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71989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23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免费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免费初中物理教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免费初中物理教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免费初中物理教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摩擦力部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
2、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摩擦、摩擦力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
3、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4、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
5、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
6、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教学重点: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方法1: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觉自然.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来自:海达范文网: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免费)手的感觉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
7、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方法2:从新奇实验引入,提高学生兴趣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新课教学1、摩擦力由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指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生,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方法
8、1: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对运动”的要求较低,可一带而过对于摩擦力的方向简单情况可判断即可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解释清楚“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的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