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769465
大小:36.2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2-24
《高中语文课内阅读理解复习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想北平1.第一段作者说“没有办法”讲北平,对此该如何理解?说“没有办法”讲,是因为对北平“知道的真太少了”,作者是表明自己不愿意泛泛而谈、从一般人的角度来介绍北平,这看似谦虚,实际上是从侧面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感情,也为下文要写“我的北平”作铺垫。也就是说,作者是要从自己的主观感受、独特视角来写北平。2.第二段反复说对北平的爱“说不出”,原因是①因为关于北平的话题太大了,可以介绍的东西太多了,难以尽诉;②因为对北平爱得太深沉、太真切,这种感情难以言传。作者以对母亲的爱作类比,写出了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黏合”的关系。这一段照应前文,进一步渲染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2、3.第三段说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谈谈理解?作者对上海与天津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意思是上海与天津并非没有可爱之处,但是自己的心灵已经完全被北平所占据,容不得其他的感情。对北平的爱,是融进了自己的心灵、性格、情趣的爱,是任何美好的语言都难以尽情表达的,是世上其它任何地方也无法取代的。“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点评:“浸”说明这种爱时间很长,并且已经融入血肉,以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眷念和魂牵梦萦。4.阅读第4——7段,回答:这几段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自己对北
3、平的爱?试举例说明。[提示]主要用的手法是对比衬托。例如:一是拿巴黎与北平对比,二是拿美国的橘子与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做对比。三是拿北平与伦敦对比5.结合文意,谈谈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①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提示]在巴黎无法体会到在北平一样家的感受。它不像北平那样可以使人感到“心中完全安适”,所以它令人感到“寂苦”。说的是巴黎,其用意仍然在于讲北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不仅使文章的角度多样化,而且也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含蓄,更有余味。6.巴黎有很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提示]这句话
4、是对上面一句话的补充说明,“疲乏”、“刺激”、“温和”与上文的“安适”相呼应,作者从不同的生活氛围的角度,比较了两地的不同。实际上还是进一步强化了北平那种“家”的感觉。7.作者在这几段中主要突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这照应了第1、2段的哪些内容?[提示]城市结构——巴黎“太热闹”,也“未免太旷”,北平“动中有静”建筑格局——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环境气氛——北平“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生活情趣——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更使人接近了自然”,“能享受一点清福”在作者的眼中,只有北平才是家。这也就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黏合”。8.最后一段,作者说“要落泪
5、了”,试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提示]“要落泪了”,可见感情之深切,这固然是由于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但显然还不仅如此。联系写作背景,“本文是1936年作者寄居青岛时所写”,可见这里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来作者旅居异地,离乡背井,思念北平而不得,感情更深一层。二来本文写作时间正是“七七事变”前一年,此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更让深爱着北平、深爱着国家的作者忧心如焚,此时的思乡之情,较平日更为深切,这一声呼唤,如杜鹃啼血,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9.阅读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这么爱北平?因为我最初的知
6、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10.分析段①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句在文中的含意。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之情。11.“摇篮”是比喻说法,具体指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有何相似之处?具体指北平城。它与“摇篮”的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让人感到安适。12.段⑥中,作者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结合本段内容,概括说明“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①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②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
7、③既能看见人文景观,又能看见自然景观。13.第(4)—(7)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每处不超过10个字)①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②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③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④花多菜多果子多/物产丰富14.从文章第四段来看,北平的好处有哪些?请分条陈述。书多,古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我与地坛》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