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635919
大小:33.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21
《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计划 导语: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技能,特拟定如下复习计划。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 1、结课,然后进入复习阶段。 2、检查基础,阅读训练交叉进行。基础复习要把一班和二班抓紧,重视小测验,基础内容要人人满分,尤其是重点抓二班。通过这次月考初一一班基础部分这次错误也较多,在紧抓二班的同时也不要放松一班的基础部分的内容,同时提高两个班的成绩。 3、目标:与月考相比,1、2两个班平均分提高1分,1班没有不及格
2、的,2班不及格人数减少2人。 二、具体复习内容: 1、1—4单元生字的复习。 2、附录10首古诗的复习。 3、15课4首古诗的复习。 4、文言文《论语》《虽有佳肴》《河中石兽》《世说新语两则》。4、名著《繁星春水》 5、阅读:记叙文。 比如重要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同学们需要仔细研究课堂笔记,争取不要在这里丢分,说白了,这里比拼的是记忆力了。 课内文言文方面,《世说新语两则》《论语十则》是首选复习篇目,从课下注释的字到句子的翻译,文章的理解,都是重中之重。不可不仔细。有的学校直接划定篇目,这更方便复习了。 有的学校有课外
3、文言文阅读,这对于大部分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校来说相对比较少,这里就不在赘述。 6、写作部分 这一部分对于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比较明确: 第一: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尽量不要有,否则会被扣分。 第二:不要忘记把题目抄上,或者把半命题补全。 第三:不要保持小学时候的三段论文体。 第三:审题要看仔细,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写进入初中以来的事,你可千万别写小学时候的啊! 第四:建议准备一些素材,可以在自读课本中与第三单元同步的文章里迁移一些为我所用,当然,这里不是让你直接抄写,我的意思是如果碰上这类素材,岂不妙哉啊!另外,再
4、准备一些传统的题目的文章,比如《难忘的一件事》《童年》《秋之韵》《成长》《一个熟悉的人》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可是包罗万象,要注意素材的嫁接,作文要用如下的格式: 第一段:排比式的开头,增强语言气势。建议三行左右结束本段。 第二段:写一个自然过渡的段,不能做到承上,最好做到启下。免得文章显得突兀。 第三段:写你要写的故事,或者你要大发特发议论的东西,这里是最详实的部分,大量的描写,修辞都尽量这里呈现吧,当然,这里你可以把第三段分两个到三个小段,具体情况具体操作吧。 第四段:故事或者议论已经说完了,这个时候你要说说你想表达的道
5、理了,这个段落就是中心了,没有这个段落,我们就不知道文章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了。 第五段:也叫可有可无段,如果你第四段已经结尾了,那么这一段可以不要,否则,第五段可以点题,升华一下主题,尽量用修辞结尾,与开头照应,增加文采。 二、班级管理 1、初一一班的期中考试和月考成绩较好,要更细化班级管理,争取保持并提高一班成绩。 2、年级100名目前成绩还可以,要注意对这部分同学学习的指导。 3、提高一班的数学成绩,多关注数学成绩较弱同学的学习状态,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做好期末复习工
6、作,让学生巩固本学生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技能,特拟定本期语文复习计划。 一、时间安排 本期复习安排在第17周至20周完成,总课时数为20节。共四周时间。具体时间安排为: 基础知识部分:17周,5学时 课内外阅读部分:18周,5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19周,3学时 口语交际训练:19周,3学时 写作:20周,5学时 二、复习内容及方法 本学期期末复习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进行。从教学目的来看,分为四个版板复习,即: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内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写作。在每一个版板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类进行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7、(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1、书写: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卷面整洁。17周在本班进行一次书写展示。激发学生写规范字的热情。 2、字音: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学生注音或给生字注音。或每节课前要求学生给其中的字注音。加强训练。 3、生词:要求学生在本期内为生词归类、解释并造句。 4、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先归类,识记讲读课文的相关知识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5、古诗词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加强积累。 6、课外名著阅读:检查学生本期对教材中所列的三部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把
8、握知识要点。明确考查方向。 7、语文实践活动:将教材中六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要求重新整理,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口语交际 利用导学中口语交际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对训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