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

ID:71413958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28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6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 劝学 人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第六单元劝学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劝学》二.学习目标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3.熟读并背诵课文三.学习方法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2.注意此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以及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四.作者介绍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用比喻《劝学》一文的

2、这些特点较为明显。《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迎刃而解了。五.解题从“劝”字入手,不难见出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六.重难点解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全文的文眼(2)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注:《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

3、》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第二段:1.“青出于蓝(比喻)”“冰寒于水(比喻)”一论据(生活现象,比喻论证)说明:客观事物有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变化一提高)2.“(比喻)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继续设喻)(变化不可逆)比喻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把人改造成为有用的人3.“木受绳则直(比喻),金就砺则利”(比喻)比喻人就是要学习,同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决定作用。木——金——人(“君子

4、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三段:总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学之博见也(比喻)→借助学习比空想有效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比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比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比喻)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比喻)见闻水陆——借助学习弥补不足——结论:君子靠的是后天学习第四段:从学习方法态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积累(4)坚持不懈(4)去(2)后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七.文言总结1.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水,名动、游水。(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名状,每日(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状,向上,向下)2.特殊句式:变式句:(1)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