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216264
大小:589.1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10-18
《中耳炎颅外并发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耳炎颅外并发症
1一、耳后骨膜下脓肿和瘘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胆脂瘤或急性乳突炎时,乳突腔内积聚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板破溃流出积聚于耳后乳突骨膜的下方,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骨膜或耳道皮肤,形成耳后瘘管。
2一、耳后骨膜下脓肿和瘘管
3症状:耳内及耳后疼痛耳部流脓史,发病前后流脓增多或减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耳后瘘管者有耳后脓肿或穿破流脓史体征:耳后肿胀压痛,耳廓后沟存在,耳廓被推向前、外方向。骨膜穿破者触诊可有波动感。外耳道脓液,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方穿孔,可见息肉、肉芽或胆脂瘤。残余鼓膜充血。或类似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灯塔征。
4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治疗:急性乳突炎引起者:单纯乳突开放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者:根据其他并发症有无及鼓室传声结构破坏的情况性乳突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5二、颞部脓肿又称耳前骨膜下脓肿颞骨颧突根部气房群被乳突炎症累及导致气房蓄脓,可扩展至眼眶。若进入帽状腱膜下,可形成帽状腱膜下脓肿,此时脓肿迅速扩大,并可和颅内静脉窦向交通,形成颅内并发症。治疗:尽早切开引流,若全身状况欠佳,可先切开引流,控制感染,全身支持,二期行中耳机乳突炎手术。
6三、颈部贝佐尔德脓肿乳突发育良好时,乳突尖内侧的骨壁一般菲薄,当乳突内蓄脓时,脓液常可经此处菲薄的骨壁外溢,在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中层之间形成脓肿,称贝佐尔德脓肿(BezoldAbscess).症状:全身:发热、寒战局部:患耳同侧颈部疼痛,运动受限,不敢转动头部
7体征:患侧颈部上方,胸锁乳突肌上1/3部位,即乳突尖至下颌角处肿胀,压痛明显,但因脓肿位置较深,常无波动感。治疗:尽早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引流脓液,并行乳突手术。如乳突尖的骨质破溃区位于二腹肌沟处,脓液则沿二腹肌后腹下流,并沿颈部大血管鞘向咽侧间隙发展,形成颈深部脓肿,又称Mouret脓肿。
8四、迷路炎耳源性:中耳炎及其产生的毒素经蜗窗、前庭窗、鼓岬或迷路瘘管侵犯内耳;也可经血液进入迷路,但少见。脑膜源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沿蛛网膜下腔逆行感染迷路。传播途径:1.经内耳道听神经周围间隙或血管周围间隙;2.经蜗水管侵入耳蜗底周的鼓阶。
9局限性迷路炎(迷路瘘管)浆液性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病理瘘管多位于外半规管以浆液性或纤维素渗出为主的内耳非化脓性炎症迷路广泛化脓,包括关键上皮在内的内耳全部破坏眩晕发作性或激发性持续性严重,持续性自发性眼震一般无,发作时可见,快相多向患侧有,快相向患侧有,快相向健侧听力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下降,感音性或混合性全聋前庭功能正常,少数亢进减退丧失瘘管试验阳性+/-阴性治疗抗生素控制下乳突手术,修补瘘管。同期或次期鼓室成形术足量抗生素控制下手术大量抗生素治疗,控制后手术
10五、岩锥炎是颞骨岩部气房和骨质因为中耳炎扩展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11后上组:起自上鼓室和鼓窦,环绕半规管周围通向岩尖部。前下组:起自下鼓室和咽鼓管区,并环绕耳蜗周围通向岩尖部。
12症状:1.头痛:多为患侧头前部痛,在眼部周围,尤其是眼眶后有锥刺样痛,可向牙部、颊部、颞部、额部放射。夜间重。因三叉神经半月结位于岩锥尖的前面,且眼神经最靠近骨面,受炎症刺激引起。2.耳流脓:中耳炎治疗后好转,又有较多脓液外溢;乳突手术后流脓停止,但不久复发,量多且持续不断。3.发热
134.岩尖综合征:三叉神经半月结及外展神经与岩骨尖部仅隔1层硬脑膜,炎症可累及此两神经,出现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外展神经麻痹出现复视及斜视,再加中耳流脓(或局限性脑膜炎引起的脑膜刺激症状),即成为岩尖综合征。此为诊断岩锥炎的重要指征。但不一定全出现,三叉神经痛出现较少。5.迷路周围炎症状: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等,前庭功能多正常。6.周围性面瘫
147.鼓室或鼓窦内壁可发现漏口,通向岩锥,漏口可有脓液外溢,有时可见胆脂瘤或肉芽8.影像学检查有相应发现。
15凡是乳突根治术后干耳一段时间又出现耳内持续大量流脓,鼓窦或鼓室内壁肉芽生长,并出现瘘道并可排除迷路瘘管者,应考虑本病。与迷路炎、颞骨肿瘤、蝶窦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鉴别。
16
17治疗:足量抗生素+乳突根治术少数病例经上述治疗仍不痊愈,需施行岩尖部手术引流。
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