和木器。③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黑陶的数量很少;晚期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④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⑤墓葬大都是一次葬,二次葬少见,大多数为头向南;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4)类型划分①长江三峡区a.石器多大型厚重,制作比较粗糙;小型石器只有少量的锛、凿之类;石器原料多为砾石。b.炊器以陶釜和支架为主,中期开始出现少量的鼎。②三峡以东地区a.炊器方面以鼎为主,釜的数量较少。b.陶器中有极少量白陶。③洞庭湖北岸的湘北地区彩陶纹饰纤细、繁缛,富于变化,陶器中有一定数量的白陶。5.屈家岭文化(1)分期及文化特征①早期a.发现的遗址湖北京山县屈家岭、朱家嘴(即惠亭水库)、武昌放鹰台下层等;湖南省安乡划城岗遗址的中一期、度家岗墓葬、华容长岗庙等。b.文化特征第一,早期的石器磨制得比较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的痕迹。第二,陶器以灰黑陶为主,灰陶次之。第三,墓葬头向东北,随葬品大都为日用陶器,也有随葬生产工具的,如石铲、石锛等。②中期a.发现的遗址湖北省郧县青龙泉中层,宜昌清水滩三期文化,宜都红花套第四期,枝江关庙山屈家岭文化层;河南省淅川下王岗、黄楝树、下集,唐河寨茨岗;湖南省安乡划城岗中二期及同期墓葬;四川省巫山县大溪等。b.文化特征第一,房屋遗址发现得比较多,按房屋的平面形制可分为长方形单间、长方形双间、圆形单间等。第二,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和陶器较少。79

77第三,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很少。第四,墓葬大都是“散葬”、“单人葬”,也无多人二次合葬墓。③晚期a.发现的遗址湖北省天门县石家河遗址的下文化层、均县观音坪下层等。b.文化特征第一,石器有中、小型上窄下宽的长方形石斧、弧背长方形双孔石刀、三棱锥形和三棱圆柱形有铤石镞。第二,彩陶纺轮数量增多,形制变小,彩纹多作太极图式和对称的双弧线中夹斜线的图案。第三,陶器以灰陶为主,但红陶的数量较中期增加。(2)城址①城址的分布与规模a.城头山古城第一,分布的澧阳平原位于武陵山与洞庭湖之间,即西为武陵山,东为洞庭湖,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二,城址由护城河、城垣、城门和城内夯土台基等几部分组成。b.走马岭古城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焦山河乡走马岭村。c.阴湘城第一,城址在湖北省江陵市城西北,城址所在地属马山乡。第二,1995年3~5月发掘,发现的遗迹除城垣外,还有房址、灰坑、灰沟、窑址、墓葬等;在相当多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稻米和稻谷。d.马家垸古城城城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五里镇(刘集乡)显灵村,遗址两侧均有向南流入长湖的河流。e.石家河古城第一,城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北约1公里,西北20余公里即为位于大洪山余脉南侧的京山县屈家岭遗址。第二,城址由城垣、护城壕和壕外土台组成。②城址的特征a.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多座防御性城堡,是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帝部族与长江中游地区的部族发生过多次战争的结果。b.长江中游的五座古城均由护城壕、城垣、城门等几部分构成,有些古城的城垣是利用天然岗地连接修筑而成,故城垣平面形制不规整。c.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石家河古城,不但规模大,而且其城内外在宗教区、主要居住区、墓葬区等区划方面,都有统一规划。d.城的等级分化是社会分化和阶级分化的反映,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革。(3)年代和社会经济①年代王湾二期之后期(相当于庙底沟二期)、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中期三种文化的时代相当。②社会经济a.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很发达,普遍栽培水稻,猪、狗、羊、鸡等,普遍饲养。b.屈家岭文化中期已出现分间房屋、布局呈“品”字形分布的房屋。c.墓葬多为分散的单人葬,反映氏族血缘纽带的松弛。d.屈家岭遗址的下层还发现反映父权崇拜的陶祖,说明屈家岭文化时期已进入父系制阶段。6.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和桂花树三期文化(1)石家河文化①分布区域分布于汉水中、下游地区,中心地区在江汉平原的中部,即现今的湖北省京山、天门、钟祥等县境内。②文化特征a.陶器以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多,有少量泥质红陶。80

78b.纹饰以篮纹最多,其次是绳纹和叶脉纹。c.墓葬中一部分有二层台,墓坑和人骨用胶泥封填,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2)青龙泉三期文化①发现的遗址青龙泉、湖北省郧县大寺(上层)、废家洲,均县乱石滩、花果园,房县七里河、羊鼻岭,孝感碧公台,当阳季家湖(下层)、王家台,枝江关庙山,江陵蔡家台、张家山(第四层),河南省淅川下王岗(晚期)和信阳市阳山等。②文化特征a.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陶制工具较少。b.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次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泥质黑陶很少。c.葬式多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极少数屈肢葬,头向西或北。(3)桂花树三期文化①分布区域分布于鄂南和湘北地区。②发现的遗址湖北省松滋县桂花树、通城尧家(晚期),湖南省平江献冲舵上坪,澧县王家岗、鸡叫城、道河,安乡县度家岗和划城岗(晚期),沅江鄜湖石君山,华容时家岗,湘阴青山等。③文化特征a.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典型器形。b.房屋形制大都为方形,屋内有灶坑。c.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褐陶为主,次为夹砂红陶,有少量的泥质磨光黑陶、泥质黄白陶和具有红衣的泥质红陶。(4)桂花树三期文化和青龙泉三期文化的区别①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方格纹始终未占第一位,炊器有鼎、鬻、犟、孟。②桂花树三期文化陶器的纹饰,多为方格纹,次为篮纹,器形多鼎、豆、罐,石器多穿孔石刀、石镞,有一定数量的有段石锛和有肩石锄,以及少量的耘田器。7.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1)城址及其出土物①宝墩古城出土的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泥质陶的数量最多。②芒城a.城址内的文化堆积分为龙山时代和宋代两大时期。b.遗物有陶器、石器,陶器的制作以手制加慢轮修整为主,石器均磨制,器形有斧、锛、凿。③鱼凫城a.鱼凫村遗址经发掘,知其文化堆积可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汉代和唐宋时代。b.出土文化遗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泥质褐陶较少,有少量黑皮陶,石器以小型为主,多为磨制,器形以锛为主,有少量石斧、石凿和穿孔石器。④郫县三道堰古城a.城内的文化堆积分为宝墩文化、汉代、宋代三大期,古城的建筑年代为宝墩文化第三期。b.宝墩文化遗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石器多小型,磨制,器形有斧、锛、凿等。⑤双河古城a.双河古城有内、外两道城垣。b.城址出土的文化遗物的文化面貌与芒城相近。(2)宝墩文化特征①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类,陶色有褐陶、灰陶、灰黄陶,有少量黑皮陶,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再经慢轮修整为主。②房屋都是地面建筑,未发现地穴或半地穴式建筑,房屋平面形制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81

79五、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薛家岗文化(1)分布区域分布地域西到鄂皖交界的鄂东黄梅和皖西宿松县,东到安徽省巢湖地区,北到淝水,南达长江。(2)文化分期①第一期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较少,陶器的胎壁较厚,质地松软,火候低,吸水强。②第二期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夹砂红褐陶和泥质黑陶次之,有少量黑皮陶;石器有穿孔石铲、石锛、石凿和石球等。③第三期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石器多通体磨光,刃部锋利;穿孔技术比较发达,穿孔方法有对钻和一面钻两种。④第四期文化的出土物很少,只有几件残破的夹砂鼎、鬻形器、泥质黑陶高柄杯。(3)薛家岗文化已测定的"C年代数据公元前3160±170年(WB80~45),公元前3220±125年(WB80~46),公元前3030±205年(WB80~47)。(4)薛家岗文化周围地理分布东部邻近江南的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江北邻近黄河下游,西部毗邻江汉平原。(5)与周围文化的关系受到来自东部邻近的南京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影响,东北部受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西部受到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影响。2.北阴阳营文化(1)发现的遗址南京城内的北阴阳营遗址,南京南郊的太岗寺遗址,江宁咎庙遗址。(2)文化分期①第一期(北阴阳营期)a.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陶质工具;石器中以扁平舌形穿孔石斧、大而长的条形石锛、有段石锛、七孔石刀等颇具特征。b.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其中以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c.墓葬大多数集中分布,无墓穴,均用含烧土和陶片的黄土掩埋;头向大多朝东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俯身葬和二次葬;随葬品大多是生前使用过的实用品,其中包括生产工具和陶器。②第二期(咎庙一期)a.石器主要有斧、锛、刀、凿、镞等。b.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有少量质地疏松多孔的胎中夹有植物茎叶的陶器。③第三期(咎庙二期)a.石器主要有扁薄平刃呈凤字形的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多孔石斧、长方形三孔石斧、靴形石刀、长柄石刀、小型有段石锛等。b.玉器有素面玉瑗、兽面纹玉佩等。c.陶器典型器形是高颈鼓腹圈足贯耳壶。3.马家浜文化(1)提出年代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文化时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77年正式提出。(2)分布区域以太湖流域为其中心地区,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北达江淮之间。(3)发现的遗址浙江桐乡县罗家角、嘉兴马家浜、吴兴邱城,江苏省吴江梅堰、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上海青浦崧泽等(4)社会经济①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器。a.早期制作比较粗糙,主要器形有斧、锛、刀、凿、臼、砺石等。82

80b.晚期第一,制作得比较精致,大多通体磨光,器形规整,穿孔技术比较进步。第二,器形有斧、锛、穿孔石铲、锄、凿、镞、纺轮等。第三,装饰品有璜、块、环等。第四,骨器数量比较多,制作比较精致,主要器形有镞、鱼镖、匕、凿、锥、勾勒器、靴形器、器柄、针等。第五,有少量陶质工具,如网坠、陶杵等。②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水稻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草鞋山、崧泽、罗家角等遗址都发现水稻遗存,崧泽遗址出土的稻谷、米粒,经鉴定为籼稻,草鞋山遗址的炭化谷粒经鉴定有籼稻、粳稻两种;家畜有猪、狗、水牛等。③纺织物草鞋山遗址的第10层曾发现三块炭化了的纺织物残片,这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纺织品,花纹为山形斜纹和棱形斜纹,罗家角遗址还出土芦苇编织物。④房屋房屋多为长方形,个别为圆形,还发现一座圆形房屋,房屋周围有柱洞10个。⑤墓葬a.分布集中,排列有序,都有比较整齐的墓列。b.一般无墓坑,采取就地堆土掩埋的方法。c.盛行头向北的单人仰身直肢葬,有少量仰身屈肢葬、侧身葬和二次葬。d.墓葬中,有将釜、豆、钵、盆等陶器扣在死者的头上,或置于陶器中。(5)分期和年代①分期a.早期第一,以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的第四层为代表。第二,陶器以红褐陶为主,次为灰黑陶,红陶最少;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各种刻划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釜、支架、孟、盆、钵、盘、碗、罐、网坠、纺轮等。b.晚期第一,发掘的遗址有马家浜、罗家角第三层、邱城下层、草鞋山第八至第十层及基墓葬、崧泽下层、越城下层、圩墩下层、梅堰下层等,其中罗家角、草鞋山、崧泽和圩墩等遗址都有多层文化堆积,地层叠压关系比较清楚。第二,陶器有夹砂和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泥质黑陶,其中以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②年代a.桐乡罗家角的两个数据分别为距今6260±130年(ZK860)、6400±100年(ZK8004)。b.草鞋山的两个数据分别为距今5620±115年(ZK120)、53654-105年(ZK202),前一个数据是该遗址第11层木炭测定,后一个数据是第8层木炭测定。c.马家浜文化延续的年代为距今6400~5400年,如采用树轮校正的数据则为距今6900~5800年。(6)马家浜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与周围诸文化的关系①文化类型划分a.罗家角类型第一,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杭州湾以北,可归属该类型的遗址有罗家角、马家浜、余杭县的吴家埠等。第二,陶器的组合是鼎、罐、盆、盘、钵、孟、支座等,鼎和豆少见。第三,陶器多角风格、锯齿纹及荷叶边装饰,在草鞋山、圩墩两遗址则不见。b.草鞋山圩墩类型第一,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北部和东北部,该类型的典型遗址是草鞋山和圩墩两遗址。第二,陶器组合是釜、豆、盆、钵、孟、罐、鼎等,陶豆是主要器形之一,鼎在早期不见,晚期出现几种形制的鼎。第三,在马家浜文化晚期地层中常见的炉条式烧火架。②与周围文化的关系a.分布地域与宁(波)绍(兴)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邻近,两者之间在文化因素方面互相影响。第一,有脊釜是河姆渡文化陶釜的主体。第二,生产工具中的骨耜、木构件中的榫卯构件及企口板,都是河姆渡文化的特色。83

81第三,河姆渡文化中的腰檐釜(早期器物)、敞口宽边腰檐釜、里黑外红豆盘的喇叭形圈足豆,是受了马家浜文化影响的结果。b.江苏常州地区是宁镇山脉地区和太湖流域的接壤地区,该地区以圩墩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和宁镇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互相影响。第一,北阴阳营遗址M61随葬的穿孔石斧和圩墩遗址三期M31出土的石锄,形体基本相似。第二,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柄部有算珠状突棱的细柄豆,在圩墩三期中也有相似的器形,两者都有带管状流的孟形器。第三,北阴阳营遗址早期的两个灰坑出土的陶釜,其形制和圩墩遗址的同类器相似。4.崧泽文化(1)分布区域以太湖流域作为中心地区,但传播的范围稍大于马家浜文化。(2)文化分期①早期a.墓葬第一,崧泽遗址第一次发掘的处于灰黑土层的8座墓葬,圩墩遗址第二层的26座墓葬,草鞋山遗址第七层的6座墓葬,有的墓葬的堆土中还出土马家浜文化的遗物。第二,墓葬的葬式既有俯身葬,又有仰身葬,头向大都朝北。第三,随葬品较少,其中有少量生产工具,如石斧、锛、铲、凿、镞等,装饰品多块少璜,陶器有豆、壶、罐、盘、钵、釜等,以豆最常见。b.石斧厚重穿孔,多为舌形,数量很少的鼎大都为釜形,多为扁铲足。c.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夹砂陶大都用介壳粉末和稻壳作为搀和料,质地粗疏,泥质灰陶质地细腻,火候较高,色泽较纯。②中期a.墓葬第一,属于中期的有崧泽遗址中层的第二期墓葬,草鞋山第六层的大部分墓葬,圩墩崧泽文化层的部分墓葬。第二,墓葬大都为头向南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开始出现一对成年男女合葬墓。第三,随葬品多为日用陶器,也有少数墓随葬少量石器。b.石器常见的器形有斧、锛、铲、锄、凿、矛、纺轮、网坠等,其中以穿孔石斧、穿孔石铲、有段石锛和石锄最具特征性。c.玉器制作比较精致,器形璜、块、珠、坠饰等。d.陶器第一,灰黑陶的数量增加,红陶数量减少,灰黑陶的比例大于红陶的比例。第二,器表多素面,纹饰有弦纹、瓦棱纹、竹节纹、绳纹、压划纹、堆纹、镂孔及彩绘。第三,镂孔主要施于豆柄上,有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第四,个别器物的肩部或底部有刻划符号或刻划动物形象。e.文化崧泽文化中、晚期,父系制已开始确立,已出现一对成年男女合葬墓,随葬品多寡悬殊现象已经出现。③晚期a.石器磨制精致,器表光洁;穿孔技术发达,孔多用管钻法,两面对钻,少数为两面琢成;器形有穿孔石斧、锛、犁等。b.玉器有穿孔玉斧、镯、环、管、珠、坠等,璜罕见。c.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的泥质黑皮陶和夹砂红褐陶。84

82d.纹饰常见的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镂孔和彩绘;彩绘为朱红或黄色,彩绘易脱落,是陶器烧成后彩绘的。e.墓葬第一,主要有崧泽遗址中层第三期的53座墓葬,草鞋山遗址第四层的8座墓葬,吴县张陵山遗址下层的6座墓葬,1980年发掘的上海市松江县汤庙村遗址的4座墓。第二,葬式和头向与中期相同,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无墓坑。第三,随葬品的一般组合是鼎、豆、罐、壶,而斧、锛等生产工具,很少用来随葬。(3)年代a.经过"℃测定的年代数据只有两个,其年代分别为距今5230±200年(ZK438~0)、4635±105年(ZK437~0)。b.与崧泽文化时代相当的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的一个'C数据为距今5330士175年(WB78~7)。c.崧泽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5000年。5.良渚文化(1)分布区域中心地区是太湖流域。(2)遗址分布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只发现其中、晚期遗存,不见早期文化遗存。(3)受到良渚文化因素影响的地域①区域北到苏北北部和鲁南,西到宁镇、安徽的江淮地区及鄂东地区,南抵赣北和粤北地区。②表现a.1978~1979年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发掘的苏北海安青墩遗址的上文化层中曾发现类似良渚文化的贯耳壶、有段石锛、玉琮、玉璧、玉瑗等。b.苏北新沂花厅和邳县大墩子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墓葬中曾出土和良渚文化近似的贯耳壶、小口扁腹罐、有肩穿孔石斧、双孔石斧等。c.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出土和良渚文化相似的贯耳壶和有段石锛。d.南京江宁咎庙遗址第二期文化中发现良渚文化中常见的贯耳壶、有段石锛、有肩穿孔石斧、有柄石刀和玉瑗等。e.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遗址晚期文化遗存中有和良渚文化相似的贯耳壶、鬻形器和有段石锛。f.赣北的修水山背地区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有和良渚文化相似的有段石锛、袋足鬻、壶形器等。g.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中出土许多和良渚文化类同的袋足鬻、穿孔石斧、有肩石斧、玉琮、玉璧、玉瑗等。(4)文化特征①陶器a.以泥质黑皮陶和夹砂灰黑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其中以泥质黑皮陶最具特征性。b.制作以轮制为主,器形浑圆、规整、胎壁薄。c.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d.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和镂孔,镂孔以圆形和三角形为主,一般饰于圈足和豆柄上。e.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有少量平底器。②石器a.通体磨光,制作精致,棱脊分明;穿孔技术发达,穿孔普遍使用管钻法。b.具有特征性的器形有扁平长方形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有段石锛、两端上翘中上部有穿孔的耘田器、有柄石刀、三角形穿孔石犁、石镞、石矛、石镰等。③玉器常见的器形有斧、璧、琮、瑗等,这些玉器大多是大型墓中的随葬品,玉琮和其他一些玉饰上常饰有兽面纹(原始型的“饕餮纹”)、云雷纹、鸟纹等。④水井是土井,出土物有带柄石斧、彩绘陶器和各种黑陶器,有些水井采用大树干去皮剖开而成四五块弧形木板,长约二米,两端凿孔,围成井圈。⑤建筑85

83马桥发现地面建筑遗迹,居住面为红烧土硬面。⑥农业经济已很发达,有水稻、蚕豆、芝麻、花生、西瓜子、酸枣核、毛桃核、葫芦等。⑦织物a.竹编织物、草编织物和丝麻织品的工艺水平很高。b.竹编器物有竹席、篓、篮、箩、千箭、簸箕等。c.麻织品有麻布和麻绳。d.丝织品有绢片、丝线和丝带等。(5)分期和年代①早期a.代表性遗址以江苏省吴县越城中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江苏吴县张陵山第二层及其墓葬,浙江省吴兴邱城上文化层、岱山县大衢岛孙家山等。b.陶器第一,以泥质黑皮陶和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第二,制法以轮制为主,有的器物兼用手制和模制,部分器表经打磨,胎壁薄而匀称。第三,泥质灰陶大多呈灰白色,泥质黑衣陶火候较低,质软,黑衣呈灰黑色,极易脱落。第四,常见的纹有弦纹、划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第五,弦纹一般饰于圈足、豆柄、器皿的颈部和腹部。第六,镂孔大多施于圈足上,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最多,平底器次之,圜底器很少。c.石器第一,均通体磨光,制作较崧泽文化精致。第二,穿孔技术发达,大多使用管钻法穿孔。第三,主要器形有长方形的扁平穿孔石斧、双孔石斧、有柄穿孔石斧、长条形弧背石锛、有段石锛、耘田器、三角形穿孔石犁、有柄石刀等,其中以有段石锛、耘田器、三角形石犁、有柄石刀等d.玉琮只有一种外表饰原始兽面纹的短筒形镯式琮,外方内圆的方柱体玉琮还未出现。e.墓葬第一,大多头向南或东南,单人仰身直肢葬,少数有木棺。第二,随葬品多寡的出现比崧泽文化时期突出,一些富有的大墓随葬品多达四五十件,其中包括一些精美的玉器。第三,随葬的玉器有玉琮、玉璧、玉瑗、玉镯、玉斧、玉环、玉解、玉德、玉佩件等,其中的玉琮、玉璧和玉斧等,已失去装饰品的意义,而具有奴隶制时代的“礼器”的性质。②中期a.代表性遗址以上海市马桥遗址的第五层和江苏省武进寺墩的良渚文化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上海松江县广富林、青浦县福泉山,江苏昆山绰墩、吴江县梅堰上文化层,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杭州水田畈、良渚荀山、海宁县千金角等。b.陶器第一,泥质黑皮陶的数量比早期增多,泥质灰陶的数量减少。第二,轮制技术比早期发达,器形规整,胎薄。第三,泥质黑陶的器表一般都打磨光滑,使器皿黑而发亮,弦纹、竹节纹和镂孔都比早期发达。第四,主要器形有鱼鳍足和丁字形足的鼎、实足鬻、袋足鬻、粗矮圈足豆、柄部有数道弦纹的高柄豆、圈足盘、子母口带盖簋形器、带盖贯耳壶、贯耳罐、带盖宽把手壶、宽把簋等c.石器中期和早期变化不大,只是制作技术有所提高,器类有所增加。d.葬制第一,中期较多用玉璧、玉琮、玉斧、玉瑗等随葬的墓,有的大墓随葬几十件之多。第二,埋葬时举行某种用火的敛葬仪式。③晚期a.代表性遗址86

84以浙江省嘉兴雀墓桥和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第二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浙江湖州花城木构窑藏、嘉善新港,上海金山亭林,江苏江阴璜塘绛古井,常熟三条桥、黄土山、嘉菱荡等。b.陶器第一,以泥质黑皮陶为主,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第二,泥质黑皮陶质地细腻,胎呈淡灰色,夹砂陶多为夹细砂。第三,陶器的制作技术比中期进步,器形规整、美观、精致,出现胎壁很薄的蛋壳黑陶。第四,器表以素面为主,部分器皿饰弦纹、竹节纹、刻划纹和镂孔。第五,常见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锥形足的鼎、肥大袋足鬻、圈足盆、镂孔矮圈足豆和竹节纹高柄豆、贯耳壶、贯耳罐、宽把壶、带流宽把杯、尊等。第六,晚期的陶器和中期的区别是,袋足鬻的足比前期肥大,实足鬻消失,贯耳壶和贯耳罐的数量增加;贯耳壶的圈足变高,颈呈喇叭状,口径约为腹径的三分之二。c.墓葬第一,男性的随葬品最多,其中有玉斧、玉琮、玉璧等。第二,葬墓中“一夫多妻”反映出良渚文化晚期可能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或跨进阶级社会的门槛。④年代a.早期只有张陵山遗址第二层木炭测定的一个数据,其年代为距今5100±230年(zK433)。b.中期的四个数据皆用钱山漾下层的标本测定,其最大数据为距今4700±100年(ZK49),最小数据为距今4140±85年(ZK50)。c.晚期的两个数据均在距今4000年以下。d.良渚文化遗址经“℃测定的年代数据共有七个,早期大约为距今5000~4500年,中期为距今4500~4000年,晚期为距今4000~3700年。(6)聚落群和古城址①莫角山聚落群a.分布区域位于今杭州市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一带,遗址位于余杭大观山果园内,是这一聚落群中的中心聚落b.周围文化遗址在其西约2~3公里有反山、汇观山和吴家埠等良渚文化遗址、祭坛和墓葬,其北邻有良渚文化瑶山祭坛和墓葬,周围一带有40余座小型的良渚文化遗址。c.聚落群概况第一,莫角山是一座大型的在自然土岗上夯筑的遗址,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第二,有大片夯筑层、夯窝、成排大型柱洞等遗迹。第三,柱洞内有木柱朽灰。第四,建筑基址压在良渚文化晚期早段的地层和灰坑之上,又被良渚文化晚期偏早阶段的地层所叠压。第五,莫角山夯土台上原先有大规模的用土坯砌墙并有大型梁柱等木构件的建筑。②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古城址a.古城址概况第一,古城址的范围,南北长约1800~1900米,东西宽约1500~1700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第二,城垣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再用纯净的黄土堆筑而成。第三,古城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古城,城址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b.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一,墓地的排列规整有序,大致分两行排列。第二,墓穴均较大,长约3米,宽约2米,多数墓深1.3米。第三,在墓底筑有低土台状“棺台”,其周围有深约10厘米的浅沟。第四,均有木棺,少数墓有木椁,板灰之上常有大片的“朱红色涂层”。第五,大墓均有丰富的随葬品,其中包括数量很多的玉璧、玉琮、玉钺等礼器。第六,反山的“高台土冢”是一座有祭坛的墓地,祭坛的位置正位于墓地的中心,其布局与瑶山祭坛及墓葬相似。c.瑶山祭坛87

85第一,瑶山祭坛在反山“高台土冢”东北约7.5公里,祭坛位于瑶山之顶。第二,祭坛遗迹平面呈方形,由里外三部分组成,最内一部分是一座红土台,平面呈方形,第二部分是红土台四周的围沟。第三,祭坛范围内有12座墓葬分布,分别打破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台。第四,墓葬集中分布于祭坛的南半部,分为南、北两列,北列5座,南列7座,有的墓葬有棺、椁之类的葬具。第五,随葬品数量各墓不一,随葬品最多的随葬玉器达344件。d.汇观山祭坛第一,汇观山祭坛是利用自然山体修筑而成,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约35米,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第二,在中部偏西部位,以挖沟填筑的灰色土框将祭坛分割成内外三重。第三,祭坛北边凹的山基以石块叠筑成石坎,在祭坛的东、西两侧低于现存坛顶1~1.5米的平面上,各凿有两条南北向的30厘米宽、深的沟槽,以作排水之用。e.良渚文化贵族大墓第一,出土有玉琮、璧、钺及三叉形器、冠状器等重要玉礼器及陶石器250余件。第二,是良渚文化墓葬中墓坑规模最大、出土石钺最多的一座墓。f.城址发现的意义良渚文化古城的发现,再次证明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为人们认识良渚文化社会发展进程及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资料。③福泉山聚落群a.分布范围福泉山聚落群包括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和金山坟、上海县马桥、金山县亭林、松江县广富林等一批良渚文化聚落遗址,福泉山是这一聚落群的中心聚落及氏族显贵墓地。b.聚落群概况第一,福泉山位于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西首,是一座略呈方形的土墩,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第二,遗址的第4层是良渚文化早期墓地,叠压在第4层之上第13层系人工堆筑,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均埋葬在这座人工堆筑的“高台土家”上。第三,埋葬在“高台土家”上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墓坑规模都比较大,大部分都有葬具,葬具上有朱红色彩绘。第四,福泉山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作为墓地而堆筑而成的土山,北部有一大型的燎祭遗迹。第五,墓坑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而又精致,并有玉璧、玉琮、玉斧等礼器,以及作为象征权威的权杖随葬,属于贵族墓地。c.燎祭坑第一,在良渚文化晚期墓葬之北,略呈长方形。第二,其作阶梯形,自北而南,自下而上,共有三级台阶。第三,整个坛面和土块,都被大火烧红,每一层面都有介壳屑,但未见残留的草灰,是一处祭祀活动的场所。d.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灰坑第一,在福泉山北侧第一台阶上,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第二,坑的中心有一个略呈圆形的小土台,坑中填满纯净的草灰,而坑壁、坑底及中间土台,无任何火烧痕迹,坑中积灰。e.良渚文化大墓燎祭仪式的程序先堆置土块,然后用火烧,在祭祀时撒上介壳屑,祭祀后将草灰扫清置于祭坛附近专设的灰坑之中。④赵陵山聚落群a.分布范围赵陵山聚落群包括江苏省昆山市赵陵山、少卿山、绰墩,吴县张陵山、草鞋山等。b.聚落群概况第一,赵陵山遗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赵陵村村北。第二,赵陵山遗址邻近地区,约方圆10里,良渚文化遗址有张陵山、少卿山、绰墩、荣庄等。第三,赵陵山是个土墩,属该遗址的中心部位,土墩三面有河流环绕,土墩的东、西、北三个周边,均有与墩子时代一致的文化层。88

86c.墓葬第一,位于高土台外西北的“丛葬群”“丛葬墓”共有19具人骨架,可分三组,均无墓坑,系平地掩埋,极少有随葬品,有的人骨只有肢骨,有的只有头颅。第二,中型墓群中型墓群及其殉葬墓共9座,还有零散人来覆盖在这里的,这种处置方法应是当时的一种葬俗。第三,规格最高的M77M77是赵陵山“高土台墓地”中地位最高的一座墓葬,埋葬位置在“土墩”中心,是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内填土为灰色粘土,含沙量大,内夹有红烧和灰烬。d.张陵山聚落群构成第一,位于江苏省吴县用直镇西南2公里,由东、西两座土墩(俗称“东山”、“西山”)组成。第二,遗址中层属良渚文化层,下层为崧泽文化层。⑤寺墩聚落群a.分布范围分布于太湖流域的西北部,是良渚文化分布区的最西北边缘,遗址分布比较稀疏。b.聚落群遗址有江苏武进寺墩、江阴高城墩、溧阳杨庄乡宋庄等,寺墩遗址是这一聚落群的中心聚落,其年代为良渚文化晚期。c.聚落群概况第一,遗址的下文化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第二,寺墩遗址是太湖流域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第三,遗址有内外两道河流环绕,内河道直接环绕遗址的中心部位,即中央人工堆筑的“土墩”即寺墩。第四,外河道分布在距“土墩”约300米处,环绕在整个遗址的外围。第五,内河道是堆筑中央土墩所致,可能有防御作用,属于“聚落围沟”,周围是贵族墓地,墓地外围是较低平的居住区。第六,中央土墩是遗址的中心部位,堆筑圆形土墩起祭祀作用,即“祭坛”。第七,据考古钻探,以内河道为中心,在内河道的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条呈放射状的河道通向外河道。d.寺墩遗址墓区第一,寺墩遗址的墓地主要分布在“寺墩”的东部和北部。第二,良渚文化大墓均有丰富的随葬品。⑥其他聚落群a.浙北的嘉兴、平湖、海宁的三角地带,太湖南岸的湖州一带,江苏常熟境内都可能是聚落群,只是根据现有考古资料,难以在这些聚落群中确定中心聚落。b.不同聚落之间的差别第一,浙江海宁境内的荷叶地、三官墩、郜家岭、达泽庙等良渚文化遗址,在所发现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的性质上都有明显的差别。第二,三官墩、郜家岭、达泽庙等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均为小墓,而荷叶地发现的16座良渚文化墓葬,情况则不同。第三,荷叶地墓地呈圜丘状,经解剖,圜丘由五花土、灰烬层和红烧土堆筑而成,是一座人工营造的坟丘。(7)文字符号①马桥遗址下层为良渚文化层,下层出土的黑衣灰陶宽把杯,杯底有两个刻划符号,这件杯底已经残损,只存杯底的约三分之一部分,如杯底完整,可能有两个以上文字符号。②马桥遗址出土的器物上,还有单个符号,其中有些字符化程度很高,这件残破杯底左侧的符号,有的学者认为与甲骨文的“戊”字相似。③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陶贯耳罐的腹部,有四个并列的文字符号。6.宁(波)绍(兴)地区的河姆渡文化(1)分布范围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及其沿海的舟山群岛。89

87(2)概况①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是宁绍平原、萧甬铁路两侧、姚江两岸至舟山群岛一带,以宁绍平原东部和舟山群岛发现的遗址最多。②河姆渡遗址共分四个大的文化层,第三、四文化层为河姆渡文化早期,第一、二文化层为河姆渡文化晚期,早期阶段的文化特征最强,最能反映河姆渡文化的面貌。(3)早期阶段①骨器a.特点第一,骨耜大部分采用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体形厚重,其顶端厚而窄,末端即刃部薄而宽。第二,器形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0厘米,刃部宽约10厘米。第三,刃部大多为平铲状,少数为舌叉状或双叉状。第四,骨耜的正面中部从上到下有一道纵向的浅凹槽,槽底修治平整,纵槽的下部两侧有两个平行的长圆孔,纵槽上端有横向的长方形翌或修磨成半月形。b.意义第一,骨器是河姆渡文化生产工具的主体,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物,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第二,骨耜的大量出现,说明在近7000年前的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地区,已进入“熟荒耕作制”的“耜耕农业”(即“锄耕农业”或“村居农业”)阶段。c.代表性骨器第一,骨镞、管状针、骨哨和带柄骨匕是具有代表性的骨器。第二,骨镞有三种形制,其中斜铤式镞,铤的斜面用“斜面吻合捆扎法”安装箭杆。第三,骨哨是吹奏的乐器,它可用于狩猎,以哨声来诱捕野兽。第四,管状针和带柄骨匕是纺织工具。②木器a.特点第一,主要器形有矛、匕、铲、纺轮、槌、器柄、划桨、矢、碗、桶、卷布棍、齿状器、经轴等。第二,利器(矛、矢)前端用火烧法硬化,在木碗和桶上有一层光滑发亮的涂料,可能是生漆,木桨制作精致,有的雕刻花纹。b.意义第一,木器是河姆渡文化中数量较多、品种丰富的一类器物。第二,木桨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用船作为水上运输工具。第三,木匕、卷布棍、经轴、齿状器等,都是织布工具,加之大量陶纺轮出土,反映当时的人们已能纺线织布③陶器a.有夹炭与夹砂的黑陶和灰陶,以夹炭黑陶的数量最多,也最富特征。b.胎厚而疏松,火候低,质地软,重量轻,吸水性强。c.制作皆手制,以泥条盘筑为主。d.造型简单,器形不规整,常有厚薄不均、色泽不匀、弧度不一甚至器形歪扭的现象,反映制造技术的原始性。e.器表除打磨光亮外,常有比较繁密的花纹装饰,纹饰主要有拍印的绳纹、刻划或锥刺的弦纹、斜线纹、水波纹、圆点纹、堆塑的动物纹和彩绘等。f.彩陶器的器表为黑色,外壁印有绳纹,绳纹上涂一层细白泥,表面打磨,彩色浓厚有突出感,彩面有光泽,是河姆渡文化制陶工艺的精华。g.陶器的种类有釜、釜支架、罐、钵、盘、盆、盂、豆、器座、器盖和贮火尊等,其中以釜和罐的数量最多,钵和盘次之。④干栏式建筑(木构建筑)a.目的作用干栏式房屋是为了适应低洼潮湿的沼泽地而设计的建筑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抬高居住面,使潮湿的地面和居住面相隔离。b.建筑程序先在地面上打下数排木桩,然后在排桩上架梁(龙骨),以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在其上立柱90

88架梁,建成高于地面的“干栏式”房屋。c.干栏分类分高干栏和低干栏两种,干栏式建筑都是大型的长屋。d.桩木分类圆桩木、方桩木、板桩。e.榫卯分类第一,柱头榫及柱脚榫,即柱的两端加榫,柱头榫连接上承的屋梁,柱脚榫用以连接地板的龙骨。第二,梁头榫,这种榫头与平身柱的卯孔垂直相套。第三,带梢头钉孔的榫,这种榫头可插梢钉固定。f.企口板企口板是在木板的两侧各凿出一道楔形企口,在企口中插入砍削成楔形截面的木板,使之衔接不见缝隙,这是一种密接拼板的一种较高工艺。⑤发现的动物a.动物类型第一,在当时饲养的家畜中,有猪和狗,可能还有水牛和羊。第二,渔猎和采集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仍占很重要的地位。第三,动物的遗骸有犀、象(亚洲象)、熊、虎、鳄、鹿、猕猴,第二期发掘还发现鲸鱼遗骸。b.作用意义第一,河姆渡遗址发现亚洲象和犀,说明中国在第四纪冰期之后,象和犀并未绝灭,从第四纪到历史时期的商代,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象和犀是继续生存的。第二,其生存地域表明当时杭州湾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温比现在稍高,大致接近于华南的广东和广西的南部和云南等地区。第三,河姆渡遗址中丰富的动物群,给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产资料。⑥墓葬a.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于第三文化层中发现墓葬13座。b.墓葬皆无墓坑和葬具,全为单人屈肢葬,头向东,面向北,多数墓无随葬品,只有个别墓有少量的随葬。⑦农业作物a.作物种类第一,河姆渡遗址中普遍发现稻谷、谷壳、稻干、茎叶等堆积,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第二,陶胎中也有孱和大量的谷壳,据鉴定稻谷属于栽培稻中的籼稻,第二期发掘时又发现薏仁米,孢粉分析中还发现豆科植物。b.作用意义说明在六七千年前的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已普遍人工栽培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⑧河姆渡文化早期阶段分期a.分期前期以河姆渡遗址的第四文化层的代表;后期以河姆渡的第三文化层为代表。b.前、后期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区别第一,房屋前期只有干栏式房屋,后期除干栏式建筑外,开始出现地面建筑。第二,生产工具前期的农业工具主要是骨耜;后期,骨耜大量减少,而逐步被石器所代替。第三,陶器由前期到后期的变化是夹炭黑陶减少,夹砂陶增多;纹饰前期繁缛,后期趋向简略;前期胎壁较厚,火候低,质地软;后期胎壁薄,火候较高,硬度亦较高。⑨年代测定根据'C测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的两个数据,分别为距今6725±140年,距今6960±100年。(4)晚期阶段①前期a.典型代表以河姆渡遗址的第二文化层为代表。91

89b.石器第一,磨制技术相当进步,大都通体磨光,器形规整,不见琢制痕迹,已经出现管钻技术,地层中发现有管钻后留下的石芯。第二,主要器形有锛、斧、凿、刀、纺轮、磨石等,其中的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石纺轮是新出现的器形。c.陶器第一,可分为夹砂灰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以夹砂灰红陶的数量最多。第二,泥质红陶的特点是外壁红内壁黑或外表红内胎黑,表面常施陶衣,质地细腻,胎壁较厚。第三,泥质黑陶表里一致,均为黑色,表面大都打磨光亮,质地较粗,胎壁也厚。第四,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简单,有弦纹、绳纹、附加堆纹和镂孔。d.建筑遗存前期柱洞底垫木板,再在木板上立柱。②后期a.典型代表以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为代表。b.石器主要器形有锛、斧、穿孔石铲、凿、纺轮等,以石锛的数量最多,装饰品有块、璜、管、珠。c.陶器第一,分夹砂红灰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三类,以夹砂红灰陶的数量最多。第二,泥质灰陶是这期出现的陶系,泥质红陶较细腻,胎壁较薄,陶色橘红,很少有陶衣,表里色泽一致,有别于第二层的红陶。第三,器表多素面,少数泥质红陶施红衣,纹饰沿用前期的弦纹、绳纹、附加堆纹。第四,制法仍以手制为主,有些器物如豆、杯、小罐等,可能已采用轮制。第五,器形有釜、鼎、盍、鬻、甑、罐、豆、盆、盘、钵、杯、支座、器盖等,以釜、鼎为多,豆、罐次之,杯、甑、鬻极少。d.建筑遗存柱洞内填砂粒和陶片,再埋置木柱。③年代测定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的年代,经1℃测定为距今5050±100年(BK75058),5370±95年(ZK588)。(5)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区别①生产工具河姆渡文化以骨器为主,马家浜文化则以石器为主。②房屋建筑河姆渡文化是干栏式建筑,马家浜文化则为地面建筑。③陶器a.河姆渡文化以夹炭黑陶为主,炊器以肩脊釜为主,而马家浜文化则以夹砂褐陶为主,炊器以“腰檐釜”为主。b.孟,河姆渡文化为垂囊盍,马家浜文化为侧把孟。④纹饰河姆渡文化有较多绳纹,马家浜文化绳纹较少。六、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文化特征①华南地区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各个地区都有人类活动的遗迹。②华南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更新世末期,冰河首先在华南消融。③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各个时期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以及该地区全新世早期较好的自然条件,都为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产生提供了比其他地区较优越的条件。④华南地区在陶器出现前在陶器出现前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就已产生,人类就开始栽培芋类和果蔬农作物,并开始饲养牛、羊之类的食草动物。(2)贝丘遗址和海蚀洞穴遗址出现原因92

90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江西南部地区,位于北纬19度至29度,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潮湿多雨。②华南地区地域辽阔,有河流注入的浅滩水域是咸水和淡水的交汇处,大量软体动物在此繁殖,是新石器时代滨海地区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从而使滨海地区形成了大量的贝丘遗址。③内陆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区,岩溶洞穴较多,内陆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淡水动植物资源丰富。(3)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滨海与内陆的共同特征①石器a.均以砾石作原料,打击石片和修整石器均用直接打击法,不见间接打击法。b.砾石石器的器形一般都比较大,无典型的细石器。②陶器a.制作都比较原始,均手制,质地粗疏,吸水性强,火候低,质软易碎。b.陶器多为夹砂陶,泥质陶的数量很少。c.夹砂陶的陶胎中有的孱砂,有的孱蚌壳粉末。d.陶器的颜色有红、灰、褐等,有的陶色不纯正,同一件器物上有几种不同的颜色。e.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少量的划纹、圆窝纹、网纹、贝印纹、篦划纹、刻划纹、波折纹等。③墓葬a.一般不挖墓坑,就地堆土掩埋。b.葬式以屈肢葬为主,有少量的仰身葬和二次葬,屈肢葬中以屈肢蹲葬为主,其次是侧身屈肢葬,在人骨的头部、脊椎、骨盆上染有红色赤铁矿粉末。c.一般无随葬品,少数墓有用蚌器、石块、红色矿石随葬,不见用陶器随葬。(4)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期如表5-3所示。表5-3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期年代12000950080006500分期地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滨海区海雷洞文化期陈桥村下层文化期大坌坑下层文化期内陆区白莲洞二期文化期鲤鱼嘴下层文化期甑皮岩上层文化期①第一期(前陶新石器文化)a.代表遗址第一,内陆地区以广西柳州白莲洞二期文化为代表,同期遗址有广西来宾龙洞岩,桂林穿山月岩东岩洞,武鸣苞桥、芭勋、腾翔和桂林北门附近发现的四处洞穴遗址,广东阳春独石仔,英德青塘吊珠岩,封开黄岩洞,贵州平坝县飞虎山洞二T2第二文化层上部等。第二,滨海地区以台湾台东县长滨乡的海雷洞遗址为代表,同期遗址有台东县长滨乡潮音洞、乾元洞、玉山遗址等,该期的绝对年代为距今12000~9500年。b.螺壳和动物化石的发现第一,广西桂林和武鸣的几处洞穴遗址的堆积中含有大量螺壳和动物化石。第二,武鸣洞穴中发现的三件穿孔砾石,其中两件是双面琢打钻孔,一件是单面钻孔,孔径较大。第三,发现的人化石和动物化石均轻微石化,人类化石有一个破碎的下颌骨和一些趾骨。第四,动物化石均为现生种,其种类有獾、香狸、猕猴、牛等。c.石器白莲洞第二期文化的文化遗存中有刃部磨光的石斧、穿孔砾石、磨制的小砾石切割器、燧石小石器(包括石镞)。d.骨角器第一,磨制的角凿和装饰品。第二,哺乳动物。第三,野猪、水牛、鹿、豪猪、猕猴等。e.阳春独石仔遗址分层93

91第一,上层为灰褐色砂土,含大量螺壳和动物化石,文化遗存中有打制石器、磨制的切割器、骨器等。第二,中层为灰黑色粘土,含大量螺壳和动物化石,少量打制石器和骨器。第三,下层为灰黄色砂土,含少量螺壳,有打制石器、穿孔砾石、骨器,还有一枚智人化石和大量现生动物化石。f.封开黄岩洞遗址文化遗存主要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人骨、炭屑、烧土、烧骨、螺蚌壳和哺乳动物化石。g.前陶新石器时代遗的共同特征第一,文化堆积一般胶结坚硬,多呈灰黄色或灰褐色,堆积中含大量螺壳、灰烬、炭屑、烧骨、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等,均属“含介壳的文化堆积”。第二,与文化遗存共存的动物骨骼皆属现生种,表明这些遗址的地质时代已进入全新世。第三,文化遗存中有石器、骨器和角器,无陶器共存,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石器为主h.华南地区的前陶新石器文化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的区别第一,内陆地区出现少量磨制石器,而滨海地区则不见磨制石器,但在打制石器中已出现石斧、石镞、石枪头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见的器形。第二,内陆地区的打制石器,采用单面单向打击法,器形普遍较大,以砍斫器的数量最多,普遍出现穿孔石器。②第二期a.代表遗址第一,内陆地区广东英德县青塘的朱屋岩、黄岩门一号洞,灵山钟秀山滑岩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底部,柳州大龙潭鲤鱼嘴第一期文化,南宁豹子头下层等。第二,滨海地区遗址以广东潮安陈桥村下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潮安石尾山。b.与前期的区别第一,除大量洞穴遗址外,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贝丘遗址。第二,这一期的陶器是最原始的陶器,陶质大都夹砂,泥质陶很少陶器的火候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器壁厚薄不均,器表凹凸不平。第三,内陆地区的石器制作以单面单向打击为主,交互打击的很少,石器以砍斫器为主,滨海地区的石器制作大多采用交互打击,器形以尖状器为主,制作比较精致。c.贝丘遗址出现的意义当时该地区的人们除了以洞穴作为住所外,已离开洞穴到洞外居住。d.墓葬无明显的墓坑;葬式以屈肢蹲葬为主;一般无葬具,无随葬品;常见的葬俗是在尸骨上或尸骨的周围撒上赤铁矿粉末。③第三期a.代表遗址第一,内陆地区以广西桂林甑皮岩上文化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第二期文化。第二,滨海地区以台湾台北县八里乡大岔坑遗址下文化层为代表,同期遗址有广西扶绥江西岸三、四层,东兴亚菩山、马兰嘴下层,广东潮安海角山,澄海苏北村、内底村等。b.遗址类型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台地遗址。c.石器第一,打制石器制作比前期进步,两面交互打击的器形都比前期增多,加工修理也较精细。第二,磨制石器不但数量增多,而且出现了穿孔技术和通体磨光的器形,磨制石器常见的器形有斧、锛、穿孔石器、镞、网坠等。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较石器显著,该期夹砂陶数量减少,泥质陶数量增多,并出现一些泥质磨光陶,泥质陶的火候较高,胎壁较薄。94

92e.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早期第三期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区别第一,滨海地区打制石器的制作比内陆地区进步,但磨光石器的制作技术比内陆地区落后,数量也比内陆地区少。第二,滨海地区的打制石器中的一种典型工具是用于在海滩上挖螂的“蒙蛎啄”(尖状器)。第三,内陆地区的典型石器是砍斫器,通常采用单面单向打击,器形较大,制作粗糙。f.年代测定第一,贵州平坝飞虎山洞ZT2②木炭为距今12920±350年(GC702)。第二,柳州大龙潭鲤鱼嘴下文化层用人骨测定的年代为距今11450±150年(PV0402)。第三,桂林甑皮岩79KJD76第二层钙华板下170厘米木炭末测定为距今9000±150(ZK911)。第四,桂林甑皮岩兽骨测定的为距今9100±250年(BK79314)。第五,桂林甑皮岩79KJDT6第二层钙华板下兽骨为距今9100±250年(BK79314)。根据上述可知第一期年代大约为距今13000年左右,第二期的年代为距今11000~9100年,第三期的年代为距今7700年左右。(5)华南地区原始农业出现较早的原因①更新世末期,冰河首先在华南消融,由冰期寒冷的气候转入冰后期温暖多雨的气候,为农作物栽培创造了条件。②华南地区有适宜被人类最早栽培的野生作物,如芋类、薯蓣、瓜类、豆类、水生作物、果树等。2.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石峡文化①分布区域石峡文化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地区。②石器主要有镬、锛、铲、凿、钺、镞等。③陶器a.大多为灰褐色和灰黄色。b.制作大都为轮制和模制。c.器表多为素面,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漩涡纹、条纹、曲尺纹、弦纹等,其中的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等,已具有几何印纹陶的特征。d.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为主,平底器很少。e.常见的器形有鼎、釜、三足盘、圈足盘、豆、圈足壶、罐、大袋足鬻、圈足甑、杯、盂、瓮等。④农作物石峡遗址发现不少炭化的米粒、稻谷、稻壳、稻杆,经鉴定水稻遗存属于栽培的籼稻和粳稻两种,以籼稻为主。⑤墓葬a.可将其分为三期。b.三期墓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在埋葬习俗方面,皆为东西向排列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坑壁大都经火烧,保存约二三厘米的烧土壁。第二,随葬品中石制工具的比例较大,随葬的石器有镬、锛、凿、镞等,其中以石镞的数量最多。第三,随葬的陶器多为三足器、圜底器和圈足器,平底器很少。第四,第三期的二次葬的大型墓中有一定数量的制作精美的玉琮、玉璧、玉瑗等礼器性质的随葬品。c.二、三期墓葬分类第一,第一类分两种:一种主要随葬石钺和镞,伴以成组的玉器和陶器;另一种主要随葬石琮、镞,伴以成组的玉器和陶器。第二,第二类:主要随葬石镞,伴以较多的生产工具,墓葬规模较小。第三,第三类:只随葬少量生产工具,伴以少量陶器,墓坑小于第二类。第四,第四类:只随葬少量陶器。d.四类墓葬的差别第一,第一、二类随葬大量兵器和生产工具,以及象征墓主人特殊地位的钺、琮、瑗等。95

93第二,第三、四类,只随葬少量工具和少量陶器,而无任何兵器和贵重物品。第三,第一、二类与第三、四类的区别,说明石峡文化时期,生产手段与财富已集中到少数人之手,并与暴力相结合,标志着阶级社会的出现。⑥年代测定石峡遗址第三期墓葬的年代有两个'C数据,其年代分别为距今4330±90年(BK75046)、4020±100年(BK7505)。(2)大龙潭文化①分布区域广西南部地区,其中包括今玉林、钦州地区、南宁地区、百色地区东南部和柳州地区南部。②石器a.大龙潭文化遗址出土的全部为石器,个别遗址有极少量陶器共存。b.石器尤以石铲的数量最多,斧、锛、犁、锄、凿、敲砸器、砺石等发现得很少。(3)昙石山文化①分布区域昙石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地区。②发现的遗址福建闽侯昙石山、福清东张、闽侯榕岸庄边山和白沙溪头下层等。③早期a.代表遗址属于昙石山文化早期的遗址主要有昙石山下层、溪头下层和东张下层等。b.石器第一,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磨制不精,一般只粗磨器身和刃部。第二,器形主要有锛、凿、镞等,以锛的数量最多。c.房屋门道向东,在房屋的后半部对着门道的方向有一灶址,华南地区的房屋都是地面建筑,东张下层之所以发现半地穴式房屋。d.墓葬成人墓为长方形竖穴,婴儿墓不见墓坑,无葬具,随葬品很少,近半数墓无随葬品,头向北偏西,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④晚期a.代表遗址属于晚期的遗址有昙石山中层、庄边山下层、东张中层等。b.石器第一,新出现的器形有石钺、石刀、石镰等,蚌器大量出现,以蚌铲和蚌刀为多,蚌铲有双孔或四孔。第二,农业生产已获得一定的发展,饲养的家畜有猪、狗,渔猎生产仍占一定的地位,海生贝类是经济性的食物之一。第三,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胎质比早期坚硬,几何印纹硬陶比早期增加。第四,墓葬已具有女性为男性殉葬的性质,说明昙石山文化时期已进入父系制阶段。七、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新乐文化(1)文化特征①房屋新乐下层发现一座平面为圆角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面积近25平方米,门向南,居住面中央有灶。②石器a.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以细石器的数量最多,占全部石器的二分之一,其次为磨制石器,占三分之一,打制石器最少。b.细石器大都用燧石、玉髓作原料,器形以石叶最多,其次为各种尖状器和石镞,磨制石器有斧、锛、凿、镞、磨盘、磨棒等。③陶器96

94a.以夹砂红褐陶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90%以上,火候较低,胎质疏松。b.泥质陶的数量较少,器表大都有纹饰,多属篦纹系统的竖“之”形的线纹,有少量的弦纹。c.夹砂陶的器形主要有大口筒形深腹罐,有少量和红山文化相似的斜口筒形罐,平底呈椭圆形。(2)作用意义①新乐下层出土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当时已有了定居农业。②较多的细石器和石镞、网坠的发现,反映渔猎经济仍占较大的比重。(3)年代测定新乐下层用木炭测定的数据为距今6145±120年。2.兴隆洼文化(1)分布区域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北到西拉木伦以北的克什克腾族,南抵燕山南麓,东达哲里木盟。(2)发现的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敖汉旗鹰膀地和老矿遗址(两遗址在兴隆洼遗址的东西两侧),克什克腾旗富顺永,赤锋县召苏河(英金河上游)左岸大五十家子,奈曼旗福盛泉五号地点等,其中只有兴隆洼遗址经过发掘。(3)文化特征①房屋为半地穴式,这些房屋大体呈东南一西南方向排列,约计十一二排。②陶器a.均夹砂陶,陶色有红褐、灰褐和黄褐等,同一件器物上有几种不同颜色。b.火候较低,陶质疏松,胎厚者达2厘米。c.器内壁上多经磨光,大多呈黑色。d.均手制,将泥圈套接捏合成器,器口外面贴附泥条。e.器表素面极少,普遍饰由三至五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③石器a.有打制、琢制、磨制和压制四种,以打制石器的数量最多,器形也较大。b.打制石器有石铲、盘状器、敲砸器等。c.琢制石器只有磨盘和磨棒。d.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锄、石锛、凿等。e.压制石器只有一种骨梗石刃鱼镖,这种复合工具是将石叶嵌粘在骨柄的槽中。④骨器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骨锥、骨匕、两端尖锐的骨镞,有倒刺的鱼镖。(4)兴隆洼文化新乐下层文化及小珠山下层文化遗存的相似之处①陶器大多为夹砂陶,器类简单,以筒形罐的数量最多,有少量的碗、钵。②器表大多有纹饰,以压印的线纹、之字形(多为竖纹横排)为主体纹饰。③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有直接打破关系,两者都盛行“之”字形纹,都有夹砂筒形罐等。3.红山文化(1)分布区域内蒙古昭乌达盟,吉林的哲里木盟南部,辽宁朝阳和锦州地区,河北北部的燕山地带,其中以昭乌达盟的老哈河流域发现的遗址较多。(2)文化特征①经济红山文化时期的居民过着一定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但渔猎仍是重要的经济部门。②房屋发现三座保存较好的半地穴式房址,平面呈长方形,门向东南,房内中央有椭圆形大灶坑,靠墙处有小型袋状窖穴。③石器a.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97

95b.细石器占三分之一,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共占三分之二。c.细石器包括窄小的石叶、一侧边有使用痕迹的条形石片、拇指盖刮削器、两边修整的尖状器和石镞等。d.石镞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两种,镞底有平④陶器a.分夹砂褐陶和泥质红陶两种,以夹砂褐陶的数量为多。b.夹砂陶,手制,火候低,质地疏松。c.器类简单,器形以大口深腹平底罐最多,有少量敞口曲腹平底碗、敛口筒状瓮和斜口深腹罐。d.纹饰有纵横“之”字形纹、纵横“之”字形点纹、席纹等,纹饰多为篦纹系统的“之”字形纹,是红山文化陶器的特征之一。e.泥质红陶,火候较高,手制,泥质红陶外表常有黑色彩绘,彩纹有三角涡纹、斜方块、竖行或斜行的平行线纹、菱形纹、鳞形纹等。f.器形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筒状罐、敞口深腹平底碗、敛口曲腹平底盆、钵等。(3)东山嘴遗址①分布区域位于大凌河西岸一个高出河床50米的山梁正中,对岸是高山和开阔的山口。②石造建筑特征讲究方位、对称、主次,遗址选择在梁顶,全部遗迹按中轴线分布,有成组立石和陶塑人像群等。(4)牛河梁遗址①由主室和侧室,陶塑残块中有体型较大的主神,也有小型的众神。②牛河梁的积石冢分布在近30个山巅、高坡上,这些积石冢面对着河川,向阳,与位于牛河梁的女神庙以及位于喀左县东山嘴的祭坛遥相呼应。③积石冢内随葬了数量众多、十分精美的玉器。4.富河文化(1)分布区域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昭鸟达盟的北部地区,西拉木伦河以北的吉林省哲里木盟也有发现,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交错分布。(2)文化特征①生产工具有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器。a.细石器数量较多,占全部石器的三分之一以上,其种类有石叶、锥状石核、扁体石核、圆柱状石核、圆头刮削器、条形尖状器、锥形器、镞等。b.细石器除圆括器用直接打击法剥片外,其余都是用间接打击法制成长条形石片,再加工成各种器形,个别细石器有磨制痕迹。c.打制石器的数量仅次于细石器,其种类有砍斫器、尖状器、梭形器、刮削器、锄、斧、锛、凿等,其中砍斫器占全部打制石器的四分之一左右。②陶器a.以质地粗松的黄褐夹砂陶为主,灰褐陶次之。b.陶器的内壁多为黑色。c.皆手制,以泥条盘筑为主。③房屋建筑a.属于房屋的“灰土圈”都分布在山腰上,东西排列很有次序。b.房址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以方形为多。c.房屋皆借山坡建成,即先在山坡上挖成簸箕形土坎,然后以土坎为基础,建造房屋。d.门开在南面,居住面经夯打,中央有灶。(3)年代测定富河文化的年代,已测定的富河沟门遗址的c年代为距今4735±110年。98

965.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马家窑文化[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20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石器多磨制,常见穿孔。彩陶特别发达,图案复杂多变,画彩技术十分成熟。主要农作物为粟和黍。家畜、家禽有猪、狗、羊、鸡。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盛行土坑葬。彩陶上墨笔书写符号达130多种,常见十、一、E等。发现有陶祖和陶塑男性裸体像。2.仰韶文化[2014年浙江大学研]答: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曾称“彩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心,已见同类遗址1000多处,经大规模发掘的10余处。碳14测定其时代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可划分为半坡、庙底沟、后岗、大司空等不同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为:①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刀、斧、、凿等,也存在少量打制石器,骨器精致;②主要日用器为陶器,以细泥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细泥陶上常见彩绘图案,多为几何纹、鱼蛙纹、人面纹等,特征明显;③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有一定排列方式;④有共同的氏族墓葬区,成人墓为长方竖穴土坑,儿童实行瓮棺葬;⑤以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猪、狗等家畜;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3.鹳鱼石斧图彩陶缸[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一种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陶缸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4.西坡墓地[2014年北京大学研]答:西坡墓地是指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是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带,目前已发现的该时期大型遗址多集中在灵宝境内,2000年至2006年,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主动科学发掘和系统钻探,发掘面积累计5000余平方米,历年发掘均有重要发现,这些发现极大深化了学术界对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复杂状况的认识。5.龙山文化[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龙山文化曾称“黑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20世纪30年代将其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杭州湾3个区,1949年以后至今认识更深入,发现其来源并非单一。因地区和文化内涵不同区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1900年。早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晚期进入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的现象。近年在西安附近发现该文化晚期的甲骨文。6.李家沟文化[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7.鹿石[2011年中山大学研]答:鹿石是指经过人工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种碑状石刻,因雕刻有鹿的图案而得名。一般面东而立,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它分布极其广泛,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横跨蒙古高原、俄罗斯图瓦和南西伯利亚、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黑海,直到欧洲的德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它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具图案化鹿形象的;②具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的;③上部仅刻圆圈及点线纹、下部有兵器图案的。8.喇家遗址[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喇家遗址是中国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99

97喇家村的黄河二级阶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000余平方米,遗址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是一个有变化的聚落形态,其中发现了一系列齐家文化重要资料及马家窑文化局部残迹和辛店文化小范围遗存。9.二里头文化[2010年四川大学研]答: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命名。年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17世纪。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出土的陶器有做炊器的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做食器和容器的深腹瓶、三足盆、平底盆、足、小口领罐、澄滤器和锤缸等等,洒器有孟、觚、爵等。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居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还发现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二里头文化的墓葬开了用青铜礼器随葬的先河。二里头文化的遗物,除青铜器外,还有玉器、绿松石饰、象牙器、木漆器等珍品,这些遗物制作精美,反映了二里头文化高超的工艺水平。二、简答题1.简述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及其学术意义。[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1)石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①石峁遗址的含义石峁遗址是陕北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中国已发现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②石峁遗址的发现过程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著称,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经过大量考古调查、勘探和部分发掘,考古队在遗址中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基本可以闭合的石砌城墙及城门、角楼和疑似“马面”等附属设施。通过分析调查,专家初步认定石峁城址应当始建于龙山中期,延续至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无疑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间的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是黄河腹地二里头遗址之外一个重要遗址。(2)石峁遗址的学术意义①石峁遗址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所对应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聚落形态演变、人地关系及遗址的功能。②石峁城址还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背景,更对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历史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现可能会改变人们对中国史前格局的认识。③石峁遗址是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遗址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墙与以往发现的数量庞大的石峁玉器,显示出石峁遗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2.良渚文化及意义。[2012年四川大学研]答: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由崧泽文化发展而来,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2200年。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为普遍。石器磨制精致。良渚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手工业十分兴旺,尤其是玉器的制作,在全国同时期的原始文化中,显得十分突出。良渚文化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发现的墓坑基本呈长方形,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大、小墓之分。良渚文化时期,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的道路。良渚文化显示了长江三角洲原始社会末期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丰富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内容。3.简述屈家岭文化的总体特征。[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1)概述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2)特征100

98①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a.早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b.晚期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②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③屈家岭文化的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相当高超;④经济活动以稻作农业为主,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也是很重要的经济活动;⑤房屋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面起筑式;⑥墓葬形式以竖穴土坑墓为主。4.简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2011年中山大学研]答:新石器时期的长江中游大概经历了如下文化阶段: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各文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1)彭头山文化①房屋分大型地面建筑与小型半地穴式房屋两种。②墓葬墓坑小而浅,有方形、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③陶器多红色或褐色,有红色陶衣。④石器分为细小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类。⑤水稻遗存的出土,说明距今水稻的栽培已越过了选育、驯化阶段,进入到稻作农业的诞生阶段。(2)皂市下层文化①人们对居址位置的选择多着眼于发展农业。②石器共分三类,即大型打制石器、燧石小石器和磨制石器,以大型打制石器和燧石小石器的数量最多。③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的比例远大于夹炭陶,而泥质红陶和泥质红褐陶的数量比彭头山文化增多。(3)城背溪文化陶器主要用泥片贴筑法成型。(4)大溪文化①长江中游的先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猪、牛、羊)。②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骨器和木器。③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黑陶的数量很少;晚期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④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⑤墓葬大都是一次葬,二次葬少见,大多数为头向南;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5)屈家岭文化①早期a.早期的石器磨制得比较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的痕迹。b.陶器以灰黑陶为主,灰陶次之。c.墓葬头向东北,随葬品大都为日用陶器,也有随葬生产工具的,如石铲、石锛等。②中期a.房屋遗址发现得比较多,按房屋的平面形制可分为长方形单间、长方形双间、圆形单间等。b.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和陶器较少。c.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很少。d.墓葬大都是“散葬”、“单人葬”,也无多人二次合葬墓。③晚期a.石器有中、小型上窄下宽的长方形石斧、弧背长方形双孔石刀、三棱锥形和三棱圆柱形有铤石镞。b.彩陶纺轮数量增多,形制变小,彩纹多作太极图式和对称的双弧线中夹斜线的图案。c.陶器以灰陶为主,但红陶的数量较中期增加。(6)石家河文化101

99①陶器以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多,有少量泥质红陶。②纹饰以篮纹最多,其次是绳纹和叶脉纹。③墓葬中一部分有二层台,墓坑和人骨用胶泥封填,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三、论述1.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区和编年。[2015年吉林大学研]答: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区和编年如下:(1)黄河流域①黄河上游该区界定于青海东部、甘肃的洮河流域、渭河上游和河西走廊的东部、宁夏的南部,这部分大致可以划归为一个文化区系。该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在甘肃东部的渭河上游地区有早于马家窑文化的仰韶文化(即含有半坡类型因素和庙底沟类型因素的文化遗存);在甘肃东部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含半坡类型因素的文化层之下压着大地湾一期文化层。大地湾一期文化时代相当于关中、豫西和晋南的老官台文化。②黄河中游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文化区系: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豫中及周围地区;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a.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以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为中心的地区,其文化主要包括: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及陶寺类型。b.豫中及周围地区,以豫中(郑州至洛阳)为中心地区,其中包括豫北的安阳以南地区和豫南的淮河以北地区,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是: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秦王寨类型→王湾类型即王湾三期。c.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豫北、冀南和冀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是:南庄头类型→磁山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磁山文化发现以前,后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一期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的两个地方类型,即后岗类型和大司空类型;磁山文化发现后,一些研究者认为,后岗类型是磁山文化的发展,应将其归入磁山文化系统,而不应归人仰韶文化系统。③黄河下游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前后相承袭的四种文化,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之后出现的是一种进入青铜时代的岳石文化。(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各个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别,使其各个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面貌也各不相同。从川东的三峡地区至鄂东的长江流域,其新石器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区: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①长江上、中游地区仙人洞和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彭头山文、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从现有资料来看,可将长江中游的湖北和湖南北部地区晚于屈家岭文化的遗存分为三类文化: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②长江下游自鄱阳湖的湖口至东海海滨的长江干流,称为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在杭州以南的宁波至绍兴一带有一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2.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新石器时代是指在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人们的生产活动内容和生活习俗存在较大的差别。(1)黄河流域①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含有半坡类型因素期→含有庙底沟类型因素期→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文家文化。②以渭河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序列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关中地区)和三里桥二期文化(豫西北和晋西南地区)。102

100③黄河中游以豫中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裴李岗文化→大河村一、二期文化→秦王寨类型→王湾三期。④以现今河北省南部为中心地区的发展序列磁山文化→后岗一期→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⑤现今山东省的鲁中、南山地区和鲁东丘陵地区的发展序列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或称山东龙山文化。⑥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a.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气温比现在稍高;b.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干旱而较温暖的气候适宜栽培耐干旱的农作物,而粟类正是这种耐干旱的农作物,粟类是当时黄河流域的一种主要农作物;c.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其经济活动是农牧业并举的。(2)长江流域①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属于城背溪、大溪文化系统;在大溪文化之后是一种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文化遗存;再后是“鄂西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②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a.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属于屈家岭文化系统;屈家岭文化之后是石家河文化;b.鄂西北地区含有仰韶文化因素的地层压在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地层之下,而鄂西地区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地层之下则为大溪文化层。③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a.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b.其新石器文化既受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但又有自身的文化特征;c.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在鄂西北的郧县青龙泉遗址有较清楚的地层关系。④江苏和安徽的长江以北和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这一过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受到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以南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⑤宁镇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a.第一期为北阴阳营下层文化期;b.第二期为咎庙下层文化期;c.第三期为咎庙二期文化期。⑥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⑦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特征a.长江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b.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3)华南地区①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共同特征a.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石器多打制,磨制石器很少;b.打制石器多采集和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牧业经济很不发达。②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a.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制陶业不发达;b.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得到相应的发展;c.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中出现了东南沿海颇具特征的有段石锛、有肩石锛、有肩石斧;陶器中产生了轮制的灰、黑陶,以及少量的袋足炊器;民俗方面出现拔牙习俗。③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a.珠江上游的石峡文化,福建省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台湾的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牛骂头文化、麒麟文化等;b.西樵山文化遗存被称为西樵山文化。④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103

101a.新石器文化的经济生活是以采集和捕捞为主,农业经济不发达;b.具有有利的自然条件,常年适宜水稻生长。(4)北方地区①区域界定北方地区包括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高原。②北方地区的特征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③新石器时代遗址a.阴山山脉以北的文化特征第一,石器以打制的细石器为主,磨制石器极不发达;打制石器大多为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第二,制陶业不发达,遗址中发现的陶器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质地粗疏,火候也不高。b.阴山山脉以南的文化特征第一,新石器文化受到渭河流域和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遗存中带有仰韶文化因素、马家窑文化因素、齐家文化因素、客省庄二期文化因素等。第二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诸文化遗存,有大量的磨制石器(石斧、石铲、石刀),这些均属农业生产工具,是农业经济的反映。c.辽河流域第一,辽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主要有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第二,农业均已出现,但狩猎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的地位。d.辽东半岛第一,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广鹿岛小珠山遗址的文化遗存比较有代表性,可称之为小珠山文化。第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下层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些共同特征,如三者都有细石器、夹砂粗陶罐,陶罐上都有压印的“之”字形纹等。e.嫩江流域第一,昂昂溪类型的文化遗存,石器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制陶业不发达。第二,昂昂溪类型的文化遗存有早、晚之分,在晚期遗存中已出现鬲足、陶范等陶器,其相对年代可能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代。3.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1936年发现浙江余姚良渚遗址,1959年提出该文化的命名。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各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代表了长江三角洲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发展水平。(1)生产生活工具制作方面石器磨制精细,出现犁形器、耘田器等先进工具。陶器普遍轮制,器形规整,胎薄而坚硬,工艺之精为同时代罕见。农作物主要为粳稻、和稻。手工纺织业发达,发现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房屋为干兰式建筑。墓葬差异悬殊。在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2)社会生活方面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3)良渚文化的玉器与陶器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其中,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同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104

102第6章夏商周考古6.1复习笔记一、概论1.夏商周考古的特点(1)夏商周考古的概念夏商周考古是指夏、商、西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的考古,其所包括的绝对年代,约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2)夏商周考古的特点①有文字可考的历史a.夏商周时期,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的文字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b.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如《尚书》、《左传》、《诗经》、《史记》等也对当时的历史风貌有所记载。②社会大变革时期a.夏商周的两次社会大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第一,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转变。第二,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b.夏商周考古的任务第一,利用考古资料来研究中国原始社会的消亡和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尤其是国家与文明的产生。第二,研究奴隶制社会的衰落和封建制社会的兴起。③城市等大型建筑兴起a.主要大型城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殷墟、丰镐遗址、东周列国都城等。b.特点规模宏大,布局复杂,功能齐全,且都带有大型宫殿建筑。④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a.历史时期青铜时代是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铁器时代开始之前的历史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b.主要特性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影响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革,社会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d.青铜器具的优点熔点低,较易冶炼;硬度大,克服了红铜较软、石器太脆的弱点;易铸造。2.夏商周考古的分期(1)初期奴隶社会①年代约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约相当于夏代。②代表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③主要特征a.开始出现青铜工具和兵器。b.农业与手工业产生一定的分工。c.开始出现商品生产和作为货币使用的贝币。d.社会划分为奴隶主与奴隶两大对立阶级。e.国家政权已经形成。f.产生奴隶社会的礼制。(2)中期奴隶社会前段105

103①年代约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相当于商代前期。②代表遗址a.郑州商代早、中期,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早期,河北藁城台西村以及殷墟文化一期等遗址。b.典型遗址是郑州二里岗上下层。③主要特征a.青铜器制作进一步发展,后期开始使用陨铁与青铜合制的复合武器。b.手工业与农业分工扩大,产生手工业内部分工,作坊遗址有一定的布局。c.商品生产开始发展,贝币大量出现,成套礼器和多种青铜武器大量出现,人殉普遍,城墙广为修筑。d.奴隶制的礼制有所发展,武装力量有所扩充,阶级矛盾有所加深,国家机器得到进一步加强。(3)中期奴隶社会后段①年代约自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代后期与西周早期。②代表遗址a.殷墟文化第二、三、四期。b.陕西长安沣西、沣东西周早期遗址。③主要特征a.青铜器制作达到高峰。b.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发展到新阶段,商品生产规模扩大,商业交换得到发展,普遍使用贝币。c.不断兴建宫殿陵墓,人殉、人祭之风盛行,各种武器有所改进,战争频繁,刑罚种类繁多,礼器增多,发现大量甲骨文。d.宗法等级关系形成,国家机器日臻完善,奴隶制已全面发展(4)晚期奴隶社会前段①年代约自公元前10世纪中叶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相当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期。②代表遗址a.陕西长安沣西、沣东西周中晚期遗址。b.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③特征a.青铜冶铸技术开始衰退,发现铁器材料。b.礼制出现僭越现象,随葬青铜礼器往往与墓主身份等级不符。c.人殉、人祭现象减少。d.奴隶制开始动摇,周王室权利受到威胁,诸侯势力增强,封建性的政治势力开始出现。(5)晚期奴隶社会后段①年代约自公元前7世纪中叶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相当于春秋中晚期。②代表遗址a.山西侯马东周遗址早期。b.河南洛阳中州路东周墓第二、三期。c.东周及列国的遗址和墓葬。③特征a.发明并初步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工具。b.东周王室逐渐没落,列国兴起。c.新兴城市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金属铸币产生,青铜礼器普遍出现僭越现象。d.奴隶社会“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出现,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局面渐次形成。二、夏代文化1.夏代文化的探索(1)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106

104(2)夏代文化的界定夏代文化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3)与夏人活动有关的地区①河南西部的颍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区。②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和涑水流域。(4)夏文化探索进程①1959年夏,进行“夏墟”调查,在偃师县发现二里头遗址,标志考古界开始较系统地探索夏文化的工作。②在豫西和晋南地区发现与二里头遗址文化内涵相近的遗存加深了人们的认识,1977年夏鼐将其命名为二里头文化。③20世纪70年代后期召开的全国性的“夏文化座谈会”提出了许多新看法。④80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组织专题研究夏文化,对夏文化展开热烈的探讨。2.二里头文化(1)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和分布①命名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而命名。②发现a.1953年河南登封县玉村遗址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b.1956年在郑州洛达庙遗址内涵更加丰富的此类文化遗存“洛达庙类型文化”。c.1958年,在洛阳东干沟遗址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从1958年至1959年进行三次发掘,在地层关系上确认了与河南龙山文化的早晚关系,首次发现小铜刀和铜锥等青铜制品。d.1959年,进行“夏墟”调查时在偃师县发现二里头遗址。e.1959年秋开始进行钻探发掘,至1964年春共进行了9次发掘。f.1977年夏鼐将其命名为二里头文化。③分布a.位置位于偃师县城西南约9公里。b.包含部分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寨后村和辛庄5个自然村。c.面积总面积约375万平方米。d.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e.重要遗址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等。f.类型第一,二里头类型:豫西地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第二,东下冯类型:晋南地区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遗存。(2)二里头文化的文化内涵①年代分期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一般分为四期。②四期陶器特点a.第一、二期器形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第一期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b.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基本绝迹。第三期沿用鼎、深腹盆、甑等,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鬲、翠、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第四期出现更多新器物。③居民文化107

105a.以农业经济为主。b.农具主要是石器。c.饲养猪、狗、鸡、马、牛、羊等家畜。d.盛行饮酒之风。④居址文化a.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种。b.平面表现为圆形、方形圆角和长方形等。c.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d.已出现大型宫殿建筑。⑤墓葬a.发现地点二里头遗址、洛阳东干沟、东马沟以及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等。b.分期早期以二里头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c.分类第一,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墓主是新兴的奴隶主。第二,墓室小,随葬品只有陶器,墓主属平民。第三,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墓主是奴隶。d.与同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葬制的区别第一,开启用青铜礼器随葬之先河。第二,随葬的陶器组合中酒器占有比较重要的成分。第三,无墓圹又无随葬品、葬式凌乱的死者数量增多。⑥青铜器a.种类分为容器、兵器、工具和铜饰件四类。b.特点数量和种类不多,质量较差,均由铜锡合成,器体小而轻薄,形式固定,制作粗糙,器表多素面,少数饰有简单的纹饰。⑦其他文化遗物玉器、绿松石饰、象牙器和木漆器等珍品。3.二里头文化与夏代文化关系的探讨(1)探讨夏代文化的方法①参考文献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年代应与文献记载的夏代纪年大致吻合。b.地域应与文献记载的夏人的活动区域相一致。c.反映夏人风俗习惯的文化遗存应与文献记载的有关内容相符。(2)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一致性①年代上,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之间,绝对年代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与文献记载的夏代纪年吻合。②地域上,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以豫西、晋南为中心,与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豫西、晋南完全一致。③文化内涵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也基本一致。a.出现青铜冶铸业,进入青铜时代,出现青铜武器,提高了战斗力。b.墓葬出现等级之分,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关系。c.居址分化明显,出现了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城墙。(3)对二里头文化性质的探讨①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讨论比较肤浅。②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讨论逐步深入,二里头文化性质逐步取得多数人共识。(4)关于二里头文化与夏代文化关系的不同观点108

106①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全部属于夏文化。②二里头文化是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前期是夏代文化,后期是商代文化。三、商代文化1.商代文化的年代与分期(1)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2)分期①早商文化(二里岗期文化)a.命名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b.分布在河南分布最为密集,还见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地。c.分期第一,早期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陶器器壁一般较薄,卷沿,饰细绳纹,常见器形有鬲、甑、翠、爵、大口尊、簋、豆、盆、罐等,铜容器少见,卜骨或有灼无钻,或有灼有钻。第二,晚期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陶器器壁一般较厚,多折沿,绳纹略粗,刻纹白陶开始兴起,常见成套青铜礼器,个别陶器、骨器或骨片上刻有文字,卜骨大都有灼有钻。②晚商文化(小屯文化)a.早期第一,代表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第二,年代绝对年代约为武丁、祖庚、祖甲时代。第三,主要特征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刻纹白陶已很盛行,陶壁较厚,粗细绳纹并存,鬲的外形一般呈方体,盛行圜络纹鬲,卜骨卜甲都有钻有凿,甲骨卜辞大量出现。b.中晚期第一,代表中期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第二,主要特征泥质红陶显著增加,刻纹白陶继续盛行,陶胎厚,绳纹粗,盛行三角形划纹,晚期又多饰网状划纹。鬲多呈扁体,墓葬中的陶爵、陶觚,体形变小,演变成明器,卜骨卜甲为钻、凿兼施,甲骨卜辞大量出现。2.商代城址(1)偃师商城①发现a.发现于1983年春,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区西部,地处洛河北岸,平面略呈长方形,四周有坚固的夯土城墙,由墙体与墙基构成,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环绕,城内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主干大道,与城门相通。b.1997年,在城区内的南部发现一座小城,平面呈长方形。②布局a.一号建筑基址位于南部中心区,平面大致呈方形,边长约200米,四周筑有夯土围墙,性质属宫城。b.二号与三号基址属有围墙环绕的小城,分别在宫城西南和东北,与宫城相呼应。c.四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东部,夯土基址平面呈长方形,有殿堂、廊庑、庭院和大门组成的一组布局有序的宫殿建筑群。d.五号宫殿基址分为上、下两层建筑,属相互叠压的两座基址,由殿堂、廊庑和大门组成建筑群。e.城址北部有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等,东北部有铸铜作坊遗址,城墙内侧附近集中地分布着若干小型墓葬。③年代属商代二里岗期,为早商城址。109

107④性质a.商汤所都的西毫。b.商初太甲所放处的桐宫,抑或是早商时期商王的离宫。(2)郑州商城①发现a.发现于1955年,位于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11处缺口,横剖面呈梯形,墙体有“主城墙”与“护城坡”之分,采用版筑法建筑。b.1992年以来在南城墙与西城墙外发现三段夯土墙基,可能是郑州商城的外城墙。②布局a.东北部是商城的宫殿区,有一个蓄水池,是宫殿区的用水设施。b.城垣之外分布着同时期的许多居住遗址、各种手工业遗址及中、小型墓地。③年代始建于二里岗下层偏早阶段,并延续使用到二里岗上层时期。④性质a.是商代仲丁的嗷都,有两点理由:第一,依据文献上有关嗷都地望的记载,郑州商城的位置与嗷都地望相近。第二,通过对郑州发现的商文化年代进行分析,二里岗期文化属商代中期,同时将商代历史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郑州商城可能是商代中期仲丁所迁的嗷都。b.是商代初期成汤所都的亳都,有四点理由:第一,古代文献中有东周时期郑地之毫的记载。第二,郑州商城出土的陶文证明东周时期郑州商城名亳、亳城或亳丘。第三,汤都亳的邻国及其地望与郑州商城相合。第四,郑州商文化遗址发现的情况与成汤居郑地之亳相合。(3)小双桥遗址①发现发现于1990年,位于郑州市西北部的邙山地区。②布局有成组的宫殿建筑,遗址内有大大小小的祭祀坑。③年代商代二里岗上层期偏晚的白家庄期。④性质a.商王仲丁的嗷都。b.郑州商城的离宫别馆或宗庙、祭祀遗址。(4)黄陂盘龙城①位置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凝口乡叶店,地处长江支流府河北岸的高地上。②发现发现于1954年,1974、1976年两次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③布局a.平面略呈方形,四面中部都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门,城墙内侧用斜行夯筑成护坡,外围有护城壕。b.宫殿区在城内东北部高地上。c.盘龙城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城东的李家嘴等地有商代二里岗期墓葬。④年代与二里岗上层文化相当。⑤性质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性质;城外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是一种早期城市的形态。(5)殷墟①年代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②发现110

108a.发现于20世纪初。b.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一举发现大面积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和王陵等重要遗迹,获得大批甲骨与青铜器等遗物。c.新中国成立后,殷墟的考古工作持续不断,古老的王都遗址得到了更好的保护。③范围和布局a.总面积30平方公里,包括内围和外围。b.宫殿宗庙区位于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地,有比较密集的夯土建筑基址。c.宫殿和宗庙建筑多有夯土台基,台基上设柱础。d.王陵区位于洹河北岸,有大量殉人、人牲、随葬品、人祭坑。e.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小屯宫殿宗庙区附近,主要有铸铜遗址(出土多为礼器)和制骨作坊遗址。④对殷墟甲骨的发掘a.1936年在小屯村北发现甲骨坑YH127。b.1973年在小屯南地出土甲骨5000多片。c.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发掘一个甲骨坑H3。3.商代墓葬(1)商代墓葬的分期与分布①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地点主要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辉县琉璃阁、湖北黄陂盘龙城等遗址。②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地点主要在安阳殷墟、辉县、郑州、罗山、河北邢台、山东益都、山西石楼、江西清江的地区。(2)商代墓葬的类型①商代王陵a.目前发现的商代王陵,均属盘庚迁殷以后,商代前期陵墓至今仍未发现。b.安阳侯家庄西北冈大墓特点第一,13座大墓分布于东西两区,布局有序。第二,结构分墓道、墓室、椁室三部分,墓道有四条、两条、一条之分,结构有斜坡式和台阶式两种,规模最大的墓呈“亚”字形,带有四条墓道,带两条墓道的墓呈“中”字形,椁室均为木质结构,位于墓室中央。第三,大墓中均有精美的随葬品,也有众多的人殉、人牲。②奴隶主贵族墓a.位置第一,前期在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和辉县琉璃阁。第二,后期在安阳殷墟、河南辉县、温县以及河北藁城、山东、山西、陕西等地。b.特点第一,埋葬制度有棺椁,墓底撒有朱砂,中央挖有腰坑,腰坑内埋狗。第二,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种类有礼器、兵器、工具等,其次为陶器,还有玉器、漆器等。第三,有前后期、等级高低和地方性的差别。c.典型代表第一,殷墟妇好墓位于小屯村西北,1976年发掘,保存完好,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墓室内东西壁上各有一龛,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中部有腰坑,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第二,殷墟郭家庄160号墓1990年10月发掘,保存完好,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墓底中部有一长方形腰坑,葬具有棺有椁,涂有数层黑、红、白漆,随葬品丰富,属殷墟文化第三期,墓主人应为地位显赫的贵族,是级别较高的武将。③平民墓a.结构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室面积一般为3~4平方米。b.前期多无棺椁,后期有棺的较多,有的还有木椁。c.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前后期在数量和种类上有差别。④奴隶墓a.多为非正式埋葬。111

109b.无墓圹和随葬品。(3)商代的人殉与人牲①概念a.人殉是为侍奉死后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从死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b.人牲是祭祀时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被供奉给祖先的神灵的人,被杀者多为战俘和奴隶。②宫殿区和王陵区的人祭遗迹a.郑州商城宫殿区内的壕沟中发现有大量的人头骨,应是进行某项祭祀活动的牺牲。b.安阳小屯宫殿区的乙组和丙组基址中都有人祭遗迹。③墓葬中的人殉和人牲a.商代早期殉人墓有郑州白家庄M3、辉县琉璃阁商墓、藁城台西遗址中的商墓、盘龙城遗址中的李家嘴M2等。b.商代晚期人殉材料较多,各类墓葬殉人情况不同。第一,大型墓都有人殉,部分有人牲,墓道越多、墓室越大,人殉和人牲就越多。第二,中型墓约半数有人殉,个别有人牲。第三,小型墓极个别有人殉。④人殉和人牲的演变a.表现商代早期的人殉、人牲数量较少,商代晚期大增。b.原因第一,人殉是父权家长制出现以后的产物,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得到确认,因此殉人之风盛行。第二,人牲主要来源于战俘,他们在早期奴隶社会不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反而消耗俘获方的食物,故多用于祭祀,随着奴隶制的完善,一部分青壮年俘虏用于生产,创造财富,因而人牲数量减少,且作为人牲者多为妇女、儿童。4.商代青铜器(1)商代青铜器的铸造①制模模即所要铸造的青铜器的原型,商代的模一般用淘洗的粘土制成,用粘土塑造成欲铸造器物的形状,刻上花纹,稍加焙烤或阴干,成为模型。②翻范a.范的分类第一,外范复杂,是主要的部分。第二,内范简单,起辅助作用。b.翻制外范的过程在制成模后,用经淘洗的粘土做成泥片,将泥片按在陶模上,待半干时切成若干块,分别取下,阴干用火微烤,各片外范间留有榫卯,呈子母扣合。③浇铸外范制成后,在其内放置一略小于外范的泥块,是为内范,内外范间留下适当空隙,浇入青铜溶液,冷却凝结,敲碎内外范,便成一青铜器,经打磨修整,整个工序便告完成。(2)商代青铜器的分类①工具斧、锛、凿、铲、镬、刀(或称削)、锥等。体形多较小。②礼器a.概念礼器是指商王和奴隶主贵族用来举行宴会、祭祀等重大仪式的大型青铜器,具有标志奴隶主的身份、等级和权力的特殊意义,是礼制的具体体现。b.分类112

110第一,食器主要有鼎、鬲、觎、簋等。第二,酒器主要有觚、爵、解、犟、尊、卤、壶、觥、罄、盍、瓿、方彝等。第三,水器有盘等。③乐器乐器有铙和鼓a.铙是三件一组大小递减的乐器。b.鼓由鼓面花纹判断,多为仿木鼓铸造。④兵器a.种类有钺、戈、矛、刀、镞、戟、剑、弓形器等。b.特点戈的数量最多,形式也随时代不同而富于变化,是断代的重要器物;钺既是兵器,也作为权力的象征,起到礼器的作用。⑤车马器有喜、辖套、踵、轭、镳等,都是车上的附件和马身上的用具或装饰。⑥铜镜a.妇好墓中四面铜镜的特点圆形,背面有半环形钮,周围有一圈乳钉纹,饰叶脉纹或弦纹兼密布的竖直短道,镜面平薄。b.意义它们的出土表明了中国早期铜镜的基本特征。(3)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及其特征①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叶)a.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工具及武器等。b.纹饰以兽面纹为主体,多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纹饰多平雕,个别出现浮雕,所有兽面纹和其他动物纹饰都不以雷纹为地。c.器形方面,三足鼎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方形鼎有四足,体型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②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3世纪)a.器类基本同前期。b.纹饰分为两类:第一,变原来粗犷的线条为较细而密集,圈足上的兽面纹仍保持早期的风格。第二,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c.器形方面,鼎的突出变化是一耳不再与一足对应,而是三足与两耳对称,形成定式。③商代晚期前段a.新出现的器类有方彝、解、觥等。b.方形器大为发展,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的甚至有写实感,主体花纹和地纹明显区分。c.器形方面鼎的变化较大,出现了分档鼎。④商代晚期后段a.器类方面新出现典型器无肩尊和扁体卤以及轭喜、马衔等车马器。b.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底部也装饰花纹,花纹总体风格森严、庄重,出现了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c.器形方面,鼎出现了蹄形足;圆鼎较多,直耳略向外撇。五、商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1.商代的社会经济(1)农业①农业生产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受到重视。②农业生产方式是大规模的集体协作,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③农具仍以石器为主,器形有铲、镰、刀等,也有相当数量的木器、骨器和蚌器,青铜工具很少发现,主要有雷、缚、斧、斯等几种。④农作物的种类有禾、黍、麦等。113

111⑤农业生产已有较多的剩余产品。(2)畜牧业①饲养牛、羊、马、猪、犬等动物,其中牛和猪的饲养量很大。②饲养的家畜除食用外,部分还用作动力,大量的牲畜还经常用作祭祀的牺牲。(3)手工业①青铜铸造业a.商代早期,出现了专门的铸铜作坊且各铸铜作坊间有了相对的分工,铸造青铜器的传统方法是陶范法,可铸造器形庞大、造型复杂的器物。b.殷商晚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极盛时期,地域扩大,青铜业是当时最重要的手工部门之一,由王室和大贵族所控制,王都殷墟集中了更多的作坊,成为全国青铜铸造业的中心地区,铜器以厚重为特点,巨型铜器逐渐增多,铸铜作坊规模更大,劳动协作更严密。②陶器制造业a.制陶规模扩大,制陶业内部有了固定的分工。b.硬陶和原始瓷器开始出现。c.商代晚期,刻纹白陶的生产代表了制陶技术的新水平。③其他手工业,如木器制造、玉石加工、漆木业、纺织业、缝纫以及骨、角、牙、蚌也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商代的文化艺术(1)雕塑艺术雕塑是商代艺术中最突出的特色。①陶塑a.在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中发现陶塑的人像、龙、羊、龟和鱼等艺术品。b.晚商时期陶塑艺术的种类更加复杂多样。②玉石雕刻a.种类有平面的浮雕或浅雕、半立体的动物形雕像和立体的雕像与塑像。b.青铜器纹饰及器物造型体现了商代雕塑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c.雕塑艺术偏重于对自然现象作象征性的描写,图案性和装饰性较强,脱离人民的生活,成为只为奴隶主阶级所享用的宫廷艺术。(2)占卜①地位在商代,占卜成为奴隶主贵族进行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②卜问对象除自然神外,更主要的对象是“上帝”和被神化的先公先王。③卜问内容无所不包,国家大事、私人生活皆有。④占卜程序a.选择甲骨并经修整、钻凿。b.问所卜之事,刻于甲骨,谓之“命辞”。c.卜官灼烧甲骨反面使之出现裂纹,是为“兆纹”。d.判断凶吉,并刻于甲骨,谓之“占辞”。e.决定是否采用。f.验证结果,刻于甲骨,谓之“验辞”。(3)文字①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最多的是晚商的甲骨文。其中,金文是先刻在陶范上,然后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铸铭”,其他都是直接刻上,可以叫做“刻铭”。③甲骨文多用铜或玉的刻刀直接进行刻写,也有先用毛笔书写,再进行描刻。④甲骨文已经使用象形、象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象形,并且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形声字。114

112四、西周文化1.先周文化的探索(1)含义先周文化是指周王朝建立以前周人的文化遗存。(2)意义探讨先周文化,对于研究周族的历史、周与商以及与其他部落氏族的关系史,有着重要的意义。(3)考古工作①1933~1935年北平研究院文学研究会考古组对陕西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②1959~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沣西马王村发现两个灰坑。(4)先周文化的组成因素①来自以殷墟为代表的商文化。②从山西一带的光社文化中分化出来的姬周文化。③来自甘青地区的辛店、寺洼文化的姜炎文化。(5)西周文化的另一来源及依据①来源主要来源于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②依据在地层关系上,周文化遗存直接叠压在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之上,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与甘肃齐家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6)先周文化表现①先周文化是一种青铜文化,出土的大量青铜武器不仅反映了“特殊的武装队伍”的存在,还反映了先周文化的生产水平。②先周文化墓葬中墓地的分化反映了社会的急剧分化,说明先周文化正处于国家的产生这个历史发展阶段。2.西周文化的年代与分期(1)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0世纪中叶①主要遗址沣东早期、沣西早期遗址中的大部分、沣西墓葬第一期等。②陶器a.种类灰陶、磨光红陶和黑陶。b.特点第一,以绳纹为主,绳纹以细而紧密、纹痕深而清晰为特点,还有云雷纹、S纹、重圈纹等。第二,器物制作规整,鬲、罐颈部的绳纹常有抹去的习惯,鬲、簋、豆、罐是典型器物。③青铜器a.主要器形青铜器大体继承了商制,无多变化。主要有鼎、簋、甑、鬲、觚、爵、解、尊、自、瓿、量、觥、壶、盘等。b.特点第一,鼎多为圆腹垂耳,柱状足中间稍细。第二,簋的双耳下各有一小珥,开始流行一种圈足下带一方座的新式样。第三,兵器中常见戈、戟,戈多为短胡,勾戟盛行。第四,青铜器花纹常见饕餮纹,一般用云雷纹衬底,鸟纹也较流行。第四,铜器铭文字数仍较少,也有二三百字铭文的器物,铭文字体同商代晚期区别不大,一般用肥笔,笔道波磔较明显。(2)西周中期:约当公元前10世纪中叶至公元前9世纪中叶①主要遗址沣东中期、沣西早期遗址中的一部分、沣西墓葬第二期、宝鸡茹家庄西周墓、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等。②陶器特征接近早期,稍有变化:a.鬲的足底下凹较浅,“瘪裆”鬲极为少见。115

113b.簋的圈足一般较高,素面盆已开始盛行。c.有的豆柄已变细。d.罐的表面往往有弦纹和泥饼饰。③青铜器变化较明显,逐步摆脱商代风格:a.以炊食器为主的礼器增多,洒器大为减少乃至绝迹,新出现的器类有盛、盈、杯、厘(常与盘并存),乐器出现了编钟。b.鼎腹变浅,开始出现腹耳鼎,底近平,三足作兽足形。c.带盖的簋增多,盖的捉手呈喇叭状,敛口,圆腹。d.兵器中开始出现援末作三角形的戈。e.饕餮纹减少,并且居于器物的次要部位,简化的变体夔纹流行,新出现瓦纹、穷曲纹和重环纹等。f.铜器铭文较长,字体细长,笔道稍有波磔,末尾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等套语。g.即继承早期厚重典雅的传统,又开创了以后轻薄草率的新风。(3)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当公元前9世纪中叶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①主要遗址沣东、沣西晚期遗址,沣西第三、四、五期墓葬,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葬、郏县铜器群、湖北曾国墓等。②陶器a.主要是灰陶,红陶极少。b.花纹主要是绳坟,也有少量划纹,索面陶增多。c.陶鬲的足底平,足根多为柱状。d.圈足簋已完全绝迹,以素面平底盆代替。e.豆柄逐渐变细。③青铜器a.饮酒器基本绝迹,炊食器与前期基本相同,新出现了盆。b.编钟数量增加到7~9件一套,新出现钮钟与缚。c.鼎流行大口浅腹,腹耳式多见,腹部纹式简单,鼎足呈中间细、两端粗的半筒状马蹄形。d.簋多数鼓腹带盖,有的在圈足下另加三个小兽蹄足。e.兵器中流行中胡、援末作三角形的戈。f.盛行穷曲纹、重环纹、垂鳞纹、变形夔纹等。g.长篇带铭铜器增多,铭文字体长方、规整,已经不常用肥笔,铭末仍流行“子子孙孙永宝用”等套语。3.两周青铜器断代(1)两周青铜器断代方法两周青铜器的断代,主要依据青铜器的铭文、纹饰风格、历史文献以及出土青铜器的考古地层关系。(2)郭沫若的断代体系①依据根据铭文确定标准器,再根据标准器的纹饰、铭文等的变化推定铜器年代的早晚。②主要著作a.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b.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c.陈梦家的《西周铜器断代》。d.唐兰的《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e.郭宝钧的《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f.李学勤的《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3)沿袭郭沫若的方法,继续或补正的研究①根据铜器铭文记载有某王名或其活动,就可定为某王时的标准器,这是第一类标准器,铭文所记人名和事迹与第一类标准器相同的,也可作为第一类标准器。②根据铭文记载的人名、事迹与文献记载的历史史事比较,如果相符合,而文献记载有纪年,那么亦可断定铜器的时代,这是第二类标准器。③根据器物的出土地点、铭文内容与文献记载对照,也可断代,这也是第二类标准器。116

114④用间接取证的方法来判断青铜器的年代。a.选定了器铭中已经自行把年代表明了的作为标准器或联络站。b.以这些器铭里面的人名事迹为线索,再参证以文辞的记载、文字的风格和器物本身的形制花纹,由已知年的标准器把许多未知年的贯串成横向或纵向的关系。4.西周都城遗址(1)周原遗址①位置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和扶风县的北部。②遗存分布a.有多处铜器窖藏。b.岐山县凤雏村四周为西周早期宫庙建筑基址分布区。c.两大建筑基址群之间的强家村和召陈遗址以北的下樊村都发现有石子铺砌的散水面。d.遗址范围内有多处铸铜、制陶、制骨、玉石等手工业作坊遗址。e.一般居住址和墓地散见于整个遗址,时代由灭商以前直至西周晚期。③岐山凤雏的甲组建筑基址a.主体建筑是前堂,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洞。b.建筑物以夯土筑墙,室内外地表和墙壁都用细泥掺和细砂、白灰涂抹,光洁而坚硬。c.建筑基址中有两处排水管道,用陶质水管套接或用卵石砌成。d.该基址最终废毁于西周晚期,始建年代尚不清楚。④凤雏甲组宫殿的建筑程序a.夯筑整座台基。b.挖去院子和门道的夯土。c.切齐台基、院子的四边。d.依次完成开沟排水。e.挖洞立柱。f.筑墙建屋。⑤召陈建筑基址群a.建筑物屋顶大都用瓦覆盖。b.建筑布局不按中轴对称,也没有自成院落,因此各个建筑基址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c.该建筑基址群的大部分建筑兴建于西周中期,废弃于西周晚期。(2)丰镐遗址①位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是西周王朝的都城遗址。②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③遗址分布a.在丰镐遗址北部的马王村和客省庄一带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夯土基址建筑群。b.在张家坡、马王村、新旺村等地发现有多处铜器窖藏。c.张家坡、客省庄和普渡村等地发现了分布较为集中的西周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和牛坑等。d.整个丰镐遗址范围内散布着众多的一般居住址和中小型墓葬,居址附近常有窖穴和水井发现。e.洛水村、张家坡、新旺村、普渡村等处发现有制陶和制骨作坊遗址,一些遗址还出土有铸造铜器的外范和内模。5.西周墓葬西周墓葬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西安、扶风、岐山、宝鸡,河南省的洛阳、浚县,北京市昌平、房山以及长江下游地区。(1)西周墓葬的特征①墓葬制度牢固,集中体现在族墓地上,上至诸侯、下至庶民都有牢固的血缘观念,实行聚族而葬,同一墓117

115地内,墓葬的大小与随葬品的多寡有明显的差别,规模较大的墓葬有附葬车马坑的现象。②可划分为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两大区域,两者在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上有很大差别:a.中原地区主要为土坑竖穴墓,随葬陶器、青铜礼器等。b.长江下游地区主要为土墩墓,随葬有大量的原始瓷器。③中原地区仍然盛行殉人。(2)列鼎制度宗法等级制度使西周在墓葬制度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使用棺椁、乐器、车马器以及鼎、簋等礼器的数量上。①列鼎制度的含义列鼎制度即用鼎制度,“列鼎”是指在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②列鼎制度的发展阶段a.最早萌于西周早期。b.商代虽然用鼎随葬,但无规律。c.西周用鼎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律。d.西周中期,用鼎制度趋于成熟,改变了以酒器为主要礼器的礼制,用鼎制度成为周礼中埋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e.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用鼎制度最为盛行。第一,初期,用鼎的数量与墓主人的身份一致。第二,春秋中晚期开始出现越礼的现象。f.随着春秋社会变革的加剧,用鼎制度遭到破坏。(3)重要墓葬①宝鸡斗鸡台西周墓地多是小型墓,皆头北足南,仰身直肢,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排列有序,是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墓地。②沣西西周墓地皆是中小型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分布在张家坡和客省庄一带的六个地点,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少数为俯身直肢,极个别为屈肢葬,有数座墓聚葬的现象,可能是一个家族的墓地,有五座墓组成“凹”字形,且相邻两墓都是头对头、脚对脚,可能是按“昭穆”制度排列的。③浚县辛村卫国墓地a.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的辛村,是西周时期卫国的贵族墓地,1932~1933年在郭宝钧主持下,河南古迹研究会对其进行了发掘。b.墓地分为大、中、小三种,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排列有序,且无叠压、打破关系,是卫国的宗族墓地,大型墓可能是侯伯或君夫人,中型墓大概是公族或官吏,小型墓为陪葬的臣隶或平民。④琉璃河燕国墓地a.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乡黄土坡村,是西周时期燕国的贵族墓地。b.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无封土堆,死者头北足南,一般都是单人仰身直肢。c.随葬器物种类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陶器、玉石器、原始青瓷器、漆器、蚌角器以及货贝等。d.多数中型墓有殉人,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都有车马陪葬。e.墓葬排列很有规律,可以分成若干组及群,应属西周时期燕侯家族及其宗室的聚葬之所。⑤土墩墓a.江南地区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地区。b.多建在丘陵山岗或平原的高地上,平地堆土起坟,有的一墩一墓,有的一墩多墓。c.随葬器物普遍有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有的还有青铜器。d.年代上限可至西周,下限可延续到战国,而以春秋时期数量最多。6.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①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扩大。②耕作技术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仍比较原始,使用的工具以石器、骨器和蚌器为主,青铜工具并未普遍使118

116用,只有锦、雷、斧等,数量较少。③农作物的种类有黍、稷、粟、谷、粱、麦、稻、菽、麻、芝等。④粮食储备量大。⑤渔猎和家畜饲养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占有一定地位。(2)手工业①铸铜业a.青铜铸造业由王室百官掌管,不仅铸造礼器、武器,还铸造生活用品。b.铸铜技术有了一定进步,发明一模翻制数范的方法,使用焊接技术。c.出现不少“明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风格逐渐草率,常有粗制滥造的现象。②制陶业a.西周初年陶器生产有了专门的行业。b.在制陶技术上,早期多采用轮模合制,中晚期普遍采用快轮法,产品趋向规格化,数量也大大增加。c.原始瓷器的生产有了新的发展。③漆器制造业a.湖北圻春毛家嘴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的一件彩色残漆杯是中国目前发现较早的成形漆器,胎薄、色鲜、纹美,反映了西周早期南方地区漆器的工艺水平。b.北方的漆器制作在西周中晚期以后逐渐普遍,制作技术比西周早期进步。④蚕丝和纺织业a.继承了商代的养蚕和丝织技术。b.纺织、缝纫工具有纺轮、骨锥、骨针等,纺轮数量较多,质地有陶、石、骨等,重量不一,形状也比较复杂。c.纺织品种类有棉麻和丝织品两种,丝织品花纹有平纹组织和提花组织。⑤骨器和玉器制作有专门的作坊进行生产,玉器制作精细,不仅作为服饰和其他佩戴物,有的还用作别尊卑的礼器。五、春秋文化1.春秋文化的年代与分期(1)年代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2)分期①春秋早期可与西周晚期归并为一期,是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的时期。②春秋中期a.时间约为公元前7世纪中叶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b.陶器主要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暗纹等,盛行用轮制方法制作陶器,陶质细腻。c.青铜器制作趋向轻巧,器形有鼎、簋、鬲、簋、盘、画、豆、壶、舟、敦等,新出现的器形有缶、鉴、铸、鳟于、带钩等,青铜纹饰流行蟠虺纹,铜器铭文减少,字体长方,行款整齐。③春秋晚期a.时间约为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b.陶器种类和器形都有新的变化:陶质比较粗糙;鬲的数量极少,用釜或盆代替;带盖陶鼎数量增多,罐的颈部较高;盖豆普遍,盖与豆盘相扣合形成椭圆形。c.青铜器鼎的腹更深,多作圜底,足更为细长,簋的盖纽新出现了莲花瓣状;敦腹皆作球形;蟠虺纹仍流行,铭文字体纤细。119

1172.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1)铁器的发明及其意义①铁器考古a.1972年在河北藁城县台西村的一座商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件随葬的铁刃铜钺,刃部是陨铁。b.1976年,在山西灵石的一座商代墓葬中发现一件铜钺,通体有铁锈,刃部的含铁量达8.02%。c.1977年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的一座早商墓葬中,发现了一件铁刃铜钺,刃部也是陨铁。②考古发现属于人工冶炼铁器的资料a.陕西雍城秦公一号墓内的三件铁器,时代属春秋时期。b.甘肃灵台县景家庄一号墓内出土一件铜柄铁剑,时代属春秋早期。c.江苏六合程桥两座春秋晚期的墓葬内,都出有铁器,其中M1内发现一件残铁块,M2内发现一件残铁条。d.长沙杨家山M65出土属于春秋晚期的铸铁鼎形器和铁削各一件。e.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大墓出土一柄玉柄铁剑,年代为春秋早期。③铁器的发明a.公元前14世纪前后的商代中国古代先民已经接触了金属铁,并把铁加热锻打后制成器件而加以利用。b.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民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已使用铁器。c.早期铁器的发现地除中原地区外,主要是在长江流域的楚国。d.铁器刚出现时,器形比较简单,主要有铁条、铁削、铁雷、铁锛等,虽然大半是农业生产工具,但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还没有占主要地位,战国时期以后铁器真正成了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而被广泛使用。④铁器发明的意义a.铁器作为武器,更有利于提高战斗力。b.在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具有极其巨大的作用。c.生铁作为原料,可以直接铸造器件,广泛用于各生产领域,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⑤冶铁方法a.块炼法块炼法是春秋时期铁器的冶炼方法,即把铁矿石放在高温下进行碳化,在凝为固态时经锻打提纯后,再打制成所需要的器形。b.炼炉冶炼使大量生产和铸造较复杂的铁器形成为可能。(2)矿冶遗址和铸铜工艺①铜绿山矿冶遗址遗址面积较大,矿井密集,井巷纵横交错,层层叠压,矿石开采量很大。a.发现时间20世纪70年代。b.位置位于湖北大冶县西约3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c.遗存时代包含春秋和战国、西汉两个时期。d.意义这一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古矿井开采、冶炼的考古材料,填补了我国冶金史研究的空白。e.构造第一,矿井由竖井和巷井(平巷)组成,用木材制成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井巷框架大多用榫卯法连接,框架之间用木棍、木板或竹索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排水是通过木制水槽把地下水引到储水坑(井)内,或利用专门的排水巷道,用木桶将水经由竖井提升到地面。第三,通风是利用坑口的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而形成的自然风。②侯马铸铜遗址及其青铜工艺a.遗存有大量陶范,还发现建筑基址、窖穴、水井、道路以及熔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铜锭、铅锭等遗存。b.意义侯马铸铜作坊的发现,使人们了解到春秋时期的铸造技术水平、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规模。120

118c.制铜工艺第一,器形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日用装饰品和货币等,种类多达20多种。第二,陶范的制作有严格的要求,出现了母范只做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通过数次翻范而得到完整的模范。第三,铸铜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使陶范在浇铸铜液时能经受住铜液的压力和凝固时的收缩量。第四,运用焊接技术,已掌握锡焊、铜焊、铅锡合金焊接等技术。第五,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出现了青铜器表面嵌人红铜片和金银丝的“错铜”和“错金银”工艺,銮金技术以及在器物表面刻划花纹的工艺也已兴起。(3)金属铸币的产生①金属铸币的产生商代出现仿制自然贝的铜贝,标志着中国货币开始由实物货币进入到金属铸币的阶段。②空首布a.空首布是仿照生产工具馎的样式铸造的,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铸币。b.春秋晚期的空首布有大小两种。c.空首布一般尖角尖足,有不少有文字符号。d.春秋时期空首布的发现是研究货币史和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料。3.春秋都城遗址(1)春秋都城特点列国都城多分为宫城和郭城两大部分,宫城与郭城的布局有多种形式。①宫城内宫殿建筑多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附近又常发现手工业作坊遗址。②郭城中分布有民居和作坊遗址,有的还将诸侯贵族墓地圈入。(2)主要都城遗址①洛阳东周城a.史称王城,位于洛、涧两河的交汇处。b.城址的平面略呈正方形,城墙用夯土建造。c.城墙北部有大量陶窑、水井、灰坑、房址和大量制陶、制骨、制石、铸铜作坊遗存。d.城址南部有两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e.城内分布有稀稀落落的小规模居住址。②侯马晋城a.是晋国晚期晋景公所迁的新田,位于山西省侯马市的西北部。b.由六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四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c.城垣的南面有大面积的铸鼎、制陶、制骨作坊遗址和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两周墓地,东南有大面积的盟誓遗址。d.这六座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或略呈长方形,城墙用块夯法筑成,南城墙内侧有车道,外侧有护城壕,牛村古城的南部为铸铜遗址,还发现有制陶、制骨作坊。③盟誓遗址a.命名牛村古城东南400多个密集而类似墓葬的小坑,坑内有大量的牛、羊、马的骨架,和许多朱书的石简、玉圭、玉块等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故称盟誓遗址。b.侯马盟书的核心内容以赵氏为代表的政治集团,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分化、镇压敌对力量,进行了一系列的盟誓活动c.侯马盟书内容的种类第一,宗盟类,盟辞强调“事宗祀”和“守清庙”,要求每个与盟人都要诚心效忠盟主,以此巩固赵氏宗族内部的团结。第二,委质类,是赵孟为分化敌对势力吸收同宗之外的人参加盟约的辞文,与盟人表示把自己“质”于主盟人,辞文中都有“自质于君所”,并且断绝与旧主君的关系。第三,纳室类,内容为禁止纳室,即与盟人在盟誓后不再扩充奴隶、土地、财产等,同时也反对和声讨宗族中其他人的纳室行为。第四,诅咒类,是对某些罪行加以谴责的诅咒文。第五,卜筮类,不属于正式盟书,而是举行盟誓祭祀“卜牲”时使用龟卜和筮占文辞的记载。121

119④曲阜鲁故城a.平面近似椭圆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余三面均有弧曲,四角呈圆角,环绕城垣四周都有护城壕。b.布局比较规整,城内的交通干道共发现十条,纵横各五条。c.宫殿区位于城中部,宫殿基址基本处于南北中轴线上,春秋时期的夯土基址范围东西绵延约一公里。d.宫殿区的东、西、北三面环绕着铸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和一些居住址。e.城的北部和西部有五六处墓地。4.春秋墓葬(1)列国墓葬葬制的共性与差别①共性墓地有诸侯墓地、贵族墓地和平民墓地之分,其埋葬制度有沿袭周礼的一面,又有僭越的一面。②差别墓的规模结构、随葬品种类数量的多少、精美的程度、殉人的有无、仿铜陶礼器出现的早晚等都有不同的差别。这些现象表明,春秋列国在沿袭周礼的基础上,在整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立性。(2)春秋时期墓葬区域①中原地区的周、虢、郑、卫。②汾河流域的晋。③山东和北方的齐、鲁、燕、莒。④南方的楚。⑤关中的秦。⑥东南的吴和群舒。(3)代表性墓地①虢国墓地a.1956~1957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发现并发掘了虢国墓地。b.墓地的年代,上至西周晚期,下至虢国灭亡,前后延续了100多年。c.墓葬均为无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墓主头向大多向北。d.墓葬的分布很有规律,中西部是5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其余分布于南北东三面。e.墓地的考古发现,对研究两周之际的虢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②秦公陵区a.位于陕西凤翔秦都雍城遗址以南的三畴原上。b.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已发掘的先秦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一座有明确墓主的陵墓,墓主为秦景公,对建立考古标型学有重要意义。③莒国春秋墓a.春秋时期莒国大墓人殉现象较为普遍,且殉人的数量较多。b.1975年在莒南大店发掘了两座春秋晚期的莒国墓,两座墓形制结构相仿,墓主应为莒国的重要贵族。c.1977年,在山东沂水刘家店子发现了两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和一座附葬的车马坑,墓主应属莒国,一号墓墓主人是春秋中期莒国的国君,与之并列、规模较小的二号墓,墓主人应为莒国国君的夫人。④淅川下寺楚墓群a.1976年发现,1978~1979年发掘了9座大墓、16座小墓。b.整个墓地布局很有规律,可分5组,既有大墓,又有车马坑和殉葬墓。六、夏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1.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1)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层,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文化。①年代夏家店下层文化晚于红山文化,在燕山以北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所代替,其下限不晚于西周。②遗存青铜耳环、指环、杖首、小刀、镞、牌等小型金属制品和陶范碎片。122

120③陶器特点a.主要陶器种类有尊、鬲、盆、甑、罐、鼎、盘、豆、鬻、爵等,其中鬲有两种形式,即鼓腹鬲和直筒鬲,后者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b.彩绘陶器的彩绘图案多以白色画出主题,以红色勾勒填地,纹样多是与青铜纹饰相近的云纹和雷纹。④城址和墓地a.较大的聚落常有围墙或壕沟作为防御设施,围墙内的房址自数十座至百余座不等,房址有半地穴式的,也有用石块或土坯垒砌墙壁的,平面近圆形。b.墓葬都发现在聚落近旁,墓地规模大小不一,都是长方形竖穴,排列密集而有规律,一般成年人墓皆有葬具,有木结构的,也有石板或土坯砌成的,同一时期的墓,头向均一致,多为侧身屈肢,随葬品都放在脚端的壁龛中。(2)西团山文化①分布首次发现于吉林市郊西团山,分布在吉林省东南部东辽河与松花江上游的长春、吉林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较晚期文化。②陶器器类主要有罐、长颈圆腹壶、单孔甑、鬲、筒形或杯形鼎、直口或敛口钵等。③青铜器青铜工具发现较多,主要有小刀、锥、斧和凿等,作为武器的矛、短剑和镞发现较少,矛主要有直刃和曲刃两种,前者接近于中原式矛,后者则近于曲刃青铜短剑,具有东北地方特色。③居址多在沿河高地,房屋多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也有用自然石块垒砌住屋的。④墓葬大多是单人葬,有较浅的长方形土坑,多用石棺做葬具,随葬品多为钵、罐等一两件陶器,极少用鼎、鬲随葬。(3)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有别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晚期文化。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及辽宁省朝阳地区、河北省承德地区。②陶器常见的陶器有鼎、鬲、鬻、豆、罐、盆、钵等。③青铜器种类繁多,其中炊器、容器发现较少,而工具、武器及饰物发现数量较多,常见工具和武器有刀、锥、凿、镞、矛、短剑等,还发现有青铜铸范。④居址有半地穴式的,也有构筑在地面上的。⑤墓葬都在聚落近旁,有排列整齐的墓葬,也有散葬,墓葬形制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葬具有石棺,也有木质葬具。2.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地区,青铜文化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目前,经考古可以确定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和沙井文化等。(1)辛店文化①分布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店村,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与大夏河流域。②陶器彩陶的数量较多,种类有双耳罐、四耳罐、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纹样主要有s形纹、三角折线纹及动物形象的鹿纹、狗纹等。③青铜器铸铜业有较大的发展,已知铜器的种类有锥、矛、匕、凿、铜扣和铜泡等,还发现青铜容器残片和冶铜的炉壁残块。123

121④居址和墓葬居址发现有半地穴式长方形房址,从墓葬及随葬品看,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2)西北地区其他青铜文化①寺洼文化a.分布首先在甘肃临洮寺洼山发现,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b.陶器以“马鞍式”口型的双耳罐为典型代表,还没有发现带彩的陶器,陶器器形有小口或大口两耳高体或矮体的罐、壶、三足鬲、四足鬲、鼎、器盖等。c.青铜器青铜制品有戈、矛、镞、刀和铃、镯、铜泡等。d.墓葬土坑葬与火葬同时并存,土坑墓形若覆斗,有棺或棺椁,在一些墓内还发现人殉和陪葬的车马。②卡约文化a.分布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b.陶器存在寺洼式的“马鞍式”口型双耳素面罐,也存在属于辛店文化的“唐汪式”陶器。③沙井文化a.分布首先在甘肃民勤沙井发现,分布范围仅限于河西走廊的民勤、天祝和永昌等地。b.陶器和铜器典型陶器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与双耳圜底罐等,铜器器形有刀、三棱镞、扣、铃等。c.城址平面呈三角形,俗名为“三角城”。d.墓葬以长方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骨器与铜器等。3.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1)三星堆遗址①位置地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鸭子河南岸和马牧河两侧的高台地上。②分布a.在遗址群东部的遗址密集分布区,有断续的城垣遗迹。b.城垣两侧有密集的居住遗址和玉石器作坊遗址、陶窑址、墓葬等。c.在东西城垣之间的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西泉坎等四处南北排列的台地附近,有数处埋藏有玉石礼器和青铜器的土坑,一般认为属祭祀坑。③意义a.三星堆文化所代表的族群在这一阶段已形成了国家组织,进入了初期文明社会。b.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大批青铜器,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亦有中原殷商文化的特征,反映出中原文明对蜀文明的发展有强烈的影响和促进作用。(2)金沙遗址①位置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②文物a.金器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为金沙特有。b.玉器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约22厘米的玉琮,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玉琮基本一124

122致,反映出良渚文化对古蜀文化的影响。c.铜器400余件,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有铜立人像、铜瑗、铜戈、铜铃等,其中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d.石器170件e.象牙器40余件f.大量的陶器③年代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另有一小部分属于春秋时期。4.南方与东南地区的青铜文化(1)吴城文化①位置分布于江西北部。②与商文化的联系a.一期常见的鬲、豆、罐、盆等器物,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的同类器物比较接近。b.二期的鬲与殷墟早期的鬲近似。c.青铜鼎、翠等颇具商文化的作风。③特点a.硬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特别发达。b.在生产工具上,马鞍形陶刀最具特色。c.在铸铜业方面,用石范铸造是其主要特点,已发现了斯、凿、斧、刀、镞的石范,这是中国铸范工艺中的另一形式。d.在吴城文化的陶器和石范上,发现了文字和刻划符号,但大都不能识读。(2)湖熟文化①位置主要分布于以宁镇山脉为中心的长江两岸,西起江苏和安徽的接壤地区,东达江苏的镇江地区。②“台形遗址”a.一般有上层和下层两大堆积层,下层普遍存在着泥质几何印纹软陶,上层普遍存在着几何印纹硬陶。b.少数遗址有三大堆积层,即在“几何印纹软陶”层下压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层。③典型代表北阴阳营遗址的第三层文化遗存。④生产工具a.有石器和青铜器,以石器为主。b.石器均磨制,制作都比较粗糙,很少通体精磨,主要器形有常型石锛、有段石锛、扁圆柱体石斧、双肩石斧、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镰、石矛、柳叶形和底端弧凹的扁三角形石镞。c.青铜工具多为小型器物,如镞、小刀、斧、凿、鱼钩等,容器有鼎。⑤陶器a.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黑皮陶、硬陶和原始瓷等。b.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压划纹和几何印纹。⑥骨器a.有镞、针、锥等,镞有三棱、扁平、扁圆三种,有的有倒刺。b.发现卜骨和卜甲,甲骨上的灼痕,或直接用火灼成浅窝,或先钻圆窝,再加火灼。6.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史墙盘[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史墙盘西周中期青铜器,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腹内底有铭文18行284字。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125

123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记载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史迹和作器者史官墙的家世。2.毛公鼎[2014年浙江大学研]答: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其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最长铭文的青铜器。作器者毛公记载周宣王告诫,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的重要资料,现藏台湾省台北市。3.尸乡沟商城[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尸乡沟商城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它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其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4.甲骨文[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甲骨文是契刻于龟腹甲、龟背甲和牛肩胛骨的文字,合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5.殷墟[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及其周围,面积约30平方公里,商代盘庚迁殷至商亡皆以此为都。殷墟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从1928年起经多次发掘,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祭祀坑等遗迹,以及青铜器、骨角器、陶器、玉器、甲骨等大量遗物。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史籍关于商的记载,确立了商的历史地位。50多年所获资料,推动了诸如甲骨学、商代社会性质、手工艺水平、青铜器、墓葬制度等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6.夏家店上层文化[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该文化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发现,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村落大多分布在沿河两岸高地,居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墓葬形式多为单人葬,也有极少数的异性合葬或同性合葬。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其中,以工具、武器和装饰品最多。从该文化遗存可以推知,社会阶级差别已经出现。在社会经济中,家畜饲养比较发达,农业比较简陋,狩猎占有一定地位。7.周原[2012年中山大学研]答: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迁居之处,包括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一部分。周原考古在70年代后期屡有重大发现。周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自汉宣帝刘询神爵三年(公元前58年)以来,这里就开始出土青铜器,并屡有重大发现,周原出土青铜器的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为世界所仅见。8.安伽墓[2011四川大学研]答:安伽墓是北周时期墓葬,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安伽墓坐北朝南,墓葬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砖砌拱形甬道、砖砌穹窿顶墓室组成。甬道进口上方原绘有壁画。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一定贸易的具有官职的栗特贵族。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为栗特人生活场景以及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景等。墓葬出土的围屏石榻及袄教祭祀图反映了中亚人的生活场景。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栗特文化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9.小双桥遗址[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小双桥遗址是一处发掘于1990年的商代都邑遗址。它位于郑州市西北部的邙山地区。该处文化内涵丰富并且有不少重要商代文化遗存。根据调查发掘,已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有4处,这些夯土基址的发现,说明小双桥遗址内有成组的宫殿建筑。遗址发掘还发现了朱书陶文。根据发掘的地层和出土的陶器,初步确定小双桥遗址的文化年代为商代二里岗上层期偏晚的白家庄期。小双桥遗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宫殿建筑基址的126

124发现,说明它是商代一处重要的都邑遗址。10.吴城文化[2011年厦门大学研]答:吴城文化分布于江西北部,最初发现于清江吴城,其时代基本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相当。吴城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比较密切,但也有其自身特点。硬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特别发达;在生产工具上,马鞍形陶刀最具特色;在铸铜业方面,用石范铸造是其主要特点,已发现了斯、凿、斧、刀、镞的石范,这是中国铸范工艺中的另一形式。在吴城文化的陶器和石范上,还发现了文字和刻划符号,但大都不能识读。吴城文化族属未定,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发现一座商代大墓,出土青铜器480多件,墓葬规模之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与中原的殷商王陵相当,因而墓主人可能是南方某方国的最高统治者。二、简答题1.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2015年复旦大学研]答:商代晚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花纹繁缛,铭文出现,并加长,是商代铜器的极盛时期,西周早期铜器继承了晚商的传统。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包括:(1)青铜礼器有了飞速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器形,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连瓶和偶方彝。礼器中酒器仍占绝大多数,以觚、爵为主。(2)盛行以鸟兽形象作为器物的形状,如妇好墓出土的鹗尊,湖南出土的四羊尊、虎食人形卤,山西石楼出土的铜觥等。(3)商代晚期青铜器一般都比较厚重,突出代表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4)纹饰普遍以雷纹为地纹,主体花纹除饕餮纹外,还有夔纹、龙纹、蝉纹、鸟纹、蚕纹、龟纹及各种几何形纹饰,大都饰满器身。许多器物尚有凸起的扉棱和牺首等装饰。(5)铭文最初多为族徽图像、人名、父祖名,如妇好之类;末期铭文多达三四十字,内容大抵是因受赏而为父辈作器。如“小臣赊犀尊”、“希聿簋”等。(6)晚期的铜器中乐器有铙,兵器有钺、戈、矛、刀、镞、盔和弓形器等,其中戈的数量最多,形式变化亦多。工具有斧、锛、铲、锥、凿等。车马器有辔、辖套、轭、镳等。此外,还发现铜镜、铜人面具和牛头形面具。2.什么是“青铜时代”,并简述其特征。[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1)概念青铜时代是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铁器时代开始之前的历史时代。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的合金,其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器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易铸造的特点。青铜熔液的膨胀系数大,在冷凝时体积涨大,铸造时填充性好,绝少气孔,铸造的器具适用性广。因此,青铜器很快取代了红铜器,并在许多生产、生活领域里取代了石器。(2)主要特征①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青铜冶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革,社会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②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制造和使用青铜器最早,时间约在公元前4000年初。欧洲在公元前4000年中叶、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非洲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也都相继进入青铜时代。美洲则迟至公元11世纪才进入到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③铁器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钺,1977年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也出土一件铁刃铜钺。据传1931年在河南浚县出土了两件西周初年的铁器,一为铁刃铜钺,一为铁援铜戈,已流失国外。虽然四件器物的铁质部分都是陨铁,而非人工冶炼的铁,但也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先民不仅认识了铁,还掌握了初步锻造铁器的技术。最迟至春秋早期,中国已出现人工冶铁,这不仅在文献上屡有记述,而且有考古材料相佐证。127

1253.商文化分期。[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商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早期文化,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1)早商文化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早期文化,是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的文化,其文化遗存在河南分布最为密集,此外还见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地。根据郑州二里岗和南关外的地层关系,二里岗期文化又可分为早、晚两期:①早期早期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陶器的器壁一般较薄,卷沿,饰细绳纹。常见的器形有鬲、大口尊、盆、罐等,真腹豆较多,铜容器少见,卜骨或有灼无钻,或有灼有钻②晚期晚期可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陶器器壁一般较厚,多折沿,绳纹略粗。假腹豆较多。刻纹白陶开始兴起,成套青铜礼器比较常见,个别陶器、骨器或骨片上刻有文字,卜骨大都有灼有钻。(2)晚商文化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①早期早期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刻纹白陶盛行,陶壁一般较厚,粗细绳纹并存。真腹豆与假腹豆共存,圈足都较粗,卜骨卜甲都有钻有凿,甲骨卜辞大量出现。②中期中期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陶器中的泥质红陶显著增加,刻纹白陶继续盛行,陶胎厚,绳纹粗,盛行三角形划纹,大口尊少见。③晚期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陶器又多饰网状划纹,大口尊绝迹,卜骨卜甲也为钻、凿兼施,甲骨卜辞大量出现。4.青铜器分类。[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计量器和杂物等类别。(1)礼器礼器主要包括炊器、盛器、酒器和水器:①炊器有鼎、鬲、甑、刀、俎等,列鼎是人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列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用九鼎。②盛器包括簋、簋、盈、敦、豆、铺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铜礼器。③酒器主要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种。饮酒器包括爵、角、犟、觚、解和觥等;盛酒器包括尊、卤、壶、露、锺和方彝等。④水器包括盘、孟、画、鉴、洗等,主要是在行礼时净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诚。(2)青铜乐器主要的乐器有铙、钟、鼓、馎、鳟及钲等。根据钟纽的形制差别,不同的钟有“铙”、“铎”、“馎钟”、“甬钟”、“钮钟”等有不同的称呼。而编钟是将各种不同的钟按照大小、音阶依次排列而悬挂在钟架上。现存最大的曾侯乙编钟是典型的代表。(3)兵器青铜兵器有戈、矛、戟、钺、剑、铍、箭镞、盾、鸣镝、盔、甲等。(4)工具青铜工具主要有斧、锥、钻、凿、削、锯、铲等。(5)车马器青铜车马器主要有当卢、辔、辖、辕、銮、铃、镫等。(6)计量器青铜计量器主要是指天平、权等。(7)杂物主要有镜、带钩、玺、印、熏炉、虎符、鱼符、钱币、建筑构件等。128

1265.简述殷墟分期和陶鬲演变。[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商文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1)商前期陶器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堆积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代表了商前期前后两个发展阶段。①陶器以灰陶为主,制法有模制和轮制,器形有鬲、甑、犟、簋、大口尊、瓮、觚、爵等。②前段的陶器一般器壁较薄,绳纹较细,鬲的实足根较瘦长,器高大于器宽,大口尊形体较粗短,口径与肩颈相等,真腹豆较多。③后段的陶器器壁一般较厚,绳纹略粗;鬲的实足根稍粗短,器高大于或等于器宽;大口尊体较瘦长,口径大于肩颈;假腹豆常见。(2)商后期陶器安阳殷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还有红陶、黑陶和白陶;制法主要是模制和轮制;纹饰有绳纹和刻画纹等;器形有鬲、簋、豆、盆、罐、尊、盘、爵、觚等。一般可以分为四期:①第一期以灰陶为主,也有红陶和刻纹白陶;鬲呈长方体,裆与实足较高;纹饰多绳纹。②第二期的陶器亦以灰陶为主,红陶极少,刻纹白陶常见;陶鬲腹稍深,三足变矮、胎变厚、绳纹变粗。③第三期绳纹普遍变粗;陶鬲接近方体,裆与实足较矮;新出现了一种三角绳纹圈足陶簋。④第四期的陶器中泥质红陶增多,除三角划纹外,新兴网状划纹;陶鬲体扁宽,矮裆,无实足尖;表面饰三角形的陶簋最多。6.简述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与性质。[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1)二里头文化概述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2)二里头文化的内涵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变化,现在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临汝煤山及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依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的年代数据,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3)二里头文化的特征①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特征。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较明显:a.第一期陶器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b.第二期陶器第二期陶器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前两期的器形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c.第三、四期陶器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基本绝迹。在第三期中,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沿用,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鬲、犟、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物在第四期中出现得更多。②二里头文化的生产特征。二里头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数量较多,石斧、石锛、石凿也常见。另有蚌铲、蚌镰、骨铲等,也使用木未耜一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因农业生产较发达,产品有一定的剩余,饮酒之风较盛,平民墓中也多见觚、爵等酒器随葬。③二里头文化的居住特征。居址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种。平面表现为圆形、方形圆角和长方形等。一船居室直径3米左右,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居址长约10米,宽约5米,中间有隔墙。居址墙壁、地基皆经夯打。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大型宫殿建筑④二里头文化墓葬特征。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二里头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从墓室面积的大小及随葬品状129

127况看,二里头文化墓葬大体可分三类:一类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二类墓室小,随葬品只有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二里头文化墓葬的葬制,与同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个别墓还出有铜爵,这是一种酒器,也是奴隶主统治阶级使用的青铜礼器之一。7.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2011年西北大学研]答:(1)青铜器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冶铸方法与青铜器的造型及装饰方法密切相关,冶炼青铜需要的热度是一千度左右。青铜器的范是陶制的,由多块拼成,一部分成为外范,上有花纹,外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外面。一部分为内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内面。外范和内范全部拼合在一起时,内外之间空隙部分,留待铜液填充而形成所要制作的铜器。直接用陶范翻铸铜器是古代青铜器铸造的一般的方法。青铜器的铸造是把原料放在熔炉内经高温熔化成液体,然后倒入模型中,待温度下降后,铜液在模型中就凝成了人所要求的器物。花纹和文字都是铸出来的,不是刻出来的。(2)十个青铜酒器名称①爵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部为杯形,腹侧有錾,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间有柱。②角饮酒器。无柱、流,两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为四比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角当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二里头文化期的异形管流角。③尊高体,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④壶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龟、蛇等,起装饰壶身的作用。⑤卤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⑥觥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⑦彝方彝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三、论述1.商周时期的陪葬制度。[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1)商和西周①商代商周时期随着宗法礼制的形成,在随葬品的多寡及种类上有了较大的差别,逐渐形成了以青铜礼器为核心的随葬制度。商周时期随葬品等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青铜鼎、簋(gui)的使用上。商代鼎就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在一些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大墓中往往随葬有青铜鼎。如随葬有土鹿方鼎、牛方鼎,司母戊鼎也是出土于一座甲字形大墓中。②西周西周时期青铜礼器仍作为重要礼器见于大型墓葬之中。西周早期以后酒器减少,食器增加,常见的礼器有鼎、簋、壶、豆、画(yi),特别是鼎和簋的配置在西周中后期开始有了鼎簋制度。周代礼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一簋或一鼎。虽然东周后期诸侯称霸、天子和诸侯都用九鼎、卿用七鼎,但也是随着地位的高低而增减的。(2)东周①模型明器和模拟人形的出现东周时期随葬制度的一个特点就是模型明器和模拟人形的佣的出现。最早的模型明器是涂车,即用泥或陶制作的车子模型。其后出现陶困、陶灶等。如在陕西凤翔高庄秦墓中发现陶困、陶灶和陶车轮等。最早的佣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人形,称刍灵,代替活人殉葬,以后改用陶、木制作。如在山东临淄郎家庄春130

128秋战国之际的1号墓陪葬坑中出土了成组的陶俑,体形很小,高仅10厘米左右;西安南郊战国秦墓中也发现有陶人和马佣;在咸阳战国秦墓中,发现有中国目前最早的骑马佣。南方的楚墓中则流行木佣,有的绘有彩绘,穿着衣物。②明器的增多东周以来墓葬中另一个特点是明器逐渐增多。所谓明器,是专为随葬制作的器物,供死者享用,也可称之为冥器。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少量专供随葬用的陶器,如陕西宝鸡北首岭早期墓葬中,有一小部分陶器,不见于居址,但形制都很小,当是明器。商代就已经有了专门为随葬制作的明器,在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曾出土少量铅器,种类有礼器如鼎、簋、觚、爵等,工具如锛、凿、刀、锥等,武器如戈、镞等,这些铅器“质脆薄,制作粗糙,皆为明器”。东周时期中原诸国的中小型墓葬普遍出现了仿铜陶礼器或铜明器。陕西春秋战国秦墓随葬品中“时代早,上有一些实用器物。进入战国,铜器微型化,完全变为明器”。如凤翔高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秦墓中出土的“铜礼器微型化,成套的礼器竟可握于一掌之中”,还有鼎、簋、壶、豆等仿铜陶礼器,当为明器。2.试述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年代。[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三星堆文明于1986年夏秋之季发掘,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二十世纪我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1)三星堆遗址内呈现出的三期考古学文化①一期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②二期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③三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明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知,三星堆文明的年代是从龙山时代至商周。(2)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点①以三星堆二期为代表,青铜文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影响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展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的影响,表现出古蜀国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②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的文物极神秘,至今仍有很多难以破解,以至于有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来自外国甚至“外星人”。③三星堆青铜造像,造型夸张,形制精美,体积庞大,纹饰有羽饰和夔龙纹,有些青铜造像还杂糅了人兽特点,气势煊赫。3.先周文化述评。[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西周文化的前期,应当称为先周文化,而先周文化又有其多元的渊源。(1)先周文化主要遗址先周文化遗址的分布,遍及陕西境内,以遗址集中的密度言,在长安丰镐一带、扶风岐山一带、及长武附近各有一大群。典型的先周陶器也以这三个地区出土的器物为代表。三群之中,长武附近的遗址时代最早,无论由地质、形制、与纹饰看,长武下孟村出土的陶器比长安、岐山各处的都早。以陶器纹饰为例,别处都有雷纹,显然受了殷商铜器花纹影响,而长武下孟村的陶器则只有方格纹,没有雷纹。(2)先周文化是高度发展的青铜器文化商代文化在早商时代,己到达渭水流域,但先周文化中却不见早商的特征,而只显示了小屯期的晚商文化色彩,在渭水流域的先周文化是新到的外来文化。先周青铜器受殷商青铜文化的影响,以其影响的深浅,可分为商式铜器、商周混合式铜器、及周式铜器三大类。4.两周玉器的特点。[2011年南开大学研]答:(1)西周玉器的特点在商代末期,中国玉器工业已经发达到一定程度。西周玉器承商之艺,并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目前所出西周玉器主要以周原墓地为代表。他们在器型、装饰及艺术风格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对商代玉器艺术格调的因袭:强131

129调对象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表现;造型单纯简练,细部装饰多予省略;用线遒劲流畅,生动自然,一面坡阴线纹的出现与普遍应用;璜的面貌丰富多彩。总体上给人以简洁明快、潇洒飘逸的美感。西周时,组玉佩饰形成和发展,这种有秩序的排列组合,体现了玉器等级化、礼仪化的特色,如诸侯之佩玉数量多,形式繁复,展示了他们显赫的地位;动物纹饰造型简练,多作片状,常以粗细阴线来刻画主题,艺术效果较商更加真实生动。(2)东周玉器的特点①春秋时期春秋玉器以诸侯玉器为主,早期仍继承西周早期做工,但器型更加小巧,纹饰更加细密,盛行夔龙首纹、涡纹等,浅隐起为主。组玉佩在“玉德”观念指导下,随着原料质地的多样化,组合形式由简到繁,花样翻新。动物纹饰写实性增强,更加贴近生活,幻想的、神秘的成分减少。春秋玉器还讲究对称,如成双佩戴的玉虎,后来演化成虎符。②战国时期战国玉器的代表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曾侯乙墓所出玉器质量更加精湛,纹饰以云纹为主,采用引起、镂空、阴线、单面或双面雕等多种工艺方法。战国时金玉复合材料也得到运用,体现了战国玉器工艺的创新。③综述综观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玉器,与西周的相比,器型更加繁缛,在装饰上将整体肢解,局部加以抽象化,演变为细密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132

130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7.1复习笔记一、战国秦汉时期的特点1.进入铁器时代(1)我国用铁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当时将陨石铁施于兵器等器物的局部,西周出现了块炼铁制品。(2)至迟在春秋中期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出现了生铁制品。(3)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成熟、铁器进一步推广;当时七国出现大量铁制生产工具,铁器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始了真正的铁器时代。2.社会形态的转变(1)春秋到战国、战国到秦汉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2)传统上把战国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3)整个铁器时代的历史就是封建社会的历史。3.从列国纷争走向统一(1)战国时,七国的地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不同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差异,文字、货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形成各自特点。(2)秦始皇统一中国使国别差异消失;至汉代,大一统国度内文化差异缩小,认同增强,中原各种族逐渐融合为一个混成的种族——汉族。(3)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有效解决了匈奴问题。4.科学技术的突出进步和思想的空前活跃(1)战国秦汉是我国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大工程,如战国都江堰、灵渠和西汉龙首渠。(2)冶铸技术和金属细工工艺取得重大进步,成为支撑铁器时代的技术条件。(3)农业耕作和施肥技术的提高,牛耕、铁农具和播种机(楼车)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4)出现了专门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东汉人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5)制陶、造纸、纺织、造船、煮盐、酿酒技术水平相当高,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6)数学、声学、力学、天文历法等基础理论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著作有包含实用科学知识的《考工记》和纯科学理论的《墨经》。(7)战国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并一直影响到汉代。二、手工业和农业生产1.战国秦汉时期的手工业生产(1)发展概况①手工业生产门类齐全。②冶铁、炼铜、纺织、漆器制造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常用品,特别是铁器,影响了其他门类。③制盐、冶铁、铸钱是汉代三大官府手工业。(2)冶铁①战国时期的冶铁业a.早期冶铁技术发展的三阶段陨铁——块炼铁——生铁。b.冶铁技术的发展第一,块炼铁渗碳成钢、铸铁柔化处理是分别以块炼铁和生铁为基础发明的重要工艺,战国时继续使用且技术进一步提高。第二,展性铸铁用途更加广泛。133

131第三,战国中期以后,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渐趋成熟,实物有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铁铲、湖北大冶铜绿山的六角锄等,量多且分布地区广。c.冶铁遗址第一,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河南最集中,其次是河北和山东,如泌阳下河湾遗址,从战国中晚期一直沿用到西汉,战国晚期新郑郑韩故城仓城村冶铁遗址,可铸铁铲、铁刀、铁镬等铁器。第二,从诸遗址中得出的结论除陶范、石范外,还使用金属范,可反复使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铸件规格整齐;使用烘范窑,铸造前先烘范;兵器铸造中已开始使用淬火工艺。d.铁器的发展状况第一,战国早期出土的铁器为数不多,且多为块炼铁。第二,战国中期以后,冶铁业长足发展,生铁制品大量出土,展性铸铁被广泛用于农具、兵器的制造。第三,战国铁器已经进入生产、日用和军事各个方面,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第四,战国时期的铁器以工具为主,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工具,这是铁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e.战国时期的铁器种类如表7-1所示。表7-1战国铁器种类农业生产工具犁雷缨锄铲锤耙手工业工具斧锛凿锯锤钻等日用器具鼎釜鉴盘盆勺灯兵器剑戟矛刀匕首殳(杖)鳟(镦)刑具及杂器钛(脚镣)颈锁铺首箍鱼钩②汉代冶铁业a.汉代冶铁业发展状况第一,汉代冶铁业发展是农业和一般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第二,汉武帝时盐铁官营,重要产铁地置铁官,从铁官遍布可知当时冶铁业的发达,但各地区冶铁的发展不平衡。第三,下河湾冶铁遗址是我国所见最大的冶铁遗址,从战国中晚期开始生产。第四,铁生沟遗址考古发现再现了汉代从开矿、冶铁到铸造成器的全过程。b.汉代叠铸技术第一,叠铸是汉代发明的、对小型器件进行批量生产的简便、高效铸法,代表了汉代铸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汉代大量生产钱币,叠铸技术日渐成熟且普遍应用。第二,叠铸技术的工艺过程为:金属样模——泥模——浇铸模盒——范片(子范)——叠合——涂泥——烘烤——浇铸——破范取器。第三,河南温县叠铸范的大量发现,说明东汉时期叠铸技术已经相当成熟。(3)青铜①战国时期a.矿冶遗址第一,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有竖井、平巷斜巷等,内有船形木斗和轱辘等,从矿井到炼炉的各种矿冶遗迹均有发现,比较完整地再现了春秋战国矿冶的过程和技术水平;工匠们在开采和冶炼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的技术;矿区的考古发现为寻找长江中下游青铜器原料的来源提供了线索。第二,湖南麻阳九曲湾和安徽铜陵金牛洞这两处延续时间较长,自春秋到西汉一直都在开采。第三,沿江古铜矿遗址几处古铜矿同江西瑞昌商周的古铜矿连成一片,组成400余公里长的沿江古铜矿遗址分布带。其中以铜陵为中心的皖南地带古铜矿遗址分布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b.铜器发展表现第一,青铜一般只铸造礼器和兵器。第二,技术在殷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铜、锡配比更为合理;使用制造复杂器的新技术;注重铜134

132器装饰,促进了金属细工工艺提高。c.铸造方法第一,浑铸法浑铸法即整体浇铸的方法,适用于工具、兵器等简单器,自夏商就常用。第二,分铸法又称“嵌入法”,先铸好器身,再另外合范浇铸附件,使之与器身铸接成一个整体,也可先铸附件,适于较复杂的器形,商代已有,战国普遍。第三,焊接将器身和附件分别铸出后,再将附件用铜、锡、铅和少量锌液焊接起来;西周晚期从嵌入法发展而来,战国更成熟普遍;焊接技术在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青铜铸造技术的提高。第四,榫卯斗合法榫卯斗合法在榫卯焊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器物各部分铸好并预留榫卯,插接成一个整体,拆卸方便,多见于战国灯具的制作,如中山国M1的十五连盏灯。第五,失蜡法失蜡法又称拨蜡法、出蜡法、走蜡法,是一种熔模铸造法,春秋晚期偏早出现。黄腊制成铸型后烘烤使之熔化流出,留下泥范型腔进行浇铸。适于外形透空、弯曲的复杂器形,如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目前所发现的失蜡法铸器都未发现任何焊接的痕迹,不是先铸单元件再焊接或插接而成。c.铜器装饰工艺第一,内涵主要是指金属细工工艺,春秋即出现,战国更普遍。第二,作用装饰手法灵活多样,改变以前纹饰呆板的风格,突破传统表象的对称格式,内容丰富又生动活泼。第三,种类如表7-2所示。表7-2铜器装饰工艺种类包金金块锤成薄片或金箔,根据需要包贴于器物之上,主要用于车马器、铜贝等小件铜器,是最早的装饰工艺,兴于商而盛于春秋战国,汉初绝迹銮金金丝或金片溶入水银后制成金泥,均匀涂于铜器表面,加温烘烤使水银蒸发,剩下金、银附于器表,形成銮金(银)器,包金基础上发展而来,多用于小件器物,最早见于战国初,战国、西汉直到东汉都很普遍,临淄商王村战国墓地出土最多。错嵌铜器表面刻出或铸造花纹沟槽,打入红铜、金或银丝(片),错平磨光形成装饰,是战国时期兴盛一时的铜器装饰工艺,西汉时期由于銮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有错红铜、错金和错银三种。错红铜出现于商代,春秋较快发展,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达到高峰战国晚期开始减少,逐渐为错金、错银工艺所取代,较早的器例有山东滕县条叔三器(敦、盘、画)和辉县甲乙墓出土的扁圆壶,经常表现鸟兽和生活的图景,社会生活图景装饰题材多为建筑、战船、车马、采桑、田作、狩猎等。错金又称黄文错镂,最早见于春秋中期铜器上的错金铭文。器例如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的嵌金铜犀尊。错银装饰可能出现于战国早期,但不太多见,错金、错银又合称为错金银或金银错,器例如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插座铜兽。镶嵌在铜器表面镶嵌玉和绿松石,又称嵌玉镶珠,常与错金银等结合形成复合制作工艺,中山王墓的铜牺尊全身错金并镶嵌松绿石。刻纹即细线刻镂,在铜器表面刻纹装饰,出现于春秋早期,多见于战国,主要装饰器胎较薄的厘、盘、鉴、杯、匕、奁等,线条细如发丝,纹饰有人物、楼阁、车马、花草、鸟兽、宴乐、歌舞、战争、祭祀等内容,如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战国中期墓(M1)出土的铜奁。模印在铜器上加铸装饰纹样,战国除了雕刻在泥模上,还用花纹印模版在135

133泥模上捺印,或将花纹泥片贴附在模胎上,大大节省铸器时间,有蟠螭纹、夔龙纹、夔凤纹、云纹、涡纹、贝纹、羽状纹、绚纹、环纹、垂叶纹等。填漆在铜器纹饰沟槽内填以彩色漆,打磨光滑,类似错金银,但比之更简便经济,商代晚期产生,战国常见。d.铜器类型和特征第一,总的来说向着简单、轻巧、素面方向发展,以方便实用为目的。第二,金属细工工艺的兴起,又有装饰华丽的贵重铜器,装饰性和实用性并重。第三,战国铜镜开始走向精致,并有了一定的格式,纹饰有地纹、羽状纹、蟠螭纹、云雷纹、涡纹。e.铜镜的发展演变第一,早期铜镜为桥形钮,窄平边缘,有素面镜、山字纹镜、龙凤纹镜、蟠螭纹镜几种。第二,中期铜镜式样增多,一般为三弦镜钮,常见的有山字纹镜、羽状纹镜、四叶纹镜、蟠螭纹镜、凤鸟纹镜、兽纹镜等。第三,晚期铜镜多以云雷纹或涡纹为地,并继续流行中期的四叶纹镜、凤纹镜等,新出现和发生变化的有弦纹镜、连弧纹镜、蟠龙纹镜、五山纹镜、几何纹镜、狩猎纹镜。②汉代a.铜矿第一,汉代继承发展了先秦冶铜技术,继续开发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安徽铜陵金牛洞等旧铜矿。第二,西汉开发的铜矿遗址有河北兴隆县寿王坟和承德、广西北流等遗址;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的炼铜遗址有广西北流铜石岭。b.炼铜方法硫化矿的开采和冶炼难度大,除炼炉冶炼,汉代人可能还掌握了水炼取铜法。c.汉代铜器总体特点第一,西汉铜器相比战国,脱离了古拙、厚重,更显灵便、轻巧,适于实际生活,生活用器多样化。第二,纹饰相当简单、朴素,多为素面、铺首或弦纹,铭文少而短;但贵族用器则流行銮金及用金银、玻璃、宝石之类镶嵌花纹的工艺装饰。第三,西汉前期的金属细工工艺,种类同战国相似,如河北满城汉墓M2出土的长信宫灯;东汉日用器皿仍然以素面为主,仍盛行銮金装饰工艺,各地都出现了造型独特的艺术珍品,如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d.灯具第一,发展概况汉代是我国灯具发展的辉煌时期,数量多、式样多,充分考虑实用、装饰和环保等因素。第二,常见灯具类型如表7-3所示。表7-3汉代常见灯具豆形灯以豆盘为灯盘,自战国已流行,汉代仍常见。雁足灯汉代流行的式样,支撑点不在灯盘重心处。动物、人物承托的灯用动物、人物造型承托或借鸟形衔接灯盘,战国即已广为流行,如窦绾墓出土的朱雀灯等。多枝灯又称连枝灯,战国出现,中山王墓出土的十五连枝灯是此类杰作。组合灯主见于西汉,可分可合,设计巧妙。动物形可翻转灯盘的灯一般作卧羊状,还有牛形、凤形灯等,满城汉墓出土的卧羊铜灯是艺术珍品。烟道灯汉代一种带有烟道的灯具,有单烟道、双烟道两种,环保型灯,代表了汉代青铜灯具制作的最高水平e.铜镜第一,发展概况汉代是铜镜制造的鼎盛时期,造工精巧,镜背装饰图案丰富,素有“黑漆古”的美称,异形镜有山东淄博齐王墓的长方形大铜镜,是我国出土的最大的汉代铜镜。第二,各期铜镜发展状况136

134如表7-4所示。表7-4汉代各期铜镜发展状况西汉初期形制、花纹等保留了战国铜镜的作风;个别铜镜出现吉语铭文;新出现的镜式有草叶纹镜。武昭时期开始出现真正的汉式镜;盛行草叶纹、星云纹镜。宣帝到新莽前花纹规整而简洁,铭文加长;主要有透光镜、日光镜、昭明镜、清白镜、日有熹镜等。新莽时期流行“四神”图案,大量制作大型方格博局镜,出现了纪年铭文镜和变形四叶纹镜。东汉早期基本继承了新莽时期铜镜的风格,有官营作坊的“尚方镜”、民营作坊的“姓氏镜”。东汉中期开始出现“轴对称式”布局纹饰的铜镜,又有浮雕式神兽镜、记日镜等。东汉晚期新出现重列式神兽镜。(4)陶器①陶窑战国时期,新出现了地面式陶窑,如湖北江陵毛家山窑,陶窑的容积增大,烧造技术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如山西侯马发现的春秋末至战国早期的陶窑、洛阳发掘的战国陶窑。②陶器用途秦汉时期制陶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适应日用陶器、砖瓦等建筑用陶、随葬俑类和模型明器的大量需求,秦始皇陵周围密集的陶窑是专为造陵服务的。a.日用陶器(容器类)第一,战国日用陶器常见的有鼎、豆、壶、敦、盒、釜、罐等,同春秋相比,以素面为主,有纹饰的也以粗绳纹、弦纹为主,出现较多的暗纹,图案有云雷纹、菱形纹、涡纹、锯齿纹、蟠螭纹等。第二,汉代常见陶器有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如鼎、瓮、罐、盆、樽、盘、碗(或钵、小盆)、魁以及日用器案、灯、熏炉、扑满等,豆只在西汉前期偶见,茧形壶中基本不见,纹饰简单,基本是素面,以实用和便于置放为目的,彩绘陶主要用于墓中随葬。b.模型明器专门用于随葬的非实用器,这里主要是指仓、灶、井、猪圈、房屋、田地、池塘、家畜、家禽、人物模型器和俑类,战国晚期墓葬中开始使用,但造型简单,数量也少,西汉中期以后用量大增。c.建筑用陶第一,建筑用砖各代砖的发展如表7-5所示。表7-5各代砖的发展概况战国砖的生产数量有限,以铺地方砖为主,为平板式,极薄似瓦,河南洛阳东周王城、山东章丘东平陵故城等地均有出土,空心砖实在是战国中晚期陶工的一个创造。秦代建筑事业极盛一时,其砖坚实细密,主要用于铺地,有空心砖,与战国的不同,条形砖、长方形砖、曲尺形砖,包砌台阶、楞砖、券砖,弧顶部位等。汉代官营砖瓦工场发达,砖室墓普遍,小砖大量生产,真正出现了砖材建筑,流行菱形纹,汉砖形体较大多见文字砖。第二,瓦和瓦当瓦当是最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构件,各代瓦和瓦当的发展概况如表7-6所示。137

135表7-6各代瓦和瓦当的发展概况战国瓦当以半圆形为主,多数都有纹饰,瓦当少见文字。秦代有板瓦和筒瓦,配合使用。汉代流行圆瓦当,不同时地的瓦当纹饰有不同特点,卷云纹成为各地通用的纹饰,瓦当文字较多见。1.秦流行圆形瓦当,以葵纹为特色。2.赵国以三鹿纹和变形的云纹圆瓦当为特色。3.燕国流行半瓦当,纹饰有饕餮纹、双兽纹等。4.齐有圆瓦当和半瓦当,以树木纹为特色。5.三晋两周地区为半瓦,主要形式是对称布局的云纹。③汉代釉陶和瓷器a.地位釉陶和瓷器这两大发明代表了汉代制陶业的最高成就。b.釉陶第一,北方地区首先流行软釉陶,烧成温度低,内胎多呈砖红色,带有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属于软陶系,目前所见最早的是西安龙首原汉墓出土的盒、壶、仓、灶、豆、甑和盆。第二,高温硬釉陶与低温铅釉软陶相对,烧成温度在1000℃以上,属商周以来传统的青釉系统,从商周开始,硬釉陶系发展为传统的硬釉陶和青瓷器两个方向。c.瓷器第一,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器用高岭土或耐火粘土为胎料,耐火度高,普通硬陶以陶土为坯料,遇高温变形,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原始瓷器比普通瓷器的烧成温度高;硬度也更高。第二,瓷器出现的意义虽然工艺较粗糙,但毕竟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为以后瓷器生产奠定了基础。第三,瓷器的发展汉代晚期,原始青瓷高度发展,至东汉出现了真正的青瓷器,浙江是主产地;而黑、白瓷丰富了汉代瓷器的品种,也是青瓷制作技术成熟阶段上的产物,但总体来说东汉还是瓷器发展的早期阶段。(5)漆器①发展概况a.漆器春秋附属于木器手工业。b.战国中期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其防腐、轻巧、美观的特点,日常生活中逐渐取代青铜器。c.战国晚期各国均有出土,长江中下游完整器较多,如湖北江陵楚墓、云梦秦墓、湖南长沙楚墓等地。②战国时期的漆器类别如表7-7所示。表7-7战国漆器的类别家具饮食器炊厨用具妆奁器陈设品仿铜礼器兵器交通工具丧葬用具乐器床盘俎奁座屏鼎甲胄车棺鼓几盂盒豆盾牌肩舆苓床瑟案卮梳壶弓镇墓兽笙箱樽篦窃矢菔钟虞③制造工艺制作工艺因器形和胎质有别。a.战国至汉代都以木胎漆器为主,制法有轮旋、割削和剜凿、卷制、拼合四种,分别器形而施。第一,厚木胎的杯、匝、窃、案等非圆形器,斫制,经剔、挖、雕刻而成,称砍挖胎。第二,壶、盘等圆形器,轮旋刮削外壁,剜空内部,称为旋木胎。第三,奁、卮等直壁筒状器是为卷木胎。138

136第四,棺、案、几等长方器,用榫卯拼合木板成器,称板合胎。第五,盾牌、弓用竹片拼接或篾片编织成形,矛、戈的秘多由积竹而成的,檗漆后成为竹胎或藤胎漆器,又称瓦胎。b.战国晚期出现夹纻胎漆器,标志着战国漆器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但发现较少,到西汉中后期才增多。c.西汉漆器制造进一步发展,生产规模扩大,有八郡设官管理生产,漆树种植成为重要的产业,墓中随葬漆器成为习尚。d.随着青瓷器的崛起,东汉漆器数量下降,向工艺化发展。④漆器装饰工艺a.作用颜色有黑、朱、黄等十几种,外表也可任意敷彩,便利、美观,既保护又装饰了器物。b.主要装饰工艺类别第一,扣器在漆器口沿、底部或耳、足镶套镀金或镀银的铜箍或铜饰,起加固和装饰作用,是漆器装饰工艺发展的标志,战国数量有限,西汉中期以后较为流行,东汉比重增大。第二,贴花用金、银薄片制成图纹,粘在器物的胎或漆面上,涂漆,打磨显出花纹。第三,金银平脱类似贴花,金银薄片剪成纹饰图案后镶嵌在漆器表面,粘合后通体反复多遍上漆,打磨器胎到光滑细腻并露出图案为止,使图案与漆器合为一体,美观富贵。第三,锥画针尖在漆器上刺刻花纹或铭文,或在刺刻出来的线条内填入金彩,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戗金工艺。第四,漆绘生漆制成半透明漆液,调上各色颜料,描绘在器物上,色泽光亮,不易脱落。第五,油彩桐油调色描绘于漆器表面,不如漆绘牢固耐久,但省便易行。(6)纺织①战国纺织品的种类a.麻织物织造粗疏,缺乏变化,发现的数量不多也不系统。b.丝织物发现最集中的地方是湖北、湖南两地。②汉代织物品种a.总体发展概况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墓出土品较全面地反映了汉代纺织的技术水平,其丝织品的种类有纱、觳、罗、绢、纨、绮、锦、绨、缣等,麻织物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东汉新出现了毛织物、棉织物。b.主要品种第一,麻布以马王堆1号汉墓所出最为精良,苎麻布质地柔软,已接近现代细布,经过加工处理,表明汉代已掌握了织物轧光整理技术。第二,毛织品新疆境内丝路古道上发现东汉毛织物,如绰毛,以羊毛彩纬用通经回纬的绰法织成绚丽多彩的毛织品,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工艺。第三,棉织品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蓝色蜡染棉布、白布裤、手帕等。第四,丝织品主要种类如表7-8所示。139

137表7-8丝织物的主要种类绢组织简单的平纹丝织物,技术要求低,出土实物中数量最多,以粗疏者为主。缣并丝平纹织物,织制难度较大,较为高贵。纱有孔的平纹丝织物,用丝线最少的一种,轻薄、疏朗,透性好,制作夏衣的理想面料。罗采用绞经组织的有孔丝织物,工艺比纱复杂得多。绮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也指素织后染色或彩色相间的织物,属提花丝织物,常与锦等列,战国已较多见。锦经线提花的多彩丝织物,为平纹经二重或三重组织,以彩色丝线直接织制而成,丝织物中最贵重的一种。组带有经无纬,只用经线呈一定角度左右交叉相互编织而成。刺绣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刺绣实物基本都在楚国地区,以湖北江陵及其周围地区最为集中。(7)造纸①历史发展a.造纸始于西汉,东汉有了比较成熟的纸——蔡侯纸,纸造品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在西晋以后,西晋仍是纸、简并用的时期,东晋以降,几乎全用纸张。b.造纸的发展过程总结为:春秋战国茧絮纸→西汉麻絮纸→东汉蔡侯纸。②纸的起源历来有“茧絮纸起源说”和“麻纸起源说”两种关于纸的起源的观点。③汉代遗址或墓葬中发现的早期形态的纸如表7-9所示。表7-9汉代遗址或墓葬中发现的早期形态的纸罗布淖尔纸1933年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发掘到一片残纸。居延查科尔纸1942年劳干和石璋如在居延额济纳河岸的查科尔烽燧下掘出一张已揉成团的汉纸,经鉴定为“植物纤维所作”。灞桥纸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灞桥砖瓦厂工地收集到的类似丝质纤维做成的纸,有明显的布纹,曾被认为是最早的纤维纸。居延金关纸1972~1974年居延考古队居延肩水金水关汉代烽塞关城遗址出土,属麻絮纸,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纸。中颜纸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一西汉窖藏出土,肯定是纸而非纤维堆积物。马圈纸1979年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有麻纸,应为王莽时物。放马滩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护林站西汉景帝时墓中出土丝质残纸片,为一幅地图。悬泉纸1992年1月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有纸24片,与汉宣帝时竹简一起出土。2.战国秦汉时期的农业(1)战国农业①战国中期以后,铁农具明显增多,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并起主导作用,种类有锸、镬、铲、锄、耙(多齿镬)、镰等,传统农业所必需的一整套工具都已齐备。②战国铁农具种类及其特点如表7-10所示。表7-10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及其特点耕垦农具犁战国铁犁发现数量不多,形制原始。镬一种挖土工具,战国铁镬的形制有直器和横翌两种,使用起来都是横斫。雷翻土开沟的重要工具,战国时期的雷有长方形铁雷和凹字形雷两种形制。耙带齿的碎土工具,常见有二齿、三齿、五齿三种。中耕农具锄主要的中耕农具,战国铁锄主要有六角形锄和圆肩形锄两种形制。铲除草工具,使用时双手执柄向前推削,由商周的钱(缚)140

138发展而来,为布钱所仿造。收获、加工农具镰主要的收割工具,战国时期的镰还是生铁浇铸的。锤收割的工具,与镰相比,形体短而宽,形状接近半月形,今称手镰或爪镰。(2)汉代农业①发展表现汉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铁制农具改进和普及、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营造的新技术方面,特别是牛耕。②铁农具的种类汉代铁农具的种类如表7-11所示。表7-11汉代铁农具的种类的发展翻耕、整地农具犁铧仍有铁口犁,但经改良后更利于刺土。犁冠的使用是一大进步。主要有三角形大铧、舌形大铧和小型铧。新出现了犁镜,是耕犁上起窜垡、翻土作用的部件,有菱形(或长方形、板瓦形)、马鞍形两种基本形制,犁镜的使用是汉代耕作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在铁犁以后的发展中,犁镜最富于变化。镬长条形仍是汉代镬的主要形制,有直背直(竖)銮和弧背横翌两种形式,凹字形宽刃铁口镬是新出现的形式。耙汉代耙制同战国耙。雷凹字形铁口雷是汉代的主要样式。播种农具楼铧又称楼足,是汉代新出现的畜力条播器——楼车上的关键部件,有三角形、马鞍形等,同时完成播种时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保证了下种均匀,行距一致。中耕农具锄有六角形锄和凹形侈刃锄,西汉晚期出现了全铁曲柄的半圆形锄。铲铁铲器形同战国相似,但器身变薄,更为轻巧。西汉出现了带铤(短铁柄)铁铲。收获、加工农具镰汉代镰以新月形为主,新出现带翌装曲柄使用的镰刀,多为熟铁锻制。铿仍是汉代的重要收获工具,半圆形或长方形,背部双孔。铡刀铡刀可能出现于西汉,但目前仅见东汉实物。③汉代牛耕a.牛耕始于春秋,汉代铁犁普遍,牛耕开始推广,成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显著标志。b.根据牛耕画像,汉代在耕翻之后出现了薪和耙,破碎土块和平整土地的工具,如山东滕县黄家岭画像石有劳(又称糖)或耙。c.苈(糖)和耙的使用,说明北方旱作“耕-耙-苈”技术体系形成,是农具史上的大事,与此相对应,南方水田的“耕-耙-杪”技术体系也在发展和孕育之中。d.汉代耕犁除普遍使用犁镜,还可能出现了调节耕土深浅的犁评,如江苏睢宁双沟牛耕图上的辕、箭间有一个活动的楔子,是后世犁评的萌芽。④汉代水利工程a.发展概况第一,汉代是我国大兴水利的时期,尤其在关中地区,人工灌溉渠道最为密集,形成巨大的农田灌溉系统。第二,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漕渠、漳渠、成国渠、灵轵渠、鸿隙陂、芍陂、蒲阳陂、鉴湖等。b.龙首渠第一,来源据《史记·河渠书》载,为武帝元鼎年间发卒万余人从今山西澄县引洛水至今铁镰山穿渠而来,于南北2600米之间发现竖井7个,已探明的井的深度27.80米,井内发现汉代常见的绳纹板瓦、筒瓦及陶罐、瓮、盆、釜等残片。141

139第二,井渠法的使用龙首渠使用的井渠法意义重大,有效地解决了开明渠“岸善崩”的问题,也使工程量大为减少;新疆坎儿井是我国本土起源的传统井渠,秦始皇陵园内发现的地下暗渠,是井渠技术早期阶段的产物;井渠法成熟于汉代。c.鉴湖第一,简介鉴湖又称镜湖,是江南首见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和最大的塘堰工程。第二,形成绍兴境平原成沼泽,内滞严重,东汉以前这里已有一些挡潮蓄淡工程,见诸记载的有富中大塘、炼塘、石塘、吴塘等,但工程零星,规模较小;公元129年以山阴(今绍兴市)为中心建立了会稽郡,实行了吴、会分治,绍兴成了浙东的政治经济中心;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筑镜湖;古鉴湖是东汉大型蓄水工程,是与芍陂、鸿隙陂齐名的古代灌溉陂塘之一。d.井灌和塘灌第一,井灌的起源早,战国文献中井溉开始有了明确的记录,春秋后期出现了桔棉,西汉遗址发现土井、陶井管等,东汉墓中井的模型更为多见,小砖井普遍。第二,汉代的水塘兼有养殖、灌溉两项功能,四川新都“薅秧画像砖”显示水塘靠田而设。三、都城和重要的建筑遗址1.战国都城(1)发展概述①列国有都,大夫有邑,城的数量和规模有了大发展。②目前经考古发掘或调查的战国都城和重要城邑三四十座,有的沿用春秋故城,有的为新建,如咸阳的秦国都城雍城、栎阳等。③当时的城市突出了军事设防的战略考虑。(2)齐国都城临淄①齐始都薄姑,至献公迁都临淄,是齐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作齐国都城达630多年。②故城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以北15华里,因东临淄河而得名,分为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又称宫城,大城又称郭城;宫城内有多处高大的夯土台基,“桓公台”最为突出,是全城的制高点,应为齐君的宫殿基址;有统筹安排的排水沟道和排水口,发现手工业作坊遗址,有冶铁、炼铜、铸钱、制骨作坊遗址。③临淄到汉代仍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有着最为发达的手工业,如汉代临淄铜镜规模和质量全国闻名。(3)战国都城的一般特点①平面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②选址和营造上突出了攻战、防御考虑,有环绕城的护城壕沟或以天然河道为屏障,排水洞也兼顾防人进出。③两城制,分大城(郭城)和小城(宫城),宫城居君,郭城卫民。④宫殿区地势高亢,又有高大的夯土台基,眺临全城,突出了专制政治的特色。⑤城内道路、街区、排水设施齐全,有商业区的市井、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划,手工业作坊有专为官室服务和民用两种。⑥城内面积广大,有贵族的墓地,可能还有农区。2.秦咸阳宫和阿房宫(1)咸阳宫①兴建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每破诸侯,将其宫殿仿造于咸阳北原,以显示功绩。②位置咸阳宫建筑群基址位于咸阳城址的北部阶地上,坐落在当时就有的一条南北向谷道(今名“牛羊沟”)的东西两侧。③结构布局a.今于牛羊沟东、西两侧发现对称的夯土基址,西侧为1号基址,为高台建筑;沟东侧有一大片与西侧基址对称的夯基,为2号基址,保存较差,两处基址当时应由跨越谷道的飞阁相连。142

140b.1号基址的西南有3号基址,是组群式建筑。c.2、3号基址经1982~1985年发掘发现回廊、宫殿等遗存,出土大量筒瓦、板瓦、瓦当、铺地方砖等遗物,发现大量壁画残块,二宫间有复道相连。(2)阿房宫①兴建秦始皇统一后的第二年在渭河南上林苑内营建阿房宫。②考古发现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钻探和局部发掘,发现阿房宫的前殿夯土台基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夯土基址,且是当时并未完工的一处半拉子工程。3.秦汉长城(1)长城简介①长城是地上延伸极长的人工防御建筑,历史上共有20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最著名的有秦长城5000公里,汉长城1万公里,明长城8800余公里。②战国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在边界修筑的是内长城,如齐、楚、魏等国长城;与北方少数民族接壤的秦、赵、燕分别在北境修筑的为外长城,是秦汉长城的基础。(2)秦汉长城①秦长城用时十年时,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岸;到汉武帝时又有较大发展,西起敦煌,东至辽东碣石。②现存秦汉长城共有三段。a.东段为秦汉相继沿用的燕长城,穿越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多选在山岭之上,以石垒砌,中间填以碎石,沿线发现城障或烽燧遗址多处。b.中段有三条。第一,第一条在河套地区,原秦昭襄王时始修以拒匈奴,至武帝时失去防御作用,成为内长城。第二,第二条在河套以北,阴山南麓,原为赵长城,用黑色巨石垒砌,是保存最完整的古长城之一。第三,第三条在阴山以北,是位置最北的一段,为汉武帝太初年间新筑的复线外城,又称“武帝外城”。c.西段为汉代增筑,汉武帝元狩二年至太初四年夺取被匈奴占据的河西走廊以后陆续修筑,它东接武帝外城的西端,至新疆罗布泊。③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与其周围的防御力量、防御工事、军事和政权机构密切联系;秦汉皆沿长城设郡治理,屯兵列镇,对汉代来说,长城是前进政策的工具。4.西汉都城长安(1)兴建①位于现西安市的西北郊,高祖五年开始陆续在秦兴乐宫和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至汉惠帝时增筑城墙,武帝时又于城内外增宫室、苑囿;至王莽时期,重建和完善了城南郊的礼制建筑。②长安城是经过整个西汉时期不断的建设而逐渐完善起来的。(2)外观①长安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②城墙为黄土夯筑,自下向上斜收,东、南至今仍连续不断,西、北有不少断缺。③长安城有12门,每边3门,每门3个门道,中门道为皇上专用道,其余两个门道为行道。④四门直通宫城,八门各对应一条笔直大道(街),道路将城内分成11个区,各个区的功能不尽相同。(3)城内建筑布局①地势南高北低,重要的建筑都位于南部,先后作为皇宫的长乐宫、未央宫等坐落于此。a.长乐宫第一,长乐宫位于东南部,占全城面积的1/6。第二,宫内探出大型建筑遗址群3组,最东部的一组坐北朝南,由阶、庭、朝、寝组成,规模宏大,可能是长乐宫的主要建筑之一。第三,4号建筑遗址是两组半地下式的房屋。第四,1号基址应是比较重要的政务场所。第五,2号基址地面涂朱,出土彩绘壁画残块,有套间、侧室、附室等,是重要人物的生活场所。第六,5号建筑遗址形制独特,推测应为凌室。143

141b.未央宫第一,未央宫在长乐宫西南,占全城面积的1/7。第二,宫内有前殿、宣室殿、椒房殿、天禄阁、石渠阁等十几组重要的建筑设施。第三,前殿居于中心位置,是正殿,也是长乐宫的坐标,现今仍有高大的台基,由南向北分为三级,说明前殿是由多层殿堂组成的组群建筑。第四,宫内探出主要道路5条,前殿西南有沧池遗址,是宫内休宴的林木池沼之地。第五,两宫之间有武库,长方形围墙,共7个仓房基础,有刀、矛、剑、戟、镞、饽等各类兵器出土,以铁兵器特别是铁镞为主。c.明光宫武帝太初四年于长乐宫以北造明光宫,文献中只记有位置。d.桂宫和北宫位于未央宫北,为后妃所居,均为南北向长方形布局。②西北部为长安商业区即市亭的所在。a.横门以南探出一组大型建筑遗址群,以横门大街和这组建筑为界,分长安市为东、西两市。b.长安市同时又作为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发现大量手工业作坊遗址如制俑作坊、冶铁作、铸钱作坊等,都属官营。c.桂宫、北宫之间为北阙甲第,未央宫东、武库南是东第。(4)城外设施长安城墙以外有离宫、苑囿和礼制性建筑,主要有上林苑、建章宫、社稷、辟雍等。①上林苑a.位于城西南,为秦都咸阳时所建,汉初一度荒废,武帝建元三年大事修建扩充,成为大型皇家公园。b.元狩三年于上林苑中凿昆明池,今遗址为一片洼地;北部一处高地是当时池中岛屿,豫章宫所在;池周围还有其他建筑遗址。②建章宫武帝太初元年于城西仿未央宫,实则是作为新的皇宫来修筑,规模较未央宫更大,宫成后武帝长期活动于此,当时有跨城阁道与未央宫相通。③明堂(辟雍)建于汉平帝元始四年,是按儒家传统礼制和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设计的,西汉末年,王莽于辟雍以西造庙,史称王莽九庙,九庙围墙外西南边是社稷遗址。5.东汉都城长安洛阳(1)位置在今洛阳城东15公里,邙山之南,洛河之滨,汉至魏晋时期的重要城址。(2)兴建历史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春秋和秦代两次大规模扩建,形成东汉规模;东汉后多有修补和改造;北魏时在外围另造外郭城,汉晋洛阳城成为北魏洛阳城的内城。(3)外观①平面呈长方形,现地面仍残存东、北、西三面部分垣墙,以北垣东段和东垣保存较好,城内面积仅及长安城的1/4。②城门12座,夏门遗迹保存较好,夏门和东门有3个门道,其余各门可能都是一个门道,郊祀大典帝驾出入南面平城门。③城内大街通自城门,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也是一街三道的形式。(4)城内建筑布局①主体建筑为南宫和北宫。a.文献记载南二宫有复道相连,与西汉长安相似,两宫占据很大的面积,不同的是洛阳二宫不是东西并列,而是呈南(前)北(后)布置。b.南宫占据城内南半部偏东位置,西汉时已具一定规模,光武帝定都洛阳,住南宫却非殿。c.北宫为汉明帝时所建,在洛阳城内北半部的中心,呈长方形,较南宫大,宫中德阳殿是东汉时最雄伟的建筑。②东北有太仓、武库等;西北有濯龙园;雍门和上西门之间有金市,是洛阳城市重要的工商业区;其余空处144

142有布置民居的里坊等。(5)城外设施①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而城南太学和礼制建筑是洛阳城外最重要的设施。②城南出平城门是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a.灵台即当时的国家天文台,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略呈方形,边长约230米,西南侧1.5公里处是刑徒墓地,已发掘522座,出820块刑徒墓砖。b.明堂是天子太庙,祭祖之所,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西晋沿用并增修,北魏在原址重建。c.辟雍始建于东汉,以后又有所修建,基址在地表下。d.太学创于光武帝建武五年,遗址分为两部分,各呈长方形,1980年偃师太学村太学旧址出土石经661块,残存文字皆隶书,大部分为熹平石经残石。四、埋葬制度1.战国墓葬(1)发展概况①在形制、葬品、葬式以及墓地布局等方面虽与春秋晚期墓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出现了新现象,主要表现在丧葬礼制上的约束在不断松弛以至基本消失。a.大中型墓虽用鼎,但普遍不再合于礼数。b.用人殉葬的时有发生,但仅墓例和用人数量都少。c.土坑竖穴墓和木椁墓依然流行,但出现了洞室墓、空心砖墓等新的形式。d.各国墓葬制度既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又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印记。②都城附近多分布着王陵及贵族大墓,与平民的小墓分别集中在不同的地点;但族墓制度的执行已不甚严格,出现小墓与大墓杂错的现象,反映了族墓制度的松弛和走向解体的过渡迹象。(2)战国封君和贵族大墓①战国早期a.早期大墓多无墓道,随葬铜礼器,早在春秋晚期,墓中铜礼器的组合中就出现了以豆代簋的现象,墓的东北面为车马坑,青铜器多以鼎、豆为基本组合,殉人现象在早期大墓中时有发现。b.1964年发掘的河北易县燕下都九女台M16是目前已发掘的战国早期规模最大的燕国墓,出土陶器组合显示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贵。c.1971年发掘的山东临淄故城郎家庄战国早期1号大墓,无墓道,发现陪葬坑及殉人6个。d.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江淮地区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墓室为长方形和方形组合的四室空间,彩绘漆木棺22具,东室为主室,西室有陪葬棺13具,中室以礼乐器为主,北室有兵器、车马器和竹简等。第一,该墓共出土礼、乐、兵、金、玉、漆木、竹等用器15404件,中室的青铜编钟是最重要的发现,出土管乐、弦乐、打击乐器俱全。第二,许多器物运用浮雕、透雕、镂孔、错嵌技艺,纹饰华美,工艺高超,尊盘是失蜡法工艺的代表作,金盏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先秦金容器。第三,出土铜器铭文中多处有“曾侯乙”。②战国中期a.大型墓少数出现墓道,随葬品较多地使用仿铜陶礼器,与青铜礼器并用,墓葬制度表现出明显的战国特征,器物以鼎、豆、壶为基本组合,墓上发现有享堂建筑的基址。b.中山国大墓反映出我国陵墓制度至此已经基本完善。第一,中山国大墓分布于国都灵寿城址内外,共发现6座,都有高大的封土堆。第二,一号墓出土的十五连盏灯和六号墓出土的银首人俑灯都是制作精巧的艺术珍品。③战国晚期a.晚期大墓多有墓道,各地墓葬形制和葬品等方面的共性增多,都有高大的封土和斜坡墓道,平面为甲字形或中字形。b.齐地大墓自春秋以来石砌椁室的习俗仍然流行。(3)战国中小型墓①地位中小型墓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墓,最能反映一个时期的丧葬特征。②特点145

143a.中型墓的墓主为下层贵族和部分富裕的平民,流行长方形竖穴木椁墓,墓圹一般长2~4米,一棺一椁,随葬成套陶礼器。b.小型墓墓圹长度在3米以下,墓主人为普通平民,有棺无椁,随葬陶器。(4)各地墓葬①三晋两周地区的周墓a.已发掘的战国中小型墓在1000座以上,墓室多见有放置器物的壁龛,流行屈肢葬式,有些中型墓发现称为瞑目的带孔玉片,小型墓都是简单的土坑竖穴墓,有棺无椁或无棺无椁,葬品少,亦不成套。b.战国早期的中小型墓流行头端壁龛,有生土或熟土二层台,一棺一椁或单棺无椁,屈肢葬占有很大比例,但郑州地区以直肢葬为主,随葬品以陶器鼎、豆、壶为基本组合,有的有盘、画或盂、鬲。c.中期的屈肢葬增多,葬品仍以陶器鼎、豆、壶为基本组合,陶豆柄较矮,鼎身扁短,洛阳地区中型墓多用石圭随葬,开始出现洞室墓和夫妻合葬墓。d.晚期竖穴土坑墓与洞室墓并行,葬品组合为鼎、盒、壶。瞑目减少。②关中地区的秦墓a.近年发掘的关中地区秦墓近千座,早期土坑竖穴墓为主;晚期多数为竖穴土洞墓(或称洞室墓),是秦墓的特点,中原地区受秦墓的影响,到战国中期才开始使用洞室墓。b.洞室墓以竖穴为墓道,在墓道底部一侧开土洞为墓室,一般有墓室长轴与所在墓道的边平行和垂直两种。c.流行单人葬、屈肢葬,屈肢葬蜷曲的程度甚于三晋两周地区,除一椁一棺、单棺无椁等,还有少数的儿童瓮棺葬。d.以日用陶器为主要随葬器物,没有固定的组合关系,茧形壶、蒜头壶(瓶)、困、釜和整是秦器中典型的器物。③江淮地区的楚墓a.南方楚墓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估计战国楚墓在2000座以上。b.中小型墓为单纯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棺一椁或单棺无椁,以膏泥填塞墓室周边,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漆木器、简牍等发现得较多。c.棺的形制变化多端,常见的有悬底弧棺、悬底方棺和长方盒状棺。d.中型墓随葬仿铜陶礼器,基本组合为:战国早期多为鼎、簋、壶;中期形式多样,有鼎、篮、壶(缶)或鼎、敦、壶,也有只用鼎、篮的;晚期开始用中原常见的鼎、盒、壶,直用到西汉中期。④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墓a.吴越地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在墓葬制度上有着吴、越、楚文化交互影响的特点。b.战国时期土墩形式已基本不见,以土坑竖穴为主。c.木椁墓有椁室分箱的现象,有的用独木棺具。d.使用楚墓中常见的鼎、篮、壶组合,随葬印纹陶、青铜剑或木剑,地方特色显著,晚期开始使用鼎、盒、壶等三晋地区陶器组合。2.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1)秦始皇陵①位置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南靠骊山,北临渭水,陵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②城垣陵园由两重夯土垣墙围成,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封土在内城南半部,内、外城垣四面皆有城门遗址。③整体布局a.封土和地宫地宫在高大的封土之下,封土(陵冢)居内城中部偏南,人工夯筑,呈覆斗形,地宫因未发掘,其内容只能凭记载了解。b.内城第一,内城东北部又筑一小城,小城中心部位有陪葬墓区,但均无封土发现,西北部为休息闲宴之所的便殿遗址,有夔纹大瓦当出土。第二,2000年,内城西南角发现一座陪葬坑,发现木车1辆、陶俑12尊和大量马骨架,可能是某种机构的象征。第三,2003年封土北侧发现大型陪葬坑1座。146

144c.内外城之间第一,内外城之间有做奉祭品的“骊山食官”遗址、管理陵园的园寺吏舍遗址等。第二,1998年,陵东南150米发现一座陪葬坑,试掘中出土石铠甲、石兜整。第三,1999年,石铠甲坑南40米处发现另一陪葬坑发现一青铜巨鼎和一批彩绘陶俑,是目前所知最大的秦鼎。d.外城以外(陵园外围)第一,位于陵外城垣以东1225米的兵马俑坑是目前秦始皇陵区最重要的发现。第二,陵东南骊山北麓洪积原上发现人工夯筑的保护陵园的防洪堤遗址,称为五岭遗址。第三,陵西赵背户村发现修陵人墓地两处,西北角郑庄村南,发现石料加工场。第四,2001~2003年发掘的陵园东北的K0007陪葬坑为地下坑道建筑,是迄今秦始皇陵园内惟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木结构遗址。第五,已探明陪葬坑有184座,有的已经发掘或试掘。④地位及影响秦始皇陵在中国陵寝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了西汉帝陵的建制,并对后世帝陵产生深远的影响。(2)兵马俑坑①位置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外城墙以东1225米处。②坑内布局a.1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12600平方米,已部分发掘,发现武士俑500个、战车6乘、陶马24匹,是步兵、车兵混合编组的军阵,其排列方式是当时军阵的实际反映。b.2号坑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6000平方米,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车骑兵结合的四个军阵混合编组。c.3号坑平面呈凹字形,可能是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但未发现将军俑。d.4号坑是尚未建成的空坑,未见任何文物。③俑坑结构兵马俑坑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三个坑的营造方法基本相同。④兵马俑坑的意义a.出土俑的数量巨大,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b.陶俑制作表现出高超的制陶技术且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第一,兵俑的身份不同,装束不同,是研究秦代服饰的重要资料。第二,秦俑大小同真人真马,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烧成绘彩,工艺复杂。第三,制作的俑形态各异,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第四,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在冶金工艺中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c.兵马俑坑的朝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d.兵马俑坑是我国的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3.汉代墓葬(1)汉代墓葬总体特点①发现的数量巨大,有帝陵、诸侯王墓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墓。②结构类型有竖穴木椁墓、土坑墓、土洞墓、崖洞墓、砖室墓、石室墓等,黄肠题凑墓、空心砖墓、画像墓、壁画墓等是其中的特殊类型。③西汉是木椁墓走向消亡和砖室墓开始流行的时期,汉代以后砖室墓成为我国古代墓葬的主流形式。④汉代人丧葬观念发生变化,墓葬建材改变,使墓室有利于家族多室合葬及模仿生人居室的形式;厚葬成风,随葬品中大量使用涉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陶质模型明器、动物和人物偶俑造型。(2)汉代帝陵①我国帝陵的发展帝陵和后陵是各时期墓葬的特殊类型,我国的陵寝制度成熟于战国时期,至秦始皇陵更为完善,其形式为汉代及其以后所继承。147

145②西汉帝陵a.总况西汉11帝,除文帝霸陵在白鹿原、宣帝杜陵在杜东原外,其余9陵皆在咸阳原上,沿成国渠遗址,自西而东跨百余里,分别为: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b.布局特点第一,方形封土。汉陵封土一般高30米左右,边长150~200米左右,武帝茂陵最大。第二,方形陵园。都有夯土围墙围成的方形陵城,封土居于陵园的正中。第三,后妃墓居东。形制同帝陵而略小。第四,寝庙制度。陵区内发现西汉建筑遗迹、遗物,估计与寝殿有关,汉制,寝殿设于陵园中近处,包括寝殿和便殿两组建筑,都是供奉皇帝生前所用衣冠并定时进行各种祭祀的场所。第五,陪陵制度。汉沿秦制有陪陵制度,陪葬墓在帝陵东边或东北边,最多的是长陵。第六,从葬俑坑。汉陵皆有埋藏各种人物俑和动物俑以及车马、生活用器(物)等的从葬坑,代表帝王生前的政府机构及设施。第七,陵邑制度。③东汉帝陵a.位置东汉帝陵绝大部分在洛阳故都附近,其制度同相比西汉变化较大。b.布局特点第一,南北两个陵区。北兆域在邙山,5个: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南兆域在洛河以南,6个:明帝显节陵、和帝慎陵、章帝敬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第二,圆形封土。自刘秀原陵开始改变。第三,砖(石)筑墓室。第四,后妃同茔异坟而葬。第五,陪葬制度。邙山陵区东部有较多的墓冢分布为陪葬墓群,而东汉不再使用西汉帝陵封土内外复杂的外藏系统。第五,不筑园墙、陵邑。从明帝开始不筑陵园围墙、不设陵邑,陵园用临时性的竹木屏篱——行马围成,现地表不见痕迹。第六,寝庙制度。明帝时开始废止一帝一庙的制度,把历代神主汇集到一个祖庙之中,实行同堂异室的供奉办法,从此陵寝制度和宗庙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3)两汉诸侯王和列侯大墓①总况a.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长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有车马、铜漆礼器、日用器及大批陶器、玉石器、木器等,有的有玉衣。b.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以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②木椁墓a.概述木椁墓继承商周传统,但制度已非如此严格,诸侯王和列侯墓3~7重棺椁,南方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主要流行于西汉,东汉诸侯王墓不再使用。b.马王堆汉墓第一,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1~1972年发掘,1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墓,是典型的井形椁室,椁室用松木板,四重套棺用梓属木料制作,内壁檗朱漆,外表各不相同。第二,深埋和填塞木炭的做法保证了墓中葬品和尸体的完整,死者为一中老年女性,身裹华贵衣物,身体完整、润泽、软组织尚有弹性。第三,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主要有:衣物和丝麻织品,其中的素纱禅衣和绒圈锦代表了汉代最高的丝织水平;食品,粮食和各种菜肴;药材,有装在竹笥中的植物;大量精美漆器,基本组合为鼎、盒、壶、耳杯等;彩绘漆器、木俑、乐器、梳妆用品、泥半两、陶器、“非衣”和其他生活用品。第四,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软侯利仓的家族墓地,2号墓主:一代软侯利仓;1号墓主:软侯夫人辛追;3号墓主:二代软侯利豨。148

146c.罗泊湾汉墓第一,位于今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村,M1封土经层层夯筑而成,墓道东有车马坑。第二,椁室呈凸字形,由盖板、壁板、底板用榫卯扣合,用木板隔成前、中、后三室,主棺为双层套棺,出铜镞、木鼓、六博棋盘、大量耳杯、漆盘等。第三,椁室木板下有7个陪葬坑,每坑1棺1人,北端器物坑出土羊角钮钟、九枝灯等青铜器和三面铜鼓,根据“从器志”,随葬器物应十分丰富。第四,结构特殊,墓主应为某代西瓯君,M2墓主当为M1主人之妻。③黄肠题凑墓a.概述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规格更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题凑是指以黄芯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里面另有木椁,以西汉早、中期为多,东汉有仿其而成的石条题凑墓,地域分布上不见于长江以南。b.北京大葆台汉墓第一,位于北京丰台区黄土岗,南半段呈斜坡状,墓道北的椁室象征车马库,墓圹双层外廊,与甬道壁相连,外回廊是放置葬品。第二,题凑为界,模拟地上宫室建筑的趋向非常明显,M1的主人可能广阳顷王刘建。第三,内侧外回廊以内是黄肠题凑,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柏木枋的横断面,同时起承重墙作用,题凑木形成内回廊,放置陶器。第四,内回廊壁以内构成前、后两室,前室象征前堂,柱梁架构成厅堂,发现动物骨骼,后室象征后寝,二椁三棺,发现大量玉器、玉衣残片等。第五,墓底铺木板,墓内外填充有木炭和白膏泥。第六,是我国首次发掘的黄肠题凑墓,其规模之大、用材之多迄今仍居同类墓之首。c.定县北庄汉墓第一,是东汉中山简王刘焉与其王后的合葬墓,墓道一侧附耳室,墓室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横列前堂、方形后室和回廊组成。第二,是一座砖室(椁)墓,墓室四周以黄肠石作围墙,顶盖石块,沿用题凑的垒法,筑题凑于砖室外侧,出土邃金铜缕玉衣片。d.发展情况第一,徐州土山彭城王墓也用黄肠石,但以普通砌墙法砌筑。第二,东汉晚期,河南孟津送庄汉桓帝时期的贵族黄肠石墓采用砖石结构,由墓道、墓门、前室、前侧室、后室组成,以石块直接砌筑墓壁,墓顶、墓底用砖构筑。此后,汉代题凑之制绝迹。④崖洞墓a.概述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一种墓葬形式,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象征和模仿地上生活比木椁墓类更有优势,目前所知的共30多座,主要集中于黄淮之间的东部地区。b.徐州北洞山汉墓第一,位于徐州市北郊,开凿于一座低矮小山,坐北朝南,是目前发掘的汉代崖洞墓中结构最复杂的一座。第二,墓道由南向北分为三段,南段最宽,中段、北段依次内收,中段小龛内清理出侍卫俑、仪仗俑。第三,石室象征车马库、仓房、厨房所在,室内面积达320平方米,洞室依次为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后室为棺室,葬具无存。第四,地下宫殿建筑500多平方米,设施齐全,主体宫室8个,附属11个,早年被盗,除俑类外,出土7万多枚半两钱,玉衣片残留。第五,据出土的“楚官司丞”、“楚御府印”、“楚库印”、“楚邸”等官印推测,墓主可能是西汉前期分封彭城的第五代楚王刘道。c.河北满城汉墓第一,两座汉墓开凿在高约200米的石灰岩丘陵上,相距约100米,,M1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墓葬平面呈“早”字形,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后室有回廊相绕,象征地面建筑的回廊。第二,前室有放置铜器、铁器、石俑、陶俑的瓦顶木屋,南部应有两具华丽帷幕,象征生人的前堂。第三,后室放置一棺一椁和贵重器物,象征生人居室,一侧凿一小室,象征沐浴更衣之所。第四,南耳室和甬道是车库马房,甬道中间有渗水井排水设施。第五,出土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玉衣实物,玉衣上佩挂刀、剑。149

147第六,M2墓主为刘胜之妻窦绾。⑤石室墓a.以石块砌筑墓室,只有竖穴岩坑石砌墓一种,主要分布于江苏徐州楚王山,河南永城窑山、僖山,山东巨野红土山,广东广州象岗,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文帝赵昧。b.1983年6月发现的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c.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整个墓葬共有7室,仿前朝后寝布局。d.中室为主棺室,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身着丝缕玉衣。e.后室有铜、陶器皿100多件,东侧室为姬妾葬处,西侧室为庖丁、厨役之室,前室所殉当为南越王宫庭御车者,东耳室为放置宴乐用具之所,西耳室有陶、铁、石、玉、金、漆、丝绸和帛画残片等各种质料的器物。(4)汉代中小型墓葬的类型①汉代墓葬分类汉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分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土坑墓、洞室墓、砖室墓、空心砖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壁画墓、崖洞墓等,每一类又有大小等级之分。②土坑竖穴木椁墓和土坑墓a.西汉时期第一,土坑竖穴木椁墓主要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无椁的是下层人士普遍使用的墓葬形式。第二,上卿、郡太守至县令,多使用中型木椁墓,单棺或双棺,椁室分割为三四个椁箱,随葬铜、漆礼器以及日用器、俑类等数十件,少数用偶车马。第三,下层官吏、中小地主和少数富裕农民用单棺小型木椁墓,随葬品以鼎、盒、壶等陶器为主,有模型明器仓、灶、井等,有少量铜器、带钩、陶俑等。第四,无官秩的庶民使用单棺土坑墓,随葬少量陶器,葬品或置于壁龛之中。第五,最下层的贫民用大小仅可容身的土坑为墓室,瓦棺或无棺,无葬品或只有一两件陶罐或铜钱。第六,西汉棺仍以榫卯拼接,东汉则普遍使用铁钉。第七,湖北云梦大坟头M1是西汉早期的一座长方形木椁墓;2002年发掘的日照海曲汉墓M125是一座一椁二棺的合葬墓,结构较为复杂。b.东汉时期第一,竖穴木椁墓基本被砖室墓所取代,在华南和江浙一带还有少量发现。第二,华南地区的东汉木椁墓,椁室一般分成前室、器物室、棺室三个部分,墓坑底部分成高低二级,前室比后室低下几十厘米,随葬品主要放在边箱,其次是器物室,计有壶、罐、盆、井、楼房等。第三,华南地区还有一种砖木结构墓,是由木椁墓向砖室墓的过渡形式。第四,江浙一带继承了西汉形制和构造方法,以楠木为棺具,椁室设有箱,如盐城三羊墩东汉早期M1。③西汉洞室墓a.又称土洞墓,最早战国早期出现,在北方同竖穴土坑墓同时并行,在关中是西汉墓葬的主流形式。b.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竖井墓道洞室墓洞室内置棺椁或框架,早期多平顶土洞墓,中晚期出现券顶砖室墓,如西北医疗设备厂M99第二,斜坡墓道洞室墓有的墓在墓道和洞室之间有天井或过洞,西汉早期出现,墓室由狭小向宽大发展,西汉中晚期出现券顶砖室墓,如陕西省交通学校M224。④空心砖墓和砖室墓a.空心砖墓第一,比普通小砖墓出现得要早,是砖室墓的一个特殊的地方类型,战国晚期郑州二里岗一带首先出现竖穴空心砖墓,西汉在中原、关中较为普遍。第二,早期多平顶单棺空心砖,后期多双棺空心砖合葬墓,东汉小砖墓流行全国,中原、关中地区的空心砖墓消失。第三,上世纪50年代发掘的洛阳烧沟汉墓共发现空心砖墓28座,M184是一座西汉中期平顶单棺空心砖墓。b.砖室墓第一,西汉中后期小砖墓首先流行于中原、关中地区,东汉遍及全国各地,与竖土坑墓一起成为最常见的墓150

148葬类型。第二,砖砌墓墓内往往有棺无椁,但在砖室仍然用木椁的有如咸阳马泉山西汉晚期砖室墓。第三,砖室墓的大小不一,往往设有耳室,以简单的单券墓为多见,大墓中分为前室、中室(或侧室)、后室,模仿生人住屋前堂后室的格局。第四,整个东汉,券顶墓始终是最主要的形式,东汉中晚期,出现了双穹隆顶墓,更适合进行祭奠等活动。⑤壁画墓和画像砖、石墓a.特点第一,砖画是模印的,石面上则是雕刻的,既是死人墓室的装饰艺术作品,又是生人思想、社会习俗、生产生活和丧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墓主以官僚、富豪、地主为主,平民较少,很少见于小型的单室墓。b.壁画墓第一,用彩墨、毛笔在墓室内壁上作画,年代最早的墓例是1986年发现的河南永城县芒砀山柿园西汉早期梁国王室墓。第二,西汉晚期,壁画墓例开始多见起来,目前所见壁画墓70座左右,主要为东汉时期,规模一般都较大,地区分布上只见于长江以北。第三,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晚期壁画墓是一座大型的多室穹隆顶砖室墓,以甬道、前室、中室、后室为主体,画有表现墓主人仕途经历的车马出行图。c.画像砖墓第一,河南画像砖墓主要集中于南阳、郑州、洛阳一带,南阳又以新野最集中,画像砖为空心砖和实心大砖,用作墓的门柱和门楣,或镶砌于墓壁之上,模印出的图案内容丰富。第二,四川画像砖墓主要分布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地区,流行于东汉晚期至蜀汉的券顶多室墓,有短短的甬道,方形或长方形的大型画像砖往往成排镶嵌在甬道和墓室的一定高度上,画像还多见南方水田农作以及煮盐、捕鱼、射雁等场景。d.画像石墓第一,在造墓石材上雕刻各种画像用以装饰墓室的画像石墓,见于石室墓和砖石混筑的砖室墓,自西汉中晚期开始出现,盛于东汉而弱于魏晋。第二,集中分布于鲁南、苏北、河南南阳和陕北地区,如表7-12所示。表7-12各地区画像石墓鲁南、苏北地区1.汉代画像石墓分布最广的一个地区,源于当地的画像石椁墓。2.至西汉晚期该区出现真正的画像石墓,以石材砌筑,分前后室,但画像简单,新莽至东汉初期,以竖穴墓道的洞室墓为主要形式,画像技法除使用阴线刻,还开始出现剔地浅浮雕,题材丰富。3.东汉中晚期是兴盛时期,墓葬数量大增,流行砖石混筑的多室画像石墓,画像石多见于墓门的横额、立柱或门扉上,画像内容还增加了还有历史故事、乐舞百戏、拜会等。4.鲁南苏北一区较多地出现纺织、农耕画像和体现儒家“成教化、重名义”的历史故事。河南南阳和鄂北地区1.画像石墓全为洞室结构,有石室墓和砖石混筑墓,墓室的空间布局和墓室顶部形式多样。2.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也从简单到丰富。3.东汉前期画像石墓的数量明显增多,布局上更为灵活,画像内容更为丰富,线条流畅,画面生动,比早期成熟,该时期是汉代画像石墓的盛期。4.东汉晚期画像石墓的墓室构造较为复杂,但总体上东汉晚期画像石墓却呈明显的衰落之势。5.东汉末年,社会上不再有使用画像石墓的风俗。6.该地区画像石上大量的驱害避邪、龙、虎、山神、奇异神兽,正是楚地巫文化的反映。陕北和晋西北地1.画像石墓分布地域集中,主要见于陕西绥德、米脂、榆林等地,流行时间也短,目前所见都是东汉中晚期的,以红色砂岩为画像石材是一大特色。2.以砖石混筑为主,墓壁、墓顶用砖,墓门和各室的门用石,画像石都151

149分布于墓门和各室门的位置。3.陕西神木大保当23号墓是一座比较典型的画像石墓。4.雕刻技法流行减地平面浅浮雕,细部很少用阴线刻而是施以彩绘,内容多为农耕、牧牛、饲马、射猎等生产题材和金乌、王兔、应龙等神话传说。⑥崖墓a.又称崖洞墓,西汉崖洞墓主要分布于江苏徐州、河北满城、山东曲阜等处,徐州最集中,是西汉诸侯王(后)墓葬的一种类型。b.东汉集中分布于四川、重庆一带的古巴蜀地区,从大型的多室墓到小型的单室墓都有,墓主的身份也从高官到普通的平民,崖墓、画像砖墓和地面石阙等构成了四川、重庆地区东汉考古的一大特色。c.四川崖墓大都位于沿江或沿河的台地和山崖,以洞穴为墓室,其组成部分有墓道、墓门和墓室,,中地区的崖墓结构较为复杂,流行多室家族墓,规模较大,具有明显的地上居室建筑的式样和功能,讲究室内装饰,有浮雕、彩绘,如四川中江塔梁子3号崖墓是一座多室墓。d.川东和重庆地区的崖墓规模要小得多,构造简单,缺少画像和彩绘。(5)汉代墓地布置及丧葬习俗①家族墓地a.西汉单纯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逐渐兴起,西汉晚期开始,大家族持续几代人葬在同一块墓地上,盛行“归旧茔”。b.与多室墓的兴起相一致,这些多室墓都有斜坡或阶梯形墓道,便于多次埋葬。②地面设施a.两汉各类墓都有大小不等以夯土筑成的坟丘,现存较大的坟丘一般都属于大中型的木椁墓、砖室墓或石室墓,崖墓以山为陵。b.大墓前建有祠堂,如河北满城汉墓近处有祠堂遗迹。c.西汉出现我国最早的墓前石刻造像,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象、石牛、“人与熊斗”等16件,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而又保存完整的成组石刻,东汉大墓前石刻增多,立于神道两侧,有辟邪、狮子、马、等,帝陵前有天禄、象。d.东汉大中型墓多有地上石祠、石阙、列兽、墓碑等配套设施,如前期的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晚期的山东嘉祥武氏祠。e.西汉墓地用阙只在帝陵围墙四边门的位置发现,是门阙形式的土阙,东汉时期设于墓前的墓地石阙开始出现,用以标志死者身份、地位和墓地域界限,并装饰墓地。f.墓碑可能出现于西汉,但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为东汉墓碑,长方形石刻,由碑首(额)、碑身、碑趺(座)构成。③随葬品a.战国到西汉,西汉到东汉,丧葬观念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砖、石墓兴起,墓葬结构日益模仿生人地上住宅的布局形式,同时厚葬成风。b.稍具规模的墓葬,随葬品种齐全,数量众多,既有实用物品,也有模型明器。c.西汉墓葬中漆器数量增多,青铜器减少且不作为礼器,早期同战国晚期的联系较多,随葬品器皿的基本组合为鼎、盒、壶,开始使用仓、灶、井等模型明器,晚期葬品组合一般是鼎、盒、壶、奁、耳杯、勺以及仓、灶、井、猪圈、房屋等,模型明器数量增多,新莽时期开始基本不用鼎与盒。d.东汉前期杯、盘、案、勺等生活用器类的明器极为流行,其他模型明器的种类增多,中期开始房屋、楼阁、碓房及各式人俑和鸡、狗动物俑成为特色,贵重、实用器物如铜器、漆器等减少。e.摇钱树流行于汉晋时期,以四川、重庆地区最为集中。④玉敛葬俗a.两汉都有发现玉塞,主要出土于汉代高级贵族墓,常见的只有口塞玉珍,称为珍或玉含,作成蝉形玉片,压于舌上,普通墓也有以舌形滑石片代替者。b.战国大中型墓中使用惧目和玉覆面,可能就是玉衣的前身,玉衣应始于春秋战国,发现于两汉,是专为皇室贵族、诸侯王制作的葬玉,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异穴合葬墓,首次发现完整的成套玉衣。c.西汉金缕为多,且最为尊贵;东汉多见铜缕和银缕,广州南越王墓首次发现丝缕玉衣。⑤买地券、镇墓文和镇墓兽a.买地券是一种象征性的证券,使死者墓地所有权合法而不被侵犯,主要是买地日期、面积、价值、地界、证人和证人报酬等,后发展为迷信压胜之物,是研究东汉宗教信仰、丧葬风俗和土地制度的重要材料。152

150b.东汉中、后期流行镇墓券,在长方形的铜板或铁板上刻有镇墓文,内容是用黄帝、天帝使者的名义为生人解罪、死者求福、安慰并约束亡灵。c.用朱书将镇墓文写在一种固定形式的瓶或罐上的,称为镇墓瓶(罐),流行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期墓葬,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d.东汉墓开始流行使用镇墓兽,形式较为一致,是一尊吐长舌蹲踞前倾的怪兽。五、货币和度量衡1.货币(1)历史发展战国秦汉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战国币制列国各有特点,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统一态势,秦半两钱最终统一天下货币,一直沿续到汉武帝废半两,行五铢钱,唐初铸行开元通宝以前,五铢钱一直是主流的货币形式。(2)战国货币①铜币大量出现,民间用货币单位计算物品价值,税收有“刀布之敛”。②就货币形态区分,主要有布币、刀币、圜钱、铜贝、金版等,多在春秋即已流行,分别流通于不同地区。③布币a.概述仿自青铜农具铲,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春秋流行空首布,战国以平首布为时代特征。b.三晋两周地区的布币第一,布币主要出土于以河南洛阳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地方,春秋到战国早期流行空首布,有銮,为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金属铸币,战国中期布币由空首变为平首,布首扁平无翌,形体变小,多带有地名,并以断为单位。第二,平首布主要有平首尖足布、方足布、桥足布和圆首圆足布几种,如表7-13所示。表7-13平首布的种类平首尖足布是最先出现的类型,多出土于山西北部地区,均为赵国铸币平首方足布一般只铸地名,是先秦货币中的最大家族平首桥足布主要为战国中晚期魏国、韩国的铸币。铸有地名、币值(新)。圆首圆足布特点是首圆、肩圆、足圆、裆圆。其出土地点集中在晋中、晋北,为战国晚期赵国铸币,又有无孔布和三孔布之分。c.燕国布币战国晚期开始铸行布币,形制同三晋平首方足布基本一样,平首平肩方足方裆布,只是面文地名不同。d.楚国布币第一,楚国通行铜贝和金版,战国中晚期受开始铸行一定数量的布币,楚布币只有一种形制两种面文。第二,殊布当断布是战国中晚期楚国铸造的主要布币,另一种四布当断布是小型布币。④刀币刀币由刀子(削)演变而来。战国铸造和流通刀币的有齐国、燕国和赵国,而以燕、齐刀最为盛行和发达。a.齐国刀币第一,节墨刀节墨是春秋战国齐国的重要城邑,铸有一种面文“节墨之大刀”的五字刀,背上部有三道横纹,横纹下常见一星号,星号下有一二字铭文,身外郭高出刀柄,至柄部断缘,为齐刀中出现最早和最重者;战国晚期铸有一种四字刀“节墨大刀”,形体同五字刀而小,铸工较大刀粗劣。第二,齐大刀齐刀中的主要品类,依面文也有“齐之大刀”和“齐大刀”两种,“齐之大刀”始铸在战国早期或春秋战国之交,背上部三横,中有星号,下为一二字铭文,一字为多,刀身外郭高出刀柄,断缘;“齐大刀”大约铸行于战国中期齐威、宣时期,形制同四字齐刀,但不断缘,是齐刀币中行用时间最长、铸造数量最多的一种。第三,齐明刀面文有“明”字,刀首斜直,弧背圆折,同类燕明刀形制近,多出土于山东博山一带,战国晚期适应燕、齐贸易而铸,或燕占齐期间所铸。b.燕国刀币燕国刀、布并行,战国晚期又出现圜钱,但从出土情况,燕国刀币远较齐国发达,燕刀主要有尖首刀和明刀153

151两类。第一,尖首刀燕国刀币的早期形式,铸行于战国初期,特征是弧背凹刃尖首,柄较细,有刀尖呈斜坡状或微弧曲和刀尖似针的针首刀,多发现于燕国北部长城内外。第二,明刀燕国铸币的主要形式,刀币的代表,称为燕明刀,出土数量最多、最常见,特点是刀首斜直,面有“明”字,柄较尖首刀为宽,分为圆折刀和磬折刀两种,燕国明刀以磬折刀为主。c.赵国刀币赵国是流通布币,但受燕国影响或燕赵贸易的需要,铸造了少量刀币,特征是形体小,刀背平直,又称直刀或直背刀,分渐趋平直和完全平直两种。⑤圜钱a.概述圜钱又称圆钱、环钱,体圆有孔,随着货币发展而铸造,便于流通和携带,铸行地区有秦国、三晋两周、燕国和齐国,有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两种,圆孔者出现较早,方孔者较晚。b.三晋两周地区的圜钱第一,三晋两周为布钱流通区,圜钱铸行也较早,圜钱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圆孔无郭,背平素,面铸地名或地名加币值,货币单位是断。第二,魏国最早铸行圜钱,面文主要有垣、共、济阴等,钱文铸于穿右,垣字圜钱较为常见,共字圜钱是圆孔钱中最大的一种,流行于战国中晚期。第三,赵国在战国晚期也铸造圜钱,面文常见有蔺和离石两类。第四,两周圜钱铸行于战国晚期,有西周、东周和安臧三种,东周钱是较轻的一种,安臧钱多出于洛阳一带。c.齐国圜钱齐国战国晚期开始铸行圜钱,圆形方孔,背平素,面文有嗌刀、嗌四刀、嗌六刀三种。d.燕国圜钱燕国战国末年铸行圜钱,在诸侯国中,圆形方孔,背皆平素,有明(医)刀、明四、一刀三种。e.秦国圜钱第一,秦国是圜钱流通的主要地区,有圆孔无郭、方孔有郭和方孔无郭等形制,币值以珠(铢)、两为单位,铸行于战国中晚期。第二,早期为圜钱圆孔,所见多传世品。第三,方孔钱出现稍晚,钱文多见两甾(锱)、半两。第四,两甾钱发现较少。半两钱圆形方孔无郭,是秦国后期流行的主要货币,其铸造和广泛流通,首先在秦国境内统一了货币,为统一全国币制打下了基础。⑥楚币a.铜贝和金版又称蚁鼻钱、爰金,是楚国的主要货币。b.蚁鼻钱形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头有一穿孔,面上有阴文似蚂蚁状,在两湖、河南、安徽等地都有出土。c.爰金是块形金版,印记以“郢爰”为主,又有陈爰、专爰、鬲爰等,主要发现于江苏、安徽两省。(3)秦代至汉初的半两钱①秦统一后,颁布货币改革令,废除布、刀、贝币,行用方孔圆钱——半两钱,实现了货币形态和钱文的统。②秦代半两面背平素,无郭,仍有战国半两钱流行。③汉初仍行半两钱,因体小而有“荚钱”之誉,高祖以后,又有高后八铢半两、四铢半两、文帝四铢半两以及铁半两等形式,文帝四铢半两钱成为汉初第一种稳定的货币,也是发现最多的一种。(4)汉代五铢钱①汉武帝改铸五铢钱,面文“五铢”,重如其文克,从此我国的货币进入五铢钱制的时代,初时许郡国共铸,元鼎四年武帝将铸钱权收归中央。②西汉晚期出现剪轮或磨郭五铢,又有称"环钱,一般认为系剪凿而成。154

152③东汉初货币一度混乱,汉光武帝下令统一货币,铸行五铢钱,世称东汉五铢。(5)新莽货币①币制改革王莽从居摄二年(公元7年)起,推行了四次以上的货币改制,仿先秦币制铸行刀、布、泉钱。②主要货币类型a.刀币王莽于汉孺子婴居摄二年铸造错刀、架刀、大泉五十,与原五铢共行,错刀实际上是圜钱和刀币结合的形式,架刀面值为错刀之半。b.泉钱有六泉、货泉共七种。第一,六泉从大到小为大泉五十、壮泉四十、中泉三十、幼泉二十、么泉一十、小泉直一。第二,货泉是王莽货币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小仿五铢,最大特点是“泉”字中竖断开。c.布钱第一,布钱有十布和货布,形制同先秦布币而体窄长。第二,货布与货泉同铸。(6)汉代金币①西汉时期有金五铢、金货泉,但十分罕见,古书记载武帝曾铸麟趾金、马蹄金以应祥瑞。②汉代金币以金饼为主,外形如圆饼状,面略隆起,背内凹,凹面大都有文字、戳记。③麟趾金、马蹄金只用于皇帝的赏赐,饼金可能用于巨额交易之清偿。2.度量衡(1)历史发展传说中自黄帝时即有五量(衡、量、度、亩、数);商周度量衡制已较完善且有相应管理制度;春秋时期度量衡制比较混乱;战国为了便于商品流通和赋税征收,各国变法中多涉及到度量衡的整理和统一,各国间仍有较大差异。(2)秦国的度量衡①地位秦国是列国中度量衡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对东方六国都有一定影响。②商鞅铜方升和秦国的度量制a.商鞅铜方升是孝公十八年商鞅颁发给重泉地方的秦国标准量器,商鞅变法得到切实推行的实物证据,该器为长方形带柄的量器,器之右侧铭文记录了该量器容量。b.秦量斛(桶)、斗、升、合、禽,前四者为十进,合、禽为2进,1合一2禽,由此可以推得秦所有量制单位的大小。③秦石权与秦国衡制a.衡制可以通过出土衡器来了解,铜、铁的砝码时有发现。b.1964年西安市郊高窑村秦阿房宫遗址发现一件秦昭王颁发给高奴县大铜权,是标准衡器,该器自颁行到秦统一一直使用。(3)“钧益”砝码和楚国的衡制①楚国的称量工具是衡杆中间带提纽的等臂天平,配有砝码,称为“钧益”砝码,它有着非常明显的规律,重量范围1铢到2斤,形制的设计十分科学,从它可推知楚国衡制与秦国十接近。②楚国实行镒、两制,其衡制单位似为石、钧、镒、间镒、两、铢,进制情况为1石一4钧,1钧一30镒,1间镒一8两,1两一24铢,1铢一0.65克。(4)田氏三量与齐国量制①春秋齐量以豆、升、区、釜为单位,进制较为复杂,田(陈)氏代齐以后,除保留1釜一10钟,改五进制。②左关邻、陈纯釜、子禾子釜被称为田氏三量,铭文中都有“左关”字样。(5)王莽新嘉量与汉代量制①中国度量衡制度有系统完备之记录实始于汉代,汉承秦制,度量衡单位、进制不变。②王莽嘉量是王莽始建国元年颁发的标准量器,西汉量制未变,因此可以从中了解汉代量制的详细情况。③王莽嘉量是一件五量合一的量器,共有命、合、升、斗、斛五部分,器之主体为直桶状器,实测的数据与155

153汉代量的进制完全相符,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科技理念。7.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五铢钱[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五年开始铸造,钱径2.2厘米左右,面纹“五铢”。魏、晋、南北朝、隋朝都曾铸造五铢钱,在重量、纹饰等方面略有变动,基本沿袭了汉五铢钱圆形方孔的形制。2.铅釉软陶[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铅釉软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700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低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器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3.黄肠题凑[2014年浙江大学研]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及贵族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型结构墓。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4.玉衣[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押”,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因等级不同而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些材质考古中都曾发现。最著名的两件是中山靖王刘胜和梁孝王墓中发现的两件金缕玉衣。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两套保存完整的玉衣,各由2498和2160片玉片以金缕编缀而成,金缕用量为1100克左右和700克左右,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周密设计和精细加工。河南商丘永城梁孝王墓也发掘出土金缕玉衣,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玉衣殓葬制源于春秋战国,始于西汉末或东汉,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废止。5.买地券[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买地券,又称冥契、幽契,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文字材料,放在墓内意在保证死者对墓地的所有权不可侵犯。根据史料显示,买地券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物品上,常用砖和石,南宋还有铁铸的买地券,形制、大小和墓志相像,有的还有盖。出土的买地券在清末才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1918年,罗振玉将他所收集的19种地券汇编成《地券征存》。6.居延汉简[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居延汉简是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居延峰燧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1万余枚,现藏台湾省台北中央研究院。1972~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发现约2万枚,藏甘肃省博物馆。内容多为汉代边塞屯戍档案,另有书籍、私人信件、历谱等。其数量、内容皆超过敦煌汉简,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7.郭城与宫城[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郭城与宫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平民与贵族分区居住城市划分。郭城是指平民居住区,宫城则主要是王室、贵族居住之所。宫城与郭城内都有手工业作坊。这种宫城与郭城分开的都城建造模式一直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用。8.孝堂山墓祠[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孝堂山墓祠是东汉墓地祠堂。墓祠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墓祠主要记录祠主的经历和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等图像。孝堂山墓祠画像以阴线雕刻为主,技艺纯熟、简练传神,是汉画像石中少见的精品。156

1549.梓宫和便房[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梓宫和便房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①梓宫:由于天子之棺用梓木制成,故称之。其他达官显贵也有用梓木为棺者,但只能称为梓宫;②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的场所。帝王的木椁称为黄肠题凑,是指用柏木坊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是因为所用的柏木色淡黄而得名。题凑则是因坊木头皆向内而得名。除帝王之外一些大臣会被赐予“梓宫、便房、黄肠题凑”10.悬泉汉简[2011年中山大学研]答:悬泉汉简是1990~1991年出土于甘肃省敦煌市的汉代简牍。因出土简牍释文有“悬泉置”而得名。悬泉汉简出土大约2.1万余枚,形制有简、牍、觚、封检、削衣等。所见最早纪年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为东汉和帝永和十三年(公元101年)。其中,以宣帝、元帝、成帝简最多。简文内容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簿籍、爰书等,特别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悬泉汉简为研究汉代历律、农技、和医药提供了重要资料。二、简答题1.满城汉墓的发掘及意义。[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1)满城汉墓的发掘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墓室开凿在高约200米的石灰岩丘陵上,两墓相距约100米。M1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卒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后室有回廊相绕,象征地面建筑的回廊。该墓的平面呈“早”字形,甬道两侧有长长的南北耳室,南北通长37.5米,墓葬全长51.7米,最高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墓道以土坯封门,两道土坯墙浇以铁汁,铸成铁墙。前室原建有瓦顶木屋,放置大量铜器、陶器、铁器、金银器、漆器等,并有石俑和陶俑若干。南部发现铜帐钩,原应有两具华丽帷幕。帷帐是贵族在前堂宴饮、会客时使用的,表明前室象征生人的前堂。后室有石门与前室相通,放置一棺一椁和贵重器物,象征生人居室。木质棺椁置于汉白玉棺床之上,皆已朽腐无存,可判断木棺施以红漆,并且四周装有銮金铜环和衔环铺首。椁下有4个大铜轮,便于移送椁棺,估计当时棺椁是用人力拉上山后推入墓室的。墓主身穿金缕玉衣,头枕镶玉铜枕,两手握璜,胸前、背后共置10余枚璧,腰左侧置刀1把,右侧置剑2把,玉衣袖内有篆刻小玉印2枚,印文“信”、“私信”。后室有回廊相绕,后室的一侧凿一小室,内置青铜沐盆、盛水的铜锅、薰炉、铜灯、搓澡石等,象征沐浴更衣之所。后室及侧室出土銮金银镶嵌琉璃的“长乐食官”铜锺、銮金银蟠龙纹“楚大官糟”铜锺和错金银鸟虫书铜壶、错金薰炉等重器。南耳室和甬道是车库马房,内置猎车、安车6乘,马16匹,狗11只,鹿1头。北耳室是贮藏食物和饮料的库房兼磨房、厨房,置大批不同类型的陶器,如装酒的大缸、装食物的大瓮、灶和炊事用具的模型、石磨,磨旁有马骨。甬道中间有渗水井排水设施。M2的结构和葬品的布置情况与M1相似,只是葬品的数量略少,但也出土了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重要文物。根据出土铜印有“窦绾”、“窦绾须”刻文等,可知墓主为刘胜之妻窦绾,死于公元前104年左右。(2)满城汉墓发掘的意义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该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玉衣实物,玉衣上佩挂刀、剑,此外还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馏金铜壶等文物出土。这批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研究我国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满城汉墓的发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发掘),为研究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件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工艺价值。2.东汉铜镜分期。[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东汉铜镜可分为早、中、晚三期。(1)东汉早期该时期基本继承新莽时期铜镜的风格,继续流行鸟兽或四神博局镜。镜上饰流云、波折、锯齿纹,镜背分为四区八等分,布置四神、鸟兽、羽人等。新莽时出现的变形四叶纹镜逐渐流行。此外铭文镜也逐渐增多,铭文加长,如官营作坊的“尚方镜”,和民营作坊的“姓氏镜”。157

155(2)东汉中期该时期开始出现了“轴对称式”布局纹饰的铜镜,纹饰仍以奇禽异兽为主,左右对称布置,铭文上下组成一词或一句,铭文两侧各一夔凤夹钮对称;又有浮雕式神兽镜和画像镜,这两式镜中,西王母表现得最多;还出现记日镜,如传世“神兽镜”。(3)东汉晚期该时期仍然流行神兽镜、画像镜,且开始出现重列式神兽镜,神像自上而下一段一段分层排列,好像开凿在壁上的层层佛龛,有三段、五段等形式。3.简述汉朝南阳地区画像石的主要特征。[2013年四川大学研]答:(1)西汉晚期西汉晚期,南阳画像石仅刻于墓门,内容为门阙、楼阁和门吏,有少量的历史故事,技法为阴刻法和凹面刻。到了新莽时期,扩展到了内室,内容以车骑出行,墓主生活和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始出现神话故事,技法为浅浮雕。(2)东汉早期东汉早期的南阳画像石数量减少,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等,门额上有仙禽神兽。东汉中期,以仙禽神兽为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为浅浮雕。(3)东汉早期东汉早期的南阳画像石数量减少,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等,门额上有仙禽神兽。东汉中期,以仙禽神兽为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为浅浮雕。(4)东汉晚期东汉晚期的南阳画像石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仅在石梁头部用透雕法,第一期画像雕制较粗,朴拙呆板;第二、三期具有雄浑豪放的独特风格。4.试述汉代以“黄肠题凑”为特点的埋葬方式所表现的等级观念。[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1)黄肠题凑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题”是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是指向内聚合。黄肠题凑就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外垒叠起来,全部题头向内。到了东汉,黄肠石逐渐取代黄肠木,黄肠题凑逐渐绝迹。(2)黄肠题凑代表的等级观念黄肠题凑是中国春秋时期至汉朝时的墓葬型制,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汉代丧葬制度,属于“天子之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皇帝的宠臣及诸侯国国王与王后,实际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5.简述兵马俑坑的布局特点及其价值。[2011年厦门大学研]答:(1)兵马俑坑的布局特点①概况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外城墙以东1225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发掘,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号坑试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武士俑500个,车马4乘。1976年在1号坑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号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②1号坑1号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60米、东西210米,深4.5~6.5米,面积12600平方米,东、西两边各5个斜坡门道,f-JN内发现车辙。已发掘部分发现武士俑500个,俑高1.75~1.85米,皆身着铠甲或战袍或执弩、弓,负矢箴,执矛、刀、戟,佩剑。有战车6乘,陶马24匹。据排列密度,估计全坑有6000兵马俑。1号坑是步兵、车兵混合编组的军阵。坑四周是回廊,东西两端是列队守卫的步兵,东端长廊排列三列横队弩兵俑,共204个,皆执弓负能,不着铠甲,着战袍,面朝东。第一列横队中间及左右两端各有一铠甲武士俑,右端铠甲俑腰配铜剑,可能三人是东廊前锋卫队的指挥者。南北侧廊侧翼卫队各二队,外侧一列分别面南、面北(即朝向外),内侧一列面向东(朝前),皆为执弓战袍俑。西端回廊—N后卫面向西,也是朝外。中间有9个过洞,以隔墙间隔,每洞4列纵队,为披甲执戈、矛等长兵器的俑,连同南北两边廊内侧的二路武士俑共38路纵队,皆面向东。过洞军列中有战车相间,共6乘。这是当时军阵的实际反映。158

156③2号坑2号坑在1号坑东端北20米。平面呈曲尺形,东西两边分别有4和5个斜坡门道,北边2个,共11个,不含门道东西最长96米,南北最宽84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此坑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车骑兵结合的四个军阵混合编组,发现116件骑兵鞍马俑。目前该坑大部尚为棚本覆盖,估计整坑可出武士俑900多个,马俑470多个,木质战车80余辆,有大量青铜兵器。④3号坑3号坑在1号坑北25米,2号坑之西125米。平面呈凹字形,东西17.6米、南北21.4米、深5.2~5.4米。此坑未经焚烧,系自然塌陷。发现战车1乘,车后武士俑4个,南面铠甲武士俑42个,北面铠甲俑22个,共68个。南、北两面武士俑沿四周相向排列,可能是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但未发现将军俑。⑤4号坑4号坑在2号、3号之间,是尚未建成的空坑,未见任何文物,总面积4608平方米,深4.8米,可能是由于公元前209年农民起义爆发而被迫停工后废弃。(2)兵马俑坑的价值①历史价值兵马俑坑不但出土俑的数量巨大,而且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②艺术价值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制陶技术,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俑大小同真人真马,制作复杂。兵俑的身份不同,装束不同,是研究秦代服饰的重要资料。秦俑的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入窑烧制,烧成绘彩,工艺复杂。烧结的温度约为1000℃,高温烧结不变形,至今坚硬如青石,击之有声。制作的俑形态各异,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③应用价值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表面大多作过铬盐氧化处理,表层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防腐能力强。出土青铜剑多80厘米以上,2号坑出土一批青铜剑,长86厘米,光滑锋利,有的剑身共有8个棱面,棱面间误差不足一根发丝。1号坑第一过洞出土的一把剑当时被俑压弯成45度角,取出后一瞬间恢复常态。1号坑出土的16件铍,两面布满不规则云头状花纹,与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与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工艺相似。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先进的技术,在冶金工艺中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兵马俑坑的朝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兵马俑坑是我国的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三、论述1.秦汉墓葬制度,地面设施和陪葬品。[2015年吉林大学研]答:(1)墓葬制度秦汉时期人殉制度到汉代基本结束。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位于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园开创的陵园制度,对此后历代帝王陵园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2)地面设施秦汉墓葬,特别是皇帝及高级官吏的墓葬,在地面设施上继承战国旧制并有所发展,新兴的设施有墓碑、祠堂、墓阙、人物或动物的石雕像等。墓碑主要流行于东汉,石制,碑身长方形,碑额有一圆孔。祠堂始于西汉,流行于东汉,系供祭祀之用。墓阙为墓域门外礼仪性建筑,始于西汉,东汉流行,如东汉时嘉祥武氏阙、新都县王稚子阙、雅安高颐阙等。人物和动物石雕像,始于西汉,如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兽,东汉流行,并成为定制。人物像主要有亭长或门卒等,动物像有狮、虎、马、羊等,前者以示守卫墓域,后者含有镇墓之意。汉代墓上设施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3)陪葬品秦汉墓葬中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制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159

157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在西汉中期的贵族墓中,仍然有用车、马殉葬的,但车和马都埋在墓室和墓道内,而不是在墓的附近另设车马坑。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而是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在南方地区,还有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随葬的。2.论述战国秦汉陶明器的起源发展及其时代特征。[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陶明器是指专门用于随葬的非实用陶器,是模型明器的一种,主要是指仓、灶、井、猪圈、房屋、田地、池塘、家畜、家禽、人物模型器和俑类。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战国晚期开始盛行制作各种明器,特别是东汉时期,模型明器成了随葬器中的主要成分,种类多,数量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战国晚期墓葬中开始使用仓、灶、井等模型明器,但造型简单,数量也少。西汉前期,贵族官僚主要是以实用的各种珍贵器物随葬。西汉中期以后风气改变,专为随葬而制作的陶质明器显著增多。秦和西汉前期即已存在的陶仓和陶灶,到西汉中期大量流行。此后,诸如井、磨、杵臼、风箱、碓房、猪圈、楼阁、田地等模型,反映乐舞、宴饮和家居生活的人物、畜、禽类的俑大量出现。东汉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是各种陶质容器、陶质明器,而比较贵重的实用品如铜器和漆器反而逐渐减少。举凡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动产、不动产都可被制成丧葬用的模型明器,有仓(困)、灶、井栏、房屋、楼阁、城堡、车、船、圈舍、厕所、水田、池塘、碓、鸡、鸭、鱼、牛、羊、犬、猪和从事各类活动的各种造型的人物俑,一墓中数种至几十种不等。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题材、工艺、造型风格及历史意义。[2012年山东大学研]答: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外城墙以东1225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式开始发掘,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号坑试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武士俑500个,车马4乘。1976年在1号坑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号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1)题材包括武士佣、步兵佣(含弩兵佣)、车兵佣、骑兵佣、车骑兵佣、战车、陶马等,以及大批青铜兵器。其中武士俑高1.75~1.85米,皆身着铠甲或战袍或执弩、弓,负矢菔,执矛、刀、戟,佩剑;弩兵俑皆执弓负簸,不着铠甲,着战袍;战车多为木制(2)工艺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制陶技术,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俑大小同真人真马,制作复杂。秦俑的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入窑烧制,烧成绘彩,工艺复杂。烧结的温度约为1000℃,高温烧结不变形,至今坚硬如青石,击之有声。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表面大多作过铬盐氧化处理,表层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防腐能力强。出土青铜剑多80厘米以上,2号坑出土一批青铜剑,长86厘米,光滑锋利,有的剑身共有8个棱面,棱面间误差不足一根发丝。1号坑第一过洞出土的一把剑当时被俑压弯成45度角,取出后一瞬间恢复常态。1号坑出土的16件铍,两面布满不规则云头状花纹,与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与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工艺相似。(3)造型风格兵马俑的塑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艺术手法细腻、明快。兵马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秦俑具有高度的写实性,整体布局以当时秦军的实况为基础,个体的雕塑尽力按照实物的真实尺寸进行制作,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秦俑的塑造讲求神与形的统一,以头部刻画最为精致,凸显了不同的人物外形、官阶、性格特征及精神面貌。秦俑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运用了夸张和提炼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秦俑采用了绘塑结合的制作方式,其彩绘色调明快、绚丽,运用了很强的对比色。(4)意义秦兵马俑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陶俑形态各异,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反应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在冶金工艺中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兵马俑坑的朝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秦兵马俑是我国的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60

1584.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边长10米以上的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有车马、铜漆礼器、日用器及大批陶器、玉石器、木器等,有的有玉衣。目前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就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它们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以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其基本类型和特征有:(1)木椁墓木椁墓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用木板搭筑椁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阶梯式墓,多重棺。但西汉早已没有先秦天子七重、诸侯五重那样严格的棺椁制度,诸侯王和列侯墓多3~7重棺椁,南方地区多见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代表了列侯级木椁墓中的两个典型的地方类型,两处汉墓皆在西汉早期。(2)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墓是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要比普通的木椁墓的规格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题凑是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在缺少柏木的地方也有用楠木的,楠木枋的端头中心涂黄,人为制造黄肠以像柏木。目前所见10余座黄肠题凑墓皆为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级墓,又以西汉早、中期为多。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可以说是题凑墓没落阶段出现的变种。从地域分布上看,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3)崖洞墓在目前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崖洞墓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是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一种墓葬形式。崖洞墓在石山中开凿墓室,地下空间的布置虽然比较自由,不拘一格,但都最大限度地象征和模仿了地上生活的内容。在这方面,崖洞墓要比木椁墓类型更有优势。目前所知的汉代诸侯王崖洞墓分布在江苏徐州、河南永城、山东曲阜、昌乐、河北满城等地,共有30多座,主要集中于黄淮之间的东部地区。徐州北洞山汉墓和狮子山汉墓是西汉前期的两座大型的楚王崖洞墓。(4)石室墓石室墓以石块砌筑墓室,汉代诸侯王墓中只有竖穴岩坑石砌墓一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是诸侯王墓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分布于江苏徐州楚王山,河南永城窑山、僖山,山东巨野红土山,广东广州象岗。1983年6月发现的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161

159第8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8.1复习笔记一、三国两晋南北朝1.简介(1)含义①是指汉末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到隋统一中国近400年的历史阶段;②该时期长期战乱和短暂、局部统一并存,国家动荡不安、多权并立。(2)三国①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标志着三国时代开始;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③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孙吴;④公元280年,西晋灭孙吴统一全国,三国时期终结。(2)两晋南北朝①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自立,建立晋朝,史称西晋;②公元316年,刘曜率匈奴军攻陷长安,西晋灭亡;③公元317年,司马睿于建康续建晋朝,史称东晋;④公元386年,北方五胡十六国统一为北魏;⑤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建立宋朝,东晋灭亡,南北朝时期开始;⑥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南北朝结束。2.社会概况(1)多种文化体系并存少数民族文化、佛教文化与传统汉族文化交融,出现多种文化体系并存的格局。(2)都城规划设计理念转变①中原地区从东汉南、北多宫城制向单宫城制转变。②出现三重城垣之制、多重宫垣之制、里坊之制等都城制式。a.提高城市防御能力和内部管理功能;b.限制居民自由流动,影响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3)墓葬制度的变化①帝王陵葬a.由大肆营造和过分铺张,到提倡薄葬;b.社会财富积累,传统陵制复兴,南北朝不同政权帝王陵葬体现出不同文化特色。②普通墓葬显示出强烈的地域风格。(4)南北经济共同发展①南方局部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北民南迁使得南方地区经济文化获得重大发展;②北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推动北方的民族融合和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5)佛教文化影响深刻①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即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大融合的奇观;②佛教艺术元素广泛融入国家和个人日常生活;③佛教刺激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体系的逐渐成型;④儒、佛、道的碰撞和交融对后世隋唐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二、城址考古1.邺城(1)简介①位置162

160a.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县交界处;b.曹魏邺北城遗迹大都在今漳河以北,东魏邺南城在漳河之南。②兴废a.公元204年,曹操始建邺北城,后定为魏王王都;b.公元534年,东魏从洛阳迁都到邺,新建邺南城,同时使用原邺北城;c.公元580年,邺城被杨坚焚毁。(2)邺北城①考古发现a.邺北城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城墙用夯土筑成。b.城址内东西向建春门一金明门大道,为全城横轴线。第一,该道南面有南北大道三条,其中中阳门大道是邺北城的南北中轴线;第二,该道之北发现南北大道两条。c.铜雀台和金虎台是邺北城遗址中仅存于今地面之上的建筑基址遗迹。②城市布局邺北城以建春门一金明门大道为界线,将全城划分为南北两区。a.北区第一,中部为宫殿区及中央衙署区;第二,西面是王家园林区及具有军事堡垒和宴饮游乐双重性质的“三台”区;第三,东面是高级贵族居住的“戚里”。b.南区一般衙署和城市居民生活区。③街道系统a.邺北城建春门一金明门大道与中阳门大道相交,构成“T”字形城市主干道系统。b.标志着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3)邺南城①城池a.邺南城考古已发现东、南、西三面城墙,其北墙则延用邺北城南墙;b.东、南、西三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并有护城河,以增强城池防御。②城门、道路a.南墙中门“朱明门”形制对后世各朝都城宫城设计有深远影响;b.南北向道路中居中的朱明门是邺南城南北中轴线,路幅最宽,礼制地位最高。③城市布局a.宫城区建筑空间并不是完全的中轴对称布局;b.集北魏洛阳城和邺北城之大成,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2.曹魏、西晋和北魏洛阳城考古(1)简介①洛阳是九朝古都,曹魏、西晋和北魏洛阳城沿用东汉洛阳城,故称“汉魏洛阳城”;②洛阳城址位于现洛阳市东约15公里处。(2)洛阳城①大城城垣a.平面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b.城垣均系版筑夯土墙,大城周长约合14公里;c.在大城城垣之外发现了顺城而建的护城河遗迹。②城门和道路a.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前后共建过13座城门,现已发现10座;b.城内街道共发现东西横道和南北纵道各4条。③宫城及其宫殿宫城位于大城中北部略偏西处,平面呈南北稍长矩形,占大城总面积1/10左右。a.正门阊阖门163

161第一,发现城门台基、门前左右双阙阙台与阙间广场、城门东西两侧院落遗迹等。第二,北对正殿太极殿、南对铜驼街和大城正门宣阳门,位置显要。第三,证明魏晋已实行单一宫城制;门阙形制为秦汉门阙研究提供演进资料,也为北齐邺南城正门朱明门前双阙找到直接源头。b.宫殿第一,西部夯土台基遗迹可能是东汉北宫和魏晋及北魏宫城主要殿台之地;第二,宫城东部遗迹现象复杂。④外郭城a.魏晋洛阳城的外郭城建于公元501年;b.已勘明门址的外郭城门有西郭垣两座,北面一座,东郭垣一座;c.从内城城门到外郭城内各有大道通行,现已发现9条大道遗迹。⑤金墉城a.简介第一,曹魏明帝建于洛阳城西北角的重要城堡型军事要塞;第二,一度作为皇帝宴乐和居住或废主弃后幽居场所。b.构成第一,由三座小城构成,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第二,墙垣宽厚,地据险要,城垣外有隆凸的“马面”建筑遗存。c.形成第一,最南端一座是曹魏明帝时创建的“金墉城”;第二,另外两小城是北魏至唐初文献中记录的晚期金墉城。3.北魏平城考古(1)简介①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至公元484年迁都洛阳,北魏以平城为都97年;②北魏平城首开中国都城里坊之制,给后世都城格局制度造成了深远影响。(2)大同操场城街北魏一号建筑遗址①北魏平城郭城内发现的第一处建筑遗址,主要遗存为一大型夯土台基;②出土的筒瓦、石柱础、石雕残片、磨光青砖等文物证明此遗址是一座大型殿堂遗址。(3)明堂辟雍建筑遗址①史载北魏平城明堂建筑落成于公元491年;②明堂遗址外部为一巨大的环形水渠,即“辟雍”;③环形水渠围合的陆地空间中部有一正方形夯土基址,即明堂建筑基址;④对研究北魏和汉唐之际都城“明堂”礼制建筑形式及其演变有重要价值。4.六朝都城建业和建康(1)历史变迁①公元211年,孙权将其政治中心迁往秣陵,次年改为建业,并于石头山建石头城;②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鄂州)称帝,九月还都建业,开始大规模建设建业都城;③西晋短暂统一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东吴旧都建立东晋政权,都城称建康;④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建康一直作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四朝都城。(2)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①1999年发现该遗存,出土主要遗存一号坛、二号坛和三号建筑区。②三座建筑呈南北一线排列,二号坛最北,一号坛居中,三号建筑区在最南面。a.一号坛第一,正南北方向,坛面近于方形,北面依钟山坡面而建;第二,南面正中顺山坡砌一条正南北方向石阶道路,是从南向正面登上一号坛惟一通道。b.二号坛第一,位于一号坛之北,位置比一号坛高出10余米,坛体亦作正南北方向;第二,坛顶上没有高起的土台类建筑,中部有一个大的圆坑;164

162第三,坛体南面中部也有一条沿山坡构筑的登坛道路。c.三号建筑区第一,位于一号坛南面50多米处的山坡上,平面略作长方形;第二,四面用石块垒砌矮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③该遗存可能为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建筑的都城“北郊坛”遗存。(3)六朝宫城城垣、城壕及道路表8-1六朝宫城城垣、城壕、道路考古遗迹位置遗迹推测南京长江路南侧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城墙东晋、南朝宫城内第二重或第三重城垣东南角折拐点南京中山东路以南利济巷西侧长发公司工地东部南北走向墙体宫城外重城垣东墙的一部分南京长江路以南、邓府巷东侧工地南北走向城壕及其东侧城垣外重宫城西面的城壕和城墙南北走向城墙和城壕都作南偏西25度左右六朝都城及宫城的南北中轴线走向作南偏西25度新浦新世纪广场工地和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南北向道路,南偏西约25度,中央以浅水沟分成三部分“一路三途”之伟中华路东侧中华广场工地南北向道路宣阳门和朱雀门之间御道5.其他城市的考古(1)六朝京口城①简介a.东汉末年,京口(今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具有重要战略位置;b.208年,孙权于北固山峰上修建了据高凭险的铁瓮城。②考古发现a.铁瓮城、京口城大城即晋陵罗城被发现;b.六朝砖瓦、残瓷器、陶器等,为研究六朝京口城城市生活和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2)六朝武昌城①概述a.公元221年,孙权主持建造;b.公元229年4月,孙权于此登基称帝,不久迁都建业,但终孙吴之世,武昌处于陪都或“西都”地位;c.位于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俗称“吴王城”。②考古发现a.城垣及部分城壕遗迹保留于地表,部分城垣外侧似有“马面”遗迹;b.东垣偏西处有“土门”,考古学者推测是六朝武昌城东门所在;c.北城垣不复见,江滩上遗留大量六朝砖瓦及陶瓷器碎片;d.城内共发现建筑基址三处。③重要意义镇江铁瓮城、南京石头城、鄂州武昌城,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孙权修筑的城市遗址。a.在注重滨江高地选址、建筑方法、建筑用材以及物质生活文化方面有重要关联性;b.对研究三国时期东吴城市文化有重要意义。(3)和林格尔县土城子①位置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40公里处。②分区城内约可分北、中、南三区。a.北区大多为北朝晚期和隋唐以后的文化堆积;b.中区有较大型的建筑遗迹;c.南区为汉魏早期文化分布区。165

163③推测a.北魏所建“北都”盛乐城;b.汉代为定襄郡治和成乐县所在;c.北齐于此置紫河镇;d.隋筑大利城,为突厥可汗沙钵略及启民可汗所居;e.唐更名单于都护府。(4)白灵淖城园圃北魏古城①位置位于内蒙古固阳县白灵淖乡西南约15公里处。②概况a.城依丘陵而建,平面作不规则的五边形,城墙为黄沙土夯筑,外侧设有“马面”;b.城内南、东、北三门址内都有街道遗迹,南街与东街在城址中心呈“丁”字相交。③考古a.城内出土大量砖瓦构件以及铁犁铧、铁车辖、石柱础、石磨、泥塑佛像等;b.研究者认为古城是北魏时期北方重镇“怀朔镇”遗址。(5)统万城①概况a.东晋“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夏”(407~431年)国赫连勃勃建都之所;b.位于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无定河北岸原上。②城垣a.我国古代城市中罕见的事例;b.城址分为外郭城(东城)和内城(西城),城垣外加筑马面,马面中兼筑仓库。③布局a.宫城在内城西半部;b.外郭城东门、内城东门和宫城东门位于接近东西向直线上,该线应是统万城轴线;c.都城布局坐西向东,表现出北方游牧民族“尚东”的文化特点。(6)伏俟城①位置位于青海共和县黑马河乡向科先村东北1公里处,分为外郭和内城两部分。②考古a.建造此城应为南北朝晚期吐谷浑王夸吕所建,上限不超过公元540年。b.外部交通联系路线第一,南下出四川,为吐谷浑与南朝联系之道;第二,东南出长安,为吐谷浑与北朝联系之道;第三,东北出凉州,为吐谷浑和北方诸部联系之道。(7)集安高句丽国内城①概况a.在今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王国第二任王都;b.至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前,一直是高句丽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②城垣a.平面略呈方形,城垣内外壁皆以长方形或方形条石垒砌;b.四面墙垣每间隔一定距离修筑马面,可能曾建筑角楼,各门皆有瓮城;c.城内出土过瓦当、铁制箭头、铁锤、石制家具、陶器、柱础石等文物。(8)集安高句丽丸都山城①兴毁a.初筑于公元3年,此后与国内城同为高句丽王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公元200年高句丽迁都于此,后因曹魏攻陷丸都山城,高句丽还都国内城;c.公元342年鲜卑攻陷丸都山城,该城遭毁灭性破坏。②构造166

164a.位于集安市北2.5公里高山上;b.城墙依自然山势而筑,东、西、北三面地势较高,南面较低;c.全城设门7座,东、北、南三墙各有门2座,西墙1座;d.全城以宫殿为核心,高大城垣和7座城门共同构成主要军事防御体系;e.建筑遗址包括宫殿址、瞭望台、蓄水池和“戍卒居住址”等。三、墓葬1.帝王陵墓(1)三国帝王陵墓①曹魏帝陵a.曹操、曹丕、曹睿帝陵,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不通神道;b.薄葬的主张是对秦汉以来厚葬之风的一次很大的冲击。②孙吴陵墓a.孙权于神凤元年(252年)葬钟山之阳蒋陵;b.安徽省马鞍山市郊宋山发现一座孙吴大型砖室墓,可能是吴景帝孙休墓;c.南京钟山南麓“孙陵岗”西侧大型地下构筑物有人工开挖入口,疑似与孙权陵有关;d.此外在湖北鄂州、武汉和南京均发现过孙吴家族墓。(2)西晋帝王陵墓①峻阳陵墓地a.位于洛阳故城东南蔡庄村北2.5公里山坡上,整子山由北、东、西三面环抱墓地。b.墓地共发现23座西晋墓。第一,最东部的规模最大,墓主当是全墓地生前地位最高者,推测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另外22座墓推测为晋武帝后宫女性墓。c.墓地未探出陵垣痕迹,可能未筑陵垣,以自然山峰、山梁为陵区范围。②枕头山墓地a.位于后杜楼村北1.5公里无名山丘南坡,墓地内墓葬形制、布局与峻阳陵一致。b.共发现墓地5处,推测为晋文帝崇阳陵。第一,位于墓地最东部的墓葬规模最大,推测应是晋文帝司马昭;第二,其余4墓属帝陵陪葬墓。(3)北朝帝王陵墓①北魏帝陵北魏帝陵集中分布于两处:盛乐平城时代“金陵”和洛阳北邙陵区。a.大同方山冯太后永固陵和孝文帝寿陵“万年堂”第一,在今山西大同市方山南部山顶玄武岩层之上;第二,两陵一南一北排列,有高大封土堆,南部永固陵比“万年堂”大。b.孝文帝长陵第一,今河南孟津官庄村东“大小冢”之大冢为孝文帝长陵,小冢为文昭皇太后之陵;第二,平面近方形,陵园四周构筑有夯土垣墙,墙外侧挖建壕沟,垣墙正中开设陵门;第三,陵园内帝、后异穴合葬,二陵冢平面均为圆形,帝冢大于后冢;第四,帝冢居陵园南北中轴线偏北部,墓道向南,陵冢南面有神道,神道两侧立石翁仲;第五,具有中原地区特色,奠定迁洛时期帝陵制度基础,代表北魏帝陵体制新发展。c.宣武帝景陵第一,位于河南洛阳邙山乡冢头村邙山顶上,北距孝文帝长陵5公里;第二,有高大夯筑封土堆,平面略成圆形,平顶,凸字形单室砖室墓;第三,墓室位于最北端,墓室东半部摆放随葬品,西半部为石棺床占据;第四,随葬器物可复原者45件,分属青瓷器、釉陶器、陶器、石器、铁器等。②北魏帝陵特点a.墓葬形制一般前后双室,后室平面近方形,四壁略外弧凸,顶为四角攒尖式,墓内无壁画。b.迁洛之前“金陵”167

165第一,聚族而葬,各代帝陵在一处;第二,历代帝陵父子(女)辈左右夹处、兄弟行并排成列。c.冯太后时期第一,将鲜卑和汉族文化相结合创立陵寝制度;第二,结合佛教信仰在陵区建造佛教建筑,开后代先河;第三,恢复陵寝制度并举行上陵的礼仪。d.迁洛以后时期第一,墓冢由方形演变为圆形,墓室改为单室制;第二,由在墓门雕刻或在墓内随葬武士雕像变为在墓冢前方树立大型武士雕像;第三,地面陵园建筑大体继承中原地区汉晋时期帝陵制度。③东魏帝王陵墓a.北朝后期陵墓第一,北魏灭亡,北方分成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代替,西魏被北周取代;第二,其帝王陵制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重要转折期。b.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陵第一,位于今河北磁县申庄乡前港村,南面为元义墓,陵垣围墙以河卵石加红土夯筑;第二,东魏沿用北魏族葬习俗,皇陵和皇室陵墓范围包括邺西漳水之阳、武城之阴北原;第三,排葬方法:以“西陵”及元义墓为基点,长辈在前(南),晚辈在后(北),兄弟墓葬“自左向右”并列。④北齐帝王陵a.概况第一,位于西陵东北高氏茔地,齐神武皇帝高欢义平陵葬于邺西北、漳水之西;第二,义平陵之北偏西约200米处有一墓,推测为齐文襄帝高澄峻成陵;第三,齐文宣帝高洋武宁陵位于磁县县城西南2.5公里滏阳河南岸湾漳村东部。b.齐文宣帝高洋武宁陵第一,墓室平面为方形,四壁略弧,为四角攒尖顶,墓室地面铺正方形磨光青石;第二,西侧有须弥座石质棺床,棺床上置一棺一椁,墓道壁画分布在两壁和路面;第三,墓中出土随葬品共2000多件,以陶俑为主。⑤东魏北齐帝陵a.北齐王一级墓葬包括: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文昭王高润墓、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库狄迥洛墓。b.东魏、北齐王墓共同点第一,平面结构为长墓道砖砌单室墓,墓室前方设置石门,墓室内部有壁画;第二,出土大量随葬品,以陶俑数量最多,出土70厘米以上见方的大型墓志。c.东魏、北齐帝陵制度总结继承前代帝陵制度,墓室结构有所变化。第一,前、后甬道差别缩小,形成南北两段而以石门隔之;第二,墓室开始满饰壁画。⑥西魏、北周帝王陵a.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其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第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乡陈马村东南;第二,平面呈“凸”字形,土洞式,地面条砖平铺,室内东西并排放置两具木棺椁;第三,墓葬附近没有陵前石刻、陵冢封土、寝殿建筑等遗迹、遗物。b.西魏、北周帝王陵制特点第一,均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土洞墓室,多无封土;第二,墓室多有后室、后龛或侧室,多无地面石刻;第三,随葬品中均有造型风格相同、大小相若的半模陶俑,陶俑种类、组合大体相同。c.西魏、北周帝王陵与东魏、北齐之差异第一,西魏、北周帝王陵内完全不见壁画,表现出俭朴风格;第二,东魏、北齐帝王陵随葬品数量上更为丰奢;168

166第三,西魏、北周帝王陵墓室中的石门改为了木门。(4)东晋、南朝帝王陵墓①东晋帝陵概况a.东晋定都建康,共11帝,除晋废帝司马奕葬江苏吴县外,其余均葬于都城建康境内;b.帝陵三个陵区:鸡笼山阳陵区、钟山龙尾(今富贵山)阳陵区、幕府山阳陵区。②富贵山东晋大墓a.位置位于南京市东北隅,东连钟山,大墓即位于山之南麓。b.概况第一,墓凿山筑成,有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墓室为长方形券顶;第二,墓室东西两壁外有夯土墙加固与支撑墓壁,为东晋、南朝大墓常见做法;第三,墓室中后部有棺木遗痕,为单人葬;第四,墓葬埋葬后不起坟,填土使凹陷的墓坑与两旁山梁齐平;第五,墓主人推测为晋恭帝、晋安帝或晋孝武帝等。③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a.位置位于南京大学北园东北部鼓楼岗南坡上,方向为南偏西9度。b.概况第一,双室砖墓,由墓门、甬道、主室、侧室甬道、侧室等构成;第二,甬主室葬男女两人,侧室所葬为一女性;第三,墓主人推测为东晋早期元、明、成、哀四帝之一。④南京汽轮电机厂大墓a.位置位于南京北郊北固山南麓。b.概况第一,平面呈“凸”字形,券顶砖室墓,由甬道、墓室、封门墙、二道木门等构成;第二,出土青瓷器、铁镜、玉器等许多文物;第三,推定为东晋晋穆帝司马聃永平陵。⑤南朝帝王陵南朝都城建康和齐梁两代最高统治者发迹地丹阳,是南朝陵墓最集中之处。a.考古发现第一,20世纪60年代发掘疑似或推定帝陵5处:刘宋孝武帝刘骏景宁陵、陈宣帝陈顼显宁陵、齐景帝萧道生陵墓、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齐废帝萧宝卷陵;第二,南京市栖霞山甘家巷附近是一处重要六朝时期墓葬集中地。b.墓葬制度特点第一,南朝四代相继而立,后朝多沿用前代制度,帝王陵墓建制方面一脉相承;第二,墓葬地下部分平面呈凸字形,由排水沟、甬道、墓室等几大部分构成;第三,流行双人合葬,砖砌墓室规模宏大,均为大型单室券顶结构;第四,墓上建筑颇具时代特色,主要有墓前神道及神道石刻、墓阙,此外还有墓前水塘。2.中原地区墓葬(1)中原地区墓葬概述①中原地区指南抵淮河,北迄燕山,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区域;②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山东等区,以河南洛阳墓葬较为集中,最具代表性;③墓葬分期:曹魏、西晋时期,十六国迄北魏迁洛以前,北魏迁洛至北齐、北周时期。(2)曹魏、西晋时期墓葬①曹魏时期墓葬a.形制结构:多为有斜坡墓道、甬道、耳室和长方形前室、长方形后室的砖墓;b.与东汉相比,墓葬结构、随葬器物都有简化趋向。②西晋时期墓葬169

167a.概述第一,西晋墓葬以洛阳为最多;第二,墓室结构从多室墓向单室墓过渡;第三,出土文物有碑式的石墓志、方形多子桶、翻口罐等具有时代特征的遗物;b.西晋中型墓第一,甬道间设石门一重,墓道不超过20米,墓室只长3米左右;第二,墓室装饰出现室外砌筑护顶拱券和仿木结构;第三,随葬品主要是陶制明器和饮食用具和南方青瓷器,并出现形制较小的墓志。c.西晋小型墓第一,基本上是浅葬土坑竖穴,圹穴面积仅3平方米左右;第二,少数有葬具,随葬遗物很少。(3)十六国至北魏前期①概述a.战乱频繁,民族关系复杂,缺乏统一的墓葬形制;b.墓葬集中在陕西关中地区和河南安阳;c.政权快速更迭、频繁严重战乱以及激烈民族冲突,保存至今的墓葬罕见。②关中地区十六国墓的基本特征a.墓葬形制第一,带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墓道壁流行设置生土台阶,大型墓往往带长方形天井;第二,墓室以单主室和主室带侧室墓占主流,主室平面均呈四方形,攒尖顶或穹隆顶;第三,后室、侧室平面多呈长方形或梯形,平顶或弧顶;第四,封门分砖质和土坯两种;第五,流行多人合葬墓,尤以2~3人夫妻合葬最为常见。b.随葬器物第一,流行以牛车、鞍马、侍俑为主的组合形式;第二,女侍俑、铠马和牛车具有时代特征,甲骑具装、武士俑等器物军事色彩较浓厚。③河南安阳地区十六国墓的基本特征a.多为带头龛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一般在头龛内置两件陶器和牛骨;b.葬具使用木棺,个别墓中随葬整套銮金铜马具。(4)北魏后期至北齐、北周时期①陵墓分期及其分布表8-2北魏后期至北齐、北周时期陵墓分布陵墓分期分布地区北魏迁洛以后河南洛阳东魏墓河北临漳、磁县北齐墓山西太原西魏墓陕西汉中北周墓陕西华县、咸阳②墓室形式a.砖室墓北魏及东魏北齐官僚地主习用形式,数量多,分布广;b.石室墓第一,一般由土圹斜坡墓道、规则条石或不规则石块砌成的墓室和甬道组成;第二,多在山东临淄、济南、益都等丘陵多石地区,是一种区域性墓葬形式。c.土圹墓第一,一般由土圹斜坡墓道及墓室组成;第二,不少墓葬甬道及其周围带有天井,并有过洞、小龛及屋宇模型等。③墓葬造型a.有单室墓、双室墓、多室墓三种形式。第一,北魏迁洛以后,大型双室墓、多室墓很少发现,单室墓增多;170

168第二,东魏北齐时,砖质单室墓是中央地区贵族官僚墓葬流行形式;第三,西魏北周时,流行带天井的土室墓。b.墓室平面形状多样,其中弧方形、方形、长方形、圆形墓较为常见。④墓内装饰墓内装饰变化主要体现在壁画上。a.北魏平城时期和北魏居洛时期墓内壁画较少见。b.东魏北齐时期墓内壁画盛行。第一,包括与登仙成佛相关的、与驱邪镇墓相关的和与墓主生活相关的;第二,不论墓葬大小都有不同程度的壁画。c.西魏北周的墓葬也有壁画发现。未见许多与登仙成佛相关的壁画,多有彩绘的仿木构门楼。⑤墓葬结构a.开创隋唐墓葬多天井、多小龛、多屋舍模型葬制的先河。b.庭院屋宇化倾向得到发展。第一,北魏晚期以后,不少大、中型墓葬门墙顶上出现砖刻或木刻屋宇结构;第二,墓葬天井与过洞常与隧道周围其他建筑一起组成象征死者生前居宇的庭院结构。⑥随葬品a.陶俑最多,包括武士、仪仗、男女侍从等三大类;b.陶瓷器数量位居第二,瓷器和铅釉陶器日益增多,出现多种釉色瓷器;c.墓志定型:方形,上下两块,上面作盈顶式的盖,志石在下,盖的中央刻字;d.随葬品罗马金币、金戒指、雕狮玛瑙带饰、胡俑、玻璃器皿等,说明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往来频繁。3.北方地区墓葬(1)概述①北方地区是指嫩江、辽河以西,长城以北,西迄新疆以东的广大地区;②主要是东部慕容、拓跋鲜卑墓葬,其次是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2)慕容鲜卑墓葬①以辽宁北票最为集中,时代约相当于3至4世纪;②随葬品:鲜卑步摇冠,汉族轮制陶器、漆器、铜钱,匈奴镶嵌饰物指环等。③基本是土圹石椁木棺墓,墓葬结构和随葬制度反映鲜卑风俗和汉族习俗共同影响。(3)拓跋鲜卑墓葬①概述a.拓跋鲜卑是鲜卑诸部中最东北的一支,早期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后多次迁移;b.主要有黑龙江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工墓群和后来的新巴尔虎右旗札赉诺尔墓群。②完工墓群概述a.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内丛葬多具尸骨,使用动物殉葬;b.随葬品以骨、石制品为主,主要是武器和工具,金银器极少。③札赉诺尔墓群概述a.土坑竖穴墓,内置桦木棺,葬式为仰身直肢;b.多数墓内只葬1人,个别葬2人,使用动物殉葬;c.随葬品种类多,其中骨器居多,主要是箭镞和弓弭。④拓跋鲜卑墓葬特征a.使用头宽脚窄的墓穴和棺椁下葬死者;b.一些墓穴宽端顶部设有二层台或一侧设龛,台上和龛内陈放随葬器物和殉葬家畜;c.使用牛、马、羊和狗等家畜殉葬,往往使用肢解的家畜头和蹄作象征性殉葬;d.随葬铜釜和铜戒指等具有草原色彩器物,随葬陶器表面往往饰有暗纹。(4)河西魏晋十六国墓①位置a.位于甘肃西部酒泉、嘉峪关及敦煌一带;b.酒泉和嘉峪关多大中型墓,敦煌多中小型墓;171

169c.墓冢由砾石堆成,大中型墓在洞室内砌砖室。②魏西晋墓特征a.大型墓具前、中、后三室,中型墓具前后二室;b.墓门拱券之上砌有建筑雕饰和彩绘的高门楼;c.墓室内部壁面嵌砌画像砖或绘小幅壁画。③西晋末十六国墓特征a.酒泉有前后室的中型砖室墓,有门楼雕饰和墓壁彩绘。b.敦煌多单室洞室墓,无壁画。第一,较大的洞室墓随葬有陶器、蝉纹金饰、铜饰、铜钱、铁剪和云母片等;第二,较小的洞室墓只有陶器、铁镜和少量铜钱。4.东北地区墓葬(1)概述①东北地区是指辽河以东、鸭绿江以北的地区;②主要有魏晋十六国墓葬和高句丽墓葬。(2)魏晋十六国墓葬①概述a.以辽宁辽阳为中心,北自沈阳、南迄旅大。辽阳以北多砖室墓,辽阳附近多石板墓,旅大地区则多小石板墓。b.从整体来看,大都用石板、石块砌筑墓室,砖筑墓室少见。较大型墓多砌出前、中、后三室,中型墓砌出前后二室,小型墓只具棺室。c.大中型石室墓内常绘有彩色壁画。d.随葬器物多装饰品,陶器多粗厚罐、钵,还有两端上翘的石灰枕。②辽阳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墓葬结构多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有彩绘壁画,分前后两期。a.前期:曹魏至西晋时期墓葬第一,大型墓为石灰板岩支砌的多室墓,无汉墓回廊结构,左右廊和棺室结合为一体;第二,由夫妇合葬变成家族多人合葬;第二,墓内壁画以墓主人家居宴饮和车马出行为主;第四,小型墓为石板支砌的单室墓,长仅容棺,有的仅用石板砌成棺形。b.后期:东晋十六国时期墓葬第一,墓室仍用石板支砌,结构与前期相同;第二,墓顶改为前室从四壁上部用四层石板抹角叠砌,中间形成方形室顶,以石板铺盖;第三,壁画题材与前期同,但着重绘墓主人像;第四,葬具用木棺,随葬器物仍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青瓷和钱币。(3)高句丽墓葬①概述a.高句丽于公元427年迁都平壤;b.分布在长白山脉南段以南,以桓仁为中心浑江流域和以集安为中心鸭绿江北岸;c.墓葬分石墓和土墓两类。②桓仁高句丽墓a.浑河东岸高力墓子村附近墓群,在地面上用自然石块叠砌积石墓,分大、中、小三型;b.大型墓出土遗物很少,中型墓大多未发现随葬品,小型墓均无随葬品。③集安高句丽墓共发现墓群71处,墓葬12358座,其中绝大多数是高句丽墓葬。a.积石墓第一,包括王室、贵族、平民墓;第二,按时代先后分为方丘状、方坛、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b.壁画墓第一,均为王室、贵族墓;172

170第二,皆用石材砌筑,封以黄土或砾石;第三,墓室有单室、多室之分;第四,壁画反映高句丽贵族生活和社会风俗,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④高句丽墓葬形制变迁a.分期第一,积石墓流行于公元3世纪至5世纪;第二,封土墓盛于公元6世纪;第三,封土墓与积石墓交叉并行出现。b.发展序列和形制第一,积石墓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第二,封土墓有坛封土石室墓→阶梯封土石室墓→封土洞室墓→封土石室墓。5.新疆地区墓葬(1)概述①哈拉和卓(高昌城)、雅尔湖(交河城)两处古城郊外保存了大批墓葬。②分期:前期魏晋十六国时期墓葬和车师墓葬;后期巍氏高昌墓葬。(2)魏晋十六国墓葬①分布多分布在哈拉和卓、阿斯塔那两地。②类型a.大型墓第一,前设斜坡墓道,墓道后凿土洞墓室,墓室有方形、方梯形两种,室顶多作盈顶;第二,有木棺,或用铺芦柴的梯架式葬具,较晚的多无葬具;第三,随葬品较早多木器,较晚多陶器,少数墓中有壁画,或随葬主人生活的纸本画稿。b.小型墓一般是竖穴土洞墓,个别用棺,有的仅用破毡、柴草裹捆入葬,一般没有随葬品。③意义墓葬与酒泉魏晋墓、武威东汉晚期墓相似,反映出高昌直接、间接为凉州所属的历史。(3)车师墓葬①分布雅尔湖古城北一带是车师前王廷所在地,因此推测分布于此地的墓葬属车师人墓葬。②特征a.多为竖穴墓,无葬具,随葬品均为手制陶器,且是实用器;b.墓制和随葬品彼此差别不大,贫富分化不明显。(4)巍氏高昌墓葬①分布遍布于哈拉和卓古城和雅尔湖古城的郊外。②特征a.出现家族葬地,大都为多座排列有序的墓葬群,墓群周围建有砾石围墙;b.墓葬形制为方形,无耳室,室顶平圆;c.墓道后常有墓表,记录墓主人的姓名、官职、履历和入葬年月;d.各墓葬葬仪和随葬品方面差别不明显;e.木棺稀见,出现口含并以波斯银币覆眼的下葬方式;f.随葬小型非实用绢质冥衣和卧具,随葬陶器质量粗劣,形体较小,种类和数量增多;g.出土不少完整或剪残的公私文书,是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6.南方地区墓葬(1)概况173

171①南方地区是指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贵川黔地区;②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不同,分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闽广地区和西南地区;③统治阶级标榜门第,聚族而葬的葬俗体现宗族观念,这种墓葬制度表现突出。(2)世家大族墓①形成原因a.门阀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b.长江中下游作为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受门阀士族制度影响;c.门阀士族生前聚族而居,死后归葬祖茔,出现占地广阔、高冢累累的家族墓地。②主要墓群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家族、江苏宜兴周墓墩周处家族、南京北郊象山王氏家族墓地等等。③排葬规律a.葬地选择讲究风水。b.士族门阀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拥有大片土地,他族不得侵占。c.家族墓地内各墓的排列方式有三种。第一,一行排列式,如宜兴周处家族墓地;第二,前后排列式,如南京仙鹤观东晋高崧家族墓地;第三,综合排列式,如南京象山王氏家族墓地。d.排葬次序依照长幼尊卑辈分,以长者尊者居右为多见。(3)长江下游地区墓葬——以江苏地区墓葬为例长江下游地区是指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以及相邻的安徽、浙江地区。①孙吴西晋时期墓葬a.墓葬类型第一,多室墓,数量不多,但规模庞大;第二,双室墓,数量较多,最常见的是平面呈“吕”字形的前后室墓;第三,单室墓,一般规模较小,分“凸”字形、刀形和长方形三类。b.墓顶构造孙吴西晋砖室墓采用穹隆顶,砌法有两种,都比券顶牢固和美观:第一,墓室顶部由四角向上砌券,称为“四隅券进式”,流行速度快,一直沿用到东晋;第二,由墓室四壁向上砌券,称为“四边券进式”。②东晋时期墓葬a.墓葬类型趋于统一,多室墓和双室墓鲜见,平面呈“凸”字形的单室墓成为主流。b.墓顶构造第一,东晋前期,有“凸”字形穹隆顶单室墓;第二,东晋中期,穹隆顶单室墓基本绝迹,普遍代之以券顶结构;第三,东晋晚期,凸字形单室墓仍仅见券顶结构;第四,东晋时期常见长方形单室券顶墓。③南朝时期墓葬a.凸字形单室墓第一,墓主身份较高,重要异姓功臣贵族墓中设有石门,有的门扇中部装有铁门环;第二,绝大部分有砖砌棺床,大型棺床上设置石棺座,许多大中型棺床前有近方形祭台;第三,墓壁设直棂假窗成为定制,其上灯龛有凸字形和桃形两种;第四,大中型墓侧壁和后壁有时代愈晚愈向外弧凸严重的趋势。b.长方形单室墓墓主身份较低,规模极小,全长不足4米,随葬品少见。④六朝墓随葬遗物分布规律a.随葬品位置第一,有祭台的墓葬,祭台上往往放一些生活用品;第二,主要随葬品常放在墓室前部或前室;第三,甬道内多放置墓志;174

172第四,铜、铁镜及其他小件金银玉饰等随墓主葬于棺内;第五,个别墓在封门墙外斜坡墓道底部发现有青瓷盘口壶、唾壶等。b.种类第一,陶器遗物,分灰、红两种,实用器较少;第二,青瓷器遗物,釉色茶绿或淡黄,三国后大量生产,多为明器,东晋时多日用器;第三,随葬品还有铜、铁、石、料器和铜钱等。(4)长江中游地区墓葬——以两湖、江西地区为主长江中游的墓葬于江西南昌,湖北鄂州、武汉,湖南长沙等地分布集中。①湖北、湖南地区墓葬a.孙吴西晋时期第一,多室墓见于鄂州、武昌和长沙,双室墓数量多,常见“吕”字形双室墓;第二,中小型墓主要有带短甬道的“凸”字形、刀形单室墓和长方形单室墓;第三,湖北西晋墓偶有墓室砌砖柱现象,是六朝南方极具地域色彩的墓葬类型;第四,墓葬多为券顶,少数小型墓为叠涩顶,偶见穹隆顶。b.东晋时期第一,大量流行“凸”字形单室墓和长方形单室墓,也有刀形墓;第二,两长方形单室墓并列的合葬墓常见;第三,砖柱墓在湖北东晋墓中普遍;第四,此时期墓葬均为券顶。c.南朝时期第一,继续流行“凸”字形、长方形和刀形单室墓,亦见长方形单室并列的合葬墓;第二,砖柱墓更加普遍;第三,一些砖室墓壁龛数量较多,棺床比墓室略小,与墓壁之间留有排水沟渠。②江西地区墓葬a.孙吴西晋时期第一,大型多室墓不多,中小型墓流行带短甬道“凸”字形单室墓和长方形单室墓;第二,以南昌为中心的江西地区流行砖柱墓,常用砖柱将墓室间隔为双室以致多室。b.东晋时期第一,用砖柱把墓室间隔成双室以至多室情况仍普遍;第二,南昌地区墓葬中出现将耳室后壁以砖砌隔多层砖台的砌筑方法。c.南朝时期第一,仍流行在“凸”字形和长方形单室墓内加砌砖柱;第二,墓底各部分高低不同,形成多级阶梯状;第三,南朝纪年墓发现增多。(5)闽广地区墓葬①福建地区墓葬主要有双室墓以及凸字形、刀形、长方形单室墓和砖柱墓五种类型,皆为券顶。a.西晋时期以刀形和凸字形单室墓为主。b.东晋至南朝刘宋时期甬道完全偏向墓室一侧的刀形单室墓逐渐占主流。c.南朝中晚期第一,以刀形、凸字形单室墓居多,长方形单室墓少见;第二,新出现沿墓壁和转角处砌筑砖柱再于其上起券的砖柱墓,规模大,结构复杂。②两广地区墓葬主要有多室墓、双室墓及凸字形、刀形、长方形单室墓和砖柱墓等。a.孙吴、西晋时期第一,墓葬主要集中在西晋末永嘉年间;第二,大中型墓葬流行双室墓,类型多,屡见两双室墓并列中以通道相连的合葬墓;第三,中小型墓主要流行凸字形和长方形单室墓,还有少量刀形单室墓;175

173第四,个别异型墓,比如广东始兴始太2号墓是一座平面呈亚字形的单室墓。b.南朝时期第一,大中型墓有双室墓和多室墓,大多内砌砖柱。第二,中小型墓以凸字形、长方形单室墓多见,凸字形单室墓墓室后部多设砖砌棺床。第三,砖柱墓在广东出现早,西晋已见踪影;广西砖柱墓出现晚,东晋以前几未发现;南朝墓内砖柱数量不及广东。c.两广地区墓葬共同特色第一,绝大多数为券顶,双室墓一般前室横券,后室纵券;第二,墓壁常见凸字形、方形或长方形灯龛,也多见墓壁及转角处平伸半砖做灯台;第三,东晋以后,墓室后部设棺床、棺床前砌祭台日益增多;第四,东晋特别是南朝,墓底从前至后设多级台阶的做法流行。(6)西南地区墓葬西南地区是指重庆、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①土坑墓a.主要有贵州平坝尹关和马场东晋、南朝墓;b.一般为长方形墓穴,坑底后部有棺床,棺床与四壁之间有排水沟。②砖室墓双室墓少见,单室墓有凸字形、长方形和刀形三类。③石室墓石室墓有长方形和凸字形单室券顶两种,在贵州、重庆、湖北等地均有发现。a.贵州石室墓多用不规则石块砌筑,仅室内一面经过加工,外壁参差不齐,底无铺石;b.重庆三峡库区石室墓多用规整条石砌筑,墓底也用石板或石条平铺。④砖室混筑墓a.多数主体是用石材砌筑,只有墓底及局部墓壁、墓顶用砖铺筑;b.云南和三峡重庆、湖北库区等地都有发现;c.可分多室墓、双室墓和单室墓三类。⑤崖墓崖墓是指垂直于石崖壁面向内开凿墓室的一种特殊墓葬类型。a.兴衰第一,西汉末至南朝前期广泛流行于四川以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第二,崖墓的衰亡始于蜀汉、西晋,大约到南朝后期,四川的崖墓已经消失。b.构成六朝崖墓多由墓道、墓门、墓室等构成。第一,墓门用砖或石块封堵;第二,墓室分无甬道的单室和有甬道的单室两种;第三,一般后高前低以利排水,不少墓前还凿有排水沟,上盖砖石。四、遗物1.瓷器(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发展概况此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中国作为世界瓷器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①在日常生活中,瓷器首次全面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物质文化面貌一新;②各具特色的瓷器窑口和窑系开始形成;③在制作、装饰、烧成等窑业技术方面取得巨大进步;④器种、器形获得空前发展,青瓷、黑瓷、白瓷、彩绘瓷尤其是釉下彩绘瓷均已出现;⑤瓷器在文化塑造方面表现出非凡能力;⑥瓷器在文化传播、交流、贸易上的地位日益显著,中国瓷器的国际性影响初步显现。(2)越窑①内涵a.“越窑”一名起自唐代,最早是陆羽在《茶经》中言及“越州瓷”;176

174b.清代“越窑”是指以今绍兴为中心的唐宋越州一带的青瓷窑场及其产品;c.现代学术界“越窑”内涵从时间上已追溯到东汉甚至商周“原始瓷”阶段;d.20世纪80年代“低岭头类型”窑址遗存发现,越窑结束时间定至南宋。②东吴瓷器a.器种第一,瓷器类型30多种,新出现熊形灯、蛙形水盂、三足砚、羊尊、鸟形杯等;第二,瓷器造型逐步脱离对青铜器和漆器的模仿,进入自我“构造”体系的阶段。b.窑场工艺上虞曹娥江中游有东吴窑址30多处,由火膛、窑床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第一,窑顶呈半圆形拱顶,用粘土砖坯砌成;第二,为固定和防止垫座类窑具移位,窑床底部铺沙二层;第三,窑床和烟道间有一道粘土矮墙,目的是减少窑内抽力,使火焰流速减缓;第四,窑具常见三足或四足支钉、喇叭形或筒形垫具等。c.瓷业成就第一,器物种类不断增多,形成瓷业自身成型体系;第二,器物造型中动物形象生动传神,体现出人民独特的瓷器造型工艺智慧;第三,装饰纹样走出东汉传统体系,形成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装饰风格;第四,第一次出现集中外(佛教)文化于一身作品,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第五,釉下彩绘瓷多次发现,是我国瓷器釉下彩绘瓷装饰技艺的先河;第六,出现瓷质品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质文化变革。③西晋瓷器a.概述第一,西晋建都洛阳,对“越窑”区的有效统治为20年左右,“越窑”瓷器有所发展;第二,“越窑”瓷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对推动和刺激中国早期瓷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b.器种第一,有盘口壶、鸡首壶、扁壶、罐等40多种,包括日常生活用品、文房用品、明器;第二,器物的装饰纹样众多,以动物作为器物造型或装饰的做法继续发展。c.烧造工艺第一,窑炉比三国时更长或相仿,为调节窑内火焰流向,把垫座类窑具分段存放;第二,“分段烧成”技术有效防止窑室后段出现生烧现象,是窑业技术的一大进步。④东晋南朝瓷器a.概况越窑瓷器在器类、造型、釉色、装饰等各方面出现守旧、停滞局面。b.器种第一,器型有盘口壶、鸡首壶、唾壶等十数种,前段器型与西晋晚期接近,后渐趋简化;第二,部分器型如狮形烛台、堆塑罐、瓷明器等消失,部分器型如鸡首壶仍在发展;第三,器物形体由矮变高,咸康朝以后纹饰简化,以弦纹为主,褐色点彩流行;第四,茶具盏托、笔筒等新器型出现。c.烧造工艺有盂形、锯齿形、扁圆形等间隔窑具或垫托窑具。(3)丰城窑①概述a.位于江西丰城市,唐代属洪州,又称洪州窑,为唐代名窑之一;b.产品以青瓷为主,兼有黄褐釉、酱紫釉等;c.创烧年代始自东汉末至三国孙吴时期,下限到五代,制瓷时间约800多年。②特征a.器物在造型及造型演变方面与越窑有相似性;b.东晋已使用莲瓣纹装饰,南朝出现盘托三足炉、长颈球腹瓶、多蹄足砚等个性瓷器。③烧造工艺a.南朝时已使用匣钵隔火套烧技术,是最早使用这一先进工艺的窑口之一;177

175c.我国最早使用化妆土的窑口之一。(4)湘阴窑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具有“官窑”性质的瓷器窑场。①瓷器概况a.东汉至东吴时期第一,器型以大件的盆、缸、罐等为主;第二,瓷器胎质坚硬,釉色以青绿为主,纹饰以水波纹为主。b.两晋南朝时期第一,器型已以钵、洗、碟、盘、四系缸、砚、高足碗、豆、盘口带嘴壶等为主;第二,在装饰方面,其莲花纹、忍冬纹印花、刻花装饰工艺颇具特点。②烧造工艺a.湘阴窑至迟在东晋时期已使用匣钵装烧工艺;b.至少在西晋时代,湘阴窑已使用釉下酱色点彩工艺。(5)德清窑①概述a.是指德清县县域范围内发现的多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窑址;b.在南朝初期即已结束其强盛期。②瓷器概述a.德清窑兼烧黑瓷和青瓷,但以黑瓷为主。第一,黑瓷采用红色粘土做坯或在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第二,青瓷多用化妆土;第三,黑釉瓷器是其最大特色。b.瓷器线条柔和,罐、壶腹部浑圆。c.东晋时期出现专门的瓷质茶具的生产。(6)北方瓷器北方早期制瓷业不发达,成熟瓷器出现于北朝晚期。①瓷器种类a.有青瓷、黑瓷、白瓷以及彩绘瓷等几种瓷器的生产;b.北方白瓷是后来彩绘瓷出现的基础;c.器型有碗、盘、杯等,多为日用品,少数为陈设品,部分瓷器造型受南朝影响。④瓷器特色a.在瓷种上,白瓷成功烧制为后来隋唐时期瓷器“南青北白”格局出现打下基础;b.在器种上,莲瓣罐在造型和装饰上颇具特征,长颈瓶、玉壶春式瓶也有一定特色。(7)中国瓷业的世界影响①“外销瓷”已产生,在韩国、越南等多地遗址中有这一时期青瓷或黑瓷器物的发现;②中国瓷业在造型和装饰上受到国外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和中、西亚地区文化影响。2.墓志(1)概述①墓志是指记载墓主人的生平、埋葬情况和后人对他的颂仰祝祷的石块。②一般出土于帝王陵和世家豪族墓中,按质地可分为石制和砖制两种。②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处于我国古代墓志从发展到定型的关键阶段。第一,是墓葬断代、确定墓主身份的最可靠遗物;第二,是研究士族联姻制度、郡县地理沿革、文字书法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2)墓志及其随葬制度的形成①汉代a.墓志起源于西汉,东汉发展得较为成熟;b.汉代随葬墓志并未形成制度。②三国两晋南北朝a.墓志渐趋增多,呈现北多南少现象;178

176b.墓志形制日趋定型,在上层社会普遍使用。(3)北方地区墓志①西晋墓志a.基本上是缩小的墓碑形状,下面有座;b.碑上端做成圆首或圭首,竖立植放在墓室中,高度在1米左右。②北朝墓志a.北魏孝文帝迁洛后,中原墓志基本定型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并以石质材料制作;c.北朝时开始用各种纹饰装饰墓志本身,纹饰使用不普遍且无固定格式,但雕刻精美。(4)南方地区墓志分布在都城建康所在的南京及其毗邻的镇江、马鞍山、吴县等地。①孙吴、西晋时期尚未发现随葬墓志的例证。②东晋时期a.早期墓志不多见;b.中期以后墓志逐渐流行,有砖质、石质两种,多为砖质;c.取材大小不规范,志文体例不统一,志文简略;d.一般仅记有墓主姓名、籍里、历官、子嗣、卒葬年月及墓地等内容。③刘宋时期开始出现“墓志”或“墓志铭”题额,已渐趋定型成熟。④齐、梁、陈三朝a.分方形、碑形两种类型;c.内容远比此前丰富,墓志体例得到进一步规范,已较为成熟。⑤较成熟时期墓志特点a.基本成正方形,均为石志;b.均有墓志题额,并有撰文者姓名、官职;c.志文与铭辞分开,明确志文是序,而以铭为主;d.铭辞已成规范,均为四言韵文;e.墓主夫妇虽为合葬,但各立墓志;f.墓志出土地点均在甬道两侧;g.南朝时期书法演变成楷书,墓志也有用楷书写成的,与唐代书法一致。3.地券(1)类型地券是指墓主人所执的“证券”,是一种“所有权证明书”,分为三类。①向冥界买地的钱地两清的券文,有的标注奴婢名字。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契约凭证,肯定了官僚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私拥奴婢的合法性。②具有迷信成分的地券,分为两种情形。a.在现实地契形式基础上,增加宗教迷信色彩;b.役使鬼神的迷信用品,与现实地契无关,形式千篇一律。③具有类似“护照”性质的地券。例如,写上“令沿途勿得留难”,要“五墓之神”给予照顾等文字。(2)特征①有的六朝地券中附物券内容;②没有留下书写者姓名,用滑稽口吻或带迷信色彩字句来结束,与道家、方士思想有关;③质地多为铅铸、砖刻和木制三种,此外还有铜质地券、石质地券。4.铜器(1)概况①本时期铜铸业较之两汉时代有所衰退;②南方铜铸业比北方兴盛;179

177③青铜制品器种和风格主要沿袭两汉传统,相对粗糙;④民族融合使青铜铸造业表现出各民族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特点。(2)三国两晋时期①器种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为主,也有武器和车马器;②以素面为主,外表较粗糙,仅少部分具有简单弦纹,但也有少数銮金者;④青铜生活用具进一步被陶瓷器、铁器代替;⑤墓内随葬铜器很少,一般一墓仅一件,或三五件不等。(3)南北朝时期①南朝a.种类有镳斗、勺、熨斗、碗、杯、盘、唾壶、虎符等;b.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某些民族特色。②北朝a.铜铸业很不发达,铜器较少,质地差,器表一般无装饰;b.反映民族文化融合特点的同时又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风格。③铜铸佛像南北朝时期,用铜铸造佛像是青铜冶铸业一个极重要的内容。(4)铜镜①概述a.铜镜是重要青铜器形制,最早产于商代,用于祭祀;b.汉代开始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用品;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铜镜铸造的中衰阶段。②三国至西晋时期a.北方地区第一,因战乱影响,北方铸镜业一蹶不振,所铸铜镜多是东汉以来旧式镜;第二,曹魏新出现“位至三公镜”,从东汉双头龙凤纹镜演变而来,西晋特别流行;第三,由于铜料缺乏,铁镜在曹魏和西晋的北方盛极一时。b.南方地区第一,局势相对安定,孙吴开发、经营和境内铜矿充足,铜镜铸造业空前兴盛;第二,除东汉旧式镜外,孙吴最流行神兽镜和画像镜,且始终是南方产品,北方不铸;第三,铜镜上用佛像作图纹是吴镜重要特点之一。③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前期a.北方地区战乱不断,经济破坏,手工业严重受挫,铁镜成了铜镜的代用品。b.南方地区第一,东晋和南朝前期,南方较安定,人口南迁,北方旧式铜镜、铁镜带到南方;第二,主要流行神兽镜,质量下降,纹样变简陋;第三,图纹上出现简化趋向,工艺较粗糙,形体逐渐变小、变薄,出现退化迹象。④南北朝后期a.北方地区第一,随着北魏统一出现较稳定局面,但铜镜铸造业并未恢复;第二,仍用东汉、魏晋旧式铜镜、铁镜,甚至西汉旧铜镜也被使用。b.南方地区第一,因为缺乏铜料,南方铜镜铸造业大为衰退;第二,铜镜镜体小而薄,铸工低劣,花纹草率,出现直径3厘米左右的小型铜镜。⑤日本三角缘神兽镜a.概述第一,“仿制镜”,仿制中国的铜镜,属于“倭镜”;第二,“舶载镜”,“曹魏统治者赠送说”和“吴工匠东渡制造说”。b.意义表明中国铜镜的传播已不仅仅限于实物输出,也开始了铸造技术上的传递。180

1785.钱币(1)三国时期兵祸连连,生产停滞,人口锐减,铜材奇缺,货币经济水平较两汉时低。①曹魏a.魏文帝复行五铢钱,但没有新铸,魏明帝太和元年才恢复钱法,铸新五铢钱;b.“曹魏五铢”承袭汉制,仍以“五铢”为文,并作为基本单位。②孙吴蜀汉两国都铸行大钱,实行变相的通货膨胀政策。a.蜀汉币值较混乱第一,刘备初取巴蜀时曾广铸“直百”钱;第二,其地方也有自行铸币的;第三,铸有形同五铢的杂钱,如铁“直百五金”、“直一”钱、小直百、“太平百钱”。b.东吴货币面额大第一,主要有“大泉五百”铜钱和“大泉当千”铜钱;第二,还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铸币,因折当过大,流量受阻,铸量很少。(2)两晋十六国时期①两晋时期a.经济生活及朝廷赏赐多使用谷物布帛等实物,钱币的使用处于次要地位;b.西晋沿用曹魏五铢,东晋主要用孙吴及蜀汉旧钱以及部分私人铸造的劣质币。②十六国时期a.前凉政权在公元312~316年曾恢复五铢钱,铸造钱币;b.北凉铸造过“凉造新泉”钱,是圆钱中最早的“国号钱”;c.公元319年后赵曾铸“丰货”钱;d.公元338~343年成汉曾铸“汉兴”钱,这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e.世传有“大夏真兴”钱,是匈奴族夏政权公元419~425年所铸。(3)南朝①刘宋a.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标志此时货币经济较前有所发展;b.宋明帝时废钱署,停铸并禁止一切新币流通,专用五铢钱。②萧齐武帝永明八年,益州发现铜矿,朝廷遣使入蜀铸钱,得钱一千多万,因成本过高乃止。③萧梁a.铸钱种类多,有“天监”五铢、“公式女钱”、“四柱钱”、“二柱钱”等等;b.梁武帝时使用过铁五铢钱,因铁钱私铸猖獗,币值惨跌,流通不便,后恢复铜钱。④陈朝钱币铸造精整,铁钱退出流通领域。a.陈文帝天嘉三年整顿币制,改铸“天嘉五铢”,制作精整、厚重;b.宣帝太建十一年铸“太货六铢”,文字、铜质、铸工精美,堪称南朝钱之冠。(4)北朝①北魏a.孝文帝时曾铸“太和五铢”,但轻重不等,文字及工艺较粗糙;b.后期所铸“永平五铢”、“永安五铢”技术稍精。②东魏、北齐a.东魏仍沿用永安五铢钱,但币制混乱,钱币名目繁多;b.北齐于天保四年废永安五铢,铸“常平五铢”,制作精巧,币值较高,存世较多;③西魏、北周a.西魏初期沿用永安五铢,后改铸“大统五铢”;b.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铸“布泉”,后北周铸“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钱,三者合称“北周三泉”,制作精巧,艺术价值高,尤以“永通万国”最为精美。(5)西域钱币181

179①龟兹五铢,古龟兹国铸,钱体外圆内方,约铸于公元三四世纪至公元七世纪中叶;②新疆库车、轮台、巴楚等地均有出土,用红铜浇铸,工艺不精。6.金银器(1)概况金银矿兴废无常,黄金、白银数量锐减,金银器物数量不多,器种没有重大变革。①墓葬金银器a.大都是小型器件,多数是首饰或服饰,以头饰最引人注目;b.动物形象金饰与琥珀、绿松石、玉器、料器等装饰品组合,置于女性墓主胸前随葬;c.除金银饰件外,还有许多金银马具出土。②兼收并蓄总体而言,上承秦汉基础,汲取多民族多国家工艺优势,为唐代金银器发展奠定基础。a.流民迁徙、民族融合,出现具有中原文化特色与北方鲜卑游牧民族特点的金银器;b.通过丝绸之路,西方金银器涌入,对中国金银器的造型、装饰等产生深刻影响。(2)金银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贵金属货币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①孙吴产生新形式金银货币“铤”,东吴、西晋墓葬中出土以金银刻、铸的五铢钱;②东晋南朝以后,饼金“复出”,贵金属货币的使用比孙吴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③北方周武帝时,河西地区间或使用东罗马拜占廷金币及波斯萨珊银币,汉地金、银钱使用较前有显著发展。(3)金银印①是指以黄金或白银雕造而成的官印,富有时代特征;②所遗金印较两汉王朝多,因为王朝更迭频繁,官印需求量激增,等级制度渐趋涣解;③出土的金质官印,除北燕“范阳公章”及北周“天元皇太后玺”外,余多为西晋颁赐。(4)鲜卑金银器①以人身装饰为主,器物种类与匈奴遗物大致相同,有异于中原文化系统;②拓跋鲜卑金银器,多为动物纹样的牌饰或首饰;③慕容鲜卑金器的步摇冠最具特色,以步摇为代表的金银制品,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及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趋势。(5)西方金银器传入①金银器皿传入(最为重要)a.波斯萨珊朝作品第一,数量最为庞大,多为银制品,偶有銮金者;第二,以器类划分,有洗、高足杯、壶、碗、盘等;第三,装饰纹样:锤镍而出的海兽纹、人物形象、水波纹、莲花纹。b.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金银器②饰品玲珑精巧的戒指和多面金珠等。③金银币a.波斯萨珊朝银币及拜占廷金币数目惊人;b.除流通职能外,还被钻孔佩戴和放于死者口中,具有装饰品职能和宗教意义。7.玻璃器(1)概述①珍贵遗物,多发现于大中型皇室陵墓和世家大族墓中;②常见玻璃珠、环等小型装饰品,日用器皿较少见。(2)考古发现①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出土了玻璃钵、葫芦瓶等具有中国传统器形特征的玻璃制品,其采用了吹制成型法,玻璃含较多气泡,制作较粗糙,可能是中国吹制玻璃的早期产品;②湖北鄂城西晋墓出土的圆形磨饰玻璃碗是典型的萨珊玻璃,无模吹制成形,冷却后再用砂轮打磨出圆形花饰,属于伊朗萨珊王朝时代的钠钙玻璃;③新疆楼兰、巴楚、和田等地出土了罗马玻璃和萨珊玻璃残片;182

180④西方玻璃器应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五、佛教遗存1.概况佛教得到极大发展,南北佛教存在一定差异。(1)南方孙吴、西晋与佛教艺术相关的遗物数量大,类型多,远远超过中原地区;(2)东晋、南朝南方佛寺林立,北方开窟造像和单体石刻造像发达。2.早期佛教遗物(1)考古概况①1989年,阮荣春提出“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佛教东传过程中,存在“北传系统”和“南传系统”;南传系统以秣菟罗风格为主,北传系统以犍陀罗风格为主。②1990年夏天,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展开了广泛的早期佛教遗存调查。(2)分类①1990年中日学者共同调查将其分为五类。a.佛像,包括雕刻、画像石、画像砖等;b.佛饰器物,包括摇钱树、柱础、钢制佛像;c.魂瓶,贴饰佛像、僧人像;d.陶瓷佛饰器物,包括熏炉、日用陶瓷器等;e.铜镜,包括佛兽镜、夔凤镜等。②韩国李正晓女士将其分为八类。包括石刻、壁画、画像砖、摇钱树、铜镜、其他金属制品、魂瓶、青瓷器等。(3)主要早期佛教遗存①中国最早装饰佛像的“摇钱树”产生于公元125年;②江苏连云港发现东汉晚期佛教摩崖造像;③三国时期佛像装饰器或独立供奉的佛像已在长江流域大量出现;④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流行佛饰陶瓷魂瓶、其他瓷器、铜镜。3.石窟寺(1)概述①是指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②起源于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③大约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佛教徒开始开凿石窟寺;④公元5至8世纪是中国石窟发展的最盛期。(2)佛教与石窟寺传入①3~4世纪,龟兹成为葱岭以东的一个佛教中心,石窟寺开凿始于这一时期。②4~5世纪初,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地区开始石窟寺开凿。③5世纪前期,北魏都城平城成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中心。④北魏文成帝时,在平城西武州山开凿云冈石窟。⑤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在洛阳城南开凿龙门石窟,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石窟寺群。⑥6世纪前期,东西魏对峙,北朝统治中心移到邺城和长安。a.东部形成以邺城为中心的太行山东麓一线石窟群和以陪都太原为中心的石窟群;b.西部石窟寺开凿主要在原有地点继续进行。⑦在北朝影响下,南朝齐梁时期开凿规模较小石窟寺。(3)分类①塔庙窟,洞窟内立一座中心塔柱,供僧侣们绕塔作礼拜用;②佛殿窟,无中心塔柱,用于讲经说法;③僧房窟,供给僧人生活起居和坐禅修行用;④大像窟,在塔庙窟、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而形成;⑤佛坛窟,在佛殿窟内设立中心佛坛,摹仿地面寺院殿堂作法;183

181⑥小型禅窟(罗汉窟),僧房窟中专门为坐禅修行而开凿;⑦禅窟群,由小型禅窟组成。(4)分区①新疆地区a.主要分布第一,古龟兹地区,以新疆库车、拜城为中心,新疆地区石窟寺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第二,古焉耆地区,在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七格星一带;第三,吐鲁番地区,在新疆吐鲁番附近。b.主要特点第一,制作方法采用泥塑像和绘制壁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第二,洞窟形制多塔庙窟、大像窟、僧房窟、禅窟,和以塔庙窟、大像窟为中心的不同形制的洞窟组合。第三,塑画题材6世纪以前流行小乘佛教的释迦、交脚弥勒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故事;6世纪以后,出现大乘佛教题材的千佛、阿弥陀佛等净土题材。第四,绘画技法6世纪以前为西域流行的晕染法,6世纪以后,绘画技法受到中原文化影响。②中原北方地区新疆以东、包括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是石窟寺发展的主要地区。a.河西区主要位于甘肃黄河以西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附近,代表是敦煌莫高窟。b.甘宁黄河以东区第一,包括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泾川王母宫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等;第二,炳灵寺石窟第169窟第6龛无量寿佛有公元420年题记,是中国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龛像。c.晋豫及其以东区第一,包括山西、河南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石窟发展高峰期的中心区域;第二,以皇家经营开凿的石窟寺为主流,主要采用石雕刻的手法制作;第三,代表是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③南方地区a.主要是指5~6世纪开凿的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浙江新昌大佛;b.数量和规模远比不上北方,但风格独异,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4.寺院遗迹和单体佛教造像(1)北方地区①新疆地区a.雀梨大寺遗址,在库车皮朗古城东北13公里苏巴什村北的铜厂河两岸;b.脱库孜萨来依寺院遗址,在新疆西部的巴楚。②中原地区a.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佛教遗物,是十六国时期的銮金铜像,具有浓郁的中亚风格。b.北魏迁洛后流行造像碑,分为扁体碑形造像碑和四面体柱状造像碑,前一类最多。c.北魏时期建的洛阳永宁寺,是现知南北朝时期惟一可大体复原的佛寺遗址;登封嵩岳寺塔,原为永宁寺重要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d.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窖藏400余尊,绝大多数属于北朝时期,其中不少标识纪年,为石雕艺术断代提供重要依据。(2)南方地区①江苏徐州云龙山兴化寺内石佛,公元451年开凿,属北方造像系统,是南朝时期江苏境内惟一的北魏造像。②南方单体佛教造像多集中出土于四川成都地区。a.代表为成都西门外万佛寺遗址,石造像现存总数有200余尊;184

182b.成都周边地区造像组合复杂,面形方正,装饰繁细,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征;③刘宋造像较为清秀,到公元5世纪末始向庄重端雅发展。8.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魂瓶[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魂瓶又称“谷仓罐”、“堆塑罐”,由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两晋时期墓葬中特有的随葬品。汉代、三国、两晋时期的墓葬出土较多宿有楼阁,飞鸟,廊庑,乐伶等等,宋代则相对女佣女官居多。魂瓶的出土对尚未找到墓志铭的墓葬的断代有指导、佐证作用。汉代三国的魂瓶器型较大,高宽之比相差较小,釉水失透,多为平底;到宋代的魂瓶则更似于瓶状,旋削修足,多施化妆土,多数器物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元代也有造型独特的魂瓶,比如有人首为堆塑体,人体却以刻画在器身上为呈现方式的人物塑造方式。2.石窟寺[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石窟寺是指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它的开凿起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东传,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的佛教徒也开始开凿石窟寺了。公元5至8世纪是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最盛期。3.敦煌吐鲁番文书[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敦煌吐鲁番文书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在新疆吐鲁番县发现的2700多件汉文文书。1959年和1975年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县的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平两地发现。据文书纪年,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在2700余件汉文文书中,晋十六国时期的有100多件,占5%;高昌王朝时期的有700多件,占30%;余下都为唐朝的,约1700多件。文书主要反映了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至唐大历年间,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4.虎子[2011年四川大学研]答:虎子是指便壶,因形作伏虎状而得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汉代王室贵族以玉为之者。汉、魏、南北朝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第凡亵器。”汉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孙冶让正义:“虎子,盛溺器,亦汉时俗语。”5.青州佛教造像[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青州佛教造像是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又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炭岩为最多,造像总数约可达400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与北宋天圣四年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6.司马金龙墓[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司马金龙墓是指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1965~1966年发掘。该墓早年被盗,现存随葬品400余件,以各类陶俑和动物模型为主,另有石砚、青瓷唾壶、漆橘、陶壶等,出土的石棺床、漆屏风及石础尤为珍贵。其墓葬形制和室内布置等继承了魏晋以来中原地区的传统,而随葬的甲骑具装陶俑和马驼畜群又显示出北方游牧民族和畜牧经济的特色,对北魏时期考古和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7.笙蹄[2011年南开大学研]答:箜蹄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箜蹄”,箜蹄:局限窠臼。箜为捕鱼的竹器,蹄是拦兔的器具。《庄子·外物》:“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后以“笙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其二是指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廑尾之类。南北朝士大夫有必执笠蹄之说。就魏晋时期壁画和石刻浮雕的形象而言,笙蹄是一种用藤或草编成的高型坐具,形似束腰长鼓(见北魏龙门莲花洞)。185

183二、简答题1.北魏洛阳城。[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洛阳是北魏的都城,北魏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1954年开始进行勘查与发掘。基本查明城垣、门阙、街道格局、护城河、金墉城、宫城区、永宁寺、灵台、太学遗址和刑徒墓地等。(1)北魏洛阳城的兴衰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洛阳宫殿被拆毁。元象元年(538年)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2)北魏洛阳城建造格局北魏王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利用东汉以来洛阳城为其内城,在外围建筑外郭城。据记载①外郭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内有320余里坊;每坊均四周筑墙,边长约为1里。居民区、寺院以及“大市”、“小市”商业区等都设在外郭城内。②内城12座城门中11座城门在汉代的旧址上重建,仅西阳门从汉代的雍门旧址北移约500米。东、西城墙各3门,南墙4门、北墙2门。后在西城墙北端近金墉城处新开承明门,使内城城门增为13座。③据勘探,北魏宫城位于内城北部略偏西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400米、东西宽660米。宫城南墙正门为阊阖门,宫城正殿太极殿与阊阖门直对,位于宫城中央偏南,现存大规模夯土台基。连接宫城正门阊阖门和内城正门宣阳门及南北向大街——铜驼街一线成为全城中轴线,宗庙、社稷、重要官署等分布于铜驼街两侧,永宁寺遗址即在街之西侧。(3)北魏洛阳城的历史意义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都城相比,出现划时代变革,按“左祖右社”之制,通过内城南北干道铜驼街这一中轴线直抵南郭城圜丘的设计手法,加强了都城中轴线的主导作用;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环套配置,将都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空间功能突出并加以合理划分,都城居住区的封闭式里坊制度日趋成熟,为隋大兴唐长安城规划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简述西安地区粟特人墓葬的发现。[2013年西北大学研]答:(1)安伽墓安伽墓坐北朝南,方向180度,墓葬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砖砌拱形甬道及砖砌穹隆顶墓室组成。属于北周时期的墓葬,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天井东西两壁及过洞、甬道进口上方原绘有壁画。墓葬中首次出土的围屏石榻及袄教祭祀图,反映的多为中亚人的生活场景,安伽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贸易的具有一定官职的粟特贵族。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大部分为粟特人的生活场景,另有一部分则反映了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面。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粟特文化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出土一批罕见的浅浮雕贴金彩绘石刻,为研究袄教徒的葬俗以及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康业墓位于西安北二环底寨村,坐北朝南,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土洞穹窿顶墓室组成。甬道两侧发现有壁画痕迹。墓中出土有围屏石榻,甬道、墓壁绘有壁画。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是康居国王的后裔,名业。墓志青石质,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方形,盈顶,素面。志石方形,其内容介绍了墓主人的生平、族属等。康业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3)史君墓位于西安未央区大明宫乡井上村东,属夫妇合葬墓。墓葬坐北朝南,形制为长斜坡土洞墓,由长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拱券形甬道和横长方形墓室组成。墓葬使用了石门、石椁和石榻,这些石刻上均采用浮雕彩绘贴金,内容涉及汉文化、袄教和佛教等内容。出土有金戒指、金币、金饰品等文物。在墓室淤土中发现一长方形石刻残块,上面分别有汉文和粟特文字,从汉文部分可释读出墓主人姓史名君。过洞上方和墓道、天井靠过洞两侧、甬道和墓室周壁绘有壁画,但所绘内容已不清。(4)李诞墓位于西安市北郊南康村,属夫妇合葬墓。随葬有方形盈顶墓志。据墓志记载,李诞是厕宾国人,北魏正光自厕宾国来到中国。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单室砖墓。墓主人夫妇合葬,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口含东罗马金币。该墓是目前所知的第一作明确记载为婆罗门种厕宾国人的墓葬。李诞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3.简述北周孝武帝陵墓的发现与研究。[2012年西北大学研]186

184答:北周武帝孝陵位于山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约1000米处,西距唐顺陵约1500米。属于渭水与泾水之间的黄土塬区北部,地势高亢,平坦开阔。孝陵坐北朝南,由长斜坡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4个壁龛以及甬道、土洞式单墓室组成。这样的形制,与已发现的北周皇室、贵族、大臣的大中型墓大体相同。(1)墓道墓道呈斜坡状,系由原地面下挖而成,上部开口呈长方形,两壁基本垂直,其中填土经过夯打,并夹杂有少量砖渣。(2)过洞5个过洞,均为拱形土洞,较墓道、天井要窄。第一过洞最长,其余过洞长度长度相当。由于第一至第三过洞顶部坍塌,高度不详。第四、五过洞顶部保存较好。(3)天井5个天井,平面均呈长方形,但天井四壁不完全垂直,一般为东西向口窄底宽、南北向口长底短。(4)壁龛4个壁龛,分别设置在第四、五天井的东西两壁,两两相对,各龛大小不色,龛门均以土坯封堵。(5)甬道甬道口外砌有土坯封门。以中间的木门为界,可分为内外两段。外段呈斜坡状,内段地面平直。甬道因盗洞而坍塌,原高度不详。地面用砖铺砌成人字形,原来涂有红颜料。木门仅余门槛,其东西两端分别插进甬道墙壁上开挖的方洞内。(6)墓室墓室平面呈凸字形,北壁有后龛。地面用条砖铺砌成人字形,顶部坍塌。墓室东西两侧分别发现棺椁残痕,其中西侧棺椁痕迹比较清楚。后龛在北壁中部偏东,平面呈梯形,前小后大,地面未铺砖。龛内中部偏北发现木箱朽痕,在朽痕内清理出龙手柄三足铜镳斗等。(7)随葬品由于多次被盗掘,出土物遭到很大的破坏,主要有陶俑、模型明器、铜器、陶器、玉器、金器、印玺、志石。①陶俑有笼冠佣、小冠佣、风帽佣、兜整甲士佣、侍女佣、镇墓武士佣、持箕佣、鸡、狗等;②陶器包括各类造型的陶罐;③模型明器有井、仓、灶、磨。铜器有雏斗、带具;④玉器有佩、璜、嵌珠,可知其身着朝服而葬;⑤金器有金花、金花瓣、金套管、金印玺。其中的“天元太后之玺”,金质,玺与钮分模合铸,榫卯镶嵌而成。麒麟钮、阳刻篆书。(8)墓志两方一方为周武帝的志石,一方为其皇后阿史那氏的志石。“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志石,石灰岩质,正方体,志盖为盈顶,文字为阳刻篆书。“周武德皇后志铭”志石,四边无纹饰,志面阴刻楷书7行、满行7字,共计48字:“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二十三日乙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徂谥曰武德皇后其月二十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其中的乙未的乙,后被改刻成甲。187

185第9章隋唐五代考古9.1复习笔记一、隋唐两代的考古学文化分期1.隋朝物质文化面貌沿袭着不少北朝的风格。2.唐朝(1)初唐时期唐朝建立到唐高宗时期,文化在沿袭隋朝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唐朝初创阶段。(2)盛唐时期武则天在位时期至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型墓葬和制作精美的器物,各类文物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出唐代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的盛世气象。(3)晚唐时期安史之乱后至唐朝灭亡,是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时期,墓葬规模、出土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大不如前,异域风格的器物大量减少,反映了唐王朝趋于保守、衰落的景象。二、城址1.长安城(1)兴建及废毁①兴建公元581年,隋灭北周,宇文恺修建大兴城,选址于关中地区龙首原(今陕西西安市区),先后修筑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唐代相沿,改称长安,又在北部兴建大明宫,在外郭城内营建兴庆宫。②废毁长安城在唐末战乱中大部分毁于兵火。唐末天祐元年朱全忠迫昭宗迁都洛阳,并令拆长安宫室,屋木自渭水浮入黄河运往洛阳。隋大兴、唐长安作为国都320余年,至此全部废毁。(2)构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①外郭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北面开四门,城内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街道相互交叉,将城区除宫城、皇城和东西二市之外的地方分为110坊。②坊各坊四周夯筑高墙,里坊内设十字街道为主要街道;坊内设民宅,国子监,京兆府署,万年县署,长安县署,大、小雁塔等寺庙、道观建筑;里坊门早开晚闭,宵禁后禁止进入。③市城内中部设东西二市,为商业区。二市均建夯土围墙,开八门,内有井字街道将市内划分为九区,每区之内又有小巷互通。临街开店铺,主要有各种手工作坊、饮食店、珠宝店等。④宫城宫城位于外郭城内北部中央,整体为长方形,四周围墙夯筑,内部被隔墙分为三个部分,正中为太极宫,为皇帝正衙所在,东侧为太子东宫,西侧为后宫人员居住的掖庭宫。⑤皇城a.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其东西两垣与宫城东、西垣相接,南垣即明清西安城南垣。北面无墙垣,与宫城之间以“横街”隔之。b.皇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七条,南北向街道五条,其间分设中央衙署和太庙、社稷等。(3)大明宫①兴建唐太宗时,于宫城东北禁苑的龙首原上建“夏宫”,初名永安宫,次年改称为大明宫。至高宗时期,重修大明宫,武则天临政,把朝会之所由太极宫改为大明宫。②建筑布局188

186大明宫的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南半部三大殿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a.“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b.“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c.“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0图9-1唐长安城大明宫平面分布图(引自《考古92006年第7期》)③丹凤门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四面皆有门。正南的丹风门由东西墩台、5个门道、4道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马道组成。丹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④含元殿大明宫的正殿,是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始建于龙朔二年,南对丹风门。宫殿向南有龙尾道,殿基左右两端各有一廊道,衔接“翔鸾”、“栖凤”阁。⑤其他宫殿含元殿北有宣政殿、紫宸殿,为常朝、内朝之所。其西北有麟德殿,其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上建前、中、后相毗连的三殿,为宫内宴会、游戏之所。(4)太液池①布局太液池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渠道相连。西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中有园林式岛屿蓬莱岛遗迹;189

187东池南北长约220米,东西宽约150米。②考古发现a.透雕龙纹石栏板和带莲花座的蹲狮的石望柱等最高等级建筑构建,唐代考古首见。b.莲荷的遗迹。证实了“太液芙蓉未央柳”以及文献中对太液池莲荷美景的记载。(5)兴庆宫开元间唐玄宗于外郭城东部兴庆坊营建兴庆宫。兴庆宫平面呈长方形,宫内中部有一东西向隔墙将宫廷分成两区,北为宫殿区,南为园林区,它是是兴庆宫的主体。(6)其他宫殿①夹城。由兴庆宫到大明宫,便于人主往来于两宫之间②芙蓉园。位于外郭城的东南隅城外,曲江池在园西部。9世纪中叶以后,皇室、官衙在曲江置船舫,曲江池成了长安奢靡游逸之所。(7)大雁塔和小雁塔。①大雁塔大雁塔又称慈恩寺塔,为唐高宗永徽三年高僧玄奘创建,初为五层,武则天时重建,共十层。至今犹存的是经过后代修葺的方形锥状七层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代表。②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荐福寺内,修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它采用密檐式砖构建筑,初为15级,现余13级,正方形,底层边长约11米。(8)隋唐都城的布局及其影响①隋唐都城的布局长安城以宫城、皇城、郭城的正南门构成南北中轴线,布局方正严谨,是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布局的发展和完善。a.宫城置于中轴线北端沿袭前代传统,在宫城南面另筑皇城则是从隋大兴城开始的。b.城内居于北部正中宫殿区、居于坡头高地官衙府邸与一般居民区相互隔离,等级分明,突出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极”的都城建设理想模式,体现了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思想。c.城内里坊为封闭式格局,四周建高墙,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有浓厚的军管性质。②对外影响a.对渤海政权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渤海政权,其上京龙泉府城、中京显德城、东京龙原府城的设计大体模仿长安,宫城都在城北部正中,城内都有方整的里坊。b.对日本日本在7到8世纪兴建的藤原、难波、平城京、长冈、平安京五座京城,效仿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尤其是平城京和平安京,形制、布局以及宫殿、城门和街道的名称都沿袭长安城。c.对中亚地区中亚的托克马克西的阿克彼行古城、塔拉斯城等一些城市,采用的大体方形平面,“面三门”或“四面十二门”的做法,也渊源于隋唐。2.洛阳城(1)兴建及发展①兴建隋代宇文恺规划设计东都洛阳城,选址于今天的洛阳市区。②发展唐初废东都,高宗时复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中宗、玄宗、哀宗都曾长居洛阳,它是唐代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宋代以此为西京。(2)平面布局洛阳城平面近方形,洛水横贯中部。城内洛河以南有南北向街12条,东西向街6条。洛河以北探出南北向街道4条,东西向街道3条。里坊呈方形,布局整齐,内有十字街道,周围筑坊墙。(3)市与河渠①三市西市在西南隅,南市在东部洛水之南,北市在洛阳旧城东关外。190

188②市与河渠洛阳城的设计注重城市的商业功能,市场都是依可以行船的河渠而设。洛河可方便运输,故直接规划在城内。北市南沿洛河,北傍漕渠;南市通运渠;西市通通济、通津两渠。(4)白居易故居①遗址外郭城东南部履道坊西北隅,为一座带有前后庭院的两进式院落。②文物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和唐代瓷壶、碗、盘、杯、石砚、石经幢等文物。其中的六面体石经幢,上面刻230多个楷书汉字的陀罗尼经文,其中有“开国南白居易造此佛顶尊胜大悲”、“唐大和九年”的文字。(5)宫城与皇城与大兴城在设计上不同的是,洛阳城的宫城、皇城位于全城的西北隅,占据高地,便于防御。宫城南面为皇城,北建重城,东隔东城,西面连苑,戒备坚固而紧密。①宫城宫城平面近方形,城墙中为夯筑,内外包砖。宫城内主要宫殿区二号台基为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宫城的正南门在盛唐时期进行了重修。②皇城皇城围绕宫城的东、西、南三面,内设五省、三台、五监、九寺、十二卫、十六府等官署,还有接待四方来宾的馆舍。③其他宫城东北、西北两角各有一隔城,北面建曜仪、圆璧二城。曜仪城为狭长方形,圆璧城平面呈梯形。东城紧接皇城之东,东城之北为含嘉仓城。(6)上阳宫①兴建唐高宗时期在东都苑东部傍皇城南墙修建了上阳宫,成为东都的主要宫殿,是高宗、武则天听政之所。②考古发现1989~1993年在这里发现了唐代皇家园林。内有东西长33米以上的水池,周围水榭廊房环绕,还有六处假山和两条五彩卵石铺成的石子路,出土了大量琉璃瓦以及太湖石。(7)粮仓在唐代,洛阳是漕运物资运往长安的中转站,故城内设有一些重要的粮仓。①子罗仓位于皇城右掖门西内侧,是隋代用以储藏盐和粮食的。②含嘉仓a.概况位于圆璧城东门外,东西长615米,西垣长725米,东垣长765米。南部河东北部已经探出排列整齐、东西成行的仓窖287座。b.粮窖各窖都是口大底小的圆罐形,口径最大的18米左右,深12米;最小的口径8米,深6米左右。160号窖还存有大半窖已经炭化的谷子,估计有25万公斤。c.方形铭文砖文字记载了粮窖的位置,粮食的种类、来源、数量、入仓的时间,负责运输、人仓的职官的姓名。各时期仓砖铭文的格式和用语是此仓管理变化的真实记录,砖铭上所刻职官署名表明租粮入仓执行严格的收验和勘验制度。(8)官办砖瓦窑群a.洛阳东城中部唐砖瓦窑遗址出土遗物有建筑构件、窑具和陶瓷器。建筑构件中的板瓦、筒瓦、花边瓦、莲花瓦当、兽面梯形砖、绳纹砖、莲花座等在隋唐洛阳城中屡见不鲜,是修建宫殿用的。b.外郭城履顺坊砖瓦窑遗址专为营建洛阳城及宫殿而特设的官营作坊,其年代当在大业元年至开元十九年之间。3.扬州城191

189(1)历史上的扬州①地位扬州城位于今天江苏扬州市区及北郊一带,隋唐时期的扬州城是继长安和洛阳之后,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地方城市,也是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埠。②历史a.春秋末期,吴国始于北郊蜀岗兴筑邗城。b.汉代以后称广陵。c.隋唐以后置扬州。隋代开通的运河与长江交汇于此,交通的便利促使扬州城发展迅速,有“扬一益二”的声誉。d.唐末五代扬州城遭受战火洗劫而沦为废墟。e.五代后周在罗城东南隅筑城,称为周小城。f.北宋时期沿用周城为扬州府城,称为宋大城。g.南宋时期扬州成为与金和蒙元对抗的前线,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扬州城布局①子城隋在汉代蜀岗上原广陵城旧址的基础上筑江都宫,唐代沿用宫城旧址为唐代府衙,因与蜀岗下所筑罗城相对而称“子城”。城内有南北、东西道路,十字交叉。②罗城罗城为安置工商市场和百姓居民居住的里坊区。唐代筑罗城时以运河为中心围筑城墙,城内的桥位与街道布局密切相关,即城区开发在前,围城在后,这是商业性城市发展的模式。c.水系扬州城内有东西、南北走向的主要河流各两条,形成井字形水系。宋代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对唐代扬州的二十四桥做了考证,是复原扬州城的重要参考文献。(3)考古发现①木桥遗迹1987年在石塔寺、文昌阁一带发现了一座唐代的木桥遗迹,清理出了桥桩33根,排成6列,长34米以上,宽约7米,为一五孔桥梁,其中桥梁中孔跨度最大,长达8米。②唐代建筑基址a.早期建筑不用台基,很简陋,有骨料、砺石等出土,可能为普通民居兼手工作坊。b.中期向北扩建了台基,增建了后廊建筑,c.晚期又在中期的基础上重建,扩大台基,增建前廊,增辟西门。晚期重建的建筑遗址内还出土了波斯孔雀蓝釉陶器、玻璃器皿等碎片。③瓷器考古发现的瓷器多为越窑、长沙窑、巩县窑等产品,其中以湖南长沙窑青瓷为最多。长沙窑产品多为实用性器皿,如壶、碗之类,物美价廉,是外贸瓷器的大宗。④船a.长途运输船考古发现的沉船,有的长达24米,可以在沿海和长江中航行。b.短途运输船城内古河道发现的两条唐代古船,中间有隔仓,船舱中发现漆器、瓷片,为短途运输船。192

190图例一唐城---宋城……明城——街道多河流吕桥图9-2江苏唐扬州城城址平面示意图(引自曲英杰《古代城市》)(4)城市发展模式与经济①城市发展模式扬州城的发展是先有子城,后筑罗城的,而且相隔的时间很长。②扬州城的经济地位a.隋朝时期自隋炀帝经营江都以来,扬州的政治、经济地位日渐突出,尤其是大运河开通以后,扬州是连接江南运河、长江人海口的重要枢纽。隋朝时,扬州即有商业性街市。b.唐朝时期扬州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当时国际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使者、商人、僧侣由扬州转赴两京,扬州逐渐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之一。(5)城市规划模式①隋唐扬州城在形制上受到长安、洛阳等城市一定的影响,城内街道布局较为规整。②城内水系发达,桥多船多,则是南方城市的特色。③扬州城打破了长安、洛阳城封闭的里坊体系,临街沿河岸设店,集中贯穿坊区,水陆交通相连。这种崭新的模式,改变了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缺少商业性质的状况,直接、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城市发展。193

191三、隋唐陵墓1.分类①按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帝王陵寝、品官墓葬和平民墓葬等。②按墓主人的族属:汉人墓葬和其他族群人的墓葬。③按墓葬的构筑方法:砖室墓、土洞墓、土坑墓等。④从地域上看,隋唐墓葬可以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2.帝陵(1)隋代帝陵①隋文帝泰陵位于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45里的三畴原上,隔渭水与终南山相望。泰陵继承了秦汉北朝“封土为陵”的制度,在平地上堆土夯筑覆斗形的封土,封土四周建有四方形陵墙。②隋炀帝陵隋炀帝于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在扬州为乱兵所弑,史载当时萧皇后和宫人将其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内。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学者阮元发现并考证了炀帝陵的所在,于是重立“隋炀帝陵”墓碑。现存坟丘为馒头形,与隋唐帝陵的覆斗形封土大相径庭。(2)唐代帝陵①关中唐十八陵唐朝包括武则天在内的21位皇帝,除昭宗李晔、哀帝李视外,其余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以都城长安为中心,自西向东呈扇形展开,南隔关中平原与秦岭遥遥相对,蔚为壮观。②帝陵类型唐代帝陵的共同特征是坐北朝南,地势多为北高南低。它分为两种类型。a.“封土为陵”坟冢由人工堆筑,外形呈覆斗状,如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b.“依山为陵”利用自然山体,在山体的南侧开凿石洞为羡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玄宫。如昭陵、乾陵、泰陵等14座,分布在北山山脉上。③帝陵陵园唐代帝陵在陵冢的四周均建筑陵墙,与相应的建筑一起构成庞大的陵园。a.平面布局乾陵及以后的陵园平面布局均分三部分,自北向南由三对门阙加以区分。第一,第一对门阙以北为陵冢和献殿(享殿),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第二,第一对门阙至第二对门阙之间是陵墓的神道所在,神道两边排列着各种石柱、石碑和石人、石兽,象征帝王出巡时的仪仗队伍。第三,第二对门阙和第三对门阙之间,分布着功臣密戚的陪葬墓。b.主要建筑第一,献殿献殿位于内城南门内,正对陵冢,是举行祭祀活动和瞻仰先帝遗物的场所。第二,寝宫寝宫又称陵下宫,位于各陵内城外的西南,是供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居住的地方。④昭陵a.位置及性质昭陵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九峻山,乃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合葬处,是唐代第一座“依山为陵”的帝陵。b.建筑形制第一,布局昭陵四周城垣环绕,四角建有角楼,南有陵寝的正门朱雀门,北有司马门。第二,建筑物陵园内主要有献殿、祭坛、陵下宫(寝宫)等主要建筑物。第三,石刻集中布置于九峻山北麓。在司马门外的北阙前原有石狮一对,东、西两庑廊内则陈列着著名的“昭陵六骏”,194

192司马门内陈列唐高宗永徽年间所刻的十四尊蕃君长石像。⑤乾陵a.位置与性质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山峰,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处。b.建筑形制陵园基本呈方形,四面各设一门,门外有石狮、双阙。四角有角阙。南神门北为长方形献殿,南神门外为神道,由南向北依次为石望柱、翼马、鸵鸟各一对,石马和牵马人各五对,石人十对,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各一,六十一座王宾客像(图9-3)。再往南为阙台和乳台。土阙图9-3乾陵平面示意图(引自齐东方《隋唐考古》)195

193⑥唐陵陪葬墓a.陪葬、从葬制度第一,唐朝前期功臣密戚及其子孙去世后可以陪葬帝陵,并赐给茔地和丧事用具。唐代的开国元勋,如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大多得到了陪葬昭陵的殊荣。第二,唐代中后期a.唐代中后期,各帝陵的陪葬墓数量锐减,且陪葬者也只限于宗室。b.陪葬墓的代表: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第一,地上部分均“号墓为陵”。永泰公主墓园平面呈矩形,封土呈覆斗形,封土南侧残存有双阙,神道两侧存有石狮1对,石人2对,石华表1对。第二,地下部分均为长斜坡墓道双室砖墓,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壁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后室均有庑殿式石椁一座。地下部分均绘有大面积的壁画。第三,随葬品懿德太子墓出土彩绘陶俑以及金、玉、铜、铁器等各类文物1900余件。懿德太子墓出土的11块大理石阴刻填金哀册残片,充分证明了其葬仪享用了帝王的等级制度。c.陪葬墓的代表:章怀太子李贤墓第一,构成斜坡墓道双室砖墓,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组成。后室有庑殿式石椁一座。第二,壁画墓道、甬道和前后室中绘满了彩色壁画,其中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等广为人知。(3)五代十国帝陵①河南新郑后周恭帝柴宗训顺陵它是五代帝陵中惟一进行过科学发掘的陵墓。a.组成该陵由竖穴墓道、砖砌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圆形,穹隆顶,空间巨大。b.壁画甬道与墓壁上都涂有白灰,上绘仿木结构的部件和人物图像。壁画内容有文吏迎侍图、武吏端斧图等。②四川成都前蜀王建永陵a.建造采用圆形封土,地宫在地面浅处修筑,覆于封土。b.地宫由14道石券构成,分为前、中、后三室,三室之间皆以木门相隔。第一,中室面积最大,中央偏北砌有石棺床,四周浮雕精美,棺床上放置棺椁。第二,后室中置王建的坐像,这种在陵墓中放置墓主石雕像的做法十分罕见。③四川成都后蜀孟知祥和陵a.建造三个穹隆顶圆形墓室,中间主室大,两侧室小,全部用青石垒砌,棺座上有精美的浮雕。b.墓主人出土的孟知祥残玉册及福庆长公主墓志,证实了此墓为孟知祥的和陵。④南京南唐李异钦陵、李璟顺陵两座陵墓为建国后南方地区最早发掘的帝王陵寝。a.钦陵第一,构成前室、中室用砖砌造,后室全用石块砌成。前室、中室的东西两侧都附有1个侧室,后室两侧各附有3个侧室,主侧室共3进13间,互有券门贯通。第二,装饰墓中的仿木建筑上绘有彩画,陵内还有精美的石刻浮雕。第三,随葬品随葬品残存有各类陶俑、陶瓷器和哀册残片等。b.顺陵196

194由前、中、后3个主墓室和两侧共计8个侧室组成,全部是砖结构。⑤广州南汉刘隐德陵、刘龚康陵和刘晟昭陵康陵坐北朝南,由地宫及地面陵园建筑组成。a.康陵陵园第一,构成陵园四周筑有长方形的夯土陵垣,陵垣南墙正中设陵门,四隅各设有一组方形子母角阙。第二,陵墓位于陵园的中部偏北,由地上的陵台和地宫组成。陵台由建于墓室正上方的圆形封土、圆形包砖、方形基座、方形散水和南侧的台阶墓道组成。b.康陵地宫第一,组成墓室为长方竖穴土圹砖室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过道、中室、后室组成。第二,前室前室近甬道处立一通哀册文碑,保存完好,册文楷书。第二,中室两壁分别设置14个尖顶壶门形壁龛,呈“品”字形分布。第三,后室后室有中室相似壁龛。棺床位于后室中部。⑥浙江吴越国王及王室成员墓、闽国王陵及王室成员墓吴越王陵的星象图、秘色瓷是其一大特色。3.隋唐墓葬隋唐墓葬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北方地区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是隋唐两代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代表了隋唐时期墓葬的主流。(1)北方地区墓葬北方两京地区典型的隋唐墓葬是带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或砖室墓。①墓葬形制北方地区的唐代墓葬,按其规模大小及构筑形式,可以分为六种类型。a.双室砖墓第一,构成有长斜坡墓道,4个以上的天井和小龛,全长在50米以上,有前后两个墓室,有石门、石棺或石椁等石葬具。随葬品极其丰富。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堆、石像生、石碑等设施。第二,墓主人官品通常均为正一品,主要是皇室成员或有特殊勋功的大臣。b.巨型单室砖墓和双室土洞墓第一,构成基本形制与双室砖墓相同,仅少一个前墓室。墓葬全长大多在40米以上。随葬品丰富。使用石葬具是这一型墓区别于c种墓的主要特征。第二,墓主人主要是一品官或皇亲国戚。c.大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第一,构成基本形制和b种墓相同,区别在于墓葬的长度不及第二型,在20米以上。有砖棺床,有的使用石门,但没有石棺椁。第二,墓主人墓主人的品级大多在三品以上。d.中型单室砖墓及土洞墓,第一,构成全长多在10米以上,斜坡或竖斜墓道。第二,墓主人197

195主要是五品以上官员。e.小型单室土洞墓从数量上来说是唐代墓葬的主要形式。第一,构成全长在10米以下,棺床有砖、土棺床或没有棺床,葬具为木棺,斜坡或竖斜墓道。随葬品较少,以日用陶瓷器为主。第二,墓主人主要是九品以上的官员和富裕的平民。f.竖穴土坑墓第一,构成一般距地表仅深一米左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或梯形,全长通常在2~2.5米。有的有木棺痕迹,有的以数枚瓦片掩身或就地掩埋。随葬品仅有几件日用陶瓷器。第二,墓主人极少留下有墓主姓名的纪年物,属于一般平民的墓葬。(2)随葬品①种类包括陶俑、陶器、釉陶、瓷器、三彩器、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漆器、玻璃器、钱币以及墓志等,有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也有墓主人生前的实用之物。②陶俑a.种类一般可以分为四类:镇墓类俑、出行仪仗类俑、家内侍役类俑和动物模型类俑。b.镇墓类俑包括人面和兽面镇墓兽、武士天王俑以及十二辰俑,此外,有些墓中出土的铁牛、铁猪、人首禽身俑、双首蛇身俑等也具有镇墓辟邪的作用。c.等级区别种类、数量、尺寸等方面的区别:在高等级的大型墓葬中,四类俑俱全,且数量众多;低级官僚或庶民的墓葬中,表示身份的出行仪仗类俑明显减少甚至没有。d.地域区别不同地域流行的陶俑组合或造型也有所不同。e.发展演变第一,高峰进入唐朝以后,彩绘陶俑及其随后出现的三彩俑,将古代的陶俑制作推向了高峰。第二,式微安史之乱以后,随葬陶俑的葬俗也日益式微,北宋以后,随葬陶俑已不是葬俗的主流。(3)墓葬壁画①壁画墓a.隋代壁画墓仅有陕西三原李和墓、宁夏固原史射勿墓和山东嘉祥徐敏行墓等少数几座。b.唐代第一,较大的墓葬一般都绘有壁画,而都城长安周围的皇室贵族和三品以上的高官墓葬壁画,内容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日常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场面。第二,皇室贵族墓葬中的出行图、打马球图、客使图、宫廷生活图等壁画最能代表唐代墓葬壁画的特色。②唐代壁画的绘制a.处理壁面第一,在处理平整的土墙或砖墙上抹一层草拌泥。第二,在草拌泥上抹一层掺有麻类植物纤维的白灰泥。第三,在白灰面上绘画。b.绘画方法第一,参考粉本或画样,在墙壁上起稿,用碳条等工具勾勒出画的轮廓。第二,按照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着色。198

196c.绘画颜料大部分是矿物颜料,有红、土红、黄、石青、绿、石绿、蓝、黑、紫、灰等多种颜色。③唐代壁画的位置与题材唐墓壁画中,各种题材的壁画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a.墓道一般绘青龙、白虎、狩猎出行、骑马出行、仪仗侍卫等。b.过洞和天井绘楼阁建筑、列戟、侍者等。c.甬道中通常绘侍者、文武吏等。d.墓室绘出梁柱斗拱、侍者、乐舞、四神、花鸟等,有的还有墓主人像。e.墓顶绘制星象图。④唐墓壁画分期a.高祖、太宗、高宗时期第一,题材新题材:列戟图、步卫仪仗图等。传统题材:以墓主人为中心的狩猎、宴乐、信仰、农耕等。第二,描写手法没有完全摆脱南北朝、隋代生硬的风格。b.武则天到中宗、睿宗时期唐墓壁画的最盛期,代表壁画:陪葬乾陵的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壁画,以及新近发表的节愍太子墓壁画。c.开元、天宝时期墓葬壁画逐渐失去了原有气势恢宏的场面,新题材内容单调,布局局促,色彩趋淡,颜料种类减少,质量大不如前,保存状态也不够理想。d.中晚唐时期第一,建造壁画墓的主人身份进一步扩大,壁画的内容和质量也更加贫素。第二,墓室四壁华丽多彩,氛围热闹,出现山水、花鸟、乐舞等观赏性很强的题材。(2)南方地区唐墓①主要类型:土坑墓和砖室墓a.构成土坑墓一般是就地挖成的竖穴土坑,砖室墓为砖砌长方形单室或并列双室。两者均无墓道。墓砖表面多模印几何纹、植物纹及文字。墓室内多有排水设施,墓壁普遍设置小龛。b.随葬品除沿江地区外很少见陶俑、木俑,出土墓志极少。陶瓷器是南方地区唐墓的主要随葬品。②地域分区南方地区唐墓分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赣江地区、福建、岭南等区域,其中长江中游地区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又以此为中心间接影响其他区域。③长江中游地区唐墓a.分类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土坑墓多为长方形、梯形,砖室墓多为“凸”字形和“中”字形。b.构成墓的左右后部都砌出小壁龛,龛内置十二生肖俑。墓室正中有砖砌长方形棺床,棺床与墓壁之间设排水沟。c.随葬品以生活用品为主,最多的是陶瓷器,器形多为五联罐、圆形五足炉、较瘦高的盘口壶、四耳罐、深腹碗等等,部分墓葬出土陶俑。④墓葬壁画南方地区壁画墓多因地下潮湿而剥落。墓主多为皇室成员或重臣,如著名宰相张九龄墓,吴越王钱缪的父母墓等等。壁画内容和北方唐墓壁画相似,只是所绘部位有所不同。四、隋唐五代陶瓷1.隋代陶瓷①隋代陶瓷的历史地位a.从隋代开始,中国瓷业的发展、烧瓷的窑场逐渐形成了南北系统。199

197b.中国瓷器的烧造成熟和真正的普及从隋代开始。②白瓷白瓷的成功烧造是隋瓷发展的重要标志。a.产生白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的生产工序并无太大的差异,区别在于白瓷胎釉原料中的含铁量较少。白瓷在北朝时期已露端倪,烧制成功则是在隋代。b.典型器物第一,西安隋李静训墓白瓷:双螭鸡首壶和螭首双身壶。第二,隋代典型器物造型,如图9-4。图9-4隋代典型器物造型示意图(引自《中国陶瓷史》)注:1.青釉四系罐2、3盘口壶4.白釉四系罐5.白釉龙耳双身瓶6.青釉莲瓣纹八系罐7.盘口壶8.酱釉玉壶春瓶9.青釉瓶10.青釉印花钵11.青釉四系罐12.白釉唾壶13.青釉双系瓶14.白釉烛台15.青釉印花唾壶16.青釉印花四系壶17.白釉龙柄鸡头壶18.青釉印花四系罐19.白釉贴花带盖罐20、21.青釉杯23、24、26、27.青釉高足盘25.青釉四系盖罐c.产地河南安阳的安阳窑和河北临城的邢窑。其中邢窑是目前所见北方地区隋和唐前期烧造白瓷窑场的代表,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烧白瓷的窑址。③青瓷在隋代青瓷仍然是瓷器生产的主流,大部分窑场烧造的主要是青瓷。a.重要窑场河北临城邢窑、磁县贾壁村窑、巩县窑,河南安阳窑,安徽寿州窑,湖南湘阴窑,四川邛崃窑,江西洪州窑等。b.主要器物青瓷钵、盆、四系罐、盏、鸡首壶、盘口壶、碗、盘、瓶、炉、砚等器皿,俑和动物。c.装饰第一,瓷器的装饰采用模印、贴花和绿褐等釉下彩绘,印纹减少,器物比较朴素。第二,部分器物贴花和高浮雕装饰常见,许多器物如瓷座、瓷兽、博山炉都有莲花底座。d.匣钵隋代开始使用,对提高瓷器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唐、五代陶瓷(1)越窑青瓷隋唐时期,青瓷在南北方各窑都是重要产品,而以今浙江的越窑最为著名。①历史及其分布200

198越窑创建于东汉,鼎盛于唐和五代,形成了庞大的越窑系,分布在浙江东北部的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宁波、鄞县等地。越窑的中心在今慈溪上林湖地区。②越窑瓷器特点a.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品种繁多。b.造型特点:一部分继承了前代的造型基础上有所变化;一部分器物明显地仿效当时的金银器皿。c.越窑瓷器以美丽的釉色著称,采用了划花、印花、刻花和镂雕等装饰技法。③秘色瓷a.秘色瓷的证实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物证明了其存在。b.代表器物第一,1956年西安郊区张叔遵墓(870年)出土的青瓷八棱长颈瓶。第二,1980年浙江临安晚唐吴越王钱缪之母水邱氏墓(901年)出的越窑青瓷。(2)邢窑白瓷唐代邢窑烧制的白瓷占主要地位。①邢窑窑址河北临城和内丘交界处。中唐是邢窑全盛阶段。②烧制技艺a.已使用覆烧方法烧制碗、盘之类器物。b.晚唐邢窑还采用了漏斗形匣钵,减小了器皿和匣钵间的距离,利于窑室空间的利用。c.原料主要为低铝高硅高岭土和长石,分为粗胎和细胎。白釉属于石灰釉,呈色稳定。d.邢窑白瓷烧成的温度一般在1300℃以上。③主要器物a.种类有碗、盘、杯、钵、瓶、罐、壶、盏托、盒、枕、注、多足砚、炉及动物、骑马俑等。器物多为宽底足,即玉璧底器物,装饰主要为刻花和印花。b.字款和符号第一,刻在碗、罐类器物底部以窑主或定货人的姓氏为主的刻铭。第二,在窑具上随便刻上的“|”、“Ⅱ”、“+”、“卅”、“×”等符号。第三,在内丘城关窑址上发现了一定量的“盈”字款器物残片,应该是窑工留下的印记。④其他窑址:黄堡窑a.发现20世纪90年代黄堡窑发掘的面积已经超过1万平方米,发现了原料备制、成型、修坯、装饰、施釉、晾晒、装烧和成品等制瓷工序的全过程。b.产品以青瓷为主,也有白瓷、黑瓷,器物种类丰富。⑤晚唐白瓷邢窑的一些烧造地点衰弱,定窑和巩县窑迅速兴起,在河南出现了烧造白瓷为主的窑群。⑥五代白瓷a.北方地区唐代的窑址大都继续烧造,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曲阳定窑、鹤壁窑、耀州窑等。b.南方地区江西景德镇五代胜梅亭等窑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白瓷窑址。(3)长沙窑唐代彩绘瓷首推长沙窑,长沙窑也是唐代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场。①窑址又称铜官窑,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②发展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烧制青釉为主,还有白釉、绿釉等等,其烧造年代可能在唐初,但是釉下彩瓷主要出现在盛唐以后。③器物a.种类201

199长沙窑发掘出土的器物种类多达40几类,样式超过百种,有碗、盘、壶、洗、枕、盏、文房用具、玩具等。b.远销海内外第一,不仅供当地使用,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也广泛出土。第二,同时日本、韩国以及中亚、西亚一些地区都曾发现过长沙窑的器物。③装饰长沙窑器物造型丰满端庄,线条柔和圆润。a.陶模图案用陶模压出的鱼、鸟、狮子、葡萄、花瓣和人物图案粘贴在器物表面外。b.釉下彩绘装饰分为釉下褐彩和褐绿两彩。其中釉下褐绿彩有两种。第一,在坯上用褐绿彩直接画纹饰。第二,先在坯上刻出纹饰轮廓线,然后再在线里填绘褐绿彩,最后施釉。c.彩绘内容主要有人物、动物、花草、云气山水和几何图案。d.墨书题记内容多为诗歌和谚语。(4)黄釉、黑釉、花釉瓷和绞胎瓷①黄釉瓷瓷器表面施用化妆土,釉面光润,开小片纹。釉色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安徽寿州窑烧制的瓷器就以黄釉为主。②黑釉瓷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等,都烧制黑釉瓷器。③花釉瓷a.制作工艺它是在深色釉上衬托出浅色彩斑,即在黑釉、黄褐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有规则,有的随意,有的像波浪。b.器物各种形式大小的罐、双系壶、花口或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而以壶和罐为多。c.窑场河南陕县黄道窑、鲁山窑、禹县小白峪窑都发现了不少花釉瓷片。④绞胎瓷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变化多端的纹理,上釉后烧制即成绞胎瓷。(5)唐三彩和唐青花①唐三彩制作工艺a.制作程序第一,原料它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陶器,主要以白色粘土为胎,以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做釉料。助熔剂为炼铅熔渣和铅灰。第二,工序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以黄、褐、绿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b.二次烧成法第一,将瓷胎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第二,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第三,将烧成温度为850℃~950℃的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将窑炉内烧成的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方扩散和流动。②唐三彩功用a.虽然色泽堂皇富丽,但因其胎质松脆,防水性差,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白瓷。b.由于含铅量比较高,有一定的毒性,也较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202

200c.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③唐三彩产地a.西安和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最多,其他地区如扬州、山西、甘肃等地区也有出土。b.窑址包括河南巩县黄冶窑,陕西铜川黄堡窑、西安市郊机场窑,河北内丘西关窑。其中黄冶窑的窑址面积最大,出土的唐三彩器数量多且质量上乘。④唐三彩造型a.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b.动物形象,有马、骆驼、驴、猪、牛、羊、狗、鸡、鸭,其中马和骆驼数量最多。c.日常生活用品,有瓶、罐、钵、杯、盘、盂、烛台、枕等。d.建筑物,有亭台楼阁,还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⑤唐三彩的发展及其影响a.发展第一,三彩器始于初唐后期。第二,盛唐时期因为流行厚葬,唐三彩十分流行。第三,安史之乱以后,国力衰弱,经济萧条,随葬物品大大减少,唐三彩逐渐衰弱。b.影响第一,影响了宋代以后的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其基本呈色剂仍是铜、铁、钴、锰四种。第二,唐三彩的蓝釉证明我国用钴作陶瓷呈色剂始于唐代。⑥唐青花a.青花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其真正兴盛于元代以后。b.唐朝时黄冶窑青花的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烧造工艺和装饰工艺也有较高的水平。(6)唐五代陶瓷的造型和装饰①唐五代陶瓷的造型总特点。a.陶瓷制品使用的范围更为广泛,陶瓷器类增多。b.造型浑圆饱满,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c.陶瓷制品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见过的新式样。②唐代陶瓷唐代陶瓷整体风格是雍容浑厚。a.反映了唐代的社会习尚和社会的审美观念。b.提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影响的证据。③五代的陶瓷五代的陶瓷整体风格是优美秀致。a.造型沿袭晚唐风格,瓜棱形的长嘴注子、花瓣形的茶盥、茶托及盘碟多作五瓣或六瓣的形式。b.窑场及工艺第一,吴越钱氏王朝的官窑,生产越器作为贡瓷,制作精巧。第二,秘色青瓷为这一时期的工艺的代表。五代的白瓷也相当进步。④装饰工艺a.垂直的划纹器面富有节奏感,质朴大方,制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为唐代普遍流行的装饰。b.堆贴花工艺主要堆贴花卉图案、人物和鸟兽。形式优美,设计新颖,标志着唐代装饰艺术的进步。c.多样化途径唐三彩、花釉、绞胎和釉下彩,为由单色釉到彩瓷开了先河。五、其他手工制品1.金银器金银器是金银容器、金银饰件、金银铸币以及其他金银制作的器物的总称。(1)出土①现存的隋唐金银器,大多发现于窖藏之中。203

201②墓葬出土的金银器数量相对较少,且以杯、盘、勺、盒等小型器具及死者周身的饰件为主,也有专门用于敛尸的下颚托、覆面等器物。(2)制作技艺唐代金银器造型精巧优美,装饰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湛,能熟练运用板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镶嵌等技术。(3)金银独立制作器物及其发展趋势隋唐时期金银独立制作器物成为主流,彻底摆脱了为其他器物作附属装饰的地位。①金银器在隋和唐初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大,8世纪中叶以前主要由北方的中央官府和皇室的作坊生产,金银制品的统一性很强。②8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中国化进程,开始独立发展。③8世纪中叶以后,地方官府和民间私营的作坊兴起,表现出不同的特色。(4)隋唐金银器分期①8世纪中叶以前a.器形盘、盒类圆形为主,也有菱花形,壶类多三足。还有高足杯、带把杯、多曲长杯。b.纹样流行忍冬纹、缠枝纹、葡萄纹、联珠纹、宝相花、卷云纹、云曲纹等等。花纹纤细茂密,多用满地装饰的手法。②8世纪中叶至8世纪末a.器形新出现了各式壶,葵花形的盘、盒流行,各种器皿的平面多做成四五曲花形。b.纹样仍有宝相花纹,折枝纹、团花纹兴起。纹样较写实,分单元布局,注重留白,疏朗大方。③9世纪a.种类茶具、香宝子、羹碗子、波罗子、蒲蓝、温器、筹筒、龟盒、支架等。b.形制流行花口浅腹斜壁碗、五曲花形带足的盒、葵花形盘等。c.纹样折枝纹、团花纹继续流行,以阔叶大花为特点。鸳鸯、鹦鹉、鸿雁、双鱼等题材常见,出现了荷叶纹、绶带纹、叶瓣纹、小花纹、半花纹等纹样,风格自由随意,生活气息浓厚。2.铜镜隋唐时代铜镜的制作达到了全盛,制作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1)唐以前铜镜与唐代铜镜的比较表9-1唐以前与唐代铜镜的比较时间唐以前唐代形状圆形葵花、菱花、荷花、方形、亚字形等,少数带柄铜镜镜背构图分区、规矩配置不限于内区、外区的分区布局,出现了跨区的整体性布局主题纹饰灵异瑞兽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神仙人物、山水风景,甚至狩猎、打马球的场面装饰祈祷吉祥的铭文高浮雕、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颜色含锡较多,呈银白色铸造技术完全控制青铜浇铸时极易出现的气泡,铸件的表面打磨得光滑细腻(2)隋唐铜镜种类有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花鸟镜、团花镜、人物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以及特种工艺镜。①四神十二生肖镜类a.四神镜204

202四神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b.十二生肖镜十二生肖即表示属相的十二种动物。c.四神十二生肖镜流行于隋和唐初,分内、外区。内区分四格,布置四神;外区分十二格,布置十二生肖。②瑞兽镜唐代最常见的铜镜之一。a.形状:多数为圆形,少数为方镜和菱花镜。b.镜背构图:有的分区构图,也有的整体构图。c.瑞兽:中央为圆钮,绕钮排列四至八只兽,形态各异。d.纹样:瑞兽之间往往填以缠枝葡萄纹、瑞鸟纹和忍冬纹。e.装饰:采用高浮雕手法,厚实而华丽。③花鸟镜以禽鸟和花枝为主体,组成绚丽多姿的各种纹饰,最常见的是雀绕花枝镜和对鸟镜。④人物镜题材多样,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现实生活场面等等,根据题材命名,常见的有月宫镜、飞仙镜、“真子飞霜”镜、狩猎纹镜等等。图9-5唐代金银平脱铜镜(左:郑洵墓出。右:卢夫人墓出)⑤特种工艺镜a.金银平脱镜金银平脱是指把加工成极薄的金银饰片用生漆粘贴在镜背作纹饰。空白处及贴金银处再檗漆数重,然后细加研磨,使花纹和漆面平齐。b.螺钿镜螺钿镜则在镜背用生漆粘贴加工成极薄的贝壳饰片构成纹饰。(3)产地唐代的铜器主要出自扬州、润州、宣州、桂州和代州等地。扬州在唐代是铜镜的重要制造地点,由官府作坊制造铜镜,并向皇室进献。3.织物(1)出土、传世及产地唐代纺织品主要发现于新疆和甘肃等地区。传世品以日本正仓院所藏数量最丰富。主要产地有:①长安:唐代最精美的织物出自长安,设有织染署。庞大的生产组织和精细的生产环节分工,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②益州:四川益州的蜀锦十分出名,吴越地区的纺织业也十分兴盛。(2)唐代织物图案①排列方式a.各种花卉连续排列,之间以卷叶衔接。b.以菱形、龟背、棋局等几何形格子为基础,其间用散点组成花点。c.联珠圈中间纳以祥鸟瑞兽或花卉图案。d.纵隔彩色条文相间排列。②纹样a.样式:天王、狮子、凤鸟、象、牛和佛教艺术中的化生、莲花等图案增多。205

203b.显现纹样的方法:绣、绘、织、印、染。(3)锦①锦的突出地位织物在隋唐时期总称帛或缯,材料质地有丝、麻、毛和棉,进一步分类还有布、绢、纱、绫、罗、锦、绮等。其中组织细密、设色精良的锦最为突出。②锦的织造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经线显花和纬线显花,其中纬线显花可织出更为繁杂的色彩,斜纹组织更能显出质地和色泽。(4)染色技术精湛,施染均匀,色泽艳丽,且至今色彩不褪。蜡缬、夹缬、绞缬富有特色。①蜡缬,在设计好的纹样上施蜡后将织物浸入染料中,然后脱掉蜡显现出纹样。②夹缬,用两块雕有相同花纹的木板将织物夹于其中进行染色,只有镂空处染上色彩。③绞缬,在织物上按设计加以针缝绑扎、打结等,染色时使局部得不到染色而形成纹样。(5)生产①缴纳一定数量的织物代替服丁役,故纺织手工业比较普遍,织物产量高得惊人。②织物通过出口到达海外,充当了传播文化的角色,同时获得丝绸也是很多外国使者和商人来中国的目的。9.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唐昭陵[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九峻山主峰。自贞观十年(636年)始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完成,历13年。五代时被盗。墓北有祭坛和司马门址、著名的昭陵六骏原置司马门东西两庑。墓正南有朱雀门和献殿,并有皇族、文武大臣陪葬墓167座。2.隋五铢[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隋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称“开皇五铢”、“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3.天龙山石窟[2014年山西大学研]答: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雕像则愈见严谨、洗炼、精湛。唐代石雕体态生动,姿势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4.唐三彩[2013年四川大学考古]答:唐三彩是指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陶器,主要以白色粘土为胎,以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做釉料。助溶剂为炼铅熔渣和铅灰。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其中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简称“唐三彩”。唐三彩胎质松脆,防水性差,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白瓷,且含铅量高,具有一定毒性,主要做随葬品的明器。西安和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最多,目前考古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黄冶窑、陕西铜川黄堡窑、西安市郊机场窑等。宋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是在唐三彩的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5.虞弘墓[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虞弘墓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是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袄教内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206

204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该墓还出土石质人物俑、残陶俑、白瓷碗、石灯台、铜币等随葬品80余件。其中石质人物俑16件,分为汉白玉和砂石两种石质,有侍从俑、伎乐俑、柱剑俑三类,有男俑有女俑,有的为汉人形象,有的为胡人形象。6.长沙铜官窑址[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长沙铜官窑址是唐五代的瓷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从铜官镇至石渚湖约5公里的范围之内。主要窑区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尚存窑包13处。1957~1978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多次进行调查,1965和1978年两次进行试掘。长沙铜官窑未见于文献记载,但其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题材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为瓷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研究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2011年西北大学研]答: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唐代渤海国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为渤海国五京之一。755年,渤海国三世王大钦茂自中京城迁至上京,从此成为国都。上京为渤海国五京之首。其遗址自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布局合理,遗存丰富,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以唐朝长安城为模式规划设计。目前,3道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现存实例,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8.开元通宝[2010年四川大学研]答: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铸造的钱币,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通宝的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直径2.4厘米。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二、简答题1.唐代墓志特点。[2015年四川大学研]答:墓志是一种记述墓主人生平、埋葬情况和后人对他的颂仰祝祷之词的文物。墓志的质地有石质和砖质之分,多埋藏于地下。隋唐时期的墓志一般为青石质,由志盖与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顶部与四周雕刻花纹,中央刻写死者姓氏。志石正面刻写铭文,志文一般包括散文体的“志”与韵文体的“铭”两部分。志首先记叙死者的卒官、姓名、籍贯和祖先世系,而后回顾死者的生平仕历并加以称颂,最后记录死者的卒年、葬日、葬地及子孙姓名等。唐代墓志特点包括:(1)使用范围广泛唐代墓志为社会各阶层所广泛使用,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贵族和高级官员的志铭形制较大,刻绘精致,花纹装饰繁缛,如陕西昭陵出土的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尉迟敬德墓志,边长约120厘米,顶形盖上刻有多重宝相花饰,中央以飞白书刻写志铭,志侧刻有十二生肖纹及宝相花饰。志文达2221字之多。而一般平民和下层官员的墓志边长仅40厘米左右,志文在500字上下,装饰花纹也很简单,甚至素面无饰。有些地区(如新疆等地)还使用砖刻写墓志,更加简略。(2)书法技艺高超唐代墓志的书法技艺十分丰富高妙,包含了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风貌。初唐时期,墓志书法受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书法家的明显影响,如咸亨三年(672年)盖蕃墓志、圣历二年(699年)崔玄籍墓志等。至盛唐其影响仍存,如天宝十一年(752年)顺节夫人李氏墓志,书体妩媚,形神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有相似之处,但又含有六朝余韵,不为褚书所囿,实为唐代书法中罕见的佳作。盛唐时期,由于唐玄宗喜作隶书,墓志中的隶书也随之增多,如开元十一年(723年)崔泰之墓志、天宝十年(751年)倪彬墓志等,都是隶书佳作。中、晚唐时期,墓志书体又深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影响,如贞元五年(789年)公孙夫人李氏墓志等。唐代后期,墓志书体日渐草率,出现了行书、行草体的志文。(3)时代特征鲜明唐代墓志的雕刻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①唐初至高宗时期,以缠枝忍冬、卷云纹为主,纹饰简洁明快。枝蔓肥大,花叶、云朵多为单层三瓣形,如上述尉迟敬德墓志。②武后时期,以忍冬、行云及花鸟为主,纹饰变得纤细繁缛,花瓣、花朵为多重多出形,缠枝纹形成多组0207

205形的连续图案,如圣历二年(699年)赵慧墓志等。③开元年间,出现了大朵花蕾的忍冬花饰和以花朵图案为主的多重忍冬及对叶忍冬花结,四象云气纹及人身十二生肖纹饰,如开元四年(716年)独孤氏墓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承简墓志等。④天宝年间,以肥厚丰硕的花草纹居多,团花纹开始出现,如天宝七年(748年)宋遥墓志等。⑤安史之乱以后,墓志的纹饰明显减少,变得粗率简略,花饰以团花、回形折线纹、宽肥的簇叶纹、四象及开光式十二生肖纹为主。这种雕饰至唐末一直沿用,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晚唐时期,纹饰越来越粗略简单。2.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与影响。[2014年浙江大学研]答:(1)大运河的开凿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2)大运河的影响①沟通南北水运: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②繁荣两岸城市: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一下子诞生并繁荣了几十座沿河的城市。③南北文化交流:隋唐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④促进民族融合:几大水系的串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⑤经济快速发展: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开元之治和宋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3.简述唐墓壁画的基本题材。[2014年西北大学研]答:(1)唐墓壁画概述隋唐贵族文化昌盛和厚葬之风盛行,用壁画装饰墓室的传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唐代较大的墓葬一般都绘有壁画,而都城长安周围的皇室贵族和三品以上的高官墓葬壁画,唐代壁画通常分布在墓葬的墓道、天井、过洞、甬道以及墓室的壁面和墓顶上,其题材可以分为仪仗、宫廷生活、礼宾、狩猎、宗教、建筑、星象、四神等几类。内容更为丰富,艺术水平更高,壁画内容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日常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场面。壁画布局、内容演变的早晚关系清楚,通过壁画反映出来的唐代文化面貌、等级制度以及器用、服饰、发式沿革、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已经受到关注。(2)唐墓壁画的基本题材唐墓壁画主要集中在唐建国到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这一百年间。①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壁画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还多少保留着南北朝以来的传统,列戟图、步卫仪仗图等新题材与以墓主人为中心的狩猎、宴乐、信仰、农耕等传统题材并存,描写手法上也没有完全摆脱南北朝、隋代那种生硬的风格。②武则天到中宗、睿宗时期是唐墓壁画的最盛期,陪葬乾陵的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壁画,以及新近发表的节愍太子墓壁画,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在表现手法、艺术成就上均达到了顶峰。开元、天宝时期,墓葬壁画逐渐失去了原有气势恢宏的场面,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题材,但内容较单调,布局局促,色彩趋淡,颜料种类减少,质量大不如前,保存状态也不够理想。③中晚唐时期,建造壁画墓的主人身份进一步扩大,壁画的内容和质量也更加贫素。这一时期的壁画墓常常将墓室四壁布置得华丽多彩,烘托出热闹的氛围,出现了山水、花鸟、乐舞等观赏性很强的题材。这种变化与五代、辽、宋时期的壁画墓或砖雕壁画墓中的壁画题材直接联系在一起。唐墓壁画中,各种题材的壁画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墓道中一般绘青龙、白虎、狩猎出行、骑马出行、仪仗侍卫等;过洞和天井中绘楼阁建筑、列戟、侍者等;甬道中通常绘侍者、文武吏等;墓室绘出梁柱斗拱、侍者、乐舞、四神、花鸟等,有的还有墓主人像;墓顶绘制星象图。其中皇室贵族墓葬中的出行图、打马球图、客使图、宫廷生活图等壁画最能代表唐代墓葬壁画的特色。208

2064.简述西安地区唐墓的分期。[2013年四川大学研]答:(1)第一期7世纪晚期,沿袭北朝时期传统流行的方形或长方形单室土洞墓或砖室墓。大墓则盛行带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小龛形制,随葬陶俑一部分是表现家内生活的仆侍佣,另一部分为表现墓主出行的仪仗佣。(2)第二期7世纪晚期至8世纪中期,刀型墓室盛行,墓道开始缩短,天井和小龛减少,对墓室构筑更重视,墓内随葬童仆佣和园宅、假山、建筑模型。(3)第三期8世纪中至10世纪初,斜坡墓道更短,竖井式墓道流行,天井变少,小龛移至墓室四周,厚葬之风盛行,多以金银锦绣为饰。5.唐开元通宝的类型、特点。[2012年四川大学研]答:(1)武德开元唐代初期由欧阳询致词及书、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开元钱。主要特征为面背具有肉好,廓整,钱文深俊清晰,轮廓十分规整,铜质纯净,铸造精良。钱径2.4cm~2.5cm,重4.5克左右。(2)金质开元金质开元铸造十分工整,钱径2.3cm,廓宽0.2cm。这种开元金币是皇帝位赏赐臣下或举行庆典活动而特铸。(3)银质开元铸造工艺同样十分工整,其钱文笔峰,周廓尺寸也均与武德开元无异,钱径2.5cm,重5.7克。(4)月痕开元可分为四型,直画月痕,是指钱背有遗址画隆起;月型月痕,是指钱背出现的半月形隆起,形似指甲;小径月痕,是指钱文风格上与月型月痕相近,但钱径缩小;对月月痕,是指钱背的穿之上下或左右各有一月纹。(5)合背开元是指一种面、背俱铸钱文的开元通宝钱。(6)当十开元是指一种大直径的开元通宝钱,钱径3cm,重10克,铜质浑厚,文字明坦,光背。(7)花孔开元是指一种方穿被铸成花孔状的开元通宝钱,铜质不纯,铸工草率,应归属私铸开元之列。(8)会昌开元是指钱背加铸州名或钱监名的开元钱币。(9)銮金开元发掘实物甚少,根据《古钱汇考》记载,当为背刻细花。专指几种钱径在2.1cm~2.3cm之内的开元钱。三、论述1.隋唐两京地区陵墓的形制与特点。[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答:隋唐时期的墓葬,按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可以分为帝王陵寝、品官墓葬和平民墓葬等几类;按墓主人的族属,又可以分为汉人墓葬和其他族群人的墓葬;按墓葬的构筑方法,则可以分为砖室墓、土洞墓、土坑墓等。北方两京地区典型的隋唐墓葬是带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或砖室墓。(1)隋唐两京地区的陵墓的类型①双室砖墓墓主人主要是皇室成员或有特殊勋功的大臣。这类陵墓墓葬全长50米以上有长斜坡墓道和4个以上的天井和小龛,前后各有一个墓室,使用石门、石棺或石椁等石葬具。地面上配有高大的封土堆、石像生、石碑等设施。此外随葬品也极其丰富。②巨型单室砖墓及双室土洞墓墓主人主要是一品官或皇亲国戚。这类陵墓全长40米以上,其基本形制与双室砖墓相同,只缺少一个前墓室,也使用石葬具。地面上配有有封土堆、石刻等设施。随葬品丰富。③大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墓主人主要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这类陵墓全长20米以上,体制与第二型基本相同。无石棺椁。④中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墓主人主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这类陵墓全长10米以上,有斜坡或竖斜(竖井和斜坡结合)墓道。209

207⑤小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墓主人主要是九品以上的官员和富裕的平民。这类陵墓全长在10米以下,有斜坡或竖斜墓道。葬具为木棺,随葬品较少,以日用陶瓷器为主。⑥小型土坑墓墓主人则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这类陵墓全长通常在2~2.5米,距地表深1米左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或梯形,随葬品仅有几件日用陶瓷器。(2)隋唐两京地区墓陵的特点①随葬品种类十分丰富两京地区的唐墓的陪葬品中有专门用于随葬没有实用功能的明器,如陶俑、三彩器皿,也有墓主人生前的实用之物,死后被带入墓葬,如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所有随葬品中,唐代的陶俑种类多,造型更生动,制作更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②盛行用壁画装饰墓室的传统唐代较大的墓葬一般都绘有壁画,用以表现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日常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场面。壁画通常分布在墓葬的墓道、天井、过洞、甬道以及墓室的壁面和墓顶上,涉及仪仗、宫廷生活、礼宾、狩猎、宗教、建筑、星象、四神等题材。2.试述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12年南京大学研]答:(1)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的主要特点①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之一。②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③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④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⑤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2)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对后世的影响唐长安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的规划也对其他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3.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里坊制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布局,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坊制确立于春秋至汉,极盛时期是三国至唐。唐朝后期开始瓦解。(1)里坊制的出现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统治者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坊,宫殿和衙署则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2)里坊制的破坏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中晚期的长安城。宋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由于宋廷极力制止,崩溃推进地十分缓慢,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崩溃。从此呈现出新的城市景观。(3)里坊制的意义我国古代里坊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城市治理手段。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治理、防范盗贼为目的,但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等破坏里坊制的行为不断出现,至北宋时期,私人掀起的“侵街”浪潮,终于将里坊制送入坟墓。从此,城区街市充斥、楼阁遍布、官民混居,呈现出与唐长安城截然不同的城市面貌,从而掀开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210

208第10章宋元明考古10.1复习笔记一、宋元明考古概述1.宋元明历史简述(1)宋朝①北宋a.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b.公元1127年,金朝女真人攻占开封,北宋灭亡;②南宋a.公元1126年,赵构在杭州建立偏安政权,史称“南宋”;b.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中国全土被纳入元朝统治。③社会变革a.魏晋隋唐的门阀贵族势力丧失,门第血统不再是界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准;b.文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政治上的主角,君主独裁政治进一步强化;c.魏晋隋唐社会的身份制度基本消失,社会急剧平民化。d.以农业为首的各种产业和国内外贸易日趋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面貌都繁荣发展;e.城市规划、墓葬结构、手工业产品、审美情趣等都与前代有所不同。(2)元朝①13世纪初,蒙古人建立了大蒙古国;②1218年,开始远征欧亚草原西部;③1227年、1234年,灭西夏、金,建立起了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帝国;④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⑤1279年,灭南宋,中国全土被纳入元朝的统治。⑥社会变革“国俗”和“汉制”相互交融,文化面貌丰富多彩。(3)明朝①1368年,元朝崩溃,朱元璋建立明朝,基本确定今天中国的版图。②主要继承和发扬唐宋儒家传统,局面统一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2.宋元明考古简述(1)遗迹遗物保存数量较多、考古资料极其丰富;(2)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布局开放,墓葬呈现出地域性特点;(3)考古发掘资料较多,但是整理研究者却相对较少。二、城址1.城址总体格局(1)开放式街巷;(2)夜市、自由市场出现;(3)取消里坊和夜禁制度;(4)按行业成街。2.北宋东京城(1)演变①位于今河南开封市,前身为唐代汴州城,五代后梁升为开封府,改名东京;②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在此;③后周新筑外城,北宋改筑和扩筑,明清内缩。(2)格局宫城位居全城中央,内城包围宫城,其外再设罗城,形成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布局。211

209①宫城a.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四墙全长2521米左右,城墙宽8~12米;b.殿基东西宽约80米,南北最大进深60多米,台基残高6米左右,四壁用青砖包砌;c.皇城在宫城之北,与宫城共用北墙,东、西、南三面另筑。②内城(旧城)a.唐代的汴州城,宋代多次修补和增筑,金将内城向南、北略扩出,形成明清开封城城墙的基础;b.宋代内城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稍长,南北略短;c.内城有城门10座,南北各三,东西各二,另有两个角门;d.外设城壕,加强防御。③罗城(外城)a.后周显德五年建成,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平行四边形,全长29公里多;b.有城门12座,南墙、西墙三门,东墙二门,北墙四门;c.外城周围挖有城壕,称护龙河。(3)街道多为十字交叉,中心御街是最主要的大街。(4)地位东京开封城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①东京开封城位于交通要道,商业发达,漕运便利;②防御不利,注重修建防御设施,三重城墙都有环壕。(5)集市①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居者多在街道两旁开设店铺,形成密集的街巷系统;②开封城有定期集市、季节性集市、行业性集市等,出现了早市和夜市。3.南宋临安城(1)演变位于今浙江杭州,隋代开始设置,五代时期为吴越国都,南宋改称临安。(2)格局呈腰鼓形,南部和西南部是丘陵地带,北部和东南部是水网地带。①皇城a.位于凤凰山东麓,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宫殿、园林和亭阁,基本符合前朝后寝惯例;b.主要官署在皇城北面御街两侧,官署与居民的坊巷间杂。②罗城a.平面近长方形,南北两面城墙较短,东西两面城墙长而鼓出曲折;b.南跨吴山,北到武林门,左靠钱江,右近西湖,开旱城门13座,水门5座;c.中心御街纵贯南北,城内有4条大的横街,横街间是东西向小巷;d.主街东南有2条运河,城内河渠众多,水陆并行。(3)地位典型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代表。①地处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格局保持纵街横巷;②水系发达,主干大街多与人工运河并行,店铺前街后河,城内交通水陆并行。4.辽上京城(1)辽王朝五京①上京临潢府,带有典型的契丹人统治特点的都城,契丹人活动的中心;②中京大定府,辽中期仿中原城市营建,契丹人活动的中心;③南京析津府,原来的汉城,负责对宋作战;④西京大同府,原来的汉城,负责对辽作战;⑤东京辽阳府,原来的汉城。(2)辽上京城①地位212

210a.辽代五京中营建最早、最重要的城市,是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②位置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③演变a.始建于天显元年,会同元年基本建成;b.公元1121年,变为羁押囚犯的城市;c.金中期以后,逐渐沦为废墟。④布局分为南北二城,北称皇城,南为汉城。a.皇城契丹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分为外城和内城。第一,外城城垣平面为不规则六边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转角设有角楼。第二,宫城(大内)位于皇城中北部,中部隔墙将大内分为南北两部分,主要宫殿建筑分布在丘岗高地上。b.汉城位于皇城的南面,平面略成方形,是汉、渤海等族人以及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⑤价值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在北方地区诸族中具有开创之功。5.金代城址(1)上京会宁府①位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上京会宁府,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旧城南。②布局由南北二城组成,平面呈曲尺形,两城间筑隔墙,有门相通,周围有护城壕痕迹。a.南城由女真贵族居住,皇城位于南城西部偏北。第一,皇城南壁有午门遗址;第二,南城东部有官邸及贵族所居的宫殿遗迹。b.北城为工商业区和平民居住区,发现冶铁、制车作坊和金银店铺等遗址。(2)金中都城①位置公元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定为中都,即今明清北京城外的西南部。②格局a.外郭城略呈方形,四边不等长;b.宫城在全城中央偏西位置,平面为长方形,皇城在宫城之南;c.宫城应天门、皇城宣阳门和外郭城正南门丰宜门同在一条中轴线上;d.宫殿前朝是大安殿,大安殿北横街将宫城分成两部分,北边为内朝;e.宫城四边布置苑林区。③街道a.两套街道系统,封闭式的里坊和开放式的街巷共存;b.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从隋唐封闭式里坊制向宋以后开放式街巷制的转变。6.元代城址元代的考古重点是元大都和元上都,元大都的城市制度是对宋以来发生的城市变革的总结,元代的陪都和离宫制度为清代所继承。(1)元上都①位置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范围内,滦河上游北岸。②历史213

211a.公元1256年,建开平城,后为上都;b.迁都元大都后,上都改为夏都,直至元亡;c.明代称其开平卫,后开平卫迁离,此城逐渐废弃。③格局由宫城、内城、外城和关厢等部分组成。a.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平面为长方形,四角建角楼,街道呈丁字形,殿堂建筑多为随意布局,宫内有较多的池沼。b.内城第一,位于外城东南角,平面呈方形,南北有方形瓮城,东西设置马蹄形瓮城;第二,皇城内街道分布整齐,对称,多置官署建筑和寺庙。c.外城第一,位于皇城西、北两面,正方形,城墙全部夯土版筑;第二,西墙城门有马蹄形瓮城,南北城门设方形瓮城;第三,北部土岗为帝王游乐的园囿区,西部为官署和作坊。d.关厢第一,位于外城东、南、西三面,面积较大;第二,密集小型建筑基址是庶民居住区和集市贸易区;第三,关厢之外分布的院落遗址,多为仓址、兵营和马厩等遗址。④评价a.城内建筑布局自由,没有按照严格中轴线对称分布,具有较强离宫园囿色彩;b.居民区和商业区在城外,附城、角楼、瓮城等防御设施齐备,带有防御性堡垒色彩。(2)元大都①概述位于明清北京旧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②格局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结构组成,主要宫殿建于城市的中轴线上。a.外郭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用夯土建成,城外有护城河,外城四角设有角楼。b.皇城第一,位于大都城中心偏西南;第二,皇城中部为连续的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为御苑;第三,太液池西南有大量宫殿建筑,北部是兴圣宫,南部是太子宫和隆福宫。c.宫城位于皇城东部。秉承金制,前殿后阁:前朝为大明殿,后寝为延春阁。d.居民区第一,全城设50坊,每个坊内分10个左右间距相等的胡同;第二,由九条南北大街和九条东西大街组成,南北大街间平行等距排列东西向胡同;第三,城内太庙和社稷坛的安排符合“左祖右社”;第四,建筑占地等级分明,一般平民建筑占地不得突破胡同。e.水系由水利专家郭守敬规划。第一,漕运水系统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进京物资可通过通惠河直抵海子。第二,宫苑用水系统通过金水河将玉泉山水引入太液池,解决宫苑用水问题。③评价元大都是对宋以来的城市变革的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三重城墙的重城结构,继承了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格局;b.城市规划上参照《考工记》安排城内布局,街道系统采用开放式纵街横巷;214

212c.建筑严格遵照等级制度,布局严整,循礼有序,成为历史时期晚期都城规划典范。7.明代城址(1)明南京城①演变a.城墙和宫殿主要建造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到明洪武二年;b.洪武二年至十九年进行了大规模改造;c.洪武二十三年加筑外郭城;d.永乐十八年,都城迁往北京,南京成为陪都。②格局明南京城由外郭城、京城、皇城和宫城多重城墙构成。a.外郭城在应天府城外围,其修建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b.京城(应天府城)不规则多边形状,防御设施之坚固完备世上罕见。第一,城门均设有瓮城;第二,城墙高大坚固,其上设有垛口13000个;第三,周边有宽阔的护城河。c.皇城第一,偏在整个城市的东南隅,为正方形;第二,正南门为洪武门,南面御道街两旁是文武官署;第三,正阳门外设有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坛、先农坛等礼制性建筑。d.宫城(大内)第一,位于钟山南麓,平面呈长方形,居皇城之中,有城墙和御河环绕;第二,宫城内由三大殿构成前朝部分,后寝部分有乾清殿、坤宁宫等重要建筑;第三,宫城正南门为午门,午门前中轴线上有端门和承天门,旁列太庙和社稷坛。e.旧城区旧城区为开放式街巷,城南商业区街巷经纬度垂直,城北有军垦农田,街道呈倾斜。④评价a.明代南京城根据实际地理形势而建,注重城市的防御功能;b.皇城和宫城布局继承前代传统,布局壮观、整齐,符合礼制要求;c.拉开了明代全国性筑城高峰的序幕,对明清北京城的修建产生了深远影响。(2)明北京城①演变a.明初,改大都为北平府;靖难之后,改北平府为北京。b.永乐十五年营建新宫城,永乐十八年正式迁都北京。c.嘉靖三年增筑外城。d.入清以后,范围、宫城、街道均未变更。②格局平面呈凸字形,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几个部分a.皇城第一,位于内城中部偏西南,没有护城河;第二,皇城前方两侧为中央主要官署,东、北部是为皇家服务的内官衙署和作坊仓库等。b.宫城(紫禁城)位于内城中央,前朝为皇极殿,后寝为乾清官。宫城前方左右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坛。③评价a.中轴线突出,重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皇城、宫城是城市中心,体现了皇帝至尊;b.街道系统、市场安排、商业中心等继承元大都特点,工商业区的发展反映了当时北京工商业者和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c.作为中国古代最后的都城,它体现了明清两代帝国大一统的气势,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都城的最后代表。215

213三、陵墓1.帝陵(1)北宋帝陵①简介a.位于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b.葬有北宋7位皇帝和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有“七帝八陵”之说;c.葬有皇后陵22座,上千座帝室成员及臣僚陪葬墓。②格局陵园建制高度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由上宫、下宫、皇后陵和陪葬墓组成。a.上宫,陵园的主体,是从陵园最南端鹊台开始,到陵台北侧神墙门的空间。第一,鹊台两座,位于陵园最南端,原状应为高大方台上建有雄伟阙楼。第二,乳台两座,位于鹊台之北,平面为长方形。第三,神道,位于乳台之北,两侧列有石像。第四,神道石像,均为60件,神墙四门外4对门狮除外,两两相对列于神道两侧石像共44件。b.神墙,宫城四周的围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第一,神墙四面正中开有神门,对称工整,布局严谨;第二,四隅建有角阙,为土木结构建筑。c.陵台,皇帝玄宫上的封土。北宋帝陵陵台分三层,呈方形覆斗状,雄踞宫城正中。d.玄宫或皇堂,陵台下部的墓室。e.皇后陵和陪葬墓,位于帝陵上宫的西北方向。皇后陵陵园布局与帝陵相同,只是规模相对缩小。石像只有30件,是帝陵的一半。f.下宫,位于上宫的西北隅,是守墓宫人进行日常祭祀的场所。③特点a.在陵区设置奉陵邑,建立寺院;b.西北设有皇家禅院,用以召集僧尼为陵主诵经祈福。(2)南宋帝陵(攒宫)①简介a.南宋前六位皇帝、皇后采用“权攒”形式葬于今浙江绍兴东南皋埠镇牌口村山下;b.权攒”是指待中原旧京恢复后,再将棺柩取出,送往巩县祖陵正式埋葬。②格局a.规模不如北宋皇陵,各陵间距不定,距离较近。第一,南宋六陵在形制上沿袭北宋旧制设有上宫、下宫和地宫;第二,没有皇陵应有的鹊台、乳台、神道石刻、神墙、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堆。b.上宫是攒宫的地面部分。第一,由棂星门、殿门、献殿、龟头组成,周围以竹篱相环绕;第二,攒宫上不起陵台,只在其上建殿堂三间,称“龟头”,用以遮蔽皇堂;第三,龟头之下是皇堂(玄宫、墓室),梓宫即放置其中;第四,皇堂又称“石藏子”,是石结构的墓室,不设墓道和墓门,石室中置棺。c.下宫外部建有竹篱,有“篱寨”之称。寨内建有前、后殿及神厨、库室、换衣厅等,是日常祭祀和驻陵人员居住的场所。(3)辽代帝陵①简介a.辽代历经9帝,加上辽世宗追尊其亡父为帝,共有帝陵10座。b.陵墓相对集中在两个地区。第一,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是契丹皇帝耶律氏的发源地;第二,老哈河流域,位于今辽宁西北的医巫闾山。②格局辽代帝陵均依山为陵,地处偏远。a.陵园布局上选择三面环山、一面开阔的箕形山谷;216

214b.在谷口利用陡峭的自然崖壁加工成陵门,往里顺次安置碑石、石人、隔墙;c.在谷底靠近山体处建造祭祀的献殿,然后在山梁上开凿墓室。③庆陵a.包括辽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和道宗永福陵三座帝陵,自东往西顺次排列,又称东陵、中陵、西陵;b.位于大兴安岭余脉黑岭的东南麓庆云山;c.三座陵墓都有陵门、享殿和神道,均为东南向,置奉陵邑和守陵户;d.都有前、中、后三个墓室,前、中室两侧各有两个耳室,形成七室墓。第一,永庆陵前室为方形,中室为圆角方形,后室及耳室均为圆形;第二,永兴陵和永福陵,前室方形,中室、后室呈八角形。e.三座陵墓都有壁画。仅东陵保存了摹本和照片资料。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4)西夏王陵①简介a.集中分布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泉齐沟南,地处贺兰山中段东麓;b.陵区西凭贺兰山,东与都城兴庆府相依,俯视银川平原,远眺黄河北流;c.陵区内共有9座王陵,惟一可确定的是仁宗的寿陵。陵区还有200多座陪葬墓。②布局特点a.陵园第一,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分为外城和陵城(内城);第二,陵园基本上坐北朝南,呈南北略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b.陵城第一,四角建有角阙,东南西北四面墙的正中门阙;第二,南门外紧邻陵城南墙建有东西长、南北窄的月城,与陵城构成“凸”字形;第三,月城南边开一门阙,门阙外东西各有碑亭一座,碑亭正南再建东西鹊台。c.陵台第一,位于陵城西北部,夯筑成八棱锥形;第二,墓室和墓道位于陵台南侧,封土拱起,北部高而宽,南部低而窄,称鱼脊梁。③6号陵6号陵是一座三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东侧室和西侧室组成。a.墓道南窄北宽,下窄上宽;从入口起,东西两壁各有两排与墓道坡度平行的柱洞;b.墓室略呈梯形,由中室和东侧室、西侧室构成。④陪葬墓a.通常由墓城、月城、碑亭、照壁、鱼脊梁、墓冢等构成。b.重点发掘的有177号陪葬墓和182号陪葬墓。第一,属于高等级陪葬墓,墓主身份为党项高级贵族;第二,两墓均为单室,显示了西夏王陵与贵族陪葬墓之间的等级差距;第三,177号陪葬墓甬道中出土的銮金铜牛和圆雕石马是西夏国难得的艺术珍品。(5)金代帝陵①简介a.女真族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共传10帝;b.完颜亮迁都燕京,择今北京市西南大房山麓为金朝皇帝陵园,初葬陵墓全部迁移;c.以后各帝后妃相继建陵于此,逐渐形成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寝。②九龙山a.简介第一,金陵主陵区,是金代皇室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北山前台地上。b.布局第一,采用中国传统陵墓建筑风格,以神道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第二,由石桥、神道、石踏道、台址(鹊台、乳台)、东西大殿、陵墙、陵寝等组成。c.岩坑遗迹——玄宫(M6)第一,坑内埋葬棺椁,确定其为墓葬;217

215第二,坑内埋葬汉白玉雕龙、雕凤的石椁,确定其为太祖阿骨打睿陵玄宫(M6);第三,玄宫为石坑竖穴,平面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坑内安置4具石椁;第四,棺内残留头骨及下肢骨,头骨处发现1件金丝凤冠及3件雕凤鸟纹白玉饰件。d.陪葬墓5座陪葬墓,位于太祖睿陵的西南,均为长方形石圹竖穴墓。(6)元代帝陵蒙元皇帝葬俗的特点:深埋土葬;不起坟冢;集中一地;葬地保密。这些奇特葬法造成陵墓扑朔迷离。(7)明代帝陵①简介a.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南京钟山南麓;b.惠帝朱允坟下落不明,景帝朱祁钰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外;c.明代其他13位皇帝均葬在北京昌平天寿山,统称十三陵。②明孝陵a.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纵深2600多米;b.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有三重城垣;c.钟山南麓除孝陵外,东边有太子朱标的东陵,西边有殉葬妃嫔的园寝;d.钟山北麓为孝陵陪葬区,分布着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开国功臣的墓葬。③明十三陵a.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宽广的山谷中,沿山势环列明代13位皇帝陵墓。b.陵区因山势筑有陵垣,陵垣上设有十口、城关、敌楼,有驻军守护。c.形制上以明孝陵为本,营建规模不一。第一,凡皇帝身前营建的,规模都非常大;第二,皇帝死后营建的,规模相对较小;第三,亡国之君崇祯帝被草草葬于贵妃田氏墓穴中,规模最小。②布局特点a.坟丘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顶;b.取消寝殿建筑,扩大献殿建筑,废止下宫及其一切形式,只保留与祭祀活动有关的设施,突出祭拜的过程和仪式的隆重;c.陵园的平面及陵垣从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为三重城垣;d.设方城明楼砌宝城;e.从明孝陵开始,调整陵前神道石刻的组合。③定陵地宫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为研究明代帝陵玄宫制度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a.位于宝城封土下正中偏后,朝向和陵宫朝向一致,坐西朝东。第一,地宫前有砖砌隧道从宝城东南侧导入;第二,石隧道与中轴线方向一致,隧道斜下延伸,尽头是玄宫封门墙即金刚墙;第三,金刚墙内是玄宫甬道,砖券,青石铺地,甬道西壁玄宫石门。b.由前殿、中殿、后殿、左配殿、右配殿组成,仿造皇帝生前居住宫殿所建。第一,除甬道和部分殿堂地面铺砖外,其余殿堂均为石砌的拱券结构;第二,每殿各有石门,门上砌出门楼,包括檐、脊、吻兽、额坊等构件。c.中殿中设汉白玉神座三个。第一,各神座前设有黄琉璃五供,计炉一、烛台和香瓶各二;第二,五供前又设青花大龙缸,缸内贮油,称为长明灯。d.后殿为玄宫的主要部分,放置皇帝和皇后棺椁。第一,正中为汉白玉石砌成的宝床,须弥座式;第二,宝床中间为万历帝的棺椁,左为孝端后,右为孝靖后;第三,三棺椁间空隙放置26只木箱,里面放满随葬品。e.左配殿为纵券,与中殿平行。第一,殿中央靠后为汉白玉宝床,配殿后壁有一券门,后面为封闭的券顶砖室;第二,右配殿和左配殿形制对称,布局、尺寸与之相同;218

216第三,左右配殿内均无随葬器物。2.宋代墓葬的类型(1)北方地区墓葬①简介a.北方地区是指宋朝版图内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南界大体在淮河到汉中一线,北与辽朝为界,西与西夏为邻。b.大部分地区自北宋建立起为宋朝统治区,“靖康之难”后沦为金朝统治区。②类型a.石室墓石室墓是指用石材构筑的墓室。宋代禁止使用石室墓,迄今发现的均为高级品官墓葬。例如,河南密县宣徽南院使冯京夫妇墓、河南方城尚书左丞范致虚家族墓等。b.土洞墓第一,适合于黄土深厚地带,关中、中原地区常见的墓葬形式;第二,靴形土洞墓,即在竖穴墓道中向旁边掏挖墓室,在唐代中晚期以来流行。c.砖室墓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是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砖室墓。第一,最显著的特征是运用雕砖和壁画两种技法;第二,唐末出现,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金代达到鼎盛,元代趋于简化,明朝以后急剧减少直至消失。d.土坑墓各时代都大量使用,宋代“漏泽园”墓葬引人注目。第一,漏泽园是指由北宋政府官方出面集资埋葬客死他乡的贫民、士兵及无主骸骨的公共墓地。第二,一般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火葬墓用陶瓷罐放置骨灰,挖小土坑埋葬;土葬墓采用土坑墓穴,将死者置于大型陶瓮或用薄皮木棺埋葬。第三,考古发现的规模最大、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三门峡漏泽园墓地。(2)南方地区墓葬南方地区是指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①长江下游地区a.简介第一,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和浙江省、上海市;第二,五代时属于南唐国和吴越国,两宋时期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b.墓葬形制第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最常见,遍布全国;第二,长方形砖室券顶墓,包括单室和并列双室两种;第三,砖框石盖顶墓,此地区最为流行,分为单室和并列双室甚至三室多种类型;第四,石室墓,数量不多,多分布在山区;第五,三合土浇浆墓,此地区宋代出现的新型墓葬,对明清墓葬产生较大影响。c.分期表10-1长江中下游地区宋墓发展演变分期时间墓葬形制特点北宋建国到真宗朝(960~1022年)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和砖石混筑墓承晚唐五代时期特点北宋中后期(1023~1127年)除竖穴土坑墓和少量的券顶砖室墓外,砖室石顶墓十分流行开始形成宋墓特点,原南唐和吴越地区墓葬开始趋于一致哲宗朝以后,砖室石顶墓、砖室墓券顶增加,石室墓和浇浆墓开始出现高宗朝到宁宗朝(1127~1208年)最主要的是砖室石顶墓底部多铺砖或石;一般有壁龛,放置随葬品理宗以后(1209~1278年)长方形双室砖墓为主,石顶墓减少,券顶墓增加,浇浆墓数量增加。墓底普遍铺砖219

217d.特点注重密封防腐,棺内随葬品得到较好的保护,出土一些极易腐烂的如丝织品、漆木器等。例如,江苏江阴夏港镇发现的孙四娘子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浇浆墓。②长江中、上游地区包括今江西省以上的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以及贵州的部分地区。a.区域墓葬第一,鄂西北和鄂北地区靠近关中和中原,流行仿木建筑砖室墓;第二,鄂东和鄂东南地区风格与长江下游地区相近,多砖室石顶墓,有单室和双室两种;第三,江西省今浙赣线以北、鄱阳湖以东地区,有竖穴土坑墓、长方形券顶砖室墓、砖室石顶墓和石室墓;第四,江西南部和西部地区以券顶砖室墓为多,同时还流行石椁墓;第五,长江上游川、渝和黔部分地区,大中型墓中长方形砖室墓和石室墓具有地方特点。c.墓葬形制第一,长方形砖室墓集中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中部地区;包括少量内壁无装饰石椁墓,墓顶分为重券、单券和叠涩券三种;北宋时期多为单室墓,南宋则多为并列双室和三室墓;随葬品方面,随葬武士俑、男女侍俑、神煞俑是其特点。第二,石室墓葬宋代流行于四川盆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区的主要墓葬形式之一。北宋后期仅在个别地方发现的墓例,数量少,构筑简单;南宋以后,带有精美石刻的仿木建筑石室墓流行,成为当地最具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式。3.辽金墓葬的类型(1)墓葬分期①早期:从契丹建国到辽景宗时期(公元10世纪初到10世纪80年代)多模仿中原唐末五代以来的墓葬形制,长斜坡阶梯式墓道等,显示汉人居室的特征。例如,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热台宝山1号墓。②中期:辽圣宗、兴宗时期(公元10世纪80年代到11世纪50年代)a.长斜坡阶梯式墓道、庭院、仿木结构砖墓门仍然流行。b.逐渐形成方形前室、方形或圆形耳室、圆形后室、穹隆顶上开启圆形或八角形孔洞。例如,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墓。③晚期:辽道宗、天祚帝时期(公元11世纪50年代到辽亡的1125年)a.长斜坡阶梯式墓道、庭院、仿木结构砖墓门、前室方形、壁画布局等变化不大b.主墓室盛行八角形和六角形的新形制。例如,辽宁阜新关山种畜场萧和夫妇墓、北镇县龙岗子村秦晋国妃墓等。(2)火葬墓流行①流行原因a.契丹人本身固有的火葬习俗,辽建国后,其中下层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火化的传统;b.受佛教传播的影响而流行起来的火葬,辽地的汉人因信仰佛教而采取火葬。②骨灰收纳形式a.用小木棺、小石棺或陶瓷罐发集后建造墓室埋葬,或直接埋入土中。b.利用死者的“真容偶像”收纳骨灰的葬去。(3)墓葬形制金代辽故地和宋故地的墓葬主要有土坑墓、砖室墓和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①土坑墓,多属中下层平民墓,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②砖室墓,多见于长城内外的辽故地,部分墓门和墓室采用仿木建筑形式,绘有彩画,金朝汉人官僚和契丹人后裔常用这种形式;③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主要在宋故地的河北南部、山西中南部和河南等地区。4.元明墓葬(1)墓葬特点①北方地区蒙古贵族保持了其固有的葬俗;②汉人墓基本上承袭了宋、金时期的传统,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发掘较多。220

218(2)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①集中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地区;②仿木建筑部分日趋简单;③唐末五代出现,元代接近尾声,明代以后基本绝迹。(3)墓葬形制①基本上继承南宋传统,除常见竖穴土坑墓外,多为砖室券顶或砖室石板顶墓;②夫妇合葬墓以双室并列墓为主,官员或富人常用金银器来随葬。(4)三合土浇浆墓调和而成的灰浆,凝固后十分坚硬,密封性能极佳,起到防腐和防盗的双重作用。②张士诚父母墓a.墓圹正方形,圹壁与墓室之间用三合土、石板、青砖护固五层;b.埋葬方法与南宋诸陵的攒宫石藏子制度完全相同;c.迄今发现的惟一的石藏子实例,为南宋陵墓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4)明代藩王王公贵族墓①往往采用大型的券顶砖室墓;②依据与当朝皇帝世系亲疏及其自身实力强弱,内容上差别很大;③陵墓受到地方传统的影响,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④随葬品数量、种类千差万别,反映了墓主人的富有程度、个人爱好和习俗。四、宋元明时期的陶瓷1.宋代陶瓷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1)成就和特点①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和名瓷的产生和发展;②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和建窑的黑釉等大瓷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宋代五大名窑①定窑a.定窑系第一,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包括定窑、平定窑、介休、太原和辽朝南部地区的窑场;第二,以划、刻、印花的精细薄胎白瓷为典型代表;第三,原料精良、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较高,部分产品用于贡御,影响较大。b.定窑简介第一,宋代北方重要窑场,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第二,始于唐后期的曲阳窑,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弱;第三,以白瓷闻名于世,胎料加工较细,胎质坚硬致密、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黄,显出象牙白质感。器物表面饰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c.工艺第一,定窑刻花,刚劲有力,以刻花卉为主;第二,定窑印花,反映了当时刻模和脱模的最高成就;第三,覆烧工艺,提高烧一次窑的产量。d.评价第一,模仿定窑器型、纹饰,学习其覆烧方法等,形成了定窑为主的定窑系;第二,长期以来装饰工艺没有太大创新,保持单色传统,入元以后,彩绘瓷成为主流,定窑传统迅速衰亡。②汝窑a.简介第一,五大名窑之一,烧造时间不长,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第二,目前全世界仅存70余件,主要收藏在台北、北京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等地。b.鉴定依据第一,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器皿较多,基本无大件;221

219第二,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颜色,透过釉层微微带些粉色;第三,瓷器以天青色为主,蓝而不艳,灰而不暗,青而不翠,给人以玉石之感;第四,在釉层中往往隐约可见一丝丝的浅褐色纹理;第五,瓷器均用支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的支钉痕。c.汝窑遗址第一,1950年,陈万里考察汝窑,发现宝丰清凉寺瓷窑遗址;第二,1987年,第一次挖掘,发现典型的御用汝瓷10余件;第三,2000年,第六次考古发掘,大大丰富了汝窑品种,有助于揭示天青釉汝瓷的特征、性质以及烧造工艺等相关问题。③官窑a.简介第一,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第二,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b.特点第一,传世品不多,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支烧;第二,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冰裂纹;第三,以含铁量较多的瓷土制胎,故胎色紫黑,足部有的不上釉,铁骨外露。c.南宋官窑遗址第一,1930年在杭州乌龟山西麓首次发现郊坛下窑址。青瓷胎薄,呈灰、褐、黑三色;施釉厚,以粉青色釉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釉面多有纹片;器口及底部露胎处,呈灰或铁色,造型优美。第二,1996~2001年间三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杭州九华山麓老虎洞窑址。南宋层作坊营建考究,出土大量精致的瓷片,胎釉特征以厚胎厚釉、厚胎薄釉为主,胎色有香灰色、深灰色和紫色、黑色等。④哥窑a.特点第一,器物胎色有浅灰、深灰、土黄、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等色调;第二,哥窑器釉层厚,釉面龟裂的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第三,釉中有致密的气泡,好像“聚沫攒珠”;第四,口沿施釉较薄,露出紫色胎骨,腹部以下无釉,深灰色底足,形成“紫口铁足”;第五,属无光釉,釉面有一种含蓄的“酥光”;第六,传世器物主要有碗、盘、洗、碟、瓶、炉、鼎等。b.窑址窑址至今仍未发现,但是存在各种观点:杭州、江西吉州、浙江龙泉。c.烧造时间存在以下观点:南宋、宋末元初、元代、南宋以后历朝仿官窑。⑤钧窑a.简介第一,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变化多样,呈现天蓝、天青、月白等;第二,花瓣形花盆、笔洗、香炉等器物上出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彩色斑块;b.窑址位于今禹州市区北关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因靠近钧台而得名。c.演变第一,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第二,从金代后期开始,钧瓷生产开始走向粗糙;第三,到了元代,钧窑器物大而厚重,釉层开始变厚,釉的流动性较强。d.评价钧窑用铜的氧化物作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来的陶瓷业有着深刻的影响。222

220(2)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①龙泉窑青瓷龙泉窑是宋代新兴起的青瓷窑,位于今浙江龙泉县境内。a.历史第一,北宋龙泉青瓷保留仿越窑、瓯窑和婺州窑遗风,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第二,南宋中期以后,数量倍增,胎质洁白,质量提高,以最名贵的品种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梅子青为世所珍,是中国古代青瓷达到高峰的典型代表;第三,入元以后持续不衰,在烧造大件器物上取得较大成就,器物除供应全国各地外,还大量远销海外;第四,明代前期产量仍很大,中期后渐衰。b.造型第一,北宋时,龙泉窑器型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有多种样式;第二,南宋时,造型更加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等亦常见,颇有特色。②景德镇青白瓷a.简介第一,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又称“影青”、“隐青”、“映青”;第二,景德元年贡瓷获得赏识,改镇名为景德镇,并设置监镇,官监民烧,创烧青白瓷。b.特征第一,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第二,釉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第三,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托、注壶、枕、油盒等;第四,刻花和印花是主要装饰方法,多在碗、盘的内壁,吃刀深浅不同,层次感很强;第五,印花图案,北宋时期主要是花卉,南宋题材更为丰富,增加许多题材。c.评价第一,青白瓷是宋元时期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第二,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其中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3)耀州窑系和磁州窑系①耀州窑a.简介第一,兼烧青瓷、青釉和白瓷,北方青瓷窑系重要代表,以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第二,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b.特征器物种类繁多,造型精巧,瓷釉晶莹温润,刻花印花工艺独特,纹样丰富华丽。第一,青釉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橄榄青色“其色温温”、“精比琢玉”;第二,装饰手法有划花、剔花、戳花、捏塑、镂空等,刻花和印花纹样丰富、多样;第三,纹样图案题材丰富,包括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佛教造像类、道教造像类及山石、流云、水波、几何纹样等;第四,种类齐全,分为餐具类、茶具类、照明具类、卫生具类等。c.评价第一,宋代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制瓷工艺精美,装饰生动优美,产品销售于国内外;第二,影响陕、豫、岭南等地区瓷窑,形成由西至东、由北至南的耀州窑体系。②磁州窑a.简介第一,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第二.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第三,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b.特征第一,磁主要烧白瓷和黑瓷,以白地釉下黑花、白地釉下酱花瓷器为特色;第二,产品种类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第三,其胎一种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223

221第四,在装饰工艺上除黑、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珍珠地划花和填彩等等;第五,图案保留民间纹饰,受北方人民喜爱,也常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为纹饰。c.评价第一,釉下彩绘装饰突破单色釉瓷器和素白瓷器局限,向着多种题材和多种纹饰发展,为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器型和纹饰民间喜闻乐见,影响范围广,以邯郸市观台镇为中心形成磁州窑体系。(4)别具一格的黑釉瓷器①吉州窑a.简介第一,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唐宋时称吉州)永和镇,故名吉州窑,又称永和窑;第二,创烧于唐,兴盛于宋,终于元代;第三,黑釉瓷独具风格,玳瑁斑、鹧鹊斑、剪纸贴花、木叶纹釉等享有盛名;b.特征第一,在装饰上,釉面色泽变化万千,色调协调滋润;第二,在纹饰上,剪纸贴花丰富瓷器装饰,木叶纹样装饰独创。②建窑a.简介第一,位于福建建阳县水吉镇;第二,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第三,北宋后期,由于建窑烧造的黑盏适于斗茶,一度为宫廷所用;第四,产品有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第五,在建窑黑釉盏盛名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很多,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b.黑釉盏第一,胎含铁量高,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第二,造型多样,敛口、敞口形式不同,圈足小而浅;第三,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第四,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等有名的品种。(5)宋代瓷器的造型与纹饰①总体风格a.民间用瓷大方朴实、经济耐用,磁州、耀州窑烧制的民间瓷品最能体现百姓喜乐;b.宫廷用瓷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哥、官、钧、汝与定窑贡瓷,最能反映皇家气派。②造型a.瓶,生活用品,口、颈和腹部显示器型变化,多修长秀美,有的短硕稳重。b.壶,为宋代生活用器中的酒具,式样多种多样。c.罐,常见生活用器,多广口,短颈,腹部丰满,整体圆润浑厚。d.炉,南北瓷窑普遍烧制的焚香用具之一,式样丰富。e.盒,生活日用品,用途广,如镜盒、药盒、油盒、粉盒、黛盒、朱盒等。f.枕,大部分属于生活用具。第一,最早见于隋,唐后大量生产,宋代以磁州窑制品最为丰富;第二,款式多样,以定窑孩儿枕最为罕见,景德镇青白瓷荷叶枕设计巧妙。③纹饰a.花卉纹和龙、风、鹿、山水景色等常作为主体纹饰而突现在各类器形的显著部位;b.回纹、卷枝卷叶纹、云头纹、钱纹、莲瓣纹等多用作边饰间饰,用以辅助主题纹饰。2.辽金瓷器(1)概述①辽代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和鸡腿壶著称,瓷烧品系大体与民窑相同;②金人继承辽宋瓷业,但无出色创造,瓷器退步,市场缩小,瓷业失去发展势头。(2)辽代陶瓷①简介224

222第一,辽代设窑烧造瓷器,大约始于辽太宗朝;第二,瓷窑集中在今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的北部;第三,主要产品是白瓷、黑瓷和三彩陶器。②造型大致可以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a.中原形式大都与同时代中原器形的样式一致。b.契丹形式第一,典型器物:鸡冠壶、鸡腿瓶、长颈瓶、凤首瓶、穿带壶、注壶及三角形碟、方碟。第二,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囊壶。③装饰辽代陶瓷的装饰多受中原风格的影响a.胎上装饰,刻花、印花、贴花第一,刻花装饰以牡丹和芍药为主;第二,贴花装饰多以皮条、皮绳、皮雕花贴在各式皮囊壶或瓶腹上。b.釉色装饰,施多种色釉、用色釉描画第一,施多种色釉装饰:有三彩器、两彩器或单色釉加彩等等。第二,用色釉描画装饰:白釉黑花器花纹简单,是辽代晚期出现的装饰方法;而在瓷器表面涂朱画彩和描金,不易保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方法。(2)金代的陶瓷①简介a.前期(金代迁都前)第一,东北地区主要窑口有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第二,制作粗糙,釉色釉面混浊,胎质粗厚且多杂质,烧结程度低,器物多有变形;第三,装饰纹样简单,仅见有白地绘黑花器物。b.后期(金代迁都后)第一,关内陶瓷有了较大发展,河北曲阳、磁县、陕西铜川、山东淄博市等均有金代瓷器发现;第二,瓷器造型多承袭宋式日用器皿,典型的有双系、三系、四系瓶,系耳罐等。②装饰和纹样:日益简化a.题材以各种折枝、缠枝、花卉为主,亦见人物、水波、鱼、鸭等。b.在工艺技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贴塑、加彩和绞釉等。第一,金代定窑的刻花、划花最为突出;第二,磁州窑的笔绘艺术最具特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c.白釉黑花装饰代表了金代磁州窑装饰艺术的高度成熟。创造性地将中国画技法以图案构图方式绘在器物显著部位,使其呈现白地黑花纹样。3.元代瓷器(1)概况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更加成熟,外销瓷增加;②发明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③高温卵白釉、红釉和蓝釉的烧成是熟练掌握各种呈色剂的标志。(2)景德镇制瓷业新成就①元青花a.青花瓷用钻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施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b.评价第一,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的制作成熟,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二,在装饰手法上,青花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装饰模式,彩绘逐渐成为陶瓷装饰主流;第三,青花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划时代的事件。c.优点225

223第一,青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受窑内气氛影响较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第二,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脱;第三,青花采用含钴天然矿物原料,国内外原料充裕;第四,青花瓷白底蓝花,明净素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d.特征第一,元代青花瓷器形大、胎厚、体重;第二,器型有罐、梅瓶、玉壶春瓶、执壶、高足杯、四系小口扁壶、菱口盘、碗等;第三,瓷器装饰层次多,画面满,层次清楚,繁而不乱;第四,纹饰采用主纹和辅纹,种类繁多,有人物故事、松竹梅、龙凤、花鸟、水禽。e.历史第一,青花创烧最早始于唐代,真正发展在元代;第二,目前我国发现的大批青花瓷出土于元代墓葬和窖藏,色泽精美、造诣较高;第三,大部分元代青花瓷器在景德镇湖田窑烧造。②釉里红a.釉里红第一,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个新品种;第二,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施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b.烧制第一,制作工序和青花相同,但烧成难度比青花大;第二,以铜红料为呈色剂,对彩料、气氛和窑温要求敏感,烧造技术难度大;第三,元代呈色鲜红的产品少,纹饰简单,大都以浓笔涂抹。③枢府卵白釉瓷a.枢府卵白釉瓷第一,枢府瓷是元代官府机构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第二,胎体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故称卵白。b.发展第一,早期器物由于釉中含铁量稍高,色微闪青;第二,晚期器物随着釉中含铁量的减少,色趋纯正。c.特征枢府器以印花为主,盘、碗等圆器采用压模印花装饰。第一,印花题材简单,龙纹和缠枝花卉纹常见;第二,印有“枢府”二字的器物,胎质、釉色、制作工艺精湛;第三,枢府瓷常见的是盘、碗、高足碗等小件器皿;第三,圈足小,足壁厚,足内无釉。(3)元代瓷器的造型与装饰①造型a.常见器形有罐、瓶、执壶、盘、碗、厘等等;b.造型继承宋代式样,在形制方面有较大变化;c.总体特征:形大、厚重。②装饰南北各地窑场采用美观、实用的装饰方法,有刻、划、印、贴、堆、镂、绘等。a.北方地区形成钧窑,红斑装饰和堆贴花装饰为元代钧窑特有;b.磁州窑器物装饰采用白地黑花加以棕色、罩以孔雀绿釉和白地绘划黑花;c.龙泉瓷器出现褐斑点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多样,以阴文印花为主;d.景德镇青白瓷大型器物上,盛行印花装饰,雕花成为新技法。10.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汝瓷[2014年山西大学研]226

224答:汝瓷是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汝瓷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其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汝窑传世品的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一类器皿较多,基本无大件。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的颜色,汝窑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有如湖水反衬的蓝色天空,俗称鸭蛋青,给人以玉石之感。2.龙门石窟[2014年北京大学研]答: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之后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续有开凿。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品,佛塔40余座。代表性的洞窟有北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3.湖州镜[2013年四川大学研]答:湖州镜是南宋湖州铸造的铜镜。出现于北宋后期,清代仍有生产。湖州镜多作葵花形,亦有圆形和方形,一般都为素背,背上铸有商标性质铭记,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宋镜)、“湖州薛晋侯造”(清镜)等。当时远销各地,广州、四川、内蒙古等地都有发现。朝鲜、日本也有流传。4.吉州窑[2012年复旦大学研]答:吉州窑是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也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尤以黑釉瓷产品著称。5.定窑[2011年北京大学研]答: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等地,曲阳在宋朝属定州,故称。该窑始烧自晚唐,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落。宋代烧造的瓷器成就最高,主要烧造白瓷,也兼烧少量的黑釉、绿釉和酱釉(即所谓“紫定”)瓷器。其白瓷盘碗采用“覆烧法”烧制,口沿部无釉,称为“芒口”。常以金、银、铜镶边。这是定窑瓷器的一大特征,覆烧法亦为该窑首创。定窑瓷器还以其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花纹变化多样,布局繁复严谨。其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等,其中印花定器最为珍贵。北宋后期,定窑还为宫廷及官府烧造瓷器,其产品在社会上名声很大,为当时全国许多地方的窑场所仿造。6.白沙宋墓[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白沙宋墓是1951年发掘的一座北宋墓葬,后宿白整理发掘报告,乃为《白沙宋墓》一书。①北宋墓葬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镇北,包括北宋末年赵大翁及其家属的3座家族墓葬,1951年进行发掘。赵大翁墓为砖筑仿木建筑结构双室墓。该墓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重要资料,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②《白沙宋墓》是指1951年12月发掘白沙宋墓,由宿白编写的发掘报告。本书为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书中全面报道了20世纪50年代初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三座宋代墓葬的发掘资料,并结合大量文献分析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作者将文献考据与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7.御土窑[2011年南开大学研]答:御土窑是指元代景德镇烧造贡瓷之窑。元世祖中统元年,以一种神秘瓷土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器颇受皇家欢迎,并为朝廷所垄断,成为专门烧造皇家御用器皿的专用土,被封为“御土”。元惠宗时孔齐《至丘直记》“饶州御土”条云,“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上作盘、盂、碗、碟、壶、注、怀、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二、简答题1.明代景德镇陶瓷发现的特点。[2015年复旦大学研]答: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部,其地之高岭盛产优质白土,称高岭土,是制瓷的最好原料。其制瓷生产始于南朝,至明代,已发展成为全国瓷业生产中心,有“景德产佳瓷,器成天下走”的美誉。明代景德镇陶瓷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227

225(1)在胎釉方面,明初以铜红釉瓷器水平最高,成化时期以斗彩著称,弘治时的低温黄釉、正德时的孔雀绿釉、嘉靖时的五彩及青花五彩都是最突出的新品种。(2)在烧造工艺上,明代开创了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的技法,以及半脱胎、脱胎器的工艺。这些均是胎釉的时代风格。(3)在造型方面,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制作精细、造型独出心裁,嘉靖、万历后,瓷器器形渐趋复杂,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但比永乐、宣德时期瓷器显得粗糙、不精细。(4)在纹饰方面,明代的瓷器画面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一脉相通。纹饰颜色和笔法同样具有时代特点,如明代初期的一笔点划写意,永乐时期纹饰的纤细等。2.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2014年吉林大学研]答: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1)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可以用两方面来概括:一是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和名瓷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和建窑的黑釉等大瓷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①定窑定窑系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包括河北定窑、山西平定窑、介休、太原和辽朝的南部地区的窑场,以划、刻、印花的精细薄胎白瓷为典型代表。由于此区原料精良、工艺先进,自晚唐五代始,产品一直有较高的质量,部分产品上贡御用,因而产生较大影响。②汝窑汝窑为五大名窑之一,其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汝窑传世品的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一类器皿较多,基本无大件。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的颜色,汝窑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有如湖水反衬的蓝色天空,俗称鸭蛋青,给人以玉石之感。③官窑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传世品不多,但是有自身的特点。其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支烧,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冰裂纹。因以含铁量较多的瓷土制胎,故胎色紫黑,足部有的不上釉,铁骨外露。④哥窑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至今还有许多传世品为世所珍。哥窑瓷器的特征有:哥窑器物胎色有浅灰、深灰、土黄、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等色调;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⑤钧窑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但是由于钧窑器釉料中含有铜,釉色呈现天蓝、天青、月白等多种变化,还出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其开创的用铜的氧化物作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来的陶瓷业有着深刻的影响。3.莫高窟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征。[2013年中山大学研]答: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共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1)北朝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风貌。(2)隋唐时期228

226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3)五代和宋时期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4)西夏和元时期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三、论述1.说出10个古代王朝首都及其现在所在城市,选择其中一个评述。[2014年南京大学研]答:(1)古代王朝首都①秦,都咸阳,现陕西省咸阳市。②西汉,都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③东汉,都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④西晋,都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⑤东晋,都建康,现江苏省南京市。⑥隋,都长安,隋炀帝曾建东都洛阳,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⑦唐,都长安,因袭隋,洛阳为东都,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⑧北宋,都开封,称东京,建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东京现河南省开封市,西京现河南省洛阳市,南京现河南省商丘市,北京现河北省大名县。⑨南宋,行在临安,现浙江省杭州市。⑩明,初期都南京,后都北京,建中都凤阳府,南京现江苏省南京市,北京现北京市,凤阳府现安徽省凤阳县。(2)南京评述①南京,又称建康、金陵、建邺、应天等。依山带水、虎踞龙盘之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及明初所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现为江苏省省会。②三国吴大帝孙权是第一个建建康城,并以建康为都的,当时是处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此后,建康城渐成气势,东晋及南朝都在建康建都,其间还留下了大量的轶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者反应了东晋的衰落、灭亡,后者反映出南朝极盛的佛教信仰,其中不乏梁武帝等皇帝信仰佛教者。③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称应天府,对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奠定了南京城现在的格局。④1851~1864年的太平军曾改南京为天京,并以天京为都城,同清政府对抗。清代的南京,经济发达、人文勃兴,乃是“形胜之地”,清廷也曾设江宁织造于南京。2.论述北宋都城的布局特点。[2012年西北大学研]答:北宋东京城的建设处在唐末开始的封建城市制度发生变革的过程中,故东京城既有与唐长安城、洛阳城明显不同的新特点,也有不可摆脱的传统特色。东京城的布局特点有:(1)东京城的规划布局中宫城仍旧在全城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内干道以宫城为中心向四周伸展的传统封建都城布局。但相比隋唐时期宫城居于北部中央、其前设立皇城,东京城宫城居全城之中,内城包围着宫城,内城之外设外城,形成以宫城为中心的三重城式布局。(2)以宫城和御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宫城位于城市的中心。城南御街拓宽,形成宫城前广场。御街两边设千步廊,布置中央官署。这种布局形式不仅突出了宫城的中心地位,也强化了御街的中轴线地位。(3)城区内部街道空间的变化。由坊墙、市墙隔离出来的封闭的街道空间,转变为由各种行业、店铺和居民住宅构成的开放式街道空间。街道成为商业、手工业、消费服务行业等各种城市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同时街道229

227也成为居民交往的场所。(4)改革旧的城市分区规划。①发展为开放的遍布街巷的商业区、手工业区和居民区,并出现新的仓厂区和瓦子一类的娱乐服务性用地。②各种用地在城内混杂相间,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用地界定。(5)改革旧坊制,以开放的街巷式代替旧的里坊制。(6)开放的街市和各类集市代替了唐代的集中市制。原来仅在城门附近和临河地段开设的商业店铺发展到各街巷,形成遍布全城的商业网,在主要交通干道和宫城附近发展成中心商业区。3.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11年南京大学研]答:(1)元大都的特点①概述元大都位于明清北京旧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筑城工程大致完成。元大都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是唐长安城以后又一规划完整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结构组成,主要宫殿建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外郭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00米,东西城墙略长。城墙全部用夯土建成,底宽24米,高12米,上宽8米。城外有护城河。大都拥有11座城门,除北面仅设二门外,其余均开三门。外城四角还设有角楼。元大都城的中轴线起于外城的丽正门,贯穿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为明清时期北京城所继承。②皇城皇城位于大都城中心偏西南,皇城的中部为连续的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为御苑。太液池西南建有大量的宫殿建筑,北部是兴圣宫,南部是太子宫和隆福宫。③宫城在皇城的东部,宫城的东西墙和明清故宫的东西墙相同。元代宫城秉承金制,为前殿后阁的布局,前朝为大明殿,后寝为延春阁。大明殿的位置在今天故宫乾清殿等后三殿的位置。延春阁在今天景山的位置。④居民区大都的居民区划分得十分整齐,基本建制称坊。全城设50坊,每个坊内分10个左右间距相等的胡同,每个胡同又通向大街。大都的街道整齐划一,是我国后期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内由九条南北大街和九条东西大街组成,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国中九经九纬”的记载。两条南北大街之间平行等距离地排列着东西向的胡同,出入十分方便。街巷的宽度与文献记载的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基本相符。大都城内的各类坛庙、衙署等布置也都很讲究,太庙和社稷坛的安排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规定。各类建筑占地等级分明,一般平民建筑占地不得突破胡同。⑤水系大都水系是由水利专家郭守敬规划的,其城内水系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漕运水系统,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进京物资可以通过通惠河直抵海子,解决了漕运问题。二是宫苑用水系统,通过金水河将玉泉山水引入太液池,解决了宫苑用水问题。(2)元大都对后世的影响总的来讲,元大都三重城墙的重城结构,继承了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格局,同时在城市规划上参照《周礼·考工记》安排城内布局,街道系统采用开放式的纵街横巷,城内建筑严格遵照等级制度,布局严整,循礼有序,成为了历史时期晚期都城规划的典范。元大都的城市制度是对宋以来发生的城市变革的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元代的陪都和离宫制度又很发达,多为清代所继承。230

2282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