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

ID:68618320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10-19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1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2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3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4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5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6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7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8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9页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学习目标】通过对中西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深化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含义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和审美思想在工艺美术中的体现,培养学生欣赏工艺美术品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知识点】1、了解典型代表中国古代传统工艺水平的几种工艺技术。 2、大致了解中西工艺的不同点。【重点】是对中国传统青铜器、瓷器,西方陶器和银器、玻璃器的介绍、欣赏。【难点】中西传统工艺品的技艺不同所包含的中西文化差异。【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本,查询资料,反复比较,了解中西工艺品的发展,掌握必要的鉴赏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一、导入新课:一段关于陶瓷器拍卖会现场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课题。概念: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指实用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一种造型艺术。10二、讲授新课:  (一)中西陶器工艺中国陶器新石器时代,人类创造了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类型陶盆用细泥红陶制成。上腹部弧形,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

3、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每一组中最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的样子。  舞蹈者形象以单色平涂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组舞人绕盆一周形成圆圈,脚下的平行弦纹,像是荡漾的水波,小小陶盆宛如平静的池塘。欢乐的人群簇拥在池边载歌载舞,情绪欢快热烈,场面也很壮

4、阔。关于舞蹈内容说法较多,有认为是远古时期氏族成员在举行狩猎归来的庆功会,跳着狩猎舞;也有认为是氏族成员装扮成氏族的图腾兽在进行图腾舞蹈,舞蹈者头上及身下的饰物,是人们为象征某种动物而戴的头饰和尾饰;更有认为是在进行祈求人口生殖繁盛和作物丰收的仪礼舞等。一般认为舞蹈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在重大活动时群舞的热烈场面[1]。《人面鱼纹彩陶盆》10  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

5、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祥,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

6、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黑陶蛋壳杯》   龙山文化黑陶工艺,它是经过温度达1000℃10左右才烧成的,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工艺水平最高,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精细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它的黑色光泽之美是令人陶醉的。那种细腻润泽的质感,透射出高雅的气质,散发着沁人、诱人的黑色魅力。这类器物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因此有“蛋壳黑陶”之美誉

7、。龙山文化制作蛋壳黑陶使用的陶泥全部是经过了反复淘洗的细泥,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其质地细密坚硬,几乎没有渗水率,说明龙山文化时期的制陶工匠对陶土的选择和烧窑技术的掌握均已达到了十分高超的境地。今天的研究人员模仿烧制如此轻薄的陶器也是相当困难,可见龙山文化时期掌握烧制蛋壳黑陶技术的工匠,一定是当时的尖端人才。蛋壳黑陶高柄杯是由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黑陶高柄杯发展而来,多在墓中发现,但并非凡墓皆有,而是出自较大型的墓葬,在墓中也往往是单独摆放,不与其他的随葬物品混杂,其位置显要。蛋壳黑陶高柄杯的造型一般都是头重脚轻,器壁超薄易碎。因此推断这类器物不可能是生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