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20115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11
《[中考语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预习指导】 1.范仲淹、滕子京和岳阳楼简介 范仲淹少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西夏进犯北宋西北边境,他在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任上屡建战功,当时边区人民歌颂他:“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士兵也怕他,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甲兵!”他又有高明的政治见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包括10条很好的改革意见的政治纲领。但遭到大官僚地主的反对,因而被贬,出任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的知州。 滕
2、子京是范仲淹同时中进士的好友,为人正直,很有军事和政治才能:在抵御西夏的战争中,他同范仲淹联合作战;在范仲淹提出改革纲领时,他又赞成、支持。就在范的改革主张遭到反对的同一年,他被诬入狱,经范等据理辩护,才得出狱,贬为岳州知州。岳州(即岳阳)旧城的西门有个城楼,前身是三国时吴将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军的阅兵楼,唐朝宰相张说(yuè)贬为岳州刺史,在原楼基础修成三层楼阁,人称“岳阳楼”。滕子京贬岳州后,政绩显著,在庆历六年(1046)重修岳阳楼,并在这年夏天(农历6月15日),请人给在邓州的范仲淹送去书信,求他写“记“
3、,同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少年时期曾在洞庭湖北边的安乡县寓居读书,对洞庭景物是有印象的,于是他在同年农历9月16日凭借他的印象和《洞庭晚秋图》,写成了《岳阳楼记》。 2.提供“注释补正” 越明年:应解作“过了第二年”。越,过。根据《岳州府志》所载《宗凉求记书》,滕重修岳阳楼是在庆历六年春开始的,不是在庆历五年。 骚人:这里不是指一般诗人,而是泛指失意的文人。这是因为《离骚》作者屈原是忧愁失志的诗人,所以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泛指。 游泳:游,水面浮行;泳,水中潜行。 青青:读“jing”,同“菁”
4、,茂盛的样子。 跃金:跃动苦金液。唐刘禹锡诗:“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范文正用此意。 3.完成课后“思考”第2题 “文章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沦自然的融为一体”,请分别指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文句,并注意抒情是否脱离记叙、描写、议论而独立存在。 4.思考一些关键词句的作用 第l自达段里提出“谪”字,第2自然段里提出“迁言骚人”,第3自然段里提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第4自然段里提出“宠辱偕忘”,第5自然段里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
5、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结尾。这些语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教与学主要方法】 1.朗读正音:既可学生试读,亦可教师范读,独读、齐读、领读,可灵活运用;正音不限于矫正字音、语气。 2.听译辨误:可由教师朗读译文,也可由学生当堂口译,大家对照课文谛听并讨论其中的误译或欠精确处。 3.评点释疑:教师先简介“评点法”,然后随着质询研讨的进行抓住最重要处评点,把大家的统一意见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写在笔记本上或注在课文行间。 4.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练习
6、背诵:①必须对课文有初步理解;②必须出声朗读;③合理分布识记;④结台重现;⑤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合理结合,以对课文整体有初步印象后,逐句逐段的累积式的识记为主;⑥尽量使用多种器官参与活动。 【研讨课文】 一.第1自然段 1.朗读正音 学生齐读,注意“谪”“重”“属”三字的正音。 2.听译辨误 教师朗读下面的译文,要求学生指出其中的误译或欠精确处,要边听边记下易错处。 宋仁宗庆历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天,滕宗谅出任岳州知州。到了第二年,政治通顺,人民团结,许许多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
7、重修了岳阳楼,增大它的原来的体制,把唐朝贤哲和当代人的诗和赋刻在上边。嘱咐我写文章记录这件事。 答案: ①“宋仁宗”和“(公元1044年)”应删除,理由自明。 ②“滕子京”不能译为“滕宗谅”,因为古时称名是极不客气的。 ③“谪守”不能译成“出任”,应译为“被贬为……太守(或“知州”)。 ④“到了第二年”应译为“过了第二年”,或“过了下一年”。 ⑤“政通”应译为“政务顺利”;“人和”可译为“百姓和顺”或“上下和谐”(其实指民众归向政府)。 ⑥增其旧制”应译为“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⑦“唐贤”可译为
8、“唐朝名家”。 ⑧“属”应译为“嘱托”。 ⑨“记之”应译为“记下这件事”。 3.评点释疑 ①为什么开头第一句就提出“谪守”,而不说“出守”?这不会使老友感到难堪吗?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谪”不可改。第一,它表明了滕子京当时的政治处境。第二,滕子京贬岳州,心情非常痛若,曾对人说:岳阳楼落成后,“只待凭栏大恸数场”!范仲淹正是借写此文勉励友人不要因遭贬而悲伤,所以不能回避“滴”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