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

ID:81254245

大小:81.8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8-02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1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2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3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4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5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6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7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8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9页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徐州专版2022中考生物复习方案专题提升05实验专题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专题提升〔五〕 实验专题〔1〕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搜集处理数据等,并能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与探究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用具、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类型一 观察实验【题型点悟】  此类题多考查细胞或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生命活动的现象,通过观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形成抽象的理性认识。例如,观察根尖的结构、叶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在试题呈现方面,会给出一些新情景和观察实验,考查教材中做过的观察实验,考查根底知识和概念,要求考生明白教材中观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等。观察方法:一是观察的顺序,要按照从外向内〔或从内向外〕、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等一定的顺序,切不可看到什么是什么,以免遗漏解题信息。二是思考图中相关结构的联系,在观察清楚图示结构以后,还要思考各结构间的联系,从联系中寻找教材概念。观察实验中比拟典型的一类是和显微镜有关的实验。【解题要点】读:细读资料或所给实验,再联系教材实验。思:思考实验所要揭示的生物学原理或者概念。联:联系和结合考题作答。[2022·广东]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图ZT5-1A.湿纱布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答案]D [解析]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

1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图中的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图中的③是由分支聚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1.[2022·德州]如图ZT5-2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图。以下说法或步骤,正确的选项是〔  〕图ZT5-2A.从图中可知,油菜花属于单性花B.用手依次取下①和②,放在纸上进行观察C.用解剖刀把④剖开,用肉眼观察胚珠D.③和④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2.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B.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C.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D.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3.以下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用干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B.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C.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薄而透明D.假设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那么该血管为静脉4.〔1〕实验“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中,需要统计觅食蚂蚁的数量,这样的观察叫     观察。 〔2〕在实验“观察鸟卵的结构〞中,看到的卵黄上的小点是      ,将来发育成雏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主要是     。 〔3〕实验“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中,在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分别是      、      。 〔4〕在实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中,某同学看到图ZT5-3所示的视野,标号②是    细胞,细胞内    叶绿体,标号③是    细胞。 图ZT5-3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清水、浓盐水、烧杯等按如图ZT5-4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答复:图ZT5-4〔1〕实验中萝卜条①②的大小、质量等要相等,这是因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其他因素要      。 〔2〕观察比拟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盛放的可能是    ;观察比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可知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填“失水〞或“吸水〞〕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 6.[2022·绥化]某小组进行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他们选取鸟的标本作为观察对象,请结合标本答复以下问题:图ZT5-5〔1〕鸟的身体呈    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鸟的体表覆    ,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 〔3〕鸟的    兴旺,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鸟的骨骼    、薄、巩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7.[2022·衡阳]根据你所做过的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在粗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    〔填“快〞或“慢〞〕。实验后,应将蚯蚓怎么处理?   。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其作用是                。 8.将盛有参加抗凝剂的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发现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依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在该血液中参加抗凝剂是为了抑制    。 A.红细胞的作用B.白细胞的作用C.血小板的作用D.血浆的作用〔2〕正常生活在高原和平原的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    数量不同,生活在高原的人比生活在平原的人该细胞数量    ,在血常规化验单上其英文缩写为    ,存在于该试管的    层中。 〔3〕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    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    的地方与氧别离。假设血常规化验中该结构低于正常值,应该多补充含    和    的食物。 〔4〕出现血液分层现象的原因为    。 A.放入抗凝剂引起分层B.放置时间过久,血液在空气中氧化C.放在试管中引起化学变化D.血液成分的密度不同

39.根据?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结构?实验,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将一个猪的新鲜心脏放在解剖盘内,用手仔细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可以发现心脏四室中,心壁最厚的是    ,这与其推动血液进行体循环功能相适应。 〔2〕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发现                是不通的,这种结构特点的意义是保证             。 〔3〕血液循环系统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假设让你探究心室与动脉之间这种结构的作用,你的设计思路是                        。 10.下面是某同学“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过程,请完成相关填空。图ZT5-6〔1〕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 ①用解剖针把它展平 ②从折断处轻轻撕拉 ③取叶片,把叶片的反面向里折叠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镊子夹取一小片留在折断处边缘的白色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A.①⑤③②④B.③②⑤①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①⑤②④〔2〕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    〔填“高倍镜〞或“低倍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许多形状不规那么的表皮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①]    细胞,以及由它们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②]     ,②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3〕通过观察图ZT5-6发现,此时②处于    〔填“张开〞或“闭合〞〕的状态。 〔4〕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植物的    作用。 11.观察长骨的结构如图ZT5-7,答复以下问题〔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图ZT5-7〔1〕骨的根本结构有[ ]    、骨质和[ ]    三局部。 〔2〕对骨折后骨的愈合有重要作用的是[ ]    中的    。 〔3〕骨质由致密坚硬的[ ]    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 ]    两局部组成。 〔4〕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    内。 12.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答复以下问题。图ZT5-8〔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③]    ,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 〔2〕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内④有[⑥]卵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⑤]    ,

4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    。 〔4〕鸡卵外层有[①]    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这些都有利于鸡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类型二 与显微镜有关的实验【题型点悟】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熟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根本实验技能之一,属独立操作水平。近年来,涉及光学显微镜的知识点是中考中的重点,且考查形式多样。【解题要点】1.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节焦距→观察。调节焦距——用准焦螺旋。调节光亮——用光圈和反光镜。2.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长度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物像面积的放大倍数是物像长度的放大倍数的平方。3.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4.显微镜成像:倒像〔上下左右均颠倒〕。5.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倍〔对光、安放装片、调焦、观察〕后高倍。因为低倍镜视野大而容易找到细胞。调焦:低倍镜〔先粗后细〕、高倍镜〔只用细准焦螺旋〕。污点可能在物镜、目镜、装片上,看污点跟着哪个结构移动。[2022·乐山]以下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B.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C.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D.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那么物像被放大50倍[答案]C[解析]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大,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使视野中的光线变强,外界的光线暗时,可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B错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C正确。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物像被放大400倍。1.[2022·济宁]以下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局部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5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2.[2022·枣庄]如图ZT5-9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以下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图ZT5-9A.⑤→⑦→③→①B.⑧→⑤→②→④C.⑦→⑥→①→③D.⑥→⑧→④→②3.[2022·福建]以下为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实验现象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白细胞数量最多B观察根尖永久切片成熟区细胞最小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细胞核近似球形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细胞质被碘液染色最深4.[2022·南充]?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2〕取镜与安放。〔3〕对光:A.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 B.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C.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D.通过目镜可以看到      视野。 〔4〕观察:A.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对准    的中心。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一定要用眼睛从侧面注视    〕。 C.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5〕清洁收镜:实验完毕,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     ;最后把显微镜放回原处。 〔6〕绘图:绘制一个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各局部名称。类型三 探究实验

6【题型点悟】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解答时仔细结合上下文进行补充,要注意以下事项:〔1〕补充实验原理类:联系教材中相关联的原理、知识点进行知识迁移,深入分析题目中与实验原理有关的内容,归纳出答题切入点和解题思路。〔2〕补充实验步骤类:需根据实验目确实定实验变量,审读所提供的信息中是否准确控制了实验变量,是否遵循对照原那么、单一变量原那么等,补充完整实验相关内容。〔3〕预测实验结果类:需认真分析实验目的和相关知识,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往往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性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文字描述应力求简练、准确、科学。【解题要点】1.明确目的、原理和要求结合具体实验内容和探究实验的模型2.确定和处理三种变量处理自变量〔实验变量〕、因变量〔反响变量〕、无关变量3.分析步骤、预测结果与结论〔1〕分析步骤:①首先分组编号;②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③观察或测量并记录实验结果。〔2〕预测结果与结论:表述方式因实验类型不同有所区别。小明同学想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器材:20只蚂蚁,100克白糖,100克用醋浸泡拌匀的细红辣椒末,纸盒,塑料布,放大镜。〔1〕提出问题: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作出假设:                。 图ZT5-10实验:实验装置如图ZT5-10:〔注: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分别置于大纸盒一角。〕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观察20分钟后,记录,重复3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食物种类白糖用醋浸泡拌匀的细红辣椒末第一次觅食的蚂蚁数量/只182第二次觅食的蚂蚁数量/只173第三次觅食的蚂蚁数量/只191〔2〕用等量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的目的是        。 

7〔3〕此实验的控制变量是        。 〔4〕如果用2只蚂蚁来做这个实验,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吗?    。为什么?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应该对上述实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6〕分析实验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          。 [答案]〔1〕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2〕控制实验变量 〔3〕食物 〔4〕不能 蚂蚁数量太少,会出现偶然性 〔5〕求3次的平均值 〔6〕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解析]〔1〕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认的答复。根据提出的问题: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可以假设: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只有这一个变量,应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用等量白糖和红辣椒末各摊开放于形状相同的等大的塑料布上的目的是控制实验变量。〔3〕此实验的控制变量是食物。〔4〕不能用2只蚂蚁,所用蚂蚁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蚂蚁生病或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防止出现偶然性,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项选择几只蚂蚁,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5〕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屡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6〕分析实验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结论: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1.[2022·淮安]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根本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方案D.得出结论2.[2022·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组别处理方法平均干重/〔克/株〕一不除去子叶4.3二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0.7三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1.8四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4.0五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4.3以下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8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3.[2022·淮安]如需探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下表中可作为对照实验的组合是〔  〕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①10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餐巾纸25℃②100 培养皿底部垫有枯燥的餐巾纸25℃③10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餐巾纸15℃A.①②    B.①③    C.②③4.[2022·衢州]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做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一〕。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二和图三〔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图ZT5-11实验分析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            。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四中的    〔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二和图三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    。 5.[2022·山西模拟]如图ZT5-12是琳琳同学在某晴天上午设计的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图ZT5-12〔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    袋壁上水珠最多。 〔4〕实验〔二〕结论:                          。 〔5〕分别撕取实验〔二〕中A内一片叶的一小块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气孔较多的是    。 〔6〕假设下午翻开实验〔二〕中A的塑料袋,迅速把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发现火柴复燃,

9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    ,这是植物    的结果。 6.[2022·黄冈]小明和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到某生态园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他们发现南瓜园里许多蜜蜂在盛开的花丛中飞舞。请答复以下问题:图ZT5-13〔1〕南瓜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图一〕。小明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受精完成后,其发育成南瓜果实。 〔2〕农民为提高南瓜的结果率,在南瓜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       。 〔3〕小明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①小明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有关。②制订方案:Ⅰ.实验思路:用大小、数量相同,颜色不同的A、B两种纸花分别挂在不同树枝上,把蜂箱放置在一定位置。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A、B两种纸花上的蜜蜂数量。Ⅱ.评价方案:图二是小明设计的A、B两种纸花挂在不同树枝上的甲、乙两种方案的示意图。小组同学认为: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    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明的疑问,请再作出一个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      有关。 7.[2022·娄底]如图ZT5-14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对于他们预测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符合事实的是〔  〕图ZT5-14A.滴加碘液后1号变蓝,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滴加碘液后1号不变蓝,2号变蓝,此实验说明了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均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D.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和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8.[2022·江西]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ZT5-15所示。组别小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

10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图ZT5-15〔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    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    的重吸收作用。 9.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年要从自我做起。下面是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的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请结合图ZT5-16分析答复以下问题。实验步骤: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图ZT5-16〔1〕小组讨论中,婧婧同学发言说,图甲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 ]    进行调节。 〔2〕洋洋同学发言说,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芳芳同学说,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图乙中的结构[ ]    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4〕莎莎同学发言说,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图乙结构中的[ ]    变大所引起的。 〔5〕浩浩同学说:“珍爱生命,平安出行。〞我国从2022年1月1日起,通过立法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司机看见红灯立即停车的反射过程是“红灯的光线→    〔用图乙中序号表示〕→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该反响属于    反射。 类型四 其他类型〔模拟实验、演示实验、课外实践等〕

11【题型点悟】  模拟实验是用一些道具代表具体的生物学因素,考查学生建立道具间联系的能力;验证实验多以生物学实验为根底〔或者在此根底上设计新的实验情景〕,考查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课外实践多考查教材概念、实验原理的应用,在新情景、新活动、甚至是科学研究活动背景下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要点】  要以教材原理或概念为根底,并能够迁移应用到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不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材料模拟对象A 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 红色和白色小球性染色体B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实验 玻璃钟罩胸廓C 模拟眼球成像过程 凸透镜和白纸板玻璃体D 模拟探究酸雨的危害 不同浓度的食醋溶液酸雨[答案]C[解析]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可用3个红色小球、1个白色小球分别模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模拟胸部呼吸运动实验,小气球代表的是肺,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眼球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在这个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不同的是眼球的晶状体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1.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以下四项实验,科研工作者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模拟探究的是〔  〕①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②探究动、植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③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④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2022·湘潭模拟]以下四个实验操作中,滴加的液体或试剂,不是碘液的是〔  〕A.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B.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C.检测天竺葵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D.验证玉米胚乳的功能3.[2022春·长沙期中]以下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12选项实验材料用具使用目的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刀片横向剖开种子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碘液验证淀粉存在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4.小明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1〕取甲、乙、丙3只相同的大广口瓶〔或无色透明塑料袋〕,在甲瓶和乙瓶内各放入1盆枝叶茂盛的植株,丙瓶内不放植株,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再通过导管分别向各瓶内深呼气十余次,使瓶内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图ZT5-17〔2〕把甲瓶放到黑暗处,把乙、丙瓶放到阳光下,2小时后,揭开瓶塞,分别向甲、乙、丙3只瓶内滴入等量的0.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当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后,会形成碳酸,BTB溶液由淡蓝色变为黄色〕。仔细观察各瓶内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有什么变化。分析三只瓶中的BTB颜色分别是〔  〕A.甲瓶为黄色,乙瓶为黄色,丙瓶为淡蓝色B.甲瓶为黄色,乙瓶为淡蓝色,丙瓶为黄色C.甲瓶为淡蓝色,乙瓶为淡蓝色,丙瓶为淡蓝色D.甲瓶为淡蓝色,乙瓶为黄色,丙瓶为淡蓝色5.[2022·连云港]某同学用3个红球、1个白球、2个纸袋进行“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以下模拟操作或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A.2个纸袋分别标注“母亲〞“父亲〞B.2个红球放入标“母亲〞的纸袋,1个红球和1个白球放入标“父亲〞的纸袋C.闭眼,从2个纸袋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记录2个小球的组合类型D.抓取、记录小球组合类型3次,就可模拟出孩子的性别比例接近1∶1图ZT5-186.如图ZT5-18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的A模拟的是人体的    ,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    。 〔2〕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    〔填“扩大〞或“缩小〞〕,B就会变    〔填“大〞或“小〞〕,这个过程模拟的是    过程。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 7.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1〕探究活动中四个苹果分别模拟了人体的哪一种情况?①号塑料袋里的苹果果皮完好模拟了 。 ②号塑料袋里的苹果果皮完好,洗净、擦干,然后涂上苹果腐烂物,模拟了 。 

13③号塑料袋里的苹果划破果皮多处,并将苹果腐烂物涂在伤口处,模拟了 。 ④号塑料袋里的苹果划破果皮多处,并将苹果腐烂物涂在伤口处,再用酒精涂抹所有伤口,模拟了                    。 〔2〕在这项实验中,腐烂的苹果所充当的角色相当于人群中的        。 〔3〕在这项实验中,哪些量是受控制的?            。 【参考答案】类型一1.D [解析]从题图中可知,油菜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两性花;用镊子依次取下①花萼和②花瓣,放在纸上进行观察;用解剖刀把④雌蕊剖开,用放大镜观察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局部。2.B [解析]小肠绒毛在皱襞上,需要将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使绒毛吸水更易于观察,在浓盐水中绒毛易失水。3.C4.(1)定量 (2)胚盘 卵黄(3)子叶 胚乳 (4)表皮 无 保卫[解析](1)根据观察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可将观察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为了探究蚂蚁喜欢的食物,需要统计觅食蚂蚁的数量,这样的观察叫定量观察。(2)卵黄上的白色小点叫胚盘,其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形成胚胎进而发育成雏鸟。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主要是卵黄。(3)蚕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而淀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4)叶片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局部,其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对叶片内部结构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题图中标号②是表皮细胞,细胞内无叶绿体,标号③是保卫细胞。5.(1)溶液的浓度 相同且适宜(2)浓盐水 吸水(3)大于[解析](1)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必须是唯一的。该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只能是溶液的浓度,而实验中萝卜条①②的大小、质量等其他因素都要相同。(2)观察比拟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烧杯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可推测A中盛的是浓盐水。观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说明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吸水的过程,因此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3)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失水。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

14细胞失水的缘故。6.(1)流线 (2)羽毛 (3)胸肌 (4)轻[解析](1)题图中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2)鸟的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外表积,有利于扇动空气,使鸟能飞或平稳滑翔。且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3)附着在胸骨上的胸肌兴旺,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鸟的骨骼轻、薄、巩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7.(1)快 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2)生理盐水(3)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解析](1)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要快一些。蚯蚓是有益动物,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有利于小鱼用鳃正常呼吸。8.(1)C (2)红细胞 多 RBC 最下(3)浓度高 浓度低 铁 蛋白质 (4)D[解析](1)在该血液中参加抗凝剂是为了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2)正常生活在高原和平原的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同,生活在高原的人比生活在平原的人该细胞数量多,在血常规化验单上其英文缩写为RBC,存在于该试管的最下层中。(3)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别离。假设血常规化验中该结构低于正常值,应该多补充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4)血液成分的密度不同,参加抗凝剂就会出现血液分层现象。9.(1)左心室(2)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动脉血和静脉血不相混合(3)瓣膜向连接心脏的动脉内注水,观察水是否流进心室[解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兴旺,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四个腔的壁的厚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2)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发现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是不通的,这种结构特点的意义是保证动脉血和静脉血不相混合,提高了血液循环输送氧气的能力。(3)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内有瓣膜(或心房与心室之间和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翻开,因此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假设探究心室与动脉之间瓣膜的作用,设计思路是向连接心脏的动脉内注水,

15观察水是否流进心室。10.(1)B (2)低倍镜 保卫 气孔(3)张开 (4)蒸腾[解析](1)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③取叶片,把叶片的反面向里折叠;②从折断处轻轻撕拉;⑤用镊子夹取一小片留在折断处边缘的白色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①用解剖针把它展平;④盖上盖玻片。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⑤①④。(2)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许多形状不规那么的表皮细胞和成对的半月形的[①]保卫细胞,以及由保卫细胞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气孔。(3)题图表示气孔张开的状态。(4)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11.(1)2 骨膜 3 骨髓 (2)2 骨膜 成骨细胞(3)6 骨密质 5 骨松质 (4)5 骨松质[解析](1)骨的根本结构包括[2]骨膜、[7]骨质和[3]骨髓三局部。(2)[2]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3)骨质包括[5]骨松质和[6]骨密质。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骨密质质地坚硬致密,主要分布于骨干,抗压力强。(4)[3]骨髓填充在[4]骨髓腔和[5]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儿、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成年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人体大量失血时,黄骨髓会转化成红骨髓,又恢复造血功能。12.(1)气室 (2)胚盘 (3)卵黄 (4)卵壳[解析](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③]气室,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2)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内有[⑥]卵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⑤]胚盘,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3)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局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4)[①]卵壳和[②]卵壳膜都有保护作用。类型二1.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2.A [解析]从图甲转为图乙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

16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⑦→③→①。3.C [解析]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所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看到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而不是白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所以细胞个体小,细胞质浓。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会发现细胞核是一个被染成深色的球状结构。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细胞核染色最深。4.(3)低倍物镜 明亮的圆形(4)通光孔 物镜 细准焦螺旋(5)擦拭干净(6)图略,要求:图形结构清晰,能清楚表达植物细胞的结构;标出细胞各根本结构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类型三1.B [解析]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某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根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2.D [解析]本实验设置了以除去子叶时间不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一组;本实验并没有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证明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不是多余重复的实验,它能说明到一定的时间后去除子叶对种子萌发已经无影响;从表中的数据分析来看,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3.B [解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果用培养皿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假设需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应选用①③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4.(1)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2)A (3)减慢[解析](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四中的A气孔进出植物体的。(3)根据图二和图三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5.(1)叶片 (2)叶片面积的大小 (3)A(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快(5)下表皮 (6)氧气 光合作用[解析](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3)(4)

17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A袋壁内水珠最多;B袋壁内水珠较少;C袋壁内水珠最少。由此可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快。(5)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较多。(6)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会复燃。6.(1)子房 (2)帮助南瓜传粉(3)②方位 ③颜色和方位[解析](1)南瓜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小明认为a是雌花,因为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子房,受精完成后,其发育成南瓜果实。(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农民为提高南瓜的结果率,在南瓜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南瓜传粉。(3)①小明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有关。②制订方案:Ⅰ.实验思路:用大小、数量相同,颜色不同的A、B两种纸花分别挂在不同树枝上,把蜂箱放置在一定位置。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A、B两种纸花上的蜜蜂数量。Ⅱ.评价方案:图二是小明设计的A、B两种纸花挂在不同树枝上的甲、乙两种方案的示意图。小组同学认为: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方位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③针对小明的疑问,可再作出一个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和方位有关。7.A [解析]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局部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8.(1)对照作用 (2)10(3)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 D(4)肾小管[解析](1)由题表可知,A组为正常大鼠,血糖浓度正常;B组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过高;C组为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大鼠;D组为灌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大鼠。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10只。(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有无灌服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C组与D组比照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且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浓度接近正常水平。(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1)2 晶状体 5 睫状体(2)7 视网膜 (3)2 晶状体(4)3 瞳孔 (5)7 条件[解析]题图中,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瞳孔,4是虹膜,5是睫状体,6是玻璃体,7是视网膜,8

18是脉络膜,9是视神经,10是巩膜。(1)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人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凸度变小。(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倒置的物像,因此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视网膜。(3)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收缩的睫状体不能恢复,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物像就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人就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纠正。(4)图甲中的虹膜的收缩和舒张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多少。(5)红灯的光线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再发出神经冲动,到达效应器,做出停车的动作,此过程是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后天形成的反射活动,是条件反射。类型四1.A [解析]①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其他三项均是模拟实验。2.B [解析]为了便于观察,对口腔上皮细胞用碘液染色;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清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生理盐水;依据碘能使淀粉变色的特点,常通过碘液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淀粉遇碘变蓝,在玉米的切面上滴加碘液发现胚乳变蓝,说明胚乳中贮存着营养物质(淀粉)。3.B [解析]观察种子的结构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用刀片纵向剖开种子;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用碘液验证淀粉是否存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4.B [解析]在黑暗环境中,甲瓶中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甲瓶中内的氧气就会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而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乙瓶放在阳光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丙瓶中没有植物,瓶中的气体没有变化。把甲瓶放到黑暗处,把乙、丙瓶放到阳光下。2小时后,揭开瓶塞,分别向甲、乙、丙3只瓶内滴入等量的0.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那么甲瓶为黄色,乙瓶为淡蓝色,丙瓶为黄色。5.D [解析]某同学“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可用标有“母亲〞“父亲〞的纸袋分别模拟母亲、父亲。人的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因此放入标有“母亲〞纸袋中的2个红色小球模拟1对性染色体(XX),1个红球和1个白球放入标“父亲〞纸袋。闭着眼睛从每个纸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两个小球的组合假设是红、红小球组合,那么代表X、X性染色体,表示孩子是女性;假设是红、白小球组合,那么代表X、Y性染色体,表示孩子是男孩。因此,从两个纸袋中取出的小球组合可模拟出生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把小球各放回原纸袋中,重复抓取3次,由于次数较少,不能保证小球混合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实验误差,故不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数据都能说明出生孩子的性别比例为1∶1。6.(1)气管 肺(2)扩大 大 吸气

19(3)外界[解析](1)图中A代表的是人体的气管,B气球模拟的是人体的肺。(2)用手向下拉D膈肌,演示了人体的吸气状态:C胸廓容积扩大→B肺随之变大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吸入肺。(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地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7.(1)①完好无损的皮肤 ②完好无损的皮肤上接触了病原体 ③受损的皮肤接触了病原体 ④受损的皮肤接触病原体后,又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2)传染源 (3)皮肤是否完好无损[解析](1)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病原体进入人体的作用。①号塑料袋里的苹果果皮完好模拟了人的完好无损的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故①号苹果模拟了完好无损的皮肤。②号塑料袋里的苹果果皮完好,洗净、擦干,然后涂上苹果腐烂物,模拟了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故②号苹果模拟了完好无损的皮肤上接触了病原体。③号塑料袋里的苹果划破多处果皮,并将苹果腐烂物涂在伤口处,故③号苹果模拟了受损的皮肤接触了病原体。④号塑料袋里的苹果划破多处果皮,并将苹果腐烂物涂在伤口处,再用酒精涂抹所有伤口,故④号苹果模拟了受损的皮肤接触病原体后,又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2)传染源是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在这项实验中,腐烂的苹果所充当的角色相当于人群中的传染源。(3)此实验的变量是皮肤是否完好无损,是可以控制的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