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ID:73290982

大小:36.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03

大学语文-_第1页
大学语文-_第2页
大学语文-_第3页
大学语文-_第4页
大学语文-_第5页
大学语文-_第6页
大学语文-_第7页
大学语文-_第8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德经》五则【文学常识】老子,即李耳,又称老聃,字伯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翻译】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以无为的方式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当作味。大生于少,多生于少,以德来报答怨恨。3、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2、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才能。《论语》六则【文学常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学术以“仁”为核心。“仁”体现在了宗法制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

3、伦理关系,所谓“仁者爱人”;“仁”还包括群体社会应该具有的忠恕之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3、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选拔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这

4、样就能使邪者归正。4、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大胆进一步;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抑制约束他慎重地退后一步。《任诞》  【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逸事琐语的笔记小说。动荡混乱的现实使魏晋知识分子放弃了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壮志,转而关注自我人生和个体生命,这就是魏晋风度。【思考与练习】1、结合本文深入了解“魏晋风度”的内涵。“魏晋风度”一词实出自鲁迅那场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

5、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