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让文化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源泉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海门市实验小学张齐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5~118页。 目标预设 知识技能在尝试画圆的过程中领悟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能结合自学、交流、探索等活动,准确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 情感
2、态度使学生初步体会圆的神奇及其所包蕴的美学价值。 教学过程 一、现象激趣,引入探究 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圆无所不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 2.结合波纹、向日葵等事物,进一步带领学生领略圆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分层探究,体悟特征 1.画圆剪圆──首次感知。 学生尝试画圆。通过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将“画指定半径的圆”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 剪圆。既帮助学生感知圆的特征,又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准备素材。 2.认识概念─
3、─初尝成功。 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为探究活动做好认知层面的铺垫。 1.开放探究──体验特征。 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明确探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圆片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支持性材料,共同研究圆的特征,并将研究过程中的发现记录下来。教师以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研究活动。对有困难的研究小组提供支持。并收集学生中有价值的发现,以备交流。 2.交流展示──共享发现。 将学生探索过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发现汇集成“我们的发现”2016全
4、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并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构起对于圆的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实践拓展,文化渗透 1.基本练习。 判断:图中的哪一条线段是圆的半径或直径? 口答:根据半径求出直径。根据直径求出半径。 2.史料链接。 介绍我国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记载,比如“圆,一中同长也”、“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此外,教师结合相应史料的介绍,比如“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将一些联想题、开放题自然穿插其中,既渗透了数学历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
5、像能力。 3.解释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比如“水纹为什么是圆形的”,“盛开的向日葵为什么是圆形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生活。 4.圆与人文。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圆与着名标志设计”等,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教学反思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
6、,《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们着眼“过程”与“凝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
7、,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2.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精品文档★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基于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