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学案

《观沧海》学案

ID:75667190

大小:24.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1-12

《观沧海》学案_第1页
《观沧海》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观沧海》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沧海》学案科目语文班级上课时间主备年级七辅备【学习目标】理解诗歌,默写诗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默写诗歌。难点:理解诗歌一、自主梳理自主复习二、重点研讨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2、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3、“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2、)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6、这首诗的主旨是7、.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

3、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三、归纳总结四、巩固训练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后四句写----。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4、----------------------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3、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

5、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