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

ID:813215

大小:311.96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09-07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_第1页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_第2页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_第3页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_第4页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_第5页
资源描述:

《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0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2012年7月23日30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2.1、隧道工程概况22.2、气象条件32.3、水文32.4、地形地貌32.5、地层岩性32.6、地质构造42.7、地震42.8、隧址区地质条件评价42.9、围岩级别划分5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63.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分级63.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分级8四、风险评估104.1、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104.2、各项基本风险

2、、引起风险的因素104.3、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04.4、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114.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15五、风险对策措施225.1、风险接受准则225.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225.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24六、隧道风险评估结论3030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6、《锚杆喷射混

3、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01-201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15、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6、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17、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18、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19

4、、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20、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隧道工程概况30建单山隧道为小净距隧道,隧道位于上林县西燕镇覃浪村附近。设计车速为100km/h,为双向4车道隧道。单洞设计标准为:行车宽度为0.5+2×3.75+1.00m,行车道限界净高5米。右线起点桩号K302+520,终点桩号K303+330,右线全长810米,进口

5、采用剥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左线起点桩号ZK302+515,终点桩号ZK303+810,左线全长810米,进口采用剥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最大埋深220m,最小埋深20米。隧道内轮廓总宽度为11.70米,周长为32.25米,内轮廓面积为70.128m2,内轮廓高度为7.25米。2.2、气象隧道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夏季刮南方,冬季刮北风,季风影响明显,常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年均降水1789.2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四分之三,西侧沿大明山一带年均雨量为2407.5mm,最高达2600mm,是广西六大暴雨区中心之一。年均气温在

6、20.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7℃。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2.3、水文隧道区域地表水对隧道基本无影响,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富水性较差,距隧道进口端800米处有一条大龙洞干渠通过,可以解决施工用水问题。2.4、地形地貌隧道区属岩溶峰丛谷地地貌,海拔130~390m,相对高差260m。隧道进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10°、出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30°,上陡下缓,局部呈绝壁陡崖。隧道穿越山体山顶与坡脚相对高差约220米,整座山体植被以生长于石缝中的杂草及灌木为主。隧道勘查区未见滑坡、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进出口自

7、然斜坡较稳定。2.5、地层岩性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隧址区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兰木组下段(T211)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第四系为残坡积(Qel+dl)亚粘土及碎石土。残坡积(Qel+dl)亚粘土成分为砂岩、泥质粉砂岩等,棱角状至次棱角状。主要分布于山间洼地、进洞口及洞身地表,厚度变化较大,山顶较薄,1-2m左右,山脚及沟谷较厚,2-5m左右。残坡积(Qel+dl30)碎石土成分为砂岩、泥质砂岩、页岩等,棱角状至次棱角状。隧址区地表普遍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