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研-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考古学通论第⼀章概论⼀、名词解释1.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们的⽣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解析⼈类⽂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门科学。考古学属于⼴义历史学的⼀部分与⽂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考古学的任务是根据古代⼈类所遗留下来的⽂化遗物和⽂化遗迹研究⼈类古代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类的⽂化和社会为⽬的,故属于⼈⽂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多种⾃然科学的技术⼿段,⽽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们的意识⾏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各种⼈⽂社会科学的⽅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的⼀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法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器时代考古、新⽯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法可分为⽥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下考古等。考古学并⾮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类所⾛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类社会⾯临的各种重⼤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类⽣存环境的保护和⼈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化和⽂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类⽂化遗产的保护等。2.遗物(11年湖⼤)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遗物即遗剩之物品。在考古学中,遗物是遗存的⼀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古代⼈类所遗留的可移动之实物,包括各种⼯具、礼乐器、家具、武器、⽣活⽤具、艺术品、装饰品、货币以及⼈类与动物遗骸、农作物等。遗物的质料、形状、制作⽅法等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可反映古代社会⽣产和⽣活以及科技、⽂化的发展状况等。依据⽣产⼯具之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时代。(考古学对⼈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类别、类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鉴定和⽤途的确定,⽽是要通过对遗物的研究去了解⼈类古代社会的社会⽣活、⽣产技术⽔平及⽂化⾯貌。同时,既要研究同⼀时期各地区⼈类社会间的相互影响与传播关系,也要注意⼈类社会⽂化在不同时期的继承、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 1
13.遗迹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遗迹即遗剩之痕迹。在考古学中,遗迹是遗存的⼀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古代⼈类在⽣产、⽣活等社会实践中所遗留的痕迹。遗迹通常不可移动,如洞⽳、城址、聚落址、居址、墓葬、贝丘、窖藏、窑址、矿坑、灰坑、灰沟、道路等。遗迹可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及民族性以揭⽰古代社会的⽣产、⽣活、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4.遗址遗址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个基本概念,是指⼈类活动的遗迹。既包括⼈类为不同⽤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类对⾃然环境利⽤和加⼯⽽遗留的⼀些场所,例如洞⽳、采⽯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许多古代遗迹,进⽽考察有关的社会状况,因⽽在⽂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作中备受重视。5.聚落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遗迹之⼀。古代⼈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位置多经过选择与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然资源等有密切的关系,布局经过规划,⼀般可分为居住区、⽣产区、埋葬区等。依据规模和内涵,聚落址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既包括⼀般的村落,又包括超⼤规模的城市。6.窑址古代烧制陶瓷器的窑炉遗址。按功能分为陶窑址、瓷窑址、砖⽡窑址、三彩窑址等。按窑炉结构可分为馒头窑、龙窑、阶梯式窑等。按⽣产性质又可分为民窑、官窑和御窑。窑炉结构⼀般可分为⽕膛、窑床(窑室)、烟道三部分。考古发现的著名窑址有磁州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建窑、景德镇窑等。7.⽂物⽂物是⼈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类宝贵的历史⽂化遗产。⽂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必须是由⼈类创造的,或者是与⼈类活动有关的;第⼆,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物的价值是客观的,是⽂物本⾝所固有的。总体来说,⽂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物的作⽤,是⽂物价值的具体体现。8.形制形制通常是描述考古遗存外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术语。器物的形制描述通常包括器物的造型和外表装饰。遗迹的形制描述通常包括遗迹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形制是否相同是考古类型学将遗存归类的常⽤⽅法。 2
29.新考古学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考古学理论。代表⼈物为美国新墨西哥⼤学的L.R.宾福德和英国D.克拉克。基于对传统考古学研究⽅法和⽬的的不满,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应解释过去的事情何以会发⽣,并设法研究清楚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不仅仅满⾜于再现过去和简单地说明以往发⽣的事情。还认为考古学家必须把⽂化看成是⼈们在⼀个⽂化体系⾥活动的⾏为,这种⾏为留下了⼈⼯制品,考古学家的任务是根据这些静⽌的⼈⼯制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推断⼈类的动向,通过社会和⽂化的变化,了解和掌握⼈类⽂化发展动⼒的⼀般法则。在⽅法上,新考古学改变传统的归纳推理法,先建⽴理论或假说,再利⽤⼀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法,包括使⽤考古发掘,来进⾏验证。它注重环境考古学的研究,运⽤民族学的成果。认为陶器、⽯器等⽂化遗物不是考古学主要研究对象,不重视类型学的研究和描述⽅法。10.认知考古学认知考古学通过保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推导研究过去⼈类的思考⽅式。⼴义上来说,它应该包括任何重建对象及其与符号“意义”的研究,考古学家探索并希望了解它们对于从前的使⽤者与制造者的真实含义。认知考古学⾃然地分为两个领域,⼀是研究前智⼈认知能⼒的进化过程,包括南⽅古猿、能⼈、直⽴⼈以及我们的近亲尼安德特⼈;另⼀个领域是研究相对晚近阶段⼈类认知能⼒的变化,以及在⽂化发展过程中反映⼈类认知能⼒的东西。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些共同的认识,这⼏乎是⽆疑的事实,哲学家约翰·赛尔⽤“制度事实”来表述这个概念。认知考古学家已开始意识到,正是通过构建与运⽤这些概念,早期⼈类社会学会了⽤新的途径来处理与物质世界以及其他社会的关系。11.民族考古学(13年中⼭⼤学)民族考古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和发展起来的⼀门新的学科和研究⽅法。它主要通过现代民族志与考古学材料进⾏类⽐,再现古代⼈类社会⽂化⾯貌。民族考古学的研宄对象是⼈和实物,是从考古学的观点对“活着的社会”进⾏研究以便进⼀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存,特别是在物质⽂化模式和社会其他⽅⾯建⽴起系统的关系。12.环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是考古学与地质学、古⽣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产⽣的考古学的分⽀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如⽓候、地貌、⽔⽂、动植物在内的⾃然环境。环境是⼈类赖以⽣存和发展的基础,⼈类通过⽣物⽣态适应和⽂化⽣态适应来应对环境的变化,进⽽带动⾃⾝和社会的发展。环境考古学通过对古遗址中能反映环境的遗存的研究来恢复古代⼈类及⽂化的⽣存环境。分析⾃然环境对⼈类⽂化的影响,探讨⼈类在适应和利⽤⾃然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和对环境改造的过程,对古代环境的变迁史和⼈类⽂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的解释,揭⽰影响⼈类⽂化形成、发展和兴衰的环境因素,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13.聚落形态考古(16年湖⼤) 3
3考古研究中所谓的聚落是指古代某⼀社群居民曾经居住过的遗址,是⼀种具有⼀定空间并延续⼀定时间的⽂化单位。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的基本单位,通过对聚落中各种建筑与设施,聚落的平⾯布局和聚落与聚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分析他们在时间、空间上的联系及其社会功能,探讨建造和使⽤他们的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其演变,考察⼈类⽂化与所处⾃然环境的关系。14.⽂化层⽂化层为考古学术语。考古学术语。⼈类居住在⼀地,⼀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上⾯,堆积起⼀层熟⼟,这种熟⼟常夹杂着⼈类⽆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化遗物的熟⼟层,考古学上称为“⽂化层”。⽂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的地层⼀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打破关系指晚期⼈类活动破坏了早期⼈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共存则是指同⼀时期、地域,处在同⼀⽂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15.考古学⽂化(11年湖⼤)考古学⽂化是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属于同⼀时代、分布于同⼀地区、且具有共同特征的⼀定数量的遗存。考古学⽂化反映了⼈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反映的⼈们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划分原则是以⼀群具有明确特征、经常伴出的类型品作为区分考古学⽂化的标志。考古学⽂化是⼀多层次结构,⽂化下⾯可以分期,每期⽂化又可分为若⼲地⽅性类型。(每⼀考古学⽂化的内涵都是⼀个有机的整体,其背后有着共同的⽂化传统。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不仅要研究⼈类社会发展的⼀般规律,⽽且要研究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16.考古类型学(11年、13年、17年湖⼤)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主要⽤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的⽅法,确定遗存的⽂化性质,分析⽣产和⽣活的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量⽤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其作⽤是能够确定相对年代,建⽴相对年代标尺;能揭⽰遗存的发展过程,从⽽为分期、判断各期的亲疏关系提供基础;能帮助划分考古学⽂化或确定遗存的⽂化性质;能够研究遗存的传播和不同⽂化或不同地区之间的⽂化影响;最后,通过遗存变化的历史过程的揭⽰,为研究其演变规律和控制演变因素提供重要信息。17.考古地层学(11年、18年湖⼤)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应⽤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通过判定遗址中诸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法。在发掘现场按照⼟质、⼟⾊划分过去⼈们活动形成的⼟层和房⼦、垃圾坑、墓⽳、窖⽳、窑、井、活动⾯等废弃遗迹以及⼈为堆积地层单位之间的⾃然间歇层等各个地层单位,厘清这些地层单位在堆积顺序⾥的上下叠压或打破、时间顺序⾥的早晚、共存时段⾥的空间关系,解决遗址实物遗存相对年代、研究遗址⽂化谱系、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变迁。 4
418.绝对年代(15年湖⼤)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根据碳⼗四、热释光、光释光、铀系裂变、钾氩法等物理化学年代测定数据,确定相对年代或考古遗存⽐较精确的年代段,通常以“公元前xx年”或“约距今xx年”表述。如约公元前1750年或约距今4100年。现今⾃然科学年代测定⼿段尚达不到精确到某年的⽔平,通常存在着某个年代数值的前后误差值,故绝对年代有⼀定的相对性。19.相对年代(15年湖⼤)相对于绝对年代的考古年代学术语。通常以考古学⽂化的xx期为表述,如庙底沟⼆期⽂化早期等。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相对年代是根据类型学和地层学分析得到的年代早晚序列,不论其测定的绝对年代有怎样的偏差,其年代序列都不会错误逆转,因此具有⼀定的绝对性。在实际研究中,相对年代序列⽤以判定绝对年代数据结果出现的倒置错误。20.碳14(15年湖⼤)碳14是由W·F·利⽐于1947年创⽴的⼀种利⽤死亡⽣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断代的技术。1949年开始⽤于考古年代测定,⼀般适⽤的年代在5万年以内。其数据距今年代国际上统⼀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测点年代数据上有偏差,必须经过树轮年代校正才能接近真实年代。常⽤标本有⽊炭、炭化的种⼦、⾻头、⽑发和未风化的贝壳等。在考古学、⼈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等领域中得到⼴泛的应⽤。21.树⽊年轮断代法树⽊年轮断代是利⽤树⽊年轮的⽣成规律来进⾏断代的技术,它是现阶段最精确的断代⽅法,可精确到年,甚⾄到某个季节。这种⽅法根据的原理是:树⽊⽣长,每年春长秋⽌,在树⼲横截⾯上⽊质疏密相间,显出圆圈即所谓年轮。年轮的数⽬就是树龄。年轮的宽窄与⽓候条件密切相关。只要找到适当的树⽊,就可以⼀直衔接到史前时期,建⽴起本地区的主年轮序列。树轮年代学可判定过去⼈类⽂化遗存的年代,对过去⽓候(包括温度、降⽔)和环境进⾏重建和研究,尤其重要的是对碳14年代进⾏校正。22.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前者是利⽤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断代的技术,⽤于新⽯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陶瓷的年代测定。后者是利⽤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倒转的现象进⾏地层断代的技术,多⽤于古⼈类遗址的断代。23.热释光断代 5
5考古学测年⽅法。利⽤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来进⾏断代的技术。适⽤于陶器及其他⽕烧粘⼟样品。测定年代的范围可达数⼗万年。绝缘结晶固体受到放射性照射发⽣电离,形成电⼦和空⽳,被晶格缺陷或陷阱所捕获,因此贮存起⼀部分辐射并长期保持下去。当加热时电⼦和空⽳可从陷阱中释放出来,重新复合,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贮存的能量。24.埋藏学考古学⼀个分⽀。专门研究化⽯的形成过程,要分析和恢复原来的⽣物群落及其⽣活环境,必需⾸先判断化⽯群是⽣活在原地的群落,还是经过外⼒(⽔⼒、风⼒、冰川等)搬运的异地埋藏群。原地⽣活的群落(如礁体、叠层⽯或其他未经搬运的⽣物化⽯),可以提供解释古⽣态学直接的证据,⽽异地埋藏可供判断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条件。埋藏学是研究恢复古环境的基础学科。25.史前考古学考古学分⽀。又称史前学。以⽂字记载以前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古学⽅法研究史前⼈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化⾯貌、社会结构、分期断代等,并结合地质学、古⽣物学、古⼈类学、民族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法,⼒求得出准确的结论。其断限,在中国⾃170万年⾄4000年前左右。26.⾦⽯学中国考古学的前⾝。清代王鸣盛、王昶等⼈正式提出“⾦⽯之学”的命名。它是在尚未进⾏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的古代铜器和⽯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字资料,希图达到证经补史的⽬的。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录》(其书不传)最早使⽤“⾦⽯”⼀词。宋代以来的⾦⽯学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有的著作还曾记录⼀些器物的图像,判明它们的名称和⽤途。27.⽯器时代(16年湖⼤)考古学上⼈类历史的最初阶段。⼈类使⽤的劳动⽣产⼯具,主要是以⽯材为原料加⼯制作的。这种劳动⼯具,考古学上称为⽯器。在⾦属冶炼还没发明之前,⼈类所使⽤的劳动⼯具是以⽯器为主,故这⼀历史时期称为⽯器时代。从⼈类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致从300万年前到距今四五千年。在⼈类历史上属于原始社会时期。根据⽯质⼯具的特点所反映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旧⽯器时代、中⽯器时代、新⽯器时代和铜⽯并⽤时代四个发展阶段。其中,中⽯器时代和铜⽯并⽤时代属于过渡阶段。这⼀时代是⼈类从猿⼈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的时期。28.旧⽯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考古学上⽯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共历时⼆三百万年。旧⽯器时代社会⽣产⼒极其低下,⽣产⼯具主要为⽐较粗糙的打制⽯器,⼈们从事采集、渔猎的⽣活,多居住在洞⽳中,这时期陶器尚未出现。相当于⼈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族公社出现的阶段。中国已发现的旧⽯器时代⼈类化⽯,重要 6
6的有元谋猿⼈、蓝⽥猿⼈、北京猿⼈、⼤荔⼈、⾦⽜⼭⼈、马坝⼈、丁村⼈、柳江⼈、⼭顶洞⼈等。有的⼈类化⽯与⽂化遗物同出。此外,还有⼩长梁、许家窑、观⾳洞、⼩南海、下川等⽂化遗址。29.中⽯器时代旧⽯器时代向新⽯器时代过渡的⼀个阶段。开始于全新世初期,⼤约距今1万年。经济⽣活主要是渔猎和采集,使⽤的⼯具以细⽯器为主要特征,也有局部磨光的⽯器,并发明了⼸箭,使狩猎的⽣产效率⼤为提⾼。各地区并不是普遍存在中⽯器时代这⼀过渡阶段。中国的西藏、青海等第⼀级地,因新⽯器时代发⽣较晚,存在着中⽯器时代。30.新⽯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器时代的最后⼀个阶段。时间距今1万年⾄距今5000⾄2000年不等。由打制⽯器发展到磨制⽯器,经济⽣活由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掠夺性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家畜饲养业为主的⽣产性经济,⽣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活,这时期出现了固定的村落和墓葬,出现陶器,发明纺织。其中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是新⽯器时代开端的标志。中国各地已发现六七⼗种新⽯器时代⽂化,如裴李岗⽂化、兴隆洼⽂化、仰韶⽂化、马家窑⽂化、红⼭⽂化、⼤汶⼜⽂化、龙⼭⽂化、良渚⽂化等。31.铜⽯并⽤时代铜⽯并⽤时代是指介于新⽯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期。1877年,意⼤利学者G·基耶⾥克提出这个理论。红铜的使⽤是铜⽯并⽤时代开始的标志。世界各地进⼊铜⽯并⽤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中国铜⽯并⽤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化时期,下限到龙⼭⽂化时代。中国铜⽯并⽤时代的⾦属⼯具以红铜为主,兼有少量黄铜、青铜。32.青铜时代考古学上继⽯器时代之后的又⼀个时代。青铜是红铜和锡和铅的合⾦,具有熔点低、硬度⼤和易铸造的特点。由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地进⼊青铜器时代有早有晚。美索不达⽶亚和埃及较早进⼊并同时产⽣了⽂字。⽽欧洲⼤部分地区、中亚、西伯利亚在青铜时代尚未出现⽂字。⽇本的弥⽣时代、美洲、⼤洋洲、⾮洲部分地区没有经历青铜时代。中国的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属于青铜时代,并建⽴了强⼤的奴⾪制国家,农业、⼿⼯业、畜牧业和⽂字都⽐较发达。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已是⾼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尚不能排斥⽯器的使⽤,有的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地区已进⼊⽂明社会。33.铁器时代考古学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个时代。以铁器的使⽤为主要特征。由于铁矿分布较⼴,铁的硬度和韧性较⾼,铁器的出现最终排除了⽯器,促进⽣产⼒的提⾼,并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的地区在 7
7史前时期已使⽤铁器,称为早期铁器时代。有的地区在早期铁器时代进⼊⽂明社会。个别地区不存在铁器时代。中国在春秋晚期(公元前5世纪),⼤部分地区已使⽤铁器。34.⽯器以⽯块为原料制作的⽣产⼯具,是⼈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创造,直⾄青铜时代仍有使⽤。根据制作技术的变化,又分为打制⽯器和磨光⽯器两⼤类。考古学以⽯器打制和磨光技术为依据将⼈类早期历史划分为旧⽯器时代和新⽯器时代两个发展阶段,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还有⼀种以压剥⽅法制作⼩⽯器的细⽯器技术,有些学者据此又划分出⼀个中⽯器时代。35.打制⽯器打制⽯器是原始⼈类从坚硬的⽯块上,⽤简单的⽅法敲击来的⽯器。利⽤⽯块打制的⽯核或⽯⽚,加⼯成⼀定形状的⽯器。经研究,打制⽯器⽅法主要有4种:锤击法;碰砧(zhēn)法;砸击法;间接打法。打制⽯器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和球状器。打制⽯器的材料主要为燧⽯、玛瑙、⽯英岩、⽯英砂岩、⾓岩及各种硅质岩等。是⽯器时代的主要⼯具或兵器。36.磨制⽯器(12年湖⼤)指表⾯磨光的⽯器。其是在打制的基础上,进⼀步经过磨光加⼯,器表光滑,器形规整,⽤途明确的新型⼯具,有局部磨光、通体磨光,表⾯全部被研磨光滑者称为磨光⽯器,也有穿孔⽯器。种类很多,常见约有斧、锈、凿、⼑、镶、簇等。中⽯器时代开始出现局部磨光的⽯器,新⽯器时代⼴泛使⽤通体磨光⽯器,到了铜器时代仍继续使⽤。兼有兵器与⼯具双重职能。37.细⽯器(北⼤2003/川⼤2007/中⼭⼤学2014)是⼀种特殊的技术⼯艺所产⽣的⽯制品,指采⽤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型细⽯核、细⽯叶和⽤之进⼀步加⼯⽽成的⽯器。⼀般是为了装备⾻质、⽊质⼑、⽭、箭等复合⼯具⽽专门制成的⽯刃。反映出⽯器打制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性与复杂性。这种⼯艺传统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许多⽂化遗存中。细⽯器的出现,⼤约开始于旧⽯器时代晚期。38.细⽯器⽂化黄⼟⾼原多处发现该时代⽂化遗址,距今10000—7000年。如陕西⼤荔沙苑、⼭西沁⽔下川等地。以细⼩打制⽯器为主要特征。⽯器原料主要为⽯髓、玛瑙、燧⽯等。有多⾓锥状⽯核、细长⽯⽚(⽯叶)、⼩⽯⽚等,已出现复合⼯具,如以⼩长⽯⽚嵌在⾻⼑上使⽤,并已⼴泛使⽤⼸箭。峙峪⽂化、许家窑⽂化均具细⽯器⽂化的原始⾯貌;细⽯器⽂化繁盛于旧⽯器时代晚期到中⽯器时代,如我国最早的⽯器⽂化发现于河南灵井、陕西⼤荔沙苑等地;可⼀直延续到新⽯器时代,甚⾄可以延续到铜⽯并⽤的时代。我国细⽯器⽂化⼴泛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宁夏、⽢肃、新疆⼀带。细⽯器⽂化传统可能与当时⼈类以狩猎为主的⽣活⽅式有关。 8
839.三期论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的阶段,其代表作为《北欧古物导论》。其学⽣沃尔索将三期说⽤于野外古迹的分期,《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书的发表,使三期说作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三期论”主张:第⼀,必须按照器物的形制分类,并探讨器形学和装饰风格在史前器物断代上的重要性。第⼆,调查器物的形式和花纹装饰,仔细进⾏对⽐,找出各种类型的组合关系,依此断定连续变化过程的顺序。40.⼴谱⾰命⼴谱⾰命是国际学界农业起源研究的⼀个重要理论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泛⽤来指导中⽯器时代⼈类觅⾷策略和经济形态的变迁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后来的半个世纪⾥,这⼀概念被不断的检验、充实和提⾼,并不断受到新材料的挑战。⽬前,过渡阶段的经济变迁也⽇益受到中国考古学界的关注,深⼊了解这⼀概念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提⾼研究⽔准,为我国的农业起源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41.夏商周断代⼯程“夏商周断代⼯程”是1996年启动的⼀项⽂化⼯程,是⼀个以⾃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专案,也是⼀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程。2000年11⽉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西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在西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西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元年的确⽴,建⽴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但由于学术争议颇⼤,该报告迟迟未能通过。42.后岗三叠层(中⼭⼤学2013/中⼭⼤学2015)后岗三叠层,即仰韶⽂化层、龙⼭⽂化层、⼩屯殷商⽂化层⾃下⽽上的三层堆积。由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发掘安阳⾼楼庄后岗时发现。1931年,梁思永学成归国先后主持了安阳后岗遗址的两次发掘,这次发掘和遗物统计均是依照⼟质⼟⾊区分的⽂化层为单位的。并依据⽂物特征,分为三个⼤的⽂化层,即上层的⼩屯商⽂化、中层龙⼭⽂化、下层的仰韶⽂化层。解决了三种⽂化的相对年代问题,第⼀次在地层上证明了中国从史前时期到历史时期是⼀脉相承的,开创了考古层位学的先河。43.⽂化谱系考古学⽂化研究中使⽤的术语。指⼀定区域内考古学⽂化随时间变化⽽发⽣的分化与变迁。⽂化谱系是考古学家对⼀定区域内考古学⽂化发展源流脉络的系统总结,并成为该地区社会发展考古研究、精神⽂化考古研究的时空框架基础。44.⽥野考古 9
9以科学⽅法进⾏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以研究历史的考古学⼯作⽅法。是考古学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野调查、⽥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野发掘报告。中国的⽥野考古⼯作,始于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在河南省渑(miǎn)池县仰韶村的发掘。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开始发掘⼭西芮城西阴村遗址,是中国⼈第⼀次以探索本⼟⽂化为⽬的的科学考古发掘。现今,⽥野考古⽔平⽇益提⾼,技术⼿段⽇益丰富,调查发掘过程更加科学、规范,极⼤地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与繁荣。45.探沟(15年、16年湖⼤)考古⼈员发掘作业的单元⼯作。为长⽅形,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布置,⽅向与尺⼨皆没有特定的约束,但是必须做好每天探沟的⽅向和尺⼨的记录。具体操作是,挖⼀条狭长的沟,从沟壁的垂直断⾯上,可以观察较长的⽂化层,也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适合时间很短的试掘,以了解遗址的地层情况。探沟法亦⽤于解剖城墙的结构和修筑情况。每个探沟的发掘应⾃始⾃终指定⼈负责。46.探⽅考古⼈员发掘作业的单元⼯作。为正⽅形,布⽅⽅法是先在选定的发掘区域内划好⽹格,在每个⼗字线交叉点打下1根⽊橛。⽅格⼤⼩亦即“探⽅”⼤⼩,根据遗址⽂化堆积厚度⽽定。⼀般取每边长5⽶的正⽅形,正⽅向,进⾏发掘,相邻两⽅之间要留0.5—1⽶的隔梁,发掘完毕的探⽅由发掘主体部分、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每个探⽅要编号,探⽅直到发掘完成后再挖掉。⽤于发掘整⽚遗址,是最常⽤的发掘遗址的⽅法。优点较多。每个探⽅的发掘应⾃始⾃终指定⼈负责。47.探铲/洛阳铲亦称“洛阳铲”。⼀种考古学钻探⼯具。⼀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端有柄,可接长⽊杆或钢管。使⽤时垂直向下冲击地⾯,利⽤半圆柱形的铲头将地下的泥⼟带出,根据这些泥⼟的⼟质、⼟⾊及包含物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传说为洛阳⼀带盗墓者发明,后⼴泛使⽤于⽥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具的主流⼯具,并传⾄国外。48.⽂化景观(2011年北京⼤学)⽂化景观是指在特定⽂化背景下和具体的⾃然环境基础上,在⼈的作⽤下形成的地表⽂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化价值的景观。⽂化景观是⼈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化体系的特征和⼀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历史时代⼈类都按照其⽂化标准对⾃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化景观。49.窑系(2011年西北⼤学)窑系是指以⼀个名窑为代表,各窑⼜⽣产相同品种或相近品种的瓷器的⼀系列窑⼜,形成于宋朝。该名窖代表了该瓷系瓷器的⼀般特征,每个窑⼜都有胎釉特征、装饰⽅法、烧制⼯序的不同,⽽与其他窑系有明显差异。 10
10⼆、论述题1.简述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11年湖⼤)考古地层学是建⽴在对⽂化层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谓⽂化层是指⼈类在某个区域内⽣活、居住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原来的⾃然沉积或堆积上⾯堆积起⼀层熟⼟,这层熟⼟中往往包换有⼈类有意丢弃或⽆意遗留的器物或垃圾。这种包含有⼈类⽂化遗存的熟⼟层就称为⽂化层。⽂化层主要是⼈⼒作⽤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和⾃然⼒的影响。⼀般来说,居住于同⼀地点的⼈类活动形成的⽂化层的堆积顺序是按照时间早晚⾃下⽽上依次排列的,即年代早的在下,年代晚的在上。下部⽂化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的年代应该早于上部⽂化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考古地层学正是依据这⼀基本原理来判定古⽂化遗迹中不同时期堆积层的先后顺序,进⽽确定包含于其中的各种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和相对年代。由于不同时期⼈类活动的内容,⽣存的环境等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的⽂化堆积在⼟质⼟⾊和包含物等就会产⽣差异。由于⼈类⽂化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类⽂化遗存的内涵和形态会有所差异。故考古地层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主要依据⼟质⼟⾊的变化并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象等,将不同时期的⼈类⽂化堆积层次划分开来,并确定他们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2.考古地层学的⽬的、作⽤和局限性(1)⽬的依据⽂化层⼟⾊的变化,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象来区分不同时期⽂化堆积的层次,判定遗址中各个时期⽂化堆积的先后顺序,进⽽判定包含于⽂化堆积中的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关系。(2)作⽤主要体现在三点:①它使⽥野考古能够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为相对年代研究提供了依据。②使⽥野考古能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为确定遗迹、遗物组合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③使发掘能逐次揭露出遗迹的⾯貌。发掘只有按照诸堆积形成的逆层次进⾏,才能够使遗迹⾃然显露出来,否则必然会使遗迹⾯貌遭受破坏。(3)局限性①考古地层学判定的是遗迹、遗物埋藏的先后顺序,⽽⾮制造和使⽤的先后顺序。②层位关系相同的器物制造和使⽤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③⼀个堆积单位也有形成过程,考古地层学难以再分。④堆积单位的厚度不能推测地层跨越的年代长度。⑤叠压的地层堆积也可能在时间上有间隔,认为地层直接叠压,时间上就连续,⽂化上就沿袭是错误的。⑥⽂化堆积序列并不与历史发展的时代⼀⼀对应。⑦同⼀时期、同⼀⽂化不同地点,由于地层堆积成分不同,不能进⾏较⼤范围的对⽐,甚⾄不能应⽤于两个遗址间的对⽐。 11
113.考古类型学的原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是⼀般进化原理,即⼈类的⽂化也是由低级到⾼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作为⼈⼯制品的各种遗物也是不断演化的,不同时代、不同⽂化的器物也会有所不同。⼆是相似性原理,即依据器物的相似性进⾏分类、分析、对⽐、研究。作为⼈⼯制品的各种器物的形态样式取决于⼈们⽣产⽣活的需要,同时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审美观、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往往综合形成⼀种特定的⼒量——⼀种牢固的⽂化传统,决定着器物的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如果上述的因素基本没有变化,已有器物形态就会基本稳定不变。如果这些因素,哪怕是其中之⼀发⽣了变化,就可能影响到器物的形态的变化。⼈类⽂化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共同体由于⽣产⽣活⽅式的差异和审美观、价值观等的不同,⽣产物的形态也不尽相同。⽽同⼀共同体、同⼀时期内由于⽂化传统的⼀致性和稳定性,器物的形态也就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的特点。由于⼈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各种⽂化因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器物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化特⾊,这就为考古学提供了依据器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化器物形态演变规律的可能性。进⽽依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和区分不同的考古学⽂化,进⽽建⽴⼈类社会及其⽂化发⽣、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探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变过程。4.考古类型学的⽬的、作⽤和局限性(1)⽬的考古类型学通过遗迹、遗物形态演变规律及其谱系的认识,推断有关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进⽽探讨不同考古学⽂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序列。(2)作⽤①能够确定相对年代,建⽴相对年代标尺。②能够揭⽰遗存的发展过程,从⽽为分期、判断各期的亲疏关系提供基础。③能够帮助划分考古学⽂化或确定遗存的⽂化性质。④能够研究遗存的传播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化影响。⑤通过遗存变化的历史过程的揭⽰,为研究其演变规律和控制演变的因素提供重要信息。(3)局限性。①考古类型学判定的遗存的年代为遗迹、遗物的年代逻辑序列,⽽⾮绝对年代。②考古类型学只能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早晚,⽽不能判定他们之间的时间间隔。③考古类型学只能对⼀部分特异形态的器物进⾏分类、分析、⽐较、研究,⽽不能应⽤于突变器物。④考古类型学属于不完全归纳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器物形态演变规律及其序列的研究有⼀定的假定成分,需要在发现新资料时进⾏补充修改,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甚⾄可能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发现新资料后重新排队。 12
125.考古学⽂化的定义和考古学⽂化的三要素是什么,考古学⽂化定名有哪些基本规则(11年湖⼤)•定义考古学⽂化是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属于同⼀时代、分布于同⼀地区、且具有共同特征的⼀定数量的遗存。考古学⽂化反映了⼈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反映的⼈们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划分原则是以⼀群具有明确特征、经常伴出的类型品作为区分考古学⽂化的标志。考古学⽂化是⼀多层次结构,⽂化下⾯可以分期,每期⽂化又可分为若⼲地⽅性类型。每⼀考古学⽂化的内涵都是⼀个有机的整体,其背后有着共同的⽂化传统。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不仅要研究⼈类社会发展的⼀般规律,⽽且要研究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三要素在某个特定的空间范畴、时间范畴内,具有特定⽂化特征的⼈类共同体。(时间、空间、特征)1.、考古学⽂化的特征及其构成考古学⽂化的特征是在⼀定时间和⼀定空间范围内反复出现的⼀群富有特征的物质遗存。这些物质遗存往往是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往往是⼈们活动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当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与考古学⽂化密切相关的环境背景、⾃然遗物也成为考古学家研究的对象,蕴涵在考古学⽂化当中的精神层⾯的东西,如宗教信仰等,也是构成某⼀考古学⽂化的重要内容,不过着眼点仍然是各类物质遗存。考古学⽂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仍然是遗迹和遗物两⼤类,主要包括房屋、墓葬、。2.考古学⽂化的时间范畴任何⼀⽀考古学⽂化,总是存在于⼀定的时空纬度内的⽂化组合体,那么如何体现考古学⽂化的时间范畴,过去曾经拿类型来指⽰考古学⽂化的时间范畴,如把仰韶⽂化分成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实际上是指仰韶⽂化前后连续发展的三个阶段。既然这⾥是说明仰韶⽂化的发展阶段,不妨⽤期代替类型⼀词,指⽰其时间刻度。当然,因考古学⽂化是分层次的,我们把考古学⽂化分成⼏个⼤的阶段,这些阶段⽤“期”来表⽰,⽽每⼀期当中,还会有阶段性的变化,不妨⽤“段”来指⽰。每⼀段当中如果进⼀步细分,就会发现所谓的“段”也可以划分出更⼩的时间单位,不妨称之为“组”。3.、考古学⽂化的空间范畴关于考古学⽂化的空间范畴,学术界也没有统⼀,⽬前出现的名词有“区”、“⽂化”、“类型”、“亚⽂化”、“亚型”、“⼩区”等。其中,关于什么是⽂化,什么是类型,最难划分。这是夏鼐先⽣留下来的难题之⼀。他在谈起命名新的考古学⽂化的条件时指出:“这⾥另外还有⼀个问题,但是那些可以算是两个不同的⽂化,那些只是由于地区或时代关系⽽形成的⼀个⽂化的两个分⽀。这⾥各⼈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最好留待将来有机会时再加详细讨论。”[夏鼐:《关于考古学上⽂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总34期)]夏鼐先⽣这⾥说的分⽀实际就是后来⼴泛使⽤的“类型”。•定名规则对考古学⽂化进⾏定名,⾸先要看被命名的⽂化遗存能否构成⼀种“考古学⽂化”,不能构成就不应对其进⾏命名。考古学⽂化的命名⽅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以⾸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庄名)作为考古学⽂化的名称。(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化名称,如中国旧⽯器时代的观⾳洞⽂化和⼭顶洞⽂化等。(3)以某⼀遗址的某⼀期典型⽂化遗存作为⽂化名称,如庙底沟⼆期⽂化、客省庄⼆期⽂化、后岗⼆期⽂化。 13
13(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化名称,如中国新⽯器时代⽂化中的细⽯器⽂化、彩陶⽂化、⿊陶⽂化、印纹陶⽂化。(5)以族名来命名⽂化,如吴越⽂化、巴蜀⽂化。6.简述考古学⽂化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研宄内容(1)⽂化的分布范围,包括⽂化分布的中⼼地区和波及地区。(2)⽂化⾯貌及其特征。(3)⽂化渊源和发展、演化,⽂化时代和分期,与临近地区同时代⽂化的相互关系。(4)⽂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形态。•考古学⽂化研究中应当注意(1)某⼀个⽂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该地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宗教观念有关。(2)⼀种⽂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化⾯貌也不断发⽣变化。(3)⼀种⽂化的发展、变化,器物的演化,既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也跟外来⽂化的影响及各部族宗教观念形态的变化有关。(4)不同的⽣态环境,不同内容的⽣产活动和⽣活习俗,不同的⽂化传统,是形成不同⽂化的根本原因。(5)每个⽂化系统⾃⾝发展所形成的⽂化特征决定该⽂化的性质,相邻⽂化之间的影响所产⽣的⼀些相似的⽂化因素,不决定⽂化的性质。(6)过渡地区的⽂化除受到相邻地区的⽂化影响外,仍具有⾃⾝的⽂化特征,不应将过渡地区的⽂化归属于其相邻的⽂化系统。7.如何定义考古学(12年湖⼤)•定义:是主要根据古代⼈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们的⽣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解析⼈类⽂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门科学。客观的阐明古代⼈类说⽣存的特定时空,⽣态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化⾏为,尽可能准确地去确定不同⽂化之间在某个特定⽣态环境中的相互关系。考古学属于⼴义历史学的⼀部分与⽂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类历史的任务。•研究范围: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考古学的任务是根据古代⼈类所遗留下来的⽂化遗物和⽂化遗迹研究⼈类古代历史。•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类的⽂化和社会为⽬的,故属于⼈⽂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然科学的技术⼿ 14
14段,⽽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们的意识⾏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各种⼈⽂社会科学的⽅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的⼀个交叉学科。•研究⽅法: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或专著。•分⽀学科: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器时代考古、新⽯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法可分为⽥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下考古等。考古学并⾮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类所⾛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类社会⾯临的各种重⼤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类⽣存环境的保护和⼈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化和⽂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类⽂化遗产的保护等。8.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有何区别、联系(12年湖⼤)考古学是⽤实物资料来研究⼈类古代历史的⼀门科学。它和“狭义历史学”⼀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围,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献资料。考古学只研究古代⼈类的⽂化遗存,近代的⽂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研究理论和⽅法、研究对象不同(1)狭义历史学狭义历史学的最⼤特点是根据历史⽂献记载研究⼈类社会历史,但⽂字记载的史实往往有真、假之分,也常常存在错记、漏记和传抄时笔误以及以讹传讹等错误,需⽤实物资料来互证或补充才有可能求得客观历史上的事实真相。王国维于20世纪初期创⽴“⼆重证据法”,把历史⽂献记载与传世流散⽂物——如商朝甲⾻⽂和西周⾦⽂互证,以求得客观历史的事实真相。但归根结底,“⼆重证据法”属于狭义历史学⽅法论的范畴。王国维在古史研究中使⽤的研究对象是传世流散的古董⽂物,也就是⾮发掘品。(2)考古学考古学是近代兴起的⼀门新学科。考古学有⼀套完整严密的研究理论和⽅法,最⼤特点是以⽥野考古为基础,根据科学调查发掘出⼟的发掘品——遗迹和遗物资料研究⼈类社会历史。考古学在研究⼯作中常常使⽤的基本理论和⽅法是地层学和类型学。它起源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760—1840年为萌芽期,1840—1867年为形成期,1867—1918年为成熟期,1918—1950年为发展期。考古学在成熟期从欧洲、北⾮、西亚普及到东亚和美洲,同时⾃然科学开始应⽤到考古学。1921年,现代考古学由瑞典⼈安特⽣传⼊中国,并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新⽯器时代的仰韶⽂化。•研究范围不同 15
15在距今⼆三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已出现⼈类。⼈类出现以后的漫长时间处于史前时期社会;之后是历史时期社会,时间只有数千年。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字之前的⼈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字记载后的⼈类历史,两者的界限在⽂字的发明——不是孤⽴的单个字,⽽是意义明确的⽂字连书,俗称⽂字制度。如中国商朝的甲⾻⽂和西周的⾦⽂。•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同①考古学是⼀门涉及⾯极⼴的学科,与⾃然科学、⼯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例如,⾃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和化学应⽤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分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物学和体质⼈类学,应⽤于鉴定发掘出⼟的植物遗存、动物和⼈类⾻骸,并测定其年代。地质学、⾃然地理学、⽣态学和⽓象学等学科,应⽤于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然资源,以及复原当地的⾃然地理⽓候环境。在⼯程技术科学⽅⾯,航空照像和遥感技术应⽤于遗址及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于对发掘出来的⼯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应⽤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场遗址和船舶遗物进⾏考察和研究。⾄于⼈⽂、社会科学⽅⾯的民族学、民俗学、语⾔学、⼈⽂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进⾏研究和解释。②狭义历史学应⽤于对遗迹和遗物提供⽂献上的解释和帮助判断其年代,以及就古代政治、社会、经济和⽂化等⽅⾯的问题作出说明,以补考古学的⽋缺和不⾜。•研究⼈类社会历史的两个车轮 考古学和狭义历史学都是研究⼈类社会历史的科学,但由于⼆者的研究对象以及在研究中使⽤的素材、理论和⽅法等迥然有别,因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独⽴学科。有⼈说现代考古学是介于⾃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者之间的交叉科学;也有⼈说它是边缘科学;有的国家将它归⼊⾃然科学范畴;我国将它划⼊⼈⽂、社会科学范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设⽴考古研究所,负责新⽯器时代和历史时期社会的考古研究任务,在中国科学院设⽴古脊椎动物与古⼈类研究所,负责旧⽯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任务。夏鼐曾经⼗分幽默⽽形象地譬喻说考古学和狭义历史学是研究⼈类社会历史的两个车轮,⼆者不可偏废。9.简述考古学的分⽀与种类(13年湖⼤)(1)按照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对象和⽅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①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是研究⽯器时代的⽂化遗存。②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有了⽂献记载以后的⼈类历史,主要是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化遗存。③⽥野考古学: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家开始重视⽥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野考古学开始成为⼀门独⽴的学科。 16
16(2)这些分⽀,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字学和铭刻学等。①美术考古学:美术考古学研究的是⼈类的古代历史。它将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资料来复原古代的社会⽂化。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在年代上上起旧⽯器时代晚期,下讫各历史时代,它既属于史前考古学的范围,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②宗教考古学:宗教考古学是以有关宗教的⽂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类从旧⽯器时代起就有宗教活动,到历史时期宗教活动更为普遍。因此,在研究⼈类古代历史时,必须将宗教活动作为⼀个重要⽅⾯。宗教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岩画、壁画、神殿、寺庙、祭坛、祭具、造像、经卷、符箓及其他⼀些崇拜对象(遗迹和遗物)等。③古钱学: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古钱的铸造年代准确,常作为考古断代的依据之⼀。古钱学研究,不仅要判别古钱的铸造年代,⽽且要通过对古钱的形制、质料、重量、铭⽂、图⽂和铸造技术的考察,研究古钱的铸造者和发⾏地区,研究铭⽂、图⽂的意义和风格,从⽽为经济史、⽂化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资料。④古⽂字学和铭刻学:古⽂字和铭刻学的研究对象是铸、刻或书写于遗迹和遗物的⽂辞。任务在于辨认⽂字,解读⽂句,考证铭⽂的内容以及判断时代等。古⽂字学和铭刻学对研究古代⼈类历史和语⾔⽂字具有重要价值。(3)按照研究⽅法和⼿段的不同可划分为航空考古学、⽔底考古学等。①航空考古学:航空考古学是指⽤飞机等航空⼯具在空中对地⾯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的观察和分析,判断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其分布。利⽤航空考古学可判断遗迹的分类:通过⼟质不同⽽产⽣的⼟⾊明暗判别出来的,如坑⽳、壕沟和道路等遗迹;由阳光斜射时产⽣的阴影显⽰出来的,如堤坝、坟丘和城墙等遗迹;从农作物、野草等植物的绿⾊深浅差异⽽判明的,如村落、都市、农⽥、道路、运河等遗址。②⽔底考古学:⽔底考古学是⽥野考古学在⽔域的延伸,是⽥野考古学的⼀个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打捞和研究⽔底的古代沉没物、沉船以及淹没于江河湖海中的都市、聚落和港⼜遗址等。同时为研宄古代造船术、航海术、⽔⽂变化、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提供重要资料。10.考古学在中国何时开始,背景是什么(14年湖⼤)(1)开始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传统⾦⽯学的基础上,吸收西⽅近代考古学⽽产⽣了中国的考古学。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研究所(史语所)成⽴,内设考古组,同年10⽉,派董作宾到河南安阳⼩屯村遗址进⾏调查和发掘,这是中国学术机关独⽴进⾏科学发掘的开端,是考古学在中国诞⽣的重要标志。(2)背景①中国学者对欧洲考古学成就的介绍: 17
17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渐兴盛,趋于成熟。当时已有⼀些中国学者对他们的业绩⼗分注意,曾在著作中加以介绍。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提到三期论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附。章太炎论及远古时代的考古资料对研究历史的意义。②西⽅国家和⽇本、俄国等对中国的考古调查与挖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以考古研究为名,掠夺中国⽂物,造成了中国⽂化遗产的极⼤破坏,使⼤量⽂物流失海外,但也把西⽅的考古知识与实践带到了中国,对中国考古学的产⽣起了促进作⽤。③中国近代三⼤考古发现,甲⾻⽂、敦煌⽂书、流沙坠简的发现与研究: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有三⼤震惊世界的重⼤发现,这些新发现给中国传统学术带来了新的机会,以此为契机,中国学术由古代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变。④1921年安特⽣对仰韶遗址的发掘及对中国学术界产⽣的巨⼤影响:这次发掘是把西⽅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带到中国、演⽰给国⼈的第⼀次,震撼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在近代考古学传⼊中国的过程中,仰韶遗址的发掘⽆疑具有重要的意义。11.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阶段中国的考古学发展阶段主要分为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与进⼀步发展阶段。•萌芽阶段欧洲的考古学研究成就在近代开始传⼊中国,使中国的考古学开始进⼊现代化的萌芽阶段。(1)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些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派遣考察队潜⼈中国边疆地区,以考古研究为名,掠夺中国⽂物。(2)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北洋政府开始聘请外国学者与外国学术单位合作进⾏考古⼯作。①1921年,安特⽣约请奥地利古⽣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房⼭县周⼜店考察,发现龙⾻⼭遗址,发掘出第⼀颗北京⼈⽛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②1926年,由美国弗⾥尔美术馆与清华学校研究院联合发掘⼭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该遗址的发掘由美⽅提供经费,由从美国学习⼈类学回国的李济主持发掘⼯作。这是⾸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野考古⼯作。•初步发展阶段(1)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所(简称“史语所”)成⽴,内设考古组。同年10⽉,派董作宾到河南安阳⼩屯村遗址进⾏调查和发掘。这是中国学术机关独⽴进⾏科学发掘的开端,是中国考古学诞⽣的重要标志。(2)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及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代研究室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这些考古机构在中国考古学的诞⽣时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了⼤量⼯作,作出了重⼤的贡献。(3)1937年以前的中国考古学主要以周⼜店北京⼈遗址为中⼼的旧⽯器的调查和发掘、新⽯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商周⾄唐宋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为主要贡献。(4)1937—1949年的中国考古⼯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考古学者们主要是做室内研究⼯作,撰写报告、论⽂和专著。 18
18①其中属于旧⽯器时代考古⽅⾯的专著主要有《⼭顶洞⼈⽂化》(裴⽂中,1939)、《中国猿⼈肢⾻的研究》(魏敦瑞,1941)和《中国早期⼈类》(德⽇进,1941)等。②在古⽂字学⽅⾯,在前期⾦⽯学的基础上,⼀些学者对甲⾻、⾦⽂、简牍、墓志等铭刻资料进⾏研究,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很⾼的著作。例如旅居⽇本的郭沫若编著的《殷契粹编》(1937)、《两周⾦⽂辞⼤系图录》(1934)和《两周⾦⽂辞⼤系考释》(1935)等。(5)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考古学作为⼀门新兴的学科,已⾛上了初步发展的轨道。这阶段,尽管⽥野⼯作不多,主要限于周⼜店、殷墟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史前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其他地区的⽥野⼯作开展很少,存在不少年代上缺环和地区上的空⽩,未能形成⽐较完整的考古体系,但是,中国考古学毕竟⾛上了独⽴发展的道路,摸索出⼀套适合中国考古特点的⽥野考古⽅法,积累了⼀批通过正规发掘获得的科学资料,为中华⼈民共和国成⽴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进⼀步发展阶段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从此中国考古学进⼊了⼀个新的发展阶段。(1)建国后,在各级⼈民政府领导下,考古队伍迅速扩⼤,⽥野考古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主流,调查发掘⼯作遍及全国各地。(2)中国考古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法从事考古学研究。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建⽴了⽐较完整的体系。各种⾃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法和技术被逐渐应⽤,考古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也不断加强,考古研究成果被⽤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各个⽅⾯。(3)考古队伍的壮⼤和发掘⽔平的提⾼,旧⽯器时代考古学、新⽯器时代考古学、商周考古学、秦汉⾄元明考古学都有极⼤发展。12.考古学的发展史(1)考古学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由于缺乏希腊、罗马那样丰富的历史⽂献记载,为了宣扬⾃⼰的古代历史,增进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豪感,16世纪开始,不列颠、斯堪的纳维亚的⼀些学者认识到有关远古的信息可能来⾃对野外遗迹的研究,开始出发去⾛访和描述这些遗迹。17、18世纪,发掘⼯作的数量⽇益增加,⽬标仅仅是艺术品或者是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些与历史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整个过程,从调查到发掘都没有科学的⽅法,纯粹为挖宝⽽挖宝。(2)考古学形成阶段(19世纪)①地质学和⽣物学的发展,推翻了《圣经》中关于上帝造⼈的神话(公元前4004年),使⼈们逐渐懂得⼈类的出现⾄少在数⼗万年以前,并且⼈类是由猿类演化⽽来的。形成了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严格科学⽅法从事研究的近代考古学。C.莱尔《地质学原理》(1830-1833年)C.R.达尔⽂《物种起源》(1859年)T.H.赫胥黎《⼈类在⾃然条件中的位置》(1863年)南欧主要发展了美术考古学(古典考古学),西、北欧(英、法、丹、瑞)发展了史前考古学。②C.J.汤姆森(C.J.Thomson)《北欧古物导论》(1836)三期说——⽯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类型学萌芽。③沃尔索《丹麦原始时代古物》(1843)欧洲史前考古学的基础,地层学萌芽 19
19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830年代,法国学者发现与灭绝动物化⽯共存的打制粗糙的燧⽯器。1857年德国发现尼安德特⼈。1865年英国卢伯克(JohnLubbock)在《原始时代》⼀书中最早提出Palaeolithic(旧⽯器时代)和Neolithic(新⽯器时代)。⼤约19世纪中叶,考古学正式诞⽣了。(3)考古学成熟阶段(20世纪上半叶)①瑞典学者欧斯卡·蒙特留斯(OscarMontelius)Mothode(中译《先史考古学⽅法论》)确⽴了欧洲史前考古学的基本体系。②英国学者⽪特⾥《考古学的理论与⽅法》(1905)运⽤地层学和类型学⽤陶器对埃及作了类型学研究。③英国学者莫蒂默·惠勒MortimerWheeler(1890~1976)——探⽅发掘法⽤隔梁、关键柱控制剖⾯;详细记录⼀切发现;发表全部成果;考古学要发掘出古代的“⼈民”,⽽不是古代⽂物。④⼽登·柴尔德(Childe,VereGordon1892~1957)考古学⽂化理论:考古⽂化的三要素:在某个特定的空间范畴、时间范畴内,具有特定⽂化特征的⼈类共同体。考古学⽂化的命名,以⾸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最⼩的⾏政地名来命名,是最常见的做法。如:仰韶⽂化、龙⼭⽂化、良渚⽂化等。13.简述考古学的原则和⽬的(14年湖⼤)(待补充)原则⽬的考古学以实物为研究对象,因此,对古代遗物、遗迹进⾏描述与分类,对遗物、遗迹的年代作鉴定,并判明其⽤途与制造⽅法等,都是考古学者的基础⼯作。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的是,在尽可能完备的实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的⽅式,复原⽂化历史、复原过去⼈类的⽣活⽅式,阐明⽂化发展进程。对⼈类社会历史进⾏分析和解释,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考古学并⾮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类所⾛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类社会⾯临的各种重⼤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类⽣存环境的保护和⼈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化和⽂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类⽂化遗产的保护等。14.什么是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判断⽅法是什么(15年湖⼤)•绝对年代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根据碳⼗四、热释光、光释光、铀系裂变、钾氩法等物理化学年代测定数据,确定相对年代或考古遗存⽐较精确的年代段,通常以“公元前xx年”或“约距今xx年”表述。如约公元前1750年或约距今4100年。现今⾃然科学年代测定⼿段尚达不到精确到某年的⽔平,通常存在着某个年代数值的前后误差值,故绝对年代有⼀定的相对性。•相对年代相对于绝对年代的考古年代学术语。通常以考古学⽂化的xx期为表述,如庙底沟⼆期⽂化早期等。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相对年代是根据类型学和地层学分析得到的年代早晚序 20
20列,不论其测定的绝对年代有怎样的偏差,其年代序列都不会错误逆转,因此具有⼀定的绝对性。在实际研究中,相对年代序列⽤以判定绝对年代数据结果出现的倒置错误。•判断⽅法(1)相对年代判断⽅法判定遗物的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此外在旧⽯器时代考古中还常⽤到⽣物地层学。①地层学断代•步骤:依据⽂化堆积⼟⾊的不同,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和遗迹现象来区分各层⽂化堆积,确定⽂化层的先后年代关系,然后依据地层的相对年代关系来判定包含于地层中的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关系。•基本原则:a.各层(或各墓)所含年代最晚的⼀件遗物,是代表该层(或该墓)可能的最早年代;b.各层(或各墓)的年代,可以以该层所压和被压的上下两层的年代分别作为它的上限和下限。②类型学断代在考古地层学确定了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器物或遗迹的差异程度排⽐出⼀类或⼏类器物从早到晚的形态演变系列,并确定每⼀系列中各类器物各个阶段的标准型式。这样这些系列既代表了各类器物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这些系列中各个阶段标准型式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③⽣物地层学由于⽣物进化具有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所以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物,古⽼的低级原始,新的进步⾼级。如果垂直⽅向的不同地层中⽣物化⽯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不同地层中均有⼀些特殊化⽯,根据这些特有的化⽯就可以搞清楚地层的堆积序列,然后通过对⽐就可以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地层的相对年代关系,进⽽确定与⽣物化⽯共存的⽂化遗存的相对年代。(2)绝对年代判断⽅法①断定绝对年代的⽅法,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献记载、年历学和带有纪年铭⽂的遗物。②对于没有⽂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就不能不在很⼤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的应⽤。就测定考古资料的绝对年代⽽⾔,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法断代、树⽊年轮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曜岩⽔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法,有的也适⽤于历史考古学的断代。⽤各种⾃然科学⼿段测定年代的⽅法,为第四纪以来⼈类进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年代依据,特别是为建⽴以旧⽯器时代晚期和新⽯器时代为主的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体系奠定了基础。15.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1)测年技术的应⽤。⽬前应⽤最⼴泛的除放射性碳素法、古地磁法、铀系法、钾-氩法外,还有热释光法,⾻化⽯含氟量分析法、树⽊年轮法、⿊曜⽯⽔合法,近年来又出现了电⼦⾃旋共振法和光释光法。(2)勘测技术的应⽤。 21
21应⽤于现代考古调查的勘测技术有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和地下勘测。(3)分析技术的应⽤。主要是指⽤物理和化学的⽅法对古代遗物进⾏分析或者鉴定等。如X线荧光分析,主要应⽤于陶器、⽯器、⾦属器等⽆机物中元素及其含量测定。红外线吸收谱分析,主要⽤于绘画颜料及⾷物等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主要应⽤于陶器中矿物成分及退订烧制温度。同位素质谱分析,主要应⽤于⼈⾻中同位素含量的测定。由于分⼦⽣物学的发展,DNA分析⽤于墓葬中⼈⾻的个体鉴定、家系鉴定,也可⽤于⽐较群体内个体差异程度。(4)计算机技术的应⽤。⼤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影像、图表、⽂字、数据等资料的储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16.考古学是如何断代的/如何判断⽂化遗存年代(参考T14)概说考古学的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是考古学范围内的两种主要的断代法,也是相对年代主要依据。此外,也可以利⽤某些⾃然科学的⼿段来断定绝对年代等。具体来说,考古学断代法有5种:(1)⽂字材料如果出⼟物中带有⽂字纪年、题记、铭⽂、墓志铭、甚⾄⽂献资料,就据此断代。(2)地层研究结果先确定各地层的先后顺序,由已知年代的地层(⾥⾯含有可以肯定年代的遗物)来推断其他层次的年代。(3)地质结构或古⽣物学利⽤地质结构或古⽣物学(包括动物化⽯和花粉孢⼦)的证据,也可以断定⽂化层的年代。(4)类型学的研究结果利⽤类型学的研究结果,确定“⽂化序列”中的早晚。(5)⾃然科学⽅法如放射性碳-14(14C)测定法、热释光测年法、古地磁断代法、树⽊年轮校正法、穆斯波尔普法等⾃然科学⽅法断代。17.简述考古发掘的作业⽅法(16年湖⼤)(1)考古挖掘的⼀般⽅法考古⼀般发掘⽅法有两种:探⽅发掘和探沟发掘。这两种发掘⽅法以探⽅发掘最常使⽤。①探⽅考古⼈员发掘作业的单元⼯作。为正⽅形,布⽅⽅法是先在选定的发掘区域内划好⽹格,在每个⼗字线交叉点打下1根⽊橛。⽅格⼤⼩亦即“探⽅”⼤⼩,根据遗址⽂化堆积厚度⽽定。⼀般取每边长5⽶的正⽅形,正⽅向,进⾏发掘,相邻两⽅之间要留0.5—1⽶的隔梁,发掘完毕的探⽅由发掘主体 22
22部分、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每个探⽅要编号,探⽅直到发掘完成后再挖掉。⽤于发掘整⽚遗址,是最常⽤的发掘遗址的⽅法。优点较多。每个探⽅的发掘应⾃始⾃终指定⼈负责。②探沟考古⼈员发掘作业的单元⼯作。为长⽅形,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布置,⽅向与尺⼨皆没有特定的约束,但是必须做好每天探沟的⽅向和尺⼨的记录。具体操作是,挖⼀条狭长的沟,从沟壁的垂直断⾯上,可以观察较长的⽂化层,也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适合时间很短的试掘,以了解遗址的地层情况。探沟法亦⽤于解剖城墙的结构和修筑情况。每个探沟的发掘应⾃始⾃终指定⼈负责。(2)挖掘类型及相应⽅法发掘类型可分为遗址的发掘和墓葬的发掘两类。①遗址的挖掘遗址的发掘,⼀般要采取开探⽅或探沟的⽅法,有利于对各种现象的控制和记录,并可留出剖⾯,以观察⽂化层的堆积。②墓葬的挖掘。发掘墓葬的坟丘部分,要⽤“⼗字四分法”或“平⾏长条法”,其原理与发掘居住址时开探⽅或探沟相似。发掘墓室时,则要仔细清理葬具、⼫⾻、随葬品和它们的痕迹。不论发掘何种遗迹,都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迹象;如夯⼟中的杵痕、坑壁上的锹迹、房屋中的柱⽳、道路上的车辙、⽥地中的脚印之类,都要⼀⼀清理出来。注意以下问题:墓室的结构;葬具及痕迹;⼈⾻架的葬式;随葬器物的位置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18.什么是聚落考古学,论述其产⽣的历史背景、⽬标、⽅法与研究层次(16年湖⼤)•定义聚落:考古研究中所谓的聚落是指古代某⼀社群居民曾经居住过的遗址,是⼀种具有⼀定空间并延续⼀定时间的⽂化单位。它作为⾃然、⼈⽂因素共同作⽤产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聚落考古:聚落考古是指以聚落为单位进⾏⽥野考古操作和研究的⼀种⽅法。对聚落中各种建筑与设施,聚落的平⾯布局和聚落与聚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历史背景(1)考古学编年史或⽂化序列的建⽴和确⽴。美欧的类型学在20世纪40-50年代已发展⾄成熟阶段,为聚落考古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2)⾃然科学技术的应⽤,包括碳14测年技术、测绘技术及计算机技术。1949年美国科学家利⽐发明碳14测年断代技术,使考古学⽂化的绝对年代的判定成为可能,地层学类型学相对年代的判断⽅法和碳14绝对年代的判定⽅法相结合,推动聚落考古纵向和横向研究。航空摄影可⼤范围宏观地寻找遗址,有效减少盲⽬的徒步调查,节约了时间成本; 23
23(3)斯图尔德⽣态⼈类学的影响。它强调⾃然环境与⼈类社会的交互作⽤—研究某区域⼈类⽂化的产⽣和发展不能脱离当地所处环境。这⼀理论事实上其实了⼽登·威利在维鲁河⾕进⾏的聚落形态研究;(4)过程考古学领军⼈物路易斯·宾福德提出的过程考古学。•⽬标(1)单⼀聚落形态、布局及结构的个案研究;(2)同⼀考古学⽂化同时期聚落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3)同⼀考古学⽂化不同时期或同⼀谱系不同时代的诸考古学⽂化的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聚落分布的分析;(4)不同谱系同时期诸考古学⽂化的聚落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类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它们的异同的探索;(5)聚落与⽣态环境的关系。•⽅法界定聚落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发掘中⾸先应⽤考古地层学确定各种遗迹的相对年代,将不同时期的遗迹、遗物区分。然后应⽤考古类型学通过分析、⽐较确定各种⽂化遗存的⽂化属性,将各个时期不同⽂化的遗迹、遗物区分。再通过对同⼀⽂化的遗迹、遗物的分布状况的研究,确定不同时期各个聚落的位置和范围。•研究层次(1)个别的建筑。个别建筑如房屋、粮仓、庙宇等的分析可以了解⼀个社群⾥家庭的结构和较⼤的居住单位、劳动分⼯和职业的专门化。(2)聚落。分析聚落布局可以揭⽰社会关系的信息,⽐如新⽯器时代的村落布局中,其房屋的安置总是与家庭结构相关,⼀些房屋的分区总是与亲缘关系相对应。⽽聚落中器物的分布也可以指⽰⼈类的⽣活⽅式。(3)聚落的区域分布。不同聚落的空间分布分析可以了解⽣态环境,有些聚落群的空间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经济、政治上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意义(1)聚落考古是考古学引进社会学及⼈⽂地理学原理以聚落为单位进⾏的考古学研究,⽬的是探讨居住于同⼀聚落中的⼈与⼈的关系(或⽈聚落社会的结构)和聚落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以及聚落社会同⾃然环境的关系。(2)在不同类别的考古学研究中,聚落考古规模最⼤,能提供数量较多、品质更⾼的资讯,从⽽能拓宽研究者的视野,提⾼研究⼈员的洞察⼒和能增进学者的以物论史、透物见⼈的能⼒。因此,聚落考古在考古学研究中处于较⾼的层次或层⾯。19.聚落房屋的分类 24
24(1)按照平⾯形状分类。①圆形房屋。包括呈圆形、椭圆形、近圆形。绝⼤部分为⼩型房屋建筑,早期较普遍,中期后减少,⽅形增加,个别地区圆形延续时间较长。②⽅形房屋。包括平⾯呈⽅形、长⽅形、园⾓⽅形。多为⼩型房屋,少量为⼤、中型。最早出现于旧⽯器时代晚期,新⽯器时代晚期数量有所增加,⽐率提⾼,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形式。(2)按照建造形式分类。①竖⽳式。由地⾯垂直下挖,成竖向⼟坑,利⽤坑壁作为房屋的部分或全部墙壁,艺术之、树⼲、叶、草等搭成屋顶,平⾯有圆形或⽅形。分深、浅⽳式。钱⽳式亦称之为“半地⽳式”。深度超过1.5⽶,称之为深⽳式。②横⽳式。利⽤断崖或先在斜坡上挖出垂直断⾯,横向挖掘成与地⾯平⾏的洞⽳。最早发现为仰韶晚期。③地⾯式。从地⾯上筑基、⽴柱、起墙、盖顶的⼟⽊结合的建筑形式,亦有少量⽯⽊形式。北⽅出现于仰韶早期。⽊⾻泥墙——夯⼟墙、泥坯墙。④⼲栏式。⽊⽵柱底架上建造的⾼出地⾯的房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适应多⾬潮湿⽓候。最早发现为河姆渡。⑤夯⼟⾼台。⾼与地⾯的台状夯⼟之上建造的房屋。先按需要修⾼台,再在其上营建房屋。最早出现于中期。⼋⼗垱遗址,海星状⾼台建筑。晚期,龙⼭时代,黄河流域不断有发现。良渚⽂化台城遗址最具代表性。(3)按照房屋结构形式分类。①单间房。由⼀间居室构成的房屋建筑。不论⼤⼩。早、中期,较多,双间或多间房较少见。②多间房。由两间以上可单独使⽤的居室连接构成的房屋建筑。中原地区仰韶以后多。河南发现较多。③组合房。由多间形制、功能不同的房屋组合在⼀起的房屋建筑。⾯积较⼤,标准较⾼。20.三期论的背景、内容和你对它的评价(13年湖⼤复试)21.考古学的局限性有哪些(14年湖⼤)(1)考古学只能研究历史的⼀个侧⾯。考古学研究的是物质遗存和处于诸如墓葬、房屋、墓地、遗址等内的诸物质遗存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观察到的⼈与物质遗存的关系。然⽽,⼈的活动,不仅限于物质的领域,还存在于⼴阔的精神世界,例如⾏为、制度、法律、思想等等。⼈们的物质活动,当然是⼈们思想⾏为的结果,但礼仪、宗教等⾏为,却不必都通过物质来体现。⾄于制度、法律、哲学思想,物质难以表现。可见,考古学只能见到⼈们表现于物质的活动和能揣测到物质遗存所能体现的⼈们的关系及其它思想等⽅⾯的内容。(2)考古学难以见到⼈们物质活动的全貌。 25
25我们见到的是遗存,是不完整的东西。遗址⾃不必说,考古学者也很难发现⼀处保存完整的墓地,即使是墓葬,由于深埋,可能保存得好些,但与墓葬有关的当时地⾯上⼈们的活动场所,却往往不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甚⾄被全部毁坏了。所以,考古学也难以见到⼈们物质活动的全貌。(3)考古学是难以准确地确定遗存的时空。①⾸先谈空。空者,空间也,即地点、环境。地点,似乎好确定,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所说的地点是指被研究的遗存其时的所在地点,⾮其前、其后的地点,更不是现在的地点。⽽且任何⼀地点不是孤⽴的,是处在特定的⼈⽂和⾃然的环境之中。考古学要确切、全⾯地了解处在特定的⼈⽂和⾃然环境中的空间是很难的。②其次说时。中国考古学作出的⽂化分期,已相当精确,但只是相对年代。即使最能较准确地测出年代的放射性碳—14断代,也不能测出真实年代。可见,⽆论是依据科技⼿段测年,还是据考古类型学的桥联法确定的同期,在考古学年代问题上都存在着局限性,难以达到对研究客体的真实认识。(4)考古学是存在如上所说的局限性的。对考古学的局限性,我们不仅不能回避,⽽且应勇于直⾯它。唯其如此,我们才不会对考古学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会在作研究时把话说得过满,⽽能有个分⼨,使考古学的历史研究更切实⼀些,科学性更强⼀些。22.简述传统⾦⽯学与现代考古学的关系(1)⾦⽯学⾦⽯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近似于欧洲的铭刻学。它是在尚未进⾏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的古代铜器和⽯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字资料,来达到正经补史的⽬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以后,⾦⽯学作为独⽴的学问已不复存在。(2)现代考古学现代考古学是⽤实物资料来研究⼈类古代历史的⼀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化,⽽是通过各种物质⽂化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不仅包括物质⽂化,还有各种精神⽂化遗存。(3)联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古代⼈类的⽂化遗存,⽽且⾦⽯学的研究成果中的合理部分都已被考古学所继承。⾦⽯学和近代考古学和现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学缺乏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法。中国在传统⾦⽯学的基础上,吸收西⽅近代考古学⽽产⽣了中国的近代考古学。因此⾦⽯学和现代考古学之间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3.简述传统⾦⽯学与近代考古学的关系(川⼤)(1)旧⾦⽯学旧⾦⽯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以古代青铜器和⽯刻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门科学,偏重于对著录和考证⽂字资料,以达到经补史的⽬的。形成于北宋时明期,曾巩最早使⽤“⾦⽯”⼀词,清代王鸣盛 26
26等正式提出“⾦⽯之学”。宋代以来的⾦⽯学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有时著作还记录⼀些器物的图像,判明它们的名称和⽤途。(2)近代考古学近代考古学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基础,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以其阐明存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规律的学科,作为⼀门近代科学,近代考古学有其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标。(3)旧⾦⽯学与近代考古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显著的区别•联系:旧⾦⽯学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以后,仍有些学者对⾮科学发掘所得的铭刻资料进⾏研究,即旧⾦⽯学逐渐演化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区别:①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旧⾦⽯学以古代铜器和⽯刻为主要研究对象,近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则扩⼤到所有遗迹和遗物。②研究的⽅法不同,旧⾦⽯学主要依赖于⽂献考订,近代考古学则以考古调查和发掘为基础,借助类型学、地层学等基本⽅法;同时充分利⽤⾃然科学技术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法进⾏综合系统的研究。③研究⽬的不同,⾦⽯学主要以证经补史为⽬的,⽽近代考古学则⼒图探求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24.论述⽥野考古(考古⼗⼋讲)•定义⽥野考古分为⽥野考古调查和⽥野考古发掘。⽥野考古调查是通过实地勘察,寻找、发现、了解有关古代⽂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并进⾏客观的、科学的记录,为⽂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提供科学依据。⽥野考古发掘是在⽥野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获取研究资料的⽅法。•⽥野考古调查的⽬的及形式。(1)⽬的①了解⼀个地区古代⼈类⽂化遗存分布的基本状况,为⽂物部门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依据。②了解⼀种考古学⽂化或某类⽂化遗存的分布范围,为考古学⽂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和信息。③了解⼀个遗址的⼈类⽂化遗存分布状况,为正式考古发掘做好准备。(2)形式①普查。普查是对某⼀地区现存的所有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化遗存的普遍性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切可见的地上和地下的⽂化遗存。⽬的在于掌握本地区的⽂化遗存的基本情况,建⽴档案资料,为制定⽂物保护措施和科学研究提供条件。②复查。复查是建⽴在过去调查或普查的基础上的有重点、有⽬的的再次或多次调查。⽬的是为了进⼀步了解有关遗存的⽂化内涵、性质、时代、研究价值等。③专题调查。专题调查是为了解决某⼀学术课题⽽进⾏的专门⽬的的调查。这种调查也⼀般是在普查的基础上进⾏的。 27
27•⽥野考古调查的⼀般⽅法。(1)踏查。即实地步⾏调查。通过观察冲沟断崖或村民取⼟处曝露出的地层及遗迹、遗物,了解遗址⽂化层堆积、保存情况和⽂化属性、时代等。(2)钻探。地⾯遗迹露头不多或不⾜以了解有关地下埋藏情况时,配合以钻探的⽅法进⼀步了解。(3)试掘。对⼀些重要遗址,为了进⼀步了解其内涵,可在适当部位进⾏⼩⾯积试掘,⽬的是为了了解遗址地层堆积或遗迹关系。试掘⼀般采⽤探沟法,又时也可⽤探⽅法。•⽥野考古发掘的⽬的及形式。(1)⽬的。⽥野考古发掘是考古研究的基础,其⽬的是科学地获得研究资料。(2)形式。①抢救性发掘。对处于被破坏状态遗存的考古发掘。如因偶然情况或基建施⼯中突然发现遗迹,因破坏性灾害暴露出古代遗存,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暴露出的墓群,处于被破坏的遗址和墓葬等。②配合基本建设发掘。在经批准的⼯区范围内,现⾏进⾏考古调查和发掘。如⽔库、道路、⼯⼚修建时,对占⽤地、取⼟地及周边可能遭受破坏的范围进⾏考古调查和发掘。③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选择遗址进⾏的考古发掘。如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临潼姜寨遗址的发掘等。•考古发掘的原则。(1)按正⽅向布⽅。除特殊情况外,⼀般均需按东、西、南、北⽅向布⽅,以便于发掘时的测量和记录。常⽤的探⽅⾯积为5⽶×5⽶。也有根据特殊情况⽽是⽤的10⽶×10⽶、20⽶×20⽶、50⽶×50⽶等。(2)⾃上⽽下逐层下挖。发掘时应⾃上⽽下逐层下挖,⾃上⽽下依次编地层号(1、2、3)。⼀个遗址或⼀个发掘区,尽可能统⼀地层。为此先做出⼀个遗址或⼀个发掘区纵横标准剖⾯是必要的。各探⽅依⼟质、⼟⾊等划分底层,并依标准剖⾯确定各层的序号。(3)依据地层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迹。发掘时应依据地层的叠压或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期的地层或遗迹,以防⽌晚期单位的遗物混⼊早期单位中。对⼤型遗迹应先做1/2或1/4发掘。遗迹编号依清理的先后顺序给号,如H1、H2、H3......编号应全遗址统⼀,尽可能避免重号。(4)依地层和遗迹单位收集遗物并编号。每⼀地层或遗迹均为考古发掘时不可再分的最⼩单位。遗物的收集和编号应以每⼀探⽅为基础,以每⼀地层或遗迹单位为编号序列。完整的编号内容应包括发掘的时间、遗址、发掘区、探⽅、遗迹单位、器物序号。(5)重要遗物或⼩件器物应测量并填写标签,记录出⼟的三维坐标。即以每⼀探⽅的西南⾓为测量基点,分别量出横坐标、纵坐标和深度并记录。(6)下挖到⽣⼟。除有重要遗迹需要保留外,⼀般探⽅均需下挖⾄⽣⼟层为⽌。所谓⽣⼟,即不含有任何⼈类活动的遗迹、遗物的⾃然堆积。发掘时需注意“间歇层”。25.考古学的研究步骤(川⼤)(1)考古调查 28
28又称⽥野调查,是为发掘做准备,只有经过调查,才能选定发掘地点和对象,并决定采⽤什么⽅法进⾏发掘。①在调查之前,要⼴泛查阅⽂献,同时要充分利⽤地图和地名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得到探求各种遗迹、遗物的线索;②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好⽂字、绘图、照像和测量等各种记录,并适当采集标本,以便在室内作进⼀步的分析和研究;③基本⽅法有:全国⽂物普查、专题性调查、重点性复查、航空照相等。(2)考古发掘又称⽥野发掘,即在⽥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考古发掘,是整个考古活动的中⼼。①要恪守地层学原则要有敬业的⼯作态度;②要掌握科学的发掘⽅法:钻探、布⽅发掘;③考古发掘的步骤:收集资料;考古调查;钻探;布⽅发掘;做好⼯作记录(⽂字、绘图、照相、模型)。(3)资料整理①洗刷器物标本;②编号分类;③修复;④绘图、照相;⑤制作卡⽚;⑥对器物做类型学研究、断代。(4)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①绪论:包括遗址或墓葬的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古今沿⾰、发掘历史和前⼈⼯作;发掘经过、发掘单位和参与发掘⼈员、发掘⽅式等。②正⽂:⽂化层的堆积及遗迹与⽂化层的关系;各⽂化层、各遗迹中出⼟遗物情况;遗物、遗迹的描述。③结论:年代与⽂化分期;发掘的主要收获,诠释⽂物所反映的若⼲问题,如⽂化性质、⽂化特征、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等;图与照⽚,图:含发掘位置地图;⽂化层、遗迹平剖图;分类器物图;照⽚:含遗迹、遗物现场、器物照⽚等;附录各标本的鉴定研究或成分分析报告。26.考古资料如何分类(川⼤)(1)考古资料的⽂化遗存区别于⾃然遗存,经过⼈⼯制造、建造或被使⽤,有着⼈类活动的印记的,都可以称之为⽂化遗存。未经⼈类活动参与,与⼈类本⾝活动⽆关的,都可称为⾃然遗存。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化遗存,但⼈是⽣存在⾃然环境中的,随着⾃然科学技术的应⽤,许多⾃然遗存也成了考古学研究的⼀部分,是指有机物、动植物、⼟壤、岩⽯等与⼈类⽣存环境密切相关的⾃然活动遗存。 29
29(2)⽂化遗存通常以遗址的形式存在,遗址有多种多样,村落、洞⽳、矿冶、军事桥梁、关卡、栈道等交通遗址、宗教遗址,⼴义的遗址还包括墓地,狭义则泛指⾮墓地的遗址。遗址中⼀般包括遗迹、遗物和遗痕。①遗迹指遗址中不可搬动的遗存,有时与⼟连在⼀起,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都市、坟墓、灰坑、窖⽳等。②遗物是个体较⼩可以移动的东西,如⼯具、武器、⽇⽤器具和装饰品等。③遗址中的脚印,因⼈⼯活动⽽留下的痕迹等称之为遗痕。(3)⽂字材料,包括出⼟⽂字、历史⽂献和现代⽂献。如甲⾻、⾦⽂、简牍等。(4)负载信息,是指实验提取的信息,如实验室数据和图表等。27.试论公众考古学(川⼤)•定义所谓公众考古学,简⾔之,就是指考古学的⼤众化。公众考古学的出现既是适应考古学⼤众化趋势的⼀个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传统⽂化的关注,对民族历史的热爱。•公众考古学如何建⽴(1)参观考古现场。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发掘并且不会对⽂物造成伤害的前提下,布置参观路线,让群众有组织地进⼊发掘⼯地参观,并请正在⼯作的考古⼈员现场讲解。当地⽼百姓通过这种别具⼀格的参观,⼼中对家乡历史和⽂化的热爱之情得以释放,这时候再传播历史⽂物知识、遗产保护知识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效果。(2)出版科普图书。这是架起考古研究⼈员与公众沟通的桥梁。①科普类的考古书籍应当语⾔通俗易懂、插图精美真实、⽂字扣⼈⼼弦但又严谨,这样可以吸引并打动到公众,在⽆形中起到传播⽂化遗产知识的⽬的。②2013年7⽉,《⼤众考古》正式出版发⾏,它是中国第⼀本⾯向社会⼤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考古学杂志,秉持的宗旨是以⽣动活泼的⽂图形式向⼤众普及科学的考古学、⽂物学以及⽂化遗产学等知识,致⼒于在社会⼤众对考古学及⽂化遗产的兴趣与⽇俱增但同时又颇多误解的今天,唤起⼤众对考古学及对⽂化遗产和⼈类传统⽂明的理解尊重、保护、传承、发展意识。(3)通过电视、⽹络等⼤众媒体,提升观众对考古事业的关注。①近年来,⽂化旅游路线⼗分畅销,加之随着⽼百姓⽣活⽔平的提⾼,盛世收藏现象⼤热,社会各阶层⼈⼠都越来越关注考古发掘和⽂化遗产的新闻。典型的有南海⼀号⽔下考古,三星堆遗址发掘。②此外,⼀些访谈类、知识性的节⽬经常邀请考古研究⼈员或历史科研⼯作者围绕这些话题进⾏讨论。③中国考古的官⽅微博经常以看图猜字,考古填空等各种游戏形式吸引公众积极参与,丰富⽹民⽣活的同时也传递了考古知识。(4)公共考古学的建⽴要多⾛进校园。 30
30青少年担负着祖国的未来,应是⽂化遗产继承和⽂物保护知识的主要受众,相关⼈员应多多⾛进校园,普及知识,除了常见的讲座、临时展览等形式之外,实践调查活动能让学⽣动动⼿,参与感更强。(5)将公共考古学更好地向专业学科发展⽅向推进,培养专门⼈才。在国外,公众考古学已被承认为⼀门考古学下的分⽀学科,其应当属于考古学与⼤众传播学结合的交叉学科,拥有独⽴的理论体系及⽅法论,⽽国内⽬前仅能将其作为⼀种⼿段,⼀类⽅式来看待,这是远远不够的。(6)建⽴考古⾏业与公众考古学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公众考古学需要考古学专业知识作为发展基础,所以需要考古⾏业的专业从业⼈员与专业机构的紧密配合与协助。例如各地⽂博系统部门都设⽴主管公众考古事业的部门。(7)加强监督体系的建⽴,防⽌公众考古学被不法分⼦利⽤。国家相关机构在设⽴主管公众考古事业的部门的同时,也应该相应的及时地设置或明确对于这项事业具体的监督监管准则,最好能及时⽴法,明确法律责任与权益,从⽽防⽌有不法分⼦借由着公众考古的名义进⾏⽂物犯罪,甚⾄盗掘活动。•公众考古学继续开展的必要性(1)⽂化遗产具有的公众属性与传承性是公众考古学继续开展的根本原因。⽂化遗产是属于全社会的独特的具有特殊⽂化意义的公众设施。公众对于⽂化遗产事业是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及决策权的。并且⽂化遗产是历史⽂化的载体,是延续民族精神、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其传承也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的。⽽公众考古学恰恰满⾜了公众了解⽂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的需求,所以这是公众考古学需要继续开展的根本原因。(2)各类⽂化遗产⾯临的被破坏、失传、消失的状况是公众考古学继续开展的现实需要。现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类物质⽂化遗产⾯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和盗掘性破坏;⽽⾮物质⽂化遗产则⾯临着失传、后继⽆⼈的尴尬局⾯。公众考古学有利于唤醒群众的保护⽂化遗产的⾃觉、⾃愿意识。(3)公众对于⽂化遗产关注度上升,⾃觉保护意识逐渐觉醒是公众考古学继续开展的社会基础。⽬前虽然⼈民物质⽣活⽔平有了显著提⾼,转⽽精神⽅⾯的需求明显增加,如对于本国、本民族⽂化遗产关注度明显提升,并且也逐渐产⽣了⾃觉、⾃愿的保护意识,然⽽客观情况是,民众的知识结构和⽔平还有⼀定差距,需要⼀定科学的学术引导,所以公众考古学有必要继续⼤⼒开展。(4)考古⾏业⾯临的尴尬局⾯是公众考古学继续开展的⾏业需要。现实情况说明考古⾏业仍然为许多⼈不理解,甚⾄歧视,特别在曹操墓事件后,考古⾏业的公信⼒受到极⼤的质疑。⼀⽅⾯,这是由于公众不了解考古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另⼀⽅⾯,也是由于考古学界在成⽴以来就与外界交流甚少,许多考古学家们没有主动向社会、公众推⼴、介绍⾃⼰所做的⼯作。公众考古学⼯作开展有利于双⽅促进相互理解,把考古学及⾏业考古推向更好发展⽅向。•公众考古学弊端⽐如或多或少会带有商业化的⾊彩,会在⼀定程度上误导观众,使观众认为考古学与猎奇、探险等不可避免的相联系,⽽没有真正认识到考古学的社会作⽤等等。 31
3128.考古学的分⽀学科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2015年吉林⼤学研)•分⽀学科按照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对象、⼿段和⽅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成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具体来说:(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是研究⽯器时代的⽂化遗存;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有了⽂献记载以后的⼈类历史,主要是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化遗存。(2)⽥野考古学,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家开始重视⽥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野考古开始成为⼀门独⽴的学科。(3)特殊门类的考古学,有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的,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字学和铭刻学等;有按研宄⽅法和⼿段的不同来划分,如航空考古学、⽔底考古学等。•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与考古学有联系的⾃然学科主要是⾃然地理学、地质学、⽓象学、⽣态学以及⽣物学、体质⼈类学等。前四种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与⾃然资源,以复原当时⾃然环境。后两种学科,主要是⽤以鉴定发掘出⼟的动、植物遗存和⼈类的⾻骼,并判断其年代。在⼈⽂、社会科学⽅⾯,与考古学关系⽐较密切的学科,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语⾔学、⼈⽂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等。上述有关学科中,考古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体质⼈类学和民族学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1)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第四纪⾪属于新⽣代,包括更新世与全新世两个阶段,是地史上最新的⼀个时间单位。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类本⾝是地质历史的产物,⽽早期⼈类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地层中。旧⽯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应⽤第四纪地质学资料,如恢复更新世的地理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类⽣存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地层等。对旧⽯器时代⽂化遗存的研究,也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2)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考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进化发展的研究,化⽯是否与⽂化遗存共存,都可作为研究对象。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古代⼈们对⾷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的经济⽣活与⽂化⽣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态环境和⽓候。(3)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考古植物学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门边缘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中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和种⼦植物的花粉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候、古地理的变化,对⽯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4)与体质⼈类学的关系体质⼈类学是将⼈类作为⼀种⽣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体结构及其⽣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类起源、⼈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从⾻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体质⼈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2
32(5)与民族学的关系考古学与民族学两者在获得资料的⽅法及研究⽅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活作为研究对象,⽽考古学则是以古代⼈类的⽂化遗存为研究对象。民族学和考古学互相利⽤对⽅的研究成果。29.简述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2013年西北⼤学研)陶器是古代⼈类相当长时间内⽇常⽣活中最常见的器具之⼀,具有分布⼴、数量⼤、易保存等特点。陶器耐腐烛、耐风化是最常见的古代遗物之⼀。陶器易碎,易更新,是古代诸⽂化⽣产量最⼤的产品之⼀。陶器易⽣产,⼴泛见于新⽯器时代以来的各时期、各民族⽂化中。因此陶器对考古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陶器分布⼴、数量⼤、易保存,⼴泛见于古代各地区、各时期的遗址中,是⽥野调查中最易发现的古代遗物,因此是探索古代遗址最重要的标志之⼀。(2)陶器易损坏、易变化。在时间过程中,变化快是考古学判断古代遗迹、遗物相对年代和考古学⽂化分期的最重要的依据之⼀。(3)陶器的空间分布区域性特征也很明显,是考古学区分不同考古学⽂化或同⼀考古学⽂化不同区域类型的重要依据之⼀。总之,陶器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陶器在反映考古学⽂化时空变化⽅⾯有着其他类别的遗物难以替代的作⽤,特别是史前和夏商周考古中,陶器是考古学研究最为重要的⼀类器物。30.论述⼤遗址保护的意义、注意的问题,并举例说明。(2012年四川⼤学研)“⼤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业、农业、建筑、交通、⽔利等⽅⾯历史⽂化资讯,具有规模宏⼤、价值重⼤、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国家设⽴⼤遗址保护专项资⾦,实施⼤遗址保护⼯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和宣传⼯作,对于全⾯提⾼⽂物保护、管理、利⽤⽔准,发挥⽂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实现⽂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中国铁器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开始使⽤铁器的年代⽬前尚⽆定论。(1)春秋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2)战国战国中期以后,出⼟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应⽤到社会⽣产和⽣活的各个⽅⾯,在农业、⼿⼯业部门中已占居主要地位,楚、燕等地区的军队,装备基本上也以铁制武器为主。战国时期的铁器还经由朝鲜传⼊⽇本。(3)西汉 33
33西汉时期,应⽤铁器的地域更为辽阔,器类、数量显著增加,质量又有提⾼。(4)东汉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冶铁技术的发展根据早期铁器的⾦相检验,中国的块炼铁和⽣铁可能是同时产⽣的。(1)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是战国冶铁史上的⼀个重要发展阶段。此时早期的块炼铁已提⾼到块炼渗碳钢,⽩⼜⽣铁已发展为展性铸铁。(2)西汉⾄迟到西汉中叶,灰⼜铁、铸铁脱碳钢兴起,随后又出现⽣铁炒钢(包括熟铁)的新⼯艺。(3)东汉东汉时期,炒钢、百炼钢继续发展。(4)南北朝到南北朝时灌钢⼯艺问世。⾄此,具有中国特⾊的古代冶炼技术体系已基本建⽴。•意义在⼈⼯炼铁以前,世界上许多⽂化发达较早的民族,都有过偶尔利⽤陨铁制器的历史,中国商代台西遗址和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发现过刃部⽤陨铁锻制的铜钺。但陨铁是天体陨落的流星铁,与⼈⼯炼铁的性质根本不同。陨铁制器与⼈⼯炼铁的发明没有必然的联系。铁器的出现改进了⽣产⼯具,提⾼了⽣产效率,极⼤的发展了⽣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春秋战国时代也成为制度变⾰的重要时期。32.根据考古材料概述中国冶铁术的发达及铁器普遍使⽤过程(1)春秋时期中国何时开始冶铁和使⽤铁器,过去有不少推论,从考古材料确定最早的铁器当出现于春秋时代。如在长沙龙洞坡墓、六合程桥东周墓、长沙识字岭314号墓、常德德⼭12号墓出⼟有⼗多件铁制⼯具,数量少,器类简单,形制薄⼩,说明当时铁器是作为珍品随葬的。(2)战国时期到战国中叶后,出⼟的铁器遍及当时七国地区,如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及信阳长台关楚墓等,都出⼟⾦饰的铁器,表明,此时铁还是⼀种稀有的⾦属。当时楚、燕的军队装备,已基本上以铁制武器为主。(3)两汉时期据考古发现,在中国块炼铁出现较晚,但⽣铁和块炼铁可能是同时发明的,中国出现⽣铁的时间要⽐外国早1800多年。东周时代铁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作为⼀种新的⽣产⼒因素,⼀经出现,便发挥了巨⼤的作⽤,促使中国社会发⽣了由奴⾪制向封建制的变⾰。西汉时,应⽤铁器的地区更⼴,器类增多,质量提⾼。到了东汉,铁器最终代替了青铜器。 34
34第⼆章旧⽯器时代⼀、名词解释1.汤⼭⼈汤⼭⼈是指1992年在南京市江宁县汤⼭镇发现的远古⼈类,距今约35万年。发现有头盖⾻及⽛齿等,同时出⼟的尚有哺乳动物化⽯。汤⼭⼈头盖⾻顶部有⼀⼩块⾻,称为“前⼼点⼩⾻”,为南京⼈特有。2.直⽴⼈直⽴⼈是⽣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的原始⼈类,⽣活在更新世,旧⽯器时代早期。1890年,化⽯在印度尼西亚的⽖哇发现;1891年,在荷兰Dubois发现⼀块头⾻化⽯,后又发现骰⾻化⽯;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猿⼈,现称⼈属直⽴种。特征是头⾻平扁、⾻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于1000毫升、⾝材明显⽐南⽅古猿⾼⼤、进化程度介于能⼈和智⼈之间,⼀般认为⼤概是由能⼈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直⽴⼈曾称作猿⼈,似当从猿到⼈中间环节。直⽴⼈可能起源于⾮洲,直⽴⼈化⽯在欧亚⾮⼤陆都有发现,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哇⼈、北⾮的⽑⾥坦⼈等。中国境内发现的直⽴⼈化⽯主要包括蓝⽥⼈、北京⼈、巫⼭⼈、元谋⼈等。3.南⽅古猿南⽅古猿是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科化⽯。归属于⼈,被认为是从猿到⼈转变的第⼀阶段。南⽅古猿⾝材⽐现代⼈短,颌⾻和⽛齿都⼤,脑容量⼩,直⽴⾏⾛。迄今发现的古猿化⽯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万年。⽬前公认的南⽅古猿化⽯仅发现于⾮洲。亚洲⽖哇的粗健猿⼈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古猿。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古猿,但化⽯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各地发现的南⽅古猿⼤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4.三棱⼤尖状器旧⽯器时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丁村⽂化所特有的典型器物,最⼤者重达1000余克,⼀端修成锐尖,另⼀端则保持钝厚以便于⼿握。贾兰坡先⽣提出了华北地区旧⽯器⽂化⾄少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技术传统:“匼(kē)河─丁村系”(或“称⼤⽯⽚砍砸器——三棱⼤尖状器传统”,简称“⼤⽯器系统”)和“周⼜店第⼀地点─峙峪系”(或称“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简称“第⼀地点─峙峪系”或“⼩型⽯器系统”),三棱⼤尖状器是⼤⽯器系统中的代表性⽯器,是⽤于挖掘采集的⼯具,所反映的应是以采集为主,渔猎为辅的经济⽣活⽅式。5.峙峪⽂化以⼭西朔州桑⼲河上游的峙峪遗址⽽得名,距今约三万⾄⼀万年,遗址中除发现晚期智⼈的⼀块枕⾻外,还发现⼆万余件⽯器及⼤量动物化⽯,这些⽯器的原料有脉⽯英、硅质灰岩、燧⽯和⽕成岩 35
35等,都是从当地的砂砾岩层中就地取材。智⼈们⽤它们打制规整的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等细⼩型⽯器。它对研究细⼩⽯器的特征、⼸箭的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穿孔⽯墨装饰品,⾻制尖状器,有刻画痕迹的⾻⽚,显⽰出峙峪遗址中的居民已经有了初步的⽂化审美意识。该⽂化以细⼩⽯制品为主要特征,对明确中国华北地区旧⽯器时代存在着细⼩⽯器⽂化系统有重要作⽤。6.下川⽂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旧⽯器时代晚期⽂化。是⼀种以细⽯器和⽯叶⽯器为特⾊的旧⽯器⽂化。分布在⼭西沁⽔中条⼭的下川盆地⼀带。1973年后多次进⾏发掘,获得数以千计的⽯制品。下川⽯器中⼀⼩部分⽤砂岩、⽯英岩打制,尺⼨较⼤。主要是以燧⽯为原料、⽤先进的间接打击法和压制法⽣产的细⽯核、细⽯叶、⽯叶及⽤⽯叶加⼯的⼯具。细⽯核包括锥状、半锥状、柱状和楔(xiē)状的。⽯叶⼯具,有边刮器、光状器、钻具、箭头、雕刻器、锯齿刃器和琢背⼩⼑等。因⽤压制法加⼯,⽯器形状规整,制作精美,达到了极⾼的⼯艺⽔平。据测定,下川⽂化的年代⼤约距今2.4万—1.6万年。还发现了⽯磨盘、⽯磨棒等。7.汉源富林遗址汉源富林遗址是指中国西南地区旧⽯器时代晚期的⽂化富林⽂化,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遗址位于⼤渡河和流沙河汇合的第⼆阶地上。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的⽯制品⼤多为⽯⽚和⽯核,⽯器较少,此外还发现⼤量碎⽯屑和不成型的废⽯⽚,由此可知该遗址为⼀处⽯器制造场。其⽯制品的特点是细⼩。富林⽂化与中国北⽅地区旧⽯器时代晚期的某些遗存,如⼭西的峙峪⽂化,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河南的⼩南海⽂化等地的⽯器有相似处,富林⽂化可溯源于北京⼈⽂化。8.北京⼈遗址北京⼈遗址于1921年被发现,位置在北京市西南房⼭区周⼜店镇龙⾻⼭北侧。它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旧⽯器时代早期阶段的⼈类遗址。1921、1923和1927年在“北京⼈”洞⽳遗址陆续发现了三枚⼈类⽛齿化⽯,“中国猿⼈北京种”这⼀命名在考古界诞⽣。1929年又在此发现了“北京⼈”头盖⾻化⽯、⼈⼯制作的⽯器和⽤⽕遗迹,成为当时震惊中外的重⼤发现。“北京⼈”洞⽳的堆积层厚达40多⽶,⼤致形成于距今70万到23万年前,“北京⼈”⼤约在距今70万到20万年间在此居住。长达50万年。他们的头部特征较为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种的特征。“北京⼈”的⾷物来源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并已知熟⾷和⽤⽕。其⽤⽕主要取于⾃然⽕种,并能保护⽕种,⽕的使⽤完备了⼈的特征。“北京⼈”的发现,为中国古⼈类及其⽂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9.蓝⽥⼈遗址蓝⽥⼈遗址属旧⽯器朝代,位于西安市东南蓝⽥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1963年在陈家窝村厚30⽶的红⾊⼟层底部发现了⼀个⽼年⼥性的下颌⾻化⽯和⽛齿10余枚;1964年5⽉,又在蓝⽥具城东20公⾥的公王岭红⼟层底部的钙质结核⼟中,发现了⼀个基本完好的中年⼥性头⾻化⽯和⼀批古⽣物化⽯,旧⽯器等。两者因都属蓝⽥,又是亚洲⼈种,按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定为直⽴⼈蓝⽥亚种,我们通常把她称为"蓝⽥猿⼈"或"蓝⽥⼈"。蓝⽥猿⼈的⽂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的⽯器,共50余 36
36件,分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器物以单⾯加⼯为主,⼿法极为粗糙。与蓝⽥⼈同时存⼤的动物有30多种,既有⼤熊猫,⽔⿅、猕猴,又有野猪,剑齿虎,猪豹,⾃然条件⼗分艰苦。10.元谋⼈元谋⼈又称元谋直⽴⼈,是⽬前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岗上。在考古学上,元谋⼈是旧⽯器时代早期的⼈类化⽯,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经测定,年代约为距今170万年。还有164万年,不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50万年或更晚等数据。最近又有距今200多万年的报导,因之,对元谋⼈的绝对年代尚需进⾏进⼀步测定。元谋⼈化⽯及⽂化遗物的发现对探索早期⼈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1.北京⼈答:北京⼈又称北京猿⼈、北京直⽴⼈、中国猿⼈北京种,是⽣活在更新世(历史学为旧⽯器时代)的直⽴⼈,距今约60万年前。化⽯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店龙⾻⼭发现,1929年,中国学者裴⽂中发掘出第⼀个完整的头盖⾻。北京⼈的脑容量是现代⼈的75%,嘴巴突出,没有下颌,⿐⼦扁平,颧⾻⾼突,眉⾻相连。北京⼈已经会制造⾻⾓器,⽣活以采集、狩猎为主,已经学会使⽤并能很好的管理⽕。12.莫维斯线1948年,美国学者哈佛⼤学⼈类学家莫维斯提出⼈种优劣有别论,认为旧⼤陆旧⽯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类的技术和⾏为能⼒,存在着东、西⽅两个不同的⽂化传统和⽂化区,因⽽莫维斯把欧洲与亚洲地区划分开来,这两个类型之间的界线,⼤致经过印度半岛北部呈西北东南⾛向。莫维斯认为在旧⽯器时代,位于该线以西欧洲、中东和⾮洲地区是早期⼈类⽂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的⼿斧⽂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具制造技术的先进⽂化圈;⽽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化滞后的边缘地区“。 37
37第三章新⽯器时代⼀、名词解释2.丁村⽂化我国旧⽯器时代中期的⼀种⼈类⽂化。1953年发现于⼭西襄汾丁村,1954年以来共发现化⽯地点14处,⽯器地点11处,同时发现了⼈类化⽯,计门齿2颗、⾅齿⼀颗,1976年又发现婴⼉顶⾻⼀件。根据哺乳动物化⽯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丁村⽯器多以⾓页岩为原料,占总数的95%左右,少量为燧⽯、⽯灰岩、⽞武岩、⽯英、⽯英岩、闪长岩制成。丁村⽯器以⽯⽚⽯器为主,⽯核⽯器数量较少,其数量略少于总量的1/3。⼤部分⽯⽚均有使⽤痕迹,很少进⾏第⼆步加⼯,多以碰砧法制成。⽯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球等,其中厚三棱尖状器为其所特有。3.江西万年仙⼈洞吊桶环旧⽯器时代向新⽯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江西省的万年县。年代约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9000年。仙⼈洞与吊桶环遗址是两处洞⽳遗址,座落于⼩⽽湿润的⼤源盆地内,相距约800⽶。两处遗址的⽂化堆积丰富,出⼟遗物包括各种⽯器、⾻器、穿孔蚌器、夹砂的褐⾊陶器、⼈⾻和⼤量动物⾻骼。此外,遗址附近还发现有种植⽔稻的遗迹。为⼈们了解中国新⽯器时代早期⽂化以及陶器、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4.湖南道县⽟蟾岩湖南道县⽟蟾岩是新⽯器时代早期⽂化岩洞遗址,位于湖南道县,年代距今约1万年。发现的主要遗迹现象是⼀些烧过⽕的灰堆,出⼟少量陶器和稻⾕遗存以及⽯、⾻、⾓、⽛器、动物⾻骼等。陶器制作粗糙,烧成温度低;出⼟稻⾕遗存,兼具野⽣稻、籼(xiān)稻、粳(jīng)稻的综合特征,是⼀种由普通野⽣稻向初期栽培稻过渡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表明了当时的居民已经有了早期的⼈⼯栽培⽔稻。⽟蟾岩遗址所见考古学⽂化是由旧⽯器⽂化向新⽯器⽂化过渡的⼀种表现。5.彭头⼭⽂化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年代⼤约为距今8500—7500年间。分布在湘西北的澧⽔下游。房屋分⼤型地⾯建筑与⼩型半地⽳式房屋两种。墓葬⼤多为⼆次葬,墓坑⼩⽽浅,有⽅形、长条形等。⽯器分为燧⽯⼩⽯器、⼤型打制⽯器和磨制⽯器三类。陶器多红⾊或褐⾊,有红⾊陶⾐,直接捏塑或采⽤泥⽚贴塑法成形。出⼟陶⽚中有⼤量稻壳和稻⾕,说明⽔稻的栽培已经进⼊到稻作农业的诞⽣阶段。同时也从事渔猎和采集,彭头⼭⽂化是中国已知最古⽼的稻作农耕⽂化遗存。 38
386.皂市下层⽂化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年代⼤约为距今7200—7000年。分布于湘西北的澧⽔中下游和沅⽔下游。⼈们对居址位置的选择多着眼于发展农业。⽯器分为燧⽯⼩⽯器、⼤型打制⽯器和磨制⽯器三类,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等,制作为⼿制,已出现泥条盘筑法,但仍可见泥⽚贴筑法。经济⽣活除稻作农业外,也从事渔猎和采集,⼀般认为由彭头⼭⽂化发展⽽来。7.城背溪⽂化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距今85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两岸。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器类⽐较简单,主要⽤泥⽚贴筑法成型。器型以圆底器为主,⽯器以打制为主,局部采⽤磨制⽅法,动物遗骸数量较多,并且发现了⼤量的稻作遗存,是⽬前世界上最为古⽼的⼈⼯培植⽔稻之⼀,对于研究⽔稻栽培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8.⼤溪⽂化长江中游三峡地区发现的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化年代为距今6400—5300年。因重庆市巫⼭县⼤溪遗址⽽得名。主要分布于川东、鄂西南和湘北。⼤溪⽂化的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以⿊陶为主,有少量彩陶。⽣产⼯具以⽯器为主,圭形⽯凿最具特⾊,少见⽯斧、⽯锛、⽯⼑等,有相当数量打制⽯器。⼤溪⽂化的房屋多为红烧⼟和⽵材制成,有圆形半地⽳式建筑,也有圆形、⽅形、长⽅形地⾯建筑。葬式复杂多样,有仰⾝直肢葬、屈肢葬、俯⾝葬等。⼤溪居民的农业以种植⽔稻为主,饲养家畜。遗址中发现⼤量稻壳标本。与仰韶⽂化明显存在互相交流影响的因素。9.屈家岭⽂化长江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化年代为距今5300—4600年。⾸先在湖北省京⼭县屈家岭遗址发现。该⽂化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湘北、鄂西及豫西南。分为早、晚两⼤时期。早期陶器以灰⿊陶为主,制法有⼿制和轮制两种。朱绘⿊陶最具特征,出现了彩陶纺轮。⽣产⼯具以⽯器为主,⽯器有斧、锛、凿等器,磨制⼀般⽐较粗糙。晚期陶器以灰陶为主,磨光⽯器增加,双肩⽯锄是屈家岭⽂化常⽤农具之⼀。房屋遗址发现较多,墓葬⼤多是“散葬”、“单⼈葬”。经济⽣活以种植⽔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北部与黄河流域的末期仰韶⽂化和早期龙⼭⽂化先后发⽣接触和交流。⼀般认为后续发展为⽯家河⽂化。10.⽯家河⽂化(17年湖⼤)长江中游地区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因湖北天门⽯家河遗址群⽽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和湖南省北部,河南省也有发现。当时的经济⽣活以稻作农业为主,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出现冶铜遗迹,⽟器加⼯制作⼯艺较为发达,不少地⽅发现城址,建筑多为地⾯式,葬式以单⼈仰⾝直肢葬为主。⽯家河⽂化与黄河流域的龙⼭⽂化和长江中下游的良渚⽂化等存在互相间的影响和交流。⼀般认为是屈家岭⽂化发展⽽来。 39
3911.马家浜⽂化长江下游地区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年代距今约6400—5400年,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陶器多为红⾊,⽯器的磨制技术较⾼,⽟⽯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使⽤⽟璜等装饰品。葬式盛⾏俯⾝葬。经济⽣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多处遗址中出⼟了稻⾕,还饲养狗、猪、⽔⽜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出⼟⼤量陆⽣、⽔⽣动物的遗骸。在草鞋⼭遗址发现中国⽬前出⼟的最早的纺织品。分布地域与河姆渡⽂化邻近,两者之间在⽂化因素⽅⾯互相影响。后续发展为崧泽⽂化。12.崧泽⽂化长江下游地区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崧泽⽂化的年代为距今5800—4900年。其⽂化区域以太湖流域作为中⼼地区,但传播的范围稍⼤于马家滨⽂化。崧泽⽂化上承马家浜⽂化,下接良渚⽂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化阶段。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开创了轮制陶器。经济⽣活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种植⽔稻。⽣产⼯具以⽯器为主。墓地陪葬品质精量⼤,表⽰当时⽣产、⽣活、⽂化发展已达到⼀定阶段。13.良渚⽂化长江下游地区新⽯器时代晚期考古学⽂化。年代约距今5300—4300年。分布中⼼地区是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由马家浜⽂化、崧泽⽂化发展⽽来。陶器以泥质⿊⽪陶和夹砂灰⿊陶为主,轮制为主。⽟⽯⼯业发达,⽯器通体磨光,穿孔技术发达。⽟器有斧、璧、琮、瑗等,以带兽⾯纹的⽟琮最具特征。此外,还发现了⽔井、⼲栏式建筑等遗迹,出⼟⼤量农作物、丝织品等遗物。在良渚⽂化的中⼼太湖流域发现了许多聚落、祭祀遗存和⼤量墓葬,其中⼤型城址、祭坛、墓葬及其⼤批⽟器的发现,反映良渚⽂化的中⼼地区是中国⽂明的起源之⼀。14.河姆渡⽂化长江下游地区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先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河姆渡⽂化遗址叠压着4个⽂化层,据测定,第4⽂化层的年代距今约七千年。早期阶段的⽂化特征最强,⽣产⼯具以⾻器为主体,发现⾻耜农业⽣产⼯具,说明农业进⼊锄耕阶段,陶器以⿊陶或灰陶为主,房屋建筑为⼲栏式建筑,发现⼤量稻⾕等农作物堆积。有⼤量⽯制⽣产⼯具、陶制⽣活⽤具以及精美的原始编织品和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出⼟了⼤量保存完好的七千年前的栽培稻,⼤⽚榫卯件的⼲栏式的建筑遗存,迄今最早的⽊结构⽔井,最早的漆器制品。还有各种动物遗骸,其中有许多是属于⼈⼯饲养的狗、猪、⽔⽜,展⽰了灿烂的原始农业⽂化。15.薛家岗⽂化长江下游新⽯器时代考古学⽂化。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发现于安徽潜⼭市薛家岗遗址⽽得名,主要分布于安徽江淮地区。经济⽣活以稻作农业为主,进⼀步改进了⽣产⼯具,有⽯铲、⽯锛等,提⾼了⽔稻产量,陶器多为⽣活⽤具,夹砂灰⿊陶为主,多为素⾯,陶器⼿轮兼制,器形规整,⼩件⽟器钻孔精细。薛家岗⽂化⾯貌受到来⾃东部北阴阳营⽂化、马家浜⽂化、崧泽⽂化和良渚⽂化的影响,东北部受到⼤汶⼜⽂化、龙⼭⽂化的影响,西部受到⼤溪⽂化和屈家岭⽂化的影响。 40
4016.北阴阳营⽂化长江下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因南京市北阴阳营遗址⽽得名,年代距今6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江苏宁镇地区。从⼤量⽯器⼯具、陶器上的稻壳印痕以及兽⾻可知,当时的经济⽣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辅助性的经济部门。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彩陶。⽯器的磨光和穿孔技术较⾼。北阴阳营⽂化与崧泽⽂化、良渚⽂化联系密切。16.裴李岗⽂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中期⽂化。绝对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该⽂化⼤体分布在太⾏⼭南侧和秦岭东侧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之西部。房屋均为半地⽳式,以圆形房屋为主。发现较多墓葬和灰坑,墓葬均为⼟坑竖⽳墓,出⼟⽯器、⾻器和陶器。打制⽯器占较⼤⽐例,也出有磨制⽯器,典型者有⽯磨盘磨棒;陶器以泥质红陶最多,制法始终以泥条盘筑和泥⽚贴为主,双⽿壶、三⾜钵、及筒形深腹罐为该⽂化主体器类。17.磁⼭⽂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中期⽂化。绝对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主要分布于太⾏⼭东侧河北的中南部。磁⼭⽂化的房屋建筑流⾏圆形和椭圆形的地⽳或半地⽳式,发现有贮存粟类粮⾷的窖⽳;⽯器以磨制为主,典型者有⽯磨盘磨棒等,陶器主要为红、⿊两种,⼿制,基本的器类有盂、筒腹罐、靴形陶⽀脚和杯等,纹饰流⾏细绳纹、编织纹等。18.⽼官台⽂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绝对年代在距今8000—70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河流域、⽢肃省东部地区以及汉⽔上游地区。⽼官台⽂化的房屋流⾏圆形半地⽳式,墓葬多为长⽅形竖⽳⼟坑,流⾏单⼈仰⾝直肢葬,⽯器既有磨制也有打制,各处所占⽐例不⼀样。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贴塑为主,出现了⼀定数量的⽩陶、灰陶⽩陶及少数⿊陶,主要器类浅腹圜底钵、三⾜钵、筒形深腹三⾜罐和圈⾜碗等。19.仰韶⽂化仰韶⽂化是中国新⽯器时代⽂化之⼀,曾称“彩陶⽂化”。1921年⾸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渭、汾、洛等黄河⽀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已见同类遗址1000多处,经⼤规模发掘的10余处。碳14测定其时代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可划分为半坡、庙底沟、后岗、⼤司空等不同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为:⽣产⼯具以磨制⽯器为主,常见⼑、斧、锛、凿等,也存在少量打制⽯器,⾻器精致;主要⽇⽤器为陶器,以细泥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细泥陶上常见彩绘图案,多为⼏何纹、鱼蛙纹、⼈⾯纹等,特征明显;房屋以半地⽳式为主,有⼀定排列⽅式;有共同的⽒族墓葬区,成⼈墓为长⽅竖⽳⼟坑,⼉童实⾏瓮棺葬;以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猪、狗等家畜;早、中期处于母系⽒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系⽒族公社时期。 41
41精简版:(可作为压缩长点的名词解释的参考)中国新⽯器时代的⼀种⽂化。1921年⾸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即距今约7000年⾄5000年),早、中期处于母系⽒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系⽒族公社时期。⽣产⼯具以磨制⽯器为主,⽇⽤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20.后李⽂化黄河下游前后承袭的四种新⽯器时代中期⽂化之⼀。绝对年代约距今8500—7500年。分布在泰祈⼭脉北侧、⼩清河以南的⼭前冲积平原地带。其⽂化特征:出⼟的⽯器有⽯磨盘、⽯磨棒、⽯⽀脚、塾⽯、⽯斧和⽯凿等;陶器都⽤含细砂沉积⼟直接烧制,陶⼟不经淘洗,有很少的砂粒,较粗,可能羼(chàn)砂;房址均为半地⽳式,屋内地⾯平整,有的地⾯和墙壁有烧烤痕迹;房屋的形制为圆⾓长⽅形,门道多朝南;墓葬有⼟坑竖⽳墓和⼟坑竖⽳侧室墓两种,均为单⼈仰⾝直肢葬,随葬品极少。21.北⾟⽂化黄河下游前后承袭的四种新⽯器时代中期⽂化之⼀。绝对年代在距今7400年—6400之间,主要分布在泰⼭南北两侧。北⾟⽂化流⾏椭圆形和圆形的浅⽳或半地⽳式的房屋,皆系⼩型单间建筑。墓葬以长⽅形竖⽳⼟坑墓为主,流⾏单⼈仰⾝直肢葬,随葬器普遍较贫乏;打制⽯器始终占较⼤⽐例;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贴塑为主,出现了少量的红⾐陶和单彩陶。主要器类有多种形态的⿍、釜以及盆与钵等。22.⼤汶⼜⽂化⼤汶⼜⽂化是黄河下游前后承袭的四种新⽯器时代中期⽂化之⼀。年代⼤约6300—4200年。该⽂化以鲁中、南和苏北、皖北,以鲁中、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们过着农业定居⽣活,农作物以粟为主;有⽐较发达的家畜饲养业,家畜种类有猪、狗、⽜、⽺等。⼤汶⼜⽂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期阶段,烧制出薄胎磨光⿊陶,胎厚仅1—2毫⽶。陶器以灰陶为主,⿊陶⽩陶次之;出现⽐较复杂的意符刻⽂或称刻划符号。就社会性质来说,其早期处于母系⽒族末期,中期已经进⼊⽗系制阶段。晚期⽗权制⾛到尽头,⽒族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23.龙⼭⽂化龙⼭⽂化曾称“⿊陶⽂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器时代⽂化之⼀,因1928年⾸次发现于⼭东章丘县龙⼭镇城⼦崖遗址⽽得名。年代为距今4200—3900年。因地区和⽂化内涵不同区分为不同类型。陶器以灰⿊和⿊陶为主,陶制泥砂为主,夹砂陶次之。⼤部分器表为素⾯,纹饰以弦纹为主。轮制技术普遍采⽤。磨光⿊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是中国制陶史上的的巅峰。⽯器主要有斧、锛、镰、⼑等,也有⾻制、⾓制、蚌制⼯具。⽟器制作精美,镂雕技术⾼超。农业发达,开始⼴泛 42
42种植⽔稻。建筑⽅⾯也出现了台基建筑和⼟坯建筑。⾦属冶铸是突出成就。早期处于⽗系⽒族公社时期,晚期进⼊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的现象。24.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处⼤型的新⽯器时代遗址,属仰韶⽂化类型。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距今6800年—6300年。遗址总⾯积约5万平⽅⽶,包括居住区、制陶作坊区、⽒族公共墓地三个部分。共发现有房址45处,围栏旧址2处,窖⽳200余处,窑址6处,墓葬250处,⽂化堆积⾮常丰富。遗址墓葬区内的墓葬⽐较集中,按⾎缘关系呈⼀定顺序排列,葬式分屈肢葬和仰⾝直肢葬两种。遗址内出⼟的彩陶器较多,以红地⿊花为主,图案有⼏何形和动植物形象。陶器上还有⾄今仍不可识读的标志符号,可能是中国早期⽂字的雏形。半坡遗址是中国⾸次⼤规模揭露的⼀处保存较好的新⽯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族村落遗址,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57年在此建成了中国⼀个座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25.半坡⽂化新⽯器时代考古学⽂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器时代的仰韶⽂化,发现于今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6800年—6300年,据推测,或圆或⽅的建筑,可能是母系⽒族成年妇⼥过配偶⽣活的住房,住房之间散置许多储藏窖⽳。半坡类型的⼯具⽤⽯、⾻、⾓、陶制成,有开垦耕地、砍劈⽤的⽯斧、⽯锛、⽯铲,收割⽲穗的⽯⼑、陶⼑,加⼯⾕物的⽯碾、⽯磨盘、⽯磨棒等。⽣产以农业为主,发现粟的遗存。主要家畜是猪、狗、鸡,黄⽜可能也已家养。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出⼟许多⽯、⾻镞和⽯⽹坠,还有些带倒钩的鱼叉、鱼钩以及⽯⽭。有⼀种制成颗粒状⿇⾯的陶锉,可能是鞣制⽪⾰的⼯具。陶器以粗质和细泥的红⾊、红褐⾊陶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尖底瓶和钵所组成的⼀套⽣活常⽤器。在圆底钵⼜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认为是中国古代⽂字的渊源之⼀。26.马家窑⽂化新⽯器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的考古学⽂化。得名于⽢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距今约5300—4200年。依据时间早晚⾃下⽽上依次可以分为⽯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类型,和马⼚类型。马家窑⽂化早期阶段可能处在母系制的对偶婚和对偶家庭阶段,晚期已经进⼊⽗系阶段,开始向⽂明时代过度。⽂化遗存以红陶为主,次为橙黄陶和灰陶;多附加堆纹和绳纹;彩陶较为发达,有⿊、红、⽩三⾊,多⼏何图案。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和狩猎。农作物主要是粟。在马家窑⽂化遗址中发现不少家畜⾻骼,有猪、狗、⽜、⽺、鸡等等;还有⼀些野⽣动物,如⿅、野猪、羚⽺、河狸、⽥⿏等。房屋平⾯呈圆形或⽅形,建筑形式以半地⽳式较多,⽽地⾯建筑较少;马⼚的房屋,已经出现双间和多元套间的结构,房屋内部⼀般有储藏物品的窖⽳,这说明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43
4327.齐家⽂化齐家⽂化是是新⽯器时代黄河上游地区的考古学⽂化,因1924年⾸先在⽢肃省⼴河县齐家坪发现⽽得名。距今约4200—3900年,它是在马家窑⽂化的基础上发展⽽来,分布范围⽐马家窑⽂化分布范围⼴。房屋遗存⼤多是⽅形或长⽅形的半地⽳式建筑,屋内⼤多有⽩灰⾯铺设的居住⾯,房屋中间有⼀个圆形的灶,门道⼀般朝南。齐家⽂化时期的农牧业、制陶业及其他⼿⼯业都有较⼤的发展,尤其冶铜业的发展,反映⽣产⼒⽔准有了显著的提⾼,是齐家⽂化的⼀个重要特征。有红铜和青铜两种,有冷锻也有冶铸。出现迄今为⽌发现最早的铜镜。说明齐家⽂化已经进⼊铜⽯并⽤时代,并向青铜时代过度。⽣产⼯具有⽯器、⾻器、铜器,以⽯器为主。陶器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制作⽅法有⼿制和轮制,以⼿制为主。纹饰有绳纹,蓝纹,划纹,印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较少。齐家⽂化的陶罐⼤都有发达的颈部和显著的棱⾓,这是该⽂化的特征。28.喇家遗址(2011年北京⼤学)喇家遗址是中国⼀处新⽯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族⾃治县官亭镇喇家村的黄河⼆级阶地上,⾯积约50万平⽅⽶,2002年被评为全国⼗⼤考古新发现。1999—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进⾏发掘,揭露⾯积3000余平⽅⽶,遗址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是⼀个有变化的聚落形态,其中发现了⼀系列齐家⽂化重要资料及马家窑⽂化局部残迹和⾟店⽂化⼩范围遗存。29.红⼭⽂化红⼭⽂化因⾸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治区⾚峰红⼭后⽽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哈河流域为中⼼,分布⾯积达20万平⽅公⾥,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千年之久。红⼭⽂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性为⾎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陶器共存,磨制⽯器与打制⽯器共存,是兼有细⽯器的新⽯器时代⽂化。其⽟雕⼯艺⽔平较⾼,⽟器有猪龙形饰、⽟⻳、⽟鸟、兽形⽟、勾云形⽟佩、箍形器、棒形⽟等。房址为⽅形半地⽳式,分为⼤型与⼩型。⽜河梁⼥神庙和喀左东⼭嘴的祭坛是其主要遗址。30.⽜河梁遗址中国东北地区新⽯器时代红⼭⽂化宗教祭祀的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发现⼥神庙、积⽯冢群,出⼟⼤型⼥神塑像和猪龙等⽟器,对中国⽂化起源、⽂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科学价值。⼥神庙位于⽜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式,由⼀个多室和⼀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和动物塑像残块;以⼤墓为中⼼的积⽯冢已发现多处,⼤墓四周⽤⼤型⽯块叠筑成规则的⽯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墓,上部封⼟积⽯成坛,出⼟精美⽟器等。 44
4431.兴隆洼⽂化辽河流域新⽯器时代中期⽂化。因内蒙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西元6200—5400年间。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伦河、⽼哈河和教来河以及⼤凌河流域。主要遗址包括⽩⾳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垫头遗址。兴隆洼⽂化的房址多长⽅形或⽅形半地⽳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多在房址附近。聚落外有环濠,有⼤量的居室葬。陶器烧成温度低,多⼿制。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器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发现有细⽯器。⼆、论述题1.什么是新⽯器时代/简述新⽯器⽂化的主要特征/简述新⽯器时代的主要特征(1)从整体上来看,新⽯器时代是以磨制⽯器为标志的,由于农业发明,⼈们开始⾛向定居,畜牧业和原始⼿⼯业也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制陶。具体的来看,新⽯器时代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化⾯貌又各有特征。(2)新⽯器时代早期阶段(距今12000—8000)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前陶新⽯器时期,后期是有陶新⽯器时期。这⼀时期打制⽯器还占主导地位,少量磨制⽯器只是局部磨光。⽯器中已出现农业⽣产⼯具和⾕物加⼯⽤具,像砍伐器、⽯斧、⽯锛、磨盘和磨棒等。陶器⽕候较低,质地粗疏,吸⽔性强,多是圜底器和平地器,不见三⾜器和圈⾜器。华南地区⼤都是夹砂绳纹陶。农业主要以⼑耕⽕种为主,多饲养⽜⽺等草⾷动物。(3)新⽯器时代中期阶段(距今8000——5000)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阶段,陶器制作仍以⼿制为主,未出现轮修;器壁较厚且厚薄不均、器形不规整;前期陶系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数量少;器形多是圜底器和平地器。后期慢轮修整普遍出现,陶器形制⽐较规整,陶壁厚薄均匀,泥质陶⽐例增加;器形出现圈⾜器、三⾜器,彩陶在这⼀时期普遍出现。⽯器多以磨制为主,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器普遍存在,器形有⽯铲、⽯耜、⽯锄等翻⼟⼯具。农业已由⼑耕⽕种发展到锄耕农业,猪作为主要家畜普遍⼤量被饲养。(3)新⽯器时代后期阶段(距今5000——4000)也可分为前后两期,陶器制作前期出现轮制,后期极为普遍。器形规整、浑圆、胎壁薄,尤其是龙⼭⽂化的蛋壳陶是轮制陶器的精品。陶器主要以灰、⿊陶为主,彩陶趋向衰落。陶器的形制出现极具特⾊的斝(jiǎ)、⿀、鬶(guī)等袋⾜炊器。⽯器磨制精致,器形变⼩,穿孔⽯⼑、⽯镰等收割⼯具普遍使⽤。太湖流域良渚⽂化和粤北⽯峡⽂化还发现有礼器性质的⽟琮、⽟璧、⽟瑗、⽟斧等随葬品。农业上,中原及周边各地区晚期都进⼊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经进⼊犁耕阶段。但是北部沙漠草原和岭南地区,农业还不很发达,渔猎经济占主导。2.试论中国新⽯器时代的主要⽂化成就(17年湖⼤)综观中国的新⽯器时代,⽣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发展,重⼤发明和成就很多,物质⽂化达到了较⾼的⽔平。现择要列举以下⼏个⽅⾯:(1)原始农业得到长⾜发展 45
45在黄河流域,适应黄⼟地带的⾃然环境,新⽯器时代早期就主要种植了耐旱作物粟和⿉。长期成为华北居民的主要⾷粮。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候温暖湿润。从较早的河姆渡⽂化开始,各种不同类型的⽂化都以稻作农业为主。中国新⽯器时代的粟、⿉、稻等粮⾷作物,在世界作物栽培史上居于突出的地位。其他如农业⼯具、耕作⽅式等,也不断有所改进。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之⼀。(2)⼴泛饲养家畜在整个新⽯器时代,⽆论南北,都以饲养猪、狗等家畜为主,并且具有与定居农业密切结合的性质。鸡和黄⽜,早在磁⼭⽂化中可能已是家养的动物。家⽺遗骸在马家窑⽂化中经常出⼟。⽔⽜的驯养当以南⽅为较早。河姆渡⽂化发现有较多的⽔⽜⾻。⾄今新⽯器时代的马⾻只有零星发现,家养可能较晚。⼀般认为,⾄迟在龙⼭⽂化阶段,从总体上说,猪、狗、⽜、⽺、马、鸡,古代⽂献中的所谓“六畜”已基本齐备。(3)制陶⼯艺不断进步世界上不少地区进⼊新⽯器时代,是先有农业、畜牧业,然后才有陶器。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制陶⼯艺⾸先发达于中原地区。陶器成形是从⼿制、慢轮制过渡到轮制,陶窑有横⽳式和竖⽳式两种基本结构。⼭东龙⼭⽂化的蛋壳⿊陶,以其胎薄质细、⽕候甚⾼、造型优美⽽显⽰出最为⾼超的⼯艺技术。东南地区的硬陶⽕候⾼达1100℃,表明这个地区新⽯器时代晚期的陶窑结构和⼯艺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4)制⽟⼯艺的兴起在中国的新⽯器时代晚期,以⼭东龙⼭⽂化、良渚⽂化、⽯峡⽂化、红⼭⽂化等为代表,制⽟⼯艺相当兴盛,甚⾄可能已成为独⽴的⼿⼯业部门。特别是良渚⽂化的⼤型⽟琮、⽟璧,制作精美,规格定型,雕刻有繁缛的兽⾯纹饰。它们多出⼟于⼤、中型的墓葬⾥,具有贵重礼器的性质。璜、玦、琮、璧等,商周以后得到进⼀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明的⼀项重要内容。(5)早期铜器的问世在新⽯器时代的龙⼭阶段,如黄河流域的河南龙⼭⽂化、⼭东龙⼭⽂化和齐家⽂化中,在多处地点发现了⼩件铜器、炼铜⽤的坩锅残⽚、铜渣等。质料以红铜器为主,少数是分别掺锡、铅或兼有锡、铅的青铜器。主要属于⼩型的⼿⼯⼯具、⽣活⽤品和饰物。当时铜器的制造⽐较原始,使⽤并不普遍,但更为以后的⼤量使⽤准备了条件。结合早商青铜器的存在,表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冶⾦发展中⼼之⼀。(6)建筑技术⽇趋提⾼建筑中⼤量的是⼈们居住的房屋,⼤体有横⽳窑洞、半地⽳、地⾯营造和架空居住⾯的⼲栏式建筑⼏种形式。半地⽳式和地⾯建筑属于⼟⽊混合结构,墙体多为⽊⾻泥墙,后来出现相当进步的⼟坯墙。间架形式有单间、套间以⾄连间之分。其中许多建筑技术和传统,在商周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河姆渡发现的⼲栏式房屋,是为适应南⽅多⾬潮湿环境⽽出现的⼀种榫卯⽊结构建筑,显⽰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7)⼩型城堡的出现 46
46早在仰韶⽂化时期,如半坡、姜寨聚落遗址的外围,便挖掘有壕沟,这是⼀种⽐较简易的护围设施。⾄龙⼭⽂化阶段,新出现了以夯⼟版筑或⽯块垒砌的围墙,形状较为规整,⼯程规模也⽐过去⼤为提⾼。上述⼩型城堡主要是为了加强防御,它是与原始社会末期战争的频繁和剧烈相联系的。(8)发达的原始艺术和符号中国新⽯器时代的艺术创作往往与⽇常⽤品相结合。绘画主要表现在彩陶和彩绘陶上。特别是仰韶⽂化和马家窑⽂化的彩陶,⼗分发达,其他如红⼭⽂化、⼤汶⼜⽂化、⼤溪⽂化等,也数量不等地存在,这种装饰艺术⼀度成为中国新⽯器时代原始艺术的主体。绘画、塑像和雕刻的内容,包括有⼈形、禽兽、鱼⾍、花草以及各种⼏何图案等。各种单体符号常见于陶器上,以仰韶⽂化、马家窑⽂化为最多,在有的⽂化中,个别符号很可能已是⽂字的萌芽。3.简述新⽯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主要考古学⽂化(17年湖⼤、11年中⼤)新⽯器时期的长江中游⼤概经历了如下⽂化阶段:彭头⼭⽂化、皂市下层⽂化、城背溪⽂化、⼤溪⽂化、屈家岭⽂化、⽯家河⽂化。各⽂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1)彭头⼭⽂化①房屋分⼤型地⾯建筑与⼩型半地⽳式房屋两种。②墓葬墓坑⼩⽽浅,有⽅形、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③陶器多红⾊或褐⾊,有红⾊陶⾐。④⽯器分为细⼩⽯器、⼤型打制⽯器和磨制⽯器三类。⑤⽔稻遗存的出⼟,说明距今⽔稻的栽培已越过了选育、驯化阶段,进⼊到稻作农业的诞⽣阶段。(2)皂市下层⽂化①⼈们对居址位置的选择多着眼于发展农业。②⽯器共分三类,即⼤型打制⽯器、燧⽯⼩⽯器和磨制⽯器,以⼤型打制⽯器和燧⽯⼩⽯器的数量最多。③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的⽐例远⼤于夹炭陶,⽽泥质红陶和泥质红褐陶的数量⽐彭头⼭⽂化增多。(3)城背溪⽂化陶器主要⽤泥⽚贴筑法成型,器型以圆底器为主。(4)⼤溪⽂化①长江中游的先民的经济⽣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稻,饲养家畜(猪、⽜、⽺)。②⽣产⼯具以⽯器为主,有少量⾻器和⽊器。③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陶的数量很少;晚期以⿊陶为主,灰陶次之。④房屋有圆形半地⽳式建筑,也有圆形、⽅形、长⽅形的地⾯建筑。⑤墓葬⼤都是⼀次葬,⼆次葬少见,⼤多数为头向南;葬式有仰⾝直肢葬、屈肢葬、俯⾝葬。(5)屈家岭⽂化 47
47①早期:a.早期的⽯器磨制得⽐较粗糙,许多⽯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的痕迹。b.陶器以灰⿊陶为主,灰陶次之。c.墓葬头向东北,随葬品⼤都为⽇⽤陶器,也有随葬⽣产⼯具的,如⽯铲、⽯锛等。②中期:a.房屋遗址发现得⽐较多,按房屋的平⾯形制可分为长⽅形单间、长⽅形双间、圆形单间等。b.⽣产⼯具以⽯器为主,⾻器和陶器较少。c.陶器以灰陶为主,⿊陶次之,红陶很少。d.墓葬⼤都是“散葬”、“单⼈葬”,也⽆多⼈⼆次合葬墓。③晚期:a.⽯器有中、⼩型上窄下宽的长⽅形⽯斧、弧背长⽅形双孔⽯⼑、三棱锥形和三棱圆柱形有铤⽯镞。b.彩陶纺轮数量增多,形制变⼩,彩纹多作太极图式和对称的双弧线中夹斜线的图案。c.陶器以灰陶为主,但红陶的数量较中期增加。(6)⽯家河⽂化①陶器以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多,有少量泥质红陶。②纹饰以篮纹最多,其次是绳纹和叶脉纹。③墓葬中⼀部分有⼆层台,墓坑和⼈⾻⽤胶泥封填,葬式多为仰⾝直肢葬。4.简述新⽯器时代长江下游的主要考古学⽂化(结合名词解释⾃⼰丰富)长江下游地区的新⽯器时代⽂化主要有薛家岗⽂化(安徽江淮地区)、北阴阳营⽂化(江苏宁镇地区),以及太湖流域的马家浜⽂化、崧泽⽂化、良渚⽂化。在杭州以南的宁波⾄绍兴⼀带有⼀种属新⽯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化。薛家岗⽂化距今约5000年,北阴阳营⽂化距今6000—5000年,马家浜⽂化6900—5800年,崧泽⽂化5300—5000年,良渚⽂化5000—3700年。5.简述新⽯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主要考古学⽂化(结合名词解释⾃⼰丰富)(1)黄河上游该区界定于青海东部、⽢肃的洮河流域、渭河上游和河西⾛廊的东部、宁夏的南部,这部分⼤致可以划归为⼀个⽂化区系。①该地区的新⽯器⽂化主要有马家窑⽂化(⽯岭下、马家窑、半⼭、马⼚类型)和齐家⽂化。马家窑⽂化绝对年代为距今5300年—4200年;齐家⽂化绝对年代为4100年—3600年,属于新⽯器时代中期晚期⽂化。②在⽢肃东部的秦安⼤地湾遗址,含半坡类型因素的⽂化层之下压着⼤地湾⼀期⽂化层。⼤地湾⼀期⽂化时代相当于关中、豫西和晋南的⽼官台⽂化。(2)黄河中游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中、晚期⽂化,⼤致可以分为三个⼩的⽂化区系: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豫中及周围地区;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①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其⽂化主要包括:⽼官台⽂化—仰韶⽂化(半坡、史家、庙底沟、半坡晚期类型)—庙底沟⼆期⽂化—客省庄⼆期⽂化、三⾥桥⼆期⽂化及陶寺类型。⽼官台⽂化距今 48
48约8000—7000年,属新⽯器时代中期前期⽂化;仰韶⽂化距今约5000—3000年,属于新⽯器时代中晚期⽂化。②豫中及周围地区,其新⽯器时代⽂化的发展序列是:裴李岗⽂化—⼤河村⽂化—秦王寨类型—王湾类型即王湾三期。③豫北、冀南和冀中地区新⽯器时代⽂化的发展序列是:南庄头类型⼀磁⼭⽂化—后岗⼀期⽂化—⼤司空⼀期—后岗⼆期。磁⼭⽂化发现以前,后岗⼀期⽂化和⼤司空⼀期⽂化被称为仰韶⽂化的两个地⽅类型,即后岗类型和⼤司空类型;磁⼭⽂化发现后,⼀些研究者认为,后岗类型是磁⼭⽂化的发展,应将其归⼊磁⼭⽂化系统。磁⼭⽂化和裴李岗⽂化时代相当,约距今7000年,属于新⽯器时代中期的前期阶段。(3)黄河下游下游的新⽯器时代⽂化,⼤致可以分为前后相承袭的四种⽂化,即后李⽂化、北⾟⽂化、⼤汶⼜⽂化和龙⼭⽂化(典型龙⼭⽂化)。在龙⼭⽂化之后出现的是⼀种进⼊青铜时代的岳⽯⽂化。他们的测定绝对年代是:后李⽂化8500—7500年;北⾟⽂化7400—6400年,它们属于新⽯器时代中期的前阶段。⼤汶⼜⽂化6300—4200年,属新⽯器时代中期的后阶段;龙⼭⽂化4200—3900年,属于新⽯器时代晚期的⽂化遗存。6.良渚⽂化的发现与研究(2012年⼭东⼤学)良渚⽂化是为长江下游地区新⽯器时代考古学⽂化。1936年发现浙江余姚良渚遗址,1959年提出该⽂化的命名。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良渚⽂化的时代约距今5000到3000年。各遗址出⼟的丰富遗物代表了长江三⾓洲⽯器时代末期的⽂化发展⽔准。(1)⽣产⽣活⼯具制作⽅⾯⽯器磨制精细,出现犁形器、耘⽥器等先进⼯具。陶器普遍轮制,器形规整,胎薄⽽坚硬,⼯艺之精为同时代罕见。农作物主要为粳(jīng)稻、籼稻。⼿⼯纺织业发达,发现中国最早的芒⿇织品实物。房屋为⼲栏式建筑。墓葬差异悬殊。在良渚⽂化时期,稻作⽣产已相当发达,从出⼟的⼤量三⾓形⽯犁等农具看,良渚⼈已摆脱——⽷产——锹的箱耕⽽率先迈⼊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系⽒族社会末期。(2)社会⽣活⽅⾯在良渚⽂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犁耕稻作时代;⼿⼯业趋于专业化,琢⽟⼯业尤为发达;⼤型⽟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墓与平民⼩墓的分野显⽰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器物上的“原始⽂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字的前奏。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系⽒族社会末期。(3)良渚⽂化的⽟器与陶器良渚⽂化发展分为⽯器时期、⽟器时期、陶器时期。其中,⽟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化和精神⽂化的精髓。同时,良渚⽂化以⿊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途分明,尤其是⿍、⾖、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化特⾊的器物群。•良渚⽂化时期,⽒族社会已⾛上解体的道路。良渚⽂化显⽰了长江三⾓洲原始社会末期的物质⽂化发展⽔平,丰富了中国新⽯器时代考古内容。 49
496.简答龙⼭⽂化发现的意义(1)龙⼭⽂化龙⼭⽂化曾称“⿊陶⽂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器时代⽂化之⼀,因1928年⾸次发现于⼭东章丘县龙⼭镇城⼦崖遗址⽽得名。年代为距今4200—3900年。因地区和⽂化内涵不同区分为:⼭东龙⼭⽂化、庙底沟⼆期⽂化、陕西龙⼭⽂化、河南龙⼭⽂化、龙⼭⽂化陶寺类型等。陶器以灰⿊和⿊陶为主,灰陶次之,也有少量红褐陶,陶制泥砂为主,夹砂陶次之。⼤部分器表为素⾯,纹饰以弦纹为主。轮制技术普遍采⽤。磨光⿊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是中国制陶史上的的巅峰。⽯器主要有斧、锛、镰、⼑等,也有⾻制、⾓制、蚌制⼯具。⽟器制作精美,镂雕技术⾼超。农业发达,开始⼴泛种植⽔稻。建筑⽅⾯也出现了台基建筑和⼟坯建筑。⾦属冶铸是突出成就。早期处于⽗系⽒族公社时期,晚期进⼊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的现象。近年在西安附近发现该⽂化晚期的甲⾻⽂。(2)龙⼭⽂化发现的意义龙⼭⽂化时代,农牧业和⼿⼯业均达到了较⾼的⽔平,社会财富增加,掠夺战争繁多,上层建筑领域发⽣巨⼤的变⾰,设防城堡的普遍出现,对⽴阶级的产⽣,礼器以及体现奴⾪主阶级意识形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问世,⽂字符号的发展,都反映了龙⼭⽂化开始跨⼊⽂明时代的门槛,龙⼭⽂化是夏商周的起源,龙⼭⽂化的先民是现代汉族⼈的重要祖先。补充论述题1.简述⼆⾥头⽂化的内涵与性质(2012年⼭东⼤学)(1)⼆⾥头⽂化概述⼆⾥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中国夏朝⽂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处规模宏⼤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2)⼆⾥头⽂化的内涵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出⼟器物的变化,现在⼀般将⼆⾥头⽂化分为四期。临汝煤⼭及⼆⾥头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表明,⼆⾥头⽂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化与郑州⼆⾥岗期商⽂化之间。依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的年代数据,⼤致为公元前2010年⾄公元前1625年之间。 50
50(3)⼆⾥头⽂化的特征①⼆⾥头⽂化的陶器特征。⼆⾥头⽂化四期陶器变化较明显:a.第⼀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陶占⼀定⽐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格纹、细绳纹。b.第⼆期陶器⿊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格纹明显减少。前两期的器形多为折沿、⿎腹、⼩平底。c.第三、四期陶器颜⾊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格纹基本绝迹。在第三期中,⼀、⼆期常见的⿍、深腹盆、甑(zèng)等沿⽤,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斝、卷沿圜底盆、⼤⼜尊、⼩⼜⾼领瓮等与商代⼆⾥岗期遗物⼗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物在第四期中出现得更多。②⼆⾥头⽂化的⽣产特征。⼆⾥头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器,如⽯铲、⽯镰数量较多,⽯斧、⽯锛、⽯凿也常见。另有蚌铲、蚌镰、⾻铲等,也使⽤⽊⽾耜⼀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等。因农业⽣产较发达,产品有⼀定的剩余,饮酒之风较盛,平民墓中也多见觚、爵等酒器随葬。③⼆⾥头⽂化的居住特征。居址主要有半地⽳式、地⾯式和窑洞式三种。平⾯表现为圆形、⽅形圆⾓和长⽅形等。⼀船居室直径3⽶左右,⾯积较⼤的长⽅形居址长约10⽶,宽约5⽶,中间有隔墙。居址墙壁、地基皆经夯打。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井等遗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头⽂化中已经出现了⼤型宫殿建筑。④⼆⾥头⽂化墓葬特征。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头⼀、⼆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从墓室⾯积的⼤⼩及随葬品状况看,⼆⾥头⽂化墓葬⼤体可分三类:⼀类墓室稍⼤,随葬品中有青铜器;⼆类墓室⼩,随葬品只有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墓坑。⼆⾥头⽂化墓葬的葬制,与同⼀地区新⽯器时代晚期墓相⽐,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是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个别墓还出有铜爵,这是⼀种酒器,也是奴⾪主统治阶级使⽤的青铜礼器之⼀。2.东汉铜镜分期(2014年中央民族⼤学)东汉铜镜可分为早、中、晚三期。(1)东汉早期该时期基本继承新莽时期铜镜的风格,继续流⾏鸟兽或四神博局镜。镜上饰流云、波折、锯齿纹,镜背分为四区⼋等分,布置四神、鸟兽、⽻⼈等。新莽时出现的变形四叶纹镜逐渐流⾏。此外铭⽂镜也逐渐增多,铭⽂加长,如官营作坊的“尚⽅镜”,和民营作坊的“姓⽒镜”。(2)东汉中期该时期开始出现了“轴对称式”布局纹饰的铜镜,纹饰仍以奇禽异兽为主,左右对称布置,铭⽂上下组成⼀词或⼀句,铭⽂两侧各⼀夔凤夹钮对称;又有浮雕式神兽镜和画像镜,这两式镜中,西王母表现得最多;还出现记⽇镜,如传世“神兽镜”。(3)东汉晚期 51
51该时期仍然流⾏神兽镜、画像镜,且开始出现重列式神兽镜,神像⾃上⽽下⼀段⼀段分层排列,好像开凿在壁上的层层佛龛(kān),有三段、五段等形式。3.简述汉朝南阳地区画像⽯的主要特征(2013年四川⼤学)(1)西汉晚期西汉晚期,南阳画像⽯仅刻于墓门,内容为门阙、楼阁和门吏,有少量的历史故事,技法为阴刻法和凹⾯刻。到了新莽时期,扩展到了内室,内容以车骑出⾏,墓主⽣活和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始出现神话故事,技法为浅浮雕。(2)东汉早期东汉早期的南阳画像⽯数量减少,仅有少量乐舞,仙⼈图等,门额上有仙禽神兽。东汉中期,以仙禽神兽为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纹,技法为浅浮雕。(3)东汉晚期东汉晚期的南阳画像⽯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仅在⽯梁头部⽤透雕法,第⼀期画像雕制较粗,朴拙呆板;第⼆、三期具有雄浑豪放的独特风格。4.汉代画像⽯、画像砖、壁画和帛画的发现与研究•画像⽯(1)考古中所见的汉代画像⽯常见于⽯质建筑物或葬具上,如⽯材建造的阙、祠堂、墓室、棺椁等等。(2)50年代以后研究主要在以下⼏个⽅⾯:①以⽂献和图像相对照,进⾏画像题材的考释;②将画像⽯作为研究汉代物质⽂化的图像资料使⽤;③从美术⾓度对汉画像⽯的艺术形式进⾏赏析;④画像⽯的考古学研究,确认其时空框架。•画像砖许多汉代墓葬流⾏装饰画像砖,其中以河南、四川发现最为集中。画像砖也画像⽯在材质和制作技术上有较⼤的差别,但是⼆者在图像内容⽅⾯有较多共性,分布地域也有重合,⼆者相互影响。上⽂关于画像⽯的特点也适⽤于画像砖。•壁画汉代墓葬、祠堂壁⾯上装饰的画像⽯、画像砖往往运⽤某些雕塑技术进⾏创作,有⼀定的浮雕效果,但总体来说仍属于⼆维的装饰,有的画像⽯在铭⽂中就⾃称为“画”,所以,画像⽯、画像砖和以彩墨、⽑笔绘制的壁画之间的差别只是材料和制作⼿段的不同,实质上是壁画的不同种类。但是汉代壁画习惯上指的是⽤彩墨和⽑笔绘制的壁画。•帛画1972,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现⼀幅T形帛画,“⾮⾐”。对于汉代帛画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此件“⾮⾐”的讨论上。 52
525.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演变(吉⼤2004)(新⽯器时代到明代)所谓“墓”是指放置⼫体的固定场所,葬”是指处理⼫体的⽅式。中国⾄迟在旧⽯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经新⽯器时代⾄宋元明时期,形制发展显⽰出⼀定的规律性。(1)旧⽯器时代晚期北京周⼜店⼭顶洞⼈遗址发现最早埋葬,⼭顶洞的下室为公共墓地,⼫⾻旁发现撒有⾚铁矿粉,表明已有灵魂不灭思想。(2)新⽯器时代墓葬已有⼀定形制,多为长⽅形或⽅形竖⽳⼟坑墓,仰⾝直肢为主,⼀般都有随葬品。以中原地区为例:裴李岗⽂化墓葬均为竖⽳⼟坑,头南脚北,多有随葬品;仰韶⽂化出现有⼀次葬、⼆次葬、同性合葬、幼童瓮棺葬等;龙⼭⽂化时期,出现男⼥合葬墓,随葬品差异⼤,表现出⽗系⽒族社会已经有了阶级意识的萌芽。(3)夏商周时代夏商时期墓葬出现青铜随葬品,等级差别更为明显。商代墓葬形制有⼤、中、⼩型墓以及⾮正常埋葬者。⼤中型墓多有斜坡墓道,有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有棺有椁,墓中有殉葬以及⼤量随葬品,墓底腰坑埋⼈或狗。西周春秋墓制⼤都仅有长⽅形的墓室,⽆墓道,设有车马坑。出现夫妻“异⽳合葬”的制度,贵族墓等级制度明显,以列⿍列簋制为代表。(4)战国秦汉时代①战国时期墓制形制分三种:是多重棺椁的⼤型墓葬,有的封⼟上建有享堂,仍有少量殉⼈;⼀种是单棺单椁陶器墓;⼀种是棺椁不全的⼩型⼟坑墓;葬式仍为仰⾝直肢为主,关中秦墓多屈肢。②秦代墓葬已确定的很少,多为洞室墓,随葬品中多具有茧形壶、蒜头壶。③西汉初期流⾏竖⽳⼟坑⽊椁墓和单棺空⼼砖和洞室墓,⼀般棺椁并⽤,随葬品多珍贵器物。中期出现⼤型的横⽳空⼼砖室墓(崖墓)和穹窿顶的砖室墓,⼤型墓室墓制仿造地上建筑,⼀般有棺⽆椁,多随葬漆器和陶制明器;西汉末年出现⽯室墓(画像⽯墓),陶质明器更为盛⾏。④东汉前期流⾏单穹窿顶砖室墓,后期流⾏双穹窿顶墓和横前室墓。此外东汉还有不少的壁画墓、画像⽯墓、画像砖墓等。(5)魏晋南北朝东汉时的画像⽯墓已不多见,上层墓葬多为双室或多室的砖室墓,中⼩型墓多是单室⼟洞墓。北魏出现天井,壁画墓盛⾏。随葬陶制明器、瓷器数量增多,主要类型有家内侍佣、模制明器、⽣活⽤具、镇墓兽等。北魏后期,流⾏⽅形有盖的⽯质墓志。从此以迄隋唐,乃成定制。(6)隋唐五代隋唐中原地区墓葬多为砖室墓和⼟洞墓,有斜坡墓道或竖井式墓道,带天井。⼤型墓前⾯有封⼟堆和⽯像⽣和⽅形有盖⽯墓志。王陵多以⼭为陵,少数为筑⼟为陵,陵前⽯像⽣⾃乾陵后形成定制。皇亲宠⾂多⽤长斜坡带天井双室墓,余者以⾝份之别⽤长斜坡带天井单室墓及不带天井单室墓。⼤型墓多有精美出⾏、宫廷⽣活的壁画。有官品的墓葬随葬品⼀般以镇墓佣、仪仗佣、侍佣,⽆官品者多以镇墓佣和⽣活⽤具为主。唐中期后,墓的构造简化,墓室的规模缩⼩,随葬品也⼤量减少。(7)宋元明时期 53
53宋元明时期,王陵墓制⼤体已经定型,⼀般的墓葬以仿⽊结构为主,多为砖室墓、⽯室墓和⼟坑墓,随葬品除⽇常⽤具外,还有神煞俑和仆侍俑。宋墓以砖室墓最多,墓顶为四⾓攒尖顶或穹窿顶,采⽤夫妇合葬式,墓内多⽤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另外还有圆形墓和多⾓形墓。元墓结构⽇趋简化,多为简单的长⽅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明代墓葬多是砖或砖⽯结构券砌,贵族墓葬建有殿堂和⽯刻雕像。6.谈谈考古学的作⽤,你为什么学习考古学(1)考古学是以实物资料来研究⼈类古代历史的⼀门科学,它以古代⼈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借助⼀定考古学⽅法和⼿段,旨在还原历史真相,探寻⼈类历史发展过程。考古学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实物资料,所获资料经过室内整理,再编写成发掘报告和综合性研究资料才能成为研究的资料。具体的来说考古学的作⽤和意义有:①补史,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存在⼤量的空⽩和缺环,单靠⽂献资料来研究是不⾜的,还要靠考古学研究成果来补充。尤其是对于史前时代和传说时代的研究,主要是靠考古学的研究发现来实现。②证史,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许多典籍中的史实记载不明,有些还被扭曲,考古学的研究在⼀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澄清事⾮,证实史实的作⽤。如王国维等⼈从甲⾻⼘辞中发现商王世系与《史记·商本纪》中记载相互印证,并由此总结出⼆重证据法。③考古学可以为其他的学科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像农业史、畜牧史、陶瓷史、建筑史、纺织史、⾦属史、美术史、医药史、天⽂史以及中外关系史等⽅⾯的研究,使这些研究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取得新成果。④考古学的研究可以为继承历史⽂化遗产,为今天的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服务。历史⽂物是⽂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扬民族⽂化,国民教育和增强民族⾃豪感具有重要作⽤。(2)我为什么学习考古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最终⽬的⼀致,都是为研究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稽古以鉴今”,探索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的社会服务。但历史学有其本⾝的缺陷,⽽考古相对于历史,可以通过古代⼈类遗留下的遗迹、遗物最为真实客观的反映历史,还历史⼀个最为真实的⾯貌。没有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既⽆法更为真实的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进程,⽆法进⼀步发掘中华⽂化的巨⼤魅⼒。我喜欢中国古代历史,⽽考古学就是发现历史最直接的钥匙,同时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都是中华历史⽂化的重要载体。7.简述考古学和历史学关系(结合第⼀章论述T8)考古学和历史学虽然都为⼀级学科,各⾃独⽴。但是两门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能偏废。它们研究的都是以⼈类社会的历史为⽬标,都属于“时间科学”,只是研究的对象不同,所⽤的资料和⽅法不同。所以考古学与历史学⼆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考古学帮助补充或印证⽂献资料。考古资料可以补充⽂献记载之不⾜,研究史前史重建完全依赖于史前考古。如郭沫若先⽣根据半坡遗址出⼟的陶⽂符号,断定殷墟甲⾻⽂并不是我国最早的⽂字就是⼀个实例。 54
54(2)考古学还可以改变史家某些陈说。如中华民族⽂化摇篮的问题,由于发现了河姆渡等⽂化遗址,证明在⽐仰韶⽂化更早的时候,长江流域已经有了先进的耙(bà )耕农业,说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极⼤地推进了中国⽂明发源问题的研究。(3)引发历史研究⽅法论上的变⾰。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传⼊中国,就在历史研究中担当着“重建古史”“和“证经补史”的重任,引发研究⽅法上的变⾰。王国维更是总结性地提出地上和地下材料相结合的“⼆重证据法”。(4)考古资料可以扩⼤史学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出新的史学分⽀学科。考古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有特⾊的研究领域,如⼈类起源、农业起源、⽂明起源、居址与墓葬、宗教信仰、埋葬习俗与社会分层结构以及社会⽣产组织结构等。(5)历史学对考古学的影响也不容⼩视,历史学要通过考古学得到印证与检验,⽽考古学则要以历史⽂献记载作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在上升到研究层⾯时也需要借助历史学做诠释。•考古学与历史学已出现整合趋势,考古学与历史学既有区别更有联系,我们要加紧对其关系的认识,避免认识的⽚⾯性,促进中国历史科学的现代化进程。8.宋代⾦银器的特点(1)造型别致精巧,花式多样。胎体轻薄,流⾏多曲形、多瓣形、多棱形。宋代银盘出现并流⾏多⾓形,主要有三⾓形和⼋⾓形盘。(2)构图别致,题材⼴泛。以寓意繁荣幸福和美好吉祥的纹样最为盛⾏。纹样不再是图案化的装饰,更具有写实性。有的装饰花纹⽣活情趣浓厚,有的还有具体的内容、有特定的故事情节。(3)器类⼤众化,⽇常⽤品增多,多成套⽤具⽽且同类器物⼤量重复。此时⾦银器已批量⽣产以满⾜⽇常⽣活需求。妇⼥⽤的梳妆⽤具、⾸饰等出⼟较多,形制和装饰内容反映了当时市民的⽣活情趣和社会风俗。(4)⼯艺制作有新成就。器物制作采⽤双层、重瓣、⾼浮雕等新⼯艺。器⽫做成双层是宋代⽐较流⾏的⼯艺。重瓣的做法也别具⼀格。⾼浮雕是北宋以后特别是南宋时期颇具特⾊的装饰⼿法。镂孔技术更加精致,并与其他技法结合使⽤。(5)仿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与纹样的器物增多,与宋代⾦⽯学的兴起有密切关系。(6)佛教⽤品较多。两宋时期塔基中出⼟的⾦棺银椁较多,还出现了银制的塔、佛、僧⼈及寺院建筑模型、舍利瓶、葫芦瓶、净瓶等。(7)流⾏⽂字铭刻。宋代⾦银器纪年款识很少,打印或錾刻产地、⼯匠名增多。与宋代铜镜上的铭⽂有相似之处,显⽰出当时商品经济已⼗分繁荣。 9.简述东周⽟器的特点(1)春秋时期春秋⽟器以诸侯⽟器为主,早期仍继承西周⽟器做⼯,但器型更加⼩巧,纹饰更加细密,盛⾏夔龙⾸纹、 涡纹等,浅隐起为主。组⽟佩在“⽟德”观念指导下,随着原料质地的多样化,组合形式由简 55
55到繁,花样翻新。动物纹饰写实性增强,更加贴近⽣活,幻想的、神秘的成分减少。春秋⽟器还讲究对称,如成双佩戴的⽟虎,后来演化成虎符。(2)战国时期战国⽟器的代表是湖北随州曾侯⼄墓。曾侯⼄墓所出⽟器品质更加精湛,纹饰以云纹为主,采⽤隐起、镂空、阴线、单⾯或双⾯雕等多种⼯艺⽅法。战国时⾦⽟复合材料也得到运⽤,体现了战国⽟器⼯艺的创新。(3)综述综观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器,与西周的相⽐,器型更加繁缛,在装饰上将整体肢解,局部加以抽象化,演变为细密的⼆⽅连续或四⽅连续图案。10.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及意义•发现(1)地理位置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秦兵马俑坑即发现于皇陵东门⼤道的北侧。据⽂献记载,兵马俑坑始建于秦初,终于秦末农民起义。⽬前发现四个俑坑,推测这批兵马俑为送葬军阵的模拟。已发掘的部分出⼟有武⼠俑、⽊质战车、陶战马、青铜兵器及车马器等等。(2)兵马俑兵马俑所发现的兵种包括骑兵、步兵、车兵,反映的秦军编制为,战车兵和依附于它的步兵为作战主⼒,骑兵仍处于从属地位。出⼟的兵器除少量铁镞外,多为青铜铸造,包括有短剑、盾甲、⼽、⽭、马具等,展现了秦军的真实装备。•意义(1)军事价值不但出⼟俑的数量巨⼤,⽽且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2)历史价值这些俑⼤⼩同真⼈真马,制作复杂。兵俑的⾝份不同,装束不同,是研究秦代服饰的重要资料。兵马俑的出⼟对研究秦始皇陵的丧葬制度有重⼤意义。(3)制陶技术陶俑的制作体现出⾮常⾼的制陶技术,并有很⾼的艺术价值。秦俑的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窑烧制,烧成绘彩,⼯艺复杂。烧结的温度约为1000℃,⾼温烧结不变形,⾄今坚硬如青⽯,击之有声。制作的俑形态各异,⾯⽬、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4)冶⾦⼯艺俑坑出⼟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表⾯⼤多作过铬盐氧化处理,表层有⼀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防腐能⼒强。这些在世界上都是⾮常先进的技术,在冶⾦⼯艺中⾄今仍有⾮常⾼的应⽤价值。(5)秦始皇兵马俑是⼈类⽂化杰出代表,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奇迹“。 56
5611.试论述⼴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意义•发现(1)遗址位于川西平原东部,⾯积约12平⽅公⾥。(2)发现⽂化遗存包括从新⽯器时代晚期⾄夏商时期的遗存,分四期:第⼀期⼤致在新⽯器时代晚期,第⼆期⼤致在夏⾄商代前期,第三期相当于商代中期,第四期⼤致在商末周初。(3)第⼆、三期陶器以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器形有⼩底罐、圈⾜盘、壶、觚、瓶、杯等。纹饰有粗绳纹、⼈字纹、附加堆纹、云雷纹等。其作风都与中原夏商陶器不同,但也有⼀些器物的形制如盉(hé)、觚与中原夏商器物相似。(4)三星堆遗址为⼀座古城址。①在遗址东、西、南三⾯分布着长数百⽶⾄千⽶宽40余⽶的⽥埂。经试掘后,被确认为城墙。②城内发现遗存最重要的是在南城墙内发现的两个⼤型祭祀坑,坑内埋着⼤批精美青铜器和⽟器等重要遗物。(5)两祭祀坑处于城址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均为长⽅形坑。①两坑内清理出青铜⼈像、⾯具、神树、仪仗及兽形饰件最多,⼯艺精美。②⾦器有⾦仗、⾯罩、⾦箔和⾦料块等。③⽟器有璋、琮、环、壁、⼑、斧礼器和仪仗,琢磨精细,多未雕刻花纹。④其年代,⼀号坑埋葬器物年代在殷墟⼀期,⼆号坑的埋藏年代在殷墟⼀期偏晚阶段或殷墟⼀、⼆期之交。⑤两坑所埋器物有⼈认为它是⼀次重⼤综合祭祀活动的遗存;有⼈认为是同地区的两个不同时期的宗庙⽤器。(6)三星堆出⼟的⼤批青铜器具有浓厚的地⽅特⾊,又有中原殷商⽂化特征。其青铜、⽟器反映早期蜀⽂明有⾼度发展⽔平,平时也反映出中原殷商⽂化对蜀⽂明的发展强烈影响和促进作⽤。•意义与价值(1)三星堆⽂化反映蜀⽂化的基本⾯貌,使⼈们对古蜀国历史和⽂化都有全新的认识,对建⽴起四川地区考古⽂化序列有重⼤意义。(2)三星堆⽂化的发展丰富了长江上游先秦⽂化的内涵,对探索巴蜀古史进程和中国⽂明的起源、形成、发展都有重要价值。(3)三星堆⽂化发现的⼤型夯⼟建筑⼯程、宗祀坑、⾦仗、神坛、神树等礼器,对研究三星堆⽂化的宗教、经济、社会组织及国家形态有重要价值。(4)三星堆发现的⼤批青铜器,有浓厚的地⽅特⾊,又有中原殷商⽂化特征,对研究古蜀⽂明与中原⽂明的⽂化交流有重⼤意义。12.⾦沙遗址的发现及意义•遗址内涵(1)2001年2⽉9⽇,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对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沙遗址组织发掘。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沙遗址分布⾯积在3平⽅公⾥以上,是⼀处⼤型的商周时期蜀⽂化中⼼遗址,可能是古蜀国的又⼀都⾢所在。 57
57(2)考古发掘成果表明,⾦沙遗址是有着⼀定布局结构的。遗址的东部宗教仪式活动区;遗址的中南部是居住区;遗址的中部是居住区和墓地。遗址的北部是进⾏过两次⼤规模发掘的黄忠遗址,该遗址主体遗存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西周时期,应是⾦沙遗址的⼀个重要组成部分。(3)遗址东部出⼟⽟器、铜器、⾦器、⼘甲等重要⽂物700余件。并发现了象⽛堆积坑,⽯璧、⽯璋半成品分布区,成⽚的野猪獠⽛、⿅⾓、象⽛、陶器和美⽯集中分布区等三处重要的遗迹现象。推测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关。(3)中南部发现有⼤量的房屋建筑遗迹、300余个灰坑、30余座墓葬、1座陶窑,出⼟数以万计的陶器、陶⽚和少量的⽟⽯器、铜器、⾦器等。时代约当商代晚期。房址均是挖基槽的⽊(⽵)⾻泥墙式建筑。陶窑均是⼩型馒头窑,是四川省⽬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窑址。(4)中部清理有房屋建筑遗迹和15座墓葬。•发掘意义⾦沙商周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最为重⼤的考古发现,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个政治、经济、⽂化中⼼——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西周时期的都⾢所在。通过对⾦沙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建⽴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化序列和对巴蜀⽂化的深⼊研究以及破解三星堆⽂明衰亡之谜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13.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及意义•发现(1)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2)⼀号墓为利仓之妻⾟追墓,墓主⼫体保存完好,出⼟“妾⾟追”⽅章。⼆号墓为利仓墓,出⼟3颗印章证明其⾝份。三号墓可能是利仓的⼉⼦。(3)马王堆汉墓地⾯上原有⼤⼩相仿的两个⼟冢,东西并列。三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形竖⽳。(4)三墓的墓底和椁室,都塞满⽊炭和⽩膏泥,然后层层填⼟,夯实封固。⼀号和三号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体⼀致,但规模有差别。(5)随葬遗物有⾐物、⾷品、⽵简、漆器、乐器、⽵⽊器、陶器、遣策、帛画等,颇为丰富。•意义(1)它是西汉初期和列侯级汉墓中墓主最明确、保存状况最完好的墓葬,对深⼊研究丧葬制度提供了可靠依据。(2)对马王堆汉墓所包含的⽂化因素进⾏分析,有助于对汉初长沙地区墓葬特点的深⼊认识。(3)⼀号墓⼥⼫的病理学解剖为研究⼥⼫保存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病史和中国医学发展史,提供重要科学材料。(4)出⼟的纺织品和⾐物年代早、数量⼤、品种全、保存好,极⼤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料。⽤作⾐物缘修饰的绒圈锦的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否定了过往误以为唐代以后有或从国外传⼊的说法。 58
58(5)⼤量帛书的出⼟,分为六艺类、诸⼦类、兵书类、数术类、⽅术类和地图类等。其中除《周易》、《⽼⼦》⼆书有全本传世外,绝⼤多数是古轶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史籍资料的⼀次重⼤发现。(6)出⼟的乐器,很多都是⾸次发现的西汉实物,为探讨中国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证。(7)漆器出⼟不少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作坊制造,反映两地⽂化交流密切。器物专题补充1.铜镜演变青铜制成⽤以照容的⽣活⽤具。在世界范围内,铜镜的出现以西亚和中国为最早。据考古发掘所知,伊拉克的基什遗址出⼟的铜镜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伊朗的苏萨遗址出⼟的铜镜为前2300—前2000年,巴基斯坦的印达斯遗址出⼟的铜镜为前2000年左右。中国⽢肃省和青海省齐家⽂化遗址出⼟的铜镜,约为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从青铜时代初期出现铜镜,历经商周、秦汉,以迄明清,长期流⾏,直到近代⼤量使⽤玻璃镜以后,才被取代。据分析,从战国到隋唐,与其他青铜器相⽐,铜镜的锡的含量较⾼,这有利于使镜⾯光亮,宜于映照。世界古代铜镜,⼤体上可分为两⼤系统: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的铜镜,往往为圆形,附有较长的柄;中国的铜镜多为圆形,镜背中央设钮,以穿绦带,没有柄,到了唐宋,才出现有柄的铜镜。中国古代铜镜还⼴泛流传到周围地区。在西亚、中亚、西伯利亚、蒙古⼈民共和国、朝鲜、越南等地,都有中国铜镜的发现。特别是⽇本,⾃弥⽣时代以降,⼤量从中国输⼊铜镜,视为宝物或神器,并在本地仿制。 59
59•意义在考古学上,铜镜的研究有相当⼴泛和重要的意义。各个时代的铜镜都有明显的特征,有的还有纪年铭,因此在年代学上有特殊的作⽤。对铜镜的形制、花纹和铭⽂等的研究,可以了解各时代的铸造技术、⼯艺美术、⼯官制度、商业关系、思想意识,以及对国外的交往等。因此,“镜鉴学”在考古学上成为⼀个专门的课题。早在北宋,《宣和博古图》中就著录了许多传世的古镜。到了清代,《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索》等⾦⽯学书籍又有著录。20世纪以来,专为著录古镜的图录和书籍不断增多,其中以《岩窟藏镜》收集最⼴,品类最多。中华⼈民共和国成⽴后,各类铜镜⼤量发现,出⼟地点明确,在墓葬中的位置及与其他遗物的共存关系清楚,年代可靠。这使得中国古代铜镜的研究进⼊了⼀个新的阶段。(1)齐家⽂化和商代、西周的铜镜①齐家⽂化的铜镜,已发现2枚。⼀枚在⽢肃省⼴河县齐家坪出⼟,直径约6厘⽶,镜背平素⽆纹饰,钮细⼩。另⼀枚在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出⼟,直径9厘⽶,镜背铸出七⾓星形,外围饰栉齿状斜线纹,钮⼩⽽呈圆形。②商代铜镜在河南省安阳西北岗和⼩屯出⼟有5枚,⼤的直径12厘⽶左右,⼩的直径7厘⽶左右。其共同特点是钮较⼤,呈桥形。花纹各有不同,但主要的纹样都是由若⼲平⾏线组成的斜格纹或栉齿状纹。③西周铜镜⾄今共发现2枚,分别出⼟于陕西省的宝鸡市和凤翔县新庄河,均为素镜,直径分别为6.5和7.2厘⽶,钮甚细⼩。从齐家⽂化经商代到西周,中国铜镜始终处在原始状态,形体⼩,制作粗陋,缺乏规格,铸造量也少,但其存在是可以确认的。(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镜①进⼊东周,铜镜的铸造量有所增加。在河南三门峡市和浚县、⼭东临淄、⼭西长治、辽宁宁城、湖南长沙和湘乡等地,都有春秋时代铜镜的发现。但主要仍是⼩型的素镜,制作粗简。个别镜虽有花纹,但纹样稚拙。镜钮较⼤,呈桥形,与商代的有相似处。当时的铜镜仍然没有脱离原始状态。②春秋战国之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铜镜铸造业迅速发达起来,质量也有显著提⾼。镜的形制和花纹已经规格化。镜钮多为细⼩的桥形,已有钮座。镜缘也有明确的形制。镜背花纹精致,其特点是完全采⽤虺龙纹、饕餮纹、兽纹、⽻状纹、涡形纹等青铜容器上的纹饰。战国中期以后,镜的形体增⼤,⼀般直径为⼗余厘⽶。由于铸造量⼤增,多采取铸造“同范镜”的办法,开后世“同范镜”铸造的先例。镜钮普遍为三弦纹的桥形⼩钮,钮座主要有圆形和⽅形两种。除平缘的以外,镜的缘部多为断⾯呈弧曲内凹的。镜背的花纹可分“地⽂”和“主纹”。前者如⽻状纹、涡云纹、雷纹等,仍然是采⽤青铜容器上的花纹;后者如⼭字纹、花菱纹、禽纹兽、蟠螭纹等,则是适应铜镜的特点⽽设计的。③战国时代的铜镜,绝⼤多数为圆形,少数是⽅形。有的镜由镜⾯和镜背分铸配合⽽成,镜背铸出透雕式的兽纹和蟠螭纹。个别的镜则⽤⾦银错出各种⽣动、复杂的花纹,⼗分精致。各地铸铜镜具有⼀定的地⽅特⾊。从考古调查发掘看,战国中晚期,与北⽅的六国⽐相,楚国的铜镜铸造业显得特别发达。(3)汉代的铜镜 60
60①西汉前期的铜镜,花纹虽略有变化,但总的说,仍属“战国式镜”的范畴,不同的是,有些铜镜开始有了铭⽂。当时最流⾏的是“蟠螭纹镜”。有些蟠螭纹镜,在花纹中出现了所谓“规矩形”纹样。②西汉中叶的汉武帝时期,铜镜的形制和花纹出现了显著的变化:A.镜缘⼀般都为平缘,断⾯不再呈弧形内凹;B.三弦纹的桥形⼩钮消失,在⼀度流⾏伏兽钮、蛙钮和连峰状钮之后,普遍流⾏半球状钮;C.战国式镜上常见的“地纹”消失;D.花纹严格对称于镜的圆⾯的中⼼,有的可均称地划分为4区;E.铭⽂增多,有的镜实际上是以⽂字作为主要的装饰。这些变化,使西汉中期出现了真正的“汉式镜”。③从西汉中期到后期,主要的铜镜种类先后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四螭镜”、“重圈纹镜”、“⽇光镜”、“昭明镜”等,后两者是因铭⽂⽽定名的。铭⽂如“见⽇之光,天下⼤明”、“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等,多为三字句、四字句或六字句。当时,随着汉武帝以来⼤⼀统的政治局⾯的进⼀步巩固和发展,在⽂化艺术⽅⾯也更趋统⼀,这使得铜镜的形制和花纹也在全国范围内⼀致化,⼏乎不存在地⽅性的差异。④王莽时期,⼀种新的“⽅格规矩镜”⼤量流⾏。其花纹除镜钮外围的⽅格形和四周的所谓“规矩纹”外,有时还有青龙、⽩虎等“四神”的图像和⼦、丑、寅、卯等“⼗⼆时”的⽂字。这是阴阳五⾏思想在铜镜上的反映。从这时起,有的铜镜铭⽂中有了纪年。⑤东汉前期最常见的铜镜是⽅格规矩镜和连弧纹镜,后者起源于西汉后期的⽇光镜和昭明镜,经过演变,延续到东汉中期和后期。东汉中后期又开始流⾏“兽⾸镜”、“夔凤镜”、“盘龙镜”、“双头龙凤纹镜”,都以图案化的动物为图纹。在长江流域,从东汉中期开始,还出现神兽镜和画像镜。神兽镜以东王⽗、西王母等神像和龙、虎等兽形为主纹;画像镜除神像和兽形以外,还有车马、歌舞、历史⼈物、传说故事等图像。两者的图纹都很丰富⽽复杂,其纹样是浮雕式的,有⼀定的⽴体感。神兽镜和画像镜的出现,使南⽅铜镜与北⽅铜镜开始产⽣了⼀定的差别。在镜的形制⽅⾯,东汉中后期,半球状的镜钮有加⼤的趋向,有的呈扁平的圆形。镜缘除平缘以外,还出现了断⾯呈三⾓形的所谓“三⾓缘”和“斜缘”。镜上的花纹,除对称于镜的圆⾯中⼼的所谓“⼼对称”式的以外,开始出现了对称于镜的圆⾯直径的所谓“轴对称”式的花纹。⑥东汉铜镜的铭⽂,有长短两类。长铭如“尚⽅作竟真⼤巧,上有仙⼈不知⽼,渴饮⽟泉饥⾷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多为七字句。短铭如“长宜⼦孙”、“位⾄三公”,仅4个字。有纪年铭的铜镜也逐渐增多。铭⽂中往往⾔及制镜者,如“尚⽅作竟”、“王⽒作竟”、“青盖作竟”等。“尚⽅作竟”说明系设在⾸都的尚⽅⼯官制作的镜,但私营的作坊也多滥⽤“尚⽅镜”的铭⽂。从铭⽂可知,洛阳、丹阳、⼴汉、会稽、吴郡等地是当时铜镜的铸造中⼼。(4)魏晋南北朝的铜镜这个时期的铜镜仍属汉式镜的范畴。由于南北分裂,社会经济状态不平衡,铜镜的形制和花纹不仅随着年代推移⽽变化,⽽且还有明显的地域上的差异。①三国和西晋时期,黄河流域因汉末的战乱,铜镜铸造业不很发达。曹魏在洛阳恢复尚⽅⼯官,制作铜镜的是右尚⽅。所铸的铜镜,都是东汉以来北⽅流⾏的旧式样。新兴的所谓“位⾄三公镜”,也是由东汉后期的“双头龙凤纹镜”演变⽽来。长江流域汉末未遭动乱,经济发展较快,铜镜铸造业尤为兴盛。吴郡的吴县、会稽郡的⼭阴和江夏郡的武昌是吴的最重要的铜镜铸造中 61
61⼼。所铸铜镜不少是与北⽅相同的,但画像镜和神兽镜始终是南⽅的产品,尤其是神兽镜,铸造量最⼤,其种类除东汉以来的“环状乳神兽镜”外,还流⾏新的“同向式”、“重列式”和“对置式”神兽镜。在吴的铜镜中,还有⽤佛像作图纹的。和汉代⼀样,少数精致的铜镜在镜背镀⾦。吴镜的铭⽂多有纪年,有时还记明⼯场的所在地和⼯匠的姓名,如“会稽师鲍”、“吴郡胡阳张元”等。②⼗六国时期北⽅战乱不已,铜镜的铸造⼏乎完全停顿。南⽅的东晋保持安定,铜镜铸造业得以维持。所铸铜镜仍以神兽镜等为主,但镜的图纹趋向简化。③南北朝时期,北⽅地区仍然沿⽤东汉以来的旧式镜,⽽且数量甚少。南⽅的宋、齐、梁、陈,铜镜的⽣产也逐渐衰退,神兽镜、夔凤镜等质量粗陋,花纹简化,⽽各种粗制滥造的⼩铜镜却不断出现。(5)隋唐及其以后的铜镜①隋唐盛世,铜镜铸造业又兴盛起来。其形制、花纹和铭⽂等都与汉式镜⼤不相同,呈现出了全新的⾯貌,可称为“隋唐式镜”。②隋和唐代前期的镜仍多为圆形。到了唐代中期以后,除圆形的外,多有⽅形、葵花形、菱花形、荷花形等,偶尔也有钟形、盾形和其他变形镜,开始出现有柄铜镜。这是中国铜镜在形状⽅⾯的⼀次⼤变化。镜钮以圆形的为多,但也有采⽤兽形钮、⻳形钮和花形钮的。③镜上的花纹,隋和初唐时,仍稍有类似汉式镜之处。从盛唐以降,则⼤量采⽤瑞兽、凤凰、鸳鸯、花鸟、蜻蜓、蝴蝶、葡萄、团花、宝相花及⼈物故事等新纹样。其题材和风格,除反映当时新的⼯艺美术外,有的还吸取了中亚和西亚的因素。有些铜镜的花纹构成⼀幅图画,不讲求对称于镜的中⼼和左右对称,却有上下之别。精致的唐镜还使⽤镀⾦、贴银、⾦银平脱、螺钿和宝⽯镶嵌等⼯艺。④隋唐铜镜的铭⽂,以四⾔句为最多,五⾔句次之,都属骈体诗⽂式。其内容如“灵⼭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光清夜珠”,“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关愿照胆,特是⾃明⼼”等,以镜的本⾝为主题。铭⽂的字体都是正体楷书,与汉式铜镜多⽤篆体和各种简化字相⽐,也判然不同。并且⼀般不⽤纪年,亦不记⼯匠的姓名。(6)宋代铜镜宋代因避讳,称铜镜为“铜鉴”或“照⼦”。北宋的铜镜,⼯艺不如唐代,但在形制和纹饰⽅⾯仍有唐镜遗风。南宋的铜镜主要为湖州和饶州的“铸鉴局”所造,可称“湖州镜”和“饶州镜”。在形制⽅⾯最突出的变化是有柄镜⼤增。镜上没有花纹,只是铸出长⽅形的印章,标明铸镜者的名号,如“湖州⽯家⼆叔”、“饶州许家”等。(7)元代和明代铜镜元代和明代的铜镜,铸造都较粗糙。形状多为圆形,花纹有云龙纹、双龙纹和双鱼纹等。许多铜镜铸出纪年铭⽂,⽽⽆花纹。唐宋以降,特别是明代,制造仿古镜的风⽓很盛,主要是仿造各种汉式镜。明代还多⽤汉镜实物翻模复制。2.中国古代青铜器特指中国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1—前5世纪)的青铜器,也可泛指其后的青铜制品。在青铜时代,它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平和社会风尚,为史家所重视。秦汉以后,青铜 62
62的使⽤范围缩⼩。青铜礼器逐渐消失,兵器和容器⼤部分为铁、漆、瓷等材料所取代,只有镜鉴、带钩等服御器和若⼲⼯艺制品,仍有所发展。发现和研究汉武帝时已有发现古代青铜器的记载。汉宣帝时的古⽂字家张敞就曾对美阳出⼟的⼫⾂⿍作过考释研究。⾃宋代起,古代铜器的发现和著录成为⾦⽯学的重要内容之⼀,最早的著录是《考古图》。清代以来,宫廷收藏甚丰,民间发现也多,出现了不少的收藏家和研究者,刊布了⼀⼤批重要的著作和图录。从1928年发掘安阳殷墟开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有了考古学的基础。中华⼈民共和国成⽴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在偃师⼆⾥头、郑州⼆⾥冈、黄陂盘龙城、安阳殷墟、⼴汉三星堆、扶风周原、宝鸡茹家庄、浚县⾟村、洛阳北窑、灵台⽩草坡、昌平⽩浮、房⼭琉璃河以及陕西西安、辽宁喀左等地相继发现了代表各个时期的青铜器,从⽽以出⼟的器物为纲,建⽴起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序列,对西周青铜器进⾏了编年,并对东周青铜器进⾏了区域的划分。各地博物馆也收藏有⼤量的青铜器,其中以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收藏最丰。宋和清代的学者对铜器的研究⼤都局限于⾦⽯学和⼩学。近代以来,王国维倡导“⼆重证据法”,⽤⾦⽂资料研究西周历史和有关问题,同时研究铜器名称和⽤途,借以考证古代礼器制度。较早对传世青铜器作综合研究的有郭沫若的《两周⾦⽂辞⼤系》,主要研究铭⽂;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考察了青铜器各个相关的问题,侧重于器形、分类和花纹描述,系统地提出区别分类、考定时代的⽅法;李济等则利⽤殷墟考古所获铜器,探讨它们的器形和纹饰特点以及铸造⼯艺,编写《成古器物研究专刊》。中华⼈民共和国成⽴以来的重要著作有陈梦家的《西周铜器断代》,容庚、张维持的《殷周青铜器通论》,郭宝钧的《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史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殷墟青铜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的《商周青铜器纹饰》等。⽇本学者林巳奈夫的《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是国外对商周时代青铜器研究较为详密的著作之⼀。外此,有关铜器的合⾦成分、铜矿的采冶、铜器的铸造等⽅⾯的研究也都有了可喜的成果。分期和断代青铜器的分期有3种意见,郭沫若分为5期,即滥觞期(⼤致相当商代前期)、勃古期(商代后期⾄西周昭穆之世)、开放期(恭懿以后⾄春秋中叶)、新式期(春秋中叶⾄战国末年)、衰落期(战国末叶以后);郭宝钧分为6个阶段,即萌⽣阶段(早商)、进步阶段(中商)、发展阶段(晚商及西周前期)、组合阶段(西周后期及东周初年春秋早期)、分铸阶段(春秋中期⾄战国)、专精阶段(战国中末期);⼀般分期⽅法则采⽤以王朝区划作为分期的⽅法,如夏代铜器(即⼆⾥头⽂化铜器)、商代铜器、西周铜器、春秋铜器、战国铜器、汉代铜器,等等。(1)夏代铜器夏代铜器在考古发掘和传世⽂物中俱有发现,迄今所知的器种有爵、斝、⼽、⼑、鏚(qī)、锥、凿、铃以及铜牌饰等。其中爵和斝或已成为象征⾝份等级的礼器。器形较粗简,采⽤单范或双范合铸的⽅法,器⾯光素或仅有简单的连珠纹和镂孔装饰。合⾦成分含量不稳定。容器胎质很薄,显⽰出初期青铜器的不成熟性。(2)商代铜器商代青铜器又分商代早、中、晚3期。 63
63①早期以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址所出铜器为代表,传世品较少,容器有⿍、⿀、觚、爵、斝、卣(yǒu)、罍、盘等,兵器和⼯具的种类有所增加。胎质⼀般较薄,花纹也较简单,有粗线和细线的变体兽⾯纹。但这时已有⼤型器物,如郑州出⼟的⾼达1⽶的⼤⽅⿍,已采⽤分体铸造的技术,表现出⼀定的⼯艺⽔平。②商代中期铜器以河北藁城台西村和安徽⾩阳和肥西所出的青铜器为代表,晚期以安阳殷墟所出铜器为代表,不仅器类有很多的增加,器形也有很⼤的发展,铜礼器⼀般都很厚重,⼤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出现铭⽂。这是中国古代铜器的⿍盛时期,并影响到西周早期铜器的发展。(3)西周铜器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青铜冶铸技术⽇趋成熟,器类和数量均有较⼤的增长。但是,纹饰略呈退化趋势,构成西周铜器的典型风格之⼀。铭⽂有了极⼤的发展,传世及出⼟的铜器多见长篇铭⽂,铸⼯精湛,风格华美。西周早期常见的铜器种类,⾷器有⿍、⿀、甗、簋、盂,酒器有觚、爵、觯、斝、觥、尊、卣、⽅彝、罍、壶、盉,⽔器有盘,器座有禁,乐器有钟、铙。西周中期铜器趋于简朴,器类也有较⼤的增减。早期常见的⽅⿍、觚、爵、⾓、斝、觥、卣、⽅彝等⼤量减少或完全消失,簠(fǔ)、盨(xǔ)、匜(yí)等开始出现。晚期则以简朴为特征,纹饰、铸造都呈现粗简的风格,器种基本与中期⼀致。从西周早期后段开始,列⿍和编钟逐渐形成制度,中期、晚期乃⾄春秋战国,列⿍和编钟⼀直是标志当时社会等级的礼器制度。(4)东周铜器东周铜器分春秋、战国两期。①春秋时期的前段与西周晚期的风格基本⼀致。春秋时期的中后段,青铜礼器及其他铜器在器形纹饰制作⼯艺等⽅⾯,出现了⼀些区域特点,形成三晋、齐鲁、燕、楚、秦、吴、越等6个区域。器类依⽤途分,礼器⽐例渐⼩,⽇⽤器⽐例增⼤。新出现的器类有敦、椭杯、盆、鉴、錞于、长剑等。冶铸技术和装饰⼯艺有显著的进步,分体铸造技术更加成熟,使⽤亦⼴,并已发展出⾦属焊接技术,若⼲地区还出现了失蜡法溶模铸造技术。商及西周的兽⾯纹等⽓派凝重、纹样繁缛的花纹已被淘汰,代之⽽起的是风格纤巧、线条流畅的⼏何纹、植物纹、蟠螭纹以及刻画礼仪⽣活和⽔陆攻战等情景的图像纹,并采⽤样版捺印、嵌镶、鎏⾦、⾦银错、细线雕等装饰⼯艺,反映了铁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交替之际青铜铸造业的长⾜发展。东周铜器铭⽂⼀般很简短,间有长篇铭⽂。字体则依铜器的发展区域⽽形成各个区域风格,如中原晋和东周等国的字体⽅整劲隽,秦国字体严谨穆古,南⽅吴越和荆楚的字体修丽奔放,有时书成鸟篆,北⽅中⼭国等国的字体朴实美华。东周铭⽂注重装饰性,⽇益失去记事颂祖敬君的特征。②战国晚期,⽇⽤铜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铭刻的内容则多为物勒⼯名。(5)秦汉铜器秦汉铜器中,礼器⽐重⼤减,⽣活⽤品种类和数量增多,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等承东周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所更新、创制,以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青铜器种类。3.中国⽂明起源 64
64中国⽂明产⽣的地点和时间。根据考古发掘研究,有仰韶⽂化晚期⾄龙⼭⽂化早期等⼏种不同观点。•⽂明的概念和要素⽂明指⼈类在物质、精神和社会结构⽅⾯所达到的进步状态。⽂明起源的实质,就是原始⽒族制度衰落解体,在物质⽣产和精神⽣产达到⼀定⽔平的基础上进⼊对抗性阶级社会、建⽴起国家组织这⼀历史进程。⽂明起源以⽣产⼒提⾼、社会财富增长为前提,是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产⽅式和奴⾪制社会形态的整体转变。⽂明起源的时限,应包括构成⽂明诸因素的孕育、发展,直到⽂明时代最终诞⽣(或称⽂明社会形成。在考古学上探讨⽂明时代的形成,有些学者简明地提出了⽂明要素的概念。对“⽂明要素”的概括虽不完全⼀致,但基本是城市、⽂字、冶⾦术和礼仪中⼼四项。其中,居⾸位的是已有城市作为政治(表现为宫殿和官署)、经济(⼿⼯业商业)和⽂化(包括宗教)的中⼼,这⼀要素集中体现了⾃由平等的⽒族社会演变为有阶级的国家社会的历史转折。有的学者为突出城市在⽂明形成中的关键作⽤,把⽂明时代的开始径称为城市⾰命,这是继新⽯器时代“农业⾰命”后⼈类社会的又⼀次划时代事件。•结合中国古⽂明的特点和个性,有⼈综合提出了中国早期⽂明时代5个⽅⾯标志的看法:(1)与⼈民⼤众分离的国家公共权⼒的确⽴。其重要的物化形态为出现了都、⾢(国都、城⾢),作为统治阶级建⽴和实施政治权⼒的基地,有⼤⾯积夯⼟基址的宫殿建筑等。(2)以阶级对抗为核⼼的社会分层现象。常常从墓地布局和墓葬规格(如棺椁、随葬品)等反映出来,并伴随着出现⼈殉和⼈牲制度等。(3)较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为王权服务的宗教⼒量的形成。系列化的⽟礼器可视为这⽅⾯的指⽰物之⼀;同时出现礼仪中⼼建筑物,特别是宗庙成为王都所在地的重要标记,还产⽣了崇奉主神的⼤型祭礼场所。(4)⽂字系统的出现。因早期⽂明社会掌握和使⽤⽂字的范围甚窄,只能从散见的个别⽂字发现其所透露的信息。(5)青铜铸造和⽟雕业的兴盛。这在中国既代表了物质⽂化的时代性尖端成就,又具有为社会政治服务⽽渗透着强烈观念形态的性质。•⽆论世界和中国,早期⽂明社会还有⾼低层次的差别,都经历了由初创到繁盛的阶段。最初⽂明的发端,既是多源的,又是有中⼼(核⼼)的,多源交汇和中⼼崛起两者相辅相成。•关于中国⽂明起源问题的各种观点根据上述理论,具体分析现有实物资料的涵义,以判明中国⽂明时代开端的年代和⽂化遗存,是考古学界正在研究的重⼤课题,⽬前尚⽆定论。有下列5种主要学术见解:(1)仰韶⽂化晚期⾄龙⼭⽂化早期,已经或正在经历着从⽒族到国家演变过程中的质的转变,为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或可称“原始⽂明”时期。这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如公元前3500年红⼭⽂化最⾼层次的辽宁凌源⽜河梁坛庙冢遗址,便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当时为建造巨型公共建筑物调动组织了很⼤的社会⼒量,采⽯、制⽟、制陶已有相当专业化的分⼯,还出现了神职⼈员等特殊阶层,表明已存在⾼于⽒族部落的政治实体。(2)以中原龙⼭⽂化为核⼼,中国各⼤⽂化区进⼊⽂明时代始创期,出现早期国家。河南龙⼭⽂化晚期⾄⼆⾥头⽂化早期可能为夏代⽂明。夏代以前的五帝后期,存在的天下万邦局⾯,即是⼀种早 65
65期国家形态,可称为雏形家国、⽅国、邦国,或前王朝时期的部落⽅国时代。如从⼭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墓地,可看出当时已形成从“王”、贵族到平民的不同阶级和等级。许多地⽅出现了由⽟器(良渚⽂化最丰富)、彩绘陶器、彩绘漆⽊器等组成的整套礼器,反映出以私有制和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礼制已经确⽴,这是中国古⽂明的要素和特点之⼀。(3)以仰韶⽂化后期、⼤汶⼜⽂化后期、红⼭⽂化后期、良渚⽂化早期等为代表,约当黄帝、颛(zhuān)顼(xū)和帝喾(kù)时代,原始⽒族社会⾛向衰落,出现了贫富分化以⾄初步的阶级分化,中国⽂明起源历程由此开始。⾄龙⼭时代,约当唐虞时代,诸考古学⽂化⼤概已⾛近⽂明社会门槛,也有的或者已进⼊与夏代⽂明有所不同的早期⽂明社会。其后整个⼆⾥头⽂化即夏代⽂化则属于⽂明时代。(4)仰韶⽂化属于原始⽒族社会。龙⼭⽂化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或称英雄时代,尚未跨⼊⽂明的门槛。整个⼆⾥头⽂化即夏代⽂化才是中国⽂明社会的开端。(5)⼆⾥头⽂化晚期相当于夏末商初,够得上称为⽂明,肯定进⼊⽂明时代。⽽夏⽂化则属于探索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6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