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国考古学通论参考书目: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古学概论》结构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 (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2、考古学的定义: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实物资料。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2、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的特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应该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地加工的。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的。如:石块、古脊椎动物(二)文物知识: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可称为遗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物”,翻译成英文是“CulturalRelics”。1、文物的定义: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2、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必须具备的条件:(1)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具体到文物个体,不一定同时具备三方面的价值,但必须具备某一方面的价值。历史价值:指对研究、认识历史具有帮助。如西周的青铜器利簋,记载了周武王克商的时间(“武王克商,惟甲子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延安窑洞毛主席故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陕北的艰苦卓越的岁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的一页。如:西周利簋艺术价值: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如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中“马踏飞燕”青铜雕塑,天马行空,极富想象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精美的陶瓷器、青铜器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商代早期郑州商代遗址中发现的原始瓷片,把中国瓷器产生的历史由东汉提前到商代。1986年甘肃天水市郊放马滩西汉文景时期古墓中发现古纸,纸上绘有地图,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张实例,纠正了《后汉书》关于造纸术起源于东汉宦官蔡伦的误记,把中国造纸起源提前200年。这些都具有科学价值。文物价值的大小是决定文物等级或是否属于文物的重要方面。(2)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代表性。我国土地辽阔,历史悠久,因此文物众多,而我国的财力有限,只能根据我们的国力,(忍痛割爱)在众多文物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保护。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经重点发掘的遗址有几十处之多,但国家重点保护,在遗址上建博物馆的也只有半坡、大河村等几处,大多数遗址在考古活动后进行了回填。郑州西山古城遗址,属仰韶文化晚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已经回填。即使受国家保护的文物,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这些文物有的也受到一定的损害。如南京六朝古墓,巩义北宋皇陵,都在田野农田之内,损害相当厉害。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似乎是一对矛盾,怎样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郑州商城遗址城墙的损坏,徐州东汉采石厂的损毁.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只好以损害文物为代价。但文物是不可再生,损坏了就不可再恢复了。在文物保护方面我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认识观念和经费的投入。(3)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广泛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应当是我国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和各个领域的代表性文物,要具有广泛性。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尊重、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 3、文物(遗存)的分类与分级管理:(1)文物的分类:文物(遗存)通常可分为可移动文物(遗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两大类。可移动文物(遗物)指形体较小而可以移动的遗存,如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和装饰品等器物;不可移动文物(遗迹)指形体较大而固定而不可移动的遗存,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都市、城堡、坟墓等建筑和设施。(2)文物的分级管理:①可移动的文物,称馆藏文物,收藏保存在博物馆、纪念馆和科研机构中,分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一、二、三级文物。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级藏品中需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一级文物: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二、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三、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四、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五、反映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六、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七、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八、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九、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十、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十一、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十二、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其它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十三、其它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代表性文物.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供参考)一、玉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或有研究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具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一个地区或作坊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二、陶器——能代表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特殊,器形完整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器形完整的.三、瓷器——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有年款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独创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著名窑别的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著名工匠的代表作.四、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五、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六、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七、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代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八、甲骨--所记内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龟甲、兽骨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对甲骨能起断代作用的. 九、符牌印章——文字精美、质料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很高艺术价值的玺印、封泥和符牌;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历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印章.十、货币——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存世数量极少的或成套的货币以及钱范和钞版;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中的珍品.十一、牙雕——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十二、竹雕——时代确切,在竹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或特征的;款识准确,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十三、漆器——款识准确,遗存稀少,能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漆工艺品种的;造型、纹饰、雕工、色调、工艺水平高而完整无缺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十四、珐琅——款识准确,遗存稀少,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造型、纹饰、釉色、掐丝等工艺水平高而又完好的.十五、织绣——遗存稀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早期实物或实物印痕;时代较早,有准确的纪年及产地的;基本保持原色能代表一个历史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历代名人使用、保存下来的精品;著名工艺家的代表作十六、古籍善本——宋、金、元旧刻;宋、元旧抄;明及明以前稿本和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抄本;明、清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批校题跋;及明刻、清抄中内容、版本、印刷技术上有特色或具有其他特点的稿本. 十七、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十八、武器——在重要战役(包括起义中)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情节、数量稀少的武器;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武器;历代名人使用过的武器十九、宣传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或由中共中央、地方党政组织印发、内容重要、数量稀少的传单、标语、宣传画、捷报、号外等.二十、证物——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政策,数量稀少,与各地区、各党派团体有直接关系,具有特殊历史情节的旗帜、印章、证件等.二十一、文件——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文件原件;重要文件原件不存在的存世稀少的早期翻印件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翻印件;反映各党派团体的有关重要会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二十二、名人遗物——已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各党派团体领导人、著名爱国侨胞、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签署件;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生活用品.注:二、三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可依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类推.②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型与分级保护:A、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型:包括:1、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2、石窟寺、3、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4、石刻及其它、5、古遗址、6、古墓葬等六类;B、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划分为:a、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c、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公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批共2348处。其中1961年第一批180处,1982年第二批62处,1988年第三批258处,1996年第四批150处,2001年第五批518处,2006年第六批108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万余处,县级保护单位3万余处,文物点已登记的有30余万处。因此,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只占我国经文物普查所知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一小部分。第一批(1961年,180处):(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三元里平英团遗址(广州三元里),金田起义地址(广西桂平金田村),太平天国忠王府(江苏苏州),韶山冲毛主席旧居(湖南韶山),北京大学红楼,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二)石窟寺(共14处)云冈石窟(山西大同),莫高窟(甘肃敦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榆林窟(甘肃安西),响堂山石窟(河北邯郸)等(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太室阙(东汉河南登封)少室阙(河南登封,东汉)嵩岳寺塔(北魏河南登封)大雁塔(唐陕西西安)铁塔(北宋河南开封市)六和塔(南宋浙江杭州市)曲阜孔庙及孔府(金至清山东省曲阜)故宫(明、清北京)万里长城-八达岭(明北京延庆)天坛(明北京)布达拉宫(明至民国西藏拉萨)等(四)石刻及其他(共11处)西安碑林(汉至近代陕西西安)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南宋江苏苏州)沧州铁狮子(后周河北沧县)等 (五)古遗址(共26处)周口店遗址(旧石器时代北京市房山县)仰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渑池县)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西安市)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县)郑州商代遗址(商河南省郑州市)殷墟(殷河南省安阳市)丰镐遗址(周陕西省长安县)临淄齐国故城(周山东省益都县)曲阜鲁国故城(周至汉山东省曲阜县)侯马晋国遗址(东周山西省侯马市)阿房宫遗址(秦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西汉陕西省西安市)汉魏洛阳故城(东汉至北魏河南省洛阳市)大明宫遗址(唐陕西省西安市)等(六)古墓葬(共19处)黄帝陵(陕西省黄陵县)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县)秦始皇陵(秦陕西省临潼县)茂陵(西汉陕西省兴平县汉武帝墓)霍去病墓(西汉陕西省兴平县)辽阳壁画墓群(汉至晋辽宁省辽阳市)昭陵(唐陕西省乾县唐太宗墓)乾陵(唐陕西省乾县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d、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1、要有保护范围、2、要有标志说明、3、要有记录档案、4、要有专门保管机构或专人管理。目前我国的文物大多数都属于国家所有,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外国很羡慕我们),但由于我国目前国力有限,怎样保护好它们也是一个很大的任务。文物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一个包袱。鉴于此,近年来国家提倡私人合法收藏文物,国家法律予以保护。岳飞墓(南宋、浙江省杭州市)明孝陵(明、江苏省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墓)十三陵(明、北京市昌平县)清东陵(清、河北省遵化县)清西陵(清、河北省易县) e、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和近年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第四批1座,共计100座.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1北京2.承德3大同4南京5.泉州6.景德镇7.曲阜8.洛阳9.开封10.苏州11扬州12杭州13绍兴14江陵15.长沙16广州17.桂林18.成都19.遵义20.昆明21大理22.拉萨23.西安24.延安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1天津2.保定3.平遥4.呼和浩特5.沈阳6上海7镇江8.常熟9.徐州10.淮安11.宁波12.歙县13.寿县14.亳州15.福州16.漳州17.南昌18.济南19.安阳20.南阳21.商丘22.武汉23.襄樊24.潮州25.重庆26阆中27宜宾28自贡29镇远30丽江31日喀则32韩城33榆林34武威35张掖36.敦煌37银川38喀什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1正定2邯郸3新绛4代县5祁县6哈尔滨7吉林8.集安9衢州10.临海11.长汀12.赣州13.青岛14.聊城15邹城16淄博17郑州18浚县19随州20钟祥21岳阳22肇庆23.佛山24梅州25雷州26柳州27琼山28乐山29都江堰30泸州31建水32巍山33.江孜34.咸阳35.汉中36天水37同仁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94年1月4日至今)1凤凰 f、世界遗产:截止目前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被批准公布的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7处,仅少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我国37处世界遗产名单:长城1987.12北京故宫1987.12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山东泰山1987.12安徽黄山1990.12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西藏布达拉宫1994.12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云南丽江古城1997.12山西平遥古城1997.12江苏苏州古典园林1997.12北京颐和园1998.11北京天坛1998.11重庆大足石刻1999.1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明十三陵(北京)、明孝陵(南京)2003.7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三江并流(云南)2003.7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2004.7澳门历史城区(2005.7);安阳殷墟(2006.7);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2006.7)“中国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2007.7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7福建土楼2008.7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2008.7(二)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1、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与最终目标:虽然考古学的研究是以物质的遗存为依据,但作为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不应限于对古代遗迹、遗物的描述和分类,也不应限于鉴定遗迹、遗物的年代和判明它们的用途与制造方法。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2、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文物既可以包括古代文物、近代、现代文物,而考古学研究的是古代的遗存,这就存在着一个时间范围问题。考古学研究的上限,始于人类的产生,其下限,我国考古界一般定在明代结束。三、我国考古文物管理、科研机构:1、国家文物管理机构:国家文物管理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或文化厅——市县文化局2、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考古、文博专业;各省、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各市、县文化馆等。四、考古学的功用: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之所以在近年来得到发展,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特殊的功用。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考古学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补史,即用考古材料来补充文献历史的缺佚(失)。研究历史靠两种材料: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材料;历史时代文献材料的片面性文献不能全面而真实的反映历史原貌。文献的这些不足需要我们用考古材料来补充。考古学补史的任务特别突出.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之所以取得远远超越于前代的成就,这是与考古学的新成就密不可分的。如史前时代的研究、夏商周研究等等。二是证史,即用考古材料来证实史实。封建史学:主要依据文献材料;近代史学:讲求实证,即用实物资料来验证文献记载。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即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互相验证,这样才有说服力。“二重证据法”成为近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三是纠史或辨史,即用考古材料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文献材料是史家写作而成,其中难免夹杂着作者的主观好恶,特别是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字句上可能出现讹误现象,因此文献材料可能有错误。而考古材料就成于当时人之手,是“历劫而不变”,因此比文献材料具有更强的可信性。当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发生矛盾时,应以考古材料为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上甲—报丁—报乙—报丙王国维研究甲骨文,纠正了《史记》的错误,应为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的顺序。第二节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研究的方法、步骤一、考古学文化:1、狭义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我们日常用语中的“文化”一词,多半是指精神方面的,(如文化程度,文化大省)这是狭义的文化;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等。 2、考古学文化的定义: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以夏鼐先生的表述为准,即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概念中所谓的同一时代、共同地区都是相对的,究竟多长的时限为同一时代,共同地区的范围又有多大,这是需要对最后一项内容的研究之后加以限定的。因此,在这一定义的三项要素中,最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这一项。3、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方法:就目前世界范围来讲,在考古学文化的命名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定名法。(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乡镇或村庄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这种方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欧洲的莫斯特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国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2)在以小地名命名的基础上加前缀的命名方法。如甘肃仰韶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浙江龙山文化等等。为了避免混乱,许多这一类名称已改用当地典型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如甘肃仰韶文化改为马家窑文化,湖北龙山文化改为石家河文化,浙江龙山文化改为良渚文化。(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文化遗存命名,(或者叫小地名加后缀的命名方法)。 这是由于发掘地点中不止一个文化,可对地名加后缀,以资区别,如庙底沟二期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见屈家岭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后冈二期文化、后冈三期文化(后冈三叠层)等等。(4)以文化特征(或特征性遗物、纹样等)来命名的方法。如解放前仰韶文化与彩陶文化是同一个概念,龙山文化与黑陶文化是同一个概念。这种命名方法近年来已不经常使用。因为这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5)以同一类型遗址中文化遗存最丰富、最能反映其文化的遗址来命名。如青莲岗文化--北辛文化,花厅遗址--大汶口文化,登封玉村类型--洛达庙类型(郑州)--二里头文化等。(6)以时代、朝代或国家、古族的名称来命名。如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青铜时代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先商文化、商周文化、两汉文化、楚文化等。这种命名方法,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考古学文化,他们属于泛指,故不应属考古学文化之列。4、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类型:(1)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存在时间较长的考古学文化依其存在时间的先后而分为前后不同的几个期别。如二里头文化分为细分为一、二、三、四期,粗分为前、后两期。一期最早,四期最晚。 (2)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在考古学文化内部,一般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类型的使用主要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主要用来表示因时间早晚而造成的差别。如仰韶文化划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苏北地区的青莲冈文化分为青莲岗类型、刘林类型和花厅类型等。二是反映地域性差别,即在考古学文化内部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形成的地域性特征,这种情况又多称为地方类型。如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东下冯类型,裴李岗文化的裴李岗类型、贾湖类型等。(3)要正确区分考古学文化不同分期、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分期之间与不同类型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我国就不能分出不同分期与不同类型。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可用“大同小异”来概括,应注意“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当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其不同分期、不同类型之间其文化特征大同小异、未发生质变时,可视为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不同类型,否则,当它们之间小异大同、即发生了质变时,则应视为另一文化。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是与其特有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的,即考古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有的方法论。考古学有三大特有的研究方法,一是考古地层学,二是考古类型学,三是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一)考古地层学:1、考古地层学的定义:地层学是科学地收集实物资料的基本方法论。所谓考古地层学,是指对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的学问。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尽管二者属于不同学科,有很大区别,但在堆积层次相互叠压的基本原理上是相通的,因此考古学就借用了地质学上的这一概念。在进行地层学研究时,首先碰到的是文化层的概念。因为考古学研究的是文化层,而不是其它的地层。 2、文化层:(1)文化层的定义:所谓文化层,是指包含有人类活动遗存的堆积层。一个地方只要有人类长期居住,在那里进行各种活动,就会在天然的地表上普遍形成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包含有古代器物、建筑遗存,生活垃圾等。这种“熟土”中由于含有有机质,土色一般呈灰色,或者由于先民用火的关系而呈红褐色。无论在土质还是在土色上,这种被称为文化层的“熟土”都有别于未经人类扰动过的天然土壤--“生土”。(2)文化层形成的原因:文化层主要是人为形成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A、一种是一次形成论,即文化层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在短时间内一次形成的。如房屋坏了之后推倒重建,旧房子的墙体等摊平后就形成了新的文化层堆积。或者市是由于自然或战争等原因将旧有聚落或城市完全毁坏,新来的居民在旧地重建新的定居点。这种一次性形成的文化层堆积,不管其厚度如何,其代表的时间一般是较短的。B、二是逐渐形成论,即文化堆积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生产一些废弃物,如灰尘、垃圾、腐烂的植物及损坏的日用品等,这些东西大都是不加处理地随意抛弃。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在局部地段内或某些废弃的遗迹内形成颜色不同的文化层堆积。此外,在居住区及其周围,也会因为自然淤积或根据需要而进行认为垫土产生不断加高的现象。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在一个遗址内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层的过程。 (3)判断文化层应注意的事项:由于文化层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既有短期一次形成的情况,也有较长时期逐渐形成的现象,因此不能按文化层的厚度来估定其存在时间的长短,按文化层的厚度来估定其年代的做法是不科学。文化层不一定是水平的,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水平的。这有自然原因,如遗址立地在丘陵坡地或坑洼不平的平面上、水土流失等,也有人为原因,如筑高挖低、后代人的破坏等。因此,位于同一深度的遗存不一定属于同一层位,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可以高低相差甚远。3、两种主要的地层关系:在田野发掘中常见的地层关系主要有两种:(1)叠压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层相互重叠,这种关系就是叠压关系。人类在一个地点居住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若干层内涵有差别的堆积,它们通常以相互叠压的形式出现。如果一个地点人类的居住不连续,有时候会在文化层之间形成不包含人类活动遗存的自然堆积层,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地点较晚的堆积总是叠压在较早的堆积上,即较早时期形成的堆积在下,较晚时期形成的堆积在上。这是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据此,可以确定考古遗存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通常,我们把相互叠压的文化层比做一本写在大地上的历史书(地书),每一层好比书的一页,考古发掘就是逐页翻读这本地书。(“三峡五千年历史的地书”)理论上这本地书可以逐页翻读,但由于后来人类活动而形成新的文化层的同时,往往要破坏旧有的文化层,甚至会把它全部消灭。所以在一个遗址中曾经形成过的文化层,并非全部都能逐页翻读。 (2)打破关系:即晚期的遗迹向深处破坏了早期的文化层。在人类的生存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从事建造房屋和窖穴、挖坑取土、掘沟凿井、埋葬死者等各种活动,从而对原有的堆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具有打破关系的遗迹单位中,打破别的单位的单位相对较迟,而被打破的单位相对较早,这是考古地层学的又一个基本原则。据此,可以依据打破关系来确定考古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3)共存关系:在叠压或打破的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4)其它复杂的地层关系:(5)文化层对考古发掘的意义:文化层对考古发掘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把同一时代的遗迹和遗物串联在了一起;另一方面,相互叠压或打破的文化层提供了确定时代早晚关系的可靠根据。(二)考古类型学:要区别复杂的地层关系,关键在区分和识别文化层土色的不同和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土色的不同,主要靠地层学;而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则主要靠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定义:如果说地层学是科学地收集实物资料的基本方法论,是从地质学引入的一种方法,那么,类型学则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和分析、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受到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的。 类型学又称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通过对考古遗存中器物的形态排比,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推断其年代的早晚,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2、进行类型学研究的步骤:(1)选择地层关系比较清楚、出土单位明确的典型性器物作为标本。典型性器物,是指一种考古学文化或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只能感最常见的、并构成基本组合的那些器物。典型器物应具备的基本条件:a、出土数量多;b、易损器类;c、变化速度快;d、变化幅度大。因此陶器是类型学研究的最佳器物,瓷器、铜器和其它类别器物也可做类型学研究。(2)对这些典型器物做型和式的区分。所谓型,习惯上是把同类器物中具有平行发展的并列关系的叫型;型表示某一种器物内的小类,型与型之间,或小类与小类之间具有并列发展关系的不同演化轨迹。型多用A、B、C、D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小类之内还可以继续划分为不同的小型,称为亚型,用a、b、c、d等小写字母附在大写字母之下的形式表示,如Aa型、Ab型、Ac型等。式,是同类器物中具有继承发展的先后关系者叫式;式与式之间具有内在的传承关系。具有先后发展关系的式组成某类器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就是某一型器物的发展谱系。式一般用罗马数字I、II、III或阿拉伯数字如1式、2式、3式等表示。(3)在区分型和式基础上对器物进行分析排比,最后确定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如苏秉琦将宝鸡斗鸡台墓地所出陶鬲分为四型:A型袋足鬲B型联裆鬲C型折足鬲D型矮足鬲 将四种不同类型的鬲又分成不同的式:(三)文化因素分析方法:1.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定义:文化因素分析是指通过对考古学文化构成因素的分析来揭示该考古学文化的内涵的方法。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既有对其先行文化的继承与变革,又有对其同时的周围其它文化的借鉴、吸收和融合。因此该文化包含有不同的文化因素,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从考古学文化内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来源即不同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就有可能揭示其起源和形成的奥秘,发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科学根据。2.如何正确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1)不要认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是一个只具有单一文化因素的整体,而应剖析其文化内涵,分析其内部结构;(2)文化因素分析,必须引入“量”的概念。没有量的统计和对比,就很难确定其中各种因素所占的地位,以致对其文化因素做出错误判断;(3)正确区分考古学文化内涵的不同文化因素,需在与其它有关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出不同因素的不同特点及不同来源;(4)文化因素分析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在分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有助于考察文化因素构成的发展和变化;(5)文化因素分析必须以类型学的分析为前提,只有这样,文化因素的分析才具有科学的依据。 三星堆遗址:新干商墓的文化性质:文化因素不单纯,既有中原商文化因素,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因素;二者中地方特色因素居主要地位,商文化因素仅居次要地位。因此判断它们是土著文化,非商文化,而只是受到商文化的影响。三、考古学的研究步骤:考古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一)考古调查(田野调查)、(二)考古发掘(田野发掘)、(三)整理资料、(四)编写报告(一)考古调查(田野调查):调查是为发掘做准备。只有经过调查,才能选定发掘的地点和对象,并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发掘。在调查之前,要广泛查阅文献,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和地名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得到探求各种遗迹、遗物的线索。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图、照像和测量等各种记录,并适当采集标本,以便在室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1957年徐旭生对豫西进行考古调查,在河南偃师发现二里头文化。(二)考古发掘(田野发掘):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整个考古活动的中心。1、必须恪守地层学的原则,谨防不顾地层、一味挖“宝”的滥掘、甚至盗掘行为。考古最终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不是为了寻找世俗的所谓“宝物”。文物的价值绝不是世俗的人们所能认识到的。一件普通的器物,哪怕是一件陶器,只要是能为阐明历史问题服务,它就具有相当大的价值。(汲冢竹书的被损毁)(当今盗墓行为的猖獗)2、要有敬业的工作态度:(举例:邹衡、郑振香、刘一曼、我去安阳工作站的感受) 3、要掌握科学的发掘方法:考古发掘就是要把埋没在地下的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在揭露过程中,遗迹和遗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发掘工作都是对遗迹和遗物的破坏。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在于采取最妥当、最严密的方法,使这种损坏降到最低的限度。为此要讲究科学的发掘方法。(1)钻探:在正式发掘前通过钻探了解地下遗物、遗迹的范围和分布情况。探铲(洛阳铲):探铲的铲头部分呈半个纵切的罐头筒形,直径约十厘米,极便于采取地下小面积的土样。铲头上装有2米左右的木杆,木杆上可以在加绳子,所以这种探铲一般可探到地下五、六米的深度。钻探时为尽可能减少对遗迹遗物的损害,不宜将探眼打得太密集。外国:电气探测法:通过探针插入地下观察其电阻大小来确定地下遗存的类别。探测1米以内的地面,对我国厚达2米以上的文化层不大适用。水下考古用音响探测法。(2)“布方”发掘:所谓布方,就是将确定的发掘范围划分成若干长方或正方形,在长方或正方形线与线的交叉点打上木桩作为标志。按照布好的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顺次发掘。方与方之间的隔梁到发掘过程的末尾再挖掉(为便于人行走、放置发掘物和防止墙壁坍塌)。发掘居住遗址经常使用“探沟发掘法”和“探方发掘法”两种方法。“探沟发掘法”为开2米*10米或2米*5米的沟,一般用于小面积的试掘。探方发掘法是在发掘的遗址上,划分出5米*5米或10米*10米的若干正方,一般用于大面积的发掘。探方(或探沟)必须统一编号,以求将发掘出来的遗迹、遗物汇合起来,有条不紊地纳入总体记录中。 对各种遗物,则要究明它们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除了标明层位以外,还要记明坐标,以备查考。在全部发掘过程中,都要做好记录工作。记录的方式主要分文字、绘图和照像3种,必要时还要制作模型。考古发掘工作的原则,就是要做到能够根据这些记录及所采集的器物,恢复居住址或墓葬在未发掘前原状。田野调查与田野发掘,因都在野外进行,合称“田野考古”。(三)整理资料发掘以后的资料整理是十分细致并相当费事、费时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1)洗刷器物;(2)编号;(3)修复;(4绘图照相;(5)制作卡片;(6)对器物做类型学研究,断定其年代。(四)编写报告: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结果都应以报告的形式发表,以便他人使用这些考古资料。若发掘报告要数年时间才能编写完毕,应先发表发掘简报。发掘报告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序论:包括遗址或墓葬的位置、所处地理环境、古今地理沿革、发掘历史和前人的工作、发掘单位和参加发掘人员,发掘方式等。(2)正文:包括文化层堆积,遗迹和遗物的描述。(3)结论:包括文化遗存的时代和性质、年代和分期、发掘收获,和尚需解决的问题。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两项,称为室内考古。 第三节考古学上的年代考古学是“时间”的科学。因此,在整理从调查发掘中所得的各种资料时,最基本的一环,是要判断遗迹和遗物的年代。这便是考古学上的“年代学”。考古学上的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一、相对年代:1、相对年代的定义:相对年代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如某种文化比另一文化早或晚,某一地层比另一地层早或晚,某一遗物比另一遗物早或晚。2、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这是考古学范围内的两种主要的断代法。即在田野发掘工作中,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存打破关系可以确定。在研究室中根据器物类型学的排比也可以确定。 二、绝对年代:1、绝对年代的定义:绝对年代是指以时间计算单位来计算所发现遗迹或遗物的具体年代。2、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1)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2)利用器物的纪年铭文断代(内证):在调查发掘所得的许多实物资料中,碑碣、墓志、简牍以及其他各种器物的纪年铭文本身就标明了其年代,是断定绝对年代的可靠的内证。如年号钱、碑文、青铜器的铭文等(秦权:“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利簋:惟甲子朝,武王克商)(3)利用标准器断代(外证):器物本身标明年代的终究是少数。为解决大多数没有铭文的文物年代问题,可以选择那些有明确时间的文物为标准器,去确定那些没有铭文的同类器物的年代。这是目前考古界经常使用的断代方法之一。但外证的可信性要低于内证。(4)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断代: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最近几十年来,各种自然科学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a、放射性碳素断代: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它是考古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年代的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利比1949年开始用于考古年代测定。常用的标本有木炭、炭化的种子、果实、骨头、毛发、贝壳等,以木炭最为理想。又分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法。其误差可由树木年轮断代对比校正。 b、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前者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的年代测定。后者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地层断代的技术,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c、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来进行断代的技术。适用于陶器及其他火烧粘土样品。d、钾-氩法断代:利用矿物质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它是古人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断代方法之一,主要应用于地质学上测定火成岩的年代。e、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它是现阶段最精确的断代方法。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考古研究全部过程的各个方面。遗址的勘察、出土文物的保养和修复、遗迹的保护,都需要应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各种专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古代遗迹、遗物包含了许多古代社会的信息,单凭考古工作者的直观观察和传统技术还不足以充分了解,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物的成分、原料及其来源、制造工艺、年代等进行考察、测定和分析,则会取得很多可靠的研究成果。除上面介绍的现代科技在测定年代上的作用外,还用于卫星遥感技术、残存脂肪酸分析法、孢粉分析法、DNA鉴定等等。空中勘测: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考察大面积的遗址和沙漠中的古代城址或建筑物,也可以从地面上显示的几何图形来分辨埋在地下的遗迹。空中鸟瞰,视野广阔,借助照相可以得到在地面调查中不易察觉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遥感技术,是空中照相技术的扩展。遥感设备取得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在遥感设备中产生的反应,使得对地面不同目标的观察效率大大提高。 3、残存脂肪酸分析法:通过对考古出土的器物上所携带的动植物中所含脂肪酸的成分分析来测定生物类型的方法。其原理是:所有动植物体内都有脂肪,而脂肪酸是脂肪最基本的构成物质,不同物种其脂肪酸的成分也各不相同。生物死后其体内的脂肪酸不会被分解,而且能够长期不变地保存下来。通过将测试样品气化,提取脂肪酸,用色谱仪分析,测定脂肪酸成分,可以判断出测试样品的物种。测试样品种类主要有各种生物、携带生物脂肪酸的各种器物,如砍伐树木、宰杀动物的石器、盛煮食物的陶器等。4、孢粉分析法:通过对考古出土的植物的花粉和孢子的鉴定、分析来考察认识一个地区特定时期生物种类、植被和环境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孢粉可以长期广泛地保存在古代文化堆积中。通过对它们分离取样、在显微镜下分析研究,可以复原古代植被的状况和周围环境。5.DNA鉴定: 第四节考古学简史一、考古學產生於近代歐洲:(一)考古學產生於近代歐洲的歷史背景:考古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欧洲,从15世纪开始,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上升的阶段。由于新大洲的发现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大大开阔眼界,改变传统的世界观,他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这时,人们试图以进化论的理论为指导,按照近代自然科学的传统,以严格的科学方法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证思想确立,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科学的近代考古学从此得以成立。(二)欧洲近代考古学的主要成就:1、考古学分期的完善:(1)“三期论”的提出: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C.J.汤姆森从该馆所藏的史前古物着眼,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 ,认为史前时代的丹麦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提出:1865年英国的J.卢伯克(1834~1913)使用希腊语的词根,创造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名词,以表示两个石器时代的存在。(3)铜石并用时代的概念:1877年意大利的基耶里克提出铜石并用时代的概念,是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的一个过渡期。(4)中石器时代的概念:1892年,英国的A.布朗提出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应有一个过渡期,称为“中石器时代”。2、考古地层学的产生和成熟:考古学有两个基本的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这两个方法论若得不到确立,就不能说考古学的真正成熟。(1)1859年英国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一同到法国北部索姆河畔的阿布维利调查一个旧石器遗址,遗址年代由地质学家根据地质学上的地层原理确定。考古学与地质学的相结合,是考古学的一个巨大转折,标志着地层学的产生。(2)1863年以后意大利考古学家G.菲奥雷利对庞培古城遗址的发掘,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H。谢利曼对特洛伊古城的科学发掘,都是严格按地层堆积进行的,标志着地层学的成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庞培古城遗址为罗马时代城市遗址,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维苏威火山脚下。始建于前6世纪,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培城全部埋入火山灰下。1848年.菲奥雷利即从事庞培城的发掘,1863年主持发掘,注意地层堆积规律的观察和研究。 特洛伊古城,位于现在土耳其西北部小亚细亚半岛。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记述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战争的故事,但人们长期认为特洛伊城是虚构的。1870——189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利曼发掘特洛伊城址,特洛伊的真实存在才得以确认。谢利曼(1822——1890)是原是德国商人,少年时在其父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乔利的《通史》中看到一幅特洛伊的想象图,引起了很大兴趣,后来又读了《荷马史诗》,于是渴望找到特洛伊。46岁后谢利曼弃商从事考古,找到并按地层堆积科学发掘出了这座城址。英国考古学家高度评价谢利曼说:“近代考古学是伴随着谢利曼开始的。”3、考古类型学的产生和成熟:(1)1843年丹麦的沃尔索发表《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强调按照器物的形制进行分类的重要性,标志着类型学的产生。(2)1903年瑞典的O.蒙特柳斯发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在首章《方法论》中,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标志着类型学理论的成熟。4、“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1892——1957)提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以“文化”代替“时期”。这主要是因为考古学的“文化”有地域上的局限性,一种“文化”不能代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时期,各种不同的“文化”往往在同一个时期中并存,实际上是各自代表具有同样文化传统的共同体。二、近现代重要的考古发现:1、法国、德国、意大利学者对埃及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18世纪末,当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在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碑上的三体文字为学者们考释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重要的钥匙;1822年法国学者J.-F.商博良释出了这种象形文字,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商博良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后,引起了欧洲人对埃及的古迹和古物发生更大的兴趣。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考察队到埃及各地调查发掘。商博良(1790——1832)是埃及学的创始人,1808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熟习埃及文等6种东方语言。1822年成功释读埃及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方尖碑石印本上的象形文字,这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后到埃及考古发掘。2、德国人J.J.温克尔曼(1717~1768)最早利用古代遗物研究欧洲古代历史:德国J.J.温克尔曼(1717~1768)开始利用古代的遗物,而不是专靠古代的文献,从事欧洲古代史的研究。他以保存在罗马等地的许多古代美术品为资料,写成他的名著《古代美术史》。有的学者称他为“考古学之父”,可见他对考古学影响之大,尽管古代美术史并不等于考古学。3、1856年发现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发现:尼安德特人是欧洲早期智人化石代表,1856年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小洞里,化石包括颅骨和部分肢骨,伴存有发达的石器。4、西亚的考古工作:19世纪初,在波斯境内发现了刻有楔形文字的摩崖石刻,为古波斯文、古埃兰文和古巴比伦文。1842年,法国人博塔开始发掘尼尼微城址(古代西亚新亚述帝国都城遗址,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市,底格里斯河东岸。始建于前8世纪末,前612年为巴比伦毁灭。)。次年又发现了亚述王朝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址。1845~1851年英国人A.H.莱亚德也在尼姆鲁德和尼尼微发掘出亚述时代的许多石刻浮雕、楔形文字的石刻和泥板。5、庞培古城遗址和特洛伊古城的发掘 6、国际考古学会议的召开:186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国际会议”,这使得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普遍的承认。7、法国和西班牙境内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的陆续发现:法国诺克斯洞穴的野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牝鹿,轮廓准确,形态逼真,它们与洞穴中的象牙或兽骨的雕刻品一起被称为“洞穴艺术”或“旧石器艺术”。8、美洲玛雅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墨西哥和秘鲁是美洲古代文明的两个中心,20世纪初美英学者对墨西哥的马雅文化和奥尔梅克文化等都作过分析和研究,发现美洲当时所知的最早石器,还发现处于开始栽培阶段的玉蜀黍遗存,后来还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地发现其他早期的农作物遗存,为美洲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和俄国)对中国进行考古调查发掘: 在中国,帝国主义者为了凯觎中国的领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纷纷派遣探险队到新疆,搞考古调查、发掘,以掠取古物。当时中国的考古学界,还停留在金石学的阶段,没有人到野外去做考古发掘工作。10、英国考古学家M.惠勒对考古调查发掘的更加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惠勒(1890——1976)先后在英格兰、威尔士、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考古,总结前代田野考古学家们的经验并加以发展,除了提高发掘的技术以外,还强调要提高发掘的目标。他主张考古学家要掘出古代的“人民” ,而不仅仅是掘出古代的文物。后来,他把他的观点和方法写成一本题为《从土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的书,是现代田野考古学的杰作。11、印度哈拉帕城址和摩亨佐达罗城址的发掘考古: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J.H.马歇尔对哈拉帕城址和摩亨佐达罗城址进行发掘,纠正了吠陀时代以前的印度完全处在史前时代的错误结论,使印度文明史提前到公元前第2千年的前半期。12、中国的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始及其成就13、埃及以外的非洲地区的考古发现:埃及以外的非洲地区曾被看作“黑暗大陆”,没有什么古代文化可言。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南非和东非发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1960年以后,在肯尼亚发现了早于直立人的能人化石。因此学术界认为东非可能是人类最初的摇篮。三、中国考古学简史:(一)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前中国考古学的萌芽:1、东汉袁康《越绝书·宝剑篇》将中国社会分为石、玉、铜、铁四个时期,与汤姆森“三期说”有异曲同工之处。《越绝书·宝剑篇》:“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不敢服。”2、西晋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魏王墓的盗掘与汲冢竹书的发现: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盗墓贼不准盗掘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残存十余车竹简,皆蝌蚪文,经过整理,以编年体叙述了夏商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历史,后来称为《竹书纪年》。3、唐宋时期石鼓文和诅楚文的发现: 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在十块鼓形的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国国君游猎情况,所刻书体为大篆,即文,为秦国刻石,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刻石文字。原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时发现诅楚文,为秦国刻石,内容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已发现三石,但后来原石和拓片渐失传。4、金石学的产生与北宋、清代金石学的成就:我国古代具有近代考古学色彩的学科是金石学。所谓金石学是指我国古代对铜器、石刻、玉器等的收集和研究的学问。金石学产生于北宋,以吕大临《考古图》、王黼《宣和博古图》等为代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乾隆时编撰《西清古鉴》等书。民间顾炎武、端方、吴大征等都是金石名家。(二)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学者对欧洲考古学成就的介绍: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趋于成熟。当时已有一些中国学者对他们的业绩十分注意,曾在著作中加以介绍。例如: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介绍西洋史学思想时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不逮者。”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更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3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2、西方国家和日本、俄国等对中国的考古调查与挖掘: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和文化掠夺,纷纷派遣考察团或探险队进入我国境内进行调查和挖掘,主要在我国的新疆、甘肃、内蒙、东北地区、北京、河南等地。主要有: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桑志伟、瑞典的斯文赫定、安特生、日本的鸟居龙藏、俄国的克列缅茨、科兹洛夫等。造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极大破坏,使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但也把西方的考古知识与实践带到了中国,对中国考古学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3、中国近代三大考古发现之一——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这些新发现给中国传统学术带来了新的机会,以此为契机,中国学术由古代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变。王国维“古来新学问起,皆由新发现”,有了新发现,才能作出超越前人的新发现。这三大发现一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1900年敦煌文书的发现,和二十世纪初流沙坠简的发现。(1)1899年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2)1903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3)1904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甲骨文研究书籍孙诒让(1848~1908),清末经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其代表性著作《周礼正义》八十六卷,是《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作。孙氏1904年所作《契文举例》二卷,内容分为月日、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十类,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著作。当时他已认识到甲骨文应为商代书契,象形字多而形声字少。他是认识甲骨文字的第一人,不过只是认得一些单字,尚未能读通辞句。(4)罗振玉《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1866~1940)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浙江上虞县人。罗振玉是最初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他从1906年着手搜集甲骨,总数近20000片,成为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1910年所著《殷商贞卜文字考》,首先考定甲骨出土地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地判明甲骨属“殷室王朝的遗物”。随后,编成《殷虚书契前编》(1912)、《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殷虚书契续编》(1933)四书,共收甲骨5000余片,是殷墟正式发掘前零星出土甲骨的最重要集录。罗氏所著《殷虚书契考释》一书,考释出甲骨文561个,是迄今为止考释甲骨文最多的一个学者。罗氏对金文、简牍、敦煌文书等研究都有重要贡献。此外,罗振玉还于1908和1922年两度抢救内阁大库档案,集资回收,租屋整理,使大批珍贵的明清史料免遭毁灭。因此罗氏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贡献的人。罗振玉政治上比较守旧,曾参预清室的复辟活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满洲国”傀儡政权成立后,曾任伪满参议府参议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5)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古史新证》等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金石学家。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年轻时受罗振玉支助,留学日本,1922年应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1923年在退位清帝左右任南书房行走。1924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古史新证》及《尚书》、《说文》、《仪礼》等课程。王国维的重要贡献,是他在治学方法上,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考据方法,成功地结合起来,创立和提倡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材料并重,古文字古器物之学与经史之学相互表里。同时,又以阙疑的态度,谨慎地对待学术问题,这样,他便取得了前辈学者和同辈学者所无法比拟的成就。 王国维研究商代甲骨,最早突破文字考释的范围,将其作为原始的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所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周制度论》及《古史新证》等。他第一次证实《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使商史成为信史。4、中国近代三大考古发现之二——敦煌文书的发现与研究:(1)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石室(第十七窟),室内藏满东晋到宋代的古代文物遗书。(2)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骗走近30箱带回英国;(3)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掠走10余箱有重要价值的经卷;(4)1909年将劫余文书运至北京,途中又遭封建官僚和日本人、俄国人的劫掠。(5)1965年在莫高窟第122窟窟前遗址中又有少量发现目前敦煌学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其内容包括5——11世纪六、七百年的古代文物,有佛典,其它宗教文献,经、史、子、集,官私档案,医药天文等,有许多用古代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字写成,如吐蕃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5、中国近代三大考古发现之三——流沙坠简的发现:(1)今甘肃北部、内蒙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古时泛称“居延”或“弱水流沙”,遍地沙,绵延300公里。汉武帝时,这里是汉王朝与匈奴激烈争夺之地,汉政府曾在这一带屯戍,修筑军事设施。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城障烽塞遗址。但久远的岁月掩盖了昔日的痕迹,千百年来,汉时边地生活的真实状况,后人已难以知晓。 (2)1906——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西北汉烽燧遗址掘获汉简705枚,1913——1915年又获84枚;(3)1913年沙畹教授公布实物照片533支;(4)1914年,罗振玉、王国维在日本出版《流沙坠简》;(5)1930——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发现汉简一万多枚;(6)1959年7月,在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469枚,秋在18号汉墓发现10枚;(7)1972——1976年,发现2万余枚;(8)1986年放马滩汉墓发现480余枚;迄今共发现近35000枚。三十年代以前出土的叫居延汉简(旧简);七十年代以后出土的叫居延新简。6、安特生对仰韶遗址的发掘及对中国学术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当时受聘为北洋政府的矿政顾问(1914——1924),他于1921年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并首次发掘了以彩陶和磨制石器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进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名称。这次发掘是把西方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带到中国、演示给国人的第一次,震撼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在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仰韶遗址的发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安特生还在甘肃、青海调查发掘大批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把以上的发现分成齐家、仰韶(半山)、马厂、辛店、寺洼(卡约)和沙井6期,并推测它们的绝对年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 7、1926年李济对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在中国境内的田野考古发掘。李济(1896~1979),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湖北钟祥人。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人类学讲师,1926年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共同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1929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新中国成立前的考古工作,1949年以后为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8、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对新疆进行的考古工作:1927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与中国团体学术协会联合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旭生)和北大考古学会黄文弼、袁复礼参加,经费由斯文赫定负担。收获丰富。后黄文弼撰成《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9、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的成立,是考古学在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考古学组,后(1929年)任命李济(不用马衡)为考古学组主任;傅斯年给考古组提出任务:“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东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最重要的考古机构。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石璋如、郭宝钧、尹达(刘耀)、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都是这一组织的著名的考古学家。10、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机构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是考古学在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成立后,同年10月派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从1928年到1937年间对安阳殷墟共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发掘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清理了10座商代王陵,上千座人牲祭祀坑,出土了22000多片有字甲骨文。新中国成立后,殷墟发掘取得进一步成就。对殷墟的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发掘。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也培养出了众多业绩辉煌的考古学家,他们从殷墟走向世界,促进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和繁荣。11、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对北京周口店的发掘及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学产生初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对世界人类化石研究具有重要影响。(1)1921年第一枚人科动物牙齿化石的发现:中国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安特生和奥地利人师丹斯基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北京周口店采掘脊椎动物化石时,发现龙骨山遗址,后在瑞典整理所出动物化石,发现一枚人科动物的牙齿化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与美国主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始了周口店的发掘。(3)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裴文中(1904~198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河北省滦县人。裴文中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第1地点首次发现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为人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1933~1934年他主持发掘山顶洞遗址,又获得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后留学法国,从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攻旧石器时代考古学,1937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研究员,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博物馆学会主席等职。(4)1933年裴文中和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及其文化。贾兰坡(1908~20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河北省玉田县人。1931年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1935年,他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1936年11月接连发现3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解放后先后主持发掘丁村遗址、□河遗址、西侯度文化、峙峪文化和许家窑人遗址的的发掘后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周口店工作站站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周口店的人类化石研究,是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合作进行的,标本由该院负责人保管,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本被弄得下落不明。12、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1930年吴金鼎、李济、梁思永对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13、梁思永发现著名的后冈“三叠层”,开创了我国考古地层学理论。梁思永(1904~1954)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广东新会人。梁思永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获硕士学位。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对中国田野考古走上科学的轨道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安阳殷墟、城子崖遗址和两城镇后冈遗址等考古发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为该所的建立和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梁思永在学术上的最重要成就,是1931年通过后冈遗址的“三叠层”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第一次明确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两种新石器文与历史时期遗存的相对年代,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考古学开始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14、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的成立及进行的考古发掘:1929年11月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在北平成立,设有考古组,徐炳昶(旭生)、苏秉琦为代表人物。1930年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15、苏秉琦撰写《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瓦鬲的研究》,开创了中国考古类型学理论。苏秉琦(1909~1997),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34~1949年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1949年以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授,兼考古教研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会长。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为中国考古人才的培养、为中国考古学理论的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苏秉琦从1934年起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在他所著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瓦鬲的研究》(1948)报告中,对所出土的陶器做了深入研究,奠定了我国考古类型学的基础。16、我国南方首次发现史前新石器遗址——良渚遗址: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于1933~1936年在浙江的一些地方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发现并发掘良渚遗址。17、1944年,夏鼐重新发掘齐家文化的墓葬,第一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证据,批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夏鼐(1910~1985),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浙江省温州市人。1934年夏鼐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193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该校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1979年起,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会长。1944年夏鼐在甘肃宁定县阳洼湾发掘齐家文化的墓葬,第一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证据,纠正了安特生1925年在甘肃远古文化分期问题上的错误论断。18、古文字研究的新进展:(1)董作宾对甲骨文研究的重大贡献董作宾(1895~1963),中国现代甲骨学家。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3~1924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1928~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28至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主编《殷虚文字甲编》(1948)和《殷虚文字乙编》(1948~1953)二书, 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按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将甲骨文分成五期,从而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2)郭沫若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字鼎堂。四川省乐山县人。郭沫若1923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后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旅居日本,进行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开拓者,对古文字学有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以及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是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领导人。郭沫若在古文字上的贡献,一是在甲骨文方面:《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辞中的古代社会》(1928年),《卜辞通纂》(1933年),《殷契粹编》(1937年),晚年担任集成性大型甲骨资料汇编《甲骨文合集》的主编。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周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在金文方面:《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31)、《两周金文辞大系》(1932)、《金文丛考》(1932)、《金文余释之余》(1932)、《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935)等。郭沫若还创造了标准器断代法,对两周时期的有铭铜器,特别是西周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把“一团混沌”的传世铜器,第一次变成完整的体系,成为可供古史研究利用的科学资料。郭沫若创立的标准器比较法,至今仍为金文研究者所沿用。 甲骨文研究的“四堂”:唐兰:“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开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古,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甲骨文研究除“四堂”外,还有唐兰、于省吾、陈梦家、胡厚宣等,解放以后有李学勤、裘锡圭等。(三)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考古队伍的成长: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从事考古工作的只有几十位,他们中很多不是学考古出身的。(1)1952——1955年由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四期考古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三百多名考古人员。(2)1952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办,培养了大批考古专门人才;随后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也先后设立考古专业。(3)中国考古学会的成立:中国考古学会是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1979年成立,夏鼐、苏秉琦、徐苹芳先后担任理事长。2、考古发掘水平的提高:考古学虽然产生于欧洲,但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展。田野考古最初是由李济、梁思永从美国学来的,梁思永、苏秉琦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了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等理论,石璋如在殷墟发掘中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发掘方法,如布方等;50年代后,夏鼐对中国实行的那套田野考古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苏秉琦对类型学有开拓之功。在梁思永、夏鼐、苏秉琦等考古学大师的指导下,中国考古学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3、考古发掘工作的新进展:(1)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已找到旧石器时代遗存,并且发现了年代早于北京人的元谋人和蓝田人,提早了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上限。各地发现的200多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代表了人类进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年代序列,利用各种手段复原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新石器时代考古:a,早期文化遗存的发现(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和大地湾遗址等),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驱,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工艺的起源有重要的帮助。b、在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也发现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等)。c,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被详细区分为不同类型,对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进行命名及类型划分,在黄河下游发现了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并对山东龙山文化试作类型分析,江汉地区发现有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在太湖附近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并对良渚文化进行命名;北阴阳营遗址的发现。各地的原始文化,既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又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共同组成丰富多采的中华远古文化。(3)青铜时代的研究:A,青铜铸造业出现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现有早期铜器标本的科学鉴定表明,中国至迟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B,夏代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对传说中夏人活动关系密切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进行了调查发掘,又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二里头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分期和划分类型的工作。 C,商殷时代的考古研究:现已发现商代早期两座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同时,北起长城内外,南至长江中游,都曾发现商殷时期的遗迹或遗物。其中较重要的有:黄陂盘龙城遗址、清江吴城遗址、藁城台西遗址、铜山丘湾社祀遗址、益都苏埠屯商墓,以及辽宁喀左、山西石楼、陕西城固、湖南宁乡等地接连出土的铜器。对安阳殷墟继续发掘并进行详细的文化分期,小屯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又发现两批刻辞甲骨。D,西周时期的田野考古工作:50年代通过丰镐地区的发掘,初步建立起西周考古的断代标尺。70年代以来,在周原遗址先后发掘了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并且出土一批周初的甲骨文,又曾多次发现铜器窖藏。其他地方的重要发掘有:洛阳东郊的西周王室铸铜遗址,北京琉璃河的燕国早期贵族墓地,山西翼城晋侯墓地等。各地成批出土的西周铜器,不少具有王世明确的长篇铭文,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E,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对集中代表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列国都城,都作过勘察工作;各地发掘的几千座东周墓葬,如曾侯乙墓、江陵楚墓等。(4)铁器时代考古:过去不被重视的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考古研究,3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古不考三代以下”的状况早已改变。A,历代都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已经全面展开。 B,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陵墓制度。历代帝陵方面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马俑坑等的发掘,西汉诸陵的调查和杜陵门址、寝殿的发掘,六朝陵墓的调查和若干帝陵的发掘,北魏方山永固陵的发掘,唐代和北宋诸陵的调查,以及南唐二陵、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发掘。各地发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数以万计,积累资料较多的地区都已分别进行了各代墓葬的编年研究。各地墓葬所出数千方墓志,又对文献记载中的史实有许多补正。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考古》杂志于2001年组织选定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1.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2.云南元谋人的发现3.陕西蓝田人的发现4.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5.广东曲江马坝人的发现6.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与发掘7.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8.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9.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掘10.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1.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2.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3.湖南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4.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5.河南渑池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6.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7.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8.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9.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 20.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1.湖北京山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2.河南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23.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4.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25.上海青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6.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27.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28.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29.甘肃临洮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0.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31.辽宁凌源、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掘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3.广东曲江石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4.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35.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36.台湾台北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7.甘肃广河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38.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39.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40.内蒙古赤峰夏家店早期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41.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42.河南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43.河南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44.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方国遗址的发掘45.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46.江西清江吴城商时期青铜文化遗址的发掘47.江西新干商代晚期大型墓葬的发掘48.四川广汉三星堆相当于商代晚期祭祀器物坑的发掘49.陕西周原西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50.陕西丰镐西周都城遗址与墓地的发现与发掘51.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与贵族墓地的发掘52.山西曲沃西周晋国贵族墓地的发掘53.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的发掘54.山西侯马东周晋国故城遗址的发掘55.河南新郑东周郑韩故城遗址的发掘56.河北易县战国中晚期燕下都遗址的发掘57.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的发掘58.湖北江陵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周围东周墓群的发掘59.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60.湖北铜绿山西周至汉代矿冶遗址的发掘61.陕西咸阳秦咸阳城及秦宫殿遗址的调查与发掘62.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勘探与发掘63.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与龙岗秦墓的发掘64.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65.陕西西汉帝陵的调查及陵园的勘探与发掘66.河北满城汉墓的发掘67.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的发掘 68.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69.广州汉代南越王墓的发掘70.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发掘71.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的发掘72.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及贵族墓地的发掘73.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的发现与发掘74.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5.新疆楼兰汉晋楼兰古国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76.新疆民丰尼雅汉晋时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77.河北临漳曹魏、北朝邺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8.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的发现79.江苏南京地区东晋、南朝模印拼嵌砖画大墓及大族家族墓地的发掘80.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调查与发掘81.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调查82.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室、贵族墓葬的调查与发掘83.甘肃敦煌石窟的发现84.山东青州龙兴寺古代窖藏佛教造像的发现85.隋大兴唐长安城址的调查与发掘86.隋唐洛阳城及宋代衙署庭院遗址的勘探与发掘87.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发掘88.陕西唐陵陪葬墓的发掘.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的清理发掘90.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 哈拉和卓公元4~8世纪墓群的发掘及文书的发现91.黑龙江宁安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调查与发掘(1963~1965年度)92.江苏南京五代南唐二陵的发掘93.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墓的发掘94.河南禹县白沙宋墓的发掘95.宁夏银川西夏王陵的调查与发掘96.浙江南宋龙泉窑遗址的调查与发掘97.陕西铜川唐至明代耀州窑遗址的发掘98.西藏古格王国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99.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勘察与发掘100.北京明定陵的发掘4、综合性、理论性研究的深入:(1)夏鼐考古学文化的定名理论(2)苏秉琦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的提出: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田野考古的普遍展开,人们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1975年,苏先生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问题》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是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包括一部分青铜文化)横纵两方面的关系,即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延续及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各个区域内在的基本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的源流关系。系是区内文化发展的先后序列。类型是文化区内的区域性差异,是文化的分支。区是表示横的关系,是空间分布,是块块;系是表示 纵的关系,是时间的垂直关系,是条条;类型是分支。所以区、系、类型整体上又可称为“条块”说。六大区系: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严文明提出不同的六大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甘青文化区、长江文化区、江浙文化区、燕辽文化区;区、系、类型理论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总框架和总谱系,反映了中国早期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彻底打破了中原一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单源说,阐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由多元逐渐走向一统的历史进程。(3)苏秉琦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道路的探索——古文化、古城、古国、方国、帝国理论的提出。 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一节旧石器时代考古一、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1、石器时代的定义:考古学上划分时代,一般是以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尺度的。所谓石器时代,就是人类使用的劳动生产工具,主要是以石材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考古学上把金属冶炼出现之前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除石器外,还有木器、骨器、角器、陶质工具、小件铜制品等。2、石器时代的分期与上下限:(1)石器时代的分期: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金)石并用时代 (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外还有小件铜器)(2)我国石器时代的上下限:180万年前(西侯度文化)--1万年前--结束于4千年以前(二里头文化)因此石器时代占中国、也是世界全部历史的99。8%以上,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石器时代。3、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开始诞生,并向现代人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时期的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属古人类(化石人)范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进入现代人范畴)A、古人类的类型:分猿人(直立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和智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两个类型。B、化石: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遗物和遗迹。化石的形成原因:生物死后,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会迅速消失;只有当机体埋藏在这些因素不起作用的介质中时,才能保存下来。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生物体得到埋藏,免受外界的风化和破坏;此外,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要发生石化作用。石化作用分填充作用、交替作用和蒸馏作用等。a、填充作用:动物死后,肉体很快腐烂,但其骨骼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如果这时为泥沙或其它物质所掩埋,被封闭起来,不受风化和破坏,因而便保存下来。在带有矿物质的地下水通过骨骼的孔隙流过时,会将矿物质填充在骨骼里,使原来的生物组织得到保存而形成化石。填充作用所形成的化石,一般都比较坚硬和沉重。骨化石就是这样形成的;b 、交替作用: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的某些成分会在地下遭到溶解和破坏而被另一种矿物质所代替,使原来的形状仍得到保存,这就是经过交替作用而形成的化石。一般的木化石就是这样形成的,植物的木质部分在地下难以保存,由二氧化硅交替石化便成木化石;c、蒸馏作用:埋在地下的生物,其中的一些水分和挥发性的物质蒸发后,在地层内仍保存有碳质印痕,这便是蒸馏作用形成的化石。植物的树叶和种子化石就是通过蒸馏作用形成的。(2)旧石器时代在地质学上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3)旧石器时代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主要为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人们从事采集、渔猎的生活,多居住在洞穴中,这时期陶器尚未出现。旧石器的制作与类型:a、选择石料:硬度、韧度;从砾石到燧石、石英岩、砂岩、角页岩等b、打制石器:分直接打击法(分锤击法、摔击法、砸击法、碰砧法等)和间接打击法(通过用带尖的木棒或骨棒作为中介物来打击石片),分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两种。c、石器的修整:对其边缘和刃部。d、旧石器的种类: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等。e、石器与天然石块的区别:石器是人类有意的、有目的的制作的,它与因自然力而破裂的石块有很大区别。石器上一般带有以下特征:台面、打击点、劈裂面、半锥体、波状纹等。而自然撞击的石块上没有。二、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一)直立人及其文化1.西侯度文化a、1961和1962年发现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b、发现石制品32件,采用了锤击、砸击和碰砧3种方法,有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反映出石器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c、还发现烧骨、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化石。d、西侯度文化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年代为距今180万年, 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2.元谋人及其文化A、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B、发现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牙齿粗壮,唇面比较平坦,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C、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有石核和刮削器。D、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E、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3.蓝田人及其文化a、1963年和1964年发现于陜西省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B、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陈家窝的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如额骨非常低平,眉嵴硕大粗壮,吻部突出,下颌后倾,头骨骨壁厚,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中国最早的头骨)c、公王岭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D、年代为距今约100—65万年。4.北京人及其文化(1)人类化石a、1921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b、1921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c、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d、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f、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g、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10 万件以上)、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3)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巨大学术意义:北京人遗址是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数据。在北京人发现之前,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和德国的海德堡人已经问世,但材料较少,直立人的地位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二)早期智人及其文化1.丁村人及其文化:a、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b、遗址中出土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3枚牙齿化石,两枚门齿舌面呈铲形,比北京人的细小。这两枚门齿与现代蒙古人种的没有明显差别;c、石器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d、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2.大荔人(陜西大荔)3.许家窑人(山西阳高)4.马坝人(广东曲江)5.桐梓人(贵州桐梓)6.长阳人(湖北长阳)(三)晚期智人及其文化1.山顶洞人及其文化a、1930年发现,1933~1934年发掘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b、山顶洞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应当为墓葬(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埋葬),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共代表8 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c、出土了石器(数量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骨角器(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和穿孔饰物(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和刻沟的骨管等。装饰品的出现,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第二节新石器时代一、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一)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1、新石器革命(农业革命)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经济革命。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由打制石器发展到磨制石器;(2)经济生活由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掠夺性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家畜饲养业为主的生产性经济;(3)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这时期出现了固定的村落和墓葬;(4)陶器的出现(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极大地方面了人们的生活。 以上几个因素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其中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2、新石器时代所处的时代(1)这时期的人类已属现代人的范畴;(2)地质时代上为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3)上下限: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1世纪(夏代)(也有观点认为下限为公元前3500年:仰韶文化后期)(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1、早期阶段:又称“前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今11000年——7500 年;文化特征为:(1)前期陶器尚未出现,后期陶器虽已出现但尚处在萌芽期,具有很大的原始性,火候低,质地粗疏,吸水性强,器形不规整,器形多为圜底器和平底器,皆为手制;(2)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很少,而且只是局部(刃部)磨光;石器中已出现农业工具(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3)农业尚处在“砍倒烧光”的“火耕农业”阶段(初级农业);(4)家畜饲养业以饲养牛、羊之类的食草动物为主(以谷物为主要饲料的猪还很少)。根据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等文化遗存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生活的变革,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发展阶段:2、中期阶段:又称“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今7500年——5500年;文化特征为:(1)制陶技术比仰韶期有很大进步,慢轮修整普遍出现;夹砂陶比例下降,泥制陶比例上升;器形有圜底器、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等;彩陶在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中普遍出现;(2)石器已发展到以磨制为主,由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石器已普遍出现;翻土农具(石铲、石锄等)大量出现;(3)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4)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得到发展,猪已成为主要的家畜。3、晚期阶段:又称“龙山期”,年代大约为距今5500年——4000年;文化特征为:(1)制陶技术达到史前时代的最高水平,普遍使用快轮制陶,器型规整,造型美观,胎壁薄;陶系以灰、黑陶为主,器形中出现了以斝、鬲、鬹、甗为代表的袋足炊器;(2)石器磨制精致,器形变小,作为礼器性质的玉器普遍出现;(3)农业经济进入到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4 )冶铜业初步发展,表明这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5)城址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1、区、系、类型理论的产生: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田野考古的普遍展开,人们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其代表是1975年,苏秉琦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问题》2、区、系、类型理论的含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是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包括一部分青铜文化)横纵两方面的关系,即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延续及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各个区域内在的基本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的源流关系,而产生不同文化特征的基本原因则是地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系是同一区内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文化区内的区域性差异,表现为各自存在数量不一的分支,也就是类型。区是表示横的关系,是空间分布,是块块;系是纵的关系,是时间的垂直关系,是条条;类型是分支。所以区、系、类型整体上又可称为“条块”说。3、新石器时代六大区系:(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严文明提出不同的六大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甘青文化区、长江文化区、江浙文化区、燕辽文化区;4 、区、系、类型理论的意义:区、系、类型理论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总框架和总谱系,反映了中国早期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彻底打破了中原一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单源说,阐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由多元逐渐走向一统的历史进程。二、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黄河中游地区指现在的河南、河北、山西、陜西交界地区,这里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历史发展进程早、文化遗存丰富、发展序列清楚,而且对其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成为我国新石器文化断代的标尺。(我国也是这一地区最早从新石器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的门坎。)(一)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早期文化1.裴李岗文化(河南中部地区):(1)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2)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3)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4)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稻等农作物,以磨制石镰、石锄和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为主要农具。(5)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6)住房分方形和圆形,半地穴式建筑。(7)该文化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空白。(8)贾湖遗址介绍:a.裴李岗文化遗址,位于河南舞阳贾湖村。1983~1987年发掘。b.发现25支保存完好的骨笛,用丹顶鹤腿骨制成,有5孔、6孔、7孔和8孔等几种,多数有7个音孔,是中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能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还出现了变化音,且发音准,音质好。吹奏实验,现在仍可以演奏音乐。比贾湖遗址晚两千年的半坡陶埙仅能吹出一个二度音程;余姚河姆渡的陶埙,也只能吹出一个小三度音程。c.这些珍贵的骨笛,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而且现在还能演奏的乐器,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为我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具有重大学术意义。2、磁山文化(豫北、冀南地区)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东南约一公里的台地上,1972年发现,1976年至1978年进行发掘,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是惊人的。还发现有陶器和石器(图)。3.老官台文化(关中地区)老官台文化因首先在陜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陜西境内的渭河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二)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中期文化—仰韶文化1.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命名。2.主要分布在河南、陜西和山西境内。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陜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河南渑池仰韶村、陜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濮阳西水坡等。3.年代为距今7000~5000年。4.由于遗存中含有彩陶,也曾称彩陶文化。5.仰韶文化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6.该文化因存在时间长、分布地域广而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半坡类型(关中)、庙底沟类型(豫西)、西王村类型( 晋南)、大河村类型(河南中部)、下王岗类型(豫西南鄂西北)、后冈类型(豫北冀南)等7、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征(1)村落和房屋建筑:a、仰韶文化居民营建聚落多选在河谷阶地上(高台文化)。b、村落已有一定规划和布局。一般分居住区、窑场和墓地。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它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在姜寨发现百余座房子,分5个建筑群,屋门均朝向中心广场。每个建筑群都有一座大房子与20座中小型房子,共同组成一个向心的完整原始聚落建筑群。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C、房屋分地上建筑和半地穴建筑,有圆形和方形,墙壁多为木骨泥墙。(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以从事锄耕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种植粟、黍、白菜、芥菜等。(用石斧砍林辟地,用石铲和石锄翻地松土,用长方形石刀和两侧带缺口陶刀收割作物,用石磨棒在石磨盘上滚碾加工粮食。)饲养狗、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兼事采集与渔猎活动。(3)陶器与陶符:a、制陶业发达,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B、陶色为红褐色。其中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C 、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4)墓葬: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晚期墓地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中华第一龙)(三)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庙底沟二期文化:在河南陜县庙底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除发现仰韶文化以外,还发现由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遗存,称庙底沟二期文化。年代为前2900—前2500年。文化遗存有圆形房子、氏族公共墓地及罐、盆、鼎、斝等陶器,陶器具有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特点。该遗址的发现,为确定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继承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在中国史前考古中是一项重要突破。2、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因1930年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是继仰韶文化后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包括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河南龙山文化是分布在以河南地区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包括分布在河南省境内的多处龙山文化遗存。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1)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河南龙山文化经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洛阳王湾、临汝煤山、登封王城岗、陜县三里桥、永城王油坊、淅川下王岗、安阳后冈等。(2 )河南龙山文化的类型:五个类型:三里桥类型(豫西)、下王岗类型(豫西南)、王湾类型(豫中)、后冈类型(豫北冀南)和造律台类型(王油坊类型)。(3)河南龙山文化的文化特征a、制陶业进步,大量使用轮制技术。常见鼎、鬲、斝、豆、甑、盆与双耳罐等陶器。以表面饰有绳纹与篮纹的灰色陶器为突出特征,也有少量黑陶;b、社会经济:?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类作物。生产工具多用石、蚌、骨料制造,常见穿孔石刀、石镰、蚌镰、骨铲等;也有木耒一类工具。居民饲养猪、狗、羊、牛等家畜,以养猪最为普遍。c、城址的出现:在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辉县孟庄、郾城郝家台等地发现有城址。王城岗城址呈长方形,分为东、西两城,西城保存较好,南墙与西墙的长度均达90多米。平粮台城址为方形,长宽各185米,南北城墙有城门,城内有房屋建筑和陶窑、陶器等。河南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及文明起源等问题有重要的学术意义。(4)河南龙山文化的发展趋向: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因此河南龙山文化孕育发展了中国文明初期青铜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对象,并提供了追寻商文化渊源的线索。3、陜西龙山文化(客省庄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56年从统称的龙山文化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又因最初(1955)发现于陜西省西安市客省庄,也称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客省庄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是其代表性的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前2000年。4.山西龙山文化(陶寺文化)(1)主要分布在晋南临汾盆地,代表遗址陶寺遗址位于晋南临汾盆地的山西襄汾陶寺村南部,年代为公元前 2500~前1900年。(2)一座大型聚落遗址a.陶寺墓地:大、中、小型墓,等级差别(大墓长约3米,宽约2米,有木棺,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包括鼍鼓、特磬等象征权力地位的礼器。小墓则坑小无葬具,有些甚至没有随葬品。)b.发现有许多精美器物:彩绘蟠龙纹陶盘、铃形红铜器及玉石礼器等。(3)遗址的性质:尧都平阳(该遗址对探讨中国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问题有重要学术价值)二、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一)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青莲岗文化青莲岗文化(北辛文化):中国黄淮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江苏省淮安市青莲岗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代表性遗址有江苏淮安青莲岗、邳县大墩子遗址下层、山东的滕州北辛、兖州王因底层、泰安大汶口底层等。年代为公元前5400~前4400年。居民主要从事农业,饲养猪、牛、鸡等家畜,辅以渔猎。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铲和鹿角锄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种类有鼎、釜、甑等炊器及豆、碗、钵、杯等饮食器。有彩陶器,上绘红、褐、紫等色,纹样有双弧线纹、水波形纹、八卦形纹、十字形纹等,颇具特色。发现地面营建的房屋残迹及墓葬。因山东滕州北辛遗址的出土物比青莲岗遗址丰富、典型,有人主张将这一文化改称为北辛文化。(二)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1 、分布范围与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安徽省的淮北地区。代表遗址有山东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邹县野店、兖州王因、江苏省邳县刘林、大墩子等十多处,多为墓地。2、经济生活?:大汶口文化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也从事渔猎和采集。3、陶器与“陶文”:制陶业较发达,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陶器有彩陶、黑陶、灰陶等,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较多,也有圜底器,主要有鼎、豆、觚形杯、壶、高柄杯和鬶等。在山东莒县凌阳河、大朱村、诸城前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遗址中,发现刻在陶尊上的陶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3、居民习俗: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这些习俗为中国其它史前文化所罕见。该文化居民的种族,一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东夷族。4、墓葬与社会:大汶口墓地中,大、中、小墓差别极大。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凈的白陶、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或再加1件獐牙。大小墓的鲜明对比,表明私有制产生,已出现贫富分化。(三)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因1928年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该遗址中常见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薄壁蛋壳黑陶,故曾称为黑陶文化。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2000年。1、分布范围与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代表性遗址有山东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胶县三里河、泗水尹家城、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地。2、文化特征:(1 )陶器与陶文:制陶业在史前时代最为发达磨光黑陶、蛋壳黑陶),丁公陶文的发现(连笔字,多字陶文)(2)出现金属冶炼(山东胶县三里河发现铜锥、铜炼渣及孔雀石等炼铜原料)(3)城址的发现:城子崖城址、寿光边线王城址、阳谷景阳冈城址等。三、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一)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位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村东。年代为公元前5850~前5400年,出土圈足碗、三足钵和筒腹三足罐等典型陶器,特别是出土的大型平地起建房屋遗迹十分罕见。其中一座为长方形,屋内面积达?130平方米。包括主室、东西侧室、后室和房前附属建筑,为木骨泥墙房屋,居住面使用人造轻骨料,近似现代坚硬混凝土。整个建筑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建筑史有重要价值。该遗址内涵丰富,对建立陇东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有重要学术意义。(二)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首先发现而得名。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又称甘肃仰韶文化。它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1、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重要遗址与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以陇西平原为中心的地区,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有甘肃临洮马家窑、兰州青岗岔、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马家窑文化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文化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把它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分别代表4个发展时期。2、马家窑文化的居民与经济生活:马家窑文化的居民是戎、羌族系的祖先,他们以经营原始的旱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 3、陶器: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彩陶特别发达,在整个陶器中约占20~50%,随葬品中的彩陶有时多达80%以上,在中国的所有彩陶文化中,这个比率是最高的。画彩的部位也比其它文化的广泛得多,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花纹,不少大口径器物的里面和其它夹砂的炊器上也常画彩。纹饰繁缛多变而又具有明显的格律,表明画彩技术已达到成熟的程度。(三)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齐家文化: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原宁定县)齐家坪遗址而命名。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1、分布范围、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流域。重要遗址有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遗址、秦魏家和青海乐都柳湾墓地等。2、文化特征:(1)陶器: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泥质彩陶和灰陶。(2)齐家文化的另一特点是铜器的出现:在皇娘娘台、大何庄、尕马台等遗址发现有有刀、锥、凿、铜镜等属于生产工具与装饰品一类的小型器物,有红铜器和青铜器。特别是在尕马台和齐家坪各出土了一件铜镜。尕马台出土的为圆形,直径9厘米,厚0.4厘米,一面光平,一面饰七角星形纹,其边缘有一周突棱,原镜钮已损,在镜缘的一侧钻有两个小孔作系绳穿挂之用。另一件也为圆形,器形较小,直径约6厘米,中央附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这些铜器的制作多采用冷锻法,也有的采用单范铸造与简单合范铸造。表明齐家文化发展到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3)墓葬反映出社会的不平等因素的出a ,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秦魏家),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位左,侧身屈肢面向男性;B,成年一男二女的三人合葬墓(皇娘娘台),男性仰身直肢位在正中,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C,成年人与儿童合葬墓。D,以人殉葬(柳湾314号墓),墓主为成年男子,仰身直肢平躺于棺内,另有一青年女性侧身屈肢置于棺外,并有一条腿骨被压在棺下,她很可能是为墓主人殉葬的奴隶。e,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的差别悬殊(在秦魏家与大何庄两地的50多座墓中,随葬猪下颚骨总数达550多块,少者1块,多者达68块)。这些充分说明了财产的不均和死者生前社会地位差别。五、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以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近年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陶器、磨制骨器和石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稻粒及稻的植物硅酸体。这表明当时稻子已经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制陶术已经为各地的人们所掌握。这对于旧、新石器时代转变过渡时期的稻作农业起源、陶器出现等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二)以彭头山文化(湖南澧县)、城背溪文化(湖北枝城)、皂市下层文化(湖南石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澧县八十档发现了彭头山文化的城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后来夯土城址的雏形。(三)以大溪文化(两湖)、屈家岭文化(湖北省京山县)、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石家河文化:a, 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b,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c,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d,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e,琢玉工艺崛起,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f,邓家湾遗址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g,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五、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一)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1、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2.中期文化——崧泽文化:a,因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而得名。该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后继是良渚文化,年代约公元前3800~前3300年。b,居民从事稻作农业,在陶器的羼和料中经常发现稻壳和稻草末。生产工具有穿孔石斧、扁石锛、条形石锛、石凿、骨镞、陶纺轮等;晚期出现石犁状器。c,制陶工艺进步,用慢轮修整陶坯的技术已经普及。d,公共墓地以青浦崧泽和吴县草鞋山的为代表。墓地中多单人葬,死者一般随葬工具和陶器,有少数墓还随葬作为财富标志的猪下颌骨。晚期阶段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透露出当时已产生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3、晚期文化——良渚文化:(1)良渚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年代为约公元前3300~前2000年。(2) 分布范围与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的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重要遗址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埝、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浙江余杭反山、安溪瑶山、吴兴钱山漾等;(3)文化特征:a、发达的稻作农业(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还在浙江湖州钱山漾等地发现有花生、蚕豆、甜瓜子等植物籽实。)b,编织、纺织业发达(钱山漾出土整、残竹编器物200多件,和绢片、丝带和丝线,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丝织品实物,经鉴定原料都是家蚕丝。)c、史前时代的玉中心:制玉工艺在当时各原始文化中处于领先地位。玉器种类在20种以上,以礼玉为主,有钺、琮、璧、瑗等,上有精美的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鸟纹等,主题图像是具有神灵崇拜含义的神人兽面复合像(“神徽”)。《周礼》:“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d、大型贵族墓葬:在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瑶山遗址和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显贵专用墓地。反山墓地是土方达2万立方米的“土筑金字塔”,已清理出11座贵族墓葬,大多有棺椁葬具,随葬品1200余件套,玉器占90%,有玉琮、玉璧、玉钺等,有的大墓中还出现了殉人。应当是当时的“王陵”。e、祭坛:瑶山发现祭坛遗址,祭坛平面呈方形,由三部分组成:最里面一部分是一座红土台,平面呈方形,东边长7.60米,西边7.70米,北边长5.90米,南边残长6.20米;第二部分是红土台四周的围沟,宽1.70—2.10米,深0.65—0.85米。在围沟西、北、南三面,分别为宽5.70米、3.1米、4米的黄褐色土筑成的土台。台面上为人工铺筑的砾石。整个祭坛外围每边长约20米,总面积约400米,有12座墓葬分布在祭坛的范围内,随葬品多为精美的玉器。(4)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甚至有学者认为已处在酋邦或古国,处在中国古文明的始创时期。 (二)杭州湾以南的河姆渡文化1.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2、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3、文化特征:a、发达的稻作农业(稻谷遗存,骨耜,家畜猪等);b、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c、干栏式建筑(栽桩架板高于地面,大批榫卯木构件)是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d、中国最早的水井。4、发现意义: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三)江苏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1,因南京市北阴阳营遗址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分布在江苏省宁镇地区。重要遗址有:江苏江宁太岗寺、卸甲甸、庙山,江浦蒋城子,安徽滁县朱勤大山等地。2,文化特征a、陶器制作处于手制轮修阶段,胎壁较厚,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灰陶次之,有少量彩陶,三足器、圈足器普遍。B、石器大都磨制精细,多见舌形穿孔石斧、穿孔石锄、七孔石刀等。c、制玉工艺较发达,使用蛇纹石、透闪石、石英和玛瑙石等制成小件装饰品,有璜、管、珠、坠饰等。d、居址和生产:在北阴阳营遗址东部,发现一处长方形居住面残迹,面积为7米×5米,有椭圆形大灶坑(或火塘),久经烧用,坑壁坚硬。居住遗迹附近分布有许多废弃的灰坑。从大量石器工具和庙山遗址陶器上的稻壳印痕可知,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四)安徽江淮地区的薛家岗文化1,因发现于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而得名。新石器遗存分4期,以二、三期最为丰富和有代表性。第三期年代为公元前3200~前3000年。2,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 多为素面,有少量刻划纹、弦纹、镂孔和朱绘。薛家岗二、三期文化与北阴阳营东区的少量墓葬、崧泽中层的同类遗存有较多相似因素,当存在一定的交往和影响。薛家岗四期文化有篮纹鼎、袋足□、蛋壳黑陶高柄杯等,与三期文化明显有别,相当于龙山文化阶段。七、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1.因193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年代距今五、六千年间,相对年代与仰韶文化大致相当。2,文化特征:(1)以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为其基本特征。(2)动物形象的玉器(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如龙、猪、龟、鸟、蝉、鱼等。特别是玉龙,是我国最早的龙的造型。)(3)辽西东山嘴-牛河梁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的发现,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a,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坐落在山梁顶部中央,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祭坛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祭坛中出土有许多女性裸像。b,与东山嘴相距仅三、四十公里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分布着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群。女神庙出土大量泥塑人像残块,其中最小的如真人大小,大的等于真人的三倍。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为雕塑佳作。女神庙南1公里的牛河梁第二地点发现一坛四冢。冢都有内、外石墙;冢内若干石棺墓只随葬玉器。这种大墓往往筑于冢的中心部位,上面再积石封土,形成高耸的山头,以象征墓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c,意义:红山文化坛、庙、冢,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它为我们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地区。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论第三章夏商周考古(青铜时代考古)第一节夏商周考古的特点:夏商周时期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较之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有以下特点:1、夏商周时期已进入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青铜器成为当时新的生产力的标志而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石器的支配地位,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以礼器、兵器为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农具较少2、从社会形态上来说,夏商周时期已经脱离史前社会而进入阶级社会,由前国家阶段进入到国家阶段、文明时代;象征国家政权的遗迹、遗物如城市、大型建筑、礼仪制度等已经出现。3、商周时期文字已经产生并逐渐用于文献记载;“原史时代”;甲骨文、金文等第二节夏文化的探索(一)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背景学术界的疑古思潮信古---疑古---释古(文献与实物的结合)近代史学实证思想古史辨派(疑古学派)顾颉刚等“层垒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我国春秋以前的历史,因“无编年之史,多传疑之事”而被归入“ 传疑时代”安阳殷墟的发掘,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使商史成为“信史” 王国维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墟的十五次发掘但商代以前的夏代因缺乏考古材料的支持而仍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顾颉刚:禹是一条爬虫)(二)二里头遗址的发现1、发现时间、地点:1959年,徐旭生,河南偃师二里头村;2、该文化分布范围: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3、重要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4、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冈文化,C-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到1600年;5、分期与类型:按年代早晚分一、二、三、四期;一般分二里头类型(豫西)和东下冯类型(晋南)两个类型,东下冯类型的起始年代较二里头类型略晚。(三)二里头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1、我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的出现标志着这时期已进入到青铜时代;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器。其中爵、斝、鼎、盉等,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容器(空体器),都用复合范铸造,制作技术已较复杂。(用单范铸造的青铜器如刀、戈、镞等,在龙山期已发现,制作技术相对简单。)考古学上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我国青铜时代学界一般认为是从二里头时代开始的我国青铜器一般以礼器和兵器为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遗址中发现用200多粒绿松石镶嵌的兽面纹铜牌,是中国年代最早的铜镶玉制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2、二里头城址及两个大型宫殿的发现表明这时期国家政权已经出现;二里头遗址东西2.5公里,南北1.5公里,遗址中发现有两座宫殿基址和其他夯土建筑基址多处及墓葬、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等手工作坊遗迹。其中1号宫殿基址平面为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占地1万余平方米,分布在高出现地面0.8米的夯土台上.主体建筑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复原为面阔8间、进深3间、四阿重屋式坐北朝南的殿堂,四周有廊庑,前面是大门,中间是广庭。2号宫殿形制基本相同,规模略小.这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宫殿。高台建筑,布局呈南北中轴线分布,由堂、庑、庭、门等单位组成,其形制开后世中国宫殿建筑先河.二里头遗址不应是一般聚落遗址,而应是阶级社会的一处都城遗址夏都斟寻(邹衡)或汤都亳(安金槐)。遗址中未发现与宫殿相称的陵墓,但有不少中小型墓葬.二里头遗址未发现城墙,而东下冯遗址中发现有城墙遗存,城墙四周有壕沟。(城垣不是早期都城的必备因素)3、二里头文化的“文字”问题文字是文明社会的要素之一.(文字 城市 金属器)二里头文化是否有文字? 二里头文化中仅发现陶器刻划符号20多种.是文字还是符号?商代因甲骨文的发现而确立“信史”的地位夏代是否有文字?以何为载体?有学者认为夏代尚无文字(口耳相传)有学者认为夏代应出现文字商代:简牍为文字主要载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但考古未发现商代的简牍 但已腐烂) 甲骨文为占卜记录夏代:也应以简牍为文字主要载体(尚未发现或已腐烂掉)我们认为夏代应出现文字(四)关于夏文化的探讨考古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实证思想 “二重证据法”)1、夏文化的含义:夏文化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夏王朝以前或以后的文化不叫夏文化;与夏王朝同时存在的其它族的文化也不叫夏文化。这是探讨夏文化的前提。2、探索夏文化的方法:一是从年代上来说,应与文献记载的夏代纪年大致吻合(前21-前17世纪);二是从地域上,只能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区域内进行;三是从文化特征上,应区别于原始社会晚期文化与早商文化,形成自身的特点;四是从社会发展阶段上,发现的文化遗存应能说明当时已进入国家阶段。 夏纪年内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存在三种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岳石文化(河南东部和山东、苏北地区)(东夷文化)下七垣文化(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先商文化)3、学界对夏文化的不同认识:(1)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1、2期是夏文化(3、4期是早商文化)(殷玮璋、安金槐);(2)二里头文化1、2、3、4期是夏文化(邹衡);(3)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1、2、3、4期是都夏文化(李伯谦、许顺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4)夏文化应在豫东北(濮阳地区)寻找(沈长云)。目前第(2)、第(3)中观点越来越得到学界的认可.第三节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可分为:先商文化(从商始祖契到商汤灭夏前)早商文化(从商汤灭夏到河亶甲迁相前)中商文化(从河亶甲迁相到盘庚迁殷前)晚商文化(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一、学界对先商文化的探索;二、早商文化——二里岗文化三、学界对中商文化的探索;四、晚商文化——小屯文化一、学界对先商文化的探索1.文献记载的先商时期商人活动区域:从商始祖契到商汤灭夏前《史记?殷本纪》:帝舜乃命契,封于商 《世本》:“契居蕃(亳)”王国维《说自契至汤八迁》:蕃、砥石、商、商丘等位于现在何地?学界意见不一2.考古学上的先商文化:漳河型、辉卫型、郑州南关外型(邹衡)下七垣文化(李伯谦):河北漳河流域(河北中南部的邢台、邯郸地区)更早的先商文化在哪里?是在山东、豫东地区?(王国维、张光直)还是在山西南部地区?(邹衡)学界正在探讨二、早商文化——二里岗文化(一)二里岗文化概述1、二里岗文化的发现:二里岗文化,因1950年首次发现于河南郑州二里岗村而得名,属商代早期文化;2、发现的意义:二里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从河南龙山文化至殷墟文化这段空间中的一环,找到了殷墟商晚期文化的直接来源,为了解殷墟文化以前的商文化的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进一步寻找夏文化打下了基础。3、分布范围与重要遗址:二里岗文化遗存在我国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它以河南为中心,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重要遗址有河南郑州二里岗、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北藁城台西村、山东济南大辛庄等。(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城址1.郑州商城 (1)郑州商城的位置与年代:商代早期的都城。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距今3500年左右。(2)布局:整个遗址面积达25平方公里。遗址中部是城墙环绕的城址。城址平面为长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有11个缺口,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发现宫殿基址多处。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手工业作坊址等。发现两处铜器窖藏,内有杜岭方鼎等商王室的礼器。遗址中还出土原始瓷器和刻辞卜骨等。(3)遗址性质:商汤所都亳(邹衡)或仲丁都嚣(隞(安金槐)郑州因此而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杜岭方鼎: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于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出土。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2.偃师商城:(1)郑州商城的位置与年代: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塔庄村。1983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200米。(2)布局:遗址面积190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已找到城门7座。城内有多处宫殿区。其中1号宫殿区长宽均在200米左右,有围墙环绕,内有数座建筑基址。其中的4号基址包括正殿、廊庑和主门、侧门。还发现用石板围砌的排水道,长800余米。 城中出土的遗物有陶、石、骨、蚌、铜器等。发现的墓葬均为中小型。(3)遗址的性质:商代早期商汤所都的“西亳”(安金槐)或商初的桐宫(邹衡)。3.郑州小双桥遗址:(1)遗址位于郑州西北郊石佛乡小双桥村附近。1989年发现。年代属商代前期晚段。(2)遗址面积达144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台基、建筑基址、祭祀坑、灰坑和青铜器、陶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文化遗存,大口尊器表及口沿内壁有朱书文字和符号。(3)遗址性质:商王仲丁所迁嚣(隞)都(邹衡、陈旭)或仲丁所迁嚣(隞)都的王陵及祭祀坑(安金槐)。三、学界对中商文化的探索1.文献记载的中商时期商人活动区域:从河亶甲迁相到盘庚迁殷前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耿)2.考古学上的中商文化:安阳洹北商城:1999年发现(河亶甲所迁的迁相?)河北邢台东先贤遗址(祖乙所迁邢?)四、晚商文化——小屯文化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殷墟(河南安阳小屯)(一)小屯文化的分布范围: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地区(二)安阳殷墟遗址 1.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水两岸。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前11世纪。自盘庚迁都于此到帝辛(纣王)亡国,273年间一直以此为都。2.殷墟是考古学在中国产生以来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20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开始发掘,目前发掘仍在持续。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世界遗产。3.殷墟遗址的范围约30平方千米,分布在洹水两岸。整个都城有一定的布局。(1)南岸以现在的小屯村为中心,小屯村北至洹水之滨是宫殿、宗庙区,宫殿基址成排或对称分布。其东、北两面以洹水为屏障,西、南两面有防卫沟壕与洹水相通,将宫殿区与外界隔开。(2)在洹水以北是侯家庄商王陵区,已发掘大墓13座及排列整齐的人祭坑等。王陵13座大墓中,除一座因未竣工而未埋人外,其余12座都有墓道、墓室和椁室。其中8座为墓室四边各出一条墓道的墓,整个墓呈亚字形。3座为南北各出一条墓道的墓,墓呈中字形。1座只有南墓道,墓平面作甲字形。著名的司母戊鼎重875千克,相传出自东区的一座甲字型大墓中(1937年出土).这些大墓都有人殉与人牲。如1001号大墓殉人总数超过164人。王陵区内的祭祀坑集中在东西长450米、南北宽250米的范围内,已发掘的1400多个祭祀坑.绝大多数埋人,少数埋动物.多数每坑埋放10人.(3)在孝民屯为中心的殷墟西区分布着大批墓葬。已发掘的900余座墓,分为8个不同族的墓区,反映了商代的“族墓地”埋葬制度。 4.甲骨文的出土是殷墟考古的最为重大的收获。目前已在三个地方(小屯村中、小屯村南、花园庄东地)共发现甲骨文近15万片,内容极其丰富,为研究殷商历史、乃至整个中国上古史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甲骨文是我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汉字的“六书”理论在甲骨文中都已使用。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时代,其意义是无与伦比的。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甲骨文的三次大发现:1.1936年6月12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13次殷墟发掘中发现的YH127坑,出土刻辞甲骨17096片.2.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现刻辞甲骨5041片.3.1991年10月在花园庄东地编号91花东H3灰坑中发现发现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上有刻辞的574片;卜骨25片,上有刻辞的5片,共计刻辞甲骨579片.甲骨文的价值:2004在上海举行的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20片殷墟甲骨文以4800万元价格被成功拍走。甲骨文的内容:大多为卜辞,是殷人占卜于鬼神的纪录.殷代是神权时代,殷人事事都要占卜,因此甲骨文内容丰富,反映殷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贞,令多子族暨犬侯寇周,载王事。(合集6813)戊子卜,宾贞,令犬延族圣田于虎。(合集9479)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合集1) 己巳王卜,贞,口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合集36975)甲骨研究的名家:“四堂”:雪堂罗振玉:浙江上虞《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考释》观堂王国维:浙江海宁《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彦堂董作宾:河南南阳《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鼎堂郭沫若:四川乐山《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唐兰于省吾杨树达陈梦家胡厚宣李学勤裘锡圭林沄等5.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兵器和杂器等。礼器有鼎,爵,斝,卣,觥,甗,盉,彝等等.兵器有戈,钺等.杂器有铜镜等.著名的妇好墓中出土各种青铜礼器200余件,多带有铭文。器型:鼎,爵,斝,觚卣,觥,甗,盉,彝,戈,钺,铜镜等花纹:地纹,主题花纹,主题花纹上的纹饰(三重花纹)极其繁缛复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铭文:具有很强的历史研究价值(补史,证史)6.殷墟的玉器: 殷墟出土的玉器非常出色,在开料、钻孔、雕琢、抛光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人或动物玉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妇好墓随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当时衣冠发式的珍贵资料。另有三件带把象牙杯,也是罕见的古代艺术瑰宝。7.殷墟代表商代晚期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其发掘促进了商史的研究。第四节周代的考古学文化周代的考古学文化可分为:先周文化(从周始祖弃到周武王克商前)西周文化(从武王克商到平王东迁前)东周文化(从平王东迁到战国前)一、学界对先周文化的探索1.文献记载的先周时期周人活动区域:从周始祖弃到周武王克商前《史记?周本纪》:弃生于邰不窋奔于戎狄之间公刘居豳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岐)文王都丰武王都镐邰在今陕西武功(司马迁)?还是在山西汾河流域(钱穆)?戎狄之间在甘肃庆阳(泾水上游)豳在陕西彬县、旬邑境内周原在陕西扶风、岐山境内丰镐在今西安西郊沣河两岸2.考古学上的先周文化:武功郑家坡遗址(周族故土邰地的先周文化),彬县断泾遗址(周人居豳时的先周文化),周原遗址(周人居岐时的先周文化),长安丰邑遗址(周人居丰时的先周文化)等二.周原遗址 (一)周原的范围: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和周代的都城遗址。自古公亶父(太王)自豳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武王迁都镐京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周原遗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周原东起武功县、西至凤翔县、北至北山、南到渭河,总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狭义的周原遗址指岐山县与扶风县北部接壤处的周原核心区,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5公里,面积近20平方公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周原遗址的内容:西汉以来,这里就不断有西周铜器出土。清代末年出土有著名的盂鼎、毛公鼎等重要铜器。新中国成立后,出土有一批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并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和多起铜器窖藏。(一)建筑基址:已发掘的建筑基址有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1.凤雏建筑构成:凤雏建筑基址座落在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3.5米,高1.3米的夯土台基上。建筑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各8间,并有回廊相连接,形成一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性院落,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2.前堂:前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东西长17.2米,南北宽6.1米,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洞,东西7行,南北4行,可知其面阔为6间,进深为3间。建筑的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墙表与屋内地面均抹有以细砂、白灰、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 。另外,还有两条用陶水管或卵石砌成的排水管道,可以将院内的积水泄向院外。3.西厢房内西周甲骨文的发现:1977年在凤雏建筑基址西厢房的一个窖穴内,出土卜甲和卜骨共1.7万多片,其中有字甲骨文289片,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4.召陈建筑基址:在召陈村发掘出15个夯土建筑基址。遗址出土大量的瓦,分板瓦、筒瓦和瓦当3种种类,我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建筑用瓦。(二)铜器窖藏:清代末年周原出土有著名的盂鼎、毛公鼎等重要铜器。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通高102.1厘米清道光年间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毛公鼎(西周)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虢季子白盘(西周)通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清道光年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散氏盘(西周)通高20.6厘米清乾隆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周原遗址发现的西周铜器窖藏已有十多起,其中最重要的有1975年岐山董家村出土的包括裘卫四器在内的37件铜器,1976年扶风庄白出土的103件微氏家族铜器群。(三)西周甲骨的发现1.1977年在凤雏建筑基址西厢房的一个窖穴内,出土卜甲和卜骨共1.7万多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的1片有30字。2.1979年,在扶风齐家也发现5片有字甲骨。3.2003---2004年周公庙西周大型墓地发现有字甲骨上百片。西周甲骨以前在山西洪洞坊堆、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都有发现,但数量、字数都极少。周原甲骨刻辞的特点:字体很小,笔划纤细。周原遗址的发现大大丰富了西周甲骨的内容,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四)周公庙西周大型墓地的发现1.周公庙遗址位于大周原(广义的周原)保护区范围内,距岐山县城西北7公里处,是唐代为祭祀周代开国元勋周公旦而修建的大型建筑群。近年来发现的西周大型墓地就分布在周公庙旁的山坡上。2.2003年12月,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在周公庙野外调查时意外地发现了两片西周时期刻有文字的甲骨。2004年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已正式开始发掘此遗址。此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3.已经钻探出大型墓葬19座,其中带四条墓道者9座。(以前从未发现过西周3个墓道以上的大墓)可能是周天子或周公等西周王公贵族的墓地。4. 墓地外围发现了长达1500余米的西周城墙,分布在这处墓地的东、北、西三面。东墙残长700米,北墙长300米,西墙残长500米,南墙目前尚未发现。墙厚约10米,个别地方发现城墙的残存部分高出原地面约2米多。这在西周考古史、中国建筑史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城墙内发现6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和大量的空心砖、条砖、板瓦等建筑材料。(把我国使用砖的历史由秦汉上推到西周)6.在墓地外围多处地点共发现卜甲与卜骨700余片,有甲骨文字近千字。这些卜甲的发现,对西周考古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字资料。有“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之称的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预测“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型墓地的发现,从学术价值上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堪称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华文明史、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三、丰镐遗址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武帝时修建昆明池,遗址遭到很大破坏,近年来遗址内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墓葬、车马坑等,出土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四、琉璃河遗址 西周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500余万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发现,70年代起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天马——曲村遗址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曲沃和翼城两县的交界处,是一处西周早期晋国王侯贵族墓地,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现已发现8组17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陪葬墓4座、祭祀坑数十座,并探明车马坑5座。出土有大量华丽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等随葬品。晋侯墓地的发现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为确认西周时期晋国的始封地以及晋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学界对早期晋都的不同认识:对晋国始封地,学界有两种观点:一说在山西中部的太原晋阳(主流观点),一说在山西南部。以上诸说,孰是孰非,后人很难择从。问题的最后解决只有依赖于考古学的验证。2.天马——曲村遗址的发现过程:(1)1959年,徐旭生首次调查夏墟,认为“夏墟当在山西西南部,不在中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直至80年代初,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进一步确定夏墟的所在范围在晋南。从而在考古学上把太原晋阳说排除出去了。(2)1979年以来,邹衡在现在的天马-曲村遗址开展了持续十余年的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掘了近千座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晋国中小型墓葬及数万平方米的居住址,提出,天马-曲村遗址应是晋国的始封地--“唐”之所在,也即晋国早期的国都--“故绛” 之所在。此观点由于缺少地下出土文献和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诸侯陵园等相关考古证据的支持,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直到1992年在遗址的中部发现了晋侯墓地,这个认识才取得了学术界的确认。(邹衡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天马-曲村遗址晋侯苏编钟的被盗马承源从香港买回14加2件300多字2640万元)邹衡(1927—2005)湖南澧县人,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对中国夏商周考古具有开拓之功。(3)正式发掘:以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为领队、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1992——1994年连续进行了五次发掘。现已发现8组17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陪葬墓4座、祭祀坑数十座,并探明车马坑5座。青铜礼器等随葬品。晋侯墓地的发现无疑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为确认西周时期晋国的始封地以及晋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六、东周王城遗址东周王城即周平王东迁后,直至周景王共十二世的都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区。1城墙,护城壕沟2夯土基址:3墓葬: (1)20世纪50年代,洛阳市曾在中州路西工段发掘出260座东周墓葬,建立了东周时期中原地区陶器发展的序列,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很大反响。(2)2002年在洛阳市27中附近发掘2座东周大墓。其中一座为“亚”字形墓葬,墓室长6.6米、宽5米,有4条墓道;另一座为“中”字形墓葬,墓室长5.8米、宽4.2米,有2条墓道。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东周早期级别最高的墓葬。(3)2002年,在洛阳市中心广场建设时,发现了397座东周墓葬和18座陪葬的车马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其中“驾六马”、“天子之乘”遗迹的车马坑最为引人注目:整座车马坑南北长42.6米、东西宽7.4米;坑内车马由北向南呈两列纵向排列,共有陪葬车26辆、马53匹、狗7只,是目前河南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车马最多的车马坑。七、曲阜鲁国故城鲁国故城是我国西周至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1961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期,自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封于鲁开始,中间经过了33代,至楚灭鲁止,共八百余年。遗址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3.5公里,周围城垣11.75公里,总面积约1.5万亩。现在的曲阜城位于鲁故城内的西南角,约占鲁故城的七分之一。鲁国故城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现已探出城门十一个,城门之间各有干道相通。中部的宫殿区东西绵延约1公里。城东西北三面分布着炼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和居民区。城内还有墓葬区等。八、齐国临淄故城 遗址位于今山东临淄县城西部和北部。公元前九世纪中叶,齐国第七个国君齐献公由薄姑迁都于此。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城之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由东北、西南大小二城组成,小城为宫城,东西1.4公里,南北2.2公里,分布有大片建筑基址;大城东西4公里,南北4.5公里,为平民活动的地方。城墙厚度为30米左右。大城内发现墓地两处,大型殉马坑一处。殉马坑位于春秋时期齐国公侯的一大墓地中,今已探出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南北26米,东西23米,南墓道长18米,宽12米左右。殉马在其东、西、北三面,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以上。据考,该墓为齐景公之墓。八、侯马晋城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的遗址。位于山西侯马西北。1952年后多次进行发掘。1961年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侯马晋城由6座小城组成,其中白店、牛村、台神、平望四城相连,其东的呈王城及东北的马庄城可能是附属性小城。在牛村古城及平望古城内均发现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区。牛村古城南郊有铸铜、制陶、制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其中侯马铸铜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为研究晋国铸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呈王古城南的秦村发现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出土了五千余片侯马盟书。在浍河以南的上马村还发现大片墓地,已发掘墓葬1390余座。 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1966年在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出土。盟誓时间为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共5000余件,用毛笔书写在圭形的玉石片上。字一般为朱红色,也有黑色的,字体接近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第五节中原地区以外的重要遗址一、盘龙城遗址: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位于湖北黄陂叶店。1974年开始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城墙夯筑而成,城外有壕沟。城内东北部高地上有宫殿建筑,城外有居民聚落和手工作坊址。城西、城北、城东发现有墓葬。其中城东李家嘴的2号墓使用雕花木椁,有多人殉葬,随葬青铜礼器25件,还有铜钺等兵器及玉器。盘龙城遗址是商朝在南土的一个方国。该城址对了解商文化的分布及城市性质、宫殿建筑等有重要价值。二、新干商墓商代晚期的墓葬。位于江西新干县大洋州。1989年发掘。该墓椁室长8.22米,宽3.6米,棺床位于椁的中部偏西处。墓主骨骼朽烂。墓中总计出土铜器480余件,包括鼎、鬲、甗、豆、簋、罍、壶等礼器,鎛、铙等乐器,以及工具、兵器等。玉器1000余件,种类有礼器、仪仗器和装饰品。另还有陶器356件。从随葬品看,既包含中原商文化的因素,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该墓主人很可能是赣江流域古越人所建立国家的统治者。该墓的发现,反映出江西地区在约3000年前已有发达的青铜文明。三、铜山丘湾社祭遗址: 商代晚期杀人祭社的遗址。位于江苏铜山县丘湾,1959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面积75平方米,中心树立4块天然大石块,紧靠一起,直立土中,社石周围分布着人骨20具,人头骨2具,狗骨12具,头向都对着中心的大石块。人骨没有葬具和随葬品,双手反缚在背后。显然这里以人、狗祭祀社神-灵石。这是商代东夷的祭祀遗存。四、三星堆遗址1.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属商代晚期,古蜀人遗址2.1929年发现,1986年大规模发掘3.遗址的内容(1)城市遗址: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北城墙不明,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2)两个大型祭祀坑的横空出世:1986年7月砖厂挖土烧砖发现1号坑:坑口长4.5米,宽3.4米,深1.6米。出土文物429件,其中青铜器178件,金器4件,玉器129件。2号坑:坑口长5.3米,宽2.3米,深1.5米。出土文物1300件,其中青铜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486件。青铜器种类有:青铜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青铜立人,神树,鸡,以及尊、罍等容器。1件青铜立人像高260.8厘米,花冠高17.7厘米,冠下至足底高163.5厘米,座高78.8厘米,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青铜人像。铜人像极富地方特色,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2棵青铜神树,其中1棵残高350米,树干上有枝、叶、花、果、飞禽走兽和铃等挂饰。金器种类有金杖4件、面罩65件等。玉器种类有璋、璧、琮、戈、斧等。4.三星堆遗址发现的意义远离中国文明中心(黄河中游地区)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颠覆了传统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一元论”(中原地区)观点,学术界逐渐确立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多元论”的观念“黄河流域摇篮说”-------“满天星斗说”(苏秉琦)东北红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长江中游吴城文化(新干商墓)长江上游三星堆遗址传统夏代大一统国家政体理论到古国(五帝时代)---方国(夏商周三代)---帝国(秦汉)理论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 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1.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3.遗址。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分期方法。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 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中国考古分期。三分法年代1644960581220-221,-4754000+-B.P12000+-B.P200万年+-B.P宋元明考古隋唐五代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考古分期二分法铁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历史时期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文化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地层关系。(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3)、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二、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2)、器物的分型。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4.器物组合与分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1.文化区。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是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年代测定方法表:断代技术样品物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素(碳-14)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5万年以内古地磁粘土3万年以内热释光(TL)陶器、烧土100万年以内含氟量(F)骨、牙等数百万年以内钾-氩(k-Ar)火成岩10万年以上裂变径迹(FT)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树木年轮木1万年以内氨基酸外消旋骨数年至数百万年黑曜石水含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铀系数千年至45万年 碳酸岩、骨、牙、贝壳一、勘测技术的应用。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九鼎始,青铜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权的象征;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西周时,“藏礼于器”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致“礼崩乐坏” ,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东汉袁康《越绝书.宝剑篇》中提出了古代兵器发展序列:“轩辕神农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北魏郦道元为注《水经》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时期的“石鼓”,学者和书家多有称述。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北宋时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相研究,形成金石学。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成于嘉佑八年(1063)。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成于元佑七年(1092),吕大临《考古图》。收商周、秦汉时期的铜、石、玉224件,皆绘图形、款识。《宣和博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其款识法帖》。赵明诚《金石录》。王象之《舆地碑记目》。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订《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被俗称“西清四鉴”,共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刘鹗著录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专著《铁云藏龟》(1903);孙诒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著作《契文举例》(1904)。 王国维著作了《宋代金石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殷周制度考》等。;罗振玉著有《流沙坠简》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金代金石学家之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罗王之学”。有清一代金石之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铜器、碑刻外,钱币、墨印、玉器、镜鉴、封泥、瓦当、兵符等也成为著录和研究的对象。据容媛所辑《金石书目录》统计现存的金石著作中,被送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间,仅有67种,而乾隆以后的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又据统计,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有360人,而有清一代达1058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许多外国学者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进而进入中国,开展考古活动。1893——1907,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evn.Hedin)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迹。从1895年起,日本学者乌居龙藏、白鸟库吉、八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1902——1907,关野贞调查了山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1906——1910,足利喜六调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1900——1904,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和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文物,而且从敦煌盗走大量文物。上述外国学者的活动,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保护和支持下,采取了不正常甚至盗窃的手段进行的,造成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流失,因此遭到中国学者们的谴责。但另一方面,他们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故他们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起了刺激作用。 1920,法国学者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附近的黄土层中发现了3件人工石制品。1921,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ersson)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基(O.Zdansky),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1921,安特生发现并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并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1922,桑志华同法国学者德日进(TeilharddeChardin)在萨拉乌苏河畔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河套人”化石。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1922,北大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马衡担任主任。1926,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1928,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同年十月,派董作斌前往安阳小屯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20年代,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成立和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中国考古学的诞生。1.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从1928到1949,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等进行。(1)、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1927,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美合作开始正式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1929,裴文中主持发现了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1931,在周口店首次发现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和人类用火遗迹,从而确认了北京猿人文化。1933,又在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了3具完整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山顶洞人”。(2)、殷墟的发掘。1928—— 1937,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的先后主持下,对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括商王陵在内的大量墓葬和祭祀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等文物。(3)、方法论的建立。1931年,梁思永主持发掘安阳殷墟后岗遗址是,发现了著名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叠压的“三叠层”,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从而标着中国考古地层学方法的成熟。40年代,苏秉琦应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的陶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探索周文化渊源的线索问题,从而奠定了考古类型学的基础。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管理、科研、教学体系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即颁布《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并设文物局。1950,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科院。1950,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设古人类研究室,从是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1973,成立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后改称中国文物研究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1952,北大创立考古专业。☆1956,西大设立考古专业。☆70年代以后,吉林大学等也设立考古学专业。新中国建立后,考古学家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一步发展。考古地层学、类型学不断完善,考古区系类型论的提出;国内外考古学交流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考古学中。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约200——1万年前)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 1.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旧石器”;人类主要用旧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1)、选择原料。首先,所选择的石料要有一定的硬度。通过对考古发掘获得的大量旧石器岩石硬度鉴定得知,旧石器时代人类,一般选用5度以上的岩石制作石器,大部分石器的硬度在6——7度之间。其次,所选用的石料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韧性。有些岩石虽然硬度较大,但韧性较差或是太脆,用这样的石料制作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刃口易坏,影响寿命。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燧石、石英(分结晶体的水晶和块体的脉石英两种)、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硅质灰岩、角页岩、砂岩、安山岩、闪长石等。岩石硬度表硬度岩石硬度岩石1滑石6长石2石膏7石英3方解石8黄玉4萤石9刚玉5磷灰石10金刚石(2)打击石片——第一次加工。所用工具:石锤、角锤、石砧旧石器详解图 打击石片的方法:直接打击法:A.锤击法: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较小,;石片角多在90~~110度之间;打击点集中,半锥体明显;在质地较好的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B.碰砧法:用石核直接碰击石砧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石片一般较厚,台面较大,石片角多在100度以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般不见锥疤。C.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石片的方法。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多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反作用力,也有类似打击点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两极石片”。间接打击法:A.击钎法 :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长端,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侧缘接近于平行;石片台面较小,打击点和半锥体均不明显;石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或梯形。B.压剥法:把石核在地上放平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尖端装有硬尖的“T”形工具压在石核边缘,用胸部压紧横木,即可剥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3)、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A.锤击修整——单面加工:只修整石器的一面,即加工的痕迹(石片疤)只遗留在石器的一个面上,故也称“一面加工”。两面加工:加工修整石器的两面,即石器的两面都遗留有加工痕迹。若在石器的一侧边缘上,连续交互向背面和劈裂面打击,使之形成一弯曲状刃口,就叫“交互加工”。B.压制法:是将被加工物握在手上或放在石砧上,然后另一手握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用手腕的力量不断地连续挤压石片的边缘等部位,使之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平远窄长的小石片疤,最后加工成非常规整的石器。3.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旧石器 加工工具使用工具石锤石砧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钻)雕刻器球形器细石器(间接打击法)4人工石制品的鉴别。(1)、人工石制品的特征:人工石制品的石质要求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锥体、同心波纹、辐射线等体征;有一定的加工方式;石器上的加工修整疤痕有一定规律性;有一定的形状。(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河流或泥石流推动石块相撞造成的碎片,有时也能产生半锥体,但较散漫而不清;标本上往往有因多次撞击而造成的“遍体鳞伤”,疤痕有新有旧,无规律性,其周身还有明显的流水冲磨的痕迹。山坡上岩石滚动造成的碎片,岩石的种类单纯,往往同山坡的基岩相同,虽然有时出现“打击点”,但往往无台面。地壳运动挤压造成的碎片,多没有半锥体和台面,有时碎片的边缘可产生一些挤压、摩擦的疤痕,但无规律性,且碎片表面也常有擦痕。啮齿类动物啃咬而造成的假石器,岩石往往较软,并留有啮齿类动物门齿的弧形啃痕。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分类。 1.遗址和地点。遗址——原地埋藏。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因此,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理解为人类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地点——搬运埋藏。那些由于流水等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包含点。2.遗址的分类:(1)、洞穴遗址: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洞穴应为便于出入、背风向阳并有一定居住空间的水平洞。洞穴周围应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源。洞穴应靠近水源,但又可避免水害。(2)、岩棚遗址: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等)而形成的屋檐状结构。由于可遮日避雨,故往往被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作为居所。由于岩棚的一侧、两侧甚至三面暴露于外透风性强而保暖性差,故并非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一般作为临时性、季节性的居所。岩棚类居址内的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化石及文化遗物较少,且易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保存状况较差。(3)、旷野遗址。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易房屋。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初期:200~~100万年前;早期:100~~20万年前;中期:20~~5万年前;晚期:5~~1.2万年前。第四纪地质、人类发展阶段与旧石器考古分期对比表第四纪划分人类发展阶段划分文化分期距今时间(万年)晚期后段晚期智人晚期5~1.2 更新世旧石器时代前段早期智人中期20~5中期晚期直立人早期100~20早期早期直立人初期200~100第一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什么是化石。经过自然的石化作用后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1.化石形成的条件:生物体本身必须有诸如硬壳、骨骼、牙齿、角、树干等不易遭受氧化腐烂的硬体部分。生物体死亡后,尸体必须很快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遭受其他生物的破坏或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而消失。掩埋后尸体必须经过长期(一般须一万年以上)的自然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2.石化作用。(1)、填充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空隙,如骨髓腔、颅腔等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填充,化石保存了原有的组织结构,但物质成分增多,重量增加了。(2)、置换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被地下水中的氧化硅、碳酸钙、黄铁矿等置换,化石保存了原有的形态和细微结构,但成分改变了,如硅化木等。3.化石的类型(1)、实体化石。即生物遗体本身(多为硬体部分)经过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形成的化石,如骨化石、牙齿化石等,是最常见的一类化石。(2)、印模化石。即生物体表面或内面在岩层中印下的痕迹而行的化石,可分为外模(生物体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和内模(生物体内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两种。 (3)、遗迹化石。即生物在其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而形成的化石,如足迹、爬迹、粪便等形成的化石等。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1.人类起源于古猿类。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创立了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人猿相近的理论。1809,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并第一次试图论证人类起源于猿类。1859,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总结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规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1863,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了“人猿同祖论”。1871,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解释了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并指出人与现生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旧大陆的某种已灭绝的古猿类。1876,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回答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的问题: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化石证据:埃及法尤姆渐新世地层发现的古猿化石。1930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1924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2.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化石地点发现时间化石材料属种生存年代(万年)开远龙潭1955~1057牙齿10枚森林古猿中新世 1980~1982牙齿、上颌骨腊玛古猿开远种早中新世1400~1500禄丰石灰坝1975下颌骨腊玛古猿禄丰种上新世早期1980~1988头骨、下颌骨、肩胛骨、牙齿禄丰西瓦古猿禄丰古猿——同名种晚中新世800元谋竹棚豹子洞菁1986牙齿1枚早期直立人?人猿超科早更新世2001986~1987牙齿10枚东方人?人猿超科上新世或更早250元谋小河蝴蝶梁子1986~1987牙齿10枚蝴蝶腊玛古猿,人猿超科上新世300~400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1.人类发展阶段的划分。距今约300万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真正人类。从最早的古人类到现代人,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学家将古人类的发展划分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人类进化与分期表:地质年代人类文化分期 距今年龄(万年)人类进化过程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0.4+-现代人历史时期1-+新石器时代史前时期更新世晚期5+-智人晚期智人晚期旧石器时代20+-早期智人中期中期100+-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早期300或200早期直立人初期第三纪上新世500南方古猿人类的祖先中新世2500腊玛古猿埃及猿人类的远祖渐新世4000始新世6000古猴类古新世7000(1)、早期直立人(300~100万年)。早期直立人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60年代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能人”和1972年在肯尼亚卡纳胡东岸库彼富勒发现的“KNMER1470号人”,1965早中国云南发现的“元谋直立人” 等,早期直立人刚刚从其动物祖先分离出来,体质特征上仍带有许多猿的性状。如头骨较低平,脑量仅约700毫升左右,下肢股的特征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远不如现代人完善,牙齿较粗大等。总的形态间于现代人和猿类之间。(2)、晚期直立人(100~20万年)。晚期直立人化石在亚洲、欧洲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如1907年在德国发现的“海德堡人”,1980在非洲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利基直立人”,1891在亚洲印尼发现的“爪哇直立人”,1921在中国发现的“北京直立人”等。晚期直立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头骨低平且向后倾斜,眶伤圆枕粗硕且左右相连成屋檐状,吻部明显突出,脑量多在800~1000毫升之间,牙齿仍较粗大,上、下肢骨的形态和现代人很相似。(3)、早期智人(20~5万年)早期智人化石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1856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1908又在法国发现“莫斯特人”,1921在非洲赞比亚发现“布罗啃山人”,1931在印尼发现“昂栋人”,50年代以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大荔人”等。早期智人脑量有了显著增长,已达到了现代人水平,(1350~1400毫升),上、下肢骨除稍粗短外,几乎同现代人无区别。(4)、晚期智人(5~1万年)晚期智人比早期智人分布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亚、非、欧三大洲,且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发现。人类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已基本上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过程,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亚、非、欧各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已明显地带有地域性人种的特征,说明现代主要人种已基本形成。2.中国主要古代人类化石及其年代表: 发展阶段发现地点发现时间化石概况年代(B.P,万年)化石研究者早期直立人重庆巫山龙骨坡1985下颌骨1段、牙齿1枚201~204(M)黄万波1985云南元谋上那蚌1965门齿2枚170(M)50~60(M)胡承志1973陕西蓝田公王岭1964头盖骨1具、牙齿1枚75~80;100;110~115(M)吴汝康1965晚期直立人陕西蓝田陈家窝1963下颌骨1具50;65(M)吴汝康1965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1921~1954头盖骨6具、牙齿23~58(A,E,F,U)ZdanskyWeidcnreich吴汝康19271936~19401954安徽和县龙潭洞1980头盖骨、牙齿20~30(A)15~19(U)黄万波等1981 湖北郧县学堂梁子1989头骨2具中更新世早期李天元1991南京汤山葫芦洞1993头骨2具30+-(E,U)汤山考古队1994早期智人辽宁营口金牛山1984头骨1具、体骨若干21~30(U)吕遵谔吴汝康19851986陕西大荔甜水沟1978头骨1具18~23(U)吴新智1981湖北长阳龙洞1956上颌骨残块17~22(U)贾兰坡1957山西襄汾丁村1954牙齿3枚、顶骨一块16~21(U)吴汝康1958广东韶关马坝1958残头盖骨一块11.9~14(U)吴汝康1959安徽巢县银山1982上颌骨、枕骨残块16~20(U)许春华1984 山西阳高许家窑1976顶骨、枕骨、牙齿10~12(U)贾兰坡1979晚期智人广西柳江通天岩1958头骨1具、体骨若干6.7(U)吴汝康1959黄河河套地区1922额骨顶骨、下颌骨、股骨3.5(C)3.7~5(U)Bouleetal吴汝康黄慰文192819581981四川资阳黄鳝溪1951头骨1具0.7(C)3.6~3.9(C)裴文中等1957北京周口店山顶洞1933头骨3具、下颌骨等1.04(C)1.9(U)Weidcnreich吴新智19391960贵州普定穿洞1982头骨、下颌骨、肢骨0.8~0.86(C)吴茂霖1989注:A:氨基酸法;E:电子自旋共振;F:裂变径迹法;M:古地磁法;U:铀系法;C:碳—14法。(1)、直立人化石:巫猿人:1985,在重庆是巫县大庙区龙骨坡发现一块人类下颌骨和一些牙齿化石,地质时代约属早更新世,距今约700万年左右。 元谋人化石:1965,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蓝田直立人:1964,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1具人类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左右。陈家窝直立人:1963,在陕西省蓝田县泄湖相陈家窝附近发现了1件下颌骨化石,距今约30万年左右。北京猿人:1921~1966,中外学者先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土大量人类化石。特别是1921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第一具北京猿头盖骨化石,从而确立了北京猿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历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了约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郧县猿人:1989、1990,先后在湖北郧县青典镇学堂梁子发现2具人类头骨化石,地质时代约为中更新世早期。1980,安徽和县龙潭洞,1具人类头盖骨。1993,南京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2具人类头盖骨化石。1970,湖北建始县高平龙骨洞早更新世底层出土了3枚牙齿化石。1973,河南淅川县,13枚人类牙齿化石。1975,湖北郧县杜家沟龙骨洞,4枚人类牙齿化石。1976,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3枚人类牙齿化石。1981~1982,山东沂源县骑子安山,人类头盖骨及牙齿化石。(2)、早期智人化石大荔人:1978,陕西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发现一具保存极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化石代表一青年男性个体,主要特征比北京猿人进步,大多是性状都与早期智人相一致,脑量为1120毫升,属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铀系法测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左右。 金牛山人:1984,辽宁营口金牛山A地点,发现人类头骨和脊椎、髋骨、指骨等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的人类。马坝人:1958,广东韶关县(原典江县)马坝西南约1.5公里的狮子山岩洞中,发现一件残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铀系法测年代为10~13万年。(3)、晚期智人化石:山顶洞人:1933,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计有头骨3具,头骨残片3块,下颌骨4件,下颌骨残片3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代表了8个男女老幼的个体。柳江人: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洞穴中,发现一具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及部分躯干骨、肢骨。第一节、中国旧石器文化区系分布表:分区分期华北区东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据今年龄(万年)地质年代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渭水流域晋陕豫交界地区黄河下游 旧石器时代晚期阳原虎头梁山顶洞人文化大荔育红河浦县薛关临沂凤凰岭大连古龙洞江陵鸡公山上层兴义猫猫洞柳州白莲洞5~1后段更新世晚期湖县峙峪环县刘家岔沁水下川安阳小南海海城小孤山普定穿洞田东定模洞中期阳高许家窑新洞人文化长武窖头沟襄汾丁村沂源上崖洞喀左鸽子洞枝城九道河水城硝灰洞封开罗沙岩20~5前段大荔甜水沟沂水南洼洞江陵鸡公山下层曲江马坝 早期阳原马梁北京猿人文化泾川大岭上三门峡水沟沂源猿人地点营口金牛山大冶龙头山黔西观音洞百色诸地点100~20更新世中期本溪庙后山郧县曲远河口阳原岑家湾蓝田陈家窝芮城合河郧县龙骨洞初期阳原东谷坨蓝田公王岭100~200更新世早期 阳原小长梁芮城西侯度远谋上那蚌阳原马圈沟巫山龙骨坡一、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二、西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1.自然地理环境。本区东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和内蒙西部。本区地处内陆地势较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风力强等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较为干冷。天山南北和鄂尔多斯高原以西、河西走廊等地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绝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疆广大地区在5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在10毫米以下,降水量往往不足蒸发量的1%,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2.旧石器时代遗存: 青藏高严和新疆发现的旧石器多来自地表,它们的年代尚需进一步证实。从已知的材料看,在制作技术积类型方面,均同华北地区的较为接近,特别是细石器遗存,同华北地区细石器属同一工艺传统,从而表明两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华北区位于中国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包括西起六盘山和陇山、东至渤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达秦岭淮河一线的广大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南部等地方。区内主要的构造地形有陇东和陕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河套平原、晋北的大同盆地、陕西关中盆地、山西汾河系列断裂盆地、河南洛河和颖河谷地、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的山东丘陵等。2.旧石器文化遗存:桑干河流域。二、华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本区位于黄河、珠江两流域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南达南岭——武夷山地区,西起巫山和雪峰山,东抵东海,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全区绝大部分属亚热带,在东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配较均匀。气温的主要特色是东温夏热,7月份平均气温28~30度,东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均在0度以上,无结冰期。区内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多,淮河流域为800毫米,江南丘陵为15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是我国大陆最均匀的地方,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全年温度较大,属温润地区。三、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本区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岭和武夷山以南,包括两广、海南、福建和台湾五省区,本区大部分在北纬28度以南,北回归线通过广东、广西、台湾的中南部。由于纬度低,是本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特色。本区特点是夏长冬暖,1有气温多在10度以上,是全国冬季最温暖的地区,7月份气温一般在27~29度之间,地区差异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1400~2000毫米之间,不少地方超过2000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沛的区域。一、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4省市。本区处于西部青藏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向东南倾斜。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高原多,山地多,平原少,可大致分为四川盆地、云南高原、贵州高原和横断山脉几大地形单元。本区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组成十分复杂,既有东、西和南、北的差异,又有垂直变化,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云南向有“植物王国”之称,四川的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种类之多仅次于云南,居于全国第二,而裸子植物数量则居全国第一。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一、磨制石器的使用。新石器即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磨制石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在华南地区,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12000~9000B.P.)曾发现少量的局部磨制石器,但无陶器共存;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南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均发现由与陶器共存的局部磨制石器。在华北地区,最早的磨制石器见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一)、磨制石器的制作技术 1.选材。新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闪长石、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石英岩、燧石、辉绿岩、碧玉、玉髓、蛋白石等。石材的来源,一是就地取材,在居址附近的河滩或附近山坡上捡拾、开采合用的材料;二是通过交换等方式从其他地方获得。2.打割。选择好材料后,根据需要用锯磨切割或打击法制出毛坯。一般较厚重的石斧、石锛之类的工具,多先把石料截成或打出所需的大体形状;较轻薄者如刀、铲之类,则先打片或从页岩上制片,然后打击或切割成所需的形状。据割的方法,据有关民族学资料,可能是用木片或石片加砂加水往复磨切,以截断石片。3.修琢。即对毛坯通体整形,找平工序。用石锤或由硬尖的石、骨、角质工具,轻轻琢去毛坯表面的棱角,使其平整,修琢成所需的规整器形。经过修琢的标本表面,多遗留有麻点状疤痕。也有些石器是用修琢法制成的,如裴李岗磁山文化中常见的石磨盘,就是修琢而成的。用页岩制作的石刀之类的工具,则多不经修琢这一工序。4.磨光。磨制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用于制作骨器和装饰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泛用于制作个各种工具。其方法是在砺石(即磨石)上加砂加水,以增大摩擦力,并根据需要磨出一定的形状和刃口。5.穿孔。(1)、钻孔法。钻孔工具多用石钻或带硬尖的木棍、竹管等。(2)、划孔法。即用一较硬的尖状工具,在石器的两面反复的刻划,使之城两端细、中间粗的长沟,沟中部着力处因沟成孔。(3)、琢孔法。即用一带有硬尖的工具,由石器两面细琢而成一粗孔。这种方法多用于粗大、厚重的石器。 (二)、新石器的主要类型1.农业生产工具(1)、石铲与石锄(2)、石镰与石刀(3)、石磨盘与磨棒2.木材加工工具——石斧、石锛、石凿、石楔3.狩猎工具或武器——石矛、石镞、石钺二、陶器的发明。陶器是用陶土加水和其他羼合料,经成形、晾干、烧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生活所用的各种容器和炊具,有时也用于制作生产工具或其它用品。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的陶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河北徐水南头庄遗址;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见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和广西桂林庙岩等遗址。1.陶土加工。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粘土及少数高铝质粘土。史前时期的各地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粘土作为陶土。如华北地区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但并非自然界的所有粘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粘土,制成陶坯后容易干裂,需要加入羼合剂;而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较差,作坯时不易成形,应先行淘洗。(1)、筛选或淘洗。在制作一般的粗陶时,只要把经过选择的陶土经过适当的筛选即可使用。 若要制作精细的陶器,则需要经过淘洗。即把粘土浸入水中,经搅动而使植物细末及杂质上浮,去掉杂质即成很纯净的粘土。(2)、加入羼合料。有时,人们根据陶器的用途等,需要在陶土中加入适当的砂粒、蚌壳末、陶片碎末、草木等羼合料。目的:使陶质疏松,水分易于逸出,陶器不致绽裂;减低陶土粘性,不致粘附手指,易于成形;防止干裂,阴干时,不致因不平衡收缩而绽裂、变形;增加熔点,不致因火温过高而部分熔化。2.制坯成形(1)、手制:捏塑法:即直接用手制作陶坯的方法;泥条盘筑法:即先将坯泥搓成长条状,然后螺旋形向上盘筑。(2)、模制:即用陶模或陶器为模,制作陶坯。(3)、轮制:即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提拉成需要的器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器形规整,器壁均匀,器表常留有一圈圈平行的轮纹,器底则有线割的偏心纹。3.修饰施纹。(1)、表面磨光。在陶坯尚未完全晾干时,用石或骨制的光滑器具,反复打磨陶坯的表面,既可使陶坯收缩而胎质坚实,又可使坯体表面光滑。(2)、涂施色衣。色衣又叫“陶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做法是:把很细的泥浆涂敷在陶坯表面,经烧后即成各种颜色的陶衣。常见的陶衣有红、棕、白等色。一般泥浆中若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则烧成后呈红色或棕色;白衣中则可能是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或方解石、石膏等。(3)、施纹绘彩。拍压;戳刺;刻划;贴附;镂空。 常见的拍压花样:绳纹、篮纹、方格纹。4.烧制成器:陶坯阴干后,将陶坯加热至600摄氏度以上,彻底排除了坯体中的水分后,粘土就失去了可塑性而完全硬化。一般烧造时的火候高、陶土细则硬度大,反之火候低、陶土含沙多则硬度小。据测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成温度一般在600~900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超过1000摄氏度。红陶——大多数陶土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烧制时如能让空气与之自由接触,铁元素被氧化成为三氧化而铁而使陶器成红色。因此,若陶土中的含铁元素较多、在露天烧造或用敞口陶窑烧制则很容易烧出红陶来。灰陶——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末期,如果封闭窑顶,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陶器被周围炽热的还原焰所包围,坯体中所包含的铁元素就被还原成四氧化三铁,产品的颜色就会呈现灰或深灰色。黑陶——关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可能有两种:一是用烟熏法进行短期渗碳,即在烧制将近结束时,用泥封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渗水而使窑内顿生浓烟,烟中的碳很快渗入赤热的坯体空隙中而将陶器熏黑。二是由于陶土中羼有较多的植物茎、叶、壳等,在烧制过程中,植物碳化而使陶胎呈黑色,成为所谓的“夹炭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黑陶胎质较为疏松。陶器的分类。1.陶器各部位的名称。 2.陶器的命名原则。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如鼎、鬲、豆之类。二是使用现代形制、功能或相近的器形名称,如碗、盘、杯、瓶、盆、罐、壶、缸、瓮等。3.陶器的分类:(1)、依据器形分类: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尖底器。(2)、依用途分类:炊器——多夹砂陶,有罐、鼎、鬲、甑、釜、灶等。饮食器——多泥质陶,有碗、钵、盘、豆、杯等。水器——多泥质陶,有瓶、壶、带流罐、盉等。储物器——泥质陶或夹砂陶,器形较大,有罐、瓮、缸等。乐器——多泥质陶,有陶鼓、陶号、陶埙、陶响珠等。二、农业的发生(一)、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所谓粟作农业,指的是依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农业。粟,即中国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稷”,也就是北方的谷子,也称“小米” 。除了粟之外,还有黍等谷物。粟,在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最为普遍,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主要农作物。1.粟遗存的发现:1931,山西万莱(原万泉)荆村瓦渣斜遗址出土的“黍稷及黍稷之壳”。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史前粟的遗存。1954~1981,西安半坡遗址,在一些陶罐和窖穴中出土了较多的谷类遗存。其中在一见陶罐内存有完好的谷壳,经华北农学院鉴定为粟。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北辛文化,约距今8000~7000年,发现粟的遗存。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窖穴底部堆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应早于距今8000年,应为10000年前后,黄河流域为其起源地。文明产生的基础。“社稷”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粟的野生祖本是狗尾草,古籍称为“莠”,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和北方黄土高原地区。2.稻作农业的起源。秦岭淮河以南。地下水位浅。稻成为此地区最重要的农作物。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距今10000年。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在烧土中发现一部分稻的压痕和碳化稻。河姆渡遗址、屈家岭文化。仰韶遗址发现稻遗存。大河村遗址、案板遗址,稻向中原地区扩散。稻有两种:亚洲稻和非洲稻,而亚洲稻更重要。1921,仰韶发现的稻为中国首次考古稻遗存发现。到1993年底,全国共发现稻作农业遗存140多处。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亚洲的起源于演化中心。四、家畜饲养的出现。 高级狩猎经济出现,弓箭发明,成功率提高,可远距离捕获雌兽,一次捕获野兽较多,可放养,待无收获时再吃,从而成为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六畜大部分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猪出现较早,出现于距今约八、九千年,甑皮岩遗址发现。狗,可能源于一种小型狼,与人共生,渐被驯化,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确定有家狗出现,老官台遗址,屈家岭文化——陶狗造型。鸡:源于野鸡,陶鸡。牛、羊:牛并非用于耕作,主要用于肉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羊可能驯于西亚,中国最早出现于西部,5000年前后,多在北方。马:史前有无难肯定,半坡发现马齿等,但只能确定到属,不能确定是否家马。商周时已有车马。家马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来源于中亚。第二节、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可分为初、早、中、晚四期,约距今12000~4000年前分期表:分区分期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距今年代渭泾区陕豫晋交界地区郑洛区冀南豫北地区海岱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年)泾水上游关中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桥村类遗存客省庄文化三里桥类遗存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小河沿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4500~4000早期常山下层文化案板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河村五期?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峡文化5000~4500中期晚期仰韶文化西王村期秦王寨文化大司空一期文化大地湾仰韶晚期红山后文化大溪文化崧泽文化金兰寺下层5500~5000 中期庙底沟期大河村文化大地湾仰韶中期6000~5500-早期半坡期王湾一期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北辛文化大地湾仰韶早期赵宝沟文化皂市下层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7000~6000早期晚期老官台文化北首岭下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后李文华师赵村一期兴隆洼文化甑皮岩遗址9000~7000早期白家村遗址大地湾一期彭头山文化 初期南庄头遗址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玉蟾岩遗址大龙潭一期10000+-庙岩遗址一、初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前。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在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等,均发现有局部磨制石器,但大多石器仍为打制石器或细石器,开始制作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贵德庙岩、河北徐水南庄头和阳原于家沟遗址等,均发现距今1万年的少量陶器。仙人洞等还发现原始农业。二、早期。约距今9000~7000年前。磨制石器的使用已普遍,在华北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后李等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长江流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等,普遍发现有磨制石器,但仍多为局部磨制。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梳。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和氏族公共墓地。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粟作农业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稻作农业两大文化体系,原始农业处于确立期。三、中期。 约距今7~5千年前。磨制石器已有局部磨光向通体磨光过渡。陶器仍以红陶为主,彩陶的大量流行是这一时期制陶业最鲜明的特征,陶器制作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聚落形态进一步发展,各地遗址发布的密度大大增加,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开始出现里一些较大的中心聚落。黄河流域普遍发现粟类作物遗存,长江流域普遍发现稻类作物遗存,原始农业处于发展期。四、晚期。约距今4~5千年前。石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多为通体磨光,还出现了较多的玉器。在黄河流域龙山时期的诸遗存中,发现一些小型铜工具。陶器制作中轮制技术已较普遍应用,陶器以灰陶为主,烧造的火候较高,陶制较硬。聚落进一步分化,防卫设施进一步加强,在黄河中下游龙山代诸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均发现有原始城堡。粟作农业进一步发展,稻作农业开始向北方传播,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的分布一、东北地区的新时期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全球性气温的逐渐上升,东北区的气温也相对变暖。生存环境的改变促使这一区的史前文化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中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与制约,南、北两区文化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齐齐哈尔昂昂溪。密山新开流。长海小珠山。沈阳新乐。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小河沿文化。北部地区较寒冷,分布于三江平原新开流、昂昂溪等地居民,主要以渔猎采集为主,细石器、骨矛、鱼镖、鱼叉等发达,为这一地区特征,陶器未得充分发展。 南部相对温暖,从早期开始,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猎。陶器制作、居住形式、埋葬习俗形成鲜明地域特征。红山文化积石冢、“女神庙”和祭坛,说明这一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达到极高水平。兴隆洼文化,1983首次发现与内蒙敖汉旗兴隆洼遗址(7300B.P),石器以打制石器居多,器形有斧、铲、锛、凿等,骨器有锥、匕、镞、鱼镖等,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于辽河、大凌河流域,有直径约170米的环形聚落,陶器多夹砂陶,火候低,均手制,纹饰有横“之”字形压印纹、网纹、弦纹等,器形为筒形罐,还有钵,两个互抱塑像。红山文化:1935首次发现于内蒙赤峰红山后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昭乌达盟老哈河流域、辽宁朝阳和锦州地区、河北北部燕山地区。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种,器形有石镞、石斧、石锛、石刀等。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大型石砌祭坛,在牛河梁发现与真人等身大小的女性塑像、“女神庙”和大型积石冢等,陶器多夹砂红褐陶,器表常饰纵“之”形纹,还有少量彩陶,器形主要有小口双耳罐、筒形罐、碗、盆、彩绘筒状无底器等。二、西北地区。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和甘肃中部的大夏河、洮河流域以及南部渭水上游、西汉水流域一带。 马家窑文化(5100~4650)1924,瑞典安特生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分布以甘肃中部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达甘南山地天水地区。可分为马家窑期、半山期(以和政县半山遗址为代表)、马厂期(以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为代表)。粟作农业。陶器以红陶为主,彩陶数量多,多用黑彩,也有红彩,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等动物纹样,还有垂幛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网纹等几何图样,器形主要有双耳罐、单耳罐、长颈单把壶、双耳壶,敛口平底钵,卷唇曲腹盆、短颈圆肩罐、喇叭口尖底瓶等,彩陶占总数20%~30%以上。马厂期多大圆圈纹、三圈纹、多圈纹、菱形纹、漩涡纹等,器形有大口双颈耳彩陶罐、小口圆腹双腹耳罐、长颈单耳壶、单耳筒形杯等。小型铜工具。(马厂期的)。齐家文化(4000+-),因安特生1924首次发现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分布区域与马家窑文化大体相同。重要遗址有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广河阳洼湾、青海贵南尕马台、乐都柳湾等。陶器以红陶为主,多手制,轮制者较少;纹饰有绳纹、篮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较少,彩绘以黑彩为主,红彩较少,纹样有宽带纹、三角纹、网纹、菱形纹等;主要器形有单耳、双耳、三耳罐、鬲、甑、盆、碗、豆等。铜器,铜刀、铜针,青海尕马台出土铜镜。三、华北区。新石器时代的本区,是史前粟作农业最主要的分布区。1921,安特生首次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确立了中国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后,中国学者在渭水流域、晋豫陕交界地区、河南中部、冀南豫北、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发现了一系列的新石器时代初、早、中、晚期文化遗存。基本建立了各文化区的文化发展序列。渭水及其主要支流泾河、洛河流域,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起,先后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时代诸文化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 老官台文化,1956首次发现于陕西华县老官台村而得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8000~7000+-B.P.)。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及甘肃天水一带,在汉水上游及其支流丹江上游也有发现。代表性遗址有陕西临潼白家村,华县老官台和元君庙(下层)、渭南北刘下层、宝鸡北首领(下层)、甘肃秦安大地湾等。白家村遗址位于陕西临潼,是一处单纯的老官台文化遗址,遗址堆积分为早晚两期,代表了这一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陶器以夹细砂的红陶或红褐陶为主,陶色不纯,表面常有斑块,并常见外红内黑的现象,多手制,器形有筒形三足罐、平底筒形罐、三足钵、圈足碗、圜足钵、小口鼓腹罐等;纹饰以交错粗绳纹为主,还有少量的简单的彩绘。宝鸡北首领遗址堆积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属老官台文化晚期,中层属仰韶文化早期,上层属仰韶文化中、晚期。甘肃秦安大地湾第一期遗存和天水师赵村第一期遗存,分别代表了渭水上游老官台文化的早、晚阶段。渭泾文化区的仰韶文化。1921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渭泾流域、汉水上游及丹江上游、晋西南和豫西地区,其中以陕西的关中地区为中心。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最主要的粟作文化之一,故常把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称之为“仰韶时代”或“仰韶时期”。代表性遗址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领、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南渑池仰韶村、山西芮城西王村等。聚落布局多呈凝聚式或内向式,四周围绕有环壕,房屋多半地穴式或地面式,平面呈圆形或方形。聚落遗址有临潼姜寨、西安半坡等。陶器多红陶,特别以大量的细泥红陶和彩陶为突出特点;早期彩陶纹样以各类鱼纹和变体鱼纹为主,中期流行各类植物纹如弧线三角、勾叶、圆点、花瓣纹等,晚期彩陶衰落,仅见个别简单的红或白彩,主要器形有尖底瓶、圜底钵、平底钵、圜底盆等。 渭泾文化区的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以陕西扶风案板遗址第三期遗存为代表(约距今4900~4500),属龙山时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西安以西,宝鸡以东,北山山地以南和秦岭以北的关中中西部渭河河谷地带。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有喇叭口平底瓶、刻槽盆、筒形罐、单耳罐、双耳罐、鼎、釜灶等,特别是(jia)的出现是龙山时代早期开始的标志;纹饰以绳纹和篮纹为主。常山下层文化:以甘肃省镇源县常山下层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泾水上游的甘肃庆阳和平凉地区。陶器以橙黄和红褐色为主,有少量彩陶,器形以平底器为主,基本不见三足器,主要器形有:单耳罐、双耳罐、单耳杯、双耳壶、碗、盆、盘等。庙底沟二期文化: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第二期遗存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较为典型,代表性器形有盆形鼎、罐形鼎、圈足碗、圈足豆、圈足杯、还有(jia)、罐等。其中带耳罐类很不发达,仅减少量的单耳罐。龙山时代晚期诸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以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遗址第二期遗存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以喇叭口折肩罐、长口浅腹盆、鬲、(jia)、豆等为代表,其中,鬲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双庵类型文化:以陕西岐山双庵遗址为代表。陶器器形、纹饰均与客省庄二期文化和桥村类型文化相同或相似,但陶色以红褐陶为主。郑洛文化区:以伊、洛流域为中心的河南中部(豫中)郑州至洛阳之间的区域,新石器时代先后发现裴李岗文化、王湾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秦王寨文化、大河村五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是华北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区域之一。以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典型遗址有密县莪沟、长葛石固、舞阳贾湖等,约与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同时或稍早。裴李岗文化石器多为局部磨光或打琢而成,主要有铲、斧、镰磨盘、磨棒等,其中鞋底形磨盘、锯齿刃石镰和长舌形石铲最具代表性。陶器以红陶为主。 王湾一期文化,以河南洛阳王湾遗址第一期遗存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年代与相当于渭泾区仰韶文化早期或稍晚。陶器多红色、手制,一般饰绳纹,有少量的宽带纹彩陶;器形有杯形尖底瓶、圜底钵、侈口鼓腹罐、窄沿盆、锥足圜底罐形鼎等。洛阳王湾遗址一期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二期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期;三期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大河村文化,以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一、二期)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中段文化,其年代约相当于渭泾流域的仰韶文化中期。典型遗址还有王湾遗址二期等。陶器以红陶为主,附加锥纹等,彩绘纹样有宽带纹、三角纹、圆点纹、圆圈纹、新月纹、睫毛纹、网纹等,主要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圜底釜形鼎、敛口钵、折沿盆、矮颈罐、器座等。在河南伊、洛河流域一带,常发现一种用于成年人二次葬的大型陶缸,由于这种陶缸最早发现于伊川土门遗址,故被称为“伊川缸”。在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大型瓮棺合葬墓,墓为长方形,东西约6.3米,南北宽3.5米,深0.3~0.36米;墓内排列有序的放置着136件瓮棺,房屋多由单间或套间房组成的排房。秦王寨文化,因发现于河南(xin)阳秦王寨遗址而得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渭泾区仰韶文化晚期。代表性遗址有郑州大河村(三、四期),临汝大张、鲁山邱公城、南召二郎岗等。陶器以红陶为主,彩陶数量较多,多施白色陶衣,彩绘常红、黑、灰色等,纹样有宽带状网纹、三角纹、六角叠纹、同心圆纹等,主要器形有罐形鼎、盆形鼎、敛口曲腹钵、深腹罐、豆、壶、杯、甑等。 大河村五期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年代约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代表性遗址有登峰告城北沟、偃师二里头等。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有少量白陶,制法以轮制为主,也有手制,纹饰以绳纹最多,还有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彩陶很少见,器形主要有凿形足鼎、敛口钵、侈口束颈深腹罐、杯、盆、豆、壶等。王湾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伊、洛水流域及郑州一带,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渭泾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代表性遗址有洛阳王湾(三期)和锉李、孟津小潘沟、偃师灰嘴、临汝煤山等。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制法有轮制、手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等,不见彩陶,主要器形有圜底罐形鼎、(jia)、鬶、甑、双耳罐、单耳罐、双腹盆、高柄豆等。冀南豫北文化区,此文化区包括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地区。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先后有南庄头遗址、磁山文化、后岗文化、大司空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南庄头遗址:在河北徐水县高林村乡南庄头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存(10500~9700B.P.)最早的含有陶器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发现有小灰沟一处,出土陶片15片,还有石磨盘、磨棒、骨锥、角锥等遗物。陶片多为夹砂灰陶,也有少量的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均不能复原,可能有罐和钵类器等,这一遗存的发现,为探索中国陶器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磁山文化,以河北武安磁山遗址(7980~7675),年代约与老官台、裴李岗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河北武安县境内的洛河流域,此外在河北三河县孟各庄、客城坡上遗址等也有发现。时期以三足尖头磨盘最具特色。房屋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窖穴多为长方形,很多窖穴内发现有大量的朽粟堆积。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多手制,质粗疏;流行细绳纹等,器形主要有盂、深腹罐、小口双耳壶、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支架等,其中盂、小口长颈壶、支架等最具特色。 后岗一期文化,以1931年梁思永发掘安阳后岗遗址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年代约相当于仰韶早期。典型遗址有安阳高井台子和同乐寨、濮阳西水坡、河北武安赵窑和西万年村、磁县下潘王和界段营、正定南杨庄、平山田兴村等。由磁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有线纹、弦纹、划纹、锥刺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少而纹样简单,常见用红彩绘制的宽带纹、平行竖线纹、菱形网纹、波形纹等;主要器形有红顶碗、圜底钵、长颈瓶、双耳壶、大口小底罐、罐形鼎等。大司空一期文化,以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晚期,典型遗址有安阳大正集老磨冈、大寨南冈和鲍家堂、河北柴庄、邯郸百家村等。陶器多为灰陶,红陶次之;制法有手制、模制等,纹饰以篮纹为主,还有绳纹、方格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彩陶较少,彩绘多用红色,纹样有弧线三角、同心圆、蝶须纹、睫毛纹、S纹等;主要器形有平底钵、假圈足碗、折腹罐、鼓腹盆等。后刚二期文化,以后岗遗址第二期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约相当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典型遗址有河南安阳大寨南冈和八里庄、汤阴白营、河北邯郸涧汤和龟台、磁县下潘王、永年台口等。房屋多为圆形“灰白面”建筑,墙有木骨泥墙、土坯墙等,并已出现筑台基和挖墙基槽技术。还发现有水井和多人乱葬坑等。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和红陶;制法有手制、轮制和模制;纹饰多绳纹、篮纹、方格纹等;器形以平底器为主、还有三足器和圈足器,主要有小口双耳罐、罐形鼎、鬶、(yin)、甑、盆、碗、豆、杯、盘等。海岱文化区。以泰山为中心,包括山东、河北东南部、豫东、皖北和苏北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后李文化,首次发现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北缘的山前平原上,目前共发现遗址10余处。重要遗址有章丘市龙山镇西河(8400~7700)和刁镇茄庄小荆山等。房屋为圆角方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等。陶器有红褐和灰褐陶两种,多手制,纹饰简单,有指甲纹、刻划纹等,主要器形有圜底釜、鼓腹罐、盆、碗、壶、钵、杯、盘、支脚等。北辛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藤县北辛村,距今约7300~6400年。其早期相当于磁山、裴李岗文化晚期,大体与仰韶文化早期同时。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及苏北地区,重要遗址有山东兖州王因(下层)和西桑园,江苏邳县大墩子(下层)、连云港二涧村(下层)和大村等。陶器以夹砂黄褐陶为主,均手制,纹饰有贴附纹、压印纹、剔刺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深腹圜底或尖底鼎、圜底釜、圜底钵、双耳壶、盆、支架等。大汶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可分为三期,早期(6300~5500)、中期(5500~4800)、晚期(4800~4500)。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约200余处,墓葬约2000余座。重要遗址有山东兖州王因、滕县岗上村、邹县野店、胶县三里河、照东海浴、江苏邳县大墩子和刘村、新沂花庐等。陶器以红陶为主,还有灰、黑陶和极少量的白陶,制法有手制、轮制等;纹饰有刻划、镂孔、附加堆纹、篮纹和少量简单红色彩绘;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较为发达。也有平底器、圈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有釜形鼎、钵形鼎、罐形鼎等。龙山文化,1928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约相当于黄河流域的客省庄二期、王湾三期、后岗二期文化等。由于这些文化不仅属于同一时代,具有相似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共性,所以往往把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称之为“龙山时代”或“龙山时期” 。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南可达江苏北部,北到辽东半岛。重要遗址有山东日照西城镇和东海峪、潍坊姚官庄和鲁家口、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等。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城垣比较规整,北垣外凸而弯曲,城垣拐角呈弧形。城墙残宽8~13米,大部挖有基槽。城南东西宽430米,南北长53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陶器制作中的轮制技术十分突出,黑陶特别发达,特别是蛋壳黑陶,器壁仅厚0.5~1毫米;器表多磨光,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划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为主,平底器次之,主要有盆形鼎、罐形鼎、三足器、高圈足豆、蛋壳陶高柄杯及鬶、(yan)等。四、华中区。包括重庆市东部、江汉平原、鄂西北、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北岸、豫西南等地区。本区的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文化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和演化中心。在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稻的遗存和陶器。江西万年仙人洞,陶器多夹砂陶,火候很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湖南道县玉蟾岩。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1984首次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1988正是发掘并命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8500~7800),约与黄河中游的裴李岗等文化同时。主要分布于澧水北岸,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在陶胎和一些红烧土中,发现人工栽培稻的遗痕。1993~1997,对澧县八十垱遗址彭头山文化连续进行了6次发掘,在遗址西北古河道中的黑色淤泥中拣选和浮选出近1.5万粒稻谷和稻米,其特征区别于现代的籼稻。陶器多红色或红褐色,色斑驳,胎多夹碳(稻壳、叶之碎末碳化而成)而胎心乌黑,也有少量夹砂陶;纹饰有交错粗绳纹,戳刺纹、划纹等;器形多为圜底器,主要有罐钵两大类。 皂市下层文化,1978~1981发掘并发现于湖南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7210~6960)约相当于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晚期。主要分布于澧水、皖水下游,已发现遗址20余处。石器多打制,有少量磨制的斧、凿、锛等。陶器多为夹砂红褐陶,也有夹碳陶;纹饰多为绳纹,还有划纹、镂孔和少量彩陶,器形仍以圜底器(罐、钵、斧)为主,也有平底器(钵、盘等)和圈足器(碗等),一般认为皂市下层文化是大溪文化前身。大溪文化,1925在四川巫山县调查时发现,1959正式发掘,后提出文化命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约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同时或稍晚(6400~5300),主要分布于西至三峡地区,东抵汉水,北达湖北北部的广大范围内,其中以湖北宜昌和荆州地区较密集。位于湖南澧县东溪乡城头山城址,始建于大溪文化早期,后至屈家岭文化中期又经三次修筑,城址保存较好,平面略呈圆形,直径约310余米,面积为7.6万平方米左右。城垣系地面堆筑而成。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以圆形、长方形、新月形、戳印纹为主,也有少量的彩陶;器形以圆形器(杯、碗、盘)为主,次为平底器(壶、罐、瓶)还有釜和鼎等。屈家岭文化,1965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是主要继承大溪文化并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文化,约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同时(5000~4000),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波及山东、豫南、鄂东和陕西的丹江上游等地。陶器以泥制黑、灰陶为主,也有少量桔红色蛋壳陶,纹饰常见弦纹和镂孔,还有少量彩陶;器形中圈足器较为发达(豆、杯、盘、壶),还有罐、鼎、盆、甑等。 石家河文化,1955首次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镇附近,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文化,约与黄河流域龙山时代晚期后一阶段诸文化同时。石家河是一处包括有20多个遗址的遗址群。石家河城址位于天门市石家河镇北,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晚期,繁盛与石家河文化早期。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0米,仅城垣所围面积即达120万平方米。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和桔红色陶;多表面无纹,有少量纹饰有篮纹和方格纹;器形诸有鬶、豆、圈足盘、高颈罐、杯等。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1973首次发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以遗址堆积的第3~4等为代表(7000~6000),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约与仰韶文化早期同时。陶器多为夹有稻叶、茎、壳的夹碳黑陶;纹饰有绳纹和刻划的植物纹样;主要器形有釜、盆、盂、罐、器座等。在第四层曾发现大量的稻叶、杆、壳和稻谷堆积,最厚处可达1米以上;出土有大量的木质建筑构件,表明当时的建筑是一种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干栏”式建筑。马家浜文化,1959首次发掘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体与河姆渡文化同时,代表性遗址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天县草鞋山等。分布于南达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的太湖地区。陶器以红陶为主,多为外红内黑或表红胎黑的素面,器形多腰檐釜、圈足豆、锥足鼎和罐等。房屋有“干栏”式建筑。崧泽文化,以1960首次发掘的上海青浦县崧泽遗址中层(下层为马家浜文化)为代表,由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文化(5900~5300),约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晚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也有灰陶和羼合稻壳的夹碳陶;纹饰多弦纹、划纹和镂孔,也有少量彩陶;器形有鼎、豆、釜、罐等,以镂孔刻划纹高圈足豆最具特色。墓葬流行平地覆土掩埋单人仰身直肢葬。 良渚文化,1936浙江余杭县发现良渚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5100~4100),约相当于黄河流域龙山时代。遗址多分布在高6米以上的、人工堆筑的土墩上。1987在浙江余行海溪乡瑶山发现的祭坛较为典型。瑶山的祭坛平面呈长方形,由里外三部分组成:最里面是一座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红土台;第二部分是经土台四周的围沟;第三部分是位于围沟外的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土台。陶器多泥质黑皮陶和夹碳黑灰陶,多轮制;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镂孔等;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有豆、鼎、壶、盘、杯等。五、华南区。本区新石器文化的某些因素如磨制石器和陶器等出现较早,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充足的食物资源,限制了文化发展的速度。故采集、渔捞经济延续时间较长,谷物种植经济出现较晚,贝丘遗址多,洞穴遗址多,是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特征。两广区:庙岩遗址,是一处洞穴遗址,出土有少量陶片和磨制石器,还有打制石器等。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郊。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磨制石器多为斧、锛。陶器多夹砂陶,火候很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少量划纹等;器形以圜底器为主(罐、碗、钵),有少量平底器。不见圈足器和三足器。遗址中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和骨鱼镖、骨镞等渔猎工具,反映出以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碳14测定约距今9000年。石峡文化遗址,1973首次发掘的广东曲江县狮子山石峡遗址为代表(4900~4700),主要分布于广东北部地区。陶器多为灰褐陶,有轮制和模制两种,多素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等;器形有鼎、釜、三足盘、豆、壶、缸、瓮等。闽台区:大(fen)坑文化,以台湾台北县八里乡大(fen)坑贝丘遗址下层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上层为距今2000年前后的圆山文化,下层年代约距今5480+-55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较晚阶段。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流行绳纹,有少量彩陶。以圆底器和平底器为主,缺乏三足器,有罐、瓮、碗等。 昙石山文化,1954首次发掘的福建闽侯县昙石山遗址(3300),主要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石器有铲、镰和有段石锛等。葬俗中成人和儿童均用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陶器多夹碳红陶或灰陶,纹饰有绳纹、篮纹、镂孔和几何形印纹,还有少量彩陶;器形有釜、鼎、罐、碗、盆、钵、豆、壶、杯等。六、西南区。本区包括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在西藏昌都卡若村发现卡若文化。在云南宾川县白羊村遗址,发现有稻的遗存。近年来,随着三峡地区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新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卡若文化,位于澜沧江上游,西藏昌都卡若村,距今5300~41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石器有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陶器以灰、黄色为主,主要有罐、钵、盆、碗等器形。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白羊村遗址,位于云南冥川白羊村。石器有半月形弧刃石刀。陶器均夹砂陶,纹饰有划纹、绳纹等。器形以圜底器和平底器为主,有圜底釜、罐、壶、钵等。发现有储藏粮食的窖穴和稻的遗存,距今约3700年前后。成都平原。20世纪90十年代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其中新津县宝墩村古城(龙马古城)的规模最大,被命名为宝墩文化,距今4800~2000年。宝墩古城位于新津县龙马乡附近铁溪河东北的台地边缘,也称龙马古城。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表面积达60万平方米。城垣系夯土建筑,城外尚未发现壕沟。据研究,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早于距今4500年前。(bei)县古城,位于该县古城乡梓路村和梓桐村一带。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长600米,宽500米,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城垣基宽30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城内南部发现有长50米,进深11米的大型建筑基址。 第四章、夏商周考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11年)特点: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已进入历史时期。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大部分时间属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并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出现了大型都城,标志着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进入国家时期。第一节、夏商周考古分期。一、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三代考古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究竟夏商周三代纪年问题。目前流行的三代纪年都是推算出来的,放射性碳素年代数据也难以消除误差,尚不能在推定探索对象方面有效的起到时间标尺作用。由于三代纪年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三代考古的重要性,1996年5月16日,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由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现代测年代技术等多学科协作,预期达到的目标是:提出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提出商代前期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确定商后期(武丁到帝辛)比较准确的年代;确定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以前各王(武王到厉王)比较准确的年代。1996~2000年,200多位专家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设立了9个课题、44个专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完成了预定的任务。2000.11.9,发布了《夏商周年表》,标志着这一工程的基本完成。二、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指夏王朝时期夏人活动区域内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夏代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王朝,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记载,夏代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据《夏商周年表》,夏代约从前2070时,至前1600结束,前后历时400余年。 年表:禹少康不降发启予扃癸太康槐(厂)字头,下一堇,读jin仲康芒孔甲相泄皋考古学探索夏文化的工作,是从5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在传说的夏人活动区域内进行。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与以下两个地区关系密切:1、河南西部的颖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洛河下游地区;2、晋南的汾水下游、涑水一带。1.豫西二里头文化。1959,徐旭生在豫西调查“夏墟” 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南发现了早于二里岗早商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从而揭开了在豫西地区探索夏文化的序幕。同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二里头遗址开始进行发掘,并持续至今。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址堆积自上而下有汉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仰韶文化等,其中二里头文化堆积是遗址主体。这类遗存主要分布在豫西伊、洛水流域和晋西南一带,碳14年代测定约为1900~1600+-B.P.,与夏纪年基本相合。二里头文化的时空分布,当在夏王朝范围内。分四期,第三期发现2座大型宫殿基址,发现青铜爵等礼器和玉器等。二里头文化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古文化,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它的四期遗存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从分布地域和存续时间看,该文化就是夏文化,该遗址可能是夏早期都城遗址。1.晋西南的东下冯类型。晋西南向有“夏墟”之称,故也是考古学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从70年代起,发现了夏县东下冯遗址。该遗存与二里头遗存相比既有一致性,亦有差异。一般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同一种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可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的“东下冯类型”。东下冯类型的发现使得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2.晋西南的陶寺文化。1978春始,对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进行连续14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陶寺遗址包括居址和墓地,面积大约300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可分为早、中、晚三期。碳14年代范围约在前2500~1900之间。其中、晚期阶段已进入夏纪年范围之内。已发现的70余处陶寺遗址类型文化遗址分布在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陶寺墓地的大、中型墓出土有琮、钺、彩绘陶龙盘、鼓、磬等礼器,而小型墓则少有随葬品,表明阶级分化与对立已很明显,或已是国家雏形。因此,陶寺类型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三、商文化的分期与分布。商共历17代30王,据《夏商周年表》,商始于前1600,灭于前1046,延续近600年。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后期以殷墟为代表。1.前期(前1600~前1300),这一时期的商文化以河南郑州商城及二里岗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河北藁城台城西村遗址、河北黄陂盘龙坡等为代表,青铜时代文化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其中,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具有典型性,故早商文化一般也叫 “二里岗期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岗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在郑州人民公园发现二里岗遗存被压在殷墟文化之下,证明该文化早于殷墟文化,年代约为前1500左右。堆积可分为上、夏两层,其性质均属商早期文化,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商文化发展的前、后两阶段。年表:汤沃丁中丁沃甲太丁太康外壬祖丁外丙小甲河亶甲南庚中壬雍己祖乙阳甲太甲太戊祖辛盘庚(迁殷前)1.后期。以殷墟文化为代表。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的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商后期8代12王均以此为都。殷墟遗址。1899,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等通过调查搞清了甲骨文出于安阳小屯村,并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商王朝先王公的名字,后经王国维考证,不仅证实《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王世系是可信的,且证明了《史记.项羽本纪》有关“洹水之南为殷墟”是正确的,于是殷墟被发现。分四期:1、盘庚、小辛、小乙;2、武丁、祖庚、祖甲;3、禀辛、康丁、武乙、文丁;4、帝乙、帝辛。年表:王年代(前)年数盘庚(迁殷后)小辛1300~125150 小乙武丁1250~119259祖庚祖甲禀辛康丁1191~114844武乙1147~111335文丁1112~107626帝乙1101~107626帝辛(纣)1075~104630四、西周。周族起源于陕西中、西部及甘肃东部一带的渭、泾水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1046灭商建立周王朝。分期:早:武、成、康、昭、穆(前1046~922);中:恭、懿、孝、夷(前922~878);晚:厉、共和、宣、幽(前878~771)。年表:王年代(前)年数武王1046~10434成王1042~102122康王1020~99625昭王995~97719穆王976~92255(共和当年改元)共王922~90023懿王899~8928 孝王891~8866夷王885~8788厉王877~84137(共和当年改元)共和841~82814宣王827~78246幽王781~77111五、东周(迁770~221)。以平王东迁始,至秦统一,共549。分春秋、战国。1、春秋(前770~前476),平王东迁至敬王44年,共295年,因《春秋》得名,分早、中、晚三期,各100年左右。2、战国(前475~前221),因诸侯纷争而得名,从周元王元年至秦统一,255年,分早、中、晚三期,每期85年左右。特点:在文化传统上。西、东周文化一脉传承,周天子仍在名义上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地文化有较强一致性,特别是在宗法制度、政治制度和礼制方面,仍基本沿袭旧制。另外,春秋以来,周王室控制诸侯的力量日渐削弱。到了战国,周王室几乎完全失去了天下大宗和共主的作用,旧制度逐渐被破坏和改变,导致“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在这种局面下,列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由发展,出现“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状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第二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铜器的出现。 三代大部分时间属于中国的铜器时代,但中国铜器及冶金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可能出现了。目前已发现,史前铜器或与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龙山时代诸文化中。史前黄河流域发现的青铜器,有自然的红铜,也有人工冶炼的青铜;多工具,容器极少;有锻造,也有单范铸造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虽然出现了铜器,但数量和品种都很少;虽然已有人工冶炼的合金青铜,但并非有意识配制,而是由共生矿冶炼而得。二、三代的青铜器。由铜、锡、铅合金制作的器物,因铜锈呈青绿色,称青铜。青铜的优点:1、熔点低,红铜熔点为1083摄氏度,若加锡15%,熔点便降为960度,加锡25%,熔点为800度,此温度当时可做到;2、硬度大,红铜硬度是布林氏(Brinell)硬度计的35度,加锡5%,硬度增至65度,加锡10%,硬度为165度,可视器类要求加锡。1.铜矿的采掘与冶炼。《管子.地数》:“出铜之山476山,出铁之山3609山。”《山海经》:出金之山139处,银20处,铜30处,锡5处,说明当时有不少矿产。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古铜矿采冶遗址主要有:内蒙林西大井、湖北大冶铜绿山和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江西瑞昌铜岭、安徽铜岭和南陵等。湖北大冶铜绿山范围达2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为东周时期,为矿井式地下开采遗址,开拓了成组竖井和平巷,架设了相当完整的木质框架支护,共发现了10座炼铜竖炉遗址,周围散布大量木炭、孔雀石(一种氧化铜)、碎矿石用石锤、石砧等,地表覆有厚厚的炉渣,估计总量超过40万吨,炉渣含量仅0.7%。2.铸造工艺。 三代青铜器绝大部分示范铸而成。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陕西丰西张家坡及东周列国都邑几乎都发现铸铜作坊,出土有坩埚残块、木炭、铜锭、铜渣及大量陶范,说明王室及诸后使用之青铜器多为就地生产。铸造需经过制范、熔铜、浇铸等工序。(1)、制范。范是铸造的模具,依材料可分为泥范(或陶范)、石范和铜范三类。石范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二里头文化)和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商代中晚期)等地有发现,数量少,多为铸造刀、镞等小型器物之用;铜范在山东临淄有发现,是铸造齐国刀币“齐法化”的模具。陶范因其原料广泛,易于制作,耐火性高,透气性好等,应用最为普遍。制模:即先制造出想要铸造的器形的模型(“母范”、“母型”)。材料多为经过选择和加工(羼入细砂)的泥料;形状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等,也可用木材做模或用青铜器做模。翻泥:泥质模造好后,经烘烤定型,便可在模型上翻范。范有外范、内范(芯)。内外范间的空隙即为浇铸后铜器壁的厚度。烘范:内外范做好后,经阴干、入窑烘烤,使之脱水定型,使可用于浇铸。失蜡法:结构特别复杂的器物或器物部件,还可用蜂蜡等材料制成蜡模,然后外敷泥料制成模型,待阴干后入窑焙烧,使蜡熔化流出,形成与蜡模完全相同的型腔,用于浇筑铜液,也叫“失蜡法”或“拔蜡法”。 (2)、熔铜。由矿石冶炼出的是较粗的红铜,铸造是必须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锡、铅等在进行精炼成合适的铜液。熔铜共具有用草拌泥制作的坩埚,或是外敷草泥的大口尊、大口缸等,也有体积较大的熔铜炉(用于铸造大型青铜器)。至少在商后期,人们已经掌握一定的青铜合金配剂法了,即以需要在铸造不同的铜器时加入不同剂量的锡或铅,以得到不同强度和硬度和韧性的青铜器。越成书于战国的《周礼.考工记.六齐(ji)》,提到六大类型青铜器。见于下表《周礼.考工记.六齐(ji)》铜锡类别铜锡配比比例%比例%钟鼎之齐六分金而锡居其一6/785.71%1/714.29斧斤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5/683.331/516.67戈戟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4/5801/520大刃三分其金而锡居其一3/4751/425削杀矢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二5/771.432/728.57鉴燧二分其金而锡居其一1/2501/250 (3)、浇铸。陶范出窑后,就可以趁热拼合浇铸。一般造型简单的如工具和兵器等用单范或双合浇筑,一般可使用多次。造型较复杂的青铜容器或武器等,则用符合范(内、外范)铸造,一套范只能使用一次。如铸造一件铜鬲,需4块外范和1块内范,1件铜爵要16块陶范,曾侯乙墓甬钟,最多用了136块陶范。浑铸法:一次将整器浇铸完成,小器物较容易,大型器物需多个炉同时作业,如司母戊大鼎重875千克,需70个坩埚同时熔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分铸法:常用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器物。即分别铸出器物附件,再将附件附在器体上,浇铸铜液后合为一件;或先铸出附件,再将附件嵌入器体范中浇铸成型。商已有分铸法,周时更熟练。1.装饰花纹:(1)、装饰工艺范铸法:通过陶范铸造纹样的工艺,这种工艺是商~~战国时期青铜器最主要的装饰工艺。即在泥模上雕塑出所要装饰的纹样,通过翻范把纹样翻印在外范上,合范浇铸后,即可得出纹样。填漆法:用黑或红漆装饰青铜器的工艺,他们或被填于纹底上来陪衬烘托主纹,或填在纹样上构成主纹。错嵌法:现在青铜器上铸或凿、刻出口窄底宽的纹槽,然后将金或银或红铜的丝、条片等锤打嵌入槽内,最后错磨平整。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金属的色泽对比形成鲜丽的图案。镶嵌法:用漆或桐油等粘合物将蚌片、绿松石、玛瑙等镶嵌在铸就的青铜器表面纹槽中。 錾刻法:用刻刀在铜器表面錾刻出各种图案。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较流行,一般刻于器壁较薄的壶、鉴等器物上。纹样主要有人物活动、车马建筑、花草树木、珍禽异兽等。鎏金银法:把黄金在400摄氏度溶解于汞,制成泥膏状金汞剂,俗称“金泥”,(若鎏银称银泥),涂在铜器表面,用火温烤,水银蒸发,黄金固着于器表。包金银法:在铜器表面包一层极薄的金或银片。(2)、花边和纹样分类:A、动物纹样: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类纹样,主要有兽面、龙、夔、牛、羊、马、猪、虎、熊、象、兔、鹿、鸟、龟、蛇、鱼、蛙、蚕、蝉等。B、植物纹样。C、几何纹样。涡纹。云纹:连续圆形构图。雷纹:连续方形构图。乳钉纹、波形纹、鱼鳞纹、直棱纹。D、人物及人事活动纹样。人面纹。1.铭文。也称金文或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铭文是商代晚期的。战国时代的铭文是刻成的,一般都很短,长篇极罕见。2.分类:(1)、容器(礼器):“礼”即统治秩序,“礼器”即所谓藏礼于器。商代时,一些青铜器(主要是容器和乐器)被赋予特殊意义,用于“别上下,明贵贱”,这类器物就被称为“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宴饮、丧葬、婚冠等活动。A、炊器: 鼎:主要用于煮或盛鱼、肉等。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大者高过一米,小者不过十余公分。列鼎制度:即在祭祀、宴饮、丧葬等活动中,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数量不同的圆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鼎形制花纹相同或相似,大小依次递减而有序排列。鬲:是仿新石器时代陶鬲制成,有的口沿上有附耳,有的腹部有扉棱。Yan,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叫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有甑与鬲铸成一体的合体yan,也有两部分开的分体yan。釜、灶。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礼器。《礼记.燕礼》:“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2)、食器:簋,相当于现代的大碗,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其基本形态一般为圆腹、圈足,有耳或无耳,还有圈足下加方座或附三足者。常和鼎配合使用而用偶数,比鼎少一个。簠: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长方形,有盖,盖与器的大小、形状相同。合上为器,打开则为两个相同器皿。(xu)(“须”头加“皿”底):食器,与簠同,只是器形为椭圆形。敦: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圆腹,三短足。有的盖合器都作半球形。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流行于东周时期。豆:用于盛肉酱之类的食物之用。器体浅如盘,下有柄及圈足。有的有器盖。匕:即取食物的匙。匕体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前端做成尖形,匕柄作直式或曲式。(3)、酒器:爵:饮酒器,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口上有二柱(少数为单柱或无柱),旁有(ban)(“扳”头“金”底),下有三尖足。角(jue):饮酒器,形似爵而前后都是尾,无柱,有的有盖。觯(zhi):饮酒器。形似尊而形体较小。“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觚: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底均成喇叭状。尊:盛酒器。形似觯而形体较大。多圆形,也有方形。另有一类模仿鸟兽的特殊的盛酒器,称鸟兽尊。兕觥:盛酒器或饮酒器,有流和(ban),有的盖做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形。卣(you):盛酒器。有盖和提梁,是祭祀时专用盛名为“(ju,“禾”旁右“巨”)鬯(chang)“的香酒的盛酒。彝:盛酒器,或说为调和酒、水之器。高方身,带有屋脊形器盖,有的带扉棱。壶:盛酒器。有圆形和方形。长颈,大腹,有盖。(jia)(两个“口”字平行的头,中间为秃宝盖,下面一个“斗”):温酒器,或曰也作祭祀时盛酒灌地降神的灌器。盉:盛酒器。或说是调和酒、水的器具。圆口、有盖,有嘴,有ban,下有三足或四足。(lei):盛酒或水器,有圆、方形两种。斗:用于从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器中。一般作短圆筒形,有柄。 (4)、盥洗器:盘:盥洗时的承水器。多圆形,浅腹。无耳或有耳。有圈足或三足。匜(yi):盥洗时的浇水器。长椭圆形,前有流而后又ban,也有带盖者。2.乐器:铙:打击乐器,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把。使用时手执把,铙口朝上,用木槌敲击。钟:古代祭祀时或宴饮时使用的打击乐器。甬钟:钟口内凹呈弧形,钟鼎有桶形甬(钟柄),多大小相次成组地悬挂在钟架上,称为编钟。编钟也是礼器,据《三礼》记载:天子4套编钟,诸侯3套,大夫2套,士1套。钮钟:钟口内凹呈弧形,钟顶有半圆形或半环状钮者。亦多大小相次组成编钟。镈钟:大型单个打击乐器,又称特钟或镈。钟口平而有悬钮,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1978,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45件甬钟,19件钮钟,1件镈钟,共65件。出土时分三层悬挂于钟架上。鼓: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和宴饮、祭祀的乐器。大量铜鼓见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能出现于东周时期,但大多数相当于汉代或汉代以后。铃:形似钮钟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桥形钮,体内有舌,振舌发音。常悬挂于车、旗上或犬马身上。 3.兵器:戈: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格斗兵器,由铜制的戈头、bi(“木”旁右“必”)(即柄)和bi的下端的铜zun(“钅”旁右“尊”)组成。矛:格斗时的“刺兵”。由铜矛头、bi、镦三部分组成。矛头包括“身”、“qiao”(“骨”旁右“交”)两部分组成。身有锋刃,中线称脊,qiao中空,略呈锥形,用以插bi,两旁常有环钮,以系缨络。戟:戈和矛的合体,兼有钩、刺两种功能。有戈、矛分铸合装者,也有合铸为一体戟者。 剑:短兵器,以前刺为主,也可用侧刃劈砍的卫体和格斗兵器。由“身”和“茎”两部分组成。越王勾践剑:1965,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长55.7cm,剑身布满菱形花纹,有“越王句践,自作用剑”8字鸟篆铭文。刀,单面侧刃劈砍兵器,商晚期有一种柄饰马头的短刀,。西周时有一种背上的銎可装柄的铜刀,东周时出土环首长刀。钺:用于劈砍的格斗兵器或刑杀器,形似后来的大斧,有些装饰精美者,可能用于仪仗,是统率权威的象征。镞,即弓箭的箭头,属远射兵器,有双翼式、三棱式或圆锥式镞。4.工具。铲,农具,铲土除草用。《诗经》等古籍中另有钱、镈等名称。斧,砍伐工具,均两面刃,刃稍宽,有銎。锛,古代常称为斤,是砍削木料的工具。单斜面刃,有銎。锯,用于锯解竹、木、骨、角等材料,一般作长方形,有齿状刃。凿:凿孔和挖墙工具。《说文解子》:“凿,所以穿木也。”雕刻刀,用在骨、木等材料上雕刻花纹的工具,多扁长条形,平刃或斜刃。锥,穿孔工具。有的末端有环或孔,可以穿系佩带。 削,小型刮削工具。用在竹、木为书写材料时,长用于刮削简、牍,故又是一种文具。5.车马器:軎(wei)与辖,车上的青铜部件。軎,用于加固的轴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故定軎在轴端以防车轮脱出。马冠,马额上的装饰,一般做兽面形。马衡,又称“勒”,是横勒在马嘴里以使驾驭的器件,即马嚼子。6.度量衡:尺,目前所见最早的是战国时的。长度约23.1厘米,刻度为十进制。秦的刻度以引、丈、尺、分为单位。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计算体积的量具。已知者多为战国至汉的,如秦的商鞅方升等,都是官方制定的标准量器。秦的量制以斛、斗、升、合、龠为单位。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权,为衡器上等重之砝码。秦的衡制以石、钧、斤、两、铢为单位。1石=4钧=12斤,1斤=16两,1两=24铢。7.铸币。先秦铸币四大体系:布币、刀币、圜钱、铜贝。布币:布是古代农具镈(即铲)的同声假借字。可能镈在实物交换时可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后来的铜铸币模仿了镈的样子,并沿用了镈(布)的名称。主要流行于东周的三晋、两周及其邻近地区。刀币,一种刀形货币,应是仿铜刀或铜削铸造的。主要流行于齐、燕、赵等地。圜钱,其形可能仿自玉璧,约出现于战国中期,主要流行于秦、两周、三晋等地。钱面一般铸有地名或币值。8.铜镜。照容工具。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商代铜镜,商代镜发现极少,均圆形。镜背有桥形钮,镜背纹饰有叶脉纹、多圈凸弦纹、平行线纹等。 西周铜镜,发现也不多,镜均较小,以素面为主还有重环纹镜、鸟兽纹镜等。东周铜镜,中国铜镜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出土了各类铜镜上千面。以镜背的主体花纹为准,分为花叶纹镜、山字镜、菱形花纹镜、禽兽纹镜、连弧纹镜等。9.其他铜器:带钩、铜箕、漏铲、火炉。第三节、夏商周城址一、夏代城址的探索: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的古城曾认为可能是“禹都阳城”。一般认为二里头遗址出现大型宫殿建筑,当时夏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或许就是夏代都城所在。二、商代。郑州商城:位于河南郑州市,属于商代早期城址。城垣平面约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性质或认为是汤都郑毫;或认为是“仲丁迁敖”的敖都。城垣系用版筑法分层夯筑而成的,断面呈梯形,残高1~6米,底宽约20米左右。偃师商城:位于河南偃师尸乡沟,属商代早期城址。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汤都西毫。 殷墟:商代后期都城,据《史记.殷本纪.正义》:“自盘庚迁殷至纣灭亡,二百七十三年不更徙都。”宫殿区的位置在今小屯村一带,其西面有一条人工挖成的大濠沟。王陵区在侯家庄和武官村北一带,近年来在洹河北岸发现了安阳洹北商城,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初步判断该城的修筑年代早于商王武丁时期而晚于郑州商城。三、西周:周原(岐邑):位于陕西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文王迁都于丰之前,这里一直是周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岐邑。岐山凤雏建筑基址由影壁、前堂、后室、东西厢房组成的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在扶风的任家村、上康村、齐家村、庄白村、云塘村和岐山的董家村等地,发现有青铜器窖藏,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史墙盘共有铭文284字。丰京与镐京:位于西安市西南的沣河两岸,沣西为文王的丰京所在,沣东为武王营造的镐京。在今长安区客省庄、张家坡等,发现有大量宫殿建筑、一般民居、制骨作坊、陶窑、青铜器窖藏和大批西周墓葬等。琉璃河燕国古城:城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董家林村附近。南部因大石河水泛滥而冲毁。城东部和东南部的黄土坡一代为墓葬区。城墙的修筑年代不晚于西周初年。在黄土坡墓地M253出土青铜器铭文中有“晏(燕)侯”。该城应为燕侯墓地,董家林古城应为燕国的始封地。四、东周:东周王城:位于河南洛阳市涧、洛二水交汇处。前771年,平王迁都洛邑,到前256年,周赧王为秦所灭,一直是东周王都所在地,史称王城。城北部发现有制陶、制骨、制石和冶铜作坊遗址;南部发现有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及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似为宫殿区所在。 齐临淄故城:位于山东临淄市的西北部。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邱。至齐献公元年(前859)始都临淄,到前221年齐被秦灭,此处都为齐都,延续600多年。大城:郭城。城内探出7条街道,皆与城门相接,南部可能是官署所在。小城:宫城。中心建筑为一高约14米,南北长约86米的夯土台基,被称为“桓公台”,当为齐侯所居。城南10公里的牛山一带,有《水经注》中所记的田齐威、宣、缗、襄王的“四豪冢”。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新郑县。平王东迁后,郑国由原来的封邑郑(陕西华县北)迁都于此。因是新建,称新郑。韩哀侯二年(前375年)灭郑,韩自阳翟(今河南禹县)迁都于此。新郑因前后为郑国和韩国所都,故称郑韩故城。西城:宫城,城内有夯土台基——梳妆台,是主要宫殿。东城:郭城,城内发现有许多铸铜、制铁、制骨作坊遗址。赵邯郸城:位于河北邯郸市区及其外围,是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赵经侯元年(前386年)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至前222年赵为秦灭,共历158年。宫城,平面呈“品”字形的三座小城组成,习称赵王城。西城有高达19米的“龙台”,当时主要宫殿基址。郭城,位于宫城东北部,其西南与宫城东北角相距约80米左右。“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高达19米,是战国时最大的夯土台基。曲阜鲁国故城,位于山东曲阜县城及其周围,是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自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至鲁顷公24年(前249年)楚灭鲁。城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四周有城濠环绕。城内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分布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夯土墙基,应为宫城所在。 魏都安邑:位于山西夏县西北的青龙河畔,是战国时魏国前期的都城。相传夏禹曾建都于此,故也称为“禹王城”。至前361年,魏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止。大城:属战国前期,当为郭城。小城:可能为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西南部可能是秦汉时河东郡制。燕下都:位于河北易县的易水河畔。前314年,燕昭王把都城从上都蕲(今北京附近,但具体位置不明)迁移于此,至前222年秦灭燕,方弃。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北部应为宫城,有许多夯土台基。南部是郭城。西城是后来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筑的附郭城。东城西北郊为国君和贵族墓葬区,有“虚粮冢”和“九女台”等大封土。楚纪南城:位于湖北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的纪山之南,故又习称为纪南城。楚文王元年(前689年)自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移都于此,称为郢,到楚顷襄王21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郢作楚都达411年之久。总面积近16平方公里,城内中部偏南处是宫殿区,已探出宫城墙基和84座夯土台基。城西北为居民区,分布有密集的房址和水井400余眼。侯马晋新田城:为以陕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春秋时晋景公自绛(今山西翼城东)迁都于新田,故也称为新绛,使用年代约为前585~前416年。在牛村和平望古城内发现有夯土建筑台基。牛村古城村南郊发现有铸铜、制骨、制陶作坊遗迹。东边的呈王古城东南郊发现有著名的侯马盟誓遗址。晋侯墓地在梁城县和曲泱县交界的北赵墓地,发现有大墓18座,出土有“晋侯苏钟”等重要文物。侯马盟誓遗址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殃同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的地方。发现有大量的约信文书——侯马盟书。盟誓时多杀牲、取血,然后将盟辞朱书在圭形玉或石片上,最后将牲畜和盟书埋于“坎”(坑)中。 秦都雍城:位于陕西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秦国从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前383年)在此建都近300年,是东周时期秦国早期的重要都城。城内中部偏北的马家庄附近,发掘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宗庙遗址。姚家岗附近曾发现64件铜建筑构件,清理出1座可藏冰的“凌阴”遗迹。城南10公里的三里原上是秦公陵园所在。马家庄宗庙遗址的三组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居中的一组坐北面南。前面中庭部分发现有178个祭祀坑。多数坑内遗存有人或牛羊骨。秦公陵园已探出多座大型墓葬,其中1号大墓已发掘墓室面积为59.4x38.45米,深24米,连同墓道通长300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东周墓。第一节、夏商周墓葬所谓“墓”,指的是放置尸体的固定场所。“夫墓,死人所居”(《论衡.四讳》)。所谓“葬”,指的是处置尸体的方式。在考古学上,二者常被合称为“墓葬”,指埋葬死者的地方及其埋葬方式。一、墓形的分类1.竖穴土圹(坑)墓:基本结构是:自地面下掘一竖穴土圹作为墓室,内置棺椁及随葬品等,然后用土填实。依墓的平面形状及墓道的设置方式,可细分为“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无墓道等几种形式。“亚”字形墓即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的四边各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亚”字形,故称。这种形制的墓仅见于安阳殷墟商王陵区等地,是商王墓的形制。两周的王墓至今尚未发现,推测也可能是这种形制。殷墟王陵区,共发现这种形制的墓8座,在山东益都苏阜屯也曾发现两座。墓道均为4条,其中南墓道较长,应为主墓道。“亚” 字形墓结构可分为墓道、墓室、椁室三部分。腰坑:椁室底部中央的长方形小坑,其位置正好位于棺下,相当于尸体的腰部,故称之为“腰坑”,内有殉人或狗。“中”字形墓,即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相对的两侧各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中”字形,故称。最早见于商代后期,两周时期均有发现。可能是天子配偶、大贵族、诸侯国国君及方国首领之墓。武官村大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深7.2米。墓曾被盗,残存有青铜礼器鼎、簋、爵等和石馨、玉器等,还发现有45个殉人。风翔秦公1号大墓,面积5334平方米,被葬者可能是春秋时的秦景公。“甲”字形墓,即在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的一侧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甲”字形,故称。出现在商代后期,流行于整个两周时期。墓主人可能是天子之姬妾、小国国君和其夫人、高级贵族等。无墓道墓:(1)、大型无墓道墓:多作长方形(或曰“目”字形墓),无墓道而形制较大。有棺椁和丰厚的随葬品,其身份地位也较高。这类墓可能是王及诸侯的子弟、姬妾和一般贵族墓。“妇好墓”(可能是商王武丁姬妾),墓圹作长方形,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身8米,出土各类器物共1928件,其中铜器460件。(2)、小型无墓道墓:多为长方形,无墓道而形制较小。一般长2米,宽仅1米左右,有棺或无棺,随葬品多为陶器,少数随葬有铜兵器等。应是一般平民或士兵墓。2.土敦墓。是西周到春秋时期流行于安徽、江苏一带的一种形制特殊的墓葬,其特征是在平地上置棺推土起封,因其形似土墩,故名。 3.土洞墓:墓室呈土洞状,是一种小型墓,即先由地面下挖一长方形的竖穴墓道,然后在墓道的一侧或一端横向掘出洞室以放置棺木与随葬品。洞口部多用木板、树枝编织物、圆木或土坯封堵。平行式:洞室的轴线与墓道轴线平行。直线式:洞室与墓道处于同一轴线。垂直式:洞室轴线与墓道轴线相互垂直。二、墓上建筑及封土。商代、西周墓均没有发现过封土,可能恪守“不封不树”的古俗。但大型墓上可能有享堂一类的建筑。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河北战国中山王陵出土的陵园总平面规划图——“兆域图”铜版。正中为王堂,两侧为王后堂,再两侧为夫人堂。最早的封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如河南固始侯古堆大墓(约前5世纪中叶)。战国时燕下都的“虚粮冢”、“九女台”墓区有封土墓,临淄故城附近的“四王冢”为封土墓。楚纪南城(郢)附近楚墓多有封土。三、夏商后时期的埋葬制度:1.族墓制度:即按血缘关系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族犹类页。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即同一族的死者必须葬于同一墓地,从而形成“族墓地”。据《周礼.春官》,先秦时的族墓地有两种:“公墓”和“邦墓”。公墓:即“王之墓域”,是埋葬王室、国君等最高贵族的墓地。这类墓地由冢人掌管,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即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的昭穆制度。邦墓,即“万民所葬地”,是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墓地,由“令国民族藏而掌其禁令”(《周礼.春官.墓大夫》)的墓大夫掌管。在邦墓地中,不同家族又各有自己的“私墓域”,并以尊长卑幼有序排列。2.棺椁制度:椁即外棺,用于放置随葬品。棺主要为敛尸而用。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用木材种类和棺椁数目均有规定:“ 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礼记.丧大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3.列鼎制度:商代时,鼎就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西周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东周时,一般天子和诸侯都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4.附葬车马制度:从商代后开始,贵族墓附近出现了车马附葬坑。西周和东周的贵族墓附近,多有车马坑,并依地位之高低而数量有差。山西晋侯墓的发掘表明,一般三鼎墓以上者多附葬有车马坑。五鼎墓以上者则有编钟。5.人殉和人牲制度:人殉使用活人为死去的贵族从死殉葬,殉葬者多为死者的爱妾、近臣、近亲、婢女等。殉人一般葬在椁室、葬室二层台或墓道之内,有的还有棺椁及随葬青铜器等,应有一定身份地位。凤翔秦公1号大墓共有殉人164人。人牲是活人作为祭品——牺牲,沙之祭祀祖先或死者的亡灵。人牲的身份多为奴隶和战俘等,一般见于墓道、填土或墓附近的祭祀坑,多身首分离,有首无身或有身无首。在安阳王陵区共发现1400余个祭祀坑,出一部分埋有马、牛、羊等动物外,绝大多数埋有人骨,年龄多在15~35岁之间。第四节、夏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主要青铜文化一、东北1.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东北地区较早的青铜文化,最初(1960)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遗址下层。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至商代。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北至西拉木伦河,东达医巫闾山麓,西抵张家口地区。发现有小型青铜器如耳环、指环、杖首等,未见青铜容器。1.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夏家店上层遗址为代表,是东北地区晚期青铜文化,年代约相当于商周之际至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内蒙昭乌达盟、哲里木盟,辽宁省朝阳地区和河北省的承德地区。青铜器中除中原地区常见的鼎、簋等礼器外,还有器形独特的青铜器。二、西北1.寺洼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年代约为前14~11世纪,相当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在甘肃的泾水上游的平凉地区和陕西的千水流域也有发现,青铜器有戈、矛、刀、镞等。陶器制作粗糙,火候较低,表面都无纹样,器形有鬲、罐、豆、簋等,其中马鞍形口双耳罐最具代表性。2.辛店文化:1924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年代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有锥、矛、匕、凿等,还发现有冶铜遗迹。陶器多为加砂粗陶,有部分红或黑彩陶,常见图案为羊角状双勾纹;典型器形为双耳高领袋足鬲等。3.卡约文化(青海)、沙井文化(河西走廊)三、东南1. 吴城文化:首次发现于江西省清江县吴城遗址,年代约相当于商代中晚期,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青铜器只有刀、斧、戈等,还发现有铸造青铜器的石范。江西北部原为三苗故地,后又曾为越人所居。故有人认为这一文化属古三苗遗存,也有人认为是古越人遗存。陶器以加沙灰陶为主,还有少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器形有鬲、豆、盆、罐等,其中马鞍形陶刀数量较多而最具地方特色。1.湖熟文化:首次发现于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年代约相当于商周时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省境内。青铜器主要是刀、斧、镞、鱼钩等,还发现有铜矿石和铜炼渣,表明该文化已有冶铜技术。有的学者认为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的直接前身,因而称之为“先吴文化”。陶器多为几何印纹软陶,也有少量几何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鬲、豆、盆、罐等,其中带角状把手的鼎具有地方性特色。四、西南1.蜀文化:古蜀族主要活动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西部及陕西、滇北一带。蜀族历史悠久,商代时蜀族已有十分发达的青铜文化,殷代甲骨文中有“蜀”称,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协助作战,到前316年为秦所灭。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县南兴镇马牧河两岸,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一处有城墙围绕的古遗址文化堆积,主要是商晚期到西周初期。1986,发现两个商晚期祭祀坑,2号坑出土人像,认为属于“蜀文化”早期。2. 巴文化:巴文化是古巴族的文化,最早可能是发源于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以后活动在西川盆地东部及陕南、鄂西北一带。西周以后建立巴国,战国时与蜀国同时被秦所灭。巴文化有一些与蜀文化相似的因素,如铜兵器中常见圆刃钺、弓耳矛;铜容器常见甑、釜、鍪等,乐器中使用chun(“钅”+“享”)于等。第五章、秦汉考古第一节、绪论一、特点:文化同一趋向;东西文化交流;铁器广泛应用;漆器的制作;具有商业性质的大都市的兴起;私有经济发展;小农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大量使用奴隶;土地兼并导致庄园经济;黄、老之学兴起于汉初;儒学一统天下由此始;由神仙家而道教;佛教传入;宗法制进一步瓦解;丧葬习俗变化。二、分期:(一)、六期1.秦(前246即始皇继位——前206即秦灭亡):秦统一战争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随着统一战争,秦人、秦文化遍布全国。长城、驰道、陵墓、货币、度量衡大量反映秦统一措施。2.西汉早期(高祖——武帝前期(元狩五年),前206——前118):前118始铸造发行五铢钱。继承秦制、周制。产生新的文化因素。重新实行分封制,导致各地文化发展不平衡,并各自发展原六国各自的文化。在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中心区域,形成汉的制度及文化。币制混乱,文景时才恢复稳定。3.西汉中期(武帝后期——昭宣,前118——前49)武帝加强集权,削若地方势力。军事扩张,广设郡县。盐铁官营。发行五铢钱,统一货币。文化统一始于此,汉民族开始形成。 4.西汉晚期(元帝——王莽,前48——25):流民四起,奴婢泛滥,导致王莽托古改制,汉制——〉周制复古。王莽时货币多变。5.东汉前期(光武——和,25——105):光武中兴,恢复西汉旧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土地兼并严重,家族墓地兴起,厚葬之风兴起。6.东汉晚期(殇——献,106——220):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强大。庄园经济发展,导致货币经济衰退。佛教的传入和散布。道教风行。太平道黄巾起义。周边少数民族兴盛。(二)、五期:合西汉中期与晚期为一。(三)、四期:俞伟超:秦;高祖——元狩五年;元狩五年——105;105——220。第二节、秦汉城址特点:城市转变期,政治、军事功能向商业功能演变。一、都城1.秦咸阳城:秦孝公12年,前350年迁都咸阳,此前都城为雍城。位于今咸阳市东10Km处。宫殿主要位于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大型宫殿建于夯土台基之上为土木结构。布局至今不清楚,没有发现城墙。发现手工作坊、墓地。阿房宫。“阿房”为陕西方言“那边”之意,无正式名称,未完全建成。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古城村和阿房宫村之间。夯土面积上百万平方米。2. 西汉长安城。先修宫殿,后修城墙。高帝时修未央、长乐宫。惠帝时修城墙。武帝时于城西修建章宫、上林苑。王莽修明堂、辟雍、九庙于城南,宫殿区占三分之二以上。未央宫为最主要宫殿。长乐宫为太后所居。已发掘宣平门、霸城门。街道:八街九陌(街为南北向,陌为东西向)。东西九市,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商业区、市场,而是手工业作坊区,为宫廷服务,发现铸钱、陶俑作坊。居住区:160闾里,主要位于东北角(取于《三辅黄图》),主要为高官宅邸。渭河北帝陵设有陵邑,迁富商豪强于此,陵邑因而成为主要商业区。百姓多居于城外。特点:(1)、依地形,利用秦旧宫殿,并未严格按照礼制;(2)、政治中心,缺乏商业意义,皇权的产物。城中设施均为宫廷服务。3.东汉洛阳城。西周初年设成周于此,东周时为都城。东汉都城是在东周都城基础上修建。北宫布局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城中及城外的“市”已是用于商业贸易的地方。北靠邙山,南临洛河。所处地理环境便于成为商业都市。南北宫间有架设于空中复道。第三节、秦汉墓葬一、秦汉帝陵始皇陵:咸阳以东,今西安临潼,骊山以北,秦东陵的延续。东陵还具有公墓的性质,而始皇陵突出以一代君主为中心。修有高大封土,“丽山”一词原专指始皇陵,陵园被称为“丽山园”,四周有夯土城墙两层,南北长,内外城四面有城门,内城北面两门,其余三面各一门,外城一面一门。封土位于内城南半部,北部东北角又有一拐角形小城。封土下据说有宫墙,也有说为隔水墙。陵园南部有防水墙据说是防山水。已发现50余个陪葬坑,有的规模大于兵马俑一号坑。 上图为秦始皇陵园图。封土为平面近方形,有三层台阶,即“崇三坟”,封土下应为地宫。四方都有墓道,西、南、北各有三条墓道,东面有五条墓道。墓应为坐西朝东。园内发现大型夯土台基,当为寝殿所在。80年代于西曾发现马厩坑与车坑,其中车坑七组,铜车马即由此出。东南角埋藏有大量石铠甲及珍禽异兽的尸体和铜制品。陵园内发现许多俑坑。74年发现兵马俑,以车兵为中心,步兵为主,属陪葬坑。二、西汉帝陵。九座帝陵位于渭河北咸阳塬上。高祖长陵位于汉长安城正北方正中。帝陵坐西朝东。高~景,西汉帝陵制度形成。高祖长陵,帝、后二陵埋藏于同一陵园,帝于西,后于东,帝墓东西长南北短,北侧设有陵邑,陪葬多为功臣,打破以血亲为纽带的陪葬制度,赐葬帝陵成为一种赏赐。 文帝霸陵,凿山为陵的崖墓埋葬方式,帝后陵分开,对后代帝陵影响很大,后陵仍依旧制。景帝阳陵,帝、后陵均为正方形覆斗状结构,帝、后各有陵园,坐西朝东,以帝陵东司马到为中轴线,帝、后陵周围有壕沟环绕,形成主陵区,门阙形式为三出阙,为目前发现最早三出阙实迹,原为二重,最大一重为武帝时补建,三出阙制度应为武帝时确立,南侧发现大量夯土基址及罗经石,罗经石十字纹指四方,与磁向误差极小,所处为礼制性建筑,设陵庙,帝陵园内有81个陪葬坑,后陵园有30余个,呈放射状排列,南区丛葬坑发现11行24个兵马俑坑方向向东,内容较秦陵完整,规模小,只有人体三分之一大小,骑兵占据主要位置,西北方向有14行24个兵马俑坑,方向向北,大量陪葬坑位于主陵区外东司马道两侧,所葬不仅为当时之大臣,其家族墓地也于此,直至东汉时仍在使用。 阳陵模式:1、正方形覆斗状封土,经过夯筑;2、帝、后各有陵园,有园墙,四面有三出阙;3、都有陵寝、陵庙、便殿;4、坐西朝东,以帝陵东司马道为中轴线;5、主陵区内还有其他陪葬坑;6、后陵位于帝陵东向,妃子、夫人墓位于北侧,其他陪葬墓居于主陵区外的东司马道两侧,成为家族墓地;7、东侧设有陵邑。元帝时废陵庙、陵邑。三、东汉帝陵:分为两区:一在北邙山;一在龙门。具体情况尚不清楚。在村民家中发现并确定质帝、顺帝的黄肠石。四、诸侯王、列侯。霍光以天子礼葬,“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樅木外藏椁十五具。”东汉时:皇帝“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银缕玉柙”,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玉柙”,取自《后汉书》。西汉诸侯王用金缕玉衣。“便房”当为侧室。黄肠题凑:题凑:椁室的构筑形式,先秦时已存在,考古发现最早的实例为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榫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凑”为构筑形式。至汉时,榫头已脱离椁木,在椁室周围堆放,成为“题凑”。 黄肠: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樅木外藏椁:外藏椁:埋于墓室之外,相对应有“正藏”。外藏所埋多为婢妾、厨厩、兵马俑(特例)。两种主要流派:1、穿土为圹,为主流,如帝陵、诸侯王等;2、崖墓,如霸陵、诸侯王——楚王陵区、鲁王陵区、梁王陵区等。 西汉末年,黄肠题凑发生变化:木室变砖室,黄肠木变黄肠石。有下层中小型墓葬向上层大型墓变化。 四、中小型墓葬1.形式:竖穴土坑墓、洞室墓流行。 秦自战国中期开始流行洞室墓,先在以关中为中心范围内流行,基本属黄土高原地区。西汉中期黄河流域普遍流行,出现夫妇合葬墓。秦洞室墓不砌砖,西汉早期出现空心砖椁葬具,洞室顶近于平顶,低。西汉中期出现小砖券顶洞室墓,券顶属并列券。宣帝后出现纵练券,出现楔形砖,砖室墓建造技术成熟。无砖之墓葬,亦为拱形顶,洞室加高。最早夫妇合葬墓出现于洛阳。流行耳室,先为单耳室,夫妇合葬后为双耳室,二人各据一间。西汉末年,出现有前后室的双室墓,后室长方形,前室正方形,壁、顶构筑方式有穹隆顶,四角攒尖顶,前室放置随葬品、祭祀用具,后室放置夫妇棺椁。前室穹隆顶,后室长方形,称为“单穹隆顶”。土洞墓受影响,也出现穹隆顶。耳室功能有变化,前室放置随葬品。东汉出现多室墓,耳室埋人,成为几代人合葬墓,耳室成为侧室。东汉出现横券,顶用扇形砖。多室墓流行,带来墓道变化,出现斜坡式、阶梯式墓道,便于上下和多次使用。出现有天井之墓道,便于取土。1.随葬品:西汉早期首秦文化影响,钫、简形壶、陶及铜鼎、模型明器,亦长安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最早为仓、灶。西汉中后期,礼器减少,日常用陶器增多,尤以壶为多,仓、灶、井大量出现,六畜、陶宅院、猪圈、椎房。表明追求财富的思想观念,与私有制的发展关系密切。漆器流行,仿漆器陶器多,如仿漆陶奁、耳杯、盒、案。东汉时,礼器仍有残余,日用器流行,仿漆陶器流行,模型明器更加发达。后期,陶礼器基本消失,明器种类增多,庄园性质的大规模陶院落极多。先秦礼制在两汉逐渐消失,为追求财富、反映生活之随葬品所取代。东汉随葬品,或多次使用,或被更换。 魂瓶:小陶瓶上写有朱书文字,成为“镇墓文”,目的是让死者不作祟,让阴间鬼神不伤害死者,受道教影响,瓶内多装水晶、雄黄等物。1.装饰形式。与小砖券墓同时出现壁画墓,多在陕西、山西、河南西部。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画像石墓,与砖室墓配合混用,分布在南阳盆地、苏北鲁南、皖北、陕北、晋西北,四川延续至六朝时期。画像砖墓,流行于长江流域,又事先烧造好之砖,各成一画;也有特制砖构成之整体图案。第四节、各类遗物一、金属器1.铁器。种类增加,生产、生活用具。铁种类:1、块炼铁,即熟铁,锻造法。2、生铁,即铸铁,需高温,浇铸。此技术最早在中国出现,至迟出现于春秋早期。汉设铁官。铸范上有铭文,与铁官相关,一些产品上也有铭文。铁官多置于原料产地和交通要道。早期铸铁可分为三种:1、白口铁,断面呈白色,炉温低,脆、硬;2、灰口铁,断面成灰色,炉温高,冷却速度慢,延展性、耐磨性强,脆性低。3、马口铁,表面形成白口铁,内部形成灰口铁,韧性强。战国时形成展性铸铁,白口铁高温退火,硬性、脆性降低,原先所含碳变成絮状石墨,被称为球墨铸铁,提高延展性,汉代时已很发达。2.钢:1、渗碳钢,以熟铁为原料,反复锤打,提高含碳量。2、脱碳钢,以生铁为原料,降低含碳量,淬火。汉代以渗碳钢为主。 1.铜器:不再大量生产和使用礼器。秦兵马俑中有镀铬铜剑。铜钱、铜镜大量生产。铜镜成为汉代最主要的铜器。铜镜并非中原原产。依纹饰分类:西汉:1、云雷纹地蟠螭纹镜,战国出现。窄缘,边缘内侧近弧形。发展到近梯形,东汉变为宽平缘。战国流行带状桥型钮,汉代出现三弦纹钮。西汉后期半球形为主流钮,越来越大,西汉中期曾流行过连峰式钮。长江流域比黄河流域发达,出现浅浮雕、高浮雕。内容复杂。北方有单一化的发展趋势,规矩镜在长时期内都是主流,又名“博局镜”因类于六博棋盘。南方规矩镜较复杂。也有用十二生肖表现,称为“十二生肖镜”。西汉前期出现铭文,三字一组,位于钮周围。武、昭、宣时出现了四字一组的铭文,有内向连弧纹。日光镜、昭明镜,“而”字形符号。东汉分三支:1、昭明镜;2、云雷纹镜;3、草叶纹变为蝙蝠纹。四分纹为主流,出现直行文字。南方流行神兽纹。北方雕刻较粗陋,南方流行细线条,雕刻较深,成浅浮雕。规矩镜简化,东汉末年消失。南方多神兽、画像纹镜。画像镜图像浅。出现三角像神兽镜。货币。圜钱。秦用半两钱,一直到汉武帝前期。秦规定“重如其文”,个体大,重。秦末汉初的半两钱不足重,甚至有榆荚钱。吕后二年,发行八铢半两,重4~5克,旨在统一货币,易与秦半两相混;吕后六年发行五分钱(十二分为一铢),约为0.42铢,榆荚钱大量流行。文帝五年,发行四铢半两,直径2.4厘米,重约2克,主要流行于文景时期,为当时主要货币。武帝初年发行三株钱,建元元年。建元五年发行四铢半两。元狩五年,发行五铢钱,直径2.3厘米左右,重约3.5克,正面铸“ 五铢”二字,背面周围有郭。初,各地都可铸钱,各地不一,称之为“郡国五铢钱”。元鼎四年,禁止地方铸钱,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在上林苑铸钱,由水衡督尉所辖钟官、辨铜、均输负责,称之为“上林三官钱”。王莽四次改革币制,“泉”“钱”相通。圜钱、布钱、刀钱,一刀平五千、货布、国宝金gui直万。东汉废莽币,重发行五铢钱,建武五铢,直径2.5厘米,重约3克。晚期社会经济混乱,五铢减重。灵帝铸四出五铢。剪轮钱、yan圜钱。铜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具:如铜灯、熏炉、熨斗、酒器。二、漆器。价值、地位远高于铜器。河姆渡已有,三代时已十分发达。秦汉时为高等级器物,取代铜器,并由官营管理。秦是由市府管理漆器制造业。咸阳、广州、蜀郡(今成都)、广汉郡。设工官,全国共八个:河内郡设在怀,河南郡设在荥阳,颖川郡设在阳翟、南阳郡设在宛、济南郡设在东平陵、泰山郡设在奉高、蜀郡设在成都、广汉郡设在落谷。漆器流通很广。先秦多木胎漆器,厚重。秦汉出现夹纻胎,即以麻布为胎,用漆硬化,较轻巧,器形复杂,为了加固、装饰,口、耳、底多加金属圈,称之为扣器,多为镏金铜,也有金、银,代表秦汉漆器最高工艺水平。三、陶瓷业。釉陶,分两类:硬、软釉陶。硬釉陶用高岭土,温度高,1100~1200度。软釉陶用粘土,温度低,700~800度。硬釉陶出现于商周时期,被称为“原始瓷器”,被认为原产于中国。软釉陶出现于汉武帝后期,长安附近。早期为黄色釉,晚期多为绿色釉。釉中含氧化铅多,被称为“铅釉” 。早期着色剂含铁成份多,故呈黄褐色;后期着色剂含铜成分多,故呈绿色。硬釉陶在战国晚期衰落,极少见,西汉晚期复兴。软釉陶可能从西域传入。明代仍有釉陶。琉璃。串饰,称之为料器。琉璃璧,茂陵有发现。玻璃片玉衣,等同于玉衣。无真正玻璃器。四、造纸术。始于西汉,灞桥、扶风等地均有发现。蔡伦改良造纸术。五、金器。不发达。基本无器皿。酎金:名为助祭,即让诸侯王献金。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总述:民族、国家交流频繁。佛教文化昌盛。佛教考古研究是这一时期重要内容。承前启后。第一节、城址。一、曹魏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漳河东西横贯,划邺北、邺南两城。邺北:曹操封魏王,建都于此。后赵、冉魏、前燕建都于此。邺南:东魏、北齐建都于此。邺北:宫城位于北部正中。西北角,现仍存一些高台,可能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也有军事作用。城呈东西向长方形,南三门,北二门,东西各一门。西部应为皇家禁苑、武库、仓库、马厩。东北部为官僚聚居区,称之为“戚里”。南部为居民区,包括一些政府属衙。邺南:东魏始建,继承北魏洛阳城内城布局方式,南北向长方形,14个城门,近于邺北。二、洛阳城。东汉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西北角建高台建筑——金墉城。城墙防御度提高,出现“马面”(如上图)。 分宫、内、廓三城。内城为主体,分南北两区,北区正中有宫城,宫城南门到内城宣阳门间有铜驼街,为中轴线,两侧有重要官署。东阳门和西阳门间有大街横贯全城,分城为南北两区。城市商业都市特征明显。宫城位于北部正中之上位。显示帝王权威,成为后世典范。北魏修外廓城。经济、商业性质日益明显。北魏时有大量寺院,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有70多处。城内永宁寺最为重要,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寺院,修有木塔,为北魏洛阳城最高塔。一、武昌城。在今湖北鄂州市。东西长方形,北临长江,四面有城墙,东西南三面有城壕。出土大量铜镜,应为当时铜镜制作中心。东南、西南角有大量铜炼渣和烧土。二、建业。位于明南京东部偏南。东吴建都,后为六朝国度,现无明确资料。西临长江,东靠钟山,南有秦淮河。先秦礼制对城市布局影响减弱。因地势建城。第一节、墓葬一、帝王陵墓。1.曹魏。曹操葬于邺,曹丕、曹睿葬于洛阳。不封不树,依山为陵。尚无法确定具体方位。2.西晋洛阳。同于曹魏,流行薄葬。也无法确定。3.北魏。平城和洛阳。 山西大同,文明太后冯氏永固陵,陵园南部有寺院。洛阳,宣武帝景陵发掘,规模不大,只一墓室,一墓道,且为土洞墓,非砖室墓。1.北周武帝平陵,无封土,规模小。2.南朝。以南京为中心,大量墓葬,有一些可以确定身份,墓室有石坑、有土坑,依山为陵,在岩石上凿出,再构筑砖室墓。大多为单室,有甬道和较长墓道,墓室顶有券顶和穹隆顶。大量砖雕,构图事先设计好。墓前有很长神道,旁立石兽、石柱、石碑,石碑大多已无法辨认。3.总述:南北各有特色,洞室和砖室为共同特色,北方穿土,南方依山。规模远小于两汉帝陵。神道建设格局为隋唐所继承。夫妇合葬成为普通习俗,受佛教影响,寺院、石窟、墓葬合一较常见。一、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1.一期:东汉末~西晋初年,约为公元三世纪。多为砖室结构,有少量石室。大型墓葬多室。中型单室砖室,随葬品以陶俑、明器为主,数量少。小型为长方形土洞墓。仍有汉代遗风,如前、后墓室。2.二期:西晋中晚期,约公元3、4世纪之交。多室向单室转化。大型,单室砖室,徐美人墓,甬道加长,两重石门,甬道偏于一侧,宽侧设砖砌棺床,墓内有大型碑式墓志,以牛车为中心的仪仗俑群,镇墓兽。中型亦为单室,但有砖雕仿木结构。小型单室土洞。3. 三期:十六国到北魏迁洛前,约4、5世纪。砖室墓少,土洞墓增多。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前、后室,耳室,墓道,甬道。武士俑多,人面兽身镇墓兽,人面、兽面成对出现。1.四期:北魏迁洛后,5世纪末到6世纪中。大型家族墓地。受南朝文化影响。砖室、土洞并存,与身份等级无关。墓道开天井,修墓工程需要。单室墓为主,墓室多寡与身份等级无关。土洞墓出现壁画,东部壁画优于西部,影响到隋唐。随葬品有陶俑。方形墓志开始流行。莲花纹饰流行。流行石棺、石椁。甲马、仪仗流行。流行兽面、人面两种镇墓兽,四腿直立变为蹲坐式。墓志有志盖、志石两部分构成,盖上有字,刻人名、职务、爵位,志石上刻生平。2.总述:多室向单室、砖室向土洞演变。无天井或少天井向多天井演变。壁画流行,主要流行于东部。河西仍流行砖室墓,绘壁画,有单砖画,也有组合画,砖雕建筑形式,传统保留较多。流行仪仗俑。二、南方墓葬。1.一期:东汉末年~东吴,约3世纪上半叶。双后室墓。低等级有砖室和土坑形式,山区流行石坑。流行印模画像砖,有马、人物、车马出行。随葬品延续东汉作风,如灶、井、家畜,陶耳杯、洗、壶、盂等,瓷器灯、碗、罐、青瓷虎子。2.二期:东吴中期——东晋初,3世纪中——4世纪初。流行多室墓,三室墓,有耳室。周处墓,发现铝片(此铝片的来源、身份有争议,被疑可能是考古工作者带进遗留)。甬道在墓室一侧,俗称“刀把形”墓。砖室是主流。“三横一竖”砌墙法。“四隅券进式”穹隆顶。青瓷器流行,谷仓罐。人首、兽首镇墓兽。随葬铜钱。 1.三期:东晋,4世纪初——5世纪初。流行前后室和单室墓。砖雕仿木结构。画像砖流行,砖画组合,如四神、竹林七贤。有排水设施。墓志出现。出现仪仗陶俑。石棺床出现于高等级墓。2.四期:宋齐,5世纪。流行单室墓。高等级墓甬道内有两重石门,墓上有高大封土,墓前有石兽。石、砖棺床。随葬瓷器多。出现有盖莲花壶,具有代表性。流行镇墓兽。第一节、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东北。辽宁:公孙氏——>慕容鲜卑。冯素弗墓:慕容鲜卑贵族墓葬。石砖墓。有南方青瓷器。高句丽的发祥地,兴起于西汉后期,其早期文化中心有:桓仁、集安(吉林)。流行山城,可能因源于游牧民族有关。东汉末年,由桓仁迁都丸都(集安),为都200余年,后迁都平壤。阶梯状石筑墓,圆形封土墓。平面方形单室墓,附有侧室,绘有壁画,反映房屋结构,反映墓主生活,以四神莲花纹装饰。漆器、丝绸。好太王碑,记载了好太王前之历史,可与《三国志》、《史记》、《论衡》相对照。其祖先:夫余,当为墨者后代。石板墓,应为鲜卑慕容祖先。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同一封土异穴。木棺石椁。壁画,受汉影响。金器、银器、玻璃器。步摇冠,朝鲜、日本亦有出土。马镫。 慕容氏为拓跋氏取代。拓跋氏源于内蒙呼伦贝尔盟巴尔虎旗,完工、扎赉诺尔等地,有汉族器物出土。完工陶器多为手制,扎赉诺尔已有轮制陶器。汉族铜镜。由东向西发展。内蒙3、4世纪遗存。呼和浩特美岱村,贵族墓葬,汉化很深,出现虎符,为北方各郡太守所用,以及离石、阳曲等地护军虎符。游牧转向农业,在各地建立政权。公元398年,定都平城,为政治文化中心,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二、西北。高车、柔然、吐谷浑、突厥等少数民族。高昌、龟兹、鄯善(即原楼兰,后被并入鄯善,有汉王朝一手建立)等政权。鄯善:西域长史治所所在,近方形古城。由que(“亻”加“去”)卢文,粟特文、汉文文书。给焉耆王的信。精绝国,今尼雅,后为鄯善所灭。铜器、木器、寺院,3世纪左右。木牍、羊皮文书、汉文木简,晋泰始五年敦煌太守文书。逮捕文书。高昌,今吐鲁番东南,戊已校尉治所。高昌郡——>高昌国。汉族统治。车师前国。哈拉和卓、阿斯塔那两处发现。土洞墓,方形墓室,耳室,墓室顶部许多装饰。木棺,木俑,棉、丝绸、刺绣、彩绘陶器。面制点心。墓主口中含金、银币,波斯银币为多,也有罗马金币。王族墓葬,大量金器出土。高昌王族墓葬,有墓志,墓主身份易确定,可知其贵族多来自甘肃,来自金城(今兰州)YEAH!^_^、张掖、敦煌大族,迁至此。屯田,军屯。第四节、遗物一、瓷器。北魏迁洛前,生产地主要在长江下游,浙江。北方瓷器来源于南方。称为青瓷。受佛教影响,如鸭嘴壶、莲花纹。迁洛后北方也有,如山东淄博,仿南方青瓷。 后期,东魏、北齐,河北地区,生产瓷器已不同于南方,出现白瓷。南青北白。瓷器取代陶器、漆器的地位。日常用具、饮食器、宗教器物。由单烧变为一窑多器同烧,使用支钉。一、青铜器。以生活用具为主。如炉、灯、杯等。马具。衰落期。初期铜镜,画像镜、神兽镜、神像、四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吉语、工匠姓名。铜镜作为萨满教之法器。第五节、佛教中国早期佛教是从中亚而非印度传入。佛教传入贵霜王朝,受希腊文化影响,融合希腊造型艺术,形成健陀罗艺术,出现造像,后传入中国。克孜尔石窟,泥塑像,壁画,反映健陀罗风格。寺院。河西地区佛教兴盛,张掖、武威,保留早期佛教造像。兰州永靖,炳灵寺,原样照搬健陀罗风格。北魏,大同云冈石窟,皇家修建,有河西工匠参与,中国化趋向明显,佛像有蒙古人体质特征,以形体表现为主转为以服饰表现为主。龙门石窟,巩县(现名巩义市)石窟,皇家建造,丰满转向清瘦,服饰繁缛。末期,黄河流域,受南朝影响,有飘逸之感。受印度风格影响,衣衫轻薄,山东青州,也影响到西域。河北曲阳修德寺(^_^),出土数以千件造像,其中三百余件有铭文纪年,从北魏至隋,反映文化中心风格,延续北魏特征,服饰繁缛。西魏北周较少,民间造像为主,广泛流行造像碑。四川保存南朝造像,广元、成都附近,与北魏不同,流行南朝服饰,但中国化趋向南北相同。北齐造像达到顶峰。第七章、隋唐五代考古第一节、概述 一、分期:1.隋~初唐,隋文帝至唐高宗。继承南北朝文化、北周制度,吸收北齐文化、制度。2.盛唐。武则天~玄宗,顶峰。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周边文化影响。3.中晚唐。肃宗~唐末。党争,政治不稳定。走向衰弱。继承一些盛唐遗风。4.唐末~五代。进一步衰弱。藩镇割据。五代受隋唐文化。二、特点:文化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宗教文化。物质文化,金、银、瓷器、铜镜。第一节、城址一、长安。隋设大兴城,宇文恺设计规划。唐改名长安城。太宗、高宗作了扩充和修建。唐末被朱全忠拆毁。影响周边国家。宫城、皇城、外廓城。宫城、皇城居于外廓城北部正中。皇城无北城墙。里坊制,大坊开四门,小坊开东西二门。东、西市,各占二坊之地,有“井”字布局街道。西市多为外国商品交流场所,附近也居住有国外胡商。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上百万。八水绕长安。太宗修大明宫,高宗扩建后以之为听政处,修有宫墙,太液池;正殿含元殿,即听政处;麟德殿,接见外国使节之处。玄宗修兴庆宫,修复道,直通大明宫、芙蓉曲江池,为夹城的形式。曲江池是著名风景区。大量寺、观,如大明宫内老君殿。考古工作并为全面进行,只是局部发掘。由于政府的愚蠢,唐长安城被破坏完了。复原主要根据文献和少量考古资料。影响世界,渤海国、日本、朝鲜。 一、洛阳。规模仅小于长安,依自然地势建成,商业经济功能较长安更为显著,亦为宇文恺设计,隋炀帝修建。唐高宗后历代皇帝常住。有宫城、皇城,居于西北角地势较高之处,其东有含嘉仓,已发掘。里坊位于宫城、皇城东、南。文献记载有103里坊,平面近方形,有十字街道。设西、北、南三市,南市最大,但被洛河冲毁。宫城经过发掘,如应天门遗址,有左右双阙对称;武则天明堂遗址,圆形,居于工程正中,为主要宫殿;还有一些小型宫殿基址。含嘉仓有仓城,有大量粮仓,尚存有大量粮食,地下为主要储存形势。二、扬州城。分大小两城。小城位于西北角高岗上,成“牙城”或“子城”。大城位于南侧平地,成“罗城”。棋盘式布局。里坊结构尚不清楚。城内有多条河流域瘦西湖,南方水乡城市特色。多处手工业作坊遗址,金属冶铸,艺术品。古河道,桥梁、木船。商业经济功能明显。州郡城市代表。第一节、陵墓一、帝王陵墓。1.唐18陵。4为封土墓,14为依山陵墓。高祖献陵,封土四门各有一对石虎,南门又有一对石犀,一对华表,有南朝风格。太宗昭陵,依山为陵,修有园墙,南北发现司马门,南门内有献殿遗址,有下宫,开创唐陵制度,北司马门三出阙,两侧修廊坊,摆有昭陵六骏;文献记载有14番酋,现保存不多,有五个突厥可汗,另有吐蕃赞普和高昌王;祭坛是明洪武年间建立的,沿用至清代,非唐代祭坛;有大量陪葬墓,主要有皇室成员和魏征墓在山上,山下东南是大臣墓;所有陪葬墓共有190余座。 乾陵定制:依山为陵,玄宫多在正中偏的山坳处;周有园墙,四面开门,各有石狮一对,北门多三对石马;南有三重门阙,故有两重园墙的可能,但可能为行马(即木竹等建围墙);神道由南向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石人牵石马一对,石人十对文武不分;南司马门内有献殿遗址,门内两侧有62番酋像。睿宗桥陵始有变化,石人分文武,东文官,西武将。许多陵内有番酋像。僖宗靖陵,封土墓,因被盗而发掘,规模很小,但石刻数量种类齐全;有斜坡墓道单墓室土洞墓,无天井,墓室穹隆顶,近方形,四壁绘十二生肖壁画,西侧有石砌棺床,石材多为寺观建筑材料,还有两块乾陵陪葬墓墓碑(可见其国力衰败),仍出土玉器、琉璃器、金器、箱子装饰,堆于墓室一角(可能是盗墓贼堆放),多为和田玉;墓室后壁有两个极精美石床,放置哀册、谥册之用,因谥册残片而确定为靖陵;制度并未改变。多数唐陵有陪葬墓,都为封土墓,有覆斗形、圆丘形、象山形。乾陵可能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唐帝陵。2.五代帝陵。都有前后两个墓室,有的有三个墓室。规模、气势远不及唐帝陵。二、中小型墓葬。两京地区多有发现。河南新安,“千唐志斋”,有近两千块唐墓志。高等级墓葬有二室,低等级单室。砖室等级较土洞高。有天井,数量与墓葬规模成正比。高等级有壁画。流行穹隆顶,多为后室穹隆顶,也有四角攒尖顶。墓前立碑,墓内有墓志。高等级有列戟廊,与身份有关。俑。三、随葬品组合与形式变化。玻璃器时有发现。陶俑,力士——天王俑,与佛教思想影响有关。(一)、俑 1.隋——唐初。陶俑仍继承南北朝后期作风,清瘦,呆板。男俑戴冠,尤其是风帽;女俑宽发髻。力士——天王俑,呆板、小,身体直立。镇墓兽人面、兽面。2.盛唐。造型生动,形体表现完全不同于以往,动感强,形体表现明显,即所谓盛唐风格。3.中晚唐,丰满依旧,但不生动,显得臃肿,呆板,天王俑形体缩小;人面、兽面镇墓兽区别缩小,形体缩小。4.唐末五代:镇墓兽、天王俑少,男、女仪仗俑尚多,转向纤细、苗条,身体直立,重视服饰表现。(二)、釉陶、三彩。釉陶基础上出现三彩器。单色釉变多彩。三彩器陶胎分两种,一为红胎,用普通粘土;一为白胎,高岭土制,但烧制温度低。多流行于两京。盛唐最流行,安史之乱后衰落,但至明仍有三彩器。有日常生活用具、供养器(宗教用品)、建筑材料、随葬品、俑。(三)、瓷器。南青北白。作为商品生产。第四节、各类遗物一、金银器。铸造工艺发达,冷加工工艺不发达。镏金银器多。与波斯萨珊王朝有密切关系。初有波斯特点,后有中国造型特点。盛放舍利用金棺银椁,供养器,熏炉。初期长安为中心,安史之乱后以扬州为中心。 二、铜镜。六朝中衰。隋唐出现高峰。圆形具钮镜为主。方形、菱形、花边形镜出现。出现具柄镜。四神、生肖很发达,尤其是生肖镜。四神配十二生肖按不同方位表达不同形象。海兽葡萄镜,海(又称瑞兽)即外国兽,流行于盛唐,高浮雕工艺,立体感强,表面经处理形成黑漆鼓,代表当时铜镜制作的最高水平。神仙、人物、故事、宗教,流行于晚唐。二、纺织品。丝织品。纹饰多样化,有传统纹样,又反映中外交流效果。新疆最多,青海都兰发现吐蕃或吐谷浑贵族墓丝织品,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发现唐丝织品。三、玻璃器。中国属铅玻璃系统。地中海为钠玻璃,透明度、硬度好于铅玻璃。此时中国出土多为进口玻璃,珍贵程度超过金银器。此前无成形器物,此时始有自造玻璃器,杂质多,技术一直不行。第五节、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一、宗教。佛教,密宗盛唐时传入中国,流行于中晚唐,后传入日本。佛教世俗化。各宗派主庭齐聚长安。先有塔,后有寺,中心塔:寺院环绕塔修建。双塔:以殿为中心。石窟艺术。传入经、像、画。昭武九姓,祆教,山西,鱼弘墓,担任萨保,专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宗教。景教,与基督教有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伊斯兰教已产生一些影响。二、文物。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保存大批隋唐文物至今;日本法隆寺;中国法门寺,藏品性质相同,属皇家供奉。第八章、宋元考古绪论:方向:1、城址:都城,各种都城。2.陵墓:巩义市北宋皇陵;禹县白沙宋墓;黄河流域家族墓葬;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葬;辽帝陵,庆陵;西夏王陵,银川市西。 3.寺院道观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唐代建筑。宋、金、辽保存较多,70%在山西境内,大多为寺院,也有部分道观。塑像、壁画;晋祠;大同上、下华严寺;石窟、刻石、壁画。4.陶瓷器:尤以瓷器为代表。第一节、宋元都城一、北宋东京。南北东西要冲,出于商业经济考虑;南北运河;水陆交通方便。两座水门,专用通船。取消里坊制、宵禁;沿街建房,店铺,按行业建造。中轴线布局。三重城墙,宫城正中偏北;宫城外是旧城,或称内城,在唐汴州基础上修建;之外为新城,或称外城。宣德门、朱雀门、南熏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多条河流穿越或经过城市,东西街道因而不规整,出现斜向街道。修有多处人工园林。主要军队集中于汴梁周围。瓮城分内、外瓮城,外层有镝(或敌)楼,也称箭楼,后层称城楼,二层之间为瓮城;外瓮城较多见;城防建设登峰造极。二、临安城。因山水地貌而建,并不严格规划,与南宋国家贫弱有关。三、辽上京。分皇城、汉城两部分。皇城居契丹人,汉城住汉人——出于民族安全性考虑。皇城城墙至今仍有地面保留,南面已冲毁。布局严谨性差,宫殿区位于皇城中部。四、辽中京城。全面发掘。周长15400米,面积不大,比上京规整,受汉文化影响。平面近正方形的长方形,分内城、宫城、外城三层。内城位于外城中央偏北,宫城位于内城正中偏北。仿北宋东京而建,反映契丹族汉化。五、金上京。曲尺形,南北两城,表现出并未事先规划,而是后来逐渐扩建而成。军事功能最重要。六、金中都。今北京城。吸收汉族文化传统。仿唐长安城。 南北中轴线,主要宫殿位于中轴线上。商业性质明显,利用运河进行商业交通,设有水门,其中一门已发掘。位于今北京市偏南,北半部进入今北京外城。在唐幽州基础上建成,有部分里坊制,有部分沿街店铺、建筑,沿用唐代部分形制,并吸收部分宋代形制。一、元上都。平面整齐。设置上有前后建设顺序,可能先建内城,位于东南角,其正中偏北有宫城。事前规划,学习汉文化。内城有南北向中轴线,两侧为官署。外城在宫城北、西边加修,更具军事作用,有兵营遗迹,尤以西城明显。北外城空地多,为园林区。季节性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政治重镇,商业性质不明显,仅在城外有少量商业区。内城东、南,外城西北角,设夹城。城墙系夯土筑成,以石、砖包砌,保存较完好。二、元大都。今北京市北部。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内城位于城南中央,外城可能为后代逐步扩建。主要宫殿位于南北中轴线。继承宋都特点,无里坊制,以街道为中心,主要街道间有巷道(即所谓“胡同”)构成街道网络,为明清所继承,是明清北京范本。城内引河流和运河,建池苑,成为皇室及高官园林。引入之水发挥交通作用。大部分压在明清北京城下,破坏严重;北部情况稍好一点;全面发掘存在很大困难。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商业性质明显,可见于《马可.波罗游记》。既是政治都市,也是商业都市。城墙有瓮城有马面。第一节、墓葬一、北宋帝陵。现河南省巩义市。坐北朝南,面山而建,位于低处,北高南低。布局多继承唐陵制度,有园墙,有门阙,为三出阙,南门处有三重门阙,乳台、鹊台。四角有角楼。 石刻延续唐代制度,排列在南司马道两侧,有石人、石马、华表,内容添加了唐代没有的石象,独角兽可能由翼马演化而来,石人像同于唐中后期,左文右武。帝、后同茔不同穴,后陵另置陵园,附于帝陵一侧,规模小于帝陵。陵南有献殿,下宫位于西北方向。许多皇亲、贵族、大臣、将军陪葬。布局继承唐制,封土墓形式及帝后分葬继承汉制。二、辽陵。辽庆陵经过发掘。依山为陵,非封土墓。帝陵居中,两侧各有一后陵。主体分前、中、后三室,前、中室两侧各有一侧室。墓室用砖石砌筑,除前室外其余室均为圆形,穹隆顶。壁画延续唐陵传统。出土有哀册、谥册,同于唐制。帝、后陵分布同于宋陵。受宗教影响,有陀罗尼经幢,与佛教密宗流行有关。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出土大量金银器、瓷器,有金面具罩与尸体,身上有大量玉器、玛瑙、琥珀装饰,均属敛具。未被盗掘。大量丝绸。三、西夏王陵。银川市西,经全面勘测,发现11座陵及大批陪葬墓。封土墓,圆锥形封土。有陵园、陵墙。布局较宋陵复杂,有内、外城,外城可能还有行马(篱笆墙),设计可能模仿都城,内城长方形,四面开门,南面为正门,其内有献殿。内城设有塔或陵台,属宗教因素。8号陵经过发掘,有壁画。四、中小型。砖室墓流行。仿木结构砖雕,后壁有墓主或墓主夫妇浮雕形象,仿墓门处有仕女半身在外半身在内像,门半遮半掩;有浮雕彩绘宴饮、杂技,宗教信仰、神仙、历史、故事。山西侯马金墓,戏曲壁画。北方戏曲。流行夫妇合葬墓,同穴;契丹人不同穴,南方流行夫妇同茔不同穴。汉人火葬较流行,葬具用陶棺。瓷器为主要随葬品。 高等级墓中有陶俑,汉人主要表现车马仪仗、仆人。模型明器,仿生活用具、家具。高等级墓中金银器、玉器、琥珀、珊瑚、玛瑙等。内容丰富。第一节、瓷器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高峰。商品。对外出口主要商品。烧制时使用匣钵,即用装箱的形式,叠放烧制,器表更光洁,不留疤痕。釉色、胎发展多样化。自元代起流行青花瓷,但最早出现于唐代。金属、漆等的装饰。油滴、兔毫、玳瑁、海棠红等……颜色繁多。壶中仙于炼妖壶中国考古学通论 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1.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3.遗址。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分期方法。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 中国考古学通论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中国考古分期。年代1644960581220-221,-4754000+-B.P12000+-B.P200万年+-B.P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地层学。中国考古分期宋元明考古隋唐五代考古三分法二分法铁器时代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考古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史前时期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文化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地层关系。(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2)、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3)、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二、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 中国考古学通论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2)、器物的分型。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¼¼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¼¼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式别号用I.II.III¼..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4.器物组合与分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1.文化区。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3.文化类型。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是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年代测定方法表:断代技术放射性碳素(碳-14)古地磁热释光(TL)含氟量(F)钾-氩(k-Ar)裂变径迹(FT)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样品物质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粘土陶器、烧土骨、牙等火成岩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测年范围5万年以内3万年以内100万年以内数百万年以内10万年以上数千年至数百万年3 中国考古学通论树木年轮氨基酸外消旋黑曜石水含铀系二、勘测技术的应用。木骨黑曜岩制品碳酸岩、骨、牙、贝壳1万年以内数年至数百万年几十万年以内数千年至45万年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九鼎始,青铜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权的象征;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西周时,"藏礼于器"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致"礼崩乐坏",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东汉袁康《越绝书.宝剑篇》中提出了古代兵器发展序列:"轩辕神农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西晋太康二年(28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 中国考古学通论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北魏郦道元为注《水经》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时期的"石鼓",学者和书家多有称述。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北宋时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相研究,形成金石学。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成于嘉佑八年(1063)。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成于元佑七年(1092),吕大临《考古图》。收商周、秦汉时期的铜、石、玉224件,皆绘图形、款识。《宣和博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其款识法帖》。赵明诚《金石录》。王象之《舆地碑记目》。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订《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被俗称"西清四鉴",共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刘鹗著录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专著《铁云藏龟》(1903);孙诒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著作《契文举例》(1904)。王国维著作了《宋代金石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殷周制度考》等。;罗振玉著有《流沙坠简》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金代金石学家之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罗王之学"。有清一代金石之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铜器、碑刻外,钱币、墨印、玉器、镜鉴、封泥、瓦当、兵符等也成为著录和研究的对象。据容媛所辑《金石书目录》统计现存的金石著作中,被送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间,仅有67种,而乾隆以后的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又据统计,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有360人,而有清一代达1058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许多外国学者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进而进入中国,开展考古活动。1893——1907,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evn.Hedin)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迹。从1895年起,日本学者乌居龙藏、白鸟库吉、八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1902——1907,关野贞调查了山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1906——1910,足利喜六调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1900——1904,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和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文物,而且从敦煌盗走大量文物。上述外国学者的活动,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保护和支持下,采取了不正常甚至盗窃的手段进行的,造成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流失,因此遭到中国学者们的谴责。但另一方面,他们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故他们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起了刺激作用。1920,法国学者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附近的黄土层中发现了3件人工石制品。1921,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ersson)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基(O.Zdansky),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1921,安特生发现并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并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1922,桑志华同法国学者德日进(TeilharddeChardin)在萨拉乌苏河畔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河套人"化石。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1922,北大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马衡担任主任。1926,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1928,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同年十月,派董作斌前往安阳小屯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20年代,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成立和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5 中国考古学通论2.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从1928到1949,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等进行。(1)、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1927,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美合作开始正式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1929,裴文中主持发现了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1931,在周口店首次发现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和人类用火遗迹,从而确认了北京猿人文化。1933,又在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了3具完整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山顶洞人"。(2)、殷墟的发掘。1928——1937,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的先后主持下,对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括商王陵在内的大量墓葬和祭祀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等文物。(3)、方法论的建立。1931年,梁思永主持发掘安阳殷墟后岗遗址是,发现了著名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叠压的"三叠层",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从而标着中国考古地层学方法的成熟。40年代,苏秉琦应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的陶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探索周文化渊源的线索问题,从而奠定了考古类型学的基础。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管理、科研、教学体系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即颁布《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并设文物局。1950,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科院。1950,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设古人类研究室,从是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1973,成立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后改称中国文物研究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1952,北大创立考古专业。☆1956,西大设立考古专业。☆70年代以后,吉林大学等也设立考古学专业。新中国建立后,考古学家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一步发展。考古地层学、类型学不断完善,考古区系类型论的提出;国内外考古学交流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考古学中。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约200——1万年前)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1.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旧石器";人类主要用旧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1)、选择原料。首先,所选择的石料要有一定的硬度。通过对考古发掘获得的大量旧石器岩石硬度鉴定得知,旧石器时代人类,一般选用5度以上的岩石制作石器,大部分石器的硬度在6——7度之间。其次,所选用的石料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韧性。有些岩石虽然硬度较大,但韧性较差或是太脆,用这样的石料制作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刃口易坏,影响寿命。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燧石、石英(分结晶体的水晶和块体的脉石英两种)、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硅质灰岩、角页岩、砂岩、安山岩、闪长石等。岩石硬度表硬度12345岩石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硬度678910岩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6 中国考古学通论(2)打击石片——第一次加工。所用工具:石锤、角锤、石砧旧石器详解图打击石片的方法:直接打击法:A.锤击法: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较小,;石片角多在90~~110度之间;打击点集中,半锥体明显;在质地较好的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B.碰砧法:用石核直接碰击石砧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石片一般较厚,台面较大,石片角多在100度以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般不见锥疤。C.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石片的方法。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多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反作用力,也有类似打击点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两极石片"。间接打击法:A.击钎法: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长端,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侧缘接近于平行;石片台面较小,打击点和半锥体均不明显;石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或梯形。B.压剥法:把石核在地上放平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尖端装有硬尖的"T"形工具压在石核边缘,用胸部压紧横木,即可剥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3)、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A.锤击修整——单面加工:只修整石器的一面,即加工的痕迹(石片疤)只遗留在石器的一个面上,故也称"一面加工"。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两面加工:加工修整石器的两面,即石器的两7 中国考古学通论面都遗留有加工痕迹。若在石器的一侧边缘上,连续交互向背面和劈裂面打击,使之形成一弯曲状刃口,就叫"交互加工"。B.压制法:是将被加工物握在手上或放在石砧上,然后另一手握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用手腕的力量不断地连续挤压石片的边缘等部位,使之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平远窄长的小石片疤,最后加工成非常规整的石器。3.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旧石器加工工具使用工具石石砧锤打细球雕锥尖砍刮击石形刻(状砸割法器器器钻器器器)(间接)类类类4人工石制品的鉴别。(1)、人工石制品的特征:人工石制品的石质要求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锥体、同心波纹、辐射线等体征;有一定的加工方式;石器上的加工修整疤痕有一定规律性;有一定的形状。(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河流或泥石流推动石块相撞造成的碎片,有时也能产生半锥体,但较散漫而不清;标本上往往有因多次撞击而造成的"遍体鳞伤",疤痕有新有旧,无规律性,其周身还有明显的流水冲磨的痕迹。山坡上岩石滚动造成的碎片,岩石的种类单纯,往往同山坡的基岩相同,虽然有时出现"打击点",但往往无台面。地壳运动挤压造成的碎片,多没有半锥体和台面,有时碎片的边缘可产生一些挤压、摩擦的疤痕,但无规律性,且碎片表面也常有擦痕。啮齿类动物啃咬而造成的假石器,岩石往往较软,并留有啮齿类动物门齿的弧形啃痕。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分类。1.遗址和地点。遗址——原地埋藏。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因此,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理解为人类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地点——搬运埋藏。那些由于流水等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包含点。2.遗址的分类:(1)、洞穴遗址: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洞穴应为便于出入、背风向阳并有一定居住空间的水平洞。洞穴周围应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源。洞穴应靠近水源,但又可避免水害。(2)、岩棚遗址: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等)而形成的屋檐状结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8 中国考古学通论构。由于可遮日避雨,故往往被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作为居所。由于岩棚的一侧、两侧甚至三面暴露于外透风性强而保暖性差,故并非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一般作为临时性、季节性的居所。岩棚类居址内的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化石及文化遗物较少,且易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保存状况较差。(3)、旷野遗址。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易房屋。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初期:200~~100万年前;早期:100~~20万年前;中期:20~~5万年前;晚期:5~~1.2万年前。第四纪地质、人类发展阶段与旧石器考古分期对比表第四纪划分更新晚期后段世前段文化分期旧石器晚期时代中期早期初期中期早期人类发展阶段划分晚期智人早期智人晚期直立人早期直立人距今时间(万年)5~1.220~5100~20200~100第二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什么是化石。经过自然的石化作用后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1.化石形成的条件:生物体本身必须有诸如硬壳、骨骼、牙齿、角、树干等不易遭受氧化腐烂的硬体部分。生物体死亡后,尸体必须很快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遭受其他生物的破坏或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而消失。掩埋后尸体必须经过长期(一般须一万年以上)的自然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2.石化作用。(1)、填充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空隙,如骨髓腔、颅腔等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填充,化石保存了原有的组织结构,但物质成分增多,重量增加了。(2)、置换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被地下水中的氧化硅、碳酸钙、黄铁矿等置换,化石保存了原有的形态和细微结构,但成分改变了,如硅化木等。3.化石的类型(1)、实体化石。即生物遗体本身(多为硬体部分)经过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形成的化石,如骨化石、牙齿化石等,是最常见的一类化石。(2)、印模化石。即生物体表面或内面在岩层中印下的痕迹而行的化石,可分为外模(生物体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和内模(生物体内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两种。(3)、遗迹化石。即生物在其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而形成的化石,如足迹、爬迹、粪便等形成的化石等。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1.人类起源于古猿类。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创立了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人猿相近的理论。1809,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并第一次试图论证人类起源于猿类。1859,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总结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规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1863,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了"人猿同祖论"。1871,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解释了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并指出人与现生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旧大陆的某种已灭绝的古猿类。1876,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回答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的问题: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化石证据:埃及法尤姆渐新世地层发现的古猿化石。1930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9 中国考古学通论1924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2.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化石地点开远龙潭化石材料牙齿10枚牙齿、上颌骨禄丰石灰坝发现时间1955~10571980~198219751980~1988属种森林古猿生存年代(万年)中新世下颌骨腊玛古猿开远种早中新世1400~1500腊玛古猿禄丰种上新世早期头骨、下颌骨、禄丰西瓦古猿肩胛骨、牙齿牙齿1枚牙齿10枚牙齿10枚晚中新世800元谋竹棚豹子洞1986菁1986~1987元谋小河蝴蝶梁1986~1987子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1.禄丰古猿——同名种早期直立人?人早更新世200猿超科东方人?人猿超上新世或更早科250蝴蝶腊玛古猿,上新世300~400人猿超科人类发展阶段的划分。距今约300万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真正人类。从最早的古人类到现代人,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学家将古人类的发展划分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人类进化与分期表:地质年代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距今年龄(万年)0.4+-1-+人类进化过程人类文化分期现代人历史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智晚期人早期智中期人更新世晚期5+-20+-中期100+-早期300或200智人直立人晚期直早期立人早期直初期立人南方古猿腊玛古猿埃及猿古猴类旧石器时代史前时期第三纪上新世中新世渐新世始新世古新世5002500400060007000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远祖(1)、早期直立人(300~100万年)。早期直立人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60年代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能人"和1972年在肯尼亚卡纳胡东岸库彼富勒发现的"KNMER1470号人",1965早中国云南发现的"元谋直立人"等,早期直立人刚刚从其动物祖先分离出来,体质特征上仍带有许多猿的性状。如头骨较低平,脑量仅约700毫升左右,下肢股的特征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远不如现代人完善,牙齿较粗大等。总的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0 中国考古学通论形态间于现代人和猿类之间。(2)、晚期直立人(100~20万年)。晚期直立人化石在亚洲、欧洲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如1907年在德国发现的"海德堡人",1980在非洲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利基直立人",1891在亚洲印尼发现的"爪哇直立人",1921在中国发现的"北京直立人"等。晚期直立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头骨低平且向后倾斜,眶伤圆枕粗硕且左右相连成屋檐状,吻部明显突出,脑量多在800~1000毫升之间,牙齿仍较粗大,上、下肢骨的形态和现代人很相似。(3)、早期智人(20~5万年)早期智人化石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1856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1908又在法国发现"莫斯特人",1921在非洲赞比亚发现"布罗啃山人",1931在印尼发现"昂栋人",50年代以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大荔人"等。早期智人脑量有了显著增长,已达到了现代人水平,(1350~1400毫升),上、下肢骨除稍粗短外,几乎同现代人无区别。(4)、晚期智人(5~1万年)晚期智人比早期智人分布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亚、非、欧三大洲,且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发现。人类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已基本上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过程,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亚、非、欧各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已明显地带有地域性人种的特征,说明现代主要人种已基本形成。2.中国主要古代人类化石及其年代表:发展阶段发现地点发现时间早期直立重庆巫山1985人龙骨坡云南元谋1965上那蚌陕西蓝田1964公王岭化石概况年代(B.P,万年)化石研究者下颌骨1201~204(M)黄万波段、牙齿1枚门齿2枚170(M)50~60(M)头盖骨175~80;具、牙齿1100;枚110~115(M)下颌骨150;具65(M)头盖骨623~58胡承志1985吴汝康19731965晚期直立陕西蓝田1963人陈家窝北京周口1921~1954店第1地点安徽和县1980龙潭洞湖北郧县1989学堂梁子南京汤山1993葫芦洞吴汝康Zdansky19651927具、牙齿(A,E,F,U)Weidcnreich1936~1940头盖骨、20~30(A)牙齿15~19(U)吴汝康黄万波等头骨2具中更新世早李天元期195419811991头骨2具30+-(E,U)汤山考古队1994头骨1具、21~30(U)吕遵谔体骨若干头骨1具18~23(U)吴汝康吴新智198519861981早期智人辽宁营口1984金牛山陕西大荔1978甜水沟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1 中国考古学通论湖北长阳1956龙洞山西襄汾1954丁村广东韶关1958马坝安徽巢县1982银山山西阳高1976许家窑晚期智人广西柳江1958通天岩黄河河套1922地区四川资阳1951黄鳝溪北京周口1933店山顶洞贵州普定1982穿洞上颌骨残17~22(U)块牙齿3枚、16~21(U)顶骨一块残头盖骨11.9~14(U)一块贾兰坡吴汝康吴汝康上颌骨、16~20(U)许春华枕骨残块顶骨、枕10~12(U)骨、牙齿头骨1具、6.7(U)体骨若干额骨顶3.5(C)骨、下颌3.7~5(U)骨、股骨头骨1具0.7(C)3.6~3.9(C)头骨3具、1.04(C)下颌骨等1.9(U)贾兰坡吴汝康Bouleetal吴汝康黄慰文裴文中等1957195819591984197919591928195819811957Weidcnreich1939吴新智头骨、下0.8~0.86(C)吴茂霖颌骨、肢骨19601989注:A:氨基酸法;E:电子自旋共振;F:裂变径迹法;M:古地磁法;U:铀系法;C:碳—14法。(1)、直立人化石:巫猿人:1985,在重庆是巫县大庙区龙骨坡发现一块人类下颌骨和一些牙齿化石,地质时代约属早更新世,距今约700万年左右。元谋人化石:1965,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蓝田直立人:1964,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1具人类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左右。陈家窝直立人:1963,在陕西省蓝田县泄湖相陈家窝附近发现了1件下颌骨化石,距今约30万年左右。北京猿人:1921~1966,中外学者先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土大量人类化石。特别是1921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第一具北京猿头盖骨化石,从而确立了北京猿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历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了约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郧县猿人:1989、1990,先后在湖北郧县青典镇学堂梁子发现2具人类头骨化石,地质时代约为中更新世早期。1980,安徽和县龙潭洞,1具人类头盖骨。1993,南京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2具人类头盖骨化石。1970,湖北建始县高平龙骨洞早更新世底层出土了3枚牙齿化石。1973,河南淅川县,13枚人类牙齿化石。1975,湖北郧县杜家沟龙骨洞,4枚人类牙齿化石。1976,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3枚人类牙齿化石。1981~1982,山东沂源县骑子安山,人类头盖骨及牙齿化石。(2)、早期智人化石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2 中国考古学通论大荔人:1978,陕西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发现一具保存极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化石代表一青年男性个体,主要特征比北京猿人进步,大多是性状都与早期智人相一致,脑量为1120毫升,属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铀系法测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左右。金牛山人:1984,辽宁营口金牛山A地点,发现人类头骨和脊椎、髋骨、指骨等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的人类。马坝人:1958,广东韶关县(原典江县)马坝西南约1.5公里的狮子山岩洞中,发现一件残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铀系法测年代为10~13万年。(3)、晚期智人化石:山顶洞人:1933,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计有头骨3具,头骨残片3块,下颌骨4件,下颌骨残片3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代表了8个男女老幼的个体。柳江人: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洞穴中,发现一具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及部分躯干骨、肢骨。第三节、中国旧石器文化区系分布表:分区华北区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渭水流域分期旧石器时代晚期阳原虎头梁湖县峙峪山顶洞人文化中期阳高许家窑新洞人文化大荔育红河环县刘家岔长武窖头沟晋陕豫交界地区浦县薛关黄河下游东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据今年地质年代龄(万年)沁水下川襄汾丁村临沂凤凰岭安阳小南海沂源上崖洞大连古龙洞海城小孤山喀左鸽子洞江陵鸡公山上层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枝城九道河水城硝灰洞柳州白莲洞田东定模洞封开罗沙岩5~1后段更新世晚期20~5前段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3 中国考古学通论大荔甜水沟沂水南洼洞早期阳原马梁北京猿人文化泾川大岭上三门峡水沟沂源猿人地点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初期阳原岑家湾阳原东谷坨阳原小长梁阳原马圈沟蓝田陈家窝蓝田公王岭芮城合河江陵鸡公山下层大冶龙头山郧县曲远河口郧县龙骨洞曲江马坝黔西观音洞百色诸地点100~20更新世中期100~200更新世早期芮城西侯度远谋上那蚌巫山龙骨坡一、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二、西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1.自然地理环境。本区东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和内蒙西部。本区地处内陆地势较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风力强等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较为干冷。天山南北和鄂尔多斯高原以西、河西走廊等地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绝大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4 中国考古学通论部分地方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疆广大地区在5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在10毫米以下,降水量往往不足蒸发量的1%,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2.旧石器时代遗存:青藏高严和新疆发现的旧石器多来自地表,它们的年代尚需进一步证实。从已知的材料看,在制作技术积类型方面,均同华北地区的较为接近,特别是细石器遗存,同华北地区细石器属同一工艺传统,从而表明两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华北区位于中国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包括西起六盘山和陇山、东至渤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达秦岭淮河一线的广大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南部等地方。区内主要的构造地形有陇东和陕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河套平原、晋北的大同盆地、陕西关中盆地、山西汾河系列断裂盆地、河南洛河和颖河谷地、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的山东丘陵等。2.旧石器文化遗存:桑干河流域。四、华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本区位于黄河、珠江两流域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南达南岭——武夷山地区,西起巫山和雪峰山,东抵东海,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全区绝大部分属亚热带,在东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配较均匀。气温的主要特色是东温夏热,7月份平均气温28~30度,东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均在0度以上,无结冰期。区内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多,淮河流域为800毫米,江南丘陵为15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是我国大陆最均匀的地方,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全年温度较大,属温润地区。五、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本区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岭和武夷山以南,包括两广、海南、福建和台湾五省区,本区大部分在北纬28度以南,北回归线通过广东、广西、台湾的中南部。由于纬度低,是本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特色。本区特点是夏长冬暖,1有气温多在10度以上,是全国冬季最温暖的地区,7月份气温一般在27~29度之间,地区差异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1400~2000毫米之间,不少地方超过2000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沛的区域。六、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4省市。本区处于西部青藏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向东南倾斜。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高原多,山地多,平原少,可大致分为四川盆地、云南高原、贵州高原和横断山脉几大地形单元。本区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组成十分复杂,既有东、西和南、北的差异,又有垂直变化,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云南向有"植物王国"之称,四川的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种类之多仅次于云南,居于全国第二,而裸子植物数量则居全国第一。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一、磨制石器的使用。新石器即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磨制石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在华南地区,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12000~9000B.P.)曾发现少量的局部磨制石器,但无陶器共存;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南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均发现由与陶器共存的局部磨制石器。在华北地区,最早的磨制石器见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一)、磨制石器的制作技术1.选材。新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闪长石、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石英岩、燧石、辉绿岩、碧玉、玉髓、蛋白石等。石材的来源,一是就地取材,在居址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5 中国考古学通论附近的河滩或附近山坡上捡拾、开采合用的材料;二是通过交换等方式从其他地方获得。2.打割。选择好材料后,根据需要用锯磨切割或打击法制出毛坯。一般较厚重的石斧、石锛之类的工具,多先把石料截成或打出所需的大体形状;较轻薄者如刀、铲之类,则先打片或从页岩上制片,然后打击或切割成所需的形状。据割的方法,据有关民族学资料,可能是用木片或石片加砂加水往复磨切,以截断石片。3.修琢。即对毛坯通体整形,找平工序。用石锤或由硬尖的石、骨、角质工具,轻轻琢去毛坯表面的棱角,使其平整,修琢成所需的规整器形。经过修琢的标本表面,多遗留有麻点状疤痕。也有些石器是用修琢法制成的,如裴李岗磁山文化中常见的石磨盘,就是修琢而成的。用页岩制作的石刀之类的工具,则多不经修琢这一工序。4.磨光。磨制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用于制作骨器和装饰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泛用于制作个各种工具。其方法是在砺石(即磨石)上加砂加水,以增大摩擦力,并根据需要磨出一定的形状和刃口。5.穿孔。(1)、钻孔法。钻孔工具多用石钻或带硬尖的木棍、竹管等。(2)、划孔法。即用一较硬的尖状工具,在石器的两面反复的刻划,使之城两端细、中间粗的长沟,沟中部着力处因沟成孔。(3)、琢孔法。即用一带有硬尖的工具,由石器两面细琢而成一粗孔。这种方法多用于粗大、厚重的石器。(二)、新石器的主要类型1.农业生产工具(1)、石铲与石锄(2)、石镰与石刀(3)、石磨盘与磨棒2.木材加工工具——石斧、石锛、石凿、石楔3.狩猎工具或武器——石矛、石镞、石钺二、陶器的发明。陶器是用陶土加水和其他羼合料,经成形、晾干、烧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生活所用的各种容器和炊具,有时也用于制作生产工具或其它用品。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的陶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河北徐水南头庄遗址;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见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和广西桂林庙岩等遗址。1.陶土加工。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粘土及少数高铝质粘土。史前时期的各地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粘土作为陶土。如华北地区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但并非自然界的所有粘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粘土,制成陶坯后容易干裂,需要加入羼合剂;而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较差,作坯时不易成形,应先行淘洗。(1)、筛选或淘洗。在制作一般的粗陶时,只要把经过选择的陶土经过适当的筛选即可使用。若要制作精细的陶器,则需要经过淘洗。即把粘土浸入水中,经搅动而使植物细末及杂质上浮,去掉杂质即成很纯净的粘土。(2)、加入羼合料。有时,人们根据陶器的用途等,需要在陶土中加入适当的砂粒、蚌壳末、陶片碎末、草木等羼合料。目的:使陶质疏松,水分易于逸出,陶器不致绽裂;减低陶土粘性,不致粘附手指,易于成形;防止干裂,阴干时,不致因不平衡收缩而绽裂、变形;增加熔点,不致因火温过高而部分熔化。2.制坯成形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6 中国考古学通论(1)、手制:捏塑法:即直接用手制作陶坯的方法;泥条盘筑法:即先将坯泥搓成长条状,然后螺旋形向上盘筑。(2)、模制:即用陶模或陶器为模,制作陶坯。(3)、轮制:即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提拉成需要的器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器形规整,器壁均匀,器表常留有一圈圈平行的轮纹,器底则有线割的偏心纹。3.修饰施纹。(1)、表面磨光。在陶坯尚未完全晾干时,用石或骨制的光滑器具,反复打磨陶坯的表面,既可使陶坯收缩而胎质坚实,又可使坯体表面光滑。(2)、涂施色衣。色衣又叫"陶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做法是:把很细的泥浆涂敷在陶坯表面,经烧后即成各种颜色的陶衣。常见的陶衣有红、棕、白等色。一般泥浆中若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则烧成后呈红色或棕色;白衣中则可能是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或方解石、石膏等。(3)、施纹绘彩。拍压;戳刺;刻划;贴附;镂空。常见的拍压花样:绳纹、篮纹、方格纹。4.烧制成器:陶坯阴干后,将陶坯加热至600摄氏度以上,彻底排除了坯体中的水分后,粘土就失去了可塑性而完全硬化。一般烧造时的火候高、陶土细则硬度大,反之火候低、陶土含沙多则硬度小。据测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成温度一般在600~900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超过1000摄氏度。红陶——大多数陶土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烧制时如能让空气与之自由接触,铁元素被氧化成为三氧化而铁而使陶器成红色。因此,若陶土中的含铁元素较多、在露天烧造或用敞口陶窑烧制则很容易烧出红陶来。灰陶——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末期,如果封闭窑顶,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陶器被周围炽热的还原焰所包围,坯体中所包含的铁元素就被还原成四氧化三铁,产品的颜色就会呈现灰或深灰色。黑陶——关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可能有两种:一是用烟熏法进行短期渗碳,即在烧制将近结束时,用泥封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渗水而使窑内顿生浓烟,烟中的碳很快渗入赤热的坯体空隙中而将陶器熏黑。二是由于陶土中羼有较多的植物茎、叶、壳等,在烧制过程中,植物碳化而使陶胎呈黑色,成为所谓的"夹炭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黑陶胎质较为疏松。陶器的分类。1.陶器各部位的名称。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7 中国考古学通论2.陶器的命名原则。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如鼎、鬲、豆之类。二是使用现代形制、功能或相近的器形名称,如碗、盘、杯、瓶、盆、罐、壶、缸、瓮等。3.陶器的分类:(1)、依据器形分类: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尖底器。(2)、依用途分类:炊器——多夹砂陶,有罐、鼎、鬲、甑、釜、灶等。饮食器——多泥质陶,有碗、钵、盘、豆、杯等。水器——多泥质陶,有瓶、壶、带流罐、盉等。储物器——泥质陶或夹砂陶,器形较大,有罐、瓮、缸等。乐器——多泥质陶,有陶鼓、陶号、陶埙、陶响珠等。二、农业的发生(一)、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所谓粟作农业,指的是依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农业。粟,即中国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稷",也就是北方的谷子,也称"小米"。除了粟之外,还有黍等谷物。粟,在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最为普遍,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主要农作物。1.粟遗存的发现:1931,山西万莱(原万泉)荆村瓦渣斜遗址出土的"黍稷及黍稷之壳"。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史前粟的遗存。1954~1981,西安半坡遗址,在一些陶罐和窖穴中出土了较多的谷类遗存。其中在一见陶罐内存有完好的谷壳,经华北农学院鉴定为粟。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北辛文化,约距今8000~7000年,发现粟的遗存。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窖穴底部堆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应早于距今8000年,应为10000年前后,黄河流域为其起源地。文明产生的基础。"社稷"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粟的野生祖本是狗尾草,古籍称为"莠",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和北方黄土高原地区。2.稻作农业的起源。秦岭淮河以南。地下水位浅。稻成为此地区最重要的农作物。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距今10000年。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在烧土中发现一部分稻的压痕和碳化稻。河姆渡遗址、屈家岭文化。仰韶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8 中国考古学通论遗址发现稻遗存。大河村遗址、案板遗址,稻向中原地区扩散。稻有两种:亚洲稻和非洲稻,而亚洲稻更重要。1921,仰韶发现的稻为中国首次考古稻遗存发现。到1993年底,全国共发现稻作农业遗存140多处。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亚洲的起源于演化中心。四、家畜饲养的出现。高级狩猎经济出现,弓箭发明,成功率提高,可远距离捕获雌兽,一次捕获野兽较多,可放养,待无收获时再吃,从而成为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六畜大部分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猪出现较早,出现于距今约八、九千年,甑皮岩遗址发现。狗,可能源于一种小型狼,与人共生,渐被驯化,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确定有家狗出现,老官台遗址,屈家岭文化——陶狗造型。鸡:源于野鸡,陶鸡。牛、羊:牛并非用于耕作,主要用于肉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羊可能驯于西亚,中国最早出现于西部,5000年前后,多在北方。马:史前有无难肯定,半坡发现马齿等,但只能确定到属,不能确定是否家马。商周时已有车马。家马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来源于中亚。第二节、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可分为初、早、中、晚四期,约距今12000~4000年前分期表:华北地区渭泾区泾水上游西东华中地区华距今年代分区陕分期关中地豫区晋交界地区郑洛区冀南豫北地区海北北长长江南(年)岱地地江下游地区区区中游区新晚晚桥石期期村器时代类遗存客省庄三文化里桥类遗存早常期山下层文化中晚仰期期韶文化案板三庙期文化底沟二期文化西王村期王湾三期文化大河村五期后岗二期文化?龙齐小石良渚昙4500~4000山家河家文化石文文沿河化化文文化化山文化石5000~4500峡文化大马汶家口窑文文化化屈家岭文化秦王寨文化大司空一期文化大红大崧泽金5500~5000地山溪文化兰湾后文仰文化韶化晚期寺下层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19 中国考古学通论中期庙底沟期大河村文化早期半坡期王湾一期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地湾仰韶中期北大赵皂马家辛地宝市浜文文湾沟下化化仰文层河姆韶化早期后师兴李赵隆文村洼华一文期化大地湾一期渡文化6000~5500-7000~6000早晚老期期官台文化早期北首岭下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白家村遗址甑9000~7000皮岩遗址彭头山文化仙人洞与大10000+-吊桶环遗龙址潭玉蟾岩遗一址期庙岩遗址初期南庄头遗址一、初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前。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在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等,均发现有局部磨制石器,但大多石器仍为打制石器或细石器,开始制作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贵德庙岩、河北徐水南庄头和阳原于家沟遗址等,均发现距今1万年的少量陶器。仙人洞等还发现原始农业。二、早期。约距今9000~7000年前。磨制石器的使用已普遍,在华北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后李等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长江流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等,普遍发现有磨制石器,但仍多为局部磨制。陶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梳。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和氏族公共墓地。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粟作农业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稻作农业两大文化体系,原始农业处于确立期。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0 中国考古学通论三、中期。约距今7~5千年前。磨制石器已有局部磨光向通体磨光过渡。陶器仍以红陶为主,彩陶的大量流行是这一时期制陶业最鲜明的特征,陶器制作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聚落形态进一步发展,各地遗址发布的密度大大增加,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开始出现里一些较大的中心聚落。黄河流域普遍发现粟类作物遗存,长江流域普遍发现稻类作物遗存,原始农业处于发展期。四、晚期。约距今4~5千年前。石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多为通体磨光,还出现了较多的玉器。在黄河流域龙山时期的诸遗存中,发现一些小型铜工具。陶器制作中轮制技术已较普遍应用,陶器以灰陶为主,烧造的火候较高,陶制较硬。聚落进一步分化,防卫设施进一步加强,在黄河中下游龙山代诸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均发现有原始城堡。粟作农业进一步发展,稻作农业开始向北方传播,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的分布一、东北地区的新时期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全球性气温的逐渐上升,东北区的气温也相对变暖。生存环境的改变促使这一区的史前文化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中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与制约,南、北两区文化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齐齐哈尔昂昂溪。密山新开流。长海小珠山。沈阳新乐。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小河沿文化。北部地区较寒冷,分布于三江平原新开流、昂昂溪等地居民,主要以渔猎采集为主,细石器、骨矛、鱼镖、鱼叉等发达,为这一地区特征,陶器未得充分发展。南部相对温暖,从早期开始,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猎。陶器制作、居住形式、埋葬习俗形成鲜明地域特征。红山文化积石冢、"女神庙"和祭坛,说明这一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达到极高水平。兴隆洼文化,1983首次发现与内蒙敖汉旗兴隆洼遗址(7300B.P),石器以打制石器居多,器形有斧、铲、锛、凿等,骨器有锥、匕、镞、鱼镖等,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于辽河、大凌河流域,有直径约170米的环形聚落,陶器多夹砂陶,火候低,均手制,纹饰有横"之"字形压印纹、网纹、弦纹等,器形为筒形罐,还有钵,两个互抱塑像。红山文化:1935首次发现于内蒙赤峰红山后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昭乌达盟老哈河流域、辽宁朝阳和锦州地区、河北北部燕山地区。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种,器形有石镞、石斧、石锛、石刀等。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大型石砌祭坛,在牛河梁发现与真人等身大小的女性塑像、"女神庙"和大型积石冢等,陶器多夹砂红褐陶,器表常饰纵"之"形纹,还有少量彩陶,器形主要有小口双耳罐、筒形罐、碗、盆、彩绘筒状无底器等。二、西北地区。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和甘肃中部的大夏河、洮河流域以及南部渭水上游、西汉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5100~4650)1924,瑞典安特生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分布以甘肃中部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达甘南山地天水地区。可分为马家窑期、半山期(以和政县半山遗址为代表)、马厂期(以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为代表)。粟作农业。陶器以红陶为主,彩陶数量多,多用黑彩,也有红彩,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等动物纹样,还有垂幛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网纹等几何图样,器形主要有双耳罐、单耳罐、长颈单把壶、双耳壶,敛口平底钵,卷唇曲腹盆、短颈圆肩罐、喇叭口尖底瓶等,彩陶占总数20%~30%以上。马厂期多大圆圈纹、三圈纹、多圈纹、菱形纹、漩涡纹等,器形有大口双颈耳彩陶罐、小口圆腹双腹耳罐、长颈单耳壶、单耳筒形杯等。小型铜工具。(马厂期的)。齐家文化(4000+-),因安特生1924首次发现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分布区域与马家窑文化大体相同。重要遗址有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广河阳洼湾、青海贵南尕马台、乐都柳湾等。陶器以红陶为主,多手制,轮制者较少;纹饰有绳纹、篮纹、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1 中国考古学通论划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较少,彩绘以黑彩为主,红彩较少,纹样有宽带纹、三角纹、网纹、菱形纹等;主要器形有单耳、双耳、三耳罐、鬲、甑、盆、碗、豆等。铜器,铜刀、铜针,青海尕马台出土铜镜。三、华北区。新石器时代的本区,是史前粟作农业最主要的分布区。1921,安特生首次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确立了中国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后,中国学者在渭水流域、晋豫陕交界地区、河南中部、冀南豫北、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发现了一系列的新石器时代初、早、中、晚期文化遗存。基本建立了各文化区的文化发展序列。渭水及其主要支流泾河、洛河流域,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起,先后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时代诸文化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老官台文化,1956首次发现于陕西华县老官台村而得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8000~7000+-B.P.)。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及甘肃天水一带,在汉水上游及其支流丹江上游也有发现。代表性遗址有陕西临潼白家村,华县老官台和元君庙(下层)、渭南北刘下层、宝鸡北首领(下层)、甘肃秦安大地湾等。白家村遗址位于陕西临潼,是一处单纯的老官台文化遗址,遗址堆积分为早晚两期,代表了这一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陶器以夹细砂的红陶或红褐陶为主,陶色不纯,表面常有斑块,并常见外红内黑的现象,多手制,器形有筒形三足罐、平底筒形罐、三足钵、圈足碗、圜足钵、小口鼓腹罐等;纹饰以交错粗绳纹为主,还有少量的简单的彩绘。宝鸡北首领遗址堆积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属老官台文化晚期,中层属仰韶文化早期,上层属仰韶文化中、晚期。甘肃秦安大地湾第一期遗存和天水师赵村第一期遗存,分别代表了渭水上游老官台文化的早、晚阶段。渭泾文化区的仰韶文化。1921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渭泾流域、汉水上游及丹江上游、晋西南和豫西地区,其中以陕西的关中地区为中心。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最主要的粟作文化之一,故常把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称之为"仰韶时代"或"仰韶时期"。代表性遗址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领、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南渑池仰韶村、山西芮城西王村等。聚落布局多呈凝聚式或内向式,四周围绕有环壕,房屋多半地穴式或地面式,平面呈圆形或方形。聚落遗址有临潼姜寨、西安半坡等。陶器多红陶,特别以大量的细泥红陶和彩陶为突出特点;早期彩陶纹样以各类鱼纹和变体鱼纹为主,中期流行各类植物纹如弧线三角、勾叶、圆点、花瓣纹等,晚期彩陶衰落,仅见个别简单的红或白彩,主要器形有尖底瓶、圜底钵、平底钵、圜底盆等。渭泾文化区的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以陕西扶风案板遗址第三期遗存为代表(约距今4900~4500),属龙山时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西安以西,宝鸡以东,北山山地以南和秦岭以北的关中中西部渭河河谷地带。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有喇叭口平底瓶、刻槽盆、筒形罐、单耳罐、双耳罐、鼎、釜灶等,特别是(jia)的出现是龙山时代早期开始的标志;纹饰以绳纹和篮纹为主。常山下层文化:以甘肃省镇源县常山下层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泾水上游的甘肃庆阳和平凉地区。陶器以橙黄和红褐色为主,有少量彩陶,器形以平底器为主,基本不见三足器,主要器形有:单耳罐、双耳罐、单耳杯、双耳壶、碗、盆、盘等。庙底沟二期文化: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第二期遗存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较为典型,代表性器形有盆形鼎、罐形鼎、圈足碗、圈足豆、圈足杯、还有(jia)、罐等。其中带耳罐类很不发达,仅减少量的单耳罐。龙山时代晚期诸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以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遗址第二期遗存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以喇叭口折肩罐、长口浅腹盆、鬲、(jia)、豆等为代表,其中,鬲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双庵类型文化:以陕西岐山双庵遗址为代表。陶器器形、纹饰均与客省庄二期文化和桥村类型文化相同或相似,但陶色以红褐陶为主。郑洛文化区:以伊、洛流域为中心的河南中部(豫中)郑州至洛阳之间的区域,新石器时代先后发现裴李岗文化、王湾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秦王寨文化、大河村五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是华北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区域之一。以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典型遗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2 中国考古学通论址有密县莪沟、长葛石固、舞阳贾湖等,约与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同时或稍早。裴李岗文化石器多为局部磨光或打琢而成,主要有铲、斧、镰磨盘、磨棒等,其中鞋底形磨盘、锯齿刃石镰和长舌形石铲最具代表性。陶器以红陶为主。王湾一期文化,以河南洛阳王湾遗址第一期遗存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年代与相当于渭泾区仰韶文化早期或稍晚。陶器多红色、手制,一般饰绳纹,有少量的宽带纹彩陶;器形有杯形尖底瓶、圜底钵、侈口鼓腹罐、窄沿盆、锥足圜底罐形鼎等。洛阳王湾遗址一期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二期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期;三期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大河村文化,以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一、二期)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中段文化,其年代约相当于渭泾流域的仰韶文化中期。典型遗址还有王湾遗址二期等。陶器以红陶为主,附加锥纹等,彩绘纹样有宽带纹、三角纹、圆点纹、圆圈纹、新月纹、睫毛纹、网纹等,主要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圜底釜形鼎、敛口钵、折沿盆、矮颈罐、器座等。在河南伊、洛河流域一带,常发现一种用于成年人二次葬的大型陶缸,由于这种陶缸最早发现于伊川土门遗址,故被称为"伊川缸"。在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大型瓮棺合葬墓,墓为长方形,东西约6.3米,南北宽3.5米,深0.3~0.36米;墓内排列有序的放置着136件瓮棺,房屋多由单间或套间房组成的排房。秦王寨文化,因发现于河南(xin)阳秦王寨遗址而得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渭泾区仰韶文化晚期。代表性遗址有郑州大河村(三、四期),临汝大张、鲁山邱公城、南召二郎岗等。陶器以红陶为主,彩陶数量较多,多施白色陶衣,彩绘常红、黑、灰色等,纹样有宽带状网纹、三角纹、六角叠纹、同心圆纹等,主要器形有罐形鼎、盆形鼎、敛口曲腹钵、深腹罐、豆、壶、杯、甑等。大河村五期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年代约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代表性遗址有登峰告城北沟、偃师二里头等。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有少量白陶,制法以轮制为主,也有手制,纹饰以绳纹最多,还有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彩陶很少见,器形主要有凿形足鼎、敛口钵、侈口束颈深腹罐、杯、盆、豆、壶等。王湾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伊、洛水流域及郑州一带,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渭泾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代表性遗址有洛阳王湾(三期)和锉李、孟津小潘沟、偃师灰嘴、临汝煤山等。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制法有轮制、手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等,不见彩陶,主要器形有圜底罐形鼎、(jia)、鬶、甑、双耳罐、单耳罐、双腹盆、高柄豆等。冀南豫北文化区,此文化区包括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地区。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先后有南庄头遗址、磁山文化、后岗文化、大司空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南庄头遗址:在河北徐水县高林村乡南庄头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存(10500~9700B.P.)最早的含有陶器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发现有小灰沟一处,出土陶片15片,还有石磨盘、磨棒、骨锥、角锥等遗物。陶片多为夹砂灰陶,也有少量的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均不能复原,可能有罐和钵类器等,这一遗存的发现,为探索中国陶器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磁山文化,以河北武安磁山遗址(7980~7675),年代约与老官台、裴李岗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河北武安县境内的洛河流域,此外在河北三河县孟各庄、客城坡上遗址等也有发现。时期以三足尖头磨盘最具特色。房屋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窖穴多为长方形,很多窖穴内发现有大量的朽粟堆积。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多手制,质粗疏;流行细绳纹等,器形主要有盂、深腹罐、小口双耳壶、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支架等,其中盂、小口长颈壶、支架等最具特色。后岗一期文化,以1931年梁思永发掘安阳后岗遗址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年代约相当于仰韶早期。典型遗址有安阳高井台子和同乐寨、濮阳西水坡、河北武安赵窑和西万年村、磁县下潘王和界段营、正定南杨庄、平山田兴村等。由磁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有线纹、弦纹、划纹、锥刺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少而纹样简单,常见用红彩绘制的宽带纹、平行竖线纹、菱形网纹、波形纹等;主要器形有红顶碗、圜底钵、长颈瓶、双耳壶、大口小底罐、罐形鼎等。大司空一期文化,以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年代约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晚期,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3 中国考古学通论典型遗址有安阳大正集老磨冈、大寨南冈和鲍家堂、河北柴庄、邯郸百家村等。陶器多为灰陶,红陶次之;制法有手制、模制等,纹饰以篮纹为主,还有绳纹、方格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彩陶较少,彩绘多用红色,纹样有弧线三角、同心圆、蝶须纹、睫毛纹、S纹等;主要器形有平底钵、假圈足碗、折腹罐、鼓腹盆等。后刚二期文化,以后岗遗址第二期为代表,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约相当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典型遗址有河南安阳大寨南冈和八里庄、汤阴白营、河北邯郸涧汤和龟台、磁县下潘王、永年台口等。房屋多为圆形"灰白面"建筑,墙有木骨泥墙、土坯墙等,并已出现筑台基和挖墙基槽技术。还发现有水井和多人乱葬坑等。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和红陶;制法有手制、轮制和模制;纹饰多绳纹、篮纹、方格纹等;器形以平底器为主、还有三足器和圈足器,主要有小口双耳罐、罐形鼎、鬶、(yin)、甑、盆、碗、豆、杯、盘等。海岱文化区。以泰山为中心,包括山东、河北东南部、豫东、皖北和苏北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后李文化,首次发现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北缘的山前平原上,目前共发现遗址10余处。重要遗址有章丘市龙山镇西河(8400~7700)和刁镇茄庄小荆山等。房屋为圆角方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等。陶器有红褐和灰褐陶两种,多手制,纹饰简单,有指甲纹、刻划纹等,主要器形有圜底釜、鼓腹罐、盆、碗、壶、钵、杯、盘、支脚等。北辛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藤县北辛村,距今约7300~6400年。其早期相当于磁山、裴李岗文化晚期,大体与仰韶文化早期同时。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及苏北地区,重要遗址有山东兖州王因(下层)和西桑园,江苏邳县大墩子(下层)、连云港二涧村(下层)和大村等。陶器以夹砂黄褐陶为主,均手制,纹饰有贴附纹、压印纹、剔刺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深腹圜底或尖底鼎、圜底釜、圜底钵、双耳壶、盆、支架等。大汶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可分为三期,早期(6300~5500)、中期(5500~4800)、晚期(4800~4500)。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约200余处,墓葬约2000余座。重要遗址有山东兖州王因、滕县岗上村、邹县野店、胶县三里河、照东海浴、江苏邳县大墩子和刘村、新沂花庐等。陶器以红陶为主,还有灰、黑陶和极少量的白陶,制法有手制、轮制等;纹饰有刻划、镂孔、附加堆纹、篮纹和少量简单红色彩绘;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较为发达。也有平底器、圈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有釜形鼎、钵形鼎、罐形鼎等。龙山文化,1928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约相当于黄河流域的客省庄二期、王湾三期、后岗二期文化等。由于这些文化不仅属于同一时代,具有相似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共性,所以往往把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称之为"龙山时代"或"龙山时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南可达江苏北部,北到辽东半岛。重要遗址有山东日照西城镇和东海峪、潍坊姚官庄和鲁家口、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等。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城垣比较规整,北垣外凸而弯曲,城垣拐角呈弧形。城墙残宽8~13米,大部挖有基槽。城南东西宽430米,南北长53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陶器制作中的轮制技术十分突出,黑陶特别发达,特别是蛋壳黑陶,器壁仅厚0.5~1毫米;器表多磨光,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划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为主,平底器次之,主要有盆形鼎、罐形鼎、三足器、高圈足豆、蛋壳陶高柄杯及鬶、(yan)等。四、华中区。包括重庆市东部、江汉平原、鄂西北、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北岸、豫西南等地区。本区的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文化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和演化中心。在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稻的遗存和陶器。江西万年仙人洞,陶器多夹砂陶,火候很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湖南道县玉蟾岩。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1984首次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1988正是发掘并命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8500~7800),约与黄河中游的裴李岗等文化同时。主要分布于澧水北岸,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在陶胎和一些红烧土中,发现人工栽培稻的遗痕。1993~1997,对澧县八十垱遗址彭头山文化连续进行了6次发掘,在遗址西北古河道中的黑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4 中国考古学通论色淤泥中拣选和浮选出近1.5万粒稻谷和稻米,其特征区别于现代的籼稻。陶器多红色或红褐色,色斑驳,胎多夹碳(稻壳、叶之碎末碳化而成)而胎心乌黑,也有少量夹砂陶;纹饰有交错粗绳纹,戳刺纹、划纹等;器形多为圜底器,主要有罐钵两大类。皂市下层文化,1978~1981发掘并发现于湖南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7210~6960)约相当于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晚期。主要分布于澧水、皖水下游,已发现遗址20余处。石器多打制,有少量磨制的斧、凿、锛等。陶器多为夹砂红褐陶,也有夹碳陶;纹饰多为绳纹,还有划纹、镂孔和少量彩陶,器形仍以圜底器(罐、钵、斧)为主,也有平底器(钵、盘等)和圈足器(碗等),一般认为皂市下层文化是大溪文化前身。大溪文化,1925在四川巫山县调查时发现,1959正式发掘,后提出文化命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约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同时或稍晚(6400~5300),主要分布于西至三峡地区,东抵汉水,北达湖北北部的广大范围内,其中以湖北宜昌和荆州地区较密集。位于湖南澧县东溪乡城头山城址,始建于大溪文化早期,后至屈家岭文化中期又经三次修筑,城址保存较好,平面略呈圆形,直径约310余米,面积为7.6万平方米左右。城垣系地面堆筑而成。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以圆形、长方形、新月形、戳印纹为主,也有少量的彩陶;器形以圆形器(杯、碗、盘)为主,次为平底器(壶、罐、瓶)还有釜和鼎等。屈家岭文化,1965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是主要继承大溪文化并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文化,约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同时(5000~4000),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波及山东、豫南、鄂东和陕西的丹江上游等地。陶器以泥制黑、灰陶为主,也有少量桔红色蛋壳陶,纹饰常见弦纹和镂孔,还有少量彩陶;器形中圈足器较为发达(豆、杯、盘、壶),还有罐、鼎、盆、甑等。石家河文化,1955首次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镇附近,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文化,约与黄河流域龙山时代晚期后一阶段诸文化同时。石家河是一处包括有20多个遗址的遗址群。石家河城址位于天门市石家河镇北,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晚期,繁盛与石家河文化早期。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0米,仅城垣所围面积即达120万平方米。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黑陶和桔红色陶;多表面无纹,有少量纹饰有篮纹和方格纹;器形诸有鬶、豆、圈足盘、高颈罐、杯等。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1973首次发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以遗址堆积的第3~4等为代表(7000~6000),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约与仰韶文化早期同时。陶器多为夹有稻叶、茎、壳的夹碳黑陶;纹饰有绳纹和刻划的植物纹样;主要器形有釜、盆、盂、罐、器座等。在第四层曾发现大量的稻叶、杆、壳和稻谷堆积,最厚处可达1米以上;出土有大量的木质建筑构件,表明当时的建筑是一种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干栏"式建筑。马家浜文化,1959首次发掘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文化,大体与河姆渡文化同时,代表性遗址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天县草鞋山等。分布于南达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的太湖地区。陶器以红陶为主,多为外红内黑或表红胎黑的素面,器形多腰檐釜、圈足豆、锥足鼎和罐等。房屋有"干栏"式建筑。崧泽文化,以1960首次发掘的上海青浦县崧泽遗址中层(下层为马家浜文化)为代表,由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文化(5900~5300),约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晚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也有灰陶和羼合稻壳的夹碳陶;纹饰多弦纹、划纹和镂孔,也有少量彩陶;器形有鼎、豆、釜、罐等,以镂孔刻划纹高圈足豆最具特色。墓葬流行平地覆土掩埋单人仰身直肢葬。良渚文化,1936浙江余杭县发现良渚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5100~4100),约相当于黄河流域龙山时代。遗址多分布在高6米以上的、人工堆筑的土墩上。1987在浙江余行海溪乡瑶山发现的祭坛较为典型。瑶山的祭坛平面呈长方形,由里外三部分组成:最里面是一座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红土台;第二部分是经土台四周的围沟;第三部分是位于围沟外的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土台。陶器多泥质黑皮陶和夹碳黑灰陶,多轮制;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镂孔等;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有豆、鼎、壶、盘、杯等。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5 中国考古学通论五、华南区。本区新石器文化的某些因素如磨制石器和陶器等出现较早,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充足的食物资源,限制了文化发展的速度。故采集、渔捞经济延续时间较长,谷物种植经济出现较晚,贝丘遗址多,洞穴遗址多,是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特征。两广区:庙岩遗址,是一处洞穴遗址,出土有少量陶片和磨制石器,还有打制石器等。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郊。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磨制石器多为斧、锛。陶器多夹砂陶,火候很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少量划纹等;器形以圜底器为主(罐、碗、钵),有少量平底器。不见圈足器和三足器。遗址中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和骨鱼镖、骨镞等渔猎工具,反映出以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碳14测定约距今9000年。石峡文化遗址,1973首次发掘的广东曲江县狮子山石峡遗址为代表(4900~4700),主要分布于广东北部地区。陶器多为灰褐陶,有轮制和模制两种,多素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等;器形有鼎、釜、三足盘、豆、壶、缸、瓮等。闽台区:大(fen)坑文化,以台湾台北县八里乡大(fen)坑贝丘遗址下层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上层为距今2000年前后的圆山文化,下层年代约距今5480+-55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较晚阶段。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流行绳纹,有少量彩陶。以圆底器和平底器为主,缺乏三足器,有罐、瓮、碗等。昙石山文化,1954首次发掘的福建闽侯县昙石山遗址(3300),主要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石器有铲、镰和有段石锛等。葬俗中成人和儿童均用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陶器多夹碳红陶或灰陶,纹饰有绳纹、篮纹、镂孔和几何形印纹,还有少量彩陶;器形有釜、鼎、罐、碗、盆、钵、豆、壶、杯等。六、西南区。本区包括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在西藏昌都卡若村发现卡若文化。在云南宾川县白羊村遗址,发现有稻的遗存。近年来,随着三峡地区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新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卡若文化,位于澜沧江上游,西藏昌都卡若村,距今5300~41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石器有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陶器以灰、黄色为主,主要有罐、钵、盆、碗等器形。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白羊村遗址,位于云南冥川白羊村。石器有半月形弧刃石刀。陶器均夹砂陶,纹饰有划纹、绳纹等。器形以圜底器和平底器为主,有圜底釜、罐、壶、钵等。发现有储藏粮食的窖穴和稻的遗存,距今约3700年前后。成都平原。20世纪90十年代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其中新津县宝墩村古城(龙马古城)的规模最大,被命名为宝墩文化,距今4800~2000年。宝墩古城位于新津县龙马乡附近铁溪河东北的台地边缘,也称龙马古城。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表面积达60万平方米。城垣系夯土建筑,城外尚未发现壕沟。据研究,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早于距今4500年前。(bei)县古城,位于该县古城乡梓路村和梓桐村一带。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长600米,宽500米,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城垣基宽30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城内南部发现有长50米,进深11米的大型建筑基址。第四章、夏商周考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11年)特点: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已进入历史时期。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大部分时间属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并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出现了大型都城,标志着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进入国家时期。第一节、夏商周考古分期。一、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三代考古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究竟夏商周三代纪年问题。目前流行的三代纪年都是推算出来的,放射性碳素年代数据也难以消除误差,尚不能在推定探索对象方面有效的起到时间标尺作用。由于三代纪年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三代考古的重要性,1996年5月16日,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夏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6 中国考古学通论商周断代工程由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现代测年代技术等多学科协作,预期达到的目标是:提出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提出商代前期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确定商后期(武丁到帝辛)比较准确的年代;确定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以前各王(武王到厉王)比较准确的年代。1996~2000年,200多位专家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设立了9个课题、44个专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完成了预定的任务。2000.11.9,发布了《夏商周年表》,标志着这一工程的基本完成。二、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指夏王朝时期夏人活动区域内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夏代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王朝,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记载,夏代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据《夏商周年表》,夏代约从前2070时,至前1600结束,前后历时400余年。年表:禹启太康少康予槐发癸仲康相芒泄不降扃(厂)字头,下一堇,读jin孔甲皋考古学探索夏文化的工作,是从5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在传说的夏人活动区域内进行。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与以下两个地区关系密切:1、河南西部的颖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洛河下游地区;2、晋南的汾水下游、涑水一带。1.豫西二里头文化。1959,徐旭生在豫西调查"夏墟"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南发现了早于二里岗早商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从而揭开了在豫西地区探索夏文化的序幕。同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二里头遗址开始进行发掘,并持续至今。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址堆积自上而下有汉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仰韶文化等,其中二里头文化堆积是遗址主体。这类遗存主要分布在豫西伊、洛水流域和晋西南一带,碳14年代测定约为1900~1600+-B.P.,与夏纪年基本相合。二里头文化的时空分布,当在夏王朝范围内。分四期,第三期发现2座大型宫殿基址,发现青铜爵等礼器和玉器等。二里头文化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古文化,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它的四期遗存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从分布地域和存续时间看,该文化就是夏文化,该遗址可能是夏早期都城遗址。2.晋西南的东下冯类型。晋西南向有"夏墟"之称,故也是考古学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从70年代起,发现了夏县东下冯遗址。该遗存与二里头遗存相比既有一致性,亦有差异。一般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同一种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可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的"东下冯类型"。东下冯类型的发现使得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3.晋西南的陶寺文化。1978春始,对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进行连续14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陶寺遗址包括居址和墓地,面积大约300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可分为早、中、晚三期。碳14年代范围约在前2500~1900之间。其中、晚期阶段已进入夏纪年范围之内。已发现的70余处陶寺遗址类型文化遗址分布在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陶寺墓地的大、中型墓出土有琮、钺、彩绘陶龙盘、鼓、磬等礼器,而小型墓则少有随葬品,表明阶级分化与对立已很明显,或已是国家雏形。因此,陶寺类型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三、商文化的分期与分布。商共历17代30王,据《夏商周年表》,商始于前1600,灭于前1046,延续近600年。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后期以殷墟为代表。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7 中国考古学通论1.前期(前1600~前1300),这一时期的商文化以河南郑州商城及二里岗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河北藁城台城西村遗址、河北黄陂盘龙坡等为代表,青铜时代文化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其中,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具有典型性,故早商文化一般也叫"二里岗期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岗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在郑州人民公园发现二里岗遗存被压在殷墟文化之下,证明该文化早于殷墟文化,年代约为前1500左右。堆积可分为上、夏两层,其性质均属商早期文化,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商文化发展的前、后两阶段。年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2.后期。以殷墟文化为代表。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的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商后期8代12王均以此为都。殷墟遗址。1899,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等通过调查搞清了甲骨文出于安阳小屯村,并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商王朝先王公的名字,后经王国维考证,不仅证实《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王世系是可信的,且证明了《史记.项羽本纪》有关"洹水之南为殷墟"是正确的,于是殷墟被发现。分四期:1、盘庚、小辛、小乙;2、武丁、祖庚、祖甲;3、禀辛、康丁、武乙、文丁;4、帝乙、帝辛。年表:王盘庚(迁殷后)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年代(前)1300~1251年数501250~11921191~114859441147~11131112~10761101~10761075~104635262630四、西周。周族起源于陕西中、西部及甘肃东部一带的渭、泾水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1046灭商建立周王朝。分期:早:武、成、康、昭、穆(前1046~922);中:恭、懿、孝、夷(前922~878);晚:厉、共和、宣、幽(前878~771)。年表: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年代(前)1046~10431042~10211020~996995~977年数422251928 中国考古学通论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共和宣王幽王976~922922~900899~892891~886885~878877~841841~828827~782781~77155(共和当年改元)2386837(共和当年改元)144611五、东周(迁770~221)。以平王东迁始,至秦统一,共549。分春秋、战国。1、春秋(前770~前476),平王东迁至敬王44年,共295年,因《春秋》得名,分早、中、晚三期,各100年左右。2、战国(前475~前221),因诸侯纷争而得名,从周元王元年至秦统一,255年,分早、中、晚三期,每期85年左右。特点:在文化传统上。西、东周文化一脉传承,周天子仍在名义上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地文化有较强一致性,特别是在宗法制度、政治制度和礼制方面,仍基本沿袭旧制。另外,春秋以来,周王室控制诸侯的力量日渐削弱。到了战国,周王室几乎完全失去了天下大宗和共主的作用,旧制度逐渐被破坏和改变,导致"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在这种局面下,列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由发展,出现"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状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第二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铜器的出现。三代大部分时间属于中国的铜器时代,但中国铜器及冶金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可能出现了。目前已发现,史前铜器或与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龙山时代诸文化中。史前黄河流域发现的青铜器,有自然的红铜,也有人工冶炼的青铜;多工具,容器极少;有锻造,也有单范铸造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虽然出现了铜器,但数量和品种都很少;虽然已有人工冶炼的合金青铜,但并非有意识配制,而是由共生矿冶炼而得。二、三代的青铜器。由铜、锡、铅合金制作的器物,因铜锈呈青绿色,称青铜。青铜的优点:1、熔点低,红铜熔点为1083摄氏度,若加锡15%,熔点便降为960度,加锡25%,熔点为800度,此温度当时可做到;2、硬度大,红铜硬度是布林氏(Brinell)硬度计的35度,加锡5%,硬度增至65度,加锡10%,硬度为165度,可视器类要求加锡。1.铜矿的采掘与冶炼。《管子.地数》:"出铜之山476山,出铁之山3609山。"《山海经》:出金之山139处,银20处,铜30处,锡5处,说明当时有不少矿产。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古铜矿采冶遗址主要有:内蒙林西大井、湖北大冶铜绿山和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江西瑞昌铜岭、安徽铜岭和南陵等。湖北大冶铜绿山范围达2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为东周时期,为矿井式地下开采遗址,开拓了成组竖井和平巷,架设了相当完整的木质框架支护,共发现了10座炼铜竖炉遗址,周围散布大量木炭、孔雀石(一种氧化铜)、碎矿石用石锤、石砧等,地表覆有厚厚的炉渣,估计总量超过40万吨,炉渣含量仅0.7%。2.铸造工艺。三代青铜器绝大部分示范铸而成。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陕西丰西张家坡及东周列国都邑几乎都发现铸铜作坊,出土有坩埚残块、木炭、铜锭、铜渣及大量陶范,说明王室及诸后使用之青铜器多为就地生产。铸造需经过制范、熔铜、浇铸等工序。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29 中国考古学通论(1)、制范。范是铸造的模具,依材料可分为泥范(或陶范)、石范和铜范三类。石范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二里头文化)和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商代中晚期)等地有发现,数量少,多为铸造刀、镞等小型器物之用;铜范在山东临淄有发现,是铸造齐国刀币"齐法化"的模具。陶范因其原料广泛,易于制作,耐火性高,透气性好等,应用最为普遍。制模:即先制造出想要铸造的器形的模型("母范"、"母型")。材料多为经过选择和加工(羼入细砂)的泥料;形状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等,也可用木材做模或用青铜器做模。翻泥:泥质模造好后,经烘烤定型,便可在模型上翻范。范有外范、内范(芯)。内外范间的空隙即为浇铸后铜器壁的厚度。烘范:内外范做好后,经阴干、入窑烘烤,使之脱水定型,使可用于浇铸。失蜡法:结构特别复杂的器物或器物部件,还可用蜂蜡等材料制成蜡模,然后外敷泥料制成模型,待阴干后入窑焙烧,使蜡熔化流出,形成与蜡模完全相同的型腔,用于浇筑铜液,也叫"失蜡法"或"拔蜡法"。(2)、熔铜。由矿石冶炼出的是较粗的红铜,铸造是必须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锡、铅等在进行精炼成合适的铜液。熔铜共具有用草拌泥制作的坩埚,或是外敷草泥的大口尊、大口缸等,也有体积较大的熔铜炉(用于铸造大型青铜器)。至少在商后期,人们已经掌握一定的青铜合金配剂法了,即以需要在铸造不同的铜器时加入不同剂量的锡或铅,以得到不同强度和硬度和韧性的青铜器。越成书于战国的《周礼.考工记.六齐(ji)》,提到六大类型青铜器。见于下表《周礼.考工记.六齐(ji)》类别钟鼎之齐铜锡配比铜比例斧斤戈戟大刃削杀矢鉴燧六分金而锡6/7居其一五分其金而5/6锡居其一四分其金而4/5锡居其一三分其金而3/4锡居其一五分其金而5/7锡居其二二分其金而1/2锡居其一%85.71%83.33807571.4350锡比例1/71/51/51/42/71/2%14.2916.67202528.5750(3)、浇铸。陶范出窑后,就可以趁热拼合浇铸。一般造型简单的如工具和兵器等用单范或双合浇筑,一般可使用多次。造型较复杂的青铜容器或武器等,则用符合范(内、外范)铸造,一套范只能使用一次。如铸造一件铜鬲,需4块外范和1块内范,1件铜爵要16块陶范,曾侯乙墓甬钟,最多用了136块陶范。浑铸法:一次将整器浇铸完成,小器物较容易,大型器物需多个炉同时作业,如司母戊大鼎重875千克,需70个坩埚同时熔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分铸法:常用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器物。即分别铸出器物附件,再将附件附在器体上,浇铸铜液后合为一件;或先铸出附件,再将附件嵌入器体范中浇铸成型。商已有分铸法,周时更熟练。3.装饰花纹:(1)、装饰工艺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0 中国考古学通论范铸法:通过陶范铸造纹样的工艺,这种工艺是商~~战国时期青铜器最主要的装饰工艺。即在泥模上雕塑出所要装饰的纹样,通过翻范把纹样翻印在外范上,合范浇铸后,即可得出纹样。填漆法:用黑或红漆装饰青铜器的工艺,他们或被填于纹底上来陪衬烘托主纹,或填在纹样上构成主纹。错嵌法:现在青铜器上铸或凿、刻出口窄底宽的纹槽,然后将金或银或红铜的丝、条片等锤打嵌入槽内,最后错磨平整。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金属的色泽对比形成鲜丽的图案。镶嵌法:用漆或桐油等粘合物将蚌片、绿松石、玛瑙等镶嵌在铸就的青铜器表面纹槽中。錾刻法:用刻刀在铜器表面錾刻出各种图案。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较流行,一般刻于器壁较薄的壶、鉴等器物上。纹样主要有人物活动、车马建筑、花草树木、珍禽异兽等。鎏金银法:把黄金在400摄氏度溶解于汞,制成泥膏状金汞剂,俗称"金泥",(若鎏银称银泥),涂在铜器表面,用火温烤,水银蒸发,黄金固着于器表。包金银法:在铜器表面包一层极薄的金或银片。(2)、花边和纹样分类:A、动物纹样: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类纹样,主要有兽面、龙、夔、牛、羊、马、猪、虎、熊、象、兔、鹿、鸟、龟、蛇、鱼、蛙、蚕、蝉等。B、植物纹样。C、几何纹样。涡纹。云纹:连续圆形构图。雷纹:连续方形构图。乳钉纹、波形纹、鱼鳞纹、直棱纹。D、人物及人事活动纹样。人面纹。4.铭文。也称金文或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铭文是商代晚期的。战国时代的铭文是刻成的,一般都很短,长篇极罕见。5.分类:(1)、容器(礼器):"礼"即统治秩序,"礼器"即所谓藏礼于器。商代时,一些青铜器(主要是容器和乐器)被赋予特殊意义,用于"别上下,明贵贱",这类器物就被称为"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宴饮、丧葬、婚冠等活动。A、炊器:鼎:主要用于煮或盛鱼、肉等。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大者高过一米,小者不过十余公分。列鼎制度:即在祭祀、宴饮、丧葬等活动中,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数量不同的圆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鼎形制花纹相同或相似,大小依次递减而有序排列。鬲:是仿新石器时代陶鬲制成,有的口沿上有附耳,有的腹部有扉棱。Yan,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叫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有甑与鬲铸成一体的合体yan,也有两部分开的分体yan。釜、灶。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礼器。《礼记.燕礼》:"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2)、食器:簋,相当于现代的大碗,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其基本形态一般为圆腹、圈足,有耳或无耳,还有圈足下加方座或附三足者。常和鼎配合使用而用偶数,比鼎少一个。簠: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长方形,有盖,盖与器的大小、形状相同。合上为器,打开则为两个相同器皿。(xu)("须"头加"皿"底):食器,与簠同,只是器形为椭圆形。敦: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圆腹,三短足。有的盖合器都作半球形。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流行于东周时期。豆:用于盛肉酱之类的食物之用。器体浅如盘,下有柄及圈足。有的有器盖。匕:即取食物的匙。匕体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前端做成尖形,匕柄作直式或曲式。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1 中国考古学通论(3)、酒器:爵:饮酒器,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口上有二柱(少数为单柱或无柱),旁有(ban)("扳"头"金"底),下有三尖足。角(jue):饮酒器,形似爵而前后都是尾,无柱,有的有盖。觯(zhi):饮酒器。形似尊而形体较小。"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觚: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底均成喇叭状。尊:盛酒器。形似觯而形体较大。多圆形,也有方形。另有一类模仿鸟兽的特殊的盛酒器,称鸟兽尊。兕觥:盛酒器或饮酒器,有流和(ban),有的盖做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形。卣(you):盛酒器。有盖和提梁,是祭祀时专用盛名为"(ju,"禾"旁右"巨")鬯(chang)"的香酒的盛酒。方身,带有屋脊形器盖,有的带扉棱。彝:盛酒器,或说为调和酒、水之器。高壶:盛酒器。有圆形和方形。长颈,大腹,有盖。(jia)(两个"口"字平行的头,中间为秃宝盖,下面一个"斗"):温酒器,或曰也作祭祀时盛酒灌地降神的灌器。盉:盛酒器。或说是调和酒、水的器具。圆口、有盖,有嘴,有ban,下有三足或四足。(lei):盛酒或水器,有圆、方形两种。斗:用于从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器中。一般作短圆筒形,有柄。(4)、盥洗器:盘:盥洗时的承水器。多圆形,浅腹。无耳或有耳。有圈足或三足。匜(yi):盥洗时的浇水器。长椭圆形,前有流而后又ban,也有带盖者。2.乐器:铙:打击乐器,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把。使用时手执把,铙口朝上,用木槌敲击。钟:古代祭祀时或宴饮时使用的打击乐器。甬钟:钟口内凹呈弧形,钟鼎有桶形甬(钟柄),多大小相次成组地悬挂在钟架上,称为编钟。编钟也是礼器,据《三礼》记载:天子4套编钟,诸侯3套,大夫2套,士1套。钮钟:钟口内凹呈弧形,钟顶有半圆形或半环状钮者。亦多大小相次组成编钟。镈钟:大型单个打击乐器,又称特钟或镈。钟口平而有悬钮,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1978,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45件甬钟,19件钮钟,1件镈钟,共65件。出土时分三层悬挂于钟架上。鼓: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和宴饮、祭祀的乐器。大量铜鼓见于西南少数民族地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2 中国考古学通论区,可能出现于东周时期,但大多数相当于汉代或汉代以后。铃:形似钮钟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桥形钮,体内有舌,振舌发音。常悬挂于车、旗上或犬马身上。3.兵器:戈: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格斗兵器,由铜制的戈头、bi("木"旁右"必")(即柄)和bi的下端的铜zun("钅"旁右"尊")组成。矛:格斗时的"刺兵"。由铜矛头、bi、镦三部分组成。矛头包括"身"、"qiao"("骨"旁右"交")两部分组成。身有锋刃,中线称脊,qiao中空,略呈锥形,用以插bi,两旁常有环钮,以系缨络。戟:戈和矛的合体,兼有钩、刺两种功能。有戈、矛分铸合装者,也有合铸为一体戟者。剑:短兵器,以前刺为主,也可用侧刃劈砍的卫体和格斗兵器。由"身"和"茎"两部分组成。越王勾践剑:1965,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长55.7cm,剑身布满菱形花纹,有"越王句践,自作用剑"8字鸟篆铭文。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刀,单面侧刃劈砍兵器,商晚期有一种柄33 中国考古学通论饰马头的短刀,。西周时有一种背上的銎可装柄的铜刀,东周时出土环首长刀。钺:用于劈砍的格斗兵器或刑杀器,形似后来的大斧,有些装饰精美者,可能用于仪仗,是统率权威的象征。镞,即弓箭的箭头,属远射兵器,有双翼式、三棱式或圆锥式镞。4.工具。铲,农具,铲土除草用。《诗经》等古籍中另有钱、镈等名称。伐工具,均两面刃,刃稍宽,有銎。斧,砍锛,古代常称为斤,是砍削木料的工具。单斜面刃,有銎。锯,用于锯解竹、木、骨、角等材料,一般作长方形,有齿状刃。凿:凿孔和挖墙工具。《说文解子》:"凿,所以穿木也。"雕刻刀,用在骨、木等材料上雕刻花纹的工具,多扁长条形,平刃或斜刃。锥,穿孔工具。有的末端有环或孔,可以穿系佩带。削,小型刮削工具。用在竹、木为书写材料时,长用于刮削简、牍,故又是一种文具。5.车马器:軎(wei)与辖,车上的青铜部件。軎,用于加固的轴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故定軎在轴端以防车轮脱出。马冠,马额上的装饰,一般做兽面形。马衡,又称"勒",是横勒在马嘴里以使驾驭的器件,即马嚼子。6.度量衡:尺,目前所见最早的是战国时的。长度约23.1厘米,刻度为十进制。秦的刻度以引、丈、尺、分为单位。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计算体积的量具。已知者多为战国至汉的,如秦的商鞅方升等,都是官方制定的标准量器。秦的量制以斛、斗、升、合、龠为单位。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权,为衡器上等重之砝码。秦的衡制以石、钧、斤、两、铢为单位。1石=4钧=12斤,1斤=16两,1两=24铢。7.铸币。先秦铸币四大体系:布币、刀币、圜钱、铜贝。布币:布是古代农具镈(即铲)的同声假借字。可能镈在实物交换时可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后来的铜铸币模仿了镈的样子,并沿用了镈(布)的名称。主要流行于东周的三晋、两周及其邻近地区。刀币,一种刀形货币,应是仿铜刀或铜削铸造的。主要流行于齐、燕、赵等地。圜钱,其形可能仿自玉璧,约出现于战国中期,主要流行于秦、两周、三晋等地。钱面一般铸有地名或币值。8.铜镜。照容工具。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商代铜镜,商代镜发现极少,均圆形。镜背有桥形钮,镜背纹饰有叶脉纹、多圈凸弦纹、平行线纹等。西周铜镜,发现也不多,镜均较小,以素面为主还有重环纹镜、鸟兽纹镜等。东周铜镜,中国铜镜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出土了各类铜镜上千面。以镜背的主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4 中国考古学通论体花纹为准,分为花叶纹镜、山字镜、菱形花纹镜、禽兽纹镜、连弧纹镜等。9.其他铜器:带钩、铜箕、漏铲、火炉。第三节、夏商周城址一、夏代城址的探索: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的古城曾认为可能是"禹都阳城"。一般认为二里头遗址出现大型宫殿建筑,当时夏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或许就是夏代都城所在。二、商代。郑州商城:位于河南郑州市,属于商代早期城址。城垣平面约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性质或认为是汤都郑毫;或认为是"仲丁迁敖"的敖都。城垣系用版筑法分层夯筑而成的,断面呈梯形,残高1~6米,底宽约20米左右。偃师商城:位于河南偃师尸乡沟,属商代早期城址。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汤都西毫。殷墟:商代后期都城,据《史记.殷本纪.正义》:"自盘庚迁殷至纣灭亡,二百七十三年不更徙都。"宫殿区的位置在今小屯村一带,其西面有一条人工挖成的大濠沟。王陵区在侯家庄和武官村北一带,近年来在洹河北岸发现了安阳洹北商城,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初步判断该城的修筑年代早于商王武丁时期而晚于郑州商城。三、西周:周原(岐邑):位于陕西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文王迁都于丰之前,这里一直是周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岐邑。岐山凤雏建筑基址由影壁、前堂、后室、东西厢房组成的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在扶风的任家村、上康村、齐家村、庄白村、云塘村和岐山的董家村等地,发现有青铜器窖藏,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史墙盘共有铭文284字。丰京与镐京:位于西安市西南的沣河两岸,沣西为文王的丰京所在,沣东为武王营造的镐京。在今长安区客省庄、张家坡等,发现有大量宫殿建筑、一般民居、制骨作坊、陶窑、青铜器窖藏和大批西周墓葬等。琉璃河燕国古城:城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董家林村附近。南部因大石河水泛滥而冲毁。城东部和东南部的黄土坡一代为墓葬区。城墙的修筑年代不晚于西周初年。在黄土坡墓地M253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5 中国考古学通论出土青铜器铭文中有"晏(燕)侯"。该城应为燕侯墓地,董家林古城应为燕国的始封地。四、东周:东周王城:位于河南洛阳市涧、洛二水交汇处。前771年,平王迁都洛邑,到前256年,周赧王为秦所灭,一直是东周王都所在地,史称王城。城北部发现有制陶、制骨、制石和冶铜作坊遗址;南部发现有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及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似为宫殿区所在。齐临淄故城:位于山东临淄市的西北部。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邱。至齐献公元年(前859)始都临淄,到前221年齐被秦灭,此处都为齐都,延续600多年。大城:郭城。城内探出7条街道,皆与城门相接,南部可能是官署所在。小城:宫城。中心建筑为一高约14米,南北长约86米的夯土台基,被称为"桓公台",当为齐侯所居。城南10公里的牛山一带,有《水经注》中所记的田齐威、宣、缗、襄王的"四豪冢"。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新郑县。平王东迁后,郑国由原来的封邑郑(陕西华县北)迁都于此。因是新建,称新郑。韩哀侯二年(前375年)灭郑,韩自阳翟(今河南禹县)迁都于此。新郑因前后为郑国和韩国所都,故称郑韩故城。西城:宫城,城内有夯土台基——梳妆台,是主要宫殿。东城:郭城,城内发现有许多铸铜、制铁、制骨作坊遗址。赵邯郸城:位于河北邯郸市区及其外围,是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赵经侯元年(前386年)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至前222年赵为秦灭,共历158年。宫城,平面呈"品"字形的三座小城组成,习称赵王城。西城有高达19米的"龙台",当时主要宫殿基址。郭城,位于宫城东北部,其西南与宫城东北角相距约80米左右。"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高达19米,是战国时最大的夯土台基。曲阜鲁国故城,位于山东曲阜县城及其周围,是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自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至鲁顷公24年(前249年)楚灭鲁。城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四周有城濠环绕。城内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分布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夯土墙基,应为宫城所在。魏都安邑:位于山西夏县西北的青龙河畔,是战国时魏国前期的都城。相传夏禹曾建都于此,故也称为"禹王城"。至前361年,魏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止。大城:属战国前期,当为郭城。小城:可能为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西南部可能是秦汉时河东郡制。燕下都:位于河北易县的易水河畔。前314年,燕昭王把都城从上都蕲(今北京附近,但具体位置不明)迁移于此,至前222年秦灭燕,方弃。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北部应为宫城,有许多夯土台基。南部是郭城。西城是后来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筑的附郭城。东城西北郊为国君和贵族墓葬区,有"虚粮冢"和"九女台"等大封土。楚纪南城:位于湖北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的纪山之南,故又习称为纪南城。楚文王元年(前689年)自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移都于此,称为郢,到楚顷襄王21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郢作楚都达411年之久。总面积近16平方公里,城内中部偏南处是宫殿区,已探出宫城墙基和84座夯土台基。城西北为居民区,分布有密集的房址和水井400余眼。侯马晋新田城:为以陕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春秋时晋景公自绛(今山西翼城东)迁都于新田,故也称为新绛,使用年代约为前585~前416年。在牛村和平望古城内发现有夯土建筑台基。牛村古城村南郊发现有铸铜、制骨、制陶作坊遗迹。东边的呈王古城东南郊发现有著名的侯马盟誓遗址。晋侯墓地在梁城县和曲泱县交界的北赵墓地,发现有大墓18座,出土有"晋侯苏钟"等重要文物。侯马盟誓遗址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殃同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的地方。发现有大量的约信文书——侯马盟书。盟誓时多杀牲、取血,然后将盟辞朱书在圭形玉或石片上,最后将牲畜和盟书埋于"坎"(坑)中。秦都雍城:位于陕西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秦国从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前383年)在此建都近300年,是东周时期秦国早期的重要都城。城内中部偏北的马家庄附近,发掘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宗庙遗址。姚家岗附近曾发现64件铜建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6 中国考古学通论筑构件,清理出1座可藏冰的"凌阴"遗迹。城南10公里的三里原上是秦公陵园所在。马家庄宗庙遗址的三组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居中的一组坐北面南。前面中庭部分发现有178个祭祀坑。多数坑内遗存有人或牛羊骨。秦公陵园已探出多座大型墓葬,其中1号大墓已发掘墓室面积为59.4x38.45米,深24米,连同墓道通长300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东周墓。第四节、夏商周墓葬所谓"墓",指的是放置尸体的固定场所。"夫墓,死人所居"(《论衡.四讳》)。所谓"葬",指的是处置尸体的方式。在考古学上,二者常被合称为"墓葬",指埋葬死者的地方及其埋葬方式。一、墓形的分类1.竖穴土圹(坑)墓:基本结构是:自地面下掘一竖穴土圹作为墓室,内置棺椁及随葬品等,然后用土填实。依墓的平面形状及墓道的设置方式,可细分为"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无墓道等几种形式。"亚"字形墓即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的四边各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亚"字形,故称。这种形制的墓仅见于安阳殷墟商王陵区等地,是商王墓的形制。两周的王墓至今尚未发现,推测也可能是这种形制。殷墟王陵区,共发现这种形制的墓8座,在山东益都苏阜屯也曾发现两座。墓道均为4条,其中南墓道较长,应为主墓道。"亚"字形墓结构可分为墓道、墓室、椁室三部分。腰坑:椁室底部中央的长方形小坑,其位置正好位于棺下,相当于尸体的腰部,故称之为"腰坑",内有殉人或狗。"中"字形墓,即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相对的两侧各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中"字形,故称。最早见于商代后期,两周时期均有发现。可能是天子配偶、大贵族、诸侯国国君及方国首领之墓。武官村大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深7.2米。墓曾被盗,残存有青铜礼器鼎、簋、爵等和石馨、玉器等,还发现有45个殉人。风翔秦公1号大墓,面积5334平方米,被葬者可能是春秋时的秦景公。"甲"字形墓,即在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室的一侧有一条斜坡状墓道,平面略呈"甲"字形,故称。出现在商代后期,流行于整个两周时期。墓主人可能是天子之姬妾、小国国君和其夫人、高级贵族等。无墓道墓:(1)、大型无墓道墓:多作长方形(或曰"目"字形墓),无墓道而形制较大。有棺椁和丰厚的随葬品,其身份地位也较高。这类墓可能是王及诸侯的子弟、姬妾和一般贵族墓。"妇好墓"(可能是商王武丁姬妾),墓圹作长方形,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身8米,出土各类器物共1928件,其中铜器460件。(2)、小型无墓道墓:多为长方形,无墓道而形制较小。一般长2米,宽仅1米左右,有棺或无棺,随葬品多为陶器,少数随葬有铜兵器等。应是一般平民或士兵墓。2.土敦墓。是西周到春秋时期流行于安徽、江苏一带的一种形制特殊的墓葬,其特征是在平地上置棺推土起封,因其形似土墩,故名。3.土洞墓:墓室呈土洞状,是一种小型墓,即先由地面下挖一长方形的竖穴墓道,然后在墓道的一侧或一端横向掘出洞室以放置棺木与随葬品。洞口部多用木板、树枝编织物、圆木或土坯封堵。平行式:洞室的轴线与墓道轴线平行。直线式:洞室与墓道处于同一轴线。垂直式:洞室轴线与墓道轴线相互垂直。二、墓上建筑及封土。商代、西周墓均没有发现过封土,可能恪守"不封不树"的古俗。但大型墓上可能有享堂一类的建筑。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河北战国中山王陵出土的陵园总平面规划图——"兆域图"铜版。正中为王堂,两侧为王后堂,再两侧为夫人堂。最早的封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如河南固始侯古堆大墓(约前5世纪中叶)。战国时燕下都的"虚粮冢"、"九女台"墓区有封土墓,临淄故城附近的"四王冢"为封土墓。楚纪南城(郢)附近楚墓多有封土。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7 中国考古学通论三、夏商后时期的埋葬制度:1.族墓制度:即按血缘关系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族犹类页。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即同一族的死者必须葬于同一墓地,从而形成"族墓地"。据《周礼.春官》,先秦时的族墓地有两种:"公墓"和"邦墓"。公墓:即"王之墓域",是埋葬王室、国君等最高贵族的墓地。这类墓地由冢人掌管,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即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的昭穆制度。邦墓,即"万民所葬地",是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墓地,由"令国民族藏而掌其禁令"(《周礼.春官.墓大夫》)的墓大夫掌管。在邦墓地中,不同家族又各有自己的"私墓域",并以尊长卑幼有序排列。2.棺椁制度:椁即外棺,用于放置随葬品。棺主要为敛尸而用。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用木材种类和棺椁数目均有规定:"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礼记.丧大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3.列鼎制度:商代时,鼎就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西周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东周时,一般天子和诸侯都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4.附葬车马制度:从商代后开始,贵族墓附近出现了车马附葬坑。西周和东周的贵族墓附近,多有车马坑,并依地位之高低而数量有差。山西晋侯墓的发掘表明,一般三鼎墓以上者多附葬有车马坑。五鼎墓以上者则有编钟。5.人殉和人牲制度:人殉使用活人为死去的贵族从死殉葬,殉葬者多为死者的爱妾、近臣、近亲、婢女等。殉人一般葬在椁室、葬室二层台或墓道之内,有的还有棺椁及随葬青铜器等,应有一定身份地位。凤翔秦公1号大墓共有殉人164人。人牲是活人作为祭品——牺牲,沙之祭祀祖先或死者的亡灵。人牲的身份多为奴隶和战俘等,一般见于墓道、填土或墓附近的祭祀坑,多身首分离,有首无身或有身无首。在安阳王陵区共发现1400余个祭祀坑,出一部分埋有马、牛、羊等动物外,绝大多数埋有人骨,年龄多在15~35岁之间。第四节、夏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主要青铜文化一、东北1.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东北地区较早的青铜文化,最初(1960)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遗址下层。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至商代。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北至西拉木伦河,东达医巫闾山麓,西抵张家口地区。发现有小型青铜器如耳环、指环、杖首等,未见青铜容器。2.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夏家店上层遗址为代表,是东北地区晚期青铜文化,年代约相当于商周之际至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内蒙昭乌达盟、哲里木盟,辽宁省朝阳地区和河北省的承德地区。青铜器中除中原地区常见的鼎、簋等礼器外,还有器形独特的青铜器。二、西北1.寺洼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年代约为前14~11世纪,相当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在甘肃的泾水上游的平凉地区和陕西的千水流域也有发现,青铜器有戈、矛、刀、镞等。陶器制作粗糙,火候较低,表面都无纹样,器形有鬲、罐、豆、簋等,其中马鞍形口双耳罐最具代表性。2.辛店文化:1924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年代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有锥、矛、匕、凿等,还发现有冶铜遗迹。陶器多为加砂粗陶,有部分红或黑彩陶,常见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8 中国考古学通论图案为羊角状双勾纹;典型器形为双耳高领袋足鬲等。3.卡约文化(青海)、沙井文化(河西走廊)三、东南1.吴城文化:首次发现于江西省清江县吴城遗址,年代约相当于商代中晚期,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青铜器只有刀、斧、戈等,还发现有铸造青铜器的石范。江西北部原为三苗故地,后又曾为越人所居。故有人认为这一文化属古三苗遗存,也有人认为是古越人遗存。陶器以加沙灰陶为主,还有少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器形有鬲、豆、盆、罐等,其中马鞍形陶刀数量较多而最具地方特色。2.湖熟文化:首次发现于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年代约相当于商周时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省境内。青铜器主要是刀、斧、镞、鱼钩等,还发现有铜矿石和铜炼渣,表明该文化已有冶铜技术。有的学者认为湖熟文化是吴文化的直接前身,因而称之为"先吴文化"。陶器多为几何印纹软陶,也有少量几何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鬲、豆、盆、罐等,其中带角状把手的鼎具有地方性特色。四、西南1.蜀文化:古蜀族主要活动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西部及陕西、滇北一带。蜀族历史悠久,商代时蜀族已有十分发达的青铜文化,殷代甲骨文中有"蜀"称,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协助作战,到前316年为秦所灭。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县南兴镇马牧河两岸,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一处有城墙围绕的古遗址文化堆积,主要是商晚期到西周初期。1986,发现两个商晚期祭祀坑,2号坑出土人像,认为属于"蜀文化"早期。2.巴文化:巴文化是古巴族的文化,最早可能是发源于湖北西部的清江流域,以后活动在西川盆地东部及陕南、鄂西北一带。西周以后建立巴国,战国时与蜀国同时被秦所灭。巴文化有一些与蜀文化相似的因素,如铜兵器中常见圆刃钺、弓耳矛;铜容器常见甑、釜、鍪等,乐器中使用chun("钅"+"享")于等。第五章、秦汉考古一、特点:文化同一趋向;东西文化交流;铁器广泛应用;漆器的制作;具有商业性质第一节、绪论的大都市的兴起;私有经济发展;小农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大量使用奴隶;土地兼并导致庄园经济;黄、老之学兴起于汉初;儒学一统天下由此始;由神仙家而道教;佛教传入;宗法制进一步瓦解;丧葬习俗变化。二、分期:(一)、六期1.秦(前246即始皇继位——前206即秦灭亡):秦统一战争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随着统一战争,秦人、秦文化遍布全国。长城、驰道、陵墓、货币、度量衡大量反映秦统一措施。2.西汉早期(高祖——武帝前期(元狩五年),前206——前118):前118始铸造发行五铢钱。继承秦制、周制。产生新的文化因素。重新实行分封制,导致各地文化发展不平衡,并各自发展原六国各自的文化。在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中心区域,形成汉的制度及文化。币制混乱,文景时才恢复稳定。3.西汉中期(武帝后期——昭宣,前118——前49)武帝加强集权,削若地方势力。军事扩张,广设郡县。盐铁官营。发行五铢钱,统一货币。文化统一始于此,汉民族开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39 中国考古学通论始形成。4.西汉晚期(元帝——王莽,前48——25):流民四起,奴婢泛滥,导致王莽托古改制,汉制——〉周制复古。王莽时货币多变。5.东汉前期(光武——和,25——105):光武中兴,恢复西汉旧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土地兼并严重,家族墓地兴起,厚葬之风兴起。6.东汉晚期(殇——献,106——220):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强大。庄园经济发展,导致货币经济衰退。佛教的传入和散布。道教风行。太平道黄巾起义。周边少数民族兴盛。(二)、五期:合西汉中期与晚期为一。(三)、四期:俞伟超:秦;高祖——元狩五年;元狩五年——105;105——220。第二节、秦汉城址特点:城市转变期,政治、军事功能向商业功能演变。一、都城1.秦咸阳城:秦孝公12年,前350年迁都咸阳,此前都城为雍城。位于今咸阳市东10Km处。宫殿主要位于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大型宫殿建于夯土台基之上为土木结构。布局至今不清楚,没有发现城墙。发现手工作坊、墓地。阿房宫。"阿房"为陕西方言"那边"之意,无正式名称,未完全建成。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古城村和阿房宫村之间。夯土面积上百万平方米。2.西汉长安城。先修宫殿,后修城墙。高帝时修未央、长乐宫。惠帝时修城墙。武帝时于城西修建章宫、上林苑。王莽修明堂、辟雍、九庙于城南,宫殿区占三分之二以上。未央宫为最主要宫殿。长乐宫为太后所居。已发掘宣平门、霸城门。街道:八街九陌(街为南北向,陌为东西向)。东西九市,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商业区、市场,而是手工业作坊区,为宫廷服务,发现铸钱、陶俑作坊。居住区:160闾里,主要位于东北角(取于《三辅黄图》),主要为高官宅邸。渭河北帝陵设有陵邑,迁富商豪强于此,陵邑因而成为主要商业区。百姓多居于城外。特点:(1)、依地形,利用秦旧宫殿,并未严格按照礼制;(2)、政治中心,缺乏商业意义,皇权的产物。城中设施均为宫廷服务。3.东汉洛阳城。西周初年设成周于此,东周时为都城。东汉都城是在东周都城基础上修建。北宫布局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城中及城外的"市"已是用于商业贸易的地方。北靠邙山,南临洛河。所处地理环境便于成为商业都市。南北宫间有架设于空中复道。第三节、秦汉墓葬一、秦汉帝陵始皇陵:咸阳以东,今西安临潼,骊山以北,秦东陵的延续。东陵还具有公墓的性质,而始皇陵突出以一代君主为中心。修有高大封土,"丽山"一词原专指始皇陵,陵园被称为"丽山园",四周有夯土城墙两层,南北长,内外城四面有城门,内城北面两门,其余三面各一门,外城一面一门。封土位于内城南半部,北部东北角又有一拐角形小城。封土下据说有宫墙,也有说为隔水墙。陵园南部有防水墙据说是防山水。已发现50余个陪葬坑,有的规模大于兵马俑一号坑。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0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图为秦始皇陵园图。封土为平面近方形,有三层台阶,即"崇三坟",封土下应为地宫。四方都有墓道,西、南、北各有三条墓道,东面有五条墓道。墓应为坐西朝东。园内发现大型夯土台基,当为寝殿所在。80年代于西曾发现马厩坑与车坑,其中车坑七组,铜车马即由此出。东南角埋藏有大量石铠甲及珍禽异兽的尸体和铜制品。陵园内发现许多俑坑。74年发现兵马俑,以车兵为中心,步兵为主,属陪葬坑。二、西汉帝陵。九座帝陵位于渭河北咸阳塬上。高祖长陵位于汉长安城正北方正中。帝陵坐西朝东。高~景,西汉帝陵制度形成。高祖长陵,帝、后二陵埋藏于同一陵园,帝于西,后于东,帝墓东西长南北短,北侧设有陵邑,陪葬多为功臣,打破以血亲为纽带的陪葬制度,赐葬帝陵成为一种赏赐。文帝霸陵,凿山为陵的崖墓埋葬方式,帝后陵分开,对后代帝陵影响很大,后陵仍依旧制。景帝阳陵,帝、后陵均为正方形覆斗状结构,帝、后各有陵园,坐西朝东,以帝陵东司马到为中轴线,帝、后陵周围有壕沟环绕,形成主陵区,门阙形式为三出阙,为目前发现最早三出阙实迹,原为二重,最大一重为武帝时补建,三出阙制度应为武帝时确立,南侧发现大量夯土基址及罗经石,罗经石十字纹指四方,与磁向误差极小,所处为礼制性建筑,设陵庙,帝陵园内有81个陪葬坑,后陵园有30余个,呈放射状排列,南区丛葬坑发现11行24个兵马俑坑方向向东,内容较秦陵完整,规模小,只有人体三分之一大小,骑兵占据主要位置,西北方向有14行24个兵马俑坑,方向向北,大量陪葬坑位于主陵区外东司马道两侧,所葬不仅为当时之大臣,其家族墓地也于此,直至东汉时仍在使用。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1 中国考古学通论阳陵模式:1、正方形覆斗状封土,经过夯筑;2、帝、后各有陵园,有园墙,四面有三出阙;3、都有陵寝、陵庙、便殿;4、坐西朝东,以帝陵东司马道为中轴线;5、主陵区内还有其他陪葬坑;6、后陵位于帝陵东向,妃子、夫人墓位于北侧,其他陪葬墓居于主陵区外的东司马道两侧,成为家族墓地;7、东侧设有陵邑。陵庙、陵邑。元帝时废三、东汉帝陵:分为两区:一在北邙山;一在龙门。具体情况尚不清楚。在村民家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2 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发现并确定质帝、顺帝的黄肠石。四、诸侯王、列侯。霍光以天子礼葬,"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樅木外藏椁十五具。"东汉时:皇帝"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银缕玉柙",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玉柙",取自《后汉书》。西汉诸侯王用金缕玉衣。"便房"当为侧室。黄肠题凑:题凑:椁室的构筑形式,先秦时已存在,考古发现最早的实例为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榫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凑"为构筑形式。至汉时,榫头已脱离椁木,在椁室周围堆放,成为"题凑"。黄肠: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樅木外藏椁:外藏椁:埋于墓室之外,相对应有"正藏"。外藏所埋多为婢妾、厨厩、兵马俑(特例)。两种主要流派:1、穿土为圹,为主流,如帝陵、诸侯王等;2、崖墓,如霸陵、诸侯王——楚王陵区、鲁王陵区、梁王陵区等。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3 中国考古学通论西汉末年,黄肠题凑发生变化:木室变砖室,黄肠木变黄肠石。有下层中小型墓葬向上层大型墓变化。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4 中国考古学通论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5 中国考古学通论四、中小型墓葬1.形式:竖穴土坑墓、洞室墓流行。秦自战国中期开始流行洞室墓,先在以关中为中心范围内流行,基本属黄土高原地区。西汉中期黄河流域普遍流行,出现夫妇合葬墓。秦洞室墓不砌砖,西汉早期出现空心砖椁葬具,洞室顶近于平顶,低。西汉中期出现小砖券顶洞室墓,券顶属并列券。宣帝后出现纵练券,出现楔形砖,砖室墓建造技术成熟。无砖之墓葬,亦为拱形顶,洞室加高。最早夫妇合葬墓出现于洛阳。流行耳室,先为单耳室,夫妇合葬后为双耳室,二人各据一间。西汉末年,出现有前后室的双室墓,后室长方形,前室正方形,壁、顶构筑方式有穹隆顶,四角攒尖顶,前室放置随葬品、祭祀用具,后室放置夫妇棺椁。前室穹隆顶,后室长方形,称为"单穹隆顶"。土洞墓受影响,也出现穹隆顶。耳室功能有变化,前室放置随葬品。东汉出现多室墓,耳室埋人,成为几代人合葬墓,耳室成为侧室。东汉出现横券,顶用扇形砖。多室墓流行,带来墓道变化,出现斜坡式、阶梯式墓道,便于上下和多次使用。出现有天井之墓道,便于取土。2.随葬品:西汉早期首秦文化影响,钫、简形壶、陶及铜鼎、模型明器,亦长安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最早为仓、灶。西汉中后期,礼器减少,日常用陶器增多,尤以壶为多,仓、灶、井大量出现,六畜、陶宅院、猪圈、椎房。表明追求财富的思想观念,与私有制的发展关系密切。漆器流行,仿漆器陶器多,如仿漆陶奁、耳杯、盒、案。东汉时,礼器仍有残余,日用器流行,仿漆陶器流行,模型明器更加发达。后期,陶礼器基本消失,明器种类增多,庄园性质的大规模陶院落极多。先秦礼制在两汉逐渐消失,为追求财富、反映生活之随葬品所取代。东汉随葬品,或多次使用,或被更换。魂瓶:小陶瓶上写有朱书文字,成为"镇墓文",目的是让死者不作祟,让阴间鬼神不伤害死者,受道教影响,瓶内多装水晶、雄黄等物。3.装饰形式。与小砖券墓同时出现壁画墓,多在陕西、山西、河南西部。西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6 中国考古学通论汉中期开始出现画像石墓,与砖室墓配合混用,分布在南阳盆地、苏北鲁南、皖北、陕北、晋西北,四川延续至六朝时期。画像砖墓,流行于长江流域,又事先烧造好之砖,各成一画;也有特制砖构成之整体图案。第四节、各类遗物一、金属器1.铁器。种类增加,生产、生活用具。铁种类:1、块炼铁,即熟铁,锻造法。2、生铁,即铸铁,需高温,浇铸。此技术最早在中国出现,至迟出现于春秋早期。汉设铁官。铸范上有铭文,与铁官相关,一些产品上也有铭文。铁官多置于原料产地和交通要道。早期铸铁可分为三种:1、白口铁,断面呈白色,炉温低,脆、硬;2、灰口铁,断面成灰色,炉温高,冷却速度慢,延展性、耐磨性强,脆性低。3、马口铁,表面形成白口铁,内部形成灰口铁,韧性强。战国时形成展性铸铁,白口铁高温退火,硬性、脆性降低,原先所含碳变成絮状石墨,被称为球墨铸铁,提高延展性,汉代时已很发达。2.钢:1、渗碳钢,以熟铁为原料,反复锤打,提高含碳量。2、脱碳钢,以生铁为原料,降低含碳量,淬火。汉代以渗碳钢为主。3.铜器:不再大量生产和使用礼器。秦兵马俑中有镀铬铜剑。铜钱、铜镜大量生产。铜镜成为汉代最主要的铜器。铜镜并非中原原产。依纹饰分类:西汉:1、云雷纹地蟠螭纹镜,战国出现。窄缘,边缘内侧近弧形。发展到近梯形,东汉变为宽平缘。战国流行带状桥型钮,汉代出现三弦纹钮。西汉后期半球形为主流钮,越来越大,西汉中期曾流行过连峰式钮。长江流域比黄河流域发达,出现浅浮雕、高浮雕。内容复杂。北方有单一化的发展趋势,规矩镜在长时期内都是主流,又名"博局镜"因类于六博棋盘。南方规矩镜较复杂。也有用十二生肖表现,称为"十二生肖镜"。西汉前期出现铭文,三字一组,位于钮周围。武、昭、宣时出现了四字一组的铭文,有内向连弧纹。日光镜、昭明镜,"而"字形符号。东汉分三支:1、昭明镜;2、云雷纹镜;3、草叶纹变为蝙蝠纹。四分纹为主流,出现直行文字。南方流行神兽纹。北方雕刻较粗陋,南方流行细线条,雕刻较深,成浅浮雕。规矩镜简化,东汉末年消失。南方多神兽、画像纹镜。画像镜图像浅。出现三角像神兽镜。货币。圜钱。秦用半两钱,一直到汉武帝前期。秦规定"重如其文",个体大,重。秦末汉初的半两钱不足重,甚至有榆荚钱。吕后二年,发行八铢半两,重4~5克,旨在统一货币,易与秦半两相混;吕后六年发行五分钱(十二分为一铢),约为0.42铢,榆荚钱大量流行。文帝五年,发行四铢半两,直径2.4厘米,重约2克,主要流行于文景时期,为当时主要货币。武帝初年发行三株钱,建元元年。建元五年发行四铢半两。元狩五年,发行五铢钱,直径2.3厘米左右,重约3.5克,正面铸"五铢"二字,背面周围有郭。初,各地都可铸钱,各地不一,称之为"郡国五铢钱"。元鼎四年,禁止地方铸钱,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在上林苑铸钱,由水衡督尉所辖钟官、辨铜、均输负责,称之为"上林三官钱"。王莽四次改革币制,"泉""钱"相通。圜钱、布钱、刀钱,一刀平五千、货布、国宝金gui直万。东汉废莽币,重发行五铢钱,建武五铢,直径2.5厘米,重约3克。晚期社会经济混乱,五铢减重。灵帝铸四出五铢。剪轮钱、yan圜钱。具:如铜灯、熏炉、熨斗、酒器。二、漆器。铜器成为日常生活用价值、地位远高于铜器。河姆渡已有,三代时已十分发达。秦汉时为高等级器物,取代铜器,并由官营管理。秦是由市府管理漆器制造业。咸阳、广州、蜀.,河南郡设在荥阳..,颖川,全国共八个:河内郡设在怀,河南郡设在荥阳,颖川 ..、南阳郡设在宛.、济南郡设在东平陵...、泰山郡设在奉高..、蜀郡设在成都..、广³__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7 中国考古学通论..。漆器流通很广。先秦多木胎漆器,厚重。秦汉出现夹纻胎,即以麻布即以麻布_完为胎,用漆硬化,较轻巧,器形复杂,为了加固、装饰,口、耳、底多加金属圈,称之为扣器,多为镏金铜,也有金、银,代表秦汉漆器最高工艺水平。三、陶瓷业。釉陶,分两类:硬、软釉陶。硬釉陶用高岭土,温度高,1100~1200度。软釉陶用粘土,温度低,700~800度。硬釉陶出现于商周时期,被称为"原始瓷器",被认为原产于中国。软釉陶出现于汉武帝后期,长安附近。早期为黄色釉,晚期多为绿色釉。釉中含氧化铅多,被称为"铅釉"。早期着色剂含铁成份多,故呈黄褐色;后期着色剂含铜成分多,故呈绿色。硬釉陶在战国晚期衰落,极少见,西汉晚期复兴。软釉陶可能从西域传入。明代仍有釉陶。琉璃。串饰,称之为料器。琉璃璧,茂陵有发现。玻璃片玉衣,等同于玉衣。无真正玻璃器。四、造纸术。始于西汉,灞桥、扶风等地均有发现。蔡伦改良造纸术。五、金器。不发达。基本无器皿。酎金:名为助祭,即让诸侯王献金。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总述:民族、国家交流频繁。佛教文化昌盛。佛教考古研究是这一时期重要内容。承前启后。第一节、城址。一、曹魏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漳河东西横贯,划邺北、邺南两城。邺北:曹操封魏王,建都于此。后赵、冉魏、前燕建都于此。邺南:东魏、北齐建都于此。邺北:宫城位于北部正中。西北角,现仍存一些高台,可能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也有军事作用。城呈东西向长方形,南三门,北二门,东西各一门。西部应为皇家禁苑、武库、仓库、马厩。东北部为官僚聚居区,称之为"戚里"。南部为居民区,包括一些政府属衙。邺南:东魏始建,继承北魏洛阳城内城布局方式,南北向长方形,14个城门,近于邺北。二、洛阳城。东汉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西北角建高台建筑——金墉城。城墙防(如上图)。分宫、内、廓三城。内城为主体,分南北两区,北区正中有宫城,宫城南门到内城宣阳门间有铜驼街,为中轴线,两侧有重要官署。东阳门和西阳门间有大街横贯全城,分城为南北两区。城市商业都市特征明显。宫城位于北部正中之上位。显示帝王权威,成为后世典范。北魏修外廓城。经济、商业性质日益明显。北魏时有大量寺院,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有70多处。城内永宁寺最为重要,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寺院,修有木塔,为北魏洛阳城最高塔。三、武昌城。在今湖北鄂州市。东西长方形,北临长江,四面有城墙,东西南三面有城壕。出土大量铜镜,应为当时铜镜制作中心。东南、西南角有大量铜炼渣和烧土。四、建业。位于明南京东部偏南。东吴建都,后为六朝国度,现无明确资料。西临长江,东靠钟山,南有秦淮河。先秦礼制对城市布局影响减弱。因地势建城。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8御度提高,出现"马面" 中国考古学通论第二节、墓葬一、帝王陵墓。1.曹魏。曹操葬于邺,曹丕、曹睿葬于洛阳。不封不树,依山为陵。尚无法确定具体方位。2.西晋洛阳。同于曹魏,流行薄葬。也无法确定。3.北魏。平城和洛阳。山西大同,文明太后冯氏永固陵,陵园南部有寺院。洛阳,宣武帝景陵发掘,规模不大,只一墓室,一墓道,且为土洞墓,非砖室墓。4.北周武帝平陵,无封土,规模小。5.南朝。以南京为中心,大量墓葬,有一些可以确定身份,墓室有石坑、有土坑,依山为陵,在岩石上凿出,再构筑砖室墓。大多为单室,有甬道和较长墓道,墓室顶有券顶和穹隆顶。大量砖雕,构图事先设计好。墓前有很长神道,旁立石兽、石柱、石碑,石碑大多已无法辨认。6.总述:南北各有特色,洞室和砖室为共同特色,北方穿土,南方依山。规模远小于两汉帝陵。神道建设格局为隋唐所继承。夫妇合葬成为普通习俗,受佛教影响,寺院、石窟、墓葬合一较常见。二、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1.一期:东汉末~西晋初年,约为公元三世纪。多为砖室结构,有少量石室。大型墓葬多室。中型单室砖室,随葬品以陶俑、明器为主,数量少。小型为长方形土洞墓。仍有汉代遗风,如前、后墓室。2.二期:西晋中晚期,约公元3、4世纪之交。多室向单室转化。大型,单室砖室,徐美人墓,甬道加长,两重石门,甬道偏于一侧,宽侧设砖砌棺床,墓内有大型碑式墓志,以牛车为中心的仪仗俑群,镇墓兽。中型亦为单室,但有砖雕仿木结构。小型单室土洞。3.三期:十六国到北魏迁洛前,约4、5世纪。砖室墓少,土洞墓增多。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前、后室,耳室,墓道,甬道。武士俑多,人面兽身镇墓兽,人面、兽面成对出现。4.四期:北魏迁洛后,5世纪末到6世纪中。大型家族墓地。受南朝文化影响。砖室、土洞并存,与身份等级无关。墓道开天井,修墓工程需要。单室墓为主,墓室多寡与身份等级无关。土洞墓出现壁画,东部壁画优于西部,影响到隋唐。随葬品有陶俑。方形墓志开始流行。莲花纹饰流行。流行石棺、石椁。甲马、仪仗流行。流行兽面、人面两种镇墓兽,四腿直立变为蹲坐式。墓志有志盖、志石两部分构成,盖上有字,刻人名、职务、爵位,志石上刻生平。5.总述:多室向单室、砖室向土洞演变。无天井或少天井向多天井演变。壁画流行,主要流行于东部。河西仍流行砖室墓,绘壁画,有单砖画,也有组合画,砖雕建筑形式,传统保留较多。流行仪仗俑。二、南方墓葬。1.一期:东汉末年~东吴,约3世纪上半叶。双后室墓。低等级有砖室和土坑形式,山区流行石坑。流行印模画像砖,有马、人物、车马出行。随葬品延续东汉作风,如灶、井、家畜,陶耳杯、洗、壶、盂等,瓷器灯、碗、罐、青瓷虎子。2.二期:东吴中期——东晋初,3世纪中——4世纪初。流行多室墓,三室墓,有耳室。周处墓,发现铝片(此铝片的来源、身份有争议,被疑可能是考古工作者带进遗留)。甬道在墓室一侧,俗称"刀把形"墓。砖室是主流。"三横一竖"砌墙法。"四隅券进式"穹隆顶。青瓷器流行,谷仓罐。人首、兽首镇墓兽。随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49 中国考古学通论葬铜钱。3.三期:东晋,4世纪初——5世纪初。流行前后室和单室墓。砖雕仿木结构。画像砖流行,砖画组合,如四神、竹林七贤。有排水设施。墓志出现。出现仪仗陶俑。石棺床出现于高等级墓。4.四期:宋齐,5世纪。流行单室墓。高等级墓甬道内有两重石门,墓上有高大封土,墓前有石兽。石、砖棺床。随葬瓷器多。出现有盖莲花壶,具有代表性。流行镇墓兽。第三节、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东北。辽宁:公孙氏——>慕容鲜卑。冯素弗墓:慕容鲜卑贵族墓葬。石砖墓。有南方青瓷器。高句丽的发祥地,兴起于西汉后期,其早期文化中心有:桓仁、集安(吉林)。流行山城,可能因源于游牧民族有关。东汉末年,由桓仁迁都丸都(集安),为都200余年,后迁都平壤。阶梯状石筑墓,圆形封土墓。平面方形单室墓,附有侧室,绘有壁画,反映房屋结构,反映墓主生活,以四神莲花纹装饰。漆器、丝绸。好太王碑,记载了好太王前之历史,可与《三国志》、《史记》、《论衡》相对照。其祖先:夫余,当为墨者后代。石板墓,应为鲜卑慕容祖先。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同一封土异穴。木棺石椁。壁画,受汉影响。金器、银器、玻璃器。步摇冠,朝鲜、日本亦有出土。马镫。慕容氏为拓跋氏取代。拓跋氏源于内蒙呼伦贝尔盟巴尔虎旗,完工、扎赉诺尔等地,有汉族器物出土。完工陶器多为手制,扎赉诺尔已有轮制陶器。汉族铜镜。由东向西发展。内蒙3、4世纪遗存。呼和浩特美岱村,贵族墓葬,汉化很深,出现虎符,为北方各郡太守所用,以及离石、阳曲等地护军虎符。游牧转向农业,在各地建立政权。公元398年,定都平城,为政治文化中心,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二、西北。高车、柔然、吐谷浑、突厥等少数民族。高昌、龟兹、鄯善(即原楼兰,后被并入鄯善,有汉王朝一手建立)等政权。鄯善:西域长史治所所在,近方形古城。由que("亻"加"去")卢文,粟特文、汉文文书。给焉耆王的信。精绝国,今尼雅,后为鄯善所灭。铜器、木器、寺院,3世纪左右。木牍、羊皮文书、汉文木简,晋泰始五年敦煌太守文书。逮捕文书。高昌,今吐鲁番东南,戊已校尉治所。高昌郡——>高昌国。汉族统治。车师前国。哈拉和卓、阿斯塔那两处发现。土洞墓,方形墓室,耳室,墓室顶部许多装饰。木棺,木俑,棉、丝绸、刺绣、彩绘陶器。面制点心。墓主口中含金、银币,波斯银币为多,也有罗马金币。王族墓葬,大量金器出土。高昌王族墓葬,有墓志,墓主身份易确定,可知其贵族多来自甘肃,来自金城(今兰州)YEAH!^_^、张掖、敦煌大族,迁至此。屯田,军屯。第四节、遗物一、瓷器。北魏迁洛前,生产地主要在长江下游,浙江。北方瓷器来源于南方。称为青瓷。受佛教影响,如鸭嘴壶、莲花纹。迁洛后北方也有,如山东淄博,仿南方青瓷。后期,东魏、北齐,河北地区,生产瓷器已不同于南方,出现白瓷。南青北白。瓷器取代陶器、漆器的地位。日常用具、饮食器、宗教器物。由单烧变为一窑多器同烧,使用支钉。二、青铜器。以生活用具为主。如炉、灯、杯等。马具。衰落期。初期铜镜,画像镜、神兽镜、神像、四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吉语、工匠姓名。铜镜作为萨满教之法器。第五节、佛教中国早期佛教是从中亚而非印度传入。佛教传入贵霜王朝,受希腊文化影响,融合希腊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50 中国考古学通论造型艺术,形成健陀罗艺术,出现造像,后传入中国。克孜尔石窟,泥塑像,壁画,反映健陀罗风格。寺院。河西地区佛教兴盛,张掖、武威,保留早期佛教造像。兰州永靖,.....炳灵寺,原样照搬健陀罗风格。北魏,大同云冈石窟,皇家修建,有河西工匠参与,中..............国化趋向明显,佛像有蒙古人体质特征,以形体表现为主转为以服饰表现为主。龙门石窟,巩县(现名巩义市)石窟,皇家建造,丰满转向清瘦,服饰繁缛。末期,黄河流域,受南朝影响,有飘逸之感。受印度风格影响,衣衫轻薄,山东青州,也影响到西域。河北曲阳修德寺(^_^),出土数以千件造像,其中三百余件有铭文纪年,从北魏至隋,反映文化中心风格,延续北魏特征,服饰繁缛。西魏北周较少,民间造像为主,广泛流行造像碑。四川保存南朝造像,广元、成都附近,与北魏不同,流行南朝服饰,但中国化趋向南北相同。北齐造像达到顶峰。第七章、隋唐五代考古第一节、一、分期:概述1.隋~初唐,隋文帝至唐高宗。继承南北朝文化、北周制度,吸收北齐文化、制度。2.盛唐。武则天~玄宗,顶峰。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周边文化影响。3.中晚唐。肃宗~唐末。党争,政治不稳定。走向衰弱。继承一些盛唐遗风。4.唐末~五代。进一步衰弱。藩镇割据。五代受隋唐文化。二、特点:文化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宗教文化。物质文化,金、银、瓷器、铜镜。第二节、一、城址...设计规划。唐改名长安城。太宗、高宗作了扩充和宗、高宗作了扩充和__、修建。唐末被朱全忠拆毁。影响周边国家。宫城、皇城、外廓城。宫城、皇城居于外廓城北部正中。皇城无北城墙。里坊制,大坊开四门,小坊开东西二门。东、西市,各占二坊之地,有"井"字布局街道。西市多为外国商品交流场所,附近也居住有国外胡商。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上百万。八水绕长安。太宗修大明宫,高宗扩建后以之为听政处,修有宫墙,太液池;正殿含元殿,即听政处;麟德殿,接见外国使节之处。玄宗修兴庆宫,修复道,直通大明宫、芙蓉曲江池,为夹城的形式。曲江池是著名风景区。大量寺、观,如大明宫内老君殿。考古工作并为全面进行,只是局部发掘。..................由于政府的愚蠢,唐长安城被破坏完了。复原主要根据文献和少量考古资料。影响世界,渤海国、日本、朝鲜。二、洛阳。规模仅小于长安,依自然地势建成,商业经济功能较长安更为显著,亦为宇文恺设计,隋炀帝修建。唐高宗后历代皇帝常住。有宫城、皇城,居于西北角地势较高之处,其东有含嘉仓,已发掘。里坊位于宫城、皇城东、南。文献记载有103里坊,平面近方形,有十字街道。设西、北、南三市,南市最大,但被洛河冲毁。宫城经过发掘,如应天门遗址,有左右双阙对称;武则天明堂遗址,圆形,居于工程正中,为主要宫殿;还有一些小型宫殿基址。含嘉仓有仓城,有大量粮仓,尚存有大量粮食,地下为主要储存形势。三、扬州城。分大小两城。小城位于西北角高岗上,成"牙城"或"子城"。大城位于南侧平地,成"罗城"。棋盘式布局。里坊结构尚不清楚。城内有多条河流域瘦西湖,南方水乡城市特色。多处手工业作坊遗址,金属冶铸,艺术品。古河道,桥梁、木船。商业经济功能明显。州郡城市代表。第三节、陵墓一、帝王陵墓。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51 中国考古学通论1.唐18陵。4为封土墓,14为依山陵墓。高祖献陵,封土四门各有一对石虎,南门又有一对石犀,一对华表,有南朝风格。太宗昭陵,依山为陵,修有园墙,南北发现司马门,南门内有献殿遗址,有下宫,开创唐陵制度,北司马门三出阙,两侧修廊坊,摆有昭陵六骏;文献记载有14番酋,现保存不多,有五个突厥可汗,另有吐蕃赞普和高昌王;祭坛是明洪武年间建立的,沿用至清代,非唐代祭坛;有大量陪葬墓,主要有皇室成员和魏征墓在山上,山下东南是大臣墓;所有陪葬墓共有190余座。乾陵定制:依山为陵,玄宫多在正中偏的山坳处;周有园墙,四面开门,各有石狮一对,北门多三对石马;南有三重门阙,故有两重园墙的可能,但可能为行马(即木竹等建围墙);神道由南向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石人牵石马一对,石人十对文武不分;南司马门内有献殿遗址,门内两侧有62番酋像。睿宗桥陵始有变化,石人分文武,东文官,西武将。许多陵内有番酋像。僖宗靖陵,封土墓,因被盗而发掘,规模很小,但石刻数量种类齐全;有斜坡墓道单墓室土洞墓,无天井,墓室穹隆顶,近方形,四壁绘十二生肖壁画,西侧有石砌棺床,石材多为寺观建筑材料,还有两块乾陵陪葬墓墓碑(可见其国力衰败),仍出土玉器、琉璃器、金器、箱子装饰,堆于墓室一角(可能是盗墓贼堆放),多为和田玉;墓室后壁有两个极精美石床,放置哀册、谥册之用,因谥册残片而确定为靖陵;制度并未改变。多数唐陵有陪葬墓,都为封土墓,有覆斗形、圆丘形、象山形。乾陵可能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唐帝陵。2.五代帝陵。都有前后两个墓室,有的有三个墓室。规模、气势远不及唐帝陵。二、中小型墓葬。两京地区多有发现。河南新安,"千唐志斋",有近两千块唐墓志。高等级墓葬有二室,低等级单室。砖室等级较土洞高。有天井,数量与墓葬规模成正比。高等级有壁画。流行穹隆顶,多为后室穹隆顶,也有四角攒尖顶。墓前立碑,墓内有墓志。高等级有列戟廊,与身份有关。俑。三、随葬品组合与形式变化。玻璃器时有发现。陶俑,力士——天王俑,与佛教思想影响有关。(一)、俑1.隋——唐初。陶俑仍继承南北朝后期作风,清瘦,呆板。男俑戴冠,尤其是风帽;女俑宽发髻。力士——天王俑,呆板、小,身体直立。镇墓兽人面、兽面。2.盛唐。造型生动,形体表现完全不同于以往,动感强,形体表现明显,即所谓盛唐风格。3.中晚唐,丰满依旧,但不生动,显得臃肿,呆板,天王俑形体缩小;人面、兽面镇墓兽区别缩小,形体缩小。4.唐末五代:镇墓兽、天王俑少,男、女仪仗俑尚多,转向纤细、苗条,身体直立,重视服饰表现。(二)、釉陶、三彩。釉陶基础上出现三彩器。单色釉变多彩。三彩器陶胎分两种,一为红胎,用普通粘土;一为白胎,高岭土制,但烧制温度低。多流行于两京。盛唐最流行,安史之乱后衰落,但至明仍有三彩器。有日常生活用具、供养器(宗教用品)、建筑材料、随葬品、俑。(三)、瓷器。南青北白。作为商品生产。第四节、各类遗物一、金银器。铸造工艺发达,冷加工工艺不发达。镏金银器多。与波斯萨珊王朝有密切关系。初有波斯特点,后有中国造型特点。盛放舍利用金棺银椁,供养器,熏炉。初期长安为中心,安史之乱后以扬州为中心。二、铜镜。六朝中衰。隋唐出现高峰。圆形具钮镜为主。方形、菱形、花边形镜出现。出现具柄镜。四神、生肖很发达,尤其是生肖镜。四神配十二生肖按不同方位表达不同形象。海兽葡萄镜,海(又称瑞兽)即外国兽,流行于盛唐,高浮雕工艺,立体感强,表面经处理形成黑漆鼓,代表当时铜镜制作的最高水平。神仙、人物、故事、宗教,流行于晚唐。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52 中国考古学通论三、纺织品。丝织品。纹饰多样化,有传统纹样,又反映中外交流效果。新疆最多,青海都兰发现吐蕃或吐谷浑贵族墓丝织品,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发现唐丝织品。四、玻璃器。中国属铅玻璃系统。地中海为钠玻璃,透明度、硬度好于铅玻璃。此时中国出土多为进口玻璃,珍贵程度超过金银器。此前无成形器物,此时始有自造玻璃器,杂质多,技术一直不行。第五节、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一、宗教。佛教,密宗盛唐时传入中国,流行于中晚唐,后传入日本。佛教世俗化。各宗派主庭齐聚长安。先有塔,后有寺,中心塔:寺院环绕塔修建。双塔:以殿为中心。石窟艺术。传入经、像、画。昭武九姓,祆教,山西,鱼弘墓,担任萨保,专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宗教。景教,与基督教有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伊斯兰教已产生一些影响。二、文物。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保存大批隋唐文物至今;日本法隆寺;中国法门寺,藏品性质相同,属皇家供奉。第八章、宋元考古绪论:方向:1、城址:都城,各种都城。2.陵墓:巩义市北宋皇陵;禹县白沙宋墓;黄河流域家族墓葬;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葬;辽帝陵,庆陵;西夏王陵,银川市西。3.寺院道观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唐代建筑。宋、金、辽保存较多,70%在山西境内,大多为寺院,也有部分道观。塑像、壁画;晋祠;大同上、下华严寺;石窟、刻石、壁画。4.陶瓷器:尤以瓷器为代表。第一节、宋元都城一、北宋东京。南北东西要冲,出于商业经济考虑;南北运河;水陆交通方便。两座水门,专用通船。取消里坊制、宵禁;沿街建房,店铺,按行业建造。中轴线布局。三重城墙,宫城正中偏北;宫城外是旧城,或称内城,在唐汴州基础上修建;之外为新城,或称外城。宣德门、朱雀门、南熏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多条河流穿越或经过城市,东西街道因而不规整,出现斜向街道。修有多处人工园林。主要军队集中于汴梁周围。瓮城分内、外瓮城,外层有镝(或敌)楼,也称箭楼,后层称城楼,二层之间为瓮城;外瓮城较多见;城防建设登峰造极。二、临安城。因山水地貌而建,并不严格规划,与南宋国家贫弱有关。三、辽上京。分皇城、汉城两部分。皇城居契丹人,汉城住汉人——出于民族安全性考虑。皇城城墙至今仍有地面保留,南面已冲毁。布局严谨性差,宫殿区位于皇城中部。四、辽中京城。全面发掘。周长15400米,面积不大,比上京规整,受汉文化影响。平面近正方形的长方形,分内城、宫城、外城三层。内城位于外城中央偏北,宫城位于内城正中偏北。仿北宋东京而建,反映契丹族汉化。五、金上京。曲尺形,南北两城,表现出并未事先规划,而是后来逐渐扩建而成。军事功能最重要。六、金中都。今北京城。吸收汉族文化传统。仿唐长安城。南北中轴线,主要宫殿位于中轴线上。商业性质明显,利用运河进行商业交通,设有水门,其中一门已发掘。位于今北京市偏南,北半部进入今北京外城。在唐幽州基础上建成,有部分里坊制,有部分沿街店铺、建筑,沿用唐代部分形制,并吸收部分宋代形制。七、元上都。平面整齐。设置上有前后建设顺序,可能先建内城,位于东南角,其正中偏北有宫城。事前规划,学习汉文化。内城有南北向中轴线,两侧为官署。外城在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53 中国考古学通论 宫城北、西边加修,更具军事作用,有兵营遗迹,尤以西城明显。北外城空地多,为园林区。季节性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政治重镇,商业性质不明显,仅在城外有少量商业区。内城东、南,外城西北角,设夹城。城墙系夯土筑成,以石、砖包砌,保存较完好。八、元大都。今北京市北部。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内城位于城南中央,外城可能为后代逐步扩建。主要宫殿位于南北中轴线。继承宋都特点,无里坊制,以街道为中心,主要街道间有巷道(即所谓"胡同")构成街道网络,为明清所继承,是明清北京范本。城内引河流和运河,建池苑,成为皇室及高官园林。引入之水发挥交通作用。大部分压在明清北京城下,破坏严重;北部情况稍好一点;全面发掘存在很大困难。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商业性质明显,可见于《马可.波罗游记》。既是政治都市,也是商业都市。城墙有瓮城有马面。第二节、墓葬一、北宋帝陵。现河南省巩义市。坐北朝南,面山而建,位于低处,北高南低。布局多继承唐陵制度,有园墙,有门阙,为三出阙,南门处有三重门阙,乳台、鹊台。四角有角楼。石刻延续唐代制度,排列在南司马道两侧,有石人、石马、华表,内容添加了唐代没有的石象,独角兽可能由翼马演化而来,石人像同于唐中后期,左文右武。帝、后同茔不同穴,后陵另置陵园,附于帝陵一侧,规模小于帝陵。陵南有献殿,下宫位于西北方向。许多皇亲、贵族、大臣、将军陪葬。布局继承唐制,封土墓形式及帝后分葬继承汉制。二、辽陵。辽庆陵经过发掘。依山为陵,非封土墓。帝陵居中,两侧各有一后陵。主体分前、中、后三室,前、中室两侧各有一侧室。墓室用砖石砌筑,除前室外其余室均为圆形,穹隆顶。壁画延续唐陵传统。出土有哀册、谥册,同于唐制。帝、后陵分布同于宋陵。受宗教影响,有陀罗尼经幢,与佛教密宗流行有关。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出土大量 金银器、瓷器,有金面具罩与尸体,身上有大量玉器、玛瑙、琥珀装饰,均属敛具。未被盗掘。大量丝绸。三、西夏王陵。银川市西,经全面勘测,发现11座陵及大批陪葬墓。封土墓,圆锥形封土。有陵园、陵墙。布局较宋陵复杂,有内、外城,外城可能还有行马(篱笆墙),设计可能模仿都城,内城长方形,四面开门,南面为正门,其内有献殿。内城设有塔或陵台,属宗教因素。8号陵经过发掘,有壁画。四、中小型。砖室墓流行。仿木结构砖雕,后壁有墓主或墓主夫妇浮雕形象,仿墓门处有仕女半身在外半身在内像,门半遮半掩;有浮雕彩绘宴饮、杂技,宗教信仰、神仙、历史、故事。山西侯马金墓,戏曲壁画。北方戏曲。流行夫妇合葬墓,同穴;契丹人不同穴,南方流行夫妇同茔不同穴。汉人火葬较流行,葬具用陶棺。瓷器为主要随葬品。高等级墓中有陶俑,汉人主要表现车马仪仗、仆人。模型明器,仿生活用具、家具。高等级墓中金银器、玉器、琥珀、珊瑚、玛瑙等。内容丰富。第三节、瓷器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高峰。商品。对外出口主要商品。烧制时使用匣钵,即用装箱的形式,叠放烧制,器表更光洁,不留疤痕。釉色、胎发展多样化。自元代起流行青花瓷,但最早出现于唐代。金属、漆等的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