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9447538
大小:75.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14
《汽修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汽修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重视。“中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目前,“大国工匠”紧缺成为“中国制造”的软肋,而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1-3]。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维修技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很多车主在把车交给技师维修或保养的时候确越来越担心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维修技师队伍鱼龙混杂,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汽修技师以往都是企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这样的技师缺乏系统
2、性的知识,而学校培养出的汽修人员相对又缺乏职业素养,都无法达到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汽车维修人才。因此,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一、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构建(一)选择合作企业学校所在地浙江省台州市汽修企业众多,有各类汽车4s店和综合汽修厂,但是不管是4S店还是综合汽修厂每次所能容纳和接收的学生数量每家不超过5名,这就给我们实施现代学徒制造成困扰,因此我们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选择与汽修行业协会深入合作,由行业协会来对接安排合作企业。(二)改变招生模式以往的招生是采用高考成绩作为依据,近年来开始实行单考
3、单招,考虑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因此在招生的时候需要校企(行业协会)双方制定符合汽修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标准,共同组织考试、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入校时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四方协议,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学生家长四方的责任和义务[4,5]。(三)构建校内外相配套的人才培养基地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是在校外的合作企业来完成的,但是在校外合作企业以学徒的身份跟着师傅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维修企业的业务的限制,针对基础技能、汽车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维修的原理方面没有条件来了解掌握。这就需
4、要在校内建设相应配套的培养基地,为学生学习此部分在企业难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四)创建逐年递进、校企相互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依据,培养过程遵循工学交替、阶段实施、能力递进的原则。针对汽修企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用人标准,校企共同制订了“2345”的人才培养方案,即第一学年每星期2天在企业作为学徒工作,第二学年每星期3天在企业作为学徒工作,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每星期4天在企业作为学徒学习工作,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每星期5天在企业作为学徒学习工作。其中第一学年,以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学生在企业以学徒身份跟师傅跟学
5、过程中主要学习完成常规的汽车维护保养技术和感受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第二学年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为主,主要开始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系统检测与维修等课程。在企业的学徒学习主要是进行轮岗,所轮岗的岗位主要有汽车维修、汽车保养、维修前台、配件管理、汽车营销等,校内教师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网站,随时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沟通交流,学生通过平台来递交作业和任务,企业的师傅也可以通过平台与校内教师交流,学生在企业的时候每个星期3天需要定期上传自己的学习心得、内容并提交作用等;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在企业学徒期间的全程监管。第三学年以专业
6、综合类课程为主,在第5学期每星期4天时间学生跟企业师傅在企业完成常规保养维护以及故障诊断维修工作。每星期剩余1天回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训练学习。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二、汽修专业“工匠精神”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培育策略“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匠精神”的培育采用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校企多方协同培育的策略[6,7](一)优选企业师傅,发挥师傅的作用“工匠精神”的培养场所主要是在企业,企业主要是通过发挥师傅角色的作用来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的。因此首先要优选企业师傅,挑选出有较高职业
7、精神、有精湛技艺的员工作为师傅,并且学校组织这些师傅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法等相关培训,以充分发挥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作用。(二)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创新创业在正常的校内课堂教学以外,学生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建汽修服务社团、汽修技能社团等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利用社团活动让学生对外开展服务,体验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敬业精神。(三)发挥政府作用,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技术工作尤其是“工匠”的社会地位对从业者尤其是吸引未来的从业者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现代社会对职业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偏见,普遍认为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工作累、收入低、社会
8、地位低下等。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引导并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