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

ID:7770354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4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_第1页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_第2页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_第3页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材料解析题的应答材料解析题是年轻而富有生命力的题型,是在借鉴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考试经验,吸取了我国古代考试的优秀成果,适应了考试能力要求加强的需要而诞生的。围绕着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答案的拟订等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造和完善,已逐渐的体现出考查初步研究能力的题型,是考查“过程与方法”,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最佳途径。在现在的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材料解析题通常是由材料和设问构成的,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一般情况下,在试题中设计一段或几段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材料、文物图示等),作为回答的载体。问题是材料,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握

2、四个基本要领,无论多复杂的问题也能解决。的具体解析要求,是题目能力要求的具体化。首先,以设问为指向,明确阅读重点。在阅读材料前,先要设问与要求。以把握设问角度与命题意图,从而确定阅读重点。一般情况下,每则材料都有其核心内容,因而阅读时不但要领会该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读出材料间的联系,更要读出隐含在材料深层中的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材料间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同时审读设问,明确设

3、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这样弄清题目的要求,带着问题去读材料,针对性强。如2005年文综卷Ⅱ第39题第3问:“从经济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定要注意,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秦国”。题目意思是秦国为什么能在众多的诸侯国成为最强者而统一了全国。弄清了这些就可以准确的回答问题了。除读懂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如2001年春季高考卷第31题,其提示语是“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

4、料”,这就使我们明确了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及其性质和时间。再如2003年江苏卷第27题,根据材料一的出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可以回答第(1)问“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的民族区域政策是何时确立的。”因材料出自《共同纲领》,而《共同纲领》通过的时间就是“我国的民族区域政策”确立的时间,即1949年。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是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开始摘录到结尾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而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5、内容,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其次,依据材料而联系教材,打破思维定势。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情况,新材料,新问题”的特点,但就所选材料与教材的关系而言,或多或少是有一定联系的,因而在阅读与解析材料时,要尽可能找出该材料内容在教材中的对应坐标,然后挖掘所蕴藏的信息,联系教材认真思考,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如1995年第39题,要求把继昌隆缫丝

6、厂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逐条列出,如果不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来阅读,就会眼花缭乱,不解大意。组织答案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既不要从已有的答案中找现成答案,也不要把老师的话语当城标准答案,而要根据材料有效信息而联系教材梳理思路,精心作答。命题者有时选取与材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创新能力。所引用的材料限于时代,国家的不同,观点也不同,因此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史料进行分析。再次,以思维为灵魂,寻找解题突破口。具体步骤为明确材料主题,掌握相关内容,对课本知识进行迁

7、移,即思考材料与教材的关系,找出二者的相似点。读完问题后,想一下用课本知识能否回答,如果课本知识能回答,就省去了细细解读材料的时间。同时有些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而隐性信息一般仅根据材料是很少能分析出来的,因此要联系课本知识综合分析,要将材料所提供的显性学习与课本知识相联系,进而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如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38题(长城题)所给材料二4幅壁画中的“犁耕”画,其显性信息是牛耕方式的使用,但如果联系教材中牛耕是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方式,西域地区本来生产落后,尤其是农业生产,而墓砖壁画的“犁耕”却反映出西域地区也用上了牛耕方式,这就说明

8、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从而促进了西域的农业生产,进而挖掘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这一隐性信息。思考材料与设问的关系,找出二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