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

ID:8070549

大小:37.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05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_第1页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_第2页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_第3页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该书写了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他

2、们具备建设四化的才干,追求真理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持久的习惯和先人后己的情操。于漪老师认为,这种塑造学生灵魂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仅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必须坚持目中有学生的唯人是教的原则。目中有学生,看似容易,做则困难,教师在处理手中的书和台下的人与学生的关系时常常错位,不是将人放在首位,而是将书放在第一。于漪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时曾说:自己初作教师时,眼睛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写好了教案,把课文讲出点名堂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后来,她逐步认识到:教学、教学,教要在学生身上起作用,培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大

3、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大目标,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犹如导演一般。导演的胸中时时有观众,目的在于引导观众进入剧情,调动自己的感情,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受到熏陶感染。体会一:于漪老师所说:第4页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

4、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体会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体会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体会四:活到老、学到老。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我阅读了《

5、岁月如歌》最拨动我心弦的一句话,这句话最好的说明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大于天第4页,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所以教师的追求应该永无止境。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为了一切的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让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著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我也曾不懈追求,期望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展露才能,交流思想,产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而,由于惰性,总是缺少了一份

6、持续的热情,总是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放弃追求。面对压力,于漪老师通过坚持自我教育来支撑,她说:第4页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而我在教学中缺少深刻的反思,缺少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崇高境界。轻轻合上书本,体会于老师的心路历程,她在艰苦环境中坚信奋斗才能生存的坚定信念;她为疾病所累,仍执著于身体力行;她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她面对压力时从容,面对荣誉时谦逊点点滴滴、汇聚往事悠悠,交织岁月如歌,扣人心弦。她的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忠于教育事业的理想

7、的力量令人折服,让人不由对她肃然起敬。她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永葆青春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终身。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

8、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每个现今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探索之路。唐忆宁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