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27889
大小:2.6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3-11
《金融严监管下的债市系列研究之一:金融严监管的脉络与冲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研究固定收益研究报告[Table_BaseInfo]2018年1月24日资产配臵固定收益研究组张继强仇文竹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金融严监管的脉络与冲击S0080511030010S0080116040015SFCCERef:AMB145Wenzhu.Qiu@cicc.com.cnzhangjq@cicc.com.cn——金融严监管下的债市系列研究之一唐薇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10005wei.tang@cicc.com.cn摘要:近期出台的一系列
2、监管政策将重塑金融体系、生态链,影响流动性格局;对我们身处的债券市场,也将从交易行为、资金来源与投向、产品结构、微观投资者结构等多个维度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回溯2008年以来的金融市场和机构行为,梳理本轮金融监管的脉络和逻辑;细致研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的主要规定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本轮金融监管对金融体系、各类型机构、流动性、债券市场的影响。此外,对未来或出台的监管政策进行了梳理汇总。第一,本轮金融监管的脉络和逻辑。近十年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监管与创新相伴而行。我们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3、为起点,梳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脉络:(1)2008~2011年:缘起。金融“乱象”的起源是09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推出的“四万亿”。在宽货币、宽信用刺激下,房地产投资、城投平台迅猛发展,在高收益率和隐性担保下,实体融资需求快速上行。随后09至11年刺激政策退出,房地产与城投平台表内融资受限,催生了银信合作等模式。虽然此后银监会多次规范银信合作,但却推动了银信合作业务的不断创新。(2)2012~2016年:演变。12年,经济“类滞胀”,我国再度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且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深化
4、金融体制改革等。叠加监管换届、利率市场化因素,银证合作崛起,多因素带动表外业务、通道业务快速扩张。13年,银监会颁布8号文,旨在规范非标投资,但却意外为非标“正名”。在多头监管下,衍生出多种绕开监管的途径。14、15年,伴随流动性宽松、内部扩张冲动下:中小银行主动扩表,同业创新带动“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链条开始膨胀;保险通过万能险融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互联网金融无序膨胀;城投、房地产借道政府购买、产业基金和PPP等大举融资。(3)2016年底至今:变局。通过梳理金融“乱象”的十年历程,背后的症结在于:
5、分业监管下的监管空白与短板、机构扩张与监管套利冲动。16年底金融“乱象”整治的大幕拉开,央行采取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双支柱调控框架,推出MPA,货币政策边际转紧。金稳委成立加强政策协调,更注重职能监管与行为监管,第一阶段仍是补齐监管短板。第二,至今我们已经历了两轮监管政策密集落地潮,17年3至5月的银监会“三三四十”检查,以及18年年初监管文件的密集发布。我们对近期出台的诸多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影响逐一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详见正文第四章。第三,近期出台的监管政策无疑将加速金融生态链的重塑:(1)突出“监管姓
6、监”,强调合规文化和责任人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将监管重心定位于防范和处臵各类金融风险。金稳委成立之后,更加重视职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套利空间将大大挤压。(2)推动金融体系去杠杆、去通道、去链条。强调要优化资源配臵,增强服务实体的能力,打击通道业务,倒逼泛资管行业瘦身。(3)打破刚兑格局下,长期表外转表内,未来金融行业集中度提升,规范者生存。(4)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本源。(5)对于各类型金融机构而言:穿透监管、实质重于形式监管原则下,银行表内资产端和负债端摆布难度增大,无序扩表空间受限,补充资本金压力大增;净
7、值化管理、去资金池下,银行理财也将进入痛苦调整期,不再是“买买买”的主力;其他金融机构,如资管、信托/通道、公募、货基、私募等,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四,就近期监管政策对债市的影响来看:①表外、表内债券配臵需求力量将弱化,长期表外转表内;②负债端压力以及更严格的流动性考核制度下,流动性摩擦增大,货币市场“灰犀牛”现象更为显著;③债市杠杆下降且结构优化,局部风险点下降;④解杠杆过程中,或面临阶段性抛压,去监管套利下,定制化产品规模下降;⑤债市市场投资者微观结构将发生变化,尤其是过去发展迅猛的广义基金;⑥债市产品结
8、构也将因此调整,信用债、同业存单净增放缓;⑦房企、融资平台再融资困难,信用风险与信用利差承压;⑧解读金融数据等需要更谨慎;⑨中期紧缩效应、长期转型推进有望带来债市转机;⑩债市盈利模式将调整。总体来看,严监管对债市中短期影响负面,但长期影响偏正面。至此,金融防风险已初见成效,但未来仍任重道远,尤其需要提防监管共振。我们在最后一章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了银监会未来或出台的监管政策,供投资者参考。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