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859114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28
《我国“三农问题”症结及其解决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作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说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措施。2500字左右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办法“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并非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复活小农经济的时候,而是产生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市场经济对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持续冲击。其根源在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破产,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今日的“三农问题”表面上仍是在“重复以往的故事”,但这个重复不再是产生小农经济
2、生产方式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周期循环,而是鸦片战争以来市场经济瓦解小农经济的逻辑展开和延续。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它既反映了社会存在的性质和状况,同时,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目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承包制的成功只是证明了小农经济的合理性,并没有证明小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承包制的核心是“分地”,“分地”的改革之所以能得到农民的
3、支持,其合理性在于:一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力与“分田到户”的生产关系是内在吻合的,中国农民几千年基本未变的生产力(肩挑背扛锄头挖)只能用小农经济的单家独户经营,难以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来组织。二是现有农民的生产工具的水平决定了:“分田到户”使单个小农能够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也就是成为土地的“老板”。加之分地只是分割土地的使用权,农民对所分土地的所有权没有“私有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每个小农的“老板”身份,在一定时期内避免了由于土地买卖所引致的两极分化和阶级矛盾。目前实行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随着生产力
4、的不断发展,其局限性愈加明显,相反市场经济却愈加的适应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并正不断地加速着小农经济的分化。上述分析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则会起到推动作用,相反则阻碍其发展,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要中国农民的原始生产力性质不变,农业的生产关系就只能是小农经济的结合方式。反过来说,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化的组织方式只能适宜于大农业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中国的小农经济与正在发展着的现代生产力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且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要求集中化的冲
5、动越来越强烈,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受到发展着的农业生产力的压力增大。农业用地的集中和农民的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它与小农经济的个体性和承包制的分散性是相违背的。由此可见,现今中国的“三农问题”,本质上就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冲突和矛盾,这个矛盾才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三农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其实是内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之中的;农民的破产、农业的凋敝、农村的衰落,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展开的必然结果。二、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消灭小农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落后的小农经济已不能适应逐渐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更为先进的市场经济来代替。既然“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发展,中国今日农村的衰败、农民的困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那么,小农经济的破产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与现代化的大农业相比,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小农经济“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因此,小农经济的消亡是必然的
7、,只有“消灭小农经济”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担心的并不是小农经济的破产,而应当是破产小农的出路问题。因此,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出路、就业问题,消灭小农经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三、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面临的难点:怎样消灭小农经济既然“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那么“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就必然指向“消灭小农经济”这个根本方向。如何消灭小农经济?走集体化的道路已被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所抛弃,走私有化的道路又会付出社会分化和动荡的巨大代价。学术界对此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主张。在消
8、灭小农经济从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选择中,没有最优解,只有次优解。于是在政策上,消灭小农经济的努力便不得不修正为缓解“三农问题”的种种权宜之举,于是政府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不得不在“促进小农解体”和“保护小农经济”之间游离。这是明智的,但是在推行权宜之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把握住“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使得缓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