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02600
大小:31.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1
《浅析中国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问题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农地流转现状,提出如何解释农地无偿流转现象这一问题,然后从Chayanov模型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的角度,对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减少,导致中国农地无偿流转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无偿流转;农民回避劳苦 一、问题的提出 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就是指农地使用权无偿的从拥有土地承包权的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这种流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中国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农村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中国实
2、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农地流转价格一直十分低下,无偿流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流转方式。其次农地使用权的无偿流转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无偿的流转?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 二、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地市场流转速度出现加快的趋势。在XX年基于江西省42个县72个行政村的农村耕地流转抽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出人意料的,无偿取得耕地使用权的农户占了流转总数中的48.01%,并且这一比例对于农户自身的经济状况无关,据调查,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农
3、户无偿流转的比例为48.24%,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这一比例为52.86%,对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这一比例为40%。 三、理论解释 我们可以从Chayanov模型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来理解中国农村农地无偿流转这一现象。 农民种地不一定是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也可能是为了家庭效用最大化,就是所谓的劳苦规避型农民,这时农民不仅考虑生产而且考虑消费,农民为了满足家庭消费,要把家庭劳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最早提出这一理论是俄国农业经济学家A.V.Chayanov。本文将用Chayanov模型来分析这一现象,这一模型最重要的两条假设是不存在
4、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可以根据需要而获得耕种的土地。 这两条假设在在一些较偏远的乡村还是可以满足的,因为留在村中的劳动力都是一些年老体弱的人,他们对耕地需求能力也是有限的。现实中农村耕地还有主动的土地摞荒的情况下,这说明村中现有的土地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当农户的家庭成员中原来的消费人口并没有留在家中成为劳动力,而是离开了家中到外地打工时。这样农户的家庭人口结构会变小,如原来一家农户家中有3口人,父母亲加一个小孩,父母亲是家中的劳动力,孩子不算劳动力。当小孩长大之后离开家到外地打工,那么这一家庭的人口结构变化为原来的3/2减小到2/2。农民家
5、庭的均衡点是生产函数与最高可能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此时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家庭劳动时间的主观价值后者指家庭对减少一天闲暇所要求补偿的收入数量。当c/w变小时,在无差异曲线斜率变大了,意味着在这曲线上任何一点增大了,家庭为了补偿一单位闲暇损失而要求的新增收入变大了,或者说主观工资上升了。这时,农户的劳动时间将会减少,而闲暇时间将会增多,换句话说,当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时,留在家中的务农的劳动力会减少其劳动时间。同时也会减少土地的使用量。由此分析得出,对于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出土地,回避劳苦是对农民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的因素,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在主观上会规避更
6、多的劳苦,减少劳动时间,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会减少,土地供大于求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土地的无偿流转。 虽然以上分析不足于完全解释农地的无偿流转,但毫无疑问,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可以部分地解释农地无偿流转。 四、政策建议 随着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必然会使农户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民回避劳苦的效用选择会使他们减少对土地的需求。一方面,应该提高粮食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让收入效用来减少农民对劳苦的回避。另一方面,推广农业机械化,让农民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的耕作方式,也是减少劳苦带来的负效用的重要手段。这些政策对于
7、提高农地耕作面积、粮食产量、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美球等.农村耕地流转的补偿现状与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42个市县区的抽样调查[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XX. 2、EllisF..Peasanteconomics:farmhouseholdsandagrarian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 3、SenA.K..Peasant
8、sanddualismwithorwithoutsurpluslabour[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6(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