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32287
大小:32.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5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李茂华 陈又华 舒华波 王正波 黄华 孙青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李茂华陈又华舒华波王正波黄华孙青兰) 摘要: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和水文环境。在阐述引江济汉工程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拟建渠道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初步的分
2、析和研究,对其线路方案提出地质建议。 关键词: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地质建议;引江济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和水文环境。 规划有3条比较引水线
3、路,围线长湖两岸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高线”、“中线”、“低线”,各线均需跨越相当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引水工程主要由渠道、节制闸、倒虹吸、涵洞及其它交叉建筑物等一系列结构物组成,渠道规模为底宽98m、内坡1∶2.5、比降1/32680,设计流量500m3/s、水深4.7m。 1引江济江工程地质条件 1.1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跨宜昌枝江、荆州、荆门、潜江4县市,处江汉平原中偏西北部,地势开阔、较平坦,总体上微向东南倾斜,地形向东南由垅岗状平原、岗波状平原逐渐过渡为低洼、平坦的冲积平原。地面高程一般为27~45m,
4、地表高差3~20m,西北侧地形坡度5°~15°、中部3°~5°、东南侧坡度小于0.05‰。 长江、汉江分别在工程区的西南角、东北角流过,区内河、渠纵横,有长湖等湖泊分布;经济较发达,城镇星罗棋布,有宜黄高速公路、荆襄铁路等交通要道经过,交通便利。 1.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和分布地层主要有: 第四系中更新统白洋组。下部为厚10~20m砂砾石层,上部为厚10~25m红色、桔黄色含灰白色、灰绿色网纹粉质粘土、粘土,按塑性土分类图定名,属高液限粘质土。据前人研究,局部地段白洋组粘土具弱至中等胀缩性。 上更新统
5、古老背组#####。下部为灰黄色砂砾石层,厚度小于40m;上部为棕黄、褐黄色粉质粘土、粘土含铁锰质结核及灰绿、灰白色斑块,厚7~20m。 上更新统沙湖组。总厚度30~40m,中、下部为细砂、砂砾层、粉细砂;上部为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古老背组及沙湖组粘性土主要属中液限粘土,少量为高液限粘土。 全新统郭河组。厚度变化较大,数米至20余米不等。中下部主要为灰黄色、深灰色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局部含淤泥质,主要为中液限粘土,少量为高液限粘土;上部为灰、灰黄、棕黄色粉细砂、砂壤土、壤土层。 1.3地质构造
6、 工程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之江汉—洞庭断坳西北部,地表广泛发育和覆盖厚层第四系堆积物,区内断层构造等不甚发育。 1.4水文地质 工程区地跨江汉平原之中部、西北部,广泛发育和覆盖厚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小、水量丰富,补、排条件良好。按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大类。砂、砂砾石层孔隙大,结构较松散,渗透性较好,为本区相对透水层。各地层的粘性土渗透性差,为本区内的相对隔水层。 按地层年代,相对透水层、相对隔水层组合关系,区内承压水层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承压含
7、水层层位较稳定,含水层的厚度大,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承压水头达数米至20余米不等,与长江等地表水体水力联系密切。 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引江济汉工程具有线路长、跨越地形、地质单元多、工程构筑物型式多样等特点,工程地质问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主要有渠道渗漏,基坑、渠道涌水和底板稳定,渠坡稳定、地基不均匀沉陷等问题。 2.1渠道渗漏 引水渠道渗漏主要取决于渠道穿越地段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位。 在地下水位低于渠道运行水位的情况下,渠道渗漏可能引起渠道两侧产生沼泽化;区内七星台—XX港—岑河口—丫角—邓洲一带东南
8、侧为全新统郭河组地层,浅表层有大面积的透水性较好的粉细砂、砂壤土分布,地下水埋深0.5~2m。在上述区域内,若渠道运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渗漏问题将较严重。高线、利用长湖线、低线的进、出口段均存在此种现象,尤以利用长湖线问题更为突出。 在渠道切入地表下深度较大,两侧地下水位高于渠道运行水位的情况下,地下水将向渠内渗漏,导致两侧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如沿渠两侧水田、鱼塘等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