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079674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08
《构建国际化的供应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国际化的供应链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竞争,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急需构建高效、通畅的国际化供应链体系,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化供应链又称全球网络供应链,它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模式,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的国际贸易总额跃升到世界第三位,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竞争,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急需构建高效、通畅的国际化供应链体系,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认真研究国际化供应链的构建和风险防范,对于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扩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化供应链的构建1.低成本、快速构建国际化供应链国际化供应链的功能主要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诸如供应、研发、采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配送等方面,做到最大程度地协调,高效地运转。在构建国际化供应链的复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企业自身的能力以及合作伙伴的资源、特点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优势互补、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还要考虑到国外的经济环境、人文状况、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情况,因时、因地、因企而宜,使整个供应链具有较强的柔性和兼容性。 其次,要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确定链上每一环货品的进出总量、每一个节点的供应范围和数量,如生产、存储、加工和配送等方面的数量等,再确定物流网络节点间的运输工具与方式、运输路线、数量和规模等。为了节省基础建设的投资,尽量利用供货商、中间商、合作伙伴甚至是客户的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和能力配合协调。 最后,要建立和维护完善的信息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在国际经营中的作用,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间的协同运作。 另外,网络的规划要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协调发展,在人员、软件、硬件配备上,一方面要高水平、高起点,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节约资源,使整个网络可持续发展。
2 特别要指出的是,国际化供应链的构建,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而且也需要有非常丰富的运作知识和经验,很多企业力不能及,但又急需建立国际化供应链,即便是实力较强的企业,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尤其是在物流配送方面。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探索发现,运用国际特许经营是一种良好的模式:特许经营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渗透力强,扩张速度快,成功率高,易冲破区域壁垒,可以迅速的实现集团化、国际化,实现规模效益。企业在构建国际化供应链的过程中运用特许经营,使分布广阔的,现成的特许连锁网络为企业的物流配送提供实际意义上的支持,实行门到门的服务,使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链接有了可靠的地面支持系统,实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突破,确实是一种低成本快速发展的好方法。 2.选择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供应链的管理的范围已遍及全球任何可以和可能利用的地方,其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风行世界的快速反应(QR),有效消费者反应(ECR),敏捷制造、到20世纪末期的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模式、动态供应链联盟等,一些大的跨国企业如戴尔、摩托罗拉、IBM、丰田、大众等跨国集团已经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高级全球化供应链网络的运作管理模式。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主要是“第四方物流(简称4PL)”,它结合了外包和内包的优势,利用虚拟的互联网络平台,汇集众多供货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机构等合作伙伴,并根据企业需要选择每一个环节的、最合适的合作伙伴,除了对客户的特定物流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外,还针对物流流程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和进行专门化的管理。这种新模式的出现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企业供应链的全方位管理,建立客户定制的、一体化的、最优的虚拟供应链。美国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并注册了“第四方物流”
3的概念,短短几年间风行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 4PL主要是通过合资(资金、技术知识、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和长期承包等组建而成。根据组织和成员的约定目标,适应不同的企业要求,可以组成灵活的运作模式,如协同运作型,方案集成型,行业创新型,动态联盟型等,具有较大的柔性和兼容度。在我国,4PL也正逐渐发展,企业运用它将使国际化供应链的构建和运作更加快速高效,且具有持续性,从而赢得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供应链运作中的风险及防范在许多方面,全球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域更加广泛,受到不同国家间语言文字、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其运作方式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对此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及时地预测、发现和补救。 防范供应链风险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策略: 供应链柔性化的策略首先是供货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销售网络的设计和配备上,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应变力,在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有一个良好的搭配,一旦由于某些损坏因素出现而必须改变迁移的话,可以将变动成本控制到最小,迅速地找到其它供货商进行合作,避免“爱立信悲剧”的出现。
4其次是产品和市场的可迁移性。生产工厂设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生产环境将那些成本高、收益低的产品制造,转移到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去;同理,也可以根据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来调整产品的制造地点,提高收益。 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首先,很多风险都是有征兆可以预见的,企业要建立“预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不断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回馈,对供应链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查征兆于清平之时,防祸患于未然之中。见微知着,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解决在萌芽之中。 其次,要设计在不同风险发生情况下,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方案,以应不测。 采用外包策略分散风险企业在国际化的运作中,逐渐意识到“集中资源,将价值最大化”的意义,于是在整体产销价值链上,除保留本身最具竞争力和最具附加值的核心业务外,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企业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又可以适当地分散风险。如戴尔公司整合管道供货商,自己专注于做直销,其它业务交给不同的供货商去做,而且为了快速反应,戴尔对众多供货商选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同等质量条件下,宁要近距离、反应快的,哪怕价格高一些,而不要距离远、反应慢、低价格的。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加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消除信息失真,优化决策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全球供应链网络结构及成员比较复杂,因此要建立有效地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从而降低不确定因素干扰和商业秘密泄露的几率,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5 总之,在国际化供应链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总体规划,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物流配送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国际特许连锁体系低成本快速发展,选择和实施4PL等先进模式进行优化运做,并尽量注意规避各种风险,才能取得最大和长久的效益,持续地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